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12 17:19: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篇1

关键词:固定资产 管理系统 应用开发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11-0175-02\固定资产管理是各企事业单位日常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具有以下特点:(1)价值较高。从几百元的办公桌椅,到几千元的电脑等办公设备,甚至价值数十万元的科研仪器。一旦损坏,对单位损失很大。(2)使用年限较长。固定资产一般都是耐用物品,可以使用几年甚至几十年,期间使用者可能发生变化,或者多人使用。 (3)使用地点分散。固定资产由各人领用后分布在不同地点,难以集中管理。

本文介绍采用 JSP 技术开发的一套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它采用 B/S 架构,可以实现对固定资产的采购入库、报废、领用、转移、归还等操作。实现对固定资产生命周期的全流程跟踪管理。

Java服务器页面(Java Server Pages,简称 JSP)是由 Sun 公司倡导、许多公司参与一起建立的一种动态网页技术标准。JSP 技术是在传统的网页HTML页面中插入 Java 程序段(Scriptlet)和 JSP 标记(tag),从而形成 JSP 文件。用 JSP 开发的 Web 应用是跨操作系统平台的,现已成为开发 Web 程序的标准语言之一。Java 及其开发工具完全对用户免费,可以为企事业单位节约管理资金。

1 系统需求

本系统用户角色分为资产使用人、资产管理员、系统管理员。资产使用人是本单位的职工,是固定资产使用人员,领用资产后,对资产的保管负责;资产管理员是单位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整个单位固定资产的清点、统计、管理;系统管理员是本软件系统的管理人员,负责用户和权限管理。用户使用系统必须先登录。

1.1 资产使用人操作

(1)固定资产领用。资产使用人填写要领用的资产类型、名称、数量、使用期限等信息,提交给资产管理员,资产管理员审核后,如果同意领用,则通知使用人前来领取资产,使用人签字领用后,资产管理员将资产编号输入系统;不同意领用,则将申请单退回使用人。

(2)固定资产转移。资产使用人要将自己名下的固定资产转移给本单位其他职工使用。资产原使用人填写要转移的资产编号、接受人等信息,提交给资产接受人。接受人同意接受的,提交给资产管理员,不同意接受的,返回资产原使用人;资产管理员同意转移的,批准转移,不同意转移的,返回资产原使用人。

(3)归还固定资产。资产使用人将自己领用的固定资产归还给单位。资产使用人填写要归还的资产编号,提交给资产管理员。资产管理员查看资产完好后,同意归还。

1.2 固定资产管理员操作

可以对固定资产进行入库登记、报废、查询统计,批准资产使用人的领用、转移、归还等请求。

(1)固定资产入库单位购入固定资产后,资产管理员对资产进行检查、清点无误后,将资产信息输入系统。

(2)固定资产报废固定资产损坏或到达使用年限后,资产管理员将资产状态改为报废。

(3)固定资产查询统计资产管理员可以按照类别、名称、编号、日期等查询资产信息,输出统计报表。

1.3 系统管理员操作

可以新增、维护用户信息,指定用户权限。

2 系统设计

2.1 系统功能模块

本系统功能模块结构如图1所示。

2.2 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采用关系数据库,表与表之间的联系通过外键与其他表的主键进行关联。系统主要数据表如下:

(1)用户表 Asset_Users。表示系统用户信息,主要字段:用户编号(主键)、帐号、密码、工号、姓名、部门、角色。

(2)资产信息表 Asset_Info。表示每件固定资产信息,主要字段:资产编号(主键)、类别、名称、原值、购入日期、使用寿命、现使用者(外键)、借出日期。

(3)资产申请表 Asset_Apply。表示固定资产的申请领用、转移、归还信息,主要字段:申请编号(主键)、资产编号(外键)、申请人(外键)、申请日期、申请类型、申请期限、申请说明。

(4)资产流转记录表 Asset_Flow。记录固定资产流转历史信息,以备日后查询统计,主要字段:记录编号(主键)、资产编号(外键)、使用人(外键)、流转日期、流转期限、流转类型、备注。

3 系统实现

本系统采用 JSP+Servlet+JavaBean 三层体系结构实现。JSP实现页面显示,Servlet 实现业务逻辑,JavaBean通过调用 JDBC 实现数据访问。开发环境使用Eclipse,基于 JDK1.6,Web 服务器使用 Tomcat7.0,数据库使用 SQL Server 2005。

3.1 配置文件

Java Web 程序需要配置一个 web.xml 文件,它描述了程序中使用到的配置信息,要使用 Servlet,需要在 web.xml 文件中包含以下配置元素:

ApplyAsset

assets.apply.ApplyAssets

class>

ApplyAsset

/ApplyAsset

它表示名为 ApplyAsset的Servlet由 Java 类assets.apply.ApplyAssets 实现,URL 为 /ApplyAsset,表 示 在 浏 览 器 地 址 栏 输 入 http://59.54.141.65:8524/myapp/ApplyAsset 即可调用这个 Servlet[3]。

3.2 数据访问

数据访问使用JDBC实现[4],例如,要查询全部资产信息代码如下:

String sql="select * from Assets_Info";

Connection con=null;

Statement st=null;

ResultSet rs=null;

try

{

Class.forName ("oracle.jdbc.driver.SQLServer-

Driver");

con=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jdbc:sqlswe-

rver:127.0.0.1:1433:assets", "sa","123456");

st=con.createStatement();

rs=st.executeQuery(sql);

while(rs.next())

{

}

3.3申请流程实现

资产使用人和资产管理员之间的申请流程以数据库记录为中心。以资产领用为例,资产使用人填写领用申请单并提交管理员,则生成一条资产申请记录,资产管理员批准领用,也生成一条资产批准记录,领用完成后,同时生成一条资产流转记录保存到数据库作为资产流转历史日志。

4 结语

基于 JSP 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已经开发完成并在单位管理中得到实际应用,实现了固定资产管理的网络化。后序版本将采用条码、RFID 等自动识别技术对固定资产进行标识,提高管理的自动化水平,还将考虑与企业的财务系统集成,使固定资产结算更加高效、便利。

参考文献

[1]孙鑫.Java Web开发详解:XML+XSLT+Ser-vlet+JSP深入剖析与实例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刘丽珏,张龙祥.JDBC与Java数据库程序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3]张峋,杨三成.关键技术:JSP与JDBC应用详解[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4]任两品.基于工作流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

篇2

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固定资产;管理;应用

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事业单位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固定资产管理中,一般都要采用内部控制审计的方式来进行管理,才能真正实现有效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目前我国的很多企事业单位并没有做到有效的内部控制审计,其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中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以下本文就来详细分析内部控制在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指出内部控制审计在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一、当前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现状

