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知识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11 15:15: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专业知识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会计专业知识总结

篇1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教育部高教司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应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并提出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因此,对于高职会计专业,要培养满足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必须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毕业前的最后一个环节。

据笔者调查,目前福建大部分开设会计专业的高职院校通常在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实行的是毕业论文加毕业实习模式。然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高职会计学生撰写的毕业论文选题与实习实践严重脱离,内容层次不清且逻辑混乱,抄袭拼凑现象严重等问题,毕业论文质量普遍不高。笔者认为,让高职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本身并不合适,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一是高职学生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专业理论知识及分析水平有限,缺乏进一步研究的能力,难以理论联系实践,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二是论文撰写具有较强理论倾向性,这一范式的学术意味较浓,而高职院校强调的是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而不是学习研究高深理论知识,撰写毕业论文直接与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对高职会计学生来说撰写毕业论文实际上已经失去原有的意义,难以到达预期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有鉴于此,笔者所在的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自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以来就通过积极调研、转变思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社会需求出发,创新性地提出用毕业设计加毕业实习取代毕业论文加毕业实习这一模式。该模式强化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 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设计的实施方案

(一)毕业设计的目的

毕业设计的目的是使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通过毕业设计能够运用其学过的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结合实习单位进一步掌握会计实务的基本技能,懂得会计实践工作中应具备的常规操作方法,以期在毕业时就能实现从实训教学到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胜任从事会计相关工作的培养宗旨。具体目的包括: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分析、解决会计职业岗位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综合训练,运用所学会计知识,结合实际,掌握全套会计处理方法。

3、学会根据具体情况学习掌握会计新知识的方法。

4、初步掌握企业经济业务流程,为开展财务管理做准备。

(二)毕业设计总体思路

1、根据学生所熟悉的某工业企业(原则上不采用商业企业)作为毕业设计的原型;

2、根据选定的企业设计20××年11月的期末余额;

3、设计选定企业20××年12月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70项左右;

4、依据所设计的经济业务事项采用软件建立账套、设置会计科目、录入期初余额、填写会计凭证,并审核、记账,编制财务会计报表,输出毕业设计成果。

(三)毕业设计的基本内容

根据选定企业经济业务的流程及会计核算的要求设计该企业20××年12月发生的对内对外经济业务事项;同时设计会计核算中必要的转账事项。12月的经济事项至少应包括下述内容:

1、款项收付及资金筹集业;(5-8项)

2、材料物资或商品采购业务(不低于两种材料或商品,均需考虑增值税因素)(5-8项)

3、固定资产增减和处置业务;(5-8笔业务)

4、产品成本核算和入库过程业务(须涵盖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的发生、计算和分摊);(8-12项)

5、商品销售有关业务核算;(12-16项)

6、其他日常债权、债务及期间费用开支计提等综合业务;(12-18项)

7、期末财务成果的计算(包括结转利润、计算缴纳所得税、分配利润等)。(5-8项)

(四)毕业设计成果

1、设计的20××年11月份的各账户(包括总账及明细账)期末余额;

2、设计的经济事项及转账事项(附对应的会计分录);

3、科目汇总表、总账、明细账

4、20××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2010年12月的利润表。

三、 毕业设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院从2006年设立会计会计电算化专业以来就对首届招收的学生实施毕业设计方案,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有机结合起来,更加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也符合教育部提出的在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要求。四年来,大部分同学的毕业设计总体上符合毕业设计纲要的要求,毕业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成效,但我们在实施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四、 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改进建议

由此可见,我们在实施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既取得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我们没有回避问题,主动进行分析,并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改进:1、在学生开展毕业实习之前举办毕业设计专题介绍,详细介绍毕业设计的总体要求及注意事项。2、在学生离校实习前的最后一个学期开设《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将会计手工模拟实训与会计信息化实训结合相结合。该课程可以为毕业设计的实施提供前期准备,担任该课程的教师也应有意在课程讲授中引导学生思考与毕业设计的关键环节及要点。3、开设《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课程,系统全面介绍地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解决学生毕业设计中存在报表编制问题,同时也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用得上,起到良好的实际效果。

综上所述,用毕业设计加实习代替毕业论文加实习不但与高职会计专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的专门人才的目标相适应,而且能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会计实践操作技能水平。它不仅是会计实训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学生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前的一种实战演练,更加有效地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与实际会计工作岗位结合起来。实践证明,开展毕业设计对我院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是行之有效的,并且也得到学生普遍欢迎及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

参考文献:

[1]薛钢.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教高,[2006]16号.

[2] 张静.会计毕业论文设计应注重三种能力的培养[J].中国基础教育研究, 2009,(7):142—142.

篇2

关键词:工学结合;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学科,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传统的教学理念和知识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传统的教学中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主要针对于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在离开学校之后无法适应现代的会计需求,所以,如何提高工学模式下会计专业教学水平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所要面临的最为主要的问题。

一、会计专业实行工学结合的意义

工学结合就是指将课堂中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实际操作进行充分的结合,从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有效的巩固了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理论知识。工学结合模式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学校资源和企业资源能够充分的互相利用,从而实现校园学习和企业实践互惠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实际的操作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也能够获得更多的经验,在学生毕业离校进入社会时,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工学结合模式能够使学生塑造职业素养和正确的职业观念,加之工学结合模式的目的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一种行为,通过这种模式引入实际的会计教学,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

现阶段,大多数的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对理论知识进行教育,对学生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有的学校并没有安排学生进行任何的实践操作,学校和教师只是一味的将学生学习的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记忆和对知识的考核上,另外还有一些学校虽然设立了会计实践操作的教学活动,但是往往只是一种形式,学生没有在实践中对会计知识进行更好的掌握,加之,会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如果没有进行一定的实践操作,不仅无法了解到会计工作的性质,也无法对会计工作的流程和环节进行更好的理解。

(二)学生学习自主性较差

学生由于一直处于一个学生的位置,从小到大一直在不断的学习,就会导致大多数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不高,加之,学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学习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所以,就导致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就是学习的自主性较差。

(三)教育具有较强的盲目性

会计专业教学中国存在的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没有建立一个明确的教育目标,这样就使得会计专业教育的盲目性较强。用人单位在进行人才的挑选中,希望获得专业知识较强和实际操作经验丰富的人才,盲目性的教育使学生无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保持一致,学生缺少市场竞争力,在竞争中无法占据优势,在离开学校后很快就会被社会所淘汰。

