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时间:2023-09-10 15:22: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职课程体系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职;递进式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
一、引言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指出: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调整课程结构。积极推进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终身发展为目标,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对接职业标准,构建体现现代产业发展要求,有利于基本职业素养形成和核心职业技能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这表明,职业教育的基本目标既是职业性的,也是教育性的,中职教育必须有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能就业,而且就业后还应该具有发展潜力。
二、现行课程体系及存在的问题
以商科市场营销专业(零售店长方向)为例,现今各中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大都分为三大模块,分别是文化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技能课程模块。本文认为,现有的中职教育课程基本上不是常规经验定向的,也不纯粹是学科知识的复制。但在整体上依然因袭了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结构模式,习惯上采取开设多门分科课程的方式来传授知识,不以岗位和职业能力发展的需要来设计。通常情况下,中职院校的每个专业中都开设有3到5门的核心专业课,就市场营销专业而言,一般会开设“市场营销”、“推销知识与技巧”、“消费心理学”等核心专业课,伴随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进程,许多新的知识内容进入了职业学校的课程。比如“网络营销”、“企业管理”等课程,但是,由于职业教育强调实践的特殊性,所引入的知识内容从学科体系的结构来看,却是离散的和有局限性的。另外,技能课程设置并没有明显增强学生的实操能力,没有突出“必需、够用”的原则,没有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职业教育特点。
三、“岗位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递进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多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习惯,根据就业岗位能力的逐渐递进来设置课程和训练内容,将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实施按职业岗位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基础到能力的秩序进行展开,让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变得更容易的一种教学方法。各专业应用此教学方法进行的教学改革有:递进式尝试法教学、岗位化与终身化能力递进教学、分阶段递进式教学、递进式项目教学等。
“岗位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吸收各种递进式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晋升顺序,由低一级岗位上升到高一级岗位递进的体验认知来构建知识的课程体系,以商科市场营销专业(零售店长方向)为例,学生入校三年,课程设置对应的岗位分别是:第一学期:学做收银员,通过职业资格认证;第二学期:学做营业员,通过职业资格考证;第三学期:营销员,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考证;第四学期:零售店长;第五、第六学期:顶岗实习,创业。每一个岗位的能力,表现在每个教学阶段,都是按职业晋升的要求层层递进,并有效衔接与融合,前一个岗位的能力和技能,是为后一个岗位的能力和技能做准备,在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在三年的时间里,能够掌握比较完整的知识、技能适应行业和岗位的需求。
四、“岗位递进式”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
1.“岗位递进式”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课程体系由通用类知识和专业类知识两部分构成,通用类知识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以“必需、够用”和服务专业为根本原则。注重基础知识与学生专业能力接轨的问题。课程设置必须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专业课程应以针对性、实用性为原则。具体来讲,课程体系构建原则为:(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即客观性,要求课程体系设计必须遵循学科的现状和其自身的发展规律。(2)层次性原则。在专业课程计划制订和实施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出知识传授的层次递进特征。(3)稳定性与灵活性兼具原则。一方面,课程体系必须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左右摇摆的体系只能导致体系的动荡。另一方面,一成不变的体系会使其失去活力,无法进化。(4)“做中学、做中教”原则。实施“做中学、做中教”项目教学改革突出教学过程的互动性、趣味性、真实性与针对性,把“教”与“学”有机地统一起来,达到“教学做合一”,使学生在“做”中生成职业能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2.“岗位递进式”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总体方案,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与依托。中国职教协会副会长姜大源在《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序化的教育学解读》中指出:学习过程中学生认知的心理顺序,与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工作顺序,或是对实际的多个职业工作过程经过归纳抽象整合后的职业工作顺序,即行动顺序,都是串行的。这样,针对行动顺序的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职业能力只能在工作情境中通过实践获得,要获得职业能力,必须有一项一项完整的工作作为载体。因此,“岗位递进式”课程体系构成针对员工成长的模式设计如下图所示:
图1“岗位递进式”课程体系图
从上图我们可以发现,“岗位递进式”课程体系的主线是岗位的纵向发展,按每个岗位的能力分解设置岗位核心能力课程,每一个阶段,表现在时间序列上,是每一个学期,都完成纵向发展的一个步骤,从实用的角度,将所需要的技能进行分解为若干个能力模块,每个模块又分解为多个知识点,教学过程中,边学,边练,例如在收银员岗位技能的培训中,学生进行POS收银实操训练,加强学生的动手技能,真正融“教、学、做”为一体。另一方面,不仅岗位是递进的,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与开发上以工作过程作为主线,围绕零售店长成长逐渐递进的工作岗位进行设计,课程内容序化上,也是递进的,联合企业行业的深度参与,按照行动体系对知识内容序化编排课程内容,按照“岗位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课程体系的重构,形成具有职业成长特色的课程体系,将构建的课程体系置于与相应职业情境类似的学习情境之中,进行课程开发与企业岗位对接,根据职业成长的循序渐进的规律,完成最终意义的知识构建。
3.“岗位递进式”课程体系的实施
(1)加强师生思想转变,摒弃传统的讲授模式,在职业情境模式下实施工学交替教学,将教学与多媒体、真实的工作场景、实物等融为一体,以项目为引领,以任务为驱动进行技能的学习;
(2)改变传统的期中、期末考试制度,确立以技能考核为重点的多样化考试模式新的课程体系、新的教学内容、新的实施手段必将带来新的考试考核方法。建立合理的新的评价体系。坚持以技能考核为重点确定评价标准。在考试考核形式上,应结合国家职业技能认证进行,比如收银员、营业员、营销员、零售店长等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考核;除此以外,考核必须在一定的职业氛围内实施,也可以跟实际的职业岗位结合起来,到真正的岗位上考核,营造一种“上课如上岗”的氛围。
(3)建设校园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加大实践教学内容,使专业课中实践课达到70%以上,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工学交替,递进式的参加多次校内外实训活动。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根据实训条件学生基础的不同进行分岗轮换、混岗操作或者二者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把职业技能鉴定纳入计划,强化训练。同时,进行教学改革,把国家级、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内容有机地融入到课程中,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展开实训教学,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4)校企合作共建专业。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实训设备的配备,教学方式和考核,都必须企业全程参与,双方共同制定专业建设方案。此外,聘企业技术人员和社会的能工巧匠到学校任教,派教师去企业挂职,部分参与企业经营性活动。增强校企合作与交流,使教师跳出学科体系的框架,在课程体系的实施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5)在企业的参与下,编写专业课程教材,特别是实训校本教材。传统学科教材比较抽象,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适应我校教育发展,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必须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适合职业岗位培训的教学工具为手段,结合专业特点进行个性化、立体化的教材(纸质教材、多媒体教材、网络教材)编写。以纸质教材为教学主体,以多媒体教材、网络教材为辅助手段,通过校企合作把企业岗位、岗位群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转化为课程所涵盖的知识体系,形成纸质教材;
(6)保障课程体系实施的措施有:加大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建设经费投入,加大师资队伍培养经费的投入,用于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培养;引企入校,企业参与教学,学校参与生产,将实训与生产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中职学校;机电运用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主,通过对专业进行“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设计,让学生能更早的适应社会,适应专业,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知。
一、机电运用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
1.使专业更能贴近社会
中职的特点就是培养专业技能,为社会急需的技能专业培养人才,一般都集中在生产一线专业。既然是一线,通过半工半读,多多实践,在实践中认知所学的知识。
2.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能力
无论是哪个教育,最终还是要经历社会实践。亲临现场操作跟凭空想象是两个不同的感受。在课堂上所学的,很书面化,抽象化。社会实践是为以后就业工作适应打好基础,通过“工学结合”,更早的接触到机电设备,使学生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遇到问题不慌张,动手能力强,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技能人员。更多的实践才有更多的体会,才有更多的技术认知,才能得到企业用人单位的更多认可。
