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范文
时间:2023-09-12 17:19: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这些课程设计或实践环节都是由某一门课程所设置,人为地将一个项目的整体设计割裂开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对专业知识与技能整体的认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同时,由于现行课程设计体系中每门课程均强调自身设计的完整性、综合性,难免会出现重复设计任务,这不仅占用了学生较多的业余时间,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造成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降低了学习效率。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设计作用,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达到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基于项目建设程序的课程设计一体化改革将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程管理专业系统化课程设计内容
1.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实践能力要求。
工程管理专业具有复合型和技术应用性的特点,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通过调查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要求,结果表明,各方一致认同的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主要有:编制概预算的能力、工程造价管理的能力、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工程合同管理的能力、工程造价软件使用的能力等。
2.基于工程建设程序的课程设计内容。
作为工程管理专业学生,今后工作可能涉及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各个环节,因此有必要加强以工程技术为基础的经济、管理方面的实践教学,强化专业特色。根据上述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可以培养方案中开设的相关课程设计内容有:工程项目的前期策划、可行性研究报告、招标投标、编制施工计划、编制预算报告、进行工程结算、参加工程验收、编制合同管理文件、编制竣工报告等实践环节。这些实践环节看似繁杂、独立,但他们之间又紧密衔接,涵盖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计一体化改革旨在依据工程建设程序,让学生共同设计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依次开展相关课程设计。
三、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计一体化改革的实施
1.结合专业培养计划合理安排课程设计的顺序。
通常课程设计是单独安排在几周的时间内集中完成,所以课程设计之间的先后顺序,可以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程序,考虑课程设计任务之间的专业知识要求及学生的任务强度,分步骤安排在不同学期,具体。
2.课程设计的选题。
考虑到进行课程设计一体化,即在专业培养计划中按一个具体项目的实施来安排,所以在课程设计的选题上,以工程项目为导向、实际工程为载体,再现实际岗位的真实情景。因此可以选用真实具体的小型工程项目,比如普通商品住宅、公寓、写字楼或厂房等项目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资料,使学生经过一个较为完整的建设全过程。
3.制定完善课程设计系列指导书。
要进行课程设计的一体化改革,那么必须事先确定各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统一各课程设计的基础资料,将前面课程的设计成果资料作为后续课程设计的基础资料。这就需要加强各门课程设计指导教师间的协调合作,使指导教师都认可一体化改革能带来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在正式实施前,各指导教师统一协调好,选择适当的工程项目为基础资料,各指导教师明确各门课程设计的具体目标、内容、要求、进度安排等,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课程设计系列指导书,通过系列指导书也能够使学生在开始就明确某一门课程设计在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中的作用及前后关联的顺序。
4.课程设计的组织。
安排课程设计除了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就综合素质的培养。前面也提到对于工程项目全过程的管理需要专业人员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及工作协调能力,特别是在面对复杂的工程设计时,团队分工协作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设计过程中采用“精讲、多练、勤思考、分组讨论”等原则,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因此,课程设计的一体化要求各门课程设计分组完成,小组成员统一,每个小组成员在5人左右,当然在分组时应考虑到基础不同的学生尽量在各组中实现平衡分配,每个小组确定一名组长,组长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小组讨论决定总体设计方案,分配各组成员具体任务。组长的人选可以因课程设计不同而变换,这样尽可能使每位学生都有可能担任一次组长的角色,培养工作协调能力。成员之间分工不分家,努力营造各小组“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实际沟通能力。
四、结束语
篇2
(一)课程体系设置欠合理
由于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的工程管理专业开办时间较短,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还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中。其中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一些欠合理的地方,如课时少而内容多,某些先修专业基础课程变成了平行课程,学生学习时往往存在力学、结构基础知识薄弱,概念不清等问题。
(二)教学模式滞后
工程结构课程内容多,涉及范围广,实践性强,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课。而理论和实践教学模式却相对固定,缺乏对学生进行工程思想的培养;课程内容涉及许多基本设计原理和各种规范,学生普遍反映难以全部接受和消化。
(三)学生动手能力不强
工程结构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应用学科,既需要数学、力学、材料科学等知识作为基础,又需要广泛涉及工程实际,还要求学生具有实际动手能力,而教学中提供给学生进行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较少,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较死板,缺乏实际运用的能力。加之工程管理为文、理科兼招专业,许多同学特别是文科生理科基础较薄弱,并且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有畏惧心理,更加剧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矛盾。
二、工程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一)明确课程地位,优化课程内容
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是工程技术,离开了学科基础,工程管理无从谈起。学习工程结构能使学生对管理对象———工程的物理属性有必要的了解,这也是做好工程管理的前提条件。而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等结构类课程内容非常多,涉及范围广,对理工科基础要求很高,使得很多同学尤其是文科生学习上产生畏难情绪。笔者曾对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2010级工程管理专业的120多名学生做过问卷调查。这部分学生中约65%的学生是文科生,虽然大部分学生已意识到工程结构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但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因为学习难度较大而感到无所适从。调查中还发现,绝大多数同学所反映的课程学习难点主要集中在学习内容繁杂,各种公式、符号多,对规范、工程实际不了解等方面;一部分文科生还因为理工科基础不扎实导致学习较困难,学习兴趣不高。由此可见,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针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内容,合理确定教学重点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就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而言,工程结构知识主要是为工程管理服务的;工程结构课程的教学目的也应该充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独立学院的办学理念,工程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以服务管理为出发点,以必需、实用为原则,突出基本原理的学习以及理论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理论教学以结构的基本概念、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结构设计原则、基本构件的设计计算与构造要求等内容为主,同时结合实验、实践教学进行知识的巩固、强化、提高。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兴趣,考虑学生基础,扬长避短;内容编排上,要突出重点,弱化难点,着重帮助学生建立工程概念,掌握基本构件的设计方法及其构造要求。比如针对文科生多、理工科基础较差的实际情况,减少相对抽象、晦涩难懂的理论推导内容,把重点放在公式的物理意义和应用上,更多地将学生感兴趣的、与工程实践关联紧密的内容引入课堂教学。针对学生反映公式、符号多,对规范较难理解的问题,可以适当增加结构施工图教学,将构造要求和规范意识贯穿于教学过程。注意教学内容的衔接,包括先修课程与该课程章节内容之间的衔接。以混凝土结构为例,结构的特点、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基本构件的设计计算、构造要求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等内容前后关联,形成体系。在课程衔接上,加强与其他课程任课老师之间的沟通,了解该课程与先修课程如力学、建筑材料课程重叠的内容,同时关注后续施工、造价等课程与该课程的结合点,争取把有限的课时用到最关键、最实用的知识点上。强化实验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另外,配合课程设计,将教学内容在有限的课时内进行有效的拓展,引入结构施工图教学,结合结构施工中常见的结构计算问题进行讲授等。
