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项目宣传方式范文

时间:2023-09-08 17:33: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业项目宣传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业项目宣传方式

篇1

关键词:创业 O2O 效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a)-0238-01

大学校园是一个开放性的社区,也是社会的缩影,大学生同时扮演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角色,大学生创业项目的主要特点是将两种身份重叠在一起,主要的工作在于将消费者的想法生产成一种价格较低并且独特的产品,变成产品的时候自己也是消费者,并且这种产品具有专有的特性。

1 创业内容

创业的产品主要有手绘T恤衫和毕业班服。这种创业创意的来源是将流行元素绘制在T恤衫上,根据每个人的品味和要求,在T恤衫上展现自己独一无二的想法。毕业班服则是通过统一设计体现团结统一的标志,而在统一上利用色彩和辅助图形又显示出了每件产品的差异。

项目在实施初期遇到了许多困难,首先项目要有基础产品――T恤衫,基础产品的解决途径是通过淘宝电商平台寻找便宜而且庞大的资源,最终,在资源方面,我们跟生产商达成一个协议,将产品转换成特殊产品,并且达到经济效益,然后将成本加上5%的利益付款给生产商;其次是团队成员的扩张,校园里面有很多才能特殊的高材生,还是一群经济而廉价的劳动力,我们通过在校园里宣传“爆米花”工作室来招纳一批具有绘画才能的艺术生,结合图形图像专业的学生,形成了一个制作生产的团队,然后,项目扩大拥有销售团队,针对校园的各种学生会和社团,同时,将项目的小部分利润作为产品提供给社团和学生会,达到一个双赢的目的。

2 经营模式

该项目的运营使用O2O的商业模式,分析此项目取得的商业效果和产品的知度。作为一个具有商业性质的创业项目,首先是项目的内容吸引人。在大学校园中,大学生对生活充满好奇和热爱,能接收新的社会知识,将新知识转化成校园里的流行元素,让校园再次获得新的活力。个性化手绘T恤衫的主要热点在于将新的社会文化转化成产品,消费者可以展示自己对新文化的热爱,也反应了对校园生活的态度。其次是项目能赚钱,拥有较高的转化率才是创业项目成功的主要因素,提高大学生对品牌的认知度,增加对品牌的宣传力度。

项目的成员在进行项目之前对品牌进行商定,“爆米花”作为项目的核心品牌,首先,定义一个简单清晰的品牌名,方便在大学校园里传播;其次,品牌能吸引大量具有好奇心的消费者。创造这个品牌的同时我们在考虑这个品牌持续发展的后续过程,并以持久赢利为原则。我们把握创新性原则,不断的在产品中加入新鲜元素,在创新性上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和质量上选择优质纯棉T恤衫产品。

O2O(Online to Offline)是指把在淘宝店上的消费者带到现实的工作室去――在线支付购买线下的商品和服务,再到线下去享受服务。其核心是通过网店里面的打折活动、宣传等服务方式,把线下工作室的商品信息推送给在校园网的消费群体,从而引导他们到现实的工作中去――消费者在线支付购买线下的产品和服务,再到线下去享受增值服务,这样线下的销售模式与互联网(淘宝网店)结合在了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样线下服务就可以用在线上来吸引消费者,消费者可以通过线上来筛选服务,成交可以在线结算,形成良好的用户体验。

线下我们也通过宣传的方式扩大工作室的知名度。第一种方式,将团队成员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成员负责制作和设计宣传单,另外一部分成员负责在校园公告栏上张贴工作室的宣传单;第二种方式,将学校周边聚集人群多的店铺作为主要的目的,先跟店铺进行合作,主要宣传工作室,同时将产生利益的店铺提取回扣;第三种方式,工作室将结合校区的各个学院的社团和学生会,选择其中知名度高的部分团体,工作室的产品将作为奖品派发给优胜者,这样可以提高工作室的名声,也达到宣传产品,使得大学生更加愿意选择我们的产品。通过以上的线下宣传方式,可以遍及校园的周边环境,这也是一种廉价的宣传方式,这样在创业项目中才能创造高的经济价值;第四种方式,成员组织一次特卖会,举办地点在聚集人群较多的饭堂和寝室楼,以折扣的形式宣传商品。

3 销售效益

创业项目在销售过程中拓展了增值服务,在校园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品牌可以引导客户在网上搜索品牌的相关产品。淘宝网店上了解我们的商品和筛选符合自己的产品,然后去工作室实地考察产品,选择支付宝在线支付,并成为我们最忠实的客户。如果他还有别的想法,工作室可以将他的想法转化成图案再次绘制在之前购买的产品上,只收取制作费和原料费。

另外一种是针对校园外,包括全国各地的客户,根据客户提供的图案或者照片,按照工期提交产品给客户,工作室仍然会为买家提供后续的服务,以提高品牌的价值。

创业项目产生了经济效益。创业的项目始于2014年4月份,工作室和产品的筹备和宣传主要集中在5月,6月份工作室针对2014届毕业生开展了制作工作,以8个人作为一个小群体,价格在40元/件~50元/件;40人左右作为中等群体,价格在45元/件,在应用学院进行的如火如荼,6月份的成交额度达到6 500元,然后手绘专题的T恤衫,根据绘制图案的难易程度,价位在65元/件~80元/件,这个专题的T恤衫主要集中7月份和8月份,成交额度3 700元,还有通过增值服务,价格在35元/副~50元/副(根据图案的难易程度),成交额度在480元。利润方面(团队的)能达到目前成交总额45%~50%,在2015年的6月份也是一个能创造收益的月份,目前还在筹划相关工作。

创业项目的成员是这次项目的核心力量,在利益提高的同时,也负责品牌的传承。爆米花是创业项目的核心品牌,由学院提供一个优质化的平台,包括工作室和制图设备。爆米花是项目的一个结晶,同时,创业团队随着品牌价值的不断上升而不断地成长,团队通过O2O模式在品牌营销、广告推广和体验营销上做足功课,具有满足顾问型销售模式,强化网络品牌宣传,使品牌电子商务化,利用O2O强化工作室在互联网上的品牌效应,以此带动线下销售。营造广告效应,由于O2O推广能获得精准的反馈效果,同一般无目的地投放广告相比,为工作室带来了强大的吸引力。营造良好线上体验,通过信息方式,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项目衍生的品牌会在校园里得到传承,项目成员会在已存在的品牌下,相互协作并发散思维以创造更多的创业想法。爆米花品牌将会在学校每届学生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是团队最真心的想法。

