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担保公司担保业务流程范文

时间:2023-09-13 17:17: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融资担保公司担保业务流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融资担保公司担保业务流程

篇1

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担保公司风险控制体系设计的重要性,分析了担保公司健全风险控制体系须解决的问题,文章重点从若干方面论述了担保公司风险控制体系构建。

关键词:担保公司 风险控制体系 构建

担保公司设计风险控制体系的重要性

担保公司依靠经营“或有负债”生存和发展,因此风险控制过程的实质就是化解担保公司的或有负债风险,是担保公司实现持续稳健经营的前提。担保公司的业务经营具有典型的“高风险、低收益”特征,要实现可持续经营,就要尽力减少担保代偿赔付,不断加强自身的内部管理能力与风险控制能力。建立了一整套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管理控制机制,在保证担保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将有负债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点。风险控制能力是担保公司市场核心竞争能力的体现,建立规范的担保公司风险控制体系至关重要。

担保公司风险控制体系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银行放贷需要的是标准化的信用保证,而信用短缺是担保公司产生的基本原因。担保公司要生存,就是要做银行想做而不能做的信用补充。因而,担保公司必须具备比银行更强的风险识别、风险管理、风险控制与风险化解能力,才能稳健生存。担保公司可能遇到的风险来自不同方面。担保可能遇到的风险既有来自内部的管理控制风险,也有来自外部的风险,这决定了担保风险控制体系必须具有系统性。

(一)来自公司内部的风险

来自担保公司内部的风险本质上包括内部管理控制的系统风险和道德风险。担保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经营管理机构设置、内部业务流程、内部制衡机制等不健全和不完善,都会通过担保决策机制上的缺陷或失误,使担保公司在经营中可能出现风险。

(二)可能面临的外部风险

担保业务可能面临的外部风险主要是来自担保对象(客户)的违约风险和反担保资产变现能力。区分担保对象的企业或个人性质,外部风险内容构成又有很大的不同。

对中小企业的担保业务的风险评价模型包括针对担保对象的内在风险和外来风险。其中内在风险包括:财务信息真实性、经营者素质、竞争能力、技术和产品市场、经营信息不透明等风险;外来风险包括:政府干预风险、政府政策风险、与贷款提供者串谋、现行法制缺陷、市场服务体系不足等风险。

对个人担保要全面考虑个人资信的若干内容,综合评价:个人征信纪录;受教育的程度;家庭成员构成;身体素质及健康状况;心理素质;社会交往信誉;职业素养;业务技能;职业稳定性;收入情况及稳定性;个人或家庭当前资产构成;个人当前资产负债状况等。

担保业务必须根据风险来源结合具体业务分析。在担保业务开展的过程中,对外部风险信息,可以根据构成因素设置权重,建立风险评价模型,并用模型的计算结果来指导担保业务决策。

构建和增强担保公司风险控制能力的系统设想

(一)完善公司内部的风险管理体系

公司要提升管理风险的能力,至少应该在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完善,进而形成规范的风险管理体系。

1.完善内控机制与业务制衡机制。公司应通过集体智慧和廉洁的制度来建立制衡的内部风险防控机制,可按风险管理的前、中、后三个阶段设置三个业务部门:担保业务部为业务开拓部门;风险管理部为业务合规审查、合同文本审核的部门;综合管理部为章证管理、重要档案管理的部门。部门之间按“审保分离”原则,明确职责与分工,互相制衡。应完善项目审批决策程序、保后监管程序、代偿追偿程序等,并制定内部业务管理制度,将这些程序规范落实。为使制度有效,应建立以公司领导、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外骋行业专家共同组成公司的“担保决策委员会”,执行决策职能。

一方面,公司应建立严格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相制衡的治理机构,完善的内部管理机构和法人治理,设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三会一层”的管理体系和业务部、财务部、综合部、风险控制部与审查监督部等内部机构,确保公司的“专业化运作”与“规范化治理”相协调。制定公司《担保业务管理办法》、《或有负债管理办法》、《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不良资产管理办法》、完善从项目受理、项目调查、反担保措施的设计与落实、项目评审与决策、保后的动态跟踪监管、代偿后的追偿、补偿等专项规章制度,提高业务经营效率与风险防范能力。

另一方面,可通过吸引外部股东,引入外部监管机制;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担保业务,应加强和政府的合作,建立由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或服务机构参加的担保业务风险管理控制制度,实现公司内部治理与外部监管相协调。

2.建立科学的担保风险评价体系。担保风险评价体系可参考银行的客户评价体系,减少人为误差,可结合公司目标客户群的特色与业务开拓的需求而建立,应体现公司担保经营特色,对申保客户进行保前风险评价,作为决策的依据。当然,对风险的把握应定量与定性结合,普通评价与特殊评价结合。担保公司要首先建立审、保、监管、追偿相互独立、相互制衡的业务流程,实施全过程风险管理,储备或聘请具备丰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经济管理、法律、技术人员;建立模型化的项目评估系统,加强对担保项目的风险评估审查;注重客户关系管理,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群,积累完整详细的客户资料,稳定评估的信息来源;严格担保的业务流程,避免盲目决策;加强对担保项目的跟踪管理,完善事先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追偿与处置机制;强化内部监控,防范道德风险。

3.制定科学的尽职调查程序。较好的尽职调查程序应是:“一分析,二看,三听,四问,五查”五步调查程序。从分析客户的申保资料开始,要带着问题去担保对象,对企业的考察,要听企业负责人、一般职工、相关政府部门、供应商与客户对企业的评价,带问题去企业寻找答案,判断企业申保资料与财务指标的合理性,针对可疑点,确定核点,查清企业实际情况。在调查过程中,应发挥项目经理AB制的双人智慧,共同把关,互相配合,以A为主形成调研报告。

4.对反担保资源进行创新组合。公司服务申保企业,反担保措施是关键。但是,中小企业及个人的特点决定了其难以提供足额、变现能力强的反担保资源。但担保公司面临的反担保政策环境差,特别是抵质押、反担保政策环境差,《担保法》虽已出台多年,但其中规定的许多担保措施难以实施,特别对非银行机构而言。如登记机关通常差别对待担保公司与银行,对土地使用权、在建工程等抵质押物,可抵押给银行而禁止抵押给担保公司,使缺少有力的反担保措施的担保机构难以有效防控风险。

因此,公司须具备能力对担保对象的反担保资源进行创新组合,通过对各种反担保措施的组合,控制企业的第一还款来源或产生相对可靠的第二还款来源。如应收账款质押反担保、专户管理与订单核数法结合加上企业法定代表人及主要管理层的无限责任保证反担保;核算企业订单产生的收益及成本,估算出企业的资金需求量;对跟踪企业订单履约状况、与订单买方企业签订应收账款质押确认函、与合作银行建立专户对企业销售回款封闭管理,从第一还款来源上控制企业的违约风险。企业法定代表人及主要管理层的个人无限责任保证可以从心理上加强企业核心层的履约责任,避免恶意逃债。

5.以项目经理负责制造就高素质的项目经理团队。项目经理应对项目风险的控制负主要责任。要通过制度,使项目经理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与敬业精神。可建立项目经理的AB制,由两名项目经理共同处理同一项目,共担责任,互相制约。为此应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项目经理的问责制,对项目经理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是项目经理的基本素质。可通过内外部培训,使担保公司的项目经理比银行客户经理有更好的风险意识、创新意识。

6.积极主动争取政府财政税收政策支持。我国目前分层次的金融体系中,缺少面向个人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机构,担保公司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金融体系结构性不足。政府为鼓励担保公司作为信用补充,出台了多种财税政策,公司应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二)通过业务创新与组合提高公司风险控制管理能力

公司应结合市场设计业务组合,分散担保风险。在对个人担保和企业担保、长期与短期的担保业务、高风险与低风险的担保业务、不同行业担保项目的业务等进行收益和风险上的互补。传统意义上的担保业务是一年内的短期银行融资担保。

随着担保业的发展,担保业务种类不断增加,出现了新的业务组和趋势:一是非银行融资担保业务种类骤增。如工程担保、诉讼保全担保、证券、期货保证金担保、售后服务担保等;甚至,担保公司可代替保险公司的部份职能,如获得置业担保公司的全程贷款担保便无需投保财产险等; 二是担保业出现与其他相关行业结合的趋势。如,担保与投资的结合―担保投资业务的开展,担保公司利用信用优势,由目标投资企业贷款,由担保公司提供担保并付息,贷款作为担保公司对目标企业的投资;再如,担保业与典当业的结合:将担保业务的反担保措施与典当业结合,除控制风险之外还可谋取典当业的超额利润,如果申保客户在债务到期时未能履行其债务,担保公司通过典当行将反担保抵质押物进行典当,由典当行向申保客户收取较高的利息,如果典期内申保人仍未能赎当,则典当行还可取得典当品并可能获取超额回报;此外还可以将公司担保业务与集团的拍卖业务相结合,进行业务创新组合。

公司经营的永恒课题是如何通过业务创新来化解风险、获得收益。创新使担保公司信用价值提升:信用资源是担保公司赖以生存的资源,创新使担保业务的外延扩大,业务外延扩大使担保公司拥有更大的信用资源,从而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同时,创新也是担保公司控制风险的需要:担保公司由于未列入金融机构的范畴,有更大自主性,这便有了业务创新的空间;由于担保业风险大,生存空间小,这便使担保公司有了创新的源动力。担保公司业务向非银行融资转移,也是担保公司为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无奈之举:担保公司的主要职能是化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但应对这些风险,担保公司所面临的政策环境并不宽松,许多反担保措施无法落实,因此,将业务扩大到风险较低的非银行融资业务以及对反担保资源进行创新组合都是风险控制的需要。

(三)严格财务管理并规范风险补偿机制

担保公司需建立代偿风险对冲和缓冲机制,避免风险集中暴露对公司财务造成不利影响。应该按照当年保费收入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按不超过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以及所得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风险准备金,用于担保赔付准备。风险准备金累计达到担保责任的余额10%以后,可差额提取。还需根据担保业务经营和拓展,结合需要,建立资本金追加机制,对于同政府合作的担保业务,应利用财政补偿机制,持续注入和代偿补偿,保障风险抗御能力。

(四)加强同业合作提升抗风险能力

除传统的担保业务外,担保公司经手的大宗担保业务不断增多,如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担保等。其中有些业务担保风险未必是主要的,而是合同或合作制度性需要,其中有些可能隐含着重要的商机。对于这些大宗业务,仅靠单个公司独家难以完成担保,应该通过行业内部的合作,通过联合共同担保,分散风险,拓展行业发展空间,增强行业长期集体风险控制能力。

