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9-11 17:54: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二数学学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高二化学;应用策略
关于化学的学习,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也从原来的单纯应试,转变到重视学生的理解与思维拓展的能力上来了。教学重心也随之改变原本是老师的“独角戏”,现在变成了学生的“大合唱”。所以,为了适应这种教学模式,老师必须将化学学习与计算机结合到一处,帮助学生进行更为细致的理解。这样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的多元化。
一、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高二,可以说是学生在高中学习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学生大都适应了高中学习生活,也养成了自己的学习习惯。而老师对于自己所教授的内容,也有很长时间的积累了。这两点综合起来,可以说对高二的化学课堂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负面。老师在教授过程中,很可能会使课堂的教授形式教条化,而学生的学习也固定化。这样对于化学中一些抽象的概念知识,不能够进行很好的沟通和交流,导致学生对老师的教学内容一知半解。所以,在高二化学课堂上运用计算机技术,一方面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直观、简明,另一方面,还能活跃老师课堂教学的内容,丰富老师的教学手段。
例如,在高二的“结构化学”这一章节的学习中,由于结构化学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原子、分子和晶体结构,所以,传统的教学中,老师想要把它们直观的表现在学生面前,怕是不太容易;而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用微观结构的观点来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所以,老师借助计算机来进行动画的演示,可以将那些化学分子、原子,以及更小的结构,直观的表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加细致的了解那些物质的结构特点。还有,对于高二的化学学习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计算难度较高的问题,这个时候,借助计算机,可以有效的帮助老师进行课堂的讲解。
二、通过虚拟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意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多数学校不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验内容,这就导致了一部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的短缺。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以后在化学学习上的发展。所以,老师不妨借助计算机,来帮助学生进行虚拟实验,通过虚拟软件对现实环境中的真实实验进行模拟操作,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这样既可以改善当前学生实验课程短缺的现状;还能帮助老师节约教学资源,减少教学开支。同时,虚拟实验对于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可小觑的。
例如像用氢气来还原氧化铜,由于氢气可燃性较强,容易发生爆炸,所以、让学生在实验室里进行大规模的操作,很可能会导致意外的发生。老师不妨利用计算机上的虚拟实验的模仿软件,在教室里进行实验技能的训练。这样不仅能够规避风险,还能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计算机对于步骤的检测,要比人为的观察更加敏锐。在虚拟实验中,有的学生可能会“先停掉氢气,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那么系统就会自动判定失败的警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刚刚的操作了问题,应该“先灭灯再停掉氢气”。通过计算机来进行虚拟实验,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规范自己的实验手法,养成严谨的实验态度。
三、方便进行课后的总结
高二化学的知识点,有着承前启后的左右,对前后的内容都有所串联。所以,老师在进行教授时,不能忽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总结与归纳,这关系到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点有没有进行自己的思维加工。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老师在课上讲授的知识点较多,加上例子、题型等内容的参与,所以想要引导学生进行精准的总结,也并非易事。但是有了计算机的介入,老师就能够将本堂课的重点,在开讲前进行一个大致的归类,然后在讲课的过程中,用所讲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到了课后总结的时候,老师利用计算机制作PPT,或者别的手段,来快速的帮助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例如,老师在课尾对本堂内容进行总结的时候,不妨结合学生的个人实际情况,让他们反映自己在那个问题上有疑惑,或者对于哪个概念有别的看法,老师一方面可以借助计算进行快速的查找,将学生有问题的内容及时抽调出来;同时,利用计算机还可以统计学生对于这个章节中存有疑惑的内容进行统计,帮助老师意识到自己在讲授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及时进行改正。这样一来,利用计算机来进行课后总结时,不光光是学生进行巩固,对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也有促进的作用。
四、结语
总之,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高二化学中的应用,将会极大的提高化学教学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帮助老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当然,对待这一先进的教学技术,老师要抱有清醒的态度,既不能盲目拒绝,也不能过度沉迷,只有合理合适的将它运用进教学的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化学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冯晓锋.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程整合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篇2
关键词:二维码技术;教学信息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1.4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2
引言
二维条码/二维码(2-dimensional bar code)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点。
国外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其信息密度比传统的一维码有很大的提高。二维码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存储、传递和识别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关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不仅已将二维码技术应用于公安、外交、军事等部门对各类证件的管理,而且也将二维码应用于海关、税务等部门对各类报表和票据的管理,商业、交通运输等部门对商品及货物运输的管理、邮政部门对邮政包裹的管理、工业生产领域对工业生产线的自动化管理。其应用领域主要涉及信息获取、网站跳转、广告推送、手机电商、防伪溯源、优惠促销、会员管理、手机支付等功能。具有高密度编码,信息容量大;编码范围广;容错能力强;译码可靠性高;保密性防伪性好;成本低;易制作、持久耐用等优点。其应用领域已经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智能化手机全面普及的今天,二维码的发展呈现井喷式。基于其突出的优势,在移动互联业务模式下,二维码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如食品追溯方案、餐厅的手机电子菜单、优惠促销渠道、票务销售、表单应用、保密应用、追踪应用网络资源下载、车辆管理应用、会议服务、信息传递、手机购物的电商应用等。本文主要是对二维码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信息化应用做了一些研究,以更好的发挥其作为教育新载体的强大功能。
一、教育教学信息化中二维码技术的实践应用
现阶段,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智能化的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大学校园里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推进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学生借助移动互联网和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娱乐、网上购物等活动;通过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能登录QQ、在线购物/付款等,学生对于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熟悉和痴迷一度成为高校学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的最大难题;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如果可以将这种熟悉和痴迷转移到学生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来,那无疑将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这也正是我们进行此项研究的最大动力和最终目标。
二维码的应用包括主读和被读两种方式,通过一个二维码图片读取其背后附载的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各类多媒体信息,本质上,二维码的内容是指向一个地址;所以,二维码的服务方式属于被读领域。