参考文献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三县”建设战略部署,不断完善和落实创业政策,优化创业环境,创新创业促进就业机制,激发创业热情,拓宽创业渠道,提升创业能力,壮大创业主体,形成全乡共同关注创业、支持创业、服务创业的良好氛围。扶持更多劳动者创业,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推进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基本原则,建立、完善和落实创业带动就业的组织领导体系、政策体系、培训体系、服务体系和考核体系。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全面激活创业活力,实现培育创业实体15个,解决不少于38个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开发可选用项目1个,创业服务满意率达95%以上。通过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成功创建,在我乡建立健全创业环境优良、创业服务配套、创业资金充足的创业长效机制,为我乡今后开展创业促进就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我乡创业促进就业工作的良性循环。

三、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年4月底前)

制定《乡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方案》,成立乡创业指导服务中心。成立乡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开通乡创业服务专栏,在乡政府网设立“创业在”专栏。分发县政府下发的《创业指导手册》,大力宣传政策法规、资金筹措、创业登记、创业知识、创业项目等内容。

(二)实施阶段(年11月底前)建立创业服务对象信息库,每月由各村干部向乡创业指导服务中心申报创业对象跟踪服务名单,由乡统一报予县创业指导中心,由县统一安排培训,筛选创业扶持对象,重点跟踪服务。乡创建创业型城市领导小组和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人员每季度要按时参加县召开的创业项目推介会,了解推介项目信息,理解创业优惠政策。将适合的创业项目和优惠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并推荐给相关创业服务对象,保持与创业者之间的信息对接,协助创业者办理小额贷款、人员招聘会等事宜。

(三)总结阶段(年12月底前)

由乡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对各创业服务对象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全面总结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

整理相关资料,迎接县考核评估组的考核验收。

对创业促进就业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创业成果突出的创业都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工作措施

(一)扎实落实上级创业扶持政策。

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各项鼓励扶持创业带动就业政策,鼓励扶持所有有创业愿望的人员自主创业,帮助创业实体完善和扩大,并不断培育新的创业实体。

(二)加强创业能力培训。

扩大培训范围。积极开展以返乡农民工、农村富余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军队退役人员等为重点的创业培训,逐步将所有有创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城乡劳动者纳入创业培训范围,提高全民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创新培训模式。针对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改进培训内容,创新“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培训模式,增强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

提升培训层次。将创业培训的重点向大中专(技工)院校毕业生、专利持有人及有市场前景和带动就业规模较大的项目持有人转移,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和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开展创业师资培训。采用多种方式建设高素质的创业培训师资队伍,通过开展师资培训、教研活动、参观考察、教材开发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创业培训服务机构及师资和咨询指导人员的培训水平和技能。

(三)优化创业服务指导

篇3

关键词:青年创业贷款;公共金融服务;声誉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04-0030-04

农村青年创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问题,这是由初创期的项目资金投入量大、回流少、现金流不匹配和青年原始资金积累薄弱造成的。而银行信贷资金在“三性”约束下,对农村青年创业项目介入积极性并不高。在缺乏外部支持或有效金融创新情况下,农村青年创业贷款业务很难实现大面积拓展。

人民银行枣庄市中心支行和当地团市委以农村信用示范户创建为载体,以强化征信宣传、开展评分授信、建立电子化信用档案为内容,以助推农村青年创业为目的,形成了政府主导、团委和人民银行推动、涉农金融机构参与、各村(组)配合的联动格局,推出了农村青年创业贷款的枣庄模式,较好破解了农村青年创业资金瓶颈。

一、对农村青年创业融资困境的思考

农村青年是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蕴含着巨大的创业潜能和激情。近年来,在创业成功案例示范效应、国家创业政策扶持、创业原始积累初步完成等因素影响下,越来越多农村青年敢于拼搏、希望创业。但是初创期的创业项目资金投入量大,回流少,现金流不匹配特征突出。对原始资金积累薄弱的农村青年而言,创业过程中普遍面临着资金短缺问题。而金融机构对农村青年创业项目介入积极性不高。原因在于:一是除创业项目的弱质性及高风险外,农村青年能为金融机构提供的有效抵押或者担保有限,信贷风险补偿能力不足必然导致信贷供给的低效率。二是借贷双方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大大增加了银行的信息搜寻成本和信贷管理成本,银行对小额农村创业项目兴趣不高。

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村青年创业项目中存在着大量成功案例,金融在支持农村青年创业中仍大有可为,特别是在当前信贷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背景下,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拓和竞争尤为重要。实际上,农村也有着大量的信用资源,但这种资源分布多呈单薄、分散的状态;随着信贷技术的日渐成熟,通过金融创新,实现农村信用资源的挖掘整合和信贷风险有效覆盖已具有较大可行性。此时,对金融机构而言,农村青年创业贷款的难点在于,如何搜寻合适信贷项目和创业者以降低信贷风险和单位管理成本。我国学者张琥(2008)认为,在现实生活中,通常我们对一个完全不了解的个体只能通过其拥有的职称、学历、称号、身份等集体性标识作为依据进行判断。如果社会公众无法区分个体属性,则只能通过其拥有的某些共性标识对其形成判断,尽管具有共同标识的人可能分属不同类型。这些由多个主体共享的共同标识在经济理论中被称为集体信誉。对农村青年创业群体而言,多数农村创业青年不仅具有吃苦耐劳、朴实勤奋的精神品质,而且由于多是在先前打工地点的业务骨干人员,对创业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网络多具有较深入的了解,创业成功率比一般创业人员更高,这对于覆盖信贷风险是大有裨益的,也为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发放提供了有效前提。

二、破解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困境的“枣庄模式”

(一)政府推动

为推动农村青年创业贷款业务的开展,枣庄市政府整合各相关部门、社会、金融等多方资源,为创业青年和金融部门之间搭建沟通桥梁。一是健全工作机制。2009年开始,先后制定实施了《关于金融支持青年创业的实施意见》、《枣庄市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形成了团委及人民银行推动、涉农金融机构参与、各村(组)配合的联动工作机制,并对贷款利率及流程进行了规范。二是建立宣传机制。通过成立创业政策宣讲团、金融知识宣传小分队、农村远程教育网络等多种形式,向农村创业青年开展信用户创建、创业政策、创业项目信息等知识的宣传,为创业青年提供“全天候”政策咨询服务。三是搭建服务平台。联合政府部门开发“枣庄市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业信息网”,对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实行实名登录信息,并开辟了金融政策、金融知识园地、信用公示等栏目,为农村青年创业提供信贷链接、政策辅导、信息咨询等服务,网站日均浏览量达200多人次。

