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会计核算办法范文

时间:2023-09-12 17:18: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院会计核算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院会计核算办法

篇1

关键词:医院会计核算;处理措施

医学事业自从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在不断地转型发展中,医学的会计核算管理对医学的发展越来越重要。我国医学事业不断吸取国外的先进技术经验,同时不断发展适用于自身的会计核算管理模式。近十年时间内,医院的会计核算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意义上的进步,实现了质的飞跃,并得到了医学上各领域的关注以及重视。为有效避免在医院安全项目中出现不必要的误差与损失,体现医院会计核算的优势所在,摒弃劣势,各个医院应当恰当运用会计核算的管理理念,加强有效管理,使医院的服务水平提高,更好地促进医学事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1各个医院会计核算管理的状况

在经济全球化的氛围下,医学行业面临着非常激烈的竞争,因此医院必须要适应时展,更新管理模式,才能求得生存。迅速发展的医学带动了公共卫生行业、保健业以及药房行业等多领域的发展。与此同时,医院需要强化管理,尤其是加强会计核算管理,因为它能促进医学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但是很多医学工作者以为会计核算只是公司事务,或者认为会计核算只是应用的不合理,并没有认识到会计核算的重要性[1]。因此,很有必要普及医院会计核算的重要性。

2各个医院会计核算管理面临的问题

2.1各个医院会计核算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

会计核算管理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需要有相关的操作经验、会计核算专业技术知识的积累以及对相关医学专业有所了解。但是,各个医院现有的医院会计核算人员组成较为复杂,不仅有会计核算的在职人员、普通的专科院校人员,而且还有从事会计核算管理的实习生,所以大多数人员不具备相关的专业医学以及管理方面的知识,对于会计核算管理工作的掌握较为困难[2]。

2.2各个医院会计核算管理缺乏完善的辅助

管理会计核算管理的发展较为迅速而且相关技术的发展更新也较为迅速,但是其辅助管理方面较为落后。医院会计核算管理的辅助管理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同时各个医学团队的会计核算管理存在缺陷,导致医院服务的质量有所不足。为了更快更好的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完善各个医院会计核算管理的辅助管理迫在眉睫。

2.3各个医院会计核算管理的理论普及范围较小

医院有关会计核算管理知识的宣传力度较小,医院管理阶层人员更是重视不够,这不仅限制了医院会计核算管理,而且无法保证医院健康持续发展。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与先进的医学事业与时俱进,就需要加大会计核算管理理论的普及。

3各个医院对于会计核算管理中出现问题的解决办法

3.1提高各个医院会计核算管理人员的素质

有关医院复杂的会计核算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绝大多数人没有扎实的会计核算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的工作经验,很难有效承担起会计核算工作,很难胜任医院有关安全项目管理工作,影响到医院发展前途。为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很有必要提高会计核算管理人员的素质。关于提高会计核算管理人员的素质,我们可以有以下解决方式:一是将部分学历低的人员分批次进行再深造,使他们获得较高的学历以及扎实的理论知识;二是将经验不足的人员送到较为资深的单位进行规培教育,使之获得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3.2对各个医院会计核算管理的制度进行完善

与医学事业的发展来说,各个医院会计核算管理制度和辅助管理处于落后状态,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也多,加上医学上各个团队不良竞争以及其自身管理不完善或功能缺陷,进而使医院安全项目的质量较低,为了促进各个医院的会计核算管理的健康发展,促进医学业的可持续发展,完善各个医院的会计核算的管理制度以及其辅助管理的加强是势在必行的[3]。

3.3对各个医院会计核算管理的进行普及

对于会计管理来说,会计管理知识的普及欠缺是会计核算管理的限制因素。各个医院的部分管理人员并没有对其有着高度的认识,所以加强会计核算的宣传力度非常必要。不仅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会计核算的重要性,而且可以使相关人员运用更加专业的知识来推动医学事业的健康发展[4]。

4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学事业也在不断地壮大,实现医院会计核算管理势在必行且必须意识到会计核算管理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为了有效避免因会计核算失误而带来的问题,我们要善于运用会计核算管理理论来减少此类事情的发生。这样才能促进医学事业的更好发展,从而为国家的宏观调控作出一定的贡献,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仪宇.医院会计核算管理的方法的研究[J].青岛:青岛大学出版社2014:89-91.

[2]王泽清.医院会计核算管理的现状及策略研究学[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3-9.

[3]湘.医院安全工程与管理[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21-23.

篇2

【关键词】基层医院;会计核算;措施

医院成本核算的提高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我国基层医院的会计核算工作仍然是薄弱环节,会计制度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不利于基层医院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促使基层医院尽快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本文针对当前基层医院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层医院会计核算工作存在问题分析

1.基层医院会计核算人员专业素养偏低

随着医疗行业体制的改革,基层医院会计核算工作复杂度增加,从而对医院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基层医院长时间以来,会计核算人员的选用仍是依据业务需要进行,在人员的选拔录用方面存在一定障碍,且缺乏对现有人员的业务培,导致其会计核算理念相对落后,无法正确、有效、及时的应对各类新问题,进而降低了医院会计核算的工作质量。

2.轻资产、重资金,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全面性造成了影响在我国基层医院的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之一为“轻资产、重资金”,尤其表现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固定资产按照现行的规章制度需以原价值进行核算,也就是说固定资产从购买―使用―保养―报废或出售,其账面金额与最初购买时的价格保持一致,而忽略了固定资产会受到磨损、老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进而会导致在固定资产计算时出现帐与物的价值不相符的问题,加上基层医院在资金较少的现实条件下更加重视日常收入,不够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因此,浪费现象严重,影响了医院会计核算工作的全面性。

二、基层医院会计核算工作质量提高措施

1.促进基层医院的会计核算制度更加完善

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是基层医院会计核算工作井然有序开展的前提,可合理约束、指导会计核算工作,使其更加规范,具体来说可从3个方面进行完善。(1)提高医院工作人员会计核算意识及各个科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能力,要求医院工作人员不仅要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相关流程以及成本核算规定,同时增强对医院内部工作人员的会计核算的监督工作,最大程度的确保医院每项会计核算业务均在会计核算体系中进行,以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程度;(2)根据基层医院的开支明细,改进医院相关费用支出的分担办法,促使成本计算项目内容进一步细化,以使会计核算工作的科学性显著提高;(3)加强培养医院会计核算工作人员。医院应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基层医院需适时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线调查机会,以帮助其完全了解并掌握医院具体收支的真实数锯,提高工作的高效性、真实性。

2.促使基层医院的会计核算工作信息化水平提高

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在基层医院会计核算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使医院的会计核算工作准确度与效率大幅度提高,进而有利于工作质量的上升。因此,医院应采取有效措施,使基层医院的会计核算工作信息化水平提高。一方面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配备信息化的硬件设备,并安装信息化的会计核算的相关工作软件;另一方面,引进信息化操作水平较好的会计核算工作人员,以不断提高基层医院信息化会计核算工作的水平与质量。