由于目前我国的企业单位在资产管理控制中,大都重购置而轻管理。对于固定资产的成本、计提、折旧等不能进行有效控制与管理。使得固定资产不能合理发挥应用的经济效益,并且管理层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工作也不够重视,使固定资产管理较为混乱,不能很好的实现内部控制。事实上,当前我国企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过程中还存在着其他的问题,大致有以下两点:

1.固定资产的预算不合理,会计核算方法不够科学

在单位的固定资产购置中,一些单位并没有进行全面的评估预算,以确定是否应该购置固定资产,使得固定资产的采购过于随意,从而影响了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内部控制。另外,单位的内部控制审计监督力度不够,造成了固定资产管理与采购严重脱节,造成了大量的资金浪费,影响到单位的健康发展。另外,对于固定资产进行会计核算是明确单位固定资产现状的重要手段,也是唯一了解固定资产现有价值的途径。但当前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却并没有真正反应出资产价值,使得会计信息失真,实际资产状况与账面显示不符。

2.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执行力度较弱,对固定资产的处置不规范

由于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重购置而轻管理,使得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较多问题,并且关于固定资产的验收制度、盘点方法都不够合理,甚至一些固定资产已经报废却没有在账面上反映出来,使得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这些都是因为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其内部控制执行不力而造成的。另外,有些固定资产因为更新或损害不得进行报废处理,这时候对固定资产的处置方式就成为一个问题。而目前很多单位在处置固定资产时并不能够按照合理的会计核算计算其价值,并作出最佳的处理决定。这就使得资产出现一定程度的流失,并且也很容易出现腐败现象。

二、内部控制审计在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科学、规范、合理并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单位领导应充分重视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与管理,营造良好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环境。

1.对固定资产管理职责分工的内部控制审计

固定资产管理要坚持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对固定资产的取得、记录、保管、使用、维修、处置等,均应明确划分责任,并由专职部门和专人负责。应将固定资产处置的审批与执行、固定资产的取得与处置业务的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进行分离,以防止固定资产管理职责分工不当造成差错、舞弊、欺诈而导致资产损失或者资源浪费。固定资产取得、处置等业务应当由经授权的机构或者人员进行办理,审批人应当根据固定资产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其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越权;经办人在其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固定资产业务。

2.对固定资产预算编制的内部控制审计

在安排年度固定资产采购预算时,应充分结合同级财政部门的政府采购预算和本单位财务部门的年度预算编制,使固定资产购置和决策预算科学合理、合法合规,对于重大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以聘请独立的中介机构或者专业人士进行可行性研究与评价,并由单位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应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较大的部门或单位应该设立专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提高其使用效率,及时消除风险;同时应建立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组成固定资产盘点小组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并将盘点结果和分析结果及时上报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和措施,上报授权部门批准后进行处理。

3.对固定资产处置的内部控制审计

固定资产的投资转出、报废、出售、调拨转出等处置都需要符合一定的申请报批程序,并由独立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的其他部门或人员进行办理,内部控制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当检查固定资产处置的报批程序是否合理,有否严格遵循“先审批后处置”的原则,其处置价格是否合理、处置执行是否有效等,以防止固定资产处置不当造成国有资产损失。

单位应当赋予内部审计独立、客观的身份,内部审计应当保持相对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或人员应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进行检查,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报资产管理部门,按审批权限批准后,督促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及时加以纠正和完善,起到查错防弊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必须要加强内部控制审计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增强固定资产的经济价值。针对目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积极应对,采取有力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以促使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更好的发挥其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高校;固定资产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引入物联网的意义

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意义重大,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物联网顾名思义是万物互联的意思,从技术层面是是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和条码等信息传感设备与网络连接起来,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智能化识别和动态化管理。基于此,高校引入互联网,能够随时看到资产设备的存放地点、使用状态,能够有效提高资产的配置效益。另一方面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通过物联网的资产管理可以实现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资产的自动管理,从而避免重复采购和限制浪费,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与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改革相对滞后,在资产管理上逐渐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

(一)认识不到位指导思想不明确

相当数量的高校领导片面地认为高校是教学单位,应以“教学为中心”,因此对其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同时高校的上级主管部门也主要以学生成绩为教学质量的评估标准,导致“重教学、轻后勤”的思想普遍存在。

(二)资产管理方式难以适应要求

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通过套用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方法而设计。但是一般教学用固定资产都由多人共同使用,这样很难按一般企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方式,长期固定使用部门或使用人进行管理。而且高校大多采用条形码管理,通过人工方式将设备信息输入计算机管理系统,条形码依靠二级部门管理人员手工粘贴。在固定资产清查时常常发生标签破损或脱落丢失,是设备信息难以核实,还有在人工粘贴中“张冠李戴”。导致出现账账不符,账实不符,家底不清的管理现状。

(三)资产动态管理难以实现

现代高校校区越来越大,设备存放地点范围也随之扩大,加之目前移动设备不断增加,笔记本电脑、照相机、便携式投影机等都有很强的流动性。在部门调整、教师调动时资产设备也发生流动。传统静态管理不能对资产设备动态监控,资产设备信息是滞后的。

(四)购账脱节导致“账实不符”

某些高校购置固定资产,是由各部门负责购置,然后由各部门直接分配使用,资产管理员并不能掌握高校购置资产情况的整体情况,造成购置、验收、登记入账等工作脱节,从而导致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与实物不符、信息不全,这是高校固定资产账务管理中的普遍问题。

(五)资产“多头管理”造成数据混乱

由于各主管部门对固定资产数据信息要求的侧重点不同,且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与规定存在差异,固定资产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致使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员在对同一件资产进行管理时,需按照不同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资产数据信息处理。管理规定不统一造成了资产基础数据的出入与混乱。

三、应用物联网技术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固定资产的现代化管理中,采用物联网的概念,实现对高校固定资产有效、准确、智能的管理,达到资产信息和数据透明化、一致化,并简化大量资产数据统计和盘点的流程,从而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一)创新思想引入物联网技术

通过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运用物联网的概念,并引入RFID技g实现固定资产高效、可靠管理。准确、智能地对高校固定资产进行信息自动识别、采集、记录、上传以及对资产的维护信息进行快速的查询、统计,从而建立起完整、准确的资产管理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为解决人工的传统管理方式提供了高效实用的高科技管理手段与方法。与此同时,有效加强和完善了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促进资产的合理、有效使用,并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性,从而实现高校固定资产的科学化管理。

(二)资产管理标签化实现智能跟踪

对校园内的所有固定资产进行标签化管理,为每个固定资产分配RFID标签进行唯一标识,同时在校园内构建射频网络,用于对所有固定资产的跟踪监控。当这些附有RFID标签的固定资产发生领用、借用、挪用和运转情况时,通过射频网络上报信息。这样可以及时记录固定资产的相关信息,方便不同管理人员和用户了解所有资产的信息,解决高校固定资产“家底不清”的问题,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同时减少资产盘点的工作量。资产跟踪管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