(二)运作流程

1. 多方参与信用评价。农村创业青年在通过政策宣讲、网络等多种渠道了解贷款申请流程和创业扶持政策后,可根据融资需求情况向村团支部提交参与信用示范户评价申请,材团支部择优向乡镇团委推荐,按照乡镇团委初审,县级团委、人民银行县支行和涉农金融机构共同开展信用评价。信用评价体系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指标和标准值3个部分,涉及了家庭基本情况、家庭收入情况、资产与负债、创业项目情况等18项指标,综合考虑青年农户偿债能力和信用状况等潜在的非定量因素,结合评价标准开发了网上信用评分系统,涉农金融机构按照网上信用评分系统征集、录入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有关信息,系统自动生成分数、产生信用等级,建立信用档案,实施信息采集更新和信息共享。信贷员对信用户全程跟进了解,及时将情况向人民银行反馈,实行动态管理,并根据信用评价结果确定贷款扶持对象,完成授信及贷款发放。人民银行、团组织在贷款发放后及时对创业青年进行回访调查,了解信贷服务情况,积极协调有关困难和问题。

2. 开辟贷款“绿色通道”。农村信用社开辟贷款“绿色通道”,在信贷网点设立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业贷款专柜,简化贷款流程和审批手续,凡是符合贷款条件的青年创业项目,3个工作日内保证贷款发放到位。在授信方式上,实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还通过利率优惠鼓励创业青年参与信用示范户评定,贷款利率比一般农户下调10%-30%。另外,团市委为诚实守信的创业青年积极申请“山东省青春创业贴息专项资金”,经过筛选,为30户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提出专项贴息申请,让守信的农村青年得到更大实惠。

3. 创新针对性信贷产品。涉农金融机构还根据农村青年创业周期的不同阶段和资金需求特征开发出了数款个性化信贷产品。针对处于创业初级阶段的创业者,涉农金融机构开办了“个贷捷”业务,向其发放最高额度5万元的无担保信用贷款;对处于发展阶段的创业项目,发放以信用村或合作社为载体的大联保体贷款业务,最高额度一般不超过50万元,实行一次核定贷款总额,三年内可周转使用;对运作较为成熟的创业项目,可针对从事农民土地合作社、工业项目的信用示范户开办土地经营收益权抵押、林权抵押贷款、钢结构资产抵押贷款等信贷新产品,以企业法人作为承担主体,发放此类贷款2.8亿元。

(三)社会效应

农村青年创业贷款业务的开展产生了强烈的示范和引领效应,截至目前,全市共发放农村青年创业贷款2.4万笔,总授信额度达到23.4亿元,户均额度近10万元。信贷资金的注入,使农村青年创业更有“底气”,涌现出了“信用+莲子”鼓起运河农家钱袋子的龚伟,信用创业的“巾帼带头人”返乡农民工李会会,让小饰品加工走进农户院落的大学生村官创业代表程琳等一批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成为枣庄市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以龚伟为例,2010年他利用土地流转方式承包了1700亩运河湿地,成立了有机藕专业合作社,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资金问题,在团市委和人民银行开展的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活动时,其被评为第一批信用示范户,信用社授信额度提高100万元;有了资金的支持,池藕种植开发工程开始启动,目前已发展到了总资产370万元,土地流转1759亩,辐射带动植藕农户约2000户,户均年增收2000多元。另外,农村青年创业贷款业务的开展也为涉农金融机构培育了新的信贷增长点,信贷质量和经营效益不断提升。全市共支持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23个,新增农村青年创业项目67个,发展特色农业专业村16个,安置就业人员12000多名,农民青年信用示范户人均纯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目前,全市涉农金融机构信用示范户贷款形态全部为正常,无一笔逾期。

三、枣庄市农村青年创业贷款的有效性分析

(一)公共金融服务的有效提供: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发放的触发器

金融机构将农村青年创业贷款的承贷对象定为农村青年创业精英,除了农村青年拥有的现有资产、抵押潜能外,更看重的是其拥有的技术、创业能力、诚信意识等。对青年创业者的信息不对称和创业的高风险性,很容易导致贷款违约,金融机构信贷扩张意愿不强。对此,人行枣庄中支通过金融知识进社区、金融知识巡展等宣传有效提升了创业青年的诚信意识,为创业贷款的发放奠定了基础;以村为单位,按照农村青年申请、村团支部推荐、乡镇团委审核、县级团委、人民银行县支行和合作金融机构共同评定的程序开展信用评定,把好了信贷入口关,通过申请筛选、信用评价、信用档案建立等公共金融服务平台,以降低信贷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

(二)多层次的金融创新产品:农村青年创业贷款的声誉约束机制

尽管多数农村青年创业项目拥有良好市场前景、稳定现金流等潜在信用资源,但在传统信贷制度框架下,这些潜在信用资源很难直接转变为其信用。为此,枣庄市各金融机构从农村青年创业实际需求和创业阶段出发,推出了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创业青年联保贷款、活体畜禽抵押贷款、林权质押贷款等信贷产品;对初创期项目,主要提供总额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信用贷款,对资金需求量增大的成长期创业项目,可提供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联保贷款;对运作较为成熟的创业项目可办理钢结构资产抵押等动产抵质押信贷业务,信贷产品的设计更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这在充分挖掘创业者信用资源的同时,还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创业者的融资需求。

(三)政府部门的强力推动:农村青年创业贷款稳定运行的深层机理

在枣庄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发放过程中,不管是对贷款者筛选还是信用评价体系、信用档案的构建,都是政府部门介入推动的结果,为创业者融资创造了条件。作为融资当事人的青年创业者和涉农银行之间为了自身收益最大化而开展交易,但是这种交易若没有政府的介入是不可能完成的。在政府介入之前,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及由此导致的较高的信贷管理成本,即使信贷管理技术成熟,也不存在创业者与银行合作的条件,信贷交易也不可能达成。由于政府部门的介入,给承贷主体创造或提供了条件,才导致合作格局的最终形成。因此,从实质看,农村青年创业贷款中虽然涉及政府部门、青年创业者、银行三方,但政府和银行才是这场博弈中的主导力量。在双方的博弈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信用户筛选、开发信用评级系统、建立信用档案、财政贴息、银农对接等方式,不仅有效降低了信贷交易成本,还形成了诚实守信的正向激励机制;从银行方面看,交易成本的有效降低使得开展农村青年创业贷款成为可能,有效拓展了业务空间,而这也恰好符合了政府部门的初衷。因此,由于政府和银行在为实现各自收益的博弈策略中,均选择了符合对方利益要求的策略,形成风险收益均衡,从而促使银行和政府合作成功并顺利推动了农村青年创业贷款业务的开展。

当然,在实际运作中,枣庄农民青年创业贷款运作中还存在诸多潜在风险,例如集体惩罚机制的缺失。为促使农村创业青年在获取贷款过程中诚实守信,除加大征信知识宣传力度外,还采取了财政贴息、利率优惠、增信等正向激励措施,尽管对于不符合标准者采取取消信用示范户称号等惩罚性措施,但这种惩罚力度十分有限。只有让失信者失去当前或者未来的交易机会,惩戒力度足够强,才会对青年创业者形成有效约束,青年创业者个体才会更自觉地维护集体信誉,才能保证农村青年创业贷款的顺利运行。

四、相关结论

枣庄推出的农村青年创业贷款模式,以强化征信宣传、开展评分授信、建立电子化信用档案为内容,以助推农村青年创业为目的,形成了政府主导、团委和人民银行推动、涉农金融机构参与、各村(组)配合的联动格局,较好地缓解了农村青年创业的融资困境,从中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一是有效公共金融服务的提供和政府部门的支持参与是推进农村青年创业贷款业务有效开展的前提。二是人民银行及相关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在博弈过程中,均选择了符合对方利益的策略,推动了该项业务的开展。三是金融机构更加重视开发不动产之外的潜在信用资源。四是多元化贷款品种适应了农村创业青年不同阶段的资金需求,有利于双方建立更深层次的重复博弈。

参考文献:

[1]刘贤军等.信用资源的深层发掘:荣成党员先锋创业贷款案例[J].金融发展研究,2010,(8).