三、工学结合模式下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强化实践教学

会计这门学科对专业知识和实践的要求十分高,专业知识比较系统,所以,要想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就要保证会计专业教学中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要想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通过不断的实践使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了解到自身所学知识的不足之处,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印象。在对会计专业教学中,学校要不断强化实践教学在学生中的积极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在不断的实际操作加深了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到会计操作的各个具体环节和流程。所以,工学结合模式是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育的基础上,更加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开展学习竞赛

学生由于主动性相对较差,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十分随意散漫,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适当进行会计相关的学习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例如,教师定期抽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表现良好的同学予以奖励,对表现不好的同学不是一味的进行惩罚,而是通过对其进行专业知识的详细讲解,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和关心,自主的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另外,现阶段会计专业方面的工作主要以计算机为主,所以教师也可将学生学习的内容通过竞争的形式,使学生对现阶段会计行业现状和特点充分了解后,进行教材体系的建立,并根据结果对学生进行评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转变教学方法

会计专业教学需要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更能掌握所学知识并应用到实际当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一味的将书本中的知识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枯燥无聊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不高,转变教学方式已经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教师通过组建案例的方式,通过生动形象的具体案例,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的实践操作发现自身的不足,并通过教师耐心的讲解解决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困难。

(四)建设实践场所

实践活动的开展必须要有一定的场所才能够实现,所以,学校应该加大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从而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际操作的环境进行实践学习,或者,学校也可与相关会计单位签订合同,让学生到会计单位进行实习,从各个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以进行实践的场所,巩固知识的同时,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四、总结

通过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强化实践的重要性,不断的开展各种学习竞赛,教师及时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学校建设实践场所,使工学模式更好的和会计专业教学相结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市场需求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玲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0(5):235-236.

篇3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会计教学 教学方法

相对于传统教学系统性、严谨性的教学特点而言,案例教学体现了其互动性与创新性的一面。在会计教学中恰当引入案例资料,可以发挥独特的针对性、典型性与实务性等特点,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热情,培养他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对理论知识的运用技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一、案例选择的特点

1.案例选择要具备一定的典型性

在浩瀚如海的案例中,选择合适案例作为教学素材,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案例分享课,须考虑到案例选择具备一定的典型性。只有具备一定典型性的案例,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会计专业知识中的具体数量与关系,才能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知识剪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并不局限于书本知识,更是对实际案例实践与操作能力的展现。而在这方面,典型案例将起到很好的强化作用,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转变为自身实际运用能力,不仅是知识的升华,更是对自身多方面素质的提高,是对知识融会贯通的体现。

2.案例选择要具备一定的针对性

针对不同理论知识点,可以有选择性地选取案例,围绕固定知识点,展开对案例的讨论,让学生充分理解当下课堂中的重点与难点,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案例中的数据关系、计量方法,涉及的名词与解释,均可与当下章节中的会计专业知识相结合,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会计要素的概念、计量方法、完成财务会计报告等。例如,学习货币资金管理与核算方面的知识时,可以举例某公司的实际经济业务,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与运算中理解公司的资金管理与成本核算,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案例选择要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

与传统文理科专业不同,会计专业更讲究实战的操作性与实务性,因此在会计专业课上运用案例教学时,要注意充分发挥案例的演练与可操作性,使学生可以动手计算、演练、理解并运用案例资料中的会计学原理。实务性强的案例不仅可以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参与欲望,还可以在演练与计算中增强学生的会计实务能力,掌握和运用会计专业知识的能力。例如,学习增值税发票这一栏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案例资料基础上动手操作,增强对发票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4.案例选择要具备一定的综合性

知识与知识点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和贯通的。讲解会计理论知识时,应注意时刻把握知识联系与贯通性。选取案例材料时,尽量选取一些具备综合性知识背景的案例,让学生在一个案例中可以复习多方面知识,温故而知新,对知识融会贯通。案例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对专一知识的理解向全面知识的运用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实际案例中找出问题的关键,条理清晰地分析与考虑问题,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际操作与计算。

二、案例教学的优势

1.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案例教学可以使教师与学生形成一个互动的良性体系,教师提供案例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思考与讨论中,运用会计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教师是案例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可以根据专业课程内容与要求设置案例题目与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和讨论,突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双向对等的地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被激发出来,这是传统会计教学方法不能比拟的。案例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前预备与准备,加深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更锻炼学生自主思考与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增强学生参与讨论的能力

传统教学方法注重知识与技能传授,而忽视学生的互动与讨论能力。案例教学法恰恰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将探讨与交流元素延伸到课堂上。在案例课堂上,教师往往充当主持人的角色,组织与安排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学生可以围绕核心知识点进行讨论与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总结出自己的理论观点。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更可以鼓励学生在师生面前发表自己的观点,增强自信。

3.构建完善的理论知识与运用技能

案例教学的本质是由教师搭建互动的教学平台,学生承担教学活动的主角,师生共同完成探索与互动的双向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借以丰富的案例实战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运用技能,不断增强解决问题与总结问题的能力。会计专业课程的特点之一便是较强的实用性,案例教学恰是从这一特点出发,以实际案例资料为主,以较强的可操作性与实践性手段,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相关问题讨论与分析中,在潜移默化中构建自己的专业知识理论体系,完善自身理论知识实际运用能力。

4.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进

传统教学固然有其稳定的教学优势,但处于变化多端的21世纪,单纯传授式面授教学法正逐渐突显出自身的不足。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展现不同教学风格,案例中丰富的理论知识,大量的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了综合性的课堂教学展示平台,学生可以借由案例资料接触不同表格、图像、文字、声音、动态画面等格式,丰富同学们的教学课堂,更为学生学习知识创造生动、有趣的平台,大大提高学生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春萍.案例教学在会计高职教育中的应用,2007.

