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的核算职能范文

时间:2023-09-08 17:32: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的核算职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会计的核算职能

篇1

【关键词】核算型 管理型会计 职能转变

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日,会计的核算准则也不断地在进行改进,所以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企业的会计要将机遇抓住,使得会计工作的职能充分延伸和发挥,并逐渐的向管理型会计转型。

一、管理型会计

以记账、算账、报账等基础职能为前提,应用一些会计的手段和方式,对核算会计提供的财务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这样就能参与到企业的管理活动当中,也能将会计的决策、分析、控制、预测、监督的基本职能充分地发挥出来。管理型的会计不受传统的核算型会计的观念制约,融入了现代数学、现代的管理科学等内容。能够提供有力的条件促进企业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管理型会计能够适应市场和企业经济的需要,能够依照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对财务进行控制、对风险进行分析,能够为企业的管理人员提供相关的财务信息、管理信息,还能将市场的竞争力以及经济效益提高[1]。

二、向管理型会计的职能转变应注意的要点

(一)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机制得到完善

作为企业,要转变自身的观念,根据国家的相关规企定,使得业的财务管理机制和考核的标准得到完善,让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以及财务控制得到强化,以及管理型会计能够将预测、控制、分析、监督等职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严格地进行审核预算的工作,使得预算管理分析得以强化,要加大检查监督的力度,让集团的经营决策和集团财务的管控能力不断提升,并让集团的监管系统同资金系统不断地完善。统筹兼顾效益与成本、发展与风险、规范与效率、防范风险、夯实基础,构建财务管理的规范体系[2]。

(二)使得管理财务的素质提高

财务管理人员的从业能力以及素质就是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变的前提和基础。所以,第一,企业要定期地开展一些业务的培训活动,针对性的对员工进行培训。企业要积极鼓励从事财务工作的员工参加会计的职称鉴定,这样也能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财务管理队伍。第二要将电算化有效地应用,应用电算化除了能够使得工作的节奏加快,也能够将财会的工作效率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财会人员能够从频繁的手工操作解放,使得财务管理得以强化,探索出更多、更好地管理方式,也能将更好地管理财务经验总结出来。第三,作为会计的管理人员,要及时的对财务规律进行总结,这样才能在第一时候发现不足和问题,要对财务风险认真分析,并将相应的应对措施提出来。最后一点,企业要让自己的员工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并使得他们能将责任意识树立起来。与此同时,企业要深化改革管理体制以及经济体制,根据管理型会计提供的管理信息以及财务信息,及时对经营策略以及管理制度进行调整,为推动企业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做出实质性的努力,另外也能够为管理型会计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3]。

三、管理型会计的工作职责

(一)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分析大量的信息,选用科学合理的方案对某一个特定的问题进行解决,这就是管理型会计的决策职责。为了能够保证各项制定的决策能够在实施当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管理型会计需要制定预算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能够将现有的资源有效地使用。从实际情况出发,依照现有的资源在不同时期的特征,比如对烟卷销售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的最佳分布进行分析,市场供需之间的一定差异及时掌握,科学合理地配置不同规格、不同价类的烟卷,使得品牌能够保持健康发展的态势。

(二)对财务信息进行科学分析

将企业的财务信息作为基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及时地发现管理当中的问题,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进行评价。科学合理地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走向,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就是财务分析[4]。财务分析重视国有资产的管理、能对企业的资产进行有效监督,也保障了资产的运行安全,通过分析财务核算的方式,能够使得集团资源资产配置方式得以优化[5]。

四、结束语

这几年,要想企业得以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改革。所以,企业要将多元化的企业经济运行的分析制度建立起来,要使得管理型的会计能够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管理职能,强化经济运行的监控,将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运行效率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立群.浅议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的转化[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08(1):148-149.

[2]w秋颖.关于会计职能转变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0,29(36):3-4.

[3]李杰.会计在企业管理中职能转变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4,12(20):142,144.

篇2

一、将有关项目转交给国家规定的职能部门经办的会计核算

(一)无偿转移财产、物资的核算。在转让学校、、疗养院、养老系统等主要由国家规定的专门职能部门经办的项目时,应按照整体移交的办法进行转让。同时,接受单位往往由于政府行为或者资金等原因而不支付款项,采用无偿转移。而企业从经营与经济效益出发,愿意无偿转移时,可按无偿转移方式办理移交。

1、对各类学校办理无偿移交的核算

(1)对校舍等固定资产办理无偿移交的核算。企业购建学校校舍等固定资产时,作为非经营用固定资产核算,具有帐面价值。在办理无偿移交时,应该以其帐面价值冲减企业“实收资本”中的“国有资本”项目。具体核算时,要根据企业以前对附属学校进行核算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对原附属学校采用独立核算,定额拨款方式,其学校的固定资产等设施通常是不折旧的;如果对原附属学校直接纳入企业总体核算,其固定资产则已经折旧。

例:某企业在资产重组时,将原附属小学无偿移交给当地系统,该校固定资产为280万元,已提折旧80万元。其帐务处理为:

