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智慧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11 17:54: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固定资产智慧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固定资产智慧管理

篇1

第一条为加强本局固定资产管理,保障固定资产安全完整,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局所属的所有行政科室、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

第三条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宗物资,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第四条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应坚持统一政策、归口管理、责任到人、讲究实效的原则。

第二章固定资产的范围、分类和计价

第五条本局统一管理的固定资产包括:财政拨款形成的固定资产、本单位自筹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以及无偿调入、接受捐赠、租赁形成的固定资产。

第六条固定资产分为六类: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交通工具、图书、其他固定资产。

(一)房屋及建筑物。指拥有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房屋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其中,包括办公用房、会议室、生产经营用房、库房等;建筑物包括道路、围墙、水箱等;附属设施包括房屋、通讯线路、输电线路、水气管道等。

(二)专用设备。指根据业务工作需要购置的各种具有专门性能和专门用途的设备,包括各种仪器和机械设备、医疗器械、文体设备等;

(三)一般设备。指用于业务工作的通用设备,如办公用品、家具、空调、计算机、通讯工具等;

(四)交通工具。包括汽车、摩托车等各种交通工具;

(五)图书。指单位同意管理使用的业务用书、图书室或阅览室贮藏的书籍等;

(六)其他固定资产。指以上各类未包含的固定资产。

第七条固定资产的计价:

(一)购入、调入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买价或调拨价,以及运杂费、保险费、安装费、车辆购置附加费等入帐;

(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入帐;对原固定资产进行改建、扩建过程中的变价收入后的净增加值,增加固定资产价值;

(三)接受捐赠、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按原价入帐,不能查明原价的,估价入帐;

(四)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运杂费、安装费等记帐;

(五)盘盈的固定资产,按重置完全价值入帐;

(六)已投入使用,但未办理移交手续的固定资产,可先按估价入帐,待确定实际价值后再行调整。

第八条本局统一管理的固定资产不计折旧。

第三章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第九条局办公室为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本局固定资产的统一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制定本局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细则;编制固定资产年度更新、购置计划;负责固定资产配置、调拨;负责新增固定资产的验收;负责固定资产实物帐、卡片帐的登记;负责办理涉及固定资产产权变动的调拨、转让、报废等报批手续;组织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工作;办理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其他事项;

第十条局财务基金管理监督部门负责登记固定资产总帐和明细帐。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或变更应根据国家有关制度和本办法及时、准确记帐,并定期与局办公室核对,确保帐帐相符、帐实相符。

第十一条使用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合理、有效使用和日常维护保管工作。应明确专人负责,建立相应的责任制;

第十二条建造、购入、调入、接受捐赠、租入及盘盈的固定资产,局办公室负责验收。技术设备还应会同技术部门验收。验收合格应填制《财产物资验收单》和固定资产卡片,财务部门据实登记入帐,并办理报销手续后,使用部门方可办理领用手续。

第十三条固定资产卡片必须登记到每一件固定资产,明确使用、保管职责,坚持“按物设卡、物卡相符、物移卡随”的管理原则。

第十四条固定资产的无偿调拨、出售、报废,单位价值在5千元以下的,由局办公室会同财务部门提出意见报分管局长领导审批;单位价值在5千元上的、2万元以下的,由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单位价值在2万元以上的,应报上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核准。

第十五条出售、出租、报废固定资产所得收入须按规定全额交财务部门入帐。

第十六条局办公室会同财务部门每年3月31日前,对本局统一管理的固定资产进行一次盘点。通过盘点,确保帐实、帐卡、帐帐相符。对盘点中发现的问题查明原因,说明情况,按审批权限报经批准后,及时调整固定资产帐户。因意外事故造成固定资产损坏的,应追究责任人,给过失人或责任人必要的处分;属于违法行为的,交司法部门,依法处理。

第三章附则

篇2

关键词:医院;固定资产;核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2-0071-01

固定资产是指医院持有的预计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有形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预计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一、固定资产的范围

医院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对于应用软件,如果其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应当将该软件价值包括在所属硬件价值中,一并作为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如果其不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应当将该软件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医院的图书应当参照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不计提折旧。

二、固定资产的日常会计核算

医院应当设置“固定资产登记簿”和“固定资产卡片”,按固定资产类别、使用部门和每项固定资产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一是医院应当在固定资产明细账中登记每项固定资产原价中财政补助资金、科教项目资金、其他资金的金额及其所占的比例。二是出租、出借或作为担保的固定资产,应设置备查簿进行登记。三是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应当另设辅助簿进行登记,不在本科目核算。

(一)固定资产的取得时的账务处理

1.外购的固定资产,其成本包括实际支付的买价、相关税费以及使固定资产达到交付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的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直接记入“固定资产”科目;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及发生安装费用,记入“在建工程”科目,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转入固定资产科目。使用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购入固定资产的,按构成固定资产成本的支出金额,借记“固定资产”科目或“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待冲基金”科目;同时,借记“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教项目支出”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

2.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其成本包括该项资产完工交付使用前所发生的全部必要支出。工程完工交付使用时,按自行建造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支出,由“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3.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大型修缮后的固定资产,其成本按照原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科目账面余额减去“累计折旧”科目账面余额后的净值)加上改建、扩建、修缮发生的支出,减去改建、扩建、修缮过程中的变价收入,再扣除固定资产拆除部分的账面价值后的金额确定。

4.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其成本按照租赁协议或者合同确定的价款、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确定,按照确定的成本,记入“固定资产”科目。

5.无偿调入或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其成本比照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或有关凭据注明的金额加上相关税费确定。按确定的成本,记入“固定资产”科目或“在建工程”科目。

(二)按月提取固定资产折旧

按照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形成的金额部分,借记“待冲基金”科目,按照应提折旧额中的其余金额部分,借记“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等科目,按照应计提的折旧额,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三)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

1.为增加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或延长其使用寿命而发生的改建、扩建或大型修缮等后续支出,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2.为了维护固定资产的正常使用而发生的修理费等后续支出,应当计入当期费用,借记“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等科目。

(四)固定资产的处置

1.出售、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按照所处置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该资产对应的尚未冲减完毕的待冲基金余额后的金额,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照已提取的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照相关待冲基金余额,借记“待冲基金”科目,按照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

2.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按照评估价加上发生的相关税费作为投资成本,借记“长期投资——股权投资”科目,按照投出固定资产已提的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发生的相关税费,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科目,按投出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其他收入”科目或借记“其他支出”科目。