3.加强会计核算人员的医院成本预测能力

目前大部分医院卫生材料均有一定的消耗定额的管理制度,各个科室均有费用限定,其中科室费用管理的主要方式为“包干”,医院各个科室的消耗费用被有效控制。基层医院的会计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成本预算预测能力,这对于医院下一阶段成本预算的制定意义重大。因此,医院应通过岗位培训、严格考核上岗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强人员的医院成本预测能力,进而有助于医院各个科室的费用开销、材料开销计划制定的准确性与医院资金的利用效率的提高,达到高效工作的目的。

4.确保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1)及时入账各种医疗设备的维修费用、使用情况等,同时计提折旧。基层医院资金少,多采用医疗器械“先使用,再签订合同”的方式,该种方式要求基层医院在医疗设备的使用期内进行分期付款,无法计提折价,导致医院相关科室在成本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收益增加,进而会出现成本核算结果不准确等问题。因此,医院会计核算工作人员应参与固定资产管理环节,实施计提折旧,以准确的反映基层医院真实状况。(2)同时加强管理固定资产登记,以促使医院固定资的使用情况、维修情况等内容更加全面、详细、准确。

三、结语

近年来,我国正处于医疗改革的一个关键阶段,基层医院会计核算工作质量的提高对于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基层医院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探讨有效的改进措施,有助于提高基层医院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各基层医院应正视会计核算工作质量较低的现实情况,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同时医院相关领导及工作人员还应提高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程度,以真正提高会计核算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胡亚菲.论如何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并提升会计质量[J].当代经济,2014,(18):114-116.

[2]姜慧娟.浅析医院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改革[J].企业导报,2013,(3):119.

篇3

摘 要 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事业单位,有其自身的业务特点,再加上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生事物,在这种情势下,医院会计制度的改革也就势在必行。

关键词 医院 会计制度 改革

财政部于 2011 年 1 月新出台的《医院会计制度》,主要对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院会计核算进行了系统性地规范,使其在各项内容上更趋于完善,从整体趋势上看,能够满足公立医院改革及其加强财务管理的需要。笔者认为,应以此为契机,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对医院会计制度进行持续的改革。

一、建立入账制度,开展盘查分类。首先,由于固定资产的入账单位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应当建立新的固定资产的入账制度,以确定固定资产的成本。其次,要根据新制度的要求,对原有的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盘点。再次,还应当以固定资产的来源以及折旧分类表对固定资产进行一定的分类。按照资金来源的不同,应当将其分为科研资金、财政资金和自筹资金三类。最后,应当根据不同的资金来源相应的账目进行合理的会计处理。

二、科学合理的设置会计科目。会计科目的设置应该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医院改革需要的同时,又要简单实用,从而最大程度的减轻财会人员的工作量。然而,目前医药会计核算中依然存在医疗药品的收支核算不配比的情况,这加剧了医疗卫生行业的不当竞争,加剧了医院多开药、开贵药的逐利行为,扭曲了医院的运行机制,使得医院管理费用的分摊方式过于简单,缺乏合理性。为了适应新医改医药分开的要求,应该积极进行相应的调整,改革医院会计制度。一是取消现行会计制度中的“药品进销差价”的会计科目;二是增设有关药事费用等会计科目及进行核算规定;三是消除以药养医现象,避免医生逐利行为和医院不正常竞争行为;四是确保实现医院会计信息的真实状态。

三、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并轨,控制管理费用率。按照医院现行的会计核算方法,不能直接计入医药支出的费用开支先归集到管理费用,月末结账时按照人员比例分摊的结果就会造成医疗收支亏损、药品收支节余较多的假象,不符合“收入与成本、费用相配比”的会计核算原则。医院实行成本核算,不能直接计入医药成本的间接费用,一般也按人员比例分摊法进行分摊,在成本核算理论上相对比较合理,但不易被医疗部门所接受,核算结果经常受到临床医疗部门的抵触和质疑。医院新制度在会计核算中取消了管理费用分摊的核算方法,并对管理费用率有一定的控制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思考如何将成本核算和会计核算并轨操作,如果以会计核算软件为支出数据采集工具,就会增加记帐凭证的记录量以及会计档案的数量,而且成本核算系统以汇总方式采集后发现问题难以追溯,结合新制度中现行会计科目的改变,可以探索以原始凭证为基础的并轨操作,尝试以成本核算系统为数据采集工具。

四、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首先,要建立三账一卡制度。为了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有必要建立三账一卡的管理制度,即由医院财务部门负责总账和一级明细分类账,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二级明细分类账,使用部门则要建立资产管理台账(卡)。同时,为了加强对账目的监管,还应当每年定期进行盘点,保证三级管理资产的账、物、卡相符,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同时,建立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建立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和固定资产清理制度,加快医院投资回收,促进医院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通过增设“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清理”来核算固定资产折旧和对固定资产清理过程的反映。改进修购基金提取办法,实际发生的修理支出直接计入成本费用,对发生不均衡或一次性数额较大的维修费用,可以预提或分期摊销。

五、改进会计核算方法。在完善会计科目体系的过程中还应该积极改进会计核算方法。大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解决办法:(1)要改变医院会计制度以事业单位会计标准来进行设计的原则,要根据现代化医院的要求遵循市场化原则对医院资产进行高效管理,以此来避免在资产核算上存在的偏差;(2)要对医疗服务和药品消耗分别进行成本核算,以此实现医院财务的完全透明化并建立完整的会计报表体系;(3)医院会计核算不能实行收付实现制,要实行权责发生制以反映非现金收支状况,这样既便于财政收支的核算也为全面反映医院财务状况提供了条件。相信有关人员通过改进会计核算方法一定能促进会计制度改革的深化。

六、完善医院会计报表体系。之前的《医院会计制度》缺少反映医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变动情况的报表即现金流量表,无法反映投资和筹资本身的情况以及筹集资金的规模和具体来源。为了反映一所医院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对医院整体财务状况变动的影响,以及财务状况变动的原因,还需要编制医院现金流量表,以反映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以及筹资活动引起的现金流量的变化。编制现金流量表,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和评价医院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有助于预测医院未来现金流量,有助于分析医院收益质量和影响医院现金净流量的因素。为此,医院应增设现金流量表。

总之,改进和完善医院会计制度势在必行,这样有利于充分反映医院的资产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于繁荣医院会计理论、拓展医院会计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便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保障医院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1.时展迅速。目前我国公立医院仍执行1999年1月1日实施的《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这两项制度是我国多年以来的经验总结,并根据当时的市场经济情况,制定的符合当时时代要求的有效制度。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原有的会计核算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医院发展的要求,很多问题是现行的会计制度很难解决的,因此,实行企业会计准则模式势在必行。

2.会计科目存在问题。在资产价值核算的过程中,对资产的核算一般都是按照最初的成本价值计算,没有考虑到由于时间问题,导致的一些材料变现价值已经很难达到原有价值,造成核算结果并不真实的问题。大部分医院在提取坏账方面只为应收两方面内容,即在院患者及医疗款。在提取过程中也没有注意提取比例,出现的坏账必须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后才可以冲销,因此出现了很多长期挂账的情况。

