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成本控制计划范文
时间:2023-09-08 17:31: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成本控制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石油炼化企业;物资采购;成本控制
我国目前拥有 688 个油气田,24 个油气生产基地,油田所需的采购物资多达 60大类。近些年,我国石油炼化企业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特点使得石油炼化企业的物资采购成本逐年攀升,与国外石油炼化企业相比,成本的逐年攀升致使我国石油炼化企业的竞争力不断下降,分析石油炼化企业的物资采购现状并采取一定的成本控制对策,显得尤为重要和急迫。基于此,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一、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的涵义
从直观上来看,企业物资采购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采购物资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其主要包括物品成本、管理成本和储存成本。
二、当前我国石油炼化企业物资采购现状
目前我国石油炼化企业物资采购工作在不断市场化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采购流程不断优化,采购组织不断完善,然而,大部分石油炼化企业的物资采购还仅是为满足和保障油田的生产需求,并未真正考虑物资采购成本与物资供应的可持续关系,我国石油炼化企业的物资采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为:
现状一:高的采购成本
库存积压是当前造成我国石油炼化企业物资采购成本不断增长的主要因素。导致库存积压的原因一方面是为防止突况的出现,保障油田生产的接续稳定进行而需要每年储备战略物资;另一方面是有些石油炼化企业的采购计划不完善,存在物资多报情况。库存积压不仅会增加成本,还有可能造成”呆料”,甚至报废。
现状二:低的采购效率
低的采购效率也是造成物资采购成本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表现为:一方面过于繁琐的采购计划审批程序,在浪费时间的同时使得采购效率大打折扣,甚至会由于某一环节”卡壳”而导致采购计划”流产”;另一方面大部分石油炼化企业物资采购部门未建立与供应商长期”互利共赢”的”生动局面”,大把时间浪费与磋商和合同谈判中,大大降低了采购效率,增加了采购成本。
现状三:不”给力”的供应商管理局面
我国大部分石油炼化企业的供应商管理局面也很不”给力”,造成采购成本的攀升。表现为:一方面管理供应商的方法单一,大部分石油炼化企业未建立针对供应商特点和自身采购特点的”针对性采购管理办法”,对供应商管理的方法实行”一刀切”,一个模式。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供应商控制和监督机制。我国大部分石油炼化企业未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价体系和针对供应商生产能力等的反馈机制,即使有的企业建立了评价体系,但评价指标也不完善, 内容简单粗犷,反馈不及时,大大削弱了供应商绩效评价体系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采购成本的增长。
三、石油炼化企业物资采购成本控制对策
针对我国石油炼化企业上述的物资采购现状,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有利于控制和降低石油炼化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的对策建议:
对策一:转变物资采购观念,尽量减少库存
具体操作上:一要严格落实物资计划管理办法,科学合理编制月份物资需求计划,以全面提高物资计划的及时率和准确率; 二要分析近三年的物资采购计划,根据物资种类实行差异化采购策略:对于重要的战略性物质可以与供应商签订战略框架协议,按照协议规定的价格、交货期和产品采购以保证性价比;而对于一般、大宗物资如钢铁,配件,管材等物资的采购可以采取继续深化集中采购模式,继续通过批量采购取得价格优势;对于小规模的采购则采取灵活选择采购模式,从采购的各个环节把关,运用”闭环”采购模式,做好前期调研,实际采购谈判,以及后期对市场和企业的跟踪。对于专利特殊物资等,要提前与专业供应商沟通协商,商定技术指标和价格体系;三要争取实现”零库存”管理,其前提是储存成本大于突发事件发生的购货成本和停工损失成本,此外,也可以与供应商商定将采购物资暂存于其仓库,当需要时取回以降低仓储成本。
对策二:明确采购权限,加强采购监督管理
具体操作上:一方面石油炼化企业内部要在明确物资采购权限的基础上,尽量简化采购审批程序,总部采购和下属企业采购的物资权限要分开,减少各环节的同时要保障计划、采购、生产和财务等部门的默契配合,做到计划处理的日清、日结,确保计划审核准确率、及时率达到100%。以减少权限成本,加强监督,进而降低采购成本;另一方面石油炼化企业应该与各供应商互利共赢,通过开展联谊、参观和讨论等活动取得彼此的信任,以减少由于合同磋商带来的不必要的成本增加。
对策三:加强供应商管理
具体操作上:一方面要在保证物资采购供应商数量不超过3-4家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供应商选择方式,包括公开竞争性招标采购、有限竞争性招标采购、询价采购和直接签订合同采购四种,在获取供应商途径的方式上要注重多种招标采购方式的组合应用,以提高采购效率,控制采购成本。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供应商信息沟通,通过建立合作信息系统,实现供应商信息包括生产能力、资产负债结构的共享,在此基础上,供应商建立”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友好合作关系。此外,还要重视对供应商的监督控制,进行供应商绩效评价与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各种指标包括供货时间、质量、、售后服务、支付方式等评级供应商,对评级较高的供应商给予相应的奖励措施,如优先采购权等,而对于评级较低的供应商要给予相应的惩罚措施,如降低采购价格或剔除”出局”等,通过此来保障双方合作的方向健康有序。还要注重供应商的动态淘汰机制,要根据市场价格、服务等市场化信息,尽量保障稳定的基础上建立供应商的淘汰机制,以保证石油炼化企业的采购成本。
综上所述,石油炼化企业的物资采购成本的降低不可能一撮而就,需要石油炼化企业从细处着手,从各个环节控制成本,石油炼化企业只有在不断摸索中才能获得最佳的物资采购成本策略,从而使石油炼化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鞠颂东;徐杰.采购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
[2]孙剑峰.油田物资采购价格趋势分析探讨[J].现代商业,2010(8)
[3]冯小琴.企业物资采购过程中降低成本的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6)
[4]罗福林.浅析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的控制[J].中国市场,2011,(23).