(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普遍缺乏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特别是文科生比较害怕纯理论的学习。而传统工程结构课程的教材和教学安排都过于强调理论性和系统性,往往容易让学生感到高深莫测,而一到实际应用时又感到无从下手。因此,在教学中应扬长避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入直观有效的工程实例教学方法,“以用促学”,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思维方式及工程意识的培养,课堂讲授不要仅限于具体、繁琐的知识点以及逻辑性强、理论性复杂的公式推导,而要结合工程实例或试验,先建立工程概念,再进行理论分析,最后又回到实际中,利用分析的结论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问题。特别是针对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要通过一个案例的讲解综合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经济意识、管理意识和创新精神。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兴趣。比如讲解一些较难的理论性问题时,可以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由易到难,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层层推进,直至完全解决问题。另外,对于学生普遍反映的结构设计计算公式繁多、比较难记忆的问题,可以通过类比、对比的方法,找出其内在的规律,再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如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都是由截面应力图、承载力计算公式和公式适用条件组成的,可以作对比讲解,归纳总结。教学手段应多样化,要在保留传统良好教学方式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笔者在教学实践和问卷调查中发现,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在课程教学中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不少学生反映,某些问题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对理解和记忆有较大帮助。同时实践也证明,在保留学生乐于接受的传统教学方法的前提下,结合多媒体教学,将图、文、声、景等融为一体,不仅可以较好地缓解课时减少而课程内容增多的矛盾,而且能使缺乏工程概念和工程经验的学生加深对抽象事物与工程过程的理解与感受,大大提高教学时效。此外,教学中应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教与学本来就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课内交流除了一般性的问答和讨论外,笔者还尝试让学生走上讲台。具体做法是先让学生针对某些问题进行自学,然后请学生代表走上讲台给同学们讲授,最后集体讨论,形成师生之间的换位思考和知识、想法的交流。这样不仅能帮助教师和学生寻找到最适合的讲授方式和学习方法,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课外交流则借助学校的网络课堂这一良好的交流平台,上传教学资料,布置习题,与学生在线或留言讨论等[6-10]。
(三)采用综合考核手段
传统的结构类课程考核形式单一,内容较片面,难以客观、全面地评价教学效果;加之考试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容易让学生为考试而考试,甚至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针对传统考核形式的弊端,结合结构类课程的特点,将考核总成绩分为三部分:平时成绩、开放式考试成绩和闭卷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等;开放式考试成绩包括实践动手能力以及读书报告或研究报告成绩等;闭卷考试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能力。采用综合考评办法,旨在改变“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的不良状况,促使学生带着兴趣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课程教学改革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传统的“教”,即“传道、授业、解惑”外,还应该体现“导”的职能,即“引导、指导、辅导”。这就需要教师博览群书,摆脱教材的束缚,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对该门课程的知识能系统全盘的把握,并能灵活组织教学。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未来工程技术人员的前提是教师的教学应具有足够的创造性。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授课内容进行充实和丰富,做到融会贯通,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以及不同顺序讲述同一个问题,使学生对问题有全方位的理解,让学生易于接受且乐于接受。目前,许多专业课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大多缺乏教育、教学方法的专业知识背景,因此除了要努力丰富自身专业技术知识外,还应当学习和了解如“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的基本原理;在社会风气日渐浮躁的今天,更应秉承优良的师德师风,精诚执教,关爱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三、结语
篇3
一、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此后,国内陆陆续续已经有三百多所高职院校开设了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随着时间的发展,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涉及面广、实践性强、发展迅速等特点日益凸显,但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仍沿袭着传统的教材教具、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育体制。为了更好地认识到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和亟待改进的问题,课题组走访了本市其他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并在全院范围内展开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发现:
①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过分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且理论知识偏多而且侧重于学术性,很多学生难以理解其中的概念;②过分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性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即使提高了实践课的比例,理论与实践仍然缺乏有机衔接,不利于课程的整体优化;③教学方式陈旧,仍以教师为中心,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④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也不明确,成绩评定几乎都是以学生的期末笔试成绩为主,使学生严重缺乏培养动手能力的机会,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虽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新型模式已经在各大高职院校流传开来,但实行方面欠佳。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目前对人力资本的质量要求并不是特别高,也不太注重对员工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市场中的企业也没有有效地吸纳学生开展“半工半读”的岗位需求,导致所谓的“校企合作”流于形式,仅仅是为学生提供参观或短期实习而已,没有开展真正意义的工学结合。可见,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不容乐观,亟需参照当前国际流行模式,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改革。
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因此,教学模式改革要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且更要凸显实践性,将实践教学放在重要位置,形成一个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新模式。
1、开展双边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内容、有评价的双边活动。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改变原本完全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扬弃“垂直交流”的家长制教学,提倡“平等对话”的民主教学,适当将学生参与进来,也就是开展双边教学模式。这种灵活、丰富、全面的双边活动,能有效地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主导作用。
2.设置工学结合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工学结合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载体,把课堂学习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在国外十分流行。高职院校应该从市场需求出发,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该少而精,技能要强而专。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来讲,其课程设置要遵循三个原则,即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也就是说,课程的设置应该根据本专业的岗位要求,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导入行业技术与岗位职业双标准,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体现职业性。同时,课程设置还应贴近工程实际,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另外,还需以建筑业企业需求为导向,充分听取企业在工学结合方面的建议,同时进行教学、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
