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培训方案范文

时间:2023-09-08 17:33: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普通话培训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普通话培训方案

篇1

2018年教师语言文字培训方案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掌握和使用普通话是每个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为全面提高我园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保证学前教育质量,根据《幼儿教师教学基本功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的安排,从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目标

提高我园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规范我园教师的教学语言,使教师能用较标准的普通话教学和交际,形成一种自觉学习普通话、使用普通话的良好氛围。

二、培训对象

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教师。

三、培训步骤

1.启动阶段(8月1日-10日):幼儿园成立领导小组,确定培训人员名单,制定活动实施方案

2.

培训学习阶段(8月11日至9月30日):组织培训,集体学习、自学自练、组织测试,促使教师自觉学习并运用普通话。

3.检查达标阶段(10月至11月):组织教师参加园内语言文字比赛活动,检测教师运用普通话的情况。

三、培训方式

以业余自学为主, 9月中旬将组织教师参加德州市的集中培训2天。

四、组织领导

1、对幼儿教师普通话进行培训和考核,是加强幼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为确保培训、考核取得实效,我园将开展宣传和动员工作,并成立相应组织,督促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学习,努力提高普通话水平,争取人人达标。

2、本次培训达标活动,既是一次学习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我园将以培训与展示活动为契机,通过集中学习、自学自练、比赛表演等多种形式,促进本园教师专业成长。

篇2

做好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对于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素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民族凝聚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校一直把语言文字工作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尤其是颁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来,我校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课堂教学、纳入教学基本功训练、纳入学校常规管理,将其渗透到德、智、体、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去,推进我校素质教育进程。

每年的“推普周”活动,我校都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学校实际出发,认真筹划,精心组织,使“推普周”活动落到实处,推动了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顺利开展。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安排合理有序。

首先上一周的行政会讨论并通过了关于本次活动的方案,学校派教导处专门负责此事,显示出校领导对语言文字高度的重视。校长亲自做了语言文字推普宣传动员,倡议全校师生养成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良好习惯。

2.制定具体的活动实施方案,进行积极有效的舆论宣传。

在校园内张贴推普周宣传画,设计推普周专题橱窗。特别是在学校大门上方悬挂了“面向现代化,推广普通话”大型横幅标语,渲染了推普气氛,扩大了推普宣传的影响。

学校广播站也在推普周内进行每天十分钟的“推广普通话,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专题广播,内容包括推普周和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情况,教师、学生采访,播发与推普周有关的信息和知识等。

在每届“推普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学校都进行“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国旗下讲话,向全校师生发出“推普周”活动倡议,介绍推广普通话和使用规范字的意义,并布置推普周活动安排

3.开展形式多样的推普活动

(1)进行“说普通话从我做起”版报设计比赛

我校教务科和校团总支组织全校各班进行“说普通话从我做起”板报设计比赛。学校进行专项评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和讲好普通话的积极性。

(2)举行“说普通话从我做起”主题班会

利用推普周周一下午的班会时间,学校以班级为单位举行“说普通话从我做起”主题班会,学生们自编自演了推普节目,将推普活动推向。

(3) 开展普及普通话活动,提高师生语言文字水平。

1、进行普通话校本培训。利用周四下午两节课后教师政治、业务学习时间,开展普通话培训,我校语言文字领导小组成员对全体教师进行校内培训指导,使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日益提高。

2、全体教师上课必须讲普通话,提倡课间与他人交流也讲普通话。教师为学生做出表率,带动全校推普活动的开展。

3、开展校园内人人讲普通话活动。要求学生从早晨进入校门开始,与老师、同学交谈必须讲普通话,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4、开展教师普通话比赛,以此促进教师自觉练习普通话,提高普通话水平。

5、结合学校一年一度的读书节活动,在学生中开展普通话比赛。在全校范围内掀起推普热潮。

(3)、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

1、我校将普通话课程纳入专门的课堂教学,新生从入学时就系统的学习和使用普通话。

2、教师的教学计划、备课笔记的撰写都要将规范化用字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发现错字、别字立即予以纠正,并作为考核项目之一。

3、教师上课必须使用规范化汉字,禁止写繁体字、不规范简化字等。

篇3

 

根据县教科局《关于开展第18届推普周活动的通知》精神,9月14日至19日,我乡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大力宣传,广泛动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全体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明理,并将这种影响力推及社会,形成教育的合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对推普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做好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对于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素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民族凝聚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乡学校一直把语言文字工作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坚持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课堂教学、纳入教学基本功训练、纳入学校常规管理,将其渗透到德、智、体、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去,推进学校素质教育进程。

每年的“推普周”活动,学校都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从学校实际出发,认真筹划,精心组织,使“推普周”活动落到实处,推动了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领导重视,组织安排合理有序。

为使推普周活动落到实处,9月8日,中心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普周活动,成立了推普周工作领导小组。讨论通过了本次活动的方案,明确提出了活动内容要求,倡议师生养成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良好习惯。

二、制定具体的活动实施方案,进行积极有效的舆论宣传。

要求各校在校内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推广普通话为主题的标语、宣传画,电子屏幕滚动宣传口号,设立推普永久性宣传牌。渲染推普气氛,扩大推普宣传的影响。

在“推普周”的升旗仪式上,各校普遍开展了推普周主题国旗下讲话,进行一次主题为“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幸福你我他”的宣传讲话,向全校师生发出“推普周”活动倡议,介绍推广普通话和使用规范字的意义,并布置推普周活动安排。学校广播站也在推普周内进行每天十分钟的“推广普通话,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专题广播,播发与推普周有关的信息和知识等。结合教师节、迎国庆活动,各校校园专栏及班级板报相继都刊出一期以尊师、爱国和推普为主题的黑板报。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推广普通话的氛围。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推普活动

1、进行“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中心校要求各校进一步引深“中华魂经典诵读行动”,在提高全校师生的普通话水平的同时,强化师生思想品德教育。通过读书活动,进一步激发师生学习和讲好普通话的积极性。

2、举行“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主题班会

9月15日各校以班为单位召开主题班会课,,全乡六所六制小学均以班级为单位举行了“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主题班会,学生们自编自演的推普节目,将推普活动推向。

