高中复习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9-13 17:17: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复习学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复习学习计划

篇1

【关键词】高三复习;解析几何;优化

高中解析几何内容分散在必修2的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选修2-1的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选修4-4的“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因此,在高三复习时如何把这些内容优化与整合,从而使复习更有效;让学生学习掌握得更轻松,就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所以,我积极在课堂中努力实践,本着不加重学生负担为前提,在课堂中优化整合授课并重新布置整合过的作业,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一、解析几何内容优化的提出及意义

高中数学的解析几何内容包括直线与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一些围绕解析几何思想――“坐标思想”为主线的其他内容.与高中知识中的另一个几何即立体几何相比,可以说解析几何的内容相对丰富些,而且在高考中一直以来占据着很大部分的分数,因此,处理好这些内容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高三复习阶段,如何把高中所有的解析几何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包括课后阅读与思考、自然探究等栏目),以一个非常清晰而又全面的知识框架展现给学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教辅中,对于这些解析几何内容都没有很好地处理,经常是以重复的方式不断讲与练,这样不仅造成复习时间的浪费,而且也加重了学生学习的不必要负担,所以,如何把高中数学的解析几何内容整合优化好应提上日程.

说到解析几何内容的优化,当然有主要与次要的区别.如果从大局上能够把握住,那么哪些内容需要整合与优化肯定是比较清晰的.比如,代数化思想是贯彻整个高中解析几何内容的主线,这个内容重要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复习中,教师应该有意识或没意识地渗透“坐标思想”,让学生体验用代数的角度去解决几何问题.所以,坐标与代数化这根主线是必须建立的,其他相应的内容应适当地归纳进来,这样效果就显得较为明显.所以,如何把高中这些解析几何内容优化整合好是至关重要的.

二、解析几何内容优化的目标与内容

研究这个课题的目的是想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当然,主要还是想在课堂上进行更好的展示.希望高中数学的解析几何这块内容在高三复习时能非常完整而又精简地呈现给学生,好让学生们能快速并且牢固地掌握住这主干内容,从而事半功倍.

基于高中数学这个学科本身的特殊性,主要的研究方法是想通过课堂实践以及学生的练习与评价来衡量.因此,首先,我们采取的步骤是课堂内容的优化以及课后练习的整合.然后,我们比较近5年来各个省份的高考真题以及横向比较浙江卷近5年的情况,看哪些内容与专题是联系紧密的,那么我们就得抓住这些热点进行优化与专题训练.最后,我们也参考一些国外教材(主要是以美国为主),比较一下他们如何处理高中的解析几何内容,从而得到一些借鉴.特别是借鉴他们应用先进的数学软件把完整的几何图形以轨迹的形成展示出来.我在美国全国数学教师联盟注册了一个账号,可以免费使用他们所有的数学软件以及课件,所以,在这方面也可以借鉴并整合使用.下面我就简单谈下优化方案的内容.

第一,把人教版的必修2、选修2-1、选修4-4这三个模块重新划分与组合,让那些真正的几何基础内容作为铺垫,然后,重点诠释内容比较重要的部分以及常用的高中数学思想.

第二,精选教材的课后习题,特别是那些饱含解析几何思想、易错、知识点交汇的题目,让学生巩固基础,落实真正的“双基”.

第三,筛选近5年来的高考试卷(主要是浙江卷)中的题目,让那些有很多解析几何内容与代数交汇并且内涵丰富的高考真题经典再现,好让学生有“实战经验”.

第四,教师本身也尝试出题,让这部分内容尽量得到更好的优化与整合.

三、研究过程得到的思考

其实,现在对于选修4-4是不做要求了,但是经过我们长期思考与实践研究,得到的结论是依旧考虑将这部分的绝大部分内容拓展与整合进选修2-1中.起到的效果也很好.

我们得到的另外一部分思考就是,我们的中学杂志中有许许多多的关于圆锥曲线的统一结论和定理性质,有些很有美感,有些很有实用性,我们会进一步思考如何在适当的时机添加这部分内容,从而带动学生的思考与开阔学生的视野.尚未解决的问题:最大的困难在于课堂的实践性,因为基于高三教学的特殊性,我们要非常的谨慎而不能以尝试的角度去实践.又比如,有时我们认为是很完美的,但是碰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需要调整与修改.但是往往当我们想要修改的时候,这节的复习课已经过去了.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保证内容的可行性、科学性与及时性.

因为高三以通过不断训练来巩固知识点,所以,找些优化的解析几何题目给学生还是比较可行的.当然,还可以去低年级听或上些复习课,好让我做的课题不是纸上谈兵.

【参考文献】

篇2

一、依结构,推性质,实现结构体现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高中有机化学的教学问题是结构与性质的相互依托关系,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如何把握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是学好有高中机化学的基础.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牢牢抓住一些官能团的特点,抓住一些常见官能团所具有的化学性质以及能发生的相关反应,构成官能团相互转化网络体系,便于复习和理解.

例如甲酸虽然属于羧酸类,具有羧基,羧酸的一切所有性质,但是从结构上看甲酸除了羧基以外还有醛基,因此甲酸具有醛基和羧基的双重化学性质,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羧酸.因此我们在掌握该有机物具有的性质的时候,不是看所属的类别,更重要的是根据该有机物具有什么样的官能团,然后再去推测其具有的化学性质.我们的学生不要感觉该有机物的结构复杂繁琐而感到胆怯,其实再复杂的有机物都是由一些我们熟悉的官能团所组成,要透过现象的表面看透该结构中真正所含有的官能团,理清转化过程中的一系列的变化和区别,而其性质也就变得清晰了很多.

二、理透机理,环比迁移,发散解题新思维.

在有机化学方程式的记忆中,一些学生往往不是靠死记硬背,就是照搬照抄,其实不然,学习的关键在于理解,牢牢掌握发生有机化学反应的过程(即反应机理)是最为关键.何处断键?何处成键?反应条件是什么?官能团如何转化?反应类型是什么?性质有何改变等等.只有通过真正理解有机反应转化之机理,然后运用类比迁移模拟等一系列的思维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如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酯基的形成在于乙酸和乙醇的如何断键,通过对同位素的标记,其实质就是酸脱羟基醇脱氢的反应.理清究竟哪里实现酯基的构成,以及酯形成的反应条件等等.下次碰到同样类似问题也就简单了许多,例如硝酸与甘油形成三硝酸甘油酯的反应,其实也就是如何形成酯的过程.掌握了化学反应规律和转化的机理,解题能力也会相应提高,复习的效率也就随之大幅度的上升,在有机化学复习的过程中做到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之效果.

三、养成归纳,理解相互转化的习惯,沉淀记忆.

有机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就是物质间的相互转化,而在高考中常见的题型就是有机推断与合成.因此我们学生要在充分理解有机物官能团相互转化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对有机物的有效转化.譬如我们要想合成一种聚合物,就要以寻找该聚合物单体为目标,依据该单体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递变.一般官能团转化的路线为烯烃卤代烃醇醛酸酯,只要我们的学生能真正理解这些官能团相互间的转化,有机物间的物质转化也就变得得心应手了.因此,我们在有机化学复习的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就要求学生记忆官能团转化的一般路线并加以一定的灵活应变,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之目的,也对我们解决有机题大大提供了捷径.在有机化学学习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再进行归纳与总结,比较与记忆,最后一些重要有机物的性质和常见转化要不断沉淀.在此基础上还可借鉴一些有机巧记法,如:高中有机化学知识“四项基本原则”、四类平面结构、四类取代反应.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和分析,寓知识记忆于趣味之中,也让学生感觉到有机化学的学习其实并不辛苦.