结论

担保公司是一类特殊的企业,为了持续经营,风险控制是经营管理的第一要务。担保公司必须从内外两个视觉,根据业务拓展的需要,设计系统化的风险控制模型,从规范业务管理和业务创新组合入手,建立风险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课题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研究.华北金融,2006(7)

2.朱艳萍,席升阳.我国民营担保公司的信用风险与防范.创新科技,2009(4)

3.谭仲明,梅强.中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运作模式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6)

篇2

【关键词】MVC框架 担保业务 管理系统

1 引言

经济突飞猛进为中小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但是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如何快速及时的解决临时资金困难成为中小企业主和金融业人事思考的课题。再此环境下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的企业应运而生,国发[2012]14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文件显示当前担保业务的到国家规范并获得支持。中国的担保行业的发展也从家庭式、作坊式、地下式转向正轨,逐步规范。目前业务量的增加,以及银行借贷业务流程的日趋复杂,传统的人力方式已经满足不了担保公司的业务需求,信息化、规范化的业务流程是完善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的主要方式。

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外担保行业以及管理信息系统情况,以保盈担保公司的实际业务流程为蓝本,采用MVC框架思想分析设计的担保业务管理系统。

2 MVC架构技术

MVC的框架模式,这是一种软件设计典范,通过把M(Model)与V(View)代码分层的形式,实现代码的分离,将业务和视图分开是同一个程序可以有不同的表示,C(Controller)的作用就是使M和V能够保持同步,确保视图能随着M的实时变化及时更新。MVC是属于一种低耦合的设计思想[1],软件工程的工程管理完成开发分工,降低在实现和后期维护的难度。

2.1 Model层

Model层主要封装数据模型或抽象的是系统对象。将使用到的数据结构抽象出来,封装成多个的JavaBean。除了DTO(Data Transfer Object,数据传输对象)以外,每一个JavaBean都是与数据库中的表对应。

2.2 View层

View层主要是与用户交互的层。用户通过该层向系统发出,看到业务处理的结果。用与实现该层的技术主要是一些前端的技术,如HTML5、JSP和PHP等。可以用一些辅助语言如JavaScript来增加一些动态的效果,用CSS来美化UI等。

2.3 Controller层

Controller层是系统的“枢纽”,控制着整个系统的流程。用与实现该层的技术主要使用Struts2框架,它提供前端核心控制器StrutsPrepareFilter和StrutsExecuteFilter,负责拦截用户请求,并将请求发送给用户自定义控制器组件也就是Action。Action负责根据系统具体的业务逻辑,调用系统的Service组件。而Service组件调用DAO(Data Access Object)组件向Action提供服务[2]。DAO中封装着Model层对象基本的创建、查询、更新和删除等操作,对应于数据库中表的CRUD(创建、查询、更新和删除)等原子操作。提供数据持久化操作的是Hibernate框架,其对JDBC采用了非常轻量级的封装,使我们能使用对象编程思想来随心所欲的操纵数据库。

3 担保业务管理系统的功能分析与设计

保盈担保公司主要针对中小型企业或个人在短时间内周转资金不足,而产生的对小额贷款的需求。小额贷款作为贷款的一种,银行贷款审批周期长且手续繁琐,不能满足临时短期用款的需求。

保盈担保公司通过客户关系系统能够即时掌握借款人的信息和诚信,即使掌握借款人的财力和偿还能力,分析风险高低,短时间内做出审批能满足借款人的即时性要求。

3.1 担保客户管理系统用例分析

将系统划分为用户登录、个人客户管理、企业客户管理、各类业务申请、担保业务管理等模块,知道了我们需要做什么。这里我只介绍我负责的模块,下面我们将把这些系统要实现的功能通过功能结构图的形式展示出来,保盈担保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用例图如图1所示。

3.1.1 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包含用户注册、用户登录等。用户登录即使用合法帐号和密码登录到系统,进入系统的管理界面。用户通过填写提交登录表单,服务器接收到输入的帐号和密码数据,执行对应的检查合法性程序,对比数据库用户记录,检验合法与否。如果输入错误,系统会提出相应的错误,这里为了安全起见,在登录是加入了输入验证码的功能。

3.1.2 客户管理

客户管理功能用于管理个人客户的信息,包括增加、维护等。维护包含查看信息、修改信息、删除某客户、查看某客户的更多信息等功能。

①、增加客户就是添加个人客户的各种信息,在添加客户时系统会校验用户输入的信息是否合法,并按身份证号查看当前添加的客户是否已经存在,如果校验成功,该个人客户就添加成功。②、信息查看就是列出当前数据库中存在的所有个人客户的主要信息,如果客户非常多,我们会把这些用户信息进行分页显示。③、修改信息就是在信息查看中选定某个客户对其进行修改信息。③、删除客户就是在信息查看中选定某个客户,进行删除操作,删除时会弹出一个窗口询问是否删除,以免用户误删除。⑤、浏览信息就是在信息查看中浏览该客户的更多信息。

3.1.3 担保业务管理

业务管理主要完成客户申报担保贷款申请、初审、风控检查和审批等担保业务流程。通过流程能够实现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存档和规范化管理,减少流程不规范,给公司带来风险或引发经济损失。

3.2 担保业务申请的审批流程

业务管理的基本过程如图2所示,根据信用不同和风控调查会产生不同的简单和相对复杂的全部流程。①、用户提出担保申请,需要在线提交申请表和附加公司和个人的身份资料、公司证明、进账流水银行证明和企业交税证明、土地使用证明、有价证券和其他不动产等资产财力证明材料。②、通过信用初审主要通过信用库(偿还记录和人民银行出具的个人诚信报告)调查信用,决定本期申请,不足信用的进入失败流程,信用足,但是担保贷款费用数额较大,风险较大者需进入风控调查流程,而信用级别高,且贷款额度小的可以进入简易流程,审批过程。③风险调查过程主要完成对借款申请人现场的调查,根据现场分析申请者的偿还能力和财力状况,决定风险较大超负还是不超风险,如果分险超负,进入失败流程,而不超风险时,进入审批环节。④审批主要有担保公司的总经理等管理者对申请做最后的考核,做出批准和不批准的决定。批准的进入成功环节,将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为申请者担保借款。

3.3 担保业务管理的设计

本系统的设计定位于B/S结构,用户通过浏览器在Internet的网络环境下,完成业务的申请,管理员的功能具有较高权限,同时需要在专用的Intranet环境下完成。浏览层采用JavaScript、CSS和HTML5技术完成界面的设计;业务层通过Struts、Java Bean和EJB技术完成业务请求的响应和数据的处理;在持久层通过Oracle技术和Hibernate技术实现,完成数据的读取与存储。

系统的设计采用Eclipse平成编码,采用Tomcat7.0搭建Web服务器平台,完成系统的运行与在线服务。

4 总结

担保业务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基于MVC框架对浏览层、业务层和控制层分层完成设计,实现了代码分离在设计过程和日后维护提供了便利。完成了担保业务的申请与审批等流程的设计,提高了担保公司的业务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但还没有完成对业务帐款的管理和催缴等财务管理,本系统的设计时流出了接口,今后需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陆荣幸,郁洲,阮永良,王志强.J2EE平台上MVC设计模式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3(03).

[2]邓玉龙.MVC设计模式在电子商务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2002(02).

[3]杨新艳,梁宏涛.独立本科院校Java语言教学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9(11).

作者简介

梁宏涛(1979-),男,副教授,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网构软件,分布式系统与并行计算。

作者单位

篇3

关键词 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误区,可操作性建议

中图分类号 F8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13)01-0169-04

一、引言

大力发展融资性担保公司是世界各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行做法,是政府变行政干预为政策引导的有效方式,是重塑银企关系,强化信用观念,化解金融风险和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重要手段。自1993年11月中国第一家全国性专业信用担保机构——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成立以来,中国担保行业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增加政府税收、关注弱势群体、扶持“三农”等众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中国市场经济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近几年我国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迅速,截至2010年末,全国融资性担保公司共计6030家,担保资金总额4506亿元,全行业资产总额5923亿元,在保余额总计1.15万亿元,占2010年末贷款余额的2.26%。

波澜在2008年底意外出现,由金融危机后的政策变化掀起。这年10月底,为了缓解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小企业带来的融资困境,中央财政增拨10亿元,主要采取无偿资助方式,用于弥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代偿损失。两个月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又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省发展担保业以支持中小企业。这纸红头文件成为担保行业的“重大利好”,各省相继对融资担保开闸。伴随着自2003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连续5年的高歌猛进,大量资金经由担保公司担保流入房地产行业,而受金融海啸与楼市调控所累,地产业骤冷,殃及担保业。在盲目膨胀、恶意竞争和滚雪球般的欲望中,融资性担保公司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无法避免地走了样,担保公司的利润来源,从收2%-3%的担保费,变成了收“存款”与“借款”之间的利差。随着资金链越来越紧,经济失血加剧,利差的空间越来越大。担保公司的“揽储”也因此愈加疯狂。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在狂飙突进多年后,增速突然放缓。在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全国各地的资金链都开始紧绷,浙江、广东、福建、河南、内蒙等地民间金融都不断爆发出资金链危机。

为加强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监督管理,规范融资性担保行为,2010年3月8日,由银监会牵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工业与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七部委共同制定了《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明确规定:融资性担保公司是指依法设立,经营融资性担保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融资性担保是指担保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债权人约定,当被担保人不履行对债权人负有的融资性债务时,由担保人依法承担合同约定的担保责任的行为。融资性担保公司曾经承载着民间金融“开门”的希望,却在3年突然繁荣后成为资金链上的一捆“地雷”,究其原因,有政策监管方面的问题,有行业风险方面的问题,更有融资性担保公司自身经营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融资性担保公司自身经营层面问题及对策加以分析探讨。

二、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经营误区

(一)虚假注资

根据银监会《关于银行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开展合作风险提示的通知》,明确规定担保机构与银行合作的条件是注册资本金应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且必须是实缴资本。同时还要严格考核担保机构的经营状况和管理层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审查担保机构的资产负债等财务状况,防止因担保机构资本金不实、结构不合理或将资本金违规投入资本市场等对银行信贷资金造成风险。但是有的担保公司营业执照上核定的注册资金和实有资金差别较大,注册资本没有足额及时到位和虚假出资现象较为普遍,且相当比例的注册资金都是拆借的,注册完成后就抽出还给出资人,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担保公司的实际担保能力和赔付能力。一旦出现大的资金收不回来时,担保公司根本无力支付出资人或理财客户。

