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的会计核算范文
时间:2023-09-12 17:19: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税的会计核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作为产品的一部分出售,如啤酒产中使用的瓶罐等
由于其属于产品实体的一部分,所以在生产领用时,其发生的成本直接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不单独再进行核算。
(二)随同商品销售但不单独计价,如购买化护肤品时赠送给客户的包装盒
这类包装物一般是作为企业促销的一种手段,其成本不应计入产品的成本,而应计入“销售费用”。
(三)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
这类包装物就等同于一般材料的销售,收到的包装物价款作收入,并结转包装物的成本。
(四)出租出借
出租一般是将购买方支付的租金作为含税收入,包装物的账面价值作为成本由于出借不形成收入,只形成成本,所以将出借包装物的成本计入到“销售费用”。
二、包装物税法上的相关规定
包装物押金与税法中的增值税、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密切相关(这里不讨论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尤其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两者往往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押金是含税收入,是增值税和收入的总和,而消费税只有应税消费品才需要缴纳消费税。根据我国增值税法、消费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笔者特意将列成一个表格,这样子更容易看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包装物押金的会计核算
为了更好地说明包装物押金与增值税、消费税的关系,笔者暂且只考虑应税消费品,因此将包装物的种类划分为一般性消费品、啤酒黄酒和非啤酒黄酒的酒类产品。本文不讨论包装物从发出到最后报销的处理,而是讨论包装物在逾期归还情况下押金的会计处理对企业当期利润以及应交税费数额的影响。
(一)一般性消费品包装物的押金
一般性消费品包装物在收取包装物押金时,将收取的押金计入“其他应付款”,包装物逾期时,将押金作为含税收入分别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还要将换算出的不含税收入乘以相应的消费税税率,从而得出包装物的消费税,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二)黄酒、啤酒包装物的押金
收取包装物押金和逾期未归还时的会计处理同上面非酒类的包装物的会计处理。由于啤酒黄酒在消费税中是从量计征的,所以其包装物押金不涉及消费税的征收。
(三)非黄酒、啤酒的酒类产品包装物的押金(以白酒为例)
(1)根据税法的规定,此类产品在收到押金时就分别计算增值税与消费税,后续会计处理与一般性消费品包装物押金的会计处理一致。这里笔者倾向于将计提的应交增值税额和应交消费税额计入“销售费用”。因为押金实质上是为了促进销售而发生,所以押金计提的相关税费也应计入到销售费用当中去,这样满足了“谁受益谁承担”的要求。
(2)到期收回包装物时,假设没有破损,所以要转销之前计入“销售费用”科目的包装物账面价值的50%。
(3)包装物逾期未收回,则将包装物账面价值的50%计入销售费用,所以“销售费用”科目数额为“2540”(740+1500)元。因为非啤酒黄酒类包装物押金不论是逾期还是未逾期,在收取时就一次性全部计入增值税和消费税,所以在税法上逾期与未逾期对企业没有任何的不同。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包装物的出借业务,如果企业收取了押金,在不逾期的情况下,这项业务(仅指包装物)会产生一定的亏损;在逾期的情况下,产生的利润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所以,企业在提供非啤酒黄酒的酒类包装物时应当考虑,如果包装物逾期,应当收取买方多少数额的押金才能让这项业务不减少企业的利润额。
四、包装物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包装物虽然只是存货中的一小部分,但是随着现在商品销售业务的不断扩大和物流运输的不断发展,包装物与企业产品的流转息息相关。所以企业更应该关注包装物的处理方式。不同的处理方式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企业的损益有直接的影响。如果企业是出租包装物,则会同时形成收入与成本,而如果是出借,只会形成成本。如果企业出租包装物,包装物逾期未归还,那么原本计入“其他应收款”的数额就由租金的数额变成了押金的数额,则此时增值税和消费税的计税基础就发生了变化,因而缴纳的税费就不一样,一般是缴费的税额变多,因为押金的数额往往比租金的数额大。
(2)对企业报表有直接的影响,其中包括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项目数额的计算和利润表中利润总额的计算。因为包装物的不同处理方式会影响企业的损益,而损益会影响本年利润和未分配利润,进而影响资产负债表当中的所有者权益项目。
篇2
【关键词】税收筹划;企业管理;会计核算
一、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企业所面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做好相应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能够有效提升企业自己的利用率,能够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税收筹划是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中的重要节税策略,其能够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寻找到最佳的纳税政策,一方面可以为企业的合理避税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为企业的发展寻找更大的空间。因此,相关人员应当对税收筹划予以关注,探究气在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中的灵活应用,为企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
二、税收筹划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1.筹资决策中的税收筹划
企业的负债小于收益时候,两者呈现正比例关系,企业的负债比率越大,其收益就会越大,但是,随着企业负债比率的增大,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就会越高。此时企业的首要任务就是筹资决策后的税收筹划。税收筹划的重中之重在于资金结构和筹资的方法。企业所选择的筹资方法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资金结构,决定着企业资金结构的走向。就筹资的方法主体来说,其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负债资金类;第二类,权益资金类。在企业的经济方面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上面的两种方式进行资金的筹集。企业在进行资金筹集时,也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量。
2.利益分配中的税收筹划
税收筹划在利益分配中的应用也同样非常重要,其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种是股份分配类型。一般来说,企业内部的股份分配方式主要包括资金分配和股票分配,依照我国税法的相关规定,股东所取得的资金分配需要交纳一定的税款,但是股票分配则不需要交纳税款,因此,企业在进行自我发展过程中,需要结合是实际情况进行资金和股票的均衡分配,这也是税收筹化的一个重要途径。第二种是再投资分配的类型,企业可以使用税后的资金进行在投资,这时候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减少税收资金的投入,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优化企业的成本资金使用情况。
3.投资决策中的税收筹划
税收筹划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主要有三种可选择的方式:第一种,组件形式的选择方式。其主要是根据企业组成形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税收政策。第二种,设置分公司的选择方式。企业因为规模扩大需要进行分支设立时候,可以选用分公司的形式予以开展,待公司各项业务日渐成熟之后在进行子公司的形式开展业务,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优惠纳税政策。第三种,投资行业的选择。国家为保持经济的平衡会对一些不盈利或者亏损严重的企业,或者新型企业,采用税后优惠的政策。企业在成立之初,可以有现在此方面予以考虑,从而获得更大的国家优惠政策,减少亏损可能。
三、税收筹划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1.税收筹划在企业收入结算上的应用
在我国的税法规定中,对公司的税金上交时间所进行的规定不尽相同,对于产品售出后收入为直接现金的,需要在收到现金的当天进行纳税,对于赊账销售或者是分期进行付款的商品,则是以双方签的合同约定时间为依据进行纳税。所以,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就可以通过不同的收入结算方式达到延期纳税的目的,给予资金使用更大的空间。
2.税收筹划在会计核算列支费用上的应用
企业在会计核算中要在各种费用列支上下功夫,确保做好企业的税收筹划。企业在进行费用核算的过程中,尽量列支当期费用,从而能够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会计核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第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当期的费用入到账本上,准备好相应的可以进行抵税的凭证。第二,企业存货中有损毁或者盘亏的情况,要立刻进行坏账冲账处理,列出具体费用进行会计核算。第三,对于企业的日常运营所出现的费用开支需要进行预提费用,其同样需要进行相应的及时核算。
3.税收筹划在加速折旧会计核算上的应用
在会计核算中,企业的税收筹划要关注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面。当税率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利用加速折旧的会计核算的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利用这一方法有两个好的方面,一方面可以有效收回固定资产投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利润收入,降低当期应纳税金额,大大延长了纳税的时间,在此过程中达到了税收筹划的目的。
4.税收筹划在存货会计核算上的应用
每个公司在其正常运营的过程当中一定会有存货的产生,在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应用怎样的方法,才能规避不合理税金是对于企业来说要考虑的头等大事。尤其对于期末存货的会计核算,更加需要认真对待。比如,当产品价格呈现出上涨趋势时候,可以使用后进先出的方法对存货进行会计核算,这时候在会计核算中可以多记录本期的存货成本,减少存货的期末库存数量,减少收益,减少纳税金额。
四、结语
企业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做好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是其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依托。相关人员要积极探索更好地税收筹划方式,让其与企业的实际发展相契合,让其帮助企业更好地规避繁重税收,提升企业的资金使用率,增加企业的利润收入,让企业的竞争力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
[1]金少勇. 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中纳税筹划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 财经界(学术版),2014,18:256-257.
