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核算方式范文

时间:2023-09-12 17:19: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成本会计核算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成本会计核算方式

篇1

关键词:生产费用分配;仿真实训;教学设计

一、成本核算分配方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成本会计》是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难点尤以纷繁复杂的各种计算分配方法为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方法就一直是成本会计教学活动中探讨的重点和难点。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方法,简单来说,就是讲当月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加上期初结存的在产品费用,然后将其在本月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然而,由于传统教学方法概念抽象、计算步骤复杂,加之分配方法多样,往往使学生很难真正掌握该部分知识,教学效果不佳。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总结出采用仿真实训的教学设计方式,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将传统的抽象解题方法形象化,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成本会计核算的过程,掌握核算方法,贴近实际操作,提升会计工作能力。

二、仿真实训设计

(一)实训目标

对照“以学生能力提高”为核心的高职课程教学设计要求,以成本会计中难度较大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方法”为单元进行仿真实训设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仿真实训达到的基本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填写产品成本计算单,并根据成本计算单及相关单据,正确编制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的凭证;深化能力目标:能够根据月末在产品的特点,会选择应用不同的分配方法,将产品成本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正确分配。

(二)实训时间设计

结合教学大纲的课时要求,本单元的仿真实训设计为4课时,具体分配情况见表1。

(三)实训内容安排

1.实训资料准备:考虑到实际工作中成本会计的组织情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工业企业(如加工工厂)的相关信息,并由老师介绍实训项目中的企业资料,导入学习情境。

2.对照岗位分工,设置岗位,明确职责权限。综合学生的理论基础,之前确立的每个学习小组为一个实训小组,每组按照实际工作中会计岗位要求,做到定岗定人,职责分工必须明确。仿真实训岗位职责设置见表 2。

表2成本核算仿真实训岗位职责表

序号分配岗位(角色)职责

1仓管员核实入库产品的规格、数量、单价等并正确填写入库单

2车间成本核算员成本核算相关原始资料数据的采集、原始单据的填制

3总部成本会计用不同方法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填写产品成本计算单,根据成本计算单及相关单据,正确编制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的凭证。

4会计主管成本核算工作的宏观组织管理,单据审核、签字、盖章,成本考核与分析

3.任务工作过程实施

(1)在老师介绍项目导入和设置岗位明确职责后,实训小组各个岗位的学生应该充分明确实训的目标和要求,熟悉企业的基本情况,知道各自的工作岗位、任务和流程。

(2)老师引入“知识准备”环节: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费用、月末在产品费用这四者间的关系可表达为: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费用+月末在产品费用。

(3)实训小组分岗位完成工作任务1:用约当产量法完成产品EOA橱柜的成本核算流程。包括:车间成本核算员填制约当产量计算表(分工序),总部成本会计填制产品成本计算单,编制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的凭证,会计主管审核签章。产品成本计算单如图1所示。

图1产品成本计算单

(4)老师观察学生凭证传递是否规范,根据实训完成的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并穿插“知识加油站1”补充一些例外情况的处理要求。

(5)实训小组分岗位完成工作任务2:用定额比例法完成产品HOB橱柜的成本核算流程。包括:仓管员填制入库单,总部成本会计填制产品成本计算单,编制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的凭证,会计主管审核签章。除入库单外,其他单据课参照任务1中的单据示范。

(6)老师穿插“知识加油站2”补充一些例外情况的处理要求。

(7)当场完成的单据经由会计主管审核后归档保存,实训小组成果展示汇报。按岗位总结汇报完成情况和成果,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8)老师给出思考题,比较不同的分配方法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布置课后作业。

(四)对学生的评价考核

有效的考核方式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必须将考核细分为若干要点才能综合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考核要点如下:

1.实训操作中的态度及独立性、纪律性(10%)

2.小组协作性,单据凭证流转正确性。(15%)

2.单据填写准确。包括日期、大小写、据计算有详细过程等方面。(40%)

3.账务处理完成,要素齐全。包括日期、大小写、摘要、科目、签字等方面。(25%)

4.会选择应用不同的分配方法,将成本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正确分配。(10%)

三、实训效果分析

经过仿真实训,综合运用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实际操作法,老师与学生互动增强。以其中1个班级为例,全班共36人,分为9个实训小组,按时完成达到7个小组,另2个小组也完成约70%的工作量,总体效果较好。以任务驱动技能训练,绝大部分的学生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也克服了传统理论教学中表格看不懂、数据公式枯燥带了的弊端。

四、结束语

实践出真知。会计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和桥梁,作为培养实用性会计人才的高职会计教育必须真正重视会计的实践教学。成本会计仿真实训,按照实际的业务环境设置岗位流程,增强了实训环境的立体感,使学生仿佛置身现实中的加工企业,从而激发了学生对于成本会计的兴趣,在协作完成工作流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交流意识,在完成能力目标基础上,综合素质也得以提高。(作者单位:南京城市职业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王俊生,黄贤明.成本会计(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70.

篇2

    关键词:责任成本 会计 应用

    1 责任成本会计

    1.1责任成本会计与传统会计的区别责任成本就是只有特定的责任中心所发生的耗费,责任成本的主要目的就是核算这一耗费按照企业的经营责任一级级落实到各个责任中心,并且对这些责任中心发生的耗费进行计算以及分析,同时对各个责任中心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换言之,责任成本会计就是通过各级的责任成本核算,将各责任中心的责任进行明确。这种责任成本会计的核算方式与传统的成本会计核算方式有所不同。

    传统的核算方式体系与责任成本核算方式体系在归集对象、经济原则、核算原则以及核算目的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费用的归集对象上,传统成本会计针对的是各产品或成本核算对象,责任成本会计则针对的是责任中心;在费用的经济原则上,传统成本会计采用的是谁受益谁承担原则,而责任成本会计则采用的是谁负责谁承担的原则;在成本核算的原则上,传统成本会计以合理合法性为原则,责任成本会计则以可控性为原则;在成本核算的目的上,传统成本会计以正确计算各产品成本为目的,而责任成本会计则以正确核算各责任中心经营业绩为目的。可见,在这几个重要方面两种成本会计系统有着不同的对象、方式和目的,传统成本会计有其不可替代性,但是,责任成本会计却是对传统成本会计系统的补充和完善,在应用方面需要进行更多的探讨。

    1.2责任成本会计关注的几个问题

    首先,责任成本会计需要关注的问题是成本责任中心的确立问题。责任成本会计是对各个责任中心进行核算,因此要准确确立成本责任中心。成本责任中心的范围较为广泛,在一个企业或者单位中,成本责任中心可以成为其中任意一个。所以在成本责任中心确立的问题上,需要具体划分,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管理要求来具体确定,责任中心的规模大小也可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而定。

