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管理规定范文
时间:2023-09-08 17:31: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固定资产管理规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含一年,下同),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含500元,下同),专用设备单位价值800元以上,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实物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二、固定资产实行分类管理,具体分为六大类:
1、土地、房屋、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包括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或转让价款等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办公楼及其附属设施、未出售公房等。
2、交通工具,包括汽车等。
3、现代化办公设备,包括电脑设备、网络器材、打印机、装订机、扫描仪、复印机、传真机、摄像机、照相机、非随机软件等。
4、办公家具,包括办公桌、会议桌、座椅、沙发、茶几、文件柜橱、保险柜等。
5、冷暖设备,包括空调、风扇、取暖器等。
6、除上述固定资产以外的其他固定资产(如电话机、电视机、饮水机等)。
三、办公室是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履行下列管理职责:
1、拟订固定资产购置计划,并按批准的预算实施;
2、固定资产内部调配;
3、固定资产登记、清查、盘点;
4、固定资产减损管理;
5、固定资产的事故调查并提出处理建议。
单位各科室是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科室负责人为该科室第一责任人,资产使用人为具体责任人,未调配给各科室使用的固定资产,办公室为使用部门。
四、大规模购置或统一配备固定资产,由办公室拟订购置方案报单位负责人审批。购置固定资产由办公室按市府的统一规定对外采购,各科室不得自行购置固定资产。
五、建立固定资产使用卡,一式两份,财务部门和使用科室各执一份,双方签章;财务部门要设立固定资产明细帐;做到帐卡相符。
六、各科室对配备的固定资产,要妥善保管,正确使用,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确保固定资产完好;每年年底要对本科室的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填写《固定资产清查表》,及时上报财务部门。
七、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可恢复性故障或损坏,使用科室应及时向办公室报修,由办公室安排维修。
八、内设机构调整及人员变动的,要在办公室的监督下办理固定资产及其资料的移交手续。
篇2
第一条 为了加强学院固定资产的管理,维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使用效益,保障教学科研的正常运行,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成立学院校产管理委员会,在后勤管理处设立办公室,统一管理学院固定资产。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合理配备、节约并有效使用固定资产,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第三条 学院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管用结合的原则,实行固定资产委托管理。校产管理委员会与各部门、系(部)签订固定资产委托管理协议书。各部门、系(部)确定分管固定资产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员,对所管资产的安全、完整负责。管理人员应相对稳定,工作调动时必须办清交接手续。校产管理委员会每年年末对各部门、系(部)固定资产委托管理协议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第二章 固定资产的范围、分类与计价
第四条 符合下列标准的列为固定资产:
一、耐用年限一年以上,一般通用设备单位价值500元以上、专用设备(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单位价值800元以上,能独立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
二、单位价值不足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及图书等资产。
第五条 固定资产分为六类: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它固定资产。
一、房屋及建筑物,指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房屋包括教学和科研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生产经营用房、仓库、职工生活用房、食堂用房、锅炉房等;建筑物包括道路、桥梁、围墙、水塔、雕塑等;附属设施包括房屋建筑物内的电梯、通讯线路、输电线路、水气管道等。
二、专用设备,指各种实验教学使用的具有专门性能和用途的设备。
三、一般设备,指办公和事务用的通用性设备。包括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家具等。
四、文物和陈列品,指古玩、字画、纪念品、装饰品、展品、藏品等。
五、图书,指图书馆(室)、阅览室、资料室的图书资料等。
六、其它固定资产,指未能包括在上述各项内的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分类明细为十六类:01、房屋及建筑物 02、土地及植物03、仪器仪表 04、机电设备05、电子设备 06、印刷机械07、卫生医疗器械 08、文体设备09、标本模型 10、文物及陈列品11、图书 12、工具、量具和器皿13、家具 14、行政办公设备15、被服装具 16、牲畜
第六条 固定资产的计价:
一、购入、调入的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买价、调拨价以及运杂费、保险费、安装费等记账。购置车辆按规定支付的车辆购置附加费计入买价之内。
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记账。
三、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按改建、扩建发生的支出,减去改建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后的净增加值,增记固定资产账。
四、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或者根据捐赠所提供的有关凭证记账,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时发生的相关费用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五、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不能查明原值的按照估价入账。
六、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重置完全价值入账。
七、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手续的固定资产,可先按估价入账,待确定实际价值后,再进行调整。
八、名贵标本、树木、植物、花卉,按产地、自然界存在数量、繁殖栽培难易程度、品种、规格、年龄、栽培成本、观赏价值等情况,综合考虑估价入账。
九、动物、牲畜以成龄为计价点,购入的按购入价入账,自繁自育的比照同类估价入账。
十、购置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不计入固定资产的价值。
第七条 已经入账的固定资产除发生下列情况外,不得任意变动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一、根据国家规定对固定资产重新估价的;
二、增加补充设备或改良装置的;
三、将固定资产一部分拆除的;
四、根据实际价值调整原来暂估价值的;
五、发现原来记录固定资产价值有误的。
第八条 固定资产不实行折旧,按原值入账。
第三章 固定资产的管理体制
第九条 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应坚持统一政策、统一领导、归口、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物尽其用、管用结合的原则。
第十条 学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职责范围
一、财务处是学院固定资产管理的一级物资管理职能部门,其职责范
围是:
(一)宣传、传达、贯彻执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关于高校物资管理和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有关制度和方针政策。
(二)负责全院各类固定资产(包括土地、房屋、构筑物、通用设备及专用设备、图书音像资料、家具及用具等)的总帐及动态管理。
(三)根据学院校产管理委员会审批情况做好财务预算的安排。
(四)完成学院领导交办的其他有关工作。
二、后勤管理处是学院房屋、构筑物、土地、办公、日常用品等管理的职能部门,其职责范围是:
(一)负责拟定公有房产管理规章制度及办法;
(二)负责公有房产的分配使用和调整;
(三)负责公有房屋产权证办理;
(四)定期核发校内各单位公有房产使用证;
(五)负责每年向学院校产管理处上报学院房产、构筑物、土地总帐及变动情况汇总。
(六)学院公有房产管理政策及重大事项须经院长办公会议研究批准后实施。
(七)负责对购入各类物资的验收工作,根据学院规定做好采购物资的入库、领用、发放、结算等工作。
(八)办理固定资产的处置事宜,包括固定资产的变更、转让、调拨、租借、报损、报失、报废及废旧物品的处理等。
