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的构成要素范文

时间:2023-09-12 17:18: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税法的构成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税法的构成要素

篇1

中国有关税务会计方面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原天津财经学院的盖地先生在1986年率先撰文,提出了建立中国税务会计体系的设想[1]。按照盖地先生当时的认识,税务会计,或工商企业税务会计,属于应具有完整体系的一门会计学科。辽宁税务专科学校的徐龙力先生在1989年撰文讨论了税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该文中,作者通过与企业会计的比较,将税务会计界定为一种专业会计[2]。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有关税务会计的研究得到了高度重视,据不完全统计,到2014年2月底为止,仅中国知网收录的涉及税务会计问题的论文就有1264篇,另外还有大量的税务会计著作或教材问世,成为中国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北京会计学院的于长春先生和天津财经大学的盖地先生分别在2001年和2005年编著出版的《税务会计研究》,将税务会计理论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对中国税务会计理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

但近年来国内有关税务会计的理论研究,似乎有些停滞不前;大量论文呈现的是雷同的观点和思路;一些涉及税务会计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至今仍没有取得学术界的共识;对税务会计模式似乎也存在着理解和界定等方面的偏差。这些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二、税务会计与税务核算

学术界讨论的问题属于税务会计问题还是税务核算问题,涉及到税务会计地位的界定。根据笔者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大多数作者似乎都主张,税务会计属于独立于财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并驾齐驱的会计专业领域。这意味着,税务会计应具有区别于财务会计完整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对税务会计的另一种认识是:税务会计是指财务会计框架体系下专门针对税务这一特殊业务的会计,就如同成本会计、租赁会计、公司会计等称谓一样。对此,对税务会计行为的规范,中国以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都是通过会计准则(含财务报告准则,下同)来进行规范的。为了区别于独立于财务会计的税务会计专门领域,本文下面将财务会计框架下的税务会计核算界定为税务核算。但税务核算问题似乎并不属于目前有关税务会计问题研究的关注点。

本文试图引入税务核算概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中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是通过企业会计准则来规范税务核算行为的,这实际上仍是在财务会计框架内规范税务核算行为,意味着税务会计仍是财务会计的一部分。目前企业会计准则中对税务核算行为的规范,基本上都是对所得税核算行为的规范。例外情况是:英国会计标准委员会(ASC)曾在1974年4月了《标准会计实务公告第5号:增值税核算》(SSAP 5:Accounting for Value Added Tax),并分别于1997年和1998年进行过两次修订;新西兰财务报告理事会(FRSB)曾在1994年4月了《财务报告准则第19号:货物与劳务税核算》(FRS-19:Accounting for Goods and Services Tax),并替代了1986年6月的《标准会计实务公告第19号:货物与劳务税核算》(SSAP-19:Accounting for Goods and Services Tax);澳大利亚会计准则理事会(AASB)于2009年11月12日了修订后的《澳大利亚会计准则解释第1031号:货物与劳务税核算》(Accounting for Goods and Services Tax);加拿大会计准则理事会(AcSB)下设的紧急问题委员会(EiC)也曾过有关货物与劳务税核算的解释。这些准则或解释中涉及的规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对VAT和GST是否在利润表中列报的规范;(2)对VAT和GST是否计入相关资产价值的规范。

许多理论工作者对税务会计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但总体来看,取得的初步研究成果仍不尽人意。大量论文研究的初衷都是税务会计问题;但讨论的具体问题似乎应归属于税务核算的范畴。按照于长春先生的理解,我国倾向于走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相分离的道路,但既不同于美英的完全独立模式,也不同于法德的完全统一模式,而是以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在申报纳税之前依税法要求进行调整[3],这实际上是将税务会计作为财务会计领域内的一项特殊业务核算事项。目前相关文献中存在明显的混淆税务会计与税务核算的倾向,这对建立与完善税务会计理论体系难免会造成不利影响。

三、税务会计模式与税务核算模式

笔者发现,大量文献中有关税务会计模式的讨论,主要集中财税合一的会计模式以及财税分离的会计模式[4]。这也许混淆了税务会计与税务核算的关系。

如果要建立独立于财务会计的税务会计体系,则意味着税务会计应具有不同于财务会计的理论体系和核算体系。税务会计核算应完全服从于提供纳税信息的需要,按照相关税法的规定组织核算只能是税务会计的唯一选择。

对此,有关财税合一和财税分离模式选择的讨论,实际针对的并非是税务会计,而是税务核算。

四、有关税务核算模式的讨论

(一)有关财税合一税务核算模式的讨论

在一些国内外文献中,财税合一的税务核算模式又被称之为税法导向型核算模式,被认为是会计立法的国家,例如欧洲大陆的法国、德国等国家普遍采取的核算模式。这也许是一种不确切的表述。

笔者认为,税务核算不可能脱离税法的规范。无论采取哪种核算模式,企业都需要按照税法规定的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将纳税义务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负债。需要讨论的问题是:

(1)依据税法规定企业向客户代收取的税款以及需要缴纳的税款,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是否需要分别确认为企业的收入和费用?如果不需要,则不存在财税分离的需求;财税合一模式是必然选择。

(2)如果需要确认为收入和费用,依据税法规定企业向客户代收取税款以及确认纳税义务的期间,是否与企业依据会计准则的规定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期间一致?如果一致,也不存在财税分离的需求;财税合一模式也成为必然选择。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为什么有关税务核算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所得税的核算上,基本不涉及其他税种。因为其他税种纳税所涉及的核算行为,基本上都符合以上两种特征:一是确认的纳税义务与企业损益无关,例如企业确认的缴纳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等直接计入资产价值的税种以及属于代征代缴性质的增值税;二是收取并确认纳税义务的税款虽然也计入当期损益,但确认纳税义务的时间和计入损益的时间是一致的,例如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税种。

(二)有关财税分离税务核算模式的讨论

如果赞同以上讨论中提出的观点,则可以认为,有必要实行财税分离核算模式的税种,在主要税种中应当只有企业所得税。对此,国际会计准则、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会计准则以及中国会计准则中主要是通过出台所得税准则,对企业所得税的特殊核算行为进行规范。

企业所得税核算选择财税分离模式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所得税法的导向,而是取决于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中国,按照1993年以前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的规定,企业缴纳所得税属于利润分配的范畴,与企业损益无关,对此所得税核算模式只能是财税合一;如果会计核算制度规定将企业所得税计入损益,通过所得税法规定的企业所得说缴纳义务确认的时间与所得税计入损益的期间不存在差异,则其会计模式也不属于财税分离。1994年6月财政部印发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财会字[1994]第25号)中不仅要求将所得税计入损益,而且采取了计算确认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会计处理方法,这意味着按照所得税法规定确认的应交所得税与按照会计核算制度确认的所得税费用之间存在着时间性差异,实际上也就初步确立了财税分离的所得税核算思路。2006年2月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CAS 18)中进一步明确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以及所得税费用确认与计量的规定,进一步完善了财税分离的所得税核算模式。

但企业所得税核算尽管是财税分离,仍是在财务会计框架内通过会计准则来予以规范的,并不意味着形成了与财务会计分离的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体系;如果在财务会计框架内通过专门的规范能够满足税收这一特殊业务核算的需要,税务会计也就没有必要脱离财务会计单独成科。

如果研究认为增值税费用化具有必要性,并且按照增值税法规定收取并确认增值税缴纳义务的时间与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入损益的期间不相一致,则增值税核算采取财税分离的模式或纳入税务会计的范畴也将成为必要。

五、所得税会计独立成科的思考

如果赞同以上观点,不考虑增值税费用化的问题,则建立独立于财务会计的税务会计理论体系的讨论,应当主要围绕着所得税会计展开。

目前在财务会计框架内进行的所得税核算的基本原理是:将财务会计核算形成的税前会计利润(即中国会计准则中的利润总额,下同)通过必要的纳税调整形成应纳税所得额,以满足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需要。

无可置疑,会计准则规定是核算模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在20世纪90年代,国务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1993]第137号)中对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和当时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制度中对计算税前会计利润的规定基本上是一致的,这意味着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所需的数据,可直接从会计报表中获得。这样,可在税前会计利润的基础上,通过调整永久性差异,作为计算所得税费用的依据;再通过调整时间性差异,计算确认应纳税所得额,作为计算确认应纳税额的依据。既然可以在财务会计框架内通过特殊业务核算方式满足企业所得税纳税核算的需要,就没有必要单独设置独立于财务会计的所得税会计体系。

2006年2月CAS 18的印发以及2007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的,开始对税务会计单独成科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CAS 18的规定,企业应当在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确认当期所得税费用;并通过暂时性差异的调整,计算确认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费用。如何取得应纳税所得额的数据,CAS 18中并没有明确。而《实施条例》中对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规范,导致通过财务会计账簿获取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所需数据的难度变得越来越大;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开始体现出其必要性。

首先,《实施条例》中的相关规定导致很难通过税务核算来获取资产计税基础的相关信息。例如按照CAS 21的规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照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入账;而按照《实施条例》的规定,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以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额为计税基础。按照CAS 4的规定,固定资产折旧以入账价值为依据;而按照《实施条例》的规定,固定资产折旧以计税基础为依据。按照CAS 4的规定,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一般需要计入当期损益;而按照《实施条例》的规定,符合条件的大修理费用,需要确认为长期待摊费用的计税基础,并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这就对单独设置所得税会计账簿来核算资产的计税基础提出了要求。

