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增值税税收政策范文

时间:2023-09-11 17:54: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业增值税税收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业增值税税收政策

篇1

关键词:建筑业 “营改增” 税负变化

“营改增”改善了过去的税务制度,帮助相关的建筑企业减少税负,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2012年1月1日,我国实行交通运输业税务制度的改革开始, 到今年其他部分 “营改增”政策在全国开始实行并推广开来,短短几年时间里, 增值税从最开始的部分行业推广到大部分行业,从我国部分城市的试点推行开始向全方位的转变,总结2012年以来的试点情况,实行“营改增”试点过程中, 试点的总体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很多的试点运行平稳、试点推行的结果远远好于预期的目标,实行的效果越来越好。

一、建筑业营业税政策

在我国,以前的建筑业主要是依据建筑营业额来征收营业税的。建筑行业的营业额指的是纳税人进行应税劳务的提供、无形资产的转让或者销售不动产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以及价外费用,建筑业总承包人将工程分包或者转包给他人的,以工程全部承包额减去付给分包人或者转包人的价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一般说来, 纳税人进行的建筑业劳务(不含装饰劳务),营业额中包含了该建筑工程的原材料费用、设备花费及其它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这其中不包括提供的某些设备的款项。

二、营改增对建筑业税负的影响

对于原来实行的营业税政策来说,建筑业的“营改增”政策对于行业的组织架构影响很大,新的税收政策对于纳税人的纳税地点做了新的规定,对相关的政策有了轻微的调整,营改增政策的实行可以有效的实现社会专业化分工,企业按照这个思路,应该在增值税改革的大背景下对相关的组织架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取得良性的发展;对于业务上的模式来说,在原来的营业税模式下,进行资质共享的业务方式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当前的业务模式调节有利于税收政策调整和改变。

另外,降低税负,可以有效的达到对建筑业进行营改增改革的目的,进行结构性减税,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会得到极大的促进,帮助经济快速的发展;增加税负,行业的发展规模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和阻碍,很多的企业为了降低税负,会大幅度的缩小企业的规模,甚至进行企业的分割,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制约,并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不断增加税负,建筑产品也会随之减少,上游产品的减少会对下游行业的发展造成一系列的影响,极大的影响建筑业的发展,这与营改增最初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对建筑业增值税“扩围”前后税负进行分析具有重大意义 。

总体来说,建筑行业涉及许多方面,中间关系着制造行业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对建筑行业进行增值税“扩围”措施,会牵涉到一系列产业税负的变化。一般的纳税人,这种情况下的税负影响并不是很大,而按照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及《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的政策规定,按照适用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计征方式进行征税的税率为11%,老项目可采取简易计税方式,税率则为3%。就当前实施情况来看,总体税负是有所减少的,这一点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三、建筑业营改增实施以来的现状分析

自5月1日建筑业实行“营改增”的税收政策以来,首先,缴税范围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营业税原来的征税范围是我国境内转让的无形资产、提供应税劳务、销售不动产等取得的收入,现在改由国税机关征收增值税。增值税除已经把交通运输业以及少量的服务业纳入了纳税的范畴外,建筑业、金融保险、房地产、生活服务业也都在今年纳入了征税范畴。其次,征税机关业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此前都是地方税务部门进行营业税的征收,建筑业实行“营改增”的税收政策后,则是国家税务主管部门进行税务的征纳工作,建筑企业会向付款方开具增值税发票,对于征税部门的严格化管理,严防偷税漏税事件发生有一定的遏制作用。最后,交税地点发生了变化,由以前的营业税直接在地税缴纳,变成了现在增值税及附加税种均在建筑劳务发生地预交,再回机构所在地汇算申报缴纳。这种方式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使得企业不得不增加项目财务人员,专门应付各地各项目开票交税,办理外经证,进项抵扣,汇算清缴等问题。因此希望税务部门能够在交税环节尽量简化征收方式与程序。

四、建筑业“营改增”应对对策

目前大力推行建筑业 “营改增”的税收政策背景下,需要对目前的工作和管理机制进行管理,对于建筑行业的投标工作,投标环节以及合同的签订工作等过程,进行认真严格的审查,尤其是对于设备的采购和计价等环节,最后的结算工作和开票环节,需要企业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把握,实行有效科学的管理方式,不断在发展过程中减少营改增政策对企业的不利影响,从而减轻企业管理的风险,对于项目造价税负的问题,应该及时纳入增值税的谈判和投标的环节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对于供应商的选择,应该进行严格的筛选,优先那些具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供应商,可以增加购买材料税额的抵扣金额,最大程度的保证建筑行业企业的利润;企业应该及时的进行相关人员培训工作,对于增值税税务筹划知识的学习是极其必要的,积极的贯彻推行企业的营改增制度,将潜在的危险降低到最小,有效的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

五、结束语

本文通过建筑业增值税的税负变化分析,对于建筑行业的影响进行简单阐述,指出了建筑行业实行营改增的税收政策对于企业发展起到的重要促进作用,并提出在今后的发展中,对于目前的征收方式不完善和建筑企业的营改增普遍存在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应对办法。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建筑企业 税收 营改增 对策

一、营业税与增值税概述

在我国营业税是以境内提供应税劳务收入营业额、销售不动产所得、无形资产转让收入作为计税依据的一种税。营业税征税范围广、税源较为普遍,以营业额为计税依据方便简单,而且营业税是价内税,是由销售方承担,税负不容易转嫁。营业税设有多个税目,均以比例税率为标准,不同行业采用其各自税率,税率按3%至20%来确定。增值税是一种流转税,是对提供劳务、销售货物等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的一种税,属于价外税,由消费者承担,只有在“增值”的情况下才征税。实际中,由于计算增值价值或附加值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我国采用税款抵扣法来计算,即由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的差额来确定增值税应交税额。从两者的基本含义看,采用增值税有完善现有税制,避免重复征税,进而降低企业税收负担。

二、建筑业营改增的背景及意义

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实行的增值税和营业税并存的双税制度,在企业实际的经济活动中,在生产和销售环节,征收增值税和征收营业税是同时进行的。这样不仅使我国的增值税抵扣链条不够完整,造成一些增值税的税负无法得到抵扣,还会增加企业的整体税负,形成税负不均衡。针对这种现象,我国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在2011年11月《关于印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的通知》。“营改增”这个试点方案的是我国进行结构性减税的重要举措,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整体产业结构调整,减少企业整体税负,降低企业成本,有效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营改增”的试点方案也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税负环境,为企业提供更加合理和公平的市场经济环境,并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虽然的方案中,建筑行业还尚未在试点的范围中,但是方案中却明确了我国建筑业适用增值税率为11%。因此,不久的将来建筑企业也会被纳入“营改增”的征收范围内。因而,对于我国的建筑行业而言,应尽早分析研究“营改增”给企业带来的各种影响,制定并采取相应措施对待“营改增”所带来的冲击,减少企业相应的纳税风险。