[5]崔民选.中国能源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6]杨官杰;李晓强;许建忠;满继鹏.刍议如何控制石油企业物资采购成本[J].管理创新,2013(29)
篇2
【关键词】 企业 财务角度 人工成本 控制措施 市场竞争力
基于务角度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研究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利于改善企业财务状况不利的发展局面,全面提升现代化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生产活动开展中的人工成本。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需要对当期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及人工成本控制要点的深入分析,从财务角度对相关控制措施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确保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的人工成本能够设置在合理的范围内,实现企业生产效益最大化的重要发展目标。
一、企业人工成本的相关内容及控制的必要性
(一)企业人工成本的相关内容
所谓的企业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计划实施中因来劳动力产生的各种费用。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生产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对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的过程中,需要从相对指标控制及绝对指标控制两方面入手。相对指标控制是指对各种指标在企业人工成本中所占比例进行必要地分析,像企业人工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大小;绝对指标控制是指在明确企业平均人工成本的前提下,注重横向及纵向两方面的对比分析。其中,横向分析中关注的是特定经营时间段内有关企业人工成本的绝对指标;纵向比较侧重于不同时间段内企业人工成本的比较分析。通过这些分析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对企业人工成本控制效果进行综合地评估,实现现代化企业长期发展中人工成本的有效控制。与此同时,在对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应明确具体的控制指标,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员工工资、各种福利、培训成本等进行必要地考虑,确保各种控制措施实施中的人性化、科学化,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可靠地保障。
(二)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通过对企业人工成本相对指标及绝对指标的有效控制,有利于降低现代化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人工成本,保持企业经济效益增加的良好性。注重企业人工成本控制分析,关系着企业长期稳定地发展,影响着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具体表现在:(1)通过人工成本控制措施的实施,可以使企业在盈利的前提下对其中的人工成本进行科学化管理,保持人工成本管理的合理性;(2)由于企业人工成本投入高低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较大的影响,这种成本投入过大,将会影响企业战略部署制定的合理性,对企业未来战略部署的制定与调整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企业人工成本控制;(3)人工成本控制效果的增强,有利于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二、当前企业人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分析
(一)缺乏必要的人工成本控制机制
作为关系企业人工成本有效控制的重要影响因素,人工成本控制机制的有效性,体现着企业财务方面的整体管理水平。结合现阶段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的实际发展状况,可知某些企业经营活动开展中在人工成本控制方面缺乏必要的控制机制,影响着自身的经济效益。具体表现在:(1)对人工成本控制及管理水平提升重要性缺乏正确地认识,致使控制措施的实施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2)很多的企业过于注重产品销量,忽略了人工成本控制,间接地加大了自身的生产成本;(3)人工成本控制机制制定中未充分地考虑企业实际的发展状况,相关的管理理念落后,控制手段单一,影响了相关管理工作计划的顺利开展。
(二)缺乏有效的控制方法,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升
通过对当前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实际发展状况的深入分析,可知企业在人工成本控制中存在着控制方法缺乏有效性,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低的问题,影响着人工成本控制计划的顺利实施。具体表现在:(1)某些企业在成本控制管理中注重生产成本的管理,对外部价值链产生的潜在经济效益缺乏必要的认识,致使人工成本控制中的相关决策的实施缺乏有效性;(2)企业在人工成本控制方面缺乏战略性视为,对产品供应、销售环节人工成本管理缺乏全面地考虑;(3)某些企业人工成本控制过程中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责任意识,信息化意识及信息化技术能力不足,难以达到人工成本管理工作的实际要求。
(三)缺乏合理科学的激励机制,影响着人工成本控制效果
人工成本控制与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密切相关,一定条件下影响着企业财务活动开展中战略决策的科学制定。现阶段某些企业在人工成本控制过程中由于缺乏合理科学的激励机制,间接地影响了人工成本控制效果。具体表现在:(1)对人工成本控制缺少足够的重视,忽略了相关管理人员的实际需求,影响着他们的工作积极性;(2)企业的激励机制制定缺乏合理性,难以激发管理人员在人工成本控制方面的工作潜能,影响着实际的控制与管理效果;(3)激励机制制定中未考虑将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与人工成本控制之间的关联性,致使人工成本控制指标不合理,加大了企业的整体生产成本。
三、基于财务角度的企业人工成本控制要点分析
(一)完善企业人工成本控制机制,建立可靠的薪酬分配制度
从财务角度明确企业人工成本控制要点,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不断完善企业人工成本控制机制,建立可靠的薪酬分配制度。具体表现在:(1)结合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的实际概况及财务管理活动的相关要求,对既有的成本控制机制进行不断地改进,加强对其中存在问题的有效处理,增强企业人工成本控制机制的适用性,促使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能够始终保持在更高的层面上,优化人工成本管理方式的同时为企业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必要地保障;(2)灵活运用财务管理方面的相关理论,建立可靠的薪酬分配制度,在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对企业人工成本控制要点进行深入地分析,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要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提高信息技术的利用效率,丰富人工成本控制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及计算机网络实际应用范围的扩大,企业的人工成本控制工作思路有了进一步地拓宽,为相关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信息。因此,为了增强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的实际作用效果,需要企业未来发展中提高信息技术的利用效率,不断丰富成本控制方法。具体表现在:(1)在各种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建立可靠的信息成本管理系统,对企业各个生产环节的人工成本进行严格地包括,确保成本控制的有效性;(2)根据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的相关工作要求,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具体的财务管理活动中,保持企业成本管理的高效性;(3)在获取各种财务信息及处理企业人工成本管理中的相关问题,需要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企业人工成本的实时控制。
(三)建立可靠的激励机制,明确人工成本控制范围
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保持良好的人工成本控制工作水平,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建立可靠的激励机制,明确人工成本控制范围。具体表现在:(1)落实奖惩机制及责任机制,加大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的有效培养,促使人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地处理,降低企业经济活动开展中的人工成本;(2)通过对员工工资总额、教育培训经费、各种福利待遇、养老及工伤保险等方面内容的深入理解及相关举措的落实,确保企业人工成本控制范围设置的合理性;(3)充分考虑员工工作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建立起与企业长期发展目标一致的激励机制,实现企业人工成本的有效控制。
结束语
从财务角度对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的相关内容进行系统地阐述,有利于解决控制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保持现代化企业长期发展的稳定性,实现对人工成本的有效控制,降低企业未来战略计划实施中的财务风险。因此,未来企业生产计划进行的过程中,应注重财务视角下人工成本控制的合理分析,找出其中的相关因素并加以解决,确保各项生产计划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地完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及财务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促使企业人工成本控制能够达到自身战略部署的具体要求。
【参考文献】
[1] 韩秀荣.浅谈基于财务角度的企业人工成本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4,(23).
[2] 黑艳平.财务管理角度下企业人工成本与控制探究[J].商场现代化,2014,(31).
[3] 张建伟.财务管理角度下企业人工成本的控制及实践路径解析[J].品牌(下半月),2015,(07).
[4] 李l鹏.基于财务管理角度的企业人工成本与控制措施[J].商,2013,(20).