篇3
关键词: 局部沸腾换热系数 混合制冷剂 水平管
混合制冷剂沸腾和纯质制冷剂沸腾有显著不同,影响因素有组分对核化的影响,物性随组分的显著变化,以及气液变换和蒸发机制的阻力等。一般情况下,混合物的沸腾换热系数低于有相同物性的纯质的沸腾换热系数。本文对混合制冷剂水平管内沸腾换热计算方法做了一个回顾,并利用从文献中收集到的实验数据对各计算方法做了一个比较,筛选出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的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
1 混合物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系数计算方法 混合工质水平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的关系式有两类:分流型按机理导出的半经验关系式和不分流型的纯经验拟合式。
1.1分流型的半经验关系式
混合工质管内流动沸腾可以粗略地分为饱和核态沸腾区和两相受迫对流区。
对于饱和核态沸腾区,stephan和Kerner[1]建议按下式,对池沸腾进行修正而得出
沸腾换热系数:
(1)
其中:分别为液相和气相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成分;
分别为相同热流密度下纯组分和的池内核沸腾换热系数;
为由Chen引入的抑制因子。
其中
为系统压力(bar)
为由特定的二元系统所决定的一个常数,参见文献[1]的表7—20。
对于两相受迫对流区,Bell-Ghaley法的模型是以膜理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其经过简单处理后的按机理导出的半经验关系式为:
(2)
(总热阻)(液膜热阻)(气膜热阻)
其中:为沸腾侧局部总换热系数;
为液膜的换热系数;
为气相显热换热系数,,为气相雷诺数,为气相普朗特数,为气相导热系数,为管径;
为气相显热通量;
为总热通量。
Bell-Ghaley将用表示,的表示式如下:
其中: 为混合工质的干度,为其温度,为其焓,为其气相定压比热。文献[1]没有给出区分流型的判据,本文按文献[10]的判据进行区分。即
上面两个换热区的分界,视质量流速与热流密度的关系确定。当时,按饱和核态沸腾换热(公式(1))计算,当时,应按两相受迫对流换热(公式(2))计算。其中,,,的意义见文献[10]。
1.2不区分流型的经验关系式
针对混合工质管内流动沸腾所提出的换热系数计算式非常少。这里,我们只提及几个适用范围较宽的关联式。
Jung[2]等人在原来发展起来的用于纯工质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的经验公式的基础上,采用了提出的考虑池沸腾换热中混和效应的方法,引进了一个修正核态沸腾混和效应的因子和一个修正强制对流蒸发项传质阻力的因子,具体形式是:
(3)
其中,
和为按Stephan-Abdelsalam公式计算的纯组分池沸腾换热系数,即:
;为接触角,等于35°
、为混合工质中易挥发组分的液、气相摩尔浓度,为易挥发组分的临界压力。
1991年,Kandlikar[3]也将他先前提出的用于纯工质管内沸腾换热计算的公式推广到二元混合物范围。增加考虑的因素包括液相传质对核态沸腾的影响,以及气相浓度和混合工质物性带来的影响,公式的具体形式为:
(4)
当时
当时
其中;
其中 当 或者为竖管时
为流体依赖因子,需根据实验数据确定。
、为混合工质中易挥发组分的液、气相摩尔浓度。
陈民[9] 1997年利用自己实验获得的R32/R134a混合工质管内沸腾换热系数的实验数据拟合出一个新的关系式(以下简称陈民公式):
(5)
其中
、为混合工质中易挥发组分的液、气相摩尔浓度,,为液体普朗特数;为易挥发组分的临界压力,所有的物性用混合工质的物性值。
转贴于 2 计算结果与分析 作者利用从文献中收集到的R22/R114、R32/R134a等常用混合制冷剂在多种浓度配比下的实验数据与上述各关系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分流型法计算得的沸腾换热系数数值与实验值的比较后的绝对平均偏差为51%。
Kandlikar公式因含有流体依赖因子而使其使用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是Kandlikar公式的一个弱点。另外Kandlikar公式中有些系数如的计算很烦琐,本文不做比较。
Jung公式的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相比主要表现为正偏差。Jung公式与实验结果之间的绝对平均偏差为31%。
本论了R22/R114局部沸腾换热系数数据与陈民公式计算值的比较,陈民公式与实验结果之间的绝对平均偏差为23%。
陈民在其论文中,做了Jung公式、陈民公式的计算值与其实验得到的2098个R32/R134a混合工质的管内局部沸腾换热系数的对比,它们的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的绝对平均偏差分别为33.4%,24.7%。
再综合本论的比较,可见对于R22/R114、R32/R134a的管内沸腾换热系数的计算,陈民公式的计算精度要高一些。但总的来说,Jung公式具有比较清晰的物理意义,准确度也还可以接受。
3 小结 目前的分流型按机理导出的管内混合物流动沸腾换热系数的半经验关系式预测精度还不理想,不适于工程应用。对不区分流型的Jung公式和陈民公式而言,陈民公式的计算精度要高一些。由于混合工质沸腾换热系数的实验比较缺乏,其关系式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德]施林徳尔编,换热器设计手册(第二卷),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2 Jung et al.,Prediction of evaporation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pressure drop of refrigerant mixtures, Int. J. Refrig., 1993, vol.16, No.5, PP. 330-339.