三、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分析

(一)建筑企业营改增对税负的影响

建筑企业营改增,可以有效避免重复纳税,使企业实现结构性减税的目标。

“营改增”前建筑企业涉及多项税收:在采购环节要缴纳增值税进项税,在各个流通环节中,只要存在营业收入就必须缴纳营业税,而工程结束后还需缴纳相关营业税,这必然会加重企业税收负担。而“营改增”后,企业改缴增值税,解决了建筑企业分包过程中的重复纳税问题。企业为提高投标的中标率,往往采用先联合投标,待中标后再分包工程的方式,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的投标竞争力,但此方法下招标单位并不会与各分包企业签订单独的施工合同,导致施工企业出现重复纳税,而营改增后可由销项税抵扣进项税,从而降低企业税收负担,规范纳税环节。

(二)营改增对会计核算及合同预算产生的影响

建筑企业按原税收政策计提营业税时,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等科目;实际缴纳税款时,则在“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科目的借方反映。营改增后,会计核算科目发生较大变化,就一般纳税人而言,其“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科目相应地增设九个明细专栏,以便更加合理地计算增值税,对账务处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企业合同预算,原来编制投标预算时,只需考虑耗用的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及相关直接费用,在其基础上加上相应税费来确定投标价格。而营改增后,投标价格需考虑增值税的影响,哪些成本可以抵扣,哪些不可抵扣,若能抵扣税率应为多少等,这些在预算前都应明确,而且需要企业各部门的相互配合。

(三)营改增对建筑企业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

首先,营改增后固定资产原值入账金额与累计折旧都相应减少,而剔除应交营业税后,其期末余额随之减少。表面上看,企业的资产、负债短期会减少,但实际上流动资产和负债的比例却有所提升。长远来看,随着建筑企业资产规模的扩大、利润的增加,其资产和负债总额均会提升。其次,改征增值税后,建筑企业将不再负担营业税金及附加,必然会减少相关的成本费用,增加企业利润。长期看,营改增能够减少企业纳税成本,减轻税收负担,为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提供资金保障。最后,营改增对企业现金流量表也会产生影响。为满足生产经营需要,建筑企业需要购入大型施工设备等,相应的会产生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在现金流量表上表现为投资现金流出,但与缴纳营业税相比,现金流出明显减少。

(四)营改增对企业纳税筹划的影响

从进项税方面看,营改增后要求建筑企业在采购原材料等物资时,尽量选择能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应商,不能为了节约成本,降低采购价格而不索要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时,要求企业尽可能足额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从而提高进项税抵扣额度,降低税负。从甲供材料方面看,由于存在建筑单位直接购买大宗材料的情况,供应商将直接给甲方开具发票,而施工企业无法取得相应的进项税发票。营改增后,存在甲供材料时,应签订供应商、甲方、总包单位三方协议,供应商先向总包方提供进项税专用发票,总包方再给甲方开具同样金额的专用发票,作为工程款的一部分,这种结算方式能够有效避免重复计税,大大降低企业税负。

四、建筑企业应对营改增的对策

(一)积极学习试点行业的管理经验,响应国家税收政策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推行“营改增”势在必行,建筑行业管理者应总结试点地区、试点行业推行“营改增”的经验,并结合建筑行业自身特点,形成一套适合于我国建筑行业的“营改增”方案。同时,建筑行业管理者应密切关注国家税收政策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企业自身的经营战略,强化本企业员工对“营改增”的认识,尤其是强化本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营改增”认识,使员工提前、充分了解“营改增”方案对本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以此来不断提高企业员工面对“营改增”时的应变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确保建筑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充分做好建筑企业纳税筹划工作

“营改增”的实施,给建筑企业带来了较为广阔的空间,面对这样的机遇,建筑企业应当选好纳税筹划的切入点,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出正确、合理的纳税筹划流程,并按照国家税收制度,制定出完整、对企业有利的纳税筹划方案,同时,要运用合理的方法或步骤进行纳税筹划,以此不断降低企业的整体税负,促使建筑企业协调发展。建筑行业要及时做好增值税进项税与增值税销项税的纳税筹划工作,例如,通过购买必要的施工设备来取得增值税进项税专用发票。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增值税相关的纳税优惠政策,来进行相应的税收安排,如对于一些再生资源等环保材料,要根据国家免征增值税的相关通知,享受免征增值税的优惠政策,从而实现减轻税负压力的目标。

(三)加强建筑企业内部控制管理

一方面建筑企业应制定并完善发票管理制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制定严格的、合规、合理的增值税抵扣规定,加强对发票的管理,规定好什么时间开票,开什么类型的票据,各种类型发票的收取时点等。同时,要严格审核增值税专用发票,确保专用发票的真实性。建筑企业还应建立一套统一、完整、详尽的纳税申报流程,使纳税能够严格按照相应流程进行申报,提高建筑企业纳税效率。另一方面,建筑企业要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及其采购制度。在合同管理中要明确职能职责,规范相关的交易合同文本,尤其是要做到,以建筑企业自己的名称与对方签订合同时,取得的增值税发票名称也必须对应一致。签订合同时,要严格按照建筑企业的规章制度来执行,确保各部门有章必循。

(四)转变经营方式,优化企业现金流管理

对建筑企业而言,“营改增”既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面对这些新的变化,建筑企业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应积极应对,及时转变自身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在“营改增”的试点过程中,逐步有序地推进,避免“营改增”给企业自身带来重大的冲击。要做好全面预算管理,不断降低建筑企业成本,提高企业资金周转能力,优化企业现金流管理。要不断提升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会计专业技能培训和税法培训,使财务人员对“营改增”有较为深刻的认识,进行纳税申报时严格按照税法相关规定执行,降低企业涉税风险。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重视企业现金流管理,在加快企业现金流转的同时,提高现金的净流入,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德荣.浅析营改增对建筑企业财务的影响与措施[J].企业研究,2013

篇3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企业;纳税研究

建筑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根据相关的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建筑行业的总产值己接近18万亿人民币,其解决的就业人数高达5000万左右,在GDP中占有不小的比重。自2016年5月1日正式实施新税制以来,很多建筑企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由此可见,对这一行业的税收制度进行研究,制定完善的建筑行业自身发展机制,寻找出促进建筑企业发展的相关征税途径,对这一行业的稳定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建筑企业“营改增”的必要性分析

(一)可有效避免重复征税

很长一段发展时间内,建筑企业开展营业税征收活动,需要以营业额为计税依据,完成相应机制建设。整个过程中,在机械设备材料采购过程中,很可能导致自身需要缴纳营业税和增值税,出现重复纳税问题。从实际发展状况来看,建筑企业自身不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范畴,其在进行材料设备选择过程中,无法扣除进项税额,但同一商品或劳务很可能在流通过程中需要同时缴纳营业税和增值税。不可否认,建筑工程成本体系内,超过60%以上的成本均被增值税所占据,其也是导致企业承担巨大纳税压力的主要原因。国家在实施营改增政策后,建筑企业不再征收营业税,只对增值额征税,建筑行业所存在的重复征税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其不仅有助于帮助企业控制生产成本,同时业务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创造良好基础条件[1]。