四、讲练结合,学会前后对照比较的思想.

在有机化学题中合成推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题型,我们学生往往感到较为头疼或无从下手,从而导致失分较多.其实要解决好这类问题,减少失分的关键在于我们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对照比较为宗旨,仔细观察两者有机物在转化前后中的区别,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抓住本质,这个官能团的变化是如何实现的,利用我们的现有的有机基础知识充分解决内在的关系.由难变易,由繁变简,充分培养学生的解题应答能力,从而实现课堂的高效率.

五、有效针对训练,寻找突破,实现自主学习.

理想课堂的主题在于我们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将被动学习回归到自主学习.如果我们的教师一味的追求高分,从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必将导致教学的悲哀.所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来自主分配,有针对性的进行专项训练,以练带讲,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寻求学习有机化学教学的捷径,在课堂上提倡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要勤观察,勤思考,勤比较,勤记忆,寻求突破口.摆脱以往的“题海战术”、“填鸭式”,其实也是对我们教学的负责任.既要重视知识深度和体系广度,又要注重对知识掌握的“全”、“细”程度,更要追求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于训练试题的选择性上既有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又要具有启发性、时代性,力求做到答一疑会一类,明一知百,练一题习一法,举一反三.

例药物贝诺酯可由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贝诺酯分子中有三种含氧官能团

B.可用FeCl3溶液区别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

C.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均能与NaHCO3 溶液反应

D.贝诺酯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最终生成乙酰水杨酸钠和对乙酰氨基酚钠

篇3

一、多点方法的指导

化学科知识点多而分散,因此要对同类问题进行归纳,抓住重点和难点,多在方法上指导学生。

例1.NaOH溶液滴定CH3COOH溶液是选用甲基橙,还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学生在明确了酸碱中和滴定的实质,以及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基础上,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分析酸碱中和滴定终点附近溶液pH突变情况,明确选择指示剂的一般原则:

(1)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要明显,要灵敏;(2)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接近等当点的pH越好;(3)一般在接近终点时指示剂由浅色变深色比由深色变浅易观察。

启发学生讨论得到正确结果,还可以进一步提出下列问题进行讨论:

①石蕊能否作为酸碱中和滴定的指示剂?

②HCl滴定Na2CO3溶液用酚酞和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有什么区别?

③已知反应I2+2S2O2-3 =S4O2-6+2I-,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I2时选用的指示剂是什么?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什么?

④酸性KMnO4溶液滴定FeSO4溶液需要选用指示剂吗?

这样学生就会自主选择指示剂。

二、多点发散思维

化学试题考查学生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高三学生已经掌握了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在复习时,老师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要多角度地分析,一题多解,小题大做,盘活各部分知识点,挖掘教材的深度,启发学生善于用自己学习的化学理论,解决有关问题。

例2.如何通过化学实验的方法,证明HA为弱酸,可以通过讨论设计有关实验方法,并比较哪种方法最为简便?实验设计思路如下:

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强化了学生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认识。

三、多从量的方面进行分析

化学反应有物质的变化,并伴随有能量变化。从量的方面分析化学反应,有利于揭示反应的本质,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思维,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例3.0.1mol/LCH3COOH溶液滴定20mL0.1mol/L

NaOH溶液,在滴定过程中混合溶液酸碱性有几种情况?以及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

四、多点看图训练

化学知识规律往往以图表形式呈现出来,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看图中的曲线的起点、拐点,曲线的变化趋势,提高学生接受、吸收、整理化学信息的能力。

例4.(2010・江苏,12)常温下,用0.1000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①所示溶液中:c(CH3COO-)+c(OH-)=c(CH3COOH)+c(OH-)

B.点②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H)+c(CH3COO-)

C.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OH-)>c(CH3COO-)>c(H+)

D.滴定过程可能出现:c(CH3COOH)>c(CH3COO-)>c(H+)>c(Na+)>c(OH-)

篇4

在有机化学方程式的记忆中,一些学生往往不是靠死记硬背,就是照搬照抄,其实不然,学习的关键在于理解,牢牢掌握发生有机化学反应的过程(即反应机理)是最为关键.何处断键?何处成键?反应条件是什么?官能团如何转化?反应类型是什么?性质有何改变等等.只有通过真正理解有机反应转化之机理,然后运用类比迁移模拟等一系列的思维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如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酯基的形成在于乙酸和乙醇的如何断键,通过对同位素的标记,其实质就是酸脱羟基醇脱氢的反应.理清究竟哪里实现酯基的构成,以及酯形成的反应条件等等.下次碰到同样类似问题也就简单了许多,例如硝酸与甘油形成三硝酸甘油酯的反应,其实也就是如何形成酯的过程.掌握了化学反应规律和转化的机理,解题能力也会相应提高,复习的效率也就随之大幅度的上升,在有机化学复习的过程中做到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之效果.

二、养成归纳,理解相互转化的习惯,沉淀记忆.

有机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就是物质间的相互转化,而在高考中常见的题型就是有机推断与合成.因此我们学生要在充分理解有机物官能团相互转化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对有机物的有效转化.譬如我们要想合成一种聚合物,就要以寻找该聚合物单体为目标,依据该单体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递变.一般官能团转化的路线为烯烃卤代烃醇醛酸酯,只要我们的学生能真正理解这些官能团相互间的转化,有机物间的物质转化也就变得得心应手了.因此,我们在有机化学复习的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就要求学生记忆官能团转化的一般路线并加以一定的灵活应变,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之目的,也对我们解决有机题大大提供了捷径.在有机化学学习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再进行归纳与总结,比较与记忆,最后一些重要有机物的性质和常见转化要不断沉淀.在此基础上还可借鉴一些有机巧记法,如:高中有机化学知识“四项基本原则”、四类平面结构、四类取代反应.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和分析,寓知识记忆于趣味之中,也让学生感觉到有机化学的学习其实并不辛苦.

三、讲练结合,学会前后对照比较的思想.

在有机化学题中合成推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题型,我们学生往往感到较为头疼或无从下手,从而导致失分较多.其实要解决好这类问题,减少失分的关键在于我们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对照比较为宗旨,仔细观察两者有机物在转化前后中的区别,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抓住本质,这个官能团的变化是如何实现的,利用我们的现有的有机基础知识充分解决内在的关系.由难变易,由繁变简,充分培养学生的解题应答能力,从而实现课堂的高效率.

四、有效针对训练,寻找突破,实现自主学习.