(一)负责制定全院实验室建设的教学设备添置规划。
(二)负责制定全院实验室仪器设备、体育器材管理、维护、保养制度并组织检查落实,负责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评估、技术档案资料归档等管理工作。
(三)负责管理学院各类图书资料。
(四)负责每年向校产管理委员会上报学院书资料总帐及变动情况汇总。
(五)根据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和部门正常运行的必要,组织相关部门对申购的大型仪器设备进行论证;负责向学院校产管理委员会提供各部门申报物资汇总分类材料及论证结论。
四、校产管理委员会对各部门、系(部)的固定资产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各部门、系(部)是学院资产二级管理单位,在校产管理委员会授权范围内,组织实施本部门、系(部)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行政主要负责人是本部门固定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的固定资产负有全面的管理责任。其职责是:
(一)认真贯彻执行学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制定资产管理的实施细则,加强规范化和使用效益的管理。
(二)对本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在学院规定的权限内有调配权,但必须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并会同校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做好帐物登记处理。
(三)配备专职或兼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管理好本部门固定资产的帐、物,根据学院校产管理部门的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清查,保证帐、物相符,认真做好有关校产管理的各种统计报表工作。
第十一条 院内各部门、各系(部)应设专人承担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并对所管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负有责任。固定校产管理人员应相对稳定,工作调动时要实行严格的交接手续,帐、物清点无误,签署交接文书后方可调动。
第十二条 房屋建筑物的管理
一、房屋建筑物的建造、改造,要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纳入建造、改造计划,审批后实施。房屋建筑物建造、改造后,要经过专业验收鉴定,管理、使用部门凭鉴定意见验收,根据审计确认的价值,办理固定资产增加的入账手续。
二、房屋建筑物的改造、改建和拆除必须进行技术鉴定和可行性论证。未经有关鉴定和审批,任何部门、系(部)不得擅自对房屋和建筑物进行改造、改建和拆除。
第四章 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
第十三条 添置固定资产必须根据学院发展规模和学科设置情况;按照教学、科研、生产经营、行政办公、生活服务等方面的需要,全盘规划,保证重点。贯彻勤俭办学的方针,避免重复购置,积压浪费。
第十四条 购入、调入和自制、自建完工交付使用增加的固定资产,不分单位、不分经费来源,统一由校产归口管理部门组织验收(属于技术设备的由技术部门共同验收),验收合格后,由校产归口管理部门根据发票、固定资产调拨单等凭证,填制固定资产增加通知单,办理有关入库、财务报销和使用部门的领用手续。
第十五条 接受捐赠或盘盈的固定资产,由校产归口管理部门办理接收和交接,并据固定资产交接单、捐赠协议、发票或固定资产盘盈报告单等凭证填制固定资产增加通知单,办理入库、财务报销和使用部门领用手续。
第十六条 新增固定资产一律到校产归口管理部门办理验收,登记固定资产编号、粘贴固定标签、入固定资产帐;经验收人员及主管负责人签字之后,财务部门方可办理报销手续。未经校产归口管理部门办理上述手续的,财务处一律不能报帐。
第十七条 固定资产的减少变动(调出、变卖、盘亏、报废、丢失、损坏)都必须按规定履行报批手续。全院各部门、各系(部)占有或使用的固定资产,其产权归学院所有,处置权归校产管理委员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对固定资产报废、调出、变卖、串换或私分。
一、固定资产的调出、变卖,须按评估价转让。经学院校产管理委员会审批同意,校产归口管理部门销账后,书面通知财务处减记固定资产科目。
二、 固定资产的盘亏、非正常损失减少,须及时报学院校产管理委员会,查明原因,追究责任。校产归口管理部门销账后,书面通知财务处减记固定资产科目。
三、设备的正常报废,使用部门提出初步意见,提交校产归口管理部门;由校产归口管理部门提交学院仪器设备报废鉴定小组鉴定;学院校产管理委员会根据鉴定小组的鉴定意见审定;若报废设备的价值超过限额的,须报市国资部门审定。校产归口管理部门根据审定意见销账后,书面通知财务处减记固定资产科目。
四、交通运输工具、房屋建筑物的转让必须依法到有关部门办理过户手续。交通运输工具的报废须经有关部门办理报废回收手续。
五、报废固定资产收回残值,应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的有关规定,上交学院财务处,并纳入学院年度设备经费。
第十八条 固定资产处置的审批手续完备后,由校产归口管理部门组织回收、处置或授权归口管理部门处置。
第十九条 对使用部门长期闲置、多余或不能有效利用的固定资产,由校产归口管理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审核,报学院校产管理委员会审批后,由校产归口管理部门进行处置和调剂。
第五章 固定资产使用及维修的管理
第二十条 房屋建筑物的维修
一、保修期内由承建单位负责,保修期后由后勤管理处负责。
二、保修期后,房屋和建筑物的零星维修,后勤管理处负责维修;房屋建筑物的大修理、改良性修理(修理费占房屋建筑物原价的20%以上),视费用支出的大小报请学院校产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
第二十一条 其他固定资产的维修。
一、保修期内,教学科研设备由实习实训中心联系落实;行政办公设备由使用部门直接与后勤管理处联系落实。
二、保修期后,教学科研设备维修须向实习实训中心提交维修审批单,经申请学院校产管理委员会同意后办理;行政办公设备维修由各部门、各系(部)向后勤管理处提交维修审批单,经申请学院校产管理委员会同意后办理。
第二十二条 院内固定资产的调拨实行归口负责制度。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调拨由实习实训中心负责,做好资产的部门划转手续。行政办公设备的调拨由院长办公室负责,后勤管理处根据院长办公室的调拨意见办理资产的部门划转手续。
第二十三条 教工借用学院固定资产,必须向校产归口管理部门办理借用手续,按照管理权限经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同意,届时按期归还。教工调离必须事先办理资产归还手续。教工无正当理由,长期占用公物不还,使用部门应及时追缴所侵占物品,或从工资中按资产账面原价扣款。
第六章 固定资产的财务管理
第二十四条 财务处登记固定资产总分类账,实习实训中心指导下实验室登记教学科研设备明细分类账,图书馆登记图书明细分类账,后勤管理处兼记其他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
第二十五条 校产管理委员会统管学院国有资产。财务处、实习实训中心、后勤管理处每年向校产管理委员会提供有关资产帐目。
第二十六条 校产归口管理部门每年须向各部门、各系(部)提供一次该部门的行政办公设备明细账,各部门、各系(部)要认真地将明细账与实物进行核对。实验室和图书馆在实习实训中心指导下,每年必须对教学科研设备、图书资料进行一次账实核对。盘盈的要及时调整账目,保证账实相符;盘亏的要追究责任,并及时调整账目。校产归口管理部门每年年底将抽查部分部门、系(部)的固定资产,对其进行账实核对。
第二十七条 学院进行机构调整(分拆、合并)时,各部门、各系(部)要认真做好固定资产的交接手续。
第二十八条 实习实训中心要加强对教学科研设备、图书资料使用效率的考核。
第七章 附 则
篇3
关键词:新财务规则 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一、新财务规则对固定资产及类别的界定
(一)新财务规则提高了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价值由国家统一规定,即通用设备单位价值由原来的500元以上提高到1000元以上,专用设备由原来的800元以上提高到1500元以上。目前,经济水平发展了,物价水平相应地提高了,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提高适应了外环境的需要,同时也能更好地提升会计工作信息质量。
(二)规范了固定资产的类别划分
将“其他固定资产”明确地分类为“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进一步规范了固定资产的类别划分,改进了原有的类别划分模糊,不确定的固定资产就往“其他”里面装的错误做法。
(三)对固定资产的分类进行规范调整
1、将“房屋和建筑物”修改为“房屋及构筑物”,扩大了本类固定资产的范围,把附属设施包含进来,将电梯、通讯设施、输电线路等划入“房屋及构筑物”中,为我们规范分类找到理论依据。
2、将“一般设备”修改为“通用设备”,通用设备是指各行各业都使用的设备,如电脑、空调、汽车等,修改后更加突出了设备用于业务工作的通用性,便于理解和实际应用。
二、新财务规则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影响
(一)对部分行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影响
新规则第66条第2款规定:“部分行业根据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的需要,可以在行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中引入权责发生制。”这必然对部分行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带来重大的变化。
1、对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影响
