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思维导图范文
时间:2023-09-12 17:19: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核算思维导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成本会计》作为中职会计专业的主干课,是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理论性强、核算体系繁杂、教学难点多的课程。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且能够形成普遍化、常态化应用状态,笔者思考良久并实施教学。本文本着“有用、有效、有趣”原则,通过列举中职成本会计核算中五个费用界限如何正确划分、约当产量比例法之在产品完工程度如何正确计算、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之成本如何还原等教师难教和学生难学的“痛点”,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思考力与联想力,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以期顺利完成专业课程教学。
一、巧解“五个费用界限如何正确划分”
会计成本核算,是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制度规定,对制造业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审核和控制,并将已发生的费用合理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怎样算合理计入呢?关键是要解决如何正确划分五个费用界限的问题,即: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和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界限;产品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各期产品成本的费用界限;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费用界限。五个费用界限的正确划分在成本会计核算工作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学习难点:学生虽已掌握基本会计理论知识,能够大体分辨企业经营费用,但具体到某个产品应承担的费用时,就显得无所适从,不能正确划分,导致计算的产品成本五花八门。
难点解析:学生之所以乱,是因为没有真正掌握产品费用结构和内容。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会发生很多费用,但不是所有费用都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不相关就不构成产品费用。如何区别费用与产品生产有关还是无关呢?作者在教学中使用了思维导图,利用其直观有条理特性,将企业发生的费用有序梳理,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逐层剥离,剥离的过程,就是五个费用界限正确划分的过程。通过划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五个费用界限的正确划分,既是对产品成本的计算和各项期间费用计算的归集过程,也是工业制造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贯穿成本会计核算的主干线。由于思维导图结构清晰,再加之大脑对色彩天生的感知力进行联想、思考、記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思维导图1所示。
实际应用举例见表1。根据表1的费用,对照思维导图1,逐层分析剥离出①生产经营费用和非生产经营费用;②与产品生产有关费用和期间费用;③与产品生产有关费用是本期费用,还是上期或下期费用;④属于甲产品的料、工、费;⑤最终计算出甲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实例中企业总费用是46100元,但经过层层剥离后,甲产品费用确定为24800,如思维导图2所示。
二、巧解“约当产量比例法之在产品完工程度如何正确计算”
在企业产品成本核算中,月末需要选择适当的分配方法,将某产品已归集的全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约当产量比例法,是以完工产品产量与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为标准,在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当选择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时,在产品完工程度的确认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学习难点:学生按照约当产量比例法的公式分配单项费用,且在产品完工程度告知的情况下,计算没有问题;但当同时分配多项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特别是在产品完工程度需要在各工序分别计算,各工序期末在产品产量要分别约当成完工产品产量时,计算出现问题,对什么情况要约当,什么情况不能约当,怎么约当等关键问题认识不清、理解不透,这些问题不解决,生产费用将无法进行计算分配。
难点解析:首先,产品成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进度或完工程度直接影响产品成本的核算。其次,产品成本核算受生产工艺影响也很大,譬如:企业生产产品,有多工序加工,也有单工序加工,原材料投料程度有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也有随生产进度陆续投入,生产加工程度与原材料投料程度往往相互交织,在产品完工程度计算显得很复杂。再次,教材的平铺直叙,不够立体,学生的条理性、分析力不足,没法真正理解在产品完工程度确认的关键所在。解决办法还是利用思维导图,笔者想到将与在产品完工程度相关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三要素费用分配放在一个结构图上,图的左边是原材料投料程度与加工程度的“四种组合”,图的右边是与“四种组合”相对应料、工、费费用分配率的计算,无论原材料投料程度与加工程度怎样变化,都能在结构图上一一找到对应点。不同情况下约当产量的计算过程就是在产品完工程度确认的过程,只要能够正确理解并正确计算月末在产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产量×50%、月末在产品约当总量(分工序)等,才能正确分配计算生产费用。该结构图简单清晰,直观明了,立体感十足,效果明显。如思维导图3所示。
实际应用举例见表2。根据表2成本业务,对照思维导图3分析:首先明确思维导图3左边的原材料投料及加工方式组合,选定组合①;其次确认思维导图右边与组合①对应的料、工、费费用分配率计算公式;最后将思维导图其他不相关的部分划去,如思维导图4所示,随着在产品完工程度的确认,料、工、费的分配也随之完成,学生学习难点迎刃而解。
对照思维导图4,乙产品成本计算过程如下:
(1)依据表2成本业务,选定原材料投料与加工方式组合:
选定:组合①
(2)随之确认料、工、费在产品完工程度,并计算产品成本: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30001600+400=11.5(元/件)
完工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1600×11.5=18400(元)
在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400×11.5=4600(元)
人工费用分配率=63001600+400×50%=3.5(元/件)
完工產品应分配人工费用=1600×3.5=5600(元)
在产品应分配人工费用=200×3.5=70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41401600+400×50%=2.3(元/件)
完工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1600×2.3=3680(元)
在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200×2.3=460(元)
乙产品完工产品成本=18400+5600+3680=27680(元)
乙产品在产品成本=4600+700+460=5760(元)
(3)将乙产品成本计算结果填入表3
三、巧解“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之成本如何还原”
成本还原,是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下,为正确反映产品成本结构,对产成品成本中的自制半成品综合成本按生产步骤逐步分解,最终将产成品成本还原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方法。
学生学习难点:教材中逐步综合结转法是通过一个成本计算例题开始,问题是这个例题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数额大,前面步骤的成本计算还没有完全理解,紧接着就要进行成本还原,若按教材的思路讲授,学生难以接受。即使是在老师的讲授下明白了,但由于没有真正理解,难以做到举一反三。
难点解析:既然教材内容计算繁杂,笔者就想着跳出教材,设定一个最简例子,数额不大,计算过程简单,重在讲道理。再次想到使用并设计成本还原思维导图,想方设法将与成本还原的相关知识点放在一个思维导图里,让学生一看就明,真正让思维可视化,并将相关联的数字彩色化,提醒学生注意并寻找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一步步解决为什么要还原?怎么还原?还原几次等问题,再次明确成本还原的意义在于正确反映完工产品的原始成本,即:料、工、费各成本项目所占产品成本的比重,为进一步分析考核产品的构成水平,有助于企业加强各生产步骤成本管理,减少不必要浪费,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际应用举例见表4。
依据表4业务,对丙产品两个步骤发生的生产费用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成本还原对象是从半成品库领出继续生产并加工完成“完工产品成本”800元,如何将“半成品”栏里“完工产品成本”800元还原成明晰“料、工、费”呢?一张图展现了成本还原的全过程,如思维导图5所示。成本还原前生产费用发生的移动路径(第一步骤第二步骤)、到成本还原对象的确认及还原过程(还原对象还原方法还原结果),再到成本还原后完工产品成本“料、工、费”产生,整个成本还原轨迹在思维导图上呈现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通过成本还原,学生清楚地看到了丙产品料、工、费的构成情况,认识到成本还原的意义,为后续进一步开展成本分析打下良好基础。
对照思维导图5,丙产品成本还原过程如下:
(1)还原前完工产品成本1200元
其中:“半成品”800元,人工200元,制造费用200元。
(2)分析确认成本还原对象
“半成品”800元。
(3)找出关联点,计算还原分配率并还原
还原分配率=本月产成品成本中耗用上一步骤半成品的成本费用本月所产该种半成品成本合计
=8001000=800500+300+200=0.8
还原原材料:500×0.8=400
还原人工费用:300×0.8=240
还原制造费用:200×0.8=160
(4)还原后完工产品成本1200元
其中:直接材料400
直接人工240+200=440
制造费用160+200=360
篇2
关键词:图解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1.048
1研究背景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是以提供经济信息、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学是研究如何运用正确的会计方法真实、客观、及时、全面、系统、连续地确认、计量、记录与列报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资金运动及其反映的经济信息的一门学科。“会计学”课程是工商管理学科大类必修课程,主要包括会计学基本原理、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工作组织与程序三部分内容。被誉为“商业语言”的会计学涉及大量专业术语、具体核算方法和多样组织程序。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寓教于乐并结合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试图将学生原本印象中枯燥的会计学原理、纷繁复杂的会计核算变得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容易一些、更有趣一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以会计学基本概念为起点,以知识脉络为主线,通过运用图式呈现基本概念、章节基本知识点及其脉络,帮助学生轻松入门,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与把握能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网,从而系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更好地学以致用。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图解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图表、图例、图片、图形、图像等形式,结合语言、文字、字符及其他形式,对教学内容所涉及的事物、事实、事例、事件和过程的形态、性状、关系模式进行描述和展示,使受教者加快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对事物的构造、机能、功用、特点、外延与内涵有更清晰的认识。从20世纪60年代英国人TonyBuzan创造了简单有效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改进笔记方法的思维导图,到DavidP.Ausube(l1978)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只有学习者了解所要学的概念的意义,学习才会有成果。因此主张教学首先要了解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并以此为基础教授新的概念,与学习者现有的认知结构相关联。再到NovakandGowin(1984)带领一个研究小组在康奈尔大学推动一系列活动的结果显示概念构图法是一个能促进学生学习成效的学习方法。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结合特定教学领域实践展开了图解教学法研究。邱垂昌(1988)、陈美纪、康自立和徐敏芳(1999)以中级会计学教材进行概念构图实验教学。邱垂昌、陈瑞斌(2000)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概念构图能有效促进学生高层次认知及帮助学生整合观念,亦有助于学生较低层次认知能力的培养。何治玲(2002)探讨将概念构图与合作学习应用与会计科目教学。陈莉(2008)提出运用会计图解教学法要求教师吃透教材、系统归纳,有利于学生提纲挈领地掌握所学知识。陈牡丹(2009)以概念构图法融入会计案例,发现多数学生肯定概念构图法对于厘清题意、拟定解题计划、搜寻及应用相关会计原则与概念有益。莫锦笑(2009)认为在各种教学方法中,会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如果较多地使用图解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会更好。冯建荣(2009)强调加强会计学教学的系统性,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与特点,应较多地应用图解教学法。陈其末(2010)在多年的银行会计教学实践中发现,运用图解教学法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银行会计教学中应大力提倡图解教学法,应当把图解教学法作为银行会计教学方法的核心内容。容辉(2010)认为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方法改进中应较多地应用图解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肖建义(2011)认为会计教学实践证明图示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会计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枯燥乏味、晦涩难懂、抽象的会计知识理解得更容易、更透彻、更深刻。任丽丽(2011)通过教学实践活动认为会计教学,尤其是非经济类专业会计教学中,最能取得满意效果的是图解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吴娟娟、周台龙(2012)实证研究发现图解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本会计的成效。姚艳(2012)、姚艳、徐海清(2014)认为将图解教学法应用于基础会计学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习者注意力,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郭红彩(2014)采用DID模型对概念构图法在会计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概念构图法的确对学生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帮助学生跨越会计核算的障碍,使学生能从琐碎枯燥的会计分录中解脱出来,有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该方法也可延伸到财务管理等课程中。综上所述,在国内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将图解教学法应用于“会计学”等相关课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会计学”课程教学实践中尝试以问题导向式教学法为引导,以图解教学法为主体,以案例教学法为载体,不断丰富图解教学法的内涵。