3.无偿调出、对外捐赠固定资产,按照发出固定资产已提的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照发出固定资产对应的尚未冲减完毕的待冲基金余额,借记“待冲基金”科目,按发出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按其差额,借记“其他支出”科目。

篇3

摘要固定资产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分析新会计制度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面临的形势入手,从当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以及如何提高管理质量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医院固定资产

1.引言

固定资产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难点问题。特别是随着近年来随着新医改的执行,医院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对提高财务管理质量的要求也更为迫切。特别是2012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新《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更为明确具体的要求。在现实情况下,受到医院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管理模式的制约,使得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质量难以令人满意,也影响了医院财务管理的质量,制约了医院的高效运营。

2.当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对固定资产管理认识有偏差

受到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医院对进入市场还没有做好思想上的准备,不少医院人员对新医改的认识不到位,思想中还停留在传统的认识当中。一是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不够,在日常管理中存在着重采购轻管理的问题,依然残存行政事业单位的痼疾,特别是对于一些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的资产往往存在账物不符,账账不符的问题。二是对自身的职责认识不到位,特别是一些医院的普通员工,对自身所担负的职责没有足够的重视,虽然不少医院也采取定人定物的管理模式,但往往仅停留在制度层面上。

2.2对固定资产管理流程缺乏有效规范

从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流程来看,一是固定资产交接不到位。在固定资产采购和使用环节,存在着职责不清、交接不到位的问题,设备采购中财务、专业科室、监察等部门的横向联系不够,医院内部协调机制不畅,要么设备采购经费高,而实际使用率却不高,要么就是难以满足医院实际的需要。二是固定资产登记不清晰。一些设备往往存在着多头管理,或是空头管理的问题。三是固定资产处理不严谨。对于一些使用时间较长的设备而言,由于医院人员变动、科室整合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往往造成其在清查、报废处理等环节缺乏必要监管,处理随意性大,给医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3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作用发挥有限

一些医院受到自身实力和人员编制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其在内部审计制度的落实上存在死角,一些财务人员既是运动员也是裁判员,内部审计工作形同虚设,固定资产的管理质量不高。而在技术审计方面,由于财务人员自身素质以及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制约,信息化管理程度还不高,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固定财产提供详实、准确、动态的分析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固定资产管理质量的提升。

3.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质量的对策分析

3.1健全机制,建立科学管理体系

在制度建设方面,要突出三个重点环节。一是提高认识,明确职责分工。无论是医院管理层、业务科室还是普通员工,均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水平,特别是要根据岗位和职责分工,确定自身的职责,将定人定物定位落实到实处。特别是在部门之间衔接配合方面,要加强沟通,实现信息共享。二是遵规守纪,制定奖惩措施。对固定资产采购、使用、维护、保养、报废等相关流程,要严格按照会计制度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落实,对于违反制度的行为要进行必要的惩戒,提高医院上下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三是全程管理,杜绝管理死角。针对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顽疾,要切实找准方向,制定对策,实现全过程、全要素管理。特别是在资产交接、登记、核查等方面要严格按责任落实,避免推诿扯皮。

3.2加强监管,提高管理实际效益

在医院内部控制方面,要明确相关部门的权限和责任,保障关于固定资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互相分离、相互制约,确保资产在采购、使用等全过程中有人管、有人问。同时要针对一些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实施动态管理,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医院也要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配备专业的监管人员,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防止出现兼岗兼职的问题。同时也要注重引入社会监管力量,通过第三方的工作来更为有效的实施监控,确保医院固定资产的发挥最大的效益。

3.3完善手段,提升管理科技水平

针对医院固定资产数量多、种类多的特点,充分发挥当前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速度快、准确率高的优势,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实施跟踪,实现动态管理、科学管理,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设备,要从采购之初,就要建立物资信息名片和档案,详细记录其使用、保养、维修情况,最大限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通过各部门各科室子系统之间的联系,提高固定资产流动管理难度大的问题,提高管理效率。

3.4增强素质,促进管理工作落实

一是增强财务人员的素质,适应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和医院实际的工作环境,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担负起应有的职责;二是增强医院管理层的素质,切实从自我做起,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督促协调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工作的展开;三是增强普通工作人员的素质。要了解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业务,具有履行相应职责的能力,从一线工作开始落实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从而整体提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薛建玲.关于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当代经济.2012(11).

篇4

【关键词】 医院; 新制度; 固定资产; 创新; 制

2010年年底,财政部会同卫生部修订出版了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新制度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从固定资产的含义到科目的设置,从折旧的计提到不同资金来源的账务处理都做了详细规定,在借鉴企业会计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上又有创新,紧密配合医疗体制改革,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通过这些变化,本文对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如何做好信息的基础工作让固定资产的待冲基金和折旧为将来医疗项目价格的确定提供强而有力的保证作一探讨。

一、这次新制度与旧制度相比的优势之处

(一)在科目设置上新增了“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清理”两个科目

与旧制度相比的优势:一是固定资产以净值在会计报表中列示,这样能一目了然了解医院固定资产的原值、折旧、净值,改变了旧制度下固定资产期末账面价值以原值列示存在资产虚增现象,旧制度规定按照固定资产原值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计入当期费用,提取的修购基金直接补充了净资产,造成了净资产的虚增。固定资产长期按原值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既不利于反映固定资产的损耗情况,也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新制度的规定能更科学客观地评价医院的固定资产状况,更合理地组织医院的运营,保证医疗任务的顺利完成。二是核算了固定资产清理的全过程,原来固定资产出售、报废、毁损没有得到上级的批示,该资产就一直放在固定资产总账里,没法核算它的清理过程,北京积水潭医院为了区别它和其他在用资产的区别,给这部分资产单设了一个名字“等待报废资产”,等上级的批示下来后进行账务处理:借:固定基金,贷:固定资产,如有变价收入:借:银行存款,贷: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因旧制度没有折旧和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对出售、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在报表中无法体现清理过程,而这次新制度设置了这两个科目,规定对出售、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如下: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待冲基金,贷:固定资产,变化就在于新旧制度的记账时间不同,新制度规定当固定资产拟出售、报废或发生毁损时,需先将固定资产净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并通过该科目记录清理的过程,而旧制度是在固定资产清理完毕后将清理结果进行账务处理。“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清理”两个科目的应用对医疗行业固定资产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新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含义重新进行了定义