3.注重学生的课程实训。高职院校应该为课程学习的每一阶段设置相应的实践环节,来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来完成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具体来讲,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教研室应该根据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际需要,积极编制课程实训计划,最好是引入国际厂商的优秀课程资源,来丰富我们高校的课程体系;同时,认真听取校外实训基地指导教师的意见,引入大量工程实例,摒弃脱离实际的实训做法,让学生在仿真的工作环境中“真题真做”,形成理论联系实际、实训实习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总之,高职院校应尽量通过课程实训、阶段实训和基地实训来达到对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
篇4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专业方向;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沈艳丽(1969-),女,沈阳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工程财务管理、工程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12.2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12-63-02
一、问题的提出
工程管理专业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开设不足 15 年,已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市场前景十分看好,故国内大部分工科院校都设有工管专业。分为工程技术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国际工程建设管理、房地产经营及物业管理 5 个专业方向。相关高校都是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品牌战略的需要,在上述 5 个方向中选择一至两个方向,并依此确定该专业的主学科归属与办学设置,或偏重于管理或偏重于技术,进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教育方向。例如,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的工管专业是以管理学研究而誉满全国的品牌专业;天津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工管专业都是国内一流的工程技术型管理专业;而东北财经大学的“投资工程建设管理学院”则是培养工程投资与造价管理的高端人才基地。
依据教育为社会服务、为市场服务的宗旨,着眼于弥补电力工程建设中估价、施工及管理人才缺口,结合沈阳工程学院在经济学、管理学、电力工程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工程管理专业设电力工程建设方向。
二、电力工程建设专业课程设置符合人才培养要求
沈阳工程学院的办学定位是以工程教育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学生是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和未来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根据市场调研以及沈阳工程学院的定位,学院提出了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较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方法和手段,面向电力工程等工程建设领域、工程造价相关领域,从事项目施工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突出工程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突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过程;突出“产、学、研”结合的育人特色;突出具有创业和创新人才潜质的能力培养。也就是说,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应充分考虑行业和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适时地根据区域经济和电力建设行业发展调整专业方向,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电力行业和区域经济。
三、电力工程建设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
1、根据人才市场对同时具有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知识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突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造价方向专业特色,在开设电力工程基础、动力工程基础、电力生产概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等工程技术类课程。开设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方向专业课程主要有电力工程基础、电力生产概论、电力生产实习、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电力设备概论、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电力工程实训等课程。按照职业能力的要求,从职业资格认证角度增设了造价师方向,并结合注册造价师的考试科目,合理地安排了课程,增加岗位适应能力。
培养应用型人才,重点培养学生技术开发与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应用型本科课程设置中至关重要。其中专业课基础实训课设置了工程测量实训、工程结构实训、工程估价实训和工程项目管理实训,并强化了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实训、工程概预算软件实训、工程项目沙盘模拟实训,利用学院的优势学科的基础实验室优势,加大教学实践环节力度。如: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方向增加电力工程实训、发电厂动力设备实训等实训环节。实践环节中的毕业设计:安排学生到沈阳工程学院基建项目、校外实习基地的电建施工项目等建设单位参与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等实际工作,并结合所参与的实习项目来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进行强化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专业设置采用“教学阶段—课程平台—能力训练”模式。我们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自身特点,参考了同类学校的培养计划,本着优化结构、保障重点和突出人才特色的原则,经过科学分析制定了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分为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教育这3个阶段。各个阶段根据知识传授和人才培养规律,按公共基础课管理基础系列课土木工程系列课专业课电力建设专业方向课的顺序,设置一系列循序渐进的系列课程平台。每个课程平台又与一个或若干个能力训练模块相对应,着重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工程技术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和执业技能训练。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按照相互衔接、相互渗透、顺序进行、整体推进的态势组织教学,全过程地培养学生能力。
通过以上多层次的课程体系达到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工程技术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和执业技能训练的目的。
篇5
关键词:工程管理;递进式;课程设计
作者简介:王士金(1975-),男,山东临沭人,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郭树荣(1963-),女,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山东 淄博 25504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115-02
工程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木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基本理论及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接受工程技术方面的实践训练,具备从事工程管理专业的基本能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2]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结构工程综合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招投标设计等一系列主干课程都增加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实践教学环节得到进一步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了一定提高。但是,由于目前这些课程设计都各自独立,忽视了这些实践教学环节间的有机联系,[3]导致学生的整体意识不强,影响了人才培养的效果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按照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迫切性。
一、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践教学环节前后联系不紧密
