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活动宣传总结范文

时间:2023-09-08 17:31: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法典活动宣传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法典活动宣传总结

篇1

为深入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师生中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引导师生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学生向广大家长宣传《民法典》,让群众知法、懂法,维护个人的权利。9月7日-9月11日开展了“民法典进学校”宣传周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中小学段同发力,教职员工率先学法。为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宣传,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带动作用,各校把民法典列入教师理论学习内容,围绕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前世今生”以及内容上的“三大特点”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同时面向全体师生通过举行30场次的升旗仪式、30场次的专题讲座,助推民法典学习。

二、宣传形式新颖别致,线上线下齐动员。为加强对民法典重大意义的宣传,线上利用“石泉教育”微信公众号、班级群、班级家校钉钉联系群定期推送有关民法典解读等内容;线下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先后召开121场次主题班会、10场次演讲、12场次展板海报、10场次书法征文、等渠道,累次12456人参加活动。多种宣传方式构建了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宣传格局,努力让每一个人走进并了解民法典,切实增强广大师生、家长法律意识和法治信仰。

三、学生带动家长学法,家庭学校全面覆盖。学校充分发挥班级阵地的优势,通过发放宣传册、家长学生共学等方式,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对民典法进行宣传学习。将民法典的学习辐射到家庭,以学生带动家长学习从而把民典法的学习深入到每个家庭,每个成员,不断增强家长的法律意识。

此次民法典进学校宣讲活动,主题明确、重点突出,让文本上的《民法典》真正“活”起来、“落”下去、接地气。赢得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极大提高了在校师生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篇2

关键词:知识产权法法典化可行性无形财产权

一、引言

我国民法典的制定正在紧张的进行当中,关于法典化的讨论一时间也颇为盛行,相关成果不断涌现,关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地位问题的讨论是一个热点。而在其中最引人注目可能就是单独制定知识产权法典的观点。(((

该论者认为,知识产权法学理论在国外经过几百年的积淀,加上WIPO等国际组织对知识产权研究的推动和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熟,这为知识产权的法典化提供了理论准备。现实中,成功的立法例已经出现:1992年《法国知识产权法典》(法律部分)颁行于世,开创了知识产权法法典化的先河,成为知识产权立法史上的里程碑。《菲律宾知识产权法典》也随后诞生。世界贸易组织(WTO)1994年缔结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也第一次将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作品、计算机程序、数据库、商标、地理标志、未披露信息(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等大部分知识产权保护对象,集中在一部国际条约中进行规范,相当于是一部法典化的国际条约。在我国知识产权方面的单行法已始成规模,形成了门类较齐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因此将这些法律规范系整合于一部法典,以建立体系化、逻辑性的知识产权法,应属可能,而且益处多多。[2]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笔者将就知识产权法典化的可行性问题进行讨论。

二、法典化的重要作用

从世界各国的立法经验来看,大陆法系国家都以民法典的颁布作为其法制成熟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判例法以经验主义为特征,形式合理性的水平低,成文法特别是法典化的成文法则相反,比较符合形式合理性的要求,而且它要求成文法有统一的格式、规范化的语言文字,并能够联结起来组成一个协调的规则体系,这个体系在整体上有逻辑上的一贯性和条文之间的关联性,它覆盖着社会所有领域,因而能为解决一切社会问题提供标准和方法。”[3]这种观念在知识产权领域同样适用,知识产权法典化有诸多好处,可以解决我国立法和司法领域出现的诸多弊病,对于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颁行统一的知识产权法典,可以提高立法层级,为各类行政规章的制订提供依据,从而保障依法行政,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

由于我国知识产权法律规则极不健全,存在很多法律调整的空白。这些空白在很多方面是通过国务院各部委的规章及地方政府颁布的地方性规章予以填补的。但是这种“规章调整”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规章的制订常受到部门和地区利益的主导,很难像法典的制订那样,在制订时要照顾到全社会的利益。很多规章在制订中注重的是行政机构的管理权,而权利人利益的考虑则常常被忽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国家商标局1994年颁布的《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管理办法》,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年的《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在原产地标志的保护标准、保护内容、管理机构等方面存在交叉矛盾,缺乏协调统一,令权利人无所适从,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而如果构建知识产权法典,尽可能将成熟的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置于统一的法典中通盘考虑,必将最大限度的避免部门的局限性与部门的利益化倾向,消除权利冲突,形成内在和谐的规范体系,有助于加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科学化,从而使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2、颁行统一的知识产权法典,是保障司法公正的重要措施。

我国在传统上属于大陆法系国家,法官的判例不能作为法律的渊源。法官并无制订法律的权力,而只能适用法律,以处理各项纠纷。如果缺乏系统完备的知识产权法律,必将会使法官在处理案件时,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从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另外由于我们在立法方面历来主张宜粗不宜细,所以,许多规定都非常原则,不便于实际操作。由于法律规则过于抽象和原则,加之非常简略,给法官留下了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同一案件,不同的法官会有不同的裁判结果。其中固然有法官的素质问题,但是立法过于原则、简略,不能不说是个重要原因。而知识产权法的法典化不仅有助于法律规则的完善,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而且有助于减少、克服司法腐败、裁判不公的问题。

3、颁行统一的知识产权法典有利于加强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化

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种类繁多,并且容易交叉。但我国知识产权法由不同的行政机关负责起草、分散制定,比如著作权法由国家版权局起草,专利法由中国专利局起草,商标法由国家商标局起草。这种条块分割的立法结构,显然不能顾及整个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化和逻辑性,表现为知识产权法内容分散、零乱,存在大量的空白遗漏、重叠交叉,甚至相互冲突。如果建立知识产权法典的话,经过仔细的梳理和规划,部门利益被尽可能的忽略,公众利益最大程度的被予以考虑,上述凌乱不堪的状况将为之改观,。

4、颁行统一的知识产权法典有利于广大民众了解法律的规则,增强权利意识。

在现实中,我国知识产权法上至法律,下至规章,均有所涉及,但主要表现为行政法规、规章。而许多规章往往是红头文件,不具有公示性,有些规章甚至属内部文件,但却趟而皇之的调整着知识产权生活。另外关于知识产权法律的司法解释也很多。司法解释对保障法律的正确适用十分必要,但某些司法解释是一些内部文件,仅在法院内部上传下达,一般民众很难了解。因此不具有行为规则的作用,只能对裁判作出指导。而某些司法解释也与行政规章相冲突,这时也很难确定以何者效力为优的问题。这种状况造成了知识产权领域的暗箱操作的印象,而这些规章也难以为人们所遵守。但知识产权法典确定的各种规则,都要经法定程序向社会公布,并通过普法宣传,为广大民众所了解,这会使相关制度深入人心,为人民依法维权打下坚实的基础。

5、颁行统一的知识产权法典有利于贯彻知识产权的私法理念

虽然知识产权的保护应同时顾及公共利益,适当的公法规范不可或缺,但是知识产权毕竟首先是私权,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但在现实中许多知识产权的客体,如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商号、证明商标、域名等,在我国都是或主要是接受行政方面的法律、法规甚至规章等公法的调整,这与知识产权是私权的性质不相协调。由于行政法主要着眼于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对知识产权中更为重要的私法问题却明显欠缺相应的法律规定,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权利人权利行使的自由。而且随着行政权力的介入日渐增多,打破了知识产权体系内部的平衡,歪曲了知识产权的本性。因此,知识产权法典化有利于贯彻私权理念,帮助知识产权体系恢复其本性,实现系统的和谐性,从而保障权利人的利益。[4]

三、知识产权法法典化之不可行性

尽管知识产权法典化有上述诸多意义,“看上去很美”,但是事实上这种设计目前来看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它离法典化的要求还相去甚远。

法典是人类法律理性思维长期积淀的结果,它是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基于《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两部伟大的里程碑式立法,人们将法典理解为“体现理性的法典“,是”在某种理论指导下,按照一定概念体系进行的全面编撰,是具有确定型、系统性及内在逻辑性的和谐统一体。“[5]因此,从规范技术上说,典型的法典应当具有内在的严密的逻辑性和形式理性无矛盾的原则性。从目前来看,知识产权法律尚不能满足这些要求。