3 Kandlikar,Boiling heat transfer with binary mixtures :Part 2-Flow boiling in plain tubes,Transactions of the ASME,MAY 1998,vol.120,PP388-394
4 Stephan,Two-phase heat exchange for new refrigerants and their mixtures, Int. J. Refrig., 1996, vol.19, No.7, PP. 435-457.
5 Shi-Ping Wang and John c.Chato,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 on heat transfer with mixtures-part 2:Boiling and Evaporation, ASHRAE Trans. 1995 vol. 101, part 1, PP.1387-1400.
6 Gian Piero Celata et al.,Forced convective boiling in binary mixtures,Int.J,.Heat Mass Transfer,1993,vol.36,No.13,PP3299-3309
7 Jung et al.,Horizontal flow boiling heat transfer experiments with a mixture of R22/R114,Int.J.Heat Mass Transfer,1989,vol.32,No.7-12,PP131-145
8 Jung et al.,A study of flow boiling heat transfer with refrigerant mixtures,Int.J.Heat Mass Transfer ,1989,vol.32,No.9,PP1751-1764
9 陈民,R134a及R32/R134a水平管内流动凝结与沸腾换热的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博士论文,1997.3
篇4
关键词:进出口 会计核算 难点 特点
一、引入
进出口业务,顾名思义,是由进口业务和出口业务两部分组成。而进出口业务的会计核算,则是既要对企业从事的进口业务又要对出口业务进行核算的会计工作的总称。进出口业务与传统的商品流通业务相似,都包括了采购、储存以及销售三个环节。但是不同于普通的商品流通业务的是,进出口业务涉及到的情况更加复杂,不仅需要对本币以及外币进行正确的核算,还要收到国内市场以及国外市场的双重影响(张文启,2005)。因此,正确认识进出口会计核算的难点以及特点,有利于对进出口涉及到的相关业务进行正确地核算。
二、进出口会计核算的特点
(一)使用“复币式”记账方式
所谓“复币式”即同时在会计核算时反映本币和外汇的一种记账方式。在进出口会计业务的会计核算的时候,需要首先设置相关的外币账户并进行正确核算,如“应收外汇账款”和“预收外汇账款”等等,并在这些账户下进行本币和外汇的双重核算,即所谓的“复币式”记账方式(王舒,2003)。这种复币式的记账方式使得进出口企业的会计核算有别于一般的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核算。
(二)成本和盈亏核算的双重性
进出口企业在进行进出口业务的核算的时候,不仅应当正确核算企业总的销售成本和利润,还应当分别对进出口业务的盈亏以及成本进行核算(王舒,2003)。首先,在进出口企业的利润表上应当反映出该年度的总体利润和成本,以及收支情况。其次,对于出口业务,应当进行“出口每美元成本”的核算;同样,对于进口业务,应当进行“进口每美元赔赚额”的核算(将玉明,2002)。由于进出口企业的特殊性,只有采用成本以及盈亏的双重核算方式才能正确核算企业的成本和盈亏情况。
(三)需要对汇兑损益进行核算
进出口企业的业务由于涉及到了国内和国外双方,因此需要对汇兑损益进行核算。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以及相关规定指出,我国的汇率制度采用“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并且按照规定的要求,进出口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采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因此,进出口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应当考虑即期汇率制度对其业务产生的各种影响。由于会计收入、支出的确认时间与实际收入、支出的确认时间是有差异的,这种时间上的差异一旦和汇率结合起来考虑,就会对企业的整体损益产生影响(张文启,2005)。因此,需要对汇兑损益进行核算也是进出口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之一。
(四)受我国法律法规以及国际法律法规的双重约束
进出口企业由于其特殊性,必须既要遵循我国的相关法律和法规制度的规定,又要受国际上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将玉明,2002)。首先,我国对于进出口企业设立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海关专用缴款书》和《海关行政事业收费专用票据》等相关法规,以及“人民币外汇价排表”等相关规定。另外,我国法律法规还规定,进出口企业可以选择采用各种不同的贸易方式,例如: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易货贸易、进料加工、以产顶进等等,并且对于这些不同的贸易方式,法律法规还规定了各不相同的优惠政策和会计核算方式。进出口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要遵循这些国内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其次,进出口企业还需要遵循国际惯例的规定,以正确地进行会计核算。
(五)收入和成本的核算有别于普通的商品流通业务
有别于仅仅在国内进行的普通商品流通业务,进出口企业采用的收入和利润的确认方式方法与之不同。普通的商品流通企业往往只有一种价格,但是进出口企业由于涉及到国内外的业务,往往会采用不同的价格基准进行商品的价格核算(将玉明,2002)。进出口企业的出口商品价格的确认应当以FOB(即离岸价)为准,而在进行进口的商品的价格确认时应当以CIF(即到岸价)为准,而普通商品价格由于不受进出口以及汇率的影响,因此会计上在进行价格确认的时候往往只有一种价格,这也是进出口企业不同于一般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核算的一大特点。
三、进出口会计核算的难点
(一)收入、成本以及库存商品核算上存在困难
首先,进出口企业在收入和成本,以及库存商品的会计核算上都存在困难。如前所述,由于进出口企业在确认商品价格的时候需要使用到FOB、CIF等等,因此出口销售收入的核算以及进口销售成本的核算也存在难度。并且,收入和成本的确认时间的问题也是一大难点。进出口企业的财务人员在进行会计业务的核算的时候,需要根据FOB、CIF等相关价格确认基准进行会计做帐。这其中的账务处理或者分录的处理是非常复杂的,在此不再赘述。其次,由于进出口企业的主要业务流程就是采购、存储以及销售,因此,从最初的采购活动到最终的销售完成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时滞性,由于收到汇率变动以及产品或者存货跌价的影响,给进出口企业库存商品或者存货的价格和以及其单位成本的计量带来一定的难度。最后,按照我国《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其他相关的规定,进出口企业的业务所发生的国内费用和国外费用必须按照规定分别进行有关会计处理。即进出口企业在发生的国内费用应当计入“经营费用”科目,而发生的国外费用应当冲减销售收入或者计入销售商品的成本(王舒,2003)。这种需要分别对不同性质的费用进行会计处理也为进出口企业的会计核算带来了困难。
(二)汇兑损益的确认以及计量
汇兑损益,顾名思义,即进出口企业在各种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的过程中,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汇率而产生的会计记账本位币在金额上的差额。如前所述,由于进出口企业的会计收入和成本的确认时间与实际收入和成本的确认时间有一定的出入,因此会产生汇兑损益。《企业会计准则》对进出口企业的汇兑损益的核算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规定指出,进出口企业应当首先设立“汇兑损益”的会计科目,并且定期对汇兑损益进行正确地核算,即按照会计当期期初或者是在业务发生的当时的挂牌汇率对汇兑损益进行会计上的确认和计量(王舒,2003)。因此,综上所述,进出口企业在会对损益的核算上面可能也会遇到困难和障碍。
(三)出口退税核算上的难点
出口退税对于进出口企业在进行出动的时候,是一项有利的政策。进出口企业的商品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出口退税的核算。进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主要包括“先征后退”和“免、抵、退”税两种方式。出口退税的相关规定对企业进行出口商品的应交税金的核算有着约束作用,但是其在核算上却十分繁琐,会计账户和会计处理也十分复杂(王舒,2003)。“先征后退”的出口退税方式,顾名思义,即对出口的商品采取先征收关税,在出口的时候再采取退税的一种缴税方式。而“免、抵、退”税的缴税方式即对不同类型的商品采取免缴关税、抵缴关税或者退关税的方式。这两种出口商品的关税缴纳在会计处理上各不相同,进出口企业财务人员需要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和商品的分类进行账户设置和分录的处理,以准确核算出口商品的关税缴纳情况,这对于进出口企业的会计核算也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张文启,2005)。
(四)涉及的其他相关业务多
最后,进出口企业的基本会计核算还和很多相关的业务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例如,和进出口的外汇核销业务以及进出口的信用证结算业务就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由于进出口外汇核销业务和进出口的信用证结算业务本身就十分复杂,再和进出口企业的基本会计核算业务联系在一起,更加增添了进出口企业会计核算的难度。
四、结论
进出口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在会计核算上有别于一般的商品流通企业,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在会计核算上的各种难点。虽然进出口企业在收入、成本、盈亏的确认和计量、汇兑损益的核算方面以及出口退税方面存在会计核算上的困难,但是通过加强企业会计制度的建立健全以及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相关会计处理能够有效的加强进出口企业的会计核算。如何更好地加强进出口企业的会计核算和会计处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文启.浅谈易货贸易进出口业务的核算 [J].对外经贸财会,2005(10)