篇4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1-115-2

0 引言

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我国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我国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现状来看,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偏重理论,实践教学不足;职业教育理念落后;人才培养方向出现了偏差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水平,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到会计专业教学的重要性,明确教学培养目标,并设置合理会计教学课程体系,不断提高教学的综合素质,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1 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偏重理论,实践教学不足

目前,从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师都比较重视理论知识,实践教学不足。众所周知,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但是,我国高职院校传统的教育都比较重视理论知识,轻视了会计的实践操作。现阶段,虽然我国的教育体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很多高职院校依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过于看重自身的地位,在授课时一心进行知识讲解,学生总是被动的接受者,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对于会计专业来说,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并没有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处,那么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学生的竞争与工作都是非常不利的。

1.2 职业教育理念落后

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还有一个影响教育水平的重要问题就是职业教育理念落后。高职会计专业的教育理念从根本上决定了培养人才的类型与教学的内容等。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会计专业教师都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培养目标也出现了偏差,从而抑制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虽然目前我国相关政府已经加大了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投入力度,但是会计专业的教学规模也没有很大的扩展,很少有高职院校具有自己的办学特色,也没有以就业为导向,从而降低了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

1.3 师资队伍力量有待提升

对于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来说,会计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质量。虽然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都是会计或者相关的专业毕业的,但是这些教师都没有从事过社会性质的会计职业,缺乏实际经验。由于教师自身就缺乏实践性会计专业经验,那么就很难对学生进行实践需求方面的教育,与此同时,由于高职院校的工资待遇不高,很多相关会计专业的优秀教师不断流失,从而导致了师资队伍力量薄弱,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专业教学的效率和质量[1]。

1.4 教学手段落后

现如今,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开始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但是,很多高职院校都没有充分认识到电子信息技术设备的重要性,教学手段依然很落后。由于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受到传统思想的教育的影响,依然采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作为课堂教学的全部。同时,虽然有的教师在讲课时,会用到多媒体技术,但是,很多教师都没有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从而使得课本知识变得更加枯燥乏味,最终导致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2 提高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水平的有效措施

针对以上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就应该充分认识到会计专业教学的重要性,总结传统会计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明确教学培养目标,并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力度,希望能够提高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水平。下面具体分析提高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水平的有效措施。

2.1 明确教学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要想提高会计专业教学水平,就应该明确教学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来培养专业人才。高职院校开设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专业知识,并且同时具有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前,就应该对社会市场做一个整体的调查,充分了解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方向。与此同时,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还应该邀请有经验的会计专业人员或者是企业财务部优秀人才来学校召开座谈会,此外,学校还应该把自身的教学情况与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结合起来,明确教学培养目标,从而为企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会计专业人才。

2.2 设置合理会计教学课程体系

设置合理会计教学课程体系对于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应该结合学生的就业情况和市场的需求,同时还应该根据社会时代的变化来及时做出更新调整。目前,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的会计专业教学知识和相关政策有所调整,所以我们应该根据把调整的相关内容加入到授课内容中,保证教授的课程知识与社会能接轨。另外,高职院校在设置会计教学课程体系时,还应该以专业素质与岗位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职业能力发展作为导向,保证设置出来的课程体系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高职院校教师在传授会计专业知识点时,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自身条件来把培养方向划分为以下内容:综合业务能力培养、基础岗位能力培养、顶岗实习能力培养等等[2]。

2.3 提升教学师资队伍的力量

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导致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师资队伍力量不足的主要原因就是会计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大量人才的流失。因此,高职院校要想提升教学师资队伍的力量,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就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首先,高职院校应该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该条件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培训方面。物质条件主要指的就是高职院校应该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待遇,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培训主要指的就是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教育平台,给教师创造继续深造的机会。同时,高职还应该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让教师接受先进的会计知识,不断丰富教师的专业经验。其次,高职院校还应该引进具有专业工作经验的教师,把教师工作总结出的元素融入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会计专业的教学水平。

2.4 加强实践教学力度

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要求非常高的学科,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会计专业学生培养时,应该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给学生创造更多校外实习的机会。校外实习就业实践基地主要指的就是学生职业精神与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在具体的校外实习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真实的岗位实习,不断培养自身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并掌握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众所周知,就业是双向选择的,因此,在具体的实习中,企业也可以对学生的特长和能力有所了解,从而为双方选择提供更多的参考。除此之外,我国相关政府也应该为校企合作提供保障,加大对校企合作的投入力度,根据企业规模性质制定相应的实习合作硬性制度;同时,学校还应该对自身所有的基地进行调整,加强实践教学力度,从而促进校企合作的稳定发展。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会计专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因此,高校应该不断总结以往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视会计专业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力度,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 考 文 献

篇5

“会计专业英语”课程是会计学的一门专业课,主要是帮助会计专业的学生提高阅读会计英文文献、了解中外会计差异和使用英语处理常规会计业务的能力。“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因此,针对现阶段我国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应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1.教师方面

①教学目标不确定,根据对湖南省内各高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调研发现,“会计专业英语”课程已成为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但由于各高校的学生对自身学习的要求和对未来职业规划的不同,不同的高校会把“会计专业英语”课程分别设置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因此,在制定“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目标时会不一致。一种观点认为,“会计专业英语”就是大学基础英语的一种简单延伸,因此,该课程应仍以“英语”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而对其会计专业内容只是一带而过,在学习中主要学习对会计专业词汇及句子的简单翻译;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会计专业英语”应该注重“会计”,英语只是作为一种语言进行交流,因此,该课程应该主要讲的是会计专业内容,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国际会计,如国际会计准则、国外常规会计账务处理和国外财务报表分析等,课堂上讲解则以中文为主、英语为辅。这两种不同观点的存在,导致了会计专业英语课程无法有统一规范的教学目标、课程定位和高质量的教学大纲,从而无法有权威的教材,影响教学效果。②教学方法单一,很多高校的会计专业英语课堂上常见的教学模式就是“翻译+词汇学习”,与大学基础英语教学模式一样。“会计专业英语”课堂上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对课本进行逐字逐句地进行精讲,大量的课堂时间侧重于对语法的讲解和对课文内容的翻译。因此,教与学常常呈现出一个“口头授予”的过程,无案例分析,无团队讨论,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很少,其主体性难以发挥,各种现代多媒体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没有得到恰当的应用,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好。③师资队伍不强,会计专业英语课程由“谁”来讲授,一直是该门课程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高校普遍认为,“会计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应该由既具备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又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的教师担任。但从高校的调研现状来看,会计专业的老师上课,英语基本功欠缺,教授过程就是把课文翻译一遍,词汇中文解释一遍;英语专业的老师上课,其会计专业知识也欠缺,由于会计学有很强的专业性,英语教师教会计专业英语时往往会显得词不达意,无法正确理解和表述会计分录、会计报表等专业术语和专业知识。因此,无论哪一种现象,会计专业英语教学效果都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2.学生方面