篇5

结合教学实践和反思,笔者认为小高考的复习策略为我们提供了以下几点启示:

一、复习有所“依据”――依据《说明》重基础

复习要有所依据,是小高考复习教学的最大启示。有了依据就会让复习教学成为有效和高效的。如《说明》是小高考复习的依据,它明确了测试命题指导思想、测试内容和要求、试卷结构、测试方法和时间、典型题示例等内容。由于小高考更多地检测学生化学必修科目的学习状况和基本的化学科学素养,以化学必修科目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为主要考查内容,试卷的难易题目比例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为7∶2∶1,所以复习教学内容的选择一定要重基础,课堂设计和学生练习内容的选择也应充分体现基础性。70%左右均为基础题,也更加说明了无论是对于达C困难的学生还是努力达A的学生而言,基础内容的基础训练都是重点。明确复习的范围主要是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超出这部分知识的内容可以尽量少涉及。

二、复习有所“规范”――规范题型和难度

复习有所规范,这里主要是指复习教学中要规范练习的题型和难度。通过分析2011~2014年的考试真题不难得出,试题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填空、简答、计算等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占分比例约为7∶3。不难看出选择题是练习题设计的重要题型。

《化学与生活》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偶尔在选择题部分也会出现,分值不多。这就引导我们在复习《化学与生活》部分时,主要是让学生进行填空题的练习。对于这部分在试卷中的难度大多以基础题出现,因此在练习的难度上多以练习基础题,尽量不进行拓展。

如小高考真题第24题一般为《化学与生活》模块的内容,分值一般为15分,这个分值对达C难的学生而言也很重要,也是相对来说比较好拿分的部分。《化学与生活》模块的内容也可能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试卷的第Ⅰ卷,这部分练习特别要以基础知识为重点和中心。

三、复习有所“指向”――练习常考知识点

复习往往要求教师的教学有所指向,要求总结常考知识点做到有的放矢。首先我们对2011~2014年五年的真题试卷的选择题部分(1~23题)进行了分析,不难发现小高考中的常见考点。

表1. 2011―2014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化学必修)试题选择题考点总结

考试中常见的考点就是复习的重点内容,在复习教学中的练习应紧扣这些知识点展开。如习题的选择不仅围绕知识点,而且涉及选项也应该和真题中的内容接近,这样才能切实地提高复习过程中学生的解题水平。

四、复习有所“计划”――计划每一节课的复习目标

篇6

【关键词】高考 化学复习 焦虑心理 成因 对策

到了高三,有的学生成绩能大幅度上升,有的却停滞不前,有的甚至出现下滑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华东师范大学的林澜教授曾说:“高考,四分考实力,六分考心理。”也就是说一个人心理调节成功与否,将会极大的影响到他的高考成绩。笔者认为高三化学复习是一项系统的学习、提高和整合工程,不仅要注重复习方法的探索,还要注意学习心理的调整。化学学科比较难学,所以研究学生在学习化学时的心理活动显得特别重要。本文分析了学生复习高中化学焦虑心理的成因、影响,进而提出几点缓解对策。

一、焦虑心理成因

焦虑,心理学专家是这样解释的:它是对要来临的危险和问题的或多或少有意识的等待;它是因遭受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的复杂情绪反应。焦虑心理是一种以担心、忧虑、紧张、烦恼、恐惧、焦急等众多感受交织在一起形成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它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状态。其表现形式有紧张不安、焦虑烦躁等精神性焦虑,还有表现出肌肉紧张、出汗、心悸、呼吸急促等的躯体焦虑。

当人们预期某种危险和痛苦境遇将发生时,通常都会产生焦虑反应。焦虑者会预想到那些可能会出现的种种困难。因此,他可能会甚至会在问题出现之前,或者甚至在明确确定他所担心的事情之前就感到紧张。

化学复习过程中学生出现焦虑现象主要是由化学学科特点、考试要求和学生素质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综合起来可分为外因和内因。

(一) 外因

1、 化学学科难学

该学科知识点多、概念多、内容多、规律多、要求高是多数高中生感到较难学的课程。拿教材来说,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深度、广度明显加强,由描述向推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有的内容如:“物质的量”、“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这些内容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学习困难的重点知识。学生感觉学习困难往往就容易产生学习焦虑心理。

2、信息时代对人的要求提高

化学和物理的研究对象都是物质,但物理主要研究宏观物体的运动,而化学则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合成等,其中许多内容都是微观的、肉眼看不见的,需要我们进行想像思维,才能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起这些微观物质的表象。如:分子、原子到底是什么形状,我们平常人谁也没有见过,即使是科学家也只能在特定条件下偶尔见过个别的。化学高考要求学生不但要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能与实际结合灵活运用。但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特别是中考中自然科学考试难度很低,初中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中的高分,追求表面上繁荣,重复无效体能的劳动。高中化学很多试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运用能力,学生如果能力差,自然就成了化学学科的差生了。

(二) 内因

1、 学生基础差

化学学科虽然难学,但一旦学生弄懂了化学规律,分析综合能力提高了,得高分也是容易的。因此,平时一些尖子生、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学起化学来就感觉轻松,并喜欢化学。但对于中等生、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学起来就困难。在高三复习过程中,普通班的学生,由于在高一高二就是化学科上的“学困生”,现在自然也还是“学困生”。高三题目难一些,教师也不可能像上新课那样详细地讲解知识点,因此,一些升学期望值高的学生就经常出现焦虑的情绪。

2、 心理素质差

现在的学生娇生惯养,缺乏独立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良好素质。在高三复习过程中,考试是频繁的。由于受高考一考定终身的负面影响,许多同学对考试成绩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考试本身所起的作用,从而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考试。常常因一时失误或遇到困难而气馁,也因一次成绩进步而沾沾自喜。心情常常会被考试成绩所左右,而不能坦然、平静地对待难题和每次的考试成绩。

二、焦虑心理对化学复习的影响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焦虑心理也不例外。心理学中有一个定律叫做叶克斯-多得森法则,该法则描述了焦虑程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的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焦虑程度过高和焦虑程度过低时的效率都很低,而中等焦虑时的效率最高。所以,焦虑也像其他许多好东西一样: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适度的考试焦虑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高考前和高考中,每个高三的学生都会感到巨大的压力,这是必然的。焦虑心理对学生的复习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可以分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考前适度的紧张和压力会促进学生全面、认真地复习,从而达到良好的考试效果。但是,也造成一些同学过度地紧张、焦虑和慌乱,以致影响考试水平的正常发挥。

(一) 正面影响

即积极的一面。俗话说:井无压力不喷油,人无压力轻悠悠。适度的焦虑可以使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做题时能集中注意力。

当焦虑把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一些现实的危险上时,在一些有危险或者关键问题的情况下,焦虑是一种有用的现象:这时,忧虑、担心会促使人们采取措施去避免麻烦。过去我们一直告诉学生学习上要“你追我赶,互相竞争”,实际上也是想让学生形成适度的焦虑心理,让学生具有忧患意识。特别是对一些较优秀的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焦虑心理就会出现在学习上骄傲自满,成绩停滞不前,不能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中等生没有焦虑心理,上课容易走神注意力容易分散。成绩差的学生没有焦虑心理,就没有压力,会整天无所事事,扰乱教学秩序。因此,让学生有点压力,受点挑战,形成适度的焦虑心理,对提高成绩有利。

(二) 负面影响 。

相反,太少焦虑有时会让我们处于危险;太多焦虑会约束焦虑者,使他筋疲力竭。

1、 对学生接受新知识不利。

虽然是高三复习,但对于一些成绩差的学生和中等学生来说,很多知识点会显得陌生,像学习新知识一样。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只有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才能真正理解新知识,才能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内化。如果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焦虑状态,是很难接受新事物的。