3、组织学生开展“啄木鸟纠错”活动

9月18日,各校少先队大队部组织部分少先队员,查找校内、校外不规范用字(包括教师板书、学生作业本、教室、办公室布置、校外各种广告、灯箱,店铺名称等),9月19—20日又利用双休日,开展了“我给父母当老师”活动。发动学生运用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纠正家庭里存在的方音、方言及不正确用字的现象,以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推动一个群体,从而形成社会公共交际中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氛围。将推广普通话工作,从学校引向社会、家庭,从而扩大“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影响。

4、把推普周活动和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相结合,

中心校本部、南崖、章冠等利用每天晨间及下午时间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的普通话和诵读能力得到锻炼,同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浓郁的文化内涵,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同时各校紧锣密鼓筹备在十月份开展一次“普通话走向全世界”朗诵、演讲比赛,以在新时期弘扬传统、传承文化和推广普通话。。

5、开展写规范字、写好字活动

把推普周活动与学校写字特色创建相结合,利用每天20分钟午间写字时间,进一步提高学生写规范字,写好字的意识和水平,在班级内开展写规范字评比展示活动。同时开展教师硬笔字展示活动,全体教师参加硬笔字比赛,书写内容为:一首经典古诗词。

6、开展普及普通话活动,提高师生语言文字水平。

首先,继17届推普周活动以来,中心校明确要求把普通话纳入校本培训。各校利用每周教师政治、业务学习时间,开展普通话培训,推进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提高。

其二,全体教师上课必须讲普通话,提倡课间与他人交流也讲普通话。教师为学生做出表率,带动全校推普活动的开展。

三是开展校园内人人讲普通话活动。要求学生从早晨进入校门开始,与老师、同学交谈必须讲普通话,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总之,推普活动是一项持续、长期的工作,我校将在各级领导和全校师生的支持下,以全体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推普参与意识为目标,积极工作,使我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再创佳

篇4

[关键词]高校;普通话;测试;信息化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165

[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01

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自20世纪9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以来,从最初的人工测试,到人工和计算机相结合,再到如今测试过程的全面信息化管理,这项工作已渐渐迈入成熟化的发展轨道。高校是人才汇聚之地,其普通话水平测试和推广力度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语言文字的发展水平。提升高校普通话测试信息化的管理水平在提升学生普通话水平、增强测试员的专业能力以及促进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1 高校普通话测试管理的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的力度,并在2001年颁布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将此项工作纳入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高校作为普通话推广的前沿阵地,受国家政策和现实境遇的激励和推动,其对普通话测试的管理水平也逐渐提高。就目前情况而言,高校普通话测试的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1.1 重视程度有所增强

由于国家提高了对大学生普通话测试的要求,各高校也增强了对普通话测试重视程度和培训力度,大多数都成立了专门的普通话教研室,负责学生的普通话课程以及相关的测试辅导,这使得推广普通话由原来空泛的理念落实到了专门的机构和专业的教师手中,培训的力度和效果都有了明显增强。

1.2 基本实现信息化管理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已摒弃了人工测试的陈旧模式,基本都采用计算机对学生的语音语调进行测试,而且,每届学生测试结束后,学校还会保存一定数量的文字和语音档案,并对学生的测试成绩进行统计,以便对本校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分析和整理,为普通话教研室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以求能够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培训方案。

2 高校普通话测试管理的问题与不足

2.1 缺乏专门的管理人员

普通话测试工作其实比较繁琐,从最初的组织报名,到对学生组织培训、组织考试、考后成绩的统计、档案的整理以及最后发放等级证书等,都需要随时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跟进。就目前情况看,许多高校的普通话测试工作多由该校教务处的老师兼任,并未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

2.2 学校经费投入不足,语音设备陈旧

目前普通话测试都采用机测的形式,这对学校的语音设备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在测试时,由于设备陈旧,对语音语调的识别能力有限,容易出现测试中断或者无效的情况,导致一部分学生需要补测,对学生的心理和正常发挥带来消极影响。而且,学校经费投入不足,不具备建设普通话标准测试室的条件,为普通话测试站的信息化管理和研究等工作造成很大不便。

3 提升高校普通话测试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措施

高校是普通话推广和普及的前沿阵地,其测试工作的科学信息化管理也是推动普通话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有力措施。然而,目前而言高校的普通话测试管理工作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重视培训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由于国家提高了对大学生普通话测试的标准和要求,学生测试的难度增大,这就需要学校在测试之前针对本校学生的现实情况,引进专业化的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但其培训很多只停留在泛泛地综述语音语调,对于唇形的圆展、舌位的前后等基本的发音规律却并未涉及。因此,需要有专门的老师尽可能地在测试之前对语音语调、发音方法等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讲解。

此外,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信息化设备和条件,由普通话测试中心专门的老师制作成音像辅导资料,方便学生进行线上学习,或者由语音老师和技术人员合作,共同引入或者开发相关的测试软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语音语调并进行模拟测试,这既能提高培训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又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其普通话水平。

3.2 优化测试过程的信息化水平

测试过程中信息化水平的优化,需要学校加大此方面的经费投入,更新学校的测试设备,测试过程中还要保持网络的稳定以及计算机的正常运转,保证学校的硬件设备不会对学生的测试造成障碍。

另外,学校可充分利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信息管理系统,完善网上管理平台,使信息的传播和处理更加方便快捷,实现资源共享。测试结束后,要及时对学生的档案资料进行保存,开发研制普通话测试成绩统计分析系统,为学校普通话测试站的工作提供参考,及时发现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和错误,在下次的培训工作中集中解决。

4 结 语

高校普通话的测试管理是一项缓慢而长期的工作,它需要将现有的科技和设备渗透至日常工作中,提升其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水平,为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提升和国家普通话的推广普及保驾护航。

主要参考文献

[1]江艳丽.普通话水平测试信息化探析[J].郧阳师范学校学报,2015(2).