1、1、从保护对象的稳定性来看

民法典的稳定性及系统性首先来自其保护对象的稳定性。传统民法典的财产权基本上是物权(债权只是物权的流转关系而已)。物权的财产对象基本上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或称“有体物”。而这些财产对象的特征是非常统一的,它们都是有体的,具有相同的外部特征,同时又具有各自的特性,具有自然排他性,能够公示对抗第三人。这种保护对象的稳定性和统一性直接决定了民法典可以以相同的原则和相应的规则对其进行规制。而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是如此的纷繁复杂,以致于其既有的原则和制度经常被突如其来的对象冲击得阵脚大乱。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很多新生事物涌入了知识产权领域。除了传统的商标、专利和版权外,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生物技术、知识经济、计算机、互联网、域名、商业外观、商品特有名称、商业方法、集成电路、数据库等方兴未艾;此外,最近传统知识、遗传资源、民间文学等语词又在知识产权法学中呈现。这使知识产权理论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比如数据库、软件的价值在于其功能性却被著作权法作为文字作品进行保护,商业秘密的保密性与知识产权一般须公开的特征相背离,民间文学纳入著作权法保护却没有具体权利主体等等无法自圆其说的情况。保护对象的多元化、善变性使的知识产权的法典化缺乏必要的对象基础,成为空中楼阁。

2、从内在逻辑统一性来看

传统的民法典具有严格的逻辑统一性,其根源在于其保护的财产对象与财产权主体的无逻辑矛盾的占有事实。如前所述,传统民法典的保护对象具有相同的客体特征和外在形式;同时传统民法上的“人”,也是个性化的“特定人”。这样,传统民法的逻辑前提符合形式逻辑的规则:个性化的人,对特定物的占有能够产生无逻辑矛盾的确权;对商品生产中产生的竞争与利益冲突,传统民法能够给出一个非常符合“形式正义”的答案。与此不同,知识经济的对象是知识产品,它具有主观性。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基本上是基于对“创造性信息”的外部载体特征和内在价值属性的区分而设立的。基于此,创造者对于创造性信息的“特定性占有”就具有逻辑矛盾了,即个人对创造性信息的占有事实不能排斥他人的合法占有。[6]因此,以传统民法对形式理性的要求来看,知识产权内在规则就很难保持逻辑上的一致性了。而缺乏内在逻辑统一性的体系很难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与法典化的要求相去甚远。

3、从话语体系的严整性来看

基于其内在的内在逻辑统一性,传统民法设定了一系列精确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话语体系。物权被设定为绝对的对世权与对人权。物权法定主义、一物一权主义、物权的追溯力原则等等,成为维护这个体系的有效原则,相应的具体制度也设计地精巧而实用。而现存的知识产权制度中所使用的语言缺乏理性的定义和限制。这些语言或者是行政机关习惯用语、技术专家的专业用语或一般规约性质的习惯用语或法律隐语。至今尚没有严格法律概念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到底是什么进行界定。比如,到底什么是"作品",什么是"技术",什么是"方法"等,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演变,至今都没有确定的定义。再比如,商标法保护的内容事实上已经拓展为在营业活动中,用以标识产品来源、表彰自己身份、证明产品质量以及表明其它营业情况的识别性标记,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商号、地理标志等等多项内容。但仍被简称为涵义相对狭窄的"商标",从而混淆视听(有学者将其统称为营业标记,不无道理)。还有,商业秘密也不是严格法律术语,而是对商业领域价值信息的法律俗语。一部法律的基本概念的语言都缺乏严格的定义,其科学性也就很难保证了,更别提进行法典化了。

4、从财产保护原则的明晰性来看

法典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规则的原则化、原则的秩序化,有一系列明晰而科学的保护原则是法典化的先决条件。当我们对一个争议的财产对象及其法律属性缺乏认识的时候,我们就无法设立对该对象的统一保护原则。缺乏原则的体系难免出现内部矛盾,而一个内部不和谐的体系有何以谈得上法典化呢?

民法基本原则植根于传统商品经济运行模式,从来都有调整个别规则有效性、维护法律正当性、合理性、公平正义的功能。但是在知识产权领域,其保护原则是模糊的,甚至是缺失的。我们知道随着其自身体系的发展,知识产权调整的范围发展到了整个人类智力生活领域的创造成果。而这些创造成果的性质并不尽一致。从总体上看,人类的智力成果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了生产而进行的知识活动,可以被确认为私有财产权;一类是为了人类知识总量的增加而进行的知识活动,比如科学发现,不能被确认为私权。这两类活动的直接目标是不同的。前者主要是为了确定个人对智力成果的独享权利,而后者则主要是为了人类共享知识成果,这是相互矛盾的价值理念。[7]由于这些内在原因,知识产权至今没有找到明晰而统一的原则。我们可以看到在知识产权的不同领域里,原则分立,甚至互相掣肘的也不在少数。由于缺乏统一的基本原则,在专利领域甚至出现了阳光底下的一切事物皆可专利的可怕趋势。

5、从权利的性质来看

传统民法典主要调整私权,在整个民法之中,行政权力直接干预的现象比较罕见,公法色彩并不浓厚,其保护原则和具体制度因之天然具有自洽性。而知识产权却是公化私权,这直接导致了其保护原则和具体制度的二重性。知识产权法在传统上也被认为是私法之一部,但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比如发明、作品,不仅关系其权利人利益,而且还攸关社会公共利益,有的发明的诞生甚至影响到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而调整有形财产的物权法的保护对象,比如房屋、土地,主要关系权利人的利益,虽也肩负相当的社会功能,但其作用远逊于知识产权保护对象对社会公益的影响。因此,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如何寻求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平衡,为知识产权法诞生以来的重要使命。与此相适应,公权力广泛介入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协调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因此知识产权法中的行政法律规范,比任何其他私法部门都广泛、细密、复杂得多。[8]这种公私兼有的特性若继续存在着,只会造成法典保护方式的矛盾与断裂。但倘若删除这些与私法规范唇齿相依的公法规范,知识产权又失去了其本性,其存在的意义又大为减少。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知识产权法典化也不可行。

从上述几个角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由于保护对象的多元化、善变性,使整个知识产权体系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缺乏统一的财产保护原则,也没有内在的逻辑统一性,当然就无法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总则编。而没有总则指导下的分则只会凌乱不堪,进而整个知识产权也就无法形成一个严密而自洽的话语体系,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法典这一努力也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了。

关于法典化问题,萨维尼曾经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一个完美的法典,必须使基于法律的真正基本原则而构成的有机体系,而该法律原则必是历经一段时间之后的产物。对于法律原则的全盘了解,是法典化不可或缺的前提。但当时的法律人,并未具备掌握真正法律原则的能力。因而萨维尼担忧,法典化在当时將因对法律原则的误解,而对社会造成伤害,不利于社会。于是他建议当时的法律人,从事基本原则的历史发展研究,而將法典化留待往后再说。[9]这种看法真的是非常有见地。如果不顾实情,仓促上马,超前立法,很容易欲速而不达,造成法律与现实脱节的尴尬,使法典的权威大打折扣。典型的例子就是法国在1992年颁行《知识产权法典》后六年间,为适应知识产权领域的各种新变化,曾先后12次修改或增补知识产权法典,涉及条目有112条,占总条目的1/4,这在其他法律部门是十分罕见的。事实上《法国知识产权法典》充其量只能称为法规汇编,它只是将几部知识产权单行法简单的罗列在一个载体上而已,离真正意义上的法典相去甚远。而由于立法超前,修改频繁,使该法典动作起来收效甚微,与其立法者建立一部与《法国民法典》平起平坐的法典的初衷相去甚远。

四、未来之路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知识产权的法典化目前来看不具现实性。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就此确定上述的知识产权法典化的诸多好处将只是人类的“南柯一梦”呢?笔者认为却也未必。综观人类历史,就是从混沌走向澄明的一个过程,成熟民法典的制定也是几千年来人类法学理性思维及实践的结晶,知识产权的法典化也有一个酝酿、诞生及至后来瓜熟蒂落的过程。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量的梳理、完善知识产权的相关理论和制度,使其在调整社会生活时起到积极而有效的作用。等到我们的理论和实践准备足够充分时,再谈制定知识产权法典就水到渠成了。

尽管黑格尔曾经说过:“密涅瓦的猫头鹰只有在黄昏到来以后才起飞”(意即人类的思维具有局限性,往往只能在事后做些后发式的总结性思考),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借鉴以往经验作些前瞻性的工作。由于迄今为止,学界对知识产权法的法典化及其总则研究较少,笔者将仅仅提出些许可能性,以求抛砖引玉之功效。

随着社会尤其是科技领域的日新月异,许多新事物诸如计算机软件权、域名、遗传资源等等不断出现,而商业秘密权、商号权、植物新品种权以及禁止不正当竞争方面的诸多权利,无一例外全都被纳入了知识产权这个筐子,有些学者认为,其客体已不限于知识领域,而是扩大到商业活动的经验、信誉等领域,因此,知识产权已很难涵盖所有上述权利,传统的知识产权体系难负其重,处境尴尬。基于此,关于知识产权的概念、性质及特征是知识产权法领域中一直存在争论的问题。许多学者提出了颇有见地的看法。

