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心理教育范文
时间:2023-09-12 17:17: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特殊儿童心理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特殊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意识到自己和一般人的不同,非常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也逃避进行正常的交际活动,不愿意和别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尤其是盲童、聋哑等本身有交流障碍的孩子,他们总是因为自己交流上的缺陷而逃避和别人相处,长期以往他们就难以融入社会,很难和别人交流沟通,然后就表现出一些自闭症的症状。
1.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相关专业人员培养。在当今社会日趋复杂化的背景下,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相关专业人员培养非常重要。重点是对师资队伍进行心理健康和教育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特殊教育教学能力,打造出有爱心、有耐心并且有教学能力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用爱感化学生,用寓教于乐、切实可行的新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
2.引导特殊儿童增强自我调适能力。特殊儿童的大部分心理问题都是由自身认知能力和调适能力不足造成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引导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增强他们的自我调适能力。比如“特殊儿童怎样正视自身缺陷”这个问题,有些融合学校的教师鼓励普通学生不要嘲笑和歧视特殊儿童,不要用“聋子”、“瞎子”、“白痴”等字眼来称呼他们,这固然对特殊儿童是一种保护方式,但是也应该引导鼓励特殊儿童正确地认知自己在身体、心理、智力等方面的缺陷,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勇敢地使用助残仪器、配合教师、医生等的训练,才能勇敢地去接触社会。正如周婷婷在“聋人如何适应主流社会中”所说“:我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健听人世界里,这20年来,从意识到自己是聋人,到忘记自己是聋人,再到面对自己是聋人,最后到忽略自己是聋人、同时也正视自己是聋人,经历了一番颇为矛盾、痛苦的心理历程”。
3.要用足够的爱心、耐心对待特殊儿童。(1)用爱心抚慰特殊儿童受伤的心灵。对待特殊儿童的爱心要时时刻刻体现在教师的言行举止中,爱护关心学生并不需要说多少大道理,有时仅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动作,就能表达对特殊学生的关怀、肯定、鼓励,使学生心灵受到极大的鼓舞。在实际特殊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清楚班内每个特殊儿童的性格、思想,并充分尊重他们个体的差异和每个孩子本身的缺陷,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因材施教,综合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挖掘每个特殊学生身上的长处,不吝于给他们的任何细小进步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重新找回自信心,让他们在一次次的进步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不断进取的精神。(2)用爱心感受特殊儿童敏感的心灵。由于各种社会因素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大多数特殊孩子的心灵都比较敏感,任何人、事、物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引起他们内心强烈的反应。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教师,需要能够时刻洞察到特殊学生的每一个内心的变化,用爱心来体会他们的内心情感。并利用现实中的具体实例、教学中的言传身教,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鼓励他们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事物,引导他们学会怎样正确判断和应对各种事件。(3)用爱心理解并感化特殊儿童叛逆的心灵。特殊儿童由于自卑而敏感的心灵,容易有叛逆的倾向。教师要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并经常以鼓励、表扬的话语,来使他们享受到成就感。还要充分理解他们身体或心理事实,不因他们本身的缺陷阻碍学习而责怪他们。比如有些在听力上存在障碍的儿童,他们听课主要依靠视觉等感官,使得他们眼睛等器官压力较大,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下降、记忆力下降等问题,可能在学习过程中进度比较慢,但这些问题并不是他们自己的过错。教师只有认识并理解了这些,才能从他们实际情况入手,为他们针对性地设置学习内容,有耐心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和训练,使他们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4.在教学活动中提高特殊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除了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关注学生的心理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征设计出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体验、合作和自我反思的活动平台,将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存能力教育融入到科学的文化知识教学中。促使学生尽可能直观地感受和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为特殊儿童创造出轻松、愉悦、积极的学习环境,这对帮助减少特殊儿童的自卑、厌学、敌对等情绪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培养特殊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
5.注意教学理论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特殊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白,所有的特殊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为了让特殊儿童更好地生活和适应社会,所以需要注意将教学理论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不但设置各种教学活动来贯穿心理健康教育,还要在学生住宿或家庭中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努力使心理健康教育和特殊学生的学习、生活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为只有这样,特殊儿童才能将所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主动自发地调适自己的心理以适应社会的实际情况。
篇2
关键词:特殊儿童;心理疾病;心理健康;教育
近几年来,由于环境污染、食品不健康、化学药物泛滥或遗传因素等的影响,我国的特殊儿童数量在不断地增长。我们所说的特殊儿童并不仅仅是身体上盲、聋、哑或智商上的智障儿童,还包括不同类型的问题儿童,比如多动儿童、自闭儿童或者学习能力缺陷儿童等。由于他们生理或心理上的种种缺陷或障碍,会使得他们的心理上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健康的问题。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注重对特殊儿童障碍、技能的恢复和提升,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帮助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特殊儿童群体存在的主要心理疾病
特殊儿童群体中的孩子除了生理上存在某种缺陷,还有许多孩子在言行举止、情绪等方面表现出不同于一般人的异常,长期得不到很好的治疗就会演变成心理疾病,比如多动症、自闭症、强迫症等。特殊儿童群体存在的主要心理疾病如下。
1.存在睡眠问题及躯体化症状。通常情况下,睡眠问题在儿童群体中很少出现,但是特殊儿童往往有较大的心理压力,有时会出现失眠、梦魇等睡眠问题。另外,有些特殊儿童因为焦躁、不安等情绪会表现出一些躯体化症状,比如消化不良、头疼、腹痛等。