以课堂上的教学为例,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扫一扫老师事先制作好的二维码,就可以很方便的在手机端读取到老师提供的需要学习的内容,而且还可以在平台上跟老师、同组同学进行互动交流;老师也可以很方便的实时查看学生的反馈信息;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自主学习、交流表达、团队合作、自我管理、自主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扫一扫二维码从老师那里接收问题,然后思考完成,或者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遇到问题还可以通过扫一扫的方式读取老师提供的其他信息来找出答案,或者通过平台上的在线咨询使问题得到迅速的解决。对于一些教学文件亦可以通过平台的方式进行分发,既节省了印刷的纸张,又方便学生查阅,增强了拓展和延伸性;借助二维码技术平台的实时快捷、操作方便、形象直观等特点,在师生之间营造出一个和谐的双向互动交流的教学环境,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中一直提倡回归“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教学模式,近年来提出的翻转课堂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很好的借助二维码技术来组织课堂教学。老师组织教学资源并制作二维码,学生通过扫码的方式进行相关教学资料的下载、查阅并自主进行学习;同时,学生也可以向资料库中不断丰富自己感d趣的学习资源,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学生分组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首先通过扫码得到相应的教学信息,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可以现场讨论,也可以在手机端进行讨论,讨论的结果也可以生成为二维码提供给老师进行现场讨论和查看。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能积极参与进来,增强来师生之间、学生与网络之间的互动,达到了更好的课堂整体互动的效果。这里,二维码技术除了可以进行教学资源的分发,还可以进行课堂检测、数据收集、处理分析等工作,借助这些数据帮助老师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学生学习事宜的安排。
以课堂外的教学为例,老师也可以将事先制作好的二维码发送到学生的交流群中,如qq群或者微信群,学生通过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在课下或者课前进行相关知识的难点、重点的预习/复习工作;学生带着问题对老师提供的信息内容进行独立学习和思考,加深对本次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如果配合使用另外一个特别重要的教学载体――微课视频,就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掌握相关知识点。学生在网络环境下,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扫一扫二维码,利用手机有针对性的选择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提供了一个个性化、自我、自主学习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一对一”的针对性教学,最终将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便利性。
二、多媒体教学中二维码的制作方法
二维码推送的信息中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信息,对于不同属性的信息制作生成二维码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1.文本文件
对于文本文件二维码的制作非常简单,网络上有很多二维码的生成器,支持在线直接制作。以草料二维码为例,注册登录后,可以在首页直接看到不同的选项卡,包括文本、网址、名片、文件、图片、微信等免费项目,也有企业码、记录码、溯源码等收费项目,选择文本项,然后在输入框中输入相关的文字内容后点击下方的生成二维码即可,制作生成的二维a可以下载保存。或者对于已经存在的文本文件,我们也可以选择“文件”项,然后添加现有的文件即可。
2.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文件
对于图片类文件,可以通过草料二维码中的“图片”选项进行制作生成,步骤同上述“文件”项。或者图片、视频、音频文件也可以通过上传到百度云等各类资源平台上或数据库服务器上,然后将得到的网址生成制作一个二维码,通过扫描该二维码就可以登录平台查阅相关信息。
三、结束语
作为一种全新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二维码技术具有利于师生在课堂内外的全方位互动交流,有益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对于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包括现有的各类网络资源和新开发资源,都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促进了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的最大化优质共享,对于实现高校校园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教育教学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二维码的生成、管理等技术方面的简单易操作使得这种技术手段得以被更多的人群所接受和使用,在结合传统教学方式和二维码技术这种新型的教学支撑技术的基础之上,让课堂教学变成学生容易接受、乐于学习、自主学习的新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二维码的定义 [OL].http://.
[2]张楠.无盘网络技术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3).
[3]邓嘉明.手机二维码技术优化地方高校设备管理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
作者简介:宋艳艳(1981-),女,安徽蚌埠人,理学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高职学生管理研究。
篇3
【关键词】高中数学;特优生;高效学习;分析借鉴
一、高中数学特优生高效学习行为的分析
1.数学特优生高效学习行为的分析
数学学习作为一种复杂而系统的过程,由于学生的性格能力差异,具体的数学行为也会不同.数学特优生作为数学学习中的优势群体,具有鲜明的行为特点.首先,在学习计划方面,特优生能按照学习时间制订出详细的短期和长期计划,包括预习、复习时间的长短等,并培养出有规律的学习习惯,主动执行,保证学习计划顺利完成.其次,在数学学习时间的分配上,大多数特优生都认识到了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每天花2小时以上的时间练习,同时具有较高的学习效率.最后,在数学学习习惯和行为品质方面,特优生不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有特定的规律,能有效减少外界干扰,专心学习.同时特优生学习具有较好的持久性和恒心,对任何不理解的问题都不会放过,并能独立思考,利用良好的学习方法来完成学习内容.
2.数学特优生高效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
数学学习是学生数学技能、知识的获得过程.影响数学特优生高效学习行为的因素主要有:首先,是学习动力.学习动力是推动并维持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内在力量,充足的学习动力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数学特优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动力,能用乐观、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学习,从而保持一种协调和均衡.其次,是对数学的认识.数学特优生认为大量的练习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同时能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不是一味地被动听老师指挥.最后,是数学学习的自我特质.数学特优生具有认真、刻苦、勤奋、严谨的数学学习特质,能为了学习效率的提高而调节数学学习状态,从而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高中数学特优生高效学习行为的启示
1.加强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训练
高中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训练是和数学知识紧密联系的,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数学学习动机,从而形成数学责任感.对自我卷入和任务卷入区分,通过相关问题的提出来引导学生思考对数学学习任务和目标的态度.例如,在高一新生的第一节数学课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根据自己在初中的数学成绩和以往的经验了解对数学的兴趣及能力.在教师对高中数学难度进行整体分析的基础上,引导每名学生先制定学习目标.在学习中,每周需要对数学学习行为和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评价和反省.在阶段学习结束时,如果相关目标没有实现,教师应该提供一些参考建议,学生结合实际学习,适当调整目标,并对目标进行详细分解,从而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行为
学生学习对教学的超越,也就是数学自主学习.学生如果不能自主学习,那么就不能进步和超越.在学习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是其他活动不能代替的.也就是说数学学习是主动的,通过对新知识和旧知识双向、反复的理解,从而明确数学学习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制订学习计划并完成.例如,班上某位数学特优生的学期目标是保持班级前五名,数学均分在125分以上,其给自己的学习保证是:上课认真听讲,利用课外时间复习,每周六对学习情况总结,每月做一套试卷对已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巩固,同时抽出空余时间自学高二余下的课程,并对高一前面学习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对于学习计划制订、完成较好的,教师可以以此为榜样,向全班学生讲解,引导学生向优秀学生看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3.加强对数学学习的管理与指导
优秀的数学教师,应该能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拥有主动的认知技能.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独立完成任务.首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优缺点等进行跟踪了解,指出学生学习方法中的不足之处并帮助他们改进,使得每名学生能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其次,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管理,并使得他们学会自我监控.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懒散的时候,要适当地进行鞭策;在学生垂头丧气的时候,要进行支持和鼓励.最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很多学生对教师有依赖心理,因此要促使学生摆脱这种心理,提高他们的解题水平,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例如,对于一些应用性、开放性的数学问题,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让学生体会到题目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教师的答案也不一定正确,自己的结果有可能比老师的更为合理.通过以上方法,能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明显的进步.