3.专用基金提取问题。修购基金是对于固定资产使用中,产生的设备更新、维修等活动的资金补充,固定资产长期使用,修购基金就会不断被提取,长此以往,修购基金的重复性加大,会造成资金的超支、挪用,使固定资产的更新和维护无法得到保障,医院医疗水平降低。医院设有职工福利基金,但是在提取时的比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难以进行实施,也会在提取员工福利基金时,因为利益作用,提高职工福利基金的提取比例,或是将专用基金随意串用,增加职工福利基金的使用,减少修购基金的使用。

二、医院会计核算实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分析

1.会计科目内容过渡。设置财务费用的具体科目。现行的医院会计核算将借款的利息费用归到管理费用中,而将利息的收入归到其它收入中,明显没有遵循会计的可比性原则。医院需要设置专门的财务费用科目,对借款所产生的利息、汇兑损益等进行科学的核算,充分反映出借贷双方之间的财务关系。设置一个专门由于折旧账户累计的备抵账户。医院中的固定资产数量庞大,通常是经过外购的方式获得,在会计财务核算的过程中,这些固定资产呈现出的是固定基金及资金的增加,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损耗是通过提取相关专用基金来填补。这种方式会使医院的固定资产出现虚增的现象,对医院的资产管理有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取消固定资产提取修购基金,实行计提折旧的办法,从而将固定资产价值真实地反映出来。

2.科学的进行账户设置。医院收入和支出的合理分类、只能够资产科目的科学设置,直接影响着医院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医院的会计科目设置数量较多,在会计核算工作中,需要划分的总账和二级以下明细账十分繁琐,工作量比较大,很容易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失误,导致账户数目出现错误。企业的会计核算账户设置相对较少,将医院的账户设置按照企业标准来执行,只设置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两个总账,会计核算工作就会变得一目了然,容易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改变员工薪酬分配标准。根据企业的管理办法进行薪酬分配,按照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量和服务质量进行薪酬核算,以免职工福利基金的不合理提取造成医院资金的使用混乱。设置应付员工薪酬账户,将员工的工作情况、服务态度、科研成果等充分地在账户中反映出来,展现员工的劳动价值,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对医院的归属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4.严格遵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执行。引导医院向企业化的方向发展,采用企业会计准则来进行资产等会计业务的核算,并对医院原有的会计制度进行研究创新,将两种制度融合到一起,创造出医院独有的会计核算准则。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质量要求对医院资产进行计价,将医院的实际经营情况真实的反映出来,使管理者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管理策略,为医院的未来发展保驾护航。现阶段各地医院的医疗纠纷出现频率大,各医院的经营带来很大的风险,原有的会计核算准则没有相应的防范措施,当医院发生风险时,损失的资金只能在其他支出中体现。而企业的会计准则中对于这类风险有相关措施,可以按照医疗风险比例计提风险准备金,有效的应对风险带来的不利因素,给医院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三、结语

篇5

[关键词]会计核算 规范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规范了医院管理、提高了医院财务信息质量。但是,伴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对于医院会计核算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有用性、核算的谨慎性、信息披露的全面性等做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正是现行医院会计核算制度需要改革的地方。

一、固定资产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首先,现行固定资产的核算没有“累计折旧”科目,不能有效把握资产的新旧程度,因而也不能真实反映医院的实际净资产;其次,对固定资产提取减值准备未作出明确规定,又不能按重置价值调整账面价值,使得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市场重置价值发生严重背离。对此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设置“累计折旧”科目

规范资产核算,确保资产真实性必须设置“累计折旧”科目,保证资产项目如实反映固定资产净值,净资产项目反映实际拥有的净资产,具体核算办法沿用企业会计制度。有区别的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加速折旧法和工作量法计提折旧。在计提期限上,按规定的使用年限计提,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再补提,超期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再续提,并做好备查登记,作为更新设备和考核的参考依据。计提折旧时,借记有关支出科目,贷记“累计折旧”,同时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和总账,并在会计报表中分别列示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及固定资产净值,使资产负债表反映医院实际总资产及净资产。

2.对各种设备及时入账并计提折旧

医院会计核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固定资产、负债及收支节余。当下,许多医疗器械公司为促销产品,采用让医院先使用后再签合同的方式,约定在设备使用期内分期付款或使用一段时间后再付款。因此,从设备投入使用到最终付款期间,由于合同未能及时报财务转作固定资产而计提折旧,从而增加了受益科室收入却未增加成本,导致受益科室盈利虚高,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因此,在购入设备时,医院采购部门应及时将合同及相关手续报送会计部门,及时入账并对相关设备计提折旧,只有这样才能够反映医院真实的财务状况。

3.建立科学的期末资产会计核算计价方法

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核算所处环境作出合理判断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工作人员如果不能准确做出判断时,要采取谨慎性原则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因此,医院应对存货类资产提取存货跌价损失;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对占医院资产比重较大的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对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以应对市场风险,避免资产实减虚增。

二、管理费用核算的问题及改进

管理费用是指核算医院行政管理和后勤部门发生的各项费用,所包括的范围较广,除医院管理部门费用外,还包括辅助部门费用等。管理费用的大小直接影响医疗服务成本、药品销售成本和制剂产品成本,最终影响收支节余和净资产。现行制度规定后勤部门发生的费用直接计入医疗、药品、再加工材料的支出, 不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 而在相关科目核算。因此管理费用作为间接费用按医疗和药品部门的人员比例进行分摊。这种分配方式极不合理不仅不利于降低医药成本而且还导致成本核算不准确。对此笔者提出以下措施:

1.管理费用应划分在相关的医疗服务项目中的成本明细内。为了简化繁杂的费用分配等问题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也可以将管理费用单独反映在收支结余当中, 这样能与同等级医院及相近床位数量的其他医院之间管理费用的多少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做出对比。另外,为了体现管理费用的真实性, 应把能直接计入医疗及药品等的直接费用直接计入, 而不能把什么都列入管理费用。最后,医院也应填报管理费用明细表, 列示清楚主要经济指标。

2.审计医院的成本。相关机关应对医院成本进行审计核查,审查医院成本核算是否坚持了历史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致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分别核算原则。

三、接受外部投资核算方面

医疗机构的筹资渠道已趋向多元化,但由于现行会计制度下未对该类业务的会计处理作出相应规定,导致了医院在收到投资时所作会计处理不一致。这种做法混淆了投资与债权的性质,混淆了医院资本金与投资人权益的数量界线,人为调节了营业收支,违反了分派红利不得税前列支的规定,这不但使医院会计信息丧失可比性,还直接导致医院会计信息失真。对此,医疗机构应该全面披露会计信息,增加会计报表使用价值。提供比较资产负债表和比较收支汇总及明细表,以便报表使用者进行纵向比较,更好地了解医院近几年的发展趋势和财务状况及盈利能力,以便为投资决策做出正确判断。计提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可以真实反映医院的负债水平和偿债能力,有利于医院的融资,为医院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

