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传播技术范文

时间:2023-09-08 17:31: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化传播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字化传播技术

篇1

再说一条3个月前的旧闻吧,源自伦敦,说的是APPLE和GOOGLE两大巨擘将加入到2013~2016年英超最新周期版权的竞逐中。虽然,新闻标题最终还是要点一个“?”,但是只要看到巨擘们在自己的品牌背后加上一个“TV”,至少我已经信了,未来的版权博弈大局中,少不了它们。

遥想20年前,默多克撬动英国付费电视市场时,美国大片策略迟迟不能见效,没有些本土化的资源看来无以制胜啊。结果,3亿英镑签署的第一份英超垄断性电视转播合同,让BSKYB与新生的英超联赛一起高飞。时代巨变,BSKYB持有英超资源依然决绝,版权价格一路飞涨,咬牙坚持着,不愿让竞争对手有任何染指的机会。当一份新的合同出现在地平线上时,BSKYB当然发现,竞争对手已不再仅仅是BBC、ITV和ESPN,拥有更丰沛资金、未来技术与用户依赖的APPLE和GOOGLE一路掩杀过来了,其势凶猛。

先说GOOGLE,觊觎英伦市场已久,目前正在联络多家电视制造厂商,争取尽快推出属于自己的TV,抢占英国人的客厅,而并非仅仅局限在电脑和移动终端,未来一年每个英国人都能感知到GOOGLE对于自己传统生活的进犯。APPLE苦心经营的TV产品早就不仅仅是个说给世界听的传说了。两大巨擘一旦正式推出TV产品,那一定要给公众一个充足的理由来购买,在英伦市场上,还有比英超更好的理由吗?默多克的打法20年后依然有着强劲的商业逻辑,只是昔日的主角是不是该退场了?

篇2

关键词:船舶系统;船舶运行;航行质量;电气自动化技术;船舶安全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N830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5-011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15.059

1 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研究

要想使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高效、持续发挥作用,就要加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以此来控制故障问题的发生概率,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对于船舶系统来说,主要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包括以下方面:

1.1 轴带发电技术

船舶属于高能耗的水上交通工具,其燃料成本占总成本的一半以上,所以,必须加大节能技术的研发力度,其中轴带发电技术就达到了这一目标。轴带发电机主要通过主轴来启动,主轴跟着主机转动并逐步改变速度和频率。通过观察主机运行情况、航行水域特点等来调控轴带发电机。通常选择机械式恒频与电气式恒频,特别是电气元件的不断升级发展,当前晶闸管逆变模式被广泛应用于轴带发电系统。

近年来,节能技术又获得了全新的发展,废气透平发电机引入其中,同轴带发电机一道共同进行优势互补,打造出SSG系统,此系统凭借静止变频器同电网连接在一起。

当船舶航行运转耗能上升,废气透平发电机无法发挥有效作用时,轴带发电机则发挥供电供能作用;相反,船舶能耗逐渐降低,有余下的功率,那么轴带发电组则充当电动机来通过船舶电网获得能量,为主机运行提供动力,推动主机的持续运行。静止变频器中的两组晶闸管在整流与逆变状态下都能发挥作用。如果轴带发电机发挥供电供能作用,变频器就能把轴带发电机的输出变成恒频输出。

当轴带发电机处于电动机模式下,变频器就会充当变频调速设备,因为发电机的一切输出功率都要途径变频器来运输,所以必须选择功率较大的电气元件。因为变频器占地空间大、成本高,同时功率因素较低,这样就对传统的轴带发电机系统进行了改造、升级与优化,异步轴带发电机产生了。

异步轴带发电机系统主要依靠双馈异步电机转子频率补偿的技术方法来维持恒频稳压,通过计算机系统来控制这一系统,实现了信息自动化控制的功能与效果。

1.2 容错技术

容错技术主要是指电气自动化系统工作过程中,当出现故障问题时,自身的承受能力,容错技术的作用表现在:

1.2.1 系统故障监测。当电气自动化系统工作过程中有故障问题,在容错技术的监测下,能够及时、精准地发现并定位故障,并明确故障的类型、特征,再进行自动化隔离。从而维护系统安全、稳定。

1.2.2 故障控制。在容错技术支持下,自动化系统中的故障问题能够被及时检测与定位,根据故障的方位、类型等来选择解决对策,对故障加以分析并处理,以此来维护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对于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故障处理通常经历以下过程:故障监测、定位、分析故障性质、明确故障单元,使故障信号变成低电平信号,并输送至决策单元,再加以处理,实际的故障包括以下类型:

故障1:启动预备性机组,从而集中而有效地控制机组工作的负荷量。

故障2:同样启动预备机组,再延长出现故障问题机组的关闭时间,从而更加高效、科学地处理好故障

问题。

故障3:切断故障性机组的运行,再将备用机组及时启动。

对于故障2和3最佳的解决方式就是立即停运机组,直到故障问题发现并解决后,再次启动机组,也就是说如果故障尚未排除,机组不关闭可能会造成故障进一步恶化,影响系统的高效运行。

1.3 电力推进技术

电力推进技术属于一类维护船舶系统安全运行的电子自动化技术,特别是得益于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电子设备等的支持,使得电力推进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广、作用更多。

电力推进技术按照电力传动分类主要包括:交流与直流传动技术。最近一些年来,前者获得了飞快发展,特别是交流调速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交流电力系统获得了全新的发展,与直流传动技术相比,更具优势地位。能够极大程度地确保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平稳工作,提高船舶运转的安全水平。

其中交流电力技术大致包括两大推进系统:LCI,直流无换向器电动机;CCV,交流无换向器电动机。前者是利用变频器来达到同步调速的功能,达到从交流直流交流的过程。其中船舶的工作运转同调距螺旋桨之间彼此配合、协助、协调来工作,船舶实际的航行中,遇到区域狭窄、位置闭塞的航道或海湾等,要想依然保持顺利通行、畅通无阻,就要对交流推动机进行调整,使其处于最低速工作模式;相反,船舶进入面积宽广的公海海域,则要对推动机进行调整,确保其进入同步、超同步转换模式。对于CCV系统来说,则是凭借变频器的同步调速来达到直流、交流间的变化与转变的,最后打造出交流调速工作系统。

1.4 电磁兼容技术

通常来说,船舶会处于一个相对复杂的运行环境,易受天气、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导致电磁污染问题,运用电磁兼容技术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强化船舶的电磁抵御能力。要想保证船舶各项装置、设备等的安全、稳定,就要加强电磁兼容设计,其中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出现了干扰源;(2)存在传输介质;(3)存在敏感的接收单元。所谓的电磁兼容技术简单说就是要这三大条件中的任何一个,从而解除电磁干扰。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加强元件、器件的正确选型,其中要重点控制干扰信号敏感的元件。

1.5 隔离变压器技术

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最大的干扰来自于交流电源,对其改造优化的有效措施就是隔离电气设备的变压器,达到独自提供电能,或者把供电设备同强电设备分离,这样就有效隔离了干扰,船舶电源通过交流变压器来有效过滤高频信息,在此基础上隔离变压器,从而为自控设备提供独立电源,达到有效排除干扰的目的。

1.6 RC吸收技术

因为船舶电气系统具有自动化属性,这其中必然会关系到各类电气装置,例如继电器、接触器等,类似的电气装置容易产生电磁干扰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应选择RC吸收设备,这一技术性能较为稳定,不会随着电压的变化而出现不稳定的变化问题,这样就解决了电磁干扰问题。

2 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属于综合性、程序性强的技术类型,从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生产、运行、完善都需要特定的自动化技术的支持。在当前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等不断发展的现代时期,船舶电气化系统必将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船舶作为联系外界的网络通讯系统,能够实现信息的传播、信息的通讯交流,这无疑确保了船舶的安全、高效、稳定运行。

3 结语

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维护船舶的常规工作与高效运行,必须加大对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力度,不断优化改进自动化技术,实现自动化技术的优势整合与力量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 杜一民.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保障技术的应用[J].机电信息,2012,(9).

[2] 白永昕,彭成.船舶电气自动化中几个重要技术的应用[J].世界海运,2011,(3).