(二)超额担保

根据银监会《关于银行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开展合作风险提示的通知》,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融资性担保公司具体授信的担保放大倍数。根据《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七条和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融资性担保公司对单个被担保人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0%,对单个被担保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5%,对单个被担保人债券发行提供的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30%。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其资产的10倍。但是由于目前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不到位,有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和多家银行合作,并对多个借款人进行信用担保,加上彼此之间信息不对称,只有融资性担保公司自己才知道是否超出本身资本金能够担保的额度,往往担保金额是自有资金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远远超出法律规定的担保额度,一旦有一笔大的贷款收不回就面临资金链断裂。

(三)风险补偿、分担机制不健全

主要表现为:其一是融资性担保公司承担担保责任后,只能依靠它的业务经营收入来弥补亏损。政府仅仅依靠减免税收来刺激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而担保产生的风险却没有完善的配套补偿和分摊措施。其二是融资性担保公司没有依照法律规定,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准备金,用于赔付。其三是融资性担保公司通过反担保的方式来转移或化解代偿风险,但实际情况是提供反担保的公司本身的经济实力不强或反抵押的财产在法律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融资性担保公司代偿之后,无法向反担保人追偿。

(四)担保公司“异化”现象严重

按照《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融资性担保公司可以经营的担保业务包括贷款担保、票据承兑担保、贸易融资担保、项目融资担保、信用证担保、诉讼保全担保、投标担保、预付款担保、工程履约担保、尾付款如约偿付担保等履约担保、与担保业务有关的融资咨询、财务顾问等中介服务和自有资金进行投资业务等。由于上述业务大多涉及银行融资担保,其开展情况取决于担保机构的规模、实力和资信等级,而在现实中,绝大多数的融资性担保公司都无法满足银行所设定的授信标准,而不得不违规从事民间借贷和民间理财产品。其主要表现在:(1)是非法集资,即担保公司让客户把钱款直接划转至公司账户或者公司某个员工账户,待筹足一定金额后再转账给融资客户。(2)是非法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从中赚取息差。(3)是发放高利贷,放贷利率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至少4倍以上。(4)直接拿出资人的资金去炒地皮、炒房地产,或进入股票和基金市场等。以上现象已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极大地损害了融资性担保行业整体形象,甚至危及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

(五)缺乏合格的专业人才

融资性担保业务专业性强,涉及范围广,对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知识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从业人员,在具备财务、法律、金融、担保、风险控制、管理等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的同时,还要对被担保企业的行业发展状况,市场情况有着准确的把握和了解。但是大多数融资性担保公司相关人员专业知识和经验匮乏。很多担保公司的从业人员组成是由投资者聘请1-2名从事过金融或企业管理工作的人员担任业务骨干,再招聘几名非专业人员,这种从业人员素质显然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六)担保项目审查与控制不力

被担保人向融资性担保公司申请贷款担保,说明该企业的自身贷款条件达不到银行的贷款要求,要么是企业缺乏信誉,要么是不能提供有效的抵质押物,这时融资性担保公司本应该在详细了解被担保人所提供的担保资料的同时,还应该积极深入被担保企业内部全面核查资料的真实情况。然而,融资性担保公司往往轻视担保前的资格审查和可行性研究,为了朋友情面或眼前利益而盲目担保该项目,终因被担保人的诚信度不高、偿债意愿不强、公司经营困难、股权结构不合理、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混乱等给融资性担保公司带来潜在风险。

(七)管理制度建设薄弱

部分融资性担保公司存在管理意识薄弱,业务流程不完善,决策机制不健全,内部管理不规范,风险计量不科学,缺乏必要的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有效的风险识别、评估和防控制度、担保贷款的审批制度、担保贷款的催收制度、内部责任追究制度、业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等。没有管理制度的引领,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就没有主方向,风险和问题的出现就在所难免。

三、规范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的可操作性建议

(一)合法经营是立企之本

融资性担保公司在业务经营和内部管理中要遵循法律、法规、规章、行业准则的规定,并与其保持一致。融资性担保公司只有合法经营才能使其自身避免法律、法规和监管层面的风险;融资性担保公司只有合规经营才能使投资人的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融资性担保公司内部的风险控制只有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才能减少担保风险的发生;融资性担保公司合法经营还能避免重大社会风险的发生。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担保对象为不特定的投资人,而且人数众多,涉及的资金量巨大。如果融资性担保公司违规经营,就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也必将给这个新兴行业带来负面影响。

(二)创建强有力的公司团队

担保公司的团队主要由高管团队、业务团队和后勤团队组成。高管团队是担保公司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团队成员需要具有丰富的担保实务经验和担保业务相关知识,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并引领整个公司的发展,时刻与业务团队保持信息对称,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作出各项决策。业务人员除了需要具备法律、财务、金融、经济管理等各方面知识和实践经验外,还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较强的执行力。而后勤团队是公司业务的保障,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超强的执行力,它是维护公司形象,宣扬企业文化的主要力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公司的工作效率。

(三)实行担保项目评审委员会制度

融资性担保公司内部可设立担保项目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是所有担保项目的最后审查决策机构。担保项目上报评审委员会审批时,评审委员会主任负责召集各评审委员召开审查会议,对项目进行审查,并进行表决,过2/3同意的项目才可以通过审批。实行评审委员会制度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担保项目,提出项目的风险点,找出如何规避风险,弥补了单一评审时的信息不对称造成逆向选择风险。同时建立评审错误追究机制,力争使评审会成员各尽其职、坚持原则,以降低担保风险的发生。

(四)健全再担保和反担保机制

逐步建立全国和省级再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由政府出资组建,资金来源为目前发放给担保机构的补贴资金,不以盈利为目的。再担保机构通过与担保机构开展授信再担保、增信再担保和异地互保再担保等再担保业务,增强各类担保机构的融资担保能力,有效分散担保风险。融资性担保公司要求被担保人提供反担保或提供反担保物。在设定反担保物时,应首先以存单及其他有价证券作为质押。然后再以企业的厂房、机器设备作为抵押。质押必须有交换价值,并且具有可让与性。

(五)完善公司治理相关制度

建立符合审慎经营原则的担保评估制度、事后追偿和处置制度、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并制定严格规范的业务操作规程,加强对担保项目的风险评估和管理,用制度来防范风险。融资性担保业经营的是信用、管理的是风险、承担的是责任,作为新兴行业,融资性担保公司在合法、规范、诚信经营的基础上再努力完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就能有效避免风险的发生。

(六)计提项目担保准备金

融资性担保公司是一风险很大的经营群体,每一项担保业务都面临着风险,主要集中于被担保企业的经营风险、信用风险等所造成的违约风险,一旦风险发生,融资性担保公司就要承担担保责任。建议融资性担保公司在财务管理制度中推行计提项目担保准备金,每开展一笔担保业务,计提担保总额10%的项目担保准备金,如果某笔担保业务违约需承担责任,就可以动用计提的项目担保准备金来承担相应的责任,以防止企业资金困难和财务拮据。

(七)建立融资担保项目风险预警系统

融资担保公司应建立自己的风险预警系统,由项目评审、风险控制等相关部门根据项目担保流程把保前、保后所有风险因素纳入风险预警系统进行分析管理。担保前主要收集被担保企业信用、主营业务发展及竞争力、资产负债率、企业管理能力和人员素质以及其他潜在风险,这些将直接影响对担保项目审批。担保后主要收集被担保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管理、还款能力等,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监管和预警,有效地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或消灭在萌芽状态。

(八)追偿手段要得力

若某个担保项目出了问题,其第一任务就是如何迅速有效地止损,并马上启动追偿程序。首先对被担保公司、提供反担保的个人或公司的资产进行详细的调查,找到一个诉讼成本和收益的平衡点,如果确实有可供执行的动产、不动产,就可立即向法院提起申请予以财产保全。如果面临的是一家“空壳”公司,反担保人不见踪影或是名下根本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那就需要委托专人对以下项目进行更深层次的调查。(1)调查被担保公司股东是否有虚假出资、抽逃资本金的行为,如果存在,融资性担保公司就可要求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2)被担保公司注册时是否是在中介公司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空壳”化注册,如果是就可以要求中介公司在被担保公司注册资金范围,对被担保公司债务承担责任。(3)调查提供反担保的个人是否有无偿或低价转让个人动产、不动产、股权、债权的行为,如果有,那么融资性担保公司可以行使撤销权。(4)如果反担保人有应收未收债权,融资性担保公司就可以行使代位权;(5)可以调查提供反担保的个人或被担保公司是否有未回收的债权、收益等。

(九)积极引进“五位一体”运行机制

“五位一体”运行机制是重庆三峡担保集团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创立的担保运作机制,将贷款银行、融资性担保公司、地方政府、中介机构和贷款企业称为“五位”,各方之间形成项目互推、贷后共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建立一个各方合作的信用体系。其核心是五方联动,确保担保项目从推荐到审批,再到保后管理的全过程贯穿着完备的风险管理技术。“五位一体”机制重在利用政府的组织优势、贷款银行的资金管理优势和中介机构丰富的专业知识优势来控制和化解风险,从而促进贷款企业的信用建设更上台阶。

(十)探索“担保转股权”共赢模式

融资性担保公司可尝试将担保资金或担保费转为受保企业的股权进行投资,享受优质企业发展带来的更高收益。该模式体现了融资性担保公司在中小企业最困难时给予支持,待企业成长壮大后能分享客户发展带来的收益,使发展模式更具可持续性。但此模式如果单独使用风险很大,就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管理能力。

(十一)创新金融产品类担保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积极发展债券市场,稳步发展场外交易和期货市场。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融资的概念和模式将由间接融资为主逐步过渡到直接融资为主。近年来,央行的金融统计口径也由单一的银行贷款变成了社会融资总量,包含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企业债券、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基金投资、商业票据等。融资性担保公司通过金融创新打通资金供需渠道,改变单纯依靠银行贷款间接融资的传统方式,提高社会直接融资比重,“中小企业集合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信托、基金等直接融资金融产品类担保业务”将成为大型优质担保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篇4

一、担保公司风险管理意义

担保公司产生的基础是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即由担保公司来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使中小企业取得融资,来化解银行的贷款风险。其本质是银行将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转嫁给了担保公司,担保公司凭借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来化解风险。