上述措施,有利于报表使用者全面了解医院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有利于其做出准确的判断,使会计报表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要,有助于解决医院会计核算的相关问题。但是只有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为基础,参照企业会计制度,结合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制定一套既适合医院特殊情况又符合改革大方向的会计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改制医院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朱娜:略论我国医院财务会计核算方法的改进. 会计之友, 2007,( 5)

[2] 范化兴: 对完善现行医院会计核算制度的思考.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8)

篇6

[关键词] 医院会计制度 存在问题分析 改进建议

一般的会计制度是指:会计人员的工作制度,它是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及各种性质的企业、事业单位在处理其会计事务时制订的一种方法,是会计方法和程序的总称,是会计工作的规范。而我国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是财政部、卫生部在1998年11月17日颁布的,并于199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在过去的近10年内,《医院会计制度》在平稳中顺利运行,作为衡量和规制医院财务会计行为的标尺,为推进我国医院工作的发展及医疗服务事业的水平提升发挥了较大作用。但是,随着国内卫生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国加入WTO,一大批民营医院、慈善医院、外资医院等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医院的出现,现有的《医院会计制度》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医院自身发展及医院系统管理改革的需要,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势在必行。鉴于此,笔者试结合自身在医院工作的实际,对我国现在通行的医院现行会计制度做一些初步的探究,以期抛砖引玉,以期对日后制定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有所裨益,并就教于学界方家。

一、我国医院会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纵观近10年来医院财务会计发展的实际,在医院日常会计行为中,笔者立足于医院的工作实践,并参照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笔者不揣冒昧,对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在医院会计实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予以分析如下:

(一)在适用范围上存在局限性

就理论层面而言,我国的《医院会计制度》是“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1]这一规定,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还是比较切合中国社会现实的。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因为国内的公立医疗机构数量和质量难以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日常保健和医疗的需要,在实践中,许多非公性质的医院日渐兴起,尤其是民办的或慈善机构兴办的医院的大量出现。这些非公立医院在日常会计行为中怎样进行会计核算?非公立的社会福利性质的医院应该执行何种会计制度?我国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也不能提供令人信服的回答。

(二)医院固定资产核算方法存在弊端

在会计理论中,固定资产一般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2]在我国的广大医院里,固定资产在医院总资产中举足轻重,固定资产核算的完整性与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某家医院整个会计账目记载是否失真。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医院发生的有关收益性支出直接在当前会计项目中列出。在日常会计项目中,购买或取得新的固定资产时,一方面要借记“专用基金――一般修购基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直到固定资产报废、毁损等诸多原因消减时,才按原值借记“固定基金”,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在会计实务中,这些会计行为应该详细记录在会计分录里;就传统会计理论而言,固定性基金并非是从其它的基金直接转变过来的,仅能当作是净资产的一种虚假增加,致使净资产在会计账目上出现不实。在这种情况下,此种约定俗成的医院固定资产核算的办法,不仅仅不能完整地考核出医院负责人的业绩全貌,也不能提高医院整体的经济效益,同时,在动态反映医院固定资产的实有价值上,也存在一定的虚假现象,在表象上造成很多医院支出的加大。

(三)无形资产核算不明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为了谋求更大发展,大都逐步在树立医院自身企业文化上下功夫――各个医院的特有品牌就是该医院在市场竞争中的软实力。质言之,某个医院特有的医疗服务水平,舒适温馨的治疗环境等都均能为医院带来数额不小的经济收益。在实践中笔者知晓,在医院里,许多硬件投资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贬值,但类似于医院品牌和企业文化的无形资产反而会随着医院的成长而增值。同时,医院为了适应实际及自身发展需要,陆续开展一些能给自身带来较大经济价值的科研项目,其费用较大。故此,在医院会计账目中,资产负债表中关于无形资产的详细记录显得尤为重要――将无形资产更加具体化,直接反映在当期支出中。但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对无形资产核算的有关规定尚不明确。

(四)管理费用分摊方法不合理

笔者在医院工作多年,就本人目之所及,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里,间接费用在计算上是不能直接计入医疗支出或药品支出的管理费用中的,而在会计实务中,很多医院基本上是按照医疗部门和药品部门的人员人数比例进行平均分摊。在一般情况下,很多医院的医疗部门和药品部门人员比例大致为9:1,如果采用按人员比例分摊医院管理费用的话。那么,管理费用的80%以上必将分摊在医疗支出上,仅有20%会分摊到药品支出上。这样,在各级医院里,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大部分医院医疗收支亏损,而药品收支则呈现出结余数额较大的怪异现象――一定会影响到医院整体财务收支的真实有效性,且不能真正反映医院管理费用的全貌。

(五)“其他应收款”核算不合理

在理论上,“应收款项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信用交易所形成的索取相应资源的权利。在以债权发生制为基础而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中,应收款项可能是最能体现‘应计’特点的项目。”[3]但在《医院会计制度》里“其他应收款”的核算范围是,除应收在院病人医疗费、应收医疗款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其中,包括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不可随意计入的预付购货款等。在会计实务中,“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范围过大,极易给医院的投资者、债权人造成误解。在新时期,各级医院融资渠道更加多样化,但医院会计中规定的“其他应收款”核算范围往往与企业不同,给社会各方面报表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他们常常对较大的其他应收款余额提出诸多疑问,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院筹资的难度。

二、对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改进建议

鉴于我国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存在的一些不足,笔者结合实践中的经验,尝试性提出以下改进医院会计制度的建议:

(一)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构建医院会计制度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应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予以完善,并力争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需要。但实情是,我国多数医院属国有性质,是非营利性医院。伴随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和完善,很多医院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开始实行独立的经济核算。故此,非营利性医院会计核算方法在借鉴企业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借鉴学习企业会计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与监督;而对于营利性医院,经卫生主管部门审核登记注册后,可以考虑直接进行企业化运作,完全借用企业会计的核算方法。不容置疑的是,营利性医院在会计实务中,参照企业会计核算方法也有许多不妥之处。由于缺乏周详、细致的核算办法,营利性医院的会计核算往往处于混乱的状态,有碍于相关主管部门对医院财务的时时监管。鉴于此,笔者建议日后修订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应补充对营利性医院会计制度的相应规定,以适应实践发展之需。

(二)完善医院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

在会计实务层面,建议医院会计在参照企业会计的核算方法的同时,逐步取消“固定基金”科目的核算内容,增加“累计折旧”会计科目。在购入或增加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当计提折旧时,借记相关支出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并登记“固定资产”的明细账目和总账目。期末“固定资产”账户余额仍为原始数额,“累计折旧”账户余额为已提折旧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标示于固定资产项目的下方,二者互抵后的余额应为固定资产净值。这种方法的优势是将资产负债表中的“累计折旧”项目金额、“固定资产净值”项目金额与“固定资产原价”项目金额相比较,可以较为明晰地知悉某家医院的整体固定资产新旧程度的信息及其使用情况,同时,便于会计报表使用人为医院负责人提供更加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为医院在做出相关投资决策上提供帮助。