三、结 语
高中作为学生教育的关键时期,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非常必要.本文以数学特优生为对象,分析了他们高效学习的行为及主要的影响因素,并总结分析了数学特优生高效学习给我们的启示,即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动机的训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对数学学习的管理和指导,这对于其他中间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高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林,华伟.教学监控能力:课堂教学中不容忽视的因素,教育科学研究,2011(9).
篇4
一、高一学生数学成绩落后的原因,及应对办法
【原因一】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难度提高。因此会有少部分新高一生一时无法适应。表现在上课都听懂,作业不会做;或即使做出来,老师批改后才知道有多处错误,这种现象被戏称为“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因此有些家长会认为孩子在初中数学考试都接近满分,怎么到了高中会考试不及格?!
高中的数学语言与初中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符号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形语言等。高一年级的学生一开始的思维梯度太大,以至集合、映射、函数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似乎很“玄”。
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由于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确定了常见的思维套路。因此,形成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是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
高中数学比初中数学的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这也使很多学习被动的、依赖心理重的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
应对方法:要透彻理解书本上和课堂上老师补充的内容,有时要反复思考、再三研究,要能在理解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并在勤学的基础上好问。
【原因二】初、高中不同学习阶段对数学的不同要求所致。高中考试平均分一般要求在70分左右。如果一个班有50名学生,通常会有10个以下不及格,90分以上人数较少。有些同学和家长不了解这些情况,对初三时的成绩接近满分到高一开始时的不及格这个落差感到不可思议,重点中学的学生及其家长会特别有压力。
应对方法:看学生的成绩不能仅看分数值,关键要看在班级或年级的相对位置,同时还要看学生所在学校在全市所处的位置,综合考虑就会心理平衡,不必要的负担也就随之而去。
【原因三】学习方法的不适应。高中数学与初中相比,内容多、进度快、题目难,课堂听懂作业却常常磕磕绊绊,由于各科信息量都较大,如果不能有效地复习,前学后忘的现象比较严重。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体会 “死记硬背”与“活学活用”的区别。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不能抓重点难点,不能体会思想方法,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应对方法:课堂上不仅要听懂,还要把老师补充的内容适当地记下来,课后最好把所学的内容消化后再做作业,不要一边做题一边看笔记或看公式。课后尽可能再选择一些相关问题来练习,以便做到触类旁通。
【原因四】思想上有所放松。由于初三学习比较辛苦,到高一部分同学会有松口气的想法,因为离高考毕竟还有三年时间,尤其是初三靠拼命补课突击上来的部分同学,还指望“重温旧梦”,这是很危险的想法。如果高一基础太差,指望高三突击,实践表明多数同学会落空。部分智力较好的男生“恃才傲物”,解题只追求答案的正确性,书写不规范,考试时丢分严重。
经过升中考后,高一年级的学生有的思想开始松懈,尤其在初一、二时并没有用功学习,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二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同学,甚至错误的认为高一、高二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二个月,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的。而高中数学的难度远非初中数学能比,需要三年的艰苦努力,加上高考的内容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具有很强的选拨性,想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二个月,其缺漏的很多知识是非常难完成的。
应对方法:高一的课程内容不得懈怠,函数知识贯穿于高中数学的始终,函数思想更是解决许多问题的利器,学好函数对整个高中数学都很重要,放松不得。在高一开始时养成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非常重要。高中数学有十几章内容,高一数学主要是函数,有些同学函数学得不怎么好,但高二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却能学得不错,因此,一定要用变化的观点对待学生。鼓励和自信是永不失效的教育法宝。
二、学好数学,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
高中学生不仅要想学,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1、制定计划明确学习目的。合理的学习计划是推动我们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
2、课前预习是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预习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3、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上课更能专心听重点难点,把老师补充的内容记录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4、及时复习是提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效,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篇5
关键词:高中 数学 女生 兴趣 心理 思维
我校为一所普通农村高级中学,结合我校农村高中的特点,高二文理分科,我所任教的是高二“文科班”。两个班总共110人,而女生达到了80人,超过了总数的百分七十,所以如果女生的数学成绩上去了,那么整个班数学水平就提高了。数据显示,高中女生数学能力随着数学内容的逐步深化而慢慢下降,导致其学习数学愈发吃力,女生偏科就更严重了。所以,提高高中女生数学能力是当前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好数学最基本的保证。如果对数学没有学习兴趣,就别说学好它了。环境因素及心理因素都是导致女生数学能力的下要方面,应对症下药。当前社会,家庭和学校对学生的期望值普遍过高,而女生性格普遍较内向,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加上高中数学难度大,较抽象,这就使得她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下降,进而导致数学能力停滞不前。所以,教师要多关心女生的思想和学习,经常同她们沟通,针对其思想,学习上的问题,提高建议和帮助,助其制定科学有效的学习计划,消除紧张,弃掉沉重的思想包袱,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师生关系搞好了,学生才会喜欢你的课,在课堂上你才能更容易的调动她们的积极性。再者,老师一定要以积极态度对待女生的数学学习,要多给予肯定,少挖苦批评。要注重复习旧知识和提高基本技能,把新课的内容在旧课的复习中融会贯通;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巩固和提高学生对已学的知识的掌握,促使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还可以灌输女性成才的实例,树立学好数学的榜样和信心。心理学研究表明,女生的情感平稳度比较高,只要是对数学感兴趣,最终提高数学能力。
二、敢于暴露问题,培养数学思维