二、建立机电运用专业“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1.合理安排课程与工作时间
“工学结合”的要求就是能一边学习理论,一边在工作中实践。两者的结合既要符合实际又要有条理,例如在学完机械制造基础这门课程后,可安排学生去独立设计简单的机械装置,通过在设计过程中认识到计算准确的重要性,一点点的失误会造成多少的废品。通过课程与实践的合理穿插,更有效地吸收理论知识,加强自身实践能力。对于职业教育的学生,实践能力更是他们的求职特色,双管齐下,更有竞争力。
2.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
不可否认,在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相对于普通教育的学生还是差了一些。学校作为人才培育基地,就得加强这方面的管理,不可放任自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环境,保证那些上进学生能正常完成学业。不放弃任何一个想要学习的学生,坚持严格的学习与工作监督制度。中职学生的自制力本来就不强,若不加以引导与监督,任其放任自流,就算毕业后,对社会也没得任何回报意义,对学生自身来说是失败,而对学校来说,算是一种悲哀。
3.联系好对口专业企业
对于中职学生,实践技能才是关键。去对口专业企业实习工作,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知识。马虎、随便、敷衍的学生实习,只能让学生更加懒惰,无法加强对自我的管理。寻找对口专业企业,是学生就业前的实习演练,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与实践机会,尽快地经验积累,尽快地熟练专业技能,对中职学生的就业以及其职业生涯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
三、建立机电运用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1.不放弃理论教学
重视实践并不意味着淡化理论教学甚至放弃理论教学。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只有拥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实践中才能明白你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去做。理论是实践书面化的表现,通过书本来展现实践的本质。如果只注重实践轻视理论,只会形成“头小身子大”的畸形发展。虽然中职教育以专业技能为主,但也应当保证正常的理论教学,通过实践深化理论,做到理论实践额定有机结合。
2.关注机电专业发展情况
专业技能也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机电专业正朝着机械化、智能化发展,关注机电运用技术专业的发展,为课程体系建立提供专业形式依据。例如,机电维修课,它的发展形势还是以人工维护为主,这就要求学生多实践,可以相应的减少理论教学。根据专业形式发展,建立适应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才是“工学结合”的核心。
总之,中职学校机电运用专业“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使专业更能贴近社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合理安排课程与工作时间,建立严格的督导制度来建立课程体系,并在建设过程中注意理论教学和专业发展情况。机电运用专业“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社会就业提供强有力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向久.扎扎实实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J].成人教育,1989(2).
[2]杜学森.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J].教育与职业,2007(11).
篇3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五年制 高职数学 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062-02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教学理念一直在向着社会需要化的程度发展,于是五年制中高职教学方式成为各大院校培养社会性人才的一种模式,也成为我国现代化中高职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社会实用性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其教育规模也在逐步地发展和壮大,因为这种教育体系不仅满足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谐稳定与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家长和学生的心理需求。本文通过分析五年制高职教学的现状及问题,结合高职数学教学课程的改革,对中高职衔接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深入探究。
一、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意识差。进入五年制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年龄小、基础差,对数学的学习与认识不到位,不懂得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及文化价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再加上高职院校学习的内容要比初中数学课程增加许多,学生又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没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因此,学生的心理负担很大,没有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自卑心理比较严重,出现厌学现象。
(二)老师管理不到位。五年制高职学生大多都是因为成绩不理想,没有考到如意的高中而选择就读高职院校,所以部分老师在心理上不太重视,认为学生的成绩也很难得到提高,只要完成学业走上社会参加工作就行了。这种心理导致他们的教学行为变形,给学生的学习态度带来很坏的影响,甚至使一些学生产生了“混”的心理,为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埋下了隐患。
(三)教学教材不连贯。五年制高职教学的模式一般是采用中高职相结合的方式,这样学生入学后先进行中职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由浅入深地逐步过渡,其教材也是前几个学期学习中职教材,这时要完成初等数学的学习,然后再进行高等数学的探讨。这两个阶段不论是从教学上还是从教材上所采取的都是两种方式,看似没有问题,但其中所缺乏的就是两个阶段之间的衔接与过渡,因为两个教材、两种教学方式都是按照不同的大纲及方法各自为政、独立安排的,没有顾及彼此的连续性和统一性,没有一个整体系统的设计,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一种“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
二、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问题的整改措施
(一)差异教学,因材施教。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刚刚毕业的初中学生,他们正处于生理、心理走向成熟的特殊时期,对于各项事物都非常的敏感,在思维方式和兴趣爱好上也有自己独特的喜好,而且他们的数学基础也不一样,而作为高职老师,一定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异常动态,并及时进行调整,不能因为某个学生调皮、捣蛋而放弃。学生总有他们所擅长的一面,老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善于发现、挖掘和引导,为他们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标准,让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
(二)分类教学,相互渗透。五年制高职教学是为社会培养实用性人才的专职学校,所以其专业课所占的比重较大,如果数学教学不能与专业课程很好地融为一体,就很难让学生做到消化、理解和吸收,所以对于数学教学的安排,要与专业课相协调,不能发生时间顺序上的颠倒和脱节,使专业课用到了数学知识,而数学教学却还没有讲到,这样就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为此,教师要对课程的安排及删减进行合理的布置,一定要根据其专业课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删减,还可以进行跳跃式的教学,也就是说可以进行分类教学,把握好其深度和广度,采用分类推进的教学方式,使每个专业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比如,机械专业的学生因为要进行机械制图等专业课程的学习,而数学教学中也有立体几何的章节,这时专业老师就可以与数学老师相协调,把立体几何这一章节优先安排,这样两种课程进行整合、融入,就可以让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轻松。
(三)提高数学教师的素质。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中,老师可以说是课程改革的主要推动力,作为五年制高职数学老师,如果在对数学教学的认识上不到位,专业素质不进行提升,就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整体质量。因此,针对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的特点,要对老师提出进一步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认真地备课、仔细地教学,还要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把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与专业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用实际的实例来做课堂教学的解析,提高自身的素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促进老师队伍的可持续性发展,使学生学到更多、更实用的知识。
三、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措施
(一)课程体系的制定要标准化。课程制定的标准是课程建设的依据,更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其依据的标准必须经过相关的调研,了解各个专业的实际情况以及走向社会后企业岗位的需求,并结合学生的本身差异进行合理的制定。而且数学教学体系的制定一定要本着培养文化素养,服务专业技能,利于终身发展,也就是说一套合理的高职数学课程体系一定是兼顾育人功能与专业特点的,能让学生在数学课程的学习中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快乐,所以其课程定位、教学安排、考核及评价方法等都必须经过全方位的细致设计,才能体现出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的意义。
(二)教材体系的编制要综合化。教材是一切教学的基础,所以教材的编制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五年制高职院校也不同于其他院校,它不仅要注重文化的培养,更重要是要学以致用,因此在教材的编制上一定要体现出这个特点。教材可以分为基础版块和应用版块两部分,基础部分是为应用部分打基础的,是为专业课的深入做准备的,而应用部分则是以基础部分为依据,所以基础部分在所有的专业中都可以设置,而应用版块则可以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如上面所举的例子,对于机械专业的学习,其数学教材的重点就可以放在对立体几何的学习上。另外,随着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推广,在教材的编制上也可以融入一些现代化的媒体教学,这样就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三)教学体系的理念要创新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不能适应当代青少年心理的需要,要想让高职学生融入课堂中,就应对教学理念进行创新。