(三)将无形资产更加具体化

在医院资产负债表中增列“无形资产”科目,以全面反映整个医院资产情况。同时,应合理整理、统计医院的无形资产数额。一般而言,医院无形资产涉及的范围较广,且多属于医院企业文化层面――如医院品牌知名度及美誉度、管理理念、服务意识、医疗技术水准、医学科研成果等。目下,许多医院在日常运营中,大多注重有形资产的增长,竞相购买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对无形资产的开发投入和核算管理没能引起太多重视,致使无形资产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就经济学维度而言,在一段时间内为某个医院提供一些特殊权利或有利于医院取得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无形资产是一种较为稀缺的经济社会资源。建议医院将无形资产更加具体化,以应对市场竞争的需要。

(四)对管理费用分摊方法的建议

笔者认为,以后新修订的《医院会计制度》应改变目前单纯按医院在编人员比例分摊管理费用的方法,应采用灵活机动的方法,比如:将按人员比例和收入比例相结合、复合的管理费用分摊办法或其他方法。唯如此,才能符合“收入与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的配比性这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更能反映医院管理费用分摊的公平性,也便于调动医院整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医院的整体经营效率和效益。

(五)增加“预付帐款”科目

笔者建议,在修改《医院会计制度》时,应增加“预付帐款”科目,使医院会计报表在实际使用时,以方便社会各方的需要,为医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利的空间。在以后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应该硬性规定各地医疗机构预付款项记入“应付账款”借方,如因厂家破产、关闭等原因确实不能收回所购货物的,再将原预付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科目。经过以上科目的调整,使会计报表使用者更加详尽地了解医院财务状况,使会计核算更加科学、合理,更好地为医院的各种决策服务。

综上所述,医院会计核算在维持医院良性发展和有序运行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推进医院医疗水平和服务水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的稳步跃升起着经济准绳和标尺的作用。但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医院会计核算工作应与时俱进,顺应现实发展之需要,使医院会计工作更加有序、科学、合理,进而使我国的《医院会计制度》可以切实地反映出每个医院的真实经营业绩,较为全面的为医院以后的发展献计献策,以提升医院在新形势下的品牌竞争力,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医院会计制度.[EB/OL].省略,人民网,2003-06-09.

篇7

[关键词]现行 医院会计制度 问题 对策

现行《医院财务制度》与《医院会计制度》是财政部、卫生部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结合我国医院的实际经济运行特点,于1998年11月17日颁布,并于1999年1月1日实施的。其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规范和加强公立医院的会计核算和报告工作。实践证明,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在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为医院适应市场经济、参与市场竞争注入了活力,是医院会计同国际惯例接轨、迈向医院会计现代化的一次重大发展。本文根据多年来医院会计的实际操作,进一步分析医院会计制度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一、现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关于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是医院总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该类资产核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医院整个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与公允。《医院财务制度》第三十一条规定:固定资产按账面价值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和大型修购。上述规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弊端。

(1)虚增固定资产总量。医院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医院资产负债表上固定资产项目的金额只反映原值,未能反映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实际损耗,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的严重背离,无从体现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新旧程度,不利于报表使用者了解固定资产的真实状况。特别是遇到医院合并、分立和用固定资产进行对外投资时,报表关系人无法仅从报表对医院的整体资产状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虚增了净资产。按照规定,医院通过对固定资产提取修购基金的方式使固定资产的资本金额作为净资产的一种形式逐渐沉淀于医院之中,而同时又将固定基金的金额保持不变,这样就使同一笔固定资产对应的资本额同时在净资产项目中做了两次重复反映,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该重复的金额就越来越大。

(3)修购基金的提取不够规范。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标准、分类、计价及核算方法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虽未明确提出“折旧”的概念,但规定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一定比率提取修购基金并记入支出,即对固定资产不提取折旧,按账面价值的一定比率提取修购基金,并通过“专用基金――般修购基金”进行核算。这实际上是按固定资产折旧的办法来计算、提取修购基金,虽然与旧制度相比。上述规定在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及核算、准确核算财务成果等方面有显著改进。现行制度规定其会计处理为:在提取一般修购费时,借:医疗支出(药品支出、管理费用)――般修购费,贷:专用基金――般修购基金。同时,现行《医院会计制度》没有对月中购置或报废的固定资产明确规定提取修购基金的起止月份。以上处理明知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已经损耗,出现减值,但会计处理结果并没有减少净资产,因而造成虚增净资产,不能反映某项固定资产一般修购费(折旧)的累计提取情况,不利于管理者和有关部门对固定资产一般修购费(折旧)的累计提取数进行监督。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对某项固定资产的一般修购费(折旧)累计的多提和少提,因而无法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也无法为固定资产残值和转让价值提供定价参考。不利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不能真实地反映医院的财务状况。

(4)不利于固定资产的更新。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目的在于对固定资产使用成本的分配和对其已损耗价值的补偿。现在在没有明确划分比例的前提下,规定修购基金也可用于固定资产的大型修缮,无形之中会侵蚀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基金。

(5)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核算规定过于粗略。现行制度规定,融资租人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其他应付款”,支付租金时,借记“事业支出”,贷记“固定基金”,同时。借记“其他应付款”。贷记“银行存款”。如此处理未考虑设备本身在采用这一购买方式中包含的利息费用因素,可能虚估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不符合会计核算中的谨慎性原则,此外对期满留购、租期内利率变化相应账务处理均未做出规范,致使核算的准确性大大降低,不能提供准确的相关信息。

(6)固定资产多渠道列支。现行制度规定“5万元以下的设备采购、10万元以下的维修从支出科目列支,超过5万元的设备支出和10万元以上的维修从专用基金列支”。该规定混淆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界限,大幅降低了当期支出,失去了支出应有的统计意义,给决策者传递错误的信息。

2、关于坏账准备的提取

“应收医疗款”账户中主要包括“病人欠费”。而“病人欠费”大体可分为两部分:病人的恶意逃费和医院为了发扬人道主义,救死扶伤而提供的绿色通道,以上费用十有八九是收不回来的,其坏账率接近百分之六七十以上,“医保欠费”随着社会统筹病人的增多而不断增多,即使医院医保制度执行的很规范,也会以各种形式扣减,我国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允许的坏账准备提取比例为5%,远远低于实际发生率,致使大量呆账、坏账不能冲销,长期挂在账上,使医院的流动指标、偿债能力失真,影响投资者的决策。

3、关于资产计价

“固定资产、药品、材料”等账户账面反映的是货物采购时的价格。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进步,特别是电子设备价值下降的很快。另一方面,固定资产在逐年使用过程中早已贬值,有的已报废或接近报废,但只要管理者不主动申报核销,资产总是在不断增加,造成庞大的账面固定资产数额,与实际资产不符,或者由于存货严重积压。变现能力差,其账面价值已经低于市场价值。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又不允许调整账面价值,在资产负债表上仍然反映成本价值,而不是反映可变现净值,造成账实不符。若借鉴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在期末对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与账面金额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可使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固定资产、药品、材料等比较准确的反映医院的财产状况。