3图解教学法应用特点分析
3.1化繁为简,突出要点
“会计学”课程中涉及大量的会计学专业术语,这对初学者而言是一个难点。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图解教学法有助于将这些繁杂的基本概念通过简单、形象的图示展现出来,使学生既能快速把握相关基本概念的要点,又能全面、完整地理解这些基本概念,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例如: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等专业术语对于初学者而言比较抽象,教师通过简洁的图示讲授这些基本概念,化繁为简、突出要点,有助于初学者理解和学习。如图1所示。
3.2化零为整,强调整体
“会计学”课程围绕企业资金运动发生的一系列经济交易进行确认、计量、记录与列报,为相关决策者提供经济信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该课程主要讲述会计基本理论、会计核算方法与会计组织程序等。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图解教学法有助于将企业纷繁复杂的经济交易、丰富多彩的财务活动、纵横交错的财务关系等零零散散的每一个知识点以企业资金运动为主线连接成知识链条,使学生在学习每一个知识点的同时能全面理解和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从整体上把握知识脉络。例如:以企业资金运动为主线,将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账簿—财务报表等知识点通过图解教学法可化零为整,有助于学生理解每个知识点及知识链条。如图2所示。
3.3化整为零,拓展链接
“会计学”课程内容与“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管理会计”、“经济法”、“税法”、“审计”、“战略管理”、“管理学”等课程相关内容紧密联系。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图解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在把握“会计学”课程本身知识脉络的同时,链接相关课程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学习者理解和把握课程之间的关联,构建系统的开放式知识网络。例如:企业以资金运动为主线发生的筹资、投资、营运及收益分配活动是“会计学”课程核算的主要内容,也是“财务管理”课程管理的主要内容,但是分析的角度不同,这些财务活动的结果都会集中反映在会计工作的成果“财务报表”中,这也是“财务分析”课程分析的依据和主要内容。“会计学”课程重核算、“财务管理”课程重管理与决策、“财务分析”课程重分析与决策。与此同时,企业的上述财务活动与“经济法”、“税法”、“管理会计”、“审计”、“战略管理”、“管理学”课程的相关知识点相关联。教师通过图解教学法链接相关课程知识点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地学习“会计学”及相关课程。如图3所示。
4图解教学法应用要点分析
4.1图示准确性
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图解教学法的第一个挑战在于图示的准确性。无论是表达“会计学”课程中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方法,还是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课程之间的链接,都要求教师保证提供图示的准确性。这就要求教师吃透教材、全面、系统、深入地掌握课程基本知识点、重点与难点以及课程之间的关联性。
4.2图示简洁性
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图解教学法的第二个挑战在于图示的简洁性。只有简洁的图示才能发挥提纲挈领、突出要点的作用。只有简洁的图示才能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简洁的图示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把握课程要点与实质以及相关构图技巧。
4.3图示完整性
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图解教学法的第三个挑战在于图示的完整性。无论是表达基本概念、基本方法,还是强调重点与难点,只有完整的图示才能保证所呈现内容的完整性与系统性,使学习者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构建知识链条与网络。这就要求教师系统、完整地把握课程及课程之间的联系。
5图解教学法应用融合
在“会计学”教学实践中,图解教学法的确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内容,教师将图解教学法与问题导向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自学式教学法等方法融合应用会锦上添花。笔者认为图解教学法应用融合需要注意以下三个要点。
5.1问题导向式教学法为引导
在“会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思考、学习课程知识,还要肩负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以问题导向式教学法为引导,结合课程内容,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仅有助于学习者学习课程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自学能力。
5.2图解教学法为主体
在“会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以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为引导提出问题,以图解教学法作为主要教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帮助学生轻松入门、把握要点、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网,系统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
5.3案例式教学法为载体
在“会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章开篇和小结时结合实际案例围绕章节基本知识点、重点与难点提出问题,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用图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学习者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系统理解和应用章节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图示教学法应用融合的要点是教师以问题导向式教学法为引导、以图解教学法为主体、以案例教学法为载体系统教学。如图4所示。
6结论
从20世纪70年代末国外学者开始研究概念构图教学法到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台湾学者在中级会计学领域探索概念构图实验教学,21世纪更多的教师在不同学科教学领域特别是会计学教学领域实践着图解教学法。实践证明,图解教学法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在酒店管理专业“会计学”课程中应用图解教学法,可以发挥其化繁为简、突出要点;化零为整、强调整体;化整为零、拓展链接的特点。同时,以图解教学法为主体,融合应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入地学习“会计学”课程。
参考文献
[1]徐平.图示与图解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J].当代电大(经济),1995(3):91-94.
[2]王文海.现代教学的“十大教学法”(一)[J].中国电子教育,2005(2):62-64,75.
[3]赵国庆,陆志坚“.概念图”与“思维导图”辨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4(8):42-44.
[4]吴娟娟,周台龙.图解法对提高成本会计学习成效的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24-29.
[5]陈莉《.基础会计》教学方法之我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1):147.
[6]莫锦笑《.会计学原理》课程特点与教学方法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9(2):80-81.
[7]冯建荣.会计学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4):72-73.
[8]陈其末.图解教学法在银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2010(1下):107-108.
[9]容辉.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0(6中):145-147.
[10]肖建义.图示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林区教学,2011(2):7-8.
[11]任丽丽.非经济类专业基础会计学教学方法初探[J].河南农业,2011(7下):13,15.
[12]姚艳.《基础会计学》教学方法设计——借贷记账法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综合),2012(7上):36-39.
[13]姚艳,徐海清.提升《基础会计学》课堂教学质量四原则[J].课程教育研究,2014(5上):230-231.
篇3
摘要:慕课(MOOC)作为一种新型网络课程,自兴起即得到全球众多名校的积极响应,已成为当今关于教与学的热点之一。慕课的出现,推动了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本文借鉴慕课的特点,对传统会计学课程进行了有效的嫁接,初步提出慕课在会计学课程教学上的应用方案。
关键词:慕课 会计学 翻转课堂
一、引言
慕课,即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简称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模式。它以学习者为中心,关注学习者兴趣的激发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并引发了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的全面更新和调整。目前,全世界已有约2 000门慕课课程,来源于约200所大学。这股热浪也席卷了我国高等院校,慕课的中国本土化进展正如火如荼。截至2015年10月,来自126个国家和地区的129万注册学习者选修清华大学学堂在线推出的504门慕课,选课人次达267万。截至2015年底,我国慕课选课人数达到700万。2015年11月,由全国40余所高水平大学和重点中学联合发起的中国慕课大学先修课(简称MOOCAP)启动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MOOCAP理事会也正式成立。面对异军突起的慕课,我们的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手段必须做出相应改革。
会计学是一门实务性较强的应用学科。随着商业环境的日益复杂,商业模式和交易方式的不断创新,与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的不断变革,对传统的会计学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并且,目前在校大学生多数是90后,他们热情开放、个性鲜明、勇于尝试。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已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他们更乐于利用手持移动终端设备进行碎片化学习。这些都使得基于慕课背景下的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会计学课程慕课的态势分析
(一)优势(S)。一是教学资源丰富。会计学慕课可以将知识点细化,以短小精悍的视频模式呈现,充分运用动画、视频、微课程等灵活手段,内嵌小测试,加入RSS订阅论坛,丰富教学资源种类,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普遍反映会计学课程知识点多,讲得快,消化慢,常学常新。有了慕课作为补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会计学课程内容多、课时不足以及学生层次不均的矛盾。同时,还可以通过慕课反映会计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提供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二是学习方式灵活。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根据兴趣和掌握程度进行学习,且只有在掌握了课程内容后才可以继续学习,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教学评价方式灵活。慕课的评价平台能够记录学生学习的过程,包括上线时间、访问次数、交流次数、互评次数、学习进度、线上测试分数等,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评价,客观而高效。学生也可适时快速地得到来自同学和教师的学习评价反馈,在师生间形成良好的评价反馈循环。
(二)劣势(W)。一是师生交流不畅。慕课课堂缺少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教师面对的不再是学生而是机器,课堂的激情不再,缺乏临时生成的问题和即兴的精彩。而学生也缺少课堂上集体聆听相互感染的气氛。二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得不到系统的知识架构。由于慕课背景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在观看微课视频过程中,更多地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学习,有可能得不到系统的知识框架,学习到的知识是零散的、碎片化的。三是在线学习效果不佳。慕课的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自制力和意志力,部分本身具有惰性的学生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学习效果往往不佳。四是配套的教学资源“静”多“动”少。目前一些慕课教学资源基本都包括课程介绍、各章重难点、习题、PPT等静态资源,教学资源的实用性、时效性不强,没有提供及时的学习支持服务,动态化学习资源不完善,制约了慕课的建设。
(三)机遇(O)。一是学习需求广泛。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人们对会计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学生、企业和社会迫切的会计需求,为会计学慕课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二是国家的政策支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2014年底,教育部会同发改委和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了《构建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法》;2015年底,教育部《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加强慕课建设、使用和管理”。政策的扶持,是会计学慕课发展强有力的后盾。三是精品慕课提供的课程范例。成千上万的慕课和一些会计学精品课程已经在线,可以自主选择,无偿观摩,免费学习,这些课程特色鲜明、教学效果显著,擅于运用先进教学技术,具有榜样作用和辐射效应,为会计学慕课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四)挑战(T)。一是高注册率,低成功率。当学习完全变成一种自主行为、且不受外在因素约束时,高辍学率和低完成率的现象就会发生。目前很多慕课注册人数多,但课程平均完成率低,使得慕课学习虎头蛇尾。二是学生偏好名校名师课程,校内课程热情度不高。三是课程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慕课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课程平台建设等技术支持以及宣传、推广等资金支持。这是保障其顺利实施并取得成功的关键。
三、慕课环境下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具体实现途径
根据SWOT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会计学慕课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会、化解威胁,构建适用的会计学慕课体系。慕课学习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它替代不了教师的指导、启发以及学生之间的讨论、课堂的即时生成。因此,慕课背景下会计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并不是完全照搬慕课,而是结合会计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本着辅助、实用的原则,将慕课与传统课堂教学相融合。
(一)借鉴慕课课程理念,重新整合教学内容。为了适应慕课的教学模式和要求,需要对传统会计学课堂讲授的内容根据慕课教学形式的特点进行重新编排。
1.利用慕课,增加会计职业认知内容。包括基本的企业会计认知、会计凭证认知、会计账簿认知、财务报表认知和会计人员素质认知,使学生清晰地了解会计学的重要地位,增加其学习的动力。学生可以根据课程的导学介绍,结合自身的学习目的和水平,从不同的切入点进行学习,实现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