担保公司要生存,就是要做银行想做而不能做的信用补充。因此,担保公司提供的贷款担保的风险必然大于银行贷款风险。一旦担保公司破产,引发的社会信用危机将是十分严重的。如果担保公司不具备比银行更强的风险识别、风险控制和风险化解能力,那么,担保公司便难以生存。所以,实施风险分析,合理控制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风险损失是担保公司从业人员的必修课。

二、担保公司在市场运作中存在的风险

担保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主要面临两方面的风险:

(一)公司内部风险 来自担保公司内部的风险实质上是公司系统组织结构,如公司治理结构、业务流程、制衡机制等不健全和不完善所蕴含的风险。这些风险都会通过担保决策机制上的缺陷,体现在公司经营过程中。

(1)“惯性”办理业务的风险。当担保公司长期由同一个项目经理办理同一企业的贷款担保申请时,就有可能存在对隐含的风险关注不够,未能给予有效防范,从而给担保公司造成一定的损失。这种风险不仅不利于公司的经营管理,也不利于公司的风险防控及其长期的发展战略。

(2)忽视持续监管所带来的风险。对于担保公司而言,防患于未然固然重要,但不能将所有的风险消除掉。因此,事中、事后的持续监管就更为重要。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的监管,任由风险滋生,一旦风险发生,必将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担保公司应把保后监管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来做,派专人负责,将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才能使得公司的发展更稳健。

(二)公司外部风险 外部风险源有较大差异,主要是来自于担保对象(企业或者个人)违约风险、担保资产变现风险和国家宏观政策风险。一是对企业担保存在信息不透明风险。企业作为担保对象,财务信息的真实性、综合竞争能力和产品服务的市场状况等方面的信息不透明,都会造成担保公司和担保对象的信息不对称。这样担保公司在风险评估时可能会造成误判,带来不确定的风险。二是对个人担保要综合考虑个人资信情况,充分考虑可能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风险。此种风险主要包括:个人的信用记录;收入情况及稳定性;职业的稳定性;个人的当前资产负债情况;身体素质及健康状况;家庭成员构成;当前家庭资产的构成等。三是行业风险。对于每一笔担保业务的办理,不仅要考虑到它的当前风险,还必须结合国家的宏观政策以及国际行情等有关情况予以判断。

三、担保公司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的措施

面对以上的内部和外部风险以及诸多情况的不确定性,担保公司必须多方面增强风险管控能力。本文认为担保公司应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担保公司需“强身健体” 担保风险的防范和控制首先要从担保公司自身做起,练好内功,提升担保公司的风险识别、防范能力。具体包括:

(1)培养专业担保人才。在担保公司诸要素中人是最重要、最活跃的要素,担保品种的设计、开发,风险的管理控制都要依靠具有专业技术和他们的经验来实现,建立一支精干、高效、优良的信用担保队伍,是担保公司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风险防控、迅速发展的关键。

(2)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主要从风险管理角度建立一个整体的内控机制,包括事前、事中、事后,从项目的初评、筛选到项目的调查、评审,到项目的手续的办理,到项目的后期管理,还有代偿以后的追偿管理,建立一整套的评价体系和规章制度。这样对中小企业担保项目风险实现动态风险监控,涵盖了事前、事中、事后,通过整体打造风控管理体系,实现了风险的有效掌控。

(3)建立内部制衡机制。包括:建立集体讨论决策制度,避免个人独断,降低决策风险;严格项目评审制度,明确项目评审的所有流程,消除项目评审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防止道德风险的发生;制定在保项目的监管制度;实行强制执行公证制度,降低诉讼成本;强化风险处置制度。鉴于担保业务的高风险性,担保代偿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代偿后须根据被担保企业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对于暂时陷入经营困境无力还款的企业,应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待其经营好转后再逐步追偿,挽回代偿损失。而对于确实回天乏术的企业和恶意欠账的企业应毫不犹豫的启动追偿机制,以尽量减少代偿损失。

(4)建立担保损失补偿制度。担保代偿后担保公司可以通过法律诉讼等手段依法追偿,对于行使追偿权后仍不能回收的损失,应通过担保损失补偿机制来冲减代偿损失。担保损失补偿来源有三个渠道:一是担保公司按业务规模提取。担保公司可以按当年收取的担保费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也可以按不超过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提取风险准备金,用于担保赔付,《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办法》对此均有明确规定;二是各级政府补助。随着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解困作用的日益凸显,各级政府逐步增加了对担保机构资金补助力度;三是设立担保责任保险,对发生代偿而无法收回的代偿金额,由保险公司来承担部分代偿损失,降低担保公司的损失。

(5)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减少判断误差。首先要进行基础的数据库搭建,对于代偿项目,通过分析代偿制度、追诉制度、前期的强化不断改进制度;其次,要进行评审体系的建立、评审指标量化体系的建立,定型化、定量化评选体系的建立,包括决策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包括再保监控机制的监控和完善,尽量把风险控制在事前、事中,提前化解风险。

(6)建立高素质的业务团队及项目经理负责制。担保公司做业务,不只是项目经理一个人的工作,它涉及到信用审查、项目评估、贷款发放、保后监管、担保责任解除等多个环节。无论一个项目经理如何有能力,责任心如何强,都不可能独自完成如此庞大的工作。因此,建立团结的、高素质的业务团队是保证担保业务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此外,建立项目经理负责制,将业务质量和其绩效考核相挂钩,增强其责任心与敬业精神,充分挖掘人才的价值。

(二)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散与转移机制 具体如下:

(1)完善与协议银行的风险承担比例。担保公司成立的初衷是提升企业信用,为银行分散风险,国外成熟的做法是根据担保额度的不同,担保公司承担50%~80%的保证责任,体现风险共担的理念。目前全国基本上是担保公司承担100%的保证责任,且向银行交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即使这样有的银行还不愿和担保公司合作,这个问题不仅需依靠所有担保公司的共同努力,更需国家出台政策做出硬性规定来解决。再有利率浮动问题,有担保公司担保的贷款,银行应降低利率上浮幅度,让利于贷款企业,以吸引企业更多的与担保公司合作。

(2)加强同行业企业间的业务合作,提升抗风险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担保公司的业务量不断增加,担保项目的担保额度也在不断增加,而且其中有些业务在担保风险较低的情况下却蕴含着巨大的机遇。对于这样的大业务,仅靠单个担保公司是难以做到的。因此,担保公司应通过互助合作,在分散风险的同时,拓展行业的发展空间,达到“共赢”的局面。

(3)有选择性地开展保险业务。在反担保措施的设定方面,对于那些资产保管安全系数较低的抵押财产进行投保,保险受益人是抵押权人,以保险的方式保障风险转移渠道的畅通。

(4)进行业务创新,加强担保业同其他行业的结合。如担保与投资的结合;担保与金融租赁的结合;担保业与典当业的结合等。创新使得担保业务的外延扩大,业务外延扩大使担保公司拥有更多信用资源,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有效地分散风险。

(5)拓宽业务来源。除了与合作银行加强合作,巩固原有的业务渠道外,还应积极开展营销,寻找潜在的优质客户资源,拓宽企业的业务来源,降低公司高度集中的业务风险。

总之,担保行业是高风险行业,为了持续经营,风险控制是经营管理的第一要务。这就需要担保公司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根据业务拓展的需要,通过完善自身制度,规范业务管理,不断进行业务创新,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把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才能确保担保公司的持续、稳健经营,充分发挥其增信功效,实现公司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篇5

一、主要工作做法:

1、抓住融资主线,不断出击:业务开拓是重点,而融资业务是我工作的主线,通过不断出击,寻找业务突破点,在融资过程中结交企业界朋友。无论是担保公司工作,还是协会工作,还是创业投资管理,离不开融资这条主线。

3、广泛布点,形成业务网络:银行是融资业务的主战场,当前融资仍以银行融资为主;协会、典当行、担保公司是融资业务的重要来源;网络推广对树立品牌有很好作用。相当一部分业务来自于网络。

4、策划是关键,是制胜的法宝。始终坚持策划为先,抓战略策划、融资策划、营销策划、网络策划,为客户提供一流的策划。

5、抓项目不放松。深入企业内部,深入调查,与项目负责人搞好关系;选择优质项目,推进项目策划,全方位营销。

二、主要工作业绩:

1、担保公司:负责一家担保公司的组建及担保业务管理,制订担保公司的制度和业务流程,带领业务人员开拓担保市场,与多家银行进行合作,并与各行业协会、省企业家协会、省民营企业家协会等建立了协作关系,形成了广泛的业务网络,为担保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性地开办赎楼和临时过桥贷款,为担保公司前期的收益做了贡献。

2、协会工作:培训工作人员,开通金融网站,千方百计开展业务,积极宣传协会,为会员提供投资咨询和融资顾问服务。全程主持“橄榄产业化经营”策划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极参与省金融博览会的会务组织。

3、创业投资管理公司:组建一家创业投资管理公司,并担任法人代表。在无资金、无品牌、市场低述的情况下,相继筹划省招商会展中心,开拓股权融资市场,开展土地转让交易中介业务,虽然尚没有显著业绩,但摸索出可贵的经验。

4、“融资宝”网站方案:探索融资网站新模式,筹划“融资宝”网站,网站模式和方案逐渐成形,为开拓融资工作闯出一条新路。以此为契机,推出系列行业或产品网络营销方案,为2012年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明年的工作:

1、做好“融资宝”的开发和运营。争取“融资宝”成为主要业务收入来源;

2、开发网络营销软件,作为新的利润来源;

3、项目融资抓重点,提高成功率;

4、拓展政府招商引资业务,为政府各方位招商引资,特别是将担保公司、基金作为招商引资的突破口;

5、抓策划,以培训促策划。开办“商业计划书策划与融资实战培训班”。

四、存在的问题:

1、经济效益不好。前期投入多,产出少。

2、做的事不少,但常吃力不讨好。

篇6

一、 担保行业概述

自1993年开始,国内成立了第一家全国性专业担保公司,历经二十一年的发展,融资性担保公司已进入迅猛发展阶段。截至2014年6月,仅北京就有具备融资性担保五年期经营许可证的担保公司一百余家,其中两家最大的担保公司注册资本均高达人民币45亿元以上,信用评级AAA。