4、关于对外投资的核算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如何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最有效的项目中是当今医院财务核算的重要内容,但在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中却没有对投资核算进行明细分类核算,所有投资均是通过“对外投资”科目核算,不能满足医院经济发展的需要。

5、关于无形资产的核算

如今各家医院领导都通过广告宣传,软件、硬件的投资等手段加强医院品牌的树立,因为一个医院的特有品牌就是其无形资产,虽然没有实物形态。但具有特色的医疗服务、温馨的护理氛围、花园式的治疗环境等都会让医院获得额外收益。一个医院的硬件投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竞争的激烈而贬值,但其无形资产会随着医院的成长而增值,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的体现显得尤为重要。

6、关于管理费用的分摊方法

《医院财务制度》规定,间接费用不能直接计入医疗支出或药品支出的管理费用,按医疗部门和药品部门的人员比例进行分摊。一般情况下,医院的医疗部门和药品部门人员比例为8:2,这样按人员比例分摊管理费用,则管理费用的80%会分摊到医疗支出,只有20%分摊到药品支出上,结果会出现医疗收支亏损,而药品收支结余较大的现象。一定规模的医院如果按照规定配置,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应相差不大,较大差别产生于管理费用,而管理费用分摊到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后,掩盖了医院实际管理问题,夸大了两类成本金额,降低了医院加强管理的积极性,也不利于考核管理绩效。

二、对现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改进的建议

1、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的建议

固定资产核算办法参照企业会计制度,只进行总分类核算,以使固定资产项目反映固定资产净值,净资产项目反映医院实际拥有的净资产。同时取消一般修购基金提取的会计核算内容,将“专用基金――般修购基金”的期初余额转入“事业基金”。折旧的计提方法:可采用简单易行的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对专用、贵重设备可采用个别计提折旧的方法;其他的可采用分类计提折旧法。

2、对坏账准备提取的建议

坏账准备提取额的有限使医院的各种呆账、坏账长期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对于一些无法收回而又数额较大的坏账,在不影响当期收支平衡的前提下,直接从支出中予以冲销。

3、对资产计价的建议

充分考虑面临的各种风险。谨慎性原则是经济活动不确定性对医院会计核算的内在要求。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由于竞争以及未来市场价格的波动,医院各种资产都存在着减值风险,故对于医院的药品、库存材料、固定资产等均应按照谨慎性原则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医院风险的另一方面表现在未考虑医疗事故可能导致经济赔偿的财务风险,一旦发生严重的医疗事故,就会导致巨额经济赔偿,必然严重影响医院工作的正常进行。医院实施谨慎原则,合理估计存在的风险,就能及时防范与化解风险。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中资产以原始价值记账,不因市场波动而变化,难以真实地反映资产的市场价值,因此,有必要引入库存物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正确反映资产价值。

4、对对外投资核算的建议

按照对外投资业务的不同性质,将“对外投资”科目进行日月细分类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其中长期投资应进一步细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并分别提出具体要求。增设“投资收益”科目。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医院对外投资的收益在“其他收入”科目中核算,在业务收支总表中反映不出对外投资收益,从而不利于单位领导对投资收益作出正确评价。所以建议参照企业会计制度设立“投资收益”科目,期末将“投资收益”直接转入“收支结余”的“其他结余”科目。

5、对无形资产核算的建议

应合理确认、计量与核算医院的无形资产。医院无形资产涉及的范围很广,且多属于知识性与精神性的产品,如医疗服务理念及管理方法、医学科研项目及成果、医院形象及医疗信誉、医院品牌及知名度等。目前,医院在管理工作中多注重有形资产的增长,竟相提高医院的各种配置,增加有形投入。而对无形资产的开发投入和核算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无形资产流失现象比较普遍。而一定时期内为医院提供某些特殊权利或有利于医院取得较高社会效益的无形资产是一种稀缺性经济资源,医院应按期平均摊销,计人对外提供的医疗服务成本。

6、对管理费用分摊方法的建议

篇8

关健词:医院,会计制度;问题;对策

完善医院会计制度,是准确核算医院财务状况的前提。现行《医院会计制度》是1999年1月1日实施的,它借鉴了企业财务的经验和国际惯例,为当时形势下医院适应市场经济,参与市场竞争注入了新的活力。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迁和卫生改革的深入,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局限性日益显现。

医院已经进入了市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医院毕竟不是企业,一方面,不管营利性与非营利性,都不能改变“社会公益性事业”的性质,特别是非营利性医院,享受着财政一定的差额拨款,承担着社会公共卫生管理的职能;另一方面,由于财政拨款很少,不管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医院都需要有盈利,否则医院就无法生存。因此医院有特定的管理模式,医院会计制度也不能完全照搬企业。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我国目前医院形式出现了不同类型、不同所有制、不同性质并存的“多元化”结构,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无论从科目的设置、报表的体系、内部资产管理、外在环境的需要,都已经出现了不能很好衔接的现象。在这种形势下,特别是目前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出现争议的背景下,医院会计制度怎么改,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对此,笔者结合这几年的工作实践,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在资产要素中增设“累计折旧”、资产减值准备

1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对固定资产按账面价值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通过“专用基金――一般修购基金”进行核算,固定资产原值始终不变,待固定资产报废时需经主管部门的审批,然后一次性进行核销。这样处理,无法体现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已经发生的损耗减值,违背了会计核算中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和谨慎性原则,出现医院总资产和净资产的虚增,而且因为医院行业的特殊性,其固定资产占医院总资产比例较大,一般在85%以上,致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这一现象,对于实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医院更为明显。从我市进行改制的几家医院来看,经专业机构评估,改制前后固定资产净值相差甚大,这就说明原来会计报表所反映的资产价值与市场价值严重不符,由此带来包含资产负债率、固定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等在内的整个财务分析体系都是不能拿到市场机制运行的大环境中去的;也就是说,相对于投资者、金融机构而言医院的财务报表体系是很难直观利用的。而改制以后小额股本金的转让、回收则更加难于操作,因为医院一般不会因小额股本金转让、回收进行重新评估。

建议参照企业计提折旧,折旧作为固定资产原价的备抵科目,冲减固定资产原值,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并以“医疗支出”等科目进入当期损益。医院购入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医院可自主选择计提折旧的方法(年限平均法、加速折旧法等)、折旧年限,并报主管部门批准备案。对于已提足折旧仍在使用的固定资产,采取由实物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建立账卡实物核对制度,进行数量实物管理。

2,我国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中只制定了坏账准备一项资产减值,这不能完全体现谨慎性原则。因为市场经济必然导致竞争加剧和价格波动,不论药品、材料,库存物资,还是固定资产、对外投资,都存在着较大的减值风险。因此,医院要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产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二、在净资产要素中取消“固定基金”、“专用基金――一般修购基金”科目,增加“专用基金――医疗风险基金”科目