1.营造课堂气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高职学生都是刚刚从初中阶段迈进高职的大门,其心理上还没有达到十分的成熟,还没有脱离爱玩的特性,而且数学教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较枯燥的学科,所以数学课堂不要太严肃。高职数学老师应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特长,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出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踊跃回答问题,积极发言,把课堂当作自己的天地,才能在寓教于乐中学习更多数学知识,使数学水平得到提升。
2.创设学习环境,变换教学方式。数学老师可以根据各个专业学生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多样性教育是吸引学生兴趣的关键,老师可以结合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方式,吸引学生,让学生在享受多媒体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的乐趣;还可以运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巧妙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思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拓展性思维,另外,还可以引用身边实际性的例子来作为数学课程的引导,提高数学教学的生活性,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提高数学教学内容的吸引力。
3.成立学习小组,开展专业研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不同性格特点,组织一些数学学习兴趣小组,让学生在与自己脾气、性格都相投的团队里去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老师还要教会学生运用数学理论的知识去洞察社会,挖掘数学知识的内涵,让学生从中学会面对各种问题、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还要引导学生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性学习研究。比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可以组织市场调研,通过对各种商品的了解去学习销售的技巧;财会专业的学生,可以到一些企业进行实习,学习财务管理的流程及成本等的核算方法。另外,还可以利用年轻人之间争强、好胜的心理,让不同小组之间进行一些针对本专业的竞赛,以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4.培养开放性思维。刚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还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思维模式也没有定型,对未来充满了好奇、期待而又懵懂,就像是一张白纸,老师一定要让他们在这张白纸上根据自己的意愿描绘自己的人生蓝图。比如,有的老师总是把自己心中最美好的愿望强加给学生,让他们好好学习,提高成绩,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但这时的学生对“有用”两个字没有深入的理解,导致一些学生只追求成绩,死读书。因此,高职数学老师应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让学生学会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挖掘数学知识,从数学知识中获得乐趣,从而让他们把自己变得更加的真实、自然。
(四)评价体系的方式要合理化。合理的评价方式对数学教学起着激励和促进的作用。评价可以分为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数学老师可以采用多元化、多样性的评价方式,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而且对于学生的评价一定要突出其发展性,因为各个学生的特点不一样,如果评价比较片面而单一,就会令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尤其是对于数学学习的评价,必须做到全面性、综合性,比如有的学生平时学习非常努力,但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有的学生考试分数非常高,但应用能力跟不上等,所以对这些学生的评价一定要顾及到成绩、能力及表现三个方面。当然可以根据各个专业的需要,对各个方面所占的比重可以有所不同,其目的并不是要评价某个学生的优劣,只是激励他们学习的一种方式,同时,老师也可以根据评价反馈的结果进行课程的调整与改进。
【参考文献】
[1]何建勇.五年制高职电气自动化文化基础课程体系衔接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3)
[2]李亚杰.中高职衔接的职业院校数学课程体系建设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4(23)
[3]董绿英.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4
[4]韦银幕.中职与高职数学课程体系衔接模式的构建[J].广西教育,2015(47)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A类重点项目“中职与高职数学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与实践”(GXGZJG2015A048)
篇4
关键词:物流;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7C-0076-03
以物流专业为例,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指的是,在不同的教育层次上,充分体现出不同的专业知识结构、技能结构、教学模式、教育目标和素质水平,同时又能体现出教育过程的连续性,并能适应教育对象的职业要求,提高教学质量,为物流专业中职学生搭建接受高等教育的渠道,推动建立较为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
一、物流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意义及可行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提升,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实行中高职衔接教育,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知识,获得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文化内涵,成为更能满足当前企业要求的高端技能人才。因此,中高职教育衔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根据当前不同职业类型和岗位培养对口的技术性人才;同时又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内涵,健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因此,中高职教育衔接也是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客观上,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生源主要包括中职毕业生和普通高中毕业生,但是教育计划和教学课程标准却侧重于普通高中学生,一定程度上未能合理利用中职教育资源,因此,中高职教育衔接教育应在发展过程中解决这一问题。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可行性表现在:首先,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同属于职业教育,它们具有很多的共同点。比如它们的职业性和技术性都十分鲜明,教育培养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能力、专业技术使用能力以及职业技能运用能力,因而它们具备相同的教育规律。其次,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可以借鉴国内外的成功实践经验。比如国内的“五年一贯制”中高职系统式衔接、德国的“双元制”中高职螺旋式衔接,还有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中高职梯次衔接等教育衔接模式,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些经验可为我国物流专业的中高职衔接提供参考。
二、物流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中高职衔接的具体内容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材、专业设置等,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下,中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设计成为一个关键步骤。从当前经济社会的实际需求来看,现有的中高职衔接的模式(对口单招、三二分段、五年一贯制等)基本都无法达到理想要求。笔者结合当前中高职衔接中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实际现状,对课程体系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做如下概述。
首先,在传统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中,多将教学重点侧重于深化理论方向,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并未予以足够的重视。物流专业的教学课程中,多以“三段式”开展教学,人才培养顺序也多以“文化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职业能力训练”为主。上述模式的逻辑虽相对合理,但从实践导向来看,却有“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漏洞。另外,在中职教育阶段,理论教育与实践训练的间隔时间过长,不利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总之,中高职课程在衔接过程中,应以学生的实际职业能力发展逻辑为依据,并从学生的发展方向、适应能力出发,将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完成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
其次,从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现状来看,课程规划相对单一、设计缺乏整体性是突出的问题。一方面,由于课程体系设计中的系统性、递进性相对缺乏,中高职课程衔接中出现较高的重复率,教学内容的层次性也难以得到有效凸显;另一方面,当前“对照式”“下延式”是较为典型的两种中高职衔接模式。“对照式”是通过将中高职教学课程重复部分进行删减,形成两者之间的衔接形式;“下延式”则是通过以高职课程体系为基准,对中职院校所能承担的课程下移,使两者相互衔接。上述两种衔接模式由于受到现有课程基础的限制,衔接中无法形成新的增量,课程设计的实效性基本无明显突破,对于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难以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总之,要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根本衔接,还应以中高职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为核心,确保课程体系设计的整体性,消除单一性,由此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推动与落实。
再次,在课程考评方式上仍然选择常规理论知识考核形式,并未认识到职业能力的考核应通过完善、科学的考评体系来完成,而保证人才的培养质量,也离不开专业的职业能力考核形式。当前大部分物流学生在校期间接触的知识,均以课程理论为主,考核内容则以概念等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不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考核,导致大部分学生无法达到高职阶段实际操作课程的教学要求。此外,部分职业院校未对物流课程的教学计划和内容足够重视,其教学设计没有得到学科专家和企业的认证,人才培养教学效果不佳。物流是一项以社会服务为主的专业课程,但是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未按照社会服务标准教学,仍按照管理类专业实行教学设计,人才能力的培养体系不完善。