(二)有利于固定资产更新改造

从实际发展状况来看,建筑企业自身带有显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征,很长一段发展时间内,其在进行机械设备采购过程中,不能进行税额抵扣。所以,大部分建筑企业不会考虑引进先进设备,相关因素势必对资源有效利用率造成不良影响。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其能够调动企业采购先进机械设备的积极性,进而将人工成本控制在最低范围内,确保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在不影响产品质量前提下,持续进行技术创新,有助于全面提高企业转型发展目标。

(三)有利于推动税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

“营改增”是税收制度改革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整个发展过程中,政府必须充分发挥自身所具备的宏观经济调控作用。“营改增”在建筑企业推进实施非常关键,在改革政策作用下,全面推进建筑工程行业快速发展,以调动经济增长为核心,不断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共同为满足经济结构优化发展需求创造良好条件。

二、“营改增”背景下建筑企业纳税的影响

(一)对企业税务管理成本和风险的影响

建筑施工单位项目遍及全国各个城市,所以,建筑施工材料的地域分布性特征也非常明显,对材料种类复杂、需求量巨大,因此对采购发票有很大的需求。实施营改增政策,以专用发票为核心,开展发票核对、检验、整理等活动,并在公司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抵扣活动,因此,企业相关税务工作人员往往需要拥有较高综合素质发展水平,整个过程中,税务管理成本压力也会大幅度提升。

(二)对于企业税负的影响

从“营改增”政策的实际发展状况来看,其的确可以在重复征税问题解决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帮助企业缓解相应税收压力。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增值税征税对象是商品流通过程中新增值的部分,对于建筑企业而言,能合理取得足额的可抵扣进项税是实现相关税收筹划目标的关键[2]。

(三)对会计核算科目和纳税申报的影响

“营改增”后,建筑企业在进行增值税缴纳过程中,传统会计核算科目已经发生巨大改变,整个过程中必须增加“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和“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两个二级账户[3],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下还要设九个明细账户,而且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科目中要进行项目划分,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按照不同的税率也进行了划分。不同机构所在地的建筑工程项目先在项目所在地进行相应税务申报操作后,再回到机构所在地完成申报开票,并开展预缴税款台账登记操作。整个过程中,不仅增加了税务申报的难度,同时也使建筑业财务工作人员承担更大工作压力。

三、“营改增”背景下建筑企业纳税对策

(一)充分利用税收政策,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

应随时关注营改增政策的最新动态,确保企业税务筹划工作可以合理开展。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正式颁布后不久,许多政策和制度解释还需要不断完善,随后新的政策调整和规范陆续公布,需要加强与税务机关的良好沟通和配合。

(二)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防范发票舞弊风险

相对比较而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及管理力度明显强于营业税发票管理力度。所以,在实施“营改增”政策后,财务管理部门需要对发票使用工作流程予以高度关注。结合企业实际发展状况,以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为基础,确保企业制定的《增值税发票使用办法》满足实际发展要求,并严格遵循规定执行。关于增值税发票使用时,要记录发票使用状态,并定期或不定期自查和抽检已经开具和保存的发票,防范发票舞弊行为的发生。与此同时,应加强公司管理人员法律意识的全面提升,根据《发票管理办法》规定:针对企业违反发票管理规范的行为,税务机关视情节严重程度,构成犯罪的,提交司法机关事物。

(三)加强会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处理能力

“营改增”政策实施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自身承担巨大压力,整个过程中,财务核算工作开展自身承担较大工作压力。相关活动开展对于建筑业财务工作人员而言,工作难度系数有了显著增长。因此,应针对增值税的应纳税额计算、进项税额抵扣、视同销售及发票管理等诸多问题,开展业务能力的培训。

篇4

(一)营业税改增值税会对建筑企业收入产生影响。

在把营业税改成增值税以后,建筑企业财务核算收入是不含增值税的工程造价。增值税具有税负转嫁性的性质,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把企业税收负担从销售企业转嫁给购买方。所以,在分析建筑企业税收的时候,一般都是考虑没有办法进行转嫁的情况,可以在营业税改成增值税政策变化前后,比较建筑企业的成本、收入、税金以及利润的变化。分离价税的基本公式:不含税的价格=含税价格/(1+增值税税率);影响收入的比=1-不含税的价格与含税价格之比=[1-1(/1+增值税税率)]×100%。从上述公式可发现,当建筑企业预留税率是11%的时候,不含税的收入=含税收入/1.11,所以,在实施税收政策改革以后,建筑企业降低了9.9%的收入。

(二)营业税改增值税会对建筑企业成本造成影响。

在实施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以后,需要分开计算税收和价格。原来价税合计的成本中,一部分归入到进项税额,一部分归入到生产成本。外购成本这一部分成本,与原征收营业税的时候相比,成本有所降低。但存在不符合进项税额抵扣条件的进项税额,不能在增值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情况下,营业税改增值税后,使得建筑成本增加。

(三)营业税改增值税会对建筑企业现金流造成影响。

现阶段。实行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增值税计税方式是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当期应纳的增值税款取决于,当期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的多少,与实现的工程结算收入不同步,各期缴纳的税金不均衡。因此,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呈现对企业现金流出不均衡性特点。

(四)营业税改增值税会对建筑企业投标造成影响。

在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以后,表明《建筑工程基础定额与预算》中有关税收的条例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从建设单位来说,因为需要重新调整工程招投标的预算,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工程的招投标以及相关要求和规范,增加招投标工作难度。

二、建筑企业的解决对策

(一)进行纳税筹划。

对于大宗的建筑材料、混凝土等外购业务,尽量选用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处采购,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作为进项税额抵扣,减少增值税税负。对于工程项目零星材料的采购,建议采用企业总部或企业集团集中采购,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再由各工程项目零星领用。建筑用大型设备采购,营业税改增值税前,尽量减少采购或选择租赁,待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再行采购,其进项税额可进行抵扣,达到节税效果。在建筑业人工费成本的筹划上,适当选择劳务分包要求分包人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因此,在经济业务筹划过程中,尽量选择最大限度增加合法有效的进项税额抵扣的经济业务流程,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夯实财务管理基础。

在国家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政策以后,想要改变建筑企业的固有模式,需要充分发挥企业的特点和管理优势,提高品牌效应,夯实财务管理基础。对于建筑企业的财务会计、工程预结算系统以及成本管理进行合理评估,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

(三)优化建筑企业现金流管理。

在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政策之后,企业现金流呈现的不均衡性特点和税收负担增加带来的影响,合理安排建筑材料采购业务,以及与建设单位结算工程款业务。统筹管理各分公司或跨区域工程项目增值税业务,做到增值税税款缴纳的均衡缴库。由于增值税与取得收入上的不同步,要做好未来应缴纳增值税预测工作,合理组织资金,确保增值税按时足额缴库。及时根据增值税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不断优化建筑企业的现金流管理。

(四)做好建筑企业人才培养工作。

由于税收政策不断地改革完善,在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以后,对于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建筑企业应该适当的进行不定期或者定期的对财务人员及相关人员进行一定的专业知识培训,从而提高建筑企业财务人员及相关人员的素质。此外,还应该不断引进高素质人才,在选拔人才的依据上,要把财务税收法律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作为考点,建立优秀的纳税筹划团队。