事业单位实行收付实现制,传统模式收到固定资产,付款后,记入固定资产。随着经济活动的发展,常常收到固定资产,未付款或付一部分款项,那么到底何时记入固定资产合适呢?在新财务规则下,使用权责发生制解决此类问题,以收到固定资产,使用权实际交付时间为准,列入固定资产,未付的款项搭其他应付款。例如A单位从B单位购买不需安装全新设备一台,价值10万元,设备交付使用时付款8万元,一年后付剩余2万元。按收付实现制,以实际付款金额入账:
借:事业支出 8万元
贷:银行存款 8万元
借:固定资产 8万元
贷:固定基金 8万元
设备实际交付使用时无法全额反应固定资产价值,只有到一年后,货款全部结清,再补做2万固定资产分录。
若按权责发生制,以权利和责任的发生来决定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固定资产实际交付使用时:
借:事业支出 10万元
贷:银行存款 8万元
贷:其他应付款――A单位 2万元
借:固定资产 10万元
贷:固定基金 10万元
固定资产价值在实际交付使用时得到全额反映,一年后,支付剩余2万货款时只需冲往来款即可。新财务规则在部分事业单位引入了权责发生制,更好地与当今日益复杂的经济业务接轨,也更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价值。
2、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影响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未计提折旧,对于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价值损耗没有核算,这既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公允不符,又导致单位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实际成本与账面成本不符,固定资产报废时,在一个期间集中反应,违反了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相关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新财务规则引入权责发生制,能够更准确、更全面地反映单位提供服务所耗费的资源成本,2013年1月1日实施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43条为此做了规定,提出高等学校除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动植物等,均需计提折旧。并建议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经济利益,加速资金回笼不是事业单位考核的首要指标,加速折旧的方法不是很适合事业单位,年限平均法易懂,易操作,让折旧在核算中得到了体现了,更适合现阶段的事业单位。
(二)对固定资产管理评价的影响
新财务规则第4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中在原任务的基础上增加了“实施绩效评价”,“防范财务风险”。这给我们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指出了方向,在日常科目设置、账簿核算中加以改进。原财务规则中,没有“绩效”、“风险”的概念,特别是固定资产处置、报废时,直接冲减固定资产、固定基金,至于给本单位带来收益还是损失,无法从账面得到答案。
比如A学校因修建新校区,向银行贷款2500万元,用旧校区做抵押,新校区建成后,因无力还贷,政府出面协调,将旧校区处置给另一个B学校,该B学校付2000万元给A学校还贷。A学校旧校区土地、房屋账面价值2800万元,市场价值4000万元。
A学校应做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2000万元
贷:其他收入 2000万元
借:固定基金 2800万元
贷:固定资产 2800万元
实际上旧校区以低价调剂给了B学校,对于A学校只能从资产负债表中看出总资产减少800万元,但在收入支出表中,还增加了一笔2000万元 的收入,不能真实地反映实际损失。
目前,在我国事业单位全面改革阶段,必然会涉及到固定资产的搬迁、处置、整合等情况,由此引起的固定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发生变更,固定资产转让缺乏准确的核算依据,导致评估价值和账面价值相脱离,账务上无法提供客观依据,无法满足管理需要。
新财务规则在制度上作出了规定,我们在核算中本着有利于“实施绩效评价”, 有利于“ 防范财务风险”这个原则实施核算。虽然事业单位只是占用和使用固定资产,所有权在国家,但只有在核算中加强损益核算,才能督促事业单位以主人翁的姿态管理好固定资产。
三、新财务规则下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位
现阶段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比较薄弱,“重现金轻财物,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缺乏管理、监督机制,日常基础工作不到位,长期未清查盘点,导致家底模糊不清。
新《财务规则》第4条明确“加强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产,防止资产流失”,新《财务规则》第41条对此作出了具体规定:“事业单位应当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盘点。年度终了前应当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保证账实相符。”比较旧规则,新财务规则强调了“账实相符”,要做到账实相符,具体要做到:
1、建立固定资产保管、使用制度
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用途,按照“谁用、谁管、谁负责维修保养”的原则,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个人头上。在总保管处制卡片,进行登记到各部门及人员,集中管理监督,分散使用,落实责任。只有这样用 制度来约束,才能加强责任心,管理好固定资产。
2、做好建账建卡工作
依据新财务规则的分类,设置固定资产6大类的分类,再根据本单位情况,进行进一步细化。建好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固定资产卡片,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资产清查,每年年末至少进行一次固定资产盘点,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运用电算化管理的科学手段,采用先进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各部门联网进行管理,实现固定资产的电子化管理与实时监控。
(二)对固定资产购进、使用、处置实行全过程监督
《新规则》第59条规定:“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应当实行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具体落实到固定资产管理上,就是加强对固定资产体系的财务监督,对固定资产请购单填制、审批、调整、执行、领用、保管、评价、分析等各个环节进行考核,实施一个动态的监督过程。
固定资产监督是一项内容细、任务重的工作,以学校为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涉及部门广。需要学校各部门,比如教务处、学生处、就业处等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对电子琴、钢琴、图书等批量物品的使用效率作出评价。
2、涉及领域广。通过对培养学生的人数多少、成绩对比、能检对比、就业情况对比,来对固定资产作出绩效评价,将其融入整个学校办学水平绩效评价的一部分。
3、涉及资产使用全过程。从购买、立项、使用、维修、保养等实行过程监督,需要使用部门、总务处、财务处之间的积极配合。
(三)全面提高管理、核算、监督人员素质
通过认真学习新财务规则和相关财务知识,提高人员素质。不仅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也要提高相关的管理人员、监督人员的业务水平,这样才能使管理工作、监督工作落到实处。如果只重视财务人员的学习,管理人员、监督人员不懂业务,那么财务工作就会和其他工作脱节,管理工作跟不上,监督工作形式化,无法有效行使其应有职能。
目前,我们正处于新旧财务制度的过渡时期,如何做好固定资产管理衔接工作,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面临新的挑战,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会得到更好地完善。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编写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解读[Z].北京:中国 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篇4
关键词:固定资产 管理
近年来,安徽中烟逐步建立并完善内控体系,在采购、投资、销售等各环节建立内控制度,为生产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提供了保证,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效果,也确保了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安徽中烟明确资产投资管理职责,统一了固定资产分类及核算标准。分厂也在安徽中烟领导下,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制度,规范流程,不断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然而,由于安徽中烟固定资产存在种类多、分布广、更新快等特点,管理中仍存有一些问题,需不断提高管控水平。
一、安徽中烟固定资产特点
(一)固定资产价值量大
安徽中烟固定资产价值占总资产的37.78%。固定资产在安徽中烟总资产中占较大比重,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资产优良目标能否实现。