    其次,确定各个成本责任中心可控成本。成本责任中心可控成本一般来说应当符合三个标准:第一,各个成本责任中心耗费情况的性质;第二,各成本责任中心是否有能力计算其耗费状况;第三,各成本责任中心能够控制并调节耗费。各个责任成本中心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来划分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的区分,但只局限于该责任成本中心中的可控成本。由于责任成本中心可控成本在各自的可控范围内,因此,建议每个责任中心在计划前期做好成本预算工作。

    再次,需要注意的是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指的是,各个责任成本中心内部之间的互相提供劳务或者产品时的  计划价格,是计算责任会计成本的基本条件,其作用在于对各个责任中心的经济责任进行明确,使责任考核业绩更为合理公平。但内部转移价格也许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双方自愿、确定价格独立自主、双方有利、保证企业整体利益。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各个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应当注重可控成本的评价,预算考核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核算方式,可以通过预算数量进行评价,即将预算数量配合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具体计算公式:本期某产品的实际加工量=本期完工产品数量-期初在产品数量+期初在产品数量x(1-期初在产品完工程度)+期末在产品数量x期末在产品完工程度。

    2 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

    2.1应用现状责任成本自引入我国以来,在长期的经验总结中不断跨越发展,以我国格力集团的责任成本会计应用为例,格力集团自本世纪初提出了对SUB系统的建设,同时提出了对此系统损益表的操作程序,这一程序成功地将格力集团从每个产品到每个部门都推到了国际化的舞台。这种责任成本会计系统的目标是将每个员工每天的投入、费用和产品的信息都进行精确的定位,从而将整个集团的整体经营目标转给成每个个人或者具体责任中心,通过这样的方式,带动整个集团的工作积极性。

    根据责任成本会计在格力集团中的应用分析,在采取这种核算方式之前,整个格力集团分为传统的财务部门、采购部门、销售业务部门,而在实施责任成本会计系统之后,这些分散的部门被合并成为独立的责任单位,在整个集团内实行统一的管理,优化了营销、采购、结算方式,让市场资源和管理资源配置更加合理。这种成本会计核算方式将成本核算计划具体到了更细化的责任中心,促进绩效考核,提高企业效率。

    而责任成本会计也将责任成本转化精确到了每个员工个人身上,从而促进了员工的积极性和观念的更新,同时也发挥了员工的主动创造性,从而促进企业整体效率的提升。例如,原本负责单纯的采购员工,现在则会在责任成本会计核算方式下成为一个责任中心,要对采购经营成绩负责,这种方式使得该员工不像以前那样只需要单纯地考虑采购进价,更要考虑综合起来的成本,例如运费成本、仓库管理费用和损耗费用等。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到,责任成本会计的应用让企业中的每一个因素都往促进企业整体利益的方向发展,更加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节约更多成本,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从我国格力集团对责任成本会计在经营管理中的应用不难看出,公司的高层管理部门有意利用这种核算方式对公司的经营成本进行管理,并明确了进行管理目标。同时,也积极考虑了企业内部的软实力,用有效的方式刺激员工的积极性,完善企业文化,在我国责任成本会计经营管理系统的应用中无疑是成功的案例。

    2.2责任成本会计与账户设置

    成本会计核算对象包括两种,一种就是损益类账户,如:收益、费用、损益类账户。另一种则是负债类账户,如:资产、负债和权益类账户。前一种账户类型作用是通过对收益等项目的数据,反映出企业经营的业绩,后一种账户是用来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和权益状况以及是否负债。因此,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也应当针对这两种账户来进行。

    在具体的应用中,账户设置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模式。根据责任成本会计的核算特征来看,在设置账户时应当以各个责任中心的可控性为原则,这也是责任成本会计账户设置的首要原则。在对这两种账户进行了明确的分类和归集之后,还需要在各个责任中心下进一步设置更加明细的账户分类设置。

    首先,在登记账户时,要遵循谁负责谁承担的原则。可控成本账户中应当登记所有属于某个责任中心的费用,不管费用表象上用于哪个部门,但是必须登记在负责部门的可控成本账户之中。

    其次,是细化成本的过程,将登记在账户中的费用按照受益原则转入更细化的每个产品成本费用账户中,对产品成本进行进一步计算。

    最后,在评价方面,应当根据各个责任中心账户中的可控成本账户来进行。

    3 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发展趋势

    3.1理论方面

    责任成本会计在我国应用以来,虽然在应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要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在责任成本会计的理论上进行完善,研究如何加强成本理论,进而提高我国成本会计的水平。要对理论进行优化方式的研究,首先就要有冲破传统会计方式的思想,在会计核算方面开拓更新的、更广的局面。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深入实践,到企业中进行充分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开展企业案例研究小组,从企业的案例中总结经验和不足,再分析出应对的方式,从而对更新会计核算方式起到启发作用。

    3.2技术方面

    技术方面最重要的改革应当是推进责任成本会计计算的电算化。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众多企业和行业都及时更新,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企业和行业的具体应用中。利用计算机技术成为整个社会和世界的趋势,会计行业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更加依赖,大大提高了会计计算的时间,对信息反馈的速度进行了大幅度的提高。

    同时,计算机化的责任成本核算方式不仅增强了业务的处理能力和效率,更加精确了会计核算的数据,在预测和决策上也起到了一定的增强作用,对于成本核算全局的把握更加精确。

    另外,在技术方面,我国责任成本会计技术方面还可以充分借鉴和利用国外技术,取长补短。长久以来,西方的会计技术就是历史悠久的学科,随着各种科学的、系统的、战略性的调整,西方的会计技术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学习和借鉴西方的会计技术,对我国责任成本会计技术的提高有决定性作用。

    企业文化方面一个企业要在成本把控上做好,就要在企业内部进行思想上和文化上的优化,主要优化方面则应当着重于企业员工对于企业成本的观念。及时更新成本会计工作者的观念,就要树立成本效益和成本回避的思想。在传统的会计技术中,我国企业财务会计人员通常着重于产品成本的多少问题,在长期的实际操作中不难发现,产品的成本只是表面上的成本会计,而真正能够反映企业整个成本的数据应当出于更加全面和整体的考虑。应当在企业内部普及责任成本会计管理的理念,从整体上、全局上把握企业成本,更加在细节上、具体上分析各责任中心的成本,对整个企业的成本进行更合理、科学的管理。

    4 结语

篇3

【关键词】工业企业;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

一、引言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是企业正常工作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用广泛,发展较快。工业企业要提高产品成本的计算精度,完善产品的质量,实现利益最大化,就必须做好成本的会计核算与管理,如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出现问题没能有效解决,会影响企业的运行,同时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出现问题,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少了背景的依托,也难以实施。二者是互利共赢的关系,互为前提,共同发展。