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目前课程设计多是针对某一门课程设置,独立性较强,忽视了所学知识的前后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专业知识的“系统”认知,从而导致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具体到实践教学,若不重视前后知识的有机联系,在后面的课程设计中就比较困难,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很难到达要求的教学效果。
2.缺乏团队协作精神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计主要有房屋建筑学、结构工程、建筑施工、各方向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组成。而各门课程的指导老师在制订指导书时对后续的课程设计考虑不够,这就要求各专业、方向的指导老师要加强专业方向间的沟通交流,这也是导致学生综合能力不高的一个原因。而在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不够,个别学生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影响了课程设计的进度及质量。
3.学生组织及成绩评定不完善
学生的课程设计分组比较随意,没有充分考虑各组内学生交流提高的因素。课程设计完成后成绩的评定不够客观,不能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二、递进式实践教学基本思路
1.工程管理专业递进式课程设计的内涵
“递进式”课程设计是指在紧密围绕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以素质与能力培养为中心,确立每门课程设计应实现的目标,达到前面的课程设计为后面的课程设计服务。具体而言就是前面课程设计的成果作为后面课程设计的依据和背景知识。
2.递进式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根据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及毕业生应具备的综合实践能力,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计递进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围绕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为中心,以递进式课程设计为线索,将前面课程设计的成果作为后续课程设计的基础和依据,在后续课程设计在前面课程设计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该课程所需的资料,成为该课程设计的原始资料。这样,各门课程设计既分工明确,又各有侧重相互联系,围绕着递进式课程设计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见图1)。
三、递进式课程设计的实施与效果
1.递进式课程设计的实施
(1)选择合适的课程设计背景资料。递进式课程设计所选择的工程项目应为常见的、非公益性项目,如办公楼、商品住宅、学生公寓等作为设计题目,再据此增加各门课程设计所需的其他相关资料作为原始资料。
(2)指导老师间的协调合作。作为各课程的指导老师通常仅熟练掌握自己所授课程的专业技能,而递进式课程设计涉及到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及招投标等各方向的课程设计,各方向指导老师间沟通协调很关键。因此,要成立一个专门的指导小组,由资深教授任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共同研究讨论,充分协调好各方向、各专业,选择合适的设计题目,确定各门课程的设计内容及深度,避免设计内容过于简单或重叠,使各门课程设计间能够紧密衔接。
(3)递进式课程设计的组织实施。布置设计任务和介绍设计内容是递进式教学的首要任务。在设计之前给学生讲清楚递进式课程设计的目标、设计思路和成绩评定方法,使学生做到设计目标明确。根据学生的理论成绩合理的划分设计小组,结合学生的兴趣及设计深度要求选择一类具体的工程项目作为设计题目,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学生间的讨论交流。每组安排相应的指导老师团队,适度的引导和协调,在设计过程中进行跟踪指导。
(4)成绩评定。“递进式”课程设计的成绩由过程控制、成果答辩、完善提高三个部分组成。首先,对每一课程设计充分重视设计过程的考核,如对设计方案的评价;设计小组的团队协作精神、认真分析问题的能力等都是成绩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课程设计完成后对设计成果进行答辩式评定,具体由两位以上的指导老师组成答辩组对学生的设计成果进行答辩式综合评价,重点评价整个设计成果的完整性和与实际工程的符合程度。最后,对成果答辩提出的问题补充完善的完成情况也计入成绩里面,这些修改完善的资料及课程设计的成果一起作为后续课程设计的原始资料。通过以上全面、综合考核,能够客观真实的评价出每位学生的设计成绩,又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同时对学生以后的课程设计做好准备。
2.递进式课程设计的实施效果
经过对三届学生实施递进式课程设计后的综合评价,能够达到以下效果:
(1)学生能够较系统的掌握专业知识。由于下一阶段的课程设计是在上一阶段设计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这就使得学生对知识背景比较熟悉,对后续实践环节上手快,知识掌握较系统,前后知识联系紧密,学习效率较高,同时加深了学生对工程项目的整体性认知,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设计内容综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递进式课程设计贯穿整个大学学习过程,综合了房屋建筑学与建筑结构以及各方向的课程设计,内容综合难度较大,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才能很好地完成课程设计,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重视后评价。由于后续阶段的课程设计是在前一阶段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这就要求每门课的课程设计评定完成后必须进行补充完善,这样才能作为下阶段课程设计的背景资料,否则后面的课程设计很难完成。这样就避免过去为了完成课程设计而上缴设计成果的问题,进一步巩固提高专业知识。
(4)教学相长。递进式课程设计内容覆盖面广,对指导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导老师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知识。而工程管理专业还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很多老师比较年轻,对自己所授的课程比较熟悉,其他方向的知识不丰富,要达到递进式课程设计必须不断充实提高,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四、递进式课程设计的不足
递进式课程设计前后联系紧密,并且后续设计是在前面设计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这样前面课程设计的质量就影响后面的设计质量。特别是房屋建筑学的课程设计,不仅涉及到建筑构造和建筑做法,也涉及到建筑材料、建筑标准和建筑规范等知识。而在校学生对这些知识很难考虑周全、理解透彻,这部分做得不好或不全必定会影响后面计价的准确性。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求指导老师在设计前加强这方面知识的指导和讲解。
五、结语
递进式课程设计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经过实践环节在逐渐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系统整体的知识体系。但该方式要求高,必须从学生、指导老师等多方面进行完善,才能使递进式课程设计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幸,杨文安,李明顺,等.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计系列改革研究[J].交通高教研究,2003,(1):56-57.
篇6
随着课程设置内容的改变和专业设置的调整以及多方向、通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推广,我校工程管理的专业增设了建筑结构课程。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随着近年来大土木概念的形成,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在今后工作中不时会遇到结构方面的问题,需要掌握结构方面的一般知识。
第二,通用性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拓宽知识面,掌握一定的结构方面的基本知识。
第三,工程管理专业的执业资格考核中,常常有一些结构知识方面的考核项目和内容。
第四,适合复杂多变的人才市场需求,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总之,工程管理专业掌握结构方面的基本知识是很必要的,而作为结构工程领域中很重要的建筑结构自然就成为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选修课或必选课。
2 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合适的教材少
工程管理专业开设建筑结构课程后,首先感到的是适合于这些专业的教材很少,往往只好选择结构工程专业的教材,由教师在内容上进行删减,在深度上降低要求,同时再补充一些相关专业领域的工程实际内容。这不便于学生对照教材进行学习和理解掌握,使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受到一定的影响。
2.2 教师对所授课程深度掌握尺度不一
建筑结构课程一般由结构工程专业教师担任,由于教师队伍的相对不固定和教师对相关专业知识的了解不多,因此对所授内容的删减存在盲目性,往往把工程管理专业学生视同结构工程专业学生,仅仅是教学要求放宽而已。
2.3 理论联系实际少
工程管理专业的建筑结构课程的授课时数相对较少,而且课程安排时间又短,再者没有安排结构工程方面的认识实习和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这样不利于学生消化理解,往往有可能存在走过场的现象。学生难以将所学的内容与专业课程和工程实际进行有机联系,教学效果欠佳。
2.4 前期和后继相关课程不健全
建筑结构的学习需要前期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三大力学课程的支撑,由于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没有或缺少这些前期基础课程的学习,所以学习有时感到困难。再加上有关本门课程知识应用的后继课程不多,就更难使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
2.5 重视程度不够
学生对工程结构及有关方面的内容重视程度不如对其专业本身的有关课程,认为可学可不学或学得好坏和今后专业的学习关系不大。而教师的教学要求一般也可能就随之放松,这也大大地影响到课程教学的效果。
3 改进措施
3.1 教材的选择对于不同的专业应尽量选择适合各自专业的教材,也可以选用专科或一些内容浅显的教材。鼓励自编教材,能更多地融入各自专业的相关内容,使学生感觉到学有所用,激发学习兴趣。有了各自专业的配套教材,将有利于教师对内容的掌握和深度要求的控制,同时便于学生自学。