“融资性担保是指担保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约定,当被担保人不履行对债权人负有的融资性债务时,由担保人依法承担合同约定的担保责任的行为。”虽说担保公司一直游走于金融领域,为银行或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客户提供贷款担保服务,但融资性担保公司并不是金融类企业,应该说担保公司是一类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通过自身高额的注册资本的优势,架起一座金融机构与借款人之间的桥梁,以己之信用,翘起借款人的贷款需求。

融资性担保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它经营的是信用,管理的是风险。因此,融资性担保公司对风险的识别和管理,是担保业务中最为关键的范畴之一。

二、 融资性担保公司潜在问题和风险隐患

历经多年的发展,融资性担保公司自设立到日常经营的各个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风险,如:政策风险、经营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财务风险等,这些风险存在于决策和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更存在于从设立到终止的整个过程。在经营活动中,无论是市场经营风险还是借款人的信用风险,都与风控管理息息相关。同时,触发各类风险的情形有很多,涉及风险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尽职调查不详尽、操作环节审查不规范、人员的道德风险等方面。因此,本人作为担保从业人员,主要研究担保公司内部管理等方面问题:

1.从业人员素质不均,专业胜任能力不足

融资性担保公司对从业人员并无明确的从业资格要求,各公司亦对学历背景没有统一标准,财务、法律等从业人员也没有相应的资质要求。这使得担保行业从业人员的风险识别水平不均,一些业务人员对项目缺乏经验,缺少财务及法律专业胜任能力,甚至存在道德风险的隐患。此外,融资性担保公司的业务人员并非像国有银行那样有终身责任制的限制,一旦项目出现风险,融资性担保公司对业务人员无限制措施和相关制度,只能由公司承担全部代偿风险。

2.尽职调查未能详尽,给项目保后管理留下隐患

目前大多数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尽职调查工作均由业务人员独立完成,这就有可能发生业务员的行为,不乏一些企业贿赂业务人员,粉饰企业不良信息。另一方面,即使业务人员尽职尽责的开展审查工作,也可能存在企业信息的死角,如一些企业的民间借贷问题很难发现、高管或实际控制人的不良恶嗜好。企业提供的信息不真实或不够完整都将影响项目后期的评审效果,使融资性担保公司的业务存在风险隐患。

另外,由于一些尽调工作不够细致,还会使反担保措施落实不到实处,使风险敞口无法覆盖。如,一些业务人员在尽调前期未能对抵押物的权属认真审核,抵押物权属存在瑕疵却未查出,项目签约后无法办理抵押登记手续,使担保公司的抵押权无法行使。还有些业务人员对项目所在地的登记机关办理手续不了解,盲目制定抵质押方案,造成权属登记环节出现问题。由于各地市权属登记机关的要求不一致,有些抵押物无法在当地办理抵押登记,例如在河北固安县,办理土地抵押手续时,登记机关要求抵押物只能抵押给银行,不能抵押给非银行金融机构或担保公司,这对于一个基金担保项目来说,就无法办理抵押登记,造成项目进展搁置。

3.信息不对称与征信系统的不健全。

目前中国的企业征信系统还不够完善,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只能查到企业常规贷款的还款情况及涉诉情况,业务人员对企业的民间借贷和业务往来中存在的信用问题,无法全面了解。虽然一些企业可以通过企业评级报告披露自身的信用情况,但现行的评级机构系统本身也存在着信用缺失、评级水平不一致的问题,使得企业信用评级的客观性、有效性大打折扣。

4.担保公司自身存在的信用危机。

担保行业风险高,行业里有“假一赔百”的说法,因此,很多担保公司为了增加收益,以挪用客户保证金、直接借款等方式变相经营,一些业务员或企业管理人员,为了增加保费收入和保证金,对一些存在问题的项目开绿灯,给公司的担保业务留下了无穷的隐患。2012年的中担事件,就是由于担保公司挪用客户保证金,贷款到期无法归还,使得担保公司资金链断裂,企业信用危机爆发。

三、 对融资性担保公司风控管理的几点思考

融资性担保公司全面的风险管理,贯穿于决策和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虽然风险防范的目标是将公司的风险消灭于未然,但是实际情况中可能并不能完全杜绝各类风险的产生。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以预防为主,以规范业务流程为主要解决手段:

1、 建立从业人员资格审查制度,提高从业人员业务、专业能力水平

融资性担保公司的业务人员,不但应有财务、法律相关的知识背景,还应密切关注各大行业动态情况,尤其对在保项目所在行业的重大政策变化,要要有敏感性。此外,对风险管理人员和法务人员也应有相应的执业水平要求,担保公司应定期对企业业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以提高公司整体业务能力。如果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人员有注册会计师资格,法务人员有律师资格,那么担保公司的业务将在法律和财务方面的风险大大降低。

2、 建立健全公司各项管理制度,防范公司管理风险和业务操作风险

首先,融资性担保公司必须根据自身参与市场竞争的内外部环境,对涉及风险的重要事项,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对保前预防、保后管理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对于规章制度,应根据自身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适时作出相应的修改,保证规章制度合理合法并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其次,通过建立尽职调查制度,准确掌握借款人的资质情况,向尽职调查人员提供有关借款人是否合法并有效存续、贷款申请资料是否真实、准确和完整、资产和业务状况是否良好、有无潜在法律纠纷等方面审查意见。对借款人资质、经营、资产等情况的正确分析、评价与合理预测,并合理评估借款人的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最终则能够向评审委员会提供专业、客观的尽调报告。

3、 建立完善的业务合同管理制度,以法律手段保障公司权益

在确定项目承保后,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加强对合同签订、履行的审查,通过合同约束合同双方。未经法务人员审核,任何人员不得擅自签订或者变更合同。无论借款人主观或客观因素最终导致合同结果发生变化,在这种变化使担保公司的利益受到威胁时,只能通过合同保护自身的权益。因此,合同风险防范与管理体系在构建时,即应全面梳理合同风险,综合考虑政策及法律法规风险,对合同进行全面梳理,同时拟定各类合同模板,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支持。

4、 建立一揽子的反担保措施,完善追偿机制,保证风险最小化

为了全面控制贷款企业的资产,融资性担保公司务必建立一揽子的反担保措施。包括企业法人或实际控制人的无限连带责任保证、企业股权质押、企业或实际控制人的房产(或土地)抵押、公司重要设备的抵押、应收账款质押等。对于项目的抵押物,首先,要确定抵押物的合法性、权属是否清晰,保证抵押权人的权利能够完整有效。其次,要对抵押物的价值评估,从抵押物价值的取得途径、抵押物评估机构情况及抵押物评估方法判断抵押物评估价值的合理性。最后,考察抵押物的变现价值,抵押物是否存在变现的市场,变现是否会有损耗和其他制约因素。

5、 建立与发挥公证所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处置理念

各类合同如需要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公证的,在合同经公证后即被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公证的目的不仅在与核实双方当事人的身份,亦是为了证明合同内容的真实、合法性,更可以省去诉讼环节的一审、二审程序,直接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锁定借款人资产,防止借款人变相转移资产而给融资性担保公司带来更大的损失。因此,借款人未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还款义务、且抵押人未履行抵押担保的义务、保证人亦未履行保证担保的义务时,融资性担保公司有权向公证机关申请《执行证书》,并持《执行证书》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对借款人、抵押人、保证人的强制执行措施,以大幅减少法律程序的时间成本。

6、 建立健全企业征信系统,规范信用评级机构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系统,不仅仅有利于担保行业的发展,更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企业征信系统应达到全国联网,所有企业经营违约记录和贷款违约记录都能够查询,个人的信用评级也能够有条件的查询。同时,规范信用评级公司的管理,使信用评级报告的可信度增强,有效提高使用者效率。

篇7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xwdzsc”为你整理了这篇农业融资担保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思路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农业融资担保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思路

一、2020农担工作总结

(一)主要成效

    一是业务规模同比大幅增长。2020年末在保余额12.78亿 元,同比增长97.22 %,实现担保倍数放大4.26倍,“双控”标准范围内的政策性业务占比100%。据国家农担联盟公司12月底相关数据统计,青岛市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市农担公司)在保余额在计划单列市中居首位。在保户数1722户,占青岛市担保行业33家担保公司的51%。

    二是实现了融资成本不断降低。全年平均担保费率0.6 %,同比降低0.36个百分点,降幅达37.5%;客户平均融资成本6.15%,同比降低0.54 个百分点。

三是担保风险控制得力。市农担公司累计代偿率为0.68 %,低于全国农担体系1.65%的平均代偿水平。在国家农担联盟进行的2020年度省级农担公司风险管理评估评价中,市农担公司获评为最高级A级,居全国第12位。

四是实现了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373.51万元,上缴企业所得税496.17万元,实现净利润877.34万元。

(二)主要经验

1.健全风险防控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1)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根据业务实际,重新修订了《青岛农担公司担保业务尽职免责管理办法》、《青岛农担公司不良担保责任追究管理办法》,成立了青岛市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尽职免责工作委员会 ,开展责任认定工作,进一步优化了代偿业务办公会会议制度,提高了议事质量,优化了代偿业务流程。

(2)进一步强化保后管理,提高风险化解能力。市农担公司制定了风险预警提醒机制,督促业务人员提前联系到期客户做好还款续贷续保工作。对出现代偿风险的客户及时联系银行开展施救及风险化解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应对、早处置”。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制定人性化的分期还款清收处置措施,在兼顾客户正常生产生活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障公司合法权益。

2.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工作效率。市农担公司对信息化建设工作高度重视,从全国农担系统首批、首家、首笔上线单位,到对业务信息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和改造,使得业务审批流程进一步优化,业务审批速度进一步提高,报表统计进一步智能,保后及代偿、追偿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实现线上移交。

3.牢记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使命,始终将政策性、公益性放在首位。

(1)疫情期间,市财政积极贯彻落实财政部、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统筹做好防控疫情和业务发展,督导农担公司出台了担保费减半收取、支持农业“抗疫情、保供给、稳发展”11条等惠农措施。疫情期间办理农业融资担保业务997笔,金额达80785万元,累计减免担保费330万元。

(2)为减轻农户通过过桥融资还本付息带来的融资成本过高负担,市农担公司积极对接青岛农商银行,开展了无还本续贷续保业务,降低了农户的融资成本。

4.开发创新担保产品,为青岛市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农担力量。充分利用平台思维,协同效用,借助农商银行、邮储银行两家银行深耕农村金融市场多年形成的地头熟、人头熟、市场业务比重大优势,通过设计产品标准,优化业务流程、锁定风险比例等手段推出“农担贷”创新产品,使业务办理效率得到极大提高。积极对接各级政府、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推出“强村贷”;支持妇女创新创业,推出“巾帼贷”担保产品。目前公司农担贷产品在保余额11.36亿元,占比近90%,成为公司高速发展的拳头产品。公司“农担贷”产品,自2019年起连续三年中标国家农业农村部政府购买服务创新试点项目。