新制度中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1 000元以上(其中: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1 500元及以上),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资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新制度把固定资产分为四类:房屋及建筑物、专业设备、一般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图书参照固定资产的管理办法,加强实物管理,不计提折旧。本次从定义中体现出内涵变化,金额从500元变化为1 000元(专业设备由800元提升到1 500元),单位价值的提高更有利于管好固定资产,因为物价指数的不断升高,导致资产的价值也在不断攀升,如果还按原来的单位价值来管理固定资产,势必导致投入的人力、物力在管理一大部分低价值的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低下,新制度的规定有利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新制度对于应用软件也有了明确规定,如果其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应当将该软件价值包括在所属硬件价值中,一并作为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如果其不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应当将该软件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因旧制度无相关规定,医院在处理应用软件时很难统一,这也导致不同的审计部门出具的审计意见也各异,有让调入无形资产的,有让进入期间费用的,有让进入固定资产的,医院左右为难,此次新制度明确了应用软件的核算口径,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在各个医院的难题,对医院的信息化管理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对在建工程作出明确规定,从源头上制定确认标准

要求医院的在建工程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建工程是指医院已经发生必要支出,但按规定尚未达到交付使用状态的建设工程。”医院除按本制度执行外,还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严格控制工程成本,做好工程概、预算管理,工程完工后应尽快办理工程结算和竣工财务决算,并及时办理资产交付使用手续。这些规定不仅明确了可操作性,而且在管理上指出了控制的关键点。例如:加强在建工程的管理,从工程起始点的概、预算管理到工程完工后尽快办理工程结算和竣工财务决算并及时办理资产交付使用手续,这些管理概念的提出是医院替政府实现公共职能和确保医院公共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和经济保证。从源头上指出医院的在建工程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这些规定使实操中确认标准统一,对于那些多年来在建工程中制度松弛,概、预算管理不严谨,工程施工中管理不到位,财务处理不及时,致使工程潜亏隐藏在账上而不及时办理工程决算和竣工验收的事项亮出了红灯,必须归顺到确认的标准中来。同时也对违法违纪的现象提出警示必须收敛,否则违反制度。

(四)规定了固定资产的明细核算

固定资产的明细账中增加每项固定资产原价中财政补助资金、科教项目资金、其他资金的金额及其所占比例的登记,要求出租、出借、作为担保的固定资产设置备查簿进行登记,这在旧制度中没有相关规定,新制度的规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更精细化,更全面完整地反映医院资产的价值,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对固定资产资金来源比例在明细账中完整体现,做到账账相符、账实一致,为下一步的项目成本核算和病种成本核算奠定了基础,对将来的医疗项目定价提供了数据支持。

二、新制度的创新之处

新制度在借鉴企业会计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上又有创新,新设置了待冲基金科目来核算财政拨款和科教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和材料,使用财政或科教资金购入固定资产账务处理: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贷:待冲基金――财政补助资金/待冲基金――科教项目资金,同时借: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教项目支出,贷: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按月提取折旧时,按照财政拨款、科教项目资金形成的金额部分,借:待冲基金――财政补助资金/待冲基金――科教项目资金、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其他支出(其他资金部分购买固定资产提取的折旧金额应进科目),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出售、报废、毁损的账务处理: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待冲基金――财政补助资金/待冲基金――科教项目资金,贷:固定资产。在使用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购买材料的账务处理:入库时借:库存物资――卫生材料,贷:待冲基金――财政补助资金/待冲基金――科教项目资金,借: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教项目支出,贷: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出库时借:待冲基金――财政补助资金/待冲基金――科教项目资金,贷:库存物资――卫生材料,通过待冲基金科目核算了财政拨款和科教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和材料的全过程,反映了资金使用的来龙去脉,待冲基金科目的设置是一个创新,它符合现实需求,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像医院这样的事业单位项目资金的拨付情况和使用效果,能客观地评价政府对医院的项目资金投入的情况。

新制度在固定资产科目的设置上有许多亮点,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为了全面、真实、准确反映医院成本信息,保证财务核算与成本核算结果的一致性,医院会计制度改革要为医院科室成本核算和医疗项目成本、病种成本核算提供最基础的会计数据,目前所有成本核算的数据都与会计核算的数据一致,这就导致新制度中待冲基金的设立保证不了成本的全面、真实、准确,因为财政拨款和科教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和材料都通过待冲基金核算,其他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和材料进入了医疗成本,因对各个医院拨款的项目不同,导致各医院计算出来的项目成本就失去了可比性,价格方面更是无法比较,病种核算也无从参考。例如:一台1 000万元的核磁共振设备,财政拨款500万元,医院自筹500万元,按照使用六年计算每年折旧为166.68万元,进入医疗成本和待冲基金各为83.34万元,项目成本是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组成,其中直接成本由人员成本、设备折旧和物资材料组成,在计算磁共振的项目成本时折旧成本应该以166.68万元除以磁共振的工作量乘以工时,但现行成本核算制度要求成本核算和会计核算的医疗成本数据保证一致,在待冲基金里的83.34万元就不能进入项目成本,这样核算出来的磁共振的项目成本就比医院自筹1 000万元购买核磁共振设备计算的项目成本数据小很多,核算出来的数据就没有了可比性。如果固定资产按照资金来源所登记的明细账核算,把财政补助资金和其他资金在进行成本核算时都计入医疗成本,这样核算出来的医疗成本数据就与会计核算的数据不一致,成本核算结果与会计核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共同构建了医院核算体系,为了客观地反映医院的成本,笔者认为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可以不一致,实行双轨制在成本核算的医疗成本中加入待冲基金(用财政拨款购买固定资产每月计提的折旧和材料),这样核算每个医院投入在每个医疗项目上的口径是一致的,这样计算出来的成本就具有了可比性,医疗项目成本和病种的构成就有了核算基础。实行双轨制,并不意味着成本核算和会计核算各自独立,二者之间有内在联系,成本核算中的医疗成本要大于会计核算的医疗成本,它包含待冲基金(用财政拨款购买固定资产每月计提的折旧和材料),这就要求会计基础工作要特别扎实和完善,做好信息的基础工作,在固定资产的信息系统中从卡片的原始录入就得区分资金来源,按比例登记,每月能从系统中提取用财政拨款购买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和材料的待冲基金金额,为成本核算提供了数据基础。

三、总结

笔者首先探讨了新制度与旧制度相比的优势之处;然后分析了新制度的创新之处,对新医院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管理做了一些分析,新制度完善了会计科目体系,明确了有关计量标准,指导了医院的会计工作,对医改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财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2] 侯常敏,程薇,刘建民.新《医院会计制度》解读与衔接[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3] 赵宜珍,周瑞,李春.医院财务管理研究与实践[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4] 王玉华.浅谈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J].卫生软科学,2005(3).