2.情绪暴躁,对他人有严重的敌对情绪。由于特殊儿童生理或心理上的某些缺陷,他们经常感到压抑和自卑,可能会因为很小的一件事或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行为而表现出敏感、焦虑、易怒,甚至情绪失控、大发脾气、破坏东西等。比如多动症儿童,虽然他们在生理和智力上没有缺陷,但是因为表现多动,可能容易受到家长或老师的批评、打骂,受到学生的嘲笑或歧视,使得他们对别人没有信任感,存在严重的敌对情绪,攻击性很强。
3.存在严重自卑自闭症状。特殊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意识到自己和一般人的不同,非常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也逃避进行正常的交际活动,不愿意和别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尤其是盲童、聋哑等本身有交流障碍的孩子,他们总是因为自己交流上的缺陷而逃避和别人相处,长期以往他们就难以融入社会,很难和别人交流沟通,然后就表现出一些自闭症的症状。
二、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1.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相关专业人员培养。在当今社会日趋复杂化的背景下,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相关专业人员培养非常重要。重点是对师资队伍进行心理健康和教育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特殊教育教学能力,打造出有爱心、有耐心并且有教学能力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用爱感化学生,用寓教于乐、切实可行的新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
2.引导特殊儿童增强自我调适能力。特殊儿童的大部分心理问题都是由自身认知能力和调适能力不足造成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引导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增强他们的自我调适能力。比如“特殊儿童怎样正视自身缺陷”这个问题,有些融合学校的教师鼓励普通学生不要嘲笑和歧视特殊儿童,不要用“聋子”、“瞎子”、“”等字眼来称呼他们,这固然对特殊儿童是一种保护方式,但是也应该引导鼓励特殊儿童正确地认知自己在身体、心理、智力等方面的缺陷,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勇敢地使用助残仪器、配合教师、医生等的训练,才能勇敢地去接触社会。正如周婷婷在“聋人如何适应主流社会中”所说:“我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健听人世界里,这20年来,从意识到自己是聋人,到忘记自己是聋人,再到面对自己是聋人,最后到忽略自己是聋人、同时也正视自己是聋人,经历了一番颇为矛盾、痛苦的心理历程”。
3.要用足够的爱心、耐心对待特殊儿童。(1)用爱心抚慰特殊儿童受伤的心灵。对待特殊儿童的爱心要时时刻刻体现在教师的言行举止中,爱护关心学生并不需要说多少大道理,有时仅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动作,就能表达对特殊学生的关怀、肯定、鼓励,使学生心灵受到极大的鼓舞。在实际特殊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清楚班内每个特殊儿童的性格、思想,并充分尊重他们个体的差异和每个孩子本身的缺陷,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因材施教,综合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挖掘每个特殊学生身上的长处,不吝于给他们的任何细小进步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重新找回自信心,让他们在一次次的进步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不断进取的精神。(2)用爱心感受特殊儿童敏感的心灵。由于各种社会因素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大多数特殊孩子的心灵都比较敏感,任何人、事、物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引起他们内心强烈的反应。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教师,需要能够时刻洞察到特殊学生的每一个内心的变化,用爱心来体会他们的内心情感。并利用现实中的具体实例、教学中的言传身教,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鼓励他们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事物,引导他们学会怎样正确判断和应对各种事件。(3)用爱心理解并感化特殊儿童叛逆的心灵。特殊儿童由于自卑而敏感的心灵,容易有叛逆的倾向。教师要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并经常以鼓励、表扬的话语,来使他们享受到成就感。还要充分理解他们身体或心理事实,不因他们本身的缺陷阻碍学习而责怪他们。比如有些在听力上存在障碍的儿童,他们听课主要依靠视觉等感官,使得他们眼睛等器官压力较大,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下降、记忆力下降等问题,可能在学习过程中进度比较慢,但这些问题并不是他们自己的过错。教师只有认识并理解了这些,才能从他们实际情况入手,为他们针对性地设置学习内容,有耐心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和训练,使他们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4.在教学活动中提高特殊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除了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关注学生的心理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征设计出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体验、合作和自我反思的活动平台,将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存能力教育融入到科学的文化知识教学中。促使学生尽可能直观地感受和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为特殊儿童创造出轻松、愉悦、积极的学习环境,这对帮助减少特殊儿童的自卑、厌学、敌对等情绪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培养特殊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
5.注意教学理论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特殊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白,所有的特殊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为了让特殊儿童更好地生活和适应社会,所以需要注意将教学理论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不但设置各种教学活动来贯穿心理健康教育,还要在学生住宿或家庭中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努力使心理健康教育和特殊学生的学习、生活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为只有这样,特殊儿童才能将所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主动自发地调适自己的心理以适应社会的实际情况。
三、结束语
最近几年来,特殊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和民众的关注,使得教育质量和教学设施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却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进行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不但要注重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更要用爱心、耐心给予特殊儿童心理上的关怀、理解,为他们的学习成长创建一个轻松愉悦的、充满爱的、积极向上的环境,促进他们生理和心理同步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雪飞.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4).