有的学者认为知识产权会因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向信息产权法的演变。[10]然而信息产权的内涵似乎比知识产权还小,而将技术、作品等称为信息似乎也欠妥当。

也有论者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应是结合民事权利理论,以知识产权的客体为切入点。知识产权是人们对"知识"这种"形"的排他的支配权,它是一种民事权利。所谓无形性、地域性与时间性都不是知识产权的特征,知识产权惟一的特征是其客体的无形性。对于"知识产权"一词,由于其偏重于"知识"类的智力成果,在诸多无形财产面前已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建议从保护客体的无形性入手,采用"无形财产权"这一术语,并建立一个范围大于知识产权、调整对象以无形财产为主的无形财产权法律体系。具体如下:1、创造性成果权。包括著作权(含著作邻接权、计算机软件权)、专利权(含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外观设计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商业秘密权(含技术秘密权、经营秘密权)、植物新品种权等。2、经营性标记权。包括商标权(含服务商标权)、商号权、原产地标记权、其他与制止不正当竞争有关的识别性标记权。3、经营性资信权。包括特许专营权、特许交易资格、商誉权等。[11]

也有论者认为无形财产应指"权利"而言,但这种权利的范围不应仅限于知识产权。既然从权利角度而言,知识产权和其他权利均是无形的权利利益,并不因具体客体的不同而导致权利性质上的任何差别所以把"无形财产"局限于知识产权并不妥当。在当代法国民法,无形财产不仅包括罗马法上的"无形物"所指具体权利,还包括权利人就营业资产、顾客、知识产品以及现代商业信息等所享有的权利。我国学术界针对有价证券、股票的流通无法用传统理论予以解释,往往也将票据权利和股权等称为无形财产。所以无形财产不仅是一种财产形式,而且是相对有形物所有权的一种财产权体系,除所有权以外的其他权利均属于无形财产范畴。继而,这种观点认为无形财产是从更高层次上对于包括物权和债权在内的财产权利的一种抽象,它充分揭示了权利人财产利益的实质,从而为当代财产权利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因此,可以认为,无形财产的立法问题是整个财产权立法体系的构建问题,物权法和债权法只是其中的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与无形财产的立法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具体而言,物权法和债权法分别调整特定的物权关系和债权关系,其他的无形财产则由知识产权法、公司法、票据法、信托法等分别予以调整,上述各种立法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从而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形财产立法体系。[12]

还有论者认为知识产权是一类特殊的权利形态,将其定义为无形财产实际上将不具有财产性质的发明权、发现权、其他科技成果权以及精神权利排除在知识产权之外了。[13]这种观点也不无见地。

笔者认为无形财产是否应该或者是否能够扩得如此之大是有待商榷的,但无疑由现有的知识产权发展为无形财产应该是一个方向。现有知识产权体系的消解不是知识产权的终结,而恰恰相反,它正如凤凰涅磐一样,在无形财产体系中获得永生,它至少可以作为无形财产体系中重要一部而存在着。融入无形财产中的知识产权应该拥有逻辑自洽性,为其法典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前所述,知识产权是公化私权,具有不同于传统物权的性质。因此传统民法典的构建技术就无法照搬使用,我们需要新的产权形式。就象专利制度与商标制度一样,知识产权的保护应该以“许可权”为核心的权利形式而不是以“所有权”为核心的权利形式,并由此建构出完全不同的保护体系。

同样的,由于其公化私权的特性,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原则与传统的民法保护原则就会有很大的不同。考虑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知识产权的原则应该包括社会本位原则、利益平衡原则、社会利益优先原则以及保障社会知识产品供给原则等公法类原则。同时,基于其私法的本性,知识产权的保护原则也应将权利来源正当合法原则、等价有偿原则、自愿和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等私法原则纳入其中。考虑到知识产权法促进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的基本出发点,知识产权法还应遵循现代市场秩序原则,比如信息公开原则、市场至上原则、限制垄断特权原则等等。如何将这么多性质并非一致的原则整合起来,并确定它们之间的效力层级关系是一项艰苦而且必须的工作,这可能要导致对宪法基本原则的修改与整合。[14]

最后立法者、执法者应尽量使用内涵和外延相统一的规范化用语,追求知识产权话语体系的严整性。决不能不假思索,将民间通俗的用语拿来就用,以至于将错就错,覆水难收,严重打破了知识产权体系本身的自洽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知识产权法典化对于社会生活有诸多好处,但目前看来尚缺乏现实可行性。但是这也并非意味着知识产权法典化绝对不可能,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产权法学思维水平的提高,很有可能在不员的将来将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从而造福人类。

现实中,知识产权法学在我国还是新兴的学科,许多基础的问题尚争论之中。而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的新的事物次第出现,又给学者提出许多新的论题。再加上许多学者的研究多跟随国外的进展,所以关于知识产权的总论及法哲学研究还属欠缺。但关于总论及法哲学的研究却非常之重要,希望学界能在这方面予以加强,这对于知识产权体系的严密性、系统化必将益处多多。

[2][4][8]参见袁真富:《试论知识产权法的法典化》/yzf/0009/,2002年9月1日检索。

[3]严存生:《法制现代化与合理性化》,载薛君度主编:《法制现代化与中国经济发展》,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陈金昭:《法典的意蕴》,载《法律科学》,1995年第1期。

[6][7][14]参见徐萱:《知识产权法典化的思考》,载《知识产权研究-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参见[台]陈聪富:《法典化的历史发展与争议-兼论合会契约的法典化》law-/detail.asp?id=657,2002年9月1日检索。

[10]参见中山信弘:《多媒体与著作权》,张玉瑞译,载《电子知识产权》1997年第5期至1998年第2期。

[11]胡开忠:《论无形财产权的体系及其在民法典中的地位和归属》,载《法商研究》,2001年第5期。

篇3

一、加强对工作的组织领导

全年将“七五”普法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年初即成立了以市志办普法教育领导小组,由办公室负责普法具体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普法教育工作不少于2次,加大工作督促检查力度,并纳入目标管理,真正起到了组织领导和检查督促作用,切实加强了对全办普法宣传工作的领导,为普法工作顺利推进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全年内一是按照我办七五普法规划和实施意见,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使全体干部充分认识到普法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自觉学习法律法规知识。深入开展以《宪法》、新修订的《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准备了相关普法书籍,供全体干部学习使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做遵守法律法规的模范,全年利用每周星期二集中学习时间,坚持每月学习不少于1天,半年保证普法时间不少于20小时。二是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法制理论和业务知识,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积极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的培训和组织全办人员法制和业务学习,通过普法教育,使全体干部了解与业务工作、生活等密切相关的基本法律知识,增强公民权利义务观念,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和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的自觉性。三是结合走基层和群众工作,深系群众开展“爱国、团结、感恩、守法”活动,认真宣讲相关法律知识。

篇4

关键词:俄罗斯 数字图书馆 知识产权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俄罗斯逐步建立数字图书馆,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问题日益凸显。与发达国家相比,俄罗斯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起步较晚,但借鉴了各国的有益经验,形成了自己一套和国际接轨的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本文主要介绍了俄罗斯数字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问题,以及俄罗斯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效措施和不足,为我国政府部门制定信息政策法律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1、俄罗斯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简述

1994年4月,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召开了以数字图书馆建设为主题的第四次图书馆研讨会,会上和维古尔斯基(К?В?Вигурский)等学者详细阐述了数字图书馆的产生、概念及特征等问题。1998年,俄罗斯启动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发展,出台了《俄联邦数字图书馆》部级规划草案,资助150多个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建设项目。同年,俄罗斯政府和机构开始投资由俄罗斯科学院、教育部、国家通信委员会、国家档案馆等10个部门参与的“俄罗斯数字图书馆”计划,并于1999年1月起规模实施,俄罗斯数字图书馆理论研究和实践建设进入实质阶段。1999年,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制定了《数字图书馆构想》,在其框架下,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开始了学位论文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目前论文数量已经超过了10万篇。另一家国家级图书馆――俄罗斯国家图书馆也在2001年开始了馆藏文献数字化转换,迈出了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第一步。2004年底,俄罗斯国家数字图书馆网站(rusneb.ru)正式开通。为从总体上规划和指导俄罗斯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统一认识和行动,2004年7月成立了合作建设国家数字图书馆工作小组,签署了实施建设计划协议。2005年2月在莫斯科组建了俄罗斯数字图书馆协会,同时通过了《俄罗斯数字图书馆协会章程》和《数字图书馆创建者建设数字图书馆资源相互关系原则》,标志着地方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建设全面展开。