篇5

关键词: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新会计制度

近年来,由于国家各级政府加强了对高校的投入力度,高校也在不断的扩大招生规模。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的固定资产需求急速增加。学费的增长及政府的投入使得这几年来高校资金相对比较充裕,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近年来各个高校的固定资产规模扩大了不少。国家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也日益重视。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购建缺乏科学的规划论证

自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开始大学扩招。很快大学的宿舍,教室,实验室都不够了。许多省市都在郊区建立了大学城用于大学的扩建,现如今几乎所有的公办普通高校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校区。至2012年4月,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今后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将保持相对稳定,至此高校停止了本科生的扩招。

据2015年《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称去年大学的录取率为74.3%,毛入学率为40%,已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然而近年来高考人数却成逐年下降趋势。2008年1050万,2009年1020万,2012年915万,今年略有提升也只940万人。研究生虽未停止扩招但从2014年起研究生的报考人数也在持续下降。众所周知,人口的低出生率,大学毕业生的低就业率等原因,高考人数还会继续下降。目前有些三本院校已出现招生人数不足的现象。随着招生规模的相对稳定甚至下降高等院校规模已出现拐点。今年国家实施高校学科“双一流”工程,高校自身也存在着重新洗牌。对于这一趋势,应引起各个高校的关注。对于基础建设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否则基础设施在建成以后极有可能出现使用率低下甚至闲置。

现今高校的基础建设不仅缺乏前瞻性甚至缺乏整体规划。最典型的就是教师公寓。学校的新校区大多建在郊区。学校周围配套设施跟不上。在未解决配套设施的情况下,很多学校又将教师公寓建在新校区。建成以后,因为社区配套设施跟不上,居住新公寓的教师面临买菜难,孩子上学难,就医难等一系统问题,不得不重新在外租房,致使新建公寓闲置多年。再者就是实验室。因对使用者的需求考虑不足,教学楼建成以后,实验室临到使用时发现问题重重,实验室所需的特殊环境要求得不到满足,不得不大规模改造甚至重建。新校区土地面积不够合并校区困难,学校不得不开设班车,教师尤其是公共课教师上课几个校区来回跑。林林总总这些问题也造成基础建设过程中和使用过程中的严重浪费。

(二)固定资产重复购置现象严峻

高校中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也是相当严重的。造成高校中固定资产重复购置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缺乏监管,二是制度引诱。由于科研经费的管理为项目制。如何使用科研经费项目负责人有着极大的权限。财务部门大多只是对合法性,合规性进行控制,而不便对其合理性进行管理和引导。在我国科研经费大多数是各级政府拨付,虽然结题时会有结题审计,但对于合理高效使用科技经费方面是无法用审计来监管的,而学校方面又对此动力不足。项目负责人出于各种原因对固定资产重复购置,而此种行为就处于无人监管的境地。

而另一方面,科研经费管理的某些不合理性也是造成固定资产重复购置的重要原因。科研经费申请时由项目负责人提出预算。由于项目负责人大多并不精通财务,编制一份合理的预算对于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再则高校评价体系使得高校重视科研项目的申请,轻视经费使用。一个学校基金项目的申请数甚至直接会影响到学校排名。是否能申请到国家基金影响到一名教师是否能评上高级职称,能否申请到高级别的国家基金直接能决定一名教授在学校的学术地位。现今国家发放科研经费可谓政出多门,国家基金委,教育部,各省教育厅,国有企业等等。这就使得科研经费出现多头申请的情况。到了结题时,经费用不完又害怕结题时经费结余过多而被收回甚至问责,出现重复购置固定资产的情况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固定资产使用率低

固定资产使用率低下是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高校购买固定资产的经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国家各级政府拨付给高校的经费。这类经费主要用于购买教学设备和实验室建设。高校使用这类经费购买固定资产的管理方式一般是由院系上报预算,学校财务部门统一预算审核后将经费下拨给院系,由院系在预算范围内提请购买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购入后也多由院系使用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使得固定资产购买后各个院系资源独享,对固定资产的共享缺乏动力。

加之学校没有一个部门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调节。固定资产在院系之间缺乏共享,闲置设备缺乏调剂,使用率当然也会很低。另一种经费来源是教师的科研经M,一些用于科研活动的固定资产往往是教师的科研经费购买。主要用于教师个人的科研活动。对这类经费购买的固定资产通常由教师个人在经费预算范围内自行购买自行使用自行管理,因为没有相应的制度进行引导和鼓励,教师们在报废前几乎将其视为私有物品,基本没有共享的情况,使用率也同样很低

(四)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手段落后

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相对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设备管理部门,财务部门,院系相互之间信息共享程度不高。财务部门只管核算,设备管理部门只管购置和发放,院系的使用情况不清查就不清楚。在新会计制度以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失真的情况会逐步纠正。但管理手段不跟上,账面价值失真依然会存在。《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房屋建筑物按当年房屋建筑物固定资产总值的2%(50年折旧期)计提。设备按专用设备按8年.一般设备按5年,其他设备均按10年计提折旧。但具体到各种院校各种设备,情况又将会复杂的多,如果一概而论同样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二、新会计制度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带来的机遇

新的高校会计制度于2014年1月1日开始实施。该制度对固定资产部分做出了较大的修订。固定资产部分的修订主要分为两个方面:首先对高校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和类别进行了重新的规定,将高校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提升至1000元并将固定资产主要分为六大类,同时指出在忽略固定资产残值的条件下,对固定资产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其次提出将基建账与高校“大账”平行登记,并定期将基建账信息并入学校的“大账”中去;因建筑工程而产生的利息,归属于建设期间发生的,归入在建工程成本项目中。新会计制度的颁布对固定资产管理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使会计信息更真实,更全面。对学校更好的管理固定资产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依据。基建账与高校“大账”并账之后更利于学校利用预算管理和控制基建工程。固定资产提取折旧后会相对比较真实的反应固定资产的现在价值,为固定资产建立共享平台和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数据基础。

三、新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制定固定资产中长期管理规划

在国家实施高校学科“双一流”工程之际,对于基建工程方面学校应尽快组织一个专家组对学校未来较长一段时期的发展进行一次总体的,全面的评估,认真的制订一份中长期的规划,对学校未来较长一段时期的基建项目做一份中长期的预算。这份预算应该是一份科学的详实的细致的预算。学校每年的年度预算中基建方面的预算将以此为基础进行微调。基建项目应严格执行中长期预算,不在预算中的基建项目,原则上不应新建。进行过一次总体的,全面的评估学校管理层就会对学校的总体情况,未来发展趋势有一个更理性的认识。有一份中长期的预算,学校的基础建设就会减少很多的盲目性。基建工程中的种种问题大多数都是源于预算问题。预算不合理,预算制定时过于粗糙,执行不规范,造成预算流于形式。严把预算关,才能使基建工程财务管理得更好。合并校区也是势在必行的,校区合并以后一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开支,二来也方便了师生的科研教学活动,方便了学校的管理。校区合并工作仅凭学校一已之力是很难做到的,还需多方争取国家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在合并校区中土地置换,建设生活配套设施等等工作都离不开相关政府部门的帮助。