3.2 补充相关的基础知识
不具备自编教材而选用结构工程专业的教材时,教师必须补充相关的前期课程内容,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中与建筑结构课程有关的基本知识。在习题和例题选择方面,宜选用与各自专业有关的工程实例和习题,因此教师必须编写针对不同专业的结构基本知识讲义,这有利于解决基础知识不足的问题。
3.3 适当安排课程设计
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一定时间的课程设计,能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如果课时不允许安排课程设计,可以安排类似于课程设计的大型作业,采用围绕主题,分阶段,逐步完成的方法,以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4 相对固定教师队伍
工程管理专业的建筑结构课程教学一般由结构工程院系的教师兼任,对非本专业出身的教师来说存在对专业熟悉的问题,相对固定的教师队伍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3.5 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
教师在教学上往往将非土建专业学生与土建专业的学生相提并论,但由于先期的基础课程不同,而且大多数非土建专业的学生将来不从事结构工程设计,因而如何在教学深度掌握方面能恰到好处,这就需要教师对所授专业的专业方向和专业的特点都要比较了解。并由此制定出合适的教学目标,合理规划教学内容。
4 教学体会
近几年主要工程管理专业的建筑结构教学,我们在教与学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4.1 了解专业特点
工程管理专业较多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和交通、水利工程的施工、造价、项目管理等。从学生毕业后的知识运用上来说,学生将来从事结构工程设计的可能性不大,绝大多数将从事与结构工程相关的工作,所以了解该专业的特点是每个教师必须事先做到的。
4.2 了解专业的课程设置
对所授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全面了解,熟悉学生已修的和结构方面有关的教材,了解学生掌握的内容和深度。一般建筑结构课程教学之前要求学生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或工程力学等都应修完,但有些专业上述的前期基础课可能没有全部开设,给学习建筑结构课程带来了困难。因此在安排该专业的教学时就必须补充力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并建立工程结构的概念。
4.3 基本原理和概念要讲清、讲透
建筑结构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材料的力学性能、设计原则、拉压弯扭剪构件计算、结构体系概念和计算等,这些基本点必须讲透讲清楚,使学生牢固掌握。在此基础上,才能运用于工程实际。在综合性习题或课程设计的选题方面应侧重选择与专业有关的内容,加强对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4.4 改进教学手段
尽量多的采用多媒体教学,扩大信息量。例如:建筑结构中的许多构造问题,如能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但能使学生产生直接的感官效果,同时又能弥补实践性环节缺乏的问题。
篇7
关键词:城市化背景,房地产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设计
中图分类号:F293.33-4
基金项目:河北工业大学教研立项支持项目
作者简介:李素红(1978-),女,汉族,河南汤阴人,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项目管理与风险控制
杜娟(1992-),女,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专业:工程管理
李天航(1994-),男,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专业:工程管理
1引言
房地产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行业。城市化导致了人口的大量迁移和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导致了对房地产的庞大需求。与当前房地产行业飞速发展的趋势不适应的一个集中性问题是人力资源的素质和数量远远达不到需求,整个产业的人才现状难以满足企业的现实需求。所有的房地产企业都希望得到复合型人才、高端人才,即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包括具备深厚的专业能力、熟练的业务能力、优秀的协调沟通能力、极强的责任心等。人才因素成为了制约房地产企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1]。
在此背景下,我们要充分重视房地产类人才建设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培养人的理念、方法和制度上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本论文旨在在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背景下,通过研究工程管理专业房地产类课程及其教学内容设计,结合我校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情况,改善房地产类人才的培养体系,以培养适应社会强大需求的房地产行业复合型人才。
2国内外房地产类课程设置现状
2.1 国外房地产类课程设置现状
国外房地产类课程的高等教育产生较早,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而且,房地产专业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受到社会、政府、高校等极大的重视。对比工程管理与房地产专业,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工程管理专业通常设置在工学院与土木工程相关的学系内,也有些学校在工学院中独立设系。而房地产专业通常设在商学院隶属于工商管理学科,有时独立设系,有时与金融、保险等为同一个系。总体分析,国外的房地产类专业设置特点[2]体现在:(1)加强通识教育的核心地位。(2)结合经济管理和城市规划的专业课程。(3)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灵活多变,在教学上采用的是案例式、沙龙式课程、工作坊、角色扮演、实地考察、讲座和开展项目等不同的教学形式,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或辩论,课外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课程作业,并提供充分的讨论和演讲机会,激发学生创造性思考,培育团队精神。(4)专业与行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密切。比如请房地产管理人员、房地产公司的决策者以及城市规划师等行业人士授课,更好地促进就业和服务社会。
2.2 国内房地产类课程设置现状
对国内大学的整体情况进行初步调研之后,我们重点分析了几所知名度较高的大学。调研结果显示,各个学校的专业主干课程中都会包含房地产类课程。如房地产开发类,包括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开发概论等课程;房地产经济学类以及物业管理类的培养学时相对较多;房地产市场营销类、城市规划类和房地产相关法规、政策类的课程大多属于专业选修课程,课时较少。上述课程基本上涵盖了工程管理专业房地产类课程的主要内容。同时房地产集中实践类课程也十分重要,一般是与其开设的房地产类课程内容相联系的,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房地产市场调研、房地产估价课程设计等。我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开设的房地产类课程很少,专业核心课程仅有房地产项目策划和房地产经营与开发,且课时较少,因此学生无法系统地学习房地产类课程,很难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来满足房地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通过上述分析,国内大部分高校房地产类相关课程欠缺,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我校的工程管理专业的房地产方向课程设置更不明确[3]。因此,我们结合我校现状以及调研数据资料,对房地产类课程及其内容进行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3 房地产类人才培养的调研分析
在城市化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房地产类人才的需求,我们分别针对房地产企业人员和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以发现房地产类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设计房地产类教学课程及其教学内容。
3.1 房地产企业调研
为了有效地开展调研工作,我们先对房地产企业经验丰富的员工进行了访谈,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了调研问卷,主要围绕房地产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内容设置情况,以了解房地产企业对学生知识、经验和能力方面的需求。问卷共调研了20位资深的房地产企业管理人员。调研结果发现,房地产企业认为大学生在从事房地产工作时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欠缺,着重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调研显示,企业管理人员鼓励学生参加房地产类前言讲座,了解房地产业现状、发展方向和趋势,建议学生多参加房地产类竞赛,如房地产策划大赛、算量大赛、房地产专业知识竞赛等,还建议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如房地产市场调研、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房地产项目管理沙盘模拟等。在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大部分建议开设建设与房地产法规、房地产策划、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等课程。
3.2 在校学生调研