篇3

[关键词]船舶;自动化应用;发展

中图分类号:TG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4-0241-01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船舶工业在不断的吸收、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中,在船舶自动化性能、程度、理念以及技术水平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而这些都已成功地运用到船舶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科技实力及相关技术人员实力的增长,在船舶自动化技术方面更是得到了重大的突破。不过,我国目前的船舶自动化还不是很成熟,上升的空间还很大,在很多方面都需要更进一步的加强。因此,只有充分把握我国船舶自动化的趋势及加强对船舶自动化的应用与科学研究,才能全面提高我国的船舶自动化水平。

1、船舶自动化的意义

船舶自动化就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以及各种自动化装置来替代人工直接操纵与管理船舶。船舶的自动化既能保证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及提高准确性,又能减少操作人员、改善劳动条件,使复杂的系统能够简单安全地进行,大大缩短作业时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增加船舶营运作业的经济效益。

2、船舶自动化的应用

船舶自动化包括轮机自动化、动力装置自动化、导航自动化与舾装自动化等。现在,由于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得到了提高及技术含量日益成熟,进行船舶作业时,在驾驶、装货与机舱管理等各方面都逐渐实现计算机控制。

2.1 轮机自动化是在发电机组内安装调速器,利用车钟直接操纵主机;根据电站负荷变化,令备用发电机投入并联运行或者脱开,不仅能自动调节锅炉水位以及压力、柴油机冷却水温度与燃油粘度等技术参数;还能自动启动与停止某部分辅机,比如空气压缩机、制冷机等;对分油机排渣的时间顺序进行自动控制;在某些重要的泵发生故障时,能立即自动切换备用泵;这样保证了操作中的安全性。

2.2 船舶进行海洋航行作业的时候,在测定本船在海图上所处的位置及避免碰撞、触礁等方面,目前航海仪器大部分取代了驾驶员的人工操作。直接利用船舶无线电导航设备来替代六分仪测定船的位置,而其自动定位在一定条件下的误差可小于 1海里。随着航海技术的迅速发展,船舶导航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变得越来越高,更多的大型船只借助于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将航海雷达、电子海图显示、驾驶台控制、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融合一体,来代替原有的人工操舵,既可以修正海上风浪引起的船舶航向偏差,缩短航行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及经济性。还可以代替驾驶员在航行时的海图作业,标示本船实际航线,为雾天航行创造有利条件;提高操纵船舶的机动性。例如:上海到大连的直线距离为552海里,在人工操舵的状态下,由于受到风、浪等因素影响,船舶必然会偏离设定航向,偏离设定的航向数值由操舵人员掌握,而在同样的情况自动舵操舵状态下,自动舵会立刻对偏向进行纠正,因此,累计直线距离,自动操舵比人工操舵小很多。

2.3 目前,在我国船舶作业中数字化技术与总线技术应用已经相对成熟,现场总线是一种互联现场设备与控制系统之间的双向数字通信网络。其主要采用双层网,第一层是数据采集与传送网,第二层为控制网。我们可以通过系统的网络化,采用数字化与高层次的自动化技术代替大量繁琐的人工操作,在数据采集与控制平台上各分系统进而密切结合,但是在系统结构上它又是一个主动性极强的系统,在平台某些系统局部受损的时候不影响其独立工作。现场总线既是船舶控制站到现场设备的延伸,也是支撑船舶网络信息集成的基础及现场设备实时监控的重要手段。其出现为分布式控制系统实现了各节点之间实时、可靠的数据通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目前计算机监控系统正在朝着网络型(智能型)计算机监控系统发展。而这种技术的发展将会被应用到船舶工业中去,这将对我国船舶的航行与安全产生重大的影响。

2.4 在船舶到港后的货物装卸等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自动化的装置来完成。例如,在进行油船装卸作业时,我们可以按照其装卸的先后顺序,根据液位检测的信号,对阀门的开关进行定时自动控制,自动装卸货油与灌排压舱水,来避免船体因受力不均匀而产生过度弯曲应力,而且保证了在卸油过程中油泵不会被吸空,装油时也不会溢油。而在装卸重件货时,则使用自动压舱装置调节压舱水,使船舶首尾吃水和左右舷吃水适当等。

3、我国船舶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船舶自动化技术已取得相当不错的进展,同时,根据我国的国情,在船舶工业方面正慢慢朝着综合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有着很好地发展前景。现代船舶对操纵从安全性、可靠性到航行成本的节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引起了船舶配套设备研究生重视。

3.1 船舶综合自动化是指机舱自动化、航行自动化、机械自动化、装载自动化等一体化的多功能综合系统,该系统是由两个工作母站、若干个分控制系统以及若干个工作分站组成。一般情况下,一个工作母站设在机舱控制室,而另一个则设置在驾驶室。这两个工作母站可以完全独立,可同时或单独操作,并互为备用。可以在最大的程度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经济性。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可以预见该技术在舰船上的发展与推广应用。我国舰船自动化技术,将向着全船综合自动化的高层次阶段发展。