具备了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还要有一个好的开端:女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女生喜欢做基础题,对综合题的解题能力较差,更别说解难题。老师要从思想上改变女生的这种惯性喜好,要敢于做题、要敢于做难题。如果自己不解题,只看老师解题、别人解题,那就犹如看别人在运动场上跑步,别人得锻炼了,而你们没得到锻炼。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能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女生上课记笔记,复习时喜欢看课本和笔记,但容易丢掉老师教的最主要的数学思维,数学解题思考方法,因此女生们上课听课结果往往是舍本求未,解题能力提高就难。女生习惯于按部就班,偏重条理化和规范化,欠缺适应性和创新意识。这就导致了她们对于数学基础题尤其是生搬硬套的东西熟记于心,而对灵活的,综合性的题目望而却步,无从下手。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课堂学习,强化双基训练;辅导她们学会利用等价转换、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将问题分解、简化,还可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改进学习方法,逐步提高综合能力。
三、结合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寻找适宜学习方法
因为生理、心理等因素,女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相对要差一些,对问题的反应速度也慢一些,所以要注重课前预习。预习要有针对性,通过编制预习提纲,她们就会对那些抽象的概念、逻辑性较强的推理、空间想象能力及数形结合能力要求较高的内容有所了解,听课时就有目的性了,难点就容易突破了;认真预习,还可以改变心理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包括制定学习计划、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所以教师一定要她们在上课时专心听讲,另外,针对女生在运算方面速度不快、欠缺技巧,逻辑间接推理能力差、思维方式单一,空间想象能力差,线面关系含混、作图能力差,应用“建模”能力偏差等弱点,加强对女生的数学思维的训练;及时复习,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查阅有关资料,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会加深,更易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串联起来,通过分析类比,整理记录知识要点,做到对新知识由“理解”到“运用”的完好过渡;独立作业是考察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练习提升过程,通过运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学会”到“熟练”;解决疑难是将以上各环节遇到的各种疑惑或作业过程中的错误通过思维点拨而解除疑惑或纠正错误,经过长期解惑答疑能使所学知识由“熟”到“活”。培养女生养成多思考分析的习惯,对所学知识做到由“理解”到“运用”;勤阅读课外书籍与报刊,多加入学习兴趣小组等。课外学习可以扩展文化科学知识,巩固和拓展所学的知识,并能通过发展女生的兴趣爱好,激发求知欲与学习热情,培养独立学习能力。
五、树立高中女生的自信心
对于女生的进步,要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哪怕是进步了一点点;切忌将数学学习的落后归罪于能力低,而要钙素她们只是努力不够。注意发挥女生的长处,增加其自信心,使其有正视挫折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决心。要针对女生的弱点进行教学,多讲通解通法和常用技巧,注意速度训练,分析问题既要“由因导果”,也要“执果索因”;注重数形结合,适当增加直观教学,训练作图能力,培养想象力;揭示实际问题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培养“建模”能力。
六、加强个别辅导,提高能力
如前所述高中数学知识一般都有方法新、难度大、灵活性强等特点。对这些知识点,除了上课面对全班同学详解以外,还应针对女生弱点加强个别辅导,强调重点、分化难点,化末知为已知,充分调动女生的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她们的数学能力。
七、教师教学要揭示解题的思维过程
在学习方法方面,高中女生接受数学知识的过程较慢,灵活性不够,创新意识较差。女生对于数学基础题尤其是能够套用例题的问题掌握地都比较快,而对于综合性题目掌握能力差。所以,老师在讲评例题时,要指导学生怎样审题,如何把关键的条件挑出来,怎样把条件进行转化和重组。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问题,要指导她们学会利用等价转换、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将问题转化为若干基础问题。教师要让她们在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之路,也要让她们知道解题中会碰到很多困难,应该用策略去解决,从而坚定她们必胜的信念。
八、教学中要分散难点,逐步提高
女生推理能力弱,思维方式单一,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规律。教学中可以把例题习题都作适当的分割,减少每一步的推理难度,让她们“跳一跳就能够摘到”,尝到甜头,体验数学成功的满足感;可以一节课只突破一个难点,一次作业只设计一个难点问题,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会信心倍增;还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套题巩固,变幻演算,并详尽的介绍分析典型例题例句,依葫芦画瓢,触类旁通,着实提高女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九、加强对高中女生思维拓展的训练
老师要有意识的强调形象描述概念、规律中关键字句的意义,使学生便于理解,更好的运用;女生一般对字母运算对于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要多用代数式来阐述数学概念及其意义,并强调作业要先进行字母运算,再代入数据计算;基于女生有想象力丰富的优势,教师要利用充分的时间启发她们多联想,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加强注重训练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属于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它的特点是多方向思考,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于克服女生思维呆板、思路多年来狭窄的缺点。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课堂教学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发展
一、以考试成绩波动的客观分析为主要措施,渗透心理挫折教育:
心理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障碍时,因为无法扫除障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人生的道路常有坎坷不平,人人都可能遇到挫折,战胜人生道路上的一切挫折,才能将人生画上完美的句号。挫折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高中数学学习中,容易使学生遭遇挫折的主要方面有:一是成绩的波动,达不到理想的要求,特别是一次考试成绩下滑,造成心理上的悲观,失望,从而消极学习,下滑速度更快。二是遇到难题解答不出,造成心理烦躁,甚至放弃对学习的追求。
针对考试成绩的波动,老师需要强调,在学习中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淡化最后的结果,只要我们有所付出,有所努力,结果是否如愿,我们都是优秀者,从心理上自己战胜自己脆弱的一面。同时,帮助学生客观分析成绩下滑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二、以良好的课堂气氛,营造心理健康发展的阵地。
课堂的学习气氛是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制约着课堂学习的效率。不同的课堂气氛,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情感和注意力。我们要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出现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想象丰富,精力旺盛。
积极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老师的精心组织和主动创设。如果老师上课不积极创设,学生可能出现一种消极,师生的这种消极将互相影响,犹如流行病毒一样在传播,导致更多抵抗力不强的学生被感染。流行是消极之病的祸根,但积极之风的流行,更是一种良好的态势。老师要成为良好课堂气氛的创设者和维护者,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尽可能多产生师生之间的共鸣。