(三)统一审核验收与登记入账保障资产信息完整与“账实相符”

采取由供应商提供或录入资产信息的方式,经资产管理员审核,确认资产信息提供完整后,再进行资产配送与验收工作,最后资产管理员为资产统一分配RFID标签,附签入库,解决资产信息不完整的现状。通过统一审核验收与登记入账的措施,保证固定资产的进入和流出均基于RFID标签的统一数据接口进行交换,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从烦琐的对账统计工作中解脱出来,实现财务部门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实时核对账目,也解决了传统管理模式差错率高、信息闭塞、管理效能低等问题。并且可以在发生账实不符的情况时,准确定位出错的资产和环节,及时核实并修正,从而保证了账实一致。

(四)简化操作流程信息智能提示

通过对整个业务流程进行详细分析,找到关键业务点和核心业务线,配合使用固定和手持RFID读写设备,简化不必要的操作,达到信息的自动录入。同时,针对业务需要由系统提供各类数据的汇总和报表,为领导层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减少人工统计汇总的工作量,有效避免人工统计时易出现的错误。

篇4

关键词:固定资产;医院管理;制度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完善,当前国内各级医院一边高喊财政投入不足,一边却在争先恐后地追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医疗结构与相关设备的配置高、精、尖。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了医院固定资产的价值与数量迅猛增长,很多医院的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比重都超过了50%,而且具有逐年增长之势。从本质上来看,固定资产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期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据调查显示,虽然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当前国内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于手续不够健全和完善的固定资产缺乏监督和管理

实践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医院无偿调拨的固定资产缺乏有效的管理。尤其是近些年来,政府为大力扶持基层的医疗卫生单位,对其进行了资金和设备的大量投入。但这些投入项目多是以省为基本单位进行的集中采购或者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实行分散管理。这就导致了固定资产产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管理上存在盲区,必然会产生风险。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基层单位缺少购置合同和产品发票,而没有这些财务凭证将难以对固定资产进行登记在案。所有权不明确,导致使用单位的具体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资产流失,或设备毁损等问题。通常情况下,采购过程中只能将主要精力放置在采购与分配环节上,关注的主要是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否,对于管理则严重忽略了。

据调查显示,当前国内很多医疗卫生单位对于所接受的社会各界捐赠的固定资产,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外组织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民间组织和个人,为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经常对各类医院进行设备或物资捐赠,但医院对这些捐赠物资的管理却令人感到遗憾。对于社会各界的捐赠资产,尤其是已经使用过程的大型医疗器械设备以及实物资产,因价值不明或手续不全,所以没有严格按照会计制度之规定将其登记入账。甚至有些资产因长期缺乏维护,而导致快速的老化、破损。

(二)固定资产长期不入账、闲置现象严重

目前来看,一些医院因其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健全而导致应入账固定资产迟迟挂账,核算范围内的物资和设备没有严格按照要求登记在会计固定资产账目之上,甚至出现可购置与记账相脱节,并且由财务部门管理账目的现象。由于不能及时对账目进行核实,导致大量账外资产的产生。此外,医院中还有大量的固定资产长期闲置,其使用效率非常的低。部分医院盲目跟风,片面地追求所谓的高、精、尖、以及“功能全”,对正在有效服役的医疗设备使其提前退役,加速更新,致使大量的可用设备长期处于闲置状态。

(三)医院的固定资产流失非常严重

实践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医院在处置固定资产方面表现出较强的随意性与普遍性,这导致了医院固定资产的大量流失。据财政部关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之规定,事业单位(包括医院)在处置国有资产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走审批流程,在没有经过批准的情况下不能擅自处置。但实际操作中却并非如此,部分医院在没有经过评估和批准的情况下,将其认为应当淘汰或退役的设备随意地进行处置,造成医院固定资产的严重流失或浪费。此外,实践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有些医院竟然将其所属的固定资产对外出借或者出租;部分医院因缺乏产权管理意识,所以管理上非常的松散,并且长期将应当由医院进行管理的电脑、车辆等固定资产交予个人使用,具体管理比较混乱,而且人员变动性也比较大,常常是物随人走,最终不知去向;医院所属的经营性资产收益偏低,房屋租金甚至不入账,形成所谓的“小金库”,任由个人随意支配。以上问题的存在,不仅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更为严重的是助长了医院管理中的不正之风,使其债务负担更为严重,大量固定资产闲置、浪费。

二、医院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策略

对于医院而言,固定资产是其生存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开展各项医疗、教学以及科研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反映了医院自身的经济实力与医疗水平状况。由此可见,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对于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篇5

(一)医院固定资产的折旧

医院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它的原值只是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固定资产中,而固定资产在实际使用过程的消耗却体现不出来,使得固定资产账面的价值与实际价值背道而驰,医院的固定资产的使用和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都表现不出,使用者对其实际、真实的情况都不了解。从报表上,关系人无法对医院的合并、分立以及用固定资产来吸引投资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第二点,净资产的虚增。固定资产的修购基金,医院将其提取,在医院中出现了以固定资产的资本作为净资产的形式,固定的金额也不做变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净资产项目中,固定资产相应的资金本额不断的重复着,而且重复的限度越来越大;第三点,固定资产的更新中存在的问题。。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主要是补偿那些固定资产成本使用的分配额和固定资产中已经消耗的价值。如果划分的比例没有得到明确,那么固定资产的修缮也可以用修购资金来用,在无意之中侵蚀了医院固定资产基金的改造更新;第四点,医院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不便。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让固定资产的使用时间与资产原值和实际含有的净值有较大差异,并且在发生报废、毁损等情况下,资产的具体损失情况也不能够完全的把握,使得医院对此了解不详细,随之也影响到了医院正常的管理;第五点,资产负债表。医院在固定资产的使用上,从最先开始的购买到最后的报废过程中,都没有进行价格上的调整,因为某种原因,资产要退出医院的时候,只对铲平做一次性的价值减少处理,这也会让固定资产减少加快。

(二)医院固定资产在收支结余上分配

现目前,医院固定资产的收支结余分配上所使用的程序和其他大型企业的分配都大同小异,而作为企业,它的利润分配不会牵涉到企业的实际收入,可医院的的“事业基金”中包括了一些实际收入,在固定资产的保全方面,企业比医院的制度做的全面的多

(三)医院非限定性的捐赠的处理不当

作为《医院财务制度》,在捐赠资产过程中,接受非限定性的应当计入其他收入当中,进而了解到,接受的非限定性用途方面、流动的资产都应该纳入其他收入当中,而收支结余的分配让医院的事业基金及员工的福利基金得到增加。从而看出,按照现有的医院财务制度,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捐赠的接受都会让不同形式的净资产存在。