(二)固定资产种类繁多
根据固定资产分类及折旧年限表,固定资产分为房屋建筑物、设备等近十大类。庞大的资产种类给管理带来了难度。
(三)固定资产分布分散
安徽中烟所属固定资产分布在五厂等处,实物资产较为分散,造成管理难度大,不易掌握和管理。
(四)固定资产更新较快
随着安徽中烟做大做强,“十二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加大,“黄山”精品线、都宝线等大型项目将陆续建成投产,固定资产更新速度空前加快。
二、固定资产管理情况及问题分析
(一)安徽中烟固定资产管理情况
1、全面预算管理
固定资产实行投资预算管理,每年度由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求编制预算,固定资产退出由企业申请,按照预算和投资管理流程,经安徽中烟或国家局审批后实施。
2、统一分类及核算标准
建立了固定资产目录,统一了固定资产分类及核算标准。固定资产价值核算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固定资产信息完整,核算清晰,资产价值体系完整。
3、投资制度管控
制定了《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规定》、《固定资产验收管理办法》等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在价值管理方面,财务部制定了《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办法》,固定资产投资和账务管理制度较为完备。
(二)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存在认识偏差
认为固定资产资产管理是投资或是财务部门的事。生产厂将成本、质量、安全、稳定成为主要职能。管理认识存在偏差。
2、管理职责不清晰
与固定资产管理职责相关的部门有投资部和财务部,投资部主要承担投资管理职责,财务部承担资产价值核算等管理职责。现有部门职责中,未明确固定资产全过程管理职责。
3、管理手段落后
除了财务实行固定资产系统管理外,缺乏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使用部门有效链接、数据共享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支撑,资产管理、价值管理和资产使用管理无法有效结合。
(三)进一步提升安徽中烟固定资产管理的举措
中国烟草总公司下发了《中国烟草总公司国有资产管理规定》(中烟办【2009】257号文),明确各单位要维护国有权益,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资产产权管理制度。结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进一步提升安徽中烟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实现固定资产全过程动态闭环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完善内部控制
(1)完善资产管理职责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全员全过程管理工作,首先要明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及使用部门的职责。其次要明确内部审计监督职责,固定资产管理审计部门要全过程参与监督,实现固定资产全过程管理责任清晰。
(2)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梳理固定资产全过程管理流程,制定并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全过程管理具体方法及管理要求。制定固定资产评估办法,对资产投资、资产退出两个关口严格评审,减少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及退出损失。
(3)统一配置及评价标准
统一配置及更新标准,提升安徽中烟整体形象,减少管理任意性。建立并完善固定资产管理评价标准,为资产考核提供依据,并强化资产管理考核。
2、强化日常管理
(1)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实行资产三级管理模式,即一级为总归口管理部门,二级为各类资产管理部门,三类为资产使用部门。实行分类分级管理,使资产管理更加清
(2)基础管理工作到位
一是要做好采购环节、保管环节、使用环节、核算环节等常规性的工作。二是做好对账工作。财务、资产管理及各使用部门要定时对账。三是做好资产清查工作,定期以账对物、以物查账,真正摸清家底。
(3)实行信息化系统管理
实行业务部门与财务账务信息接口,信息共享,及时解决内部调拨、资产处置各环节信息对等问题,实行电子拍照,建立资产身份管理。实现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信息化,最终实现固定资产流程可控、信息共享,达到全过程受控目的。
(4)加强资产管理员队伍建设
固定资产管理要实现全员管理,达到全过程动态闭环管理的目标,需要安徽中烟加强资产管理员队伍建设,明确主要资产管理岗位职责,建立工作标准。建立管理专职及使用兼职管理员队伍,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交流,履行好资产管理职责。
参考文献:
[1]安徽中烟工业公司4月份内部会计报表
[2]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篇5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采购缺乏计划性随着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高校固定资产已成为高校稳定发展和提高综合实力的重要保障。高校固定资产属于国有资产,购置资金大部分来源于财政拨款,高校管理层为了提高学校各项硬件指标,尽可能满足学校二级单位的申购需求,加大对教学、科研、后勤等方面的投入。重投入随之带来了购置管理上缺乏计划性的问题,忽略对学校二级单位固定资产需求总量的综合评价,导致大量固定资产重复购置。由于对二级单位的购置申请没有经过实地调研,该招标的项目没有招标,一些不需要和利用率低的固定资产被长期闲置等问题普遍存在。
2.固定资产使用不规范固定资产在验收入库后应由专人专岗负责管理,平时应按照规章制度做好管理记录,管理人员在岗位调动时应做好工作交接。有些高校管理层对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认为固定资产大部分体积较大,很多固定资产只有在特定环境下才能使用,而且学校有专门的保卫部门,固定资产的安全可以得到保证。因此,学校既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也没有专门的人员责任。在固定资产验收后,有的被东挪西借,有的被堆放角落,资产的流向无人监督,管理的责任无法落实,毁坏丢失现象严重,最终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3.固定资产处置缺少合法手续依据《教育部直属高校、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和处置行为管理授权审批暂行办法》,“各单位使用和处置国有资产时,必须按照审批权限,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处置。”事实上,有些高校的二级单位在处置固定资产时未办理合法手续,未经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将本二级单位认为不能用、不需要用的固定资产报废。由于平时不加以监督管理,偶然一次大规模盘点给高校固定管理带来很大困难,为高校摸清家底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责任也难以追溯。
4.固定资产管理职能分散目前,许多高校把固定资产管理分解到二级单位,形成“谁申购、谁验收、谁管理、谁负责”的格局。比如,图书馆的主要对象为图书,各院系实验室的主要对象为仪器设备,管理部门的主要对象房屋、建筑物及办公设备等。一般而言,学校对各二级单位考核重点主要放在教学、管理与服务的层次上,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没有绩效考核的要求。没有统一部门集中管理,逐渐显现出一些部门利用学校资源创造收益、私设“小金库”的腐败现象。加上各二级单位盘点固定资产数额也只为应付学校的检查要求,盘亏没有惩罚机制,接受捐赠的不做登记,各二级单位考虑自身利益,盘点数据与实际情况必然存在偏差,无法真实反映国有资产的实存数。
5.固定资产管理方法落后目前,部分高校在资产管理上仍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手工操作既繁琐又耗时,手工登记的固定资产卡片若不妥善保管如同没有登记,就不能随时反映各项固定资产的变化情况。因此,要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就应该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监管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和使用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固定资产的高效管理提供有力的依据。
二、加强高校固定资产有效管理的措施
1.用低碳经济理念创新固定资产管理模式高校需要创新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以集中管理为主,分级管理为辅,设立固定资产管理职能部门。该职能部门负责对资产的计划、采购、使用、维修与处置等环节统一管理。根据各二级单位的需求,科学安排预算资金,参与固定资产采购和招标的全过程,按照教育部高教司的《高等学校固定资产分类编码手册》中规定的16类(房屋及构筑物、土地及植物、仪器仪表、机电设备、电子设备、印刷机械、卫生医疗器械、文体设备、标本模型、文物及陈列品、图书、工具量具和器皿、家具、行政办公设备、被服装具、牲畜)分类登记。按类编制固定资产代码,给每一项固定资产分配一个独立代码,标注在固定资产上。同时按规定的使用年限做好登记,避免重复购置造成浪费。对使用频率较低、使用部门较多的固定资产,可以考虑资源共享,由职能部门统一保管。对各二级单位固定资产的新购、更新、维修等应实地调研,如实记录调研情况,根据轻重缓急程度合理安排固定资产采购计划。职能部门还应在各二级单位设立管理员,由管理员将各项固定产的变动情况和使用情况及时反馈给职能部门。