经过调研发现,在本科院校中,许多会计类专业的学生对会计专业英语课并不重视,有学生认为,会计专业英语就是“会计+英语”,简单地把会计科目由中文变英文;也有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后根本不会有机会用到会计专业英语,因此他们认为会计专业英语这门课程实际用处不大;更有同学为了毕业,只注重四六级的英语学习,完全认为会计专业英语课程不必开设。因此,由于学生本身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对该课程不够重视,从而导致本课程的教学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ESP理念下的会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思考

引入ESP理念到“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优化,能让学生在大学学习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未来工作所需的能力和知识。因此,针对目前会计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对会计专业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1.明确教学目标

语言学家Strevens提出,专门用途英语(ESP)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别要求而设计的课程,因此,课程内容必须要与通用英语有所区别,是为了某些特定的学科、职业而设计。基于专门用途英语的特点,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目标应培养学生了解国际会计准则、掌握国际会计理论、处理涉外会计实务的能力,从而构建起“会计”知识与“英语”语言之间的桥梁。因此,会计专业英语应是为使会计专业学生掌握西方会计的专业知识,加强英语语言与会计专业之间的整体联系,从而能够在英语中体会和理解会计,在会计中学习掌握英语,达到能够熟练阅读英文会计文献和使用英语处理会计工作的目的而开设的一门课程。

2.教学方法多样化

基于人们开始强调学习者个人的需求和兴趣,良好的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法对于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引入ESP教学理念的会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需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一方面,会计专业英语课程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教学方法还是需以讲授法为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课堂上对一些高难度的专业词汇及句子予以解释和翻译。同时,每堂课开始时,老师设计好问题进行上次课的复习提问,从而促使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工作,达到学生熟悉记住会计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达和了解国外会计理论及实务的目标,使学生能认真对待会计专业英语课程。另一方面,采用讨论法和任务驱动法加以辅助教学,如在一学期的授课中,应至少安排一次全英文的案例讨论,要求学生查找最新的会计专业的英文文献进行团队分析讨论,然后,由各团队选出代表在课堂上进行该案例的英文分析总结,从而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动地位,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同时也可促使学生了解最新的会计专业领域研究动态,以及了解国内外会计处理差异,增强课程的实用性,达到ESP教学目的。

3.提高教师水平

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的授课水平有直接的关系,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ESP教学理念实施的保障。作为会计专业英语课程的主讲教师,他们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会计理论与实务处理的异同,同时,又能流利地使用英语。经过对师资现状调研发现,会计专业的老师上“会计专业英语”课程的比例居多,因此,加强会计老师的英语培训是改善会计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一方面,利用假期让英语基础较好的会计专业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的大学进行针对性英语强化培训,主要学习国外会计理论与实务,以及了解会计方面的最新研究趋势;另一方面,可以直接聘请外教,同时配备本校的会计专业老师进行跟班听课,这样,对本校的会计专业老师而言,既可提高专业英语水平,也可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学方法,开拓视野。随着CPA(注册会计师)考试中的专门英语测试考试的增加,以及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考试在我国的不断扩展,高端领域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为了适应未来工作需要,会计专业的学生应该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专业英语的学习。

三、结语

篇6

一、网络教学平台应用到高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课与实践课分配不合理

随着时展,教育部对各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当今社会对各高校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看重,以前那种理论课成绩好就可以找到好工作的现象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如今很多高校在课程配置上并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在会计专业教学计划当中,理论课的配置好比实践课多好几倍,各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能得到提高。各高校很多教授依然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过分强调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过分看重学生的理论课成绩,有些教授极其不重视会计专业的实践课,甚至把实践课的时间拿来讲解理论课程。除此之外,高校会计专业的实践课对软硬件设施的要求要比理论课高。例如,要想顺利开展高校会计专业实践课程,各高校应该定期开展校内实训,在校内实训过程中常常会用到一些仿真的纳税申报平台软件、仿真的企业会计综合实训软件等。这些仿真软件是高校会计专业实践课顺利开展的必需品,但是同时这些仿真软件业价格不菲,很多高校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购买这些软件,这就会降低高校会计专业教学的效率,势必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课外实训课程流于形式

会计专业的特殊性以及有些校企合作的机制不合理,使很多院校的课外实训课程流于形式。各高校中的校企合作一般都是“2+2”或者“3+1”的办学模式,其中两年或者三年在本学校上课,两年或者一年在企业进行实训,但是在企业进行课外实训时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企业在对各个高校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训时并不能泄露企业的商业机密,因此各高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去了企业以后并不能接触到实质性的业务,只能做做文职工作,写写表面文章及实习报告等。很显然这种只在企业当中跑跑腿,做些与专业匹配度不高的工作,并不能提高各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实践动手能力。第二,由于企业中各部门人员配置的问题,导致很多会计专业的学生进入企业以后不能够找到与该专业相匹配的实习岗位,这无疑就会使课外实训课程变得毫无意义,既无法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养,又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第三,企业的整体环境与学生在高校时的学习环境不同,企业的整体环境普遍比较松散,企业对校外实训没有整体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案,企业中进行课程实训的导师仅仅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学生进行实训,教多教少都看自己的心情,这就会导致很多学生无法把握实训的精髓,无法对实训内容有整体的认识。这几个主要问题的存在,使整个课外实训几乎流于形式。

二、高校会计专业中开展网络教学的措施

1.利用计算机网络作为辅助工具

?⒓扑慊?技术融入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当中有很多优点,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会给传统的高校会计专业授课模式注入新的活力,既丰富了教学形式,又提高了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课堂效果。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对很多图形的分析,如果仅靠课本上的内容和教师上课板书,很难使学生对于该知识点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但是如果将计算机技术引入高校会计专业教学当中,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准备好课件,将所需要的复杂的图形以图片的形式在幻灯片上展现出来,在课堂上可以直接使用,极大节省了课堂时间,丰富了课堂内容,也提高了课堂的质量与综合水平。

2.改进教学方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尤为如此。各高校的会计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会计专业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要求较高,既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又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各高校应该比以往更看重会计专业的实践课程。各高校应该及时调整会计专业教学计划,增多实践课在课程总数中的比例,为会计专业的实践课程制定一个新的教学标准,提高会计专业实践课的质量与综合水平,同时加大对实践课经济的投入,及时购买学生实践课需要用到的各种仿真平台软件,以确保高校会计专业实践课程顺利进行,使会计专业的学生有更强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为他们日后走出高校大门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师着重对课程的评价与管理进行研究

课程的评价与管理对高校教师而言及其重要,正如总结反思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一个不可忽略的环节一样。教师要及时对课程进行评价管理,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指导建议,总结反思上一阶段学习中的不足并且及时调整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以提高学习质量。