借:实收资本——国家资本 2000000

累计折旧 800000

贷:固定资产——非经营用资产 2800000

如果该企业对其资产未计算折旧,则全部冲减实收资本。

(2)对学校常用物资移交的核算。学校常用物资如办公用具等,企业在购买时已经按制度规定列入“营业外支出”中核算了,现在办理移交时,除了履行相关移交手续外,只需要冲减备查簿中的有关责任帐项,不进行其他核算。

2、对医院、疗养院等办理无偿移交的核算

(1)对医院、疗养院等固定资产办理无偿移交的核算。企业购建医院、疗养院等固定资产时,已作为非经营用固定资产核算。但是,医院、疗养院的固定资产购建资金是用的企业集体福利资金-“公益金”,该资金使用以后,必须结转到“盈余公积——一般盈余公积”中;医院的固定资产等设施通常也是不计算折旧的;如果对原附属医院直接纳入企业总体核算,其固定资产则已经折旧。

例:某企业在资产重组时,将所属医院无偿的移交给当地卫生局,该医院固定资产为350万元,未计提折旧。其帐务处理为:

借:盈余公积——一般盈余公积 3500000

贷:固定资产-医院3500000

如果该企业的盈余公积已经结转到实收资本时,上述分录的借方应为“实收资本——国有资本‘。

(2)对医院常用物资移交的核算。医院常用物资如办公用具,药品等,企业在购买时已经按制度规定冲减“应付福利费”,办理移交时,除履行相关移交手续外,不进行其他核算。

(二)有偿移交的核算。有偿移交主要是针对固定资产和相应物资。

1、对学校的资产进行有偿转让。学校校舍等资产如果进行有偿转让,实际上是对单位固定资产的出售,需要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进行核算,清理中的净损益,列入营业外收支。

对学校常用物资通常用无偿移交方式,如果需要适当收费的,冲减原列支的“营业外支出”。

2、对、疗养院等办理有偿转让的核算。对医院、疗养院等资产有偿转让,也需要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进行核算。但是,清理中产生的净收益,列入“盈余公积-公益金”中。

对医院、疗养院常用物资通常用无偿移交方式,如果需要有偿转让的,应该将收到的款项记入“应付福利费”的贷方。

二、与其他单位联合经办有关项目的处理

与其他单位联合经办的项目,如职工培训、职工疗养等,其会计核算应该根据联合经办的具体方式而定。如果是合作举办项目,发生对该项目的投资应在“长期股权投资”中核算,派出员工或者疗养的费用,列入“管理费用”中,合作办项目产生的收益,作为“投资收益”处理;一般性的联合举办职工教育培训等,应该按照以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而确定的费用扣除其组织费以后,列入“管理费用”中。

三、成立专门独立的实体经营的会计核算

将属于服务项目,如宾馆、招待所、饭店、商店、职工食堂、康乐设施等剥离出来成立专业的公司,各公司应按照独立法人实体核算。在剥离时按投资会计处理。

剥离时,将归属与这些部门的财产,包括服务设施、办公用品、材料物资等进行盘点清理,确认其价值后,作为向这些子公司的投资。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原材料(等)

职工食堂和康乐设施等集体福利设施,如果企业原来是用“公益金”购置的,在作了上述会计分录后,还应作一笔会计分录:

借:盈余公积——般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公益金

投资以后的核算按投资准则进行会计处理。

四、作为附属的非主营业务经营项目核算

作为附属的非主营业务经营项目的剥离方式,并不改变企业原有财产的隶属关系,只是改变了企业内部组织管理方式。因此,这种剥离方式应该强调对其采用简易的自负盈亏的内部核算管理,对其剥离以后的核算,在“其他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支出”中核算。特别注意,对这些部门剥离后,企业中各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相互服务,应该制定合理的企业内部服务价格,并办理内部结算。内部服务的会计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其他业务支出(等)

贷:其他业务收入

篇3

前言

随着电子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行业区域规范的不断细化,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高素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对培养方式的不断探索和改良。高职教育中,会计电算化以企事业单位工作中具有较强财务工作技术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为己任,体现了现代社会经济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高要求。在能力为核心的视角下,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改革刻不容缓。

一、多元化发展教学方式

(一)互动式教学的应用

传统教学模式下以教师单方向的传授知识为主,现代教学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的培养[1]。互动式教学的引入是实现从教师教学生学到学生主动学的转变过程,兴趣对知识获取的影响作用比灌输的方式更加有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反馈没有充分的注意、学生对教师传授的知识没兴趣、不爱听,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的启发式教学,从模拟会计工作环境中的工作活动来体验知识原理,通过实践进行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利用掌握的知识理论进行教学案例设计等,通过这些实践能力的提升达到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师生互评能促进师生感情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学生对自身知识水平的了解与提升。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具有阶段性,通过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活动的总结回顾,对学生的能力影响效果并不明显[2]。互评模式不仅能做到传统模式的阶段性总结归纳,更能促进师生双方的共同发展,通过评价反馈发现自身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才能共同提升会计电算能力。