2、 对考前复习和考试发挥不利。

由于社会、家庭、班级各个方面的压力,学生总是想把每次考试考好,“学困生”每当考试快要到时就会觉得有很多知识没有学好,很多化学题不会做,特别着急,也就影响了考前复习。过度的焦虑使学生考试时心里很紧张,容易疲劳,头脑反应变得迟钝,考不出理想的成绩,从而变得对考试没有自信心,害怕考试。

3、 长时间过度焦虑会导致其他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

由于高三复习各科都在紧张进行,学习任务重,如果焦虑得不到适当释放,会导致晚上睡不好觉,白天无精打采,最后会发展成神经衰弱。有些学生还会出现抑郁症状,智力也会出现下降,而化学学科解题时没有清醒的头脑是不行的。因此,过度焦虑会对化学学科的复习更加不利。

三、缓解心理焦虑心理对策

高三学生必须注意高考前和高考时的心理调整,如果采取科学的策略,就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复习过程中学习的焦虑心理缓解一方面靠化学教师,一方面靠学生自我调节。

1、 适当处理学生的考试分数。

老师每次考完试不要在班上念名次,而应重点抓学生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化学学科,由于学生天生的认知能力差别大,导致有些学生学习化学特别困难,这应该不是消极的提法。作为教育者不能用“教育是万能的”来看待问题,应该承认不同的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有的学生英语和语文特别好,可就是对化学一窍不通,到高三复习时要想发生质的飞跃,可能性很小。

2、 培养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这样说,对于整个宇宙中的客观物质,大到天体,小到肉眼看不见的粒子,无不与化学有关。生活中很难找到一种与化学无关的客观物质,包括我们人体。“化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晴雨表’,每一种新型化学材料的出现都会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带来一次巨大的飞跃”。陶行知说:“知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所以化学教师在教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时,要从社会生产,社会发展,社会生活中寻找化学,积极地阅读科普资料,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这样才会为化学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3、 利用著名化学家的精神来激励学生不怕困难。

化学教师应该多用化学家不怕困难的精神来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易出现过度焦虑的学生多半是怕困难的学生。遇到困难挫折,不是积极想办法克服,而是表现出懒惰消极,不愿自己找资料弄清楚或问老师,听之任之,学习困难也就越来越多。化学学家和化学史尽管这几年高考很少涉及,但适当举些科学家们不向科学研究中出现的困难低头的例子,向他们学习科研中出现焦虑心理时如何自我调节,可帮助学生减少过度焦虑的心理。

4、 作为化学教师要尽量营造高效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化学总复习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全面系统地复习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通常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成五大块: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如对化学概念、理论的复习,要弄清实质和应用范围,对重点知识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要反复记忆不断深化,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则应在化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归纳,使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结构化、规律化,从而做到在需要时易于联系和提取应用。同时注意规范化学用语的使用(如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电离方程式以及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等),规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力争使基础知识和技能一一过手。教师和学生的接触主要时间是在课堂上。把复习课上得生动、有趣味,可以让学生心情愉快,更好地听懂课,避免因课堂教学内容学生无法接受而带来的焦虑情绪,同时也可以缓解每次测试因成绩不理想带来的焦虑情绪。

5、 教给学生要学会自我调节。

⑴平时做到劳逸结合,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课余花适当时间去跟同学交流,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的时间。复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决不能超负荷使用,相反地,必须加以维修和保养,这样,它才能经久耐用。因此,学生在学习时要动静结合,既要勤奋学习,也要学会放松、休息、锻炼,只有劳逸结合、生活得有规律,才能轻松自如地渡过难关。这就是所谓的一张一弛的文武之道。

⑵对升学期望值不要过高。

人的心理和行为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对大多数高三学生来说影响最大的恐怕就是升学压力和竞争压力了,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带来消极影响,这对复习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要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自己的基础和实际出发,扎扎实实地复习;愉快地接纳自己,充分肯定自己的进步,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弥补;自觉地控制自己,以明确的目标、良好的意志力调节自己,变压力为动力,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思想。学习只要尽力就行了。高考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胜利者,社会也不需要人人都是大学生。

⑶学生要学会积极主动与老师沟通。

如果一旦出现了焦虑心理严重而自己无法释放时可找老师谈心,谈一下自己出现的学习困难。有时把自己心里的烦恼讲出来,烦恼自动就会消除了。

总之,把焦虑心理作为化学复习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之一进行调查研究,对提高化学成绩是很有益的。相应采取一定的合理有效的辅导策略,对减轻和消除学生的考试焦虑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恰如其分地发挥“焦虑”在学习中的积极作用,多与学生接触,倾心交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及早发现处于过度焦虑状态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

【参考文献】

1. 张家明,周泽树.“3+X”化学总复习“练议结探”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化学教育, 2002,(04) .

2. 尹海川. 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考试研究[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04,(Z2) .

3. 王文绪. 理综考试下化学复习中的学法指导[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4,(Z1) .

4. 宋志亮. 2005年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2006年复习建议[J]科技资讯, 2006,(06) .

5. 李焕,王敏学. 高三复习课中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1,(03) .

6. [法] 克里斯朵夫•安德烈,米缪.小焦虑 大恐怖[M]. 李圣云译.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

7. 朱红.学生焦虑心理调节方法浅析[J].成功(教育).2008-12-15

篇7

关键词:认知负荷理论;认知负荷效应;高三化学学困生;复习策略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12–0024–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困生的学习愈加成为高中教与学的重要话题。经对相关文献分析和笔者的一些相关经验总结[1],对于高三化学学困生来说,一则面临升学压力,学习时间紧迫;二则学科知识基础不够扎实,没有形成健全的知识结构或自动化的图式,由此造成一个共同的显著特点就是多处知识未学好,以至于总的认知负荷超过了其认知承载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应用认知负荷理论,促使学困生采用有效的复习策略以降低认知负荷、提高学习效率十分重要。

1 认知负荷理论

认知负荷理论是由John Sweller、Fred G. W. C. Paas等人提出的,并且区分了三种不同的认知负荷类型:外在认知负荷(Extraneous Cognitive Load)、内在认知负荷(Intrinsic Cognitive Load)与相关认知负荷(Germane Cognitive Load)。内在认知负荷是由学习内容本身引起的,其高低主要取决于内容的复杂程度及学习者的原认知水平;外在认知负荷主要是由信息的呈现方式不当引起的;相关认知负荷是指在新的图式建构或图式自动化的过程中占用的认知资源[2]。认知负荷理论认为,这三种认知负荷是可以累加的。它们的总和如果超出了工作记忆的总体承载能力,就会使学习陷入困境。这从理论层面回答了化学学困生为什么会产生学习困难这个问题:在该生一定的原有认知结构下,要认知的化学信息总负荷超过了其工作记忆资源的总体承载能力。据我们深入观察和分析,在三种认知负荷中,内部认知负荷是影响高三化学学困生复习的主要因素。