[2]王舒.浅谈进出口业务会计核算的特点以及难点 [J].对外经贸财会,2003(05)
篇5
财政部于2006年2月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中,涉及土地使用权的核算的会计准则有《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其中第6号“无形资产”准则规定,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确定为“无形资产”,但改变土地使用权用途,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取得确凿证据(即:(1)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应当就改变房地产用途形成正式的书面决议,(2)房地产因用途改变而发生实际状态上的改变。)时应将其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准则限定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为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模式,通常采用成本模式,满足特定条件(即(1)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2)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科学合理的估计。)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但是,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的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随着我国人均土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土地不断增值,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需要征用土地的企业越来越多,企业不通过生产经营,而将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出租或资本增值,往往会获得较高的收益,甚至大于自行建造用于生产经营的收益。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既要反映资产的性质和价值,又要保证损益计量的合理性。本文着力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非房地产开发企业对持有土地使用权进行租售的不同会计处理,及不同会计核算方式下对企业当期损益的影响。
二、非房地产企业土地使用权租售会计处理
(一)初始核算 当企业持有土地使用权的初始意图为自行建造用于生产经营时,按照会计准则第6号规定,计入“无形资产”账户中核算;如企业在持有土地使用权时的初始意图为以备出售,按照会计准则第3号规定,应计入“投资性房地产”账户中核算。但在我国实务中,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这种情况较少。
(二)后续核算 企业拥有的土地使用权计入“无形资产”账户进行后续核算时,由于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市场销售状况、房地产建造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暂停建造,临时出租的尚未取得确凿证据时不转换会计核算方式。年末,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及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土地使用权一般不会发生减值,则会计核算主要体现在租金核算、无形资产摊销及相关税金的会计核算上。对企业当期损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上。
当企业有确凿证据表明自用的土地使用权用途发生变化,为保证会计信息反映真实的资产的性质和价值,应当由“无形资产”核算方式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方式予以反映。 一般情况下转换后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在该计量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核算实质沿用了无形资产的核算方式。则会计核算在转换日没有差额,不会影响当期损益;后续则为租金核算、无形资产摊销及相关税金的会计核算。对企业当期损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上。 企业如同时满足前述两个条件,转换后投资性房地产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会计核算上的主要的变化体现在一是初始转换时,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与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如为借方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从而影响当期损益。如为贷方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账户,在出售时影响当期损益,后续核算不摊销、不减值,且公允价值的变化会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影响当期损益的变化。对企业当期损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上。
(三)出售时核算 在“无形资产”账户核算方法下,企业在借方确认“银行存款”、“累计摊销”,贷方核销“无形资产”原值及税金,贷方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账户,借方差额计入“营业外支出”账户。对企业当期损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营业外收支项目,从而影响利润总额等指标;在“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核算下,取得的收入借方计入“银行存款”等账户,贷方计入“其他业务收入”账户,同时,借方核销“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及“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账户,贷方核销“投资性房地产”原值,将差额计入借方“其他业务成本”账户;在“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核算下,取得的收入借方计入“银行存款”等账户,贷方计入“其他业务收入”账户,同时,借方或贷方核销“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贷方核销“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原值,将差额计入借方“其他业务成本”账户,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账户的余额和转换日贷差形成的“资本公积”账户的金额 转入“其他业务成本” 账户。对企业当期损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从而影响营业利润等指标。
三、实例分析
下面通过一个综合案例比较分析非房地产企业在不同方式下对持有土地使用权租售的会计核算及对当期损益的影响。
[例]甲企业地处市区,为一般企业(非房地产企业)。于2012年1月1日签订合同购入土地使用权,有效期50年,面积1000亩,每亩均价12万元,款项已经支付。购入意图为自建厂房用于生产经营。
2012年1月1日,购入时会计处理为:(单位:万元)
借: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12000
贷:银行存款 12000
2012年1月31日起,每月摊销时会计处理为:
借:管理费用 (12000/50/12=20) 20
贷:累计摊销 20
假设,土地使用权在购入后,市场出现替代产品且建造资金尚未到位,未能动工,期间土地使用权租赁价格较高,企业将土地临时出租,于2012年7月1日与乙公司签订土地租赁协议,当年收取租金180万元,款项已经收到,营业税税率为5%,城建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3%。
2012年7月1日,收到租金时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18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80
2012年7月31日起,每月摊销时的会计处理为:
借:其他业务成本 20
贷:累计摊销 20
2012年7月31日,相关税金及附加会计处理为: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80×5%×(1+7%+3%)] 9.9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9
——应交城建税 0.63
——应交教育费附加 0.27
假设2012年11月15日,与乙公司签订协议将该土地使用权以15000万的价格出售,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款项已经收到。
则2012年11月15日,出售时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15000
累计摊销 200
贷:无形资产 ——土地使用权 12000
营业外收入 3200
若租赁日,企业董事会批准,土地使用权改变用途,提供确凿的证据,但土地使用权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
2012年7月1日,土地使用权转换时会计处理为:
借:投资性房地产——土地使用权 12000
累计摊销 120
贷: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120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 120