篇3
关键词:企业 财务成本 改革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企业经营发展所面临的生存环境日益严峻,对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支出,已经成为当前企业管理工作改革的当务之急。对财务成本管理进行改革完善,必须转变企业重经营轻管理的企业治理理念,通过财务成本工作的开展,来实现企业经营利润收益的提升,这也是新的市场环境形势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新要求,对于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与市场竞争能力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企业财务成本控制管理问题分析
1.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方面的制度体系不完善。由于一些企业在管理理念上对于财务成本管理的认识不足,因此也没有制定全面系统的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制度。一些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关的成本控制管理制度,但是制度缺乏全面性以及贯穿性,未能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这不仅不利于对企业成本控制工作实施分工处理,也难以确保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没有制度的约束,势必造成成本控制管理实施、监督以及考核管理缺乏目标,导致成本控制效果较差。
2.企业财务成本控制考核体系落后。提高财务成本控制工作在企业内部的落实效果,必须借助于科学的成本控制考核体系,但这恰恰是我国企业所欠缺的地方。没有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缺乏财务成本考核标准,成本考核管理措施脱离实际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造成了财务成本考核工作缺乏实效,也难以通过成本考核管理形成对财务成本控制的督促作用。
3.对于企业财务成本控制管理的认识不正确。企业的财务成本控制工作涉及到企业的采购、生产加工、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各个阶段,财务成本控制管理工作需要企业全员参与。但是一些企业部门或者员工片面的认为财务成本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责,与自己关系的不大。这就造成企业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开展的动力不足,也难以取得真正的实效。
二、企业财务成本控制管理改革措施研究
1.对企业的财务成本控制管理系统进行改革。财务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是一项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工作,因此改革企业财务成本控制管理工作,首要内容就是革新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系统。对于财务成本管理体系应该由企业高层管理者主导,由财务部门负责牵头组织实施。按照企业治理结构的实际情况,对财务成本控制管理工作进行整体的规划。在对企业的财务成本进行分析之后,按照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的实际情况,将财务成本控制管理目标分解到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以及岗位上,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企业财务成本控制管理的全员参与,真正实现财务成本控制管理的全员、全过程以及全方位实施。同时在企业的财务成本控制管理系统之中,还应该形成对财务成本的分析检查,通过日常反馈以及阶段性的检查,督促企业财务管理责任部门积极落实财务成本控制管理措施,确保财务成本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2.创新企业的财务成本分析工作。财务成本分析是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对于企业的财务成本分析,首先应该掌握企业的成本核算资料,明确企业财务成本支出的主要内容以及具体支出情况。对于企业财务成本分析方法,可以采用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连锁替代法和相关分析法等几种方法。在财务成本分析过程中应该遵循全面分析与重点分析相结合、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相结合、事后分析与事前、事中分析相结合的原则,通过采取成本分析明确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工作的重点区域,然后有计划的制定管理措施。
3.在企业内部开展预算成本控制管理。预算成本控制管理是指企业结合财务成本分析工作,将所有的成本支出项目列入预算计划之中,在成本支出的源头进行控制管理。通过这种管理方式,企业财务成本支出无论大小,都需要有安排有计划地使用,当成本支出超出预算时,及时寻找超支原因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这样也可以有效的控制企业的财务收支平衡。在预算成本管理的落实实施上,重点关键在于制定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与预算执行保障措施。对于预算成本管理制度,应该涵盖预算成本编制制度、预算成本审批制度、执行保障制度以及监控考核制度。通过强化预算成本管理的执行力度,将成本费用支出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4.提高财务成本管理队伍的工作能力。随着企业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方式的不断革新,对于财务成本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信息化管理的广泛应用之后,要求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人员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财会经济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水平。能够利用各种信息化软件,来开展财务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在这一方面,企业可以定期组织相关的技能培训,通过专家授课集中学习或者是对职工进行资格考试认证的方式,提高财务成本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此外,由于企业的财务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因此可以适当的组织一批管理人员进行岗位轮训,通过在不同工作岗位锻炼,深入了解财务成本管理工作的薄弱点以及改进方面,进而为财务成本管理工作的改革提供有实质的意见,推动财务成本管理工作的持续进展。
三、结语
对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体制进行革新与完善,已经成为提高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效果的关键措施,这对于实现企业经营效益收入的最大化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企业财务成本控制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内容,因此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在深入总结分析当前企业财务成本管理问题的基础上,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制定体制改革措施,并及时的汇总创新制度,时时的反馈意见,结合动态的调整,实现从财务成本管理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孙淑英.对当前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财务成本控制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5).
篇4
【关键词】成本控制 医院 财务管理水平
一、引言
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对医院的管理提成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了不断地提高医院的服务效率,应当实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方法,有效地控制医院的支出和成本,提高医院为人们服务的水平和经济效益。下面本文就对医院成本控制和管理水平提高中的具体措施进行探讨。
二、医院财务管理现状
(一)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具有特殊性,一方面医院的主要目标是救治伤病,另一方面又需要满足自身的发展,这就使得其同时具有市场性和社会性。如果医院过于强调市场性,一味地降低自身运作成本,就可能把这些成本转移到患者身上,不利于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但是如果医院过于关注公益性,必然会加大成本运营压力,影响自身发展,也会一定程度上削弱其竞争力。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少医院过于追求市场导向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加上医疗服务一定意义上的市场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医院财务管理目标的倾向。一旦选择出现模糊或者错误,会对医院财务管理活动甚至整个医疗体制造成影响。
(二)成本预算管理不完善
部分医院对医院成本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其仅仅是一种形式,不具有绝对的控制性,对医院影响不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把预算管理等同于对过去数据的简单推算或对未来资金在历史数据上基础上的稍加变化,预算管理流于形式化。还有人认为预算管理只关系到财务部门,认为预算目标就是财务指标,因此预算模式、预算金额、考核指标等的确定都应只交由财务部门完成。这些错误认识导致了预算仅仅表现为简单的财务控制和计划,不重视事前的论证和事后的评价,财务预算主观性较大,科学性和实用性不足。