其次,《实施条例》中的相关规定也导致很难通过税务核算来获取扣除项目的相关信息。例如,按照CAS 8等准则的规定,企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应计入当期损益;而按照《实施条例》的规定,这些费用不允许税前扣除。按照CAS 17的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经营活动有关的借款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而按照《实施条例》的规定,只有符合条件的借款费用才允许税前扣除。直接从财务会计账簿中获取扣除项目相关信息出现的困难,也对单独设置所得税会计账簿核算扣除项目提出了要求。

对规模较小或者经营业务不多的企业而言,也许在财务会计账簿记录的基础上通过对账项进行必要分析进行纳税调整也许并非难事;但对于一家经济事项种类和数量繁多的大型企业来说,在会计期末要求严格按照《实施条例》的规定进行精确的纳税调整几乎没有可能。目前粗放式的征税管理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纳税调整存在的实际问题;如果要进一步推行精细化征税管理,并为税务机关的征管人员提供税务监查的便利,通过单独设置所得税会计账目,使所得税会计单独成科也许是理想选择。

六、所得税会计理论框架体系的构建

目前有关文献对税务会计的理论研究,实际上主要针对的是税务会计概念框架,具体包括税务会计目标、税务会计主体、税务会计假设、税务会计基础、税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税务会计要素、税务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税务会计报告等内容。这些研究无疑对构建税务会计理论体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主要局限性是,相关研究没有进一步向构建税务会计核算体系作出必要延伸,导致在形式上研究的是税务会计理论问题,而实际研究内容仍停留于财务会计框架内的税务核算。

笔者认为,所得税会计框架体系的构成,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的界定:

(一)所得税会计的目标

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是所得税会计的目标。盖地先生曾认为,可以将税务会计的目标划分为基本目标和高层次目标:(1)依法纳税;这属于税务会计的基本目标。对此,税务会计需要向税务机关及其有关部门提供纳税人是否依法及时、足额纳税的信息。(2)向税务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用于决策的相关信息;这属于税务会计的高层次目标。税务信息使用者具体涉及到税务机关、企业的经营者、投资人和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5]。

笔者认为这样的表述值得商榷。首先,税务会计也许无法履行保证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职责,只能向税务机关提供纳税人通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形成的纳税义务以及是否履行了纳税义务的相关信息。其次,纳税主体是否有必要向除了税务机关以外的其他外部关系人提供税务会计信息,相关方面是否对纳税主体提供的税务会计信息有兴趣,纳税主体应以怎样的方式提供税务会计信息,还缺乏相应较深入的研究。

(二)提供所得税会计信息的载体:所得税会计报表

笔者主张,为提供税务会计信息编制的报表,应当包括所得税收益表和计税基础表。

(1)关于所得税收益表的构建。目前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与企业所得税相关的报表只有《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由于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制度无法直接提供应纳税所得额,国家税务机关只能要求企业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通过适当调整来计算确认应纳税所得额。由于以上分析的原因所致,要想从企业财务会计账簿中通过相关调整来获得准确的应纳税所得税的数据非常困难,甚至没有可能。目前在企业所得税征收环节的粗放式管理,淡化了对准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要求。

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思路,是按照所得税会计的要求构建所得税收益表,要求纳税人通过所得税会计的科学核算来提供确认应纳税所得额的准确信息,包括企业总收入、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应纳税收入、扣除项目等。

(2)笔者认为,编制计税基础表的主要目的是依据税法的规定提供资产计税基础和负债计税基础的相关资料。由于资产计税基础和负债计税基础是计算确认扣除项目的主要依据,计税基础表提供信息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应纳税所得额核算的质量。

如果赞同所得税会计单独成科的设想,在现行会计管理体系下,则有必要由国家财政主管部门和国家税务主管部门共同规范税务会计报表的格式和内容。

(三)所得税报表构成要素

所得税报表的构成要素可包括所得税收益表的构成要素和计税基础表的构成要素。

所得税收益表的构成要素包括:

(1)应纳税收入。企业所得税法中的应纳税收入,反映了纳税主体在纳税年度取得的全部收入扣除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后的差额,即:应纳税收入=总收入―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

(2)扣除项目。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的扣除项目,是指纳税主体为取得应纳税收入而发生的各项支出。这些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除了相关支出以外,税法还规定以前年度亏损也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如果将税法允许扣除的以前年度亏损也包括在扣除项中的话,则其不构成单独的税务会计要素。就如同财务会计要素中的利润要素,包括了利得和损失。所以利得和损失不构成单独的会计要素。

(3)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所得税法中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收入,减去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即: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收入―扣除项目(含税法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所得税计税基础表的构成要素包括:

(1)资产计税基础。企业所得税法中的资产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从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2)负债计税基础。企业所得税法中的负债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以抵扣的金额。

(3)净资产计税基础。虽然税法中没有该概念的表述,但从税务会计的角度可考虑建立净资产计税基础的概念,体现其会计平衡式为:资产计税基础-负债计税基础=净资产计税基础。

(四)所得税会计科目

所得税会计科目是按照所得税会计核算的需要对所得税会计要素所进行的明细分类。如何设置所得税会计科目,应取决于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具体需要。

(五)所得税会计凭证

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应当是所得税会计核算所需的原始凭证。笔者认为,所得税原始凭证可包括以下两类:(1)纳税人销售应税产品、提供应税劳务向客户开具税务发票的记账联,以及购买商品、接受劳务取得的所得税法允许作为扣税依据的税务发票;(2)纳税人自制的所得税法允许作为扣税依据的原始凭证,包括员工工资薪金计算单、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无形资产摊销计算表等等。

需要讨论的重要问题是:按照国务院对发票管理的有关规定,企业会计主体购买货物或接受劳务,应将取得的税务发票作为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的主要凭据。这意味着,现行体制下的税务发票,构成了企业财务会计的主要原始凭证。如果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立,并且将税务发票作为税务会计的原始凭证,则有必要重新界定财务会计的原始凭证。

篇2

1.1 企业纳税风险含义

企业纳税风险是企业的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遵守税收法规而导致企业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具体表现为企业涉税行为影响纳税准确性的不确定因素,结果就是企业多交了税或者少交了税,并且只能是纳税人在计算和缴纳税款方面存在的风险。企业纳税风险的大小因企业的状况不同而不同,它既决定于企业周围的客观因素,也取决于企业内部的主观因素。企业风险因素分为三种(见图1)。

1.2 企业纳税风险的特征

(1)不可规避性

企业纳税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与税法密切联系。企业纳税行为必须以税法作为法律依据和行为准则,因此,税收的三个特点: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就决定了纳税风险的发生必定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只要企业存在,就会面对纳税风险。但在工作中只要能够掌握规律,合理运用,也是可以降低风险发生,避免某一特定的纳税风险,例如纳税筹划风险。

(2)可控性

企业纳税风险造成的损失大小和发生的可能性是可以通过度量预测来控制的。借助风险评估理论、数理技术手段、经验数据等方法,对形成纳税风险的风险因素进行估算,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弥补、控制,从而控制和降低纳税风险。

(3)主观相关性

纳税风险的主观相关性是指纳税风险的相关主体行为和纳税风险发生与否以及造成损失大小是紧密相关联的。这里的相关主体主要是指企业纳税人员和税务人员。两者的素质、执法水平会影响到企业纳税风险损失大小。即:企业纳税风险的产生与企业纳税人员的业务素质密切相关,还与税务人员的执法水平密切相关。

2.企业纳税风险的成因

2.1 企业纳税风险的内部成因

(1)企业对纳税风险认识不足

这个成因是由纳税风险的主观相关性决定的。纳税风险作为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一种重要风险,大部分企业却没有正确认识到其重要性,而是认为纳税风险管理是税务机关的事情,和自己企业没有关系。因此停留在重视财务管理上面,而忽视了纳税风险的重要性,没有将纳税风险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去,导致了一些不必要的纳税风险。

(2)企业办税人员业务素质与职业道德水平低下

一般来说,纳税风险的大小与企业纳税人员的业务素质、道德水平成反比关系,也就是说,如果企业的办税人员业务素质与道德水平高,则企业的纳税风险就会低;相反,企业的办税人员业务素质与道德水平越低,则企业的纳税风险就越高。这就对企业办税人员提出了高要求:必须具备税法、会计、财务、法律、统计学等专业知识,熟悉企业的整个投资、运营、筹资等活动,从而可以准确纳税、设计出不同的纳税风险控制方案,做出正确的纳税风险控制决策。

(3)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风险控制的重要内容,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发展生存的需要,是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有效控制税务风险的重要保障,但仍有许多企业未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1]因此,要尽快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杜绝不规范的纳税行为、错误的纳税方案,从而有效控制企业的纳税风险。

2.2 企业纳税风险的外部成因

(1)外部经营环境复杂多变

经营环境复杂多变是企业面临各种纳税风险的外部原因之一。税收政策的变动时企业纳税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说,政府为促进经济增长,会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制定减免税或退税等税收政策;反之,为防止通货膨胀,政府会施行紧缩性财税政策,调整税收政策。另外税收秩序方面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例如:交易环节中对方虚开、代开增值税发票问题,就会给正常营业的企业纳税人带来巨大的纳税风险。

