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风险分析与对策范文

时间:2023-09-12 17:18: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业风险分析与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业风险分析与对策

篇1

当今时代,高新技术企业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风险投资又是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相关力量,技术创新能力又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先通过理论分析得出风险投资对高效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两大效应,分析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风险投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

一、导言

在当今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新经济时代,将知识和技术迅速转化为产品、服务及生产力的能力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甚至可以说,谁在这方面的拥有的能力强,谁将居于这个世界的经济制高点。而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将知识与技术转化为现实产品和生产力的先锋企业,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证研究表明,高新技术企业重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能力是高新技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学术界的关注。

高新技术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而高新技术企业不同于传统企业,其所处的行业通常还未发展成熟,因此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因此很难从传统金融领域获得其所需的大量资金,制约着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故而需要一种新的融资机制的产生。在这种情况下,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机制应运而生。风险投资是由专业投资者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美国风险投资协会)。它是有由经验的专业人士运作的一种资金运作方式。因此,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促进关系便成了众多学者和研究的对象。国外学者Korturm和Lerner以1965-1992年间的美国20个制造行业的年度数据为样本,考察了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经过分析发现风险资本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大约相当于其他资本的3倍。一个行业内风险投资活动的增加,将会伴随着专利发明率明显升高的现象。本文基于前人研究的结果,从理论来进一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篇2

关键词:创业板上市公司 财务风险

创业板是为成长型、科技型以及创新型企业提供的一条新的直接融资渠道,创业板上市企业主要是一些达到《证券法》新规定的发行条件但尚未达到主板上市标准的中小型企业,创业板的设立为风险投资提供了退出渠道,从而推动风险投资快速发展。从全球范围来看,创业板市场都以高风险性著称,如著名的纳斯达克市场企业退市率一直居高不下。有资料表明,1995年到2007年间,纳斯达克的退市公司数量接近或超过同期新上市公司的数量,尤其从1999年到2001年3年间,纳斯达克退市公司占美国市场退市总数的比例达到40%。我国创业板市场自运行以来,市场风险已经显现。从已经公布的2011年三季报可以看出,不少创业板公司上市之后和上市之前判若两样,业绩下滑,财务状况变差。统计数据显示,在2009-2010年间,创业板公司有32家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出现负增长,更有76家之多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在2011年前三季度出现净利润呈现负增长。以“高成长”性著称的创业板企业,其成长性垫了底。虽然由于运行时间短,创业板还没有出现退市企业,但财务状况持续恶化,终将会给创业板企业和投资者带来损失。因此,加强对创业板企业财务风险研究,帮助广大投资者认识创业板企业风险性,避免投资风险是非常必要的。

财务风险分析模型选择及多元判别模型形式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是由分析者通过对企业财务运行状况、组织管理的各种风险综合判断得出风险结论的方法。常用的有标准化调查法、四阶段症状分析法、三个月资金周转表法、流程图分析法及管理评分法。定量分析法是利用掌握的大量企业财务统计资料,运用数学模型或数理统计方法对统计数据资料进行加工处理,而得出分析判断结论。定性分析依靠主观判断,主观随意性强,缺陷明显,定量财务风险分析方法引起更多关注和研究, 各种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定量分析模型陆续出现。按照所选预测变量信息的不同,已发展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有:一元判别分析模型(Univariate),即单变量分析模型;多元判别分析模型(Multiple Discriminant Analysis,MDA);多元逻辑回归模型(Multivariate Logit Regression,MLR);人工神经网络模型(BP-ANN)。我国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有3种,即多元判别分析(MDA)、多元逻辑回归(MLR)和BP人工神经网络(BP-ANN)。

多元判别法主要原理是通过统计技术筛选出一些变量,这些变量满足在两组间差别尽可能大,但在两组内部的离散度最小的条件,使得多个标识变量转换为分类变量时信息损失最小。多元判别法具有数据易得、结构简单、计算方便等优点,如果财务指标选择合理,模型有很高的预测准确性。本文选用多元判别法构建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数量分析模型。

判别分析是判别研究对象所属类别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判别分析时必须已知观测对象的分类和一些表明观测对象特征的变量值。判别分析就是要从这些变量中筛选出能提供较多信息的变量,并使用筛选出的变量建立判别函数,要求建立的判别函数对观测样本分类时的错判率最小。本文主要研究两类分司:一类是财务风险公司,另一类是财务良好公司。通过找出反映这两类公司相关性高的特征变量而建立判别函数,作为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分析模型。模型的形式是:

PS=a1X1+a2X2+a3X3+…+anXn+C

其中:PS为判别值,X1、X2、X3…Xn是反映研究对象的特征变量,如财务比率。a1、a2、a3…an为各变量的判别系数,C为常量。

财务风险分析模型建立

(一)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基本情况

我国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于2009年10月30日上市交易。28家上市公司行业分布涉及6大行业,资产规模最小的为3.64亿元人民币,最大的为27.43亿元人民币,平均资产为9.90亿元人民币,具体行业分布和规模情况如表1所示。

(二)样本选择

样本选自A股上市公司,数据源于证券时报网数据库。样本选择原则是:样本企业所在行业要与28家创业板上市企业相同,样本企业规模(总资产)要与28家创业板上市企业尽量接近。最后选择了符合条件的样本数量112家,其中有56家ST公司和56家非ST公司。样本公司行业分布及规模情况如表2所示。由表2可见,样本企业总体平均规模与创业板企业非常接近,样本企业平均资产与创业板平均资产比例接近1,仅有社会服务业偏差大一些,但所占企业数量有限,对样本总体影响不大。

(三)财务比率选择

财务比率可从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四个方面来选择,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特点和数据的易得性,本文选定如下11个财务比率作为分析的起点: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股东权益;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净额;营业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应收帐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应收帐款净额;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总资产;股东权益比率=股本权益/总资产;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上年总资产)/上年总资产;净现金流量对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要业务收入)。

(四)模型建立过程

模型建立过程是根据已知观测量的分类(0,1)和表明观测量特征的财务比率变量,推导出判别函数,并把各观测量的自变量值回代到判别函数中,根据判别函数对观测量所属类别进行判别。首先将112家公司随机分成2组,第一组有56家公司,其中有28家ST公司,28家绩优公司;第二组也有56家公司,其中同样有28家ST公司和28家非ST公司。第一组样本作为推导建立判别函数的估计样本,第二组作为检验判别函数的测试样本。然后将估计样本组财务数据输入SPSS统计软件,利用软件中的判别分析工具来帮助计算,建立模型。经过判别分析,从原来的11个特征财务比率变量中最后推导出只有6个变量的判别函数,即:

PS=0.002X1-0.034X2+0.414X3+

0.004X4+1.067X5+0.03X6-2.046

(1)

其中:X1为净资产收益率,X2为流动比率,X3为经营现金流量对负债比率,X4为总资产增长率,X5为总资产周转率,X6为股东权益比率。

(五)判别函数检验

表3给出了判别函数所能解释的方差变异,可以看出判别函数解释了所有变异的100%。“Wilks`的Lambda”表格用来检验函数有无统计学上的显著意义,从Sig值看,判别函数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都是很显著的。

实证分析结果

估计样本分类的准确性。用建立的判别函数对56个估计样本可以很好分类,结果令人满意,非ST企业有25家判别分值大于0.4,ST企业有25家判别分值小于0,如果将判别分值大于0.4作为非ST企业判据,判别分值小于0作为ST企业判据,原始样本错判2例,准确率达到96.4%(见表4)。

临界值的确定。根据估计样本判别值的分界线可以选择0和0.4,但还需要测试样本检验。为此,用建立的函数(1)式算出56个测试样本公司的PS值(见表4)。结果表明非ST公司中,估计样本和测试样本共有56家,有49家企业PS值大于0.4。虽然有3家ST公司被误判为非ST公司,但根据财务上的谨慎性原则,依然认为PS值大于0.4即代表该公司为财务良好公司。ST公司中,估计样本和测试样本共有56家,有50家PS值小于0。虽然有2家非ST公司被误判为ST公司,可以认为PS值小于0即代表该公司为财务风险公司。另外在PS大于0小于0.4之间,ST公司有3家,非ST公司有5家,因此将PS值处于0到0.4区间的公司判定为财务风险不确定公司。据此可以得出以下判别法则:凡判别分(PS值)小于0的公司被判为财务风险公司;凡判别分(PS值)大于0小于0.4的公司被判为财务风险不确定公司,需要关注;凡判别分(PS值)大于0.4的公司被判为财务良好公司。