John Sweller认为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降低内部认知负荷:一是图式的建构,二是图式的自动化。图式建构是指把原本独立的若干元素组织成一个单一元素;图式的自动化则是信息加工从受控加工转向自动加工,从有意识的努力转向无需有意注意,因而也能够降低工作记忆负担。但是图式的自动化不是自动完成的,它也需要充分练习[3] 。梅耶等则认为,通过任务分割,即把呈现材料分成几个片段并分别进行充分的认知加工,也可以降低学生的内在认知负荷[4]。另外,认知负荷理论中的几种效应如解答样例效应(Worked example effect)、分离关联元素效应(Isolated interacting elements effect)、自我解释效应(Self-explanation Effect),降低认知负荷的策略如知识渐进策略(Knowledge pro gression)、简单-复杂任务序列策略(Whole-task Sequencing)等,[5]为高三学困生复习困难的解决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2 认知负荷理论指导高三化学学困生复习的探讨

2.1 关联认知负荷在元素及其化合物复习中的应用

元素及其化合物就整体而言知识点比较零碎,各知识点的关联程度较低。当以无机推断题或元素推断题等形式从整体考察时,对于学困生来说信息负荷较大,解题时很容易因负荷超载而无从下手。

从适当增加关联认知负荷以降低内部认知负荷的角度来看,在指导学困生复习时,如果依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某种理化性质,将零碎的知识点以某种关联构建成若干个图式,如将高中所学过的化学物质按照具有漂白性、颜色为红色、颜色为黄色、可以和水发生反应等等分别进行归类,形成一个个图式,让其通过练习使这些构建的图式进入长时记忆并较快达到自动化,则可以降低解推断题时的信息负荷,同时也为将来解题时提取相关知识提供了线索。

例如,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知识点多且内在逻辑性强,复习时进程快,相对学困生而言很容易超出其认知承载能力,一般要采取一定方式将其简化,在此可以借鉴知识渐进或简单—复杂任务序列。知识渐进是指将复杂的学习材料分两个阶段呈现。第一阶段,将复杂材料分解成若干个信息单元并依次呈现,每次只需加工一个单元;在完成每个独立单元的学习之后进入第二阶段,此时同时呈现全部信息,并关注信息单元之间的关联。知识渐进法对于低水平的学困生在面对复杂问题但缺少必要的基础知识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复习方式。简单—复杂序列是指首先从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中所能遇到的最简单任务开始,逐渐增加任务,其本质上就是“整体任务”,它从一开始就关注任务各个成分之间的协调和整合,强调让学习者快速形成对于任务的初步整体印象。

这是一种关于“等效平衡”类型的题,此类型的题牵涉到的知识点有可逆反应的特点、化学平衡的概念及影响平衡的因素等等,复习此类型的题需要学习者对牵涉的各个知识点有透彻的理解。对于处于低水平的学困生来说,宜采取“知识渐进”的方法,首先复习可逆反应的特点、化学平衡的概念、影响平衡的因素等各个基本知识点并使其达到自动化,然后再综合起来复习该类型的题。而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而言,宜采取“简单-复杂任务序列”的方法,即从整体上把握,由相对简单的开始然后逐步深入。由于解决该题的关键是理解并运用“等效平衡”原理,因此可以先在“等效平衡”原理的简单水平进行复习。即考虑在t℃时,向体积固定的一容器中投入2 mol SO2和2 mol SO3,通过“等效平衡”折算相当于投入多少摩尔SO2和O2——投入的2 mol SO3通过方程式可折算成2 mol SO2和

2.4 分离关联元素效应在电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分离关联元素效应认为在某种学习情况下以一种分离的方式逐次呈现具有关联性的信息元素,比一次性地呈现所有相关联的元素更能促进学习[7]。电化学这块知识与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关联密切,由于内部认知负荷与个体的认知水平有关,这块知识对不同学困生而言其难度不同,即对不熟悉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学困生来说认知负荷较大。对此根据分离关联元素效应,复习时第一步要先回想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点,在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知识熟悉之后再深入电化学知识领域进行复习,这样通过分离关联性知识的方式进行复习以降低认知负荷,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而对于该知识点认知程度较高的学生,则可直接对电化学进行复习同时也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

除上述之外,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使学生充分利用自我解释效应[8],即对有相互关联的化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做出自我解释,在自我原有的知识经验上来促进图式的建构。再则,由于信息的呈现方式不当会产生外在认知负荷,给学习带来困难,因此在选择学习资料时要特别注意化学知识编排与呈现形式是否恰当。

3 结语

由于认知负荷理论及其效应关注学习者个体的认知结构与信息之间的交互作用,因此在教和学的领域能给予理论指导并产生重要影响。但将该理论指导下的策略应用到真实的教学情境中究竟会产生多大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的量化研究与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丁革兵.促进高三化学学习困难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发展的策略与实践[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12):15~18.

[2]赵立影,吴庆麟.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复杂学习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0,(4):44~48.

[3][6] Sweller J.,Merriёnboer J. Cognitive Architeture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 [J]. Paas 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1998,10(3),251~296.

[4] Mayer R.,Moreno R.. Nine Ways to Reduce Cognitive Load in Multimedia Learning [J].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2003,38(1),43~52.

[5]庞维国.认知负荷理论及其教学涵义[J].当代教育科学,2011,(12):23~28.

篇8

【关键词】 高中化学;复习

在复习化学时,把握好方向,回归课本,本着重基础重应用的原则进行全面复习,不追求偏、难、怪的试题,就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紧扣双基,突破难点

“模考”试卷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广,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仍是考点。比如基本概念中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阿伏伽德罗常数,基本理论中元素周期率、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重要金属和非金属及化合物的有关方程式,化学实验,电化学等。

备考复习应增强针对性,每天安排适当的练习,特别是近两年的各地高考试题以及高质量的模拟试题,以基础题及中等难度题为主,达到提高解题速度、训练解题感觉的效果。做练习应像考试一样,尽量不丢题、空题,审清题目中的每一个关键字眼,并标出记号。遇到自己较为熟悉的题目,更要集中精力,认真分析,不可凭着经验和旧的思维定势,仓促解答;遇到重点题、热点题,做完题目后立即重新过一遍,明晰题型特点,理清解题思路,总结答题技巧,感受成功快乐;遇到难题,不能失去信心,既不能轻易放弃,也不能耗时太多,必要时与老师、同学多讨论,找出解决方法。做到“容易题稳拿分,中等题不丢分,难题争取得分”。

二、关注细节,规范答题

高考化学选择题近一半,模考也不例外。选择题往往侧重考查基本概念,考查学生对细节知识的把握程度。可用一周时间集中梳理复习过的内容、做过的卷子,分析选择题做错的原因:是看题不清,还是审题方法不当;是知识掌握有薄弱环节,还是存在知识盲区。化学规范性表达也是应注意的细节。如化学方程式书写一定要配平,酯化反应有水生成不能漏写,书写多元弱酸根水解反应时应分步、可逆,与用量、顺序、浓度、条件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要逐一看清,切不可下手就做;实验题应从操作、试剂、现象、结论四个方面完整解答;要辨析清楚填空题中对物质表述是填名称还是填符号、有机物是写分子式还是结构简式等。

三、融会贯通,提高能力

“模考”与高考一样,既要考查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更注重考查学生化学科学素养和能力,有些考题会与平时所学内容“形神俱变”。而要做到“似曾相识”,考前复习不能一味做题,死记硬背概念,避免出现“能够很流畅地陈述某些具体化学知识,但在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结合上常常难以把握”的情况,要回归课本,从熟悉课本的知识体系开始,进行必要的理解记忆,注意思考、整合、归纳、总结,找到表现每个知识点的具体情景或实际问题,并结合具体情景自觉主动地进行探索钻研,使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灵活应变。