最后,课程任务的安排缺乏合理性。在实际管理和合作过程中,中职学校能够支配的权力明显少于高职院校。且学生在中职学习阶段需完成全部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而高职学习阶段,只需要完成一年的学业学习,第二年学生就要参加定岗实习。从整体上看,虽然高职具备较多教学资源,却将重要的专业知识学习推给中职,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职学校的教学发展。
三、物流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策略
在物流专业中,开展中高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如何将技能型人才培养为高级技能型人才,在中职教育的基础上,实现专业人才层次目标的衔接,我们有以下一些认识。
(一)统一课程衔接管理制度
要提高中高职课程衔接的融合度、标准化和系统性,需要制定相应的衔接管理制度。对于物流专业来说,需要制定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和等级考核制度,相关部门应根据不同的等级标准将衔接课程的类别进行划分,充分挖掘中高职过渡阶段的学生特点和物流专业特点,根据职业的分类标准和不同职业的考核要求,对人才层次结构以及职业能力的层级标准进行确定,制定一个统一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标准管理制度,实现物流专业中高职教育课程的有效衔接。
(二)对课程模块设置进行优化
要促进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要对课程模块设置不断优化,确保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系统性。首先,要充分发挥学校资源的作用,仔细分析中高职衔接课程,根据学生的实际对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完善;其次,多为学生提供中高职专业衔接课程的实践机会与平台,给中高职教育衔接提供保障。加强对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投入课程学习中。
(三)强化中高职课程衔接沟通
中高职课程的衔接需要开拓思想,充分利用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多元化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沟通平台。设立专门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组织机构,统一指挥和负责中高职专业课程衔接,一同开展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具体事宜。同时,调动企业的力量,鼓励其参与到中高职课程的衔接中来,加强中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多方位合作。学校可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学习,企业则安排相关人员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通过实践学习,提高中高职学生的技能水平,强化就业的适应能力,从而实现中高职课程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有效衔接。
(四)人才培养目标分层
注意人才培养目标的分层,应先对市场上多家物流企业展开深入的调查,进一步了解物流企业岗位设置、岗位职责,以及不同岗位对中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要求等,最后结合课程目标与实际需求合理制定阶段性、层次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比如与中职生相适应的岗位有验收员、叉车司机、仓库管理、监控员、发料员、装卸人员等。职业技能要求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能够按工流程、方法正确填写相关的票据、单据;二是有一定的设备维修、养护等管理技能,具有叉车驾驶资格证;三是能做好相关材料、货物等出入库的账目记录,掌握并可熟练操作商品的装卸、搬运、发货、检验查收等技能;四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包括高度责任感、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团队协作精神、踏实认真以及能够吃苦耐劳品质等。适合高职生的岗位有物流主管运输调度、物料计划、仓库管理以及信息管理等。与中职生相比,职业技能要求有所增加,一是具有组织、协调、监督、控制等物流管理能力;二是能够做好材料加工委托、不达标商品的管理等工作;三是能够完成原料、商品的检查验收,且在接收货物时能合理划分接收区域;四是具备各类商品的管理、检查验收能力,掌握突发事件的应急流程。
(五)专业教学课程的衔接
专业课程的衔接是中高职物流专业有效衔接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应根据市场实际需求情况以及岗位要求等建立中高职物流专业的统一课程规划,尤其是核心课程方面应避免重复设置。例如中职物流核心专业课程可设置:《装卸与搬运作业》《货运》《配送与流通加工作业》《仓储作业》《物流客户服务作业》《运输作业》《物流业务信息处理》等课程。高职物流核心专业课程可设置:《运输配送路线优化》《现代物流管理概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设备与应用技术》《现代采购管理》《国际货运业务流程设计》《仓储配送中心布局与管理》等课程。另一方面是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可对中高职相关课程单元划分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比如分为不同的5个层次,每个层次之间在内容上有效衔接且不存在断档、重复等情况。1~3层划分为中职阶段的教学单元,4~5层为高职阶段的教学单元。
中高职物流专业的有效衔接是中高等职业教育事业高效高质发展的关键。要使中高职物流专业能够有效地衔接,需要学校、社会、企业等各方面的共同配合与努力,积极研发新教材、建立统一的课程标准。
篇5
关键词:项目课程 营销专业 课程研发 课程实施
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面临的核心任务,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难点,它直接决定职业学校能否为社会输送符合市场需要的技术应用型劳动者。本文按照项目课程内在要求,从课程研发、课程实施、就业服务、营销培训四个方面来构想中职营销专业建设的基本构架。
一、学科体系下中职营销专业现状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营销专业建设现状是先确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再确认就业方向,在此基础上设置主要课程。
1. 主要课程分析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一般包括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经济法、统计学、经济学、商务谈判、推销学、客户关系管理、营销策划。每门课程知识结构自成体系,与市场距离太远、缺乏实践训练,教师教起来费力,学生学起来吃力,教学效果不明显。
2. 培养要求分析
本专业培养要求一般可以表述为:
(1)知识结构:通过理论学习,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掌握专业所必需的计算机及大学英语等基础知识,掌握专业所必需的会计学等十几门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专业所必需的市场营销学、商务谈判学等十来种专业知识。
(2)能力结构:通过技能训练,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具备市场营销、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实施市场开拓项目和营销管理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家有关市场营销和营销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3)素质要求:具有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道德。具有优秀的品德、健康的价值观以及良好的自我形象综合素质。
培养要求表述很完美,但是大多数中职毕业生很难达到以上所有要求,凸显了培养效果与教育目标相违背的现实。
二、项目课程的一些理念
1. 项目课程注重典型的工作情境
项目课程就是遵循工作逻辑设置课程结构,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来组织课程,以工作任务的结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项目课程强调课程和教学必须与具体的职业活动相联系,并且能反映完成工作任务而进行的完整的程序。因而项目的开发应遵循以下原则:能够呈现使学生为将来从事某种职业活动必须经历的典型情境;在情境开发中,自我行动、自我发展,工作过程应包含完整的职业现实,包括技术、经济、法律、生态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工作过程体现一种社会关系。在构想中职营销专业时,必须突破现在的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式,在校内、校外建设充足的体现典型工作情境活动的场所及购置先进的工作设备。
2. 项目课程强调学生对工作岗位的感知过程
项目课程作为工作过程导向式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开发的,它强调以学生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融合了各项实践行动中最新知识、技能、方法和技巧。其在教学中集中表现为,感知和熟悉工作环境,了解工作岗位和过程相关的知识,然后开始学习相关知识。学生学习的过程自始至终与职业实践相联系,是在企业和社会等外部环境下自主建设的过程,项目课程始终强调以学生为课程主体,以学生职业实践为主线,开发适合中等职业学校营销专业学生的课程内容,是专业建设质量的保证。
3. 项目课程呼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师资水平是项目课程实施关键因素。要求中职教师不仅具备科学研究的能力,还必须掌握与工作过程、技术和职业发展相关的知识;不仅要致力于职业专业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具备将这些知识融入职业教学的能力;不仅必须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必须具备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的能力;不仅必须熟悉相关职业领域里的工作过程知识,而且必须有能力在遵循职业教学论要求的前提下,将其融入课程开发之中,并通过行动导向的教学实现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一方面培训在职教师,另一方面引进具有深厚营销理论知识的市场营销能手。
三、项目课程体系下中职营销专业建设的构想
在项目课程体系下,构建职业教育营销专业,主要依托四个中心,即课程研发中心、课程实施中心、就业服务中心、营销培训中心。
1. 课程研发中心
本中心由政府职能部门、行业专家、专业教师组成,是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纽带。该中心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它的研发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专业水平的高低,具有两个功能。
(1)市场研发功能
通过市场调查与预测,研究职业岗位需求、营销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根据社会需求、经济发展水平确定与调整专业发展方向,形成营销专业课程指导方案。
(2)课程开发功能
按照营销职业工作流程,将学科课程结合职业实践、工作流程进行拆分、组合,集成模块化课程群,形成项目课程。针对学习者和营销工作实际,将职业分析、工作分析、职业资格分析、个人发展目标和教学分析结合在一起,形成工作过程导向式课程开发。中职营销专业主要为市场培养中级营销人员,即要求营销人员在市场环境中对营销资源进行决策以满足需求并引导需求、创造需求,设置市场环境、消费者研究、营销资源决策等满足、引导、创造需求的项目化课程,以市场开发为出发点开发课程内容,使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完全能够胜任各个工作岗位要求。比如:开发消费者研究项目课程,结合学生与消费者接触、交流的体验,将散见于《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经济法》、《经济学》、《推销学》、《客户关系管理》等诸多学科中有关消费者的知识点集成模块化课程内容,最终达到以科研支持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创建专业特色。
2. 课程实施中心