(二)践行理论与实践并重

传统教学中对理论的系统构建固然重要,但对实践能力的忽视教育容易造成纸上谈兵,对理论的系统培训是技能发展的前提,但理论只有在实践应用中才能真正变成自身技能[3]。现代社会对会计人才实际工作能力要求从毕业就应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这种能力的养成必须通过多次重复训练,单靠理论的死记硬背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应在理论记忆与理解的基础上,融入实践教学的不断练习,用实践能力解释与深化理论知识,加深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体验的记忆。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实际工作中的技能锻炼,针对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建立专门的实训基地并加以完善,配套专业化、现代化的实训模拟设施,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未来工作环境的学习环境与实践场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能力提升的角度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

二、重点改革师资队伍建设

(一)以岗定职择优选择教师

以岗定职能真正实现教师人才的人尽其才,贤者居之的竞争环境,对优秀教师人才提供了更多发展空间。目前教育一线的会计电算化教师多为刚毕业就投身教育的的教师,缺乏在一线财务工作中的锻炼与发展,繁重的教学任务使这些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财务实践工作,造成理论与实践能力发展的不均衡。所以,高职教育应注重教师理论与实践双重知识技能的提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双重知识保障。

(二)完善规章制度,科学实施奖励与惩罚

规章制度的完善能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起到一定程度的规范作用,明确教学中的必要举措和必须规避的教学活动,对具体事项进行约束管理,能够真正发挥监督、制约作用,保障教学质量和教学规范性。教师队伍的建设也离不开奖励与惩罚的重要作用。只有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才能促进教师队伍的良性竞争,让教师能真正做到会计电算化知识的实用性技能传授,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财务工作人员会计能力的要求。

三、构建科学的考评体系

科学的考评体系由实施等级制考核来衡量学生技能水平、通过就业率高低检测、创造的价值判断共同构成。高职教育中的会计电算化教育应配合等级制考核来对学生的技能应用水平做充分的考量,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了解程度考评的纸质考核,更是对综合应用能力的多角度考核。就业率的高低、创造价值的多少都能反应学生实践能力的高低,实践是会计工作技能水平提升的唯一出路,高职教育教学中对电算化会计人才的培养应结合科学有效的考评体系对人才进行能力提升式教学。

篇4

1、会计核算职能,又称会计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2、会计监督职能,又称会计控制职能,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二、会计职能之间关系

篇5

关键词:施工企业 会计集中核算

会计集中核算指的是在经济主体不变的基础上,由工程公司或是集团公司设立会计核算中心,以“统一开户、集中管理、分账核算”为原则,将分支机构内部发生的所有会计业务统一集中到会计核算中心进行处理的一种核算方法。会计集中核算集会计核算、管理、服务、监督于一体,促使会计业务决策者和执行者相分离,对企业财经法规的遵守、会计工作效率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施工企业推行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

(一)有利于会计业务决策者和执行者的分离

会计集中核算对会计业务决策者和执行者间的分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以往,企业内部时有发生的会计做假行为,主要是由会计业务决策者,也就是由企业领导的行政干预造成的,在推行会计集中核算方式后,会计业务从企业内部处理转为统一由会计核算中心进行处理,而会计核算中心会计人员的从属关系也和企业完全脱离,从而使企业领导无法直接影响到其行为,更不用说指使其造假。以往,会计监督职能和财务审批职能统一由企业行使,在推行会计集中核算方式后,会计监督职能转由集中核算中心行使,因而,其会计人员即使想要造假却也不能去做。同时,企业在推行会计集中核算方式之后,会计凭证全部由会计核算中心统一处理和保存。依据会计稽查制度的有关要求,稽查人员需要对存在可疑性的会计凭证进行凭证出具单位的再次核查,这样有利于排除作弊、作假的可能性。

(二)有利于财经法规的遵守和落实

首先,会计核算中心严格依照有关财经法规进行会计处理,有利于在会计资料处理前及时发现违法违纪行为,各项财经法规政策的落实也可以在有效地保证企业基本费用支出的基础上,将费用支出范围与标准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其次,会计集中核算能够促进政府“阳光采购工程”在企业的有效施行,因为会计核算中心对企业应该纳入政府采购却擅自进行采纳的相关会计事宜,一律拒绝报销,从而使得企业自行采购的活动无法执行,促进了财政政策在企业的落实。

(三)有利于从源头发现和治理腐败

施工企业在推行会计集中核算之后,核算中心会计人员会对企业的日常会计行为进行监督,严格遵照有关的财经法规和政策进行会计业务审核,可以将治腐关口有效地往前推移,对遏制浪费、挥霍、侵占及挪用等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施工企业推行会计集中核算的前提条件

(一)明确的产权所属关系

明确的产权所属关系是施工企业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的必备条件,企业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应该理清集团企业的产权所属关系,特别是和下属修建、施工等子公司间的产权所属关系,明确集团企业内的机构设置,并形成清晰、明确的集团架构树。集团企业的账户设置、报表合并均是建立在明确的产权关系基础上的。