学生问卷部分主要调研了学生对房地产类课程的学习兴趣、了解程度和对课程内容的需求等,在考虑学生需求的情况下完善房地产类课程设置。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于从事房地产行业的工作很有兴趣,但是比较缺乏信心。学生不太关注房地产的最新发展动态,大部分人只是主要通过网络途径偶尔关注,因此高校可通过开设一些前沿课程或讲座帮助学生了解房地产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目前高校开设的房地产类课程较少,大部分学生认为不能满足房地产业高速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希望学校能够增加房地产类核心课程,如房地产营销、房地产策划等。学生非常愿意参加房地产类课程实践活动,例如房地产类竞赛、调研活动,尤其是实习,希望增加此类课程的开设比例。学生主要参加了房地产策划大赛和BIM(建筑信息模型)大赛,希望通过比赛能够增强实践动手能力。总之,在学生看来,将来从事房地产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专业知识不足,因此学校应当设计系统的房地产类课程体系,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4 工程管理专业中房地产类课程及其教学内容设计
4.1 工程管理专业中房地产类课程设置
结合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国内外课程设置的现状以及对房地产企业人员和工程管理专业在校学生的调研,本论文从理论和实践环节设计丰富多样的房地产类课程,主要从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前沿课程(或讲座)、集中实践课、专业竞赛六个方面进行设计,具体设置的课程如下表所示。
4.2工程管理专业房地产类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1.专业基础课
《城市规划与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城市总体空间布局的原则和要求,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理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行政管理的理论,城市规划的法规制定、城市规划的行业管理,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审批管理,城市规划的实施和监督检查管理等。
《房地产制度与法规》主要内容包括:房地产法律规范概述、房地产开发用地法律与制度、城乡规划法律与制度、城市房屋拆迁法律与制度、工程建设法律与制度、房地产开发法律与制度、房地产交易法律与制度、房地产登记法律与制度、房地产中介服务法律与制度、物业服务法律与制度等。
2.专业必修课
《房地产项目策划》旨在提高学生对于房地产开发项目全程策划的能力。教学主要内容有:项目的前期定位策划(包括市场调研,项目定位,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等)、项目的推广整合策划(包括项目的VI设计,项目推广期、促销期、强销期、收盘期投放多种媒体的广告方案设计和各种促销活动的策划方案等)、项目的销售招商策划(分阶段销售价格的确定,项目的商业部分还要进行业态定位策划和招商策划)等。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系统地介绍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全过程的理论与实践,主要内容包括:房地产投资决策和经营决策、房地产企业融资、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前期工作、房地产建设过程的管理(包括勘察设计、招标、建设等)、房地产项目的营销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项目后评价、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案例等。
《房地产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结合建筑工程管理的实际介绍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主要内容为:房地产市场相关法规、房地产项目招标投标概论(招投标包括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中标等);合同管理包括监理合同、房地产项目勘察设计合同、房地产项目施工合同、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材料设备供应合同、保险合同、担保合同、合同管理、合同争议、总分包合同、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等。
《房地产市场营销》是以营销过程为主线,系统介绍房地产市场营销的理论、内容和方法、操作思路、操作流程、操作方法及实务操作内容,并包含案例分析和对国内外房地产市场营销的新经验、新成果、新理念进行解读。主要课程内容包括:房地产市场营销导论,房地产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房地产市场交易形式、房地产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房地产市场调查,房地产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房地产企业竞争战略、房地产市场营销战略,房地产产品策略,房地产价格策略,房地产营销渠道策略,房地产促销策略,房地产市场营销管理,房地产销售与管理。
《物业管理》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物业管理的产生与发展,物业管理的基本环节,物业管理性质与基本理论,业主自治管理,物业服务企业,前期物业管理服务,物业综合管理服务,物业经营管理,物业管理的招投标,物业服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物业管理资金等。
3.专业选修课
《房地产经济学》通过对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功能透视,阐明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介绍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供求管理、房地产价格、房地产周期、房地产产权与住房制度、房地产税收、房地产宏观调控、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是集经济学和工程技术知识于一体的一门专业课程,内容包括:房地产的基本概念以及房地产价格的特征、房地产与房地产估价、房地产价格、房地产估价原则与估价程序、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房地产估价的基本原则和程序、房地产估价的几种方法及其应用、房地产估价报告等。
《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主要内容包括:风险管理系统、房地产项目风险识别、房地产项目风险估计、房地产项目风险评价决策、房地产项目风险回避、房地产项目风险控制、房地产项目风险转移、房地产项目风险自留。
4.前言课程(或讲座)
《房地产政策及最新发展动态讲座》内容可大致包括四个方面:宏观经济热点问题解析、金融形势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与房地产投资战略、房地产市场现状及发展等。通过多内容、多层次的讲座使学生对房地产市场的现状有初步的把握和认识,并且逐步渗透给学生分析房地产市场现状的方法,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独立认识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及时把握住机遇。
《国内房地产企业的人才战略讲座》主要通过邀请企业专业人士,介绍房地产企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从房地产企业人才招聘、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角度进行人才战略分析。学生通过了解房地产企业的人才战略,结合人力资源结构,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可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水利类专业;课程设置;《工程资料管理》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6-0049-03
工程资料管理建设是工程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说,贯穿工程建设过程一直有两根线条:一条是技术性的,是抽象的,以工程资料为表征;另一条是操作性的,是实体的,以工程物理实体结果为体现。技术线条要早于、长于操作性的线条,在施工阶段,两者交织在一起。两根线条相互依赖、相互对应,技术性线条不能从建设工程中抽离出来,更不能忽略不计。工程资料管理建设是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核心问题,工程资料质量是工程竣工验收的重要标准,工程资料是认定事故责任、还原建设过程的重要依据。要想提高水利工程质量、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就要从两根线条建设做起。
一、高职水利类专业技能课程设置及存在的问题
1. 高职水利类专业技能课程设置。高职水利类专业为水利水电建设生产第一线培养从事工程建设、施工监理、安全管理、试验检测等工作的高技能、高质量人才。首次工作岗位有施工员、质检员、试验员、安全员、造价员、测量员、辅助设计人员、监理员、资料员等。通过对高职水利类专业工作领域的分解、归纳、整理、排序,得到高职水利类专业典型的基本工作领域。然后,通过对基本工作领域所对应的基本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如表1。
2. 高职水利类专业技能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高职水利类专业课程设置是按照专业培养目标,以工作项目为出发点,认真分析职业岗位能力的构成和形成过程,对原有的课程进行整合,削枝强干,突出实体的操作性能力培养,但却忽略了抽象的技术性能力培养。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1)专业技能证书课程设置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近年来,随着建设工程资料与档案管理对工程建设质量控制重要性认识的日益提高,工程建设资料管理作为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工程建设资料与档案管理的要求已经从微观提升到宏观,从基层技术实践提升到国家法规意志。但是,水利水电工程资料整编归档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整理速度慢,不能与工程同步、工程资料内容不全不真实、整编不规范、整编质量不高等方面。根本原因在于工程资料管理工作得不到社会重视,学校也没有培养学生的工程资料整编技能,企业缺乏既懂工程施工、又能整理资料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因此,如何造就一大批综合素质高,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又熟悉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专业人才满足社会需求,是摆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这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大量既懂专业、懂技术、又熟悉工程资料编制、整理、立卷、归档管理人员。但分析表1可以看出,根据工作任务对应的职业能力及形成的课程中只重视工程实物建设,而忽略了工程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工程资料建设。表1中的课程设置没有涉及工程资料建设,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工程管理日益规范,工程质量日益提高对工程资料的要求。