篇3
关键词:特殊学校 心理健康 自卑
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日常生活质量和他们的性格发展,在特殊学校学生身上,这点也得到了更为明显的体现。相较于普通学校的同龄学生,特殊学校的儿童由于其身体或心理方面存在的一些缺陷,更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而关注特殊学校儿童的心理健康,首先就要从了解他们的心理现状开始。
一、特殊学校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1.生理缺陷造成的心理问题
特殊学校儿童在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方面与普通学校学生都有着极为明显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性在怀疑、焦虑、暴躁等负面情绪的表现上显得尤为突出。对智力缺陷的儿童来说,他们的分辨识别能力弱于同龄人,学习能力也相对较差,这使得他们很容易上当受骗,从而无法融入正常的社交活动。与此同时,由于缺乏正常的交流互动以及部分人对这个群体的错误认识,不少特殊儿童的内心都会存在压抑、恐惧、冷漠,甚至喜怒无常的心理问题。由于自控能力较弱,这些儿童的情绪较容易受到外界情绪的左右;由于表达水平受限,他们又很难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开心或愤怒的情绪。所以,不少特殊学校儿童因为在探索过程中产生的受挫和恐惧感,造成他们对社会的冷漠、甚至抵触态度。
2.家庭及社会因素造成的心理问题
家庭是特殊儿童了解社会的第一步,也为他们在特殊学校的学习生活打下了基础。然而,家庭和社会给予的压力也很有可能导致这些儿童产生心理问题。这些压力源自两个方面:其一是部分群体对特殊儿童差别对待,其二则是对这些儿童的过度关心。
一方面,在教育特殊儿童时,部分父母仅仅是采用一些简单粗暴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他们以正常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忽视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种种缺陷。一旦孩子无法达到自己的要求,就会他们进行指责甚至谩骂,全完忽略孩子的自尊心和心理健康,从而造成他们自卑性格和偏执个性的养成。另一方面,部分父母和社会人士对这类孩子的过度关注也会导致一些心理问题的产生。频繁出席于各类慈善晚会的捐款现场,经常被好心人作为捐款捐物的对象,同样令部分特殊儿童产生自卑和逆反的心理。长期强调这些孩子的弱势群体地位使他们将自己摆在了一个需要援助的、弱者的角色上,好心人士的过分善举在无意中也强调了他们在生理或心理方面的缺陷,从而让他们产生低人一等的感觉,进而表现为懦弱、自卑的心理问题。
3.学校心理教育缺失造成的心理问题
我国的特殊学校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在部分地区,特殊学校还仅仅是收容特殊儿童的收容机构,教学设施、教育方法、师资力量都极度短缺,更谈不上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教育和实时监控。即使在一些大城市,特殊学校的教育也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文化素质为出发点,以帮助这些儿童走上社会为目标的讲学,在教学过程中也缺乏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和心理疏导的过程。
这些过程的缺失导致部分学生因为无法较为快速、准确掌握所学知识而陷入急躁、自卑的情绪,从而使他们的自尊心在无形中受到损伤。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缺失也导致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从而错失进行心理教育的最佳时机,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加剧。
二、改善特殊学校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措施
1.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心理咨询是一种交流式的治疗过程,针对特殊学校儿童缺少与外界沟通交流的现状,心理咨询通过建立起这些儿童与外界对话的桥梁,让这些孩子在对话中放松自己,进而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不同于一般心理咨询流程中学生与咨询师的面谈,针对特殊儿童的心理咨询活动应该从了解这些孩子的内心世界开始。通过音乐、绘画、做游戏等方式,将孩子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予以暴露,相关老师通过解读儿童在“创作”过程中反馈出的不同情绪,及时了解他们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心理咨询的过程同时也是老师与学生互动,与他们成为朋友的过程。针对这些孩子的特点,老师们应该尝试更为简单明了的,游戏式的方法,在玩闹中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学习,从而排解他们的心理障碍。
2.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生活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理论灌输,它需要从多方位,多角度产生综合性影响,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通过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才能使他们找回信心,回归主流社会。
对特殊学校的儿童来说,传统教学模式很难产生预期的效果,死记硬背式教学也不适用于那些智力存在缺陷的孩子。因而,对他们的教育本就以娱乐的形式为主,在这里,寓教于乐的过程不仅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的过程,也是营造整体环境轻松愉快的过程。
通过在学校范围内营造轻松、自由的氛围,可以使这些学生在接触外界时减少产生畏惧心理的可能,从而让他们敢于迈出封闭的内心世界,探索未知的领域。与此同时,老师应着眼于培养这些学生的兴趣爱好,而非提高他们的应试成绩。通过培养部分孩子的艺术天赋,激发他们的自信,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3.三方联动,定期组织特殊学校儿童与普通学校儿童的互动
对特殊学校儿童的关注始终是社会的焦点话题,他们的健康成长则需要校方、家长和社会三方面的努力。家长需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为孩子营造一个没有压力的愉快环境。学校则应展开对特殊儿童综合素质的培养,给他们提供互相交流和自我展示的平台,找到他们能力中的闪光点,从而培养他们的自尊和自信。社会则应营造一个和谐的大坏境,在给予他们帮助的同时,给这些孩子一个平淡过度的空间,让他们能以一颗平常心面对社会。
为实现这几点,可以通过定期组织特殊学校儿童与普通学校儿童的互动来实现。通过与同龄孩子的交流,游戏,放松特殊儿童的内心压力,通过娱乐的方式实现压力的释放和内心的平静。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与大学生志愿者之间举行定期活动来增加他们与社会的接触点,从而引领他们欣赏世界。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特殊儿童积极生活健康心理
中图分类号:G7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2-0189-02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一切。一个人如果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那么必然会受益终生。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特殊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更加美好的人生。有一个健康的心态,特殊儿童的家长也不例外。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特殊儿童由于身心发展缺陷,在积极生活方式培养的道路上。和普通儿童相比,一定更加艰难。
一、特殊儿童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一)特殊儿童在家庭教育上的问题
特殊儿童先天的残疾对每一个家庭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让孩子的父母接受这个事实需要一个过程。有的父母在面对这样的打击时。自身的心理健康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而这对于身心发展有缺陷的特殊儿童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1.情感失衡导致不良的家庭氛围
特殊儿童家庭几乎都不能理性地面对孩子的特殊性。或者过度溺爱、保护,过分干涉和包办,导致孩子社会生活技能低下,依赖性强。或者对孩子放任自流,甚至打骂厌弃,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使孩子形成冷酷、攻击、情绪不安等心理。
2.“圈养”现象严重
有很多身心有缺陷的孩子,被父母关在家中不让外出,家长们或为孩子的安全考虑。或者出于自身的各种原因。让孩子避免接触外界。这使得孩子失去了自我成长和自我锻炼的机会,对外界充满了陌生和恐惧。
3.不能够积极、正确地教育自己的孩子
特殊儿童虽然有别于正常儿童。但是不等于就可以放弃对他们的教育,有的家长对残疾孩子关爱有余,教育不足,导致一些原本可以走入社会的孩子毫无自理能力,一生离不开父母。特殊儿童的障碍类型多种多样,残障程度不一。家长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教育,对一些经过学习和努力可以自立的孩子,家长应该持有积极的态度。
(二)特殊儿童的生理障碍和缺陷影响学校教育
1.特殊儿童自我意识水平低下。自我调控能力缺乏