2.利用慕课,补充课程相关知识。会计学课程在具体的业务中经常涉及到各学科的相关知识。例如,在企业的销业务中会涉及增值税、消费税等税法知识,在所有者权益业务中会涉及公司法、证券法等经济法内容,在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应付债券等业务中会涉及资金时间价值等财务管理知识。利用慕课,学生可以提前学习相关学科知识,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重点讲解会计知识,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相关课程的交叉点无法讲授的弊端。
3.利用慕课,分不同主体介绍经济业务的核算。目前的会计学课程内容主要以工业制造业企业为例,按照一个会计主体的主要经济业务活动依次展开。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够让学生熟悉企业资金筹集、供应、生产、销售阶段以及资金退出业务的核算,但容易禁锢学生的思想,使学生只熟悉一个会计主体的核算,其全面、系统的会计思维能力得不到提高。引入慕课平台后,可以将会计核算必备的知识点和概念通过视频片花完成,将系列经济业务做成一个或若干个案例放在慕课平台上,让学生分成不同会计主体进行学习。例如,设计一笔购销交易的情境,涉及采购方和销售方两个会计主体并创设不同的情境,如运费的处理、商业折扣、现金折扣、结算方式等,让学生分别选择采购方和销售方进行账务处理。这种方式便于学生将分散零碎的知识串联起来,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提高会计核算水平,锻炼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利用慕课,增加职业道德、职业判断的内容。慕课内容不仅要把会计知识作为关注的焦点,更要把职业道德、职业判断等贯穿到整体的内容之中。可以制作一些微视频或微电影,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对职业道德、职业判断能力有较高要求且理论性、综合性较强的、职业判断空间较大的桥段,适当添加“私设小金库”“坐支”“出租出借账户”“设置账外账”“设置秘密准备”“粉饰会计报表”等内容,让学生有机会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现实问题做出模拟决策。
5.利用慕课,拓展学习空间。可以借助微信群、百度贴吧、YY课程、腾讯课堂等和会计学课程有关的热点新闻,与学生互动交流。为了满足分层次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需要,还可以设置拓展学习模块,通过慕课平台拓展阅读材料,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知识深度和广度方面的拓展和提升。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精巧的课程设计。目前,很多会计学慕课的视频内容只是简单重复传统教学课堂影像,没有体现出短而精的慕课精髓,收效甚微。会计学慕课教学微视频内容的选择应该是会计学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其实质着重在精彩的视频内容,制作过程中要求授课逻辑清晰,形象生动。在慕课中,会计学典型的知识点可以视频片花的形式进行处理。如根据会计账目的具体操作和实景讲解设计情景剧,撰写脚本,进行拍摄,再经过后期视频剪辑制作,这种视频呈现对学生会更有吸引力。也可以是动漫形式,将教学内容巧妙地用动画、漫画表现出来。如会计数字书写、会计凭证的编制、会计账簿的登记和会计凭证的装订,利用动漫展示填写规范和装订技巧,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创设会计实践教学环境,注重实践教学。慕课教学时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资源丰富、表现形式多样的会计实践教学环境。可以利用视频片花,设置真实的业务发生情境,对于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摒弃文字描述,直接提供真实的原始凭证,让学生进行审核并填制记账凭证。如一般纳税人企业销售商品,会涉及销售单、增值税专用发票、出库单、发运单等原始凭证。在慕课教学中直接给出销售单和出库单,要求学生自己填制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分清各联次的用途,然后再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学生在学习时可以相互讨论,研究相关票据的用途,进行账务处理。再比如支票,可以设计策划一个使用支票结算的情景剧,制作成“微课程”。由出票人签发支票传递给持票人,出票人根据支票存根进行账务处理。在视频中重点介绍支票的填写规范,可以录制出纳填写支票的过程,也可以录制支票打印机或计算机模拟填写的过程。然后再模拟持票人的处理过程。整个视频从出票人和持票人不同主体的角度介绍业务核算,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掌握支票的填写和传递流程。为培养学生会计职业岗位的能力,还可以进行会计分岗位模拟实训,分设出纳、往来会计、总账会计、成本会计、会计主管等岗位,由学生分组扮演角色进行账务处理,使学生了解财务部门的岗位设置,明确各个财务岗位的职责,熟悉财务工作业务流程,为其零距离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可以利用慕课平台,引进“跨专业、跨岗位、全场景、3D动画、虚拟现实的财经综合类实训软件”,对学生进行模拟综合实训。
(四)拓展教学方式方法,增强课堂吸引力。根据慕课的特点,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可以综合运用情境教学、思维导图、问题讨论、案例分析、翻转课程等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具吸引力。
首先,设计活泼生动的导入情景。课程导入是学习会计学的第一环节。学生在开始接触会计学课程时,往往对“会计”是陌生的,很多教师开篇即按部就班地介绍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或者直接让学生课下自学。这都会使学生一开始就觉得会计枯燥无味,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利用慕课播放一段微视频《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在生动的动画中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历史,做到“课伊始,趣已生”。也可以借鉴一些学生熟悉的影视作品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其次,运用灵活有趣的教学方法。受同行的启发,笔者把常用的一些会计科目融进《小苹果》的歌词制作成沙画视频,并加入了会计学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希望传递简单、快乐的会计科目知识:“大学开设会计课,它的课程很奇特,它的内容十分广阔,它有多少要素名,它有多少科目名,下面我就为你分析,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显得很神秘,本年利润、利润分配业绩很美丽,预收账款、预付账款需要特别记,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时刻相依!”。第三,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比如,在会计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企业的资金循环和周转没有感性的认识。此时若辅以慕课教学就可以迎刃而解。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漫画的动态效果给学生展示企业各资金运动流程图,再现产品的采购、生产和销售流程环节,使学生对具体的资金运动产生感性认识,便于对各环节核算的理解。
(五)设计课堂讨论与答疑,拓宽答疑辅导渠道。慕课具有很强的互动性,讨论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可以在慕课平台上开发答疑、讨论的即时互动模块,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并且提出相关的拓展题目让学生讨论。传统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学生不愿意提问,觉得不好意思,而在慕课教学中,学生可以匿名或用昵称大胆发言和提问。并且,慕课平台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排序,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回答学生们都关心的问题,同时也鼓励提倡同学间互教互学,互帮互评,通过互助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六)设计练习和测验,创新考试方式。慕课的核心教学理念之一是针对授课内容精心设计练习和测试。教师在制作慕课的微视频时,要有效地把握教学规律,合理地控制时间,巧妙地设计问题和答案。慕课视频之间可以穿插多个即时的小测验和练习题。即时测验可以借鉴网络游戏中的通关方法。每讲完一个知识点,计算机就自动跳出一些问题,学生只有准确回答过关之后,才能继续听课,以使学生得到系统的知识架构。还可以设置每个模块的单元测验,帮助学生巩固复习。测验可以允许学生进行几次尝试,从中取最好的成绩作为测验的最终成绩。学生的综合成绩可以由“慕课课程的完成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讨论情况”“期末考试情况”四个部分组成,最后根据权重核算出综合成绩。S
参考文献:
[1]崔红.浅析基于慕课的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渐进化”教学模式[J].商业会计,2016,(4).
[2]崔红,袁建华,郑红芬.会计电算化慕课建设的SWOT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2).
篇4
教学模式是指依据某种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而归纳提炼出的具有典型性、稳定性的教学方式,包括教学过程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而形研究式教学是以研究问题为中心,通过让学生参与研究过程来培养其研究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研究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是在素质教育的理论指导下,以民主合作的教学关系为基础,以导学的教学程序为主线,充分激励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通过教学系统诸多要素的优化组合,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教学模式。研究式教学更重视学生主动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性教与学生创造性学的有机结合,是创新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反映。探索研究式教学新模式,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改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教”与“学”的重新定位 相对规范、严谨、程序化的传统教学,研究式教学是一种近似“松散”的教学模式。首先体现在“教师”和“学生”身份的重新定位,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在实施研究式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知识掌握及能力提高的促进者、指导者及合作者。学生的角色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者,同时也是知识的合作者和研究者。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积极的相互作用应该是让行为主体之间进行没有任何强制性的诚实的交往与对话,这依赖于良好的对话和交往环境,研究式教学恰恰为师生提供了这一点。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处于优势地位,教学内容处于支配地位,教师、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没有得到体现。而在研究式教学中,学生是研究问题的主体,教师只是研究的指导者和活动的维持者,这就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平等对话的环境,使师生间合理交往成为可能。学生通过与教师的合理交往,促进自己对研究体验的获得进程;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合理交往,充分实现自身的角色价值。
(二)教师与学生角色经验的相互促进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角色距离相对较远,这种生硬的关系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而在研究式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难于角色的变化,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在研究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都是研究群体中的一员,他们在长期合作中,相互交流,教学相长,共同发展。随着组织研究式教学活动的增多,学生的研究体验会促进教师的反思,推动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教师的角色经验必然得到不断积累。而学生在研究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反复指导和自身的积极思考,知识不断积累和更新,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在确定研究问题、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合作、交流表达等方面越来越得心应手,角色经验不断积累。
二、研究式教学模式的体系构建
研究式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方法,这一教育过程应贯穿学校教学过程的始终。根据会计专业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可以将研究式教学模式体系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如图l所示):基础教学组织阶段、实践性教学环节、案例分析阶段、科研攻关实验阶段。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并不拘于单纯使用某一种方法,在众多方法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通常对于低年级刚接触专业基础课的学生,更多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与相应的启发式教学结合,随着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的提高,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较好地提高会计研究式教学的效果。
(一)基础教学组织阶段 本阶段属于基础教学的组织,主要着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研究式学习的思维和方法。任何教学环节的展开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即本学科专业及其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系统化的知识。掌握基础研究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知识的基础之上,尤其是对处于基本知识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引导他们从事研究活动更要强调和突出知识的基础性作用。根据对研究式教学的探索和实践,认为研究式教学应紧紧围绕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在运用中学习、在探索中创造。
(二)实践教学环节 会计课程多是实务操作,学生不仅要具备基本概念的把握和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为了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经济生活当中,需要通过一些模拟仿真训练来强化对所学知识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以做到各课程融会贯通。通过这种训练,学生可以增加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性教学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同时通过实践体验也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会计专业具有实践性、技术性强的特点,应当按照实践性教学贯穿于学生专业学习全过程的设计思路,构筑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首先,针对目前实践教育环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使会计实践教育达到预期的效果,应该建立三位一体的会计实践教育模式,如图2所示。
