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和会计的差异范文
时间:2023-09-08 17:31: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税法和会计的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处理原则对会计与税法差异的处理应坚持统一性与独立性两项原则。
1.统一性原则。如前所述,会计与税法的差异是无法避免的,但如果制定税法时完全不考虑会计处理方法,将会无端产生许多不必要的差异。这些差异是没有必要的。例如,《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为购置、建造和生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而发生的借款,在有关资产购建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应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有关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借款费用,可在发生当期扣除。”税法对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的时间确定在“有关资产交付使用时”,而《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准则确定停止资本化的时间在“有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时”。如果“预定可使用状态”与“交付使用”还有一个时间段,那么会计资本化金额与税法资本化金额是不同的,由此造成固定资产的会计成本与计税成本的差异将直接影响到会计折旧与税法折旧的差异。本人认为这类操作口径上的差异应当协调一致,制定税法时应当尽量参照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毕竟计算税款的基础数据是以会计为基础的。
2.独立性原则。只有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保持各自的独立性,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应纳税额的准确性。《税收征管法》第二十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国务院或者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关税收的规定抵触的,依照国务院或者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关税收的规定计算应纳税款、代扣代缴和代收代缴税款。”《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纳税。”因此,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所有企业都必须严格执行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的相关要求,进行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在完成纳税义务时,必须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税额,及时申报缴纳。
处理方法
1.纳税调整。流转税:流转税需要纳税调整的项目,例如销售货物、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提供应税劳务时向客户收取的违约金、延期付款利息、集资款、手续费、代收款项、代垫款项等。又如房地产企业取得的预收账款需并入当期营业额计征营业税。流转税按月计征,月末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出应纳税额提取并申报缴纳。
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指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实行按月或按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征收方式。企业在报送年度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需要针对会计与税法的差异项目进行纳税调整,调整过程通过申报表的明细项目反映。
2.所得税会计。
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在资产、负债、收益、费用或损失的确认和计量原则不同,从而导致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利润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差异,即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永久性差异与会计利润之和乘以适用税率计算的应交所得税作为当期所得税费用。
篇2
关键词:非经营业务;会计准则;所得税法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一、前言
会计和税法是两种不同的立法基础,会计准则重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税法比较重视税收的公平与效率,所以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必然存在差异。而非经常业务比较少,许多会计人员极难处理好其中的涉税业务,给企业埋下纳税风险。对于二者之间的差异,虽然会计界与税务界都提出了相应协调措施,但是依然还存在各种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分析二者差异上的协调具有现实意义。
二、非经常业务及所得税法内涵
要探究二者差异的协调性,就必须要全面了解二者的概念,只有在此基础上探究协调二者差异才具有实用价值。
1.非经常业务
所谓非经常业务,就是和生产产品、购买原材料以及销售商品等各种正常制造业相比较,这种业务没有普遍性,仅仅发生在部分企业中,即便在这些企业中也并不是经常发生,只有满足了必须条件,比如债务重组,当无法如实偿还债务时债权人让步才会发生,同时这些业务和一般业务所涉及会计上也存在差异。
2.所得税法
设置税种以及每一种税征税办法,都是按照法律形式确定的,该法律即为税法。从广义角度来看,企业所得税法就是新企业所得税法体系简称。自从新企业所得税法以及条例出台实施后,明确了企业所得税中基本税制要求、主要税收处理以及重大政策问题,但是因企业所得税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涉及到各行各业,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个方面,根本无法对处理所得税逐一规定。通过相关制度安排,形成了企业所得税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三个制度框架,从而形成了一个符合国际惯例、体系完备及易于操作的所得税制度体系。
三、非经常业务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差异之协调
前面全面产生了非经常业务及所得税法,因为二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就必须要采用措施进行协调。
1.从制度上进行协调
制订非经常业务的会计准则与日常管理都是属于国家财政部门,但是所得税且是国家税务部门负责,因此这两个部门的工作目标上存在差异,在立法取向上存在一些的差异。因此就需要加强会计准则与所得税中各界的交流宣传,有效提升二者之间协作有效性。
所得税法应该借鉴会计准则中有效的、合理成分,对一些滞后规定进行弥补,例如税收制度要从降低投资风险、保护税源、保护债权人角度入手,扩大减值资产在税前扣除的比例与范围,从而真实体现出企业资产的价值。为了防止企业秘密计提准备金,所得税中也要明确规定减值准备中的计提比例,确保税源不流失。征税部门合理利用会计信息时,还要严格要求信息披露的规范性,降低了征税成本,提高了征管效率。
2.从形式上进行协调
形式比较多,本文主要以债务重组进行分析,为了保护企业,税法中明确规定债务重组是因资产抵债或者债权人让步,从而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者通过债务重组所得,自然也需要缴纳的所得税,有一些数额比较大,要一次性缴纳税存在难度。一般企业要进行债务重组基本上都是财务存在严重困难,导致资金周转失灵,如果缴纳所得税不分年缴纳,就可能导致经过债务重组刚刚摆脱危机的企业再次陷入下一轮危机。为了消除这种差异,加之税务机关也希望重组企业能够正常运行,重组企业经过税务主管部门核准,就可以按照每年平均缴纳所得税,但是期限必须限制在5个年度内,如果5年内未缴清就要按照相应政策进行处罚。通过这种协调措施有效缓解了重组企业的压力,给予了他们重新发展的时间。
3.从处理方法上进行协调
从非经常业务方面来看,对所得税差异的处理上主要是从所得税申报表中进行调整,没有会计记录,也不做账务处理。为了真实反映形成的差异以及纳税调整情况,企业就要增设纳税调整的备查账,同时在财务会计的报告中还要进行相应披露。比如在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和《所得税》项目间加上《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以及《应缴纳所得税》几个项目,调整金额按照记录的备查帐分析计算填列,从而体现出差异调整的实况。对企业而言,要尽可能选择所得税法中规定的方法,降低纳税差异,同时也才有利于企业快速发展。
四、结束语
事实上,对于非经常业务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之间差异的协调措施比较多,除了上面提出的几种措施,还有借款费用、股份支付、企业合并、外币折算等各种协调措施。当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采用那种协调方法,还必须要依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协调的目的,才能够有效缓解二者之间的差异。
参考文献:
[1]高金平.股份支付准则与所得税法差异分析[J].中国税务,2013(4).
[2]钟晓东.政府补助的财税处理[J].国际商务会计,211(10).