2012年7月1日,收到租金时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18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80
2012年7月31日起,每月摊销时的会计处理为:
借:其他业务成本 20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 20
2012年7月31日,相关税金及附加会计处理为: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80×5%×(1+7%+3%)] 9.9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9
——应交城建税 0.63
——应交教育费附加 0.27
2012年11月15日 出售时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15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50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118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 200
贷:投资性房地产——土地使用权 12000
若租赁日,企业董事会批准,土地使用权改变用途,提供确凿的证据,且企业能够提供与土地使用权公允价值相关的资料,如表1。
2012年7月1日,转换日会计处理为:
借:投资性房地产——土地使用权——成本 12200
累计摊销 120
贷: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12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20
2012年7月1日,收到租金时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18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80
2012年7月31日,相关税金及附加会计处理为: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80×5%×(1+7%+3%))9.9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9
——应交城建税 0.63
——应交教育费附加 0.27
2012年7月31日,公允价值变动时会计处理为: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3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0
2012年8月31日,公允价值变动时会计处理为: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0
2012年9月30日,公允价值变动时会计处理为: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200
2012年10月31日,公允价值变动时会计处理为: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7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700
2012年11月15日 出售时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15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50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13800
贷:投资性房地产——土地使用权 ——成本 12000
——公允价值变动 180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8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20
贷:其他业务成本 2120
现将不同会计核算模式下对企业当期损益的影响对比如下:(表2)
四、结论
结合上述账务处理和报表数据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土地使用权在“无形资产”核算模式下和“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核算下,对企业当期利润总额指标、净利润指标的增减变动没有影响,由于出售核算时确认的损益账户不同,则对营业利润指标产生影响。“无形资产”核算模式下营业利润指标为负数,而若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模式下则营业利润指标为正值。可见,若不转换会计核算方式,会对会计信息使用者传递企业主营业务获利能力表现不佳,偶发获利能力较强的会计信息。因此,笔者认为在非特殊情况下,需及时调整企业土地使用权租售的会计核算方式,及时由“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方式进行“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方式的转换,以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当企业能够提供确凿的证据说明其土地使用权用途发生转换,且能够提供投资性房地产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资料时,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根据土地使用权价值量的“刚性”特征,若企业将土地使用权由“无形资产”核算模式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核算时,相比而言,营业利润指标可能出现较大的增加,从而影响企业利润总额指标及净利润指标相应的增加变化。因此,笔者认为,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谨慎性原则,企业在非特殊情况下应尽量采用“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计量模式而避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企业;会计核算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一、营改增的含义及其意义
营改增,主要是指将企业将缴纳的营业税应税项目改成增值税项目来进行缴纳,其只针对企业所销售的产品或所提供的服务的增值部分进行纳税,将以往的重复纳税环节给予合并取消。
营改增税制规定的出台,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合理性和必然性。其一,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同时缴纳、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对增值税的作用造成了限制,不利于税制规定的完善;其二,如果营业税和增值税同时并行缴纳,还会使得在税收征管工作方面造成在相当大的困难。所以,营改增这一税制改革是非常可取的,不但减少了重复征收的环节,还在总体上减轻了企业税负,使得大多数企业不再为税收所束缚,充分的发挥了企业自身的潜力,更有利于行业的经营和发展、有利于行业服务水平的提高,加快了生产方式的转变,从而扩大了内需、促进了消费,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二、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建筑企业在缴纳营业税时只是在计提和缴纳的环节才进行会计核算,而在改为征收增值税后,还需要进行购入材料的分配、产品的验工计价等多环节进行增值税的会计核算,其核算税金更加具体化、明细化,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增设了“进项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等三类科目,并在这些科目下进行相应的项目核算。
(一)对收入核算带来的影响
在营改增未改革以前,建筑企业所需缴纳的营业税的纳税依据是整个工程的造价。而在经过税制改革后,因为增值税属于价外税,所以其缴税依据为不含增值税的整个工程造价。
(二)对成本核算带来的影响
在营改增为改革之前,建筑企业的成本为价税合计额,缴税时需要进行价税的分离,将其分离成为两个部分:实际成本和进项税额。而在经过营改增税制改革后,规定按照所开具的进项税发票和销项税发票相减进行抵扣,抵扣额与购料的供应商是否为一般纳税人和其开具的专用发票类型相关。而我国目前的建筑企业还存在很多小型企业,其开具专用发票的受限,这样就提高了税制改制后企业的税负,进而降低了企业的利润,主要包括建筑材料费,人工费和机械费。
(三)对现金流和利润核算带来的影响
建筑企业在进行营改增后,利润的变化情况取决于其收入、成本及营业税的变化程度。企业现金流的增减和企业整体税负的增减是成反比的。在征收营业税时,现金流还受建筑企业相关税金预缴制度的影响。税金预缴制度是先预交所需要缴纳的税款,待建筑工程全部完工以后再进行清算、核实。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缴纳税款多数是根据工程的进度百分比来进行收入的确定并计算应缴纳税款,这使得建筑企业的实际应纳税税额高于所应该缴纳的实际税额,除了营业税以外,应缴纳所得税额也会发生此类情况,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建筑企业收到整个工程款的进度滞后于工程施工的进度,给企业的现金流带来了严重的冲击。而在进行营改增后,建筑企业的缴纳税额时间改为可以在收入确认的完工或收到整个工程款时再进行税金的缴纳,这给企业的现金流使用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建筑企业会计核算营改增的应对策略
(一)对会计核算的调整
在建筑企业营改增后,企业在购入材料、发出材料,与甲方验工计价、给分包方验工计价等多个环节中可能都涉及到了税额的会计核算,对相关应缴纳税金的核算也更加明细化。建筑企业在工程过程中所进行的生产、经营,其相关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直接计入相关成本,应进行单独核算,主要包括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中,如果没有进行单独核算,那么这部分的缴纳增值税额将不得进行扣除;与此同时,在确认收到的营业收入时,必须要扣除11%的增值税销项税额,然后将其余额列入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当中。
(二)建立健全建筑企业会计核算制度