2、俄罗斯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驱动多媒体海量数字信息组织与互联网应用问题各方面研究的技术领域,为读者提供一了个在网络环境下跨仓储的、统一的、高效的访问和终身学习的重要工具,以及高质量信息的生成、组织和检索,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获取、组织和使用信息的方法,然而它却不可避免的触及到知识产权问题。知识产权是指按照一个国家的,赋予知识产权所有人,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内,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某种专有权利,它是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领域从事一切智力活动而创造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知识产权问题与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前者既促进后者的建设同时又制约着后者的发展。

2.1 俄罗斯数字图书馆建设中产生的知识产权问题

2.1.1 信息收集、数字化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问题

要想建立一个有特色的数字图书馆,就要建立一个有特色的数据库,而数据库建设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特色信息的收集工作。目前,俄罗斯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采集的信息资源很大一部分来自已丧失版权的年代久远的图书文献,例如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建设的数字馆藏“俄罗斯记忆”就是将孤本斯拉夫语书籍和16世纪基里尔文字的书籍数字化,但这些对信息要求多样化的数字图书馆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它不能从根本上体现出数字图书馆的意义和价值。缺乏创新的,有意义的,高质量的,广泛的信息资源,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将受到极大地冲击。因此,数字图书馆需采集大量的拥有独立版权的,多种形式的信息资源,这就引起了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

2.1.2 数据库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问题

俄罗斯学术界一直对信息资源建设为数据库过程中,知识产权问题的界定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即从广大社会公众处获得的信息资源,将其建立为数据库,著作权归属问题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信息资源如果只是对某一特定的作品进行类似翻译的组合编辑,是为了提供一个中间级别的描述,无需查阅原文,且最终的数字图书馆中凝聚着创造者的智力成果,那么数字化信息资源所产生的新的著作权应该属于将其数字化的人所有,于原来的作品不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即数字图书馆根据实际的需求筛选到有价值的信息,到接下来对数据的加工、存储、和提供给用户,信息在数字化和增殖的过程产生了新的知识产权关系。而数字图书馆在使用了具有版权的作品后,又成为了数据库产品的著作权人。另一种观点认为,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就是对原来各种载体上的信息进行数字化转换的复制行为,如文本、图像和声音经过数字化加工后形成的各种数据库,没有人为的创造性劳动,没有信息的创新,更没有新的作品产生。因此,版权应归信息所有者所有。

2.1.3 信息资源网络传播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问题

信息资源网络传播过程,即数字图书馆向社会公众服务的过程。数字化后的信息要靠互联网来传播,但网络的开放性使一些用户可以不用授权即在互联网上对相关信息进行复制,这就使相应数字图书馆著作权人的权利受到了损害,与著作权人的复制权发生了冲突,引起知识产权问题。

2.2 俄罗斯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效措施

从俄罗斯数字图书馆进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多元化的主体,图书馆界、档案馆界、教育科研界、金融界、信息产业界等部门都参与其中,这些众多的因素使数字图书馆的知识产权保护呈现组织形式多元化的特点,也导致了俄罗斯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过程的复杂性。俄罗斯在2006年12月颁布了《俄罗斯联邦民法典》,其中第四部分第七编“智力活动成果与个性化手段权”(简称知识产权编)强化了对各种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一度使俄罗斯数字图书馆建设如履薄冰。但俄罗斯信息化各界人士还是根据俄罗斯的实际情况,结合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加大了对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的探索,总结出解决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问题的方法,虽然还存在一定不足,但仍值得我们借鉴。

2.2.1 俄罗斯数字图书馆数字化进程中知识产权的获得

保护知识产权是俄罗斯现代法律体系的基础。上述《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知识产权编,使知识产权无可争议的成为与物权法和债权法并列的民法典内容,为世界民法典编纂史开创了一个先例;同时它使法律基础更加系统化,加强了对著作权人、创造人和独占权拥有人的保护,加重了侵权所应承担的责任。因此在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时,俄罗斯数字图书馆如何获得知识产权版权就是数字图书馆界的头等问题。

数字图书馆要大量的使用信息资源,使其长期面临大量授权的问题,逐一取得权利人的授权许可,无疑将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只能加大数字图书馆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将在信息资源搜集、建设中,各种途径获得的、多类型的信息资源的版权授权结算,以此完成对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的管理。

第一,通过与图书出版商合作,完成对知识产权的管理。作为作品出版的主体,出版商具有明显的出版资源优势。俄罗斯出版商手中握有大量的出版资源,且作者众多,特别是在著作权上可与作者一一对应。数字图书馆同出版商合作后,借助出版商丰富的资源优势、专业优势及经验优势,通过出版社的明示公告,利用作者在其出版的作品的授权,不仅为数字图书馆建设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还取得了著作权人对数字图书馆的授权。同时数字图书馆也发挥出了网络技术优势,通过其展示平台,对出版商及其提供的作品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双方在出版利益及知识产权管理上都得到了共赢。虽然这样并不能完全解决数字图书馆的侵权问题,但这样的授权模式对数字图书馆未来侵权行为的完全避免还是非常可行的。数字图书馆通过出版社获得了更多的可利用资源,加大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力度,加快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步伐;而出版社通过数字图书馆平台的网络宣传,进一步提高了出版商的知名度,扩大了其经济效益。因此俄罗斯数字图书馆同出版商的密切合作成为实现其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途径。

第二,通过向版权人直接获取授权,完成对知识产权的管理。俄罗斯文化博大幽深,涉及到的作品种类繁多,涉及面广泛,特别是俄罗斯的芭蕾舞、话剧、歌剧等在世界舞台都享有极高的盛誉。这些作品形成的数字资源在俄罗斯数字图书馆馆藏中也占有相当的规模。这些音像作品在搬上数字图书馆平台前,很多都尚在版权保护期限内,因此,俄罗斯的数字图书馆,要根据其不同的版权状态,分别向其版权人直接获取授权。如要想将俄罗斯芭蕾舞团的舞蹈录像数字化并上网传播,就要获得俄罗斯芭蕾舞团的授权许可,还要获得原作品作者、表演者的许可;如要将电影作品数字化并上网传播,则要获得制片人的授权。因此直接向版权人获取授权,也是俄罗斯数字图书馆寻求知识产权保护的管理手段之一。

第三、通过从数据库开放商获得授权,完成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大部分俄罗斯数字图书馆在自建数据库的同时,也会通过采购渠道购进部分数据库来充实自身数据库的不足。购入的数据库如需提供上网服务,购入方就需要向数据库开放商提出请求,并通过付费直接购买其网上服务的授权。这样通过数字信息的传递,不仅完成了信息价值的提升,还完成了著作权的授权转移。例如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通过订购,获得了荷兰爱尔兹威尔出版社的350种高质量期刊的使用权,使所有参加该基金会的成员馆都可以通过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数字图书馆终端免费利用。因此通过向数据库开放商获取授权,也是俄罗斯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的管理手段重要的一环。

第四、通过从著作权延伸集体管理制度获得授权,完成对知识产权的管理。俄罗斯是实行著作权延伸集体管理制度的国家之一,俄罗斯著作权协会、俄罗斯多媒体和数字网络协会都是这方面的代表。它主要由国家委托授权,对所有权利人的权利进行管理,在权利人无法行使其著作权或行使著作权利存在实际困难时,取得众多的著作权人的授权,将其著作权权授予某一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并与了未来使用者或使用单位洽谈使用条件,在适当条件下收取费用并在著作权人之间进行分配,其代表作者向数字图书馆集中授权,由机构代为管理和行使的组织形式。它是著作权人与使用者的“中间人”,它既保护了著作权人的权益,又使使用单位免去了寻找著作权人的困难和麻烦。《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第四部分)》的1242条至1244条具体规定了著作权的集体管理制度,并在其中规定了延伸的著作权管理制度。其中第1244条第1款规定:“著作权案集体管理组织可以取得国家授权,从事下列领域的著作权集体管理:(1)已经发表的(有歌词或无歌词的)音乐作品和音乐戏剧作品、作品片段进行公开演出,包括传播在内的无线或有线播放的专属权;(2)(有歌词或无歌词的)音乐作品在音像作品中被使用时,其作曲者对这种音像作品的公开演出或无线和有线播放取得报酬的权利;(3)造型艺术作品以及文学和音乐作品的作者手稿的追溯权;(4)录音制品和音像作品的作者,演出者和制作者对为个人目的的复制录音制品和音像作品取得报酬的权利;(5)演出者对公开演出以及录音制品无线或有线的商业播出取得报酬的权利;(6)录音制品的制作者对公开演出以及无线或有线商业播出取得报酬的权利。”但著作权集中管理组织与数字图书馆和著作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在法律上还缺乏明确的规定,很多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还亟待解决。