(2)税收制度复杂

税收制度,简称“税制”,指国家的各种税收法律、法规和税收征收管理制度,包括各种税法条例、实施细则、征收管理办法和其他有关的税收规定等。税制的构成要素包括: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纳税范围、纳税期限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收法律法规目前仍不太健全、变动频繁,有的税收法律法规不明确,或是因为文字表述不清,或是因为法律法规相互否定,还有的则是实际交易行为与税法相关但却不完全吻合,给纳税人理解税法、依法纳税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导致纳税人无知性不遵从行为的发生,诱发纳税风险。

(3)我国税法宣传不足

长期以来,税法宣传每年都是采取一些手段培养纳税遵从意识和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但在宣传上却忽视了内容的针对性,指重视宣传形式,导致实际效果不太好,同时,也仅仅是在宣传月进行宣传,而不是日常进行宣传,没有做到全面全方位系统的宣传,普及率较低,纳税人对税制缺乏了解,也缺乏依法纳税的意识。而且,我国纳税信息服务形式、渠道、内容相对单一,未能将税收信息进行整合,为纳税人提供有价值的经营信息,不能满足广大纳税人的实际需求,也成为企业纳税风险的一个诱因。[2]

3.企业纳税风险应对措施

3.1 提高纳税人员业务素质与道德水平

在前面2.1企业纳税风险的内部成因中提到了:“对企业办税人员的高要求:必须具备税法、会计、财务、法律、统计学等专业知识,熟悉企业的整个投资、运营、筹资等活动”,此外,在外资企业或中国在国外的企业的纳税人员,还要懂得国外会计,了解国家质检的税制结构差别、税收负担水平差别和税收协定网络等。在设计制作出合法、合理、有效的方案同时,还要善于沟通和协调。因为在制定纳税方案时,需要与企业里面的相关 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制定出来的纳税方案也只有在税务机关的认可之下才能实现依法纳税,这就要求纳税人员除了具有良好的口才,能够言简意赅地说明纳税思路、步骤和操作方法、做出有理有据的解释,还需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并与税务机关进行不合适地方的沟通与改进,从而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降低风险的可能性。

3.2 借鉴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树立防范意识

多年来,人们在风险管理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一个企业内部不同部门或不同业务的风险,有的相互叠加放大,有的相互抵消减少。因此,企业不能仅仅从某项业务、某个部门的角度考虑风险,必须根据风险组合的观点,从贯穿整个企业的角度看风险,即要实行全面风险管理。2004年9月,美国COSO(全国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的发起人委员会)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更加关注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这个领域,而且拓展了内部控制,成为世界各国和众多企业广为接受的标准规范。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是一个三维立体的框架[3],如图2所示。

图2的企业风险管理目标和构成要素矩阵图对我们防范纳税风险给与了一定的指导,可以从八个要素方面关注纳税风险: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并尽可能考虑实际情况,采取最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影响纳税风险的因素,或者使其影响程度尽可能降低,具有时间与危机观念,树立风险意识,明确了风险因素就应尽早做出准备,防范于未然。

图2 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和构成要素矩阵图

3.3 关注税法变动,加强税法宣传

目前,我国税制建设还不很完善,税收政策变化较快,纳税人必须通晓税法,并应具有对政策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和防范纳税风险的能力,遇到企业发生重大经济事项时,应主动向税务机关咨询相关的税收法规,听取来自税务机关的意见和意见,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保证企业依法诚信纳税,维护合法权益,为企业增加效益,防范纳税风险。

在关注税法变动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办税人员税法的宣传工作,做到全面全方位的系统宣传,以提高税法的普及率,主要有两个途径。第一,企业从自身外部获得税法变动的信息以及常识性内容;第二,企业从自身内部通过宣传(如:企业刊物、黑板报、部门例会等)来加强办税人员对纳税风险的重视、对税制的了解、依法纳税的意识。

篇3

    一 税法教学矛盾的解析

    1.税法内容庞杂和教学时间有限之间的矛盾

    高职的税法课程一般是一学期60课时左右完成,笔者所在的学校安排64课时(4课时/周×16周)。我国有17个税种和1个教育费附加,一共18个税费,加上税法的概述和税收管理的流程,要在60课时左右完成是不可能的,虽然在教学大纲中包含所有章节,但在制订授课计划时,一般都挑选占国家税收总额比例较高的重点税种进行讲解,比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其他小税种合计用三四个课时作概括性的介绍。学生学完小税种后只能说略有耳闻,如果要求其进行税种分析和计算,一般都无法完成。

    2.理论教学的固有模式和工作实践的复杂多变之间的矛盾

    税法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学习税法重在应用,而主要不是对税法制定的原理进行探究或是对税法适用性进行反思,那就要求税法教学要密切联系经济活动和税收征管实践。税法教材中的例题都与真实的经济活动相关,编排的位置一般都是在一两个理论知识点后出现,并紧扣这一两个知识点,比较直观,解题难度不大,学生普遍反映容易理解,但章节结束后或者考试中的题目一般都比较综合,题目条件也较多,条件之间更是关联性很强,学生的完成效果就比较差。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听取学生反馈后总结了几种类型。第一类学生看到众多的条件时就懵了,无从下手,第二类学生平时学习刻苦,答题时,“下笔如有神”,看似胸有成竹,表面上看很清晰,但批改时就发现大方向没有错,公式运用也正确,可是总有部分重要条件被忽略,留下些许缺憾,甚至完全错误,特别是在考试时,浪费了大量时间却是做了很多无用功,改卷时让笔者唏嘘不已,学生看到成绩感觉出乎意料,待笔者将关键条件点出时迅速恍然大悟。

    例如,商场销售烟花爆竹不含税价格10万元,求解应纳的流转税。学生很容易就用10万元乘以适用的增值税税率计算增值税,10万元乘以适用的消费税税率计算消费税,还会总结计算增值税和消费税的不含税价格是一致的,但他恰恰忽略了一个影响解题结果的重要的税法要素~纳税环节。每个税种都有其特点的纳税环节,有的纳税环节单一,有的则需要在多个环节纳税。因此分为“一次课征制”“两次课征制”和 “多次课征制”。本题涉及了两个税种,增值税和消费税,它们虽然都是主要以销售货物为征税对象,但却有一项重要的区别纳税环节。增值税实行“多次课征制”,只要没有流转到最终消费者手中,之前的所有销售或视同销售环节都应该纳税,但消费税却是实行“一次课征制”的典型税种(卷烟除外,它在生产和批发环节两个环节征税),只在生产并销售的环节一次性征收,之后继续流转也不再征收了。本题中的商场从主营业务角度考虑,销售的商品一般都是采购完再销售,而不是自行生产的,烟花爆竹属于应交增值税和消费税的货物范围,但它应缴的消费税在生产并销售给商场的环节已经由生产厂商缴纳过了,商场再次销售时不需要再缴纳一次消费税,学生就忽略了这一关键要素,又重复计算了一遍消费税,画蛇添足了。

    因此可以看出,理论教学沿着讲解单一知识点、布置相关习题这一循环不断的往复进行,章节后的习题也是围绕本章的知识点进行编写的,几乎没有看到有教材在分税种讲解完编排一章税法综合运用,而税法实践往往是综合运用,经济活动的复杂多变让税种间的组合应用充满无穷的变数。理论教学的现状无法适应税法实践的要求。

    有文章提出应采用项目教学法或案例教学法,设置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进行实践,或者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接触真实的经济业务,体验真实的纳税流程,这肯定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但我们也要看到学生学习时间的有限和理论教学的规律决定了教学中能够实施项目一定是有限的,学生未来走向各行各业,面对各类经济活动时,能模仿的当年学习时接触的项目是有限的,这时需要的是知识能力的迁移。

    3.矛盾的解析

    为解决上述两个矛盾,笔者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当我们面对税法的不断改革眼花缭乱、疲于应付的同时,更应该去寻找变化中的规律,让教师自身的学习有迹可循,更重要的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容量内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在完成大学学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自学成才。这个规律就是理论。

    我们常说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点经常集中于理论服务实践,忽视了理论也是来源于实际,实际在变化,需要不断总结出理论,发现规律才能继续指导和推动更有效的实践。

    笔者经过几年的税法教学实践,认为掌握并灵活运用税法要素是教好、学好税法的钥匙,能帮助教师和学生共同“循规蹈矩”的打开税法之门。只要比较税法教材,教师学生都会发现,高职财经类税法教材无论是传统的,采用章节式体例的编写模式,还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采用学习情境体例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式的编写模式,第一章或学习情境一都会介绍税法要素,或称税制构成要素、税收要素。税法要素包括总则、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又称税种,税种的具体化称税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税收减免及加征、违章处理、附则等,其中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是最基本的三项要素。理解并综合应用好税法要素将帮助学习者以不变应万变。