篇5

关键词:语文 教学系统 断层

引言

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在全国开始实施推广普通话的政策,特别要求在各普通高校和各层次师范类院校内推广普通话。但面临着各高校普通话教师力量薄弱和水平普遍不高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高校纷纷在正常的教课之外开展短期的普通话培训。这种培训在当时的环境下是必须的,对提高普通话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各老师的普通话水平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被各普通高校和师范院校当作提高普通话水平的经验加以推广和继承。因此,全国高校的普通话教育和我国普通话推广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国高校普通话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普通话运用水平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主要表现在高校各专业学生之间的普通话水平不一,各地区方言语俗仍然影响着普通话水平的提高,综合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的表达技巧不规范等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各阶段普通话教学连续性比较差,也就是说普通话教学出现了断层,并且从中我们可以窥见整个语文教学系统出现的断层。分析这些断层形成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对改进我国语文教育,完善语文教学系统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普通话教学系统断层的表现

(一)汉语拼音教学等同于普通话教学

汉语拼音方案是普通话语音系统的反映,但这并不是说汉语拼音教学等同于或者可以代替普通话教学。汉语拼音教学只是普通话教学的入门课和基础课,学好汉语拼音是学好普通话的第一步,而进一步提高则需要更深入地学习。况且,当今学生学习的汉语拼音只是汉语拼音系统的一部分,并不是完整的拼音方案。认为学习拼音只是掌握给汉字注音就可以,不需要准确掌握整个拼音方案。这种思想导致学生从一入学就对整个汉语拼音学习的程度不够,而等到进入普通高校或师范院校,老师会自然地认为学生在以前已经把汉语拼音系统地进行了学习。而汉语拼音等同于普通话,学生掌握了汉语拼音就掌握了普通话,而本级别的教育重点已经不再是拼音教学,从而主观上认为普通话教学可以放下或者轻装上阵,在客观上造成了整个普通话学习系统的多次断层。著名的现代汉语专家吕叔湘曾批评这种现象:“把拼音当作一张门票,拿上之后可以进门,已经进去了,门票就可以失了――于是一年不太熟,二年自然生。”除此之外,有的老师以应试教育的传统思维来看待汉语拼音教学和普通话教学,认为“占的比分少,是点缀,稍微学习一下就行了”,“会拼音就行,普通话说得再好也不能得高分”。这种思维更有害,把拼音教学凌驾于普通话教学之上。学生在这种精神影响下,对普通话的学习一知半解,等到大学真正地接触到普通话教学系统之后,才发现自己的普通话学习体系出现了数次断层,虽然还可努力弥补,但效果肯定是事倍功半的。

(二)教学和运用出现脱节

我国推广普通话的目的是让人们熟练掌握普通话,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用普通话交流,提高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技能。也就说,推广普通话的最终目的是让人们使用它,把它作为生活中的一种工具。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分两个方面:一是口语交流。现阶段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和部分师范类院校在推广普通话时,要求学生和老师在学校内使用普通话,但是在校外或者在课外,学生使用普通话交流的程度非常低,甚至有部分老师也不能做到在课外和校外使用普通话。这就造成了普通话口语运用得不熟练,一旦被要求在日常工作中运用普通话交流,就会显得不娴熟,给客户一种综合素质低下的印象,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在高校都要求进行社会化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面向社会,社会需要学生用普通话去交流,而学校并没有要求学生在校外的社会上用普通话交流,这就造成了学习和使用之间的断层。二是文字表达。普通话教学是一个完整科学的系统,不但包括口语表达,还包括文字表达。文字表达要求语法要严格遵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而不是社会上约定俗成的表达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说,普通话不是北京方言,也不是其他地方的方言,使用普通话进行文学表达的时候,一定要按照现代汉语语法的规定去规范自己的表达方式。而老师在教授学生用文学表达的时候通常会用“语句不通顺、表达能力不准确”来引导学生,而不是用现代汉语语法来准确地指出学生表达上出现的错误。而讲授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的时候往往不能同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相结合,造成了学习和使用的脱节,这是普通话教学系统断层的另一个重要表现。

(三)教学连续性差

我国教育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教学格言:“小学要教会学生学习入门技巧,初中要教会学生掌握基础知识,高中要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技巧,大学则要让学生掌握生存的能力。”这句话不但形象地说明了我国学生在各阶段学习的重点,但也同时反映了我国教学系统连续性差。具体到普通话教学系统方面。学习普通话口语方面,小学学习拼音、汉字的时候,老师总是领读课文,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大声的朗读,到了初中,老师偶而还会领读课文,但不会再要求学生一块儿朗读课文了,到了高中,老师重点已经是知识点和语法了,领读课文是不会再有的课程,而学生也基本抛弃了朗读,而改为默读。学习文字表达方面,小学要求造句写日记,强调语句通顺,初中要求写日记和作文讲究叙事完整,没有语病,高中的时候要求写作文要有中心和深意,大学时要掌握写作的各种技巧等等。这种教学的非连续性造成了普通话教学事实上的断层,也给学生的学习增添了很大的负担,造成了他们进入新的学习课程时都要有一个很长时间的适应过程,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和效率。高校老师在讲授普通话课时相对于小学和中学在教学目标上有了很大的自由,但同时也有更高的要求,要求普通话课程能够为学生的就业和工作提供帮助,讲授的内容和技巧还要被社会和学生认可。这实际上逼迫老师以学生和社会的需求为中心进行课程安排和内容的设计,而顾不上与学生在小学、中学的学习内容进行全面成系统的连接,从而造成教学断层。

二、原因分析

(一)认识不足

国家对普通话教学的连续性认识不足。我国教育部门在进行制定各阶段的教学大纲时,都要充分考虑教育的现状、教育的规律和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总体上制定一个教学规划。而各个地方具体的教学任务和课程设置由地方的教育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部署。国家也非常认同这样做,于是就有了各种版本的教材和多样性的课程设置,这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提高学习效果是有帮助的。但过于强调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特点,容易造成各个阶段的衔接不紧,从而形成事实上的断层。地方教育部门对普通话教学的连续性认识也不够。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在功利主义的思想影响下,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设置课程时考虑的是自己负责的这一阶段的学习成绩,对以前学生的成绩和以后学生的发展都漠然视之,高校普通话老师在教学时考虑更多的是这一阶段成绩的提高,至于是否有利于学生长久的发展则无暇顾及了。学生本身对普通话学习的连续性认识同样不足。现实的利益驱逐学生们只顾眼前的利益,只顾着用成绩敲开大学的大门或优秀企业的大门,至于自己的长期成长则放在了次要位置。以上对普通话教学的认识不足是形成普通话课断层的重要原因。