2.建立符合高校实际的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高校应以国家有关固定资产管理规定为指导,建立健全适合学校的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具体表现为固定资产的登记、使用、保管、修缮、出借和报废等制度。按照集中管理为主,分级管理为辅的原则,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各二级单位的管理员应做好各项固定资产的登记工作,将各项固定资产分配到使用人,指定使用人为保管人,指定使用地为保管地。保管人变动时,应当办理交接手续,同时管理员应向职能部门报告更新名单,保持管理员与职能部门的数据信息一致。管理员的数据信息要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就需要经常进行盘点,把固定资产毁损情况、遗失情况记录下来,查明原因,按照管理制度进行惩罚。需要修缮的固定资产应说明原因,出借、出租和报废固定资产应报经职能部门批准,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应报职能部门做好备案。
3.通过现代化方法实现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固定资产的数据量大,种类繁多,传统的手工记录已不能适应管理要求。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动态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有利于提高效率,避免手工记录产生差错,便于实时掌握固定资产的变化情况。通过这个信息化手段,职能部门给各二级单位管理员设置相应权限,所有二级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事项都可以通过网上操作,职能部门也能够及时收到管理员递交的申购、调拨、报废等方面的信息。依托校园网络,每位保管人可以进入系统查看各项被保管资产的价格、规格、出厂日期等详细情况,实现固定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
篇6
(一)折旧计提的变化
根据新会计制度下下,关于折旧计提的规定发生了变化,变更为:事业单位除文物、动植物和图书档案等不计提折旧外,其他所有固定资产均应计提折旧。新会计制度中引入了的“虚提”折旧创新性处理方法。“虚提”观念的引入,可以更加真实的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因而有助于对固定资产价值进行计量和管理。在新会计制度中引入了“累计折旧”这一新会计科目。通过这种创新性的处理方法,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固定资产后续的费用支出和损耗程度,可以保证会计数据的准确和有效,从而提升固定资产核算水平,加强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
(二)引入权责发生制原则
新旧会计制度对比可以看出,新制度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原则。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对固定资产的形成、使用、报废全过程进行会计确认、计费和报告。该原则相对于收付实现制原则能够更加准确的反映事业单位资产的价值变化,提升管理者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状况的了解。
二、新会计制度下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和保护意识
事业单位必须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做好会计人员的培训,强化管理者的资产管理意识和保护意识。首先,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学习新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定期组织新会计制度培训,特别是针对新旧会计制度关于固定资产管理要求及指导的变化,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在具体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严格按照新会计制度实行。同时,会计人员应与时俱进的加强学习,了解工作最新进展,做好本职工作,发挥应有职能。其次,事业单位领导强化固定资产保护意识,带头落实新会计制度,做好对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定期考核和监督。并将结果与人员薪酬考核进行挂钩,提高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关注程度和重视程度。
(二)使用新的核算方法,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
关于固定资产账务处理。依据我国新的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应当对购入、改扩建、新建固定资产进行账务处理。同时,需要入账的固定资产,不仅包括事业单位日常的固定资产,还包括一些无偿调入、捐赠的固定资产。关于计提折旧。对比新旧会计制度,新制度在折旧年限上发生了变化,即要求按月折旧。在计提折旧时,如果上级部门有规定则依据规定确定,无规定则依据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确定折旧年限。关于会计的计量基础问题。旧的制度基本上是采用收付实现制,依据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部分经济业务或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核算。如:在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需要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三)明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责任
新会计制度下,应进一步明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具体应从如下几点入手:其一,成立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由固定资产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相关工作进行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由事业单位领导直接管理,保证该机构的独立性。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的主要管理内容为了解账簿登记情况和获得单位固定资产的资产现存状态,适当对单位固定资产进行增减。此外,负责人员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其二,财务部门主要负责的内容为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账务处理。建立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并依据新会计制度给出的具体规定进行账务处理。其三,严格落实固定资产使用申请制度。事业单位各部门在使用固定资产前必须向固定资产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并在具体使用中尽可能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同时定期向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反映资产的使用情况。
(四)建立健全科学的监督机制
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科学的监督机制,具体应从如下两方面入手:首先,无论是审计部门,还是财务部门均应发挥自身监督作用,要做到日常工作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组合,并将检查结果与事业单位的人员薪酬、人员晋升等进行挂钩。其次,以检查结果为依据,充分了解当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并及时做好固定资产的调配,尽可能减少资产的浪费和闲置,提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同时,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做到责任到人,有奖有惩,从而发挥充分发挥监督机制的作用。
三、结束语
篇7
关键词:公司;固定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有形资产。公司对其拥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等权利,各分公司在授权范围内只有经营使用权和管理权,没有处置权。
一、公司新增固定资产业务办理流程
1.新增资产设备购置申请:由所需购买设备分公司提交书面申请,经分公司领导审核批准后将申请提交总部计划处报批,填写“投资(非安装设备)结算确认审批表”,填写新增资产明细表。
2.新增资产录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AMIS7.0:固定资产资产增加资产卡片资产种类、资产类型、资产编码(类中选择)、资产名称、规格型号、使用单位、计量单位、资产用途、增加原因、原值、净值、累计折旧、车牌(井)号、复合数量、资金渠道、经济用途、制造厂家、出厂编号、折旧日期、投产日期、使用情况、负责人、安装地点录入完毕保存。
二、固定资产报废及处置
已达到规定使用年限,提足折旧并退出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可以进行正常报废处理。