首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分析

运用以上判别模型对首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风险分析。数据来源于证券时报网,采用2010年年报数据,计算结果见表5,首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总体PS分值不高,最高得分仅为0.78,远小于估计样本组的最高得分2.92和测试样本组的最高得分2.47,说明首批上市创业板企业财务表现没有预期的好。具体看,28家中有15家企业财务状况良好,4家企业财务状况有风险,有9家企业财务风险不确定,需要关注。

综上,创业板自运行以来,表现难以让人满意。特别是经过精挑细选的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成长性一般,估值水平偏高,有部分企业可能发生财务危机,因此对于创业板应该格外关注。此外,本文建立的模型变量少、数据收集容易,操作快速、简便、成本低,预测效果佳,可作为投资者投资决策的辅助工具,广泛应用于证券投资实践中。

参考文献:

1.陈越.财务危机预替指标体系的构建[J].会计之友,2005(2)

2.徐良平.中小企业创新融资与创业板市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D922.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3-0100-02

一、问题的提出

材料:据2009年11月20日的温州商报报道,毕业于温州大学的小捷(化名)在毕业前夕的5月份和几名低年级的同学共同投资2万元创办了一家免费电影网站。然而,他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其在校期间创办的这家网站被杭州某影视公司以“版权侵权”,要求索赔60万元,这样的索赔数额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个天价。目前,他们已收到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传票[1]。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教育部部长袁贵仁2009年12月20日表示,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2]。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中,创业教育已成为十分重要的内容,大学生的创业问题也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众所周知,大学生创业普遍既缺乏经验又缺乏资本,所以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大部分精力是放在培养大学生突破知识、经验、心态、创新、资金等众多限制因素的能力,而很少关注创业过程中的法律问题。纵观学者的研究,也基本上是从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大学生的创业问题来进行研究,鲜有从法律风险及防范角度来进行研究的。然而创业离不开法律,虽然实际中往往会因大学生违法情节较轻有关部门作出免予处罚或由当事人私了,但市场经济所确立的规则不会因为大学生的特殊身份而自动“让路”,正如上述材料中提到的小捷也只能等待用法律的方式来解决创业中碰到的法律问题。因此,分析大学生创业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并加强大学生创业的法律风险防范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二、大学生创业存在的主要法律风险分析

(一)创业组织设立形式选择的法律风险分析

一般而言,大学生进行创业所能选择的组织形式包括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形式。根据中国有关法律制度的规定,这些不同形式的组织和个体,其投资者承担的责任是不一样的。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者对该组织形式的债务要承担无限责任;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对该企业的债务承担的是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则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仅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因此,大学生创业者在选择创业组织形式时,就需要了解不同组织形式存在的法律风险,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投资的组织形式。无论是选择何种组织形式,大学生创业者都必须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领取营业执照和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开始营业,这一点也是大学生创业者必须要了解的。

(二)创业组织运行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分析

创业组织运行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比较复杂,涉及面广,不仅有组织内部治理问题、而且会牵涉合同、税收、票据、不正当竞争、产品质量、劳资纠纷、商标和专利侵权问题等等,可以说是举不胜举。

1.合同法律风险。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法律风险主要指在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遭受利益损失的可能性。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签订各种合同,如租赁合同、买卖合同、运输合同等,由于缺乏对合同法律知识的了解,大学生创业者掉进合同陷阱的情形比比皆是。在订立合同时,可能产生法律风险的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订立合同的当事人主体资格是否合法,即是否具备订立合同的资格;二是订立合同的内容是否合法。这就需要在订立合同之前先做必要的调查和了解,以确保订立的合同是有效和可以履行的。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发生的法律风险主要是一方当事人违约或丧失了履约能力,这时必须及时做出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或暂停履行的决定,以避免损失的扩大。值得注意的是,口头合同往往会因举证不能而使自己处于被动,因此建议大学生创业者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并尽可能地把合同条款约定明确,以避免产生歧义。

2.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知识产权又称智力成果权,是指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成果依法享有的各种权利,包括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是企业非常重要的无形资产。对于专利权和商标权的取得,要提出申请并经审查通过后方可享有,而著作权只要符合条件,则一旦完成便可享有。一旦某个主体取得这些权利,便享有了专用权和排除了其他主体的使用权,但他们享有专用权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的。实际中,大学生创业者因不懂得知识产权法律知识而侵犯他人权利和不懂得维护自身知识产权的例子大有所在,文章开头的两则材料便是典型的例子。因此,大学生创业者必须学习和了解这方面的内容,做到既不去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同时又学会依法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

3.税收等其他方面的法律风险。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其中也包括对大学生创业初期的税收减免等。但是大学生创业者也必须知道,开业初期要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期限一过就要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等。此外,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不可避免要招工,这就需要掌握《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规定,确保不会因突如其来的劳资纠纷等导致创业组织的终止。还有,大学生创业者也应该根据创业组织经营的具体情况了解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的主要规定,以保证创业组织的合法运行。

(三)创业组织终止的法律风险分析

创业组织的终止主要指创业组织主体资格的消灭,究其原因主要是因无法正常运转而倒闭或破产、投资者决定解散、违法经营被吊销营业执照等。创业组织终止时的法律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业组织已终止而未及时办理注销登记导致创业组织被不法分子冒用带来的风险;二是创业组织本身存在的法律风险,如上文提到的,个人独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的投资者承担的是无限责任,因此不会因创业组织的消灭而导致投资者责任的消灭,但如果采取的是公司组织形式,则投资者就可以通过破产程序来免除创业组织不能承担的债务的责任。

三、大学生创业中加强法律风险防范的对策

(一)创业者层面

法律是一把双刃剑,善用者会用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不会使用者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大学生一方面由于创业和经营方向知识的欠缺,没能意识到法律隐患,可能对法律犯而不知;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在利益的驱动下,忽视法律风险,明知故犯。因此,对于创业的大学生而言,创业之前可以先通过假期实践等方式,先了解和学习与创业和经营相关的重要法律知识,了解中国政府和高校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一些政策,努力做好法律风险的事前防范。在创业和经营中,大学生创业者要重视法律,碰到重要合同签订等法律问题,要向律师或相关专业人员咨询,努力做好法律风险的事中控制,降低创业风险。如果因为疏忽或其他原因在创业中发生了法律风险,大学生创业者应勇敢面对,积极运用法律知识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后补救。

(二)学校层面

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离不开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的获取渠道主要是学校的教育。但对于绝大多数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获取法律知识仅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门课,而该课程真正用于讲授法律知识的课时不多,因此大学生能了解到的法律知识也就明显不足。如果要求每个专业都开设相关法律知识课程也是不科学和不现实的。事实上,现在各高校都在积极推进创业教育,并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如果能把创业法律知识纳入创业教育内容就可以达到培养大学生创业法律意识的目的。为此,学校首先可以通过组织有经验的专业老师编写《创业法律知识读本》,并把它纳入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对创业大学生进行集中教育;其次,学校可以聘请有经验的法律工作者和企业家为创业学生开展讲座等,让他们明白不遵守法律是要被“淘汰出局”的;最后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学校应尽可能对大学生的创业活动进行专人指导,让有经验和专业知识的老师成为大学生创业者忠实而可靠的顾问,以防范创业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三)政府层面

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宏伟蓝图 [3]。为此,国家出台了大学生创业贷款等一系列优惠措施,教育部也出台了五项力促创业的举措,各地政府有关部门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温州市政府今年6月就出台了《温州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农业创业就业扶持暂行办法》,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者,财政部门按照1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专项创业补助;金融部门在毕业生创业初期给予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信用担保贷款,贷款利息由当地财政给予50%贴息补助;每年评选出一批大学生优秀创业者并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每年组织一批大学生农业创业者到高校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研修活动;建立大学生农业创业就业基地;对符合条件的在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就业的毕业生,相关事业单位聘用招考时,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录取等 [4],扶持鼓励大学生创业。但从宏观上来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法律制度建设却是空白,让大学生的创业面临着巨大的法律风险。因此,政府要努力构建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法律体系,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扶持的法律制度建设,通过立法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大学生创业者给予特别保护,这也是应对严峻就业形势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的客观需要。

参考文献:

[1]高兴.大学生办网站遭60万索赔[N].温州商报,2009-11-20(5).

[2]袁贵仁.教育系统须全力以赴做好大学生就业安排[EB/OL].新华社,news.省略/c/2009-12-23/114216820364s.shtml.