[2]张琥.集体信誉的理论分析[J].经济研究,2008,(12).

[3]顾延善等.信贷断点的有效连接:胶南金智惠农支农案例[J].金融发展研究,2010,(5).

篇4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高教界普遍提出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目标,本世纪初国内诸多高校在教学实践的探索中也强化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教育部2010年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应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教学体系。国家教育部2014年工作重点指出,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到2020年逐步形成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产教融合、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相对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二字,各专业应结合地方特色,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和适应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具体到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具有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营销人才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之一。但是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虽然定位于“应用型”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但是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等与普通本科相差无几,没有体现“应用型”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因此研究应用型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应用型本科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等技能型应用人才,以“应用型”为主旨构建课程体系与教学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1]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个人,具体表现为具有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具有开拓技术、社交和管理的技能。创新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创新与创业密不可分,创新是创业的核心与基础,创业是创新的重要表现形式。[2]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1.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培养方式脱节。

目前国内很多本科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已经定位于“应用型”“创新创业型”,但培养方式仍旧定留在研究型高校学历教育阶段,重理论、少实践,缺乏特色,针对性不强,与地方经济不能有效接轨,无法满足差异化、多样化的人才需求。教学计划一般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普遍存在理论教学比重偏高,实践教学比重偏低的现象。人才培养方案中创新创业类课程开设偏少,部分高校只开设了孤立的创业课程,但是与专业其它课程衔接不够紧密。

2.课堂教学有待改进,创新力度不够。

课堂是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重要环节,目前大部分高校虽然定位于“应用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但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依然以教师讲授为主,片面强调教师的支配性与指导性,学生的参与时间偏少。由于缺少有效的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参与的环境,直接导致学生思维的僵化与单一,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

3.“双师型”教师队伍严重匮乏。

所谓“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指教师兼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的教师。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一般从高校毕业直接进入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缺乏企业工作的经验,实践经验偏少。并且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很少进行企业调研,采集一手案例,而一味地照搬书本知识。由于教师自身实践经验匮乏,很难培养高水平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

4.创新创业项目扶持力度不足。

应用型本科高校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支持力度不足,表现为经费扶持、政策鼓励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经费一般来自省厅的拨款,学校的经费配套是有限的,并且项目的数量也是有限的,会导致部分创新创业项目中途终止。并且学校对创新创业项目的政策鼓励也非常匮乏,学校缺少相关的创业园区或基地,学生的创新创业团队基本孤军奋战,没有相对接的创业平台和相关的鼓励措施,使学生的创业热情遭受打击。

5.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首先应用型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校企合作还处于探索时期,相关机构对校企合作机制缺乏有效的支持,加上学校自身能力有限,企业与学校之间需求不对等,导致双方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其次虽然部分高校实行了校企合作,但只是签订了校企合作合同,具有随意性和表象化的特征,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也缺乏长期性、稳定性的合作关系。再次企业自身也缺乏校企合作意识,企业作为利益的驱动体,再加上应用型本科高校自身师资、科研能力较弱,不能给企业技术与培训方面提供有力的帮助,导致企业不愿意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

四应用型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

1.确立“应用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式,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人才培养方案要创新,避免与社会现实脱节,要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要求企业与学校共同研讨,切实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状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具体表现为: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实践教学的比例应上升至35%左右;增加创新创业课程模块;增加校外实习的时间,可以考虑3+1模式培养(即校外实习的时间为1年,包括综合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并且毕业设计应该避免单一的毕业论文这一种表现方式,应该增加营销策划、促销方案、调查报告、广告策划等多种创新表现形式。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创新创业的学科课程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素质,如开设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心理学、艺术学、人际交往等相关学科,学科课程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今后从事创新创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创新创业活动课程是围绕创业信息和创业经验设计的一种以活动表现的创新创业课程形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参观企业、举办创新创业专题讲座与报告、访问消费者、模拟创业以及各种类型的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课程的特色是与社会现实联系紧密,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环境课程是在校园创新创业环境的建设上,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宗旨,从学校层面形成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通过网络、宣传栏等方式形成创新创业的人文环境,结合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形成创新创业的心理环境。

2.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依托计算机与网络,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积极开展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多种方式创新课堂教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与知识量。继续广泛推行案例式、讨论式、情景模拟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达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进行模拟仿真、改善实验教学条件,通过引进市场营销模拟软件、信息系统软件、人力资源模拟软件、电子商务模拟软件、财务管理模拟软件和物流管理模拟软件,结合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特征,积极开展实训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开展各种类型的比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全国市场营销大赛、市场调查大赛、广告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通过比赛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3.内培外引,培养理论与实训兼备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通过内部培养,提高营销专业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首先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校企合作与产学研合作平台,让教师走进企业学习、培训、交流,通过真实的岗位训练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与学术水平,并且学校应该出台相应的保障措施,如教师的企业挂职可以纳入课时量的考核;其次可以把学生拉到实践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如讲授品牌策划、包装策略等,避免“照本宣科”的乏味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践性。通过外部引进充实师资队伍。从企业聘请相关的营销、创新创业专家进入课堂,通过真实的专家讲座,将行业规范与标准引进课堂,并通过真实的创业经验与营销经典案例讲授,增加课堂的鲜活性,提高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与职业实践能力。

4.加大创新创业项目的扶持力度。

学校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创新创业项目的扶持力度。一是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并且对创新创业的团队给与一定的奖励基金;二是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或园区,通过专业的创新创业平台或场所,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与开展;三是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咨询服务平台,给创业团队提供管理、财务、营销、法律等方面的服务咨询;四是为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寻找社会对接平台,提高项目的市场转化率与社会贡献率。[3]

5.开展多层次的校企合作创新模式。

首先国家和政府可以通过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推进校企合作,对承担校企合作教育的企业单位,根据承担的学生数量和消耗企业材料的费用,考虑适当的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其次应用型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自身要提高办学水平、科研水平和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教养,改变学生技能欠缺的现象,加强学生职业道德、责任心、价值观的教育,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风貌。再次加大对校企合作的社会舆论的宣传,激发企业家的责任心,宣传校企合作的成功案例与示范企业单位,营造良好的校企合作合作氛围。最后创建相关的中介机构,保障校企合作的持续运行,如美国设立的“企业关系联合会”,英国设立的“培训与企业委员会”,法国设立的“教育企业工作线”,韩国设立的“产学合作科”等,成立由政府、行业、学校、企业各方面参与的全方位校企合作模式。

参考文献

[1]蒲明.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构建研究[J].成人教育,2012(06):42-43.