二、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概述与作业成本法的优势

1.工业企业中的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概述

作业成本法是个性化的成本核算方法。在推行科学和流程管理的企业,要以客户和作业流程为中心来对工作任务进行管理。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二者是相互统一的关系,作业成本会计核算是实施作业成本会计管理的基础与前提,是对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的描述,在作业成本法的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作业成本要素是构成作业成本会计核算模型的核心,它们按照一定规则组合在一起形成作业成本会计核算的模型。作业成本会计管理以提高成本价值、增加企业利润为主要目的,是作业成本法的新型集中化管理方法。它利用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产品成本,又把成本计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对工业企业一切作业活动追踪并反映动态,进行成本链的有效分析,过程包括动因分析,作业分析等,为工业企业决策提供准确信息;指导企业科学有效地执行必要的作业,消除和精简不能创造价值的作业,做到精细化管理,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2.作I成本法的优势

作业成本法主要有如下特点:首先,作业成本法克服了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导致的成本信息失真问题,能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其次,传统成本管理的主要是产品;而作业成本法不仅包括产品,而且包括作业。企业改进作业链,减少作业耗费,提高作业的效益成为可能。再次,作业成本法是更广泛的完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涉及较多方面的成本,这样提供的成本信息更有利于企业的进行定价等相关决策。所有作业成本均是变动的,这有利于企业分析成本产生的动因,进而降低成本。最后,作业成本法更具有管理意义,它相当于是一种实现成本前馈控制与反(后)馈控制相结合,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相结合的“全面成本管理系统”。

三、工业企业中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思想认识,管理不规范

工业企业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难以跟上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步伐。许多工业企业对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缺乏整体的认识,不知其重要意义,不重视它所能发挥的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时,执行力度不够,财务管理部门重视不够,没有很好的运用作业成本法,对实际生产时所消耗的资产没有及时清理,核算,成本会计部门没有充分发挥会计的核算监督职能,导致资源消耗严重,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工业企业达不到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所需的工作宗旨,影响工业企业平稳运行。

2.对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对象监管不到位

(1)对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不到位

工业企业中,行政管理部门业绩的质量严重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作业成本会计管理却对其监管不到位,没有严格监督工业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钻研探究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对相关技术检测不及时,不准确,并且没有监督其提前做好应对问题的措施。同时,会计核算与管理的职能发挥不到位,对行政管理部门的相关支出,发展形势不熟悉,进而无法加强管理,降低成本费用。

(2)对生产管理部门监管不到位

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部门主要包括工厂,车间等实施生产和组织管理的部门,都是企业的重要部门,作业成本的多少以及消耗和浪费都在这些部门中发生,因此生产管理部门可以说是作业成本的控制中心。可是在实际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时,对该部门的材料计算不精确,收支账目混乱,而且会计管理部门对生产管理部门财务管理不严格,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管理者,中饱私囊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生产成本较高,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3)缺少完整的体系,没有相应的机构

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首先会计管理要及时准确,其次才能进行成本会计核算,二者相互影响,所以应建立健全一个完整的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体系,根据工业企业实际情况,理论联系实际,使体系更科学,更合理。然而在工业企业的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中缺乏这样一个完整的体系,核算与管理没有相应的系统指导,在遇到问题时,缺失解决方案。同时,缺少制度约束力,经常不按规章制度办事,导致企业发展缓慢。

四、加强工业企业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措施

1.加强成本管理意识,规范管理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工业企业必须不断学习,了解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的新模式,新技能与新思想,同时努力把它们合理的运用到工业企业内部的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中。其次,工业企业领导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打造新的精细化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理念,对于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目标要细致分析,使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与工业企业的发展二者更好地结合起来,尽力实现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的系统化。同时,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成本风险意识,精细化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加快工业企业单位财务目标的实现,工业企业单位成本资源配置得以优化,控制成本财务风险。

2.增强工业企业作业成本的差异分析,降低风险

想要合理的控制成本,就要加强对其事后的分析和总结,将预算成本和实际的作业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及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为以后的企业定制预算成本的标准和实际成本应如何控制积累经验。同时,在实施控制成本时,建立定期的报告制度,依据相关报告,有效把握目前的控制成本的情况,有益于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通过内部模拟减少生产成本

改变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以降低生产成本,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内部模拟减少生产成本。通过相关的生产部门,将当前的市场作为主导,将同行业内优质的业绩量作为依据,把其原材料的成本与生产的产品价格当做核算依据,得出目前的产成品在企业内的成本和有关价格。然后,把相关的生产部门看作是买方与卖方关系,通过内部的成本与价格合理推算出相应的利润,因此提出适宜的措施降低作业成本。

4.制定新型的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方案

在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以及管理方案的构建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种方法结合实现。首先需要以内部市场模拟的方式,获取企业内部产品的成本与价值,并以此为依据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然后将内部订单的信息以市场链的方式完成分解,获取针对专人专职的应收账款子订单,将责任落实。选择逆向拉动的方式减少库存的成本,从而有效减少采购、生产以及销售的空间,以明确的订单信息为依据,缩减库存的成本。在多样化改进方式的支持下,建立有效的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方案,减少企业的生产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以效益。

5.加强监管原材料的采购成本

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应从源头出发,控制生产成本,提高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效率。大力实施集中采购原材料的采购模式,加强人员与有关供应商议价的能力,建立有关的价格判断机制,依据价格波动灵活采购,以此来降低作业成本,为更好的进行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奠定基础。

五、结束语

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在工业企业中各个领域都有涉及,其核算方法,特点与管理的技巧,核心等也是多种多样的。工业企业想要将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做到最佳水平,就要坚持科学,可持续的发展观,从本质上把握会计核算与管理的原则要领,不要急于求成,扎实脚步,充分整合好核算与管理之间的关系,相信经过长时间的不断努力,工业企业一定能提升核算与管理水平,从而促进整个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曲志刚.论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J].当代会计,2015,(2):63-64.

[2]朱利清.加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21):264-264.

篇4

摘 要 随着现代高科技广泛被应用于生产,电脑化、自动化、信息化程度显著提高,加上全面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给企业成本的计量工作以猛烈冲击,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成为必然,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财务核算水平还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尤其在成本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企业需严格成本控制,加强资金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挖掘企业潜力。

关键词 成本核算 问题 对策

一、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现状

1、思想认识不足

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起步较晚,对成本会计核算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工业企业对成本会计核算的职能到底有哪些,如何发挥等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系统的了解和把握,因此在实际的运用落实过程中,常常没有达到其工作的宗旨,从而导致成本会计核算不能良好的开展。

2、成本核算不规范

目前,一些工业企业存在,成本核算不规范、不准确的现象,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个是报账人员的专业素质偏低。目前工业企业的报账人员多是由原来的出纳或非财务人员担任的。他们对成本会计核算的相关业务不熟悉,使得在其报账时,常常不能对资金性质、来源以及开支渠道等进行正确、规范的填写。二是与财务管理工作的脱节。大部分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独立于工业企业,这就使得它对工业企业内各部门的具体项目业务的开支及资金性质、来源等不能有一个清晰、准确的把握,进而影响到成本会计核算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从而造成会计帐务的处理不当。