篇3
关键词:会计;税收;协调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1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和税收之间的矛盾开始日益突出,如果不能够协调这两者的关系,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的影响。税收是会计人员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会计人员所代表的执行纳税人所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税收从政策的角度会对会计准则的制定以及会计方法的选择都会有一定的参考和引导的作用,而且会计也为税收征管提供基础性的信息,为税制的改革和完善提供可以借鉴的依据,正是如此要承认税收和会计这两者之间的独立性同时,还要搭建宏观和微观、法和理的通融、征税和纳税的自然融合的桥梁,从而让会计和税法实现有机融合,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税法改革要从会计理论中汲取先进理念
会计准则先行,税收法规在制度的层面上要立足于税法改革,从先进的会计理论中汲取成果具体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
(一)在了解会计和税收差异来源的基础上进行协调。会计和税收目前最为重要的矛盾之一就是税收法规的通常会涉及到会计方法问题,此时如果缺乏相应的配套规定,就会给会计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实践中带来困难。因此,当国家出台某些税法法规,当涉及到会计方法时,就要尽可能的明确化和规范化。同时还要建议税服务和会计主管部门要建立起日常互通和对话的机制,进而联合行动,消除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影响。因此,从本质上来说,要想从根本上了解会计与税收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的体现二者之间的协调性,就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革新,对会计和税收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以便于更好的了解会计和税收之间的双向协调关系,同时也更好的促进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二)适当放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限制。目前税法对于会计政策的选择采用了限制措施,其目的就在于纺织企业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进行偷漏税或者延迟纳税。但是会计工作人员为了适应企业的发展,往往采用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会计准则,这种选择不会是一种造假行为,而且一般来说会计准则的选择并不会对税收产生多达的影响,所以根据这一点为了让会计工作人员有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放宽对企业会计准则政策的限制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就能够实现保障企业利润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增加了国家税收来源,而对于认为的避税动机,则可以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来进行完善。
(三)汲取先进方法用于指导税制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各个方面也都在不断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会计和税收方法提供了更多的指导方法,因此,我国需要在现有的方法基础上进行革新,以便于推动二者的发展。从目前来看,我国会计准则是一种面向市场经济且能够逐步完善的信息系统,同时对于税收制度来说,应结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制定税收法规的同时要尽可能的降低企业等市场主体的不良影响,这就需要从会计准则中的先进理念中汲取营养,让税收改革和会计准则呈现相对的稳定的发展。
三、会计准则应用要和税法相协调
(一)落实会计目标要结合国家税收政策。广大投资者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对于会计工作目标非常重视,因为它反映了会计信息,同时还具备了内在的控制功能。由此可见在会计日常核算中要注重明细的核算工作,对于涉及到税收的业务,则要以会计准则执行的同时,还要将会计和税收之间的差异以明细账户等方式进行提现,这样就能够为纳税申报以及税务稽核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可以说,国家宏观调控是对国家经济的一种调节,在进行二者之间相互协调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国家的税收政策,以国家税收政策为根本性的指导,进而保证国家税收政策与会计行为、会计目标的结合。
(二)尽可能的缩小会计选择范围。会计准则选择过多,但是税法却相对单一,虽然税法在体制上要尽可能的放宽会计准则的选择,但是这并不能够彻底解决会计和税收之间的矛。因此作为企业机关,在本着成本和效益的原则,当发现税法和会计相关政策所产生的信息存在不一致,同时也不能够增加多少信息含量,也就是说对投资者的决策不会产生不良影响时,就不要过分追求会计的精确性而和税法相抵制,而是尽可能的实现税法和会计的一致。
(三)完善会计信息的披露。通过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展现会计和税收之间的差异以及相应的分析结果,能够有效的协调税收和会计之间的统一。目前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存在明显不足,这让会计不能够为税收提供必要的信息,与此同时税收也不能够将信息需求反应道会计信息系统,这就导致了信息沟通的不畅,在这个背景下就会加大税务部门的运营成本。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披露也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参与因素,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带动信息披露与会计行为之间的有效沟通,可以说不断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将有效的保证我国税收和会计之间差异性,并能够在保证差异性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协调。对于解决税收和会计的差异化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四)新会计准则的执行不同企业要不同对待。对于上市企业来说,由于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所以要通过强制的方法来执行新会计准则,这能够有助于对上市企业的监管,包括企业会计的确认和计量,提升会计信息质量,能够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但是对于中小企业且不属于上市企业,那么纳税就成了唯一的目的,但是目前很多中小企业并没有专业的能力,所以在纳税申报中又回胡乱添加新科目,从而导致会计和税收的巨大差异,对此可以建立中小企业会计准则,让中小企业的会计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执行,从而缩小中小企业会计和税收的差异。
四、总结
总而言之,强化会计监管,缩减会计和税收的人为差异,通过完善内部控制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加强监管和审计,同样也是能够有效的规避会计和税收的差异,促进会计和税收的关系协调的重要方式,唯一从这些方面进行革新,才能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侯立新.会计与税收的关系协调研究[J].会计师,2012(24).
篇4
关键词:会计利润;应纳税所得额;差异
一、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差异的性质
(一)根据新的会计准则规定,会计利润的组成: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二)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应纳税所得额为企业每一个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即: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三)会计利润和应纳说所得额差异的性质
1.永久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是指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确认的范围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如:国债利息收入,免税收入,减免税所得,加计扣除,超过标准列支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业务招待费等。
2.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差额。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性暂时性差异。如:计提的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及按公允价值计算的金融资产与其账面价值而产生的差额等。
二、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差异的具体体现
(一)收入确认方面的不同
1.收入确认的范围的不同
(1)构成会计利润的收入,包括收入和利得。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劳务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即利润表中主要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利得是指收入以外的其他收益,一般从偶发的经济业务中获得,而不是从日常活动中取得。包括无形资产转让的收益、固定资产处置形成的收益、企业接受政府的补贴、违约金收入等。在利润表中利得主要是指营业外收入和补贴收入等。
(2)税法中的“收入”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以及其他行为各项收入的总和。具体包括:生产经营收入、财产转让收入、利息收入、租赁收入、特许使用费收入、股息收入、其他收入。
2.收入确认的时间不同
按照会计准则规定,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主要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对该商品没有继续管理权和控制权、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以及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为前提,主要遵循权责发生制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所得税法为了保持其确定性特征,是以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为应税收入确认的前提,往往不是“实质重于形式”,而是“形式重于实质”。
例如,附有退货条件的商品销售,会计上若无法认定其退货的可能性小于50%,在收到货款发出商品后,并不确认收入的实现,而是在退货期满时才确认会计收入。而应税收入是在收到货款发出商品后就应该确认,这样就会造成从商品所有权转让日至退货期满日之间会计利润低于应纳税所得额的情况。
3.收入确认金额的不同
企业所得税法考虑税收优惠等政策,在收入确认金额方面与会计按权责发生制确认的收入金额产生差异。
例如,企业转让技术所得作为会计收入计入会计利润,但税法对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该收入会全额计入会计利润,出现会计利润大于应纳税所得额。
对不具有商业实质或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上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交换损益,即不会影响会计利润;而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视同销售作为应税收入,由此导致会计利润低于应纳税所得额。
4.免税收入
免税收入在计算会计利润时作为会计收入,而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作为收入总额的减项。如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等。
(二)扣除项目方面的不同
在计算会计利润时,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计入损益的成本、费用能够全额扣减。而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要按照规定的项目以及标准限额税前扣除。
1.限额扣除项目
(1)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和职工福利费
企业实际发生的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和职工福利费,在会计核算时,根据受益对象,被确认为成本、费用或资产,分别计入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建工程等。计入当期损益的,在计算会计利润时当期减除;计入存货成本或资产成本的在以后期间从会计利润中减除。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分别按照不超过工资总额的2%、2.5%和14%的部分准予扣除。职工教育经费超过标准部分,准予在以后年度结转扣除。此项差异对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要根据企业这三项费用的实际发生额以及期末计入存货成本或资产成本的金额决定。
(2)业务招待费
企业当期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在会计核算时确认为管理费用,予以全额扣除。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5‰,即以发生额的60%和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二者金额较低者作为可扣除的金额。在企业业务招待费扣除上无论是用哪个标准控制可扣除的金额,都会使企业计算的会计利润小于应纳税所得额。
(3)广告宣传费
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宣传费,在会计核算时被确认销售费用,在发生当期全额冲减会计利润。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年度结转扣除。此项支出在金额小于等于当年销售收入的15%时,当期不会造成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反之,使当期会计利润小于应纳税所得额。准予在以后年度结转扣除的项目,会减少以后会计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会改变结转期的会计利润。
(4)公益性捐赠支出
公益性捐赠支出,在会计核算时被确认为非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支出,计入营业外支出,在计算会计利润时被全额扣减。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实际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计算的年度会计利润的12%的部分,准予扣除。此项支出在金额小于等于年度会计利润的12%时,当期不会造成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反之,使当期会计利润小于应纳税所得额。准予在以后年度结转扣除的项目,会减少以后结转扣除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不会改变结转期的会计利润。
2.加计扣除项目
加计扣除属于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涉及: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的按发生额的50%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发生额的150%摊销;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而发生的工资薪酬按100%加计扣除。这类税收优惠使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小于会计利润,属于永久性差异。