(二)教育水平总体不高

一是我国教育体制限制,人为地造成各个学习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小学和初中为9年义务教育,老师和学生的负担轻,教学任务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完成,教育部门和相关学校可以根据学习规律制定相当连续的教学方案。但进入高中,学生和学校同时面临着高考升学压力,课程设置和学习方法都和以前学习有很大的差别,而整个教学的中心目标也都是以升学为核心。学习目的的改变就造成了对以前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抛弃,造成了事实上的教育系统的断层。而到了高等学校,其学习目的和内容和高中又有很大的不同,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成为了重点和核心,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又和高中时的内容和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又会出现一个教学系统方面的断层。二是我国教育水平不高。同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体系相比,我国的教学体系的科学化、社会化、系统化都显得非常落后。改变这种状况不仅仅是引进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操作方式,还要各级政府重视,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一步一步进行探索,最终找到一条科学化、系统化、社会化的连续性的教学道路。

三、解决语文教学系统断层的策略

综合上文的分析,我们知道普通话教学系统的断层表现和形成的原因,推而广之,在整个语文学习系统中,这种断层普遍存在,如文言文学习方面,初中和高中阶段学习的重点和方式不同造成断层,到了大学,除了中文系继续系统学习之外,其他专业基本上就放弃了学习,这就是最大的断层。再如现代汉语语法体系的学习同样面临着相同的断层问题。文教学教学系统出现的断层问题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都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一部分企业和组织对当今大学生眼高手低的现象颇为不满和无奈,但实质上是由于学生没有系统地掌握语文知识,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低下,无形中给自身综合素质带来损害,掌握的知识和本领也不能充分和准确地表达出来。

改变这种情况,从长远看,只有大力改革我国教育体制,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系统。从当下看,大学院校要普遍开展大学语文教育,在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上要继承高中的语文教学系统,又要按照大学的学习特点进行改进,让学生在学习中适应,在适应中进步。大学语文教学要和大学的普通话教学、美育德育教学、口才和文字表达能力教学等相关课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入社会的理念和经验及评价标准,真正地为学生的就业服务,为他们的工作服务,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报务。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普通话教学同以前阶段的拼音教学、普通话教学存在着事实上的断层,从中可以分析出整个语文教学系统出现了严重的断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当前的教育水平和教育体制。大学语文的科学设置和讲授可以对语文教学的连续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大投入,不断探索和完善,建立科学系统的教育体系,才能推动我国语文教学事业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冯华,付江明.高职院校普通话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5).

[2]李凉.浅谈普通话教学[J].科技视界,2014(15).

[3]凌斯雅.语文教师进行普通话教学的意义与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01).

[4]董长河.弥补断层,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对接[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05).

[5]潘琪.修补“断层”,“无缝”衔接――寻求理想和谐的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J].考试周刊,2014(36).

[6]袁和平.高校普通话教学增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16).

篇6

以省市有关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按照省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指南,努力营造浓烈的“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氛围,积极引导全体干部自查自纠,增强用语用字规范意识,为确保我市在这次评估中能顺利通过,进一步推动我市语言文字工作向纵深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1.在公务接待、会议、内部交流、深入企业等场合使用普通话达100%。

2.在撰写文件、出示公告、填写档案资料等方面使用规范字达100%。

3.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普通话培训工作,参训率和合格率达100%,普通话达到三级甲等以上水平。

三、步骤和方法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2017年5月29日-31日)。认真学习、掌握国家和我省关于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文件精神,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各自职责。

第二阶段:自查整改(2017年6月-2017年7月)明确职责,强化组织领导,对照《四川省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指南》,组织力量逐条检查,并制定改进措施,查找不足,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用语用字规范水平。

第三阶段:检查落实(2017年6月-2017年9月)在自查的基础上,对涉及本部门相关内容逐一检查。积极配合市语委办做好检查工作。

四、组织领导

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工作年度考核内容,成立市商务局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任成员,负责有关迎检的具体工作和与市语委办的联系工作。

五、部门职责和有关要求

1.局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迎检的具体工作,制定迎评工作方案,对各科室的迎评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局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局工作用语、会议用语的普通话推广普及和名称牌、指示牌、公文、印章的用字规范工作,负责有关语言文字档案资料的记录、整理规范工作。负责语言文字的宣传、工作人员的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

篇7

关键词: 普通话水平测试 测试员素质 测试信度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对应试人员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标准程度的检测和评定。普通话的标准只有一个,普通话水平测试是用这把唯一的标准“尺子”对应试人的普通话水平进行测量。宋欣桥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评分差异》一文中针对等级中正常的非临界评分差异指出:一级,差异在0.9分以内。二级,差异在1.5分以内。三级,差异在2分以内。如果评分差异过大,超出这一正常范围,那么测试结果将会受到质疑,影响测试的信度。

每每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经常见到分数悬殊的情况。第一次合作的测试员往往要经过一个“磨合期”,分数才慢慢接近。“普通话的标准只有一个”,测试员心中的这把“尺子”应该是一样的,那为什么评分会有较大差异呢?经观察分析,我认为这与测试员的素质有很大关系,可以说测试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测试信度。

测试员的素质主要应该包括业务素质和工作态度两个方面。国家语委颁发的《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国语[1997]32号)对测试员提出了明确要求:熟悉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政策和普通话语音理论,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和常用国际音标,熟悉方言和普通话的一般对应规律,普通话口语水平达到一级,有较强的普通话水平测试能力和较丰富的测试工作经验,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工作热情。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在参加培训的学员中,科班出身从事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内行较少,有的教理化,或在某些行政岗位工作。这些人虽然普通话说得标准,但缺乏必要的汉语语音理论知识及较强的听音、辨音、记音能力,即使通过了测试员资格考试,也会对普通话水平的测试质量有影响。有的测试员责任心不强,导致了测试结果信度的降低。

测试员素质不高对测试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字音错误、缺陷的漏判、误判

首先,普通话水平测试作为一种口试形式,应试人发出的声音转瞬即逝,这就要求测试员能迅速捕捉应试人的发音特点,并对其做出准确及时的分析与评判。这一过程要求瞬间完成。训练有素的测试员的这种反应几乎是自动化的,不存在“思索”过程。如果测试员经验不足,或对评分标准不熟悉,对某一字音的评判有犹豫,耽误了时间,就会影响到对后面字词的听辨。特别是低分段考生,速度可能很快,但错误百出,根本不容测试员充分思考。第二题是双音节词连读,实际速度会更快,这就要求测评员注意力更集中。朗读项要同时考查应试人的方言语调、停顿不当等问题,说话项要同时考查说话人的语音面貌和词汇语法使用情况及自然流畅度,可能会顾此失彼,以致漏判。