二、2021年工作思路和举措

一是继续做大农担业务规模。2021年是青岛农担公司各项工作继续大力推进的重要一年。我们将继续严格按照财政部等三部委的政策规定,按照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这一主线,讲政治,谋大局,担责任,督导市农担公司正确处理业务规模与风险的关系,确保2021年底完成在保余额15亿元,力争实现在保余额18亿元,代偿率控制在1%以内,实现公司业务高质量发展。确保各项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同类农担公司前列,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

二是继续发挥好政策性作用。按照财农[2020]15号文件要求,修订完善农业融资担保费补助和业务管理奖补资金管理办法,以进一步鼓励和帮助农担公司扩大政策性担保规模,降低担保费率,缓解农村“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督导农担公司始终坚持“双控”标准,确保政策性业务占比100%,各项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同类农担公司前列。

三是强化风险化解处置水平。在继续做好风险把关、监测、预警的基础上,着重加强对不良项目和不良资产的处置以及资产保全、代偿追偿的工作力度。修订完善《考核奖惩制度》,落实《担保业务尽职免责管理办法》《不良担保责任追究管理办法》等,激发员工的业务积极性,提升员工责任心,规范奖惩机制。

篇8

关键词:小贷公司;风险管理;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4-69 -02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被人所诟病。中国绝大部分民营企业都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解决了中国大部分的就业问题,但却得不到有效的社会认可度,银行在信贷政策上偏向于国有大型企业或者是出名的上市公司,这样让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越来越难解决,民间借贷市场一度非常火爆,民营中小企业只能去民间借贷市场寻求资金支持,支付与其实际经营能力不能承受的贷款利率,在这样的背景下,小额贷款公司应运而生。2005年下半年,在中国人民银行的主导下,在全国五地试点进行成立小额贷款公司的尝试,随后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小额贷款公司不仅为“三农”服务,也为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服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逐渐涌现出一批经营规范,风险把控良好,经营运行出色的小额贷款公司。通过一段时间的总结,对于这种优质的小额贷款公司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优质的小额贷款公司往往拥有强大社会资源或金融背景,往往该类小额贷款公司仅仅是某个大型金融集团下所属的某个板块,比如某省的再担保公司,本身就汇聚了大量的客户资源。担保业务随着时间的推移,被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所诟病,仅仅依靠微薄的担保费收入,要去承担如此巨大的代偿风险,在很多情况下看来都不是那么经济。但因为很多情况下有政策扶持或其他政府因素的考虑,让担保公司又成为了合理的存在,但很多大型担保公司都会再设立一家小额贷款公司或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因为担保费加上正常的银行利息支出已经达到了小额贷款最低的贷款利率区间,与其提供担保不如直接提供资金支持。在这种客户资源背景下,这样的小额贷款公司往往都比较成功,因为有强大的客户资源支撑,使得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相对处于优势地位。

第二类小额贷款公司一般会做专业方向。比如专业做车辆抵押贷款或产业上下游业务,专注使得产业的研究较为深刻,对于风险的把握更加专业,还有些专注做个人金融类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积极的扩大网点,利用大数法则,铺开业务规模,做大贷款存量,虽然个人客户的违约率较高,但通过团队管控与业务不断扩大,达到经营上的成功,再通过客户积累上的优势,积极与互联网相结合,大力发展P2P及线上融资业务,不断做大做强。

第三类优秀的小额贷款公司往往拥有上市公司的背景。这种小额贷款公司往往依托于集团业务,深度挖掘产业链相关信息,对于集团内各个板块的业务熟悉程度了然于心,对于每个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不同资金需求点的把握,超过其他贷款公司,再加上服务的客户往往是上市公司的上下游企业,能进供应商名单的往往都拥有较好的信誉,这种客户资源的优势十分明显,能在市场竞争中占领优势,不断将优势扩大。

但无论经营状况的好坏,小额贷款公司都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首先,资本金的限制,对于所有小额贷款公司来说,资本对于企业无异于制造企业的生产设备,但国家有明确的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只贷不存,无法吸收公共存款的弊端带来了天生的劣势,再加上对于小额贷款公司对外融资的规定,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难上加难,很多国有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都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实行一刀切,使得一些股东背景差的小额贷款公司在出现了不生息资产后都无法正常运营,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良性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其次,是宣传的导向性使得小额贷款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局面,市场上对于在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的客户有偏颇的认识,认为只有经营业绩较差、甚至是经营出现困难的企业才会在小额贷款公司取得融资,这样的想法虽然错误,但却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这种局面,让小额贷款公司在业务拓展过程中,带来了很多问题。

然后,还有竞争对手的打压,对于商业银行的潜在竞争对手,商业银行往往对于其客户有严格的准入规定,甚至对于一些在小额贷款公司有贷款的客户实行概不准入的苛刻条件,让需要其他渠道补充流动性的客户非常尴尬,一方面对于在银行取得的流动资金补充完全不能达到自身生产经营的需要,另一方面,又担心在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就取得不了银行的正常贷款,这样让小额贷款公司对于优质客户的获取增添了很大的难度。

还有,小额贷款公司的实际风险控制流程还有很大程度的欠缺,小额贷款公司的风控流程大部分情况下是靠业务经理的汇报及资料准备来完成的,很多情况下,对于风险的把控没有一套比较好的控制流程,很多小额贷款公司还是只能依靠经验去判断一笔贷款的好坏,而不是靠系统性的风控体系去评分,让客户的资格评价变成一件量化的事情,这样对于业务员道德风险的防范工作将会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对于人的道德风险的把控往往非常困难,这样会使得小额贷款公司处于不利的地位。

最后,小额贷款公司在业务风险管控环节太过依赖业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因为种种原因的限制,小额贷款公司不可能像大型商业银行一样,拥有明确的分工及不同岗位相分离的制约,大多数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都要依靠具体经办客户经理,从贷前调查到贷后管理,都需要业务人员全程参与与把控,对于业务经理的依靠过度已成为很多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病,如何防范客户经理的道德风险已成为很多小贷公司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如何通过业务机制的改良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是所有小额贷款公司必须面临的问题。

结合优秀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模式及其制约因素的考虑,真正优秀的小额贷款公司应该如何发展呢,在这里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及分析:

第一,有效的与优质的、拥有客户资源的企业相结合,寻求合作共赢。市场上毕竟不是所有企业都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条件,但积极寻求有效的客户资源进行合作沟通,实现共赢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不仅仅将目光聚焦在国有担保或再担保公司,很多民营担保公司也拥有很大的优势,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民营担保企业也经历了一番大洗牌,很多担保企业都已经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自身风险意识都得到了加强,也逐渐形成了一套有效的风险管控体系,而且随着商业银行对民营担保公司的准入要求越来越严格,很多民营担保公司在高保证金的要求下也需要去对外寻求合作,找寻新的成长机会,这就为小额贷款公司的客糇试吹亩越犹峁┝诵碌难瘢如果能优中选优进行客户资源的筛选,必然能取得好的成效。

第二,真正发挥小贷公司经营灵活的优势,专注供应链金融,深入分析企业的生产流程与业务流程,传统的小额贷款公司对于抵押物的要求非常高,很多情况下,在审批贷款的过程中对于抵押物的看重程度在一定意义上,甚至超越了企业自身,这种审批方式不能说错,但必然是落后的,真正应该强调的是差异化服务,真正想企业之所想,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在企业生产经营业务流程上去细化,搞清每个关键点的作用,了解企业的真实现金流状况,对于一些确定的定单实行业务员跟踪制度,销售回款如果到位,立刻进行贷款偿还,绝不贪恋超额收益,只赚取小额贷款公司正常应取得的部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有效的控制风险,获取利益。

第三,对于风险控制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结合大数据时代的时代背景,多方面采纳数据及相关的信息,深入分析借款人的相关情况,通过大数据的指标全方位了解企业或自然借款人的真实情况,在优秀的小额贷款模式中,P2P金融占据了一席之地,但是很多情况下,小额贷款公司作为媒介却承担了巨大的风险,收取与风险配比来说微不足道的服务费用,还承担了线上骗贷的巨大风险,最后成为了高利贷的牺牲品,大数法则虽好,但是我们不能判断风险是在上半场发生还是在下半场发生,如果在成立之初就暴露大量的风险,再加上小额贷款公司融资限制,很容易产生风险,所以最好还是自主分析,将风险指标进行量化,结合外部相关评级机构的信息对贷款客户进行分析判断,控制风险,调整客户,达到真正风险评估的目的。

第四,真正探索“贷投结合”之路,在承担风险的同时享受公司资产增值带来的超额收益。小额贷款公司有很多客户都是科技型企业,这样的企业因为其最大的核心竞争力是知识产权,而非固定资产与设备,导致他们在传统商业银行只能通过担保公司担保实现在银行的融资,这大大限制了公司的发展,再加上银行直投业务的限制,使得小额贷款公司获得相应的机会。江苏省成立了很多科技小额贷款公司,他们拥有直接投资的经营许可。在科技型企业的成长初期,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可以通过贷款的方式,给予企业资金支持,同时以较少的估值参股某个企业,参与企业的成长过程。对于企业来说,债权肯定是最便宜的,但创业初期因为资本金的限制,不得不释放一部分股权来达到初创期融资的需求,这也给科技小额贷款公司提供了机遇,小股权大债权的设想很有可能成为很好的模板。因为企业在成立之初,最需要的就是资本,而小额贷款公司是打开大门做生意的,但是初创期的企业经营风险非常大,小额贷款公司提供了贷款支持同时承担了全部风险,甚至很多初创期的企业都无法取得有效的融资,需要在外面接受高额成本的资金来达到企业经营的目的,这为科技小额贷款公司提供了参与的机会。参照美国硅谷银行的发展模式,科技小额贷款公司通过“贷投结合”的有效摸索,很有可能开创一条自主创新之路,也是小额贷款公司成长的最好途径。

以上一些思路还需要政策层面的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对于小额贷款公司来说,还有很多需要政府及监管部门去完善的事项,比如良好的融资环境,更加规范的客户获取渠道,鼓励大征信的建立,都会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小额贷款公司还有很多自身的硬伤,比如自身利息成本还很高,自身团队建设还不够出色,道德风险的防范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些都将在不断实践中继续发展,让小额贷款公司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篇9