课程实施建立以专业教师为主、指导教师为辅、行业专家为补充主体体系。实施场所是本中心的重点建设项目,既应具有传统意义教学场所,又须在校内市场建立实习超市作为实训中心,在校外市场建立小型综合商场作为实习基地,在市场上开创以学生实习为主要目的营利性经济单位,不仅能满足实习需求,也能将盈利利润用于改善实习条件。实习场所让学生做到“做学”统一,即以做带学,在“学”的过程中强调“做”,通过“做”达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为“零距离”上岗奠定基础。仍以消费者研究项目课程实施为例,首先,学生通过实习超市、综合商场直接接触消费者,了解什么是消费者,消费者有哪些类型,消费者是市场主体;其次,让学生与消费者直接交易,掌握消费者行为特征、性格特点、心理需求等知识;再次,学生通过与消费者多次交易,让学生明白消费者法律关系,树立法律意识;最后,学生在积累一定市场经验后,学会市场研究与分析。
在建立实习场所的同时积极开发合作紧密、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也是专业建设的目标之一,作为课程实施的延续。根据“互惠互利”原则,一方面利用长期与企业联合办学、合作培训及输送人才所建立的协作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职能部门、行业专家,加强与企业联系,对愿意为学校长期提供学生实习条件且具有较强行业特色的企业,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成为学校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主要与当地的商业、服务业、旅游业、房产业等知名企业合作,并有计划地分批派学生到对应企业、行业实习。
3. 就业服务中心
本中心要加强与毕业生联系,一方面了解毕业生就业、创业实际情况,并帮助学生解决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向就业单位调查学生职业能力状况,及时反馈给课程研发中心,调整课程内容及专业方向。
4. 营销培训中心
本中心要充分发挥职业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为本地企业提供岗前、在岗、再就业培训,全面提升企业员工素质,为地方经济发展作贡献,同时也为学校、专业的发展积累资金,并承担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既满足校内学生对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需求,又满足社会成员对职业资格培训需求。
中职营销专业通过以上构想再建,能反应职业教育的本质。
参考文献:
篇6
一、信息技术课程及其职业素养教育的定位
信息素养及其职业素养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信息素养是图书馆系统提出来的,简单讲就是指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懂得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认为,信息素养就是“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职业素养是从事职业的劳动者应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和素养,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职业技能)、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等。信息技术课程中职业素养教育,是指在信息技术素养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直接从事信息技术、信息服务等相关职业或其他职业时所需信息素养的教育。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通过计算机与网络教学实施信息技术素养教育。正如其他学科一样,学科教学并不一定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学科专家,将来从事相关职业。但是,蕴含其中的职业素养教育对学科素养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牵引力、推动力从来就不可或缺,更不能削弱。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程,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实施信息技术职业素养教育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全面发展,而且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没有中考、高考压力,反而能够更好地实践素质教育理念。
二、当前信息技术课程及其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按照上述定位要求,当前信息技术课程及其职业素养教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一是信息与技术割裂。在其他学科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有信息但缺乏技术;在当前信息技术课程中有技术但缺乏信息。由于我们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是从计算机与网络课程发展而来,还没有完全构建起包括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科学、信息哲学等在内的信息技术课程基本范畴,以及基于此范畴的信息技术课程逻辑体系,可以说当前中学教育阶段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适合学生全科学习和全面发展需要的信息技术课程。目前,我们正在着手研究并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在当前人生职业规划教育逐渐向中小学教育介入的趋势下,要防止将学科教学与人生职业规划教育割裂开来的做法,不能单搞一门所谓的人生职业规划课程,因为对于人生职业的规划本质上是一个人将来偏重于以什么信息和技术谋取幸福的选择和规划,因此应该将其融入到新的信息技术课程及其职业素养教育体系中来。
二是技术色彩太浓。狭义的信息技术技能的学习当然是基础,学生通过这种学习,能够运用计算机和网络制作电子文档、网页、动画、编程,上网、发邮件、搜信息等,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目前信息技术课程的重点内容,然而由于“信息与技术割裂”,将大量课时、资源和人力耗费在“技术活”上,致使信息技术及其职业素养教育本身被湮没。而且,所谓计算机网络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也仅仅是将计算机及其网络作为一种手段、工具来使用,对学生信息技术及其职业素养的培养并不是该类研究课题的重点。另一方面,现行信息技术课程强调技术而缺乏信息,是造成学生厌学,而热衷于游戏厅的原因之一。
三是窄化信息技术及其职业素养教育。当前,还没有形成以计算机教师为主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学科教学为阵地,整合学校图书馆,其他学科教师全员承担信息技术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效机制。学校校长应该主动思考如何在本校进行全员信息技术职业素养教育研究,从而推动信息社会的全员信息教育进程。其中,最可行的变革应该是打通学校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网络教室等信息节点,成立学校信息中心,统筹实施信息技术及其职业素养教育,并使其成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智囊机构。对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从制度安排上加以引导和支持。
三、建设新信息技术课程及其职业素养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
打破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技术活”的尴尬局面,需要我们敢于杀出重围,敢于走出新路,建设新的信息技术课程及其职业素养教育体系和机制。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如下几项基本原则。
一是课程的基础性。新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将整合散布在各个学科学习中的信息技术需求、学生职业理想所需的共性信息素养需求,按照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科学、信息哲学的范畴,着眼于奠定学生信息基础,进行编排,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构成一个基础的学习领域。
二是课程的信息技术性。新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一条主线就是信息技术本身的学习安排,毫无疑问,这是新体系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信息的本质在于交流,技术的本质在于创造,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交流和创造为核心的课程,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三是课程的应用性。学生将在新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营造出的信息技术环境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处理信息、掌握技术、发展技能,培养信息技术素养及其职业素养。这就决定了要在新体系中正确处理变与不变的关系、信息与技术的关系、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的关系。
四是课程的统筹性。新的体系和机制最大特色在于全员参与,全学科参与,全信息节点参与,统筹实施。一方面,它立足于为全科学习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体现对学科体系的超越和综合运用。
五是课程的阶段性。打破现行按年级划分的旧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按四个阶段实施新体系,即小学中低年级段、小学高年级段、初中段、高中段。与年级段相应的是信息技术课程体系自身的阶段性划分,划分的依据是全科学习阶段性发展理论。
篇7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终身学习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b)-0170-02
党的十报告中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的伟大成就,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社会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将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全体社会成员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文明的主要指标之一。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推进终身学习社会形成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1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于我国终身学习社会形成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指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职业教育系统[1]。包括各种层次和类型的职业学校、职前与职后培训机构,以及各种普通教育机构内职业教育课程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特点。适应需求,就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实现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科学定位和布局;有机衔接,就是统筹协调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以课程衔接体系为重点,促进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资源、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领域相衔接,切实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多样化;多元立交,就是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沟通,实行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并重,搭建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