篇4

关键词:变现 风险控制 防范措施

一、应收账款变现风险的现状

变现风险是指投资者无法在资本市场上以正常的价格将投资对象平仓出货的可能性。投资者需要能够随时收回和转让现有投资,如果在短期内找不到愿意出合理价格的买主,投资者就会丧失其他新的投资机会或面临降价出售的损失。应收账款变现共有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从成本资金转化为结算资金,第二个过程石油结算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企业产品的销售是否能够实现,与这两个过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企业资金变现风险受到内、外两种因素的影响

外部的风险因素是企业所处的社会所处的经济环境,也就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财政金融政策的影响。在国家调控紧缩财政金融时期,容易出现整体市场的需求下滑状态,客观上会使产品销售出现困难,造成企业之间变现、回收等方面的困难。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历来是企业的一大难题,它不但加剧了企业资金的紧缺,而且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为此清理应收账款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少企业的应收账款变现风险。

(二)盲目追求销售业绩,加剧资金周转不灵

很多具有强烈发展意识的中小企业,由于渴望发展,对风险的预期值比较低,因此大量赊销。不合理资金占用会给企业现金流动带来很多问题,创业在多元化发展时,忽视了财务状况的不稳定请以及对应收账款的处理,必将影响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从而使企业货币短缺,长此以往,资金链断裂。

(三)夸大经营成果,加大现金流出损失

目前,我国企业普遍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赊销账务处理全部计入当期收入,企业现金的流入不能从账面上的利润增加来确切表示,但是税金是要按时缴纳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大了现金的流出。当一个企业有过多的应收账款时,坏账准备可能性就大了,未来可能发生潜在的损失难以进行充分估计。

(四)增加了企业资金机会成本损失

企业在拥有应收账款时就失去了利用该货币资金从事证券投资或实业投资的机会,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机会成本。机会成本一般是指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而丧失的应计利息、股利或进行投资而舍弃的利润。在催收账款时,企业也会耗费大量的财力、人力等,无形中加大了成本:由于应收款的延长,也会增加利息费用,导致被占用的资金丧失了时间价值,收回时现值的减少。

二、制定有效的应收账款变现风险的措施

(一)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

管理企业信用风险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都较强,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所以必须要有特定的部门或组织来完成。财务部门来担当信用管理的主要角色,这已经不能适应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需要,为确保信用只能能够切实实现,应单独设置信用管理部门,并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由财务总监领导。确切的说,信用管理部门具有管理客户信用、进行风险分析、进行风险分析、科学制定客户的信用额度等职能,它是连接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桥梁。总之,信用部门应保证使应收账款的损失降到最低。

(二)加强赊销的后续管理工作

在对应收账款的变现风险进行防范的过程中,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经营情况和客户的信誉情况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的制定要根据客户的“5C”即:品质(character)、能力(capability)、资本(capital)、抵押(collateral)、环境(circumstance)进行评估。通过以上分析基本上可以判断客户的信用情况,从而制定商业信用政策做好准备。并按客户设置应收账款台账,这样就可以及时登记每位客户的应收账款变动情况和信用额度使用情况,还应经常性的检查客户的经营情况,定期向赊销企业核对账目,进行追踪分析,通常情况企业应将那些大额或信用品质较差的客户作为考核重点,及时觉察客户的不寻常现象。

(三)完善内部考核制度

防范应收账款变现风险企业必须逐步完善内部考核制度,强化货款回笼指标,落实每笔货款的责任,企业应针对销售人员制定好每月回款比率和最长欠款期限,并在业绩考核、晋升和评优时把回款指标作为重要的指标,财务部门应负监督和追踪责任。比如:提高服务意识,提高售后服务质量,提高产品品质等。

(四)提高产品品质

对企业来说,提高产品品质首先要选择适销对路的产品,并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企业应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聘用先进的技术人员,生产出物美价廉、适销对路的产品,争取顾客“回头率”,并争取采用现销的方式进行销售。这样以来商品供不应求,应收账款就会大幅下降,还会出现预收账款,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应收帐款的变现风险。

(五)对不良客户果断采取现款销售政策。

产品一旦销售出去,就必须密切关注回款情况,对一些不良征兆保持高度警惕,切勿为了追求销售目标,对所有客户均采取赊销情况,一旦对潜在的客户或现有的客户出现以下情况的均列做不良客户资料:企业员工辞职者增多;客户附近的房子有“拆迁”字样;向客户讨债的增多;进货量突然减少;内部矛盾加剧,主页设备转移。为了防范风险采取现款销售回避应收账款变现风险。即使客户破产,企业至少应该进入破产保护期的公告,及时与破产客户的律师联系。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合理有效地防范与控制应收账款风险是企业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财务部门即企业领导应引起高度重视。经营部门也应树立全新的营销观念,及时了解有关客户信息,加强客户信用管理;财务部门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加强监督,力求将应收账款控制在合理水平上,把应收账款变现风险合理控制到最低。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农业银行 产业集群 金融服务 优势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1-187-02

现代产业集群发展与金融的关系密切。一方面,现代产业集群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不同于个体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更大,对金融服务方式的需求更趋多元,对金融服务的便捷性、成本和效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现代产业集群化也为金融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集群化发展的产业通常为当地优势产业,政府扶持较多,未来成长空间较大,是金融机构重要的客户群,集群内企业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节约金融机构的运行成本。农业银行是地方金融巨头,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积极支持当地优势产业集群发展,这不仅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农业银行自身发展壮大的需要。

一、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是台州政府方向性工作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台州制造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了汽摩及配件、缝制设备、家用电器、医药化工、塑料模具及船舶制造等六大主导产业,部分区块已成为全国性的专业化生产基地。2011年台州市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进入全面启动建设,加快集聚发展的新阶段。加快推动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对于促进台州工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提升集群发展水平。加强与国家出台的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衔接,重点加强对新能源、海洋生物、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以及装备制造等产业项目的培育,积极打造新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嫁接,给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积极推进5个省级产业集群示范区和36个县市级产业区块的转型提升工作。全面贯彻工业投资导向目录,依照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加快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着力促进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沿海产业带建设,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先进装备业和临港型工业,使之成为产业集群的配套基地。

2.以自主创新为导向,增强核心竞争力。在技术创新方面,通过资源集中配置和政策资金扶持,引导帮助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和技术中心,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加强产学研合作。建设主导行业共性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为行业内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在品牌创新方面,不断提升“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中国缝制设备制造之都”等区域品牌的知名度,推进区域品牌、行业品牌和专业商标基地建设,促使区域、行业、企业与品牌的良性互动,带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逐步推动“台州制造”向“台州创造”跨越。

3.以扶优扶强为抓手,优化企业规模结构。按照“上市一批、培育一批、改制一批”的总体思路,制订企业上市规划,落实企业上市措施,大力培育上市后备资源,稳步推进企业上市。引导企业采取并购、联合、控股等方式实施资产重组,整合区域内资源,实现产业链上的低成本扩张。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形成与大企业大集团相配套、相协作的中小企业群体,提升集群竞争优势,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融资担保、管理培训、创业辅导等专业服务。

4.以生产业为重点,推动结构优化。大力发展商务区、专业市场群、综合物流园区、城市综合体等与工业发展双赢配套的生产业项目,全力优化工业发展环境。推动企业主辅业分离工作,鼓励企业内部服务外包,促进设计、物流、营销、策划、技术等专业化服务发展。支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发展,提升行业研发水平。鼓励和支持股份制商业银行做大做强、做精做专,激活本地丰厚的民间资本,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5.以节能减排为载体,打造低碳经济。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谐共融”的总要求,加强节能减排,推行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全力推进生态台州建设。深入开展“四节”(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程建设,严控污染物排放。坚持节能优先,推广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现代产业集群的融资优势及风险分析

台州现代产业集群的特点,决定了融资的优势:

1.降低银行交易成本。由于企业集群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企业的产业特性比较容易把握,加上集群内部形成了比较紧密的分工联系,银行很容易从客户在产业链条中的地位、关联企业的状况等方面判断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由于地理上的邻近性,集群内企业之间往往比较熟悉,银行可以方便地从其他企业间接了解目标企业的相关信息。银行给同一集群的众多企业贷款,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监督都可以“批量”进行,可以克服银行给单个中小企业贷款时规模不经济问题。对于相同类型的企业贷款,通过业务流程的标准化,也可以大大降低每笔贷款的管理成本。