    二 税法要素的应用

    1.面面俱到地应用税法要素分析和处理经济活动

    税法要素可以分成两类(总则和附则除外),一类是与税收实体法相关的,与计算应纳税额相关,包括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税收减免及加征;另一类与税收程序相关,包括纳税期限、纳税地点、违章处理,要准确、完整地完成纳税工作,两类要素都需要严格执行。税法要素相当于列出了一张药方,只要纳税人认识药名,看得懂天平,一定能准确、完整地抓出一服药。在纳税登记时,税务局为了让纳税人能够及时准确履行纳税义务,也将税法要素都罗列于税务登记信息中,可见税法要素的运用对税收征管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生解答税法题目或今后从事税法工作更是应该紧抓税法要素不放,特别是与计算有关的要素。以解题为例,题目无论条件有多少,先通读完,基本理解业务流程后,就根据税法要素去寻找题目中的条件,一个个要素逐一分析,那就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考虑不周的情况,能全面地把握住解题的要点。

    2.井然有序地应用税法要素分析和处理经济活动

    税法要素织就了解读各类税种计算、缴纳的网络,把所有需要考虑的因素一网打尽,避免了理解时思维的凌乱,形成了一定的条理。但计算应纳税额时仅仅孤立分析税法要素不足以解决问题。税法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不是平行的,是有先后顺序的。征税对象决定纳税人类型、纳税期限、纳税环节,征税对象和纳税人类型决定税率、纳税地点、税收减免及加征。因此在计算应纳税额和纳税申报时不仅要根据每个税法要素来分析经济业务,而且要按照一定的要素顺序来分析。现以最主要的三项税法要素: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为例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征税对象决定纳税人类型。在增值税法中,纳税人类型有两种: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在企业所得税法中,纳税人类型有两种: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在个人所得税法中,纳税人类型有两种: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其他税种则没有对纳税人类型进行区分。

    征税对象和纳税人类型决定税率。在增值税法中,不同纳税人适用的税率不同,一般纳税人根据销售的货物不同分别适用17%、13%、6%的税率,加工和修理修配劳务适用17%的税率,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业适用11%的税率,现代服务业适用6%的税率,有形动产租赁适用17%的税率。小规模纳税人无论销售什么货物、提供加工和修理修配劳务和营改增后的行业都适用3%的税率。在进口货物时,无论哪一种类型的纳税人,都根据货物的不同分别适用17%、13%税率。

    容易混淆的关系。如上所述,三项税法要素之间的关系十分清晰,但教学中发现一个问题,学生在学习发票使用,特别是增值税发票时提出了如下疑问:增值税发票与纳税人类型和税率之间是什么关系?纳税人类型会影响发票的选择吗?发票类型不同是否影响税率的使用?

    首先,要明确的是发票并不是税法要素,它是在我国税收征管中采用的法定凭据,以票控税是税收征管的手段,征税对象、纳税人类型、税率之间的关系并不受发票类型的影响。以货物销售为例,一般纳税人根据销售的货物不同分别适用17%、13%和其他征收税率,小规模纳税人无论销售什么货物都适用3%的税率。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都可以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税率与发票类型无关。小规模纳税人即使使用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税率仍是3%,这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地方。

    其次,发票使用受到征税对象和纳税人类型的影响。增值税所使用的发票包括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一般纳税人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小规模纳税人可以自行开具普通发票,但如果客户需要增值税专用发票,小规模纳税人可以带上客户和本单位的税务登记证复印件,填写代开增值税发票申请书,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篇4

[关键词]税率;质疑;强化;情境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7)06-0121-01

2013年8月起“营改增”试点,税法的内容应从“两个根据”的教学手段进行改革。根据一:直接用细化法进行分步解析案例内容;根据二:直接用公式计算主要税种的应纳税额。在法规课涉及税法章节中教学主要采取了“双解、双简、双串”问题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现将十多年对会计证考试中税法基本知识教学作如下的思考。

一、用对比法讲解税率的调整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学步骤的起点从解决质疑开始。对主要税种的税目和税率教学中采取了“双解”教学,解析用营改增的试点和税率改变了教学中单一教法。2013年8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交通运输业和邮政业的税率为11%,现代服务业为6%。题型中提供应税劳务,是指有偿提供“营改增”的应税服务,但不包括非营业活动中提供的应税服务。在做此判断题时要注意关键词是“非营业活动”。“营改增”某企业购进免税农产品,取得货物运输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准予抵扣的进项税是收购价格乘以13%加上运输费用乘以11%。从而“营改增”中税率征收范围的计算处理方法步骤得到了一一解答。解析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殊规定“混合销售、混合经营”的应税范围,如兼营和混合销售两者税务处理的不同点为:混合销售的纳税原则是按“经营主业”划分,只征收一种税;兼营的纳税原则是“分别核算,分别征税”。如混业经营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从高适用税率和征收率。对“营改增”的试点范围时间和改革内容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对“营改增”有了全面的了解。

同时还要注意“牵引性”的问题和结合“关键词”的点拨,如税收减免主要有三种,即法定减免、特定减免和临时减免。这样使学生在“营改增”税率调整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了税法知识。

二、用设问题情境分析疑点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税收征收管理中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开具规定比较具体,学生对不得开具发票的情形,如销售免税项目、将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等问题的理解还往往处于模糊状态。这时用一般纳税人销售方收取的是销项税额,购货方收取的是进项税额进行了回答,课堂教学采取“双简”增值税发票关键词分析,未做销售收入,造成少缴增值税。建材公司将已抵扣进项税额的生产用电和材料3276元(含税)销售给某西联公司,账面上未做收入造成少缴增值税476元。此笔会计科目为借原材料、借应交税费(进项税),贷银行存款。在发票内容的构成要素上,增值税专用发票将票面金额一分为二,钩稽关系为“金额+税额=价税合计”。由于普通发票不具有抵扣进项税额的功能,因此,无需将价税分列开具,只需将价税合计合并开具为“金额”。举例所需要注意的发票抵扣问题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发票管理制度是“以票管税”,更进一步地掌握开具发票的时限和地点应符合的规定,发票是税务稽核的重要依据。

税款征收的题型变化有七种组合比较容易记忆,税务机关有权核定纳税人有下列情形的题型主要从“不设置,未设置,难以查账的,擅自销毁”账簿进行判断,从‘未’字判断,未办理纳税申报,未税务登记的情况,从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判断”。这样就使一个比较复杂的抽象的内容问题经过词组的比较掌握了判断的方法,使学生加深了对税款征收和核定税额知识的理解。要抛弃那种只会翻书看标题,不懂的理解做题方法的做法。

三、用延伸式进行联系分析

税法的分类章节用“双串”延伸设计,在板书设计中三三制内容一目了然地书写在黑板上,放在计算机页面屏幕上,三一《会计法》和《税法》相同点责令限期改正、罚款;三二《会计法》是行政处分,《税法》是没收违法所得;三三法律制度的构成中会计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税法同样有这相同的四点。再结合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构成中没有涉及‘行政法规’,这样咬住不同章节法律责任字眼讲解,即讲清了法规课中涉及的法律责任,从而使‘罚款’中的金额范围问题迎刃而解。串讲“管理”和“提起”特指范围导向作用,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实行登记制度,属地管理原则。导入税务行政复议提起“国务院,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题型中关键词“行政、行为”,如“下级对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级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教师在串讲法律责任中针对尚未构成犯罪的问题一点拨,学生能围绕税务行政复议中提出的行政起诉,知道了判断题中的关键词是由“国务院裁决”为最终裁决。这时要鼓励学生对问题敢于质疑,改变只盲目乱猜题的做法。导入计税依据关键词为“价外费用”,增值税销售额为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和价外费用;消费税的销售额即含消费税而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对应征消费税的进口货物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额+消费税税额,把固定简单的公式、易考的题型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注意的突破点,实现知识从点到思、从思到解的教与学的学习氛围。

税法教学过程中在“情”与“境”的融合下,使学生弄清楚了“营改增”的政策变化的知识,同时强化了学生的梳理疑难问题的能力,更强化了师生互动探研学习的起点,强化了教学质量凸显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张建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应试指导[M].立信会计出版社,2015.

篇5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原有准则和制度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特别表现在为了促进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限制其短期行为,在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结构方面,确立了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这一创新使得所得税核算原理、方法和程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使得《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成为38项具体会计准则中最难理解和掌握的准则之一。由于所得税业务的普遍性,如果此准则执行不到位,会使人们对新准则体系的效力直至对全部会计信息质量产生极大的质疑。

一、所得税核算的基本理念――资产负债观

“收入费用观”和“资产负债观”是所得税核算所遵循的两种不同的基本理念。

(一)“收入费用观”的含义

“收入费用观”对收益的计量只有在交易之后,才将取得的收入与发生的成本费用配比,两者的差额才是收益,因此称为“收入费用观”或称为“利润观”,我国现行的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都是这种基本理念的具体应用。表面上看,因为只是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收入实现和历史成本为基础,未实现的持有损益排除在外,似乎体现了谨慎性原则,但是当物价发生较大幅度的波动、经济交易事项更加复杂,会计计量模式不得不引进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时,就会出现很大的局限性。而且“收入费用观”是利用某一期间收入和费用的当期发生额来计量的企业经营成果,只能对在这一阶段发生的交易作出评价,会使管理当局出现短期行为。而利用资产和负债要素的余额计量收益,能够对企业“财富”变化作出连贯性的判断,这才是保证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会计体现。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此进行了会计基本理念的改革,全面确立了“资产负债观”的核心地位,并据以定义会计要素,规定所得税的核算方法。