(二)统一的会计核算系统

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会计集中核算效果,需要具备统一的会计核算系统,该系统应该能够保证会计集中核算的上下统一性,并且保证应用的是同一会计制度和核算细则。统一的会计核算系统还需要具备可供用户远程登陆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硬件与网络条件,具有高效完成会计数据集中的功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提倡企业直接从手工式记账过渡到会计集中核算,否则可能在会计集中核算的推行过程中造成很多难以确定的问题。

(三)充足的人员资源

会计集中核算在施工企业的推行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对企业的影响也很大,所以,要想获得良好的实施效果,企业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设置专门的会计机构,并配备足够的人力资源,全方位地给予支持。

三、施工企业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正确认识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在推行会计集中核算的过程中,施工企业应该正确认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关系,实现核算会计向责任会计的转变。当前,很多施工企业的核算会计无法做到对企业内部资金运作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与事后评价,只是起到了相当于“出纳”的作用。施工企业的核算会计是连接会计核算中心与所发生的经济活动的纽带,而责任会计才是有效连接施工企业经济责任和核算中心管理职能的枢纽,可以为会计核算中心的监督职能提供坚实的支持。

(二)建立兼具服务和监督职能的会计核算中心

施工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在对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制定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并建立会计核算中心账务系统。首先,会计核算中心应该注重会计管理职能的建设,加强对预算资金的管理,确定所要支付的资金是否符合财政政策的有关规定,并注重预算执行信息的反馈工作;其次,会计核算中心应该为施工企业提供信息预测方面的指导,实现会计事中监督的职能;第三,会计核算中心应该能够及时地位企业决策层领导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资料,及时分析资金动向,并做好会计的事后评价工作。另外,施工企业需要会计核算中心的员工具备丰富的业务经验和专业素质,采取有效的奖惩机制,鼓励会计人员提高服务质量,统一服务与监督职能。

(三)建立高效的会计监督系统

有关资料显示,会计核算中心过分重视施工企业的记账报账业务,而忽略了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为此,可以考虑在会计核算中心构建计算机远程操作系统,对用款审批权限进行核查和监督,实现会计的日常具体核算向公司宏观财务管理的转变。这不仅有利于施工企业随时通过计算机系统检查项目或是事项的会计核算状况、资金使用状况以及固定资产的变化信息,还有助于企业的宏观资金调控,促进企业资金利用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任改变.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在实践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10

篇6

一、核算中心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核算中心在机构设置上存在的问题

一些单位的核算中心隶属于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核算中心的工作职能不能充分发挥。核算中心隶属于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在工作中就要受到财务管理部门的影响,体现财务管理部门的意图,这样容易形成财务管理部门代替核算中心行使职能,违背了核算中心成立的初衷,形成产、供、销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职能、职责划分不清,不利于企业内部的控制和核算中心职能的发挥。

(二)核算中心在核算范围的确定上存在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大部分企业的核算中心都隶属于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核算中心的核算范围大部分也是由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确定,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有些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往往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只将一小部分固定性支出(如人员工资、电费、电话费等)纳入核算中心核算,而将一些灵活性大的支出(如业务招待费、企业教育培训费等),留到财务管理部门,使核算中心不能全面核算所属单位部门的财务事项,形成一个单位在两处核算费用的现象,给企业管理者对所属单位的监督、管理造成一定的难度。

(三)核算中心的业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核算中心是将企业所属单位的财务及银行账户撤销,统一纳入企业的核算中心进行核算,所属的单位较多,如何快捷、准确、明晰地提供有关的财务信息,充分发挥核算中心的核算、监督、服务的职能,也是强化核算中心管理的重要问题。

(四)会计核算与财产物资管理相脱节

集中核算将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进行了集中,而对实物、资产、合同等需要反映的经济事项分散在单位,造成会计管理职能难以深入,虽然强化了会计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但弱化了会计管理职能。给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如果不加强对所属单位财产物资管理,又将造成新的腐败之源。

二、保证核算中心高效运行的建议

(一)成立总会计师领导下的财务管理中心和会计核算中心,将管理职能与核算职能分开,使财务管理中心侧重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中心侧重实际核算

为了能从源头加强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中心主要职能是通过对采购、生产、销售成本的分析,制定各项成本计划和产品的销售价格;通过对资金使用效果的分析,进行企业资金的筹集,制定资金管理办法,制定企业的财务管理办法等,而核算中心则主要是对会计事项进行核算、监督,并执行企业的财务管理办法以及成本计划和产品的定价。

(二)建立由总会计师或企业的管理部门确定核算中心核算范围的机制,保证核算范围的相对稳定

在核算中心的核算范围确定上,应该由企业的管理部门或总会计师进行确定,而不是由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确定,同时企业管理部门应该从客观、实际出发,以方案或制度等文件的形式,明确规定核算中心的核算范围,并保证核算范围的相对稳定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工作中的核算范围划分不清,财务管理部门代替核算中心或核算中心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的现象,而且使核算中心的工作有所依据。