其次,有些测评员听辨语音能力不强,对有些语音现象不够敏感,也易造成漏判。例如,阴平调调值读成44,应该判缺陷,但测试员没有感觉到,从而漏判。

再次,评分标准模糊,对所谓定性分析的认识不清,造成误判。如上声调,许多应试者在读单音节字词时读成半上,有的测试员判为错误,有的测试员判为缺陷,分值差别较大。根据对语音错误的描述,把“甲”读作“乙”才算错,那么这些读音应判缺陷,因为尽管调值不到位,毕竟还没有读成另外的音。如鼻化元音,如果对这一“定性”存在认识上的模糊,就易误判。

最后,测试员个人的好恶、偏见也易影响评分。有些测试员对某些方音特别反感,把缺陷判成错误,造成评分过严;而对那些能容忍的方音则视而不见,造成评分过松。

虽然错判、漏判一个字音只有0.2、0.1或0.05分的差异,但是量的积累会产生质的变化。

二、对朗读项语调偏误等视程度扣分把握不准,造成评分误差

《大纲》规定:“语调偏误,视程度扣0.5分、1分;声母或韵母的系统性语音缺陷,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停连不当,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朗读不流畅(包括回读),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这种描述,本身有其模糊性。如果在“定量”的基础上“定性”,评分就会多一些依据、会更客观些。但是《大纲》对这一项没有更详细的说明,给测试员评分带来困难。我参加测试员培训班学习,在该项测评练习时,全体学员对同一个例子进行分析评分,有扣2分的,也有扣1分的,甚至有扣0.5分的。在实际测试过程中,有些测试员只是凭感觉评分,或者以各自的经验为参照,主观随意性大,宽严尺度不一。仅此一项,就可能出现较大的差距。

三、对说话项语音面貌的评分归档把握不准

说话项是考查应试人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水平,重点测查语音标准程度、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和自然流畅程度。此项成绩占总分的30%,而我省把第三项“选择和判断题”删去,其10分的分值加在了说话语音面貌一栏。这样,仅语音面貌一栏就占去30分。因此,对语音面貌评分的正确把握相当重要,而测试员对这一项的把握也最感困难。首先是对“有方音但不明显”、“方音比较明显”、“方音明显”的理解有分歧。我在考核验证班学习时,对一个案例印象很深:放完一个考生的说话录音后,各自打分。多数测试员认为该考生语音面貌不错,就扣去4分。最后老师总结说他方音比较明显。理由是一些词轻重音格式不对,应归入三至四档,应扣5―6分。这是各位测试员评分分歧最大的一项。一些测试员只了解一些评分规则,缺少实践经验,一遇上具体问题就犹豫不决,对自己信心不足,“参考”其他测试员的评分,使自己的评分失去独立性。还有一些测试员凭“经验”打分或受“经验”的负面影响,仅凭几句话就给出一个分数,对字音失误缺少统计、对语音失误类型和方言色彩及方音成分缺乏分析。这些都是造成此项评分错档、出现重大失误的常见原因。

此外,在实际测试工作中,任何一项测试,要想得到可信的评分,就必须注意保持测验的必要长度(所谓测验的长度,就是测验项目的多少,测验项目越全面、越多,测验的可靠性就越高)。应保证说话的足够长度,只有这样,应试人真实的语音面貌才可能全面地展现出来,使评分更客观、公正,从而提高测试的信度。

测试工作专业性强,测试员一方面要努力加强学习,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测评能力,避免技术层面上的失误,另一方面要认真对待,避免非技术层面上的偏差,使评分尽可能客观公正。

普通话测试管理部门也要加大对测试员的监管力度,坚持后续培训,定期考核,开展测试理论研究,且在每次测试前统一测试标准,缩小误差,提高测试信度。

参考文献:

篇8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积极推进市语言文字工作,使语言文字工作更好地适应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主要目标

到年,实现全市范围内普通话初步普及,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语言文字法制建设和依法行政取得较大进展;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的全民意识普遍形成;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和主要公共服务行业等重点领域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农村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初见成效。

三、主要工作

(一)积极推进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

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按照《盘锦市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方案》要求,坚持重在建设、重在过程、重在实效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力争盘锦中心城区在年底接受评估并顺利达标;各县、区力争在年接受评估并达标,形成以城市为中心,辐射基层、推动农村、带动全社会的语言文字工作新格局。

(二)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

充分发挥学校在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中的主阵地和基础作用。要把使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培育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结合起来,引导和规范师生使用普通话和规范化文字,特别是要把普及普通话和规范语言文字纳入学校目标管理、纳入学生培养目标、纳入师生技能训练,并渗透到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继续开展教师普通话培训与测试工作,将普通话水平等级合格作为必备条件。积极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创建活动。把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纳入教育督导评估,促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加快发展。

(三)进一步加强行业语言文字工作

要继续采取多种形式,对全市各行业尤其是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和窗口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普通话和规范用字培训与考核,各级人事部门要把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列入公务员培训内容,使全市公务员达到规定普通话水平等级,不断提高规范用字的能力。在录用公务员的面试中,要把普通话列入考核内容。党政机关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公务员在公务活动中要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使普通话真正成为公务员的会议用语、公务用语和交际用语。新闻媒体要进一步发挥示范作用,电台、电视台、报社及其主管部门要把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纳入行业管理和考核内容,加强业务培训和基本功训练,并把普通话水平达标和用字规范作为招录本行业从业人员必备条件之一。交通、通讯、银行、保险、旅游、医院等窗口服务行业,要把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和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和抓手,把普通话水平达标和用字规范列为对直接面向服务对象的人员和特定岗位人员的考核内容。

(四)进一步加强社会用字规范管理

地名牌、路名牌、站名牌、指示牌、宣传牌、单位名称牌、商店招牌、标牌、宣传招贴等用字,橱窗、条幅、灯箱、广告牌、霓虹灯、电子显示屏、交通工具等广告载体用字,文化活动、会议会标用字以及其他面向公众的提示性文字,必须使用规范汉字,不得使用已简化的繁体字、已淘汰的异体字、旧字形和已废止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的简化字,不得使用自造简体字和错别字等不规范用字;语言文字内容必须健康,意义完整明确,不得出现洋化、封建化、庸俗化等不良文化倾向;文字必须字形完好,不得出现残字、漏字现象;文字必须书写工整,易于辨认,横行书写由左至右,竖行书写由右至左,汉语拼音书写只能由左至右,并与相应汉字共同使用;如需使用外来文字,应上为中文,下为外文,不得单独使用外文;使用成语、词语不得滥用谐音字。违反上述规定使用不规范汉字的,一经发现,有语言文字工作部门或有关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一律清除不规范用字物品。要进一步加强广告用语用字的监管,实行广告问责制,广告用语用字不规范的,一律追究单位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五)进一步推进等级达标和持证上岗制度