1.2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对于改善民生和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
十报告将大力发展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作为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的首要内容。这一安排与其后的提高就业质量、增加居民收入、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等内容有着逻辑上的内在联系。可以说,教育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是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石。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总理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职业教育是教育面向人人的重要实现途径。大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就业质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推进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有利于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目标。
1.2.1 有利于提高就业质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
就业是民生之本。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这些建设举措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是在校学生的职业发展引导,还是在刚和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都是职业教育体系义不容辞的责任。据了解,仅2012年广东省卫生系统为了应对广东省食品和医药行业标准升级以及珠三角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委托职业教育院校对开展了近万人次的“双转移”培训,不仅提高了因专业转型升级淘汰的职业人员的就业质量,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直接推动了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
1.2.2 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推进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是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两种转型的复合状态,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中国城镇人口比重为49.68%,据测算2011年城镇居民的比例会超过农村居民。中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从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来看,虽然网络信息、生物基因、航空航天、物理能源等先进技术广泛应用,但刀耕火种在广大农村也很常见。也就是说,我国社会仍处于现代化过程之中。与此相应的,终身学习理念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不断深入,职业教育理念、基础办学能力、制度建设水平以及理论研究也在发生根本变化。职业教育体系也处于现代化过程之中。
1.2.3 有利于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目标
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虽然我国要几大在资金、医疗保险、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建设力度,但是教育保障依然是根本手段之一。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将为城乡人口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1.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对于我国终身学习社会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依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包括以下目标:满足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需要、满足现代产业体系对人才的需求、与普通教育系统相沟通、完整的职业教育学校系统、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系统可以相互转换、学习者自主选择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学习方式。这些与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未来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角,我国提高落后产能、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经济的重要目标就是发展循环经济、创意产业,而职业教育将为这些产业职业人员的发展提供基础知识和技能,将为他们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提供进一步支撑。
2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的障碍
2.1 社会对职业教育质量整体认可度较低,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
由于办学历史较短、师资不足等原因,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一直未能得到社会普遍的认可。加上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试中一直将职业教育的招生批次安排在普通高等院校之后,使得职业教育的在社会民众的心中的整体认可度较低。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所限,多数职业岗位未执行强制性准入制度,职业人才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收到较大影响。因此,职业教育对于学生而言吸引力不强。
2.2 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管理未能注意到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未能全面激发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
由于我国历史文化传统影响,重“学”轻“术”的观念影响着广大学习者甚至教育者。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活动方面的差异长期被忽视,教育主管部门也较少注意到两种类型教育的差异,在管理过程中多数套用是普通教育的制度、措施,导致职业院校办学特色未能充分体现。
2.3 办学资源严重不足
教育事业虽然处于国家发展战略中优先发展的地位,但由于消耗大量社会资源、对于经济直接贡献不明显,仍属于“弱势群体”。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更加导致资源投入不足。据调查,全国中职院校仅有100余所办学条件真正达到设置标准,不足院校总量的20%。而现在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量已经超过普通高等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资源投入的不足直接威胁到职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进而威胁各个行业的正常运转,更勿言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3 加大社会投入和制度倾斜,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
十报告指出,我国将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加大力度。教育作为对生态环境污染小、社会发展支撑力度强的服务型产业,应重点发展。与此同时,职业教育发展将提升国民素质,特别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产业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有直接贡献率。国家应该在管理体制和经济方面进一步加大倾斜力度,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
3.1 加快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排除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障碍
党和政府应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吸引更多的办学主体进入职业教育领域,激活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
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教师和社会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决策,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试点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保障民办教育资本进入职业教育领域的合理回报。
3.2 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保障基本办学条件和师资的可持续发展
从2012年开始,各级政府落实教育投入要占到国民生产总值 4%的基本指标。政府对于教育的投入史无前例的完成了宪法中的这一目标。这足见政府对于发展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这些资金以专项拨款和基本建设经费的形式源源不断流入教育战线的各个环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作为关系就业和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也收到了格外的资金扶持。各个院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而教师在职培训和其他进修得到更多支持。这将有利提升职业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篇8
>> 中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创新构建与研究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考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讨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究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析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组织的研究 关于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研究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工程方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中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探索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EB/OL].[3] 李全奎.中高职衔接问题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13(3):3-11.