3.不允许扣除的项目
企业发生的一些与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有关或无关的资金耗费,除计入资产成本的外,一方面会减少企业资产或增加企业的负债,另一方面计入当期损益,在计算当期会计利润时均被减除。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对于不符合税法确认原则的有关支出是不得税前扣除的。如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滞纳金、罚金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为职工缴纳的商业保险,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赞助支出,准备金等。不允许扣除项目的存在导致当期会计利润小于应纳税所得额,属于永久性的差异。
(三)资产折旧或摊销方面的不同
税法和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及折旧方法的规定存在着较大差异。如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有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而税法中规定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才准予扣除。
对于无形资产的摊销,会计制度规定无形资产应当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计入损益,如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了相关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其摊销年限按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孰短原则确定;对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10年。而税法规定,对受让或投资的无形资产,按法定有效年限与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孰短原则摊销;对法律和合同没有规定使用年限的,或者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摊销期限不得少于10年。
对于自创或外购的商誉、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税法规定不得进行摊销,但对于外购商誉的支出,只有在企业整体转让或清算时准予扣除,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自创的商誉不能作为无形资产作价入账,但外购的商誉可以作价入账,并按规定的年限进行摊销。
三、对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差异的处理方法
税法与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不一致时,应按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
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存在必要的差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税法明确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遵循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在进行税收处理时,税法与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不一致时,应按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因为从法律的级次上看,税法的级次一般都高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一般都以部门规章的形式颁布,而税法大都以行政法规的形式颁布,个别税法是以法律的形式颁布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从对违法追究的严厉程度来看,违反税法要比违反会计核算规范要严厉的多,违反税法一般都要处以罚款,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而违反会计核算规范多数情况下仅仅要求进行核算调整。一般来讲违反税法要比违反会计核算规范的代价要高的多。所以,熟悉和掌握会计政策与税法的差异,是正确的进行会计核算、准确的计算和缴纳税款的关键。
(一)根据永久性差异,调整会计利润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当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存在差异时,应首先考虑是否存在永久性差异,由于永久性差异只发生在当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所以对存在的永久性差异就必须在纳税当期进行调整,即可以用当期会计利润±永久性差异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这种方法较为简单和快捷。
(二)根据暂时性差异,调整会计利润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当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存在不同时,也可能存在暂时性差异。对于这种差异,新会计准则规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处理。它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首先确定由于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从而计算出资产负债表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然后倒挤出利润表当期所得税费用。
1.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处理方法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即在未来期间不考虑该事项影响的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由于该暂时性差异的转回,会进一步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金额,在其产生当期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2.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处理方法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减少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减少未来期间的应交所得税。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符合确认条件时,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四、总结
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还有很多。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规范的对象和目标不同,两者的差异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如果以税法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如果以会计核算的收入和利润作为计算所得税的依据,将会弱化税收职能。针对两者的差异,不论是对永久性差异的调整,还是暂时性差异的判别与处理,都应灵活掌握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提高会计人员工作的效率,保证企业会计信息和纳税信息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3]王建丽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J]才智2009(8)
篇5
一、现行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概述
1、现行会计准则。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繁荣,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也逐步的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接轨的程度。而且,在《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在2011年,财务部为了促进小企业的良好的发展,简化小企业会计业务的处理过程,减少税收和会计之间的差异,印发了《小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对于企业经营中常见的销售方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收入时点的确认。例如小企业的资产按照成本进行计量;不再对于任何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这些规定形成了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暂时性的差异。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之间的关系,对于会计和税法中的暂时性差异不需要进行调整,所以在《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中,企业会计与税收之间一定会存在差异。
2、所得税。我国在2008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该税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企业所得税法与国外的企业所得税法的核算实现了统一,并且对于国内外的企业税前扣除的标准和扣除方法进行了规范。不仅对于税收有了统一的优惠政策,还适当的降低了企业所得税率,保证了纳税人之间的税负平等,从而有利于企业之间共同发展。
二、会计与税收的差异分析
1、永久性差异分析。永久性差异形成的原因在于企业所得税和会计利润计算的时间相同,但是计算口径出现差异而产生的。对于永久性差异的处理,不需要对所得税的账务进行处理,只需要在汇算清缴时及时做好调增、增减处理,对于纳税申报表进行实时的调整即可。例如企业在工资薪金的计算,在2014年的时候采用了计提的方式对当期的费用进行了计算,由于税法中规定只有合理的工资薪金才能够在纳税之前扣除应纳税,所以提取的部分在汇算清缴期结束之前依然存在尚未支付的结余部分是,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对纳税所得额进行调增。
永久性差异突出的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其一,由于各项费用的扣除标准不相符而产生的差异,例如员工的社会福利待遇、职工的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等。在税法中有着明确的按比例扣除的项目;其二,由于支出性质会导致的界定存在差异,例如行政罚款、滞纳金等对于已经在税前不得进行扣除的差异;其三,对于收入的确定方面存在差异,例如税法中明确规定符合条件的国债利息实行收益免征所得税;其四,对于税收的优惠政策方面存在差异,例如税法中明确规定的关于研发方向的支出、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企业或项目减计收入等。
2、暂时性差异分析。所谓暂时性差异,指的是对于资产或者负债的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而且差异会被消除的一种差异。暂时性差异还能够细化为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其中,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由于使用或者处置的资产、偿付负债的未来期间内应该减少的应纳税所得额而产生的所得税资产差异。应纳税暂时差异指的是对于使用或处置资产、偿付负债的未来期间内增加的所得税,从而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差异。暂时性差异不仅对于当期存在影响,对于以后的纳税也会产生影响。
暂时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的三大方面:其一,由于折旧的计算方法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例如企业采用的加速折旧法,但是税法却规定使用直线法。会计的折旧年限要少于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其二,资产的价值方面存在差异,例如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与税法中按照历史成本来确定计税基础之间存在的差异;其三,会计的计提方面进行的减值准备、坏账准则但是在税法中却固定为实际发生的减值不得进行税前的扣除。
3、会计与税收差异产生的影响。会计与税收差异导致企业的纳税遵从度下降。由于税收和会计之间的差异所以导致调整非常麻烦,有点调整时间跨度过长,无形中给会计工作增加了成本和难度。会计从业人员不仅要对于新的会计法规进行不断地学习和适应,还要不断的更新税收政策,避免出现对政策把握不当而出现偏差或者失误,导致造成非主观的少缴税款,严重的会构成偷税漏税,不仅给国家税收造成损失,还给会计从业人员带来严重的负担。
会计与税收差异导致会计工作核算难度增加。由于纳税业务不断的调整,内容也十分繁杂,导致很难判断差异的性质,使得会计从业人员出现畏难心理,放弃了本来应该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在2014年1月1日起,对所有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进行一次性的计入当期成本费用,所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是进行相应扣除,不再按照年份进行折旧,这一优惠措施允许纳税人的固定资产进行多列折旧,使得以后的年度中折旧额相对减少,导致纳税人的税负实现递延。但是一些固定资产不多的少量企业来说,这点加速折旧的当期所得税十分鸡肋,尤其是当年的亏损与这项优惠政策的执行没有实际的影响,从而放弃了这一优惠政策。
会计与税收差异导致企业实现避税。企业的经营理念是保证利润的最大化,一些管理者由于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所以根据会计与税收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投机取巧,千方百计的试图合理的避税。为了达到避税的目的,对于会计处理原则进行随意的变更,还会采取与税收优惠相同的会计政策。如单位价值在5000元以下的固定资产,企业根据优惠政策在会计处理中采取了加速折旧的方法,导致人为的消除了会计的税收差异,是的企业在年度结算时少缴了税款。
三、如何协调会计与税收的差异
1、提高会计与税收差异的认识。因为会计制度和税法规范两者之间的对象和目标都没有联系,所以两者之间的差异无法消除,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原则提高会计与税收差异之间的认识,加强会计和税法协调之间的目标、模式原则和方法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从而加深会计理论和失误发展之间的不断完善,为会计与税收之间差异协调统一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
2、坚持统一性和独立性原则。尽管会计和税法之间的差异无法消除,但是我们在制定税法的时候如果不能够参考实际的会计处理方法,就会产生许多不切合实际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以会计的数据作为基础进行计算税款,同时还要能够保证会计和税法之间相互独立,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纳税额的准确。
3、在制度层面加强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的协作。在制度的层面加强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之间的写作,就要保证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之间形成优势互补的关系。在制定税收法规是要借鉴会计制度中合理的部分,改善税收法规的不足。还要保证税收政策的出发点立足于保护税本、降低企业投资的风险、保护债权人。对于存在的差异一定要及时的明确,例如资产减值的准备。所以还应该对减值准备的计提比例进行严格核查,防止企业计提秘密准备,保证税源不流失。
篇6