(三)内控制度不完善
部分单位内控制度不完善为财务管理留下了很多漏洞和隐患,比如没有建立重大财务事项的会商及审批制度,财务支出不明;对相关设备、药品、材料等付款的审批程序不明,造成违规违纪行为;缺乏完备的财产管理控制制度,部分药品、药剂“以领带支”的形式存在使用部门,脱离财务管理的监督,可能造成变卖、流失;医院内部的审计制度不完善,缺乏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度,仅仅关注财务账目、审计方面,介入单位的投资和筹资活动较少,对于重大项目决策、项目实施效果审计、财务投资合同签订等参与度不高,内审机构不能有效发挥。
三、加强成本控制,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
目前,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主要原因军事医院成本控制意识不高,从而导致其财务管理力度不够,引起各种问题的出现。其中对于医院这种特殊的服务机构来说,在成本控制上仍然存在着计划经济的痕迹。表现在部分医疗工作者的成本意识不强,责任观念淡漠,认为医院的经营情况和个人无关。但是在医疗改革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医院要想能够切实地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应当改变过去粗放式的成本控制方法。
提高医院成本控制方法如下:
(一)从源头上控制好成本的支出
对于医院的管理者来说,要正确地认识到成本控制对于医院发展的意义。加强成本管理和控制,强调的是其成本的支出应当合理,而不是为了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在保证医院的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医院的首要职责是为了医治病人,所以在购置医疗器械的时候,要购买先进的仪器,减少因为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所带来的额外支出。管理者要对医院的成本管理有长远的眼光,要正确地看待投入所带来的效益的比例,对医院长远发展的影响。通过制定合理严格的成本管理计划,有效地控制医院的额外支出。以达到充分利用医院资源,优化配置的效果。
(二)强化医院职工的成本意识
首先要完善医院的成本会计制度,实行责任制,明确成本控制上的权利和责任。通过加强医院全部职工、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强化成本管理在职工心中的意识。管理者要把成本控制和职工的个人业绩联系起来,使职工能够有效地节约和控制成本。通过充分地发挥职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成本控制积极地投入到个人的工作中。财务人员要不断地学习业务重视,提高其财务预测的能力,发挥成本会计所具有决策和控制能力,从而推动医院的成本管理工作。
(三)规范财务预算管理
医院应该认识到预算管理是财务活动的重要环节,影响着医院的长期发展。投入相当的人力、财力,由于编制和执行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医疗信息和医院诊疗过程的信息,因此也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医院应该建议一个以院长作为组长的预算管理委员会,采用弹性预算、零预算等先进预算管理方法,在医院的各项财务工作中推行全面预算,对业务、资本、筹资等的预算都应划入预算范围,确保能够将有限的资金得到最充分的使用。
(四)强化内部管理,健全监督机制
1.财务审批制度。当出现开支业务,应建立多方审核签字制,先由支出部门的经办人及负责人签字,然后交由财务科的科长进行审核,金额较大的需要主管财务院长和院长审批,特大金额的项目需要经由院办公会集中讨论决定。实现对开支范围和开支金额层层把关,互相监督,减免审批中的漏洞。
2.强化内部审计。发挥内部审计的审核、监督作用,在内部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可以促进财务管理的良好运行。医院在每年度都应制定好审计计划,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计监督,对于药品采购、办公费、投资费等要经常性的审查核对,坚决打击吃回扣、开假发单等严重违规事项。职代会也应发挥好监督作用,对于每年的财务收支状况做好审查和监督。
四、结束语
医院财务管理是以科学化的工作理念和方法为基础,通过调动医院的各种资源,加强不同医务人员的协同工作。不仅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和执行力,同时也降低了医院的运行成本和额外的费用支出。医院的管理者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财务管理下的成本控制计划,使成本控制贯穿在医院工作的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夏青.医院财务的成本控制研究[J].当代经济,2010(12).
篇5
【关键词】 建筑施工项目 财务管理 成本控制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高速发展,建筑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工程建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为了促进建筑企业在行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持续生存和发展,必须在保证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规模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对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以促进建筑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的提升。在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当中,财务管理对建筑项目的计划、安排进度以及资金使用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监督和控制建筑施工企业的现金流量,防止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确保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有效控制,促进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提升。然而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必须重视和加强财务管理在建筑施工项目过程中的运用,以促进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目标得以实现,进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一、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现状分析
1、缺乏项目成本控制意识
建筑施工项目的工作人员对项目的成本控制意识淡薄,影响了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实施。建筑施工人员忽视了成本控制中全员参与的重要性。在建筑项目的施工阶段,项目经理往往将工作的重心放在项目的质量控制、按期完成施工任务等问题上,忽视了对项目的成本控制责任的履行;工程技术人员重视解决施工过程中的施工难题、工程技术的利用和改进;工程施工人员重视项目工程进度。因此,在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项目工作人员分工虽然明确,但是违背了项目成本控制中全员参与的原则,造成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缺乏积极的成本控制意识,导致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存在失效情形。
2、成本控制机制不完善
完善的成本控制机制是提高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的重要条件和基础,然而当前的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建设方面缺乏健全的成本控制机制,造成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缺乏科学性和有序性,不利于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全面有效实施。由于建筑施工项目缺乏健全的成本控制机制,导致成本控制局限于建筑施工项目的财务与审计部门,成本控制的责任无法有效明确,不利于项目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的权责利的明确,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难以有效落实到部门以及个人。此外,由于缺乏健全的成本控制机制,使得成本控制的效果难以实现,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激励机制,无法根据成本控制的效果有效地调动项目施工人员的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流于形式。
3、忽视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成本
建筑施工项目开展成本控制,能够在保证建筑施工项目工程质量和经营规模的前提下,有效地控制施工项目的成本和费用,减少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损失和浪费。但是大多数施工企业的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忽视了施工项目的质量成本,他们认为提高工程质量必然会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往往重视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而忽视成本因素,造成了施工项目的质量虽然达标,但是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有所下降低,甚至亏损的情况。另外,有的施工单位一味地追求降低项目施工成本,最后形成豆腐渣工程,这使得建筑施工项目的额外质量成本增加,势必影响建筑施工项目乃至企业的信誉。