1 计算账面固定资产到目前为止应提累计折旧,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金额,并对应冲减“专用基金――般修购基金”货方余额,不足冲减的,则从“固定基金”账户冲转;“固定基金”账户冲转后的余额全部转入“事业基金”。

2 另外,随着公民消费意识和法制意识的提高,医院作为一种特殊服务行业,其医疗风险和医疗赔偿呈上升趋势。而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缺乏抗风险内容,只有在医疗赔偿发生时,不管金额大小,列“其他支出”,对财务状况和收支结余造成重大影响,并且让医院时刻存在一种潜在的医疗财务风险。建议借鉴企业财务制度稳健性原则,设立“医疗风险基金”科目,每月按收入一定比例提取医疗赔偿准备金,待实际发生医疗赔偿时,冲销医疗风险基金,余额可结转使用。“医疗风险基金”实行专款专用,在余额充足情况下,允许医院支付保险公司的医疗保险。

三、在收入、支出要素中考虑农村卫生院的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乡镇卫生院规模虽小,但数量多,是我国医院的主体之一,除了单纯的医疗服务外,其主要功能是公共卫生服务,主要服务项目为疫苗接种、妇幼保健、健康体检,其费用分为无偿和有偿,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医疗项目。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中没有专门核算公共卫生服务收支的会计科目,没有规定统一的核算口径,公共卫生服务收支被人为肢解到医疗收支和药品收支中。通常是因为疫苗放在西药库作为药品管理,疫苗收入全部在“药品收入”中核算,非主流收入保健收入、体检收入放在“医疗收入”中核算;公共卫生人员一般为医疗专业人员,其人员开支全部在“医疗支出”中核算。这样处理,首先违背了会计核算中收支配比原则,其二不能从数据上体现卫生院公共卫生职能;其三造成医院财务指标混乱(药品收入比例、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等),数据缺乏可比性,也不利于医院开展成本核算工作。因此,建议新的会计制度中增加“公共卫生服务收入”、“公共卫生支出”科目,单独核算基层医院的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四、对“管理费用”分摊的修改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规定,管理费用是医院行政部门和后勤部门发生的各项支出,要求期末将归集的管理费用合理地分配到各收益部门(一般按医疗和药品部门人员比例进行分摊)。并强调后勤部门发生的费用能直接计入药品、材料、再加工材料的支出,直接入相关科目核算,不在“管理费用”核算。但目前不仅难于做到合理分配,而且整个费用在业务流程中被隐没了。首先,医院“管理费用”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间接费用,即无法直接确定哪个部门服务的支出,但必须摊入成本的那部分;二是期间费用,即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医院业务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从理论上讲,第一项内容相当于企业的“制造费用”,应该摊入产品成本,但医院很难合理操作。举一个简单例子,一个病区收入50万元,病区水电费支出及房屋折旧3万元,医院医药人员比,1:8,医疗药品收入比为1:1。如果按人员比例摊销,应摊入医疗成本2.7万元,摊入药品成本0.3万元;如果按业务收入摊销,应摊入医疗成本1.5万元,摊入药品成本1.5万元。可见,由于分摊依据不同,影响了医疗收支结余和药品收支结余,也使医院很难精确测算医疗服务成本和药品成本。而对于第二项内容,它包含了借款利息、招待费用、宣传广告费用等,是纯粹的管理费用,更难做到合理分配,也无分摊的必要。因此,从反映收支构成、有利于费用控制出发,应将管理费用直接作为期间费用在收支总表中单独列示,以利于体现相同规模医疗机构管理费用多少和管理水平的高低,更有利于医院进行成本费用的控制和分析。

五、现行医院会计制度改革的难点

1 结余分配和净资产科目的设置。国家在《关于城镇医院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医疗机构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类进行管理。对非营利性医院执行《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对营利性医院执行的会计核算参照执行企业的会计制度,其结余分配自然也参照相关政策,净资产科目设置为“实收资本”、“盈余公积”等。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非营利性医院经济业务范畴也远远扩大,出现多种多样的筹资渠道,人股分红,举债负息应运而生,非营利性医院也需要体现各方投资主体、投资收益等。因此,建议新制度对于同一行业的不同性质、同一性质不同投资主体的结余分配和净资产科目设置作更加明确的规定。

篇9

【关键词】医院 会计 电算化

2010年,我国财政部就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超80%的基层单位都需要实现会计电算化管理的目标。近几年,我国各级医疗组织财务部门均开始应用“软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医院会计电算化管理实现大幅度发展,促使医院的财会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加强医院会计电算化的管理

(一)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与会计核算软件系统。

医院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作为基于会计管理活动并面向价值信息的管理系统,是在计算机的软硬件环境以及网络环境的支持下合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进行人机交互的系统之一。它不仅能够合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同时还可以做到自动化的采集、分析、处理,做好会计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具体内容如:在会计核算软件中数据的起止时间需要同信息管理系统保持相互的一致;医院每一个月的收入核算需要同信息管理系统中收入显示的数据进行对比,检查其是否一致[1]。

(二)做好收费票据的管理。

医院收支的实现离不开票据这一有力证据,它是对医院每一笔收支业务的真实记录。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促使医院收支和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加强医院票据管理是医院财务内控制度强化、医院资金安全保障的重要措施。在内部控制中,收费票据管理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日常的管理中,需要做好出入院管理处交回的预交存根以及住院病人医药费收据存根进行细心的核对,严格审核每一位出院病人医药费收据上的金额是否与存根相符。

(三)医院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

在医院内部从事会计电算化操作的相应人员都应该取得电算主管考核之后方可上岗操作。对于操作人员上岗操作权限必须明确,维护人员一般由非软件操作人员担任,凭证输入人员不得兼任数据维护、出纳等工作,反之,出纳人员也不得兼顾其他工作;定期做好硬件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定期清理硬盘,保证系统正常的运行;在重要计算机及系统管理方面,应该设置多重密码操作保护,至少每半年需要更换一次并注意安全保密性,在离开工作岗位时,需要退出软件,避免他人越权操作;另外,管理系统软件使用、升级,需要医院相关管理者同意,通过审批之后才能使用会计软件、升级并更新会计软件。

二、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完善的具体措施

(一)尽量选择成熟的电算化软件。

由于医院财务软件的设计人员对日常的法律法规、财务管理以及管理知识无法做到详细的了解,在处理财务问题时难免会出现不及时、流程阻碍等情况。因此,在专业软件购买时应该由权威部门瑞软件进行检测,确保软件性能稳定、功能强大,拥有良好的兼容性,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2];另外,医院也可以委托拥有实力的软件公司,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软件,再配合上“复合型”网络财务软件的发展,一定能够帮助医院选择更为成熟的电算化软件。