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国家公务员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三级甲等以上;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其中语文教师应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普通话专职教师和语音教师应达到一级;新闻媒体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一级;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三级以上,其中播音员、解说员、导游、话务员、律师等特定岗位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级乙等以上。师范类专业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级乙等以上,旅游服务类专业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三级甲等以上。

对国家公务员、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新闻媒体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实行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上岗制度。对公共服务行业的播音员、解说员、导游、话务员、律师等特定岗位人员,逐步实行持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上岗制度。对新闻媒体的编辑、记者、中文字幕操作人员和校对人员,公共服务业和印章、名称牌、招牌、广告等设计制作人员,逐步实行经规范字培训测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制度

篇9

 ***市教育局、市语委: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湖北省中小学和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示范学校评估标准》,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我校积极认真地开展了如下创建工作:

一、树立明确的指导思想,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综合管理

在创建工作中,我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各级语委对我校语言文字工作检查评估为契机,通过加强语言文字工作建设,加快语言文字工作信息化进程,加大语言文字应用科研工作力度,全面推进本校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为进一步开创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服务。

1、提高认识,强化管理。普通话和规范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对于培养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提高民族自豪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其他各科知识,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可以进一步增强全体师生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推动学校形成教育教学融为一体的语言文字工作机制,发挥学校在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过程中的基础、带头和示范作用。因此,学校召开专门会议,组织师生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及《教育法》《教师法》中有关内容,认真学习上级有关语言文字工作文件精神,交流工作经验,专项研究布置工作任务,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语言文字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增强全校教职工搞好语言文字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推动全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健全机构,明确责任。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各科室主任、语文教研组组长为组员的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语言文字具体工作由教科处负责,各处室明确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各负其责,认真扎实做好教师、学生使用普通话和规范字的指导工作,在学校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调的新格局。为使这一工作落到实处,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年初制定切实可行的语言文字工作计划,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并做好记录,年终做好总结。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校行政会议工作研究。除此以外,学校加大对语言文字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成立语言文字监督小组,对师生用语用字和学校周边环境用字及时监督,并予以指正。

3、完善制度,确保实施。我校建立健全了普通话推广和规范用字制度,确保普通话在校园的推广使用和校园规范用字。把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的宣传、教育、教学、培训、考核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纳入学校常规工作。并将出台若干关于使用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的规章制度。学校建立健全语言文字管理制度,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定期进行校园用语用字规范化情况的检查,做好记载,落实校园用语用字年度目标管理并达标。我校将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普通话培训的工作并将此工作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营造浓厚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氛围

1、学校在教室、办公室、楼道张贴 “请说普通话,请写规范字”等宣传标语,时时刻刻提醒师生要说普通话,使“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成为我校良好的校园风尚。学校楼道、会议室、教室等公共活动场所设立了“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 等警示语;以学校的橱窗、班级黑板报、学校网站、广播站、电视台、校刊、标语牌为阵地,使之成为正确的语言文字样板,每期举行以普通话为主题的黑板报评比,向学生介绍语言文字的有关基础知识;创设良好的普通话氛围,使宣传环境与教育教学工作及校园美化相协调。

2、学校的通知、资料等都做到不错字、漏字、多字。学校的各种通知、方案、计划等都力求做到这一点。

3、充分发挥了校园广播站的语言文字宣传示范作用。校园广播站的广播员、主持人全部经过挑选上岗,每次播出提前准备,力争将校园动态、优美诗文、同学作品以最规范、最优化的形式呈现给全校师生。学校每学期举行关于“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语言文字工作宣传的班级黑板报评比,并张榜表扬胜出的班级,为学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效果提供量化依据,创设凸显人文化。学校十分注意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的各布告栏、宣传栏里,从名人箴言,到各种类型的标语,都采用规范的语言文字,以楷书字体书写。在写通知、欢迎辞等,注意规范用字,恰到好处,且注意格式措辞。学校非常重视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宣传氛围,设置了永久性提示牌,淡雅的色彩、温馨的提示,让全校师生沐浴在浓浓的规范文明氛围中,并于无形中增强爱国意识。

三、开展系列活动,注重日常渗透

1、我校语言文字工作与日常教学工作密切结合,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运用普通话和规范字。学校每学期都要将此项工作写入计划总结中,始终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的常规工作中。坚持在上课、板书、教案、作业、试卷、评语等教学评估活动中,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列为重要考核指标。坚持师生学习、集体活动必须使用普通话。学校对少数带地方口音讲课和板书用字不规范的教师提出意见,帮助改进。

2、提高全校学生语言文字表达水平,促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坚持按计划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演讲、征文、诗朗诵、讲故事、小品表演、啄木鸟等系列活动,并将活动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开展合格生、示范生评选活动,将语言文字要求作为一项要求单列出来,让学生互相评定考核,使学生增强学习普通话的兴趣,感悟到学习普通话的快乐,培养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能力。

3、利用教研活动和教师大会时间以及学校的广播站向师生普及语言文字法规知识,在教师和学生中进行语言文字法规的卷面调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语言文字工作,紧紧抓住每年“推普宣传周”的有利时机,组织学生到街头进行普及普通话、用字规范化的宣传工作;认真开展“啄木鸟”活动,查找街道两侧店铺标牌、广告牌的不规范用字,鼓励学生在家做父母的“小老师”,帮助家长说好普通话。

四、加强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1、提高规范意识,坚持依法治教。

我校定期检查校园用语用字。组织师生员工学习语言文字的政策法规,普及语言文字标准规范。2009年、2010年我校连续举行两届教师普通话大赛,极大地增强了老师们规范意识,促进了教师普通话水平。

2、坚持例会学习制度,强化语言文字日常培训。

在每周各学科教师教研活动时间,教研组长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提高教师对语言规范化的认识,帮助教师树立说普通话、使用规范字的法律意识,使教师充分认识到普通话既是教师职业语言,又是校园语言,增强教师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的自觉性。