3.2 随着我国新一代大功率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与计算机的应用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对于船舶电气设备的应用将会向着安全、节能环保型的方向发展。而船舶工业将朝着全自动化延伸。

3.3 随着自动化船舶的日益增多,在未来的船舶操作中将以机舱无人操纵为标准,往“无人机舱”发展。

4、结语

船舶工业是我国国防建设、航运交通以及海洋开发提供主要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保障国家安全与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工业基础。而加快船舶工业发展,在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振兴装备制造业、扩大机电产品出口、解决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因此,我们要加快创新技术,早日实现船舶工业的全自动化。

参考文献

[1] 陈柏平.船舶自动化系统领域发展趋势初探[J].中国水运,2008(9),37:38.

篇4

关键词:设计信息;数字化品牌杂志;传播;三联生活周刊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数字化媒介为传统品牌杂志信息传播搭建了新的平台,一本杂志的成功,“应是由内在的丰厚底蕴与外在的完美形态相结合而成的高智力产品。”[1]新媒体的多样性有利于传统品牌杂志依托品牌优势,塑造品牌效应。通过探究因数字化品牌杂志传播设计信息使受众形成的对设计的认知形象,发现数字化品牌杂志对设计信息传播的提升空间。

1电子版《三联生活周刊》的特点

(1)文化性强。《三联》不是新闻杂志,而是以新闻为由头,用文化资源来讨论生活的一本“生活周刊”。它对文化领域的报道一直居于首要地位,基本上涵盖了当前国内发生的文化热点事件。文本内容具有新闻的文化视角。[2](2)品牌战略清晰。《三联》以“一本杂志和他所倡导的的生活”为标语,致力于打造核心竞争力,始终明确:准确地媒体定位是关键;独特的内容是核心;雄厚的人才资源是智力支持;专题策划是突围方式;品牌战略是有效手段;市场经营是发展支点。[3]这样的发展经验,使得《三联》能够准确把握受众心理,做精致新闻的文化。(3)注重选题深度保持叙事节奏。《三联》推崇选题的深度,强调一个事件的思维性或思辨性,努力寻找其他媒体不能讨论的视角,在纵向上走得更远。[4]故事性、叙事性强,通过叙事手法,让受众在对选题情感感知的同时注重沉浸式思考。

2设计信息在数字版《三联生活周刊》中传播的特点

2.1 设计主题篇目在各栏目所占比重

笔者以2010年以来73个在数字版《三联生活周刊》上的关于设计的信息为样本,对设计主题在各栏目分布做了简要统计,发现设计主题篇目在封面话题和经济商业板块所占比重最大,分别占15%和13%,在生活和时尚版块占的比重次之,占6.8%,由此可以看出,设计信息在电子版《三联》中的传播同样紧扣杂志定位,“一本杂志和他所倡导的的生活”设计信息集中在生活和时尚版块,说明设计生活是《三联》倡导的生活之一,引导读者追求品质,乐享生活。封面话题版块传播设计信息,体现了设计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以最主要的窗口来传播设计信息,加速设计信息的普及。经济商业板块传播设计信息,突出杂志核心新闻性文化,定位知识分子,以设计信息拓宽受众的视野,满足他们对社会多领域的探索诉求。

2.2 内容上的特点

笔者将设计信息进行了分类和提炼,内容上,设计信息可以有八个类别归属:设计资讯、设计理念、设计历史故事、设计前沿、设计特点/话题、设计经济、艺术、设计品牌。《三联》的文化性、故事性、思考性贯穿始终。设计资讯类的设计信息注重时效性和新颖性,让读者了解正在发生的设计事件;设计理念类别的设计信息表达,侧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设计历史/故事类别的设计信息表达强化了《三联》的叙事性特点,以故事阐述设计历史沿革,让设计历史和设计人物变得形象可感;设计前沿类的设计信息突出前瞻性,满足《三联》定位受众对视野拓宽的需要;设计特点/话题类的设计信息,保持《三联》新闻属性的敏感度,通过报道时下热议的设计话题,使读者获得一种新的思考的视角;设计经济类的设计信息紧紧抓住和商业的联系,以商业视角解读设计,专业有深度,满足知识分子对选题深度的需要;艺术类的设计信息传达给受众的是设计的边界可以很广阔,给受众了解设计、理解设计、感知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视角;设计品牌类的设计信息传播注重设计品牌故事介绍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使读者获得一种“一览众山小”的全局观和满足感。

