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的感悟范文
时间:2023-09-08 17:33: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税收筹划的感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寻找理论与实践恰当结合点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而税收筹划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有其必然性。但由于案例教学自身存在一定的缺陷,从而对税收筹划课堂教学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课前准备、案例引入、课堂提问、案例讨论和深化归纳或演绎一般理论与知识等五个方面入手,对税收筹划案例教学的课堂设计进行研究,并提出进行课堂设计时应符合相应的要求,来实现税收筹划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知识教学的有效融合。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而案例教学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方法。税收筹划作为一门凸现现实应用性的新兴边缘学科,做好税收筹划课程案例教学的课堂设计,是提高税收筹划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在税收筹划课程课堂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或其机构在遵守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企业或个人涉税事项的预先安排,实现合理减轻税收负担目的的一种自主理财行为。税收筹划课程是财政、税收、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的重要实践课程之一,其所具备的以下特点决定了案例教学法在该课程中采用有其必然性。
(一)实践性强。税收筹划课程是指导纳税人如何在合法前提下降低自身税负的课程,与每一个企业、甚至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都息息相关。教学目的并不是停留在教会学生掌握书上的理论知识,而是侧重于活学活用,即能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生活中的案例,注重于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综合性高。税收筹划课程知识点多,内容丰富且繁杂,需要综合运用税收制度、财务会计、企业财务管理以及经济法等多门课程的知识。如果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枯燥地讲解,不但学生不能接受,浪费课上宝贵时间,而且也不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内容更新频繁。税收筹划课程的基础是现行税制。从当前我国的现实情况看,税收制度是高度动态变化的,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最新税收制度,以及制度对企业与个人的影响。如果能够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将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二、合理的课堂设计是案例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
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
税收筹划课程属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税收筹划实践在经济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在远离税收筹划实践的高校课堂中,能将实践与相关理论很好结合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案例教学方式的采用、发展与完善。
案例教学在税收筹划教学活动中虽可发挥其注重税收筹划实践和提高学生分析具体涉税问题的能力,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案例教学的缺陷。由于案例教学是通过具体的有限的案例进行,而不是通过理论推导与演绎进行知识传授,所以学生往往会发生知识的“过度化概括”这一问题,而学生又不自知。所谓案例教学的“过度化概括”是指学生通过某一或某几个有吸引力的案例对概念或者原理做出概括,这种通过个别案例概括的知识在整体知识框架中不具有普适性和科学性,往往发生对知识的片面理解、狭窄概括,甚至错误认识。
在税收筹划教学实践中,由于案例教学固有的容易使学生发生“过度化概括”的缺陷,对税收筹划课堂教学的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通过合理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将案例教学的优势和传统理论教学方法的优势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税收筹划教学的质量和改善教学效果。
三、税收筹划案例教学课堂设计具体实施
从税收筹划教学实践看,传统的理论讲解或许对于知识的概括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浓厚,感性认识也并不强,而利用税收筹划实践中长期积累下来的经典案例和各国的实践案例,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税收筹划案例教学课堂的合理设计。