(三)规范核算中心业务,强化内部管理

(1)加强预算管理。预算的制定和执行应分属两个不同的管理部门,这样才能起到监督、制约作用,使预算更加具有客观性。同时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要相互协调,相互沟通,要建立预算的修订制度,使预算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具有指导作用。(2)加强费用要素管理。建立工资管理台账,使工资管理规范化,加强了工资的事前监督。建立办公用品备查账,监督和管理办公用品的采购和使用,在各部门采购消耗性的办公品到核算中心报账时,同时要提供一份与所报办公用品明细相同的采购名细表,核算中心审核完毕后,分部门建立办公用品备查账,下次发生时,在审核办公用品的采购是否合理时,同时与办公用品备查账进行对照,看是否有突击采购,虚开发票的现象,同时也从数量上对单位使用办公费用进行监督,促进各部门例行节约,避免各部门大量采购办公用品的现象的发生。(3)加强业务流程管理。建立一套由总会计师、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财务核算中心、各部门领导、部门报账员共同管理的财务管理体系。

(四)核算中心内设财务稽查人员,负责对大批量的采购进行核查和对金额大的资产购置进行认证

加强财产物资的管理,避免资产流失与浪费现象的发生,并对各单位实物资产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盘点,对往来款项也要及时清理,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篇7

【关键词】建筑企业;会计集中核算;质量;关键

一、建筑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必要性

随着建筑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很多公司也成立了分公司,在这个情况下,会计集中核算的管理模式就更注重实效性与科学性,这对理财能力的提高、会计监督职能的强化等方面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对于会计行为的规范化、会计工作效率的提供等各方面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二、预算管理不健全

1、预算管理规范性与整体性很缺乏

在施工企业中,预算管理工作往往得不到重视,施工企业通常在年初时根本没有对全年财务收支与项目进行预算,一到年底经常出现实际开支超额的情况;项目的施工可行性未准确预算以及财务管理未做好前瞻性预算,与市场的变幻步伐无法协调;年度预算以及现金流的预算等方面未能体现出全面整体指标值,甚至有部分施工企业只进行公司总部费用的预算,不管分公项目部的费用预算。

2、不完善的内控制度

施工企业通常采取的是“资金风险转移、分包转包、收管理费”这一模式来经营的,这个模式受到了市场因素制约,缺乏统一可行的核算标准与项目结算的规范。所以导致了单位内部监督体制的弱化,让会计的监督职能执行难度越来越大。造成了某些施工队利用材料费、劳务费、运输费等票据进行超前支取相关项目的资金,导致新的监管隐患。

3、项目管理与会计核算相脱节

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以进度、质量、安全为“主抓”,而会计的“报账、算账”工作是围绕着项目管理中心进行事后的机械作业,会计管理职能难以深入,导致项目管理与会计核算出现了真空状态。

4. “三乱”现象突出

所谓三乱主要指银行开户乱、账户设置乱、会计档案乱。很多建筑公司,每开工建设一个项目便设立一个银行结算账户、设置一套财务账册,有时一个会计需兼做几个项目的账务核算,如此便脱离了工程项目的实际业务工作,难以实现事前的监督与过程的控制职能;出纳管理着数个银行账户的票证及现金;会计档案资料零乱堆放,时常分不出某个项目的会计凭证。

5.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统一性

施工企业各个工程项目各自为政的现状,不但影响了会计工作效率低下,也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口径不统一、会计核算资料不完整不及时的现象。

三、提高会计集中核算质量的措施

1、建立起完善的核算机构与制度

要想建立起规范完善的核算体制必须要先成立起会计核算中心,还要制定出完整可行的一套核算管理体系,这是表现会计工作的效率的前提,也是施工企业做好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基础。施工企业应该针对自身不同的特点,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建立起企业的会计核算中心相关的账务系统,必须采用工作责任制、管理程序完善等措施来制定合理的会计集中核算的管理制度。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中心所做的工作应该建立于责任定位清晰、会计主体的明确化基础之上,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与业务能力。根据财务的事前预估、会计过程的监控以及数据决策的分析三阶段设立相应工作的岗位,作为外派到分公司以及工程项目的会计人员应该履行好会计监控的职能。另外,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也应该到二级单位经常调研了解财务状况,与此同时发挥好审计监察人员职能,有他们承担财务支出真实性审核的工作。立足于电算化、网络化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远程报账、查账等功能系统,充分发挥报账会计的工作能力,转变核算中心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能,实现财务数据资源在企业总部、分公司、工程项目之间的自动化、共享化。

2、 会计核算中心发挥服务与监督职能

会计核算中心要从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变,加强预算资金支付的事前控制,并着重预算执行的信息反馈工作,在决定资金支付之前应确定是否应该支付、如何支付,是否符合有关政策规定、占用何种指标、列支何类科目等。核算中心应真正实现会计的事前预测指导、事中监督控制之主要职能,为决策领导层提供及时、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对于审批手续不齐全的、超出预算范围的、违反规定的财务收支,应当予以退回,或要求补充、纠正;对于缺乏真实性、以虚假发票套取资金的,坚决予以制止。