(四)医院特殊项目的处理

《医院财务制度》中对财务的相关规定只是在常规中,并没有针对特殊的项目。例如: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医院的合并及分立、资产负债表的日后事项、经营,融资的租赁、固定资产的交易、具有盈利性的医院税务处理方式等。

(五)医院在做大型修缮中,在修够基金中的列支

在医院固定资产的使用中,修缮费是作为一种能够为医院带来实际的经济收益,才形成开支的一种费用,又名收益性支出。修缮费应该纳入成本进行核算,适用于配比原则。在修购基金没有余额的时候,在修购基金中列支修缮费用才允许被计入成本费用当中,一方面虚增了的收支结余是因为成本核算不到位,使得核算不够全面、准确;另一方面领导直接的经济责任得不到判断,难以从医院年度会计报表中体现出增长支出和实际收入的快慢程度。

二、对《医院财务制度》的建议

(一)对于非限定性用途的捐赠

医院的援助行为是捐赠的本质,使得医院的经济资源得到增加,遵循资本交易应该绕过损益表直接进入资产负载表的国际惯例,考虑到这样捐赠并不能经常发生,要让医院管理的效率、盈利水平在医院的收支结余上能够真正的、有效的反映出,对于非限定性用途的捐赠都应该作为净资产归入事业的基金核算中去。

(二)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

无论是从资产管理的角度还是会计报表的真实性,都应该增设累计折旧账户,当作备抵的固定资产放入资产负载表中,在医院固定资产方面真实的将资产的净增与收支的结余反映出来。

(三)对于收支结余分配

在财务制度中,做好资金的保全,能够进一步的防治固定资产的流失,准确、快速、明了的反映出医院资本的真实结构,保障所有者的权利和义务,将进行收支结余的程序简单化,都是有利于界定固定资产产权的方式。在事业基金科目之下应该设立国家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的投入基金、结余分配,对于医院获得资金的渠道进行全面的、完整的、严格的划分,有的时候可以用“结余分配基金”来尽量弥补医院亏损的空缺,如果无法弥补,则用红字表示出基金剩余金额。如果医院要对国家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的让、投入基金减少,必须要是财务清算出现情况的时候才可以。

(四)对于医院固定财产物资的盘亏、盘盈及损毁

医院财务物资的盘点处理上要求保持一致,并且让其无论是在固定形态,还是流动形态下都要存在。看起来,医院的正常业务和固定财产物资的收入没有直接的关系,盘盈不是为了取得相应的资产收入才产生消耗的,盘亏也不是以付出价值来取得资产。盘盈、盘亏都与正常业务没关系,但是又对收支结余有影响,是构成收支结余的要素,所以应当把医院的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纳入其他的收支比较合适。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一)建立固定资产管理领导队伍

实行固定资产的多头管理,但是管理上相对分散,因此医院要实行统一的管理。对于领导队伍,主要制定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审查购买医疗设备的可行性、组织固定资产的招标、对闲置或者使用不高的固定资产作出调拨,通过评估来正确的分析和清理固定资产,对固定资产进行基本的监督和管理。作为医院资产的重要部分,开展医疗的业务活动,离不开固定资产的支持。在医疗业务活动中,医院领导小组要从各个方面对活动给予大力支持。作为医院的资产管理部门,首要任务就是确保医院的固定资产不流失,做到这点,就应该定时的考核医院固定资产的分布情况、使用、完好程度、维修费用等方面。

(二)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要求把各个部门的权利、职责明确下来,相互协调,建立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入库、领用等规章,并且与网络连接,通过网络系统管理固定资产。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的奖惩制度,对不负责任、管理不善等给予处罚,对管理突出的给予奖励。由于医院固定资产包含的种类齐全,在使用、分布、价值上都有差异,所以医院领导应该针对医院的实际情况,建立考核、清查、处理医院固定资产的专业部门,做到在财务上有账本可以检查、管理部门有依据可循,让医院的固定资产能够按照计划进行采购,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保全制度。

(三)对固定资产的报废管理加强

让固定资产的存量符合实际的价值,固定资产管理领导部门与职能部门必须定期盘点,对于人员变动较大或者搬迁、装修的部门进行及时盘点,做到账实相符,对于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迅速进行账务处理,对于闲置或利用较低的固定资产进行内部调拨。固定资产的报废必须经过固定资产管理领导部门鉴定后才能办理报废手续。对待报废的固定资产定期按时清理,并向上级主管提出报废申请,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按批示后的固定资产报废清单作出相应处理,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报废的固定资产存放占用的成本,同时,财会部门要及时调整账务,确保医院固定资产的真实性。

四、结语

篇6

论文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Keywords:FixedAssets;Managementsystem

Abstract:Fixedassetsmanagementisoneofthemostimportantpartsinthebusinessmanagement,fixedassetsisimportantresourceintheenterprise,withsomefeatures,suchas,largequantity、varietyspecies、highvalue、longlifecycle、scatteredusinglocations、bigdifficultmanagement.Inthesystemmanagementaspect,weshouldadoptrelationaldatatomanageinordertorealizeallkindsoffunctionstoassetmanagementsystem,andwithnumbersofdata’soperationtofixedassets,likeinformationpreservation、dataquery、insert、modifiedandremove.Allkindsofassetsstatementformswiththefunctionsofautomaticallygeneratedandprintedcontents,thesystemshouldalsobefunctionedwithinputtingandoutputting,realizingthequickoperationtodata.

1引言

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企业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企业工作人员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数据处理手段。但是,当今社会,很多单位目前仍然依赖手工记账的管理方式,由于管理数据表众多,导致职员工作繁重,需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浪费大量的财力,而且对固定资产的操作和资产统计工作异常困难,导致资产流失和资产重复购置。近些年出现了一些固定资产管理的软件,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手工记账方式的问题,但多数系统采用手工方式录入数据,不仅速度慢、易产生错误,而且存在资产管理中资产实物与帐务信息脱节的严重问题,难于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如果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人数过多(超过500人),管理起来的难度就将会更大,给管理者带来更大的困难。所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里提出一种标识职工(产品等)信息。标识后的资产在进行清查或巡检时显示出条码技术最突出的特点:方便、快速、准确,大大提高了清查工作的效率,同时保证了信息流和资产实物流的对应。有效解决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难题,使企业更轻松、更有效地管理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出炉,为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减轻了职工的工作量,更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2系统需求分析概述