篇7

关键词:会计 态度 备课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94

自古以来,有经济活动的地方,都需要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换句话说,无论单位规模大小,只要运营,就需要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就越重要,因此,和其他专业比起来,会计专业的就业形势一直是不错的,曾几何时,财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很抢手,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目前我国会计人才市场上逐渐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方面普通会计人才的严重饱和,另一方面具有管理型的会计人员极度稀缺。如何培养高端会计人才成为各个高等院校研究的主题,而社会对会计人员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具有牢固的财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对于会计专业教师而言,研究如何上好专业课培养出市场所需要的会计人才,才是职业根本所在。

根据几年的会计理论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要想上好会计专业课,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端正态度,奉献于讲台

作为一名会计专业教师,想要上好一堂会计专业课:首先,态度必须端正。“态度”的英文是“Attitude”,此处笔者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计算对其内涵进行阐述。如果令A、B、C……X、Y、Z这26个英文字母,分别等于1%、2%、3%.......24%、25%、26%这26个数值,就可以得出一个有趣而又有深意的结论:

KNOWLEDGE(知识)=K+N+O+W+L+E+D+G+E=11%+14%+15%+23%+12%+5%+4+%+7%+5%=96%;

LUCK(好运)=L+U+C+K=12%+21%+3%+11%=47%;

MONEY(金钱)=M+O+N+E+Y=13%+15%+14%+5%+25%=72%;

INTELLEGENCE(智商)=I+N+T+E+L+L+E+G+E+N+C+E=9%+14%+20%+5%+12%+12%+5%+7%+5%+14%+3%+5%=111%;

ATTITUDE(智商)=A+T+T+I+T+U+D+E=1%+20%+20%+9%+20%+21%+4%+5%=100%。

这些因素通常被认为是一个人取得成功所必不可少的,有趣的是其他几个因素所有的字母数值加起来之后,要么没有达到100%,要么超过100%(过犹不及),而将“ATTITUDE”的所有的字母数值加一起正好等于100%。尽管这只是一种巧合,或者是数学家玩的一种数字游戏,但是这个计算的结果至少告诉大家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态度是至关重要的,端正态度是成功的必备因素。作为会计专业教师,要爱教爱校爱生,即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有一种情感上的接纳,甚至“迷恋”;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场所有一种剪不断的“情结”。能够为教育之忧而忧,为教育之乐而乐。要以校为家,把学生当儿女、兄弟姐妹。这种情感是内在的,也是持久的,不会因待遇的高低或条件的优劣而轻易波动。要对工作、学生持认真负责的态度。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朱熹强调“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不是物,容不得半点疏忽,教育的影响触及心灵,容不得丝毫大意,因此教师的职业态度除“认真”二字,别无选择。如果每位会计专业教师都能做到上述几点要求,那么会计专业课堂的质量是很有保证的。

其次,教师要奉献于讲台。教师肩负着教师育人的重任,所谓“教书育人”就是不仅要教书,也要育人,换句话说,只有教书才能育人,不教书何以育人?这就警醒我们每一个沉迷于科研、沉浸在职称晋升而忽略专业教学的教师,要将精力转移到教学中来,发几篇文章不是会计教授,讲一两次课也成不了会计名师,讲一两年课也难以成为会计名师。名师是始终站在三尺讲台上的,青丝白发,蜡炬成灰。多年以后能够让学生记住的是那些在课堂上讲得好、讲得精彩的老师,而不是发文章最多的老师。因此,教师应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奉献于课堂与讲台,科研是为了更好地教好课,并不是教师工作的全部,不能只专注于科研,而忘了教学,使其本末倒置。诗人以诗言志,教师应以课言志。

2 注重形式、吸引学生

以前的教书先生是“粉笔三寸、清茶一杯、海阔天空、谈古论今”,现在的教师是“电脑网络、光电投影、纵横联网、天涯视频”,课堂教学形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无论形式如何变化,教学的基本要求始终如一。

首先,作为一门专业课教师要有精气神。会计学专业课很容易枯燥,如果教师上课无精打采,这堂课注定无果而终。但如果教师上课精力充沛,精神饱满,充满自信,着装得体大方,无形中将感染着学生,甚至吸引学生自觉地去听课。如果每一位专业教师都能把每一堂专业课当成是人生的现场直播,那么,这一直播过程将会非常精彩,因为人生是不可能有重播的。

其次,上课时不仅语言要表达清晰、增强语调,还要精心设计板书与PPT。有人说上课也是一门艺术,的确如此,专业教师应该将每次上课当成是在进行演讲,或者当成是在表演一段相声小品,或是在展示一件艺术品。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板书与PPT的格式与内容等都配合得当,让学生就像是在欣赏艺术一样去欣赏一堂课,在享受艺术的同时享受学到知识的快乐,这样的课堂能不吸引学生吗?

最后,注意与学生的互动。会计教学理念要转变,要从以前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互动”形式进行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求和特色,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努力创造启发式、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3 研究内容、紧跟前沿

现有的教学中,很多会计专业教师在讲课时“重规则、轻道理;重局部、轻整体;重短期、轻长远。”而事实上,一节有品质的会计专业课应该从长远出发,紧跟时代前沿,把握知识的整体框架,注重道理的讲解、专业知识的充实。要想做到这些,需要注意以下环节。

首先,要进行研究性备课。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学的专业教育不再是简单的教给学生技术,大学教育给学生的应该是专业思想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应该注重专业思想的传承和职业判断能力的提升。因此,专业教师想要上好一堂专业课,必须认真备课。而备课绝不是简单教将指定教材看好就行了,而是要看很多专业领域的书籍,将国内外关于某一问题的专著和论文都收集到,进行研究,把知识点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吃透,讲课时把道理讲出来,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比如现行准则中无形资产准则将商誉从无形资产包括的内容中剥离,对于这一知识点,不仅要告诉学生无形资产的定义及内容,还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旧准则包括而现行准则要剥离呢?再如,为什么在个别报表中要采用成本法而合并报表中采用权益法呢?为什么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得到的就是实际利息呢等等,类似于这样的情形会计专业理论中有很多,这就需要会计专业教师不断地去给学生解惑或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并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另外教会计不能就会计论会计,一定要将会计放入管理与社会发展中,再也不能“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了。因此,讲会计专业课时不能就理论讲理论,在讲透理论的基础上,要尽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讲到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时,可以结合雅戈尔关于公允价值的案例;讲到坏账准备计提时,以山西汾酒通过调整坏账比例调节利润的案例补充;讲到固定资产折旧,以宝钢的例子辅助;讲到无形资产,可结合苏宁上市差点被否的案例进行讲解等等,用一些实践中的真实例子作支撑,让他们感觉到社会对会计理论的需求,学生听得会更有劲,学得也会更积极、更主动。