只有健全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才能规范核算工作,也才能够真正地做好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借助于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提高建筑企业的财务核算工作,使其做到及时性和准确性,严格的约束企业财务管理相关工作,确定、划分会计核算工作的主要权限,积极地为核算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三)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综合素质
建筑企业应适应营改增税制规定改革,企业财务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应加强自身的财务专业知识,深入的学习和掌握相关税制改革方面的财经政策法规和相关财务管理知识,强化税务意识,提高思想觉悟,坚持做到有法可依。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对诚信守法、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方面加强培训,提高建筑企业中财务工作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综上所述,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在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企业在面对营改增所带来的利与弊时,应当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尽快的适应营改增所带来的冲击,根据营改增对企业各方面的影响进行适当的调整,加强企业增值税税务的筹划手段和提高企业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方法,使得建筑企业的明天更加美好、辉煌。
参考文献:
篇7
成立小规模纳税人,需要向工商管理局小规模公司营业执照,这样才能够成为小规模纳税人。
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所称会计核算不健全是指不能正确核算增值税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关键词】财务会计 税务会计 差异与协同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法律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同时相关的税收体系也变的越来越复杂。对于税务会计来说,主要是依据财务会计而逐步完善和发展,最终形成了财务会计的重要分支之一。税务会计主要是把纳税人作为会计主体,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通过运用国家相关的税收法律规范,运用一定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进行相关纳税的计算。这不仅仅有利于企业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预算和管理,能够使纳税人及时、准确的进行税金的缴纳,并提供较完善的税务核算信息。在现代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差异
(一)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宏观差异。
宏观上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两者的会计目标不尽相同。财务会计主要的是对外财务会计报告,主要是通过对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进行真实、准确、完整的记录和核算,以此来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进一步实现企业的各个管理部门之间以及投资人员之间进行正确的会计决策。而税务会计主要是针对税务部门,其主要通过填制各种纳税申报表,进行合理的纳税,能够有效的实现税务部门税款的征收。二是工作依据不同。对于财务会计,其工作的依据主要是企业会计准则,是真实、完整、及时的进行会计信息的记录和核算,并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而对税务会计来说,其主要依据的是国家对有关税收方面上的规定,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无偿性,能够有效的对国家的税收机关和纳税人等进行征税工作,从而实现税收的合理分配。三是会计核算的对象不同。财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对象主要是通过货币对企业经营全过程的反映,反映其资金的整体流动性。而税务会计的核算和监督对象主要是与企业税收工作相关的资金运动,包括企业财务会计中相关税款的计算与核算等。四是两者会计核算的基础不同。财务会计的核算基础主要是权责发生制,这样能够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行正确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等。而税务会计主要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两者相结合的方法,能够使企业在进行税收工作时保证税收的安全性。
(二)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具体差异。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具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收入、费用以及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上的差异。第一,收入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由于会计上的利润总额和税法上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因为计算口径的不同所得到的,是不会消失的,是永久的存在与会计与税法上的。而暂时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在进行利润总额和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时,其确认的时间不同所造成的,而这种差异是暂时的,能够在未来一定的时间里转回,计入当期收益。第二是来自费用上的差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其费用的主要来源有多方面,包括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以及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等。税法上对这些费用都有明确规定,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够进行相应比例的扣除,例如职工福利费用按14%扣除,职工教育经费按工资薪金的2.5%进行扣除以及其他等。而在财务会计中,这些费用不能进行扣除,全部计入到企业的费用支出中。第三,固定资产上的差异。由于固定资产在企业的持有会计期间的后续计量中,税法和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存在着不同,就容易造成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之间产生差异。第四,无形资产上的差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对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在财务会计中无形资产的摊销包括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等,而在税务会计中只是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
三、加快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协同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关联性。两者在企业的会计应用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不断加快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两者间的协同时,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不断完善我国税务会计理论体系的建设。财务会计在我国有着很长的发展历史,相应管理、核算体系相对较完善,而我国的税务会计理论体系仍处于缺失状态,所以必须要不断完善我国税务会计理论体系,真正促进我国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协同发展,共同促进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合理运用税收会计和财务会计,将两者进行结合,促进税收的发展。
(二)加强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企业的会计制度主要是有财政部制定,而税收制度是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对于不同的制定机构,其制定的目标是不同的,这样容易造成两者的分离,只有不断加强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才能从根本上对企业的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进行协调发展,使企业的会计体系得到完善和发展。
(三)注重对企业财务人员专业素质的培训。目前我国的财务人员主要分为财务会计人员和税务会计人员。财务会计人员主要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而税务会计人员主要是核算企业的应纳税款。通过不断加强对财务人员专业素质的培训,能够使会计人员不仅仅了解财务会计的知识,同时加强对税务会计知识的了解,这样就能不断促进企业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协同,共同促进企业会计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金英.浅析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与协同[J].现代商业,2012,24.