2.2.2 俄罗斯数字图书馆服务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第一,法律方面的保护。法律保护一方面指,俄罗斯数字图书馆界如何在俄罗斯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对知识产权保护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下,取得合法的著作权授权;另一方面指,俄罗斯数字图书馆如何寻求自身的法律保护。什么是数字图书馆的服务?维古尔斯基(К?В?Вигурский)认为,数字图书馆服务应该是能提供对信息对象的支持和利用的全文系统。该系统要包括各种类型的超文本和超媒体系统。具有强大的检索功能,能够运用自然语言进行检索。高效的用户服务虽然是数字图书馆持续发展的重要焊接,但知识产权问题才是数字图书馆服务成败的关键,而数字图书馆服务中知识产权的保护最终要依赖技术。也就是说要采用各种版权保护技术来保护数字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中的自主知识产权。《俄罗斯图书馆事业法》第12条中明确规定:“图书馆有在保护和发展文化的联邦纲要框架内建立自动化数据库的义务。”第19条规定:“国家支持和保障图书馆资源共享建设,以满足用户信息需求、合理利用馆藏。”因此,图书馆有权利和义务建设数字图书馆以实现资源共享。最后《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保护法》赋予了信息系统拥有者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权利与义务。由此看出,俄罗斯法律是对数字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中的自主知识产权是给予保护的,因此对俄罗斯数字图书馆来说,只要能很好地防止被他人侵权,就可以达到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的目的。

第二,技术方面的保护。数字图书馆的建立为信息的利用与广泛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它使信息的复制成本大大减低,而版权的交互性在无限的复制和传播过程中凸显出来。21世纪初期,俄罗斯数字图书馆对其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近几年随着各方面投资力度的加大,以及人们知识产权意识的提升,俄罗斯数字图书馆利用先进的高科技计算机技术对盗版与非法复制进行了有效地防范,保护了图书馆数字化作品的版权。比如,为防止网络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或破坏,采用了访问控制技术、加密和数字签字技术、控制作品的使用次数、使用方式技术、设置有效防火墙将局域网与外网隔离技术、添加反复制设备及追踪系统、建立数字作品集中管理系统、对数字作品进行分类集中管理等等。为数字图书馆树立了一道道安全屏障,探索出一条适合数字图书馆发展的信息服务机制。

2.2.3 俄罗斯数字图书馆法律基石――《俄罗斯图书馆事业法》修订实施

以2009年俄罗斯总统图书馆建设为契机,俄图书馆界提出修订《俄罗斯图书馆事业法》以突破著作权制度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限制。经过一审、二审反复的修订,最终确定“为保存俄罗斯图书馆馆藏文献并向用户提供使用,国家图书馆可对如下文献进行数字化复制:陈旧、破损、有瑕疵的文献,借阅流通时可能导致损坏和丢失的孤本、善本、手稿等珍贵文献,有科学和教育意义与价值的文献,制作和向用户提供文献的数字副本时,应保护和尊重知识产权,按《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第四部分)》的规定进行”。《事业法》虽未能从根本上摆脱著作权的束缚,但还是达到了对《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第四部分)》的突破,使著作权成功首次加入到图书馆立法当中,有效地解决了国家图书馆数字化馆藏的著作权问题。从修订《俄罗斯图书馆事业法》入手,明确了数字图书馆的法律地位、性质、职能与义务等,也解决了困扰数字数字图书馆多年的著作权问题,对知识产权法强化著作权而挤压公众利益形成法律上的制约,填补了现行法律在这方面规定上的缺失与空白。最终使著作权人,数字图书馆及广大公众,在责任方面不仅能相互制约,也能实现利益共赢。

3、俄罗斯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需完善之处

(1)应进一步明确数字图书馆的法律地位,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要方式就是利用各种类型的数据库,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因此作为网络信息的传播者,数字图书馆会面对较传统图书馆多的多的知识产权问题。虽然法律在不断完善,但新的知识产权法和图书馆事业法并未改变数字图书馆的困境,法律的保守与信息技术的进步永远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应尽快明确数字图书馆的法律地位,明确规定数字图书馆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这样既保障了数字图书馆的地位,也保障了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2)促进国内立法与国际接轨。知识产权问题贯穿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应用的始终,涉及到文献资料的数字化、数据库的建设、信息服务等多个方面。在这些方面,各国在知识产权管理中所使用的法律不尽相同,且发达国家通过知识产权和有关法律以加强其竞争性,这都给数字图书馆建设带来很多前所未有的棘手问题,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法律冲突日益严重。为此,在知识产权立法方面,不仅要立足本国的基础,还要加强与国际的接轨,更好的促进国内数字图书馆的稳步发展。

综上所述,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比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要多很多,这就给数字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4、结语

俄罗斯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的问题,实际上就是知识产权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上的运用问题,它一方面促进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又制约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制约着社会公众的利益。中国与俄罗斯在知识产权方面有着类似的国情,面临着同样的任务、问题与国际压力,加强知识产权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存在坚实的基础。我们在此探讨知识产权问题,目的是使中、俄两国加强相互间的沟通与交流,在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在WTO、WIPO、APEC等国际场合的配合,共同应对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上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战,防止知识产权滥用,使更广大的社会大众能从中受益,保证数字图书馆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共同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祥娟.试析俄罗斯著作权延伸集体管理制度[J].知识产权,2011(5):91-96.

[2]黄道秀译.《俄罗斯联邦民法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王冠玺,李筱苹.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与国家发展政策的整合[J].法学研究,2005(6):109.

[4]王志华.论俄罗斯知识产权法的民法典化[J].环球法律评论,2009(6):43-55.

篇5

关键词:大学校园媒体;媒体侵权;侵权诉讼

中图分类号:D9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5-0117-02

在媒体和法律的结合中,我们发现,大学校园媒体侵权案件越来越多,可媒体立法却不能满足现实所需。在由文明人所导演的侵权闹剧中,所有的无奈和尴尬似乎都在呼唤法学研究者和立法者的关注。

一、大学校园媒体概述

1.概念及类型

所谓大学校园媒体,是指对外以大学的名义从事活动,没有独立的财产,不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媒体。而某某大学学报、某某大学出版社,因为它们是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所以不在本文研究范围之内。另外,有人把校园手机网络当做一种新型的校园媒体,但利用校园手机网络的侵权责任会落实到具体的校园手机用户和手机网络运营商身上。因此,笔者的文章中也不讨论校园手机网络。

大学校园媒体可以根据传统和现代进行类型化分析。校园期刊、校园广播、校园电视这三者属于传统的一类,而校园网络则属于现代的一类。

2.特点及作用

大学校园媒体的特点可归纳为:学生参与多;领地不断扩张;受众文化素质较高。很多研究者看到了大学校园媒体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当代新闻学教育和促进大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作用,却忽视了大学校园媒体对法治中国社会构建的重要作用。通过站在法治的前沿,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从而引导在校大学生关注中国法治进程,帮助在校大学生培养以法律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总之,大学校园媒体也是一个法制宣传的重要阵地。而如果要实现这一功能,大学校园媒体先要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减少侵权行为。

二、媒体侵权与大学校园媒体侵权

1.媒体侵权及其立法现状

侵权行为是会导致侵权责任的违法行为。媒体侵权作为侵权行为的一种,是指媒体及其工作者利用新闻传播向社会公众传播不真实的情况,或情况虽然真实但属于法律禁止传播的事项,从而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和与之相近的“新闻侵权”一词在《中国民法典侵权行为法编》草案建议稿中这样规定,“新闻侵权,是新闻机构或者个人利用新闻作品,损害他人人格权的行为。新闻侵权的形式包括:内容严重失实;评论严重不当;未经同意,披露他人隐私;使用侮辱性语言;诽谤他人;其他侵害他人人格权的行为。”根据这一规定,笔者认为,媒体侵权和新闻侵权相比,前一概念的外延更大。因为,媒体不仅可能通过传播的新闻作品侵权,还可能通过其他内容侵权,例如电视台播放音乐作品致侵权的情形等。