2.降低银行信贷风险。企业集群内企业的“地区根植性”有利于降低违约率。一方面,集群内中小企业是通过专业化的分工和协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由特殊的社会网络相维系,依赖于集群专业化市场,迁移的机会成本高。另一方面,企业作为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如果有违约行为,信息会在其上、下游及同行间迅速传播,由于集群内企业间交易常以信用为纽带,信誉不好的企业交易成本高,在集群内很难生存。

3.增加了信息的对称性。减少了事前的逆向选择。集群内由于众多企业围绕某一产品系列发展,产业特性明确,而且由于地理接近性,银行对本地的企业状况比较了解,对企业信贷迫切程度熟悉,从而减少了逆向选择,增加了企业贷款的机会。

篇6

关键词:记账;风险;小企业

一、引言

经常听到会计人员为了每月赚取几百元的记账服务费,却因涉嫌假账或发票虚开等而被经侦科传讯。由此可见,记账行业存在巨大的风险,那么业务要不要继续,这是记账会计人员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记账是指会计咨询服务机构及其他组织经批准设立会计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接受独主核算的委托,代替其办理记账、算账、报账业务的一种社会性会计服务活动。记账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小型企业,主要的服务内容是企业的日常月度财务处理,纳税申报,以及财务的其他事项。小企业公司规模比较小,职工人数及产值等较少。建设一个完整的财务部门所产生的成本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是无力承担的。而且财务体系在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往往选择“亲戚、朋友”来管理,但忠诚度有余专业性不足,于是一种更适合他们的模式,那就是由专业人士记账,将这一部分不是很懂的模块交给有经验有胜任能力的人来做,而且不必全职去企业上班。既可以节省企业的开支又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税报账等方面的成本与风险可能找到了一个相对的平衡点。但是从事记账的广大会计人员,是否意识到赚钱的同时承担的风险,以及如何去识别,防范及应对呢。

二、小企业记账服务的风险分析

1.风险来源

(1)宏观经济环境方面

报道说我国有近70%的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偷漏税行为,小企业尤为突出。有部分小企业主,文化基础较差,纳税意识淡薄,挣得的血汗钱,很不情愿缴税。

(2)企业方面

第一,业主没有足够税务风险意识,少缴税是根本大计;第二,企业提供不了真实合格的原始资料,如他们买材料了但没有得到相应的发票,或是拿到了发票也未必是真正发生业务的供应商;为节约成本,不想设仓库台账,没有进出库管理,存货进出没有可依据的原始凭证;第三,出于人情帮朋友亲戚代开发票,或是为配合客户方面的要求虚开发票;第四,为应对财税少缴税、少报收入和为获得银行的贷款指标会计造假账假报表等等。

(3)记账服务者方面

面对赚钱机会不去努力的识别风险,没有过硬的专业理论,或没有足够的工作经验,或没有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或接受了不能胜任的业务。

(4)沟通及协调方面

企业与记账单位没有签订服务合同,没有明确对应的责任和义务,沟通不够,常处于被动地位。

2.风险危害分析

一方面是来自记账服务人员的不胜能力和失误导致纳税人多缴纳税款或罚款。第二方面,来自企业的违规操作,拔出萝卜带出泥,连带了记账人员。具体来说:在经济上,可能面临企业的拖欠费和代垫小额款项,或被有关部门罚款。执业方面,可能会被有关部门吊销执业证书,或是被通报,影响了声誉。司法方面,可能会被经侦科传讯,严重的会引起牢狱之灾。面对着显性或隐性的巨大风险、税务局越来越完善的纳税评估体系、以及网络系统越来越透明,会计人员不能再抱着侥幸的心理,执业时刻不能小看险情。

三、小企业记账服务的风险规避对策

每一个会计人都不想拿 “白菜”的价,承担“贩毒”的风险,平时业务应如何操作才能减少职业风险,不碰到“地雷”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带着“眼镜”筛选老板或业务

客户选择时不能饥不择食,剜到篮子不一定是好菜,会计人员应有所选择,不诚信的老板不合作,不能胜任的业务不能签约。永远以质量取胜,不要为做更多的业务赚更多的钱为目标。谨慎选择老板及选择业务模块,赚 “放心”钱。

2.做“良心账”,做“明白人”,诚信为本

会计人员要严格要求自己,倡导“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守准则,不做假账”。理论上不断充电,为更好的服务储备各种会计制度、财税政策、会计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性的特殊惯例等相关知识。人格上要恪守职业操守,明白“怎么做”的同时也有勇气对“不能做”的事说不,业务处理要具有独立性,不损害国家的利益。作为职业的“夹心饼”,即使承受着压力也努力去做好沟通企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的“桥梁”。

3.面对日趋完善的监控和评估,坚持底线是根本

国地税各种纳税评估模拟系统的出台,一定程度上挑战了会计人和企业,增值税及所得税税负波动警示、电度与产值的比例警示及税电比警示、原材料及人工等行业的异常波动警示,社保与营业收入和工资总额挂钩等。我们需要与企业主多方面的沟通,利弊分析给他们听,让他们知道“发票飞过海”,故意多开抵扣发票,“虚代开或少开发票”等违法事项的危害性和法律的严肃性。税收交叉比对,电脑联网的核查,偷漏税透明度已不是从前。所以,老板要提高纳税意识,会计人做好企业的内帮手工作,义不容辞。

4.为执行合同有框架依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先小人后君子”。在日常工作中对原始单据必须要有交接单,收到多少张原始凭证,多少张附件单据,都得交接清楚,这个交接单不仅可以防止和老板及出纳员之间发生扯皮的现象,而且,面对税务等部门查账,可以证明我们只是兼职会计,老板给我们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我们做得这些不是我们会计凭空捏造的。另外,会计人员应服务中企业中去,不要一年到头从没有去过车间,一直凭发票做做账,造造报表而已。只有经常去实地比对,才知账实的差距。

5.控制记账业务的质量是关键

建立完整的质量体系,实行多人复核制度,尽量由资质和经验较好的复核较次层次的。对质量层层把关,不欺客户,诚信为本。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全面提高执业胜任能力,所有层次的工作均应当得到充分的监督和复核。记账是知识密集性的行业,对专业性、政策性及时效性方面把握的要求比较高。所以会计人要不断地学习,除了每年的会计继续教育以外,还得不停地刷新知识库。会计人只有懂得更多,跟住政策变更的步伐,才能更好地在岗位上默默燃烧。

6.提取职业风险基金,聘请律师当顾问

执业不当的诉讼案件和赔付金额越来越多,提取职业风险基金,或为职业投保,不至于一有事就心惊胆战。与律师详细讨论潜在的危险,慎重考虑律师给出的建议,将记账的法律责任降到最低。

小企业记账存在巨大的风险,需要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以规范的做账流程为基本点,提高会计服务的相关技能,签约在先和提取风险基金两条线防范,为发展记账的业务提供一个绿色的大环境。

参考文献:

[1]王 蓓:会计改革的实践与认识—以台州为例[M].北京: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

[2]宋文娟:对小企业记账的探讨[J].经济师,2011年第5期.

[3]金菲菲:发展记账业务利弊分析[J].中国商界,2010年第192期.

[4]孙显锋:关于记账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财税纵横,2010年第17期.

篇7

摘 要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国民经济组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当前,中小企业由于历史的原因、发展的过程、自身的局限性,使其可持续发展遇到了瓶颈,逐渐失去竞争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严重缺失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本文在分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并以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为指导,对如何完善中小企业内控制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制造企业 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根据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的相关资料显示,中小型企业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95%以上,为国家提供就业岗位占全国企业法人从业人数总数的80%以上,为国家创造的财税收入占全国财税总收入比重也是很大的。中小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当今,市场竞争激烈、科技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广泛使用、经济日趋全球化,使中小企业难以找到其发展初期的哪样宽松经济环境,甚至给企业创造盈利、乃至生存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同时,资本投资的有机构成越来越高,中小企业盈利空间越来越薄。当今,中小企业正处于如何可持续发展、或者是生存问题的十字路口。国家及时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相关配套应用指引,为企业自我完善、提升竞争能力指明了出路,也为其通过完善内部管理以增加发展动力带来了机会。

一、中小企业固有特点及其给内部控制实施带来的困难

(一)宽松创业环境,养成个人主义习惯

三十多年前,中小企业主乘改革开放这股强劲东风,有的从个体工商户起家、有的从几个合伙人合作创业、有的从乡镇企业发展壮大、有的从国有企业改制转化私有经济、有的从家族合作创业,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企业。这些中小企业,都是靠少数老板吃苦打拼和对市场的主观决断发展起来的,客观上养成了“个人主义”与“生计主义”。由于当初市场竞争不激烈,盈利率高,资本积累快,这些中小企业家自我觉得很有成就感,形成个人老版(或大股东)说了算,谈不上内部控制的约束机制。