许多重度障碍的特殊儿童,例如脑瘫儿、智障儿等脑损伤和功能发育不全的残疾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低下,缺少自我意识。情感调节和自主生活能力低下,因此在学校中对其进行积极生活方式的培养有一定的难度。
2.特殊和的生活适应能力明显低于普通儿童
特殊儿童社会生活常识缺乏,难以融入社会。在这种情况下,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技能的训练,应该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目标。
3.特殊儿童往往难以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求
学校应该根据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设计课程和教材,采取个别化的教学方式。特殊儿童才可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方式
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方式。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一)家长言传身教,促进特殊儿童家庭教育
1.家长理性接纳孩子的特殊性,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让特殊儿童接受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的训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健全的心理品质,树立自信心,建立健全人格。
2.结合孩子身心特点,抓住关键期
家长要在孩子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慢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开始,使孩子建立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抓住关键期,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发展,促进孩子自觉成长。
3.拓宽特殊儿童的活动空间。提高社交能力
在早期干预中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提高生活能力,鼓励孩子主动参与社会生活,养成良好的劳动能力。
(二)在学校教育中培养特殊儿童的积极生活方式
根据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从尊重特殊儿童心理世界的真实体验出发。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学校教育中培养积极生活方式的做法:
1.培养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注意学生饮食中营养的摄入。以保证学生在生长发育时期所需要的充足营养。注意每日按时进餐,且要保证三餐的质量,即合理搭配营养,不让学生挑食、偏食,也不要暴饮暴食;杜绝学生吃垃圾食品及小商贩的三无食品。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师要直观通俗地教给孩子卫生知识。特殊儿童由于年龄和身体原因,其直观意识较强,通过展示大量直观图片和播放有关卫生教育的视频,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观看中自主学习卫生知识。以传唱儿童歌谣传授个人卫生知识,孩子愿唱且易学易懂。如《洗手歌》:“小朋友,来洗手,卷起袖,淋湿手。抹上肥皂搓呀搓,清清水里洗呀洗。再用毛巾擦一擦,我的小手真干净。”老师与学生一起边唱边做,学生学得快、做得好。帮助特殊儿童养成梳洗的习惯。将洗手、洗脸、刷牙、洗澡等当成生活作息的必需部分,经常练习,久而久之,孩子自会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保证充足的睡眠,是身体健康的基础,学生睡眠好了,学习才能集中精力,生活才能精神十足。
4.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加强体育锻炼,有个健康的身体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特殊儿童,更需要适度的体育锻炼来提高身体素质。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孩子们就不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还有助于增强信心,培养稳定的情绪,提高智力发展。培养学生勇敢坚强的性格和自我超越的品质。
(1)应针对不同缺陷的儿童制订不同的体育锻炼的计划。特殊儿童的障碍类型多种多样,残障程度不一,学校不能在体育锻炼上对他们一视同仁。可以针对不同类型,详细制定有益于其健康的不同的锻炼方式。
(2)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孩子创造锻炼的条件。养成一个良好的运动习惯。对正常人来说也是有益的。更何况对于残障儿童。但是难度要相对增大,学校和家庭首先要在思想意识上重视特殊儿童的体育锻。不能因其特殊的身心健康原因就取消或忽视这一点。在人力、资金投入和场地支持上要加大力度,让残障学生有一个良好、安全的运动环境,因为他们毕竟不同于那些身心正常发育的孩子。学校也要有计划地培训教师和家长,在孩子锻炼时提供监督和保护。
5.加强特殊儿童的心理教育
特殊儿童在其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特别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因为特殊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有更多困惑和适应障碍,极易遭受挫折与失败,并出现心理危机。因此,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解决其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并克服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障碍与危机。从而能够积极生活。
(1)在课堂教学中,应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首先,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接近特殊儿童的实际需要。我们所选用的教材以及自主研究的校本课程正是符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如问路,标志识别,去商场买东西,等等,我们应该竭力令其掌握。其次,对其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要适度,不应有过低或过高的要求,一切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依据。第三,设计教学方法要适当,注重形象直观,可操作性,不可忽视必要的重复。第四,作业难度要适中,评分时要多鼓励,可以是写上几句鼓励的话,也可以是画上一个微笑符号,目的是提高其自信心。第五,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其在困难之处得到帮助,闪光点得以发挥。比如,多动手实践。培养其动手能力:多利用电教媒体及直观教具,培养其对事物的理解认知能力。
(2)在课堂教学外,应给予孩子更多的尊重。特殊儿童经常听到的是批评,遇到的是不信任、冷漠和歧视的眼光,往往有较重的自卑感。“心灵的创伤只能用心灵来温暖”,因此,我们必须给予他们更多的信任和尊重,带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同时,我们不应该把他们当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来区别对待。而应让他们得到和其他学生同样的、公正的待遇,这就是对特殊儿童最好的信任和尊重。我们应该努力发掘孩子身上的长处和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应该给予热情的肯定和鼓励。美国心理学家戴克斯说,“孩子需要鼓励,如同植物需要水一般”。对于残疾孩子更是如此。让他们重拾信心的最佳方法,有可能是一个温暖的微笑,一次轻柔的,一声关切的问候,一个赞赏的动作,这些发自内心的赏识,都会使他们克服自卑心理,鼓起自信的勇气,找到“我能行”的感觉,去不断地克服缺陷,争取进步。
(3)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班队会等活动。通过安全教育、情感教育、青春期教育多方面内容的活动方式,为学生的心理发展提供全面、具体的帮助。与此同时教师尽可能地将一些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渗透到各个学科当中,抓住各种时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6.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篇5
【关键词】 儿童心理;班主任;留守儿童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大批劳动力外出务工,在给农民创造增收致富机会的同时,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尤其是在一些劳动力输出较多的地区,留守儿童已占到当地中小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由于这些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缺乏直接的家庭教育和亲情关怀,在学习、生活、心理及人格的发展上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怎样使留守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而又非常紧迫而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体会到,认真分析留守儿童个性心理品质中存在的问题,在良好的集体环境中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那么,应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呢?