三、以适当的课例为契机,激发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在我们的高中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在教学中有机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高二数学(下)的“二项式系数的性质”一节内容中,联系到南宋数学家杨辉提出的“杨辉三角”。考试中杨辉三角不是重点,但在此可以多花一些时间展开,把杨辉三角的内容讲授清楚,而不是轻描淡写,并且加以扩展,讲讲与杨辉三角相关的数学史,杨辉三角的发现要比欧洲早五百年左右。高二数学(上)的“圆”一节内容中,可以联系到圆周率,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比外国人早一千一百多年,高三数学的“数系的扩充”一节内容,可以提到我国是最早使用分数、负数的国家,分数的研究是中国对世界数学的杰出贡献之一,负数的引进,又是中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的又一巨大贡献。关于负数取得的成就,比埃及、印度早六七百年,比欧州早一千多年,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非常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这些数学史不仅可以让学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激发学生心理向积极健康的方向澎湃前进。
四、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为突破口,促使心理的健康发展。
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即对影响学习的智力因素给予指导,如指导学生如何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如何集中注意,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创造等,每个学期的一些学习阶段,我们都开设了不同类型的学法指导课程。
对学生学习环节的方法指导,即对学习过程给予指导,如指导学生制订符合自己实际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遵循学习规律和学习原则,指导学生掌握预习、听课、记课堂笔记、复习和做作业的方法,指导学生课外自学的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工具书,查找、积累资料的方法等。
加强课程学习的方法指导,即将一般的学习方法应用到具体学科上去的指导,也就是指导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法。
适机指导学生进行心理调节,主要是对影响学习的非智力因素的调节方法指导。如何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增强学习责任感,克服厌学情绪,鼓励积极进取,增强学习信心、消除学生学习中的自卑心理,如何克服考试焦虑,掌握应试技能,如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增强学习毅力,如何培养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克服学习疲劳,学会科学用脑等等。
篇7
关键词:中学生 学商 学习成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0)09(b)-0250-04
学习能力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组成,智力因素是学生学习的先决条件,而非智力因素决定了学习效果的优劣。非智力因素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智康1对1青少年教育研究团队结合前人理论,提出非智力学习能力模型,非智力学习能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自控力和学习策略。学习动力是唤起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引导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并对学习活动加以维持、调节和强化的一种心理状态[1];学习自控力指学生为实现学业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按照社会要求和一定的内在标准对自己的情感欲望行为等加以控制的能力[2];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达到学习目标而采取的计划、规则、方法和技巧,是一种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3]。通过对三者量化,以学商来表示非智力学习能力的水平。[4]该文以学习成绩作为学生学习结果的指标,对学商和学习成绩的关系进行探讨。
1 研究方法
1.1 被试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和河北省抽取两所中学选取初一到高三的学生,共发放问卷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4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8%。被试情况如表1所示。
1.2 研究工具
使用自编学商测评问卷,即非智力学习能力问卷。该问卷采用因素分析方法将学商分为学习动力、学习自控力和学习策略三个因子,共34题,采用里克特五级计分方式,从“很不符合”到“非常符合”依次记为1~5分。问卷各因子的Crobach Alpha系数分别为0.66、0.77、0.84。总问卷的Crobach Alpha系数是0.892。各因子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相关,与总分之间存在高相关,且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构念效度。
1.3 研究程序
主试在施测前宣读指导语和答题注意事项,待被试理解所有答题事项后开始施测。被试填写完毕后,当场收回问卷,施测时间为15 min。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并剔除无效问卷。
1.4 数据处理
1.4.1 学商的计算方式
学商的计算借鉴离差智商的计算方式,将每个因子的原始分数转换为标准分数,为了取消负数统一在每个因子加10为本因子的得分,三个因子得分之和为该学生的学商。学商的均值为100,标准差为5。
1.4.2 学习成绩的处理
选用两所中学学生的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期末考试成绩,并分别对各年级各科成绩进行标准化,采用三科成绩的标准分数之和作为学生学习成绩的指标。
1.4.3 统计分析方法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中学生学商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对不同性别中学生的学商及学习动力、学习自控力和学习策略因子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2。
表2显示,在学习动力上男生高于女生,在学习自控力、学习策略和学商总分上女生高于男生,但在各个因子及学商总分上男女生差异均不显著。
2.2 学商在年级上的差异比较
对不同年级中学生的学商及学习动力、学习自控力和学习策略因子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表3显示,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六个年级在学商及学习动力、学习自控力、学习策略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进一步做LSD多重比较分析后发现,在学习动力、学习自控力、学习策略和学商上,均存在初一显著高于高一,初一显著高于高二,初二显著低于初三,初三显著高于高一,初三显著高于高二这一普遍规律。其次,在学习自控力、学习策略因子和学商上,均存在初一显著高于初二,初一显著高于高三,初三显著高于高三这一共同结论。此外,在学习自控力因子上,初二显著高于高一,初二显著高于高二。在学商上,初二显著高于高二。
2.3 中学生学习成绩与学商的关系
将学习成绩按从低到高排序,取前27%的被试作为学优组,取后27%的被试作为学困组,各119人。对两组的学商及学习动力、学习自控力和学习策略因子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4。
表4显示,学优组的学习动力、学习自控力、学习策略和学商得分均高于学困组。在学习动力、学习自控力、学习策略和学商上,学优组和学困组均存在显著差异。
3 讨论
3.1 不同性别中学生学商差异分析
男女生在学习动力、学习自控力及学习策略三个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由于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对于女孩和男孩的要求基本一致,对他们学习的重视也基本一致。女生同男生一样,追求自身成长,自我意识也越来越强烈,而学习是发展自身、使自身更加优秀的重要途径。所以学习动机、自我控制及学习策略不存在性别差异。
3.2 不同年级中学生学商差异分析
数据结果显示,在学习动力、学习自控力、学习策略因子和学商上,均存在初一显著高于高一,初一显著高于高二,初二显著低于初三,初三显著高于高一,初三显著高于高二这一普遍规律。即在学习动力、学习自控力、学习策略因子和学商上,大体的发展趋势是初一较高,初二有些许下降,初三达到最大值,高一时急剧下降,高二跌为最低值,高三又有所回升。学习自控力在初一较高,初二下降,初三再次升高的趋势与张灵聪(2001)[5]的研究结果一致,但与谢薇(2006)[6]和张佳佳(2011)[7]得出的初中生学习自控力随年级逐渐下降的结果不一致。