2.3形式上的特点

1)视觉表现。电子版《三联》主要采用三种形式传递设计信息:组图浏览、图片加文字、文字。从Schmitt五元体验理论角度来评价这三种形式传递信息的体验效果,有共性又有个性。[5]组图浏览以图片视觉化展示直接刺激读者的眼球,形成直观的视觉刺激,感官体验突出;图片加文字的形式最有利于设计信息的表达,“插图的作用不仅仅是对文章标题的重复。插图应该带给读者某种画面以外的东西,某种高出或超过文章标题所说的东西,某种让插图抵得上一千个字的东西”。[6]通过文字和图片的配合,使读者形成对设计品、设计理念、设计任务、设计故事的形象认知,增强用户的情感体验、关联体验、思考体验和行动体验;纯文字描述,注重选题的深度和逻辑性,最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体验。

2)文体形式。笔者对电子版《三联》设计信息文体表达类别进行整理主要有五类:评论类、采访类、报道类、简讯类、人物志。评论类的设计信息多以作者的主观论点为主,为读者提供丰富的解读选题视角;采访类的设计信息传播侧重于对场景的再现,生动,情景感强;报道类的设计信息以客观的情景再现还原现场状态,让读者一目了然地知道发生了什么;简讯类的设计信息突出言简意赅说明问题,重在交代与设计相关的基本信息,以让读者对设计内容形成全局印象;人物志是对设计师的形象描绘,生动真实地呈现,带领读者与设计师对话,激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3大众对设计的认知形象

通过对设计信息的内容研读,根据设计信息的不同板块分布,内容描述和形式表现,笔者总结了电子版《三联》可以带给读者对设计的七大认知形象:创新的、有美感有艺术价值的、有商业价值的、与科技巧妙结合的、文化的传播媒介、富于变化的、服务于生活的。

4小结

数字化品牌杂志作为传播设计信息的一种渠道,具有更精准的目标定位和信息投放人群,借助新媒体传播设计信息是让设计走入生活,走进寻常百姓家的必要手段。通过不断优化数字化品牌杂志的内容和交互形式,使读者能够更加形象生动的理解设计,激发参与设计热情,享受交互式阅读体验,感受美好设计生活。参考文献:

[1] 张伯海.谈期刊品牌[J].2003(07).

[2] 毛慧.《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故事选题分析[J].青年记者,2008(17).

[3] 李晓苹.《三联生活周刊》探析[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 许春辉.《三联生活周刊》:培养杂志的性格[J].中外书案,2012(6).

篇5

关键词:孝文化图像;数字化;保护;传播设计

中图分类号:U285.5+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090-02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富裕,非主流文化占据了人民精神生活的大部分,作为主流文化的中华传统美德受到了挑战和冲击。同时围绕孝文化、孝图像及数字化传播的问题也随之凸显。孝文化图像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思维方式。

一、孝文化图像数字化传播现状

(一)孝文化图像的博物馆传播模式

第一,实体传播。孝文化图像资源从整理收集、再创作、传播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而现有的博物馆实体传播囿于空间环境的限制不能实现完整传播。只能将最有代表性的文物陈列在展柜中进行传播。博物馆实体传播的核心是实体文物,当本部馆藏的展品不能充分满足展览的需求时就需要向外单位申请借入文物。原本图像文化离开它所关联的原始地域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对文化遗存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而言是一种丧失。

第二,数字化传播。现有的博物馆实体传播方式,形式落后、展项匮乏,已经不能满足数字时代观赏者的消费需求,既不利于孝文化图像资源的保护和传承,更无法形成良性的孝文化图像产业化保护机制。博物馆的数字化传播将以博物馆为依托,将孝文化图像资源与移动通讯终端相结合,探索孝文化图像数字化传播的创新模式,形成良性循环的孝文化图像产业化机制,赋予了数字时代孝文化图像产业转化的新价值。

(二)孝文化图像的智能APP自助服务平台传播

伴随着手持终端的普及和移动互联技术的深化,智能APP自助服务平台以其方便快捷、可个性化定制推送等优点在互联网服务和信息传递等行业广泛应用。孝文化图像资源的APP传播已初见端倪,已投入使用的APP有:故宫、兵马俑、莫高窟、中国孝文化图像网、中国孝文化图像等。