其次,要重点讲授。因为课时有限,大多数的专业课教师课堂上总是什么都想讲、什么都讲细,整个课堂满堂灌,学生老师都处于高度紧张中,学生一味被动地接受,根本没有主动思考的时间,毫无效果可言。其实这种情况大可不必,由于课时有限,也不允许专业教师这么做,因此,讲课时在把握整体框架的基础上,重点讲授就行了,避免讲得过多、过细,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专业教师注重的应该是理解知识要点的思路与整体把握知识的技巧的讲授。

最后,要注重前后联系与归纳总结。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都是零散的、不系统的,这样不利于他们整体把握知识,更不利于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在讲课时注意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引导学生去建立知识点间的关系。专业教师还应该在一个阶段讲完之后,课堂上进行归纳与总结,帮助学生进行梳理,使其更好地消化所学会计专业知识,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理论层次。

参考文献:

[1]冯俊.师风教艺录――中国中国人民大学优秀课堂教学纪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篇8

[关键词]中职学院;会计专业;职业素质;就业

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多为青少年,选择会计专业都是家长选择或是学生随机选择,出于对会计专业喜爱而选择的少之又少。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得过且过,没有意识到会计专业学习的重要性,更没有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职业素质。同时,中职学生在毕业后面临着更高学历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挑战,就业压力大,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专业会计人才是当前中职院校的紧急任务。培养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在于学生、教师与学校的三方共同重视,缺一不可。

1中职会计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概述

中职学生职业素质主要包括职业品质与职业能力两方面:职业品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能力包括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两方面。中职会计专业教育在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人文知识,社会常识等基础知识的同时,教导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培育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创新能力与终生学习的学习习惯。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相辅相成,良好的职业素质会促使学生积极学习会计专业知识技能,增强文化素养,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良好的职业素质有助于学生准确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结合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单位,及早适应工作,发挥自身的社会价值。同时职业素质的高低也影响会计工作的效率,决定工作质量的高低,进而影响公司的发展。职业素质从小方面来讲,对学生个人的职业生涯具有重大影响,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就业率;从宏观角度上来说,有助于会计行业的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增强经济实力。综上所述,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是大势所趋。

2中职会计教学在培育学生职业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2.1学校教育理念不明,无法正确引导

会计专业是中职院校成立较早的专业之一,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已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社会价值观的变化,职业素质教育在会计专业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而我国目前大多数中职院校注重财会专业知识的讲解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没有意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忽视培育学生的职业素质,无法正确地对教师教学模式进行指导,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弱,无法胜任工作。

2.2教师教学方法偏离,教学质量差

由于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仍是习惯于作为课堂的主体去教学,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自身的素质参差不齐,无法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牢固地记忆专业知识,吸收教材知识,课堂效率低下,进而阻碍提升会计方面的专业技能。

2.3学生基础薄弱,态度不端正,教学难度大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整个过程中处于中心位置。但是由于中职学生年纪小,意识不到就业的危机性与职业素质的重要性。中职学生大多文化基础薄弱,相应的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能力也相对较弱,对理论内容的吸收程度低。同时,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在就业方面要做到先做人后做事。一些学生在就业后仍保持迟到早退,撒谎成性的坏习惯,降低工作效率。会计专业常常和金钱打交道,在算账的过程中一个粗心马虎就可能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更要遵纪守法,廉洁办公,抵制住金钱的诱惑。

3培育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策略

3.1学校更新理念,多方面进行支持

会计专业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教学理念也应与时俱进。首先,学校应更新教学设备,保证硬件设施的质量与有效性;其次,由于会计专业实践性较强,在教学课程的安排中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优化课程设置,借鉴高等学院的会计教学模式;最后,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教学目标,与企业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提升职业素质。

3.2教师结合学生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应根据社会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结合学生的水平,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把理论与案例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营造和谐有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明白职业素质的重要性。同时注重自身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做到既能传授理论知识,又可以指导实践的“双师型”教师。

3.3学生提高意识,端正态度,提升素质

学生个人应先学会做人再就业,职业素质具有养成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也养成吃苦耐劳、敬业爱岗、廉洁诚信与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念,拥有学到老活到老的学习精神,增强自身的社交公关能力,高效地与人交往;在了解会计专业的基础知识上,运用网络、书籍等资源拓宽自己知识面;积极参加职业生涯规划等比赛,争取实习机会,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学生应明白自身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有目的的学习,培养自身的职业品质,增强自身的职业能力,全面提高职业素养,在工作岗位才能游刃有余。

4结语

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不是学生单方面的事情,需要学校、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共同努力才能完成。首先,学校要完善硬件设施,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校应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满足学生与教师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注重自身教学知识与经验的总结,边教边学。最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学生自身应该端正学习态度,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完善自身的职业素质,尽可能满足社会需求,减轻就业的阻力。学校、教师与学生三者及时沟通,团结协作,注重方式方法的应用,才有利于培育高素质的技能型会计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顾威.浅谈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素养构成及培养途径[C]//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11.

[2]罗兰芬,袁维新.职业院校学生现代职业素养缺乏社会原因的分析[J].科技风,2008(4).

[3]闵清,黄晓初,张丽.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职教论坛,2011(6).

[4]谢丽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和分析[J].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校刊,2008(3).