根据固定资产的经济性质和周转现状及特点,该系统需要实现职工、资产、统计报表等功能的实现。通过该系统,用户可以进行资产信息的录入和批量导入、导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要求要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无缺;提高固定资产的完好程度;准确核定固定资产的需用量;科学地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预测。同时结合企业工作对保密性要求极高和严格的审批制度等特点,系统要最大程度地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

3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3.1系统数据流程

紧密结合系统的需求,根据系统的实用性、简易性、和谐性、可扩展性的原则,同时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对系统的操作必须先登录,并且是具有固定资产管理权限的用户才能够登录;系统一般会有多个管理员,不同层次的管理员的权限不相同。

图1.系统数据流程

用户在进入系统前,系统要进行身份的验证,不同用户类型应具有不同的操作。用户在选择类型后,必须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进入管理系统。并且在进入系统后的操作权限将会有一些不同层次的限制。为了方便密码管理,系统事先把超级管理员(用户表管理权限最高的用户)的信息存放在数据库中。系统功能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供普通用户的使用,主要包括用户对资产的查看、借用、归还,个人报表导出等功能。第二部分是管理员,可负责对用户信息的查看、修改、删除、统计,对资产的查看、修改、删除、统计,资产的出库入库情况,资产统计等功能。

3.2软件结构及功能框架

根据企业固定资产的应用需求理解和分析,依据标准化软件划分规则,“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功能模块结构如图2所示。

图2.软件功能模块结构图

3.2.1资产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是针对管理员设置,管理员可以对固定资产进行增加、修改、查看、审核,对于已到期的资产或者是企业决定不在使用的资产进行删除等功能;对于普通用户,只能查看到资产的信息的功能。

3.2.2报表管理模块

该模块用户借用信息产生的报表管理的模块。一是为了用户可以清楚明了的了解自己借用、归还固定资产的信息。如果数据过多,用户可以将报表导出,也可以将数据打印出来等功能,但是此报表只能是自己借用资产情况的一个反应。而对于管理员,可以对所有用户借用资产的情况进行了解,将表打印和分析。

3.2.3类型管理模块

该模块也主要是针对管理员而设置。管理员出了可以将资产的类型进行了解外,还有增加、删除、修改类型的权限;而普通用户只能查看资产的类型。

3.2.4职工管理模块

该模块是管理员对职工信息的操作,并且此模块只可以是管理员才能操作权限。管理员能够增加、删除、修改和查看职工信息并对职工进行分类、汇总等;而普通用户不开放任何一项功能。

3.2.5综合查询模块

该模块没有权限限制,只要能够使用该系统的用户或管理员都可进行对该模块全部的操作。操作员能够按不同的方式浏览资产信息。分别可以按职工编号查询;按职工姓名查询;按资产类型浏览和按借用时间浏览等。

3.2.6资产借用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是针对用户设置。用户可以在资产可用的情况下借用资产,将已借用的资产作归还操作。而管理员一般情况下不会操作该模块。

3.2.7用户信息管理模块

该模块是对用户信息的管理。如果是一般用户,用户只能对自己的信息、口令等进行修改和查看。而对管理员,能够对于所有用户的信息进行查看和修改,但不允许修改口令。

3.3实现方案原理

必须具有运行效率高、可变性强、控制性能好等特点。要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并尽量采用经优化的数据处理算法。为了提高系统的可变性,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模块化的结构设计方法,即先将整个系统看成一个模块,然后按功能逐步分解为若干个模块,如第一层模块、第二层模块等等。一个模块只执行一种功能,一种功能只用一种模块来实现,这样设计出来的系统才能做到可变性好和具有强生命力。鉴于企业资产的安全性要求之高这一特点,采用C/S结构和ADO数据连接,要求只能在限定的局域网内远程管理。同时为了方便管理,应该提供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导出时生成EXCEL报表。

3.4数据的安全性设计3.4.1防卫性设计

为增强系统的控制能力,在系统软件中设计插入自动检错,报错和纠错的功能。在输人数据时,要拟定对数字和字符出错时的检验方法;在使用数据文件时,要设立口令,防止数据泄密和被非法修改,保证只能通过特定的通道存取数据。

3.4.2一致性设计

有两方面,其一是保证软件运行过程中所使用的数据的类型和取值范围不变(字段约束);其二是在设计并发处理过程中使用封锁和解除封锁机制保证数据不被破坏。

参考文献:

[1]苗春义,Java项目开发全程实录(软件项目开发全程实录)[M].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池仁勇、王飞绒、余浩等.项目管理(第2版).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篇7

关键词: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312-01

会计信息化的实施与普及,极大的提高了企业事单位的会计核算与内部管理水平。但部分企事业单位对于会计信息化及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应用还存在一些模糊、片面的认识。笔者欲就企业事单位会计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避免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人为简单化

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实施,特别是会计信息系统应用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各大企事业单位都对办公条件进行了改善,基本都实现了办公的计算机管理,特别是单位财务工作,基本实现了会计核算的电算化,传统手工记账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离预期的“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目标还差很远,根本无所谓“已经实现了会计信息化管理”。企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是,单位出纳、工资和固定资产等资金流的管理以及凭证填制、过账、报表等工作全部实现计算机联网会计核算,是一种无缝链接式的会计信息系统的联网运行。能否实现会计信息系统的否联网运行,是区分会计电算化与会计核算电算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只是简单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就说是在实现了会计核算电算化未免有强词夺理之嫌,由于人为的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简单化,导致单位会计信息数据还只是一个“孤岛”,还没有真正实现联网数据共享。

二、明确与发挥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理论导向作用

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离不开理论的导向指引。目前,关于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理论多是一些模糊的认识或者是一些零散不系统的阐释。要想很好的完成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弄清楚什么是“会计信息系统”有其内涵很重要,如果这种基础性的理论都不搞清楚,那也就无所谓开展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目前,由于对会计信息系统认识的偏差,导致各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不甚理想。笔者认为,会计信息系统是指以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基础,以特定的财务软件为基本工具,对单位的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工作流等进行科学管理、核算的信息系统。建设会计信息系统的目的是实现“数出一门、信息共享”,特别是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会计信息系统除了能很好的实现会计电算化功能与工作外,最重要的是能优化企事业单位的行业务管理。基于会计信息系统的企事业单位业务管理是采用原始单据流管理的一种业务活动,是企事业单位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的重要体现。

三、制定行业标准规程,规范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崭新的工作,需要从行业上予以管理和规范运作。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化与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管理上,仅有少数的几个会计电算化规范性文件参考,还没有真正的会计信息系统行业标准和技术规程可供建设,这对于我国庞大的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是非常不利的。由于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研究的滞后和行业标准的缺失,导致我国的会计信息系统软件多是国外设计理念,以及凭经验依据客户的简单需求来开发财务软件;虽然我国已经有了一些相对著名的财务软件开发公司,但他们也只是各自为阵、自成体系,开发的软件系统组成和功能结构等不尽相同,彼此之间更缺乏兼容性,非常不利于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系统建设。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行业标准与技术规程层面分析、解决,有必要制定与规范相应行业标准和技术规程。