[4] 王宇波.北京市中高职衔接的现实进展与模式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5):27-32.
[5]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的通知[EB/OL]..
[6]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的通知.[EB/OL]..
[7] 朱琳佳,芦京昌.中高职课程衔接初探[J].职教论坛.2012,(22):57-59.
篇9
关键词 工作过程导向 课程体系 药物制剂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Implications of Work Process-oriented Curriculum System Development for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HUANG Shengsheng
(Hangzhou First Technician College, Hangzhou, Zhejiang 310023)
Abstract Since the theor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the process-oriented work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in order to develop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urriculum system is adopted many vocational schools and try to implement. This paper draws on the practical case of two vocational schools work process-oriented curriculum system developed to study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cesses, and as a basis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a 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 vocational curriculum system of thought.
Key words work process-oriented; curriculum system;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传统职业教育的学科体系存在诸多弊端,职教工作者不断尝试对其进行改革。现今,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已经被许多职业院校接受,并以此为指导尝试教学改革。国内已有许多较成功的例子值得借鉴。但是在这些例子中,与中职院校药物制剂专业相关的文献比较少见。由于我院药物制剂专业正开展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结合自身工作与科研需要,笔者比较了不同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特点,试图借此获得指导今后工作的主体思想与基本方法。
1 国内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建设案例
例1:台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该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其主要做法是:第一步,分析专业定位与职业工作岗位群。根据其培养目标和人才需求,确定主要工作岗位为涉外文秘、外贸业务员、单证员和初级商务翻译。第二步,归纳典型工作任务。通过与企业专家的讨论,该校将工作任务的难度按照“新手―上手―主办―主管”进行了区分,多次调研后最终确定八个典型工作任务,例如外贸企业及产品认知、涉外商务接待,等等。第三步,根据工作过程对课程进行开发。根据八个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相应开发了八门工学结合课程,例如:外贸企业及产品认知、单证制作等等。第四步,确定教学模式。通过相关的分析,明确了课程的学习目标、内容、考核与评价以及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例2: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课程体系开发。
该校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做法是:第一步,确定职业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市场论证和分析,结合国家职业技能标,确定该专业的6个职业岗位和14项典型工作任务,诸如石油化工分析职业岗位有3个典型工作任务,原料质量控制、产品质量控制和煤炭质量控制。第二步,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要求。通过收集一线分析人员的意见,结合毕业生的跟踪反馈,分析归纳相关职业能力要求,诸如原料质量控制要求的职业能力有相关资料收集的能力、原料采集及合理处理能力和环保能力。第三步,专业学习领域课程设置。根据职业能力要求,结合相关工种职业资格的要求,归类出 12个行动领域转换成12门对应的学习领域课程。
2 具有特色的中职药物制剂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思考
上述两个案例在课程体系开发过程中均一定程度上参考了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途径与方法,其开发步骤通常包括四个阶段:第一步,工作任务分析。即根据专业对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第二步,行动领域归纳。即根据能力复杂程度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整合,以形成综合能力领域也就是行动领域。第三步,学习领域转换。即根据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学习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并将其转换为课程。第四步,学习情境设计。即根据职业特征和完整的思维过程分解学习领域为学习情境,也就是主题学习单元。这里要提出的是,除了学习情境之间应具有相关性、递进性和包容性外,每个学习领域之间也应存在关联,并能构成由浅及深的递进关系。而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更须避免形式化,即空有“工作过程导向”的壳,却仍是学科体系结构的“里”,只是将课程名称进行了更换。
我院药物制剂专业现设“四方向”,分别为药物制剂生产,药物检验,中药调剂以及医药购销。每个方向都有相对应的工作岗位。依据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开发理论,应将此四方向看作四个工作任务群。再从四个工作任务群中分析出四个方向的典型工作任务。以药物制剂生产为例,每一种剂型都有相对应的工作岗位和任务,例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丸剂等等。这当中既有通用性的部分,也有单一性的部分,如制剂包装岗位属于通用性的,压片岗位、胶囊灌装岗位属于单一性的;即有普遍性的,也有特殊性的,如压片岗位属于普遍性的,也有特殊性的,如粉针剂灌装岗位。这里的普遍性主要指国内设立此岗位的企业比普遍,特殊性主要指国内设立此岗位的企业相对较少,且岗位开设难度高的。通用性的、普遍性的岗位往往具有比较高的典型性,对学生而言,这类岗位也较容易实现就业。另外再结合企业专家意见,可确定此方向上的典型工作任务。
确定典型工作后,应分析完成此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即确定行动领域。以压片岗位为例,其职业能力至少应包括:知识能力――熟悉GMP规范,熟悉片剂的性质与特点,掌握片剂的生产工艺流程,掌握压片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维护保养知识等;实践能力――正确、规范使用压片设备,妥善处理突发状况;团队协作能力――岗位操作人员熟练配合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分析多个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后,将其进行有机整合并转换为课程,形成具有内在逻辑性的课程体系。比如可将传统的药剂学课程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岗位重新整合,并能在授课次序上配合药物制剂实训展开。也可将传统的药物制剂设备课分解,按典型工作任务的知识需求,分别插入到各个工作岗位内。需注意,课程开展时,应保持一定的顺序性以符合知识传授的规律。在课程内,按学习情境设计授课,且不同课程的学习情境之间应存在相关性以符合完成典型生产任务的要求。譬如在药剂学课程内开设“片剂”情境,同样的在药物制剂设备、药物制剂生产课程中也应开设相关学习情境,以在课程之间形成良好的程序性与包容性。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能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模式。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掌握到与实际匹配的知识和技能。对中职学生而言,这无疑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职业能力,有利于他们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赢得先机。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1):5-10.
[2] 纪淑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J].职教论坛,2010.6:44-46.
[3] 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认识基础与课程体系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41):13-15,23.