篇9

【关键词】 应用型大学 财务会计 课程教学

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是我国应用型大学的主要教育目标,这种特殊的培养目标标志其具有独特的课程特点。我国应用型大学财务会计专业的关键的课程之一就是财务会计课程,其是专业型财务会计人才知识体系中主要的组成部分,包括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基本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财务会计课程要求一定的实践性。应用型大学是根据社会上对财务会计人才的需求来进行培养的,所以这就要求应用大学对财务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践性环节的教育工作,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形成其较高的综合素质。然而,通过对我国应用型大学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调查可知,目前我国大部分应用型大学财务课程教学普遍存在教学理念落后、教学目标不明确、重理论轻实践、师资力量不足、缺乏实践教学以及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等方面的不足,这些现象就导致我国应用型大学的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需要对现阶段应用型大学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一、应用型大学院校财务会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和职业需求不断变化的大背景下,应用型大学的传统的财务会计专业的教育模式满足不了社会对专业型财务会计人员的需求。最近几年来,我国应用型大学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尽最大可能地满足其特殊的培养教学目标。所以,我国应用型大学财务会计专业要按照专业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财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方式,完善会计课程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最终保证应用型大学最终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财务会计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的时候,财务会计课程方面的教学改革是关键的改革领域。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企业的和组织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加大,会计人才素质的高低直接的决定了其所在企业或者组织的运营效益,有时更会影响整个社会的产业链的运行,所以,应用型大学要根据社会对专业型高技术会计人才的需求,进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改革,尽最大可能地做到会计课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二、当前应用型大学财务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应用型大学的教学的现状的背景下,财务会计课程的设置和培养知识面广泛、高技术素质的财务会计人才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各应用型大学财务会计专业对教学教学的评估只是通过应试考试来进行衡量,这就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性能力的评估。总结得到,我国应用型大学财务会计课程教学面临着课程设置不合理、实用性不强,财务会计教学重理论、轻实务以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滞后,学生学习兴趣不强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实用性不强

财务会计作为课程体系的专业主干课程,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过多压缩课时量使学生不但没有学明白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更上不去,而会计是一种特别强调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职业,这从一定程度上导致应用型大学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难以顺利就业。国内会计相关的准则制度、法律法规、税法等内容以及会计实务的具体业务操作不断更新。以前使用的教材缺乏理论依据和逻辑性,这样的教材使得学生难以理解各种会计处理背后的内在规律。这造成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不强,很多学生毕业后发现学校的课程内容与工作中的实际操作脱节相当严重。

2、财务会计教学重理论、轻实务

应用型大学会计专业的教师由于受到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在进行教学时只注重理论的讲解,而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课时占据大部分的时间,而实践性课程只占据了很小一部的教学实践,这就导致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不上去。对于会计专业的理论性知识,学生知识对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几乎不会应用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型大学培养的财会人才虽然对理论知识具有良好的把握,但是这些会计人才不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不能很好地处理好实践中遇到的会计业务,更加不懂怎样利用这些理论知识和财务信息来帮助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滞后,学生学习兴趣不强

长久以来,应用型大学的会计课程教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抖都比较落后,还是维持着教师主讲的单一教学模式和手段,几乎没有应用现代化的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以及远程教学。应用型大学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普遍存在轻实务、重理论、轻创新、重记忆等方面的特点。过多的理论教学使得学生不能对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产生很大的热情,导致学习兴趣不强。

三、我国应用型大学院校财务会计教学改革方向和路径选择

根据上一章对我国应用型大学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出改革应用型大学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的建议。

1、设置合理的财务会计教学课程及教学内容

(1)完善课程设置。应用型大学财务会计专业需要对传统的课程教学体系进行调整,课程设置要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最大限度地突出针对性和职业性,一定要降低对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关注对实践性能力的培养。课程与课程之间要考虑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在避免专业知识在重复教学的基础上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2)调整教学内容,突出实践环节。应用型大学财务会计专业要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以实际的业务处理以及交易业务为课程的设计依据,重新构思新的教学内容,最终构建起一个以满足实际的工作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的课程项目任务。会计专业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来完成此类项目,这样就能充分地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切实地掌握好教学计划中的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3)编写适用的校本教材。应用型大学所使用的财务会计教材应该紧紧地贴合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来重新的设计课程教材的内容,并且根据国家各部门对会计准则的改革来及时地更新会计行业的各种法律法规、准则制度以及税法等相关的内容以及会计事务相关的具体业务操作步骤,尽最大的可能来增加相关的案例和事务模型来提高校本教材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2、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1)在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采用启发式教学。应用型大学要把实践性知识和理论性知识进行结合,这样就增大了学生的趣味性,增大了接受的容易度,从而在学习专业的知识时,就能很好地留下深刻的印象,最终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这种改革的措施能够达到以下两点效果,其一,能够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适度采用情境教学和案例分析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目的,而根据教学特点和内容,引入或创设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案例教学法是通过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来让学生融入到案例的情景中来,成为案例中的一个角色,从而在这种情景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加强校企合作

应用型大学要让自己培养的会计人才能够真正地走进会计岗位,适应社会企业的工作要求,就需要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从而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来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在实践的工作中来检验这些学生在学校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另外还可以在实际的工作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应用型大学和企业双方通过合作达到互利互惠的共赢效果,把会计实践教学延伸到企业的生产化经营管理中。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我国应用型大学大部分的会计专业的教师都是来源于财务会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这些会计专业的相关毕业生虽然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他们在刚毕业就进入教学岗位很难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缺乏会计业务的实践经历和操作能力,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不能对会计业务进行得心应手的处理,只能泛泛地谈论这些理论。根据应用型大学的会计专业的建设要求,应当建立一支结构合理、质量较高、数量充足的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教师队伍,并建立“双师型”师资。这就要求应用型大学在以下两个方面来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力量:一方面,应用型大学的在校老师要到企业中进行实践,学习会计业务的实操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从而就能完善会计教学中的实务教学;另一方面,应用型大学需要聘请社会上具有丰富的财务经验专家和从业人员,到学校中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专业讲座和培训,通过各种渠道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

四、结语

目前,社会经济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企业不可或缺的一种人才就是会计人才,这就导致现今各大企业或者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专业素养要求不断提高的现状。所以,我国应用型大学在对会计人才进行培养时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两方面的培养,这也是应用型大学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从而最终为我国会计行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最终促进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稳步的发展和繁荣。

【参考文献】

[1] 滕翠华:应用型大学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34).

[2] 彭宏超:应用型本科高校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探讨[J].现代企业,2014(3).