二、财务管理在控制建筑施工项目成本中的作用
1、有利于实现独立核算,建立独立的绩效考评体系
实施建筑施工项目的财务管理,推动施工项目开展独立核算,有利于建立独立的绩效考评体系,对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开展全过程的绩效考评。建筑施工项目的财务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关键与核心,实施独立的财务核算,将施工项目的资金流、工程项目的成本发生、设计和施工的变更以及施工项目工程款的结算等进行有效的归集和确认,从而清晰地掌握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信息,明确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权力与责任,进行独立的绩效考核和评价,通过有效的建筑施工项目的绩效考核与评价,实现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的有效监督和制约,提升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的水平。
2、有利于实施预算管理,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
开展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中的财务管理,有利于实施有效的预算管理,促进建筑施工项目资金的使用与回收,保证建筑施工项目资金使用效益的提升。通过实施预算管理,保证建筑施工项目的预算资金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通过进行预算、控制、监督、考核、分析等有效地规范建筑施工项目的资金的使用情况。另外,建筑施工项目独立的财务管理体制,推动了项目资金的审查与监督效率提升,切实提高了项目资金使用的计划性和规范性,保证在项目施工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提升资金使用的效率,提高项目资金的周转率,促进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
3、有利于加强施工项目资产管理,降低直接施工成本
实施建筑施工项目的独立财务管理,推动施工项目的资产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建筑施工项目的直接成本,促进施工项目收益提高。对建筑施工项目的施工材料、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以及周转材料等实物资产的核算和科学管理,能够提高对建筑施工项目固定资产的调配效率,提高建筑施工项目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降低建筑施工项目固定资产的重复配置率,提高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固定资产的维护与保养,能够有效控制建筑施工项目的直接施工成本,进而有效控制项目成本,促进建筑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的提升。
4、有利于核算施工项目成本,加强成本控制力度
开展建筑施工项目独立的财务管理,有助于推动施工项目成本的核算,提升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力度。建筑施工项目是独立的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因此,在建筑施工项目进行过程中,应该以工程质量为重心,加强建筑施工项目的财务管理,提升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通过制定科学的成本计划,加强对建筑施工项目的人工费、材料费、间接费等的核算,实现有效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在确保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与安全符合标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施工项目的施工成本。
三、财务管理在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1、通过财务管理控制成本,增加工程结算收入
建筑施工项目在确保成本费用开展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建筑施工项目的工程结算收入,能够有效增加经济收益。建筑施工项目在开展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应该提高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对资金收支制度化的执行力。在向施工队支付合同款项时,应该确保手续齐全,保证流动资金充足。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在取得建筑合同收入以及其他营业收入时,应该进行科学的、准确的财务处理,对建筑施工项目所产生的资金的流入与流出数据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核对,从而确保资金使用率的增加;同时,对于建设施工项目的工程价款应该进行及时的结算,增加资金的使用率。再次,加强对应收款和应付款等相关款项的控制。建筑施工项目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应该明确债务债权关系,有效落实权利与责任,控制坏账呆账的数量,保证相关资料和原始凭证的完整,防止发生资金浪费。
2、通过财务管理控制成本,减少成本与费用支出
在保证建筑施工项目的预期营业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成本与费用的支出能够增加项目收益。建筑施工项目有效减少项目成本与费用支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应该制定完善的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展标准计划,结合实际的施工进度对工程项目的资金进行合理的安排,通过杠杆调度资金,以实现成本和费用缩减的目标。其次,应及时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费用开支进行记录,工程项目资金的开支必须保证手续齐全,应加强资金使用的审批和监督。再次,制定工程项目完善的成本费用计划。应该对建筑施工项目成本费用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制定计划表并及时跟进和调整,确保成本费用支出在合理的预算范围之内。例如在建筑施工项目中产生的安装费、维修费以及办公费等,作为间接成本费用应该做到定制定额,对筹集和使用资金发生的手续费等,应该做到平衡流出,做到资金余缺的适当控制。
3、将减少成本与费用开支和增加营业收入相结合
首先,注重建筑施工项目的财务管理团队建设。加强建筑施工项目的财务管理人员的软硬件建设,不断提高建筑施工项目财务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其次,加强建筑施工项目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通过明确建筑施工项目的激励机制与奖惩机制,不断强化对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的监督和制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提高员工在成本管理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促进权责利的制约与平衡。再次,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明确建筑施工项目的预算管理,使预算控制充分发挥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作用。建筑施工项目的预算工作涉及项目财务管理和建筑施工项目的内外部审计的结合。建筑施工项目应该科学地制定预算计划,合理地控制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费用和成本开支,有效地节约成本和资源,促进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目标实现。
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关系到项目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建筑施工项目的财务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的核心和关键,因此,为了确保建筑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必须加强建筑施工项目的财务管理。通过树立科学的财务成本观念,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能够促进财务管理在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中的作用的最大发挥,保证建筑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邸广通:浅析高速公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方法与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5).
[2] 顾文莲:浅谈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和有效途径[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4(4).
篇6
关键词:成本控制;成本管理
1 成本控制的内容
1.1 成本控制的内容
首先要看开支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规定,能不能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有所制约。不仅要从支出的数额上进行控制,使之符合规定的开支标准和计划预算的范围,还应从时间、用途和效果上加以控制,使其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1.2 控制各种资源的消耗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的消耗分布在各个环节中,其中人力和物力的资源消耗,占成本构成的比重较大,一般对成本高低具有很大影响。所以,要注意控制各项消耗定额,坚持工艺操作规程,及时解决因安排不当而导致定额偏紧的问题。不断提高利用效率,节约资源消耗降低产品成本。