媒体侵权的后果往往十分严重,而权利人在媒体面前又显得很弱势和被动,很难靠自己提前防范,对法律制度作出专门规范的期待很高。因此,笔者认为,对媒体侵权进行专门研究并呼吁媒体立法是十分必要的。关于要不要在立法中单列媒体侵权以及如何立法,有人建议,可以考虑将媒体侵权与网络侵权规定在一起。可是,也有学者反对媒体侵权进行专门研究,认为媒体侵权之所以不被世界各国所采纳,根本原因在于,它与近现代民法的基本技术方法背道而驰,我国民法典不应规定媒体侵权否则将无法明确协调好媒体侵权与侵害名誉权、侵害隐私权等侵权行为之间的关系,也不能解决好媒体侵权的特殊性问题。但是,笔者认为,虽然我国目前媒体立法位阶低,且我国的立法与司法解释没有规定媒体侵权,但在媒体迅速发展且媒体侵权日益增多的时代背景下,应该对媒体立法及其完善有所作为,只有加强研究和立法才能使因侵权频发而不断被卷入纠纷和诉累之中的媒体能够正常发挥其功能。

2.大学校园媒体侵权研究之动因

笔者从侵权介质中选出大学校园媒体来进行侵权法方面的研究,提炼出大学校园媒体侵权这一主题是想走一条不同于大多数人进行的集中对某一类特殊侵权进行研究的路子。大学校园媒体侵权既包括一般侵权,也包括特殊侵权。在归责原则上,其既包括过错责任原则,也包括过错推定原则和无过错原则。根据实践总结,常见的大学校园媒体侵犯的民事权益包括姓名权、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著作权等。大学校园媒体侵权的责任形式包括损害赔偿、赔礼道歉等。而损害赔偿又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本文之所以选择大学校园媒体来研究,还因为大学校园媒体和其他媒体相比有特殊性。另外,大学校园媒体逐步向社会渗透,例如青海民族大学广播电台拥有自己的调频FM88.4和覆盖校园周边三公里内二十多万人的收听范围,例如宁波大学的网站拥有数不清的浏览者。大学校园媒体已不再是井底之蛙,其受众不断增多,影响力不断扩大,这一情势也使得研究大学校园媒体侵权很有必要。

三、大学校园媒体侵权的责任主体

近年来,随着公民法律意识和维权观念的增强,大学校园媒体及其工作者不时会遇到一个尴尬的问题:大学校园媒体侵权。虽然在媒体侵权诉讼案件中,以大学为被告的大学校园媒体侵权案并不多见,但考虑到大学校园媒体的发展趋势,笔者在这一部分安排分析大学校园媒体侵权的责任主体。

反映学生及老师的心声,针对其关注的热点发表自己的个性化见解,大学校园媒体侵权就不可避免会发生了。例如,根据著作权法第43条和第46条,大学校园广播电台、电视台作为广播电台、电视台中的一种,播放他人未发表的作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播放他人的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录像制品,应当取得制片者或者录像制作者许可,并支付报酬;播放他人的录像制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所以,一旦大学校园广播电台、电视台违反了上述规定就会侵犯他人著作权。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3条规定,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即被侵权人对侵权责任人享有侵权请求权。那么,大学校园媒体侵权的侵权责任人是谁?也就是说,在大学校园媒体侵权的案件中,被侵权人应该谁呢?在大学里,学生自主创办的一些平面刊物或者宣传单、黑板报,如果发生侵权,谁负责?学生社团自办的报纸、杂志如果发生侵权,谁负责?高校党委的机关报如果发生侵权,谁负责?根据《侵权责任法》第34条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这一点,《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8条也有规定。大学校园媒体上的作品构成侵权,作者与该大学有隶属关系的,由该大学承担民事责任。也就是说,在很多情况下,上面这些问题都有同一个答案,那就是某某大学是侵权责任人。但是当作者与该大学没有隶属关系的,或者作品为作者履行职务之外所创作的,该大学和作者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在此,笔者想厘清大学、大学校园媒体、参加到大学校园媒体从事相关工作的学生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前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大学校园媒体的行为以某某大学的名义作出,由该大学负法律责任。而参加到大学校园媒体从事相关工作的学生,无论是无偿的还是有偿的从事媒体工作都应视为是隶属于该大学的工作人员,其在大学校园媒体中从事相关活动发生侵权的责任应由大学承担。而除这类供职于大学校园媒体以外的师生及其他人员如果通过大学校园媒体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责任自负。

目前,几乎每一所高校都建立了以自己大学的名称命名的网站,大学校园网络拥有大批受众,其新闻传播触角已经覆盖了整个社会,因此也成为高等学校加强对外宣传、扩大学校影响、提高学校声誉最具潜力、可以大有作为的一种现代媒体形式。和其他网站类似,以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为责任主体的大学校园网络侵权也时常见诸报端,例如大学校园网上的图书馆收藏的论文资料侵犯作者著作权。那么,校园网络如果发生侵权,谁负责呢?笔者以为,大学校园网络侵权属于特殊侵权,除了适用以上归责规则外,还要适用《侵权责任法》第4章第4节的规定。大学校园网络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某某大学)的侵权责任有两类:一类是自己责任,对自己的不法行为承担责任;一类是替代责任,对网络用户(例如在校园网BBS上发表言论的学生们)的不法行为承担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替代责任也只有在事先明知或者事后拒不配合的情况下才承担过错连带责任。

在大学校园媒体侵权案的诉讼过程中,被告人某某大学可以一定的理由进行抗辩,其抗辩理由包括:著作权法上的合理使用制度,《侵权责任法》第3章规定的过失相抵、受害人故意、第三人的原因、不可抗力、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这6种可以不承担责任和减轻责任的情形。而就大学校园媒体侵权的特殊性而言,笔者以为,新闻自由应该在立法上有所规定,从而使得站在大学校园媒体身后的某某大学和相关权利人的利益得到平衡。

四、结语

大学校园媒体作为媒体队伍中的一支特殊力量成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其实是因笔者有幸在硕士研究生攻读期间加入了校园广播电台,在和同事们共事的两年多时间里,逐渐对与大学校园媒体相关的法律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产生了撰写本文的想法并付诸行动。笔者相信,随着法治建设不断发展,法律对媒体的规范也必然日益增多且合理。总之,本文是站在充分肯定大学校园媒体的各种功能和作用的立场上,以明确大学校园媒体的内涵和大学校园媒体侵权案件的责任主体为主线,对大学校园媒体侵权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增强大学校园媒体的法治意识,促使其走在依法自律的前列,为我国的法治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吴汉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篇6

关键词:诚实信用;社会;规范;立法完善

引言

诚实信用,作为道德规范的内容以及民法的基本原则,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民事活动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之下,在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之下,以及趋利避害的本能,一些人的劣根性就会暴露出来,扰乱社会经济秩序,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因此,重视诚信原则的社会功能,完善失信惩罚制度,对于诚信体系的建立将有积极的作用。

论民法的诚实信用原则

一. 诚实信用原则概述

(一) 诚实信用的涵义

我国民法学界关于诚实信用原则的概念内涵主要有如下四种观点。

其一,“语义说”,即从诚实信用的字面含义入手阐释该原则的含义。具体有三种观点:(1)严格按照字面意思解释;(2)在字面意义的基础上稍作扩大解释;(3)字面意义结合其他因素解释,即从诚实信用原则的立法目的着手,其为反不正当行为的原则,矛头针对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一切非道德的、不正当的有损商品经济和市民社会生活秩序与安全的行为。

其二,“一般条款说”,认为诚实信用原则是具有强制性效力的一般条款。

其三,“利益平衡说”,主张诚实信用原则就是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维持双方的利益平衡,以及当事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平衡的立法者意志,即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既要维持双方利益的平衡,又要维持当事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 其中徐国栋先生认为作为立法者意志的诚实信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求民事主体有良好的行,谓之“客观诚实信用”;二是要求民事主体具有毋害他人的内心意识,谓之“主观诚实信用”。

其四,“双重功能说”,认为诚实信用原则的本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准则,旨在谋求利益之公平;二是道德准则的法律化,具有法律调节和道德调节的双重功能;三是实质在于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意味着司法活动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二) 诚实信用原则的功能

第一,指导当事人正确从事民事活动。诚实信用原则作为一项广泛适用性的民事行为规范,向当事人清晰地警示了什么行为受到法律保护,什么行为是法律所不容许;当事人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才不致对他人合法权益和社 会公共利益的损害,这就为当事人如何从事民事活动起着指导和规范的作用。

第二,解释、评价和补充法律行为的作用。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法的一项基本指导原则,可以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进行裁量和判断,决定其法律效力以及引起的法律责任,从而补充和完善已有的法律行为,使之更符合社会公正与公平。

综上所述,诚实信用原则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民法指导原则。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一方面可以指导市场主体诚实信用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塑造市场主体的诚信精神;另一方面,通过赋予司法者一定的解释、补充和修正法律的自由裁量权,弥补已有法律的某些不足,为日后法制的进一步完善积累经济和创造有利条件。