(二)只注重眼前盈利,忽视企业长远战略

中小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从不考虑未来市场发展趋势,从不思考企业的发展战略。中小企业在其发展初期,往往把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发展目标,而非以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现代市场竞争理念作为企业发展目标。他们只注重眼前利益和短时效益,不谈企业发展战略等长远规划目标。所以对内部控制淡漠也是很正常的。

(三)家族文化代替企业文化,使员工没有归属感

中小企业的现有企业文化,难以使员工对其所在企业形成归属感。不仅仅是老版认为,连员工自己也把自己与企业之间关系当作纯打工的关系,员工付出劳动、企业付工资。归属感是企业凝聚力的来源,是企业战斗力的保障。另外,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任人唯亲、家族关系把持企业一系列重要岗位,更使员工没有归属感。没有归属感,中小企业很难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因此,中小企业很难建立内部牵制制。甚至有的员工在企业业务处理、对外交易处理过程中,一旦拥有了控制资源,正因为没有归属感,他们就会私欲大发,发生行为。有的员工掌握了一点本公司的专门技术、或商业运作模式,一旦拥有关系资源,往往是另立山头,抢走客户,使企业蒙受损失。

二、基于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一)治理结构很不完善

很多中小企业家依靠自己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和个人的冒险精神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养成了过度信认自己的判断力的习惯。所以不重视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的建立,虽有依法编制了公司章程,都是形同虚设。用人方面实行任人唯亲,决策方面往往是一言堂,办理业务过程经常是一人身兼几职,还认为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会束缚企业的正常经营、耽误时间、影响工作效率。

(二)风险评估严重缺失

中小企业主文化程度不高和思想素质较低,容易满足现状,心无大志,更是没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所以中小企业家风险意识非常淡薄也就不觉为奇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规模经营趋势日益强烈,资本有机构成越来越高,盈利率越来越薄,使得企业经营面临的市场风险越来越高,客观上要求企业主(大股东)重视风险意识,成为中小企业生存的当务之急。

(三)控制活动不健全

中小企业在处理各项具体的经营活动、管理活动、财务活动过程中对内部控制的制衡理念非常淡薄。首先,也是最普遍的,中小企业的原材料采购业务都是企业主或者是主要负责人独自掌控的,这自然而然在企业中形成了一种无制衡机制采购风。企业库存商品中存在质次价高,甚至库存积压,谁去问责?正因为企业主独断专行的作风,授权审批、执行与监督很不健全。三重一大,如企业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运作也是企业主或大股东决定,很少有集体决策的;如有的话,个人擅自改变也常有的事。由于中小企业任人唯亲、一人身兼数职是常有的事,所以对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很难落实到位。

(四)信息与沟通不畅

中小企业规模从小到大,一开始企业业主个人主观上能够观察和判断整个企业的经营情况,方方面面都在掌控之中。因此,养成了各项事务处理都由企业老板一个人说了算。员工与老板很难相见,谈不上什么上下沟通了。企业内部部门增多,层次增加。这时,信息与沟通不畅给企业与外部客户、债权人、投资者、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沟通、信息共享带来困难。这种信息不畅给企业扩大经营、寻找新的市场带来困难;吸引新的投资者也不太可能;内部部门之间协助效率低下;员工之间形成隔阂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效率和潜能。

(五)内部监督严重不够

中小企业业主往往从用人成本方面考虑,对内部监督制度建立很不重视。业主们习惯了任人唯亲放心,一人身兼数职节约用人成本的理念。业主们相信他们所挑选的人、或者他们的家族成员,大家都忙于工作,不需要相互监督,更不需要成立专门的机构从事监督工作。中小企业业主不太理解内部监督是为了企业正常业务流程得以须利进行、企业主的意愿得以实现、防范、发现并调整不当的业务操作来提高企业效率的正真意义。

三、健全和有效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

(一)建立良好的内控环境

首先要让中小企业家们认识到,建立和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在现代激烈竞争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合理的保证企业发展战略得以实现。改变企业主的以往的个人或少数股东的主观臆断的习惯,依法建立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各方面的职责权限、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结合各自企业的业务特点、规模大小、所处环境设置内部机构,明确各部门、员工职责权限,将权利与责任落实位。企业主、老板和大股东应当带头自觉遵守各项职责分工,行使规定的权利。

其次,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中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再次,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聘用、培训、辞退与辞职员工的人力资源政策;员工的薪酬、考核、晋升与奖惩相结合;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改变过去的任人唯亲、重用家族人员的陋习。

最后,创建现代企业文化和培育员工的社会责任感,使员工对其所在企业的有一种归属感,发挥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能克服一切困难,使企业得以始终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中。

(二)完善企业风险评估机制

中小企业产品单一、资金不雄厚、科技力量单薄、甚至人才缺乏;现有处于市场竞争激烈、科技不断更新、信息高速发展、经济全球趋势化时期。中小企业将面临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所以中小企业从业主带头、到各级管理层、仍至全体员工要强化风险意识,采取一系列措施对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进防范的控制。首先要结合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业务相关目标,设立风险辨认、分析和管理相关控制目标,确定风险可承受度。其次是分析与控制目标相关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再次是进行风险分析,对固有风险、剩余风险的危害程度进分析。最后是选择风险应对策略,如风险规避、风险承受、风险降低和风险分担的策略。

(三)设立良好的控制活动

首先,是中小企业应当坚持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原则,这是企业“内部牵制”的核心,企业在设制各项业务流程过程中严格遵守这一规则。其次,是授权审批控制,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规定。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业主已无法亲自掌控所有的事项,应该通过适当授权审批,并且把审批与执行严格分开。这一点便于发挥各部门或员工共同参与相关业务处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又能实现相关岗位相互牵制。对于“三重一大”实施集体决策或者联签制度,企业业主应当严格遵守,切不可以个人名义单独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最后,企业还应当运用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

(四)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与沟通机制

中小企业随着规模的扩大,部门之间层次增加,员工之间分工协作越细,企业内部信息传递与沟通显得尤为重要,是凝聚企业内部力量的渠道。同时,信息传递与沟通也是企业及时了解外部瞬息万变信息的途径。如何建立良好的信息系统与沟通机制,首先,是中小企业业主和高层管理者应当着眼于信息系统与沟通机制的建设。要广泛收集企业内部的、外部的、经营的、财务的等各种渠道的信息,渠道要畅通,并从中识别筛选对于企业有用的信息。其次,是企业对于有用的信息及时加工处理,及时沟通,建立畅通的沟通制度。最后,是企业应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小企业在现代的、市场竞争激烈的、信息化快速传递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始终处于可持续发展的态式。

(五)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

内部控制制度在中小企业中建立后,对其实施情况如果不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其有效性,找出其缺陷并加以改进,那么,内部控制设立也只是形同虚设。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是保证内控有效实施的根本保证。中小企业董事会、最高决策机构要对企业内部控制监督直至内控评价负责。实际上,企业内部控制与经营业务流程和各事项处理是有机结合在一起运行的,业务的处理过程也就是内部控制实施过程。反过来,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实际上也是对业务处理过程监督。企业董事会、决策机构是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监督和评价负全面责任。

四、结论

本文阐述了中小企业成立、发展、成长和现状,从当初宽松创业环境,养成个人主义习惯;只注重眼前盈利,忽视企业长远战略;家族文化代替企业文化,使员工没有归属感,这些特点是中小企业推行内部控制的最大障碍。另外,又从内部控制五要素方面进一步分析中小企业建立与运行内部控制的种种困难,同时也分析了中小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的客观愿望。中小企业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作用,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经济基础。所以,后面进一步从五要素方面出发,结合企业的自身特点提出了中小企业如何建立和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虽然国家五部委又提出相关配套应用指引,目前只在大型的上市公司执行。但在有的方面,中小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有选择地借鉴。我们应该根据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指导,开展讨论和研究,尽快制定出适应中小企业相关的配套应用指引。

参考文献:

[1] 吴春平.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3(3):113-114.

[2] 陈纲.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3(20):16-17.

[3] 张秀岩.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3(8)上:161-162.