(2)专业技能证书课程缺失工程资料管理方面的内容。高职水利类专科学生通过三年专业技能证书课程学习,学生学会了工程识图、绘图,掌握了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的性能及其试验检测,熟知了混凝土浇筑准备工作、浇筑质量控制及注意问题。但是,学生知道施工图如何编制成竣工图吗?知道建筑材料从进场到工程使用要形成哪些记录、试验报告及其整编要求吗?从混凝土浇筑准备到浇筑,再到养护又会形成哪些资料吗?高职水利类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怎样?表2是笔者对即将毕业的水利类专科学生进行的简单的问卷调查,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知道如何施工,如何操作,但不懂工程实体建设过程中哪些属于工程资料,更不懂工程资料建设。
(3)学生缺少工程资料建设概念,无法形成理念。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缺失工程资料管理,学生头脑中就会缺少工程资料的概念,不懂工程资料分类编制管理,不能形成工程资料的重要性理念。在实际的工程中被动整理资料,甚至“造”资料,不能体现工程质量,影响工程管理水平,工程资料管理现状永远得不到根本改变。
二、《工程资料管理》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1. 满足企业需求,改变社会现状。根据上面分析可以看出,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出既懂专业、懂技术、又熟悉工程资料收集、整理、立卷、归档技术管理人员,满足需求,改变社会现状,高职水利类专业就很有必要设置《工程资料管理》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工程资料分类、形成、整理、组卷基本知识及要求,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就能准时、真实、准确、规范地编制工程资料,改变档案资料的编制与工程进度不同步、档案资料的编制不规范、工程竣工图编制内容不齐全、工程相关检测结果不真实、不按照规定的时限向档案管理机构报送工程竣工档案等现状,满足社会企业对工程资料管理的需求。
2. 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资料管理》课程内涵设置真正实现教学与生产的无缝对接。《工程资料管理》课程以各参建单位资料建设形成不同的学习项目,以工程建设过程中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先进行工程资料分类、编制管理、组卷归档基本知识的讲解,然后选典型案例进行工作任务练习、学习项目训练,做到学中练、练中学,理实一体化。
3. 形成理念,提高工程质量及工程管理水平。《工程资料管理》课程的融入,不但能使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为社会培养懂工程资料整编归档、懂工程技术的人员,而且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使高职学生在学校就已具备认真对待工程资料的态度,形成了工程资料很重要的理念,走上工作岗位从事工程建设过程中就不会忽略工程资料建设,反而会同时抓工程建设的两根主线,为提高工程资料建设水平、提高工程质量奠定基础。
三、结论
1. 水利类高职专业设置《工程资料管理》课程,形成了既突出实体的操作性能力培养,又考虑抽象的技术性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弥补了其他专业技能课程在内容上对工程资料管理的缺失;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设计《工程资料管理》课程的内涵,使学生一走上工作岗位就能胜任工程资料整编归档工作,真正实现教学与生产的无缝对接。
2.《工程资料管理》课程设置使学生树立正确编制、管理工程资料理念,有利于两根线条同时抓好工程建设,可真正培养出懂工程实体建设和资料建设的技术人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于推进工程建设者对建设工程资料档案管理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及提高工程质量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唐宝金.论建设工程质量与工程档案管理[J].安徽建筑,2009,(6).
篇9
关键词:工程管理 应用型 技能培养
工程管理专业已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其重要性也逐渐得到了广泛认可。从专业范围、开办学校、招生人数、从业教师数量、专业文献资料收藏等各个方面来看,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较宽的知识面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是到企业从事施工、管理等工作。
一、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内容
工程管理专业技能包括技术、经济、法律、管理以及通识技能。
1.技术技能
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首先要掌握一定的投影原理及制图与识图的基本知识,能熟练地使用AutoCAD进行工程制图,会绘制简单民用建筑的平、立、剖面图,能够进行简单的结构计算。其次,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工程测量仪器,能够掌握控制测量、施工测量、变形观测的野外数据采集和内业数据处理。另外还要熟悉建筑材料的主要品种,能够进行建筑材料性能试验;并且掌握建筑结构知识与建筑施工技术,掌握现行的主要规范,能够制订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能够完成现场的施工组织、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资料管理等任务。
2.经济技能
需要掌握工程经济所涉及的基础知识,进而掌握工程经济中的重要知识点,即可行性研究工作中的工程评价(含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环境评价)及工程后评价。
3.法律技能
熟悉建筑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法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具有诉讼、仲裁的一般理论知识,能够就工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法律建议。
二、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途径及方法
1.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诸因素高度集成的综合性教学活动。为了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应开展多种教学模式的尝试。把专业课程分为体验型、研究型、辩论型、案例型、咨询型、参与型、再现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放映录像、设置案例、题目辩论、课堂实践等多种形式,先让学生了解本课程对学生就业技能的要求,然后提出问题(训练型题目),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然后采用一定的方法、手段和工具来解决问题。
2.建设工程管理实验室
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已有实验室的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和共享,突出重点,建设有特色的工程管理实验室。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和拓展,而且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实践性教学和工程实践应相互交叉、互相渗透,有机结合,这样使实践教学更体现工程特点,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4.建设课程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建设是将教学、科研、生产三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与创新技能,可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例如,以百色学院东合校区为测区,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建筑工程测量》的校内实习基地。当前,我校澄碧校区将要开展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也是一个较好的机会。
5.提高教师的技能素质
从事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的教师可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属于高端科研层次,着力于工程建设前沿课题的研究;另一层次要求教师应具有大量的实践经验。两个层次的结构比例根据学校的定位不同而不同,对于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大学,应重视“双师型”(教师、执业工程师)教师的培养,“双师型”教师必须定期到企业中进行工程实践,以增强工程意识和工程经验,并能够把工程实践经验带到课堂中去,传授给学生。教师可以亲自了解社会需求以及课堂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开展专项技能训练。
三、结语
百色学院作为一所刚完成转型的地方院校,在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办学理念、办学经验等方面还处在积极的探索和试验阶段,这与百色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尚有一定差距。因此,我校从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角度出发,研究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对策,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尽量做到“量体裁衣”。
(基金项目:广州大学――百色学院合作科学研究项目(GBK2010005))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工程管理专业(四年制)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徐业滨.对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7):57~59.
[3]王进.基于信息化的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61~62.
[4]郭志涛.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J].中国冶金教育.2008.(3):152~156.