篇10

【关键词】 中职学生;会计课;教师技能;学习兴趣

会计专业一直以来都是职业学校的重要专业之一。虽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人才需求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会计人员在人才市场中有时紧俏,有时过剩,但会计专业始终都不会退出职业教育这一领域。这就是“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的道理。但由于中职学校学生的特殊性,再加上会计课程内容的抽象性,使刚刚初中毕业的学生一下子很难进入这种专业学科的学习状态。如何让一名刚刚初中毕业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专业学习状态;如何把抽象、枯燥的会计专业知识清晰、准确地传授给每一位中职学生;如何把中职生通过职业教育培养成社会所需的专业技能人是摆在每一位中职会计专业任课教师面前的课题。笔者认为,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师应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工作。

一、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

(一)中职学生年龄小分辨事物能力欠佳

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年龄一般在16周岁左右,他们的身心正处于发育初期,大脑的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对于社会上的事物还不能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及人生的道路也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至于自己学什么、想学什么,一般都是在家长的引导下而做出的,这在当今的独生子女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

最好管理的学生是小学生,不需要太多管理的是大学生,不好管理的是中学生,中职学生更是如此,这是由进入中职学校学生的来源类型所决定的。这一部分学生最显著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思想前卫,对什么事情都有一种好奇感,这种好奇感来的快,也去的快,思想极易波动。尤其表现在课堂上,他们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时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言行,还有时甚至不服从教师的管理。

(三)文化程度低接受专业知识有一定的难度

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初中毕业,他们学习的文化基础知识不及高中生牢固。在进入中职学校后,中职学校一方面给予这些学生文化基础课的补充,使其文化基础知识达到一定的水平;另一方面给予这些学生专业基础课的讲解,但在讲解专业课时学生普遍反映听着吃力,很多内容不理解。其因素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教师教学问题的存在。

二、激发学生对学习会计课的兴趣

初中毕业的学生进入中职学校,选择会计专业大部分是家长的抉择,学生自己只是顺从而已,这就存在一个学生对此专业是否感兴趣的问题。只有学生对这门学科感兴趣愿意学习时,他才会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兴趣有自发兴趣和引导兴趣两种,这就给会计专业教师带来了机遇。

(一)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

当初中毕业的学生进入中职学校选择会计专业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让选择这种专业的学生知道这种专业在社会中存在的必要性,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这种专业学习的兴趣。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不管是小企业的经营,还是大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会计,它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着各种各样的参考数据:产品的开发离不开会计的前期预算;产品的生产离不开产品生产成本的控制记录;产品的销售离不开产品销售成本的正确计算;企业经营的好坏离不开经营成果的计算考核,会计工作贯穿于企业整个经营的全过程。这里最关健的是:一定要给选择会计专业的学生讲清这个道理。

(二)树立做会计人的梦想

社会之大,行业之多,各行各业需要不同层次的会计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人才,他们在不同层次的会计工作岗位上为企业、为国家作出了贡献。作为中职学校的学生,教师应鼓励他们树立起做会计人的梦想,告诉他们:只要用心地去学,用心地去做,再加上专业教师的精心辅导,中职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三)激发学生学习会计课的热情

任何一门课程都有枯燥的内容和生动的内容。其实枯燥和生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教学方法应用的得当就可以把枯燥的内容讲得生动活泼。比如:在讲解会计等式时,如果直接把这个等式写在黑板上,按照书本中的内容去讲,学生是很难接受的。教师可以采用引导的方法告诉学生:如果学业有成,在毕业后可以从事会计工作,也可以自己开办企业。如果自己开办企业资金从哪里来?待学生思考片刻后,教师可以适时点拨,总结出企业的资金来源:一是借来的;二是投资者投入的。由此得出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把讲课内容和现实社会连接起来,举出一个生动的例子,学生是很乐意接受的,尤其是初中生。设问诱导是讲课惯用的手法,如果应用得好,应用得恰当,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提高会计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

会计课是一门专业技术性和技能性都很强的课程。中职学生入学后是否能够学会学好这门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授课教师自身的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水平。如果授课教师自身没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娴熟的授课技巧,很难把会计专业知识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因此,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师应不断进取以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

(一)广泛开展教学经验交流

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都有各自的特点,这一特点如果能够在教学中集中地加以应用,它的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会计这种技能性较强的课程。这就要求会计专业教师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教学经验和教学技能的交流,其形式不应仅仅停留在说课、观摩课的基础上,还应该把它扩展到专业教师面对面的直接技能的交流上。因为这些技能往往需要时间的积累和经验的总结,它来自于社会的实践和教学过程的提炼。

(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任何一位会计教师要想上好会计课,仅仅拥有较强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只有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结合在一起,会计课才能讲的生动,才能吸引住听课的学生。所以会计专业教师应在课余时间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参加会计实践活动,到企业中做一名会计咨询顾问、当一名小企业中的会计辅导教师或一名兼职的会计人员,都可视为是一种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好方法。它既能达到专业教师了解社会需求知识的变化,还能充实教学授课的专业内容。

(三)企业会计人员与学校会计教师相结合

在会计课的教学中,对于那些操作性强的课程可以聘请企业有实际工作经验、工作能力强的专业会计人员来学校授课,让他们讲授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他们的授课能给课堂带来生机、给教学内容带来活力,会计教师可以从中汲取在书本中得不到的教学内容,还可以把书中脱离实际的内容从教学内容中分离出去,使教学内容更加精炼、更加精彩、更加贴近于实际的需要。

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会计知识

(一)上好第一堂会计课

对于第一次上会计课的学生来说,会计课的内容与其心目中的会计概念可能会有较大的差距。简单与复杂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所以在上第一堂会计课时,会计教师应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把枯燥的内容生动化。比如:在讲解第一章总论时,会计的概念就不必讲的复杂,只要让学生知道和理解什么是会计一词的含义就可以了;对于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也不必讲得使其枯燥,如在讲解“四柱清册”时,教师只讲“四柱”的含义,让学生知道这“四柱”的内涵至今还延用着就行了。给学生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其能够在感觉不到难的情况下掌握会计知识。

(二)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在教学中有很多教学方法可供授课教师选择使用,但不同的教学方法其效果是不一样的,选得好,教学效果就好。比如在讲解资产=权益时,权益有两部分组成:一是负债;二是所有者权益。为什么负债也能构成企业的权益?形成企业的资产呢?教师可以用幽默地教学方法举出一个例子:如果企业拿着借来的钱到商店去购买商品, “师傅,这商品不能卖给你,因为你手里拿的钱是借来的。”售货员能这样说吗?一个幽默的例子就化解了这个问题,同时学生也在快乐中理解了权益的内容。

(三)教师人文精神的体现

中职学生年龄小,自立能力欠佳。他们在学习中不仅需要专业教师在授课时的知识灌输,更需要在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专业教师的理解和帮助。学生是否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授课教师的关心与呵护。如果授课教师在授课时能够用快乐的心情时时点拨学生的迷津,下课时对学生不理解的问题能够耐心地一一解答,在教师人文精神的体现下,学生会在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中,轻松地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 周济.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报告[N].中国教育报,2009-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