篇8

摘要:本文从内部控制概念界定及其发展过程入手,结合我国中小企业这一特殊载体,阐述内部控制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具体描述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提出改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对策,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促使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内部控制;中小企业;财务管理

内部控制是规避与防范企业风险最为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随着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在其财务管理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在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本文以中小企业为研究目标,针对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了内部控制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重要方面,以推进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及发展过程

内部控制的概念是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最初的内部牵制的基础上慢慢发展起来的。1949 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发表的《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专题报告中对内部控制首次做出了如下权威的界定:内部控制这一术语是企业为了保护企业资产安全、保证财务资料的可靠与完整、提高企业经营活动效率、推动管理各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措施得以全面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影响的手段和方法。1958 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程序委员会的《审计程序公告第29号》对内部控制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将内部控制分为两部分: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内部会计控制是指保护企业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准确的控制体系。进入20世纪90 年代,各界研究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1992年,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所属的内部控制专门研究委员会—COSO 委员会,经过专门研究后出具了COSO 报告,COSO 报告中指出:内部控制是一个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影响的过程,其目的是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企业经营活动的效果与效率以及现行法律法规的遵循,而且COSO还了著名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指出将内部控制结构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5个重要要素。

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的主体为了保护企业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信息的真实可靠,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控制经济活动的运营,规避企业经营的重大风险,利用企业内部因授权、分权而产生的相互约束、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的一套适合本企业的具有控制功能的方法、措施与程序,并形成一种较严密与完整的管理体系。

据有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截至2013 年,全国登记注册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4200 万家,占中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为城镇就业创造了80%左右的岗位,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方式,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60%,对GDP 的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提供了近70%的进出口贸易额,有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增长以及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却存在着一种中小企业“生长力强,生命力弱”的现象: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为4.2 岁。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却非常艰难。相对大型企业而言,其融资、招工、研发等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在市场竞争中亦处于弱势地位,其内部控制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划分容易产生交叉重叠现象,这影响到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实施。

二、内部控制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的现状

首先,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和职员的分配存在着缺陷,给监管部门留下漏洞。由会计部门人员或者由内部控制人员进行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由于缺少专门的内部控制部门人员,较易产生自身内部的矛盾,最终会导致此内控体系失效。其次,一些企业虽设有专门审计部门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审计,但却存在着内部审计部门不独立、员工职业水平不高等原因,或者是内部审计监督不能真正的实施,最终也使内部体系失效。最后,由于内控评价体系缺少科学、系统的指标对财务内控实施效果进行有效地评价,造成内控评价体系不完善,难以对内部控制运行的好坏进行奖惩;同时识别和评价内部控制风险的指标较少,企业难以衡量财务活动的质量,不能及时为财务管理部门提供有效的风险预警。

信息传递机制不完善、不健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不能利用信息传递机制及时的进行信息交流,及时进行信息共享,使企业内部内控活动及时搜集有效的控制财务风险资料;从而不能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减少财务突发危机的可能性。

三、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从当前实际来看,许多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非常突出。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管理的整个过程,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保障中小企业财务资产安全完整性以及使资产保值增值,提高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满足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因而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针对中小企业存在的不足,其所有者会更加关注内部控制的实施状况,对内部控制有着迫切的需求。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持续改善,在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变化也给内部控制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但是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中小企业的研究发现,大部分中小企业目前尚处于一种缺乏有针对性的科学和系统的管理体系的状态,加上员工的素质相对较低,因此迫切需要一套能够保证财务活动系统的安全、维护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的财务内部控制机制。

四、改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1.改进内部控制的治理基础

内部环境不仅包括COSO 报告中内部控制框架所包括的特定环境因素,而且还包括相对于财务内部控制来说属于控制环境的其他因素。这些环境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管理者的经营理念与管理风格、内部组织架构的高效性、高层管理者的文化素养与职业价值观念、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完善分明的权责体系、具有促进性的奖罚措施、方便的信息沟通平台、合理的企业会计法规制度等内容。同时内部控制环境另外一个及其重要的因素是高管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这一因素从根本上决定了内控环境实施效果。为此中小企业高管人员还要不断增强内部控制意识。

2.加强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中小企业开展风险评估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准确识别出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并对其进行量化分析和描述,确定相应的风险影响程度和对企业目标可能产生的有利或者不利的影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主要包括:风险分析、风险估计、风险评价。中小企业首先要树立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意识,公司的财务人员要加强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识,并且能够认识到风险管理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认识到内部控制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地防范风险。还应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经验、才能、品格、奉献精神、组织能力等。其次,中小企业高管人员应该加强风险意识的建立,在风险控制范围内指导、监督、领导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最后,公司全体人员都应该为加强公司的风险管理不断强化风险意识,只有公司上下处于一种风险管理的文化氛围内,才能更有效的开展风险管理工作。

3.完善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

控制活动是保证公司管理层的命令得以有效实施的一系列程序措施。控制活动贯穿于公司的整个运作流程以及公司的各个部门,其控制对象涉及到公司的人力资源、财务活动、物资运作、生产、供应、销售等多方面。

中小企业应该遵守不相容的职务相互分离的基本要求,科学安排公司财务与会计工作岗位,使其工作的职责权限分明,并且可以发挥相互牵制的作用。同时公司为了满足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要求,应该分别设置不同职能的部门与机构,同时这些职能部门之间还需满足财务内部控制的条件。各组织机构的职责权限必须得到授权,并保证在授权范围内的职权不受外界干预。

4.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信息交流系统

中小企业应当对收集的各种财务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进行合理挖掘、校对、整理,提高信息的真实性与有效性,相关的信息可以促使职责的履行。

可靠真实的财务信息对于公司计划、预算、定价、评价卖主的业绩、评估合营企业和联盟以及一系列其他的管理活动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将搜集的信息通过信息技术这一平台生成报告,内容包括经营类、财务类等方面的信息,便于企业管理层更有效的运作与控制业务活动。

5.加强内部控制监督

中小企业应当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办法,科学合理的制定内部控制监督制度与监督体系,明确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和其他具有监督作用的内部机构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与权限,不断完善公司内部监督的内容、措施和流程。

总之,内部控制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必须关注的重大管理课题,财务管理作为中小企业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本文在借鉴、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有效、合适的内部控制措施的实施能够提升中小企业经营效率效果,提高其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效率,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环境,最终实现价值最大化的企业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承亮.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业, 2011(10).

[2]郭晓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析[J].中国农业会计,2010(12).

篇9

一、 发展的大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水果超市发展迅速,这种新型水果产品零售业态的出现将对我国农业产业链产生深刻的影响,而收入水平的提高,物流技术的发展,消费需求与消费方式的变化,激烈的市场竟争则是我国水果超市经营发展的主要动因。根据我国的现状,水果超市将是我国城市农产品零售市场的主导形式,而农贸市场依然是农村农产品零售的主要形式,;我国水果超市的经营发展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21世纪以后,我国水果零售方式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超市、专卖店以及网络无店铺销售等多种方式在水果零售业中出现。其中网络无店铺销售形态发展最为迅速,网络无店铺销售经营的比例在生活中大约在20%以上,且呈进步上升趋势。有学者认为网络销售模式将成为中国最大的“龙头企业”。而生鲜超市成为农产品零售业的发展热点,网络超市是种新型的零售业态,它的产生、发展有自身的规律,在如此情况下,经营网络水果小超市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政策的优惠和经营理念的改善,网络水果小超市以及其连锁店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前景。

二、 校园发展背景:

作为一所拥有超过二万人的大学,我们学校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纵使学校有着两大饭堂,若干个小卖部和零散的小超市,但在水果送货上门服务这块市场依然十分空白,学生追求健康的消费,有时为购买水果,要走到校外相当远的地方购买。因此,我们打算在学校内开立水果宅急送业务,主营产品是各类新鲜的水果。我们致力于为学生提供超值新鲜的水果产品,并宣传相应的水果知识,提高学生们的生活质量和饮食健康。

三、 可行性分析:

水果,这种大众消费品已逐渐转变为生活必需品,是大众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们学校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使我们学校的在校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现在大概有20000多人。如此大的校园必然对水果的需求巨大,经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同学在家都有经常吃水果的习惯,他们在校同样对这方面具有强烈的需求,只不过,要到外面买,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了。再说现在人们也越来越注重身体的健康了,经常也会买一些水果来补充一下营养,特别是女孩子有些人可以把它当饭吃。水果店,很小的投入就可以运行,所以从理论上讲,开设水果店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四、 宏观环境分析:

校内网络水果店的开设,会大大方便同学们的水果购买以及一些工作繁忙的老师水果消费。又根据调查,在食品消费结构中,随着主食消费比重的缓慢下降和副食品消费中的比重也在逐步上升。这种趋势可从水果占整个城乡集市贸易比重变化以及水果消费支出占居民食品消费比重变化得到证明。水果,这种大众消费品已逐渐转变为生活必需品,是大众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宏观环境有利于校内水果店送货上门的发展。