其次,应当做到有针对性地完善各项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学校教学阶段,实践性教学环节以校内模拟实验为重点。校内实验室包括手工和计算机模拟实验,手工模拟实验有单项实验和综合实验两种。通过校内实验教学安排,形成单项实验和综合实验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同时与相应的会计理论课程同步进行。在单项操作技能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实验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最后,积极开辟校外实习基地,通过与企业合作,形成产学研的办学机制。这既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步骤。同时鼓励学生按照学校制定的实习计划和要求,自行参加社会调查,根据未来就业方向有目的地进行选择,主要培养学生社交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应变能力和工作能力等。
(三)案例分析、研讨阶段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互动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其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以及对知识进行整合、运用的能力。财务会计々业课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如果继续一味地采用传统会计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接受的方法容易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2006年颁布的会计准则在公允价值、存货计价、投资的分类和会计处理、利润表的形式等方面都作了很大变动,但这些变动通常难以在教材中立即体现,学生很难理解。而在财务会计课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各行业财务的真实、具体情况,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科研活动实验 研究式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方法,诱导学生注重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进行学习方法、研究方法等类似内容的渗透也取得了一定效果。有了训练方法的强化,就应进一步加强思维训练。在各种思维能力中,创造性思维能力最重要,是提升思维层次的关键。培养和训练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要充分体现在运用中学习的思想。因此,只有不断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才有助于知识的巩固、方法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为各种学习活动注入研究性内容。如在阅读一些经典文献时养成记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随时将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并在读完有关内容后及时加以整理,形成系统化的观点,为进一步研究做准备。同时,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介绍学科前沿或引导学生主动了解前沿,关注理论热点问题,掌握最新的知识动向。把握前沿也是善于学习的表现,是研究的捷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激发其研究的兴趣。校内实验室包括手工和计算机模拟实验,手工模拟实验有单项实验和综合实验两种。学习有了知识,仅仅是奠定了研究的基础;把握了前沿,也只是有了研究的方向。进一步展开研究还需要学习一定的方法。方法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和桥梁,是研究能力得以形成的关键。在学生了解基本的前沿和掌握一定研究方法之后,可以进行学生科研活动的试验。
科研活动实验通过本科学生科研项目来进行,为加强学生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巩固其专业理论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由学校设定一定的科研资助基金,用于资助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活动。资助立项的范围应包括与会计专业有关的理论及政策研究或调研活动;或与会计专业交叉的相关学科的理论及政策研究或社会调查;项目可以由申报学生自主拟定,并鼓励学生跨班级、跨专业和跨学院联合申报。
通过进行科研研究,学生可以将选题、文献检索、阅读文献、文献综述研究及方案设计、研究实施、总结报告这6个环节全面系统的掌握,为以后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思辨能力。
三、研究式教学模式实施的方法选择
研究式教学的方法有多种,但每种方法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和适用性。
(一)引导――传授式教学 研究式教学中最常用的是传授式教学,这也是教学的基本方式。传授教学的讲授关键是如何体现引导而不是一味地满堂灌。激发学生对这一专题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还可以传授分析思路和方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索。
(二)指导――自学式教学 在高年级学生中,鼓励学生自学是研究式教学中的应有之意。学生在学习了理论课程之后,可以在此基础上,对会计课程的相关专题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学,或者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定研究题目,集中研究一两个实际问题,在学习结束时形成研究成果,这种方法对学生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效果十分显著。
(三)提问――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也是较为常用的教学方法,但对教学班级的规模有所要求,通常学生规模较少为宜,否则会导致现场难以控制、多数人成为旁观者、讨论偏离主题、缺少发育机会等问题。因此,讨论式方法虽然能够翻拓展学生开放性的思维能力,满足学生渴望表达自己想法的愿望,但具体细节还需要教师在考虑周全之后才能操作。
(四)模拟――案例教学 案例分析能力是管理课程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该方法适用于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理论之后,对典型个案深入分析,再上升到理论,举一反三。案例分析常与讨论式相结合。
(五)答疑――咨询式教学 该方法允许学生提出自己所关心的疑难问题,教师给予解答。不但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也能考验教师的职业能力,督促教师不满足于现状,不断求新,具有较强针对性。
(六)实践――现场式教学 当需要考核学生对现实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时,研究式教学更适合于个案的现场,这种方法能够直接深入现实调查研究,对学生的印象会非常深刻。但了不影响现场的工作,现场式教学参与人数应当限制。但因为种种条件的限制,对目前各大高校来讲,这一要求还较难达到。
上述各种方法中,第1、2两种一般多用于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课程的讲授,虽然这个阶段的教学以教师传授为主,但并不排斥在该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和能力。第3、4种往往与案例教学结合,其教学对象多为已经具备了较为扎实的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学生。这类学生通常已经经过了会计课程的系统学习,进入更高层次的专题学习阶段。第6种方法更多体现在社会实践中,这涉及到开辟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第5种教学法一般不独立使用,通常与上述其他方法结合运用。
四、研究式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
以“引导――传授式教学”和“指导――自学式教学法”为例说明研究式教学方法在会计基础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引导――传授式教学 该教学法适用基础教学组织阶段,是研究式教学的初级阶段,本阶段主要着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研究式学习的思维和方法。
任何教学环节的展开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作为基础的知识,一般都是本学科专业及其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系统化的知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较为欠缺,自学能力也较弱,对于本阶段的教学组织与实施,应该更多的采用引导――传授式教学,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具体讲授某一会计交易事项时,应先引导学生了解并总结掌握本事项的基本框架内容,在基本掌握主体框架之后,再具体到各知识点的核算内容,最后通过全面掌握各知识点的细节提升到主体框架,这样的引导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对本业务核算的内容有一个清醒的总体认识和一个清晰的脉络,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
以《初级会计学》课程“供应业务的确认与计量”一章为例,说明引导式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
“供应业务的确认与计量”通常的讲解程序为:账户设置――应用举例――课堂练习。通常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首先将该业务循环所应用的账户结构、内容全面进行介绍,其次再应用举例。这样的教学过程安排,基本将教学内容全部覆盖且符合教学内容的设置和逻辑。但如果不分层次和本质关系,只是笼统地将账户设置全部介绍,大量内容的机械记忆会使学生对核算内容没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产生认知上的障碍和心理上的排斥。
因此将上述教学思路重新设计为:框架(全局)――各知识点(局部)――框架(全局),体现总体一细节――总体(最终的提练)。如图1所示:
图3首先介绍了供应业务的基本原理和框架结构,引导启发学生明确核算要点,即“物资核算”和“款项结算核算”。在具体讲解账户结构及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清晰账户和核算要点之间的关系――即具体账户的归属(使用功能),从图3中可以看出,对物资购入情况反映涉及“原材料”、“材料采购”两个账户;对款项结算核算涉及“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三个账户。这样划分使学生很容易将大量需要记忆的内容,通过分类总结归纳其类别的共性,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避免出现大量知识点纷涌而至,从而使学生不知所措,出现混乱和张冠李戴的现象。
(二)指导――自学式教学 对于高年级学生,由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面对教学对象的变化,可以适时调整教学
方法。可以自学为主,指导为辅,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直接提出问题,指导学生的思路,由学生自行分析并找出解决的方案。以中级会计实务中“投资性房地产”一章为例说明该方法的运用。
针对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其要点涉及到不同计量属性的运用,并且其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中存在着不同计量属性之间的变更,同时,由于房地产的用途发生改变,又存在投资性房地产与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业务处理,且这种转换的业务处理在不同计量属性的运用下又有所差异。因此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存在几条主线,各主线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学生会感觉投资性房地产的业务盘根错节,相互交织,这是因为对该业务的内容体系不甚明了,对各知识点混淆的结果。可将投资性房地产业务的内容框架总结如图4。
图4可以使学生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运用一目了然,明确两种计量模式适用的不同阶段,同时在后续计量中可以由成本计量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但这种变更不能反向操作。
对由于房地产的用途发生改变而导致投资性房地产和非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业务如图5所示:
从图5可知在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处理时,由于涉及两种不同的计量的模式,将转换业务分解成四种类型。即分别为账面价值形式下的相互转换和公允价值形式下的相互转换。只要掌握不同类型转换的核算要点即可熟练进行实务处理。
对讲授内容,应力求做到少而精和管用,尽可能留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阅读、思考和提问,让他们提出问题,引导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正所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只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才能调动其思维。尤其在学生不能用已有知识回答问题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沿着逻辑推理的途径思考和探索,并告诉学生,分析问题应从何处人手,解决问题可采用哪些方法及其依据的理论和实践,如何导出结论,最后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等。这样,学生就会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和技巧,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其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鹿亚芹、李名威:《会计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年第12期。
[2]朱守森:《浅析会计教学模式改革》,《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3]宋梅等:《大学本科生研究式教学的思考》,《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6期。
篇5
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路径回顾
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是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应用,并进一步影响会计手段、方法和功能的过程。这一过程分为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两个阶段,虽然这两个阶段是前后相继、互有渗透的一个连续的过程,但是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会计手段的优化,由手工记账发展为计算机辅助会计核算,这是会计信息化的第一次飞跃;后者是会计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的阶段,不仅有会计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更有信息技术对会计理论、方法、手段、角色、地位、功能的深刻影响,这是会计信息化的第二次飞跃。
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上的软件、硬件和服务的组合,以网页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的技术。随着“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和普及,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云”计算产业的开发和应用中,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业务转移到“云”计算上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云”计算对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和建设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中小企业快速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可能。
未来,会计这样一种职能也许会像IT技术一样,外包给外部专业化的公司运行,比如会计事务所、财务公司。企业把整个财务流程切割成很多段,而只把其中的一段(即某一个业务流程)或某几段给外包公司来做,这样能精简人员,使公司更有效率。
二、物联网的便捷性与智慧性
在物联网时代,任何事物都是可感知的。联网的冰箱在坏后,可主动与厂家联系,并说明故障原因,甚至在消费者还没有发现冰箱坏的时候,就可能收到厂家的反馈;通过联网,用户还可以在远端用手机或电脑指挥家电运转,包括调节冰箱温度、打开空调等等。这是华为描绘的正在研发之中的数字家庭平台项目——一个更加遥远的互联网规划,让家电联网,其市场规模比移动互联网更大更广。