(一)注重课前准备工作。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是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案例教学活动中,教师发挥着领导案例讨论过程的作用。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争辩,进而从案例中获得某种经历和感悟,还要解决案例中的特定问题,引导学生探寻特定案例情景复杂性的过程及其背后隐含的各种因素和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性。所以,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就必须要细化。同时,案例教学课堂上,学生的活跃思维极有可能提出各种棘手的问题,因此无论多么细化的准备工作都不为过。
一般说,税收筹划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工作分教师和学生两部分。教师的准备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熟悉案例,找出案例中的关键性问题。2、判断所选案例是只存在一种分析方法还是存在其他的分析方法。如果只有一种分析方法,那么就可以依此方法组织教学;如果不只一种,就应该设计相应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对案例的严密的逻辑分析方法。3、预先估计一下课堂上是否能够展开真正的讨论或者讨论中是否会出现一种观点占上风的现象。如果在一些重要问题上,不能展开讨论,就要从案例中的某些材料出发激发起学生的思维;如果出现一边倒的情况,就要想办法扭转,扮演起与学生观点相对立的角色。4、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预设引导案例讨论的问题和课堂规划,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如果案例对学生来说过于复杂,就要设计较多的问题加以引导:如果不是太复杂,就要更多地督促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参与。5、根据上述准备,写出简单的组织教学的教案。这类教案与一般教案不同,主要反映的是教师打算如何组织教学,设计了哪些问题来引导学生讨论等。
学生的准备工作是由学生在案例教学中扮演的角色所要求的。学生在案例教学中不仅要对案例提出个人的分析意见而且需要有充分的理由说服老师和同学,所以课前的思考与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在案例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提前阅读案例材料,而且要根据即将学习的税收筹划的理论和概念构建自己的案例分析思路,做好课堂讨论的准备。
(二)精化案例引入方式。案例的引入是案例教学中的关键环节。鉴于税收筹划的经典案例较多,所以在挑选有代表性的案例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之后,随着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入,更重要的是引入目前实践活动中的新设案例,必要的情况下,教师自己设计新的案例,以激发学生讨论的积极性。
税收筹划案例教学是通过向学生发放文字材料、运用多媒体、投影仪等呈现案例;教师或学生用语言描述案例等方式展示案例。案例在引入时,教师应在教学中尽可能详尽地分析案例所处的经济环境,让学生尽快地进入案例情境之中,同时还要介绍本次案例讨论的具体要求,更重要的是需要将本案例的预设框架作简单的介绍,以免学生在案例讨论的环节上离题太远,以免案例讨论目标的迷失和讨论时间的失控。
案例教学的采用使得课堂教学缩短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环境的差距,精心设计的案例特别有助于这一特点的发挥。所以,借助税收筹划理论的实践运用,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中需要不断积累案例,对案例进行整理与规划,甚至对案例进行必要的修改,凸现每一个案例的特点,以便其更能反映某一知识点的运用,便于课堂教学的使用。
(三)优化课堂实施方法。提问是案例教学活动中组织和控制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好的提问能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有价值的信息分析案例和进行创造性思维,也有助于教师不断调控教学程序进而实现案例教学的目标。
学生“进入”案例情境之中,教师应立即设疑问难,要求学生剖析解惑。教师的设疑不宜将所有的问题一次全盘抛出,而应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否则学生难免产生厌烦情绪,失去“探究”的信心。教师设疑后,不能放任自流,主要有两个基本任务:一是巡回检查,了解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并对学生探究的进程等进行“微观调控”;二是指导学法,如指导学生选择分析问题的角度、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习相关的税收法规、系统地阐述问题,等等。这就为后一阶段的讨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税收筹划案例教学活动中的提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提问的内容应该对案例分析具有一定的启发性。问题的设计应该具有趣味性和预见性,要符合学生思维的特点。2、提问的结构应该具有关联性。案例教学的提问要尽可能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同时,组织一连串课堂提问,构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能够打开学生思路的“问题链”。3、提问的方式要多样化。通过直问、曲问、反问、激问、引问、追问等方式,将案例教学引向深入。
围绕案例的各种提问在税收筹划案例教学中的作用不仅表现为对课堂内容的组织上,而且在学生讨论发生过度发散的问题时,提问还可以发挥促使讨论回归主题、揭示各种困惑、链接相关理论的作用。