篇9
交通运输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的日常经费由同级财政给予保障;交通建设专项支出,按照事权划分分别纳入省和市级财政一般预算管理。国省道、港航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及养护大中修资金属省级预算资金,积极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减少资金拨付环节,规范预算执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于交通债务的处理原则是:从2009年1月1日起,山东省各级交通运输和公路管理机构按照“谁承借、谁还款”原则,加强债务管理,将年度债务收支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所需政府性贷款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同意,报当地政府批准后实施。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局不再为下级业务主管部门提供任何形式和内容的债务担保。
二、燃油税费改革后公路交通部门会计核算现状
燃油税费改革后山东省人民政府于2009年及时出台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交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文件中对于下划收入基数、下划公路管理性事业资产、改革交通资金管理办法、交通债务问题的处理等都有详尽的规范,提出了事权划分的概念,即:交通运输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的日常经费由同级财政给予保障,划分至地方财政;对于交通建设专项支出,按照事权划分分别纳入省和市级财政一般预算管理。国省道、港航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及养护大中修资金属省级预算资金,对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的工程和设备,按照规定实行政府采购,积极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而山东省财政厅也于2010年8月了《山东省国省道养护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规范专项资金的使用。在具体使用中,由省安排的国省道改扩建、大中修资金专项用于路面、大中桥梁建设;各市安排的养护配套资金用于征地拆迁、路基、小桥涵等工程。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也于2011年6月1日以路基[2011]24号关于印发《山东省国省道改建工程政府采购程序(试行)》的通知下发了有关流程规范,该文件根据行业特性对采购计划审核、批复,招标实施,合同生成,资金支付等以流程图的形式进行了一定规范。
(一)日常维护保养资金的使用及核算对于日常维护保养资金由各市及省财政直接管理县(市)(以下简称省直管县)财政局、公路局提出申请,省根据各市国省道养护里程、路况和保养水平,按照因素分配法,由省财政厅通过专项转移支付的方式,下达到各市及省直管县财政部门。资金使用时由中标养护公司根据完工进度进行计量支付申请,经过当地公路管理部门初审后呈报地级市公路主管部门复核并申报至地市财政部门,由地市财政部门根据日常养护管理专项资金预算指标通过财政零余额账户将资金直接支付到与各地公路局签订公路养护工程施工合同的中标方账户。从会计核算角度来看,本质上其实就是财政直接支付形式,因此,公路交通部门应采用财政直接支付情形下的会计处理办法来核算。而对于日常的人员经费支出,通过地市公路主管部门的申请,由地市财政部门根据地方财政预算指标,按月拨付至公路主管部门,由其按照人员支出预算使用资金,这种核算形式从本质上来看其实是财政授权支付形式,因此,公路交通部门应采用财政授权支付情形下的会计处理办法来核算。
(二)国省道改扩建、大中修专项资金的使用及核算国省道改扩建、大中修资金根据省交通运输厅会同省财政厅编制的年度项目计划,由省财政厅下达省公路局,再由省财政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按照《山东省省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支付管理办法》和《关于做好省级政府采购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省公路局是专项资金国库集中支付的申报主体,依据公路工程合同,通过山东省政府采购管理系统,向省财政厅集中支付中心报送《基层预算单位财政直接支付申请书(政府采购资金支付专用申请)》。省财政厅集中支付中心审核后,开具《财政直接支付凭证》,通过财政零余额账户将资金直接支付到与省公路局签订公路工程政府采购合同的中标方账户。按照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省财政厅不接受市县资金支付申请和签订的工程项目合同。但在改革初期,省财政部门提出了过渡方案,即:对各市公路局签订的公路工程合同,可由省公路局负责审核整理、汇总上报,同时将合同信息录入省政府采购系统,向省财政厅提报资金支付申请。省财政厅通过财政零余额账户,将资金直接支付到与各市公路局签订公路工程政府采购合同的中标方账户。从会计核算角度来看,国省道改扩建、大中修专项资金的使用,本质上也是财政直接支付形式,因此,公路交通部门应采用财政直接支付情形下的会计处理办法来核算。
(三)质量保证金的使用及核算根据财政部门相关文件规定:“年度内的国省道改扩建、大中修养护工程投资计划,包含当年财政投资计划和质量保证金计划两部分。当年质量保证金计划在质保期满项目验收合格后,由各市及省直管县公路局会同同级财政局提出计划申请,省公路局审核后,由省交通运输厅会同省财政厅下达”。但是对于如何使用资金,没有进行规范。从项目支出资金拨付渠道来看,其质量保证金支出程序理应是相同的拨付程序,因此,对于此专项支出公路交通部门依然需要采用财政直接支付情形下的会计处理办法来核算。而山东省交通公路行业的财务会计核算现状是: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办法依然执行的是1987年制订的《山东省公路养护事业会计制度》,此制度在2005年4月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规范和修订,此会计制度在未进行税费改革前使用尚可,但如今我国燃油税费改革已两年多,交通公路行业的资金筹集、使用等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财政部门及公路交通主管部门只是制订了相关专项资金的管理、程序等方面的规范文件,仅对财政专项资金拨款即从源头上进行了控制,并没有涉及到与之相配套的相关的会计处理方法的规定或规范。此举造成了现实中的交通公路行业事业单位既要执行公路养护事业会计制度,同时又要执行国家规定的通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即并行了两种会计制度的尴尬境地。
三、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制度不衔接在没有出台新的公路养护事业会计制度前,目前公路养护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仍使用旧制度来核算相关会计事项,对于发生的专项资金支出事项要采用现行的通用事业单位有关财政支付的账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核算。而由于财政资金有省级预算和地方财政预算之分,因此,这会造成在同一个公路养护事业单位会计账套内既核算省级财政预算资金又核算地方财政预算资金支出现象,对于公路基层单位来说有可能还存在需要核算上级主管部门拨入的款项的会计处理。对于不同的款项来源需要进行不同的会计核算,在年末财务决算时,会出现一个单位同时对应多个拨款主体的核销问题,这样针对不同的拨款主体需要对应不同的财务会计报表,造成原本是一个完整的财务会计报表人为的拆分为几个分部的财务报告形式,即对应不同的财政拨款来源主体出具不同的财务会计报告。
(二)入账依据不充分目前国省道改扩建和大中修项目由省财政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日常维护保养项目由地市、省直管县财政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对于预算执行单位来说,更侧重于日常管理工作,但是会计核算工作仍然要由各级公路事业单位来完成。虽然财政部门是根据公路部门的工程计量支付意见或者提供的拨款信息来支付相关资金,但财政部门最终拨了多少款项以及何时将款项拨入到资金使用单位账户,公路核算单位不得而知,更谈不上及时与施工方索取发票以便及时入账问题了。
(三)建设单位代扣代缴税款问题在公路建设资金拨款渠道没有改革前,不管是省内承包商还是跨省承包商,按照国家相关税法规定,都应由当地公路主管部门在结算工程款项时代扣代缴相应的营业税金及其附加等等,即根据应结算的工程项目计量支付数,先行计提相应的营业税费等,借记:项目支出—××工程,贷记: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等税费,按前两项借贷之间差额,贷记:应付账款—××公司。下月初进行纳税申报上缴税费时,借记: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等税费,贷记:银行存款。而实行财政专项资金直接支付情况下,这一纳税行为将无法再实现。从目前实践来看,通过对比财政直接支付信息表与工程计量支付信息表,财政部门都是将工程计量支付款项总额通过支付系统直接全额支付给施工单位,在这个过程中,应由当地公路主管部门代扣代缴的相关税费无从核算,也无法实现在当地上缴。