三、结束语

篇5

作者认为,建筑企业之所以在税改中受到的冲击较大,既有当时税收政策不完善的原因,也有行业自身管理不规范的原因。故作者从三个维度构建了建筑企业增值税管理新思维,即价税分离理念、空间管理观念和时间管理观念。

第一,切实贯彻“价税分离”理念。也就是说,在全业务流程管理中均需考虑增值税的价外税特性,自觉把增值税作为企业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普遍意义上讲,价税分离的对象是“损益”,即包括收益和费用的两大方面,其中的费用概念是广义的,既包括会计上的成本和期间费用,也包括尚未转化为成本费用的购进资产。价税分离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在投标管理上,务必在投标阶段就高度重视增值税的因素。建筑企业应该认真研判业主的招标文件,结合所在省份的计价规则和本企业的实际,根据价税分离的原则,选择适当的计税方法进行报价,确保税金的足额计取;在招标管理上,招标工作是建筑企业生产要素配置的关键环节,是建筑企业作为招标方对分包商、供应商的选择,核心的问题是在满足生产所需的前提下,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企业的采购成本;在会计核算上,价税分离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四类事项,一是如何反映收入侧现实的纳税义务和未来的纳税义务,二是如何反映成本侧现实的抵扣权利和未来的抵扣权利。

第二,把增值税管理的空间由单一企业拓展至整个价值链条。也就是说,增值税的管理既需要考虑本企业的税收政策,也需要关注上游纳税人和下游纳税人的税收政策。站在建筑企业的角度,材料设备供应商、建筑分包企业以及其他企业共同构成了建筑企业的上游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及其他建设单位构成了建筑企业的下游企业;它们与建筑企业一道构成了建筑企业的增值税价值链。内部增值税价值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增值税的纳税主体与建筑企业商家的分级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

第三,树立时间管理观念,重视增值税的时间管理。科学把控与增值税相关的各个时间节点,通过合理规划涉税的各个时间点,向时间要税收利益。建筑企业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会对销项税额以及预缴税款产生直接影响,纳税义务发生了,就需要确认销项税额,涉及跨地级行政区施工的,还要在建筑服务发生地预缴增值税及其附加。触发建筑企业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因素有四个,即收工程款、开具发票、书面合同约定和工程竣工。其中,工程收款对建筑企业而言,越早越好,而工程竣工则属于重要履约目标,因此,这两个因素均不存在管理和规划的空间。

一直以来,建筑业普遍存在企业竞争白热化、毛利率较低的问题,而“营改增”的实施又使建筑企业面临一定的税务风险和管理问题。为规避税务风险,建筑企业应做到:

第一,构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模式。建筑企业应结合自身管理特点和税务风险点,沿着“防患于未然、提质增效、节约成本”的思路,构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模式。在风险识别上,应重视信息化管理,当企业在内部环境或经营环节出现税务风险点时,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快速接到预警,对风险来源进行识别;在风险分析上,企业要判断出风险点出现在内部环境、经营环节、还是投资过程,在此基础上全面调取涉税风险点相关信息,为风险应对提供有力保障;在风险应对上,企业总部需要根据风险点整体信息制定应对策略,对相关项目部提出原则性建议,也可以将风险点告知到项目部,要求引发风险的对应层级进行针对性应对;在风险监督上,应将风险监督贯穿于整个管理流程,以保障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模式的长效运作。

第二,强化企业内部环境税务管理。首先要进行业务模式调整及组织结构优化,自管工程项目,调整好合同、发票、资金的关系,理顺各业务主体的增值税抵扣链条,从而避免现有业务模式的税务风险。针对分公司代管的项目,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在“改变项目部财务数据的归集主体”和“变分公司为内部管理部门”两个方案中进行选择,前者的优势在于调整幅度小,仅需改变会计报表和归集主体的汇总路径,缺点在于分公司产生的进项税不能完全抵扣,后者的优势是从源头上解决了纳税主体和核算主体不一的问题,不会进行独立核算,缺点是注销分公司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难度大。其次是发票管理,必须遵循合法合规、分级管理、风险可控原则。再次是合同管理,在合同签订上,建筑企业应仔细审核对方资质、纳税资格,对客户信息进行归档,并确定合同模版,签订时应明确税款承担方、适用税率等条款;在合同执行上,要派专人监督,避免实物流、资金流、发票流、合同流的不一致。

篇6

一、营改增税制改革对建筑企业产生的影响

(一)建筑企业实际税负可能增加

建筑企业实行营改增后,按财税〔2011〕110号文的规定增值税率为11%,根据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销售额(不含税收入)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出销项税额,扣除取得商品或劳务时支付的增值税款,即进项税额,如有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还必须从进项税额中转出,计算公式为: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按照以上计算方法,建筑企业的销项税额比较容易计算,但进项税额的取得比较困难。

根据建筑企业的施工特点,建筑成本中材料费用约占55%左右,人工费约占30%左右。其中材料费用中钢材混凝土等这些材料的发票较容易取得,钢材的增值税率为17%,可以作为进项税抵扣,混凝土目前是按简易办法3%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可抵扣的进项税率为3%,这样混凝土的进项税额就比较低。另外砖瓦、黄沙、石子等地方材料及零星五金材料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较难取得,这些材料供应单位一般为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都是小规模纳税人,无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材料进项税额无法正常抵扣,如果让这些单位到税务部门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材料的价格就要相应的上涨,建筑企业的成本就会增加。

建筑企业原先实行营业税时,劳务人工费交纳的营业税可以用来抵扣总包发票应交纳的营业税,实行差额交税,这样事实上不存在重复交税的问题。人工费成本约占施工成本的30%左右,而实增值税后,建筑劳务公司增值税如何交纳和抵扣还没不能确定。营改增后,建筑企业的销项税率为11%,而相应的进项税额较少,导致实际税负比率有可能比原来3%的营业税率有所增加。

(二)对建筑企业联营合作项目的影响

当前,在施工企业内部,联营合作项目很多,合作方大部分不是正规企业,且部分合作方是自然人,没有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会计核算不健全,采购的材料机械设备等没有正规的发票,这些合作单位也没有索取发票的意识。在实行营业税时,不存在进项税额抵扣问题,只按照3%比率交纳营业税。但是在实行增值税的情况下,联营合作单位在采购、租赁、分包等环节如果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将导致进项税额较少,可抵扣的进项税少,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就多,实际税负就高,将使总合作联营方无利可图,使这种合作方式无法继续开展合作下去。

(三)会计核算管理工作的难度加大

建筑企业与传统的生产企业的生产模式不同,施工地点分散,材料采购地域也分散,各个项目部都有各自的材料采购部门,材料采购时都要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而且发票必须有专人收集整理汇总,一般纳税人需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专用发票认证,并在认证当月抵扣,未认证或认证未通过的,不得作为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对一般纳税人进行纳税申报时,要同时对当月开具的增值税发票信息送到税务局进行抄税。建筑企业财务部门需要汇总统计各项目部的进项税额、销项税额,统筹考虑当月的应纳增值税额,不同于以往实行营业税时,直接根据工程结算金额计算营业税,计算方式比较简单,实行增值税后,计算应交增值税变得比以往更加复杂。以上工作,都将对加大会计核算工作量,增加会计核算的难度,建筑企业必须对此引起重视。