一、留守儿童的特点
(一)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
一般情况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能将孩子们的生活尽力照顾好,不少的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在外打工,家庭经济条件甚至会比同龄人更好一些。但也存在因为父母外出打工长时间不回家,子女生活困难的情况,导致留守儿童的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祖父母等亲属或因年长,或因经济生活等多种原因无法认真行使对儿童的监护权的情况随处可见,儿童在健康、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权益受到侵犯的事件屡有发生。
(二)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
由于监护人监护不到位,留守儿童身上存在更多的安全隐患,这种隐患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伤害;二是自己行为失控,走上违法甚至犯罪道路,危害自身及他人人身安全。
(三)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在双亲外出的情况下,一少部分自控能力较强的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得到了锻炼,相对于普通学生更能健康成长。但大部分留守儿童因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怀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观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从而形成不良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缺陷,集中表现为:任性、冷漠、自卑、郁闷、失望、敏感、孤独、不安、胆怯、自我封闭和是非感模糊等,其中,年龄越小的孩子表现越是突出,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情绪问题、交往问题和自卑心理等。这是因为,小学生看到别人有父母照顾时往往会产生短暂而明显的情绪体验,而初中及以上学生已经能够换位思考,并能够理解和体谅父母外出打工是生活所迫,或者是为了自己能够上学,并以此激励自己好好学习,有时反而会表现得更成熟。
(四)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
父母外出打工对孩子的学习确实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小学生,主要的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习心理问题,一些留守儿童因为父母离开,在一个时期(大多数为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在学习上变得有些消沉,课堂听课不能集中注意力,作业完成情况也不太好;二是持续性的学习成绩不能上升,很多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初期学习成绩下降,虽然其中大多数人在经过一到两个月后能有所恢复,但最多只能维持原有的水平。留守学生的爷爷、奶奶、外祖父母大多是我国解放前后出生的人,他们当时生活条件差,所受的文化教育相当有限,这样的文化水平,想要适应当今教育的发展谈何容易?何况他们深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接受新事物较慢,现在的独生子女又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因而,这些老人在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往往力不从心。并且他们还往往认为:我让你吃饱穿暖,不饿着不冻着,也算尽力了,至于教育,那是学校老师的事,与我无关。有的甚至认为:孩子的父母当年也没人管,没读多少书,现在不是照样挣钱?等这些孩子长大后,说不定比他们的父母还更有出息呢。缺少父母关爱的留守学生的心理本身就存在偏差,在长辈处又难以找到感情共鸣,只好寄托在同学交流上,于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拉帮结派,不想回家,有的甚至抽烟、赌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针对留守儿童特点,调节心理
(一)加强和留守儿童的密切联系和沟通
缺少父母在身边的关爱,留守学生的心理是孤寂的,师生之间的关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个缺陷。作为老师,要把学生看成朋友,主动接近他们,拿出更多的时间与他们联系,创造更多的时间、机会与他们谈话沟通,对他们的道德发展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把他们的困难放在心上,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甚至给予特别的照顾,让他们把你当作知心朋友,愿意跟你说心里话、说真话,将心中的苦恼、愤怒、悲伤向你倾诉;平时多创造一些愉快融洽的场合,如和他们一起唱歌、游戏、劳动等,这都是与他们进行联系和沟通的最好时机,真正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二)加强与留守儿童的父母沟通,帮他们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
监护人与留守学生接触时间长,影响大,他们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抓好了监护人这一环,家庭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可以通过监护人了解留守学生的在家情况,及时把握他们的思想动向,同时,我们也能了解到监护人在教育管理孩子方面的态度,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对监护人作教育方法上的引导。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父母教育如同母乳对于婴儿一样重要。留守学生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仍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留守儿童随时可以通过电话或信件与父母沟通交流,而父母也经常会以自己在外面的境况影响、教育孩子。因此,教师要了解留守学生父母的电话或务工地址,如平时教育有必要,教师即可立即与留守学生的父母建立直接联系。这样就可通过教师、留守学生的父母、监护人等多方面多渠道教育留守学生,克服父母不在身边的家庭教育的不足,使他们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针对留守儿童开设与之相关的课程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社会上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亲子教育缺失的问题将伴随城市化的进程长期存在,因其涉及家庭多、范围广、影响深远,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思考。解决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问题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也是提高全民素质、维护社会安定、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所以,学校要开设针对留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引导他们健康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学校要专设心理教育老师,让他们和其他任课老师一起共同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还可以开设一些如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课程,以对家庭缺位、亲子教育缺失的留守儿童进行亲子教育的补偿。
(四)尝试建立代管家长制
即教师和留守儿童结对,教师代行家长职责,从学习到生活全程负责。这是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帮扶、教育和管理,为外出务工农民解决后顾之忧的一项重要措施。有些学校以班主任为留守儿童的代管责任人,教师与儿童结对,义务代管,代管责任到人。代管家长,在一定程度上扮演家长的角色,使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在生活上多了一些嘘寒问暖,在学习上多了一些帮助辅导,在情感上多了一些交流慰藉,使家庭缺位、亲子教育缺失的留守儿童有了较好的教育补偿,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了一个和谐的空间。
众多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事关祖国的未来、社会的稳定。让他们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摆脱父母不在身边的阴影,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是责无旁贷的。
【参考文献】
[1] 朱卫红. 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研究[M].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篇6
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取向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全方位研究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协调各系统内部及系统间关系,推进系统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交流,从而形成教育合力以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根据生态学理论提出了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在实践中进行了初步探索,以论证其可行性。对这些研究进行回顾,发现我国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仍处于理论探索阶段,需要研究者和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不断努力。
关键词:
生态学取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践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倡导,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生态学理论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审察发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聚焦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个体,更应立足于整体,关注所有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1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来源