3、坚持普通话持证上岗,加强日常监督检查。

为了更好地监督教师规范用语用字,我校将普通话水平达标作为教师录用、聘任的基本条件,把教师说普通话,用规范字列入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之中。在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考核评估时,将普通话水平视为其中重要内容,要求教师不仅在教学中使用普通话,还要求在与学生、家长的课间、课后交流时也使用普通话,教师之间的交流也要努力说普通话。要求板书、教案使用规范字,通过推门听课随机进行规范用语用字的检查,并将普通话合格做为教师评优、评先、评职、晋级、参加各级评优课、观摩课、示范课以及教师业务考核条件之一。

4、常抓校本培训,提高普通话测试达标率

语言文字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为此学校有计划地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普通话训练和规范字训练。除了不定期邀请普通话测试员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指导外,学校还统一发放普通话培训资料给教师,建设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网站,充分发掘学校省级普通话测试员、部分语文教师、中青年教师的语言文字优势,发挥他们的推普骨干作用,推动校园语言文字工作的检查督导工作。他们依托我校浓郁的文化氛围,利用教学主渠道,在课堂中强化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的相关内容,不定期对全校教师进行普通话培训,负责全校师生语言文字宣传教育;针对师生语言文字方面的问题进行技术咨询指导,从而推动全校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活动。

五、加大教育教学力度,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

学校把学生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班主任工作常规管理,要求学生课上课下交谈使用普通话,书写规范字,并把这一要求作为“班集体评先”、“学生评优”的重要条件之一。为了使这一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用语用字能力水平,开展了如下几方面工作:

1、发挥课堂教学,尤其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要求语文教师把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纳入语文教学全过程,既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又注重给学生创造朗读和口语表达的机会,学校强调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普通话语言表达能力、汉字书写规范。

2、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语实践活动。结合重大节日,组织学生开展以校、班为单位的喜闻乐见的口语实践活动,以调动学生口语表达的积极性。如:组织开展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庆“国庆”诗朗诵比赛、经典诵读的诗文表演等活动。

3、结合语文课堂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拓展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讨论、诵读,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将汉语拼音的教学贯穿在各年级;每天利用午自习组织写字练习,利用作业和测试提高学生写字水平。语文教师还开设了一些与语言文字密切相关的拓展型课程。

此外,我校语文组还非常重视作文教学,在作文教学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写作水平。在作文教学的基础上,语文组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字应用能力。在“楚天杯”“天地杯” 作文大赛中,学生200余人获奖。

4、充分发挥学校语言文字监督小组的职能作用,在校内外广泛开展“不规范用语用字稽查活动”。对学校的标牌、宣传橱窗、班内的黑板报、教师的板书、同桌的作业进行不规范用字稽查:对教师、学生课上、课下交谈用语等进行不规范用语纠察,将所查结果写在纸条上投进监督箱,定期汇总并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六、注重积累,做好语言文字的档案收集和整理工作

我校语言文字档案工作按达标评估细则建档,档案资料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文字资料,包括上级机关下发的语言文字的文件、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领导机构、工作网络、工作计划总结、奖励制度、监督制度、师生各项活动的原始资料、学生获奖证书复印件以及校园内外用语用字监督资料。第二类是图表资料,包括教师上岗情况、普通话培训、语文教学情况、口语实践、宣传环境等登记表、统计表。第三类是教师和毕业班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等反映师生普通话水平的资料。这些档案资料全面详实的记录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情况,确保推普用字工作落到实处。

全校师生在“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的方针指导下,积极投入到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活动中来。校园内已初步形成人人说普通话,人人写规范字的良好氛围。我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创建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体师生为创建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正努力学习,不断实践,我们真诚地期待着上级领导来我校检查、指导。

 

特此申请。

篇10

关键词:行动导向;高职普通话教学;运用

自1994年《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办法》执行以来,普通话普及程度与应用标准有了较大的提高,高职院校普通话教学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不能否认的是,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其普通话教学工作,还有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提高的地方,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实用性、针对性强等教育特点,对高职院校语言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

传统的普通话教学,采用教师说学生听、学生练教师纠的方法,注重对照考核标准,提高学生说话技巧,强调反复练习,忽视语言情境,难以真正提高学生语言使用能力。另外,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达标,教师习惯采用分割方式教学,或者分为声母、韵母、声调等部分教学;或者对照测试设计题目,分为单音节、多音节、说话、朗读等部分,强化练习。

这类教学方法能够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即短时间内提高学生应试技巧,但对于学生普通话运用能力,实无多大益处。近年来,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流行的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教师采取“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整体行动,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或协作的方式“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评估计划”,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知识或能力体系,[1]运用于高职普通话教学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

一、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强调合理制定高职普通话教学方案

1.教学信息收集

教学信息是指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教学要素。主要信息类型有社会需求、职业需求、学生需求。从社会需求上看,“字同文”“话同音”,对于社会交往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职业需求上看,普通话不仅是教育、传媒等职业重要求职标准,如今也越来越成为其他职业的重要参照标准;从学生需求上讲,“能说会道”——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是学生沟通能力的重要表现。

高职院校语言教育工作者制定普通话教学方案,应该注重相关教学信息的收集,以明确教学目标。教学信息的收集方法,可以通过访谈,一方面对职业院校相关的企业进行访谈,了解企业对于高职学生语言沟通能力的要求;另一方面需要对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等。也可以通过问卷法,设计出有关高职普通话教学的问卷,向被调查对象收集教学信息。当然,还可以采用文献法、分析法、观察法等方法。

需要指出的是,高职普通话教学信息收集活动,应该是一个持续更新的过程,只有充分了解社会、职业、学生的需求,才能科学合理确立高职普通话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确立

高职普通话教学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高职院校语言教学工作者。教学目标是指教学的活动方向以及教学的预期效果。普通话教学中,教学内容、方法、模式的选择和设计,都取决于教学目标,而从本质上说学生的需要决定了教学目标。

美国教育心理学研究者加涅认为,学习结果可以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和态度五种类型。当前的普通话教学较为注重发音技巧动作的训练学习,兼顾语言符号识别分类的言语信息学习以及普通话与方言辨别的智慧技能学习,在学生对普通话的认知策略、情感态度等方面缺乏关注。

对此,笔者较为认同研究者提出的高职普通话课程目标有三个:一是训练学生能说比较标准规范的普通话;二是训练学生具备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具体表现为听说能力);三是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分别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这三个目标相辅相成,缺一则不能较好实现普通话课程目标。[2]