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在于,初一学生刚升入初中,突然从坚持了六年的小学生活转入新环境,他们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希望能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创造新记录。所以初一学生会延续自己小学时期的良好学习习惯,并对权威人物仍具有依赖性,努力进行自我控制。因担心被新同学比下去,从而维持较高学习状态。但经过初中第一年的学习,学生意识到初中的学业负担远比小学重很多,而且面对严峻的升学压力,他们会丧失新鲜感,变得逐渐松懈,难以保持最初的动力。但进入初三后,学生面临中考,会为了自己的学业制定学习目标,利用合理的复习策略,调整备战状态,投入更多努力,因此到了初三会再次升高。但经历过中考后,由于长期的备考压力突然消失,学生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所以学习状态会急剧恶化,觉得高考是三年以后的事情并不着急,所以高一、高二慢慢懈怠并且拖延。但到了高三面对激烈的高考竞争,会如同初三时重新调整状态,积极备考,所以转为上升趋势。
高二学生在迎接高三备战之前,应调整心态,鼓足信心,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坚持完成。在执行过程中,要勇于面对学习上的困难,同时注意定期检查计划完成情况,及时调整策略,做到劳逸结合,并适时作总结便于自我反思,激励自己进一步提高。
3.3 学习成绩与学商的关系
本研究显示学优组的学习动力、学习自控力、学习策略和学商得分均显著高于学困组,这表明学优组的学商与学困组的学商差异显著,从而进一步印证了学习成绩与学商之间存在正相关。
学优组的学习动力得分显著高于学困组。学习动力是唤起学习、明确目标,并加以维持强化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学优组的学生有较为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善于调节学习过程,维持学习高唤起状态,这有助于他们在学业上取得较好的成绩,而学困组的学生通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学习动力不足,无法维持学习活动。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学习兴趣,没有从学习中获得足够的乐趣和成就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赏识教育和适度的外部鼓励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可以落实在批改作业或者课堂表现的反馈中,有的时候老师在作业本上写的一句鼓励的话就会让学生感受到巨大的积极的推进力量。另外注重学困生的表现评价,应以评价学习习惯和表现方面的进步为主,学业名次为辅,抓住机会进行表扬。学困生往往存在于一个或数个团体,若表扬几个代表,往往能带动几个团体的互相促进。
学优组的学习自控力得分显著高于学困组。学习自控力得分较高意味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学业的坚持和集中注意力方面做得非常好,因此,学习自控力高的学生成绩较好。而自控力低的学生往往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开小差,学习的坚持性不够等。这些因素会阻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成绩较低。这与张佳佳的论文结果一致。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坚持性,是教师教学当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学生在12周岁以后,注意力的时间趋于稳定,一般能超过30min。学生的注意力时间长短受到教师授课风格的影响。说话抑扬顿挫,声调有升有降,比较注重互动和趣味的课堂会让学生的注意力长时间保持在被唤醒状态。而平缓单一的表述,教师主讲的课堂则容易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学生的学习坚持性是建立在动力、任务难易的基础之上的。动力方面不再赘述。任务的难易是相对学生的水平而言的,所以教师对于学习任务的布置方面,也应该分出梯级,不同程度学生有不同的知识漏洞和薄弱环节。另外,建构主义主张学习者并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知识的自主建构者,强调学习者是在积极主动地利用着外部反馈信息与内部反馈信息对学习过程进行调控。其中,外部反馈信息来自学习环境,而内部反馈信息来自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过程及生成产品的监察[8]。反馈不仅是对学习的外在强化,也是一种外部信息,它使得学习者能够对实际结果与期望结果进行比较[9-10]。所以教师在作业反馈上应更加注重监督学困生的完成情况,及时反馈并调整。
学优组的学习策略得分显著高于学困组。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是学习者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学习者采用学习策略都是有意识的心理过程。学习时,学习者先要分析学习任务和自己的特点,然后,根据这些条件,制定适当的学习计划[11]。在学习上取得良好表现的学优组学生,一般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而学困组的学生,导致成绩不高的原因往往是没有运用科学而有效的学习策略,所以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学习策略势必不同。关于错题管理策略的研究表明,成绩较好的学生倾向于尽可能地独立处理自己的错题,但当处理不了时,他们会尽快地、毫不犹豫地求助于老师或同学;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处理错题时常常未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就习惯性地求助于他人,而真正遇到处理不了的难题时,常常并不及时求助。这提示我们,分析学生错题管理策略时,不仅要看学生所用策略的数量,而且要注重策略的质量、实施过程和实效[12]。
学商作为这三者的结合,代表了学生从想学到能学再到会学的全部过程。该研究证明了学商测评与学习成绩的正相关关系,学商可以体现学生的学业成就。
4 结语
(1)在性别上,学商差异不显著,学习动力、学习自控力和学习策略因子差异显著。表现为男生的学习动力高于女生,学习自控力和学习策略低于女生。
(2)在年级上,学商及学习动力、学习自控力和学习策略因子差异显著。表现为在学习动力、学习自控力、学习策略和学商上,均存在初一显著高于高一,初一显著高于高二,初二显著低于初三,初三显著高于高一,初三显著高于高二这一普遍规律。其次,在学习自控力、学习策略因子和学商上,均存在初一显著高于初二,初一显著高于高三,初三显著高于高三这一共同结论。此外,在学习自控力因子上,初二显著高于高一,初二显著高于高二。在学商上,初二显著高于高二。
(3)学商及学习动力、学习自控力和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之间均存在极其显著正相关。
参考文献
[1] 李晶.高中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及学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
[2] 郭梅华,张灵聪.学生学习自控力的特点及原因分析[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
[3] 张龙梅,李洪玉.学习策略在思维风格与数学学业成就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2).
[4] 李利薇,徐乐.学商模型的提出[J].科教导刊,2013(10).
[5] 张灵聪.初中生学习自我控制特点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6):476-479.
[6] 谢薇.初中生学习自控力影响因素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7] 张佳佳.初中生学习自控力与注意稳定性、学习成绩的关系及其教育启示[D].河南:河南大学,2011.
[8] Butler,D.B.,Winne,P.H.Feedback and self-regulatedlearning:A theoretical synthesis[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95(3):245-281.
[9] Johnson,D.W.,Johnson,R.T.Cooperative learning andfeedback in technology-based instruction.In J.V.Dempsey & G.C Sales(Eds.),Interactive instruction and feedback(pp.133-157).Englewood Cliffs,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3.
[10] Meyer,B.J.,Wijekumar,K.,Middlemiss,W.,etal.Web-based tutoring of thestructure strategy with or without elaborated feedback or choice for fifthandseventh-grade readers[J].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2010,45(1):62-92.