1999年,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被提出,表面意思是“物与物相连的互联网”,说明互联网依旧是其基础。即互联网是将计算机相互联系在一起。实现信息交换和通讯的网络技术,而物联网则是在该基础上将所有物品甚至人连在一起。这便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从技术层面上定义,物联网是以互联网为网络基础,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三、物联网下会计信息化深入发展的方向
物联网下的会计信息化深入发展方向是在大系统内实现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只有站在大系统的角度看发展方向,才能与经营管理信息化实现有机融合。
1.认识问题的视野和应具备的理念。首先解决认识的视野问题,用大会计观提高两点认识,走出一个误区。需要有大会计的思维和胸襟,以一个管理者的角度而不是一个技术的角度来制定会计信息化深入发展的方针与策略。
2.应用信息技术的目的是提高管理水平。目前所用的或即将应用的信息系统体现了什么管理思想?已经解决了哪些管理问题,当今的管理瓶颈是什么?如何通过信息化运用物联网来提升管理水平?根据这些问题选择软件,就能为信息化的方案做出正确决策。
3.要有大系统观。会计信息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打破会计软件的信息孤岛。明白管理信息系统在先进制造中的位置,才能知道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化方案。明白和认识会计信息系统在管理信息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清楚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才能知道会计信息化如何深入发展。清楚成本管理系统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位置,才能明白成本核算需要哪些数据,如何进行采集,需要与哪些系统集成才能支持决策。这些对明确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制定信息化的发展规划和方案至关重要。
4.要有集成观。集成是实现财务数据、成本数据从业务源头自动采集,目标是达到数出一门、资源共享。“融合”只有通过集成的物联网技术手段才能实现,“融合”也解决了各种信息孤岛。如何集成?这需要清楚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只有明白这些,才会提管理需求,这是会计人员应该做的。认识水平高低、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信息化的进程、水平高低和项目成败。
四、物联网对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影响
物联网作为第三次信息产业的浪潮,以RFID技术将“现实的万物”和“虚拟的互联网”整合在一起,势必会对企业的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产生巨大的冲击,对紧密结合信息技术而发展的会计信息化有较大的影响。
1. 解决数据源问题,有利于企业加强对有形资产的管理和利用。在原材料从采购开始就被嵌入RFID电子标签,到入库、领用、在制品、产成品入库、销售等所有环节中,设置多个感应器实时与标签主动“交流”,将所获数据导人数据仓库。在此过程中,数据的读取没有人工的参与,只是物品的自动“说话”,使得获取业务数据更加容易而且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另外,在物联网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采用“实时处理”方式,即数据不是在业务发生后才处理,而是在业务发生时立即被收集和更新,使得数据前移,因此数据具备了及时性,可以被实时反映,同时也增强了数据分析的价值。特别是标签数据存储量大,在物品流转的各个环节,写入了所有相关的,较以前更多的信息,包含了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充分性和完整性。
2.“清晰化”企业生产成本,加强过程控制和成本控制。为使企业尽快走出经济危机的寒冬,SAP在最新白皮书《新经济环境下的成功之道》中提出,“掌控企业全局视图,成就清晰企业”;紧随其后。微软提出了“明智IT——逆势成长,节省成本,抢占先机”的口号。可见,二者都认为发现并降低低效甚至无效成本,控制管理风险,优化业务流程,增加成本收益是成为清晰化企业成本必不可少的,物联网是重要手段。以企业生产成本核算为例,传统的作业成本法存在一些问题。如作业中心的划分有一定难度;而且与成本动因无直接相关的制造费用需要选择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各作业中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业成本法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另外,如果作业数很大的话,就增加了成本计算的工作量,加大了核算成本。而在物联网环境下,利用RFID实时追踪整个领料、生产、入库流程,每个标签里及时更新成本信息,从而使生产成本计算变得“清晰”,结果也更加科学、合理,会计人员可以实现对生产成本的动态核算和管理。
3.促进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加快实现会计监督信息化。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已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该规范更多的从制度方面设计,但重要的是要想真正得到实施,还需要技术手段的有力支撑。物联网应势而生,可以作为有效地技术工具,进行有效地监管。企业可以运用RFID技术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实现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立与经营管理相适应的信息系统,促进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对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控制,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一旦RFID标签生产规模化、市场化,将会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对企业有效地内部控制。另外,物联网技术作为会计监管的先进手段和方式,将推动会计监督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加快实现会计监督信息化。
4.物联网有利于促进企业内各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减少“信息孤岛”现象的产生。一般来讲,财务管理人员根据企业的经济业务在财务上的核算需要设计若干个凭证模板,每一经济业务事件对应一个凭证明细,凭证模板设计的越多,经济业务转换成记账凭证的自动化程度就越高。当一项业务发生时,比如材料入库,RFID捕获入库信息,该业务信息进入系统后,根据凭证模板自动生成实时记账凭证,会计人员只需要审核确认即可生成相关的账簿信息,从而实现了实时信息系统。还有由于实时凭证是由包含了制单号的入库单等业务单据自动生成,所以可以由会计记录追溯到业务行为,保证业务和财务系统的一致性和及时性,还会实现业务和财务的一体化。
5.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有利于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方便管理者加强供应链管理。由于物联网会成为内部控制会计监督有力的技术支撑手段,即对产供销环节的监控、对实物资产的监控、产品生产的监控等,所以业务混乱的现象得到有效防范,从制度上保证了会计数据资料的真实与合法,降低了会计信息非故意失真的可能性。因此,物联网更加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篇6
【关键词】中职会计教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4-0192-03
一、前 言
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能力为本位”要求学生有一技之长,“一技之长就是就业之本”的观念已深入到广大学生和家长心目中,我们且来看看中职学生的素质变化。
1.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基础薄弱。
随着高考扩招,上大学不再是件难事,成绩稍微好一点的学生,中考时就会选择就读高中,到中职就读的学生,学习基础大多数比较薄弱。由于学习基础差,学生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他们因为喜爱这个专业而来到中职学校的不多。本人曾对所带的2009届金融(3)班学生做过一次入学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全班50人,第一志愿报读且被本校录取的有3人,占全班人数的6%;考不上第一志愿高中被校录取的有39人,占全班人数的78%;其他原因来到本人校的6人,占12%。可见,本班学生大多数是普通高中升学的落榜生。后来,通过家访了解到家长对孩子来到职中就读要求不高,学生对就读职中兴趣也不大。
2.专业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佳。
家访当中,发现不论是家长还是学生,多数对所报读的专业了解甚少,对将来的目标不明确,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态度。在教学中,本人发现中职学生上课,基本上没有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都是直接听课,从头听到尾,好笑的就记住了,重点的、枯燥的就和没有上过一样,课后作业在学校草率完成,抄袭现象严重。其实,大多数学生都很聪明,只是长期以来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致知识缺失。
然而,现代社会对会计专业人员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过去的“账房先生”如今必须持证上岗,会计从业人员从原来只会记账、算账、报账逐步发展成集会计、管理、预算、决算于一身,且要求通晓计算技术和网络技术,考取会计从业资格的对中职学生而言门槛越来越高。
一方面是中职学生素质的下滑,另一方面是社会对会计人员素质要求的提高,对中职会计专业教师而言,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所以中职会计专业课教师必须顺应社会的变化,投入到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中,并将其进一步推进。
新的课程改革已经开展多年,随着课程改革浪潮的不断推进,本人不断接触各种课程改革的理念,探索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在中职会计教学中,本人尝试着使用“学案导学”教学法,并在教学中取得一定的成效。
二、“学案导学”教学法的内涵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求知欲,激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在导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而且要让学生“知其所用”和“知其谁用”。
1.“学案导学”教学法的内涵
学案导学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策略,是一种课堂操作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学案为载体,以探究为途径,以导学定位教师角色,最终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优质高效。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学案导学具有探究性、针对性、实践性的特点。
2.中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法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告诉人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在导学过程中,教师属于外部条件是外因。学生是学习的内因,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学生没有学的愿望和动机,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教”就会由于没有学生的“学”而失去作用。因此,在导学过程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而学生自身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个体行为。学案导学过程重知识的探究,重体验,能引发学生的态度、情感和意志,这些源于心理品质的个性特征参与学习活动,能激起学生的求知、创新欲望,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多年来,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会计教学主要以解释概念,讲授会计核算程序,进行课中、课后练习为主,习惯了“我讲你听”、“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传递大多是单向的,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课堂上学生只是机械地听、记,是消极的,被动的接受者。由于中职学生基础薄弱,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佳,大多数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没有预习的习惯,即使想预习,也不知道怎样去预习,上课时不能积极参与等情况,以致出现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更累的现象。“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讲,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和谐统一,以发挥最大效益。
三、“学案导学”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运用
对于中职财务会计专业的学生,会计课程贯穿于他们三年的学习,本人所在学校的会计课程开设包括职一年级的《基础会计》课程,职二年级的《财务会计》课程和《考证会计》课程,职三年级的《成本会计》课程和《会计实习》课程等,可见,中职财务会计专业的学生学好会计课程的重要性。
以职二年级的《考证会计》课程为例,进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这一内容授课过程开展“学案导学”教学作些简单的阐述。
(1)教学内容:《考证会计》课程中“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考证会计》课程的开设的目的主要是对学生参加广州市财政局举办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核进行考前辅导。
(2)教学对象:职二年级学生。他们一年级已经学习过基础会计,二年级学习过财务会计,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的相关理论知识已有所接触,缺少的是“实践”。本节课就是对学生这一知识自行进行整合。
(3)组织形式:小组学习。
(4)实施过程:
首先,完成预习学案(课前15~20分钟)。
该学案分为两部分:《“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预习学案》(表1)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课堂学案》(表2)。《“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预习学案》的完成只是让学生回顾之前的知识,作为新知识学习的铺垫,同时给出思考的指向,让学生轻松简单地就可以完成预习学案。
其次,完成课堂学案。
(5)学生展示交流。最快完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的小组到黑板上展示计算结果,其他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教师给表现好的学生或小组加分并及时鼓励。
(6)教师查缺补漏。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正常编制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需要先将错账更正再进行编制、逆向编制这些重点、难点问题则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解答和补充。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7)巩固练习。
(8)教学反馈与反思。在这节课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预习学案》难度不大,通过批改,发现学生基本上能顺利完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它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帮助学生复习以前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为《“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课堂学案》的“逆向编制”题型变换做铺垫。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课堂学案》里的两道“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题目从表面上看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预习学案》给出的题目没有多大区别,只是换了数字,当运算时,却发现大有乾坤,同学们通过细心观察,才能发现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记录和银行对账单记录里同一笔经济业务出现了两个不同金额,这需要同学们共同研讨、认真分析、找出原因,然后更正错账,最后才能进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同样,《“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课堂学案》的练习2,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预习学案》经济事项相同,但已知条件发生了变化,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就变得复杂了,同学们依然需要找出问题的关键,进行逆运算才能完成。其实,《“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课堂学案》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预习学案》的题目之间是有梯度的。