(二)防止使用科研经费对固定资产重复购置

新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提取折旧,使固定资产在账面上反应了相对真实的价值,这一点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提供了很大便利,使管理人员仅从账面上就能对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参与对固定资产购买的合理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要扼制固定资产人为重复购置现象还应建立一套既人性化又监督到位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对于科研经费的发放于政府层面应统一由一个专门部门负责。在学校层面,财务人员应全面参与到科研经费管理中去。在科研经费申请之初,帮助教师和科研人员进行合理的经费预算。国家科研经费发放部门也应有专门部门进行经费预算合理性审核,做到合理发放,从源头上防止科研经费的浪费现象,防止固定资产的人为重置。在学校层面应利用执行新会计制度的时机,对学校的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大清查,摸清学校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折旧制度,为今后的固定资产的管理打下基础。在今后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学校应利用好预算和审批权限,对固定资产采购的合理性进行管理,避免固定资产的不合理采购。对科研经费结余应制定好相关政策,做好引导工作,引导科研人员在今后的科研活动中合理使用,细水长流,万不可一收了事。

(三)建立固定资产共享平台

在整个学校层面建立一个固定资产共享平台,使固定资产能做到最大限度的使用,使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达到最大化,这是高校目前固定资产管理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一个固定资产共享平台能使学校各个院系,各个部门互通有无。教师们也可以在这个共享平台中互通有无,以节省科研经费。当然仅仅建立一个共享平台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还要在制度上鼓励和完善共享机制,能让各个院系,部门甚至教师能在共享机制中实现共赢。只有制度相对完善了,共享平台才能真正的有效的运行起来。固定资产的共享不仅是校内各个院系和部门之间,在一定条件下,也要与社会共享。例如,班车,学生宿舍,校医院,校内宾馆,食堂等等,都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对社会开放服务的。

(四)加强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现今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手段依然比较落后,各个管理部门信息共享不足。高校应大力推进信息化管理,建立本校固定资产的数据库。建立信息化管理以后,各个部门能够比较清晰的了解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固定资产的使用人,责任人。这样就会大大减少固定资产大清查所需次数和范围,大大减少大清查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使固定资产的很多管理常规化。例如固定资产的报废。固定资产提取折旧以后,固定资产到了报废年限,设备管理部门因与财务部门共享了相关信息,不需要查账就能在信息平台上看到,能够及时到固定资产使用人处查看固定资产是否需要报废,如不需要报废的及时评估新的使用年限,需要报废的能及时进行报废处理。财务部门得到设备管理的信息就能够及时处理相关固定资产账务。建立固定资产的数据库也是为固定资产的共享提供管理上的依据和保障,使得学校不会因为固定资产共享造成管理上的混乱。新会计制度的颁布对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新会计制度颁布已两年了,但很多学校执行得并不好,折旧未提,基建账并账不及时,学校执行新会计制度已迫在眉睫。在完成固定资产大清查以后,尽快进行学校固定资产现状的评估,建立起信息化管理平台,使学校固定资产实现价值最大化,才能帮助学校教学,科研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周青.新高校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的现实思考[J].行政事务资产与财务,2016(01).

[2]李雪玲.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会计核算问题的探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4).

篇6

【关键词】新制度;高职院校;固定资产;问题;对策

2012年12月19日财政部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自2013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2014年1月起《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也开始施行。新制度在定位、财务报告目标、会计核算基础等多方面进行了改进,更加符合我国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更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增强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的内在一致性,能够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发挥其最大的使用效益,促进高职院校良性健康发展。在这样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必须要紧紧把握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精神,更新固定资产管理的理念、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变化

(一)提高了固定资产单位价值划分标准

在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对固定资产价值的划分标准是500元以上。而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定义是:指事业单位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其中对固定资产单位价值的划分标准是10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固定资产单位价值划分标准的提高更加有利于高职院校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

(二)明确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按照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仅按照事业收入或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因此也无法及时的了解固定资产的使用状态和真实价值。而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规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必须要计提折旧(除文物和陈列品、动植物、图书、档案、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等之外),新制度还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金额、折旧方法、起止时间等具体操作都做出了说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采用了“虚拟”折旧模式,即在计提折旧时冲减资产,这样可以及时的反映出固定资产的净值及使用状态等相关信息,有效避免旧会计制度下容易产生的资产虚增情况。

(三)引入了权责发生制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第九条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这样使得高职院校的会计制度计量基础由全部的收付实现制转化为有部分权责发生制,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固定资产,要求固定资产及时入账,从而为资产损耗费用的计提提供真实、完整的信息。这个改变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因收付实现制而引起的信息核算不完整、不真实,从而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虚增的现象。

(四)细化了固定资产的核算要求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分类核算更加明确、具体。比如新制度中科教项目资金等形式的资金记录做了详细的规范要求,要求对资金的来源、数量、去向、份额等都要有详细的记录,这样的规范要求使得高职院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更为严谨、科学、精确,所反映的会计信息更加丰富而翔实,促进了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效率的提高。

二、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领导重视不足,管理意识淡薄

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前身都是中等职业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后,在学院的生存发展和内涵建设上,学院领导往往关注更多是在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没有意识到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对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性,普遍都存在重添置轻管理的思想。部分高职院校的教职员工、甚至领导都认为院校所拥有的固定资产是国家投入的,是无偿的,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与学校及个人关系不大,无须注重其使用效益。认为只有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知名度才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这样也导致了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往往消极管理,无法发挥固定资产应有的效能。

(二)多头分散管理,部门职责不清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时间并不长,院校机构和制度的建设还不够完善。有些高职院校还没有设置独立的资产管理部门,有些高职院校虽然设置了资产管理部门,但是在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却又与学院的其他部门各自为政,缺少统一的协调管理。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出现多头管理、责任主体不明,职责不清的问题;固定资产管理越位、缺位,部门之间互相推诿现象时有发生。而且由于管理主体的分散,也无法形成固定资产管理的统一规范要求,无法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全程管控,也无法形成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良性管理的局面。