篇8
关键词: 高考 复习策略 数学学习
一、高考数学复习存在的一些问题
1.忽视考纲与教材。
考纲是教育部门规定的,教材是教育部门规定印刷的。很多老师认为教材上的知识过于浅显,不太适应考试的需求,一般都是简单地讲解基础知识后就不再提及,所以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忽略教材,不会看考纲。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学习如同建一座高楼大厦,地基打不好,很容易坍塌。
2.死记硬背。
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公式、定理很陌生,只是死记硬背,不会运用。时间久了,学生经过一遍一遍做题、背公式,在思维中形成固定模式,达到得高分数的目的。但是这种方式是学生被动地接受所有公式及定理,不会举一反三,不能在面对一些没见过的题型时灵活地运用学过的知识点,不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只会逃避,甚至有的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厌恶。
3.盲目做难题。
知识体系的形成和能力的加强都是一点点积累的,需要一个过程,由浅及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在教与学过程中,老师忽视简单题的做法,总是给学生出难题,想通过做难题提高学生分数,显然这是盲目的。学习新知识首先应该掌握基础知识,掌握基础题型;其次对基础题型进行变式练习,最终对知识进行创新学习。这三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不能飞跃太快,不然会导致学生理解不透彻,影响学习效果。
二、高考数学复习策略
1.高度重视教材,务必夯实基础。
高考数学复习应以教材基础知识为主体,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不能严重脱离教材,只凭参考资料学习。实际上,教材是复习中最有效且可利用的资源,是提高数学成绩最佳的方式,回归教材一定要重视基础,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加强对“双基”的掌握和运用,并且丰富知识。
(2)形成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以教材知识体系为主体,把一样的知识及有关知识放在一起复习。争取做到知识全面化、系统化。在知识概念形成中,一定要切记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学生要加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并在做题中加以运用。
2.根据每轮复习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
高考数学复习一般分为三轮:
第一轮:系统地巩固基础知识,这一轮复习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对书本上每一定义、每一定理、每一公式都要熟练记在心里,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对书本上的典型例题,一定要熟练掌握它们的解题方法,并且要举一反三,在会的基础上加以拓展,会做类型题。系统形成数学知识,做每一道题要总结思想方法,注意细节,注意题目的陷阱,并且学会总结做题方法。
第二轮:多做专题。高三数学专题一般分为十四个,如三角函数、排列组合及二项式定理等。经过长时间的一轮复习,接下来要有计划地进行专题复习,对部分数学缺少练习的同学是快速提分的有效捷径。
第三轮:高考试题的模拟练习。经过之前两轮复习,学生的基础知识应该会有很明显的丰富,为了使学生在考试时多得分,一定要做很多套的高三考试数学模拟练习题,这是提分的重要方法。找出不足的知识点,查缺补漏,并且要在笔记本上记错题。
3.舍去题海战术,提高做题效率。
很多高三学生认为题做得越多越好,总是买一些材料,盲目地做题,但是这只是一种心理安慰,实际上学生并没有多大提高。最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能力选择适合的题,提高效率。高中课堂只有四十五分钟,所以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应该珍惜。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重复做一些题型上,复习中应该针对自己的薄弱部分积极练习,提高做题效率。
4.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学生普遍存在“双差”:一是基础知识差;二是学习习惯差。经过高一与高二两年学习时间,每个学生的基础、学习成绩都不一样,所以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有计划、有条理地复习。
通过分析学生的考试试卷发现,学生因为马虎、计算失误出现丢分的状况时有发生,根本原因在于平时教学中更愿意谈做题思路而不具体计算,长此以往,很容易使学生会的题做不对,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做题准确率,节省做题时间。
5.规范学生的考试答题习惯。
以下给出几点在高考数学中规范答题的建议:
(1)用好考前五分钟。
很多高三学生在考试试卷发下来的时候很紧张很忐忑,一直盯着老师将试卷发下来,之后写名字、学校、班级,写完之后直接答卷。其实这么做忽略了很多东西,在试卷发下来之后应该先检查卷子是否有问题,并且了解这次考试试卷的出题内容,在心里有一个底,用好这五分钟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应对考试,争取得一个好分数。
(2)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现在实行的高考制度是高考数学共120分钟,在这短短的时间中学生要学会把握时间。在仔细地做完会做的题目之后,给自己留出一部分检查试卷的时间,应该在考试开始的时候就对自己的答题速度进行合适规划,再根据做题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尽量做到会做的题一定要一次做对,难题不要一直做,把握好整体时间。
(3)做题顺序最好先易后难。
很多学生没有制订计划,在考试的时候按照出题的顺序做题,遇到难题一遍一遍地解,花费很长时间还是没有做出来,结果一张卷子只答完了一半。通常考卷各类题目都是由易到难排列的,通常按顺序做即可,但偶有特殊情况,学生应该及时反应,灵活分配时间。
(4)草稿纸使用要得当。
很多高三学生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在草纸上写的字大且乱,往往导致考试时题与题运算的过程中互相影响,所以应尽量使自己答题的顺序在草纸上清晰明了地呈现出来,这样在检查的时候能够找到错误出现在哪里,并及时改正,节省答题时间。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45.
[2]魏声汉.学习策略初探[J].教学研究,1992(7):21-24.
[3]王养锋.浅议高三数学总复习策略[J].学周刊,2012(12):168.
篇9
关键词: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过程
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它是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能力(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考查。由于高三数学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高一、高二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构建知识体系,训练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有针对性、有时效性地复习。特别是在第一轮复习时,始终应以夯实“三基”,在能力的提高上有所突破,以达到应试的要求和水平。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明确中心思想,做好学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是高考复习的基础,其效果决定高考复习的成败;一轮复习搞的扎实,二轮复习的综合训练才能顺利进行。故制定以下指导思想:全面、扎实、系统、灵活。全面,即全面覆盖,不留空白;扎实,即单元知识的理解、巩固,把握三基务必牢固;系统,即前挂后连,有机结合,注意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初步建立明晰的知识网络;灵活,即增强小综合训练,克服解题的单向性、定向性,培养综合运用、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
第二轮复习是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强化、巩固的阶段,是考生数学能力及数学成绩大幅度提高的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高考的胜败。指导思想是:巩固、完善、综合、提高。巩固,即巩固第一轮复习成果,把巩固“三基”放在首位;完善,即通过专题复习,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综合,即在训练上,减少单一知识点的训练,增强知识的连结点,增强知识交汇点的题目,增强题目的综合性和灵活性;提高,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高考研究,把握高考方向。随着数学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高考命题也在逐年探索、改革,命题的方向愈加突出考查能力,所以研究好高考,尤其是把握好高考的新动向,搞好高考复习,不仅能为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应试能力和高考成绩,而且也必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研究高考要研究大纲和考纲,要研究新旧考题的变化,要进行考纲、考题与教材的对比研究。通过对高考的研究,把握复习的尺度,避免挖的过深,拔的过高、范围过大,造成浪费;避免复习落点过低、复习范围窄小,形成缺漏。
三、重视回归课本,狠抓夯实基础
《考试说明》中强调,数学学科的命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注重对数学能力的考查,注重展现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同时兼顾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现实性。在第一轮的复习课中,应总结梳理每一章节的数学知识,基本题型和练习,以利于学生进行复习,在梳理中注重由学生自己去推理数学知识的形成的过程。如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这一章中公式较多,要求学生证明两角差的余弦这一重要公式,并由次推导三角函数的和角、差角、倍角、半角等三角公式,通过这一练习,不但使学生对三角公式之间的联系十分清楚,记忆加深,而且增强了灵活运用公式的能力。课本中有基本题,也有综合题,都在课本的练习题、习题、复习题、例题这“四题”中体现,以这“四题”为中心,既能巩固加深概念的理解,又能帮助掌握各种方法和技巧。在复习中,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课本的某一内容,它涉及了那些技能、技巧,在“四题”中有那些体现,我们以这一内容串通一些“形异质同”的题引导学生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的应用,增强解题的应变能力。(2)引导学生对“四题”寻求多种解法,或最优解法,开阔思路,培养灵活性。(3)分析课本内容,哪些难掌握,哪些易掌握,哪些内容可作不超纲的引申。(4)应用“四题”构造一些综合题,即变题。注重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巩固基础知识。