(二)做好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进一步完善。

在医院新会计制度的要求下,计算机资源共享问题需要重点解决从数据的现场收集、及时处理以及到数据分析报表的形成,并体现医院会计政策与管理行为的一体化。在计算机系统中,我们首先需要进行合理地扩充,能够实现会计、管理、财务系统数据的共享;在硬件网络上,需要同其余的部门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核算系统、物资管理以及会计电算化主核算系统、工资核算系统的一体化,才能实现网络化的系统运行,推动医院尽早实现会计电算化管理。

(三)发挥审计人员监督职能,加强内部审计。

医院会计电算化管理质量直接决定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质量,而审计监督所发挥的作用也会对其质量产生影响。作为医院的内部审计,应该独立地评价、控制医院的会计电算化系统,这样才可以确定出正确的程序与方针,判断其是否能够满足标准与规定要求,是否经济有效的使用现有的资源,对于组织管理目标是否实现。对此,针对医院网络系统需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对于不同用户进行分级的授权管理,做好病毒的安全防护,增强网络的安全防范力度,确保医院的系统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3];另一方面根据法律法规要求,通过直接的会计材料审计,查找财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还有就是详细检测会计网络化系统的数据处理过程以及相对应的环节,一旦发现不足之处,就需要做好内部控制系统的完善,以便预防发生舞弊活动,严厉查处舞弊行为。

三、结语

在医院实施会计电算化以来,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与会计核算水平都提到提高,只有将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和会计核算完成,并且协助领导做好各种决策所需要的报表数据以及账册的查询分析,才能让医院的会计部门成为医院决策实施最有力的助手。但是想要更进一步实施医院会计电算化管理,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争取让会计电算化工作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志芳.试论医院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推行办法和完善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3(16).

篇10

医院会计制度是我国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现行《医院会计制度》是适应于我国医疗卫生单位财务工作运行的根本制度,是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各种医疗体制财务工作操作实施的标准。其借鉴了企业财务会计改革的经验和国际惯例,是医院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的重大改革,是医院会计同国际惯例接轨,迈向医院会计现代化的又一次重大发展。

第一,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特点。一是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将会计要素分为五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改变了过去将会计科目分为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两大类的划分方法。二是重新划分医院的收支,加强了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将医院收入划分为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和其他收入,将医院支出划分为医疗支出、药品支出、财政专项支出和其他支出,取消了过去的制剂收支,将制剂的增加值列入药品进销差价,避免了医院制剂造成的虚收虚支。三是医药分开并实行成本核算,由于医院的经济活动不同于一般的事业单位,医院的支出应主要通过医疗服务收入弥补,而不能依赖出售药品,将医疗及药品收支分别管理、分开核算,对医疗服务和药品消耗分别实行成本核算。四是药品收入实行超收上缴,医院药品收入实行“核定收入,超收上缴”的管理办法,超出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核定的药品收入总额,按规定上缴。使医院逐步回到因病施治、合理用药的正常轨道。

第二,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一是新制度适用范围较小,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明确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疗机构”。随着经济的发展,大批非公有制医院应运而生,特别是民办的或慈善机构举办的医院。然而非公立医院的会计核算如何进行,特别是非公立的非营利医院应该执行何种会计制度,目前并无明确的规定。二是未设“财务费用”科目,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医院发生的借款利息费用在“管理费用”科目中核算,存款利息收入在“其他收入”科目中核算,这种核算方式不能适应医院新形势下成本核算和医院的负债经营的现状,未规范核算借款(负债)的利用效益。三是固定资产及修购基金的核算,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标准、分类、计价与核算方法虽然都作出了明确规定,但沿袭了“资金占用=资金来源”这一传统会计模式,在账务处理上,始终保持了“固定资产=固定基金”。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还规定,固定资产按账面价值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和大型修缮。上述规定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弊端:虚增固定资产总量;虚增了净资产;不利于固定资产的更新;不利于固定资产的更新;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从购置到报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其价值不做调整,而当该资产由于各种原因退出医院时却按固定资产原值作一次性减少处理,从而使医院资产减少过快。四是资产计价,“应收医疗款”账户中主要包含“病人欠费”与“医保欠费”,我国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允许的坏账准备提取比率远远低于实际发生率,致使医院的流动指标、偿债能力失真,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固定资产、药品、材料”等账户账面反映的是货物采购时的价格。随着竞争加剧以及未来市场的价格波动,各种资产存放在医院的减值风险加大,但由于医疗服务行业的特殊性,完全实行“零库存”是不现实的,而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又不允许调整账面价值,在资产负债表上仍然反映成本价值,而不是反映可变现净值,从而造成账实不符。五是对外投资的核算,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如何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最有效的项目中是医院财务核算的重要内容。但在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中却没有对投资核算进行明细分类核算,所有投资均是通过“对外投资”科目核算,不能满足医院经济发展的需要。六是管理费用分摊方法,医院财务制度规定,间接费用即不能直接计入医疗支出或药品支出的管理费用,按医疗和药品部门的人员比例进行分摊。一般情况下,医院的医疗部门和药品部门人员比例为10:1,这样按人员比例分摊管理费用,则管理费用的90%会分摊到医疗支出,只有10%分摊到药品支出上,结果会出现医疗收支亏损,而药品收支结余数较大的现象,影响医院财务收支的真实性。七是在当前的医疗纠纷处理中,医院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在抗风险方面也有所欠缺。

第三,现行医院财务制度的改进建议。首先,非营利性医院会计可以借鉴企业会计,运用企业会计的分析方法,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监督,营利性医院则可同企业会计一样,经卫生主管部门登记注册,采用企业会计的核算方法。为合理反映借入资金的利息负担情况和合理评价资金的利用效益,建议将原来“管理费用”中列支的借款利息支出和在“其它收入”中核算的存款利息收入统一规划到设立“财务费用”一级科目中核算,期末直接转入“收支结余”和“其它结余”。其次,建议取消“固定基金”账户,设立“累计折旧”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使医院的会计报表能够真实地反映其资产、净资产以及收支结余的情况。坏账准备提取额的有限使医院的各种呆账长期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对于一些无法收回而又数额较大的坏账,在不影响当期收支平衡的前提下,直接从支出中予以冲销。医院资产负债表可在会计期末,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再次,按照对外投资业务的不同性质,将“对外投资”科目进行明细分类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其中长期投资应进一步细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并分别提出具体核算要求。增设“投资收益”科目,可参照企业会计制度设立“投资收益”科目,期末将“投资收益”直接转入“收支结余”的“其他结余”科目。最后,按医疗风险保障的原理,应增补建立医疗风险基金的科目,计提医疗风险基金按其计提依据及计提比率,各医院可视其实际情况在弹性度内自选选择,但应遵守一贯性原则,规定“医疗风险基金”专款专用,允许医院使用“医疗风险基金”向保险公司购置相应的险种。此外,要改变目前单纯按人员比例分摊管理费用的方法,同时采用按人员比例和收入比例相结合、复合的管理费用分摊办法。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已不太适应当今形势下医院管理的要求,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必须有根本的改变,而实行企业化管理将成为一条重要途径,医院推行企业化管理必须充分借鉴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合于各类医疗机构的会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