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型的题目,借助《“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课堂学案》的学习指导让学生自己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会有一定的差异性,学生课堂的归纳总结不一定很准确,但正是在这些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在课上才能更加高效地完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而且,在一组又一组同学的成果展示中,会把学生的自信一点点找回来。从课后反馈来看,利用学案导学,“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的知识系统性强了,由于是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索,因此记忆也比较深刻,作业质量明显提高。
学案导学教学法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有它的适用性。总体而言,本人认为在中职会计教学中使用学案导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学生在职一学习基础会计中,基于学生的社会阅历不需要全面使用,结合具体教学需要,有选择性的使用,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篇7
一、目前我国高校会计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
1.会计教学主体和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会计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形式,会计教师的教学一般都是基于材,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以灌注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只可按照纯理论的方式去思维和操作。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水平一般、实践操作能力差,更谈不上综合能力了,所以很难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难以成为目前社会所需耍的会计人才。
2.会计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课堂教学仍然是我国大多数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认识会计知识的开始。我国现存的会计课堂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在检查复习旧知识阶段,只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难以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易使学生产生压抑感、自卑感,形成逆反心理,从而导致学生厌学。导人新课阶段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间接、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积极性和内在的激励因素难以发挥出来。传授新课阶段,传统会计教学在教师主观意图的限制下,一切按照教师的思维进行,学生难于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习变成了机械的和被动的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复习巩固阶段。教师组织学生练习,仍然是以教师的主观意识来开展,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如果教师没有及时检查,则完全不能达到巩固新知识的效果。
3.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高等教育仍然偏重于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对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则比较欠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实践教学的定位。在过去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我国许多高校不能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在教学中一直偏重于理论教学,因而在教学目标上不能准确地根据市场进行定位。
(2)实践教学材料和流程的选用。现在,许多高校选用的会计学实践教学教材有外购的和自编的两种。外购的教材体系比较完善,但对具体学生缺乏针对性:自编的则问题很多,有的知识点已经过时,有的没有切合实际的原始资料,有的简单空洞,总之,采用这样的教材很难达到实践效果。
总体来讲,实践流程的选用有专项实践流程和综合实践流程两类,由于模拟实践本身的限制和会计环境的多样化。使学生对实际情况下的会计业务处理过程很难真正把握。
(3)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取。目前的会计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仍然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一切按照教师的意图来安排,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样难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二、高校会计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1.改革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根据市场定位教学。市场需要的是实际操作能力强的会计人才,即技能型人才。高校的会计实践教学应该根据此需求来定位,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增强对学生会计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2)改革现有实践教学课程,恰当安排实践教学内容。高校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构建模块式课程结构,扩大学生对专业课程等教学资源的自主选择权。把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3)改革实践教学教材,合理选择实践教学流程。会计实践教学现有教材不完善,针对性不强,高校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吸取优秀实践教材的优势,结合各高校实际,自编一套适合的实践教材,并选择合理的实践教学流程,以达到教学目的。
2.加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重,使学生有足够的实验和社会实践时间,把书本知识变为实际工作能力
会计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和专业,必须注重应用能力、运作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提高,注重模拟、实训、实践等环节的教学,才能培养好用、顶用、耐用的,面向一线的兼用型人才。
篇8
社会经济的发展,让会计学成为炙手可热的行业,也成为企业、公司等日常经营必不可少的必备。随着会计制度的日臻完善,对会计人员的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会计专业人员,为了符合社会的要求,加强社会竞争力,必须严于自身的专业素质修养,培养较强的会计工作的实践操作能力。经过三年半的专业学习后,在把握了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本人于2012年2月25日—2012年5月30日在XXxx事务所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专业实习,以下是此次实习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实习的重要性
会计是对会计单位的经济业务从数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计量、记录、计算、分析、检查、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
针对于此,在进行了三年的大学学习生活,通过对《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及《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的学习,可以说,所有的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都基本掌握了,认为在实际操作中,自己只要理论运用到实践,就会信手拈来,一气呵成。经过三个月的实习,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过于天真,真正的会计工作,是不可能用书本知识来衡量操作的,终于体会到了,实践胜于理论这个道理是如此深刻。没有实践,或者我永远都不会以为会计工作是如此的严谨认真,也不会以为作为一名会计人员,需要比其他工作更多的细心与耐心。
二、实习单位情况
带着一种幸福与美好的憧憬,我来到了xx供电公司。
三、实习主要过程
由于这里的每一位xx,都是十分严谨而专业的,心里有着不小的压力,毕竟,面对着大量的专业人士,自己显得如此的心虚。
(一)带我实习的前辈是史会计,是个比较年长的前辈,她在这个xx事务所呆了六年多了,相当熟悉事务所的财务情况。首先她耐心地向我介绍了公司的基本业务、往来账目的登记、会计科目的设置以及各类科目的具体核算内容,然后又向我讲解了作为会计人员上岗所要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要领,对我所提出的疑难困惑,她都耐心解释,尤其是在会计的一些基本操作,给予了相当细心的指导,心里上,我相当的安慰,这是对于一个心里还有胆怯想法的晚辈真诚的照顾,在刚刚接触社会的时候,能遇上这样的师傅真是我的幸运。虽然实习不像正式工作那样忙,那样累,但我真正把自己融入到工作中了,因而我觉得自己过得很充实,觉得收获也不小。在她的悉心指导下,我迅速的适应了这里的工作环境,并开始尝试独立做一些事情。
(二)通过这段时间的会计实务的实践学习,我对会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流程有了不小程度的了解:
1、根据经济业务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1)、原始凭证:是指直接记录事务所的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证明文件,其主要作用是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的情况。填写原始凭证的内容为:原始凭证的名称、填制凭证的日期、编号、经济业务的基本内容(对经济业务的基本内容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给予说明,如购买商品的名称、数量、单价和金额等),填制单位及有关人员的签章。
(2)、记帐凭证:记帐凭证是登记帐薄的直接依据,在实行计算机处理帐务后,电子帐薄的准确和完整性完全依赖于记帐凭证,操作中根据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帐凭证。填制记帐凭证的内容:凭证类别、凭证编号、制单日期、科目内容等。
2、根据会计凭证登记日记帐。
日记帐一般分为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它们都由凭证文件生成的。计算机帐务处理中,日记帐由计算机自动登记,日记帐的主要作用是用于输出现金与银行存款日记帐供出纳员核对现金收支和结存使用。要输出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要求系统初始化时,现金会计科目和银行存款会计科目必须选择“日记帐”标记,即表明该科目要登记日记帐。
3、根据记账凭证及所附的原始凭证登记明细帐。
明细分类帐薄亦称明细帐,它是根据明细分类帐户开设帐页进行明细分类登记的一种帐薄,输入记帐凭证后操作计算机则自动登记明细帐。
4、根据记账凭证及明细帐计算产品成本。
根据记帐凭证及明细帐用逐步结算法中的综合结转法计算出产品的成本。
5、根据记账凭证编科目汇总表。
科目汇总表也由凭证文件生成,其编制方法为对用户输入需汇总的起止日期则计算机自动生成相应时间段的科目汇总表。
6、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帐。
根据得出的科目汇总表操作计算机,计算机产生出对应的总帐。
7、对帐(编试算平衡表)。
对帐是对帐薄数据进行核对,以检查记帐是否正确,以及帐薄是否平衡。它主要是通过核对总帐与明细帐、总帐与辅助帐数据来完成帐帐核对。
试算平衡表就是将系统中设置的所有科目的期末余额按会计平衡公式借方余额=贷方余额进行平衡检验,并输出科目余额表及是否平衡信息。一般来说计算机记帐后,只要记帐凭证录入正确,计算机自动记帐后各种帐薄应该是正确的、平衡的,但由于非法操作,计算机病毒或其他原因有可能回造成某些数据被破坏,因此引起帐帐不符,为保证帐证相符,应经常进行对帐,每月至少一次,一般在月末结帐前进行。
8、根据给出的相关内容编制本月的负债表和利润表;
将十二月月初数视为年初数,本月视为本年数编制会计报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一种会计报表,它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方程式,说明事务所的财务状况。
利润表是反映事务所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损益表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把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与成本、费用进行配比,从而计算出报告期的净损益数。根据具体要求操作计算机得出本月的负债表和损益表。
9、记账的规则和方法
记账规则是指记录经济业务和账簿启用与登记时所应遵守的规则。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A、在账簿启用时,必须填列“账簿启用和经管人员一览表”,载明单位名称、账簿名称、账簿编号、账簿册数、账
簿页数、启用日期,会计主管人员和记账人员签名或盖章;更换记账人员时,应由会计主管人员监交,在交接记录内写明交接日期和交接人员姓名,并由交接人员和会计主管人员签名或盖章。
B、登记账簿必须以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为依据。
C、账簿的记录必须清晰、耐久、防止涂改。
D、账簿必须逐页、逐行循序连续登记。
E、账簿记录必须逐页结转。
F、必须按照规定的方法更正错账。
账方法是指根据会计的一定原理和规则,采用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运用一定的记账符号将发生的经济业务记录到账簿中去的方法。我们采用的是单式记账法,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反映的记账方法。
四、实习所想、所感
实习真的是一种经历,只有亲身体验才知其中滋味。
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不管现实情况怎样变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如果没有学过系统的会计理论知识,不懂得那些专业的财务词汇,要想完成会计工作,是相当的困难。
会计工作是比较繁琐而细微的,面对的不是深刻的文字,而是反复出现的阿拉伯数字,很容易产生疲倦的感觉。一旦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导致账目记录、登录错误,计算的错误等问题。只有静下心来,认真的做,才不会出现差错。因此,工作的时候,绝对的高度集中注意力,不能分心,不能心浮气躁。不然,效率极低,而且错漏百出。
面对着事务所里的xx,看着他们每天从事的工作,其实,本质上都与我的工作差不多,有着不断的重复,但是,他们却从来都是严禁以待,对于每份证据,每份文件,每个程序,每个环节,都要做反复地核对与检查,保证着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在诉讼文书上,对每个字,每句话,都有着相当严密的推敲与构思。就如同会计工作一样,一个小数点都得斤斤计较。看起来是多么的乏味,枯燥。但是,真正用心了,才发现,工作的乐趣,在于过程中的谨慎,与完成工作后的轻松。当你发现自己的工作,做得一天比一天精确,一次比一次有效率的时候,那种精神上的满足感是旁人无法体会的。
偶尔闲暇也与xx们聊天,才发现,他们对着财务的见解,也是相当的独到,让我意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会计是一个经营机构最基本的构建,也是一个掌握经济命脉的关键部门,无论公司大小,都是围绕着经济在运作的。这个位置举足轻重,每一个数字都牵扯到公司的兴衰,毕竟,这个商业社会中,经济牵动着所有的公司与所有的人,日常法律事务,其实也是大部分围绕着经济流转而产生,因此,会计部门的重要性,是不能忽略的,作为掌握一切经济动向的部门,就好像命运的齿轮,一旦它停止了,那么整个公司也就无法再正常运作下去。