1.3 控制生产技术、经营过程
各企业所进行的经济活动都包括着自己的特点,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因此,发生的各种费用,都有它自己的特征,对成本的影响情况也不相同,所以就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进行成本控制。例如:对直接生产过程,应严格执行定额,防止偏离定额而造成的浪费,所以提高质量和效率,应作为控制的重点;对生产准备过程,应在时间上衔接紧密,做到既保证生产进行又节约人力,物力的消耗。
2 成本控制的原则
(1)经济原则。这条原则,是指因推行成本控制而发生的成本,不应超过因缺少控制而丧失的收益。经济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只在重要领域中选择关键因素加以控制,而不对所有成本都进行同样周密的控制。经济原则要求成本控制能起到降低成本、纠正偏差的作用,具有实用性。成本控制系统应能揭示何处发生了失误、谁应对失误负责,并能确保采取纠正措施。经济原则要求在成本控制中贯彻“例外管理”原则。对正常成本费用支出可以从简控制,而格外关注各种例外情况。经济原则还要求贯彻重要性原则。应把注意力集中于重要事项,对成本细微尾数、数额很小的费用和无关大局的事项可以从略。经济原则还要求成本控制系统具有灵活性。
(2)因地制宜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是指成本控制系统必须个别设计,适合特定企业、部门、岗位和成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不可照搬别人的做法。
适合特定企业的特点,是指大型企业和小企业,老企业和新企业,发展中和相对稳定的企业,这个行业和那个行业的企业,同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其管理重点、组织结构、管理风格、成本控制方法和奖金形式都应当有区别。例如,新建企业的管理重点是销售和制造,而不是成本;正常营业后管理重点是经营效率,要开始控制费用并建立成本标准;扩大规模后管理重点是扩充市场,要建立收入中心和正式的业绩报告系统;规模庞大的老企业,管理重点是组织的巩固,需要周密的计划和建立投资中心。不存在适用所有企业的成本控制模式。
(3)全员参加原则。企业的任何活动,都会发生成本,都应在成本控制的范围之内。所以,每个职工都应负有成本责任。成本控制是全体职工的共同任务,只有通过全体职工协调一致的努力才能完成。成本控制对员工的要求是:具有成本愿望和成本意识,养成节约成本的习惯,关心成本控制的结果;具有合作精神,理解成本控制是一项集体的努力过程,不是个人活动,必须在共同目标下同心协力;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成本控制信息,据以改进工作,降低成本。
为了调动全体员工的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应注意以下问题:①需要有客观的、准确的和适用的控制标准。②鼓励参与制定标准。③让员工了解企业的困难和实际情况。采用压力和生硬的控制,常会导致不满,而了解实情会激发员工的士气。④建立适当的激励措施。⑤冷静地处理成本超支和过失。在分析成本不利差异,应始终记住其根本目的是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寻找“罪犯”。
(4)领导推动原则。由于成本控制涉及全体员工,并且不是一件令人欢迎的事情,因此必须由最高当局来推动。
成本控制对企业领导层的要求是:①重视并全力支持成本控制。各级人员对于成本控制是否认真办理,往往视最高当局是否全力支持而定。②具有完成成本目的的决心和信心。管理当局必须认定,成本控制的目标或限额必须而且可以完成。成本控制的成败,也就是他们自己的成败。③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实施成本控制,不可好高骛远,更不容易急功近利,操之过急。惟有脚踏实地,按部就班,才能逐渐取得成效。④以身作则,严格控制自身的责任成本。
3 制定成本控制标准的方法
3.1 按组织层次制定成本控制标准
(1)制定纵向成本控制标准。把成本计划及降低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采取的方法就是财务人员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反复测算工作,最后把目标成本定下来,它的真正意义在于企业现在真正以效益为中心,使职工真正认识到成本的重要性,从而大大加强了成本意识。
(2)制定横向成本控制标准。在制定纵向成本控制标准占分解指标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把成本管理的责任、成本计划及其有关指标分别落实到各职能部门。
①生产部门全面掌握生产情况和物质条件,熟悉各职能部门生产运营能力及其利用程度,负责编制并落实生产计划和作业计划,组织均衡生产,合理安排人力、物力,努力缩短生产周期。
②供销部门负责制定原材料供应计划,合理组织原材料的采购运输,防止停工待料,避免材料积压,降低材料消耗。
③财务部门是实际成本控制的综合部门,要在编制并落实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的基础上,经常对成本控制标准进行计划、监督和考核,使成本控制不断完善和发展,使企业真正增收节支。
3.2 按经济内容制定成本控制标准
(1)制定产品设计、试制过程的控制标准。在产品设计时就要考虑机器设备、原材料使用、人力安排、动力消耗等原因,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2)制定材料成本的控制。原材料成本一般占产品成本的较大比重是成本控制的重点之一。
(3)制定工资产成本控制标准。劳动人事部门要制定合理的工时定额,在出勤率、工资、奖金、津贴等的核算、统计与考核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基本标准,奖勤罚懒,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把工资与效益挂钩。
(4)制定产品控制标准。产品质量、数量既影响班组工序衔接与平衡,又影响工作效率,所以要合理分配以提高产品质量。
4 制定成本控制标准的注意事项
制定成本控制标准的方法与标准本身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动。因此,在此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企业财务部门应根据每年的物价指数、主要原材料的价格状况及对企业的影响,以物价指数为基本依据,对成本控制标准及时进行修订、调整。
篇7
一、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管理的机理
(一)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资本的融通和经营中现金流量,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是对通过价值形态对企业资金的一种控制和管理。一般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分析、财务计划、财务决策、财务控制、财务监督、财务检查、财务诊断等环节。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我国财经的法律法规,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不是以追求企业效益为目标,而是以实现收益的平均分配为目标。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特别是经过国有企业的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企业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管理与企业各方面具有广泛联系,能迅速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它通过对资金运动和价值形态的管理,像血液一样渗透贯通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等一切管理领域,因此对于企业有很大的作用。财务管理使企业明确投资是一项经济行为,应从经济规律中去寻找依据,从而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同时使企业能严格地按照法律法规办事、按照国际管理办事,为企业的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提供程序的保证。
(二)成本控制管理
成本领先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战略之一,成本控制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管理课题。传统的产品成本的含义一般只是指产品的制造成本,即包括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应该分摊的制造费用,因此相对应的成本控制管理比较简单。但是,现代企业都面临竞争,传统的成本概念的理解已不能使企业获得有效的成本控制,因此,需要对成本概念有广义的理解。广义的成本概念,既包括产品的制造成本(中游),也包括产品的开发设计成本(上游),同时包括使用成本、维护保养成本和废弃成本(下游)等一系列与产品有关的所有企业资源的耗费。成本控制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职能。企业无论采取何种改革、激励措施都代替不了强化成本管理、降低成本这一工作,它是企业成功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重视的问题,抓住它就可以带动全局。
二、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企业改革的加深,财务管理在企业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但是其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却一直没有落到实处,现代成本管理的思想没有得到创新。
(一)企业缺乏现代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管理的观念
企业传统的管理注重降低成本而不是控制成本。传统的成本降低基本是通过成本的节约来实现的,即保证在工作现场不浪费资源和改进工作方式以节约成本,主要方法有节约能耗、防止事故、以较低价格采购原材料或设备,这种财务管理的方法是企业的一种战术的改进,属于降低成本的一种初级形态而不具有成本的控制理念。现代企业需要寻求新的降低成本的方法,力图从根本上避免成本的发生。财务管理与成本管理相结合,可以现代的手段避免部分成本的发生,比如,“零库存”的形式可以有效避免存货成本“零缺陷”的形式可以有效避免维修和售后成本等等。现代成本控制管理的观念在于从管理的角度去探索成本降低的潜力,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发生。这种高级形态的成本降低需要企业在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通过重组生产流程来避免不必要的环节,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而多数企业管理者缺乏这样的思想。