[2]刘宝存.确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12-15.

篇5

【摘 要】高校学生创业园作为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与平台,其运营管理,对学生的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文章结合重庆工商大学学创园运营管理经验,对其存在的弊端,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借鉴企业管理中的业务流程再造的方法,对其进行了流程优化。

【关键词】高校学创园;运营管理;流程优化

一、相关概念

流程优化是研究流程系统在给定约束条件下,通过特定的优化方法找到使其性能指标达到最优的方法的过程。业务流程再造最早是由 MIT 的美国的Michael Hammer 和 James Champy提出的,在 20 世纪 90 年代达到了全盛的一种企业管理思想。BPR 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建,其目的是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二、重庆工商大学学创园运营管理模式介绍

重庆工商大学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学创园)是基于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院校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意见》而成立的,其所有权归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训中心,但由各学院结合自身学院专业特色,按照学院管理,教师指导,学生主体的模式进行运营管理。

(一)重庆工商大学学创园运营管理模式流程图。学创园实行双重管理制,经管中心负责学创园来访接待以及整个学创园的日常管理工作,而各个学院则负责创业项目的选拔以及名下的创业公司的管理。一般情况下,各个学院在本学院,征集并挑选创业项目,项目通过审核后,即可入驻学创园。但是,由于有些学院并不是那么积极,所以经管中心就会收回分配给该学院的办公室,然后统一在全校征集创业项目,审核并通过后,同样也可以入驻学创园。

图1-1 重庆工商大学现有的学创园运营管理模式流程图

(二)重庆工商大学学创园运营管理的特点。重庆工商大学学创园运营管理的创新之处在于:其一,它强调创业项目所涉及的领域必须与创业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这样有利于学生拓展课外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其二,它采用学院管理,教师指导,学生主体的运营管理模式,让学生在参与创业实体管理的实践中培养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重庆工商大学学创园运营管理的弊端。第一,创业资源浪费。由于该运营管理模式强调创业项目所涉及的领域必须与创业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因此,有些名下下设的专业并不适合开展创业实践的学院,由于实行学院管理的模式,同样也占有学创园办公室,挤占真正需求该创业资源的项目,造成创业资源浪费。第二,双重管理,沟通不畅。学创园表面上实行学院管理,实际上,还是实行学创园和学院双重管理制。学创园里面的创业公司,不仅对学院负责,而且对学创园负责。但是,由于学创园与学院沟通不畅,衔接不清楚,导致在某些事情上,学创园和学院就会互相推诿。比如,创业公司在申请宣传场地以及展板对公司进行宣传的时候,需要提供证明材料,学创园不愿意提供证明材料。创业公司到学院寻求支持。但是,分管学院审批盖章的老师,又不是分管学生创业工作的老师,那么,该老师就会以不了解情况或者怕担责任为由而拒绝盖章或提供证明材料。第三,缺乏孵化融资平台。很多学创园的管理者都持有这样的观点:只要提供办公场地和办公设备,就是创业园。完全不考虑创业项目的发展壮大问题。其实,这是一大误解。正是因为这种误解,才导致学创园奉行“不亏本”的原则,而不是奉行“做大做强”的原则。“不亏本”原则导致创业公司不死不活的状态。

三、高校学创园运营管理流程优化

图1-2 基于流程优化后的学创园运营管理模式流程图

上图是基于重庆工商大学学创园运营管理流程,经过流程优化后的高校学创园运营管理流程图,同时也是高校学创园的最佳运营管理模式。相比于优化前的运营管理模式,优化后的运营管理流程完美地解决了重庆工商大学学创园运营管理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取消了“学院管理”,实行学创园单一管理制度。首先,明确了学创园的管理职责,避免学创园和学院双重管理带来的职责不清,沟通不畅的问题。其次,构建包含硬件支持、软件支持以及资金支持的完善的支持体系。第二,多渠道选拔创业项目。通过多种渠道选拔创业扶持项目,充分利用学创园的创业资源优势,扶持真正需要以及有发展潜力的创业项目。比如,开展全校性的创业项目选拔,创业学生自荐创业项目以及从创业比赛中挑选优秀的创业项目等渠道。第三,提供融资平台。依据国外经验,拥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对大学生创业成功是非常关键的。如美国的大学生创业园支持体系中,采取了捐赠席位、创建风险基金等方式为大学生创业筹集资金。而我们高校的学创园支持体系中,同样可以为大学生创业筹建创业基金,学创园管理中心完全有义务承担起这份责任。比如,由国家、社会企业或企业家以及校友等联合捐赠、单独捐赠或设立创业基金。此外,学校还可以积极与风险投资机构或个人接洽,随时保持与他们的联系,便于为创业项目找到投资。

四、结语

篇6

济南市妇联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济南日报、济南电合在市职业介绍中心及“阳光大姐”天桥分店举办庆“三八”第三届妇女创业项目与就业岗位专场推介会,提供就业岗位4061个,7600余名女性参会,达成就业意向3162个、创业意向84项。推介会设三个区域:岗位推介区推出管理、营销、财会、文秘、家政、咨询专家、美容师等工种,其中不少岗位还放宽了年龄、学历等方面的限制。项目推介区推出绿色洗衣、环保洗车、特色小吃等创业项目,特别是荣获全国十佳创业项目的市妇联40项目——“中水洗车”备受女性青睐。政策咨询区由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接受群众咨询。济南市妇联针对下岗失业妇女、外来务工妇女、近郊失地妇女推出的“新岗位、新业绩、新生活”实用技术培训和第四期妇女创业培训班成为此次推介会的又一亮点,前来报名咨询的女性络绎不绝;为急需创业资金的妇女专门设置的小额借(贷)款咨询台,仅一上午就接受咨询百余人。天桥区妇联与区劳动局联合举办妇女创业项目与就业岗位现场推介会,向下岗、失业和外来务工妇女提供200个岗位。300余名下岗、失业和外来务工妇女到现场进行了咨询,近百人初步确定了就业意向。