(二)“资产负债观”的含义

“资产负债观”源于经济学“全面收益”的计量理论,认为收益是财富的增加即净资产价值的增加。这一收益概念认为不论交易是否发生,只要财富即净资产价值增加,就有收益,它包括企业交易行为产生的经营收益和公允价值提高产生的持有资产增值的收益。“资产负债观”是以真实的净资产增加作为收益,注重的是经济实质,“突破了传统的、单纯的利润考核概念,有助于促使企业改善资产负债管理,优化资产和资本结构,避免眼前利益和收益超前分配,提高决策水平,着眼于企业长期战略和可持续发展”。国际上,经历了一系列影响巨大的会计造假案件之后,各国会计界大多已转向对“资产负债观”的推崇。这一基本理念的转变,导致所得税费用确认与计量的改变、导致所得税费用由原来以“利润表”为依据改为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进行核算。由于基本理念、基本依据都发生了改变,我国会计实务界普遍认为所得税准则是个“洗脑”的改革,所以难以理解和掌握。

二、所得税核算的方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由于我国税法与会计准则相分离的法律环境,导致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差异,必须采用专门的所得税核算的方法。

应付税款法和递延法的缺陷很清楚,不再赘述。对于所得税核算的“债务法”我们也不陌生,但是《企业会

计制度》采用的是“利润表债务法”,强调的是利润表上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倒挤出的“递延税款借项/贷项”,这是既不完全是资产也不完全是负债的两个项目,却列示到资产负债表上,因此造成逻辑上的混乱。新的所得税准则基于资产负债观的收益计量理论,要求只能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的核算,其他方法如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一律废止。

按照资产负债观理论,对于某类交易或事项总是首先定义并规范相关资产和负债,然后再根据资产和负债的变化确认收益。因此,所得税准则首先对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确认与计量做出了明确规定,继而通过递延所得税和实际应缴的所得税来计算所得税费用。也就是说,先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再确定所得税费用。具体到“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就是侧重于资产负债表,首先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倒挤出递延所得税费用(收益)。

(一)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和差异

1.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

会计上根据资产的定义确认、计量其账面价值。资产定义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侧重的是其未来的服务潜能或在未来为企业创造现金净流量的能力。因此,资产的账面价值,是指此项资产未来可以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经济利益流入应该缴所得税,但是企业所得税是以净所得为征税对象。计税基础,又称课税依据,简称税基,顾名思义就是按照所得税法应该归属于资产或负债的金额,是征税的客观基础。资产的计税基础,是为了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税法对资产的界定。具体资产的计税基础就是在计算应税收益时可以抵扣的部分,即不需纳税的金额;故: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抵扣的金额。当某项资产收回产生的经济利益是不需要纳税的,即全部可税前扣除,则该项资产的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如某项投资国债的应收利息其账面价值等于其计税基础。

2.由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对会计与税法两者差异的认识应该是全新的。“收入费用观”的利润等于收入减去费用,其构成要素是收入和费用,所以原来会计与税法差异是指:确认、计量收入和费用的口径或时期不同产生的永久性或时间性差异;而“资产负债观”的收益等于净资产的增加值,净资产的构成是资产减去负债,所以新准则下的会计与税法的差异是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对应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是由于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资产和负债,对未来应税金额的影响,体现资产负债表日与未来的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且随着时间推移将会消除的一种暂时性差异。这种差异是时点数据(余额的比较),是形成的累计差异。从客观上来说,虽然原来的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依然存在,但是已经不再是“资产负债观”这种新会计理念及其指导下的所得税核算方法的考虑范围。

就资产来说:资产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0,说明未来收回的经济利益和允许抵扣的成本不相等,产生未来应该交纳/抵扣所得税的暂时性差异。资产是能够给企业带来预期经济利益的资源,当未来收回资产账面价值时,经济利益流入(账面价值)减去税法允许扣除的金额(计税基础)就是净所得,当其>0,即资产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时,是未来净现金流入构成未来应纳税的金额;反之,当其<0,资产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时,可以继续抵扣,未来净现金流出构成未来可抵扣的金额。

容易产生差异的、需要特殊注意的是有备抵项目的资产,因为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减去相关的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如;应收款项、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生产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商誉、贷款、抵债资产、损余物资等等账户的账面价值是账面余额减去对应备抵账户余额的净额。这些账户会计处理方法往往与税法的规定不一致,所以容易造成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异。

(二)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和差异

1.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

负债的账面价值是会计根据定义对负债的确认和计量。负债的定义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与资产相反,未来清偿时不是经济利益流入,而是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为什么涉及到所得税,还会涉及到计税基础呢?负债的账面价值是会计上确认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按照“资产负债观”负债抵减资产形成企业的收益,所以会计确认和计量负债也是为了计算期间净收益。未来清偿负债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有可能抵减企业净所得,产生可抵扣费用,少缴所得税。因此,负债的计税基础与资产计税基础相反,是未来不可税前抵扣的金额。正如准则规定,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即: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账面价值-未来可抵扣税前的金额

2.由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负债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账面价值-(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抵扣的金额)=未来可税前抵扣的金额≠0

说明未来清偿债务时存在未来可税前抵扣的金额。当未来可税前抵扣的金额>0,即负债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时,产生未来可税前抵扣所得的暂时性差异;反之,当其<0,即负债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时,产生未来应纳税所得的暂时性差异。其实,企业在日常涉及的一般性负债,比如说应付账款、银行借款和应缴税费等,那么这些负债的确认以及清偿不会影响到企业的损益,不会产生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可能产生差异的是由于发生费用而产生的负债,如预计下年度的产品保修费用,“预计负债”账面价值2万元,因为本年度并未支付,税法不允许抵扣,这2万元是未来可抵扣金额,故计税基础为0(2万元-2万元),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万元(2万元>0)。

(三)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

由未来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乘以现行所得税率得出未来应交纳所得税,即递延所得税负债;由未来可税前抵扣暂时性差异,乘以现行所得税率得出未来可抵扣的所得税,即递延所得税资产。用下表综述几个因素的关系:

(四)确认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将已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项目,即不符合资产定义的项目,从资产负债表中剔除,放入利润表。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计算公式为: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收益)=当期应交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具体账务处理,编制两个会计分录:

1.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此分录反映按税法规定本期应交的所得税。其中,“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金额可以从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取得。这次国家税务总局新修订的所得税申报表,明确分为收入总额、扣除项目、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和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四个部分,只要填完报表,本期应交所得税能够得到,即当期的所得税费用。此时,应交所得税就是当期所得税费用,完全按照税法计算得出。

2.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增加)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增加)

篇6

一、现状及问题

(一)税收征管与会计核算管理不同步

新税制的实施,使《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两则”)原来规定的核算内容难以适应。尤其是目前价内税与价外税的并存,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角色的互换,使企业日常会计核算复杂化。新税制实施之初,增值税作为价外税的会计处理首次施行。相当一部分企业会计人员对期初存货处理、含税收入还原、视同销售行为的计税等会计处理方法不熟悉,企业涉税会计核算一度出现比较混乱的局面。税务稽查工作相应增加了现场辅导的工作量,增值税“明补暗退”的情况难以避免。在税收征管工作中,由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负增值”及低申报问题的大量出现,税收政策又作了相应的改变,国税机关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更加慎重,适当缩小了一般纳税人的认定范围,迫使企业不断改变涉税会计核算方式。加之税务人员对稽查后调账辅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列支出项目、确定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后,没有考虑到企业会计核算的繁杂工作量,只补税罚款了事。一部分企业涉税会计核算呈现无序状态。

(二)缺乏统一规范的核算文本

现行的会计制度是先于税制改革制定的,对涉税会计核算要求只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而相继颁布的新税种,又只是各个税种相互独立地列明会计处理方法。企业会计人员难于从统—的文本中系统了解和掌握涉税会计核算方法。在税款计缴过程中,难免顾此失彼。如工业企业在材料购进环节,既要确定购进环节的增值税及原材料成本,又要对应征消费税的产品计算出税法规定的外购环节允许扣除的消费税。由于消费税不是对所有企业普遍征收的税种,经常造成计税失误。虽然掌握会计核算方法是会计人员的最起码要求,但要求企业所有的会计人员都精通税法,当然也是不可能的。

(三)税务机关对会计核算人员缺乏有效的监督

目前会计人员的管理方式是统一由各级财政部门培训、发证及考核。税务机关对会计核算工作缺乏硬性监督。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了“企业未按规定设置、保管账簿或者保管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但对已建立账簿而核算混乱的,仍无法作出规范性的处罚。更何况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主要遵循的是财政部门制定的《会计准则》,其解释权不在税务机关。只通过一般性的税法宣传和公示公告,无法使企业会计人员系统掌握涉税会计核算方法。但税务机关办班培训又受收费标准和纳税人的承担能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长期以义务辅导的形式进行,税务机关也存在费用的承受能力问题,客观上影响了部分企业会计人员涉税会计核算技能的提高。

二、对策思路

(一)税收政策的变动应充分考虑到涉税会计核算变更可能带来的后果

原来实行“购进扣税法”或“实耗扣税法”计征增值税时,计税工作量主要集中在材料成本核算和费用归集环节,即使是业务能力较强的会计人员,也难保证应纳税额的准确性,甚至不同的税务检查人员有时也无法保证数据的一致,增值税变成“争执税”。新的增值税实施以后,税收与成本收入直接分别核算,计税方式更加科学。但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后,在认定审查期间停销或停购待票(增值税专用发票),致使企业经营间歇性中断;也有的企业为减少税收负担而采用虚假的涉税会计核算方法。这些都应该在今后的税种设计和征管工作中充分予以重视。