(四)强化案例讨论效果。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主体部分。从实践中看,案例教学这些功效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案例讨论的深入而展开,所以强化案例讨论在案例教学中举足轻重。课堂案例讨论分为两个阶段:
1、组织小组讨论——群体合作探究阶段。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获得了个人关于案例问题的见解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一阶段应鼓励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认识和见解,主要目的在于挖掘群体的潜能,培养合作精神。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讨论的效益,小组的规模应以4~6人为最佳,成员轮流担任组长,组长负责协调关系、记录讨论内容。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找出关键论点,相互之间的关系和问题;考虑备选的解决方案、可能出现的结果以及决定采取的措施。可以允许意见、见解有冲突、纷争,无须达成共识。在这一阶段,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合作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空间。
2、组织班级交流——自主学习互补阶段。班级交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全班所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是小组讨论的延续与深入,主要任务是解决小组讨论阶段遗留的有争议的问题。这一阶段学生可以进一步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这一阶段教师要特别把握讨论应沿着预期的轨道运行,围绕税收筹划这一主题,把讨论引导到问题的解决上去。同时,应引导学生更多地思考不同税种之间的相互影响,防止出现不同税种此消彼长,降低税收筹划效果的情况。
在这两个阶段的讨论中,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引导讨论的方向而不是内容本身。在案例教学中,老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不要在案例讨论时插入“专家”的建议或事实。重要的是让学生们表达各种观点和想法。学生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看法、知识和经验来评价和分析案例。在讨论中要强调讨论语言的术语化、讨论形式的文明化和讨论方法的灵活化,有效地将案例分析融入讨论过程中,达到通过讨论加深理解程度、增强分析能力的目的。
(五)深化归纳或演绎一般知识和理论。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归纳或演绎理论知识的阶段,这使得案例教学回归到教学的基本层面上来了。在这个阶段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总结评价过程中得到认知结构的调整与完善、情感的升华、能力的提高。一是对案例本身所蕴涵的税收筹划规律或原理进行总结和归纳,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相关问题的经验与能力,并点明这一理论或知识点在税收筹划课程框架中的位置,对该理论要进行详实地阐述,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用传统的合乎逻辑的演绎对一般知识做出抽象化概括,对案例教学起到“点睛”的作用;二是对学生在讨论阶段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对讨论中积极发言的同学给以肯定;对有独特见解的同学给予表扬;对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暴露出来的典型思维(正确的或错误的)给予合理的评价。
四、税收筹划案例教学课堂设计要求
完善的课堂设计是取得满意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为使税收筹划案例教学课堂设计尽善尽美,必须使整个课堂设计满足以下要求:
(一)案例教学法不能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案例教学的优势是明显的,但缺乏对概念、原理等概括化知识的批判性分析能力的培养;反过来讲,传统教学虽然有某些局限性,但传统教学连贯性强,对于税收筹划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学习,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税收筹划案例教学的实施要与整体税收学和财务管理学的教学环境相配合。要使案例教学充分发挥其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但教学案例本身质量要高,还要求教师具备相当广泛的知识背景、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技巧,并需要占用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这就需要课时安排上兼顾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并能在教学设施上创造条件。如果学校能够提供模拟仿真的环境,或在实际经济部门,如工商企业、税务部门或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建立一定的教学实习基地,教学的效果会更好。
篇2
关键词:吉林省;个人参与;第三次分配;慈善;研究报告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5-0062-02
1 研究背景