篇9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超敏 C反应蛋白;尿酸;钙离子;检测;意义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9.085

本文为进一步探究妊高症孕妇血清中超敏CRP、尿酸、钙离子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 特选择了本院收治的40例妊高症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 40例正常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 两组均进行血清超敏CRP、尿酸及钙离子水平检测, 经研究证实, 妊高症孕妇在孕期进行血清超敏CRP、尿酸及钙离子水平检测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妊高症孕妇40例作为实验组, 另选同期本院收治的4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均符合《妇产科学》中妊高症的诊断标准, 确诊为妊高症, 年龄20~41岁, 平均年龄(24.08±7.23)岁, 平均孕周(23.41±2.03)周, 初产妇30例、经产妇10例。对照组年龄21~42岁, 平均年龄(23.17±7.36)岁, 平均孕周(22.51±2.76)周, 初产妇29例、经产妇11例。两组孕妇年龄、孕周、产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另择20例子痫孕妇 (子痫组)、20例轻度子痫前期孕妇(轻度子痫前期组)用于病情对比。

1. 2 方法 于清晨采集孕妇的空腹静脉血5 ml, 进行血清分离后, 放入-20℃的冰箱中保存待用, 使用免疫定量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仪对超敏CRP、血清尿酸及钙离子水平进行测定, 测定试剂选用仪器配套试剂, 采用胶体金法测定超敏CRP水平, 采用OCPC法测定钙离子, 采用酶法测定尿酸。

1. 3 观察指标 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孕妇的血清超敏CRP、尿酸及钙离子水平;比较子痫孕妇、轻度子痫前期孕妇上述各项指标的差异。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实验组血清超敏CRP、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 钙离子浓度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症, 是临床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1], 产后2周及妊娠20周是该疾病发病高峰, 约占全部妊娠的8%, 且近年来, 该疾病的发病率由逐渐增长的趋势, 妊高症的临床危害性较大, 容易引起胎盘早剥、胎儿发育迟缓、产后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给孕妇和新生儿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 在孕妇孕期对妊高症疾病进行早诊断、早治疗十分的重要[2]。

超敏CRP检测在临床中较为常见, 该物质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针对炎性细胞的反应蛋白, 对炎症反应有较强的敏感性, 相关的临床资料表明[3], 妊高症和母体血管内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而超敏CRP的升高可以作为妊娠期的炎性指标, 本研究结果表明, 实验组的超敏CRP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尿酸是核酸嘌呤的最终代谢产物, 一般来说, 尿酸的生成和排泄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 妊高症患者由于全身小动脉痉挛, 脏器容易出现缺血缺氧情况, 乳酸生成过多, 其排泄的竞争性抑制了尿酸的排泄[4], 除此之外, 肾脏血流量的减少, 也会降低肾小球的滤过率, 降低尿酸的排泄, 因此, 妊高症孕妇的血尿酸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孕妇, 且随着病情的加重, 其尿酸水平也会随之上升[5]。

钙离子是细胞内第二信使和细胞兴奋耦联剂, 主要功能在于调节血压, 相关的临床资料表明[6], 当患者的机体处于缺钙状态时, 就会刺激甲状旁腺素的分泌, 细胞膜通透性的增加, 将增加钙离子的负荷, 导致钙离子水平降低, 妊高症孕妇细胞中的钙离子浓度越高, 就会导致血清中钙离子的浓度降低。

综上所述, 妊高症孕妇在孕期进行血清超敏CRP、尿酸及钙离子水平检测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且尿酸和血清超敏CRP水平的增高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钙离子浓度随病情的加重而降低, 因此, 血清中超敏CRP、尿酸、钙离子的变化可作为判断妊高症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 温小刚, 胡初娇, 王午英.妊高症孕妇血清CRP、尿酸、钙离子检测的临床意义.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5, 33(3):322-324.

[2] 陈峻, 胡必成, 王羽, 等. Hcy及 hs-CRP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孕妇的相关性探讨.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2, 19(1):50-51.

[3] 赵翠霞, 闫龙, 邢芳会, 等.妊高征孕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4(2):296-297.

[4] 夏芬.妊高症孕妇血液中核因子κB介导的 PTX3和 CRP的表达及意义.安徽医学, 2015, 43(10):1220-1222.

[5] 张玉兰, 倪新红, 范小燕, 等.妊娠糖尿病孕妇细胞免疫功能及hs-CRP水平的研究.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22):605-606.

篇10

中学生个人计划书范文怎么写?不放过任何可以学习的时间,同时也不能放过任何的必要的休息时间。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学生个人计划书范文5篇,供大家参考。

中学生个人计划书范文1高二将学完高中知识的70%,这部分知识学得好与坏直接关系着高考的成败,因此,高二是决胜高考的黄金期。制定一个好的学习计划对高二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一、制订学习计划的重要性: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做什么事有了计划就容易取得好的结果,反之则不然。有没有学习计划对你的学习效果有着深刻的影响。

2、防止被动和无目的学习。

毫无计划的学习是散漫疏懒,松松垮垮的。很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影响。

二、制定学习计划的作用:

1、计划是实现目标的蓝图。

目标不是什么花瓶,你需要制定计划,脚踏实地、有步骤地去实现它。通过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使自己达到目标,也使自己明确每一个任务的目的。

2、促使自己实行计划。

学习生活是千变万化的,它总是在引诱你去偷懒。制定学习计划,可以促使你按照计划实行任务,排除困难和干扰。

3、实行计划是意志力的体现。

坚持实行计划可以磨练你的意志力,而意志力经过磨练,你的学习收获又会更一步提升。这些进步只会能使你更有自信心,取得更好的成功。

4、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形成。

按照计划行事,能使自己的学习生活节奏分明。从而,该学习时能安心学习,玩的时候能开心地玩。久而久之,所有这些都会形成自觉行动,成为好的学习习惯。

5、提高学习效率,减少时间浪费。

合理的计划安排使你更有效的利用时间。你会知道多玩一个小时就会有哪项任务不会完成,这会给你带来多大的影响。有了计划,每一步行动都很明确,也不要总是花费心思考虑等下该学什么。

三、怎么制定学习计划:

1、计划要考虑全面学习计划不是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学习有时,休憩有时,娱乐也有时,所有这些都要考虑到计划中。计划要兼顾多个方面,学习时不能废寝忘食,这对身体不好,这样的计划也是不科学的。

2、长远计划和短期安排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比分说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你应当有个大致计划。

因为实际中学习生活变化很多,又往往无法预测,所有这个长远的计划不需要很具体。但是你应该对必须要做的事情心中有数。而更近一点,比如下一个星期的学习计划,就应该尽量具体些,把较大的任务分配到每周、每天去完成,使长远计划中的任务逐步得到解决。

3、有长远计划,却没有短期安排,目标是很难达到的。

所以两者缺一不可,长远计划是明确学习目标和进行大致安排;而短期安排则是具体的行动计划。

4、安排好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常规学习时间指按学校规定的学习时间,主要用来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的知识。

而自由学习时间指除常规学习时间外的归自己支配的时间,你可以用来弥补自己学习中欠缺的、或者提高自己对某一学科的优势和特长、或者深入钻研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中学生个人计划书范文2一、语文