良好的专业素质、认真的敬业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清廉的道德修养,都是对会计人要的基本要求,此外,作为会计人员,对外的沟通力与交际能力,也是要求颇高的。一个会计的综合素质,体现了一个公司的整体水平。
经过这段时间的实践操作学习,我对会计工作的认识有了更多的提升。会计工作也如同一门艺术一样,要潜心修炼,提高自身,才能得到更多的肯定与承认。仅仅有着专业知识,是无法胜任会计工作的,还必须有着综合素质的修养,才是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只有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与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才能让自己更了解自己的位置,肩负的责任,与工作的真实意义。也只有坚持不懈,精益求精,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会计人。
供电公司会计实习报告范文二我学的专业是会计,为了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较强的会计工作的操作能力,本学期初,我在一家建筑公司进行了专业实习。下面,我将我的实习报告总结如下:
建筑公司的会计部并没有太多人,设有一个财务部长,一个出纳,两个会计员,而教导我的是老会计艳姐。刚到会计部艳姐就叫我先看她们以往所制的会计凭证。总以为凭着记忆加上大学里学的理论对于区区原始凭证可以熟练掌握,也正是这种浮躁的态度让我忽视了会计循环的基石——会计分录,以至于后来艳姐让我尝试制单的良苦用心。于是实习时只能晚上回家补课了,把公司日常较多使用的会计业务认真读透。毕竟会计分录在书本上可以学习,可一些银行账单、汇票、发票联等就要靠实习时才能真正接触,从而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别以为光是认识就行了,还要把所有的单据按月按日分门别类,并把每笔业务的单据整理好,用图钉装订好,才能为记账做好准备。
制好凭证就进入记账程序了。虽说记账看上去有点象小学生都会做的事,可重复量如此大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是很难胜任的。因为一出错并不是随便用笔涂了或是用橡皮檫涂了就算了,每一个步骤会计制度都是有严格的要求的。例如写错数字就要用红笔划横线,再盖上责任人的章,才能作废。对于数字的书写也有严格要求,字迹一定要清晰清秀,按格填写,不能东倒西歪的。并且记账时要清楚每一明细分录及总账名称,不能乱写,否则总长的借贷的就不能结平了。如此繁琐的程序让我不敢有丁点马虎,这并不是做作业时或考试时出错了就扣分而已,这是关乎一个企业的账务,是一个企业以后制定发展计划的依据。
从制单到记账的整个过程基本上了解了个大概后,就要认真结合书本的知识总结一下手工做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艳姐很要耐心的跟我讲解每一种银行账单的样式和填写方式以及什么时候才使用这种账单,有了基本认识以后学习起来就会更得心应手了。
以上是我的实习工作总结报告,通过在建筑公司这一段时间的实习,使我第一次把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真正地应用到实践中去,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了经验,同时又获得了许多理论知识中所没有的实践经验,这不仅丰富我的工作经验,更加提高了我的业务理论水平。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供电公司会计实习报告范文三这一个半月的实习中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非浅。以下是我的毕业实习报告总结,敬请各位提供宝贵意见。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会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是要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因此,可以认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企业会计的根本目标。带着这个目标,我开始了在我所在的实习企业进行了有目的实习。在此之前,我认真学习了《会计法》以及财政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等作为过渡的新的行业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因为这些大学法规我国会计制度改革进程中的一重大举措。
此次实习,主要岗位是一些帐务的核查,因此主要实习科目应收应付帐款的核算,也涉及一些其他对外投资科目。在实习中,我参加了该企业月末的财务核算,认真学习了正当而标准的会计程序,真正从课本中走到了现实中,从抽象的理论回到了多彩的实际生活,细致的了解了财务会计的全过程及会计核算的各环节,认真观摩一些会计的整个审计、核算过程,并掌握了一些会计事务的适用及适用范围。跟随财务人员,核实会计事实。真正了解和熟悉了我国的公诉程序及法庭的作用和职能,同时还配合公司财务人员做好帐本的调查笔录和日记帐笔录,做好帐簿的装订归档工作。经过1个半月的实习,我从客观上对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使自己更加充分大学解了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我这次实习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会计业务(对公业务),其他一般了解的有购货业务、票据业务、贷业务。会计业务对公业务的会计部门的核算(主要指票据业务)主要分为三个步骤,记帐、复核与出纳。这里所讲的票据业务主要是指支票,包括转帐支票与现金支票两种。对于办理现金支票业务,首先是要审核,看出票人的印鉴是否与银行预留印鉴相符,方式就是通过大学验印,或者是手工核对;再看大小写金额是否一致,出票金额、出票日期、收款人要素等有无涂改,支票是否已经超过提示付款期限,支票是否透支,如果有背书,则背书人签章是否相符,值得注意的是大写金额到元为整,到分则不能在记整。对于现金支票,会计记帐员审核无误后记帐,然后传递给会计复核员,会计复核员确认为无误后,就传递给出纳,由出纳人员加盖现金付讫章,收款人就可出纳处领取现金(出纳与收款人口头对帐后)。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会计工作有了以下更深的了解:
一、关于会计报告:会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应充分反映企业特定时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其相关信息,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按照现行《企业基本会计准则》体系所报告的会计信息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信息的要求,(1)现行会计报告的形式单一,通过表格数字化反映,文字说明的内容较少;(2)现行会计报告的计量标准是以历史价值为主,而对现行价值和未来价值反映不足;(3)现行会计报告的内容是以历史成本和权责发生制原则为基础,反映历史的和现在的信息,而缺乏具有预测性、前瞻性及不确定性的信息,另外,报告所强调的是整体内容,而对某些专项内容披露不够充分;(4)现行会计报告的结果是以内部经济活动影响为主,未能充分揭示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的影响程度;(5)现行会计报告报送的时间是以会计分期假设为前提,定期报告,时效性较差。
二、会计实务工作的改革思考:会计管理作为国民经济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管理方式的变化,会计工作的重点应日益从信息加工演化为对知识、信息的分析、判断和运用上来,会计实务工作方面的改革势在必行。
1、不断扩大会计职业范围。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工作的基点已经不是仅仅满足于过去的信息(计算机能轻而易举地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此项任务),而是将信息控制、未来预测作为工作的重点。会计工作除传统的企业会计核算外,财务管理、经营计划制订、财务控制系统设计、投资决策等应成为重要的职业范围。因此会计实务工作者应不断拓宽视眼,延伸和转变会计工作的功能,充分发挥会计在知识经济时代应有的作用。
2、不断更新会计知识体系。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组织结构将出现较大的变革;按工作成果取酬的弹性工作制将成为普遍的工时制度;企业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和人力投资,员工也希望将自己的智慧财产投资于企业;企业的更多精力将放在新产品的研究上。另外,经济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经济运行的“触角”也延伸向经济部门以外的其他领域,如政治、文化、环境等等,近年来出现的绿色会计、行为会计等就是这种趋势的端倪。因此会计实务工作者应适应社会变革,不断增长和更新知识。
3、不断普及与深入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务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资本的筹集、调度和投入,产品的设计、加工和制造等关键性的过程,都必须依靠健全的信息技术才能顺利进行,随着经济信息化的出现,使得国际互联网(inter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成为会计人员的常用工具,手工处理方式已经到了非变革不可的时候。信息技术在会计中应用的不断普及与深入,及其本身技术、知识更新的不断加快,必将进一步加大对会计职业发展和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要求。
三、会计教育的改革思考:知识经济时代将以“知识型、智慧型”人才为主体,而人才的培养源自于教育,教育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它能不断地进行高素质人才的生产和再生产,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培养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就会计而言,会计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会计教育工作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需要。
1、21世纪的会计教育是素质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通才”,教师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的学习、生活氛围,本着能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拓宽知识背景和能力基础的原则,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
篇9
【关键词】 财务会计;沙盘;凭证;会计实验
财务会计是应用会计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好财务会计是学生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工作者的基础。针对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即学生不能从本质上理解各种会计处理方法,不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提出了将沙盘引入财务会计教学的改革模式。
一、会计沙盘的设计
财务会计沙盘设计的立足点是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沙盘之前,要通读教材,掌握整体框架和重点。设计的企业模型、企业在持续经营过程中的经济业务要至少包括教学计划中所涵盖的内容(沙盘设计的时候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板块):
(如图所示)采购、生产、销售、投资和研发部门板块,是为会计核算提供必要的业务内容。每个板块有自己使用的原始凭证,在涉及到各个板块的运作中,要及时的抽取其所需使用的原始凭证,让学生掌握填写的要领以及输入输出的程序。财务部门是沙盘的核心板块,企业所有的经济业务都需要在这个部门进行确认和计量。
二、会计沙盘的应用
1.利用会计沙盘实验室教学。沙盘实验室,沙盘以彩色图形的方式展示于桌面,学生分组,以每个组为单位作为一个完整的企业。教师需要在学期开始前根据所使用的教材,设定企业从设立的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整个周期中,每个会计年度将做出的投资、筹资、分配决策;企业每个会计年度具体的经济活动;企业财务部门需要设定的岗位。之后,组员自己协商确定各自在企业中担当的角色和职责范围。准备好之后,各组同步展开各项经济业务,在整个过程中,每个企业进行的各个业务环节,都有实物模型供其使用,并有真正的原始凭证作为依据,使会计活动更加生动化、具体化。
2.利用软件支持平台,进行多媒体教学。在技术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引进ERP系统中的财务会计模块。通过上机操作,利用计算机运行速度快的特点,提高上课效率;利用相关软件,使系统对学生所做业务进行及时的评价与更正,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深度,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可以促使学生掌握电算化会计相关技能。
3.将财务会计教学与会计实验教学同时进行。一般情况下,会计实验课的学习是放在学完中级财务会计之后,这样安排的考虑是学生学完了财务会计之后便可以独立的进行会计业务处理,在手工实验环节就可以加快进度,更好的完成手工做账的学习流程,可以专注与掌握手工做账技能。为了使会计沙盘能够发挥良好的作用,更好的进行财务会计教学,可以将财务会计与会计实验同时开课,在沙盘模拟企业运营的过程中,所有涉及到会计业务处理的地方,及时使用会计实验课程中提供的各项凭证,使学生真正的体验会计工作的内容,这样直观的接触原始凭证有利于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会计处理原则。
三、将沙盘应用于财务会计教学的优势
1.学生接触模拟的会计实务情景,便于熟练掌握财务会计原理,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在校园环境中,缺乏的是通过实践来应用理论知识,仅仅通过教师的描述使学生想象财务会计工作环境,会使学生的思维仅仅局限于自己想象的空间,与现实情景差别较大,不利于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会计处理方法。将沙盘引入财务会计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深化理解知识,将学生原本认为繁琐的会计凭证变成他们不可或缺的工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动机,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
2.沙盘课程教学促进了学生多方面技能的灵活运用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本科阶段经管类专业开设的相关基础课程教学中,学生所学的技能往往是孤立的且缺乏联系。很多学生未能认识到财务会计工作实际上是个系统工程,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沙盘课程教学将多种会计类专业基础课程中的技能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不仅让学生们认识到了会计的系统性思想。而且在模拟演练过程中使学生综合运用了市场预测与分析、生产与采购管理、财务计划与分析、商务应用文(企业分析报告)写作、演讲与表达等各项专业技能。也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在团队合作、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及遇到问题保持沉着冷静心态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3.教学过程中需要将财务会计与会计实验相结合,可以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独立承担一门课,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集中精力,将一门课程讲好,却忽略了综合能力的提高。将沙盘引入财务会计教学,需要教师从整体上良好的设计整个教学环节,设计整个会计工作环境,这就要求教师熟练掌握财务会计与会计实验知识,客观上可以促进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
四、将沙盘引入财务会计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1.在学期开始前设计良好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此项改革工作不可避免的加大了教师工作的难度和强度,对教师掌控全局的能力和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有所提高。将沙盘引入财务会计教学,需要财务会计与会计实验同时进行,打破了以往财务会计教学的常规做法,这要求教师要设计严格且周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设计合理的业务情境。准备工作做的不到位,将会影响到以后的学习。
2.沙盘设计时要符合学生学习的阶段性要求。由于会计沙盘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体验和意会型的学习方式将财务会计知识掌握透彻,故沙盘设计时要符合学生学习阶段的特点,循序渐进的将所学理论知识全面引入教学中,这加大了沙盘设计的难度。要求在设计经济业务时,站在全局的角度综合分析,既不能太超前,也不能滞后。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使学生产生适当的学习动机,稍难便于学生积极探索,但是过于超前会打击学生的信心。