会计与税收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是税收征管的基础和前提。但同时会计与税法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追求不同的目标,两者之间又存在必然的差异。本文通过分析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的理论差异,以及环境对二者的影响,阐述了新企业所得税法与新会计准则之间相互分离的必然性;另外通过对新企业所得税法与新会计准则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得出了二者之间的可协调之处,最后,对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进行协调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会计准则;所得税法;所得税会计
1 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关系
1.1 所得税对会计的影响
所得税对会计的依赖提高了会计的地位,推动了会计的发展。所得税的发展使会计程序和方法日趋完善,而且随着税法的不断改进,会计理论和学科得以不断丰富。虽然,会计对税收观念的借鉴,但税法原则和会计原则存在本质的差别,导致财务会计和所得税会计的独立。
1.2 会计对所得税的影响
所得税只有在会计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够产生。会计技术的发展为所得税税基的确定提供了书面依据;企业持续经营为所得税的征收提供了时间基础。企业所得税在会计的支持下日趋完善,并在全球税收竞争中趋于协调。税法在修订时引入了会计理念,这不但促进了所得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税务会计和会计实务的协调。税法在借鉴会计理论和方法后,其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不断增强。
2 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差异
会计与税法属两个独立学科,在制度设计过程中遵循着不同的目标和原则,履行着不同的职能。两者不同的目标取向导致了会计与税法之间存在根本性的差异。
2.1 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差异的必然性
2.1.1二者目标不同
会计的目标是向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财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帮助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相应的经济决策。企业管理层希望少纳税,通过降低成本来提高收益。而税法的目标是调节经济、促进公平竞争,促使国家的财政收入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1.2二者核算基础和原则不同
会计准则是以权责发生制作为核算基础,而税法是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结合。另外,会计与所得税税法所遵循的原则也存在差异。市场中的企业是有着不同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方式的个体,为了客观地反映其经营业绩,会计准则允许企业根据其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相同的会计业务采取不同的确认和计量方法。税法坚持法定原则,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进行操作,不能任意选择或更改,以保证及时、足额地征税。
2.2 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差异的可协调性
目前我国会计与税法过度分离的现状一方面加大了税收征管的难度和成本,另一方面给会计核算也带来了不便。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我国的会计与税法应尽可能做出一些协调调整。
2.2.1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差异协调的效益性
会计准则与所得税税法差异协调可简化目前复杂的财务报告环境,能大大降低企业管理者利用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对投资者进行误导或欺骗的动机。使会计信息更真实地反映企业实际的经营成果,减少企业对盈余的操纵,
2.2.2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差异协调的具体措施
(1)基本业务应当尽可能减少差异。在基本业务方面会计与所得税部门应建立一个协调机制,在制定法律法规时进行沟通协调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差异,这样也能使双方减少一定的立法成本,从而达到一种良好的效果。
(2)工资薪金及“三费”的扣除标准。在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法中有关工资、“三费”的扣除标准与会计准则有较大的差异。对于这些差异,如果能够全额扣除工资和有关费用,这样会有利于避免重复征税,另外,工资等费用交由个人所得税进行调节,也更为合理。
(3)公益性捐赠的扣除标准。政府应鼓励企业对社会公益事业进行捐赠,允许通过非盈利机构的公益性捐赠全额扣除,从而与会计标准保持一致,同时也能减少企业不必要的征管成本。
3 我国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差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所得税会计的发展上与国际所得税会计的演进基本一致,只是时间上相对较晚。我国于2006 年2月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这是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重要成果。该准则规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并引入了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计税基础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等概念。但在引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同时,我国应还需要与我国的经济环境契合,就会计与税法的差异进行适度的协调,从而使我国的所得税会计准则进一步完善。
4 我国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差异协调的建议
4.1 开展会计与税法相互协调的理论研究,完善我国所得税会计的法律体系
一般情况下,会计准则要先于税收法规调整,税收法规应该在制度层面上积极谋求与会计准则的协调;另一方面,会计准则要关注税收监管的信息要求,在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的协调中发挥会计对税收法规的信息支持作用。
4.2 改进和完善差异调整的会计处理方法
为了完整系统地反映差异的形成及纳税调整情况,企业应当增设必要的明细账和备查账,规范账簿记录。对差异的调整情况,应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作相应披露。此外,还可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中对差异的协调处理办法,改进我国现行的差异处理方式。
4.3 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应当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职能,加大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改正、并予以披露,或给予企业纳税辅导,以便堵塞偷漏税和虚假利润的渠道,从而达到通过中介机构的工作,为会计与税法的协调提供帮助。
5 小结
我国自2006年颁布一整套新会计准则以后,逐渐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使得我国的所得税与会计的差异也进一步拉大,所以,我们要对已有的差异进行协调,本文对二者差异的协调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和措施,同时也相信我国的所得税会计会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最终建立一个与我国的国情相契合的所得税会计体系。
【参考文献】
[1]罗琼.税务会计独立模式下我国所得税差异协调研究[D].湖南:湘潭大学,2009
[2]袁立科.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研究[D].山东:东北财经大学,2008
篇7
【关键词】所得税会计改革暂时性差异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一、我国所得税会计改革过程
我国在2006年新会计准则体系颁布之前没有专门的所得税会计准则,有关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主要依据1994年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和2000年的《企业会计制度》第107条,允许企业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和损益表债务法。为了填补这一重要会计准则的空白,我国于2005年了所得税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此征求意见稿借鉴最新的国际惯例,把收益表债务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并取消了目前绝大多数企业都在采用的应付税款法,尽管该征求意见稿一经发出便在其适用性上受到了质疑,会计理论和实务界的许多人士认为中国尚不具备实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条件,并建议保留应付税款法,但2006年2月15日最终出台的新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仍然坚持了征求意见稿的方法,这份准则一方面做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充分协调,必将对完善我国会计规范体系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该准则在表述上基本以IAS12为蓝本,加大了理解的难度,对我国广大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对我国这次所得税会计改革的关键点进行分析,以期对准则的理解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二、“时间性差异”向“暂时性差异”的转变——所得税会计改革的表象
从字面上看,本次新准则同过去所得税会计处理的相关法规制度的最大差异之处在于“暂时性差异”这个概念的引入,它取代了原来的“时间性差异”,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标志着我国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由原来的“损益表债务法”向“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转变。那么对于“暂时性差异”我们将如何更好的理解,“暂时性差异”又与“时间性差异”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一)暂时性差异的概念理解
新准则将“暂时性差异”定义为“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表述比较抽象,理解起来也相对困难,笔者认为这一概念可以使用一种较为简单的方式表述:假定某企业同时设置两套帐,分别按照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的规定反映本企业的经济业务和事项,则在以所得税法为基础的那套帐中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就是它们的计税基础;同一项资产或负债在两套帐中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就是本准则中所说的暂时性差异。
【示例】一项固定资产的初始成本为10000元,预计残值为0,会计和税法都按直线法计提折旧,但会计折旧年限为5年,税法折旧年限为4年,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现假设该企业按会计准则和税法分设两套帐,各年度暂时性差异计算如下表所示:
年份账面价值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本期发生或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以会计准则为基础设账以所得税法为基础设账
01000010000000
180007500500(应纳税)150(负债)150(负债)
2600050001000(应纳税)300(负债)150(负债)
3400025001500(应纳税)450(负债)150(负债)
4200002000(应纳税)600(负债)150(负债)
50000600(转回负债)
注:其中年份0表示第1年年初,其余表示各年年末,以所得税法为基础的账面价值也就是新准则所说的“计税基础”,两者的差异就是暂时性差异。
事实上已经有一些企业为了准确进行应纳税额计算而采用了会计和税法的双轨核算制,这一概念的清晰化不仅对这些实行双轨核算制的企业有较为明确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一般企业财务人员理解和正确应用本准则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的关系
要更好的理解“暂时性差异”,笔者认为应当将其与我们熟知的“时间性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它们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在“时间性差异”的基础上理解“暂时性差异”。时间性差异指的是“税法和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损失的时间不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它是从损益表的角度出发来定义的,而暂时性差异则是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出发来进行定义。
1.时间性差异都是暂时性差异
税法和会计制度在确认时间上的差异必然会导致资产负债表上资产和负债的计税价值和账面价值之间存在差异,也就是说时间性差异都是暂时性差异,损益表项目必然会影响到资产负债表项目。例如上面提到的固定资产折旧,一方面在损益表上反映为税法和会计制度确认折旧费用的时间不同,在第一年年末,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扣减的折旧费为2500元,而计算会计利润时折旧费用为2000元,从而产生了费用确认不同导致的时间性差异500元;另一方面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为计税基础和会计账面价值存在差异500元,产生了暂时性差异。
2.暂时性差异不一定都是时间性差异
资产负债表上资产和负债的计税价值和账面价值之间存在的差异并非都是由税法和会计制度在收益、费用、损失的确认时间上的不同造成的,有时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变化并不涉及损益表项目,某些从损益表角度判断为永久性差异的项目,如果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判断,也可能是暂时性差异。因此,暂时性差异不一定是时间性差异,这是理解暂时性差异这一概念的关键。如按购买法核算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将通过所取得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来分配,即被合并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增加至公允价值,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合并、分立业务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合并企业接受被合并企业全部资产的计税成本,须以被合并企业原账面净值为基础确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仍保持为被合并方以前的成本。会计制度和税法规定的不一致使得资产账面价值和计税价值存在差异,从而产生了一项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但这并不会引起当期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存在不同,也就是说不会产生时间性差异。
由以上分析可见时间性差异都是暂时性差异,而暂时性差异不一定都是时间性差异,时间性差异强调差异的形成与转回,而暂时性差异强调差异的内容;时间性差异揭示的是某个时期内存在的此类差异,而暂时性差异揭示的是某个时点上存在的此类差异.