1979年,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首次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把成长中的个体看成是受其周围环境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关系系统。根据该系统对人们的影响程度将其从内向外依次分为四个子系统:最内层为微观系统,是个体直接接触的环境;中间系统是第二个层次,指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外层系统,指个体未直接参与但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环境系统;位于最外层的是宏观系统,指社会文化价值观、风俗习惯、法律制度以及其他文化资源。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要研究个体的发展就必须考察个体不同社会生态系统的特征。在生态系统理论的影响下,莫茨等人和帕玛瑞格于1999年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定向(ecologicallyoriented)或称生态学理论(thetheoryofecology)。该理论认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综合考虑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多重影响因素,即不仅需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还要综合考虑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各因素之间所存在的交互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突破聚焦有限的个体心理健康问题咨询,从障碍定向治疗观拓展到以增强能力为主的提高定向观上。按照生态学观点,学生心理健康由其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所决定,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是生态环境系统适应性调解后的必然结果。生态系统理论作为心理学的新兴的基本理论,可以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全面的指导。
2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莫茨等人在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理论时就对这一理念的具体含义及实施方法作出了说明。该理论认为,生态学定向包括:(1)对青年学生的干预应该和在环境系统中的变化相联系;(2)在教师、学校、家庭和社区间构建起预防和干预的桥梁;(3)在更广泛的社会环境中用交互作用的观点看待学生的个体行为;(4)改变环境系统中多重变化的过程。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对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索。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吴曼、吴诗涌(2008)[1]对生态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李涛(2013)[2]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提出了立足于实践的生态学模式。该模式包括:(1)确定目标: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目标;(2)把握原则:把握好工作主体的全方位原则,工作方式的多途径原则和监控系统的动态化原则;(3)丰富内容: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运用多种形式和内容挖掘学生的潜能;(4)拓展实践途径:从学校、家长、社区、社会等各个层次的生态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一模式从多方面构建了生态学取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政策、方针和具体实施方法上作了详细说明,但它依旧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需要不断完善。相对中小学而言,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更多的重视,普及工作更加完善。虽然近两年才开始专门探讨面向大学生的生态学取向模式,但理论成果更加丰富,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李玲[3](2015)的模式。她认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模式构建主要包括教育目标、教育管理机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资源等五个方面。李永兰[4](2014)针对高职学生所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学体系是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框架,从组织管理体系、业务工作体系、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和生态环境体系四个方面运用生态学理论。李玲的模式倾向于一般的教育模式,在宏观的教育模式基础上加入生态化的理念。而李永兰的思路更贴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这些模式主要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途径等方面提出了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模式,传统模式的框架依旧明显。近几年来对生态学取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越来越多,需增加更多的生态学理论指导,以突破原有框架的束缚,实现生态学理论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更大程度的结合。同时,模式的发展需要针对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的教育环境系统作进一步的细化和个性化的完善。此外,对特殊群体的生态学模式构建也需要引起广大研究者和教育者的关注,比如张庆、陈燕[5]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学支持系统的建构;李成才[6]在文化生态视野下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对这些特殊对象的模式探索虽处于萌芽阶段,却标志着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在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希望在更多的对象、场合中有效运用。
3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分析
在实践中引入新理论前,我们应重新审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做到个性化、本土化的应用,以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内容不全面、方式不丰富、针对性不强和人员素质不齐等不足,生态化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为这些困境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关文薇[7]和杨峰[8]在教育部相关文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提出构建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可以从教育、咨询、管理、队伍建设和理论建设等五方面展开。教育上,他们认为要坚持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结合,采取必修、选修课程与讲座报告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心理健康的普及教育,组建社团开展各类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推动心理自助与互助;咨询方面,强调预防和干预并重,坚持心理测评普查与访谈结合,个案与团体咨询及远程咨询相结合;管理方面,坚持教学、科研与学生管理结合,学生日常管理与预警系统建设紧密联系;队伍建设上,坚持心理学专家、德育工作者、医生相配合,专职与兼职结合,构建心理工作与全员育人的桥梁;理论建设方面,坚持西方心理学理论方法与中国传统理论与方法结合,理论的应用要符合实践的需求。这些方法都为生态化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二人在实施方法中偏重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然而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特殊性,在条件允许时尽量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条件不具备时考虑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备选项。具体而言,在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的结合,可建立院系年级、班、寝室的学生心理信息系统,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发现并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队伍建设是体现生态学取向的最明显的方面,我国学校中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数量远不能满足这项工作的需求,需要从各级环境系统中发掘协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资源。理论建设上,可充分考虑在各级环境系统中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
4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展望
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取向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范式,孕育于21世纪初美国改革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热潮。在倡导综合利用社会的所有资源来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时代要求下,产生了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生态学取向需要我们以新的视角看待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了解到干预再到评估都要需要综合的、系统的理念进行指导,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与质量要用社会生态系统的观点来衡量。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心理学生态取向的相关研究近十几年才获得关注和重视,近几年来对这一理论的模式研究不断增多。在这些研究中首先值得肯定的是,研究者们不约而同地以我国的教育模式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引入生态学理论,借鉴国外该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其次,对于模式的探索已经遍及中小学和大学,甚至涉及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等特殊群体。这些都充分表明了生态学理论取向获得了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同时,研究者们参考了我国国情和各级教育体系的差异,有机地结合生态学理论开展研究。我国对于生态化取向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索虽已初见成果,但实践探索却为数不多。未来,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应是将这些模式因地制宜地运用在各级教育体系中,切实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生态化理论只有落实在教育工作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为此,需要研究者们更加深入地学习生态学理论全面、系统的取向,充分考虑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深入改革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将生态化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让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和完善理论。不论是模式构建还是实践分析,我国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在实践中运用还需要理论的不断发展和一线工作者的不断尝试。因此,生态心理健康理论以及教育领域中的普及和应用任重而道远。
作者:蔡婉君 单位:福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曼,吴诗涌.生态学视野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3):41—44.