(二)应建立统一的涉税会计核算规范

建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在税收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涉税会计核算方法的相对稳定。在此基础上,将各税种所涉及的涉税会计核算方法,统一汇编成权威和规范的文本,作为会计教学与培训的必备教材或操作指导用书,并及时补充和完善。各级税务机关也应以此为规范标准,对纳税人进行义务辅导,这样可以使企业会计人员迅速掌握涉税会计核算方法。当然,税法的严密性决定了某个税种的会计处理方法并不是完全独立的,需要对税制各构成要素的深刻理解。企业会计人员在学习涉税会计核算方法时,也应及时适应相关税制要素的变化,保证计税的准确性。

篇7

[关键词] 税务会计 必要性 迫切性

一、税务会计的概念

税务会计是以国家现行税收法令为准绳,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会计学的理论和方法,连续、系统、全面地对税款的形成、计算和缴纳进行核算、反映和监督的一门专业会计。目前,我国学术界对税务会计的定义可分为狭义定义和广义定义。狭义定义认为:由于税务会计是计算应税所得,所以税务会计就是所得税会计。广义定义则认为:税务会计的内涵应大于所得税会计,它还应包括流转税会计。

二、税务会计的特点

1.法律性。税务会计的法律性源于税收所固有的强制性、无偿性的形式特征。企业可以根据其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适当选择具体会计核算中的一些计算方法。但税务会计必须在遵守国家现行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选择。当会计准则、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与现行税法规定发生抵触时,税务会计必须以现行税法规定为准,进行调整。

2.广泛性。就部门而言,工业、商品流通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开发等各行业、各部门均需纳税;就所有制而言,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和其他各种经济形式也需纳税。由此可见,不论什么性质的单位,不管其隶属于哪个部门或行业,只要被确认为纳税人,在处理税务事宜时都必须依照税法规定,进行相应的税务处理。所以法定纳税人的广泛性,决定了税务会计适用范围的广泛性。

3.统一性。税法的统一性、普遍适用性决定了税务会计的统一性特点。也就是说,同一种税对于适用的不同纳税人而言,其规定具有统一性、规范性。不区分纳税人的经济性质、组织形式、隶属关系以及生产经营形式和内容,在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等税法构成要素方面,均适用统一的税法规定。

4.独立性。作为会计学科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与其他专业会计相比较,税务会计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在核算方法上,因为国家税收法律法规与会计准则、财务会计制度所遵循的原则不同,规范的对象不同,二者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视同销售收入的认定等等,税务会计要求完全按照税法规定进行调整处理,由此反映了税务会计核算方法的相对独立性;在核算内容上,税务会计只对纳税人在税务活动过程中所表现的有关经济业务这部分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核算和监督,由此反映了税务会计核算内容的相对独立性。

三、我国税务会计设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与国际税收接轨的需要。我国加入WTO以后,贸易合作范围逐步扩大,涉税案件的复杂性、多样化,增加了税收征管的难度。国际性公司的偷、逃、骗、避税等行为、手段层出不穷,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具有国际可比性,要求对我国税制进行结构性调整和制度化创新。然而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完全依从于税法规定,极大地影响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的接轨。为了符合税收的国际惯例,改善投资环境,防止国际避税,维护我国经济利益,建立独立的税务会计就显得非常必要。

2.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差别日趋明显。目前我国企业会计纳税主要依据财务会计账簿记录和会计报表,会计人员缺乏相关税务系统知识,无法准确地计算税金并进行申报纳税,只能机械地接受税务机关的指示或处理。现行税法、税制日趋完善,与财务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差别日趋明显,其核算结果包含的内容、数额和时间不同,如果强求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一致,使会计核算实现两者的兼顾,事实上是十分困难的,而且必然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微观决策价值,甚至会损害其客观性,使之不能真正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只有将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中独立出来,才能真正实现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各自的目标和职能。

3.促进企业增强法律意识,降低纳税风险。国家的税收政策是根据全国的经济情况制定的,具体到某一地区、某一行业、某一产品、某一项目,可能因主、客观原因而使经济状况相对悬殊,有的可能获得推迟纳税期或减免税照顾,有的就可能不予照顾。企业纳税人应该做守法人、文明人、精明人,在履行纳税义务的同时,也要充分享受纳税人的权利,如有权申请减税、免税、退税;有权请求税务机关解答有关纳税问题;有权对税务处罚要求举行听证;有权向上一级税务机关提出复议;对上一级税务机关的复议决定不服时,有权向人民法院;对税务人员营私舞弊的行为,有权进行检举或控告;有权在税收规定允许的前提下综合权衡各种投资方案、经营方案与纳税方案,使其形成最佳组合,即进行税务筹划,从而达到既合法纳税,又可达到税收负担最低化、降低纳税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篇8

【关键词】 税务会计;税法;教育教学;整合

税务会计能否单独成为一门学科,或者说税务与会计是统一还是分离,人们对这个问题仍然存在争论。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税务会计作为会计学科的一个分支,统一是暂时的,分离是发展的趋势。但是,对于财会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而言,税务会计知识教育应该成为其教学计划中的重要内容。

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税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与相关课程的衔接等方面确实存在一系列问题,尤其是与《税法》课程的整合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一、《税务会计》课程教学的意义

参考国内高校财会类专业本科阶段的教学计划,几乎所有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税务会计方面的课程,有《企业税务会计》、《税务会计》、《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税务会计实务》、《税法》等等,这说明对于财会类专业的本科教育而言,税法以及税务会计知识已经成为其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对于社会需要而言,更体现出对于税务会计人才的热切需求。根据有关社会机构的调查,未来十年我国急需的13类人才当中,税务会计师居于首位。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既然社会对税务会计人才有旺盛的需求,因此,在财会类专业教育中开展《税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就十分必要。

另外,对于大学生而言,面临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他们也渴望摄取税务会计方面的知识。比如,报考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评估师等资格考试,财会类专业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都会或多或少地涉及税法及税务会计方面的知识。

二、《税务会计》课程与《税法》课程的关系

根据调查,有些高校在财会类专业教学计划中只开设《税务会计》或者《税法》一门课程,将其设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也有些高校同时开设《税务会计》和《税法》两门课程,将《税法》设置为必修课,而将《税务会计》设置为选修课;或者同时设置为必修课或选修课等等情况,并且授课学时也存在一定差异。总而言之,这些设置方案没有统一的规范。当然,各个高校为了体现各自的特色,对于同一专业的教学计划存在差异可以理解,但是,对于同一学科而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遵循其自身规律是毋庸置疑的。

税务会计是以国家现行税收法规为准绳,运用会计学的理论与技术并融汇其它学科的方法,以货币计价的形式,连续、系统、全面地综合反映、监督和筹划纳税人的税务活动,以便正确、及时、足额、经济地缴纳税金,并将这一信息提供给纳税人管理当局和税收机关的一门专业会计。税务会计研究的既是会计中的税务问题,也是税务中的会计问题。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国家权力和意志的体现,属于国家法律的一个部门。

尽管两者属于不同的范畴,但两者之间的关联非常密切。税法是税务会计的依据,税务会计是税法在会计核算当中的体现。因为纳税人的任何涉税事项在会计核算时都必须以税法的规定为依据,而税务活动也必定引起纳税人的相关资金的运动,从而在会计核算中要进行反映,这也体现了税务会计学科的边缘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税务会计》和《税法》两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笔者认为,不宜人为分割,而应该进行整合。

三、《税务会计》课程与《税法》课程的教学整合

(一)教学计划方面

在开设财会类专业的很多高校,其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和审计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分别设置了《税法》和《税务会计》两门课程,把《税法》课程作为先到课程,而后开设《税务会计》课程,授课学时都在40学时左右。这样做的结果使两门课程都没有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税法》课程的讲授可能会依赖于《税务会计》课程,但局限于课时,对于税法条文及法律精神的讲解不够深入;而《税务会计》课程可能会基于《税法》课程已经开设而泛泛讲解的有关的会计核算内容,对于税法与会计的差异等重要内容可能会涉及得很少。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学生对于两门课程知识的学习处于脱节状态,不能把税款的计算缴纳与会计核算紧密联系起来,或者在学习《税务会计》课程时已经遗忘了《税法》课程的内容,并且不能够深入地理解税法与会计的差异形成、处理原则、实务操作等重要内容,而这些内容又恰恰是《税务会计》课程的精华所在。

高等院校专业教学的目标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并要有所发展,而现在人为地将其分割开来,违背了相关知识的关联性,背离了教学规律。因此,应该对教学计划作出调整,将两门课程合二为一,设置为《税务会计》或者《税法与税务会计》。根据其教学内容,课时设置为60至70为宜。

在整合之后,应将《经济法》、《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作为先导课程,尤其是《财务会计学》应该在《税务会计》课程开设的前一个学期开设。当然,《基础会计学》作为《财务会计学》的先导课程,理应在其之前开设。《经济法》作为经济学、管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一般都在本科学习阶段的一年级下学期或者二年级上学期开设,符合教学要求。

在实践教学方面,基于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辅相成的实务现状,将《税务会计》课程的知识体系融入到以《财务会计学》课程为框架的会计手工综合实验当中较为合理,这也符合会计对于经济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现实要求。

(二)教学内容方面

《税法》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分税种介绍税制构成要素,包括总则、纳税义务人、纳税范围、税目、税率、税额计算、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税免税、法律责任等;而《税务会计》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纳税主体对于涉税事项如何进行会计核算。两者涉及的是同一问题的两个阶段,而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或者两个独立的问题。如果将两门课程分割,将会给《税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带来一些问题:对于《税法》课程的内容是否涉及,涉及多少?而在实际教学中又不得不涉及,这样则会产生教学内容的重复,在教学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又该如何分配?