青岛市妇联采取自办和与市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等方式举办了四场庆“三八”妇女人才洽谈会。海尔集团、海信集团等400余家企事业单位到会进行招聘,为妇女提供销售顾问、人力资源管理、财务主管、文秘等300余种专业4600多个岗位,1.1万余人入场应聘,2800余人与用工单位达成了求职意向。崂山区妇联隆重表彰了46名“巾帼创业明星”,并与崂山广电中心联合策划筹备了《妇女与崂山共发展》电视论坛,邀请市委常委、崂山区委书记李增勇为特邀嘉宾,由优秀创业女性代表谈创业体会和创业理念,请有关专家学者谈如何发挥女性自身优势走创业之路,架起创业妇女与区委领导沟通的桥梁。

东营市妇联举办了庆“三八”女性人才招聘会,136家用工单位提供就业岗位3097个,4000余名求职者参加了招聘会,达成用工协议800余人。河口区区委组织部、区妇联联合举行“永葆党的先进性巾帼牵手创业行”活动,并举行结对仪式。全区52名科级女干部分别与1名下岗女工结成了帮扶对子,开展帮扶活动,奉献一份爱心。结对仪式上,10名帮扶女干部代表与10名下岗女工代表现场签定了帮扶协议,发放救助金2000元。

篇7

摘 要:随着每年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就业压力也在逐年增大。现如今更多的大学生选择创业来实现个人价值,然而如何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如何顺利的开展工作是每一个想要创业的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创业困境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结合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引导大学生创业的方式。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引导;创业教育

为了能够帮助毕业生更好的择业,各大高校都开设了就业辅导课。与此同时,创业辅导教育也应运而生。很多学校也对毕业生进行创业辅导,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更好的开展创业工作。然而由于创业辅导模式的不健全,导致这方面的工作开展效果并不乐观,使得很多毕业生并没能在学校积累到多少实际有效地创业经验。针对这些情况,笔者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与分析,旨在能够帮助学校更好的完善大学生创业引导方式的建设。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大学创业辅导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首先,高校以及学生对创业的理解不足,定位不准确。自从有了就业率之说后,很多高校已经将其看做是评比各项荣誉的一个关键指标。只要就业率能上去,不管学生是就业还是创业,不注重内容,只看数字。作为主体的毕业生对创业的概念理解也有偏差,片面的认为创业就是成立一个公司,不管适不适合,是否具备相应的技术条件,只要成立了公司就是创业了。对一些毕业生就是调查后发现,这些毕业生普遍认为自己无法创业,主要的问题就在于资金不足。实际上,资金只是创业的一个条件,并不是根本。创业最关键的就是项目的技术支持,风险估计。有些学生明显不具备相应的能力,还一味的认为只要有资金就能够成立公司创业,对于一些技术含量低、投资小的服务类行业毫无兴趣。此外,由于学生个人知识面的狭窄,很多学生不懂得如何运用自身优势向社会进行融资。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投资机会,往往学生没有从社会中去寻找自身最了解的最有优势的方向,所以融资特别困难。其次,高校没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创业引导教育模式,对学生创业思想的培养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很多高校虽然也成立了学生创业辅导中心,但大多数这些高校也只是鼓励学生创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对于创业的理念、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理论教育少之又少。在一些经济类、管理类院校,创业教育还有些影子,理工科为主的高校完全没有创业培养的气息。学生在校园内都无法感受到创业氛围,更谈不上能够到社会上很好的进行创业了。第三,高校习惯于对一些校园创业精英进行宣传,只关注这些人的创业成果,创业历程,往往对于这些人是如何选择创业项目,如何进行资金管理等方面没有对学生进行更多的教育。前些年在网络上非常火爆的潮汕学院“淘宝班”,因为其学生经营淘宝生意,月收入可以达到7万元以上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我们可以发现,学校对于这些学生的关注只是在于最终的成交金额上,对于出现经营问题的学生商家并没能够进行及时的帮助,也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与论证,将这些学生商家的失败经验告诉其他学生,只是说创业是有风险的,并不是都能够成功,都能够获利。显然这样的创业教育方式完全不符合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第四,高校能够进行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非常有限,就像上面所说的,有些学校也并不是不想对学生创业经营进行一些指导,只是自身师资力量有限。学生自我创业的方向多种多样,每一个行业都有着自己的经营模式,学校不可能针对每一个行业都能够提供相应的老师进行系统的指导。所以创业教育在高校内有效地开展非常困难。

虽然高校创业辅导引导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和问题,但是毕业生参与创业无疑是这个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必然趋势。高校应该针对于当前所面临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辅导引导模式,尽可能的帮助学生进行创业。

第一,从基础做起,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进行创业,没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显然是不行的。我国大多数的行业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人满为患”,但并不是说没有机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最大利益就是,创业投资的机会非常之多,需要的就是有没有一个创新的头脑。大学是一个学生思维相对活跃的阶段,在这个时期,高校一定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校园内举办一系列的创业竞赛,让学生能够积累到到与实际创业相差不多的社会经验。如何选择项目,如何进行公司的经营,如何占领市场、拓展市场、稳固市场,如何通过各种手段为自己公司的运营及发展融资等等,都可以通过一些创业竞赛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

第二,提高高校创业辅导师资力量。创业竞赛并不是让学生完全自由的去发挥,一定是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去“创业”。老师和学生组建的团队,从创业项目的选择开始,一直到最终的公司正常可持续运行,都需要老师和学生的通力合作。老师把握好大方向,学生发挥每个人的特长。这样老师既能够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出现的问题,学生积累到宝贵的创业经验,同时学生还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长期下去,学生对于创业的整个过程将会有一个最直观最深入的认识。

第三,丰富校园创业氛围,加强创业辅导课程建设。高校可以长期组织相关专业来校进行创业演讲,校园创业精英宣传,通过这些人的个人魅力以及成功秘诀,来吸引更多的学生关注大学生创业。演讲和宣传只是学校加重校园创业文化的一个手段,并不是全部。学校要根据这些真人真事,辅导学生如何选择创业项目,如何进行创业精英,如何坚持创业信念,通过校园创业氛围的培养,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和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能力。同时,学校还要有针对性的开设一些创业基本技能课程,使得学生在未开始创业之前,掌握一定的创业理论知识。

大学生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新鲜主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创业的过程固然艰苦,创业同样有成功也有失败。高校不能把创业和就业相联系,高校培养大学生的最终目的就是为这个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只有不断的改善高校的创业引导方式,学生才能够给这个社会增光添彩。(作者单位: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 创业现状 问题 对策

一、清远市大学生实体零售店创业现状

面对着国内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当今大学生创业的途径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其中,基于互联网创业的便捷性、高效性、安全性,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创业模式最为多见,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微信、微博等互联网营销层出不穷。但是,在互联网营销面临逐渐泛滥及泡沫危机之下,实体店零售始终给予顾客在视觉、触觉、味觉上最真实的购买体验,实体店经营不仅在包装、宣传上极具特色,而且持续性强,发展空间大,其独特的经营模式丝毫不逊色于互联网营销,占据重要的市场份额。