[2]李涛.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模式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20):160—161.
[3]李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7):60—62.
[4]李永兰.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化体系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3(1):70—74.
[5]王金元,何侃.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化支持系统的建构[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8,(3):40—44.
[6]李成才.文化生态视野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11):57—59.
[7]关文薇.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谐生态系统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1.
篇7
【关键词】发展心理学;儿童抑郁;文献法
1引言
情绪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儿童抑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是情绪研究的重要领域。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国外学者对儿童抑郁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对儿童抑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儿童的抑郁问题在我国已逐渐成为心理、教育及其他社会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重要心理卫生问题之一。本文以近10年来我国儿童抑郁研究的文献为基础,对我国儿童抑郁的总体状况、儿童抑郁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因素等方面进行简要回顾和总结,为今后儿童抑郁的研究和干预提供参考。
2研究概况
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关于个体抑郁心理研究的文章并不多见,关于儿童抑郁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教育界、心理学界和医学界才开始对儿童抑郁进行系统研究。我们通过CNKI-KN3.5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1990年以来的《全国报刊资料索引》检索出1990~2005年间儿童抑郁研究的专业性文章加以梳理,其中实证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儿童抑郁的状况与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理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国外关于儿童抑郁的各种理论的介绍。这些文献还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该领域的研究数量逐年增加,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目前已成为我国儿童心理病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3研究方法
文献表明,该领域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实证研究,一类是理论探索。其中,实证研究最常使用的方法是问卷调查、心理测量,只有极少的干预性实验研究[1];而理论探索中则多采用文献分析、经验总结等方法。综合分析文献发现,儿童抑郁的研究在方法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研究方法单一已有的儿童抑郁的研究在方法上多采用问卷调查和心理测量,而诸如实验法、投射法、个案法等则很少使用。另外在研究设计方法上多采用相关、回归等方法,缺乏新的突破,而且绝大多数是横断研究,纵向的跟踪研究较少,尤其缺乏运用多种方法的综合性研究。
3.2研究工具良莠不齐国内的研究者常用自评抑郁量表(SDS)[2]、症状自评量表(SCL-90)[3]、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4]、另外有研究者也自编[5]和修订[6]了一些抑郁评定量表。Beck抑郁问卷在目前中国的有关研究中应用也较为广泛,是筛选中学生抑郁情绪问题的主要工具[7]。总的看来,在抑郁的测量方面从方法学的角度而言,都是研究抑郁切实可行的测量方法,但就其研究工具实施中涉及的样本设计、样本数量、调查对象、文化背景及统计分析等方面的差异,孰优孰劣并无定论,有的研究工具缺乏内部一致性和客观效标,使研究的信度和效度都受到影响。
3.3相关研究较多,作用机制研究较少多数研究只是得出了儿童抑郁与哪些因素有相关,或对儿童发展有影响,例如,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抑郁有极其关键的影响,但影响的机制是什么?由于研究方法的单一,这些涉及儿童抑郁的作用机制等深层次的研究比较少见。
3.4研究取样单一已有研究在对象上,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学生,很少见到幼儿抑郁方面的研究,有关特殊儿童的研究更是少见,研究对象有待扩展。
4研究内容
综合分析我国学者近10年对儿童抑郁的研究文献发现,其内容主要集中在特定群体总体抑郁状况调查、家庭因素对儿童抑郁的影响、认知因素对儿童抑郁的影响、儿童抑郁与其相关因素的关系研究四个方面。
4.1特定群体总体抑郁状况的调查很多的儿童抑郁研究,重点集中在调查特定群体的抑郁状况上,这些研究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其中,张志群等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BDI(BeckDepressionInventory)平均得分女性高于男性,BDI得分≥16分的占24.55%,其中女性多于男性。常见的抑郁症状有:疲劳、内疚、抑郁情绪、不满意等[8]。陈美英等对重点中学、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的高三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44.06%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9]。刘凤瑜的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增高,儿童的抑郁水平呈现增高的趋势。就总体而言,男生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女生[10]。关于农村儿童的抑郁情况也有相关调查,莫介星等用Bullevue抑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儿童抑郁症状出现率为3.7%~11.7%,自杀观念者占6.1%,抑郁症检出率为3.7%,且临床症状与成人抑郁症的表现相似[11]。
4.2儿童抑郁影响因素的研究
4.2.1家庭因素的影响张洪波等研究显示,成长于不良的家庭关系和家庭环境中的中学生表现较多的抑郁症状[12]。张志群等的研究得出类似的结论[13]。魏俊彪以高中生为样本研究家庭环境与焦虑、抑郁的关系。结果表明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对抑郁的预测比对焦虑的预测更重要[14]。王春莉等对高中生的研究结论也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抑郁情绪有影响。无抑郁高中生父母的教养方式在情感温暖理解维度上的得分高于轻、中度抑郁高中生的父母,在严厉惩罚维度上的得分低于轻度抑郁高中生的父母。在过分干涉保护维度上轻度和重度抑郁高中生父母的得分高于无抑郁学生父母的得分。父母投入的情感温暖理解越多,高中生的情绪越积极[15]。
4.2.2认知因素的影响赵庆东等从自我效能感、自我评价、归因方式、自尊等方面,对影响中学生抑郁的认知因素进行探讨[16]。杨萍等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在社会认知神经网络中,知觉的自我效能感从社会的和学业的无能两个方面直接或通过它们对学业成绩、亲社会行为及问题行为的影响而造成了目前及今后的抑郁[17]。阳德华的研究结论是初中生的抑郁、焦虑与自我概念有关,初中生的自我概念总分与抑郁、焦虑各个侧面均有负相关[18]。