二、建筑企业的应对措施

(一)企业应及时了解并利用税收政策

面对有可能增加的税收负担,建筑企业应及时了解并利用税收政策,在税收政策允许范围内合理避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程中因新老税制转换而增加税负的试点企业,可在规定时间内向属地主管财政部门提出申请财政扶持资金财政补贴。这方面的财政扶持资金财政补贴政策需及时关注,多与税务部门沟通,提供详细的纳税数据,计算出实际税负,尽早向税务部门申请办理,以及时回笼资金,降低税负。同时税务部门还将会出台一些营改增的衔接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建筑企业需要密切关注这些税收政策,及时充分地利用好这些政策,合理降低企业税负。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70号文件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包括接受捐赠、实物投资,)或者自制(包括改扩建、安装)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538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0号)的有关规定,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和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建筑企业可以利用固定资产进项税可以抵扣的政策,加大机械设备的投入,抵扣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合理降低企业的税负。

(二)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考虑到建筑企业实行增值税,财务核算的工作量的加大,企业应对财务人员的配置进行合理安排,增加增值税发票开具、进项税认证、抄税、增值税申报方面的财务人员的配备。建筑企业在选择材料供应商、租赁单位、合作单位时,应首选一般纳税人单位,在合同条款中明确注明要求对方单位能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对不能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或者更换供应单位或者要求降价。实行增值税后,发票入账的及时性要求更高,企业财务人员应加大力度催促供应单位及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对不能及时开具发票的单位,要有应对的措施,在发票到达材料部门后应及时传递到财务部门认证入账。

建筑业实行营改增后,必将促使企业改变很多生产经营模式,必将影响到企业的各相关部门,这就要求企业针对营改增加强研究,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

(三)参加增值税方面的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建筑企业的主税种一直以来都是营业税,营业税是价内税,很多财务人员对营业税比较熟悉,但对增值税比较陌生。营改增后,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筑企业应尽早组织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多参加增值税方面的业务培训,多与税务部门沟通,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企业财务人员应加强营改增的业务宣传,使各部门对增值税的相关要求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使营改增工作能顺利展开。

三、小结

“营改增”使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经营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筑企业只有提前筹划,才能在营改增真正到来时能从容应对,以营改增为契机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壮大。

篇7

关键词:税改;水利工程施工及养护企业;税负;不降反增

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建筑业一直执行征收营业税的政策。直到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推行“营改增”,自此,我国结束了长达二十多年的营业税与增值税分立并行的税收体制,保证了全行业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性,形成了全行业只对增值部分征税的新局面。避免了征收营业税时期,流通环节越多征税越多的重复征税现象。但在全面推开“营改增”的过程中,由于建筑业日常经营的特点,特别是水利工程施工及养护企业(一般纳税人),“营改增”后,该类企业的税负不降反增。本文以H公司为例,主要对“营改增”前后企业税负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做一分析。

一、税改后影响H公司税负不降反增现象的成因分析

H公司是以水利工程的施工、维修、养护以及园林绿化为主业的一般纳税人,属于建筑业范畴。“营改增”之前,适用3%的营业税税率。“营改增”之后,适用11%的增值税税率,之所以“营改增”之后,税率提高了8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可以抵扣的进项税归入其中。如果只从增值税进项税可以抵扣这个方面来说企业税负是增加了还是降低了,很难准确衡量。表面上是只对企业增值的部分征收增值税,实际上要考虑的是企业支付出去的部分有多少能拿回来可以抵扣进项税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企业存在大量的拿不到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支出,实际上企业的税负是增加的。因此,在“营改增”实施两年之后,为完善增值税制度,2018年5月1日起执行新的增值税税率,建筑业一般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原适用11%税率的,税率调整为10%。10%的新税率实施不到一年的情况下,国家为推进增值税实质性减税,2019年4月1日起又将建筑业一般纳税人原适用10%税率的,税率调整为9%。从这一系列的调整来看,自从“营改增”以来,建筑业一般纳税人的税负相对来说是增加的。下面就以H公司2015年到2020年的税负做一分析,具体来阐述一下“营改增”后对水利工程施工及养护企业税负的影响。

(一)税率过高,进项太少上表中,由于H公司自2016年5月1日起实行“营改增”政策,因此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这个期间还实行的营业税税制,在此期间H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为6万元,营业税为0.18万元。由于在此期间的主营业务收入及营业税额,相对数额较小,故将0.18万元的营业税也视同当年的增值税纳入全年的销项税额里。H公司2016年至2018年期间还兼营房屋及场地的租赁业务,此业务与建筑业业务分开单独进行会计核算,适用5%的征收率,上表2016至2018年销售收入及销项税数据含租赁业务收入,由于租赁业务收入相对较少,征收率也低,故上表收入及销项税不剔除该数据。从上表中数据显示,虽然国家两次降低建筑业税率,但实际上应纳增值税额占收入比还是在8%左右,远远高于建筑业执行营业税时期3%的营业税率。由此来看,H公司税负不降反增的主要原因是增值税税率百分点定的过高,另一方面是因为H公司能拿到手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太少。作为以养护水利工程设施为主的H公司,其大量的成本组成部分是人力成本。众所周知,人力成本只能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普通发票是不能抵扣进项税的。因此,对于人力成本投入比例较大的企业,进项税额远远低于销项税额,这就造成了企业税负居高不下的结果。

(二)取得专用发票难度大除了以上两个方面,还有一个导致税改后H公司税负不降反增的因素,即取得专用发票的难度大。与H公司有业务往来的公司不仅有一般纳税人,还有许多小规模纳税人,一般情况下,只要符合条件,从一般纳税人处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相对容易,但要从小规模纳税人处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难度就比较大了,一方面小规模纳税人不具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资格,需要到主管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大部分小规模纳税人不愿意为了一两张票据专门跑一趟税务机关,另一方面H公司的业务经办人员也不愿意为了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对方公司过多交涉,业务人员认为只要自己把业务办理完成拿回来正规的发票,他的任务就完成了,至于是不是增值税专用发票他不关心,财务人员又不能以该发票不是增值税专用发票为由不予报销。这就造成了进项税又减少一部分。

(三)税务政策掌握不到位还有一个原因,虽然不是建筑业一般纳税人税负不降反增的主要原因,但也会影响到税负。作为企业的业务经办人员或财务人员对税务政策学习不深刻,掌握不到位导致的税负不降反增,比如认为只有一般纳税人才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与小规模纳税人有业务往来就以为对方只能开具普通发票,不了解小规模纳税人虽然自己不具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资格,却可以通过税务机关代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还有不了解增值税专用发票自开具之日起180天内必须进行认证并抵扣的规定,有的业务人员因为种种原因持有发票但迟迟不去报销,造成超过抵扣时限而不自知。还有对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不甚了解,比如之前只要符合条件,企业可以由小规模纳税人变为一般纳税人,却不能由一般纳税人变为小规模纳税人,而现在只要条件符合,这种身份选择变成了双向的,企业身份不一样直接影响的就是税率。这些情况虽然不是影响企业税负的必然因素,但如果税收政策掌握不准,还是会引起企业税负的变化。