篇10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课程整合;课程设置;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直接关系到大学和专业在人才质量、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各学科知识不断扩张,教学内容重复交叉越来越多,课程之间缺乏足够的相互联系,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沉重的负担,“为此全国许多院校开展了课程整合式教学改革,使相关课程能够交叉融合,形成整体协调的新型课程体系”。根据其他院校改革经验,笔者所在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对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探索,并进行了课程整合的初步尝试,目的是使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整体化和科学化,以适应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需求,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顺利发展。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根据教育部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科技、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管理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方法与技术,能从事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根据教育部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3)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4)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5)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并列出了管理学、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经济学、公共关系、公共财务、管理定量分析、应用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等主要课程。笔者所在学校属于医学院校,举办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偏向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因此,在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上以围绕卫生事业管理方向而定。经过我们的调研,认为过去的课程设置存在以下问题:
(一)医学课程设置所占比重过大
作为医学院校开办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过去,我们在课程设置指导思想上一直是要充分发挥医学院校自身的学科优势,突出医学特色。因此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认为医学课程设置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突出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区别于其他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长期形成了“医+管”的课程设置模式,导致医学教育课程多,课时总量大的问题(2007年培养方案调整前共开设了13门医学课程,共计878学时,占总学时的31.90 %。2007年培养方案将医学课程调整为12门,共710学时,占必修学时的28.35%)。加之过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招收的是文科学生,学生学习医学课程的难度大,学习负担沉重。
(二)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由于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发展时间较短,至今没有统一的、标准的培养模式,尤其是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特点。笔者所在学校采取“医+管”的模式,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表现在忽视各学科的内在联系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存在着(1)知识体系庞杂、层次混乱:即有行政管理的内容,经济、工商管理内容,也有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2)课程分类不准确、课程功能不明朗: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之间界限化分不明确,如《公共关系学》这么课程究竟归入基础课程还是专业课程,一直没有定论,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握不住重点,教师在讲授中也不知所措。(3)课程内容陈旧或交叉重复以及相对脱离实际等问题,如《初级卫生保健》课程的内容已经非常陈旧和脱离我国现阶段卫生保健的实际需要。(4)管理专业课程学时所占比重较低,占总学时数的22.08%。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整合的设计思路与实践
以前的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上,只是简单的将医学课程与管理类课程牵强的捆绑在一起,可谓泾渭分明,缺乏逻辑关联,形成管理与医学的教学各唱一台戏,课程设置不完全合理,出现教师对专业培养目的不明确,学生对本专业缺乏整体认识,造成了教的不自信与学的不明确现象。因此如何解决医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整合成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学校针对这一专题进行了调研和探讨,对相应课程进行优化和整合,其目标是立足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探索并构建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具备必要医学知识的特色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此对管理专业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进行确切的定位,从专业建设角度对医学课程和管理课程分别进行整合,以管理专业建设规划指导医学课程内容,同时,鼓励专业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加入医学理论知识。
(一)医学课程的整合
笔者所在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服务于医疗、预防、保健等机构及卫生行政部门,从事卫生管理、卫生监督、预防保健、计划生育、疾病控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因此,要求学生具有本管理专业的知识和才能,同时也必须掌握相关的医学知识。我们以往的医学课程内容包括了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等十余门课程。由于科目多,内容多,课程之间的衔接较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难把握深浅度,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有畏难情绪,重视不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较差。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让学生对医学知识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让其后在学习工作中能够用得上。为此,在不违背医学教育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依据专业培养目标,我们对医学课程进行了整合,采取与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分离,设置独立的适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医学课程,即把医学课程整合为基础医学概论和临床医学概论两门医学课程,学时也做了相应的调整。(见表1)
基础医学概论是把具有内在联系的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等课程有机的融合一体。临床医学概论是把内科学、外科学等课程有机地融合一体。这对任课教师的课堂讲授提出了较高要求,比如要求教师对一些疾病的讲解应“着重从管理角度应抓住些什么问题才能提高诊断、治疗、护理质量;如何判定该病的病案书写、诊疗计划的质量,用药是否合理规范,卫生服务者通过何种努力才能缩短病程,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损失与痛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等”。
“医学课程的整合不是几门医学课程的简单压缩,而是医学知识的有机整合。其优势在于给予学生比较明确的重点,增加了知识的广度,降低了知识的深度,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目的地、比较系统地掌握基本的医学理论知识,完善知识体系”。当然这种整合也有一定难度,整合后的知识体系可能涉及几个学科和几个教研室的教学内容,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而专业教师匮乏可能是制约课程教学效果的瓶颈。
表1 医学课程整合统计表
原课程名称及学时数 整合后课程名称及学时数
基础医学课程:系统解剖学44
生理学60
免疫学20
微生物学24
病理学58
药理学60
病理生理学54 基础医学概论120
临床医学课程:诊断学84
内科学102
外科学102 临床医学概论120
(二)管理专业课程的合理调整和整合
作为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应是能力强、素质高的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卫生事业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经济分析和预测。因此必须具有扎实、广泛的人文基础和管理学知识,必须掌握和了解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国内外经济形势。因此,需要制定符合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对此,我们明确了管理为主,医学为基础的课程建设思想。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适当调整,增加管理专业课程门数及学时数,增设了符合市场需求的相关课程,如卫生政策研究、健康教育学、卫生管理统计等课程。对一些内容陈旧的课程则直接砍掉,如初级卫生保健。这样在总学时相对不变的基础上,精减了近 268 学时的空间来发展管理专业课程及基础课程教育。(见表2)
同时对一些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1)法学课程的整合。依法管理是管理方法中的一种最基本要求。作为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有系统的法学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包括《法理学》《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经济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学知识。但是由于课时有限,作为管理专业不可能开设系统的法学课程,因此在实践中将上述相关法学理论的一些基础知识整合在专业课程《卫生法学》中。既节省了课时,又普及了学生相关法学基础知识。(2)增加预防医学课程设置比例及其工具课程比例,对内容进行合理整合。作为未来将分布在卫生管理岗位上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其预防意识和技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预防医学课程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以前管理专业预防医学课程设置门类开设少,课时也偏少,无法培养学生预防意识。通过课程改革,预防医学的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增加了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学时,并将统计软件应用整合在卫生统计学中。(3)对一些课程中重复的内容,采取确定为某门课程重点讲授,其它课程简单介绍或不讲授的原则,这样既节省了学时,又避免学生重复学习中的厌学情绪和轻视态度。
表2 整合前后医学课程与管理专业课程对比
整合前 整合后
医学课程总学时 608 240
管理专业课程总学时 846 1062
医学课程学时占必修学时比例(%) 24.28 9.58
管理专业课程学时占必修学时比例(%) 22.08 42.41
医学课程门数(门) 10 2
管理专业课程门数(门) 20 20
三、课程整合的实施保障
课程整合不是简单的将几门课程糅合在一起,在整合过程中应该有科学调查与分析,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有相应的机构、师资等作保障。具体说需要以下保障:(1)需要有组织保障。学校应设置基础医学概论教研室、临床医学概论教研室等相关机构。(2)要有专职教师。要对教师进行统一培训,在教学中有统一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要对教学内容全盘把握,使相关学科的教学恰当的联系和衔接,避免重复、脱节,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3)积极听取专家、教师、学生意见,了解课程整合反馈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使之更好的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4)多渠道培养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如学历教育、外出进修等。课程整合对师资的要求高,这需要教师能提高自身素质,增加对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整合的研究。(5)优化教材。教材的选择对学生学习至关重要,应优先选择具有实践案例较多的优秀教材。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补充有关卫生改革的新思路、新理论、新做法,提出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和前沿讨论课题,弥补教材滞后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金昌沫.袁文丹等.在医学院校非临床专业中实施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
[2] 景浩,梁旭.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学课程设置探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
[3] 王以彦,黄冰.我院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刍议[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4).
- 上一篇:固定资产管理成效
- 下一篇: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方案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工程造价预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