1.资产使用单位填写“固定资产报废申请表”,逐级上报到公司财务处,财务处审核后交相关专业处室;相关专业处室对拟报废资产进行审查鉴定并签署意见,上报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公司财务处将报废固定资产审批结果通知各单位,由各单位进行账务处理。
2.各单位上报处置申请及资产明细,公司财务处组织相关专业处室审查,现场勘察,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定价;财务处将申请处置情况报公司国有资产评估确认委员会审批同意,并报集团公司审查批准后,按公司处置管理规定进行处置。
三、资产变动及不良资产处置
(一)资产变动业务
1.已经入账的固定资产,当使用单位、使用人、存放地点等信息发生变化时,需要进行固定资产的变动处理。
2.由使用单位资产管理人员,通过中油财务管理AMIS7.0系统 “资产管理”下的固定资产-数据查改-资产台账- 固定资产卡片信息进行变更,修改完毕后保存。
3.如果公司内部各单位之间固定资产调拨,应由调出单位填写“资产调拨单”,首先由调出、调入单位领导、财务负责人、资产负责人签字并加盖本单位公章,其次由公司设备处领导签字并加盖处室公章,最后由财务处资产管理科领导签字盖章。 打印“固定资产调拨单”一式四份,分别报送调入、调出单位、设备管理处、财务处做账并按规定存档。
(二)不良资产处置业务
1.不良资产”包括企业已计提减值准备资产、已报废尚未处置资产、闲置资产、因业务调整拟退出资产。
2.资产使用或管理单位提出不良资产处置初步方案,报公司财务资产处,方案应包括不良资产的现状、形成原因、拟采取的处置方式、受让方情况、预计收益等内容,并提供符合规定的鉴定材料。
3.公司财务资产处组织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对不良资产处置方案进行审核及实地勘察,提出审核意见;公司财务资产处对处置方案进行复核,提出复核意见;公司财务资产处委托中介机构对不良资产进行评估作价并上报资产评估确认委员会审议。
4.物资管理中心根据公司国有资产评估确认委员会办公室下发的处置通知,组织具体的处置工作;交易双方签订不良资产处置合同或委托协议。
5.资产使用或管理单位根据会议纪要和收款单据、处置合同或委托协议等进行账务处理。
四、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公司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首先,要增强有关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责任意识。
1.增强公司负责人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意识。《会计法》规定:
“负责人对本企业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因此,必须认真执行好《会计法》,使公司主要负责人真正承担起资产管理的责任,这是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杜绝思想意识上的“重进轻管”、“重资金、轻实物”。
2.增强各分公司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有的分公司长期使用早该报废而没有及时做报废手续,账面上仍大量的反映。企业财务内控机制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力不够,不能定期清查、盘点,造成企业“家底”不清。
其次,要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具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预算制度。每年应根据企业实际发展需要及资金情况,合理安排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预算,并从严掌握。
2.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购置的审批权,审批人不得越权审批,未经审批,不得采购。
3.组织责任制度。对购置、验收、接收由物资采购中心统一采购,分公司设备管理人员验收。明确其责任、具体工作要求,并相互稽核、职权分离。
4.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处置、报废制度。按有关规定,公司各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调配要遵循“合理配置、有效使用”的原则,并办理内部调拨手续,及时进行变更登记。做好报废设备的处理工作,做到物尽其用,制订设备报废条件。
5.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定期盘点制度。为了保证固定资产的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公司每年实地盘点清查一次资产,年底配合终审人员清查实物资产,资产管理员清查固定资产实存数量和固定资产系统录入的数量是否一致,做到账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对盘盈、盘亏、毁损、报废的固定资产必须登记造册,查明原因,将差异情况上报公司财务处资产科。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关系到公司的正常经营发展,因此加强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篇8
关键词:固定资产 管理 对策
固定资产管理是消防部队财产物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部队正常运转的物质保证。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固定资产不断增加,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成为后勤工作一项难题,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谈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一)资产购置随意性大
个别基层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比较盲目,只要财力允许,对提出的固定资产购置的单位往往来者不拒,缺乏统筹规划和合理性考察,导致部分新购置资产以及未到使用年限的资产处于闲置、半闲置状态,浪费较为严重。
(二)资产管理欠规范
一是入账不及时,账物不相符。有些单位由于资金不充足,预算指标不足等情况,部分固定资产是先购后支,以至于有部分固定资产已经购买,但还未付款,因此没有及时入账,导致固定资产账物不相符。二重使用,轻管理。个别单位购置资产后,重使用,轻管理,缺乏必要的维护、保养,一些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三是固定资产盘赢盘亏数量较大。个别单位由于资产购置、处置不规范化,使用与管理相脱节,导致资产增减登记不及时,在资产清查中盘赢盘亏数量较大。
(三)规章制度不够明确
很多单位资产管理员都是兼职,有的甚至身兼多职。资产管理又是很繁琐的事,导致根本没有精力去管;有的表面上有人管,但实际形同虚设,责任不落实,工作流于形式;有的只用不修,长期使用不维护、保养,缺乏工作责任心;由于管理不善,资产损坏、丢失无人问津,有些是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喊在嘴上”,就是未落实到行动上。
(四)专业管理人才缺乏
部分单位资产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教育培训,凭老经验、老办法办事,有的甚至连最新流程都不能熟练操作,业务素质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需要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五)固定资产流失严重
个别单位资产盘点流于形式,盘亏的固定资产不能深入追查其盘亏原因,碍于情面或怕麻烦不去追究责任人责任,造成资产流失严重。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意见
(一)严格资产预算杜绝随意性
基层部队具有优化、整合、提高使用效益的巨大潜力,只要抓好预算管理,就能大幅度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益。各单位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严格落实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办法,认真分析单位资产结构、状况、存量,把存量资产与经费捆在一起统一计划,统筹安排,合理确定资产增减计划,科学配置资产资源,把好经费物资的投向投量关,充分发挥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功能。固定资产在购入前,要严格按照年初预算执行,不得随意购置,超预算的坚决不予报批,从而解决资产购置随意性问题。
(二)加强资产规范化管理
要努力创造上下协调、左右配合、人人关心和珍惜固定资产的良好氛围。一要明确责任人,避免出了问题无人负责的状况。二要加强固定资产使用管理,坚持“人物结合”保管制度,做到购时有验收、领用有登记,使用时各环节均有责任人监督。三要加强固定资产交接管理,对于在有调动、转业人员物品移交,要有后勤部门监督移交手续办理,在处理报废、闲置、损毁固定资产时必须经单位后勤部门申报,主管领导审核,单位负责人批准,对残值收入及时入账,防止随意处理。
(三)抓好长效机制建设