二. 诚实信用原则现状分析

(一)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的特有基本原则

我国《民法通则》第四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是道德观念的法律化。诚实信用原则从道德走进法律,源于罗马法。 该原则最初是作为一个道德标准来要求人们遵守,随着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道德体系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易和相处。 因此,作为国家的立法机关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法律手段,维护正常的民事交往。为实现这一目标,立法者结合各国以往立法实践,把诚实信用原则定位为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试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人们之间的道德化了的经济问题,维护稳定的民事交往关系。

(二)对诚实信用原则内涵理解的一致性

“诚实信用”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语义说”认为,诚实信用原则是对民事活动的参加者不进行任何欺诈、恪守信用的要求。 诚实信用原则的本质内涵究竟包含哪些内容,我们应该深入思考,但我们不能单纯根据“语义说”的观点进行分析。诚信原则的本质有以下三方面含义:(1)诚信原则是市场经济活动的道德准则,旨在谋求当事人双方间的利益平衡。(2)诚信原则是道德准则的法律化。该原则在被立法者规定为民法典的一个法律条文之后,已不再是单纯的道德规则,而成为一项法律规范。(3)诚信原则的实质在于其内涵和外延的不确定性。 而诚实信用又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现实生活中,判断一个人是否遵守了诚实信用原则有时也很困难,因为诚实信用只是立法者的最高愿望,任何一个人都无法进入民事主体的内心世界,许多情况下也就无从判断一个人的诚信度。 所以,我们在考察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时,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把握,首先要衡量民事主体是否诚实,即他的人际关系,周围人对他的评价;其次要结合他过去进行民事活动的实践来总结他的信用度有多大。

三.完善我国民法中诚信原则的建议

诚信原则作为民法的一个基本原则,它是道德的法律化,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基本要求。虽然我国民法通则及合同法对诚信原则有了规定,但是过于系统性,不能有效的应对当前出现的诚信危机,对于我们民法中的诚信原则,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

(一)从思想道德方面入手

在市场经济中以不损害他人和国家利益为出发点进行正当交易。开展宣传诚实信用的活动,可通过诚信交易的广告做宣传。再就是对那些商业主体进行定期培训,贯彻诚实信用方面道德。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具有良好的主观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应符合“善意”、“诚实”、“信用”的要求,“善意”,即要求人们在进行民事活动时主观上不能有损人利己的心理,并且要求注意防止损害他人利益。“诚实”,即要求人们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实事求是,对他人以诚相待,不得为欺诈行为。“信用”则要求人们在进行民事活动时要讲究信誉,恪守诺言,严格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再次就是提高法官的素质,尤其是要加强对法官的道德水平要求。

(二)从法制方面强化

首先由于“诚信原则”这样的语词从规范意义上看极为模糊,在法律上没有确立内涵和外延,其适用范围几乎没有限制。这就使法官可直接依据诚实信用原则行使公平裁量权,调整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利益关系,但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应受到严格的限制,所以,我国在法律中对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应该进行进一步的监督确定具体的监督机关,以及对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的惩罚,对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加以限制,使法官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有一种来自法律方面的压力,同时还应迸一步完善我国的《法官法》。其次,在我国民事程序法中也应确立诚实信用原则,减少一些繁琐的诉讼程序 。

篇7

论文关键词 民事习惯 司法规范 法律体系

司法体系的和谐性,也是民法典制定一直在追求的境界。这符合现阶段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法理精神,也与法律的民主化发展要求相互适应。而民事习惯司法运用,恰好满足了上述两个方面的要求。因此积极对于民事习惯司法运用的意义进行探析,是很有必要的。

一、民事习惯司法适用的原因

(一)民事习惯的含义以及功能

所谓民事习惯,是指人们在处理物权,债权,亲属继承等方面问题的时候,以约定俗成的社会习俗来进行处理的行为模式。也就是说,民事习惯并不隶属于法律体系,而未经国家认可和赋予法律效力的社会习俗,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民事立法所吸收和劫难,由此在具体案件中产生具体的法律效力。一般情况下,在民事审判过程中,民事习惯在事实查明和法律适用两个环节扮演着重要角色。简单来讲,民事习惯的效能在于:其一,可以依据民事习惯帮助进行事实推定;其二,可以将其作为裁判的依据,在此基础上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民事习惯法适用的依据

作为制定法国家,我国法官裁判的依据是法律,这是对于法官的基本性要求。从性质上来讲,立法是将人类行为归纳为一般性,普遍性,非人格性的规范,而司法是将抽象的规范具体到每一个案件中去,以便发挥其具体的规范效能。从这个角度来看,司法对法律适用是比较关键的。另外一方面,民事习惯并不隶属于制定法的范围,法官适用民事习惯需要依照法律授权和依据。此时,我们就需要去了解民事习惯司法适用的法理依据和法律依据了:

1.从法理依据的角度来看。其一,司法审批过程中,由于安全的多样性,不可能每一个案件都有对应的司法规范,此时法官会以缺乏规定为由不做任何裁判。也就是说,制定法是难以满足司法裁判的需求的,法官在此时需要获得解释法律,补充法律的自由裁量权。而民事习惯来源于社会实践,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社会行为模式,完全可以将其作为法官裁判的法律依据,这就解决了法律规范缺陷与实际安全不一一对应的矛盾。也就是说,民事习惯存在补充法律漏洞的作用。其二,民事习惯本身具备的价值,使得其成为社会自治的重要典范,是应该获得司法裁判的尊重和理解的。从民事习惯的形成过程来看,其凝聚了社会各行各业实践的行为模式,代表的是公众在处理某种矛盾的时候,会采用特定的方式去进行化解,不仅仅被该行业或者领域的人们所接受,还集中体现了社会自治的特点。因此,积极将其运用到裁判过程中去,是其自身优势特点所决定的。其三,从法律发展的历程来看,民事习惯的司法适用具有法理依据。法律诞生的初期,习惯还比较狭隘,人们以制定法的方式来实现社会管理,但是多数情况下其制定法的内容都来自于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制定法不断发展,民事习惯也不断发展,由于历史原因,积极将变化的民事习惯在制定法中进行调整,也是当前社会制定法的重要视角。

2.从法律依据的角度来看。法官依法裁判的前提和基础是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民事习惯的司法适用也需要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虽然我国并没有明确的指出将习惯界定为法律来源,但是,很多法律中的确将民事习惯纳入其中,使得民事习惯成为法律依据。无论从立法实践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理论发展的角度来看,民事习惯获得法源地位,是未来法律的发展趋势。具体来讲,民事习惯司法适用的法律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宪法》的明确规定,依照宪法的精神,各民族对于自己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有着完全的自由发展权利,也就是说民事习惯的形成基础是受宪法保护的;其二,《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之处,部分民族自治的区域,可以在民法通则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家和民族特点,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规定和条例;其三,《合同法》,《物权法》,《婚姻法》《继承法》和《消费者权益保障法》中也对于部分的民事习惯司法适用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由此可见,法律法规中交易习惯,当地习惯等词汇的出现,就充分证明了民事习惯已经进入到民事司法领域,在处理物权,合同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裁判作用,并且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民事习惯司法运用之意义探究

在理解民事习惯司法运用的含义和效能之后,积极探析民事习惯司法运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民事习惯在推动司法民族化发展方面的效能。对此,可以积极从如下的几个角度进行探析:

(一)国家法律自律的客观需求

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背景下,和谐成为界定各类问题的标准和准则,发挥其在调解社会纠纷,维持社会秩序方面的作用,也是国家法律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更是法律不断发展的趋向。事实证明,在历经多年的司法宣传和司法实践的过程中,法律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法律使用也可以解决大多数的社会矛盾,其在保护各自利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依然存在部分社会矛盾,是法律难以全面覆盖的,此时将民事习惯引起其中,去解决司法实践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断完善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话题。而多数的民众对于将民事习惯运用到司法实践,都表示认同。因此,将民事习惯运用到构建和谐法律体系方面,是利国利民的举动。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民事习惯自身的特点,其集中体现在民事习惯先与制定法,先于国家法,以这样的方式制约着法律的制定,存在民族性的显著特点。马克思对此曾经说过,国家不能轻易的,轻率的限制和剥夺公民修昂权利要求,这是一种保护弱势群体的重要法律依据。也就是说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尊重民事习惯,是很有必要的法律精神。而民事习惯受到法律强制力的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或者说很多情况下已经被同化了,尤其在很多司法审判的过程中,民事习惯作用并没有明显的展现出来,但是我们也不能单单从这样片面的角度去看待民事习惯的效能,其在地方群众生活调节方面的确发生很重要的作用,摒弃其中存在不科学,违背法理精神的内容,其他的民间习俗都有着较强生命力,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正是由于法理和民事习惯两者之间这样的联系,注定了国家在制定法律的时候,要充分的对于民事习惯进行调研,保证不出现矛盾的前提下,实现法律现代化和民主化的相互融合发展,从本质上来讲,这集中体现了国家法律自律行为的体现。实现法理与民情的相互融合,是国家法律自律的实现途径。