四、科学与合理设计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模块构成

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构成等尚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导致开发的会计信息系统模块构成不够科学。经过分析,笔者认为会计信息系统至少要由财务会计、业务管理和信息分析三个无缝链接的计算机联网系统构成,才能称为是一个相对科学合理的设计。财务会计系统;即是我们通常说的“会计电算化”,它以实现财务会计工作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目标,主要包括账务处理、出纳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工资管理、会计报表和往来管理几个子系统,侧重于企事业单位资金流的管理。业务管理系统;就不同会事业单位来说其业务管理系统的具体组成可能不同,但其都包括业务循环、业务核算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业务循环子系统,主要以计算机内部原始单据为手段,对各项业务的付款循环、收款循环或得仓储物流循环等进行管理。业务核算子系统,主要功能是核算业务循环子系统中的原始单据,以及生成相应记账凭证后传递到账务处理系统供财务管理人员使用,实现了单位财务、业务的一体化管理。信息分析系统;信息分析系统主要用于单位财务状况分析、财务支出预算、以及具体业务分析等子系统,功能在于发挥会计信息系统的、查询、分析、加工等信息与决策支持作用。

篇8

关键词:医疗;资产管理;内控制度

一、提升资产管理水平在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中的意义

随着经济形势不断发展,新的财务制度、财务法规不断颁布、实施,提升资产管理水平不仅能完善资产管理制度,更能顺应财务制度改革的需要。成熟有效的资产管理制度,能明确管理职责、加强医疗机构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衔接,控制成本费用,降低机会成本,进而减少国有资产流失。规范、科学而高效的资产管理制度,能维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

二、现阶段医院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物资管理计划性差,清查不到位

1.物资采购无计划,浪费严重。物资采购、验收入库等环节把控不严,采购渠道杂乱、采购价格多样化,导致采购价格增加。特殊物资如房屋维修用品等,无明确采购计划。共性物资如办公用品、印刷制品等,使用科室往往“重领用轻保管”,疏于对已领物资进行妥善保管,使用人员无节约意识,物资大量流失,增加科室使用成本。2.物资盘点清查不到位,供应商选取方式不完善。由于物资种类多、单价低,物资保管员盘点时候责任意识不强,容易使实物与存货系统库存量脱离,造成账上物资价值与实际库存物资价值不符。保管人员与物资供应商沟通不及时,未能定期核对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等。采购业务评价制度缺失,未能对供应商履行业务情况及合同签订情况作出专项评估和专业分析,未能有效选取性价比较高的供应商。

(二)药品采购无计划、存放区域划分不清

1.药品采购无计划。药剂科采购人员与临床各科室医生沟通不及时,对所需药品无计划、盲目采购,只知道在药品接近零库存时应采购,但对于药品所需量及所需规格不明,容易造成药品积压过期,导致不必要的资金占用。2.药品存放区域划分不清。药品性质特殊、种类繁多,某些特殊药品对于存放环境有一定要求。但是目前部分医疗机构药品存放不合理,重要药品未设库存放,或虽已设库存放,但存放温度或湿度未达到要求,容易引起药品提前失效,不利于药剂科整体管理。3.库存药品管理不当。药品入库检查验收不仔细,对检查验收不合格的药品错误入库或未及时退货。已入库药品未按生产日期先后顺序发药,容易造成过期药品增加。各科室药品请领清单未及时核对销账,存在员工借药等问题。

(三)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考核不到位

1.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由于医疗事业单位的经费由国家和各级政府共同承担,且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不计入科室成本,导致领导层及各科室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较为薄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及管理部门权责不清,盘点不全面。对于某些高科技精密医疗设备,缺乏成熟有效的验收程序,可能导致设备运行效果低于预期要求,进而影响使用,易导致设备使用年限缩短,提高设备维修费用。2.固定资产重采购轻管理,重维修轻保养。根据日常业务需要,各科室会考虑该采购何种设备,而不注重对已有设备进行系统管理以提高其使用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设备日常维修及保养无体制、无标准、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于大型医疗设备运行情况无资料、维修记录无档案,导致采购费用、维修费用大大增加,降低了固定资产使用率。3.固定资产管理考核不到位。从管理现状看,虽有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是对于固定资产处置环节,还存在一定风险。由于处置方式不合理,容易造成医疗机构经济损失。对于专业医疗设备期满报废,回收厂家不同,处置收益也不同。报废时未区分使用期满正常报废及使用期未满非正常报废,清理手续不严格。

三、提升资产管理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一)应制定相应物资管理制度

1.制定采购计划、完善领用制度。指定专门科室进行物资采购,由各科室上报所需物资,汇总统一制定采购计划。加强科室人员节约意识,对所领物品做到“物尽其用、决无浪费”。将物资领用量列入科室当月成本分析,以科室业务收入为基础,设定合理领用率,强化科室人员节约意识,月末按物资领用情况适当进行奖惩。存货盘点时由专人将物资按类别进行归类,对于数量少、价值大的物资进行重点盘点,数量多、价值低的物资进行抽样盘点,月未按盘点情况对盘盈盘亏进行说明,如因保管人过错所致,应进行相应处罚。2.做好采购业务后续考评工作。与物资供应商加强联系,优化采购流程。定期对采购计划、采购价格、采购渠道、采购质量等进行综合分析,发现采购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专管员应及时与供应商核对物资应收、预付账款,如有异议应及时查明原因。

(二)完善相应的药品管理制度1.制定合理采购计划。药品采购计划不得脱离临床与科研的实际需要,不得盲目采购。药剂科应与临床科室保持良好沟通,掌握本医疗机构可预见未来药品所需情况,提倡以月需药品使用量为依据,在合理的药品周转天数指导下,有计划地采购药品。2.合理划分药品管理区。药品应按其性质进行分类定位储存,如: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注射剂与口服药分开,液体制剂与固体制剂分开,低温储藏药品应放入冰箱内。药品摆放应整齐,垛与垛之间应留有间隙;麻醉药品专柜(保险柜)存放,精神药品专位存放;做好通风、避光、除湿、防火、防爆、防盗、防鼠等工作。3.严格药品库存管理。药品入库应严格遵守检查验收制度,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发出药品时应遵循先进先出、先产先出、近效期先出、易变质药先出的原则,以保证药品质量安全有效。应经常(每月至少一次)检查库存药品质量,防止药品变质、过期失效、霉烂、虫蛀等,如发现不合格药品不得发出使用,并按药品报损制度处理。对近效期药品(距失效期六个月引内)应及时上墙明示并记录备查。盘点发现药品盘盈盘亏,应分析原因并作相应处理。