教育教学应该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而不应该片面强调获取专业知识。因此,整合之后,《税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安排的总体思路为:第一章介绍税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第二章介绍税收及税法的基本知识;第三至第九章分别介绍增值税、消费税、关税、营业税、资源税、所得税、其他税法的基本税制要素及其会计处理,其中,第九章其他税会计的内容多少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适量安排。除了第一、二章内容之外,其他各章都是以一个税种为主线,将计税依据的确定、税款计算、纳税申报、税款缴纳到会计处理各个环节联系在一起,有利于融会贯通。

另外,教学内容要做到难易搭配,轻重兼顾,比较难的内容深入讲解,比如增值税会计、所得税会计、税法与会计的差异等。简单的内容可以作一般了解或者让学生自学,比如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内容。还有些内容可以作适当讲解,比如营业税、消费税、关税、资源税等。在教学计划调整的基础上,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来科学筹划教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方面

传统的教学方法有优势,也有弊端,这要看具体课程的具体内容。对于《税务会计》课程而言,纳税主体的涉税经济事项复杂,并且具有联系性、综合性,并且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回归实践。所以,对于本课程的教学而言,传统教学方法显得无能为力。

整合之后,在继承传统教学方法优势的基础上,采用案例教学并辅助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到案例的分析和实践当中,学生将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让学生在企业以及税务机关进行实地观摩,以增强感性认识。

(四)教材建设方面

结合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整合,教材建设成为两门课程教学整合的关键因素。目前,已经公开出版的《税务会计》方面的教材也有不少,内容编排、写作体系各有不同。由于税法和会计存在差异中的有些问题在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中被回避或者规定得不够清楚,因此,在教材编写中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因此,会计教育界应该集中优势力量,同时吸收企业实务界及税收征管界的人员广泛参与进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全面筹划、广泛论证、科学设计、搜集资料,精心编写一部真正符合教学要求的高质量的《税务会计》教材。

近年来,税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会计和税法分歧的事项也越来越多,对于这些内容,教材的出版和修订往往具有滞后性,容易导致教材中的内容与实际的税法规定不符,与其他学科的教材建设相比稳定性较差,这也是《税务会计》课程教材建设的困难所在。所以,结合会计与税收制度改革的步伐,应该建立《税务会计》教材的快速更新机制,加快修订和更新节奏,保证教学所需,并且做到与时俱进。

四、结论

财会类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较为规范和成熟的专业领域,财会类人才也成为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是,在社会不断发展和经济活动不断丰富的过程中,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全面,并且越来越显苛刻。财会类人才要成为经济建设当中真正的投资理财和管理高手,税务会计知识已经成为其知识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针对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税务会计》课程和《税法》课程的教学整合已经势在必行。

【主要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农产品 食品系统 食品 供给

作为世界发达国家之一,日本的食品供给已变得极为复杂,很难让人确切地把握其组织结构。35年前,农户生产的农产品不经过任何加工,以初级农产品的形式直接进入居民家庭进行消费。而现在,农产品通过食品制造业一次、二次甚至更多次加工而成为加工食品、制造食品,然后再经食品批发业一次、二次甚至更多次批发后摆到超市、便利店的柜台上销售,或者进入到“外食”产业(餐饮业)的餐桌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农产品多数被作为原料,经过加工或用于各种原料的组合,为消费者提供最终的食品或半成品。近年来,新兴的以盒饭、配制菜及冷冻食品为代表的“中食”产品消费正在急剧增长。

从制造食品的供给系统看,原料农产品经过一次、二次加工变为制成食品的配料,最后将许多配料组合起来而成为制成品。由多数食品企业生产配料,盒饭产业和配菜制作产业生产最终产品的产业化流程,就如同汽车制造产业将零部件厂商生产的零件组装加工而制成汽车一样。因此,食品供给变得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在初级农产品以同样的形态在家家户户的厨房被制作成各种菜肴的时代,食品问题就是与农产品的供给相关的问题,即可通过对农业问题的理解而得到解决。当时,由于“食”完全等于“农”,因而也就可以用“食品问题”完全等于“农业问题”的框架来处理食品问题。如今,“食”与“农”之间又介入了许多食品制造业者、食品流通业者、“外食”产业者,“食”已经不等于“农”了,必须用“食”=“农”+“食品产业”的框架来理解。

1.食品系统的概念

食品系统这一用语来源于美、英等食品经济学界所用的Food system的翻译语,起源于欧美。日本学者对此特别重视,借此掀起了一个关于食物问题的新学问运动,甚至设立了食品系统学会。食品系统的概念本身虽然在表达上多少有些差别,但其内涵在发达国家是相通的。

关于食品系统的概念很复杂。当今日本“食”的外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如前所述的“食”与“农”的距离越来越远,两者间介入了食品制造业者、食品流通业者、“外食”产业者等。为了理解当今的“食”,就要把处于“上游”的农渔业,“中游”的食品制造业、批发业,“下游”的食品零售业、“外食”餐饮业,以及作为“湖”的最终消费者组合起来考虑,同时将对其产生影响的诸多制度、行政措施、各种技术革新也包含在内,把它们作为一个系统来把握。

从“上游”的农渔业经“中游”、“下游”到食品消费这个“湖”中这一过程用“food chain”表示,是英国食品经济学界的专用语,其捕捉的是食品从“上游”经“中游”流向“下游”,最后流入“湖”中这一流程。而实际上,现实中有信息逆流,消费者的需求是从“湖”经“下游”超市的POS系统所捕获,再被反馈给“中游”食品厂商,然后厂商就与产品开发相关的原料问题对“上游”提出要求。另外,考虑到食品表示由生产日期变为食用期限,PL法的实施从“食品链”的横向带来了影响。对此可以理解为各种构成要素相互联系,并共同围绕“食”形成一个整体系统。因此,“食品系统”并非把从“上游”到“湖”中的某一构成主体作为核心,而是客观地将这一整体作为一个系统来把握。这是食品系统的明显特点。

2.食品系统构成要素与系统结合的三个契机

2.1 食品系统构成要素

食品系统的主体由“上游”的农渔业,“中游”的食品制造业、“外食”产业以及被比作“湖”的食品消费者等构成。这些构成主体是“纵向”的关系,但必须要注意的是前面提到的流动并不是一味地从“上游”流向“湖”里。虽然“实物”的流向确实是从“上游”流向“湖”中,并不断改变其形态,但信息的流动是可以逆向的。例如:当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后,有关企业迅速开发适应需求的产品,同时及时提供相应制品的原料,这一“信息”的流动就是逆向的,其来源于“湖”,经“下游”捕捉,然后再反馈给“中游”和“上游”。

通常情况下,食品系统的构成要素并不是由相同规模企业组成的,而是在同一水平上大中小企业及家族生产经营并存。这一特征不只是“上游”的农渔业存在,“中游”的食品制造业、食品批发业以及“下游”的食品零售业、“外食”产业也同样存在。因此,它们彼此之间既有“横向”的竞争关系,也有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通过OEM的合作关系,并且有围绕自有品牌(PB)或者围绕交易能力形成的下游大企业与中游中小企业间的纵向一体化关系。各种关系是错综复杂的。

食品系统复杂程度还不止于此。从其构成主体扩大来看,除了从“上游”到“湖”等构成第一主体之外,还存在对其产生影响的其他主体,譬如印刷业、包装业、广告业等。这些对食品系统有间接影响的第二位主体对食品系统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因此,研究食品系统必须对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位主体在内的所有主体间关系进行综合把握。

对食品系统具有间接影响的主体不但包括承担食品广告的广告公司,提供不同行业交流所需“信息”的咨询公司,而且还包括自动售货机的生产厂商等,这些主体在广义的食品系统中成为食品产业的一员。不仅如此,“食”的环境受多种制度制约。譬如,各地纷纷上马的地方品牌啤酒就是由于酒税法将最小规模的2000KL放宽为60KL后才发展起来的。食品系统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法律制度制约。除了酒税法的修订以及粮食管理法改为食粮法外,还有食品表示制度、PL制度、大规模店铺法的运用、食品卫生法的修订等。由于“食”的管理制度的放宽及新法规的建立,使食品系统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这层意思来看,制定这些制度的政策主体也必须是食品系统构成主体中的一员。

2.2 食品系统结合的三个契机

所谓食品系统结合的三个契机,包括:经营组织内部系统、中间组织系统和市场交易系统。现以盒饭产业中生产原料的“零件部门”与生产制成品的“组装部门”之间关系为例加以说明。