二、孝文化图像数字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性与艺术性不足

从现有的孝文化图像传播效果来看,文化性与艺术性不足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传播空间设计不合理、传播色彩体系配置生硬、传播内容的表象化都是现阶段孝文化图像传播的不足。将传统艺术资源与孝文化图像资源相结合,运用数字技术进行创作,重新演绎传统文化,是孝文化图像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传播服务平台不健全

理论体系不完善,服务平台尚不健全,主题性孝文化图像博物馆较少,动漫游戏产业与孝文化图像资源的结合点较少,智能APP自助服务平台的数量与质量亟待提升。现阶段应立足于数字多媒体技术,对孝文化图像数字化传播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创新发展,将孝文化图像资源与数字媒体技术以及移动通讯终端相互结合,互为依托,形成良性循环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拓宽孝文化图像保护的视野。

三、推进孝文化图像数字化传播设计的对策

(一)建立综合性孝文化图像数字化传播数据库

建立完善的孝文化图像资源数据库是所有工作的基础,合理适度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技术对孝文化图像资源进行系统全面的记载与存储,已成为孝文化图像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孝文化图像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展开:第一,孝文化图像相关资料的全方位数字化存储。存储内容包括:图片、音频、视频、文本、三维动画模拟、图形、D表等。第二,建设孝文化图像虚拟博物馆。孝文化图像虚拟博物馆除了包括馆藏文物本身,还包括虚拟孝文化图像地等。第三,对手工技艺类非物质孝文化图像的生态、生产、传承、使用进行虚拟再现。第四,将孝文化图像保护的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文物的修复和复原,实现数字技术与考古学的无缝对接。

(二)创新孝文化图像数字化传播设计手段

孝文化图像数字化传播手段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博物馆的数字化传播与互动;第二,孝文化图像地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第三,传统手工艺技术的数字化模拟与传播;第四,智能APP自助服务平台传播与宣传。将现有的孝文化图像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通过以上方式进行传播宣传,对于受众增加孝文化图像的了解、激发对孝文化图像的兴趣、增强民族自信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四、孝文化图像数字化传播设计的设计原则

孝文化图像数字化传播设计是融文字、数据、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视讯信息为一体的复杂、综合的一门技术和艺术。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实时性、交互性、体验性。这种新兴的数码技术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设计师在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一切以人中心,以人的生理与精神需要为前提,满足人对趣味的需求。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一个以人为本作为设计尺度的作品,必须将人性加以充分地释放,继而丰富设计中的情感因素,最后和观者产生共鸣,达到人与物相融相生的状态。在孝文化图像的数字化传播设计中,最核心环节是参与其中的人的因素――生理和心理这两个方面。孝文化图像数字化传播设计是在人对信息解读需求的心理下产生的行为,必然以人为核心,以人为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篇6

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技术是利用电子计算机软硬件、周边设备、协议、网络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离散化表述、定量、感知、传递、存储、处理、控制、联网的集成技术。①

数字化技术是指0、1组成的二进制代码,按照一定的规则对信息进行编码,继而进行传递。数字是准确无误的,在对接收到的数字进行信息还原后,所获得的信息与原来的信息完全一样,这就解决了电波传递时的信号衰减和噪音问题。以二进制为基础的计算机语言设计,使得复杂的信息都可以用0和1进行标示,便于计算机的识别和操作,亦即便于开发智能技术。随着计算机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以二进制为基础的数字化技术已经深刻影响到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字化技术现在已经是计算机、多媒体、软件等多种智能技术的基础,可以说整个信息社会就是建立在二进制的基础上的。

大众传媒事业因为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诸多新媒体,如手机电视、数字报纸、桌面视窗、触摸媒体等。它们部分是全新的大众传播媒体样式,更多的则是在传统媒体基础上进行的数字化改造,如数字报纸、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等。从目前的应用和趋势来看,数字化技术对广播的改造主要是数字音频工作站和数字音频广播。数字音频工作站是数字技术对传统广播磁带“录制―播出”手段的改革,而数字音频广播则从广播的传播手段入手,进行了本质上的改造,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我播你听”的模式。

数字音频工作站

数字音频工作站(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简称DAW),基于计算机技术,借助计算机的软、硬件设备以完成声音的录放、编辑和管理等广播节目的制作。数字音频工作站伴随着计算机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已完成了普及。现在几乎所有的广播电台都使用了数字音频工作站。