(四)质量保证金支付问题根据山东省财政厅相关文件精神,国省道改扩建及大中修养护工程投资计划,分为当年财政投资计划和质量保证金计划两部分。而一般情况下公路工程项目的质保期较长,待其期满验收合格后,原来成立的工程项目部等管理单位已经不复存在,此时再确认质保金的计量问题显而宜见:一是原先工程施工、管理、监理相关人员可能已在他处工作,不易找到;二是财政部门根据质量保证金计划直接支付到资金使用单位时,公路主管部门索取发票同样存在一定困难;三是工程建设期加上质保期,有的工程项目达数年之久,给公路主管部门与各施工单位的计量支付款项总额核对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存在有漏项的可能。
四、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交通财会制度建设,及时完善相关财务会计核算办法。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财政部门及公路交通主管部门仅对职责范围内的有关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做出了规范。因此,建议省级交通部门或国家交通主管部门及时针对税费改革后出现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财务会计核算新要求,拟定或完善统一的有关交通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办法,建立健全规范、完整的交通行业财务会计制度体系,保证国家财政法规与政策在交通行业的有效实施。另外还应制订有关税费改革实施前的有关项目支出资金的会计处理与现今税费改革后的会计处理之间相互衔接的会计核算办法,从而完善新旧制度的衔接。
(二)加强与财政部门的协调及沟通燃油税费改革后,交通公路专项资金的拨款来源与以前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形式多样。既有财政直接支付资金,也有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还有财政授权支付资金等,对这些资金使用的落实、核算,现今分为两部分,资金使用方面以各级财政部门为主,而核算方面以公路交通部门为主,因此,应由交通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积极协调沟通,争取财政部门进行款项支付时,相应转交公路交通会计核算部门同样的一联财政直接支付凭证,以便公路交通部门据此支付凭证可以及时向相关施工单位索取确定金额的发票,完善入账依据,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三)建议财政部门直接代扣相关应交税费具体做法应为:当财政部门收到公路交通部门递交的政府采购资金支付专用申请书后,审核并扣除应计提的各项税费,将税后净额直接支付到中标方账户,而将应交税费支付至专项资金申报主体账户,由其完成纳税申报,在当地税务部门缴纳税款。即公路交通部门在税费的计提、收到代扣税费款、缴纳税费及收到施工方开据的发票时分别及时进行会计核算。计提税费时,借记:项目支出,贷记:应交税费;收到代扣税费款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缴纳税费时,借记:应交税费,贷记:银行存款;收到施工方开据的发票时,借记:项目支出,贷记:财政补助收入。
(四)加强培训,全面提高交通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应对新形势,交通部门应抓好财会人员培训的具体实施工作,重点加强财会人员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及时更新知识,除了加强行业及通用事业单位会计知识的继续教育外,还应重点加大预算会计方面相关知识的培训,全面提高交通行业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五、结语
篇10
关键词 税务会计 会计核算 油气田企业 纳税筹划
一、企业税务会计的发展、作用
税务会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它是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的,对维护国家和纳税人的权利都是极其重要的。因此,税务会计是企业新兴的一门边缘学科,是融税收法规和会计核算为一体的特殊的专业性会计。
本世纪以来,税收会计理论体系已得到长足的发展,其财务管理功能也逐步被广大企业家所认识,许多国家已有独立成科的税收会计。企业税务会计逐渐从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中分立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会计分支,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开始的。可见,企业税务会计对于企业利用税法取得合法利益以及确保不因纳税方面的任何疏漏而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具有重要作用。
二、企业设立税务会计的必要性
现在世界许多国家的企业都设置了专门的税务会计,在企业中发挥着显著作用。目前,在我国企业的税收管理工作中,缺乏高素质的税务管理人员,企业财务人员对税务知识的掌握比较肤浅,企业纳税仍然依赖于财务会计的账簿和报表。其财务人员在申报纳税时,头脑中往往没有税务资金流动的清晰、完整,系统的观念,导致在多层次、多环节、多税利的复合税制下显得无能为力。在较多的情况下只能机械地接受税务机关的指示或处理。在现实情况下,企业税务会计只能成为财务会计的简单附属,而财务会计又不能全面行使税务会计的职能,二者互相牵制,影响了各自职能的充分发挥。
随着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和会计环境的不断改善,企业非常有必要专设既精通会计业务,又熟练掌握税收政策法规的税务会计。首先,企业专设税务会计是企业依法纳税的需要。 第二,企业专设税务会计是企业充分享受纳税人权利的需要。第三,企业专设税务会计是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的需要。第四,企业专设税务会计是企业适应税收工作的需要。
三、以税务会计核算为核心,组织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
随着各国税法、税制的不断发展和健全,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在不违反财务制度的前提下,以税收核算为中心来组织实施整个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税收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下面,以我们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为例,结合实际,浅谈企业以税务会计核算为中心,组织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
一、胜利油田分公司的生产、销售与税收现状
胜利油田分公司是国家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从1961年发现至今,走过了50多年的光辉历程,创造了非常好的经营业绩。2012年营业收入1822.42亿元,实现利润385.1亿元,实现税费526.5亿元,实现经济增加值236亿元。成本利润率和吨油利润、人均利润都排在中石化油田板块前列。
胜利油田分公司是国家的纳税大户,根据油气田的生产性质,按照增值税的有关规定,我们油田销售产品应缴纳增值税,增值税是以原油、天然气、炼化产品及有关劳务等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增值税额占石油企业税收总数的70%以上,分公司应纳增值税实行两级申报、集中缴纳的管理方式,由分公司按月在税法规定期限内缴纳。除增值税外,分公司涉及的税种还有企业所得税、营业税、消费税、土地使用税、资源税、石油特别收益金等。二级单位所涉及的税种主要有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税种。
二、结合油田实际,以税务会计核算为中心,组织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
由于油田企业具有与其他企业不同的生产经营特点,工艺流程复杂,成本核算模式和税收缴纳方式不同,资金的投入与产出也不同,在实际工作中对涉及税收问题的处理就会不同。鉴于以上这种情况,我认为,油田企业财务人员必须了解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经营情况,从多个角度和层次上对每个税种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并按照财务会计制度和税法规定,合理运用国家的有关税收政策,查缺找正,比较各个纳税方案的优劣效用,从中选优,才能避免和减少纳税成本。不断提高税务核算和税务管理水平,不断增强企业的纳税能力。
四、协调税法与会计法规之间的矛盾,搞好企业财务管理
胜利油田所处的生产经营环境不同于围墙内的加工式工厂企业,因此油田发生的成本费用与其他企业又有所不同,在实际处理有关业务时,也很难找到规范对口的处理方法。我认为,正确协调两者的矛盾,其基本原则是在全面履行纳税义务的前提下做到以下几点:⑴、当税法有明确的处理办法,会计法规也有明确的处理办法时,应先按会计法规的规定办法进行会计核算,纳税申报时再按税法的规定调整纳税;⑵、当税法有明确的处理办法,而会计法规没有明确处理办法时,应严格按照税法的有关要求进行会计核算,以便于申报纳税;⑶、当税法没有明确的处理办法,会计法规也没有明确处理办法时,应先按会计法规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再按照有利于纳税的原则进行调整,申报纳税。这是协调税法与会计法规行之有效的方法。
总之,企业一定要更新财务管理观念,紧紧围绕着税收会计核算这个中心,按照全面履行纳税义务这一根本原则来组织、实施企业的会计核算,强化财务管理,切实确保企业税收会计核算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开辟企业经营管理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