(三)队伍素质偏低,业务水平不高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缺乏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在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等方面都不尽合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整体素质偏低;有些院校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甚至没有财务方面的专业背景,严格的说并不具备上岗资格。这样的一支队伍显然无法满足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需要,也严重影响了固定资产管理的水平,弱化了固定资产的管理。另外有些高职院校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只是兼职人员,且调换岗位过于频繁,更加不利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熟悉和开展。

(四)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强

目前大多高职院校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和实际执行上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有的高职院校没有制定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有的高职院校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却只是摆摆样子,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由于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也导致了固定资产投入与实际需要脱节;固定资产维护使用失控;固定资产处置更新随意性大;固定资产流失等等问题。

(五)信息化程度低,资源共享性差

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都逐步推进信息化校园的建设,花费了大量经费购置信息化的软件、硬件设置,建设网络系统。但是很多高职院校都没有很好的利用信息化的资源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固定资产的管理仍然停留在落后的手工管理的阶段,管理工作量大,效率低,信息滞后,数据核算不准确,这些都给高职院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有些高职院校二级部门的负责人存在小集体的思想,在购置固定资产是各部门都希望充分满足自身的需求,力求小而全,导致学院一些通用的设备重复购置,造成资源的浪费。有些高职院校部门与部门之间各自为政,信息无法沟通。比如有些部门将学院购置的固定资产作为自己的专用财产,不愿与其他部门共享,不能调剂使用,造成了一些部门资产紧缺,而有些部门却闲置浪费,资源共享性差。

三、加强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领导加强重视,转变管理观念

首先,领导重视。高职院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必须要有一个分管学院领导牵头,专门的职能部门负责具体工作,形成由上至下的一个管理体制,这样才能便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推进。其次,转变管理观念。高职院校要通过宣传媒体,制度建设等手段转变忽视固定资产管理的旧观念,由学院领导到教职员工都要树立重视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从根本上认识到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对学院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充分调动教职员工参与固定资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上下齐心、齐抓共管、全员参与、人人有责的良性发展局面。

(二)合理设置机构,明确管理主体

高职院校应该设置独立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按照“由上至下、统一领导、分层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结合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由分管的学院领导牵头,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统筹,学院其他二级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在统一领导的基础上,实行分层分级管理。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统筹全院固定资产的分配、调拨,并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状况,将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和维护落实到具体使用部门和个人,明确管理主体,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避免出现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管理越位、缺位的问题,逐步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

(三)提高业务水平,加强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队伍的素质高低决定着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质量。首先,要组建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可以通过内部选拔或外部引进的方式优选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人才,在选拔人才时不仅要综合考虑专业能力、管理能力、执行能力、年龄、学历、职称等多方面的因素,选拔优秀的人才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有战斗力的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其次,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队伍的专业培训。高职院校应该制定相应的培训制度,通过专业讲座、培训班、集中业务学习等方式强化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包括相关法规、制度、专业技能、信息化管理系统等等内容。通过教育与培训,提高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政治素养,提升了他们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促进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质量的提高。

(四)健全管理制度,加强执行力度

高职院校必须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才能使得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高职院校要依据国家的财政法律法规及地方规章制度,再结合本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本校具体情况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首先,要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对固定资产的审批、购置;固定资产的产权管理;固定资产的使用及维修;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报废;固定资产的调配;固定资产的清产等等环节都要制定统一的制度。其次,要建立奖惩机制。制定固定资产管理的评价体系,按照“分层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把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人,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固定资产的清查,进行动态的评价考核,做到依法依规办事,有功必奖,有过必罚,树立规章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使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能得到真正切实的执行,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管理效能。

(五)改进管理模式,实现信息化管理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开始逐步推进信息化校园的建设,学校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的资源,改进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摒弃落后的手工管理,逐步实现固定资产的网络化、信息化管理。高职院校要建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固定资产的基础数据库,规范固定资产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对固定资产的采购、入库、领用、调拨、维修、清查盘点、出租出借、出让、报废清理等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服务管理,及时统计固定资产的各种数据信息,这样才能及时、清晰的反映学院各类固定资产的状况,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网络化、实时化。同时还要加强资产管理信息的透明度,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提高资源的共享性,避免重复购置、闲置浪费,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何金龙.新制度下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探讨[J].财会通讯,2014;31.

[2]郭芳.高职院校资产管理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4;1.

[3]凌学军.新会计制度下高院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高教论坛,2014;3.

[4]彭利萍.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新思路[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5.

基金项目:

2015年度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院内立项课题《大数据背景下加强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GSKY2015014)。

篇7

一、旧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明细账是会计账目的重要一项,仔细记载有助于了.解医院的账目支出、收支等内容,而医院对此所做的工作欠缺很多,或是设有明细账,却无及时的更新,或是根本缺失此项内容。与此同时,医院各部门融合力度明显不足,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明显不够,管理、使用、职权、限制等都不具体,又缺乏沟通,因此常常无法深入了解资金的使用情况,从而影响对资金的管理使用。除此之外,在设备的采购环节也问题百出:或购置金额远在预算之上,造成资金周转困难;或因赶时间等原因不走正规程序直接使用,造成账目无法对号入座;或在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仍然缺少发票等相关手续,造成账目与资金有所出入;或是各科室无纪律缺手续的将设备串换使用,造成部分设备不知所踪……类似情况数不胜数,究其原因,皆是由于'相关人员缺少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能严肃对待而造成不小损失。

(二)固定资产核算不合理

传统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的核算基本全通过借贷两项来填写,对固定资产的增减也是将包括“修购基金”、“银行存款”等几项内容反复使用。以上缺少细化项目的使用方式,使医院的固定资产基本没有浮动,管理核算并不合理,账目数据早已失去真实性。正常情况下,医院的固定资产是被不断使用的,难免会有消磨和破损,如果财务上始终维持原有的金额,无疑是对资产的虚增,循环往复必是难以填满的深坑,不加制止,终会有无法收场的周面。

二、新制度提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资产管理专业化

目前大部分医院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多采用较为分散的方式,很难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我们从经验中总结,所谓办对事要找对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加强应率先做好相关人的工作,明确具体负责机构,使资产管理专业化。在落实明确负责机构时,可参考团队力量的优势,将具有与此相关特长经验的人聚集在一起创建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走专业化、全面化的管理之路。