语文学科是我们的母语,学习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结合于生活。除了课堂学习之外,课外复习和课外阅读有助于对语文的理解。

1、文言文,古诗词学习,针对于文言文,古诗词学习则需要大量积累字、词、意、用法等,方法有很多种,归结于一句话就是多用、多练、多记。

学会自我运用,寻找大量试题练习,遇到不理解的要及时询问并且做下记录。时间是衡量你能力的一个标准,只要你付出了,那你总会获得收获。

2、课文的学习运用联想记忆的方法,事半功倍,学习课文之前是做好预习,理解文章大意,把不明白的一定要提出来。

并且做好记录,为期末复习做好准备。

3、背诵课文一定要下功夫好好背诵下来,这个再今后都是有用的。

4、出课堂学习之外,再课堂之余要抽时间来学习课外知识,阅读课外文学。

了解我国经典,这个很重要,及丰富了课外生活,又加强了自己的知识积累。中国的四书五经年年考试都是重点。

二、英语

1、学习英语一定要先保持好心态,我把它放在第一位!

2、英语学习,重在词汇。

其实英语的组成就是词汇和语法。如果词汇都过不去,语法给你你也看不懂,拼不出来。所以学习英语,第二大难点就是词汇量。初中的词汇较少,重点的是词汇的记忆方法和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3、学习英语离不开大量的练习,初中阶段英语属于入门级,只要花点功夫把词汇关过了。

后面基本上不出在问题。

三、数学

1、学习数学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积累经典例题。

俗话说得好,数学解题方式千千万,而最终答案只有一个。所以,解题方式和积累很关键。传统说的题海战术也就是这个道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嘛。

2、数学这个学科上课如果没有跟上老师的节奏很容易造成厌学情绪,上课一定要跟上老师的节奏,多做笔记,将老师讲解的经典例题一定要抄下来。

3、不懂就要问,这个是最关键的,学习上很容易有所困惑,遇到问题如果不解决就会积少成多,越积越多,这样只会降低自己的学习兴趣。

4、要有一个错题集,定期复习错题。

温习知识点。

四、化学

1、学习化学重点是了解化学反应和化学公式。

初中学习元素周期表一定要理解。各类化学的反应,要详细的了解并记录好,因为现阶段初中化学仅仅只是学习一年。掌握的东西并不得多。重点是了解“化学”这个学科。

2、学习初中化学,了解几个常见的化学现象及化学公式。

运用好化学元素周期表。

五、物理

1、相信很多人对待物理来说是一个最头疼的问题,学习物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掌握的程度都是不同的。

物理大致包含为力、电、能、功、声这五个方面来划分的。学习每一个部分遇到很多抽象的东西,一定要询问老师。一定要弄明白。

2、物理含有大量公式,这些公式的构成和运用是非常考验人的,所以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公式的运用,是能够掌握一些配套的习题。

不至于后面复习时忘记如何运用。

3、物理还有就是大量实验,这些实验就需要自己主动动手操作。

通过实际操作才能发现物理的奥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嘛!

六、政治

1、学习政治这个就要结合中国政治和西方政治,文学类的东西需要花大量时间去积累,是按照国家,按照时间线路发展来看待,这样学习更加事半功倍。

2、做好笔记,做好摘抄。

了解历史政治制度及西方政治制度的利与弊。

七、历史

1、学习历史就要花大量时间积累,这个没有别的办法。

按照时间线路来记。

2、初中的历史书并不全面,因而老师的总结和归纳是我们学历史的很好的帮助。

所以要多做笔记,复习的时候按照笔记复习。

中学生个人计划书范文31、抓住课堂四十五分钟,学会听课

听课也有不少学问。学会听课,对初中生的学习进步至关重要

课堂学习是学习的最主要环节,四十五分钟课堂学习效益的高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

也许有的家长和学生会想,每个人都有一双耳朵,听课谁不会呀。其实不然,听课也有不少学问呢。学会听课,对初中生的学习进步至关重要。

首先,要集中注意听。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能够帮助我们从周围环境所提供的大量信息中,选择对当前活动最有意义的信息;同时,使心理活动维持在所选择的对象上,还能使心理活动根据当前活动的需要作适当的分配和调整。所以,注意对于学习尤为重要。集中注意、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得;心不在焉、心猿意马往往一无所获。

其次,要带着问题、开动脑子听。有些同学听课不善于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看似目不转睛,但一堂课下来心中却不留痕迹。俗话说:疑是一切学习的开始。带着问题听课,就能使听课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和重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带着问题听课,还能促使自己积极动脑,紧跟老师的教学节奏,及时理解和消化教学内容。

再次,要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做好笔记。教与学应是双向交流、互相促进的。学生在课堂中,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积极举手发言就是一种参与,它既能较好的促使自己专心听课、动脑思维,还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都是说边学习边动笔的好处。笔记不仅是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也是复习旧知识的依据,同时我们还可以从笔记中发现新的问题。很多家长感到对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把握,其实,每天查看一下他们的课本和笔记,就是一种好方法。

2、合理安排时间,有计划地进行学习

时间是个常量,需要合理安排;学习是艰苦的劳动,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1)几个需要家长引导孩子处理好的关系

玩与学的关系,主与次的关系,发展兴趣和打好基础的关系

这里,家长必须帮助指导孩子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首先是处理好玩和学的关系。学习是初中学生的主要任务,主要的时间和精力自然应该花在学习上。但是,学习又不是初中学生生活的全部,初中学生精力充沛、兴趣广泛,适当和有益的活动(包括“玩”)也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把孩子的闲暇时间安排得严严实实,不让孩子有娱乐和活动的时间;有些家长却对孩子的课余活动放任自流,这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全面发展。要指导学生学会劳逸结合,学习时专心致志、静得下心来;活动时生龙活虎、放得开来。学习和玩不仅是不矛盾的,而且可以相得益彰。

其次是处理好主和次的关系。初中阶段学习知识的密度大大增加、学习知识的广度也大大增加,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处理好各种知识内容之间的主次关系。学科之间有差异,基础学科、工具学科是初中学习的重中之重,直接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一定要学得扎实。学科内容本身也有主次,概念、原理及其形成是主,知识的灵活运用是主,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是主,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再次是处理好发展兴趣和打好基础的关系。兴趣是学习动力产生的直接原因,孩子对哪一门功课感兴趣,这门学科也就往往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但是,初中学生思想和心理还不够成熟,兴趣也往往不够稳定,有些孩子对兴趣的理解也比较片面。表现在学习方面主要有以下情况:一会儿喜欢这,一会儿喜欢那,见异思迁,结果什么也没学好;光凭兴趣学习,自己认为不感兴趣的就敬而远之,结果就成了“跛脚”。其实,初中的学习是整个人生学习的基础,首先要学好每一门功课,初中学习过了关,高中阶段就可能比较顺利;即便是通常被认为是“副课”的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实际上都是将来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所以,培养兴趣必须以打好基础为前提。