四、阶段测试与高考实战相结合
高三复习阶段要经历大量测试——周练、月考、统测等等,这是十分必要的。考生应把每次考试都当作高考“实战”来对待,并按高考的气氛要求自己。应该珍惜每次考试机会,把考试看成是给自己一次掌握知识、暴露问题的机会,是对复习效果的盘点和检验,让你清楚自己知识框架掌握情况和对题目的熟练程度。问题暴露了,有利于下阶段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提高成绩,因而大可不必恐惧、紧张、害怕和焦虑,一定要沉住气。哪怕考试失败也还有时间。考试中要集中注意力,如果发现自己走神,就要适当调节,将精力放在考试上。这样多次训练,必然会使你获取丰富的经验,使自己临考不乱,应付自如。学习是一项艰苦而富有创造力的劳动,也从无捷径可走,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以上几条仅供参考,希望同学们能在此启示下,尽快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争取在第一轮复习中取得突破,为下一阶段复习打下坚实基础
五、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1)重点知识、重点复习。函数、三角、数列、不等式、立几、解几、向量、导数、概率 等知识既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又是高考的重点,而且常考常新,经久不衰。因此,在复习备考中,一定要围绕上述重点内容作重点复习。
篇10
关键词:高三;地理教学;学习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
地理在文科中是一门最特别的学科,相对于历史、政治它更偏向理科。对逻辑思维与图形、计算等方面的较高要求使得很多文科生,尤其是文科女生谈地理而色变,地理成为文科生高考提分的瓶颈。每年,因为地理而含恨落榜的考生不在少数。诚然,高考相对于其他考试更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检验,然而无论每年的选题如何多变,材料如何新颖,只要牢牢掌握基础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综合素质的锻炼与创新性的培养就能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1.分清轻重,有的放矢
高三更注重知识的分类与整理,如何在高三的学习中帮助学生正确的掌握复习方向,培养其综合能力是每一位老师的责任。教材方面,对于基础性的初中地理知识,要做好基础概念的掌握,学会地图信息的解读。高中教材是重点,湘教版的地理分为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必修部分要加强原理、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如针对必修一的自然地理部分,要重点学习气候、水文、植被、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内涵,并梳理好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必修二的人文地理部分则要综合人口、城市、交通、工业、农业等人文要素内涵的理解,以及各人文要素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于选修部分(环境保护和城乡规划),可以把它渗透在必修中复习,不必单独详细复习。如讲到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城市化时分析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2. 合理计划,做好预习与听讲
教师应该对近几年高考的重点进行分析,尤其对出现概率比较高的知识点、题型以及本年度新增的知识点要特别重视,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并提前告诉学生,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教师的教学计划相协调,做好预习工作。高三地理不同于高一高二,知识繁多,课堂信息量较大,如果学生课前不做好预习,思维跟不上老师,课堂效率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一节课稀里糊涂中就过去了,达不到预期的复习效果。同时,教师要认真组织复习的内容,尽量做到以点带面,挖掘还没有讲到或考纲中新增的知识点,重点讲解考纲中的难点、易错点、高频考点。做好引导学习的工作,在认真细致地讲解每一个重难点时,要注意结合广东高考的特点科学安排复习时间,如地球运动部分,广东高考对这部分主要考查地方时、区时的计算,地转偏向力,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而且题目的难度较小,故此,教师不仅自已要科学计划好这部分复习时间,也要引导学生不要在这部分花费太多时间。当然,在讲解的同时也要展开实战演练,并及时检查每一位学生的掌握程度,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通过教师与学生的配合达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
3. 消除恐惧心理,学会自主学习
很多文科生地理学不好都是因为恐惧心理,虽然地理中与理科相关的逻辑、计算等有很多,但是相对于数学、物理等要简单很多。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对地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他们消除恐惧树立自信。地理不同于其它学科,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都是地理的一部分。让学生从他们的生活中感受地理。另一方面,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杜绝一味的死记硬背,让学生真正对地理产生兴趣。如全球气候问题的学习,虽然气候相关的知识繁多且杂乱,但实际考查的知识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只要掌握了全球气候知识的精华,面对气候相关的考题就能胜券在握。比如全球气候的分布,如果让学生一个个记忆,很容易漏记或出错,应引导学生结合气候成因(如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分布、季风等)进行学习。同时,对几种容易混淆的气候类型,应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学习,如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等。
二、构建知识体系,重视图像复习
1.立足基础,构建知识体系
高考考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但不管多新颖的题型都离不开基础知识。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能对不同板块的知识做到灵活应用,便能提升综合能力,从容应对高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知识的梳理,帮助学生系统化地回顾,寻找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得知识系统网络化、结构化,能够让学生加深各个知识的理解,准确地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要熟读考试大纲与《高考说明》,寻找高考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地毯式的复习与查漏补缺之后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帮助学生熟悉规律,巩固知识,提高技能,总结方法。
2. 重视图像复习,提高读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的灵魂,若想学好高中地理就必须学会读图,提高读图分析能力。地图是高考的重点考查部分,学会看图有利于很多地理知识的掌握。图像复习在于两个方面,首先,要学会从地图中读取有用的信息,如通过读图来寻找地方时首先要区分是侧视图还是俯视图,如果是侧视图则通过寻找赤道与晨昏线的交点来判定地方时。如果是俯视图则要判断最外面那条经线是否是赤道?如果不是则应看晨昏线把每条经线分成的昼夜弧比例进而判断昼长或夜长,再根据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等求出有关地方时。另一方面,每个学生都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在脑海中形成一幅活地图,说到哪个知识点就能在第一时间调出,并能将各个知识点通过图形形成联系。
三、专题突破,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高三的地理学习避免不了的一项便是真题的演练,很多同学在做广东真题、全国真题的同时还会做很多其它课后资料的习题,题海战术成为大多数学生的不二选择。其实,真题演练是必须的,然而不在量多而在于精。如今的练习题、练习册是数不胜数,如果想通过做完这些来提高解题能力是难之又难,但是如果对一个知识体系进行专题性集中突破就能事半功倍,只要掌握了相关知识点就能解决这一类题型。如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只要掌握了H=90o-|纬度差|这个公式,就能在知道太阳直射点、当地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三个未知数中任两个未知数的情况下计算第三个未知数。但是,整体的复习之后可供进行专题复习的时间很少,因此,专题复习要选择重点知识体系进行,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他们的薄弱环节进行个别性的专题强化。让学生在做好知识回顾的同时,通过一类题型、相关知识的集中复习能够做到触类旁通。
总之,高中地理只有做到紧扣时代,抓大放小,夯实基础,构建网络化的知识体系,加强地图训练,注重知识间的联系与实际应用,同时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在主观与客观上都做到张弛有度才能在地理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彭长亮.关于高三地理教学的思考[J].教学研究.2009(02)
- 上一篇: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方案
- 下一篇:会计核算问题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