4.2.3综合因素的影响郭兰婷等研究了影响中学生抑郁情绪的童年经历、家庭和学校因素。研究发现童年经历(童年时非父母亲自抚养,父母关系不和睦,家庭成员有自杀或暴力行为,孩子经历虐待,童年生活不愉快)是造成抑郁的重要因素。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抑郁情绪有一定影响,父母让孩子感到温暖、相互理解,孩子的抑郁情绪低;父母的严厉惩罚、过分干涉、拒绝和否认、过度保护这些不良的教养态度越明显,越容易导致孩子的抑郁情绪。个体所在的班内发生的事件较学校类型、年级等大范围中的因素对他们情绪影响更大。学习成绩不理想及升学压力,个人在班集体中的地位不高,人际关系不良这三类因素容易导致中学生的抑郁情绪[19]。
吴九君等探讨了高三学生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抑郁与父母教养方式(父亲过度干涉因子除外)、个性和应付方式都有十分显著的相关关系。有神经质倾向的个体抑郁程度较高,而采取求助的应付方式的个体抑郁程度较低,母亲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容易导致其子女产生抑郁情绪[20]。
4.3儿童抑郁与其相关因素的关系研究俞爱月等中学生焦虑、抑郁、自尊水平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表明,抑郁组与对照组学生的焦虑、自尊测值、学习成绩存在着极显著差异;焦虑、抑郁、自尊水平、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情绪的调节可提高自尊水平,自尊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良好情绪的培养及学习成绩的提高[21]。周丹霞等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22]。王极盛关于中学生抑郁与心理素质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抑郁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素质可能是抑郁发生的内在因素,而抑郁的产生也会降低心理素质的水平[23]。
5未来展望
虽然我国儿童抑郁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其研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在这方面的研究中,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加强。
5.1研究内容需要拓展和深化尽管目前儿童抑郁已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其研究也涉及到儿童抑郁的各个方面,但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具体,目前的研究大多还是停留在相关研究上。今后需要在对儿童抑郁因素的进一步探讨及全面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加强儿童抑郁的性别差异研究及相应的情绪调节及干预性研究,以便儿童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地实施身心健康教育工作。
5.2在研究方法上,要克服单一性和简单化倾向第一,注重量化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有机结合。在运用问卷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的基础上,尝试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如质的研究,以便于深入研究儿童抑郁产生的内在机制。第二,注重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因为抑郁研究需要控制的变量很多,而且有些变量无法做到完全控制,所以应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采用多种变量设计,以扩展儿童抑郁研究的深度和提高研究的精确性。
53拓宽儿童抑郁实践意义上的研究,研究成果的实践运用需要推广儿童抑郁的研究最终是为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服务,所以,只有积极地把这方面研究的成果广泛应用到心理教育、预防与临床治疗的实践中,才能充分体现它的应用价值。目前的研究得出了很多有实践意义的结论,因此,应特别提倡儿童抑郁研究成果的普及和应用。
6参考文献
[1]张玉山.心理健康教育对331名初三学生焦虑和抑郁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004,25(2):205
[2]崔明,敖翔.中学生焦虑、抑郁与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2):124-126
[3]张敏,王振勇.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26-228
[4]卢世臣,翟金国.中学生抑郁情绪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四川精神卫生,1999,12(3):184
[5]王极盛,邱炳武,赫尔实.中学生抑郁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社会心理科学,1997,45(3):4-6
[6]刘德华,张克让,王芳芳,等.RADS抑郁量表的修订.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3):110-112
[7]张志群,郭兰婷.Beck抑郁问卷在成都市中学生中的试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7):486-487
[8]张志群,郭兰婷.成都市区中学生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中国公共卫生,2004,20(3):336-337
[9]陈美英,陈玉妹,等.高三学生考前心理障碍及疏导对策.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1):50-52
[10]刘凤瑜.儿童青少年抑郁发展的状况与特点.教育改革,1997,(2):59-61
[11]莫介星,罗红仪.小学生抑郁状况调查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7(3):327-329
[12]张洪波,陶芳标,曾广玉,等.安徽省中学生抑郁心理症状及其相关因素.中国学校卫生,2001,22(6):497-498
[13]张志群,郭兰婷.成都市区中学生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中国公共卫生,2004,20(3):336-337
[14]魏俊彪.家庭环境与高中生焦虑、抑郁的关系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3,24(4):384-385
[15]王春莉,廖凤林,等.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抑郁情绪的相关性.中国临床康复,2005,20(9):35-37
[16]赵庆东,朱新筱.影响中学生抑郁的认知因素及其预防.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5(3):58-59
[17]杨萍,唐兵.自我效能感对儿童抑郁的影响方式.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1(3):15-17
[18]阳德华.初中生自我概念与抑郁、焦虑初探.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9):633-635
[19]郭兰婷,张志群.中学生抑郁情绪与童年经历、家庭和学校因素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7):458-461
[20]吴九君,汪玲.高三学生抑郁相关因素的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21-124
[21]俞爱月,俞玲珍,等.中学生焦虑、抑郁、自尊水平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山东精神医学,2005,18(4):222-224
[22]周丹霞,王国松,等.大、中学生焦虑、抑郁、自尊水平测值比较及相关性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2):88-89
- 上一篇: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措施
- 下一篇: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