(三)改进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1.增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引入企业

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计提折旧,并将折旧计入科室成本。只有将固定资产折旧真正与科室利益相结合,才会得到全院职工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也只有对其进行折旧,才能最直接反映固定资产价值,最大程度做到账实相符。

2.强化固定资产增值意识。建立严格的医疗设备交付验收使用制度,日常使用

注重保养,以延长使用年限,降低维修费用。并指定后勤科室将全部固定资产进行集中管理,对闲置固定资产在各科室之间进行调剂使用,最大程度实现固定资产优化配置。对于精密型高科技医疗设备,应以单项设备为个体,建立保养维修档案。

3.考核制度落实到位。夯实固定资产

基础工作,建立总台账及各科室明细台账,报废转让严格履行处置权限和报批程序。对于报废的固定资产,应区分使用期满报废和使用期未满提前报废,对于后者,应查明并分析报废原因。处置变卖时,应区分通用固定资产和专业固定资产,涉及高科技高价格的固定资产,应联系不同厂家,比较回收价格,提高处置收益。

四、宏观层面进一步提升医院资产管理水平的思考

1.合理确定医疗机构服务的社会成本

公立医疗机构承担着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等一系列社会责任,各类服务开展的合理性、规范性,很大程度与国家对于医疗机构的补偿问题相关,合理确定医疗机构服务的社会成本,有利于建立更科学的国有资产运营评价体系。

2.卫生和计划生育等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国有资产的有效监督

首先医疗机构主管部门应找准定位、更新观念、明确方向。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与下级各医疗机构保持有效的互动和有力的监管。例如,医疗机构对于大额固定资产报废变卖,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请,通过合理途径寻找最合适的回收方。有效的监管可以增强医疗机构的生机和活力,发挥国有资产的最优效益。

3.强调政府主导作用、深化医疗卫生领域改革

医疗卫生机构面临着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双重考验,政府在修正公立医疗机构盲目追求市场化利益的同时,要发挥政府市场机制作用,使医疗机构在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活动,达到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双提升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班克斯,流动性风险———企业资产管理和筹资风险[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2]陈燕晹,张红雁.加强医院医疗设备资产管理的若干思考[J].中国医疗设备,2008(03).

[3]曹黎明.浅析医疗卫生机构资产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卫生资源,2007(11).

篇9

关键词: 新制度 高校 计算机类固定资产 折旧

1.引言

高校中计算机类设备在学校财务中占很大比例,由于数量大,更新速度快,若对其折旧方法没有切实有效的认识和操作,便不能真实可靠地反映会计信息。本研究对高校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能针对性地解决计算机类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避免资源的堆积浪费,提高高校财务部工作质量。有助于更真实地反映高校的财务信息,正确核算学生培养成本,而且能有效推动高校筹资渠道的多元化和固定资产的更新决策,能真实可靠地反映会计信息。同时让我们更快地适应新高校会计核算制度,帮助高校更好、更充分地利用好高校资源,提高办学效率。对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进行研究还能控制高校投资规模,规避财务风险,促进高等教育成本计算的完整,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

2.研究新制度下高校计算机类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必要性

《高等学校制度》的修订和实施,对于提升高校会计信息质量和财会管理水平、强化高校资金的科学化管理、促进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目前,我国高校计算机类固定资产折旧工作还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适应新的会计制度,导致现阶段高校会计核算工作面临严重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计算机类固定资产现状,对比新制度,分析计算机类固定资产折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从而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工作,保障高校会计核算顺畅进行,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3.现行高校计算机类固定资产折旧方面存在的问题

3.1计算机类资产入账价值较小。现行固定资产的规定为:固定资产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可以直接计入费用。而计算机类固定资产的价值通常在2000~3000元之间,且用量较大,若直接计入费用,则不能准确核算固定资产的价值。

3.2固定资产报废制度不够完善。由于计算机类资产与不同的使用环境,报废速度不一样,计算机类资产分布不集中,在许多办公部门,发现许多部门存在荒置已久的计算机,不及时采取报废措施,导致会计账上仍然以固定资产原值进行反映。究其根本原因,使用部门未按照规定报废年限对计算机进行报废,有的部门面对繁杂的评估机构鉴定工作,甚至不知道如何执行报废程序,于是不报废措施导致固定资产价值虚增。由于这类设备占地面积大、历史成本高、更新速度较快,一旦失去使用价值便会被遗忘,不能及时清理残值,浪费国家财产。如能及时报废、核算固定资产残值并收回,则可避免发生浪费现象。财务账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账不符,与固定资产台账不符,同时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8]。

4.高校计算机类固定资产折旧方面完善的对策

4.1全面清查各部门计算机类固定资产,保证账实相符。针对固定资产报废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当全面清查各部门计算机类固定资产的闲置与使用等情况,建立一些必要的财务手续,设置一定账册进行登记、核算、保管,完善固定资产卡片余额设置,净残值估价。

4.2根据高校具体情况,设计切实可行的折旧方案。对高校往年各部门计算机类固定资产报废情况做出统计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设计出往年计算机类固定资产报废情况统计表,统计出报废台数平均报废年限与折旧相关系数。在计算过程中结合专用设备实体性贬值计算方法与一般设备折旧基数两方面计算折旧基数。最后结合国家对计算机类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折旧年限等的规定,借鉴企事业单位核算中对固定资产折旧的要求,在合适范围内根据高校自身情况酌情确定计算机类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5.结语

本研究能良好地指导高校应对会计准则与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不同,解决计算机类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方面的核算问题,促进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充分利用计算机类教学设备,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同时,控制高校投资规模,规避财务风险等隐患,完整化高等教育成本计算体系,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跃群,智广洁,田信.高校固定资产折旧基数确认方法探析[J].2014(9).

[2]王琳霞.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浅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1).

[3]韩丽萍.基于高校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02).

[4]刘莉,张晓琴.加强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

[5]石红岩.浅析高校现行会计核算的弊端.财经界(学术版)[J].2013(15).

[6]祝方林.高等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成本分析个案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01).

[7]赵韫哲,杨帅,陈雪玉.江苏大学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1).