(二)民事习惯自身的效能优势

民事习惯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依然能够实现生存和发展,是将其运用到司法实践的前提和基础。民事习惯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经济性,尤其在部分少数民族区域,民事习惯的存在量比较大;当然也存在部分地区原本民事习惯数量比较多,经过长时间的改造,民事习惯的影响力也不断下降。由此,我们就开始思考如何处理好民事习惯问题呢?从现代大都市的社会背景下来看,民事习惯的确不常见,但是,基于经济发展的商业活动越来越多,尤其是国际贸易等领域的民事习惯,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外贸往来过程中,一般没有法律效力的电子邮件,电话或者传真都代表了买卖双方的意识,并且可以将其作为法律审判的依据。从本质上来讲,这是对于国际贸易习惯性做法在法律层面上的尊重,这充分展现出了民事习惯司法在商业活动中的运用。因此,民事习惯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而是在特殊的领域发挥着自身的效能。另外一个方面,民事习惯也广泛存在与婚姻关系,继承关系处理方面,并且在法律认同的背景下,甚至成为界定法律案件的重要依据。而且在具体此类案件的审理过程各种,群众服从法律,认同习惯,也成为群众比较认同的观点,在这样的案件时间经验下,各地法院也积极依照区域的习惯,给予部分继承,婚姻案件的出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这样的过程中,充分展现出民事习惯与和谐司法之间的相互融合。

(三)民事习惯良好的群众基础

将民事习惯运用到司法实践中去,要充分考量地方民众的认知,对于民众认同度为基础,的确可以为民事习惯的运用之处明确的方向。当然,由于各个地区,人群构成不同,民事习惯的认同程度也是不同的。简单来讲,民事习惯如果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其与法律精神之间并不存在矛盾的情况下,将其运用到民事司法实践中去,可以起到稳定社会,协调关系的作用。如果民众看不到民法作为调整关系方面的作用,民法领域以强制力去实现意思自治,是一种很明显的忽视民事习惯存在的制法方式,这种僵化的法律往往是难以深入人心的,群众在执行的过程中也难免出现不服的情况,这就使得法律的灵活性和适用性体现出来。或者部分地区没有将本地区民众的意愿考虑进去,片面的将外面的民法规定内容移植过来,伤害了民众的民事习惯,也会造成民众对于民事习惯司法实践的不理解,此时就难以形成比较好的法律效能。对于法院和律师来讲,积极做好调研工作,对于民众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形成比较理想的民事习惯意识,寻找一种更加人性化的司法处理方式,使得全社会的司法实践达到更加和谐的状态,是很有必要的。

篇8

关键词:消费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

1 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概念

消费者个人信息是指可以识别个人信息的一切内容的总和[1]。消费者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学历、职业、电话号码、住址、消费偏好以及购物记录等;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环境下,它还包括个人的电子邮箱、MSN、网络用户名、浏览记录、网络域名、IP地址、密码等电子数据形式。[2]消费者个人信息,可以理解为一种自然人为了满足自身或者家庭某种需求而进行购买商品、享受服务的一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信息。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是一种私人的、不被他人打扰、不受他人控制、可以不为他人所知悉,独立于他人的一种完全属于自己个人空间的个人秘密的信息,且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的一种人格权。

2 关于我国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手段和方式都日益增多,这在丰富了人们的消费生活的同时也给消费者的个人合法权益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3]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问题。而在消费者个人信息的问题上,网络消费中的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是最薄弱的环节。在网上购物中,由于当事人双方互不认识,只是基于买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短暂联系,因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受到了较于现实购物来说更多的风险。在现实的购物消费中,当事人双方可以清楚地知道对方的情况及货物的情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不必要的泄露。即使在需要提供个人信息的情况下,例如办理会员卡、贵宾卡或者是为了售后需要等情况下,经营者也会征得消费者的同意,并且需要消费者提供的个人信息内容是比较有限的。然而在当今的网络购物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为了能够方便快捷的收到货物而需要填写各种个人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的个人信息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暴露在网络经营者的掌握之下了。在网购中,如果消费者对于某种商品不够满意而做出差评等,经营者就利用自己持有的消费者的个人资料骚扰消费者,破坏消费者的私人生活安宁,侵犯消费者的个人信息。

3 我国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途径

(一)立法保护

(1)借鉴其他国家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优秀立法方案,在我国未来的民法典中明确地将个人信息作为一项独立的权利,使得个人信息与名誉权相分离,使得个人信息成为与名誉权、肖像权平等的、具有独立性的一项人格权。

(2)针对公民隐私保护单独立法。我国自2003年草拟了《个人信息保护法》,但是至今尚未正式出台,我希望能够尽量加快该法的出台,以更加有效地维护我国消费者的个人信息。

(3)完善消费者个人信息法律救济制度。即要建立间接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精神损失则指的是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被侵犯后,使消费者的精神痛苦,失去心灵安宁所应得的抚慰部分。因此,我认为应当明确提出消费者有获得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了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各项要件,达到维护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目的。

(4)立法中加大对侵权者的惩罚力度。承担民事财产责任时,有必要提高财产责任额度,制定侵犯个人信息的法律责任特别是财产责任时,确定明确的赔偿方案以达到惩罚警示目的。以及要树立一个有错必惩的惩罚机制,惩罚力度如果到位的话,相信也会给很多不法分子带来很大的威慑作用。

(5)进一步加强行政法律规范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我国行政法规较民法等法律对于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方面没有那么重视。例如征税,管理档案等等行政事务都涉及公民的个人信息等内容,如果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侵犯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以此来对消费者进行不利行为等等。而在这些方面却没有什么很大一步的改善或者说没有强有力的立法进行规定,导致了一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没有在此方面尽到一定的注意义务。因此我认为在行政法方面也应该做好立法的保护,以达到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一定的椭涡形。

(二)行业自律

我认为行业自律对于防止在电子商务和网络消费中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有着重大意义。采取行业自律不但可以补充立法不足带来的缺陷,还可以减轻法律负担、降低法律成本,达到双赢的效果。我认为政府应当对于从事电子商务网络消费的经营者制定相关的行业规范,以达到自律的效果。同时,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监督各网络行业经营者的行业自律情况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同时更应该在思想上加强经营者或者说企业的从业道德心。在良好的从业道德基础上实施的行业自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政府监管的负担。

(三)加强技术监督保护

众所周知,电子网络技术在消费中的广泛运用在给人们带来了巨大便捷的情况下,也带给了巨大的麻烦,即通过网络可以轻易地获得和泄露当事人的个人信息或者商业机密等。[13]因此大家应当支持鼓励保护个人个人信息的技术手段的发展,尽力开发有关于保护个人信息的信息技术等手段的开发与研究,并保证其能够完整无误地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并且应该尽可能的在大众中宣传普及,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自我保护指的是消费者在各种购买活动中应当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等隐私不被泄露。例如,为提高人们对于某一事物的理解和认识,我们通常都会开展一些讲座等形式来增进理解拓展知识。同理对于普及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知识,我们也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大型的普法活动或者到各大高校开设课程、发放问卷等方式使得寻常百姓对于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这种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并且,在网络交易中,要提示消费者认真了解网站的的各项专项知识,注意不要轻易留下自己的消费记录、浏览记录。更重要的是,目前网络购物中还存在许多钓鱼网站,消费者点击进入电脑就会中毒等等。因此,不要随便访问未知网站或者安装不了解的软件。

4 结论

由于我国公民对于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的缺乏加上国家立法对于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缺少,我国法律对于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起步较晚,我们更应该在普及的基础上加强意识、行动上的执行,同时最重要的是国家尽快将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这一事项加入立法议程,以国家法律的形势予以强制执行。从消费者个人、国家机关、立法机关等方方面面加强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总之,如何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仍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必将会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保护。

参考文献

[1]胡雁云, 我国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模式选择与制度建构[J]. 中州学刊,2011,(4):105 -107.

[2]吴姣丽, 消费者法律概念的界定[J]. 科技致富向导, 2012,(26):379 -380.

[3]戴红玉,试析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J]. 求实,2002,(10):31 -33.

[4]刘倩,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保护[J].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1):112 -112.

[5]刘琼, 西方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价值取向及借鉴[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