根据清远市工商局有关数据显示,截止至2015年,全市共有日常零售店将近5万间,多为传统的快速消费品零售实体店,其中私人中小型零售店占70%,而具有特色的零售店却不足100间,大学生在清远市登记在内自主创业下的实体零售店更是寥寥无几,其中主要以小型饮品店、进口商品店、快速食品店为主,吸引顾客数量较多,经营对象主要为中青年,顾客群相对集中,销售额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回报率较高。针对现今消费者对新生零售市场的敏感度和偏好度,根据实体零售店在清远市的现状,特色零售店如各类精品店、DIY面包店、3D打印店等的生存空间广阔,发展潜能较大,能够吸引对大多数不同层面的消费者,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有效途径之一。

对面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创业,清远市秉承国家有关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给予众多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税收、贷款等经济上的扶持,并在各校园里开展自主创业的宣传活动,培养大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的同时,也使清远市经济呈现多元化的发展。

二、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创业意识不强

大学生普遍对创业问题的认识还处于模糊状态,创业行为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如思想方式与实际创业情况存在矛盾,导致难以正确处理现实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在创业之前,大学生创业者必须拥有一套细致周密的可行性论证与实施计划,并对创业可能遭遇的失败或挫折做好心理准备等。

(二)大学生创业群体工作经验不足

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普遍拥有技能证书。大学生认为有用的技能证书依次是外语等级证书、职称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与此相对的是,在校大学生比较缺乏工作实习经历,有超过六成被调查大学生没有工作实习经历。这种偏重考取各类技能证书而轻视工作实践的做法会对大学生日后的工作、就业或创业带来负面影响,必须引起重视。

(三)资金不足,融资困难

资金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最大瓶颈之一,缺乏资金,新构思、新技术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处于转型期的社会环境,创业所需的各种服务体系尚不完善,进而导致创业项目在银行贷款、投资者融资等经济方面亦步亦趋。

(四)系统化创业教育缺失

大学生创业教育既是教育领域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面临的课题,既需要教育教学的改革,也需要社会管理体制方面的变革。虽然学校对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不断支持,但学校的教育还是没有与之相应配套,多数高校没有开设创业教育的课程,绝大部分缺少系统化的创业教育体系。

三、案例分析:浅析创业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创业政策扶持力度

在广外南国商学院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环境下,DIY面包店应运而生,这不仅得益于学校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在当今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视力度逐渐加大,在税收、贷款等经济方面的优惠政策尤为突出,正是在创业温床之下,DIY面包店才能突破障碍,抛开传统,以新颖的营销方式出现。

时下,大学生自主创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仅靠大学生群体的自身力量难以保证创业项目逃离税收压力、产品质量把关不严等的危机,更加需要国家进一步的政策扶持、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以及创业保护法规的出台,这不仅可以增加社会日益饱和的就业岗位,还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创新动力,培养出新常态下的社会人才。

(二)加强自主创业教育

为推动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发展,广外南国商学院开设立一系列有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专题课程,学校对学生在创业课程与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努力体现了创新的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DIY面包屋受益于学校的创业教育,包括创业前期的构思、商机的把握、融资的途径、风险的预估等等,秉承了创业项目所追求的创业特色,经过丰富多样的案例教学、创业项目竞选而呈现。正是创业教育赋予了DIY面包屋的生命,面包屋的持续发展也将证明创业教育在当今社会上的必要性。

(三)解放思想,提高大学生创业素质

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DIY面包屋构思的出现便意味着自主创业下创新思维和创新勇气的涌现。大学生群体要将创业视为崇高的目的和强烈的使命感,从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突破传统,营造创新精神,才能孕育创业的果实。

创业活动是一项面临严峻挑战和压力的创造性事业,对大学生创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DIY面包店的经营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会计、企业管理、商务谈判、法律法规等知识,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面对创业项目,要发挥大学生自主创业精神,形成自主创业意识,做到善始善终,不畏惧艰辛。

创业充满着各种挑战与压力,时机的不成熟与经验的不足是许多大学生创业者的难题,正是创业所带来的未知因素,吸引着许多年轻人为之奋斗。创业的艰辛不言而喻,我们在怀揣创业的心的同时,理应看到创业对我们的考验。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来说,创业的失败不仅仅是可能导致财物两空,更重要的是对大学生弱小心灵的打击。但只有我们不断积累经验,找准时机,创业的梦想并不会遥远。

参考文献:

[1]刘志.大学生创业意向结构及其现状的实证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2013.

[2]潘晨芬.大学生创业管理的对策与措施[D].成都理工大学,2014.

篇9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教育;创业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F230-4;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2-0089-02

创业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创业素质与综合能力,具体内容包括创业意识、精神、技能的培养。会计专业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实践能力强的高层次会计人才。将两者融合,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到创业中所需要的具体知识,又能利用创业的驱动力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

一、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一)职位竞争激烈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多学生都有报考会计专业的意愿,很多高校以及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竞争十分激烈。财经类院校以及其他综合性质的院校都不断增加会计类专业的招生人数,加剧了财务类学生毕业后的职位竞争。高职院校相较于一般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更大。因此,提高高职院校会计类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作为高职类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认为应该改变传统的以重视考证、应试教育为主的方式,将创业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相结合,促使学生尽快做好就业准备,并且鼓励学生突破就业限制,自主创业,寻求最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式。

(二)创业教育的优越性

创业教育将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理念,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做人,其教育贯穿于学习接受教育的全过程。将人才培养、社会发展融合在一起,不仅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还是会计等其他学科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目标;就高职院校的教育内容来看,目前的高等教育实际上还是专业教育,各种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充斥其中,对教育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具有优势。但是,学生所选择的学科专业以及学到的专业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对其创业可以说具有决定性作用,尤其在创业初期。因此,要将创业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相结合,既可以发挥出专业的优势,也可以满足创业需求。高职院校将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进行融合,能够促使创业理论知识与实际专业技能同时发挥作用,培养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

二、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教育体制的改革,国家和高等院校逐渐提高了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部指出,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中,丰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层次,在必修课中增大创业教育的比重。高职院校中的会计专业具有与创业教育融合的优势,因为会计专业所学习的知识与技能,是创业与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必备技能,在实践中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实用性。比如,会计专业中涉及到资金筹措与资本积累的有关知识,像打开市场销路与成本核算的方式、核算账款、盘点货物、核算利润等,都是创业中必需的知识技能。

三、高职会计专业教育c创业教育融合的途径

(一)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创新意识

教师作为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主体,其创新意识与知识结构对这两者是否能够顺利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才能为在会计专业教育中融入创业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会计专业的教师一直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今后应该加强创业教育的宣传,转变观念,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学核心,从而挖掘出会计专业教育中与创业有关的因素,在实际的教学中以创业知识为基础,找出与会计专业知识的结合点,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另外,可以采取鼓励会计专业的教师深入实际,在创业企业的一线进行学习,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对会计专业不断提高的要求了然于胸,帮助教师找出上课重点内容与针对性内容,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创业活动联系起来,传授给学生实用的经验。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不能只重视专业技能与实践操作的培养,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心理素质、职业迁徙能力等。