篇1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6-0079-02
2012年,江苏启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通过近4年的实践与探索,试点项目发展势头良好,建设机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其中中职本科衔接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亮点。这种“3+4”的衔接模式,学制体系上实行中职3年、本科4年,中职与本科专业对接、课程衔接,中职学校与对接本科高校实行分段合作培养(本科高校起主导作用);培养目标上实行在中职技术技能人才基础上,培养本科层次的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转段机制上实行在学生完成中职阶段学业后,若符合对接本科高校确定的入学标准,即可升入本科。
2014年,南通中等专业学校按照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要求,与南通理工学院进行对接,实行分段合作培养,试点专业为数控应用技术专业。两校通过沟通交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更新理念,针对专业进行了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的分析与研究,明确了中职和本科两个阶段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构建了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设置衔接思路
数控应用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要准确,不同层次办学目标的定位要有所差别,只要目标明确,就能做好衔接工作。中职和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上有层次上的差别。中职教育侧重于有一技之长,具有针对性,其核心是强调培养技能型、操作型和实用型人才。而本科教育则应该强调培养应用型、管理型和高级技术型人才。两者相比,本科学生有更深更广的专业理论知识、更新更高的技术水平、更广泛的适应性以及更强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
目前,中职和本科教育在课程体系上缺乏应有的沟通合作,各自为政,独立发展,既存在重复的课程内容,又出现实用内容缺乏的情况,衔接上肯定会出现问题。因此,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应考虑教育层次和培养目标,同时还要考虑职业资格证阶段书体系的衔接,并研究在一种统一框架体系下进行有层次的课程设置。
二、各类课程的设置与衔接
中职与本科两个阶段人才培养方案统筹设计,课程相互衔接,学制直接贯通,突出职业特点,有效避免了两个阶段的课程重复或脱节,极大地提高了培养效益,并使中职与本科两个阶段在人才规格层次上同类递进,实现了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1. 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与衔接
“3+4”分段培养模式在全国还是新生事物,江苏省没有针对这批学生编写统一的文化课教材,各校文化课教材的选用都不尽相同。因为此类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远远高于普通中职学生的成绩,所以对他们要加强文化课教学,提高学习能力,以满足本科段学习的需要。相应的,本科院校也提出了要求:数学要达到今后学习高等数学的基本要求,英语要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水平,计算机应用基础要达到全国一级B水平等。而现阶段,中职学生使用的教材在知识深度、培养目标等方面,不能满足该类学生的学习程度。所以,根据此类学生的文化课水平以及对应的本科院校(南通理工学院)提出的要求,语文、数学、英语均选用了相应的普通高中教材,德育课程选用的还是统一的中职德育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选用的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计算机基础及MS office 应用》。
笔者认为,作为“3+4”分段培养中职学段的文化课程,应该起到如下作用: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服务学生的专业学习,奠定在本科院校继续学习的基础。因此,中职阶段文化课的学习,既要达到相应的文化水平,又要为专业学习服务,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本科院校也要适时介入中职学段的文化课教学过程,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求的应用型、技术型高素质人才。
2. 专业理论课程的设置与衔接
专业理论课程的设置应符合企业、行业的需求。首先,中职学校和本科院校应组织相关教师共同深入企业进行调研。针对数控应用技术专业,学校和南通理工学院对江苏省数控类或相近专业的人才需求市场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基础的差异性和学生职业能力的成长规律,选择职业能力要求和层次不同的岗位作为中职和本科阶段培养的核心岗位,确定了数控应用技术专业“岗位衔接、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原来中职和本科两个独立的人才培养方案重新进行整体规划,制定了一体化的“3+4”中职本科衔接课程体系。
由于本科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是以高中生为起点的,所以不可避免地出现与中职阶段的教学课程重复开设的情况,尤其是专业理论课程重复现象较为严重,从课程的教学内容上看也有较高的重合度,有些内容的重复率可达30%~50%,甚至超过50%。因此,针对这一情况,在“3+4”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上,我们采取了“对照”的方法,即把原有的中职课程体系与本科课程体系进行对照比较,对重复的部分进行有效合并或合理删减,形成一套中职与本科能够较好衔接的课程体系。
从数控技术专业目前的专业理论课程设置情况来看,主要以南通理工学院的课程设置为参照,凡是高校将要涉及和学习的教学内容,在此类专业课教学内容上都做了一定的调整。如“机械制图”(高校为“工程图学”)“机械基础”(高校为“机械原理”)等理论课程,都从教学内容上进行了梳理和调整,有些重复的教学内容在本科阶段就予以合理地删减,如一些简单、容易掌握的基础性知识,不再“炒冷饭”,而是侧重于加深一定的难度,进行深层次地讲解,从而更加合理有效地安排教学内容,做好衔接。
3. 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与衔接
数控应用技术专业在中职阶段要注重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计划上,除了专业理论课程之外,实践课程也占据了一定的比重。从中职二年级开始,便安排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如“数控编程”“机械CAD/CAM”“数控车加工工艺”等,其教学环境从教室搬到机房或车间,教学模式采用项目过程一体化教学。
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及职业能力形成的逻辑为依据,对相同或相近的任务进行合理归并,设计出项目化专业课程,构建基于工作岗位和职业的分段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如实践课程模块,在进行实训技能训练时,要加强综合技能训练,不是传统的单项训练,而是要结合数控编程、数控仿真、数控工艺、数控车加工等,进行综合技能实训。这样可使实践课程围绕理论课程展开,加强学生对所学课程之间联系的认识,明确课程之间的先后及难易关系,从而达到中职阶段的培养目标。中职二年级下学期完成普车中级工考核,三年级上学期完成数控车中级工考核,为今后本科阶段的高级工考证打下基础。毕业前完成晋升本科阶段的专业核心课程转段考试,为本科阶段更深层次的知识学习提供保证。
本科阶段的学生倾向于在实践基础上建构理论知识,因此,本科阶段要采用合理的建构模式来编制课程体系结构,实现人才培养从技能型到应用型、从操作型到管理型、从实用型到高级技术型的顺利转变。
三、“3+4”衔接模式的教学思考
“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中职的本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体制,社会、家长、学生的期望值都很高,能否实现无缝对接的关键是如何进行专业人才培养和核心课程教学内容的衔接,能否处理好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中职学生进入本科院校后能否得到提升与发展。在中职直通本科的条件下,要激发中职阶段教师的教学动力和学生的学习动力,保证中职阶段教学质量,提升“3+4”模式的社会公信度,确保“3+4”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防止产生社会负面影响。
“3+4”衔接模式课程体系建设要遵循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树立系统培养观念,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让中职学生进入高校后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尹伟民,张跃东,张赟.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策略与成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0):82-86.
[2] 张健.中职本科“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5,(4):47-48.
- 上一篇:作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
- 下一篇:固定资产税收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