3、报账会计合理的业务管理

报账会计应该是由集团公司的财务部委派,他们的人事关系也不过属于被委派的分公司或者工程项目部,主要是负责报账单位对于日常费用报销支付与对相关部门的经济业务进行监督控制的工作。报账会计必须持有会计上岗证,根据事情登记经济业务的台账,针对报账单位的会计事项进行合法审核,向会计的核算中心进行报账且说明有关的经济业务票据真实状况等等。集中核算之后,公司现金流的管理以及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管理等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公司财务部与核算中心平常应该加强报账会计的业务技能方面培训,提高他们思想政治的觉悟以及法制教育。

4、实行集中核算后将各部门工作合理衔接与配合

(1)和预算编制的部门配合并加强预算管理的工作。建筑企业在全面实施预算制度后。可以设立预算的领导小组等专业机构,专门实施组织好预算管理的工作。对于预算的编制、分析、执行、考核等每个环节都加强管理,及时分析与控制预算的差异,采用改进措施来确保预算的执行,最终做好总预算的综合平衡、分析以及考核等工作。(2)划分核算中心与各报账单位的职责,实现会计责任制。施工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必然会产生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相分离的局面,因此有必要建立责任会计运行模式。责任会计目前主要采取结算、责任审计等方式进行,为了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应进一步研究财务报账会计向责任会计转化、融合的问题,使之对资金运动和经济活动起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的作用,成为联系会计核算中心与具体经济活动单位的枢纽。在施工企业实行责任会计应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为出发点,依据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设置一套既便于日常操作又便于财务管理需要的运行体系,从而不断加强会计集中核算制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把握好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双重职能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企业中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是必要的,但是目前在这方面存在了失真、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只有采用合适的措施来解决或者预防这些问题的产生,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会计集中核算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尹淑萍. 浅谈会计集中核算在施工企业中的实施[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04).

[2] 郭伟. 浅议施工企业集中核算[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6).

篇8

关键词:企业会计集中核算会计核算中心

会计集中核算是指通过建立统一的会计核算中心,在资金所有权、使用权以及财务自不变的情况下撤销本单位内部会计机构和会计岗位,将会计核算工作交由会计核算中心处理,并履行会计监督职能。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规避和控制企业风险、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本文对加强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对于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施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益

企业内部由于进行独立的资金管理,易出现资金短缺或资金闲置的状况,从而导致资金无法得到优化配置,致使资金使用效率偏低。此外,部分企业内部存在随意性投资和资金体外循环等问题,使企业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所以,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已经势在必行。而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可以将企业全部资金进行集中化管理,对资金实施统一调配,加强对资金支出的审批监管,降低资金使用成本,这对于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有利于规避和控制企业风险

通过实施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建立统一的财务集中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使企业直接了解和掌握企业内部业务交易情况,确保所有交易事项具备足够的透明度。这样有利于企业内部履行监督职能,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有效地规避和控制企业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三)有利于企业全面实施预算管理

实施企业会计集中管理与核算制度,可以提高企业预算管理的执行效率,强化对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管理与监控。一旦企业下级单位在执行预算时出现差错,便可将信息及时地反馈到企业管理层,企业管理层立即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从而杜绝下级单位盲目、随意使用计划外的资金。

(四)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可以将企业的日常业务与资金使用归为会计核算中心进行集中处理,有利于企业在宏观上协调和控制各项经济活动的有序开展。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将企业资金账户进行统一管理,可以从根源上杜绝基层管理者出现、私设“小金库”等违法乱纪的行为发生。与此同时,会计人员独立于各单位进行日常会计工作,可以使会计监督职能得以充分发挥,对基层管理者独断专行的不良工作作风起到了一定遏制作用,从而促使企业管理更为规划化和制度化。

二、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对会计集中核算的认识不足

当前,大部分企业尚未明确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具体职能,只是一味地认为会计核算中心是对企业进行统一算账、记账的部门,这种认识上的不足,会导致会计集中核算所拥有的多种职能不能得以充分发挥。此外,部分企业对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存有抵制和消极应对情绪,认为会计核算中心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进行了越位干涉,这种错误的认识,使得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不能得以顺利开展。

(二)会计核算的准确性较低

由于会计核算独立于各单位,所以容易造成会计核算与单位财务管理相脱节,会计核算中心对各单位的开支项目和具体业务以及资金性质、来源、用途不能完全掌握,尤其是对单位的各项专项经费的使用及单位间的往来款项毫不知情,致使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不高。

(三)会计监督不全面

会计核算中心对企业费用、支出原始凭证合法性、合理性和真实性的审查是建立在企业管理者签批和保障会计审查的前提下进行的,但是由于实施了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从而使会计主体与会计核算相分离,致使会计核算中心只能审查凭证的规范性,而对其真实性和合法性难以考究。这就容易使某些不法之徒利用这一漏洞,将大量原始凭证虚列为单位正常业务支出而套取现金,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四)会计集中核算中的职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在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之前,会计的职能包括监督、分析、预测、核算、决策等,而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由于会计核算中心会同时处理多个单位的账务,所以对被核算企业的具体业务活动情况不能确切掌握,只单单强调了会计监督职能,弱化了其他会计职能,致使会计集中核算的工作效率不高。