二、税改后对H公司税负不降反增现象的对策建议

(一)从政策制定层面出发1.为主要以人工成本作为中间投入的行业制定相关政策。当今社会,除了建筑业这种传统行业人力成本投入大以外,各行各业以服务为主业的企业也很多,这类企业的成本大部分都是人工成本,人工成本不能抵税,导致税改后企业税负增加。国家可以考虑对人工成本占比较大的企业,按扣除人力成本以外的成本与总成本的比例计算出同比例的销售收入,该部分销售收入的销项税可与进项税直接抵扣,差额作为应缴增值税的一部分。剩余部分的销售收入与人工成本之间的差额按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作为应缴增值税的另一部分。这就将“对增值部分征税”实现了从理论到实际的真正转变,也最大程度的降低了企业税负。诸如此类中间投入主要是人工成本的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势必会向一般纳税人发展,但成为了一般纳税人,税率高了很多,但可抵扣的进项却还是之前的水平,导致企业税负增加。反之,企业为了享受较低的简易征税方法计税,就只能受小规模纳税人的条件所限艰难发展。作为一般纳税人也不愿意和小规模纳税人发生业务往来,小规模纳税人自己不具备开具专票的能力,即便能提供专票,税点也比一般纳税人的低,因此限制了小规模纳税人的发展。只有全行业的人工成本支出也能抵税了,政策制定的初衷“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才能实现。2.为税改前购置的固定资产抵税问题制定相关政策。企业在营改增之前购置的固定资产,在税改前政策不允许抵税,税改后企业购入固定资产是可以抵扣进项税的。然而税改后不是一切都从零开始,而是在原来经营的基础上继续经营。税改前购买的固定资产仍然在为企业服务,却不能抵扣进项税,企业也不能仅仅为了可以抵扣进项税而重新购买固定资产。建议税改前购入的固定资产,按照尚可使用年限与使用寿命的比例计算出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如此一来既可以减轻企业税负,又符合国家的税收政策,既合情又合理。

(二)从企业层面出发1.企业财务人员要加强学习作为企业的财务人员一定要加强学习,对各项税务政策务必要做到心里有数,按照规定做好相应的数据收集、财务核算、资料备案等基础工作。比如,企业存在两种或以上征收不同税率的业务,财务核算时一定要分别核算,如果未分别核算,按税法规定适用从高税率。同时也要做好对企业内部其他管理人员相关税收法规的培训工作,比如普通发票与专用发票的区别、如何从小规模纳税人处索取专用发票、专用发票的认证期限、违反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的处罚等等。2.企业负责人要提高认识作为企业的负责人一定要认识到税务风险与企业的每一名员工都有息息相关,防范税务风险是每一名员工的义务,而不仅仅是财务人员一个人的事。只有企业负责人认识到这一点,企业自上而下才能形成合力实现税负减少,收益最大化的目的。3.企业发生经济业务要考虑全面从企业签订合同到遴选供应商,整个过程中都要考虑到增值税的问题,税改前合同金额就是收入,税改后合同金额是含税收入,如果还按税改前的金额签订合同,以H公司为例,收入相比之前是减少的,合同金额要不要提高,主要取决于客户的接受程度。销项税这一部分没有弹性,只要开具发票,销项税额的多少就已成定局,决定企业增值税缴纳的多与少主要取决于进项税的多少,所以选择供应商时一定要选择能提供专用发票的企业进行合作,作为企业的业务经办人也一定要明白这一点,只要发生经济业务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必须以增值税专用发票作为报销凭证,不能因为自己的原因导致企业受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4.企业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企业应该从管理层面出发制定相关的增值税管理实施细则。首先让企业里的每一名员工对什么是一般纳税人,什么是小规模纳税人,什么是增值税,增值税是怎么征收的有个初步的了解以及如何从小规模纳税人处索要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等。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规定企业发生经济业务时,从签订合同、遴选供应商及其他合作企业、购入货物或应税劳务等,原则上都应选择一般纳税人;明确规定对于应取得而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财务部门不予受理。只有这些规定在企业里以制度的形式推行开来,作为员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之前对增值税应税业务的狭隘观念,进而从源头开始为切实减轻企业税负打好基础。

篇8

【关键词】营改增 建筑业 税负影响 应对策略

对于国民经济而言,建筑业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建筑业和其他行业存在一定的区别,其中间环节比较多,将其纳入到“营改增”范围中去,会给很多行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研究“营改增”对建筑行业造成的影响。

一、对于建筑业而言,“营改增”对其造成的影响

(一)给试点企业的税负造成的影响

建筑企业营业税适用税率是百分之三,但是,增值税的税率却达到了百分之十一,提升是比较大的,这也是直接导致试点企业税负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试点企业必须努力的获得增值税的专用发票,那样能够抵扣进项税,从而降低企业的税负。

(二)给企业财务指标造成一定的影响

增值税本身便属于一种价外税,营业税则是价内税,“营改增”不但会影响试点企业的成本和收入,还会影响其现金流量和实际的资产。实行“营改增”之后,价税分离,试点企业收入本身便是不含税的收入,在进行固定资产或者是材料采购的时候,若是能够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那么成本费用便会有明显的降低。而对于分包合同,业主、承包企业以及分包方在阶段时间方面会存在一定的不同,这也会导致进项税票和增值税销项税票存在一定的不同,这会导致企业出现资金紧张的情况[1]。

(三)给企业的经营管理造成的影响

建筑企业在征收营业税的时候,其适用税率是百分之三,而增值税率设定则是百分之十一,提升幅度比较的大,实行“营改增”之后,试点企业公司在进行合同管理的时候会更加的麻烦,并且涉及的事项也会更加的复杂和细致。除了在进行总承包以及专业分包的时候可以获得能够进行抵扣的进项税票之外,通过其他的经营模式来签订的合同有可能没有办法获得合规的增值税发票,也无法进行进项税抵扣。若是企业为了减少自身的税款而让对方来进行税负的负担,那么其议价的能力也会有明显的降低,甚至会给企业收益造成严重的影响[2]。

(四)给建筑行业造成的影响

实行“营改增”之后,试点企业在进行税负降低的方式是进行合规增值税发票的获取。但是由于受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建筑企业进行增值税发票获取的时候难度比较的大,并且进行发票管理经验和实践都存在明显的不足。这也导致了在“营改增”的前期,建筑行业的过渡期会比较的困难。但是在过渡期结束之后,建筑行业本身的税收体系会真正的完善,这对建筑行业财务工作、税务工作更好的进行是非常有利的。

二、建筑企业做好“营改增”的一些建议

(一)在进行供应商选择的时候必须慎重

建筑企业的总成本中,材料设备费用所占的比例是比较高的,大约占百分之六十左右。实行“营改增”之后,物资设备采购对企业税负影响也在不断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供应商身份会直接给采购设备的进项税额实际抵扣情况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且也会影响企业长远的发展。

企业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应该注意下面几点:首先,应该首选那些具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上游供应商,并在进行合同签订的时候,对增值税发票开具提出要求;其次,若是供应商本身便是小规模纳税人,那么双方应该商谈好价格,可以要求供应商提供由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发票;最后应该对价格上的优惠以及进项税额抵扣的利弊进行分析和权衡,努力的实现效益最大化[3]。