篇10

[关键词]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措施

2010年我国GDP接近40万亿人民币,一举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绝对量的增长带动了国家财政收入的大量增加,这为事业单位高效有序运行提供了充足的财政支持。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事业单位经费富裕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事业单位的公务消费也因此而大幅提高,经济领域的犯罪率也比以前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因此,需要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上作出努力,克服困难,解决出现在本身的问题,提高自身的内部控制能力。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意识薄弱,认识不清

内部控制意识是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是确保内控体系得以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但是,很多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对内控知识缺乏基本了解,内控意识不强。更有个别领导干部没有认识到内控是一种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的动态监督机制,也不清楚管理者和相关业务部门在内控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职责。某省一小股长轻易地划走了上亿元的财政资镏金,就是该部门丧失内控意识的最好例证。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内控体系的有效运作需要有相关制度的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和不完善会对整个内部控制体系的营运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当前,内控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相关会计岗位的设置不够严慎,未能体现岗位之间的制抑关系,个别规模较小的事业单位甚至会计、出纳、资产管理等不相容岗位一肩挑的现象;二是内部控制制度所涉及的范围没有涵盖到单位的所有人员和多个业务环节,尤其是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薄弱的现象在事业单位比较突出。

3、固定资产控制环节薄弱

自从事业单位实行政府集中采购以后,在固定资产购置方面得到了一些控制,但是在使用管理环节上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重购轻管的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不做可行性分析,盲目购置。如某单位花几十万元盲目购置某朝洋设备,购入后,适用范围不符而闲置,迷信洋设备,花国产设备三倍价格购买进口设备,浪费了资金;二是有些单位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建立定期财产盘点制度,结果是账上有的资产,实际已经报废,有的已经损坏变卖,出现账实不符的现象;三是还有些单位未将购置的资产及时入账,未登记资产明细账和实物卡片,导致责任不明。

4、机构设置不合理,部门之间协调性差

受原有的行政体制的影响,很多事业单位在建立之初没有做好相关机构的构建计划工作。具体表现在:组织机构没有针对各单位的实际需求来设置,岗位职责不明确,从而导致各单位不能起到相互牵制的作用;内部控制工作不能够涵盖到整个单位的经济业务,其他非内部控制的直属部门,如财务、审计、检查等部门缺乏合作意识,沟通联系较少,协调配合性差。在不少单位审计机构的设置处于纪检监察或财务部门领导之下,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强,从而不能够起到监督检查的作用。

5、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

部分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不能够对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正常运作作出真实合理的评价。产生有章不循,内控制度成为“印在纸上,挂在墙上”的摆设。随着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改革,传统的审计已经不能够满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需要。在对事业单位进行考核时多以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为主要考核依据,考核机制的设置缺乏科学性。更缺乏对业务过程的控制和监督,无法达到事前、事中的控制,使内控制度在“既成事实”面前失去作用。

二、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由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服务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事业单位可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实现事业单位的服务目标所制定的政策和程序。因此,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相关制度,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成本效益原则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不是以经济效益为前提,在某些业务上还要关注工作的社会效益,因此,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过程中,成本效益原则是十分重要的,要注重对成本的控制,以期使用最少花费,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2、制衡原则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应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以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方面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每项完整的经济业务活动,必须经过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环节或部门方能完成。在横向上,每项完整的经济业务,至少应由彼此独立的两个部门或人员办理;在纵向上,至少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或环节,以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牵制,形成相互监督的控制模式。

3、适应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与事业单位的规模、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内部控制要随着事业单位的发展、外部环境的变化、战略目标的调整变动。

4、全面性和重要性原则

完善的内部控制,不仅要对事业单位内部经济活动要有全面的掌握控制,把各项活动置于全面的监控中,还要对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重点问题进行重点控制。

三、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1、提高意识,增强认识

要提高整个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需要先从领导层人手,强化相关领导对内部控制相关知识的学习。使他们在了解把握内部控制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内部控制意识。 管理人员则应在提高认识的基础,及时地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对不同的业务活动有针对性地提出监督控制方案,以更好地实现内控目标。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制度不健全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难以展开的根本原因,因而加快制度建设是做好内部控制工作的前提和根本。我国《会计法》明确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国家财产安全稳定。事业单位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要以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为准绳,并结合内外环境进行实际操作。

内控制度应涵盖到单位各项经济业务和相关岗位,落实到决策、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合理设置单位内部机构和岗位,

合理划分职责权限,确保不相容机构和岗位间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通过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加强对薄弱环节和重要岗位的控制,细化责任,做到制度管人,责任到人。

3、定期清查单位资产

财产保护控制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包括固定资产、低值易耗、现金存款及债权债务等。具体来讲,首先要求事业单位建立财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对单位的全部财产采取及时入账、实物保管、定期清查、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财产安全。事业单位应至少在每年年末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财会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分析,并对差异及时分析与调整。其次,审计部门要加强审计监督,定期派审计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抽样检查。最后,在单位领导的指挥下,将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结合起来,要求各部门定期进行资产自查,核对账目,做到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

通过资产的定期核查,及时了解固定资产的盘亏、盘盈、报废闲置等问题,了解货币资金、债权债务的实存数与账存数,从而能够从习惯上和作风上改变原来事业单位对单位资产的态度和做法,为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做出贡献。

4、合理设岗,强化各部门的协调配合

规范合理的组织机构体系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各单位应当在遵循公开原则的前提下,根据需要设置相关的职能部门,增加组织机构的透明性。在坚持牵制原则的基础上,将财务部门的财会岗位与经济业务的直接责任岗位进行明确定位,按照岗位合理配备人员。同时要注意将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务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通过编制内部管理手册,使全体员工掌握内部机构设置、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情况,明确权责分配,正确行使职权。同时,要强化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使内部的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在各部门之间及时传递、有效沟通,从而使内部控制工作能够得到更多部门的支持配合,排除实施过程中的人为阻碍因素,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5、强化监督考核机制,完善奖惩机制

一些单位发生大量财产的损失往往不是犯罪分子有多么的高明,采用了什么新颖的高科技技巧,而仅仅那些单位放松内部控制,甚至置现有的内控制度于不顾,个别领导甚至公然无视内部控制制度。所以强化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考核是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为此,首先要完善内外部审计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外部审计机关以及社会审计机构的监督作用,定期或不定期的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其次,各级财政部门,应对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运用是否合法、合规进行监督,对内部控制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第三,要强化事业单位的社会监督意识,正确接收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监督,要逐步建立事业单位的信息公示制度,增强信息的透明度,以方便公众对事业单位行为的监督。

同时,要建立健全奖惩机制,通过监督检查,对严格认真执行内部控制相关规定的单位和部门应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对于违规操作,不认真执行内控制度的单位和部门,应依据相关法规给予行政处罚和经济处罚。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贯穿于整个事业单位业务活动过程的自我调控体系,是不断与时俱进、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事业单位的管理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事业单位为了更好地发挥其职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需要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将每一关键控制点的责任明确到人,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

[参考文献]

[1]孙思红:试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J]会计师,2010(3)

[2]马元琴、易旺宏:关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的几点建议[J]大众科技,2010(4)

[3]闫丽莉:探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经济,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