参照修订后IAS12引言的说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非时间的暂时性差异主要可在如下情况产生:
(1)子公司、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尚未将其全部利润分配给母公司或投资者。(2)资产被重估但计税时不作对应调整。(3)企业购并的成本按购入时可区分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予以分摊,但计税时不作对应调整。(4)构成报告企业营业的组成部分的国外营业的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按历史汇率折算。(5)初始确认时,一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余额不同其初始税基。下表对几种非时间的暂时性差异进行了分析:
经济事项账面价值差异原因
会计准则为基础设帐所得税法为基础设帐
子公司、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尚未将其全部利润分配给母公司或投资者根据持股比例调整后的投资账面价值投资原账面
价值收到被投资方分回的利润时才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资产重估资产重估价值资产原账面
价值价值变动部分在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不计入企业损益,也不得据此对企业资产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购买法下的企业
合并被合并企业资产公允价值被合并企业资产原账面价值合并企业接受被合并企业全部资产的计税成本,须以被合并企业原账面净值为基础确定
初始确认时账面价值与税基存在差异初始账面价值税法认定价值根据会计准则和税法资产和负债入账价值存在差别,例如结转在建工程成本确定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三、“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所得税会计改革的根源
从20世纪80年代起,决策有用性成为财务报告的主导目标,资产负债观逐步取代了收入费用观的主流地位。这种观念的改变也体现在所得税会计准则的修订当中,从国际会计领域看,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所得税会计发展的趋势,美国在其1987年12月颁布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96号《所得税的会计处理》(SFAS96,1992年为SFAS109取代)中率先提出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1996年10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以下简称IASB)修订后的IAS12《所得税》中也采用暂时性差异这一概念来取代了时间性差异的概念。我国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新准则同样顺应这一趋势,采用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之所以受到青睐,根本原因在于这种方法贯彻了资产负债观,是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在所得税会计这一专门领域的体现。
曾被广泛使用的损益表债务法试图通过调整因税率变动以及开征新税对企业递延税款期末余额造成的影响,如实反映企业未来应交所得税负债或拥有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但是,损益表债务法是基于时间性差异的调整分析进行会计处理,秉承的是收入费用观,从一开始资产(负债)的确认就不是严格按照资产(负债)的定义出发去进行相应的确认和计量。可以说损益表债务法力图通过收入费用观的会计处理方法来体现资产负债观的原则,其结果既没有满足收入费用观的配比原则,也不符合资产负债观严格的资产负债定义。
与损益表债务法相比,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可以反映和处理非时间性的暂时性差异,全面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将每一会计期间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余额的变化确认为收益,强调全面收益概念,旨在真实体现资产和负债的未来可收回金额,是完全遵循资产负债观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四、所得税会计改革对我国的影响
自1994年《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财会字[1994]25号)以来,中国的所得税会计基本确立了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并存的格局。就目前实际情况看,绝大多数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对所得税会计均采用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会计法的使用多数集中在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对贷款呆帐准备引起的纳税差异的核算中,在一些外商投资企业也有应用,但总体上说使用面较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合并、重组、资产评估核算业务的增加产生了许多不属于时间性差异的暂时性差异,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引入无疑可以提供更为全面的所得税会计信息,提高决策相关性,但是我们不得不充分考虑所得税会计改革可能带来的影响并着力解决,保证所得税会计改革的顺利实施。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对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和推行具有重要影响,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会计人员要求相当高,尤其是在职业判断和信息披露等方面。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甚至包括上市公司)目前都在采用应付税款法,原因就在于简单易行,新会计处理方法的推行要求会计人员对以前比较熟悉的一套会计处理从会计重心到计税差异、会计处理方法等都要从根本上重新认识,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是否能够适应这种剧烈变化成为所得税会计改革顺利落实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高学历、高职称的会计人员比例较低,加大会计人员培训力度是一项必然举措,同时笔者认为新准则的引入也不必“一刀切”。
新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开始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范围界定本身就给其他非上市企业一定的缓冲空间。针对目前推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条件尚不成熟的现实,可以借鉴英、德等国的经验,采用双轨制过渡,即设计两种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分别适用于小型企业和大中型企业。对于小型企业,由于其是税法导向的会计处理,可以允许其继续使用原来的应付税款法;对于一些非时间的暂时性差异出现情况较少的大中型企业,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损益表债务法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只是理解的角度不同,处理却是一致的,为了降低会计人员理解准则的难度,可以要求企业首先进行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会计处理方法可以依然以损益表债务法为准,经过一定时间的适应后,待条件具备时再过渡到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提出了迫切的需要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将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确认为暂时性差异,可见这种方法核算的准确性是建立在对资产和负债账面价值的计量准确的基础上。我国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资产和负债从未来经济利益流入和流出的角度进行了定义,尤其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谨慎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相对以前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而言,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更加复杂,技术性更强,未来现金流入和流出如何更加准确和公允的确定,有赖于资本市场的完善,这才能够为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提供依据和可以借鉴的标准,从而使得建立在资产负债表观念之下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真正实现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1.夏文贤.新会计准则体系的资产负债表观与所得税会计改革.财会通讯(综合版).2006(5).