3、缺乏有效的监督

工业企业在实际的成本会计核算过程中,没有严格的、行之有效的监督手段和方法,使得工业企业中有些部门为了眼前的局部利益,以保效益等借口搪塞、推诿会计核算人员,严重影响了工业企业内部成本核算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强化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具体对策

1、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

工业企业务必要进一步了解学习当前市场经济中有关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新思想、新认识、新技能、新模式,并将它们灵活地应用到企业内部的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当中。尤其是工业企业的领导更应该转变观念,重视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加大相应的投入,建立健全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相关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模式,贯彻落实与之相对的责任制,以此来确保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能够顺利进行。

2、强化成本核算监管

建立以责任成本为中心的成本核算体系。为了解决当今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使企业成本核算符合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防止成本核算混乱局面的出现,建立责任成本制度是有效的方法之一。责任成本制度是在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组织系统中确定成本责任层次,建立责任成本中心,按责任成本指针控制成本耗费,传递、考核、报告成本信息,从而把经济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各层组织和执行人,按照经营决策所规定的目标,进行事前指针分解、事中行为控制和事后成效考核的一种内部经济责任制度。责任成本就是按责任归属,归集成本资料,计算责任者的成本。原则上使干与管一致,也就是说要按照产品成本的可控性归类,干什么就管什么,管什么就对所管范围发生的成本负责。实行责任成本制,要根据企业生产技术组织特点,把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的责任成本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以责任制为中心的成本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成本核算改革的要求,使成本管理与经济责任密切挂钩,弥补了传统成本核算的缺点,打破了成本责任的“大锅饭”,做到权责分明,有效地控制成本,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

3、通过内部模拟进一步减少生产成本

通过对成本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例如通过内部市场模拟的方式来降低生产成本。该方法是指在具体的生产部门,把市场作为主导,利用行业内先进单位的最优业绩水平作为参考,以原材料以及产成品的价格为相应的核算依据,得到当前产品在企业内部的价格以及成本。将内部各具体生产部门模拟成相应的买卖关系,并根据内部价格和成本推算出利润然后做出相应的决策来降低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

4、改善收款速度的成功比率及速率减少资金成本

开展新型的成本管理方案,将工业企业内部的订单数据进行市场链分解的方式,可以形成多个专人专职的子订单。这就是说,对于应收账款的相应子订单也会被分配给会计部门所属的专人负责。这种责任制制度能够促使员工有效地实施,如果加以适当的机理及时,便可以极大地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任务的实现也就得到了保障,进一步使得收款的成功比率和速度得到提高。其次,一些有实力的工业企业完全有能力削弱甚至消除应收账款。一些工业企业可以通过完善企业形象,成立一个标志性的、独立的品牌,提升企业的信誉,可以在销售产品的同时就完成款项的收回。此外,对于那些实力雄厚的工业企业还可以通过负营运的方式,即在得到订单而未销售产品前便取得账款(预售账款),这可以帮助企业进一步压缩资金成本。

5、选用逆向拉动式生产降低企业库存成本

逆向拉动式又被称为适时制,其核心是要求企业根据客户订单的相关信息数据来组织生产活动。逆向拉动式的本质就是以顾客需求为中心,从后往前组织企业的生产活动,这样能够保证生产活动的每个工序都能够按照标准进行。逆向拉动式是一种系统化生产,能够进一步保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采购――生产――销售各大环节环环相扣,进而降低企业的存货现象,因为此方式毕竟是根据明确的订单信息数据而制定。

6、作业成本法适用环境下的成本控制理念创新

工业企业传统的成本管理往往都是以企业节约为依据,片面地缩减企业成本,过度重视节约,导致一些必要开支也不得不缩减,进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发展。所以工业企业务必要在作业成本法适用环境下,在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过程中,正确掌握企业“产出”与企业“投入”,“花钱”和“省钱”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企业成本增减与企业收益增减之间的关系,以此才能制定出更有利于提升企业整体效益的成本控制方案。

篇5

利益至上是每个企业的成立核心,如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得到更多的利益是企业永恒的追求主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环境的变化,现代企业的成本会计也应与时俱进,不仅仅是外延,包括内涵都应该如此。这些变化给企业的相关核算与管理工作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因此,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意识,加强成本的管理水平,成为了现在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管理

近些年来,在社会新的经济形势的推动下,成本会计核算引起了工业企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笔者结合现在工业在发展中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从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定义以及要求和步骤方面进行简略的讲解,从物流成本、质量成本等几个方面,对其浅显地进行了探讨。

1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要求

在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才能更好的确保会计核算的进行。具体如下:

1.1 核算与管理结合

算管结合指的是在进行成本会计核算的过程中,要与企业的管理相结合,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利用成本核算的结果与信息,为企业服务,确定企业在进行材料购买、产品的加工、质量的保证等方面,满足企业管理的经营以及决策的需要。

1.2 正确划分费用界限

为了更加正确地进行成本会计的核算,进行计算产品的成本和期间费用,必须对费用进行划定界限。其中总共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正确的进行生产费用以及期间费用的划定界限。(二)、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三)、正确划分各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界限。(四)、各种产品生产费用的界限应正确划分。(五)对完工产品和在产产品的生产费用之间的界限正确地划分。以上五个方面的费用划定方式,实际上是对生产成本及各项期间费用计算的归集。在此过程中,应以受益原则为主进行贯彻,即受益者与负担费者分清,何时受益、何时负担费用分清;负担费用的多少应与受益程度成正比。

1.3 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以及价值结转

企业财产物资计价以及价值结转的方法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原值的计算方法、折旧方法等。为了正确计算成本,对于各种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的结转,应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各种方法一经确定,应保持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改变,以保证成本信息的可比性。

1.4 做好准备的工作

准备工作即基础工作,做好基础工作就是为以后各种的工作的开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具体工作分类如下:做好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做好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2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程序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逐步进行归集和分配,最后计算出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各项期间费用的基本过程。根据前述的成本核算要求和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分类,可将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归纳如下:

2.1 审核和控制

准备工作之一是对企业的各项工作所需开支或者是费用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控制,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对费用进行分类,划分到生产费用或者是期间费用之中,并且决定是否计入这些费用之中。

2.2 正确处理支出工作

在企业已有的资金的基础上,对各项费用的支出以及具体花费,资金的跨期使用或者跨期预支进行具体的划分,总结,归纳。避免以后资金的重复计算。

2.3 费用的归集

成本计算时,应该首先确定是否属于本月产生的生产费用。如果是的话,就应将各种费用按照成本的项目分类,进行分配以及归集,计算出按成本项目反映的各种产品的成本。对于月末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将该种产品的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生产费用与本月生产费用之和),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该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3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选择

根据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分类以及其各自的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核算方法。

双轨制也就是独立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单独设立物流成本核算的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以及账簿。这种模式要求把物流成本核算和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彻底分离,从而形成两套各自独立账户系统,分别按不同计算体系进行。这样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可以得到更好的提高。