3.教学内容整合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曾经指出:一种书生是天生成的才具,能对于书本上的学问有兴趣。其余大多数的人,只知道五官接触的,能够实做的事体才越有趣味,书本子上的趣味是没有的。[3]行动导向理念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信息结合起来,只有这样,作为相互作用过程的教与学,其教学信息的有意传递才会有效。

高职院校普通话教学,本身就存在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学习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在教学中,部分高职院校语言教育工作者习惯于采用通用教材教学,忽视了高职教学的实用性、针对性,更谈不上与学生实际生活产生联系。

在这一方面,笔者作为传媒类高职院校教师,尝试将传媒中普通话应用出现的问题,与通用普通话教材相结合,适度开发校本教材,整合出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普通话教学内容,相较于传统教材,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笔者收集整理播音员普通话不规范视频资料,比照教材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提醒传媒类高职学生需要注意和避免的问题,较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4.教学过程设计

传统普通话教学理念下的教学过程,侧重于教师对学生的灌输。“在灌输式教育中,知识是那些自以为知识渊博的人赐予在他们看来一无所知的人的一种恩赐,把他人想象成绝对的无知者,这是压迫意识的一个特征,它否认了教育与知识是探究的过程。”[4]行动导向理念认为一切真正的知识具有活动的、实践的性质,应当原原本本地看待“认知活动”。就是说,“认知活动”不是单纯地吸收知识或是消极地接受知识,而应当是一种活动。[5]

按照行动导向理念设计高职院校普通话教学过程,其教学可以分为准备、计划、实施、评价、回顾等五个阶段。准备阶段,高职院校语言教育工作者需要做到明确每堂课的教学任务;计划阶段,由学生自主对学习任务进行分析,教师只起指导作用;实施阶段,教师负责普通话教学氛围的营造,以引导学生投入到任务中,完成任务;评价阶段,提倡学生的自评和学生之间的互评;回顾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对普通话的“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协助学生分析解决普通话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二、行动导向教学理念要求灵活运用高职普通话教学方法

1.项目教学法

高职课程理论改革发展趋势主要是基于工作过程,要求做到课程的项目化教学。高职普通话教学需要重构整合教材知识点,做到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注重培养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提高教学实效。

比如笔者在高职普通话教学中,开展“命题说话的教学和训练”项目教学,具体实施过程如下(见下表):

2.角色扮演法

行动导向理念下的角色扮演法,通过设置模拟情境,要求学生处理实际问题,具有明确的目的,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水平,提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比如,笔者所在的传媒类高职院校,在普通话教学中,实施“播音员”角色扮演法,将涵盖普通话测试内容的新闻稿件,提供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新闻播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利用学校的传媒实训室,真实模拟播音环境,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播报”内容中涵盖了普通话测试中的重点、难点知识,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在指出这些问题之后,可以借助传媒实训室的录音设备,重现问题,对于提高学生普通话能力具有较强的效果。

当然,类似的角色扮演法,实施条件较高,对于教学组织的要求较多,较为费时费力,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在组织中,一要注意组织技巧,二要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使用。

3.情境教学法

语言交流环境、对象对于语言交流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们常说“看什么人说什么话,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但当前的普通话教学,越来越类似于英语过级考试,师生只注重语言知识学习,忽视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情境教学法讲究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氛围,调动学生情感,培养学生能力。

比如在普通话教学前,笔者尝试根据课堂所学内容,将名家名篇朗诵视频作为一节课的开始,较好地提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教学中,也需要注意营造情境,将普通话教学中的语音、词汇等与生活情境联系在一起,如教学生练习 “春”音节发音,可以引导学生朗诵贺知章的诗《咏柳》和朱自清的散文《春》。

4.案例教学法

高职普通话的案例教学,强调围绕教学目标,结合社会生活现实中的语音问题,选用某类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寻找案例中存在的不规范用语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讨论、评价,提高学生普通话运用能力。

布卢姆认为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案例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案例的选取,选取与学生生活相关、能够调动学生兴趣的案例,是高职普通话案例教学成功实施的重要前提。

有的语言教育工作者提出普通话教学应该实行分层,将在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不存在系统性语音缺陷的学生编排到提高班里,否则则编排到基础班。[6]笔者认为,案例教学法在普通话教学中的实施,更应该按照区域将学生划分,通过区域范围内方言与普通话对比案例,提高普通话教学效果。

比如湘方言区代表方言“长沙话”与普通话相比,有自己的特色,通过在课堂上播放“长沙话”代表奇志大兵的相声、汪涵马可的《越策越开心》等影像资料,教学生辨别其中存在的语音错误,纠正“长沙话”平翘舌音不分、后鼻韵不明显等语音缺点。

每一个区域的方言与普通话之间都有差异,注意寻找两者之间的差异,制作成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某一区域内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三、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提出科学评价高职普通话教学效果

高职普通话教学中,教师通常将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PSC)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终极标准,导致普通话教学活动直接围绕普通话水平测试体系和内容展开,而实际上,普通话水平测试体系和内容都存在改进余地。

比如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读单音节字测试部分,如果单音节字中有的字是多音字,测试中,测评员容易产生误判;读多音节词语中,有些轻声属于“可轻可不轻”情况,测评员按照标准,也容易出现误判;测试的朗读部分,课堂训练内容和考试测试内容范围都是60篇作品,六十分之一的几率,为学生突击提高成绩提供了可能;命题说话部分,测试语言的标准、词汇语法规范,对于话题测试中有的被测人员出现的“文不对题”情况,测评员却找不出扣分理由依据。

当前,不仅市面上出现了一些所谓指导用书,推销应付普通话测试技巧;在高职普通话教学中,部分语言工作者教学重点也集中在应付测试上。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提出应科学评价高职普通话教学效果,如何做到科学评价,笔者认为就是要将“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转变为“过程结果并重”的教学,弱化考前“临时抱佛脚”的突击培训教学,强调教学过程中普通话知识、能力培养。简而言之,高职普通话语言工作者,在教学中应做到“强调测试,但不唯测试”,真正从锻炼学生语言能力,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目标出发,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行为”“活动”与“行动”辨——“行动导向”教学管见[J].职教通讯,2003(1):42.

[4]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5,28.

[2]邓双荣.全面实现高职普通话课程目标[J].新课程研究,2011(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