(二)在创业情境下构建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现阶段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数量很多,就业压力也逐渐增大,因此,需要摒弃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开创多元化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新型方式。高职院校可以在创业情境下构建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创业项目作为主体,学生的实际创业需要作为动力,构建专业课程,促使学生将创业与专业结合到一起,完善知识结构,培养综合素质与创业创新的能力,培养出高端的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改善学生的就业环境,还能促进学生自身学习热情的提高。这是由于创业是人类为了寻求自身的发展以及对财富的追求所产生的行为,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驱动性。有人认为,人类天生具有学习的欲望以及学习能力,这种心理倾向十分值得信赖,并且在受到激励或者其他合适的条件下这种倾向与能力就会释放出来。因此,在学习内容与自身的实际需要相契合的情况下,学生会主动进行学习。一位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自我实现需求能够决定个体行为,所以,创业作为驱动力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根据创业项目的需要设置课程

将创业需要作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驱动力,改变应试教育的传统模式,将创业需要作为课程设置的核心。例如,将创业与风险投资管理作为必修课程,增开一些与创业息息相关的《市场学》、《小企业管理》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学习环境,将创业的知识、所需技能融入到会计专业课堂之中。

(四)在会计专业课教育中体现出创业教育的特色

在目前的高职教育中,一般采用案例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虽然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能够得到一定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但是在创业情境下,传统教学模式所起到的作用距离创业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是有一定差距的。由于这些教学依然沿用课堂案例进行分析,实质上还是为了应付考试。在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模式下,应当将具体的创业项目作为载体,将教学模块与教学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将创业全过程作为主线,将主线之中所需要的知识进行串联;将课程学习转化为分析创业项目的过程。在完成创业项目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导入,将知识转化为完成项目所需要的工具。例如,在《财务管理》课中,一般的教学方式是按照教材安排进行逐章讲解,先是投资,再是财务预算与分析,这种纯理论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在创业情境下,应该以具体的创业项目为核心,采用分组或者学生自由结合的方式,以小团体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创业项目,将创业项目的运营过程作为主线,对整个项目进行财务方面的全面分析。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扮演指导而不是主导的角色。例如,可以创设具体的创业项目,可以在学校开设一个文具店,也可以是小吃店。学生可以想象自己为创业者,根据创业中的实际活动将教材与之相关的章节进行串联,如将筹资管理导入资金筹集阶段,将项目投资分析导入固定与无形资产投资阶段。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将原本枯燥乏味的《财务管理》教材转化为趣味性、实践性的创业知识。这样学习既能够学到教材内容,还能够完成完整的项目财务分析,增强教学效果。

(五)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开设实训课程

当前的高职会计教育中主要有两种课程实训的方式:会计专业手工实训与电算化实训。前者的方式一般为教师设计一些会计题目或者会计案例,要求学生将填制原始凭证到做报表这一完整流程亲自操作一遍,而后者只是将前者的手工操作替换为计算机操作而已。这些实训方式虽然能够对理论知识进行一些复习与巩固,但是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没有太大的帮助。因此,为实现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应该将创业项目与会计实训课程结合起来;用创业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提高创业能力。

(六)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创业教育

学校与企业联合给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可以让学生提前进入岗位,增强对创业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校内建立创业孵化器与实践基地,促使学生迈开创业的第一步。围绕会计专业开办创业讲座,邀请会计专业的已经取得创业成功的人才来校讲课,分享成功道路上的经验与走过的弯路。通过产、学、研结合,能够促进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更深层次融合。

(七)开发促使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网络平台

信息化的网络平台能够更加方便学生将两者融合起来。平台的主菜单设计要将两者的内容与需要结合起来,如计专业标准库、创新创业指导等。栏目的设计应该将两者的特色融合起来,扩充平台信息量,设计美观的网页。另外,该网络平台要为教师提供具有创新性、特色性的资源,创建学生自主学习、创业的平台,同时能够满足会计专业人员继续学习的需要。为完善平台建设,还需要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家与创业先锋为平台的建设提供个性化与建设性的意见。优秀的网络平台不仅能够推动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还能将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结语

创业教育是今后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将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进行融合,符合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高职院校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相应国家的号召,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融合,创新教育方式,培养实践型的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1] 孙晓庆.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探讨[J].中国市场,2014,(1):113-114.

[2] 陈俊.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融合探索[J].青年时代,2016,(13):164.

[3] 崔艳芳.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考[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2):21-24.

篇10

*镇充分发挥各站办所的工作优势,组织站办所与村结成创业伙伴,共同促进全民创业工作有效开展。

一、整合资源,发挥优势,站村联合谋创业

一是发挥站所优势,施行站村联创。乡镇站办所直接与农民接触,与农民的生产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站办所的干部视野宽,渠道多,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镇正是看准了站办所在创业工作中的特殊优势,在全镇开展了“站村联合促创业”活动。二是加强领导,组建联合支部。在镇党委的支持下,站村成立联合支部,站所选派优秀干部到村里任党支部副书记,协助村党支部书记做好村里的创业工作。对联合支部实行捆绑式的工作方式,共同领导村里的创业工作。联合支部建立一整套制度,明确站村在创业工作中的职责,规定按时召开站村联席会议,研究创业中的重大事宜。三是同心协力,谋划创业。站所干部深入村屯挨家挨户进行走访调查,设计发放创业意向调查表,对农户的创业愿望进行分析整理,建立创业档案。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联合支部进一步明确村里的主导产业,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二、活化方式,强化措施,站村联合促创业

一是按照需要结成联创伙伴。镇里要求站办所认真分析自身的特点,拿出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联创想法,要求村里根据自身实际和产业基础制定产业发展计划,最终由镇党委根据站办所的优势和村里的创业计划,按照各取所需的原则确定联创伙伴。二是加强工作指导。镇党委成员分头包保全镇13个站村联合支部,明确了具体包保职责,规定每名党委成员每月至少到点上工作一次,每年至少为联合支部解决三个创业问题。目前,镇党委成员人均到点上工作15次,共解决创业问题70余件。三是落实工作责任。为保证站村联创活动有效开展,镇党委对站所干部明确了具体工作责任,要求站所干部在工作中必须在村里传播一项适合当地发展的创业技术,新上一个创业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同时,镇党委还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实行每季一调度,半年一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作为年终对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通过站所干部的积极努力,截止目前,站所干部已为村民传授创业技术16项,新上致富项目13个,发展规模种养业15个,促进了全镇全民创业工作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