单轨制是结合财务会计体系的一种物流成本核算模式,是将物流成本核算、企业财务会计及成本核算结合起来进行,在现在成本核算基础上增设与物流成本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优点是把物流账户与成本账户合一。

历史成本法,又称为原始成本法,作为实际成本法,它是以企业在人力资源取得、开发、使用全部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支出为依据来计量人力资源的成本的一种核算方法。历史成本法提供的信息具有客观性并易于验证。

机会成本法计算的是机会成本,应用在人力资源的替代过程中,是一种根据人力资源暂时或者永久地脱离企业组织而可能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来计算人力资源成本的核算方法。机会成本法包括遣散前业绩差别损失与遣散后空职损失。

4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关系

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问题与企业发展问题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前一个问题处理的好,就有利于后一个问题的解决。同样,后一个问题的解决,也将更有利于前一个问题的处理。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了数据依据,使得各项的决策以及经营更准确的、符合实际的进行。

工业企业管理能使得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得到实行,在实际的操作中,发现不足,改进不足,使得企业发展的更高更快更好。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中,所涉及到的知识面是非常广泛的,我们在进行成本会计核算的时候,不仅仅要知道它的分类,还要了解每一部分的特点,有选择的利用核算的有用方法进行核算。并且在核算的时候,莫要忘记与管理之间的关系,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核算与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事业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张梅.对环境成本的控制与效果、效益的分析[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1

篇6

关键词:成本会计实务 职业标准 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改革

《成本会计实务》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为了全面提高《成本会计实务》教学质量,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本文从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依据“职业标准与课程内容相对接”的要求整合课程教学内容,以企业成本核算任务为载体,依据成本会计工作过程内容组织教学,应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和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实施“任务驱动+工作过程”教学模式。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分析

经过调查分析,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主要有:一是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有待提高;二是缺乏求知欲和上进心,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很差;三是学习消极被动,投机取巧;四是动手能力强。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教学方式,利用学生善动的特点,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技能,实现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目标。

从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看,高职教育应该重点抓好实践环节的教育,改变传统学科型理论教学模式,重视工作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培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必须、够用”原则,依据“职业标准与课程内容相对接”要求,改革《成本会计实务》课程教学内容,删减不必要的且难度大的成本会计理论知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学习门槛和学习难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以提高学生成本会计核算技能,满足成本会计工作岗位的要求。

二、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成本会计实务》课程的学习,高职院校学生应具备会计专门人才所必需的成本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能灵活运用相关的技术方法,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成本会计核算与分析,完成成本会计核算和分析工作任务;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用好技能、用活知识的职业素质,具有科学的态度和求实创新精神。

(二)课程设计原则

笔者按照“寓教于学、寓学于练、寓练于做”的课程设计理念,遵循以下原则进行课程设计:(1)实践性原则。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训练、课外训练、顶岗实习相结合,突出实践性”为原则,突出课程的操作性和实践性。(2)职业性原则。以“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养养成”为核心,突出课程的会计职业性。(3)开放性原则。以“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媒介,突出课程的开放性。(4)“教学做”相融合原则。(5)“任务驱动”原则。成本会计实务课程内容由传统学科体系向以“成本核算任务工作过程”为内容转变,成本会计实务的教学过程就是企业成本会计核算过程。以企业成本核算任务为载体,依据成本会计工作过程内容组织教学,应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和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实施“任务驱动+工作过程”教学模式。

(三)职业岗位、职业标准与课程内容关系分析

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岗位需要成本会计实务知识。按照“高等职业教育要服务于产业,专业与职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要求,高职《成本会计实务》课程的内容设计与选取应该满足职业标准的要求。因此,要对传统《成本会计》课程内容进行整合,设计与选取的《成本会计实务》教学内容应该符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会计职业标准与成本会计实务课程内容的关系如表1所示。

(四)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成本会计实务》课程教学内容总体设计的思路是:教学应该做到教学过程与成本会计核算过程的统一,按照“知识+技能”思路,以一家典型生产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任务为载体,按照“成本会计制度调查设计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三种基本成本核算方法的应用其他成本核算方法的应用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作为成本会计的教学主线,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开展成本会计实务教学工作(见表2)。

《成本会计实务》课程内容的详细设计遵循“任务驱动+工作过程”原则,按照循序渐进的三个教学环节详细设计成本会计实务课程内容:(1)参观和调查生产制造企业,访谈企业管理人员,了解生产制造企业的生产类型、生产特点和工艺流程以及管理要求,讨论企业生产成本核算情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职业道德意识,提高学习兴趣。(2)精心设计制造企业生产费用的交易。在收集企业真实业务资料和财务数据的基础上,加工整理出典型交易和事项,并精心设计成本会计核算资料,教师应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3)精心设计成本会计核算的程序和计算表格,应用电子表格软件和纸质成本核算用“证、账、表”,模拟仿真成本核算工作。

(五)课程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在《成本会计实务》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根据成本会计核算工作任务的要求讲授成本会计理论知识,将成本会计知识融合于成本核算任务工作过程中,实现教学过程与成本核算过程的统一,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基于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对知识需求的分析,笔者认为,成本预测、成本决策等现代成本会计内容可暂不列入高职《成本会计实务》教学内容。

2.改变教学主体地位,实现由传统学科型教育的“以教师为中心”向现代职业教育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主体的转变,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推理、分析、判断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成本会计知识的深入学习和训练,学生应该具备独立解决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传统的学科型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粉笔加黑板为媒体,以满堂灌输成本会计理论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不能将所有成本计算表格在黑板演示讲解,学生只能以书本表格来理解和掌握成本核算过程和方法,加深成本会计理论的理解,学习、教学效果都不理想。成本会计实务是一门应用型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注重实践性、操作性,教师在讲解成本会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重点讲授和示范成本会计实务操作。因此,改革成本会计实务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成本会计实务》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一)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经历了口头语言、文字和书籍、印刷教材、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五个使用阶段。传统教学手段主要指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几副挂图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各种电化教育器材和教材,即把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电影机、VCD机、DVD机、计算机等搬入课堂,作为直观教具应用于各学科教学领域。因利用其声、光、电等现代化科学技术辅助教学,又称为“电化教学”。

根据成本会计实务课程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点,成本会计实务课程在教学手段配置上,一要选择一家典型的生产制造企业并收集其成本核算会计资料,作为成本会计实务课程的载体和工作对象,帮助学生调查研究企业生产的主要类型、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成本核算对象、选择成本核算方法、设计成本核算程序,组织会计人员(学生)完成企业成本核算工作,设计成本会计制度。二要配置教学做一体化教室,确保“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实施。三是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开展课程或专业顶岗实习,强化和巩固专业理论知识,提升职业能力。