五、 市场容量和趋势:

长期固定于食堂几种样式食物的消费,使本身营养不够完善的同学更加营养失调,我们致力于平衡膳食的需要,为同学们提供及时的健康的食品供应。水果贺卡,鲜榨果汁,水果零售,水果搭配,更是会让我们引领出一个新的潮流和送礼方式。再加上价格方面我们是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生活水平,以物美价廉来定位的。所以,只要是学生就是我们的客源,而且我们提供上门服务,便利的服务体系让学校里面的辅导员以及给教职工也是我们的客源,经过调查,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用心经营,努力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和保证产品的安全,水果产品最重要的是安全,拓宽宣传渠道,充分培育我们的顾客群,每天都会有100左右的客源量。而且,随着超市知名度的提高以及管理的改善,客源量会有增加的趋势。

六、 市场机会与竞争优势:

小型网络水果超市的开张填补了市场的空白。据不完全统计,在学校内的学生中,有一部分人是固定的水果的购买者,市场基础是结结实实存在着的。虽然有校外和潜在的竞争者存在,但是都没有充分把握和开发这个尚未培育完善的市场,只是提供了满足处于初始阶段的需求,远远满足不了具有巨多潜在消费者的市场需求。市场机会相对于学院偏僻的地区以及巨大的潜在消费客体,是相当庞大的。我们必须把握好潜在客户定位,做好一下几点,以提升我们竞争优势。

我们的竞争优势是:

1、提供便于学生消费者购买的,具有信用保证的,规模经营的,品种齐全的,新鲜健康的水果产品;

2、推出适合学生消费者群体的价位和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3、建立长效的与消费者互动的机制,例如创建会员制等,培育市场,构建消费群体基础;

4、,可以抓住学生有时庆祝还有情侣等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殊对象,针对不同的消费需求,进而开拓新的有关新鲜水果的提供和买卖服务;

5、与周围商家联盟,做大做好这个市场,与餐馆和其它超市合作,推出新的品种和服务;

6、打造品牌效应,建立优质服务和质量管理体系,以此博得消费者的青睐,做实做好基本业务,积极拓宽相关适应季节性变化的服务和产品,抢占市场在第一线。

七、 校园优势:

地理优势:我们身为黄科大的一名学子,了解学生们对水果的需求,价格公道,学生会优先考虑,这是我们的一大优势。

经济优势:节省时间,方便购买,价格便宜,健康消费,服务态度良好,这是本店开店的价值所在。

营销优势:我们的主要市场对象是就读于黄河科技学院的学子们和教职工,因为对象的专一性,我们可以详细分析学生群体的情况。专门为这个学生群体群体制定营销方案,更加有针对性,使方案更加可行。

顾客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方便学生购买,我们还配备免费送货上门的服务,可以帮顾客挑选适合他们的种类为他们送达。

(2)价格便宜,适合大众消费,相对于学校里面的商店,我们的商品既便宜又新鲜。同学们不用为了想吃水果而烦恼价钱问题。

(3)服务态度好,消费者购物不只是想要买到要买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否被友好对待。服务态度是决定顾客是否再来光顾的一个重要因素,服务态度好能够让顾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4)方便同学的日常生活,令他们吃得更健康,生活得更好。

(5)学习水果的相关营养知识

八、 创业理念:

经营方便学生的小型水果超市,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仅限于校内),致力于顾客的消费需求以及生活质量,在学校内开拓新鲜水果超市的市场。创业初期,树立小型超市口碑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初步形成知晓度,开发一部分市场,并逐步累积起一定资本,回收初期部分投资,中期,适当做一些调查,创立一些新的经营策略,改善一些经营误区。有了一定市场后,采取扩大经营范围战略,可以增加销售品种。如果创业成功的话,也可以构建成校园品牌。

九、 品牌文化:

履行‘扶困济贫’的原则,开展以学校为源头,评选在校十名贫困学生,进行水果产品资助,从而达到社会主义价值的体现。

十、 营销要求:

安全、实惠、方便,这是对水果超市的基本要求,而小型超市要吸引广大学生,就必须在这方面做足,必须让学生满意。安全方面,要保证水果新鲜,至于实惠,我们要走大众路线,平价销售,然后是方便,我们提供免费送货上门,对于想买东西又没有时间的学生是最适合不过的了。由于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及其成功的经营理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我们为了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必须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和金牌服务。

十一、 市场定位:

(1)产品定位: 提供各种新鲜优质低价水果。

(2)企业定位: 就在家门,追求的是新鲜优质低价营养,为顾客的营养着想。

(3)消费者定位: 我们的顾客对象是就读于黄河科技学院的学生,以及教职工。 十二、 市场定价:

初期我们采用渗透定价策略,(价格定于较低水平,以求迅速开拓市场,抑制竞争者的渗入,称为渗透定价)在销售中,采用低价营销策略可以宣传我们的新店,初步赢得学生的认同,以较低的价格水平,优质的服务,赢得更大的市场。

十三、 营销策略:

(1)前期工作:

A、成立促销小组进行促销策划,完成详细的促销计划。

B、印刷2000份传单,在校内进行发放宣传。

C、为促销做完活动前的准备。(1.负责促销的员工熟记促销的日期、内容、主题。2.充分地了解促销产品的特点、价格、成分。)

(2)开幕促销

A、开幕当天为吸引前期顾客,办一些优惠活动是必需的,开幕当天所有的商品都以优惠价提供。

B、提供给教职员一些免费的水果试尝。

(3)平时营销策略

A、特色:可设立 “特色水果 ”区,突出特色经营。

B、主题销售:可进一步细分消费者购买饰品的行为特征。可根据不同的主题,推出“情人水果小拼盘”、“生日水果拼盘”等组合。

C、节日销售:利用“情人节”、“教师节”、“女生节”、“圣诞节”等节日进行节日销售。

D、体验营销

E、消费可积分,并可以兑换积分,给顾客带来最大实惠。

(4)后期营销策略

为了进一步巩固本店在目标顾客群中的知名度,我们将会适时地展开体验营销。通过与各大学校社团协会联合举办“水果拼盘制作大赛”等活动,把目标消费者紧密地与货品销售联系起来,当设计者的作品被本店选中后,可以在本店展示及销售。通过这种方式让消费者拥有机会展示自己设计的水果拼盘作品.被选中者可以从设计的饰品销售中可以获取相应的奖励。通过这种体验营销方式,将同学们的朋友也带动起来,实际也是实行了关系营销。

本店还可以赞助高校举办“女生节”或校园其它活动,销售“联谊活动”所需的特色商品,也让目标消费者群体进一步了解本店的货品。

(5)广告

(1)海报:可在专栏贴上海报,介绍各种水果的营养成份和对身体的各种好处等。

(2)在学校各个宣传板上宣传海报。介绍各种水果的营养成份

(3)发传单等等。

(4)信息宣传,可以利用网络定期向顾客发送相关产品的介绍,使顾客了解最新的打折、促销及最新产品。

十四、 风险分析:

(1)资金风险:任何的投资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把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即为可行,开办校园水果店,有学校的支持,资金投入相对较低,可以实行。

(2)产品风险:产品生命周期:新鲜水果的保质期各不相同。没有销售出去的会变质腐烂。新鲜做好的水果点心的保鲜期只有一天,过了当天就不能再出售,不能售出的产品成本由自身承担。新鲜水果,副食品各自都有相应保质期,过期损失自负。技术可复制性:提品相对的技术含量较低,容易被复制模仿,容易出现模仿者,加剧竞争。

(3)行业风险:行业自身发展局限:产品进货价格变动较大,受天气,政策影响较大,遇上自然灾害时,水果进货价提高,能够采购的量减少;超市的发展受相关产品批发商的发展状况和天气的影响较大。

(4)市场风险:当新产品推出力度不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时,顾客会逐渐减少。营销容易陷入僵化。

十五、 风险对策:

(1)、针对资金风险:规范财务记账工作,密切关注资金状况,加快资金流动速度,在利润中增加备用流动资金数量,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2)针对产品风险:

①科学统计,计算每天每种产品的进货量,尽量使商品能够在当天售出,以免销毁带来的损失。

②购置冰柜等储存设备,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卖不完的商品,也可以用以保存冷藏类。重视产品生命周期的规律,加大资金投入,对产品与技术不断改进。

(3)针对行业风险:尽可能了解产品行情和天气状况,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进行风险承受准备。