(二)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的缺乏影响财务及成本控制管理的效果
企业在实践中普遍对科研技术人员的招聘、培养和提高非常重视,但是对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往往重视不够,造成财务人员学历不高,只是满负荷地被动处理企业的日常事务,很难有精力和能力主动钻研企业深层次的管理问题和成本控制管理的问题。由于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造成企业缺乏严谨的科学管理制度,不能很好地将经营利润达到最大化,也无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如果对工作人员没有一个相对严格的约束机制监控,其行为得不到规范,就有可能在员工中产生消极怠工现象,严重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企业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往往不能正确处理,导致重核算轻管理,重视资金运作和会计结构轻视会计资料的加工处理和经济活动分析,淡化了财务管理自身在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和参谋决策作用。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的缺乏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管理的效果,因此亟待改善。
(三)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部门间信息传递不规范
由于没有完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多数企业厂长、经理既是企业资产的代表者,又是企业经营的负责者,因此未能形成良好的监督体系,财务部门只是一个为企业领导服务的部门,未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有时财务信息还会按领导的意思变化,其管理职能和成本控制职能受到限制。同时,由于企业未形成现代企业的管理形式,部门间信息传递也存在不规范的问题,也对企业的成本控制造成一定的影响。生产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存在错位的信息链,各个部门衔接不够规范和紧密,这样就造成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铺张浪费得不到有效控制。
三、加强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管理的措施
为使财务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使之真正发挥核心作用,有效控制企业成本,就必须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一)更新观念,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制度
加强成本管理离不开科学合理的预算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制度就必须对预算管理与控制的机构进行合理的设置,做到事前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如果不能准确核算可以根据本量利之间有规律的数量关系和一系列业务量的伸缩性制定弹性预算方法,用于各种期间费用的预算与控制。经过选择业务量的计量单位、确定适用的业务量范围和逐项研究并确定各项成本和业务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来计算各项预算成本。
同时,为了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管理,设立一个完全独立于财务部门的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是,根据企业内部各部门、队组等机构的设置情况,依据成本费用的发生情况,将这些部门、队组分类划成不同的费用核算单位;确定合理的费用标准,企业实际发生的每笔成本费用,结算时先经过该部门的审查,达到成本控制的要求再进行财务结算;每月该部门与财务部门联合核对实际发生的费用支出情况,以保证成本控制的实现。
(二)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监督和控制
财务管理人员是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管理的核心与关键,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是做好企业财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有组织、有计划地给财务人员创造学习条件,促使其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培养财会人员不仅要懂得会计核算,更重要的是善于理财,善于管理。以会计核算为基础,开展全面的经济核算,以强化成本核算为手段,促进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加强和提高,建立以财务为中心的成本考核体系,努力降低耗费,促进效益提高。同时,完善企业的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监督机制和控制机制在财务管理和成本管理中发挥作用。
(三)加强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管理的宣传工作
成本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企业的每个环节都在形成成本。成本控制具有全员性、整体性和全面性。控制成本是每个部门、每名职工的职责,仅凭财务部门是很难做好此项工作的。因此企业的宣传部门、工会组织等相关部门还应加大成本控制的宣传力度,将成本控制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消除认为成本无法再降低的错误思想,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培训教育,要求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人人应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重视。营造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的氛围,使每位职工有成本控制的意识,才能真正把成本管理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当然做好成本控制工作仅着眼于年度、月度成本费用的管理是不够的,企业还必须用发展的战略眼光从更大的市场范围和更长远的生存发展角度来考虑企业面临的成本费用管理问题。但是根本上还是让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管理的意识深入人心,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管理水平。
篇8
关键词:医院;成本控制;成本管理
医院成本是指医院在提供预防、医疗、康复等医疗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价值和必要活劳动价值的货币表现。医院成本控制是指医院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在实际运营中,为了提高医院成本指标的综合反映作用,促使医院更好的加强管理,医院在业务活动过程中的各项耗费和支出,都要纳入医院成本控制的范围。
S医院是一家营利性民营专科医院,面对日益庞大的医疗市场以及公立医院的强有力竞争,S医院必须通过成本控制来进行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成本控制不仅是医院增加利润的有效途径,还是医院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S医院要通过成本控制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一、S医院成本控制现状
(一)S医院成本控制的组织结构和相关制度
S医院执行成本控制的主要部门是财务部。财务部的成本控制职责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财务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医院会计制度》等相关规定制定成本核算办法并准确核算医院成本;第二,财务部负责编制年度预算,并根据董事会批复的年度预算对各部门的支出进行监控;第三,财务部要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特别是超出预算范围的成本要特别说明。
在制度建设方面,S医院与成本控制相关的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授权审批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商务和差旅费管理规定》等。
(二)S医院成本控制方法
目前,S医院成本控制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实行全成本核算,通过交互分摊法按三级科室即第一级行政后勤科室、第二级医疗辅助科室、第三极医技科室的顺序,根据员工数量、服务量、科室收入等参数将以上三类科室的成本全部分摊到临床服务科室中,以全成本来核算临床服务科室的业绩。
第二,S医院主要运用预算来对成本进行控制。S医院的预算编制根据是否归口分为归口预算和非归口预算,归口预算是指由各部门提出申请,由归口职能部门汇总编制的预算;非归口预算是指由各职能部门直接编制的预算。对于药品、医用耗材等变动成本,财务部根据上一年变动成本率和收入预算计算得出。对于薪资、物业费、设备维修费、办公费等固定费用,财务部根据各职能部门上报的预算进行初步审核、汇总、报董事会批示。各部门根据董事会批准的预算每月末上报次月的资金使用计划,经财务部汇总后上报财务总监和院长审批。根据审批后的月度资金支出计划各职能部门安排资金支出,S医院所有的资金支出都要按照医院《授权审批制度》严格执行。S医院的预算控制采用年度累计控制,每月末S医院都会对预算完成情况包括成本支出情况进行分析。