三、加强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对会计集中核算的认识,营造良好的核算氛围

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是加强企业会计管理和资金管理的有效措施,对于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遏制企业管理层发生腐败贪污行为、消除其不良的工作作风具有重要作用。首先,企业核算管理中应做好各单位的宣传工作,使其提高对会计集中核算的正确认识,明确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职能;其次,提高各核算企业负责人对会计集中核算的认知水平,让其认真学习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及制度,使其真正认识到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有利于企业深化财务管理改革;再次,各核算企业应严格执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做好本单位的日常管理和结报工作。

(三)规范会计集中核算的工作流程

建立统一的会计核算标准,使会计集中核算工作流程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这也是构建和实施会计集中核算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 统一、规范会计核算方法

企业应在遵循会计相关准则、制度的前提下,制定符合统一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核算方法,并让各单位的会计核算部门严格执行,从而避免出现各单位经济业务相同,却由于会计处理方法不同给企业会计核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 简化、规范业务流程

首先,企业应统一各单位的经营管理理念以及业务处理流程,避免由于各单位基层管理者变更而导致业务流程的变更给企业正常经营带来负面影响;其次,企业应统一财务报表合并流程,以实现母子公司的直接合并;再次,企业应重视和规范关联交易的核算流程。

3、 建立标准化项目集中审批管理制度

为了有效防止各单位在会计业务处理上存在偏差和失误,企业应对标准化项目建立和实施统一的标准化体系,实现对会计科目、往来单位、现金流量、财务报表、物料、资产类别等事项管理的规范化,这样不仅有利于确保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而且还可以满足对外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

(四)加强内外监督控制力度

实施企业会计集中核算,会将企业所有资金进行集中管理,这样导致会计核算中心资金管理的风险也随之增大,所以,必须在会计核算中心建立有效的内部制约机制,力求达到规避和控制风险的目的。首先,会计核算中心内部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其操作行为规范性。对每一笔资金支出都进行严格的事前审核,建立健全超用款计划审批制度、大额费用支出审批制度以及核算企业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等,构建全面的内部控制体系;其次,在会计核算中心外部应主动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管,如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审计部门等,以保证企业的财产物资安全完整。

(五)提高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效率

提高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会计核算中心的职能,这是实现企业会计集中核算作用的关键所在。首先,会计核算中心应遵行《会计法》中的相关规定建立和实施不相容会计职务相分离制度,并落实会计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使各会计岗位之间达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目的;其次,熟悉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以利于充分发挥会计监督的作用。会计核算中心应与相关部门加强联系与沟通,一旦发现被核算的企业发生违法乱纪行为应及时向上级部门通报。企业应授予会计核算中心资金支付权,从而使会计核算中心能够对资金的支出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再次,提高会计核算中心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定期对会计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其职业判断能力和业务处理能力,并且确保每名会计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遵章办事的工作作风。

结束语

总之,企业会计集中核算作为会计核算方式的重大改革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不足,不断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才能更好地维护企业利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慧勋.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几个问题及策略[J].广东科技.2009(16)

[2]刘珍,黄园媛.浅析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甘肃科技纵横.2010(1)

[3]王艳玲.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几点思考[J].商业经济.2009(13)

篇9

研究会计学,会计的本质和职能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认清会计的本质和职能,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对研究会计学,更好地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会计的管理、监督作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会计的本质

探析会计的本质,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事物的本质。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本质是由事物内部特殊矛盾所决定的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根本属性。

在我国,对会计的本质的争议集中为两大观点:(1)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2)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其本身具有管理的职能。我认为会计的本质可以将上述两个观点合二为一。会计的本质是信息指导管理,管理反映信息的系统工程。

下面对会计本质问题的研究成果作一简要的历史回顾。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会计本质问题的结论已为中国会计界非常熟悉,“观念的总结和过程控制”作为会计定义的一般表述,阐述了会计本质是“观念总结”和“过程控制”的两者合一。

马克斯·韦伯,认为“资本主义本质是理性获利”,而“理性获利过程和行为是靠会计来调节的”。根据这种论断,会计的本质应该是“按理性原则来核算和调节经济活动”。

霍斯金与迈克夫两位美国会计学家认为,会计的本质是试图为现代市场经济建立一个公正、公平的资源配置和运作的考试制度。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井夙雄治在其1975年出版的具有国际影响的《会计计量理论》一书中阐明的基本观点:会计是便于协调各利益集团之间财产经管责任的系统。

美国耶鲁大学夏思·桑德教授1997年出版的《会计与控制理论》一书。按桑德的观点,会计本质,从微观角度看,会计保证组织契约的实施和推行。

从历史回顾可见,关于会计本质的理解无非是总结、控制、核算、调节、制度、系统、保证等。从企业管理的情况看,企业总是通过会计信息的反馈来指导自己的管理,最终管理的成果再反映在会计信息上,然后再优化管理,循环往复。可见会计在经济活动中表现为是信息管理信息的循环系统。因此说会计的本质是信息系统和管理活动的结合,是信息,管理的混合体。会计的本质是一个经济信息管理系统。