篇8
【关键词】 企业会计准则; 所得税; 分离
企业会计与所得税虽然关系密切,但由于两者存在诸多不同,很难在所有涉税事项上长期并行不悖并和谐一致。若要保持一致,只能以会计降低相关性为代价,但这又不符合会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因此,最优的选择就是适当、适度分离,各自完善。
一、企业会计与所得税差异
自从现代所得税产生之后,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并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但两者的差异也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
(一)目标上的差异
税法是从根本上保证国家的税收收入,而会计准则则是保证其生成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这就决定了税法与会计之间存在差异的必然性。
1.工作依据不同。税法依据公平税负、方便征管的原则,根据国家的需要确立征收范畴,对可供选择的会计方法必须有所约束和控制,以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而财务会计则是按照会计准则和所有者等及债权人的要求,主要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反映纳税人某一时期的利润总额、税后净收益、每股盈余等。
2.出发点不同。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分属于不同的体系,它们所服务的对象和目的也不同。税收法规的目标是及时征税和公平纳税,以服务于国家利益为主要出发点,根据国家行使其政治权利的需要,税法以其合法性和强制性作为其主要特征,并确定应税所得,以保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所需的财政收入;而会计准则以服务于企业主体的利益相关者为主要出发点,目标是确定会计收益,会计稳健性和灵活性是其主要特征,要求尽可能精确地计算企业的经营成果,以利于会计对外报告的要求,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依据,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决策的依据,向会计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利于决策的财务信息。
(二)核算上的差异
1.计量基础与口径不同。税法中包括了修正一般收益概念的社会福利、公共政策和权益条款。税收管理必须公正地对待具有不同支付能力的人。除此之外,税法还应制定各税种的实施细则,以便征纳税双方正确执行、具体操作。这种发展趋势取决于法律上的先例,而不是寻求数据资料在经济业务中的含义。因此,律师与会计师之间关于税收的争议,不仅仅限于简单的司法问题,而且涉及到收益计量的法律方法和会计方法之间的根本差异问题。如税法中应税收入确认上同时存在两个以上的标准,即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更偏重于税负的公平性及支出的必要性,在经营性应税收入的确认上主要按权责发生制,在投资性应税收入上按收付实现制;费用扣除实行扣除标准法或据实扣除法。因为税法对纳税人有“钱财支付能力”和“征收管理方便与一致”的要求,故征收即期收益的必要性与财务会计的配比原则往往是有矛盾的,最主要体现在收益确认的口径和费用扣减的标准上,其立足点为国家对财政收入的要求和纳税人对应税事宜的筹划,一般不会另设独立的凭证、账簿体系。企业会计制度是以权责发生制原则作为企业的核算基础,其立足点是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并有完整的凭证、账簿体系;在收入、费用的确认上,通常只按权责发生制。除权责发生制原则外,财务会计的谨慎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等也与所得税法的内含有明显区别。
在现实中,两者的计算口径不同是最主要的表现。这种差异的存在可能产生两种后果:一种是与国家产业政策相符,是税法给予纳税人节税的空间,纳税人可以充分利用,如税收优惠期限等;另一种是与国家立法意图相悖的避税。通过税法的不断健全,这种差异可以适当减少,但不会消失。
2.计量标准与依据不同。税法规则和会计准则的最大差别在于收益实现的时间和费用的可扣减性上。税收制度是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混合物,因为计算应税收益是要确定纳税人立即支付现金的能力、管理上的方便性以及征收税款的必要性,这些自然与会计上的持续经营假设相矛盾,这使税收(纳税)年度自身存在独立的倾向。关于收益,税收概念的中心问题是会计期间,而不是配比,从而使利润逐渐与获利有关的支出相分离。
税收是依据现行税法确认计税依据、计算应税所得,不求理论上的尽善尽美,只求操作上的方便可行,最终体现在符合税法要求的纳税申报表上;而财务会计则是根据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要求,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利润总额等。此外,税收制度包括了对争议问题进行税务行政复议或交由法庭作出最终裁决的程序,而会计界则缺乏类似的解决会计实务中差异问题的裁决组织,这也进一步加快了会计向与税法协调统一的方向发展。
二、企业会计与所得税的关系发展
基于会计与所得税客观上存在差异,二者本应适当分离,但纵观各国会计与所得税的关系,一般都经历了两者从各自为政,到两者试图适应对方,再到两者适当分离这样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一)自然的“分”
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会计与所得税是各自为政的,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当国家由“君主”过渡为“公民”后,税收开始以法律的形式存在,纳税人的会计也因经济活动、组织结构日趋复杂多样而逐步成熟规范。这就为二者从“分”到“合”提供了客观条件。
(二)内在的“合”
从历史上看,政府征税都是为了满足其不断增长的财政支出的需要。政府征税,政府有政府会计(税收会计)记录和报告;财政预算支出,有政府(预算)会计记录和报告。但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由于税制不成体系、简单而又多变,不可能也无必要对纳税人的会计核算提出像今天这样的具体要求,而且当时的纳税人也不具备正式会计记录的条件。因此,税法的制定与修订,没有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纳税人在会计上是如何记录、如何反映的,这就使税法的执行缺乏可靠的纳税人会计的支持(基础)。随着以所得税为标志的税收的不断法制化、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企业(财务)会计的不断规范化和会计职业的市场化,税务机关代表国家要征税,以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企业会计要为纳税人计税、缴税和筹划,以实现企业的税收利益(财务目标),为投资人和债权人服务,而注册会计师要受托进行审计和咨询,以发挥社会公正会计的作用。“税收”使征纳税双方的利益连在一起,也使征纳税双方不断发生矛盾和冲突。因此,必须进行沟通和协调,互相顾及对方,以降低各自的成本,实现各自的目标(利益)。
会计与所得税之间进入了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对方的阶段,两者力图缩小差异、协调一致。会计与所得税走过了一段相互承认、相互适应、共同发展、会计所得与纳税所得彼此较为一致的发展时期,也可以说是两者的“蜜月期”。在此期间,由于税法借鉴会计的合理思想内核和程序、方法,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离开会计,如果没有美妙的复式记账,体现现代文明的现代税收、追求利润等将不复存在。同时,由于税法的改进和不断完善,也大大推动和规范了会计实务的处理,从而导致了对公认会计程序与概念的修正和发展。但由于征纳税双方各自角度不同、目标不同,在税收利益上不可能保持一致。探讨会计与所得税从互相模仿的初级阶段到寻求最佳的结合点、最优的关系模式,是会计理论与实务界至今都在关注的问题。
(三)有机的“分”
企业会计与税收作为两个独立的经济体系,自从现代所得税产生之后,二者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并通过互相借鉴、有机适当分离,促进了各自的发展。
1.会计制度与税法规范上的适当分离。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国际投资与国际经济贸易不断扩大,税收的国际协调也在不断加强,国际会计准则、各国会计准则、会计法规的陆续颁布和修订,税法与会计各自的目标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具体,两者偏离呈扩大之势。2000年国家税务总局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首次明确了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基本原则和确认原则。在此原则下,规定了扣除项目、扣除标准的确认与计量,它与财务会计一般原则以及会计制度的规定有诸多差异;2008年10月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文件规定也说明税收与财务会计的明显不同。由此可见,不论税收还是会计,都在总结各自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各自的国际惯例,向着自我完善的方向发展,这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会计与所得税的分离(差异)。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要求会计与税收的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问题是两者的分离应该适当、适度,制度的规范都应该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尽可能降低征纳税双方的制度遵从成本。会计与所得税主管部门应该建立规范的、程序化的沟通、协调机制,在制定法规制度时,应该充分考虑:(1)当涉及对方范围时,如何尽可能不增加或不过多增加执行者的遵从成本;(2)当涉及对方范围且规定不一致(有差异)时,对方应该尽快地对此明确其执行意见,以不增加执行者的困惑;(3)如果属于不触及另一方的原则性问题,后者应尽可能地采纳前者的规定,以避免不必要的分离,而增加执行者的遵从成本;(4)企业(执行者)在国家会计与所得税法规制度允许或不禁止的范围内,可以出于自身税收利益与编报财务报告的不同目的,进行职业判断和会计政策选择。
会计与所得税的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最主要的内容应是当事人之间产生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它依据法律的存在而产生的,即以法律规定作为前提,没有法律规定就没有法律关系。税法、会计法等法律规定了会计与所得税的法律关系,是征纳双方权利与义务的法律依据,但国家有对有关法规的解释权和修改权。会计与所得税的关系又是受法律保护的,即双方都要遵守并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会计与所得税的关系具有综合性和互动性。
2.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适当分离。会计与所得税的分离是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前提。既然会计与所得税的分离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一种国际趋势,那么,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也是一种必然。这种分离也是会计为了应对税收这个“不请自来的当事人”,以充分发挥现代会计的多重功能,诸如财务功能、税务筹划功能、管理功能、成本分析功能、经济效益分析功能等。这就要求传统会计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税务会计。前者主要服务于企业所有者(投资人)、债权人,为其提供具有可靠性、相关性的通用财务会计报告,并为计税提供基础性会计资料;后者则主要服务于税务征收机关,为其提供符合税法要求的税务会计报告(纳税申报表及其附报资料),同时也为纳税人进行税务筹划提供决策依据。要做到在财务会计利润的“会计真实”的同时,又要符合税法要求的应税所得(应税利润)的“业务真实”,必须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税务会计。这既是会计实务的需要,也是会计理论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