(二)提升报表信息质量

会计南细账是账目的细分,会计报表是账目的整体,医院在做好细节的同时也要注重整体,通过合理提升会计报表的信息质量,从而使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更上一层。会计报表有严格的填写要求,应认真仔细对待,尤其避免信息失真状况的出现。医院应对新制度做到心中有数,并将新制度中的相关内容适时、正确的运用于会计核算当中,通过规范化的会计操作和高质量的报表信息,提升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三)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网络已为人们生活带来很大便利,对于医院而言合理利用网络是有助于其发展的途径。计算机网络资源丰富、沟通畅通,强大的硬件条件可以将医院的管理分门别类,对购置、使用、折旧资产均可系统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有利于医院对成本精细化的控制和对固定资产动态的及时了解,它既是管理者的得力助手,也是配合政府或自身工作的合理方式。

(四)强化监管意识 _

会计制度的成功只有制度是不够的,同时也离不开相关人员的监管意识。相关人员应摆正使用与管理、资金与资产的天平,尽量不偏不倚。通过对之前工作的总结,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能合理对待、强化监管意识;多加记录,做到有账可依,并做到来源、使用、去向三个明确。

(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与资产管理专业化紧密相联的是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如果说资产管理专业化是上层建筑,那么相关制度便是地基。只有地基打得牢固,上层建筑才坚不可摧。对于管理工作来说,其制度应科学且健全,可包括日常管理制度、相关责任制度和奖罚明确制度三个部分。日常管理制度是基础,责任制度是超越,奖罚制度是激励,三项合一,所求披靡。

三、结语

医疗卫生体系逐渐健全,也有了较多新型元素注入其中,医院的财务会计核算管理都面临全新的挑战。新制度的一项重要要求是资产折旧,要求医院一方面应对除图书之外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另一方面要将在用的所有固定资产重新计提折旧。医学还在不断的完善与进步之中,医院应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包括会计工作,以更合理规范化的服务为更多人提供便利。

篇8

第二条  凡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房地产价格评估的机构,均需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自治区建设厅负责全区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的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会同自治区物价局共同负责全区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的资质认证、年审工作;

2.制定全区房地产价格评估行业标准;

3.对全区房地产评估机构的评估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管理、监督和检查;

4.负责全区房地产评估人员的注册、培训、考核。

各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房地产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县评估机构的指导、协调管理工作。

第四条  申请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资质认证的单位须提交下列材料:

1.房地产评估机构资格申请表及上级主管单位的批件;

2.企事业法人证明材料;

3.固定经营场所的证明;

4.组织章程;

5.评估人员专业资格及技术职称证明材料;

6.房地产评估实例(或房地产评估考察实例);

7.注册资金验资报告。

第五条  经自治区建设厅、物价局审批核准由建设厅颁发《自治区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资质证书》的评估机构,凭《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资质证书》到所在市、县工商部门办理工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并到所在地市、县房地产管理部门或建设主管部门登记备案后,领取物价部门核发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经营性收费许可证》,方可从业及收费。

第六条  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的资质分为三个等级:

1.一级

(1)注册资金在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

(2)以“房地产评估”为主要经营业务;

(3)获得自治区建设厅颁发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房地产估价人员岗位合格证书》(以下简称《上岗证书》的人员不少于7人;经国家有关部门统一考试,取得《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登记取得《房地产估价师注册证书》的人员(以下简称注册房地产估价师)不少于7人;具备建筑、经济类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的专职人员不少于5人(其中至少有一名结构专业工程师和一名房地产经济师)。兼职人员不得超过各项核定人员的50%;

(4)从事房地产评估业务满三年以上。

2.二级(1)注册资金在30万元以上(含30万元);

(2)获得自治区建设厅颁发的《上岗证书》的人员不少于6人;注册房地产估价师不少于4人;具备建筑、经济类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的专职人员不少于3人(其中至少有一名结构专业工程师和一名房地产经济师)。兼职人员不得超过各项核定人员的40%;

(3)从事房地产评估业务满两年以上。

3.三级(1)注册资金在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

(2)获得自治区建设厅颁发的《上岗证书》的人员不少于6人;注册房地产估价师不少于2人;具备建筑、经济类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的专职人员不少于2人。兼职人员不得超过各项核定人员的35%。

第七条  下列估价业务必须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指定的具有资质的估价机构承担: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2.应补缴出让金或收益的原行政划拨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

3.以房地产作价入股合作经营;

4.企业被收购或合并中所涉及的房地产作价;

5.涉案房地产作价。

第八条  各级评估机构依照有关规定承接业务的规模为:

一级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可单独承担总建筑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下的评估业务;

二级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可单独承担总建筑面积在6万平方米以下的评估业务;

三级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可单独承担总建筑面积在4万平方米以下的评估业务;

总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项目为特大评估项目。此类项目由自治区房地产咨询服务中心组织多家评估机构共同承担。

第九条  房地产价格评估实行注册登记制度,有效期三年。有效期满前一个月,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须到自治区建设厅申请重新登记。重新登记时,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要提供三年内的工作报告等文件。审查合格的机构予以公布。

第十条  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实行年审制度。年审的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第十一条  房地产价格评估收费按宁夏回族自治区物价局、建设厅《关于房地产中介服务收费的通知》(宁价(经)发〔1997〕35号文)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房地产价格评估人员,在评估作业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1.索取、收受委托合同以外的酬金或其他财物,或者利用工作之便,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2.允许他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房地产评估业务;

3.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评估机构执行业务;

4.与一方当事人串通损害另一方当事人利益;

5.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十三条  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应该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按照国家或本自治区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评估程序开展业务。

第十四条  评估人员变更注册机构,应及时申报备案。评估机构对兼职估价人员的评估业绩应有记录。

第十五条  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须按季度向自治区建设厅报送评估业务统计报表,表式由自治区建设厅统一印制。

第十六条  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与委托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对评估中需要保密的内容,不得随意向他人提供。

第十七条  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变更名称或注销时,应于变更名称或注销后十日内持有关文件到自治区建设厅办理更名或注销手续。

第十八条  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对所出具的房地产估价报告书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

第十九条  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在指定的业务范围内受理评估项目,凡越权评估不予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条  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及其评估人员违反本规定,致使评估行为无效或评估结果失准,造成损害的,应承担相应的民事或行政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房地产评估师违反本办法,按照建设部、人事部《房地产评估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处罚;评估机构违反本办法,按照建设部《城市房地产中介服务管理规定》处罚。