关键词:P2P借贷;借贷风险;风险监控

1 P2P借贷模式分析

P2P即点对点,是个体用户通过互联网技术双方根据具体需求产生借贷行为的一种民间借贷模式,由第三方公司作为中介平台,有资金需求的借款人在中介平台发出需求信息,出借人对其进行竞标以发放贷款,而平台则为其提供交易场所和其他方面的业务支持。我国P2P经发展后,逐步衍变成以下四种借贷模式。

(一)纯中介模式

平台只充当中介的职能,平台本身并不介入借款人和出借人之间的交易,只为借贷双方提供审核,招标,安排互换等业务。出借人需承业务过程中出现的贷款违约逾期风险,该风险与平台无关。我国纯平台模式的典型代表是拍拍贷。

(二)保证本金(利息)模式

该模型根据风险是否外包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引入第三方担保公司以担保每笔借款业务第二种是平台利用本身已有资金以担保每笔借款业务。

第一种是指平台通过支付给第三方担保公司一定的外包风险费用,将对项目的审核、招标等服务及其产生的风险交由第三方公司担保,这种模式大大降低了P2P借贷平台的业务风险。

但从P2P借贷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大多数P2P借贷平台采用的都是以自有资金担保的模式,这种模式将出借人可能遭受的借款人资金损失等的风险转嫁给了P2P平台,在这里P2P平台担任了中介机构与担保机构的双重职能。我国担保模式的典型代表为红岭创投、人人贷。

(三)债券转让模式

该模式并不涉及借款人和投资者双方的直接对接,而是第三方对经由P2P平台评估审核通过后的借款人进行信用放款,而后将因此得到的债权转让给有需求的投资者。投资者因此获得利息收入。宜信是国内第一个开创该模式的公司。

(四)信贷资产证券化模式

陆金所和有利网是典型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模式的代表。这种模式的资产信贷业务主要是在线下完成。对投资者而言,经信用评级机构评级、且有第三方金融机构担保的债券更能吸引他们安心购买。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它出售信贷资产,获得流动资金,这较好地满足了小微企业借款的需求。

2 P2P借贷存在的风险分析

(一)操作风险

P2P借贷平台聚集了大量的借贷双方的详细个人信息,借款人由于想获得更高的信用评级以获得更多的信用贷款,比贷方提供了更为详细的信息,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在缺乏监管的前提下,平台的可操作性极大,一旦信息泄漏,将会产生极大的风险,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类似的,还有利用P2P借贷平台的漏洞进行违规操作,或是在还款期限来临时,由于没有充足资金而向平台借入一笔新债偿还。

(二)信用风险

平台的信用风险主要来源于借贷业务的主体,一方面借款人由于资金亏损等原因无法偿还本金及约定利息,另一方面,平台本身审核借款人的门槛过低、标准不严格导致借款人信用等级参差不齐,或者平台由于自身利益未经借款人允许挪用资金导致放款人按约定收回款项时,平台没有能力偿还,由于P2P缺乏相应监管,导致难以对其进行监管、审核。

(三)流动性风险

在约定期限来临时,平台自身储备有足够的资金,便于投资人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能够随时提取,这样的平台则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就我国目前而言,P2P网贷平台并未获得吸收存款的许可,因此对于缺乏强大的资金链、严谨的业务操作流程以及完备的风险控制系统的借贷平台来说,开展互联网借贷等一系列服务,将面临极大的风险,最后可能导致平台倒闭或跑路。

(四)法律风险

在担保模式中,P2P平台实际上同时担任着中介机构和担保机构双重职能,但是根据我国部分法律法规说明,任何企业及平台未经允许不能从事融资性担保业务,也不能使用相关字样,另有规定除外。而P2P借贷存在从事此类担保业务却缺乏监管的漏洞。对于投资者而言,资金来源缺乏监管,对其追究违约责任难。而对于借款人而言,其隐私权难以保障,同时由于法律规定不明确,容易涉嫌非法集资等罪行。

3 对P2P借贷风险防范的建议

(一)建立行业内评级制度,完善个人征信体系

建立健全行业内部评级制度和黑名单全国适用机制,制定统一的国家信用评估标准。促进行业内部信用评级系统的对接,信用评级信息通过互联网形成跨行业通用链,最后实施信用惩戒机制,以此使得客户重视自身信用建设,但同时注意不能泄露客户隐私。

(二)提高借贷双方审核准入门槛,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

P2P借贷平台将部分自有资金按一定比例留存风险准备金,并定期从平台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并将具体事件对外公示。如若借款人由于自身原因产生违约逾期行为, P2P借贷平台会使用已留存风险准备金及时向放款人还本付息,以免造成放贷人不信任问题。平台自我实力增强。

(三)完善针对P2P借贷法律法规,加强金融监管

尽快明确平台性质,确定监管主体,做好责任分工,补全监管漏洞。同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规范各类P2P借贷流程,利用有效强制手段惩治非法集资、跑路等。P2P借贷的完善也可以根据业务的选择、建设方向的不同制定针对性的规章制度,填补P2P网贷这一新兴民间借贷平台在法律法规方面的漏洞,以此不断规范行业内借贷双方业务对接,从而确保运营的稳定性、安全性。

(四)成立全国性的行业自律组织,强化行业自律

一方面,招贤纳士,吸纳大批行业管理人才,通过制定、修订、评审、明确行业规范准则,提高准入门槛,可通过世界权威金融分析机构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 对现有的相关行业机构进行信用评估评级,对网络平台进行整改,加强行业自律。及时做好相关信息的披露公开工作,使相关业务流程透明化、规范化。另一方面,对会员机构以及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其从事行业的知识技能培训、而在职业道德方面,则要加强人员和机构方面的继续教育,对相关会员及机构实施一年至少一次的集中交流与培训会,推进平台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自律意识的加强,共同促使平台能够稳健的发展。安排专业人员推进出版内部刊物,组织会员交流会、研讨会、年会等活动,促进信息交流,从各个方面强化行业自律。

篇10

关键词:科技金融 硅谷银行 科技型中小企业 科技支行

中图分类号:F832.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770(2011)06-022-05

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型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已逐渐成为创造财富和提高国民收入的重要主体,然而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的现实问题。因此,研究如何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融资难题,更好地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当今世界科技金融一体化发展趋势

(一)科技金融一体化的重要性

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换和产业化,提升产业创新活力的必要条件。较高水平的科技创新、良好的金融创新服务是构筑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柱。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科技金融的发展一直是不断创新、丰富的过程,在对科学技术进一步认识和深化的过程中,对金融支持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也在逐步提高。如果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融就是推动生产力的重要杠杆和引擎。

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十二五”规划的主线,而技术进步和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金融、科技已成为动员、组织和集聚全社会科技要素的重要手段。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技术创新离不开科技投入,仅仅依靠自身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外部融资才能满足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尤其需要外部金融的支持。在充分调动企业和资金的基础上,进一步激活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产业方面的金融支持力度尤为重要。因此,要进一步推动科技金融一体化,通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的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并增加中小企业的科技含量,发展一批适应新兴产业要求的高科技企业,迅速壮大中小企业规模,增强其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处在最好的发展时期,截止2010年,中小企业贡献了我国60%的GDP、50%的税收和80%的城镇就业。统计涉及的中小企业无论是数量、销售收入还是出口都不逊于大型企业。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呈现新特点

1.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仍以金融机构贷款为主要渠道

虽然目前中小企业融资有银行借贷、第三方机构担保和民间融资等多种渠道,但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仍是商业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提供的间接融资。就目前而言,因制度建设落后于技术发展的现实阻碍了企业向纵深继续发展。因缺少有形资产使通过担保获得融资的途径不畅,而民间融资的高利率大大限制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长期性的大额融资需求。此外的公司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由于受《证券法》的限制以及最低资本规模、经营年限的要求,对刚起步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门槛太高。风险投资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外部融资难题,但其规模有限,对投资方向、运行机制等有着严格的规定,通常指向特定的经济部门和行业,这自然会使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风险投资。

2.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在企业创立初期,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等方面都具有高风险,主要表现在企业受经营环境的影响,变数大且无法预估;企业贷款多为流动资金,贷款需求急,频率高且管理成本高;企业发展历史短,规模小、资产的无形性,往往缺乏可用于抵押的实物资产;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管理水平较低;企业没有或者缺乏信用记录、信息透明度低、和投资方存在很强的信息不对称。上述特征决定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很难在市场机制之下从银行得到足够的贷款,也很难从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筹集到充足的资金。

3.科技型中小企业临时性融资普遍具有迅捷性

一般而言,在企业资金需求中,用于临时性生产周转资金需要的数量不大,但时间紧,对便利性要求很高。而目前商业银行对资金需求的层层审批机制手续烦琐复杂、时间较长,尤其是临时性资金需求,这种审批常常错失企业的市场机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与经验,进一步优化以简单、高效、低成本为特征的银行信贷流程。

二、美国“硅谷银行”的商业模式

美国的高科技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这与其独有的融资体系支持密不可分,而其中具有独特经营模式和风险控制措施的风险银行功不可没,硅谷银行(SVB)就是其中的典范。硅谷银行是科技银行的成功实践,在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硅谷银行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冲击和影响,其之所以能够在科技金融领域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得益于一套鲜明健全的商业模式:

(一)与风险投资机构紧密合作的机制。一方面,硅谷银行从合作中获得高科技产业的真实信息;另一方面,硅谷银行在风险投资(VC)和高科技产业中建立了庞大的客户关系网络。硅谷银行为风险投资和其投资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风险投资则为硅谷银行提供专业支持和推荐优质客户。

(二)专注服务高科技产业等客户群体。与传统银行不同,硅谷银行只专注于为高科技、生命科学、私募股权和高端葡萄酒市场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三)拥有知识丰富的专业团队。高科技企业在经营中面临诸多风险,在各个发展阶段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需要专业的金融服务团队,在有效控制融资风险的前提下,为客户提供切合实际需求的金融服务。

(四)有效的风险监控手段。通过先投后贷,硅谷银行充分运用知识产权质押,与VC合作,直接投资和参股,贷款限额控制等多种风险监控手段,有效控制对高科技企业的贷款风险,使其不良贷款率长期保持在1%以下。

(五)分享股权投资收益的体制。通过参与和投贷,分享股权增值收益,硅谷银行能够进一步提高授信等业务的综合收益。但要取得股权投资的收益往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通过股权投资,使硅谷银行为科技产业提供长期服务,解决了中小企业长期融资难的问题。