(二)教学方法

改革传统满堂灌的成本会计教学方法,实施案例教学,突出学生“能力本位”。以一家典型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为例,采用讲授、演示(示范)、讨论、启发、练习(模仿)、操作(实践)等方法,模拟制造企业真实成本核算情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学生”角色转变为“成本会计员”角色,学生应用电子表格软件和纸质“证、账、表”开展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成本会计核算技能训练,使学生成为成本会计实务课程的真正主体。

(三)成本核算技能的培养

学生学习成本会计实务课程的目标是,能够将所学成本会计知识应用于成本会计实务工作中,完成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任务。因此,学生的成本会计核算能力成为评价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效果的唯一指标。学生成本会计核算技能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组织、实施:一是在正式开展课程教学前,教师组织学生对各种生产类型的制造企业进行实地调查、访谈,研究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管理要求。在企业实地调查结束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帮助学生确定成本核算对象、选择合理核算方法、设计成本核算程序、组织成本核算工作。通过学生的实地调查研究,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为成本会计理论知识及其应用能力培养奠定基础。二是进行“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和成本会计模拟仿真实训,通过课堂的“教、学、做”和模拟仿真实训,帮助学生应用成本会计知识完成企业成本核算工作任务,加深和巩固成本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成本会计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工作技能和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三是课程顶岗实习,学生在完成成本会计实务课程的校内学习后,学校要创造条件安排学生在企业开展为期至少一个月的会计课程顶岗实习,参与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提高学生会计工作能力。

四、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教学改革以前,成本会计实务课程主要实施传统学科型理论教学,学生学习完成本会计实务课程后掌握了一些成本核算理论知识,但是在会计实际工作中无法独立开展成本核算工作,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质量不高。教学改革以后,我们以企业成本核算任务为载体,依据成本会计工作过程内容组织教学,应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和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实施“任务驱动+工作过程”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教学效果和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成本会计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效果分析如表3所示。

参考文献:

1.李昌锋,李新萍.我国高职学生群体特点及成因分析[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4).

2.刘慧.高职学生特点分析及对策浅探[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篇7

关键词:财务审计;会计核算;方法

引言

会计审计工作是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最有效途径,其对企业的影响主要涉及两方面:第一,通过财务审计可以清楚的了解企业每一笔资金的流向,有利于财务部门从整体的角度分析与整理企业资金流动;第二,通过财务审计能够从整体的角度对企业的运营与管理给出客观评价,进而找出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缺陷,并针对问题给出合理建议。

一、会计审计中会计核算中的问题

(一)核算内容不全面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成本核算仍然存在核算不全面的问题,从而对企业成本核算准确性产生直接影响。在企业成本核算中,不少企业管理者更加关注生产资料的有形资产,而经常会忽略土地、人力等一些无形资产。而对于企业来说,厂房建设中所占用土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属于一项重要资源。但是很多企业在成本核算体系中并未将其纳入其中。

(二)缩减了企业成本核算的范围

根据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这些企业在开展成本核算工作期间,仅核算了产品在生产期间产生的损耗,没有加强对产品在进行生产之前的设计与规划费用引起高度重视,同时忽视了产品的管理与售后需要消耗的成本,所以从这方面来看减小了成本核算的范围。从现代企业方面来看,因为提升了劳动生产的效率,加强了对各种装备的运用,因此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产品在设计研发、宣传等各个环节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同时这些环节产生的费用在企业生产总成本当中占据较大的比例。通过深入分析当前企业发展情况来看,许多企业仅是把成本核算集中到产品制作这个环节,因此在开展成本核算管理工作时不全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核算的有效性,再加上企业注重利益的追求,严重阻碍了企业的长足发展。

(三)成本核算方法选择不恰当

现阶段的企业会计成本核算,进入到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核算工作开展的目的,在于针对成本的具体损耗情况有一个科学的解读,要懂得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研讨、优化,这样才能在综合工作的开展上得到更好的成绩。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具有不恰当的问题。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初期阶段,对于各方面的数据、信息整理,没有按照精细化的理念来完成,成本核算的工作开展,往往是采取便捷性的方法来操作,虽然在核算的效率上能够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在核算的质量上,远远达不到预期的要求,造成的潜在性问题是非常多的。

二、会计审计中会计核算方法的运用

(一)创新成本会计核算方法

当前,我国成本会计核算工作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即便我国政府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但是还需要构建健全的体系,以便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所以,企业在成本会计核算方面,需要参考西方国家比较完善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就目前来看,企业成本会计方法具有多样化的特征,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因为我国以往的成本核算方法仅使用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忽略了需求分析、销售成本、技术成本等元素。

(二)完善会计监管体系

客观、独立是会计核算工作中必须要坚守的原则。所以不断改进会计管理工作,使其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在日常财务管理期间,严禁出现权、责分离的情况,明确岗位职责,充分展现会计监督的作用,只有这样才可有效利用会计核算工作,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性。企业也要积极转变会计核算理念,不断增强会计核算的意识,严禁单位领导过分干预会计核算工作。结合单位的具体情况,不断改进监管体制,使得财务管理部门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三)记录企业会计信息

一方面,电力企业的财务人员需要进行会计凭证的填写,并对企业中的资金去向进行文字登记,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活动的全方位管理。此外,管理人员还需要妥善保管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各类文字材料,以保障会计账本的精准度,且有助于复盘工作的推進,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电力企业的财务人员还需要推进会计账簿的登记工作。所谓的会计帐簿,往往可以进行企业资金的合理化分析。基于此,科学编撰会计账簿,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企业内部资金的系统性归纳,并对企业内部经济管理内容的记录,从而实现核算作业的科学推进。财会人员还需要编财务报表。在该报表制定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立足于会计账簿数据,并对其进行全面的调整,从而核算指标的精准性以及科学性。而在编排方式上,为方便查阅比对,财会人员可以以表格形式为主,并依照月度、季度进行审核。企业资金财务报表的编订只是基础,在此基础之上需要进行勾稽关系的比较,从而找出同一资金活动的不同记载,寻找不同,分析原因,实现追责。财会人员还需要进行企业内部成本的计算。在计算工作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对企业运行过程中的费用开支进行系统的分类、整理以及汇总,从而科学直观地展现出企业内部各生产环节的资金数量,有利于电力企业的财务人员发觉企业在资金利用上的不合理性,从而为企业生产的过程提供了参考依据,规避资金浪费问题的出现。最后,企业需要开展运行资金的复盘分析工作,所谓复盘就是电力企业的财务人员依据所做项目对企业目前已有的各类物资进行核算,确保账目记载与实际相符,提高了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事实上,复盘工作的开展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核算问题的规避,保障了企业的合理运行,促进更高经济效益的取得。

篇8

1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选择标准

单轨制,是结合财务会计体系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即把物流成本核算与企业财务会计成本核算结合起来进行,在现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增设与物流成本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并且明确有哪些费用项目(物流成本种类核算)以及这些费用是为哪些部门、产品或生产活动发生(物流成本对象核算)。