(二)在进行劳务用工来源选择的时候必须慎重

在施工企业总成本中,劳务成本的比例是比较大的,所以在进行劳务用工选择的时候应该选择那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劳务公司,并进行增值税发票的获取,这样不但能够保证人员管理的科学性还能够降低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

此外,企业还应该重视方案的优化,降低人工劳务比例,提高机械化使用比例,这对企业发展以及建筑行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提高机械化施工的程度也能够更好的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降低其成本。

(三)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将“营改增”使用到建筑行业中去,会影响到其资金链。现在很多建筑企业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工程款拖欠的情况。所以在进行融资方式选择的时候必须慎重,不但要努力降低融资的成本,还应该努力降低企业资金管理的成本。所以,企业在进行项目成本预算的时候,应该根据标准来进行预算,并做好监督和反馈方面的工作,这样能够保证资金使用的高效性和安全性[4]。实行“营改增”之后,企业税率有了明显的提高,所以应该重视税额的抵扣,这样企业税负才会真正的降低。在进行合同签订的时候,不能够仅仅为了节约成本和简化手续却没有给增值税专用发票足够的重视,所以,在进行合同签订的时候,财务部必须将自己的监督作用发挥出来。

(四)相关人员专业水平必须提高

对于建筑行业而言,“营改增”影响是比较大的,所以企业必须真正的做到未雨绸缪,若是人力资源到位,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方面的利益。所以,企业必须做好人员培训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做好税收筹划人员以及增值税实务人员的培训。此外还应该重视企业财务人员培训工作,提高其会计核算的水平,这样能够帮助企业更快的适应税收政策的需要,降低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5]。

(五)将“营改增”的优势利用起来

实行“营改增”之后,由于受到税率过高和历史方面原因的影响,很多企业税负都会增加,但是国家也会根据需要采取一些补偿措施来降低企业税负。建筑企业也应该做好国家政策补助方面的研究和分析,根据国家的制度进行,合理利用政策扶持,帮助自己在新的环境中更好的发展。

三、结语

随着我国税收改革的进行,对建筑业进行“营改增”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必须认真的分析其对建筑业的影响,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问题的解决,帮助企业在“营改增”的背景下获得更好的发展,取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杨丽峰,杨亦民.“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税负影响的实证分析[J].商业会计,2014,06:44-47.

[2]王军,熊雪军.建筑业营改增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J].会计师,2014,03:9-10.

[3]李兰,肖双琼.建筑业“营改增”的税负变化及影响研究[J].商业研究,2014,03:62-67.

篇9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业;税收筹划;增值税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2.004

[中图分类号]F812.42;F42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2-00-02

1 税收筹划总目标

自2016年5月1日起,建筑业已进入全面“营改增”阶段。认真进行增值税的税收筹划和相关配套措施的安排,能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建筑业涉及行业较广,不同类型的建筑公司应从企业战略目标出发,在合法或不违法的前提下,通过对增值税涉税业务进行合理筹划,降低企业税负、获取货币的时间价值,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

2 税收筹划方法

2.1 税基筹划

税基筹划是指纳税人通过缩小税基来减轻税收负担甚至免除纳税义务,或者使税基递延取得货币时间价值的一种税收筹划方法。增值税的税基筹划主要包括税基最小化与税基递延实现。在税率一定的情况下,应纳税额的大小与税基大小成正比,即税基越小,纳税人负担的纳税义务越轻。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而言,可进行抵扣的进项税额越多,意味着当期应交增值税越少。此外,可以通过纳税义务实现时间的选择,将当期税基递延。以下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

2.1.1 供应商身份选择方面的税收筹划

《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规定:一般纳税人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购买方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按征收率3%开具。

作为一般纳税人的建筑企业向供应商购买材料时,如果对方为一般纳税人,必须开具符合条件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必须要求其给予税务机关代开的发票,从而确保所有应抵扣的进项税额均可以正常抵扣。此外,应计算出某材料从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购入时利润相同的价格折让临界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材料入账成本的比较;②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比较。企业应计算出不同增值税税率情况下的价格折让临界点,并以此为基准。在购买同一原材料时计算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实际的价格比并与基准进行比较,来决定此次采购的供应商,从而达到税负最小、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2.1.2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筹划

增值税不同的销售方式规定了不同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因此,给“营改增”企业纳税的筹划预留出了空间。其中对于多个时间点都可发生纳税义务的销售方式,可与合作企业协调拖延,使纳税义务发生在最长的时间点上。企业还可采用策略型拖延纳税的筹划方法。在特殊时期拖延缴纳税款,利用税款金额使本期资金周转更加充足和`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达到利用货币时间价值的纳税筹划效果。

2.2 税率筹划

税率筹划是指纳税人通过降低适用税率的方式来减轻税收负担的方法。《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对兼营和混合销售做出了新的规定。以下分别介绍这两种纳税筹划方法。

2.2.1 兼营业务筹划

《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文规定:试点纳税人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适用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应当分别核算适用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从高适用税率或者征收率。对建筑企业而言,应当完善自身会计核算系统。对符合财税[2016]36号规定可选用简易征税方法的清包工程、甲供工程和建筑工程老项目必须与企业的其他项目分别核算,从而充分应用税收优惠,最大程度降低税收负担,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2.2.2 混合销售业务筹划

《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规定: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货物又涉及服务,为混合销售。建筑企业不属于提供货物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其发生混合销售行为应按照销售服务缴纳增值税。对一般纳税人而言,销售服务增值税税率为11%,而单独销售货物增值税税率为17%。因此,企业应尽量策划将销售货物的业务与提供建筑服务共同发生,从而共同适用一个较低的税率,达到降低企业税负的目标。

2.3 纳税义务人身份筹划

纳税义务人身份筹划是指纳税人通过选择纳税义务人身份的方式来降低税负的方式。以下分别从纳税人选择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和特殊情形下纳税人对简易计税方法的选择两个角度分析。

2.3.1 纳税人身份筹划

《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规定:应税行为的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标准500万元(含)的纳税人为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税率为11%。未超过规定标准的纳税人为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征收率为3%。

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11%-进项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3%

两者应纳税额的差额=销售额×8%-进项税额

其中:销售额中不包含增值税税额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了解到当两类纳税人本期销售额相同时,其增值税应纳税额之差取决于销售额×(11%-3%)与本期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建筑企业应合理估计未来能够取得进项税额是否大于销售额的8%,可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从而降低增值税税负。此外,只有一般纳税人才有资格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公司主要客户多为一般纳税人,应尽量选择成为一般纳税人,防止客户资源流失。

2.3.2 灵活应用简易征税方法筹划

《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规定:一般纳税人以清包工方式提供的建筑服务,可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征收率为3%,销售额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因此,以清包工方式提供建筑服务适用的征收率较低,分包款可以扣除。纳税人税负较低。建筑行业纳税人应调整公司的整体战略,多签订清包工合同。