篇9

一、建立管理组织,形成科学化的管理和指导机制。目前,人民检察院建立双重管理体制、三级管理机制,即人民检察院的固定资产接受纵向的上级人民检察院管理,又接受横向的同级人民政府管理,人民检察院内部成立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将固定资产分配到部门,由各部门明确专人对专门的固定资产负责使用、维护和保养。即形成个人对部门负责,部门对人民检察院整体,人民检察院整体对上级人民检察院和同级县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的三级管理机制。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群众力量,实行群策群力、群管群治、齐抓共管,人人有责的资产管理体制,为实现资产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建立健全制度,形成规范化的制度管理体制。为了更好地做到依法管理,科学统筹,就应该结合机构职能对车辆管理、办公设备购置、备品采购和出入库登记等方面制定制度。实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理资产,走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管理之路。同时,应该强化对固定资产损坏和流失的监督和奖惩力度,制定详细的奖惩标准和责任追究措施,使固定资产的管理更加科学、合理、有效。为适应形势的发展,我们应创建五项工作机制。

一是“目标计划制”。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前瞻性和连续性,年初和每个季度都要制定计财装备工作计划,明确落实的时间和具体负责人,并由领导督导检查完成情况,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二是“领导巡查制”。每月都应该由负有管理职责的领导带领有关人员对国有资产耗损等进行巡查,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发现问题,现场办公,限期解决。

三是“采购询价制”。一方面对各部门提出的配置申请审慎考虑,综合现有登记在册的资产情况,提出采购意见。另一方面采购前对所购设备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货比三家”进行“询价”,经院领导审批后方可采购。

四是“问题通报制”。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一方面通过书面或口头形式通知相关部门,提出整改意见,并追踪落实情况,另一方面通过网络运行就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提高全院人员爱护固定资产的自觉性。

三、狠抓制度落实,建立科学严密的资产管理体系。根据检察机关的实际情况和固定资产的性质,应在固定资产登记、动态管理、实时跟踪、深化预算、合理采购等环节,实施全面严格、科学严密、智能化的管理。

一是做好资产登记工作。摸清“家底”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基础,应将现有设备和日常备品进行详尽的清查,分门别类汇总造册并输入微机,同时,对设备的性能和各部门使用情况进行备案,做到底数清楚,保管和使用的责任明了。

二是对固定资产实行动态管理,把好“三关”。即:验收入库关,登记建卡关,出库备案关。采购来的设备验收合格后,要经过一定时间的适用期,使用性能完好方可支付价款,并登账建卡。采购的设备配置给有关部门要注明领取人姓名、部门。人员调整时,做好固定资产移交手续,防止固定资产流失。

三是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跟踪监督。检察机关应利用局域网系统,进行固定资产数据库的管理。将固定资产的性能、使用方式录入微机,在网上可查询服务和实施跟踪监督,堵塞漏洞,防止固定资产流失。

篇10

一、高校固定资产的涵义

一般的公立高校都属于国有事业单位,而理解固定资产的涵义,确定固定资产的范围是固定资产管理的前提。高校的固定资产就是高校拥有或使用的,且可以用货币进行计量的经济资源。价值体现为1000元以上,在使用期限一年以上,且有实物形态。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来划分,分别是房屋及建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图书及档案、文物和陈列品、家具、用具及动植物,在实际工作如何确认固定资产还需要职业判断,比如图书馆图书的批量购置,其使用价值超过一年,且大量购置可以打折,这样就存在码洋和实洋,支付该款项时需要以实洋支付,固定资产入账以码洋入账。

二、资产清查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

2016年财政部组织的资产清查,作为资产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基础环节,资产清查也是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进行监督,是加强高校资产管理的重要手段。资产清查不仅可以摸清高校资产的存量,真实反映各类目的固定资产使用情况,还能通过资产清查找出资产在配置、使用、处置环节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最后,通过资产清查可以降低单独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检查的费用,降低成本,提高学校科学管理水平[1]。

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固定资产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管理意识不强

目前,许多高校对固定资产的认识停留在十分粗浅的层次,大多数管理者都是把精力放在教学管理上,管理意识不足,主要表现在重教学而轻管理,重资金轻资产,重采购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其次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人员上,通常高校的高层领导都不会是固定资产管理者,这就导致在组织协调、监管控制的活动上受到限制,没有领导的重视,在对固定资产管理时很容易与其他部门产生相互推诿,互相扯皮,职责不清的情况。

(二)管理不规范,账实不符

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不规范。首先体现在新旧资产的处理上,买了新设备,对旧设备随意处置,导致资产管理混乱,而资产的定期清查盘点落实不到位;其次,资产使用和管理部门没有建立动态化台账,对应该报废的资产不及时办理报废手续;再次存在长期挂账资产,比如:捐赠资产没有原始凭据而不办理验收手续交给财务入账,存在账外资产,从而增加了财务风险。

(三)资产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方面不健全,管理方式落后

第一,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将影响高校资产管理人员水平,人手少,工作量大,资产管理人员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二,管理制度上没有设置各部门专职的管理人员,没有考虑到各部门资产管理员的队伍建设,导致资产记录混乱,管理上也没有延续性和稳定性,一旦出现内部转移、调拨、损坏、丢失等情况,很难找到原因,追究相关责任人;第三,固定资产管理只是做简单的录入缺乏动态管理,不会利用网络和互联网技术提高管理方式水平。

(四)固定资产管理衔接不到位

固定资产的管理衔接不到位也会造成管理混乱,例如:一些高校在搬校前没有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就会造成与交接单位固定资产交接的手续问题;其次,对于资产的重新估值工作没有充分考虑会计制度的要求,只是凭自己主观意见,而不是邀请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实行资产评估工作,管理存在随意性,不利于实际价值的体现,最后,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更迭上,虽然开始引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但由于刚进行使用,各项功能还在试用中,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

四、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资产管理意识

高校应设置统一的资产管理机构,在思想上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 充分抓住资产清查的契机[2],加大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和宣传,创建统一的管理氛围,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实行系、处级部门、科室、保管人员分级使用与管理、各职能部门分工监督的模式;高校除了对教学仪器设备重视外,也需要在思想上提高对家具类图书类别上的的认识,了解固定资产在学校各方面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小组,对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领导与协商,并研究处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相?P重大问题。

(二)建立切实可行的资产管理制度

高校应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对资产管理的各个阶段、流程规范化管理,保证资产的合理利用配置,减少资产流失的现象,对大型教学仪器和设备的购买应坚持谨慎性原则,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做好统筹安排,分清轻重缓急。首先,通过专家组的评估来论证购置的可行性,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联签制度;其次,还要建立资产使用效益的评价体系、奖惩体系,把资产管理作为考核的一部分,进行责任落实;最后,特别是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应该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建设一只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在资产清查盘点的具体工作中,发现问题时及时整改,建立并不断完善部门之间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账制度,保证账账相符、账物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