(六)提供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硅谷银行围绕客户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深入挖掘客户价值,不仅为客户提供现金管理,贸易结算,信贷融资以及外汇兑换等传统金融服务,还为客户提供正确经纪,投资顾问和资产管理服务。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蕴含金融创新机遇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创新需求

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着两难选择:一方面是对科技创新做出贡献产生巨大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由其自身特点、体制等决定的融资瓶颈。由此产生了对金融创新的迫切需求。

1.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近几年来,我国一大批具有高技术、高成长、高收益、高风险基本特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和壮大,成为我国发展创新经济、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比较重视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往往需要巨大的资金做支撑,201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71.1%来自企业。这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巨大的现实原因。

2.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瓶颈

随着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机构规避风险意识增强,信贷资金逐渐流向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而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仍然非常困难。一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特征的束缚。科技型中小企业往往具有“轻资产、高发展、重创意”的特征,有形资产较少,自身积累有限,往往无法满足传统银行融资要求。二是存在体制。因为目前我国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的信用担保体系与信用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客观上制约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三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缓慢。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方式有金融机构贷款、证券融资、创业投资等多种形式。而《公司法》和《证券法》在发行上市的底线上并未对中小企业版、创业板与主板市场进行实质区分,限制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渠道。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创新实践

金融机构的传统服务模式主要适用于大中型企业或个人,而面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需要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来加以解决。在借鉴美国“硅谷银行”商业模式的基础上,我国商业银行一直在尝试设立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在现有金融体制框架内,由商业银行创建专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科技支行,是一条有效途径。以交通银行苏州科技支行为例,该行设在聚集了众多优秀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高校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好,毗邻一批国家重点大学的苏州研究院,在实际运营中,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

1.建立专业运营团队,探索独立专营模式

交通银行苏州科技支行定位于“行内专业科技金融信贷服务机构”,通过建立专门的运营团队,设计专属科技金融产品,建立专门业务流程,为苏州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服务对象涵盖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投企业(含创投项目)、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企业和大学生科技创业企业等,运营上实行独立事业部制,人财物相对独立的专营模式,单独授权、单独核算、单独考核、单独管理。

作为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专营机构,科技支行通过有效的组织、制度和人员安排,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特点和融资需求,为其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弥补科技企业和金融服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缺陷,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加快科技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的进程。

2.比照“硅谷银行”,进行本土创新

交通银行苏州科技支行比照“硅谷银行”模式,进行本土化创新,创建“科技+金融”的“苏州模式”,建立起“政府+银行+担保+保险+创投”的业务发展模式,即政府出台对科技支行的扶持政策,科技支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低门槛、低利率、高效率”贷款,专业担保公司等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实行优惠的担保措施,保险公司对银行贷款设计专门的信用保险产品,创投、风司和银行合作进行银投联贷。

3.借助政府平台,降低运营风险

科技支行定位于为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新兴产业提供专业金融服务,促进创新型经济发展、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其支持和服务的对象有一定的特殊性。通过政府科技部门牵头,对包括各县级市在内的需纳入科技支行服务并需政府资源参与扶持的科技型企业,在科贷通企业认定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梳理,分类整合,筛选确定,确立了推荐支持科技企业的名录,并与科技支行对接,从而有针对性地培育和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由政府财政部门牵头建立完善的风险池基金。科技部门和财政部门等,对风险池基金制定完善的管理办法,并形成联合会办制度。

4.构建多方位合作体系,分散贷款风险

一是与保险公司合作。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积极开发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保险产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向银行融资提供履约保证保险,弥补现行信用担保体制在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不足。二是与担保公司合作。在实际操作中,科技担保公司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提供优惠费率(如1%)的担保,实行保本经营,略有微利。政府对科技担保公司进行保费补贴,标准可为担保余额5‰。三是与创司合作。银行与创投、风司合作进行银投联贷。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的企业基本涵盖了各个行业的优质企业包括科技型企业,加强同风险投资机构的合作,可分享创投机构的客户,同时取得私募基金的托管,增加银行存款。

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创新路径设计

硅谷银行作为国际首家科技银行,它的发展历程值得我们借鉴。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硅谷银行的发展有其独特的土壤,国内商业银行在短期内无法突破直接投资的方式,这一监管政策短期内不可能放松,也不可能试点。在目前环境下,我国的科技银行应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在政府的支持下,牵头整合政府和民间科技型企业风险投资基金、政府主导的科技型企业担保公司以及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机构资源,共同构建科技型企业全方位金融服务体系。

(一)政府部门应从平台、政策、担保层面,为金融科技创新提供政策支持

一是搭建营销平台,促进银企对接。政府相关部门为科技支行搭建营销平台,集合银行、担保、保险、风险投资、产权交易等多层次的融资服务机构,建立多方合作、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长效机制。通过收集和整理企业的融资需求信息,建立需求信息数据库,将企业需求和银行服务进行配对,提高投融资的成功率。由科技部门、经信委(中小企业局)提供科技型中小企业各类信息,召集银企对接会等。由各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产业政策专家、创投机构专业人员和银行组成科技项目专家评审组,对科技贷款进行专业化的评审。引导创业投资机构、风险投资机构以及其他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和科技支行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合作。二是创新商业银行与风投机构的合作模式。银行与风险投资机构在为企业提供融资的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融资方式,即风险投资公司的股权和商业银行的债权。目前由于政策上的限制,以“债权+股权”合作模式为代表的投贷联盟在具体操作上并无固定模式,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为科技银行和风险投资机构全面合作提供政策支持,并在合作过程中不断地磨合和创新,真正探索出一条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新的资金融通渠道,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提供全过程的资金支持。三是建立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担保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代偿的风险难以避免,如果仅仅依靠微薄的保费收入很难弥补因代偿带来的损失。鉴于此,各级财政应积极应对,通过安排专项资金的方式,建立信用担保风险代偿基金,对担保公司的代偿进行相应补助。目前我国一些省市已经建立了风险补偿基金,今后应在更广的范围内进行推广。

(二)商业银行应从机制、产品、流程层面,积极推动科技金融创新实践

作为资金主要供给载体的商业银行,应在体制创新的基础上,与政府、行业组织、其他融资机构相配合,加强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通过产品、客户、渠道和考核等方面进行创新,积极探索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新渠道,为构建全新的中小企业管理体系和融资体系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一是以客户为中心,创新金融产品。考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根据客户需求研发创新金融产品,对现有产品进行优化组合,为科技型企业制定阶段服务方案。设计产品要量体裁衣,根据企业现金流量特点,掌握企业订单合同量,分析企业自有资金和业务现金流,合理确定贷款金额、期限和还款方式。如科技型企业的初创期,提供抵押业务、信用“创业一站通”,开发基金宝业务;成长期开展“科贷通”业务、应收账款质押业务、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开发订单贷款、收入贷款等;成熟期提供“税融通”、“联保联贷”、法人账户透支等业务。二是创新无形资产质押融资新模式。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缺乏高价值的有形资产,往往无法进行银行常规融资,但这些企业大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一旦产品投入市场具有较大盈利空间。商业银行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探索和建立无形资产质押融资的有效途径。三是优化操作流程,提高操作效率。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的操作中,具有申请企业户数多、发放笔数多、贷款金额小的特点。商业银行应运用其独特评判标准和流程专门开辟绿色通道,有针对性地优化设计调查、审查、审批与用信业务流程,统一授信标准和管理要求,在有效把控风险的基础上尽量提高效率,真正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批量操作。四是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借助政府部门的行政资源,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信息及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信息的了解和收集、降低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同时通过争取科技贷款财政贴息等方式,降低高新技术企业的违约风险。

(三)担保公司应从信用评级、费率优惠、风险分散层面,优化金融科技创新体系

担保公司是担保体系的重要主体,在构建金融科技创新体系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一是要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通过开发适合评价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市场、资信和财务状况的科学的信用评级体系,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出准确的判断;二是争取政府的保费补偿或补贴,同时降低对科技企业担保的担保费率;三是争取加入再担保体系,分散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风险。

(四)创投机构应从风险共担、投贷联盟层面,发挥分散信贷投资风险优势

创投机构应充分发挥分散信贷投资风险的优势,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风险共担机制。可以将资金投向极具发展潜力的中小科技企业群体,以期吸收更多的社会资金,凸显创新基金的“杠杆效应”。联合银行组成投贷联盟,针对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投机构为企业筹划融资方案,与银行签订债权转让协议或股权认购配套协议,科技支行跟进对科技企业发放贷款,贷款如果出险,创投机构回购企业债权或股权。通过债转股贷款、期权贷款等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加大对科技企业的融资支持。

(五)保险公司应从产品、客户层面,为金融科技创新提供风险防护

继续推进科技保险业务,积极开发更多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险种,利用科技保险解决科研开发中的风险问题,为科研开发提供风险防护机制和保护体系。具体来说,一要创新保险产品,扩大和银行的合作。扩大贷款信用保证保险范围,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积极开发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保险产品,建议在技术(产品)开发责任险、员工福利计划、财产保险等方面制定有关政策;二是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针对性强的保险产品,比如研发科技企业贷款保证保险,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向银行融资提供履约保证保险,弥补现行信用担保体制在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不足,增强银行对企业投放贷款的信心;三是和银行相互推荐客户、评价客户,共同发挥在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势。

总之,目前阶段,加强法制建设;以有政府背景的金融机构为核心,将政府的参与和优惠政策与市场化运作结合,健全担保、抵押机制,拓宽融资渠道等举措将是解决我国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优选方案。

参考文献:

1.Hellmann,Manju Puri.Venture Capital and Professionalization of Start-up Firms Empirical Ebidence(J),Journal of Finance,2002,57(1)

⒉黄卫华,《中小科技企业融资方式及其创新》(J),学术交流,2003(11)

3.蒋玉洁、徐荣贞,《自主创新型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11)

4.陈默,《开发性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路径及模式分析》(J),江苏科技信息,2007

5.张明喜,《金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J),中国科技投资,2009

6.于洪波、武志,《开发性金融与中小企业发展: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财经问题研究,2006

7.孙长学、于凤坤、陈昌明,《完善科技金融体系促进北京自主创新》(J),宏观经济管理,2009(5)

8.徐苏江,《借鉴硅谷银行模式支持高科技企业发展》(J),金融博览,2010(6)

9.张晓涛、于凤坤,创投业助中小企业提速(N),中国经济导报,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