一般纳税人为甲供工程和建筑工程老项目提供的建筑服务,可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对此,建筑企业可以选择一般计税方法按11%计税,也可以选择简易计税方法按3%计税。企业要正确使用税收优惠,符合条件项目选择简易计税方法。因此,以甲供工方式提供建筑服务适用的征收率较低,分包款可以扣除。纳税人税负较低。建筑行业纳税人应调整公司的整体战略,多签订甲供工程。此外,建筑业人工成本不得抵扣,可以通过分包的方式转移劳动成本。

3 建筑业应对“营改增”的措施

3.1 提高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水平

建筑业加强自身内部管理,提高财务会计核算水平,同时自上而下全单位都要有风险意识。企业积极转变原有理念,实行精细化管理,降低企业成本。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执行制度化管理,完善监督运营体系,有助于建筑业增强应对改革后的压力。之前都是项目经理负责制,工程项目部负责采购材料支付开支,提供报销凭证回单位报账,“营改增”后企业应改变传统供应商选择模式,规范行业发展。在选择购物时应进行价格质量比较,选择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供应企业,并索取增值税发票,抵扣进项税额。应和供应商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由公司统一签订合同、统一采购付款、统一索取发票。发票流、资金流、物流三流合一,如果票款不一致或者三流不统一,不仅影响税款的抵扣,而且加大涉税险。

3.2 合理安排合同条款进行控税

建筑企业应巧签合同降低税负,签订合同用足税收政策,通过合同改变业务流程节税,加强企业合同控税。施工企业和业主签订总承包合同时,不能签订甲供材料条款,最好签订包工包料合同,这样主材可以按照17%抵扣进项税;签订设备租赁合同时,操作人员和设备打包租赁,可按17%抵扣进项税;签订大型设备或材料采购合同时,注明运费由销方承担,将运费加到单价中去,这样运费和设备、材料可按17%进行抵扣。另外,企业可以多用融资租赁,开具动产租赁发票,抵扣17%进项税代替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增加了进项税额的来源,降低了企业的成本。税制改革企业内控、经营模式要随之变化,为保障建筑业的规范发展,发挥增值税惠民的作用,企业应加强自身规范,支持政府政策的落实,制订行业发展范计划,使“营改增”作用增强。

主要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混合销售 增值税 营业税 纳税

混合销售,是指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货物又涉及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情形。新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和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对混合销售行为进行了更加合理的界定,但也存在一定理解上的难度。

一、混合销售的增值税、营业税相关规定

(一)《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有关规定

1、新实施细则第二十八条规定

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是指纳税人的年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占年应税销售额的比重在50%以上。混合销售判断依据应该是

(1)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应当缴纳增值税;

(2)年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占年应税销售额的比重在50%以上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应当缴纳增值税。

2、新实施细则对建筑业的混合销售行为作了特殊规定

建筑企业销售自产货物同时提供应税劳务的,如果建筑企业具有建筑业资质,并将合同价款分别列明,就可以分别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

(二)《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有关规定

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按照纳税人的主营业务统一征收增值税或者营业税,但鉴于销售自产货物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的混合销售行为较为特殊,应该对其分别核算、分别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办。

二、混合销售与兼营行为的界定

兼营是指其非应税劳务与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之间无直接关联,销售与劳务非同一人。而混合销售行为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同一收款人;

2、同一付款人;

3、同时发生。

两者税务处理上是不同的:混合销售的纳税原则是按单位行业性质划分和主业比例只征收一种税,而兼营的纳税原则为是分别核算、分别征税,即对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对提供非增值税的服务业征收营业税。

三、混合销售税法政策的合理应用

(一)掌握混合销售标准,选择流转税的避税

税法对混合销售行为,是按“企业性质”以及年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销售额超过50%的标准来确定征税的,并从中选择一种流转税。但在实际业务中,许多企业不能轻易地变更经营性质,这就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来调整经营范围或核算方式来合理的利用税收政策。

案例1:一家建筑装潢公司销售建筑材料,并代客户装潢。2009年12月,该公司承包一项装潢工程,收入1200万元,该公司为装潢购进材料1000万元(含增值税)。该公司销售建筑材料的增值税适用税率为17%,装潢的营业税税率为3%。

混合销售的纳税平衡点增值率为:R=(S-P)÷S=(1+17%)×3%÷17%=20.65%。工程总收入为1200万元,含税销售额的增值率为:R=(S-P)÷S=(1200-1000)÷1200×100%=16.67%。由于16.67%<20.65%,故该项目混合销售缴纳增值税可以达到节税的目的。应缴纳增值税税额=1200÷(1+17%)×17%-1000÷(1+17%)×17%=29.1(万元);应缴纳营业税税额=1200×3%=36(万元);缴纳增值税可以节税=36-29.1=6.9(万元)。所以,如果该公司经常从事混合销售业务,而且混合销售业务的销售额增值率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小于增值税混合销售纳税平衡点的,就要努力使其年增值税应税销售额占其全部营业收入的50%以上。

(二)混合销售的特殊规定

1、从事运输业务的单位与个人,发生销售货物并负责运输所售货物的混合销售行为,征收增值税。

2、电信单位自己销售无线寻呼机、移动电话,并为客户提供有关的电信服务的,属于混合销售,征收营业税;对单纯销售无线寻呼机、移动电话,不提供有关的电信劳务服务的,征收增值税。

3、纳税人销售林木以及销售林木的同时提供林木管护劳务的行为,属于增值税征收范围;纳税人单独提供林木管护劳务行为,属于营业税征收范围,其取得的收入中,属于提供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保劳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属于其他收入的照章征收营业税。

4、企业将自产的货物并提供建筑、安装劳务的行为,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可以分别纳税,也就是说第一具有建筑、安装资质,第二在合同中分别注明货物纳增值税,提供建安劳务纳3%的营业税。如果不具备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税法规定一律都纳增值税,不纳营业税。

针对以上特殊情况,举个别案例加以分析:

案例2:某单位从事塑钢门窗生产并负责建筑安装(具备建设行政部门批准的建筑业施工资质),并以签订建筑合同的方式取得经营收入,其现有的经营模式为:分别成立独立核算的生产企业和建筑安装企业。生产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0年含税销售收入为1800万元(全部销售给建筑安装企业),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80万元。建筑安装企业取得塑钢门窗建筑安装收入1450万元(包含购进材料成本1200万元)。

目前的税收负担为(仅考虑增值税和营业税,下同):生产企业应缴纳增值税=1800÷(1+17%)×17%-180=81.54(万元)。建筑安装企业安装铝合金门窗按“建筑业”税目征收营业税。原营业税法规定:“纳税人从事建筑、修缮、装饰工程作业,无论与对方如何结算,其营业额均应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及其他物资和动力的价款在内”。因此,对建筑安装企业征收营业税时不得剔除“外购”成本。所以,2010年企业应缴纳营业税为:1450×3%=43.50(万元)。两企业合计税收负担为125.04万元。

如果将生产企业和建筑安装企业合并为一个企业。假设该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0年取得混合销售收入2050万元。在签订建筑合同时,单独注明建筑业劳务价款为250万元。企业应缴纳增值税=(2050-250)÷(1+17%)×17%-180=81.54(万元),缴纳营业税=250×3%=7.5(万元)。合计支出税款125.04万元。该方案减少了流转税125.04-81.54=43.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