三、企业会计与所得税有机分离的作用
随着财经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企业会计与所得税的有机分离呈现一种必然趋势,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所得税法是根据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与企业的盈利水平来确定企业的税负率,高度体现了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财政的要求。而企业会计是根据会计理论和会计惯例进行核算的,体现的是投资者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其目标是向外部关系人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在众多的外部关系人中,税务部门关心的是应税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应税所得的获取情况;其他外部关系人所关心的则多是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资金变动情况,对税款如何计算和交纳并不为他们关心。如果所得税法及会计准则融汇一体的话,企业会计只能按税法的要求来选择会计政策,其结果必然扭曲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忽略了其他多数外部关系人的需要。
(二)有利于进行会计体制改革
会计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一套能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会计信息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在收入的确认、费用成本的列支、利润的计算等方面使得企业会计目标与所得税税法目标差异越来越大,此时的适当分离显得更为必要。只有将所得税从会计中分离出来,企业只需接规定计交所得税款,在会计处理上可不考虑所得税法的规定而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及经营环境的变化灵活应用会计政策合理计算收入、恰当分配费用、正确计算会计利润,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才能使企业会计按照新的会计准则进行核算监督;才能保证企业决策的顺利实施及财务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董树奎.税收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差异分析与协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篇9
一、
税务体系中,作为税收征收管理组成部分之一的会计活动,在实际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税务会计活动不仅牵涉到财务会计,同时也涉及到管理会计、税收会计、所得税会计和税收法规等,这些概念在范围和内容上都与税务会计有着一定的联系和区别。
(一)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
1.两者的联系。税法条款对会计概念和会计技术的采纳,表明了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有着相互依存的基础。税金的程序大多模拟会计,如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就类似于会计利润的核算;计税依据一般地取自会计记录。可以说,税法是借助了会计技术才得以实施的,税收管理因采用了会计方法才日趋成熟。但是,从另一角度而言,税法也对会计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使会计实务处理更加规范化、法制化,有时也制约了会计对某些核算方法的选择。
2.两者的差异。
(1)目标不同。税务会计的目标,是纳税人向税务部门提供真实准确的纳税信息,依法计算应纳税额,保证公平赋税,其实现方式是纳税申报表;而财务会计的主要目的,则是向政府管理部门、股东、经营者、债权人以及其他相关的报表资料使用者,提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变动等有用的信息。
(2)依据不同。财务会计的法律依据,主要是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讲求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税务会计则是严格依据税收法规进行会计处理,讲求足额、及时地缴纳税款,在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时往往会排斥财务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的规定。正因为两者的基本处理依据不同,所以它们在会计核算基础、损益确认口径和会计计量属性等具体方面也存在着相当的差异。
(3)核算基础不同。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原则为企业的核算基础,其立足点是以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为主,并有完整的账证体系;税务会计则是以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共同作用为核算基础。因为税法对纳税人有“钱财支付能力”和“征收管理方便与一致”的要求,故征收即期收益的必要性与财务会计的配比原则往往是有矛盾的,最主要体现在收益确认的口径和费用扣减的标准上,其立足点为国家对财政收入的要求和纳税人对应税事宜的筹划,一般不另设独立的账证体系。
(4)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不同。一般来说,财务会计有六大会计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这六大要素是并列的,没有主次之分,它们都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财务会计反映的内容,就是围绕着这六大要素进行的,这六大要素构成的会计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而税务会计的要素有四个,即应税收入、准予扣除项目、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其中心要素是应纳税额,另外三个要素都是为计算应纳税额服务的。这里的应税收入、准予扣除项目与财务会计中的收入、费用两大要素并不完全一致,它们在确认的范围、时间、计量的标准与方法上都可能存在差异。税务会计四要素构成的等式是:应税收入-准予扣除项目=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应纳税额。
(二)税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是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规划和控制的会计系统。税务会计在对象内容及某些技术方法上,同管理会计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存在交叉的现象。首先,企业的税务活动是企业经济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同样需要进行规划与控制;其次,纳税规划与控制的,与管理会计依据的行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三,以经济纳税为目的税务筹划,同样也是为了节约资金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也要采用经济预测和决策的方法,通过科学的,有计划地进行控制性管理。
然而,作为相互独立的会计分支,两者必然呈现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
首先,税务会计中的税务筹划讲求合法性,必须以税法为准绳,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规划预算税务资金流量;其次,税务会计提供的纳税人的税务活动信息,不但是为企业管理当局服务,同时也要面向税务机关,要随时接受税务部门的稽查,具有双向性,从而不象管理会计那样,提供的数据资料仅为企业管理当局服务,而无须对外公开;第三,税务会计中的税金计算和缴纳工作,则更不同于管理会计的责任会计工作,无法将两者的管理职能混为一谈。
(三)税务与税收会计
税务会计和税收会计的对象都是税金运动,都受税收法规的制约,但两者也存在着差异。税收会计是以国家税收为研究对象,反映和监督各地政府和中央税收收入形成、缴纳、入库和补、退等活动,属于预算会计的范畴。其核算主体是税务机关,根据国家预算科目设置账户,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的基础,目标是保证国家税收及时、足额入库,强调维护国家和政府的利益,并具有政府税收收入统计的职能。
税务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分支,融会计核算与税收法令为一体,其核算主体是以企业为主的纳税人,采用复式记账法,并以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联合作为日常账务处理的基础,其对象是企业税务资金的流动,目标是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进行税务筹划,以尽可能维护企业的利益。
(四)税务会计与所得税会计
由于财务会计准则和税法的目的不同,两者对收益、费用、资产、负债等的确认时间和范围也不同,从而导致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产生差异,主要包括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等。所谓所得税会计,就是研究如何处理按照会计制度的税前会计利润(或亏损)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得(或亏损)之间差异的会计和。
在英美等海洋法系国家,实行的是以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所得税为主体税种的税收体制,那里把所得税会计称作税务会计,不会产生理解上的困惑。然而对于象法、德等大陆法系国家以及这样,实行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两大税种并重为主体税种的税收体制而言,显然会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再加上税务会计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完全等同的概念,后者只是财务会计中专门处理会计所得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并据此确定企业应纳所得税债务(应交税金)、递延税项和所得税费用的会计理论与方法。对此,我们应该这样理解:税务会计是一个大概念,税务会计不仅包括所得税会计,还包括流转税会计以及其他税法与会计准则规定有差异税种的会计处理等。当然,在我国的税务会计实践操作中,有关所得税的会计核算是税务会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之一。
二、
税务会计作为独立的一个学术领域,它与会计类的其他学科相比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不妨把税务会计的主要特点归纳为以下几点:
1.税法导向性。以税法为准绳,是税务会计区别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主要标志。按照税法规定,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企业的税务信息,是税务会计的首要特性。如对资产的计价、收入的确认、成本的核算和费用的扣除等,都有一个从纯粹财务会计信息加工、转换,到依法生成税务数据的过程。