第三次分配作为市场的一次分配和政府的再分配的有益补充,得到了一定的关注。国外学者在对个人参与第三次分配的分析中,提出的主要理论有责任或义务论、利己论、利他论和多元动机论等,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而国内学者更多从我国情况出发,提出了道德论、儒学论和经济论等观点。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课题使用消费理论作为工具,融合各家理论,分析吉林省的实际状况,提出切实方案。在我国,慈善事业迅速发展,从非政府组织的自发行动到各方积极参与,如今上升到社会保障的层面,对社会收入再分配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经济总量缺乏竞争力,人均收入排名靠后,公有经济重新布局,民营经济初步发展,缺乏慈善氛围,慈善事业发展落后。本课题从自然人角度对吉林省的第三次分配问题深入研究,寻求解决之道。
2 研究意义
学术价值、理论和实践意义:学术价值:文章的理论依据是序数效用理论,首次使用无差异曲线等有力工具;分析问题时,首次把个人捐赠上升到第三次分配的高度去论述,这使得对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认识更加深入。
理论意义:课题抓住了现代收入分配的中心问题,即收入分配的贫富差距和公平问题;课题完善了社会保障理论,体现了十一届人代会总理报告在有关社会保障中提出的“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鼓励和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的要求;课题也是我省小康社会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第三次分配作为实现社会公平的方式之一,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力手段。
实践意义:第三次分配所关注的财富分配和弱势群体问题正成为我省高层决策者、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的重要议题,使本选题具有重要的宏观政策意义;本课题既从道德层面解释,也采用经济学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使课题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微观实施价值。
3 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和实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规范分析我省个人参与第三次分配的重要性。运用消费理论与个人参与第三次分配的行为相结合,构建实证模型,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与国外现状对比下,提出对策参考。
4 研究的主要内容
4.1 吉林省个人参与第三次分配的重要性及意义
第三次分配是将慈善事业上升到社会保障的政治高度和收入分配领域的一种提法。按照相关理论,收入分配被划分为四个层面。第一次分配是市场主导的初次分配。市场是第一次分配的基础,社会中的个体按照效率的原则,以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入得多少获得相应的报酬。初次分配是整个收入分配体系的核心。第二次分配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收入再分配。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参与收入分配,通过财政税收和政府支出满足教育、医疗卫生、国防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求。再次分配还涉及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也需要政府管理和干预。收入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的收入分配活动,是体现社会公平、纠正市场偏差的分配行为。第三次分配是以民间自发、非政府组织参与的收入分配方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慈善行为。第三次分配是对前两次分配的有益补充,在前两次分配无法起作用的领域或者失灵的地方发挥调节作用。第四次分配是指超越道德限制,违反法律约束的分配方式,包括、灰色收入、流氓滋事、坑蒙拐骗等行为,其典型特征是以非法占有他人财富为目的的分配方式。第四次分配方式是游离于社会收入分配体系之外,与前三次分配格格不入,应该被限制和取消的畸形收入分配。
吉林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人口密度不大,GDP总量居中等偏后,人均捐款数量不足全国平均数的一般。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一个省份,吉林省却属于农业大省,工业体系陈旧、设备老化、机制缺乏活力。在这种情况下,吉林省缺乏慈善氛围,慈善组织不多、慈善方式单一、民间自发慈善数量较少。然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慈善作为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剂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省积极发展慈善事业,构建各方参与的慈善分配方式,完善我省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农民就业、医疗、养老等问题同其他省份一样落后于城市居民的保障水平。在吉林省惠农政策和反哺政策下,农民收入年年增收,但仍有部分人口收入偏低,因病致穷、因病返穷现象突出,农村社会福利缺失难以迅速弥补。城市居民中也有部分人口收入低下,就业不足,靠政府救济政策、低保政策过活。另一方面,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开发,吉林省获得国家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政府改变观念,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经济重新焕发活力。吉林省政府制定了各产业跃升计划,打造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鼓励发展民营经济,建立产业园区,鼓励创业,一部分人脱颖而出,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聚集了一定的财富。在吉林省二元经济结构下,这种收入差距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可见,发展吉林省个人参与的第三次分配对缓解收入不均、消除仇富心理、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起到助力。