二、S医院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S医院成本控制的组织结构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成本控制意识不强
S医院目前还没有设立专门的成本控制管理机构,也没有相应的机构职责。成本控制主要由财务部执行,而且财务部对成本的控制也主要是通过实行全成本核算和预算控制两种方法,对成本的控制力度很有限。另外,尽管财务部是S医院主要的成本控制部门,但财务部并没有被赋予太多的管理职权,很难发挥作用。而且,财务部只对医院的财务问题熟悉,对医疗业务、人事、后勤管理等问题并不专业,缺乏其他部门的参与,成本控制会缺乏科学性,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最后,S医院的成本控制只停留在各职能部门,各业务部门并没有真正参与到成本控制中来,这也影响了成本控制的效果。
内部管理制度对于一个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尽管S医院目前已建立一些与成本控制相关的制度,但还不够健全,不成体系。例如,缺乏院内采购和供应额度控制的相关制度等。
目前,S医院成本控制意识还不强。首先,医院的管理层未能树立正确的成本控制意识,成本控制工作只是简单的成本核算和完成预算,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和手段,久而久之造成了成本控制上的形式主义。其次,部分部门负责人认为成本控制是财务部的事情,本部门只是配合财务部完成工作。最后,很多普通员工也没有重视成本控制,认为成本控制是做给领导看的,制度和执行是两回事。成本控制的意识不强,就导致了成本控制的低效。
篇9
实施成本管理和控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全面控制原则,做到人人有控制指标,项项有控制标准;二是讲求效益原则,厉行节约,广开财路,实现资金的最佳配置;三是目标责任与责任落实原则,将成本管理目标层层分解,明确规定有关方面或个人应承担的成本控制责任义务,并赋予相应的权利,使成本控制的目标和相应的管理措施能够落到实处,成为考核的依据;四是物质利益原则,对成本控制效果好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控制效果不好的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要搞好县级支行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成本管理的预测和计划
1、科学确定目标利润。在确定目标利润中,要研究各项收入、资金成本与利润之间的关系,通过成本——业务量——利润分析,确定保本业务量、目标利润的贷款总量、达到目标利润的贷款平均利率和存款平均利率等,在此分析基础上,结合影响利润目标和各种因素,最后确定较为科学的目标利润,并以此为依据,向上级行据理力争,使其在下达利润指标时尽可能结合本行实际,杜绝好高鹜远,搞盲目利润。
2、编制财务收支计划。财务收支计划应包括营业收入、非营业收入、营业支出、非营业支出和管理费用5个部分,编制中应采取计算、对比、预测及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以求得科学、合理、实用的计划指标。凡与业务量变化成等比例或近似等比例的各项收支,可采用计算法。如编制各项利息收入和各项利息支出计划时,就可根据信贷计划所提供的各项存贷款数,按现行的利率求出各项存贷款利息收支计划数。计划存贷款的定额,应根据客观实际需要和可能,结合目标利润的要求来确定。
(二)加强和完善成本控制手段
农发行实行成本管理在财务上主要考核其成本率、综合费用率和利润增长率。影响这些财务指标的因素主要包括:一是经营收入的规模。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必须使报告期间的经营收入(即营业收入)大于计划期间的经营收入,才能保证一定幅度的利润增长率;二是负债成本(即利息支出、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支出)。在经营收入和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负债成本越小,成本率越低,利润增长率越高,反之则相反;三是业务管理费、其他营业支出和营业外支出。这些支出越小,综合费用率越低,利润增长率越高。因此,经营收入、负债成本、业务支出和营业外支出都是银行成本控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
1、确立成本标准。成本标准是成本控制的准绳,是衡量、检查、对比和评价成本控制的依据。在具体操作时,应根据成本的组成,定出不同的成本标准,按标准进行控制。如对直接费用可采取定率制,即以费用水平作为计划定额,存款利息支出就可采用定率制;对间接费用可采取定额制,即以费用额作为计划定额,如业务管理费、宣传费等就可采用定额制。
篇10
一、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的相关理论分析
1.X-低效率理论。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竞争的市场机制会迫使厂商合理配置资源,降低成本,厂商内部是完全有效率的。然而大量实证研究给出的回答却是否定的。为解决厂商内部低效率现象,美国经济学家哈维.来宾斯坦提出了著名的X-低效率理论。该理论认为厂商组织中存在尚未利用的机会,是由于组织和个人缺乏“安排”,以及并不总是旨在实现成本极小化的行为造成的。换言之,效率低下并不是由于技术因素造成的,而是由于管理因素造成的。因而,对理性的厂商而言,要想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应更多的关注管理因素。
2.系统论。无论从组织结构还是运营过程,都不难看出财务管理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通过财会人员、信息载体、处理手段、方法、相关环节和程序等对信息进行收集、确认、加工、传输、存储、报告以及废弃等处理活动,利用信息来源、信息反馈和协调控制使生产要素与资金达到合理的安排和利用,以实现整体预期的目标。财务的全部过程充分体现着其特有的系统机制,财务本身具有系统基本要素和特征,即具有四项基本特征:集合性、适应性、最优性和有序性。
3.控制论。控制是指按既定的条件和预定的目标,对系统实施过程施加某种干预和影响。控制论原理在财务中的运用,是财务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因为财务信息系统结构复杂,影响因素多,变化性强,随时可造成财务信息的传递途径、时间及失真度的改变,影响财务信息的质量。在完成总目标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偏离计划和不协调的情况。因而必须以控制手段随时予以调解和纠正,以便使系统运行吻合预期的规定。
二、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的实施原则
1.全面性实施原则。内部财务控制应当涵盖单位内部涉及业务工作的机构、岗位、人员、各项经济业务,并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2.归口分级管理的实施原则。要将各项财务指标分解为各项具体指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由各业务部门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实行分口管理。再在分口管理基础上,对各车间、班组、岗位下达调控指标,实行分级管理。
3.客观可控的实施原则。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应当与公司的现实经济情况、发展目标与需求结合起来,依据每个部门的具体职责、管理范围,分配其应当承担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职责。
4.提升利润、降低成本的实施原则。内部财务控制工作应当从公司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的工作入手,做好生产制造所必须的物质生产资料选择、采购与保管、合理分配,以在合理范围内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经营利润。
5.制定内部财务控制的应急机制。针对内部财务控制的重点项目、容易产生变化的管理对象,提前做好内部财务控制的风险预防、处理方案;如果发现有违反内部财务控制的事项,应当及时反馈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实施成本调控,或者追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纠正违背内部去财务控制原则的事由。
6.灵活应变的内部财务控制实施原则。一方面,应当依据已经制定的内部财务控制方案,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成本控制;另一方面,还要结合市场供需变化、公司发展需求、现实情况变化,灵活调整内部财务控制的策略内容,以更好地促进公司发展。
三、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的现路径与具体内容
1.公司应当加强对资金成本、收支费用的成本控制管理。首先,公司应当建立关于资金成本、收支费用的授权、审批机制,将对立、排斥的财务管理工作,分别交给不同的财务人员,确保内部财务控制的独立性,同时保证内部财务控制受到有效监督与制约。
2.公司应当做好各项物资的分配、储备与成本控制管理。在公司内部建立物资管理机制,明确负责物资审核与管理的岗位职责,要求各个部门主动配合物资的情况上报、统计核对、维修管理等工作,做好公司物资的归档记录、备案清点、保管、领用发出、验收入库等工作,避免公司物资的不当灭失、毁损。
3.公司应当做好项目开发的成本控制管理。对公司项目开发中的成本预算、成本核算、项目招投标等工作,建立明确的规范流程与工作秩序,建立岗位负责人制度,确保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成本管控,排除财务风险与隐患。
4.公司应当做好物质生产资料采购的成本控制管理。依据公司的经营与生产需求,制定生产计划;并按照生产计划方案,针对付款、验收、采购、合同订立、审批等环节,实施成本管控,明确各个财务管理岗位的成本控制职责。
5.公司应当加强对项目筹资的成本控制管理。针对项目筹资的方式、结构、规模,实施内部财务控制,以达到防范经营风险、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监管公司的负债比重,确保筹集资金的科学、高效利用;熟悉国家与地方关于资金筹集的法律、法规,并自觉遵守法律、政策的指导与约束。
6.公司应当加强对成本的控制管理。根据公司的经营方针、发展规划,制定详细的内部财务控制实施方案,将内部财务控制工作?分到每个部门、岗位当中;结合公司的经营策略、生产计划,设定成本控制的额度与标准,对于违反内部财务控制标准的行为,实施责任追究;将内部财务控制划分为平均成本控制、补偿控制与形成控制等几个重点管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