要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就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资产管理制度,使资产管理工作有规可循,有章可依。首先明确资产管理的目标。新的制度要明确资产的购置、使用、报废、调剂的具体管理办法,从最大程度上保证部队固定资产无闲置、浪费和流失的现象,从而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其次健全监督制约机制,规范资产管理。科学、周密、可行的监督机制,能有效地防止资产的流失,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只有建立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才能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始终处于掌控之中,才能做到底数明、数量清。再者要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切实解决规章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对不认真落实有关固定资产管理规定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必要的处理。同时要强化责任追究制度的可操作性,制定处罚标准,明确人为不落实规章制度,造成资产转移、流失、损坏等后果的,除给予直接责任人相应的处罚外,还要同时追究主管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落实资产清查杜绝流失
清查前,资产管理人员要充分了解分析本单位本部门固定资产分布、领用、变动等情况,积极与业务主管部门联系,收集相关资料,规划好清查的时间、地点、顺序、人员安排等;盘点时,可以是以账查物,对账载固定资产逐一核实勾兑;也可以是以物对账,对盘点出的固定资产与账载情况逐一核实,做到见账就清,见物就点。经过盘点,账实相符的,逐一填列资产信息登记表;账有而实物没有的(盘亏),则要查明原因,分别填列信息登记表;账无而实物有的(盘盈),要查明原因和资产来源,分别填列信息登记表。
(五)引进人才加强队伍建设
由于固定资产管理需较高的专业性与技术性,应加快人才培养,把那些热爱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事业心、责任感的干部选配到管理队伍中来。同时抓好管理人员的专业培养和教育,坚持提倡岗位自学,开展业务研讨,拓宽工作思路,使其熟练掌握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能力,提高核算管理水平,着力培养一支懂法规、懂财会、精明强干、廉洁奉公的固定资产管理专业人才队伍。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部队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只有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大力倡导现代化管理理念,完善规章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建立长效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经费的使用效率;才能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迈上“科学化、经常化、规范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篇9
(一)固定资产的应用价值偏低,从而影响固定资产的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快速进步,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大幅度加快,在给人们带来新产品的同时,也带来了固定资产的管理难度。卫生事业单位也不例外,由于工作性质,通常会使用一些专业机器设备及电子产品以及一些办公用品等,这些都是固定资产部分。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更新较快,在短时间内容易贬值,所以给管理带来了较多的麻烦。
(二)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导致闲置及浪费现象严重
在卫生事业单位,通常出现设备闲置和浪费的现象,这主要由于这些设备是国家投资的,并不是单位自己拿钱购置的,所以从心理上不重视。另外,虽然近年来国家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纳入到管理范围,并通过了全面清算资产,但由于执行力度不够,并且资产管理的好坏直接和工作业绩联系在一起,导致员工在固定资产管理上意识淡薄。此外,还和员工的思想认识及责任心有关,大多数管理人员在固定资产的态度上,认为固定资产是单位的,管理好坏和自己没有过大的关系,只是管理人员的事情。而管理人员由于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到资产管理,这诸多方面的因素,共同造成固定资产闲置、浪费等现象。
(三)固定资产检查制度不健全
随着国家对民生工程的不断重视,投入到卫生事业单位资金的也就增多,购置的固定资产的量也就相应的增加。但由于主管部门的业务量不断增多,对自己下属部门的固定资产无暇进行严格的清查。各卫生事业单位虽然制定了盘点清查程序,但并没有定期的清查,导致清查工作流于形式化。这直接导致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经不起清查,并且一旦清查,就会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原因也无从考据。
(四)约束机制不够有力
任何管理,在执行中都有相应的监督,这样才能使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提高管理效率。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也不例外,也应具有监督机制,才能使固定资产发挥有效作用,避免资产管理流于形式化。在卫生事业单位,约束机制的缺乏主要表现在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缺乏沟通及协作,所以应建立相互制约的控制制度。
二、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完善措施
由上述可知,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众多不足,有体制方面的,也有管理方面的,要有效解决,需要从制度、体制等方面入手。具体如下:
(一)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及自觉性
要使管理工作做到位,首先应让管理人员及员工对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这样,管理人员才能深入管理,员工才能自觉遵守管理规定,使管理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卫生事业单位要使固定资产管理效率提高,应建立全面、详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使管理人员及员工彻底理解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避免了资产混乱使用。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制订时,要着眼与单位现状,并结合当下市场经济体制,使管理制度具有可执行性。
(二)推进资产管理新技术运用,构建并完善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
在互联网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要充分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充分运用条码技术,有条件的甚至可以直接引入RFID技术。对于条码技术,就是给单位每个固定资产一个唯一的条形码,记录好每一资产的名称、类别、登记时间、使用科室、使用状况等信息,通过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在系统中建立实时的资产台账,达到对资产进行全程动态跟踪管理。对于RFID技术,可以说是条码技术的再升级,改进了诸多条码技术在固定资产管理用中的不足,如条码易损坏、读取数量少、读取方式不便、无写入功能等等。通过新技术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确保资产的完整和有效利用,并极易形成各类需要的报表,为其他工作提供数据分析基础。
(三)加强制度建设,并将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化
首先应建立详细的资产登记制度。无论是国家投资的固定资产,还是公益捐赠的,都应在使用之前详细记录资产基本状况、存放地点及时间、计入卡片及账实等。其次就某项固定资产,制订相关管理制度,包括维护制度、维护费用、使用规范等。并对资产使用情况定期检查,包括使用中出现的故障、使用人员等。再次,制订报批制度。对于一些陈旧、运行效率低的固定资产,应按照规定,在上级部门及财政部门批准后,办理报废、转置、调拨等相关手续。
(四)完善固定资产监管制度
建立监管制度不仅是保证固定资产合理应用的重要条件,而且为各科室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提提供条件。所以应完善固定资产监管制度,加强资产负责人员的监管责任,并积极争取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建立明确的管理责任制度。另外,对照责任范围合理划分,并安排对应的负责人员,使资产管理和责任负责人员有效的对应,以做到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及存放的监督工作。
三、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方法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特点