(2)遵循记忆规律安排学习

遗忘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规律。这规律给我们指导孩子的学习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最早用实验方法研究记忆规律的心理学家艾客浩斯发现,学习刚结束,遗忘就相伴开始了。第二天忘得最多最快,第二天需要复习的时间较长,如果第二天复习了,第三天就遗忘少了,需要复习的时间也较短;如果第三天复习了,第四天遗忘得就更少了……。总之,遗忘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规律。这规律给我们指导孩子的学习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及时复习。初中生学习存在一种普遍的倾向,就是随学随丢,做完教师布置的作业了事。到考试时,临时抱佛脚,从头开始复习。要改变这种前学后忘,到后面问题成堆的现象,关键要做到“及时”,特别是对于那些字母符号、公式、外语单词等意义性不强的学习材料,一定要做到趁热打铁,及时复习。这好比在堤坝塌方之前,及时加固,要比垮了再修,付出更小的努力。

分散学习。“及时复习”固然重要,但也不能“一劳永逸”。学习的规律告诉我们,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效果更好。以学习外语单词为例,如果当天学习了20个单词,一位同学在当天晚上集中复习一小时,加以巩固;另一位同学当晚复习半小时,第二天再复习15分钟,第四天复习10分钟,一周后再复习5分钟。结果后者记忆的效率明显高于前者。利用分散学习的道理,家长可以指导孩子采用“卡片”复习的方法。例如复习英语单词,把卡片分为左右两边(或正反两面),分别写上中文词义和英语单词,然后自制七个袋子(或信封),每袋内放置一周中某一天应复习的卡片,复习时,用手遮住一面,回忆另一面的内容。当天复习以后,就放入隔天的袋里,以此往复有规律地交替复习,效果十分明显。其他如数学公式等各种知识均可用卡片来进行复习。

过度学习。我国科学家茅以升在83岁高龄时,仍能熟练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别人问他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他回答说;“说起来很简单:重复!重复!再重复!”在学习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我们记忆某些内容,到刚能勉强背诵时就停止了学习,结果过了不久就不会准确回忆。如果能“一鼓作气”,再多学几遍,效果就大大提高;而且这样熟练的记忆,保持时间也特别长久,这就是“过度学习”。一般而言,过度学习保持在50%-100%范围内。举例子说,背诵一首唐诗,如果用十遍刚好能基本背出,那么能再读3-6遍,这样就能烂熟于心,倒背如流了。过度学习要与及时学习和分散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中学生个人计划书范文4第一、正视自我,调整心态

同学们经过了一年的学习,应该已经适应高中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此时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根据高一的考试成绩,正视自己的位置和方向,既不可自视过高,又不以有自暴自弃。对于绝大多数的中档学生而言,未来一年的目标是掌握所有知识的基础题型,首先做到会的东西不错,能拿分毕拿,其次才是冲击难题和高分,挑战和突破自我。

第二、高一内容,时常复习

无论哪科,一般高一都是以基础知识的学习为主,这部分往往并不难,但是知识点多而细,非常琐碎。所以很多同学继续学习高二内容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障碍是已经遗忘了高一的知识,这会非常痛苦。

好的学习习惯是温故而知新。推荐同学们每1个月左右,自觉找一些高一各个章节的题目做一做。题目不在多和难,简单基础都不怕,重要的是让每个知识点都能时常在脑海中过一遍,做到基本知识基本题型不遗忘,到高三的时候就会顺畅得多。

第三、新课学习,求稳不快

高二课程的知识一般都比较难,很多概念十分抽象,不好理解。同学在此时的学习,做好预习是必须的,但同时也要注意,预习不要贪图快。要细致的思考重大成就听细节。有问题就找老师问。千万不要自己想偏了还钻牛角尖,最后还要花很多时间重新理解。所以,学习要求稳不求快,基础题型反复练习,力图把基础题型扎实掌握,而不要领略难题偏题。

第四、考试习惯,刻意锻炼

进入到高二,也要逐渐开始培养自己的考试习惯,而不能的把这件工作放在高三才进行。很多同学多年养成的考试习惯并不好,这方面需要刻意锻炼,花一段时间调整是值得的。比如考试的检查,很多同学不习惯边做题边检查,到最后时间不够用,心里也不踏实,再比如草稿纸的使用,如果草稿纸难免分题分区使用,检查就会快得多;还有的同学喜欢跟没有思路的题“死磕”,这也不是好的`策略,难题要大胆跳过,先把能得的分昼拿到才是高效的考试方法。

高二的知识难度大,同时也是学生之间拉开差距的一年。把握好这一年的学习,对于高中三年来说至关重要。希望同学们调整好心态。做好复习和预习,并最终体现在考试上,获得好成绩,进入高三的学习。

中学生个人计划书范文5从初中阶段进入到高中阶段,在学习上要跨上一个较高的台阶。为了顺利地跨越这一台阶,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要以新的、不同于初中的学习方法,学好高中的课程。一个人确立自己的理想并不难,难得是有一个为实现理想而攀登的规划和决心。为此,制定一个高中三年的规划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写下了这份高中三年学习计划书。

(一)高中六个学期的分析和自我目标

为实现以下规划必须做到:树立信心,满怀激情,走好成功第一步。切忌盲目激情,要有计划分步骤的学习,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

1、高一上半学期是一个初中走入高中的过渡时期。

这个时期最主要的目标是:积极适应各科老师的教学方法,迅速吸收新知识,同时稳住脚跟,一步一个脚印地进步。所以我这个学期的目标简单来说就是四个字:适应、稳定。

2、高一下半学期是一个适应后的寻求及养成期期。

这个时期由于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能力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因此对各学科特点有了一定掌握。这个时期的主要目标是:重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循序渐进地、有规律地学习,全面发展,形成自己的优势学科。简单来说就是:养成、规律。

3、高二上半学期是一个定位起飞期。

此时,高中生活早已适应,学习方法、习惯已经成熟,所以,这个时期就要开始有所突破。这个时期最主要的目标是:进入一本梯队。

4、高二下半学期是一个稳步发展期。

有了高二上半学期的起飞和突破之后,又要开始稳住脚跟了,这时要全面地、客观地看待自我和他人,毕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个时期最主要的目标是:稳定自我水平,基本确定自己在年级的学习地位。

5、高三上半学期是一个扎实复习期。

经过高二的认知后,自己的学习地位也稳定下来,不再轻易后退。就要完全静下心来稳扎稳打地复习。此时也要注意调整心态,摆正主观态度。时刻保持新鲜的自信心、坚韧的性格。不要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履行自己的计划,做到步步为营。

6、高三下半学期是一个加速冲刺期。

可以适当地做些拔高。要全面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查缺补漏,扫除残敌,不留后患。还有此时心理素质也很重要。时刻摆正心态,注意情绪的变化,做到自我及时调整,自我鼓励和认定。就如爱迪生所说:“自行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二)我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预习预习最重要的是能发展我们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

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要在测览教材的总体内容后再细读,充分发挥自己的自学能力,理清哪些内容已经了解,哪些内容有疑问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点、难点)分别标出并记下来。同时适当地一些课前的习题练习,逐步了解知识点。这样既提高了自学能力,又为听课“铺”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师解析的心理定势;这种需求心理定势必将调动起我的学习热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2、听课听老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捷径,老师传授的是经验证的真理;

是老师长期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精华。我制定的听课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A)做好课前准备,即预习。精神上的准备十分重要,保持课内精力旺盛,头脑清醒,以及对探求知识的极大兴趣,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