4.2 吉林省个人参与第三次分配的特点及动因分析
吉林省慈善事业的发展与其他省份的发展有着不同的特点,想要寻找发展吉林省个人参与第三次分配的对策和建议,必须要认真研究吉林省自身的具体情况,参考其他国家和省份的做法,借鉴企业实体慈善的措施,深入分析吉林省自身的原因,从而得出解决之道。
从参与第三次分配的两个主体,自然人和法人之间发现特点。吉林省个人参与第三次分配问题排除了企业慈善的讨论,但是二者之间仍然有共性和个性。比如企业在进行慈善捐赠时,要进行税收筹划,企业要在慈善捐赠和缴纳税收之间作出准确的计算,哪一个是对企业效益,包括直接的经济效益和间接的社会效益来说最有利,企业便会作出相应选择。同样,个人在进行捐赠时也会进行效用最大化的考虑,是把钱捐出去还是用来消费,哪一个能带来更大的效用,就会作出相应的选择。当然,自然人和法人进行慈善的区别还是很大的。最起码,法人是以可计量或者可估量的效益为依据,而自然人是以主观效用为依据。在其它方面也有较大区别。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吉林省个人参与第三次分配的特点。我国慈善事业拥有者悠久的历史,《孟子》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都有着朴素的慈善理念和思想。我国传统上把慈善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积累功德的做法,官宦地主开棚施粥、宗教捐赠等都是代表,把慈善上升到一种收入分配方式,甚至社会保障体系中一个部分还是近几年的事情。西方慈善事业不仅起源悠久,而且慈善捐赠的数额和规模之大,涉及的领域之广,对社会经济、民主政治影响之深都是现今我国慈善事业无法比拟的。美国是西方国家中慈善事业最发达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像美国那样,曾将诞生出 那么多伟大的慈善家,如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卡内基捐献的资金相当于当时美国财政收入的一半,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善款甚至比一些小国家的GDP还要多。
结合吉林省的实际情况,可以得到其独特的慈善现状特征,与企业和西方国家进行对比,可以得到借鉴和启示,对吉林省个人参与第三次分配的行为进行原因探讨。当然,建立在消费理论上的慈善模型对慈善的影响因素可以寻找理论支撑。
4.3 提高吉林省个人参与第三次分配积极性的对策和建议
基于消费理论的吉林省个人参与第三次分配模型中对影响个人慈善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这种从理论上的依据可以结合吉林省省情寻找到适合的发展慈善事业的解决方法。
消费理论并不与其他慈善理论相矛盾。慈善说中有利他论一说,认为当个人大公无私,心系天下时,对低收入者的慈善行中,专门利人,毫不利己。这种学说中其实也包括了消费理论,在模型中,每个人进行支出时,都会对自己的各种选择进行比较,只有当效用最大时才会选择支出。所以,当面临慈善或者看一场电影时,如果慈善支出能够带来比看电影更大的效应,这个人自然会选择慈善行为,看电影会给人带来视听享受、心里愉悦和感悟等效应,慈善也会带来心理的满足和帮助别人的幸福,看电影是消费,慈善也是消费,只不过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偏好而已。
慈善并不是人们被政府强制下的产物,应该是人们自然地选择。慈善的绝大部分应该来源于普通百姓,而不是高收入者,这在美国已经得到了数据支持。在吉林省,残疾人组织的“心语协会”成为吉林省民间非政府组织的榜样,吉林市普通女司机甄一菲在“开心辞典”中应得的几万元钱全部捐给了疾病患者,并从此走上了慈善之路。慈善事业是以普通大众支撑起来的大厦。如果把慈善作为公共物品来看的话,按照国外的实验,课题组也做了相应的小实验,在学生中给每个人10张券,每张券都代表着一定的收益。如果把券交给组织者,那么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5元钱,如果券最终保留在手中,那么只有拥有券的人获得5元钱。在给学生讲明了规则后,经过实验,虽然大家知道如果想要处于收入的最高端,保留的券越多越划算,因为别人把券给了组织者后,自己也可以获利。换句话说,如果自己保留了10张券,而别人把券交给了组织者,最后这个人将会是收入最高的人。当然,如果每个人都把券交给了组织者,大家获得的收入一样多,而且是最高数量。试验的结果既没有出现全部把券交给组织者的现象,也没有发生每个学生都自己保留了全部的券的情况,而是介于两个极端之间,绝大部分同学都是捐出了较少的券,而保留了多数的券。可见,如果把学生捐出券看成是慈善的话,在没有强制力干预下,人们还是会主动进行慈善的,关键要看怎么引导和宣传,让人们认识到慈善的意义。
总之,将消费理论与其他慈善轮相结合,通过公共物品的实验,发展吉林省个人参与第三次分配的建议呼之欲出。通过制定税收制度、营造慈善氛围、培养慈善偏好、增加收入政策等都会对吉林省的慈善事业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裴子英,张立巍.吉林省卡内基式慈善事业的发展研究[J].科技信息,2009,(18).
[2]刘俊.企业集团公益性捐赠及税收规划[J].科技信息,2009,(28).
[3]张立巍.基于消费模型的吉林省个人参与第三次分配问题研究[J].江苏商论,2009,(8).
- 上一篇:会计核算一般工作流程
- 下一篇:中小企业的税务筹划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税收筹划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