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资产组成的重要部分,对其进行的财务管理也需有不同的管理方案,概况来说,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有如下特点:第一,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关系广泛的组织工作,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单位的每个部门都涉及不同数额的固定资产,其管理必须由所有使用部门共同参与管理。而且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较强的技术性工作,其折旧计提、减值准备等业务都需要过硬的会计处理技术,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责任心,工作能力强,熟悉计算机财务软件操作,能够为财务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第二,固定资产核算涉及科目复杂,限制条款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主要用于科研、行政管理,单位价值较大,占用巨额资金时间长,不可能单纯依靠自身的力量来满足对固定资产的需求,因此来源渠道广泛,有购置、自行建造、投资者投入、融资租入、更新改造、以非货币易换入等,增减变化方式也繁多,具体核算涉及的科目种类和层级都很多,整个过程较复杂、繁琐。但固定资产核算又必须遵循众多税法及会计准则的规定,并不是可以随意调整的,业务处理有严格的程序。第三,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略带有行政色彩。因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配置领域多为非生产性,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其使用目的在于保证事业单位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效益,服务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所以其购置与补偿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的事业经费预算支出,主要是财政拨款的方式,在使用过程中不计成本、不提折旧,财务管理比较特殊。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管理不到位
很多事业单位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够重视,制度体系不健全,核算流程和会计方法没有明确的规定,具体操作缺少明确的制度约束,人为主观变动较大,固定资产管理无章可循,使得财务核算失去连续性和系统性。而且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相脱节,重购买轻管理,部门设置不清晰,管理责任不明确,出现多重管理的混乱或无人管理的漏洞,资产流失严重。
(二)固定资产账务处理不规范,核算方法不科学
财务人员在责任意识不强的情况下,往往缺少高效管理固定资产的动力,在设置账户进行核算时,会自作主张减少固定资产明细账的设置或不进行减值、计提折旧等工作。有些单位虽然账目设立较完整,但工作人员管理水平低、综合业务能力差,处理过程极不严格,科目使用不规范、不合规,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方法的运用不够科学,不符合配比原则,虚增了事业结余,使固定资产账实不符、明细账不能正确反映固定资产全貌,形同虚设,总账金额与明细账长期存在偏差,给审计、监督带来不便,也增加了不相关成本。
(三)固定资产闲置浪费、配置不当,使用效率低
目前固定资产的界定标准允许企业将自己认为属于同类的物资纳入管理范围,这就促使很多事业单位为获得较多的财政补偿,将公桌椅、沙发等简易办公设施及许多非必需购置的设备,大规模购入并在固定资产中核算,与其他无异议的固定资产相比,界定范围不尽合理。而且由于没有合理统一的固定资产配置标准,事业单位各部门之间缺乏整合机制,从局部小团体利益出发,追求小而全的固定资产配置模式,不考虑资产的实用性,造成资产闲置,利用效率甚低。
(四)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统一性
固定资产管理涉及到众多部门的一系列活动,需要各部门协调统一,最大程度地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但国家包揽的投入体制助长了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重投入、比规模、轻管理的错误观念,争抢单位共用设备等资产,基本不关注使用效率的现象普遍存在,无法实现资源共享,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管理效率低下。
(五)缺少资产使用效益评估体系,资产隐性流失严重
因为事业单位主要经费来源是国家财政拨款,而且其各项活动具有非营利性、强调社会收益,不需要核算成本,因此也无需计提折旧与减值准备,只是按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不能真实、及时地反映出固定资产在各个时点的实际价值和期末净值,且该修购基金与固定资产损耗不存在直接比例关系,不能真正地起到价值补偿作用,同时缺乏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不按规定进行资产评估,造成资产隐性流失、会计信息失真。
三、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落实责任分配制
只有在态度上有了正确的定位,才能促进财务管理的高效进行。因此事业单位管理层首先有正确的认识,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战略地位,并引导全单位员工从思想上认识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相关负责人应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资产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都能做到专属专职,管理人员权限界定清晰,责任明确,加强监督力度,制定资产配置标准,保证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和科学使用,创造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借助财务软件,创新固定资产管理手段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很多针对各个行业的财务运行软件,为了及时、准确、高效地记录和反映单位资产及其变动状况,事业单位应该运用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配置适合本单位的财务处理软件,力求实现办公自动化,减少人为处理程序,克服传统管理模式差错率高、信息闭塞、管理效能低等弊端。同时开发相关的系统功能,加强事前审查,查找风险因素,实现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实时核对账目,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监控,随时动态掌握其资产状况,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效率。
(三)各部门统一思想,调剂使用固定资产
各部门应从事业单位全局利益出发,摒弃小团体主义,加快资产配置与定额管理的实施步伐,统筹整个企业的资产需求配置。首先保证财务数据的客观性和可靠性,然后以此为基础,了解事业单位资产存量情况和使用状态,摸清各部门使用需求,制定出合理的资产配置与定额标准,制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统一调剂使用办法,防止资产闲置浪费和你争我抢的混乱,避免固定资产的人为破坏和磨损,延迟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效率。
(四)加强成本核算,建立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制度
随着产业多元化的发展,事业单位已普遍认识到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内部成本核算和管理也成为事业单位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事业单位必须树立正确的成本费用意识,抛除对国家财政补贴的过度依赖心理,强化经济核算,对各项费用进行计算和归集,探讨科学合理的折旧计提方法,合理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将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作为内部成本的主要费用之一,正确反映固定资产的运行状态,促进责任人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利用。
(五)完善资产评估体系,减少无形和隐性损耗
固定资产损耗包括有形和无形损耗,减少有形损耗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管理,开展财产清查,在全面摸清事业单位资产使用状况的基础上,严肃职工纪律,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监督检查来实现。对违反固定资产管理规定,造成固定资产损失浪费的,追究责任、严惩不贷。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则需关注市场发展变化,及时学习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陈旧落后的设备,聘请技术人才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高新技术设施的使用效率。而固定支出的隐性损耗则需通过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内控制度,科学进行成本、计提折旧的核算等财务操作,全面而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存量状况和使用状态。
参考文献:
1、吴萍.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整改意见[J].财经界,2009(2).
2、贾列梅.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路[J].经济师,2009(6).
3、曹颖萍.论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新模式[J].中国林业经济,2009(4).
4、许彩玲.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