3.做好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导学者”角色的确立,在会计沙盘模拟教学中,课堂教学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教师转变为“导学”角色,其主要作用体现在指导或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传统的“满堂灌”,表现在对模拟教学过程进行组织、设计和点评等几个方面。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适时讲解相关内容,促动学生多思考,形成“以用促学,学用结合”的目的,通过知识的运用来领会和巩固所学知识。“探索者”角色的确立,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更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接受,教学和实践严重脱节,会计沙盘模拟教学则侧重具体问题的解决,对教师来说同样是挑战,不断探索知识的应用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应变和学习能力,能够发现问题、拟订方案、贯彻执行和检查总结等,以期达到教学相长。“构建者”角色的确立,将沙盘引入财务会计教学对教师而言意味着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全新设置,如何平衡理论知识学习、上机动手和沙盘模拟学习三者关系是一个大问题。
4.引导学生进行角色的转变。学生“参与者”角色的确立,会计沙盘模拟教学不仅具有仿真性,还具有综合性、探索性、竞赛性和生动性等特点,它真正实现了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从接受变为探索,从客体变为主体,因而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感悟所学知识和技能,避免学生抱怨所学知识无用,只有自己碰到问题想办法解决才能使学生真正具有探索和主动求知精神。“创造者”角色的确立,该种方式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大胆思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模拟会计工作过程中所遇问题,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也奠定了学生创造者的角色定位。“协作者”角色的确立,借助沙盘模拟实验这种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中,无法大量深入进行案例讨论的限制,使课堂教学得到延伸,也使学生随时可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得,与同组同学不断探讨和争论某些问题,做到“思想共享,”。
参考文献
篇10
论文摘 要:素质教育必须同时满足社会、个体对教育的需求,这既是素质教育实施的目标,也是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考核改革的目标。本文以财务会计学课程为例首先对考核的背景进行分析;其次研究如何树立重在能力培养的现代考核观念;最后以《财务会计学》课程考核方法改革为例研究其课程特点和培养目标,系统规划考核制度。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来的,从教育价值上说,素质教育必须同时满足社会、个体对教育的需求,这既是素质教育实施的目标,也是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考核改革的目标。本文之所以将研究的着眼点放在考核上,是基于:课程考核除具有检验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功能之外,还是日常教学工作的指挥棒,是确定学生努力程度和努力方向的一个重要因素,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大部分是“重结果轻过程”。考核试题和平时作业多是识记性题目和模拟性业务题,大多只有固定答案,难以达到能力考核的作用。
受考核方式的影响,教学方式也多以应试为核心。虽然多数教师重视教学改革,都认为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合作性学习等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对学生能力培养和提高教学效果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如果考核方法还继续沿袭传统的考核方法,那么教学改革很难有真正的成效。因为对于教师而言,知识传授更容易些,而组织重在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启发式教学,如案例教学、企业调研,则难度较大,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精力首先提升自身能力,并进行大量考核资料的准备;对学生而言,完成识记性的作业更容易一些;而案例研讨、案例设计、企业实务调研、撰写课程论文等作业难度较大,但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训练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考核方法改革的背景分析
传统的考核方式曾经为我国筛选人才发挥过应有的作用。但在目前形势下显示出较大局限性。考核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而不是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核试题也多是只有一个答案,不利于考察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考核不注重考察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效率,不利于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既不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受考核方式的影响,教学方式就以应试为核心,教学多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单向灌输式教学,不易调动学生主动性,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尤其是财务会计学这门课,由于会计改革的深入变化,对课本中的一些理论要深化理解,这更需要老师与学生共同去探讨,去发展,应采用更为开放的教学方式,而不应一味运用这种单项灌输的封闭式教学方式。
2.考核方法改革的实践
考核是确定学生努力程度和努力方向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考核也是反映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以财务会计学课程考核方法改革为例进行实践分析。
2.1树立基于素质教育,重在“能力培养”的现代考核观念
建立以“素质立意考能力,将素质教育观念内化于考核”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考核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心理素质、协作精神、职业道德等。不要单纯以课程和教材知识的难度、深度和考核的分数来衡量学生,而要把考核真正当作是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的一项有效手段,而不是教育目标本身。
2.2紧密结合《财务会计学》课程的特点和培养目标,系统规划考核制度
一是在考核方式上,将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平时成绩与期终考核成绩分别占60%和40%。二是在考核内容上,减少知识性试题的份量,增加案例分析等能力性试题的份量,侧重于考核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2.1利用“学识层次分类法”设计考核内容,确立考核的能力导向
我们在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改革中运用了“学识层次分类法”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学识层次分类法主要根据认知进行分类。由于认知意味着获得、储存知识和开发智力,掌握与某学科有关的知识主要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因而也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内容,该方法将认知行为分为以下六个层次:①知晓;②理解;③应用;④分析;⑤综合;⑥评价。
根据认知行为的六个层次,在设计试卷时考虑学识层次和教学内容间的平衡、以及不同学识层次间考核时间的分配等。试题以案例分析为主,具体题型包括:单选、多选、判断、计算分析以及综合评价等。通过案例分析,学生不仅在案例中掌握了账务处理的方法,更好地掌握和理解会计准则,同时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评价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
由于考核注重了能力的考查,试题基本没有考死记硬背的知识,如定义、概念、公式的表述等,而是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试卷综合考察了学生全面理解、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阅读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文字语言表达能力等。
2.2.2构建多种形式的课程考核体系,题目侧重理论联系实际。
考核方式要突出多样性、针对性、生动性,不能只限于笔试,还应采取企业调研、课程论文、正式作业、案例讨论与成果展示、书面报告、模拟实训、课堂评价等方式考察和评价学生。
我们根据财务会计学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学生将来就业岗位时的要求,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一组负责对财务部门的某一个岗位的业务范围、岗位特点、流程以及内控制度的要求等方面进行调研,小组成员的工作由每一小组组长来分工协调,调查可以采取走访、互联网、电话等多种形式,最后形成书面报告。报告的完整性,排版或图文,考核答辨时的口齿、逻辑性、及学生评委的评价,平时上课提问的质量,调研过程中的工作量,组与组之间的比较均可作为分数评定的依据。这种考核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个性能力得到极大发挥和张扬,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2.2.3侧重考察学生的创新精神。考核题目在考察学生收敛思维的同时,考察学生的发散思维,同一个案例可能有很多答案。在阅卷的时候,对于创新精神也给予充分肯定,学生的回答即使不符合标准答案,但只要分析阐述言之有理,就不完全算错。
3.考核观念的变革推动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创新
由于考核的思路发生了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
3.1根据专业核心能力,选择教学内容。
财务会计学对于未出校门的学生来讲,是一门极为抽象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才能理解知识要点。我们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会计如何为企业的分析、管理和决策服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在教学中加入大量鲜活而贴切的案例,对于教材上的内容做出区分,课堂上采取“五讲教学法”。同时有针对性地指定和指导学生阅读某些报刊、杂志、书籍和网站上的相关资料,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向学生传授学习会计的方法,培养和锻炼的是学生获取知识、分析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这种能力的培养方面,教材远远不及处于时代前沿的各种传媒。
3.2根据专业素质要求,重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不可能通过一门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就能把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起来的。一般情况下,会计的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会计原则之中,学生能否透彻理解其含义,教师的教学方式非常重要。会计的基本原则大多应用于整个账务处理程序之中,而教师在教学时,却容易忽视在专业技能的教育中贯穿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是因为教师本人缺乏实际经验,对虚假会计信息的意识不敏感、不熟悉,另一方面,随着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日益增多,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将越来越严格。时代呼吁诚信,作为任课教师,我们更应该意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分量举足轻重,只有在思想上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才会在教学过程中贯穿职业道德教育,在向学生传授财务会计知识的同时,及时将会计一般原则与账务处理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不仅掌握会计核算的处理技巧,并且真正地理解会计一般原则,在日后的账务处理实践中才能做到正确地运用一般原则。
3.3注重时事会计案例的使用,使会计教学的内容更加具体形象
在教学中我们注重会计案例的使用,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决策的能力,帮助学生成为决策者,这种思想贯穿教学的始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一些企业的实例,模拟了现实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到公益性捐赠时,以最新电视新闻,“某企业集团向国家减灾委员会捐款用于抗震救灾”作为案例;在讲到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时,介绍财政部运用经济杠杆抗击非典、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地震等的重要举措,“减征、免征或缓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的案例;在讲到财务指标时,介绍刘姝威分析蓝田股份的财务状况,得出蓝田股份短期偿债能力越来越弱的案例等。通过这些时事案例,使学生感觉到,学习会计并不枯燥,会计活动就在我们的周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4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统合
选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原则应是:一要结合专业教育的特点,二要结合教学内容,三要结合教学对象,四要结合教学目的。我们认为,多样化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要想发挥其功效,关键在于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统合”。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手段包括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五讲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自学法等。其中讲授法具有系统性、条理性、重点性、信息量大、启发性强等特点,适合集中讲述大量重点、难点问题;讨论法具有主体性、发散性、探究性的特点,适合学习争议性较大的知识点;自学指导法具有独立性、广泛性与经典性,适合应用于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总而言之,在批判继承传统教学方式的条件下,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多种教学方法。同时创建了“导学-督学-促学-自学”课程辅助教学管理模式,以充分保证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的目的。
4.考核方法改革的效果
财务会计学课程考核改革之后,有部分学生表示考核难度较大,题量偏多,但绝大部分同学普遍支持考核改革。学生普遍反映,改革后的考核考前不用机械记忆,对知识的印象反而更加深刻,真正考察了能力,以后要坚持。有的同学还指出,在回答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时,有一种学以致用的。
笔者用了相当一部分课时联系实际去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们在课堂上热情高涨,积极参与,这使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下的学生和老师同堂异梦的情况大为改观。不少同学表示他们在课堂学习中提高了能力。教师也能明显感受到学生的变化,和学期初相比较,学期末学生明显变得独立、大胆,极具求知精神和批判精神。
由此可见,这一教学成果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明显的效果。可以适用于任何一门课程的考核和教学,具有可操作性,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在高校有推广价值。
注:唐山学院教研课题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 上一篇:关税的会计核算
- 下一篇:民法典普法宣传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