以税法为准绳,同时也标志着税务会计核算有一个严格的判断标准,计税要素的税务确认往往具有非选择性,加之在一些允许选用的方法上,纳税人一经选择也不得随意变换。坚定的税法导向性,辅以标准的非宽松性,旨在保持纳税所需的会计信息前后一致,以尽可能减少征管过程中的随意性,避免纳税信息被利益集团不当歪曲。
篇10
一、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差异形成的内在根源
会计与税法属两个独立学科,在制度设计过程中遵循着不同的目标和原则,履行着不同的职能。应纳税额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现金流出,每个企业都期望少交税或者延迟纳税;而对于国家而言,应纳税额是一项现金流入,国家期望税收能保持稳定和不断增长的趋势,两者不同的目标取向导致了会计与税法之间存在根本性的差异。
(一)目标不同会计的目标是向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财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帮助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相应的经济决策。企业管理层希望少纳税,通过降低成本来提高收益。而税法的目标是调节经济、促进公平竞争,促使国家的财政收入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市场的自由竞争性和经济周期的波动性,使企业的收入和成本处于不断地变化中,造成企业税源的不稳定。对于不稳定的税源,政府要使其稳定化,即提前确认税收收入,推迟和少确认费用。
(二)核算基础和原则不同会计准则是以权责发生制作为核算基础,而税法是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结合。会计与所得税税法所遵循的原则存在差异。如谨慎性原则,会计上是指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时,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又不低估负债或损失,更多的从投资者角度考虑;而税法的理解则着重强调防止税收收入的流失,保证国家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更多地从反避税的角度出发。市场中的企业是有着不同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方式的个体,为了客观地反映其经营业绩,会计准则允许企业根据其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相同的会计业务采取不同的确认和计量方法。税法坚持法定原则,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进行操作,不能任意选择或更改,以保证及时、足额地征税。
(三)规范内容差异会计准则和所得税税法都是以条文的形式对企业会计和税收工作进行规范。会计准则的目的是为相关利害关系人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对业务处理既强调规范性又保持了适度的职业判断空间。所得税税法规范的对象是国家税务机关征税行为和纳税人的纳税行为,解决的是社会财富如何在国家和纳税人之间分配,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的特征。所得税税法比会计准则更具刚性,在处理方法和程序上很少给纳税人自我选择的权力。会计准则作为一种社会规则,是基于企业个体利益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博弈的结果,所得税税法是立足社会公平与效率的基础上对总体经济进行调节。它们既存在共同之处,又有不相容的地方。所得税不能完全独立于会计,会计为税收提供数据支持。两者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税负加重,会影响企业持续经营的能力,而税负很轻又不利于保障足够的收入来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在长期两者的差异可以逐渐消除,目标趋于一致。
二、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条例趋同的经济后果
经济后果在史带芬・泽夫(stephen.Zeff)的《“经济后果”的产生》(The Rise of'Economic Con-sequences”)一文中定义为: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会计与税法趋同的经济后果实质上是两者进行博弈后的结果。每个国家会计与税法发展的历程不同,所面临的情况也将存在很大的差异,将影响其会税模式的选择。会税趋同这种模式会不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它将给本国的资本市场带来什么样经济后果,关于会税趋同,以前很多研究都集中在机会主义和资本市场损失等方面。他们认为,会税趋同将导致税收规则影响会计准则,造成收入质量的下降,所以会税差异小的国家很少要求披露有关收入方面的信息。
(一)有利的经济后果会计与所得税税法趋同可简化目前复杂的财务报告环境,能大大降低企业管理者利用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对投资者进行误导或欺骗的动机。在会税趋同的情况下,管理者将缺乏虚报收入的动力,因为这样做将导致企业将缴纳更多的税收。管理者也不会有低报收入的动机,这将不利于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行为决策。所以会税趋同使会计信息更真实地反映企业实际的经营成果,减少企业对盈余的操纵。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我国的会税差异呈现出更多的复杂性,操作过程更加繁杂。纳税人在遵循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同时又要按照税务部门要求不折不扣的纳税,如果不能正确掌握并进行处理,将会出现更多的违规成本。会税趋同能有效地解决该问题,将逐步缩小企业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财务核算成本。在我国,会计准则和税法都是由政府制定的,税法所规范的一些扣除项目、扣除标准,都是由会计准则来进行约束的。对于存在抵触的地方,税法与会计准则应进行相互协调,这样可以大大简化计算过程,有助于财会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强管理上,从而减少不必要甚至繁琐的核算工作,有利于税收的征管,有利于整体社会效益的提高。
(二)不利的经济后果由于会计目标与税法目标存在本质的不同,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可控性,会税趋同将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如果会计准则按税法的要求进行“趋同”,会伤害会计理论的严整性,降低会计报表有关收益等方面的质量,会计收入数据的决策有用性将降低。因为在税法模式下,财务会计采纳的应计制所反映的经济行为将减少。Aliand Hwang(2000)认为当税法条例显著地影响了会计准则时,与盈余价值相关的信息含量将降低,这个结果也说明税收条例更大程度上受政治、社会以及经济日标的影响,而不是满足投资者对信息的需求。Kothariand andRnbin(2000)通过对会税差异小的国家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这些国家很少关注盈余的信息,他们会使用其他的数据,如与银行的关系,与大股东的关系来获取有关公司行为和业绩方面的信息。Hanlon(2005)的研究表明,以会计准则衡量的会计收入比依据税法进行调整后的纳税收入包含着更多的信息,其在资本市场中具有更强的解释能力,如果将税收收入取代会计收入,将散失50%的收益的解释能力。这些研究结果都从不同的方面证明,如果会税趋同将导致资本市场一定的信息质量损失。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伴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透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将成为一个必然要求。我国的会税模式在
2006年以前是采取会计制度向税收制度进行协调的方式,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会税差异越来越大,会计利润相对于应纳税所得额来说更能体现企业的经营成果,税收制度主动向会计准则协调既能起到增加税收收益目的,又能满足投资者决策需要。
三、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沟通和协调
我国市场经济处在不成熟的发展阶段,会计体系是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发展和建立起来的。其更强调会计信息的宏观经济管理职能,而不仅仅是为投资人和债权人服务,会计信息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对税收提供支持。同时美国这种“过度”分离的税会模式,其弊端也是层出不穷,税法在制度上忽视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保护和监管,会汁准则在披露等方面也没有充分考虑税收的需要。我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对会计准则与所得税税法的关系处理上既不能完全照搬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做法,叉要体现出他们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反馈的关系,尽量减少差异,更多地体现出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职能。
(一)加强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协调新会计准则能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较好地满足投资者的决策需要。所以税法要主动向会计准则进行协调。对由于立法取向不同而形成的不可协调的差异要积极进行沟通;对于不可消除的差异要形成统一的认识并进一步协调,如对于收人类、成本类业务差异,税法在收入确认上强调的是尽量减少不确定性、选择性和主观判断的运用,会计则更加强调业务的实质内容。会计和税法的沟通与协调应该是在主要业务处理方面减少差异,以降低其双方核算及协同的成本,对于个别或特殊业务则应该允许企业参照税法精神进行个别的协调处理。目前我国遵循的是国际会计准则,只有通过税收制度主动向会计准则协调的方式才能有效地降低制度的转换成本,增加信息的可比性。
(二)税务部门及时沟通、解决会计业务处理中的问题对会计处理比较规范的业务,税法要在坚持自身原则的基础上,主动与会计原则作适当的协调,使之得以不断地完善和优化,减少会税总体差异。对于税法处理比较严密的业务,会计应向税法靠拢,对会计准则进行完善。对于会计和税法方面都缺少具体业务准则进行规范的新兴业务,甚至是处理中还存在空白点的问题,双方要进行积极协作,会计准则方面要加强其建设步伐,使业务处理规范化,税务部门要积极参与建设过程来寻求共识,尽量减少二者之间的差异。对于会计中计提的各种减值准备,税法不允许税前扣除的问题从经济业务的实质来看存在不合理性,因为减值部分已经是企业的一种价值损失,已经丧失了获取未来收益的能力,对企业来说应该从税前进行扣除,否则会造成企业多缴纳税收,造成纳税不公平的现象。但为了避免企业利用减值来达到避税的目的,可以要求企业提供证据证明减值的真正存在,并且要求取得专业机构的验证书才能进行抵扣。对于一些金融创新、国际转移价格、ESOs等问题也要积极进行协商,通过采取有效的办法减少会税差异的进一步扩大。
(三)加强会计信息披露在会计准则方面要加强所得税方面的强制性信息披露义务,提高税务部门征管的效率。披露信息的不足或缺失,会加大税务部门的信息获取成本,而税务信息的非公开性也使会计和税务关系相关研究面临很大的数据障碍。要建立一个满足供需双方需求的信息披露体系,使有关信息得到全面、充分、准确的披露,从而实现会计对税收的信息支持,税收信息对会计信息的有效反馈。加强两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对于正确处理差异,减少企业利用会税差异进行盈余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四、会税差异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