双轨制,是独立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把物流成本核算与财务会计核算体系截然分开,单独建立起物流成本核算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这样形成相互独立的两套账户系统,两套计算体系分别按不同要求进行,向不同的信息要求者提供各自需要的信息。提供的信息比较系统、全面、连续、准确、真实。在新的成本核算体系中单独反映出有哪些费用项目(物流成本种类核算),这些费用在哪些地方发生(物流成本位置核算)以及这些费用是为哪些部门、产品或生产活动发生(物流成本对象核算)。

对于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两种模式,单轨制和双轨制,应该如何选择和运用,以满足我国现阶段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需要,笔者提出了以下五个选择标准。

(1)符本文由收集整理合我国现阶段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物流成本会计的核算是对物流成本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所以,与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一样,需要遵守规则制度并且必须与公认的会计准则相符。在我国必须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这是选择会计核算模式的基本标准。

(2)符合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和管理的需要。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目的就是为企业内部人员决策提供物流成本信息。这正是在传统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体系中所缺乏的,这是选择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直接要求。

2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从收益与成本匹配来讲,对于我国一般企业更适合于选择双轨制单就收益来讲,单轨制能够在一套成本核算体系中提供多种成本核算信息,其经济效益也是非常显著的。而双轨制下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只能反映物流成本的情况,企业如果要得到责任成本、变动成本等资料还需再构建责任成本核算体系,变动成本核算体系等。

2、1 相比单轨制,双轨制更适用于使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企业

从成本核算方法的因素考虑,双轨制模式以两套会计账簿体系分别反映企业的物流成本和产品成本。物流成本核算是产品成本核算相对独立的过程,其本身就包含费用的重新收集、整理和加工,企业采用传统的制造成本法不会对物流成本的核算产生影响。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下,制造费用的分配较为笼统,它的核算成本也比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成本低,这一点与双轨制模式成本较低的特点相一致。所以,对于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来讲,应考虑选择双轨制模式。

2.2相比双轨制,单轨制对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要求过高

从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和电算化程度等因素看,单轨制模式对新的凭证、账户、报表体系提出了高要求。而要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必然需要企业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全面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以及较高素质的员工,特别是会计机构的员工完成全新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与运作。相比双轨制模式,在单轨制模式下,需要大量更烦琐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加工工作靠手工是无法完成的,必须辅以电子计算机及企业内部网络的帮助。因此,上述各项工作水平都较好的企业可以选择单轨制。单轨制要求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和电算化程度等水平较高,相对而言,双轨制模式对企业这些因素的要求较低。如果企业的这些基础工作水平一般,则企业就应该考虑选择双轨制,这样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工作才能真正有效地完成。

3 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和账务处理

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隐性物流成本核算是在会计核算体系外,通过统计存货的相关资料,按一定的公式计算得出,计算方法简单,不涉及会计科目的选取和物流成本账户的设置问题。本文的物流成本核算账户设置和账务处理主要是针对显性物流成本的核算。

物流成本核算采用双轨制核算模式,双轨制核算模式是在不打破现行财务核算方式的条件下,对物流成本进行内部管理核算。具体做法是:由财务人员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的账务处理要进行更明确的明细划分,登记有关账户后,根据原始凭证登记物流成本有关账户,登记由企业统一提取或支付而应由物流活动负担的费用及按支付形态反映的物流费用,月末物流成本员依据物流成本有关账户编制计算表,并据此对物流成本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篇9

一、企业物流成本的三种核算方法

(一)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为提供详细的物流成本信息,有学者认为,物流成本核算应首先依赖于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但是仅靠传统的会计方法难以取得足够的所需数据来核算物流成本,而折衷之举就是对其作出若干修正。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采用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尺度,利用设置账户、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专门方法来记录和反映物流成本。完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在财务会计制度的基础上明确物流成本项目。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核算时,首先要根据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对象确定本企业物流成本不同核算层级的具体项目。从目前看,企业物流成本的内容可以按照物流范围、支付形态、功能分类、对象等不同标准来确定,但要注意所确定的物流成本核算项目必须能全面反映本企业物流业务所发生的成本费用。

第二,企业应根据物流成本项目和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管理的需要,设置好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薄,这是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关键。企业可以选择采用单轨制(即在现有成本核算基础上增设与物流成本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薄)或双轨制(把物流成本核算与其他成本核算截然分开,单独建立物流成本核算的科目、凭证和账薄)两种方式。企业应综合考虑自身的管理水平、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的高低来选择相应的会计核算模式。

第三,根据物流成本的核算特点设置物流成本会计报表。编制物流成本会计报表,提供本企业物流成本信息,是企业进行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所在。企业应根据物流成本管理需要来设置物流成本会计报表的种类;根据企业物流活动的基本职能构成或物流成本的性质设计会计报表的内容,其具体内容应与物流成本项目保持一致。此外,还可以编制“物流成本明细表”反映物流成本的增减变动情况。

在实施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时,笔者认为企业还应关注以下两点:第一,物流成本核算属于管理会计体制范畴,不能纳入一般的财务会计核算体制中,以避免影响企业原有会计体制的正常运行;第二,个别物流成本科目的数据在原有会计科目中是无法获取的,也不能还原到会计科目中,如存货的机会成本这类损失必须在管理会计体制中进行核算。

(二)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是一种简单、易用的核算方法。这种方法利用统计原理,以公司会计核算资料为基础,进行资料搜集、加工和处理,最后汇总出公司的物流成本资料。该方法采用多种计量尺度,包括货币和实物尺度,并采用普查、重点调查等统计方法以获取所需要的核算资料。其具体做法是:首先对公司成本核算资料进行分析,从中分离出物流耗费部分,然后再加上会计成本核算中没有包括但需计入的部分,最后根据物流管理要求对上述材料进行整理、加工、分类得出所需成本信息。我国许多企业在还未建立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之前,一般都实施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体制,且许多企业不愿意改变其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

(三)物流成本的作业成本核算方法。传统的会计方法主要是沿着组织预算的思路对费用进行分类和归集,而物流活动常跨组织发生,两者之间存在矛盾。通常的财务会计在物流成本核算上存在着缺陷,因而不能提供对物流成本的准确量度。为此,理论界提出了作业成本计算法来解决物流成本的核算和管理问题。

作业成本计算是建立在“作业”这一基本概念基础上的,其基本原理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用作业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需要将着眼点从传统的“产品”转移到“作业”上,以作业为中心。其计算程序主要为:首先确定主要作业,确认作业中心;其次以作业中心为成本库汇集资源,并将汇集的投入成本或资源分配到每一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库中;最后将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按各种成本动因分配到最终产品。该方法是以作业为单位,把成本按作业进行分摊,并以此为依据计算出产品成本,部分地解决了传统会计方法核算的缺陷,对物流成本的计算是一种有利的尝试。同时,由于作业成本计算把成本核算深入到作业层次,能提供更为准确真实的产品成本信息,从而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二、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