(4)针对市场风险:建立弹性价格机制,以此来应对市场价格的变动,避免因产品价格的变动影响产品的销售量,以致影响超市的利润。建立市场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准确地了解市场需求及竞争对手的变化情况,相应地做出积极的应对,解决方案。及时了解其他超市等竞争者情况,及时做出销售方案调整。建立一整套可行的服务体系。

十六、 进货方式:

1、周围一些大型的批发市场进货,在批发市场进货需要有强大的议价能力,力争将批发价压到最低,订立销售确认书,里面包括数量、质量、价格、品名、规格、包装、送货方式等等,同时要与批发商建立良好持久的合作关系,在关于调换货的问题上要与批发商说清楚,以免日后起纠纷;同时可以多渠道的寻找供货商,加盟其他的批发商,以找到最廉价、质量好、稳定的货源渠道。

2、利用校园的销售优势,就近进货,减少运输费用和路途产品的保护费用,缩短产品的运输时间,实行双方互利原则。

3、订立业务关系后,通知双方的联系方式和具体地点,根据约定的方式进行交易,可以选择见面交易。

4、对买卖双方关系给予足够重视,制作名片,建立正式的商业模式。

篇10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银行信贷风险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解析

资金是保障企业生存的源源动力,资金储备对企业的高效运行以及顺利发展起着决定作用。中小型企业如果要获得长远发展,融资是首先需要考虑的。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的中小型企业面临双缺口的融资困境。从权益资本融资方面讲,我国虽然存在直接连接投资者和筹资者的市场机制(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但对于渴求资金的企业总数来说是杯水车薪,并且大多数的企业不具备上市条件,致使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通过权益资本融资解决资金问题;而从债务资本融资方面讲,由于中小企业产权主体不清,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中小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监督机制以及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监督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以及企业社会征信制度的缺失,使得中小型企业想要经由发行债权来实现融资的可能性变得很小。现如今,许多中小型企业只能通过金融机构放贷来满足自身的资金需求。虽然银监会以及中央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一起呼吁,甚至出台带有半胁迫意味的相关指导意见来督促商业银行为中小型企业放贷,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商业银行等一些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还是出现了减量减速的现象。

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四个主要因素是固定的贷款成本、信贷契约的不完全执行、破产成本以及不对称信息。其中市场机制不健全导致的信息不对称,进而产生的信用评估信息缺失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根本原因。具体成因有以下几方面:

中小企业经营环境缺乏生气。中小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规模较小,经营基础比较薄弱,其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跟大企业的产品比起来也相对较低,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导致了企业内部经营环境缺乏生气。另外,中小企业设立、重组以及并购的随意性相对较高,这会增加银行贷款后期的难度,贷款人所持有的债权得不到保证。由于经营水平限制,中小企业好的项目也难以从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生产规模三方面进行完美组合,实现预期效益。

从企业外部经营环境来看,由于企业在税收、就业等方面的拉动效应,全国各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地方保护主义。区域外的企业由于地方保护壁垒难以走进本地,这种壁垒使得区域内外的企业难以做大做强。地方政府对企业的保护使银行在信贷活动中处于弱势,银行在放贷后很难保护自己的权益,也就出现了现在极为普遍的“胜诉易行权难”的现象。

中小企业的贷款抵押受限制。贷款抵押受限制是我国很多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所以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力度也相应的受到限制。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能够抵押的资产也相对较少,没有相应的担保单位,很难承受土地抵押、评估与公正等带来的昂贵的具体费用。受制于市场需求,银行手中的抵押品很难变现。有些地方针对中小企业建立了贷款担保基金会组织,可这类组织所负责的工作只是承担贷款企业在破产清偿后的还款责任,如此一来,很难防治风险的形成,银行为了降低自身风险,不愿意接受中小企业通过这种途径而发出的贷款请求。

中小企业逃废行为导致银行出现严重的债务现象。有些地区政府以及中小企业出于地方政府以及企业自身利益的需要,全然不顾银行的利益,悬空以及逃废银行贷款,帮助企业逃避还贷义务,造成银行大量呆账坏账,使得社会信用环境恶化,造成很多银行资金出现较大风险,不良资产与日俱增,这样就导致了金融机构信贷投入能力的不断萎缩,同时也降低了银行给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可能性。

此外,中小企业自身规模较小,企业经营业绩不稳定,公司治理结构和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较大,这也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因素。

银行视角下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析

财务因素分析。从风险预警角度看,企业财务因素是造成银行信贷风险的可控因素,一般受以下几个因素制约。

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的偿债能力是衡量企业经营运行活动中所形成的资金流量及其实现到期债务清偿能力的相关指标,也是合理体现企业自身财务状况的关键性指标。假设一个正常运行的企业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内,它之前形成的很多债务都即将到期,而且流动资金也不足以应对的话,那它就没有能力支付欠款及利息。这种情况下有些企业就会采取一些比较偏激的筹款行为来应急,但是这些行为会使企业产生较大的流动负债,这样在短期内易催生庞大的本息支付压力,严重时会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困境,使企业债务偿还能力受到很大影响。综上可知,企业的信贷风险主要由企业的偿债能力所决定。

企业的运营能力。企业的实际经济收入是指由企业生产和销售产品所得的收入。如果生产或者销售环节出现问题的话,就会造成利润减少,如此企业债务的本金偿还便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来考察企业的信贷情况时,偿债能力不是唯一因素,相对而言,企业自身的发展前景以及运行情况显得更为重要。

企业的盈利能力。对于企业来说,经营成果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实现贷款偿还的强有力保障。公司的盈利能力及其盈利状况都会对企业投资人的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银行在进行贷款发放时,也会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盈亏情况。

企业的现金流量指标。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现金流动情况即企业的现金流,现金流动较为频繁且稳定的话就说明该企业的现金流量能力较强。企业之所以要实施融资,主要就是因为必须要用现金来偿还贷款,若它的现金流量能力较为薄弱,无法靠企业自身的现金来偿还贷款,就只能通过融资来增加现金总额。因此,企业的现金流量指标反映出企业在以往基本的财务指标中所无法体现的信息,它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而影响着信贷决策。

非财务因素分析。非财务因素就是指包括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企业的经营成果、管理水平、信用等级和发展能力在内的决定企业发展前途的影响因素。

行业风险因素。银行决定是否发放贷款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就是该企业所处的整个行业的发展情况。每个国家对所有的行业都设定了风险等级,这可以帮助银行从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出发来判断向该企业发放贷款的风险。另外,银行还会综合考虑企业所处的整个行业的盈利情况、经济周期的长短、技术环境的先进性以及成本结构的复杂程度、法律政策、产业指导政策、税收政策等方面,来判断整个行业的风险性。

企业的经营成果。一个企业的经营规模、经营策略、经营史绩等方面的指标体现了该企业的经营成果,它间接决定了银行的贷款能否收回。企业的经营规模越大,它所占的市场份额也就越大,进而在行业中的垄断性也就越高,企业经营也就越趋于稳定,所面临的风险越小。

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包括企业的制度文化、核心价值观、组织结构及管理者的素质和管理能力等方面。这些因素可以影响到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向心力和凝聚力、产品生产状况以及销售利润;同时还会影响银行对于企业的信贷管理,因此,银行在决定是否向企业发放贷款时要重视并仔细考虑这一因素。

企业的信用等级。银行在进行发放贷款审批的时候,可以参考借款人包括对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以及其他债权人的还款记录和其在经营过程中的履约行为以及纳税积极性这些方面来衡量该企业的信用等级。

企业发展能力。企业的发展能力是一个包含企业的经营成果、管理水平和发展前景在内的综合性指标。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管理水平是银行发放贷款的重要参考依据,而该企业的发展前景则是需要银行或者投资人权衡的指标。即便贷款当时存在一定的信贷风险,银行或者投资人在经过风险和收益的权衡之后还是可以做出科学的信贷决策。

另外,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如战争、经济周期、经济危机等,是企业的不可控因素,这类因素也对企业的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其一,中小企业要从自身出发,改善经营环境,提升企业信誉以增加融资的可能性空间;其二,加快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速度。利用国家的信贷优惠政策来构建规范化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其三,商业银行应当创新金融产品,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其四,央行应该拿出强有力的手段,加大力度提升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科学化管理水平,探索并试行针对中小企业信贷的差异化监管政策;最后,架构中小企业融资专门机构和组织框架并借助行业协商会搭桥融资。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中小企业要积极寻找新的适合自身的融资途径,减少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