二、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的本质功能,是会计本质的体现,是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和所起的作用。换句话说,会计职能就是对会计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起到的地位和作用的概括。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簿记有过这样一段描述: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这段话深刻揭示了会计作为一个过程所具备的功能。

首先,从过程的控制来看,对于过程,有人狭义地将其看作生产过程。而对于控制,也有人理解为监督。我认为,这些都是不够完善的。其一,会计监督是会计按照管理的目的和要求,审核经济业务的合理性、有效性,并对经济行为进行必要的干预,滞后性是它的显著特点。而现代意义上的会计更需要将会计传统的单一反馈功能转变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分析功能,从而形成一种前导型会计。人为将会计监督概念贱予广泛的含义只会造成人们对会计监督职能理解上的误差。其二,会计监督的依据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界环境所制定的标准,这些标准具体表现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各种法律、法规制度。因此,会计监督很大程度上是外部环境在施加于会计工作时所形成的功能,并非属于会计自身之中,它实际上只是构成会计管理过程的一个具体的分支职能而已。由上所述,我认为,会计本质上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其过程的控制应被理解为对广义的生产过程,即包含流通的再生产过程的事初、前中及事后的管理。简而言之,即管理职能。会计也只有作用于这种具体的再生产过程,它的具体职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另外,由于管理活动包括了事前、事中及事后整个过程,所以,管理职能又可分为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监督等具体职能。

其次,在观念总结的理解问题上,也有不同意见。有人将其解释为反映,也有人将其理解为核算。我认为,将观念总结理解为核算似乎比较合理。反映过程是会计把大量的数据转换成财务信息的过程,也就是说,反映不过是对客观经济活动事后的真实写照而已。因而,反映的内涵是消极和被动的。而会计核算则是一种能动的管理活动,从过程看,它可以包括事后核算,也可以包括事前、事中的核算;从内容来看,它既包括记录、计算和反映,又包括预测、控制、分析和考核。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仅对复杂的经济业务进行搜索、分类、整理、计算及反馈,还要对会计资料进行比较及分析,而这些又都属于会计核算的职能范围,所以,我们可以说,核算职能是会计的另一个基本职能。

会计既然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就必然要求会计具备相应的职能去体现会计本质的要求,以充分保证会计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会计的核算和管理两大职能,正是在充分体现会计本质的基础上存在的。会计的本质表明,会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产生于管理的需要,并以经济管理的形式出现。在实际工作中它通过其特有的方法,对经济信息进行核算处理,并依据自己处理的信息作出分析和判断,并进而作出决策,以实现管理的职能。决策是一个过程,包括有确定解决的问题、拟订各选方案和选定方案三个主要步骤,而会计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显然是最关键的,它实质上充当着管理者和决策者的角色。如果会计核算不正确、反映不真实、预测不准确、分析不透彻,都会导致决策的错误。所以,我认为会计的核算和管理职能是充分体现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的本质的。

根据上述认识,我认为会计的两大职能是核算和管理。核算职能是指通过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对经济业务进行完整地、连续地和系统地记录和计算,为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它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而管理职能是指会计为满足国家宏观调控、企业所有权人、企业经营管理当局等的需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功能。管理职能可具体分为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监督等具体职能。会计的核算职能和管理职能是相互渗透、紧密依存的。核算职能是管理职能的基础和前提,离开了核算职能,管理职能就失去了基石;同时,管理则是核算职能的目的和下一核算过程的出发点。离开了管理职能,核算职能将会失去目标和方向。虽然,核算职能、管理职能都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但是,会计作为管理活动的本质又决定了核算职能只是为管理职能提供铺垫和服务,管理职能才是会计工作最基本的职能。

篇10

财务会计的核心职责比较多,因为很多职责与组织的发展可以说是息息相关,结合现代财务会计的特点,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流动资金核算

流动资金是组织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条件,在财务会计活动当中必须对流动资金进行正确的核算。为此,财务管理部门要制定流动资金管理和核算的详细实施办法,参与核定流动资金的定额,在流动资金管理上实行管用结合与资金归口的分级管理模式。在流动资金管理上,应该编著详细的流动资金计划,并根据企业的负债情况,制定银行借、还款计划,根据计划和组织的发展需要进行流动资金调度,组织流动资金供应,以满足组织的发展要求。在核算过程中,要详细考核流动资金的使用效果,调整流动资金速度,实现流动资金利用的最大化。

(二)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也是财务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成本核算主要针对的是经营性的组织,主要指的是企业,也就是核算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在成本核算当中,企业要制定完善的成本核算办法,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工作程序,根据核算工作的需要编制成本费用计划。在成本费用计划当中要明确企业生产经营的范围、费用开支的范围,对费用开支情况有一个科学的预测,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每一项成本费用开支情况都要登记成本费用明细账,按照规定编制成本报表上报。在成本费用考核当中,主要检查费用实际产生与计划之间的差异,寻找成本费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指出,并在今后的核算管理工作当中加以改正。

(三)利润核算及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