进行物流成本核算应首先明确影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选择的因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主要受三种因素的影响:(1)成本与收益的配比。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是提供准确的物流成本资料,找出并消除物流成本的不合理部分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但同时物流成本的核算本身也有成本,需要消耗一定的经济资源。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前应对取得物流成本资料的耗费(成本)与取得的成本资料所能带来的经济所得(收益)进行权衡,进而决定应该选择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以及核算的详细程度。(2)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会对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成本核算系统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需要会计基础工作的支持,而会计基础工作的效率又与电算化程度关系密切。(3)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物流成本的核算是一项以人为主体的会计活动,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的高低会对物流成本核算模式的选择产生影响。不同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这两者的要求不同,所以在选择核算方法时要考虑到企业这两个因素的现状。

其次再来谈三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特点及选择。企业应根据不同核算方法的特点,综合考虑影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选择的各种因素,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核算方法。

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是一种较简单,实施成本较低的核算方法。该方法的缺陷主要是不能连续、全面、系统地反映物流费用,采用该方法得出的物流成本信息精确度相对较差。但由于目前我国企业还不能

很全面、系统地把握物流这一概念,对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较低的企业而言,这种方法是可行、有效的。笔者认为,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具有简单、成本低、对会计基础工作水平要求不高等特点,中小企业可考虑使用该种核算方法,其适用于处于物流成本管理和核算初期阶段的企业。

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利用会计原理连续、系统、全面地对整个物流过程进行核算,期末汇总出物资总成本。这种方法具有以下明显优点:(1)核算的物流成本较为精确;(2)有助于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和持续进行,通过这种方法,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了解日常的物流成本;(3)与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相比,会计核算方法可以减少物流成本与会计成本核算之间的重复性工作,有助于物流工作获得财务部门的支持,便于进行成本分析,进而推动企业整体管理效益的提高。但其弊端在于核算过程较为复杂,且现有的会计核算是按照劳动力和产品来分摊企业成本的,这种方法掩盖了企业的基本活动,忽视了各项活动之间的联系,不能适应物流跨边界性这一特征,不能跟踪物流成本的真实发生环节;另外该种方法所实施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因为物流会计核算、计算与产品成本计算是一项交叉工作,需要有高水平的会计人员等等。这种方法适用于规模较大、具有良好会计核算基础、人员素质较高的企业。

篇10

关键词:中职学校;成本会计;教学现状;建议。

一、中职成本会计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研究中职学校的成本会计教材,不难发现教材中普遍将教学内容及体系划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成本会计总论,主要阐述成本会计概念基础;第二层次是成本核算程序和一般要求,是成本核算的基本框架;第三层次是成本核算基础,详细表述成本核算的每个环节,从要素费用的归集分配直至完工产品的结转;第四层次是成本计算方法,是第三层次内容在不同企业的具体应用,如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第五层次是成本报表,是成本信息载体化。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完善,高科技的广泛应用使企业制造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依旧按照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体系进行成本核算,一是会造成不同产品成本的歪曲,二是缺乏对制造环境明确的介绍,学生无法根据不同的制造环境和成本管理的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不符合成本会计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违背了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目标。

2.教学方法陈旧、手段滞后

目前中职学校对成本会计的教学普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式、灌输式教学方法,欠缺实践环节,这势必影响学生对成本会计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单纯的理论讲授方式强调成本核算过程中各种具体的分配方法,没有实践环节,很难将各种费用分配方法的一些要点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成本计算方法加以运用。所以,学生得到的是成本核算过程各环节的知识片断,对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掌握很不系统,难以对成本会计知识进行整体灵活运用。一方面成本会计的实践教学仍局限于成本核算,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的模拟实习,另一方面成本实践教学没有包括成本会计工作组织、核算方法、成本报表编制和成本管理于一体的成本会计整体应用层次,不利于将成本会计知识体系应用于企业的具体实践。

3.考核方式和手段僵化

大多数中职学校对于成本会计这门课程的考核采用期末考试的形式,经过这一次考核来断定学生成绩是否优异,而且通常这种考核都是主讲导师出题,范围也是由导师定,这就造成考核方式的局限性、范围的狭窄性,往往这样的考核方式还存在着一定的不公正。比如说平时学得比较好的,因为期末考核没有发挥好就会被断定为成绩不好,而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平时没有用心学的学生可能因为其他的原因,却考出了好的成绩,然而实际上他并不具备会计专业能力。因此,作为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中职学校,就要慎重考虑本校的考核方法,建立起健全有效的考核方法,从而真正测评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二、改进成本会计教学的几点建议

1.甄选教学内容,创新课程体系

成本会计核算信息最终将影响到财务会计、管理会计。首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需求由大众需求向个性化需求转变,传统的大批量、标准化生产向小批量、个性化产品过渡。经济环境的剧变,迫使企业成本管理的目标作出适应性调整,成本管理的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在教学中应改变寻求利润最大化的成本管理的目标,定位在更具广度和深度的“用户满意”层面上。其次,在成本核算方面,应增加作业成本法内容。在新的制造环境下,人工操作往往被现代化机器替代,以工时或机时为基础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已不能准确提品成本信息,甚至造成成本信息的严重扭曲,因此应增加作业成本法的教学内容,满足新形势下成本核算的需要。

2.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

成本会计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学校应不断增加投入,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掌握成本会计。实践教学可采用多种形式:一是进行认知实践。即组织学生到管理比较完善并且有代表性的工业企业参观,实地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生产工艺流程,以及成本会计工作组织、成本核算程序等,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抽象的书本内容。二是进行仿真实践。成本会计系统性强,前后内容联系紧密,但是一般的教材在介绍成本计算方法时,由于受篇幅所限,例题内容不完整,使学生很难将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弄不清楚成本计算数据的来龙去脉,难以全面掌握成本核算的全过程。通过仿真实践,可以将成本核算的过程完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成本核算全过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开发多元化、多层次的考核方式与手段

一是积极推进考试评价方法的改革。除笔试外,可以采取口试、答辩和现场测试、实际操作等多种考试方式。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平时测试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测试不一定是卷面形式的,可以是案例分析、自由讨论等方式。这样对学生进行分阶段测试,力求客观地、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既符合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能够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使考核评价伴随学习的全过程。二是加强考试的客观性,建立试题库,实现随机选题,生成一份或多份完整试卷。系统在进行随机出题时,综合考虑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需求,确定不同的命题范围和题型;还可以确定每一题型下某一难度试题的题量,调整考试的难易程度;另外还可以规定某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必出题数及其难度。对随机抽出的试题用户可进行修改,可以删除某些不合适或重复知识点的试题,也可以增加一些更符合考试要求和目的的试题,最终进行本套试题综合难易程度的分析。

参考文献:

\[1\]陈旭.中职学校成本会计教学模式创新之我见\[J\].教法研究.2011(27).

\[2\]李琴.成本看会计课程教学思考\[J\].会计之友.2009(35).

\[3\]尹瑜.试论成本会计教学改革\[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