经营组织内部系统是将两部门吸纳到企业内实行从零件到组装的一体化经营,其主体间关系是同一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关系,其调整也属于经营内部管理,由决策层来实施。而在市场交易系统中,“零件部门”是由各自独立的企业分工承担组成的,“组装部门”的企业则是通过市场调配零部件。系统内的调整是通过价格由市场来控制,供求

关系直接反映在价格上。

经营组织内部系统与市场交易系统是说明“零件部门”与“组装部门”交易关系的两个典型例子,各有其优点与不足。例如,在经营组织内部系统中,零件由内部供应,因而在质量和数量上可以得到保证,但其组织庞大、内部效率低、对环境适应性不强。而市场交易系统虽然没有以上所说组织上的问题,但在零部件供应上缺乏稳定性。为了克服此类问题,综合考虑经营组织内部系统与市场交易系统的各自优点和缺点,建立了中间组织系统。这种中间组织系统在日本是最一般化的交易形态。例如,相对于代表汽车产业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70万名员工而言,日本丰田公司只有8万名员工。汽车产业的特点是生产许多零部件,然后加以组装成制品。与美国在企业内生产零件相比,日本则是在企业外生产。日本虽然是从外部供应,但并不是从市场购入而是分别向相关零部件企业订购,并且形成长期稳定的供需关系。其中,担当组装工序的丰田企业与担当零部件生产的相关企业形成企业集团,结成一种特定的企业间关系,其系统是以集团为单位来完成汽车制造过程。虽然丰田的员工只有8万人,但以整个丰田企业集团来看,其员工为30万人。即使这样,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70万人相比还是一个鲜明的对照。

中间组织系统既不是以企业个体从内部来供给零部件,也不是通过市场从外部供应,而是以长期交易为前提形成企业集团,通过对外订购而确保其零部件稳定供应的日本式组织关系。这种交易关系就是前面所说的介于经营组织系统与市场交易系统之间的中间组织系统。

在分析日本食品系统时,必须探讨这三种交易关系,特别要认真分析“中间组织系统”,并有必要对个别具体的交易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3.在食品系统中消除无效率与“丰田式管理”

对于食品系统的研究,如果只从实际来把握并没有完成其社会使命,还必须对日本乃至世界的食品系统提出建设性意见。因此,如何评价和改善食品系统主体间关系必须包含在研究范围之内。

关于食品系统所要研究的课题包括如何应对世界性食品危机;将日本农业置于食品系统中什么位置,以解决现实中“上游”不适应“中、下游”变化的问题;因资源、环境问题造成的食品系统被制约以及食品系统自身如何应对这些社会问题等。另外,还有关系到日本食品系统整体效率的问题,即纠正目前系统中存在的效率低下问题等。

最近经济学中提出的相对于“福特模式”的“丰田模式”,对理解和研究食品系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在20世纪工业化大生产基础上产生了福特生产线。由于T型福特生产线的大批量生产方式,汽车这种耐久产品被大众所接受。之后这种“福特模式”生产方式被许多行业产业导入,不过其单功能的专业化分工与被传送带所强制的劳动导致了人际关系的疏远,就如卓别林在喜剧电影《摩登时代》中描述的一样。单一品种的大批量生产不能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同时还缺少灵活性。在20世纪中后期,人们开始探求一种新的生产系统。 于是,标榜“Just in time”即准时生产的日本汽车厂商的“丰田模式”便登场了。这是丰田生产车间从1953年利用优选法设计的,在石油危机之后其效果得到世界的关注,国外学者以此为例展开了广泛的研究,议题是其生产方式是取代还是改进了“福特模式”。有人认为丰田方式是将福特方式的纵向协调关系部分性地让位给了合作伙伴网络,也有人认为价格低、车型车种多样化的日式生产系统克服了福特生产方式所面临的危机。作为具有发展前景的第二代生产模型终究会被欧美等国迅速引入,这些见解已在大多数人中形成共识。

“丰田模式”使多样化需求、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成为可能。现对“丰田模式”的精髓之一“Just in time(JIT)”即准时生产加以论述。

JIT的目的是要彻底消除无效率(如生产过剩的无效率、存货无效率、搬运无效率、加工过程无效率、库存无效率等),而将“前项工程对后项工程供应”的固有思考方法逆转,改为“后项向前项索取,在需要的时候,索取需要的物品、索取需要的数量”,“前项只生产后项所需要的数量”的生产方式。这种在需要的时候提供需要的零件和需要的数量的方式是采用“车间信息板”进行信息交换和通报生产情况,这就是“JIT”。丰田于1962年在公司内全面采用,1965年全面应用于外协厂。

这种生产方式的创造者大野耐一后来担任丰田汽车副社长。他的“JIT”想法是从超市得到的。实际上,便利连锁店的霸主“7-11”从很早的时候就已采用这种方式了。

篇10

关键词:会计专业;企业纳税管理;课程建设

目前,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的培育目标是熟练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分析处理会计业务的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主要是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为主干专业课,辅以会计模拟实验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种课程体系的设置,只注重对学生会计专业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对税收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突出表现在税收课程的设置单一,多数院校只设置《税法》一门税收课程,不能满足实际工作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在开设《税法》课程的基础上,应再开设一门税法的应用型课程———《企业纳税管理》。

一、《企业纳税管理》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纳税管理

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会涉及不同的纳税事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纳税管理是企业纳税管理的中心环节与核心内容。通过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涉税事项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纳税成本,取得最大的税收收益。

(二)企业纳税活动的筹划管理

纳税筹划是纳税人以降低纳税风险,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的,在遵守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企业纳税事项进行事先安排、选择和策划的总称。纳税筹划是该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介绍纳税筹划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针对纳税人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的各税种,从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每一税种的构成要素,以案例的形式全面地介绍了各种行之有效的纳税筹划方法。

(三)企业纳税活动的核算管理

纳税核算是纳税企业依据税收法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企业发生的涉税经济活动或事项分税种进行计量、记录、核算、反映,准确传达纳税信息的一种专门工作。纳税管理是综合性非常强的一种管理活动,而纳税核算规范、账证完整是纳税管理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企业会计核算不规范,不能依法取得并保全会计凭证,或会计记录不健全,则纳税管理的结果可能无效或大打折扣。

(四)企业纳税程序管理

企业纳税程序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应遵循的法定手续和先后顺序。企业纳税程序管理既是纳税人正确履行纳税义务的基本步骤,也是税务机关实施税收征管的一般规则。企业纳税程序管理包括对企业纳税全过程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的程序进行组织、协调、监督、控制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具体内容为税务登记管理、涉税事项的认定与审批管理、发票管理、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四个方面的内容。

(五)企业设立、重组及清算的纳税管理

企业的设立业务是公司运营的开始,企业的重组与清算是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以外发生的法律结构或经济结构重大改变的交易及经营活动的终止。企业设立、重组与清算均涉及重要的纳税事项。

(六)企业涉税关系的协调

企业不可避免地要与税务机关发生关系。企业在接受税务机关税务管理时应积极与税务机关进行沟通,接受税务机关对企业纳税工作的指导,建立良好的征纳关系。但是,在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对于税务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或适当性问题,经常会产生认识上的分歧,并由此产生税务争议。通过了解企业涉税关系的协调方法,可以帮助纳税人寻求适当、有效的方式及时予以解决,以最大限度地确保企业的利益。

(七)企业纳税风险管理

企业纳税风险管理是企业依据税收法律法规及相关经济法规,对其纳税计划、纳税过程和纳税结果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的活动。由于经济活动的多样性、税法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管理者对税法的认知程度等原因的存在,使得纳税风险成为每个企业纳税活动中必须面对的问题。通过对纳税风险的管理,可以及时纠正企业纳税活动中存在的错误,最大程度的降低纳税风险,保证企业纳税管理总目标的实现。

二、《企业纳税管理》教材的特点及建设

教材改革是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应用型本科教材不能照搬研究型本科教材,要体现以技能教育为主的基本思想。当前,有些本科院校也开设一些税法的后续课程,如:《纳税会计》《纳税筹划》等。首先,这些课程只是从某一角度研究税务工作,缺乏全局观念;其次,《纳税会计》的很多内容与《财务会计》重复,单独作为一门课学习意义不大;最后,《纳税筹划》课程的内容偏窄,主要内容围绕减轻企业税负的目标进行,只能作为企业纳税管理的一个方面,作为一门课程开设不利于全面了解企业纳税管理内容。《企业纳税管理》教材的特点是将企业纳税管理的所有内容编写在教材中,突出了企业纳税管理过程中的实务操作性,将纳税管理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以具体计算、案例分析和图表等形式表现出来,着力体现各税种之间的联系。我校在《企业纳税管理》教材建设中,进行了适合应用型本科特点教材的编写尝试,已经编写出的《企业纳税管理》教材在校内作为内部教材试用三年后,于2015年8月在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通过对《企业纳税管理》课程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税收法律进行企业纳税管理的技能,提高了学生对企业涉税业务的处理分析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对授课教师的要求

《企业纳税管理》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对授课教师的知识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一是要求授课教师具备丰富的法律知识,二是要通晓会计知识,熟悉企业会计核算实务,三是要求授课教师具备税务实务操作经验。

参考文献:

[1]吴东丽.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的构建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6(21):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