数字音频工作站,简单说来就是将电脑和相应的软件应用到广播节目的日常制作、播出、存储、监测和调用的过程中,以摆脱过去陈旧的磁带“录制―播出”模式。相对于磁带的模拟信号,数字技术确保音频质量在一系列操作过程中不会衰减,这就提高了电台节目播出的声音质量以及受众的收听舒适度。

从电台自身来看,数字音频工作站可以大大提高电台的管理、操作效率。广播音频工作站的功能涵盖了录制、编排、播出和管理等电台工作的整个流程,是新时代广播电台节目制作、播出和管理的基础。电台的工作人员凭借数字音频工作站,可以对音频进行快捷、准确的剪辑、制作,并能随时修改。这既提高了节目制作的效率,也使得节目播出的时间可以实现设定,利于节目的准时播出。

现在众多电台的歌曲点播节目就是受益于数字音频工作站的结果。工作人员可以从数据库中及时抽调出相关歌曲,满足听众的需要。如果还是磁带系统的话,工作人员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翻检磁带,观众等得心急如焚,工作人员也忙得焦头烂额,这就是以前电台的歌曲点播总是首先限定曲目的技术原因。如果没有数字技术、没有数字音频工作站,真是无法想象电台可以创办即时自由点播歌曲的节目。这也说明了技术进步的确与节目创新有着紧密联系。

这些只是在传统广播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局部数字化改造,只是在制作、管理手段上引进了数字化技术,数字音频广播站则是对传统广播的彻底革命。

数字音频广播

数字音频广播(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简称DAB)可以将广播节目信号转化为一系列由二进制数字组成的代码,并利用数字压缩技术,通过数字信道加以传送。数字音频广播是继调幅和调频广播之后的第三代广播,被视为可能彻底扭转广播目前传播劣势的重要转变。

欧洲在数字音频广播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突破,并且最早规范了数字音频广播的相关技术标准,即Eureka147(尤里卡147DAB)。大多数欧盟国家目前遵循的是尤里卡147制,但是加拿大、美国等国出于商业等利益的考虑纷纷设置了自己的标准,这类似于当年电视制式的情况,现在国际上的电视制式有NTSC、PAL和SECAM三种。这种各自为战的状况将为数字音频相关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共享带来一定的阻碍,也将影响到跨国广播的发展和空中频道资源的分配。

我国的数字化技术采用的是尤里卡147制,以及其ETS300401标准。1996年底,我国启动“数字音频广播重大科技产业工程项目”,开始数字音频广播的应用研究。2005年北京电台开始试播数字广播。2008年3月28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司长王效杰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主题报告中介绍,国家已经批准了北京、上海、广东作为试点,展开数字音频广播技术实验。在可预见的未来,数字化广播会逐渐取代传统模式,成为广播业的主流。

数字音频广播与传统的广播相比具有众多的优势。第一,由于将数字压缩技术运用到了广播信号的传播过程中,数字音频广播将能够拥有远超出现有水平的高音质。第二,拥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这就解决了广播高速移动状态下的信号接收问题。第三,可以支持及时的互动、反馈以及节目定制。第四,相对于现在的调频广播,数字广播频谱利用率极高,可以节省大量的空中频段资源。第五,数字广播为数据传递和多媒体广播提供了可能性。由于数字技术可以对多种信息进行数字化压缩,因此数字广播可以传递视频信息,只需对受众的接收设备进行改造,即可进行视音频的传递。

数字化技术与广播节目形态变革

技术的发展始终是人类传播手段变革的重要推手,伴随着传播手段变革而来的则是传播内容的形态变革。综观人类的大众传播史,无论是从报纸到广播、电视,还是再到互联网的变革,以及未来的数字化广播、电视的趋势,表面上虽是传播手段的变化,实质则为传播内容形态的深刻变革,即从单向的、延迟的、视觉或者听觉相关的内容,到互动的、即时的、视听觉甚至触觉相关的内容。

从横向看,大众媒体的技术是对其传播渠道的改造、提升,渠道则对节目内容有着规范、限制作用。以声音为唯一传播符号的广播不可能制作需要画面配合的节目;以声音、画面双符号为主体的电视,也不会只专注节目的画面,而忽视声音的重要性,所以广播数字化技术带给广播的不仅是传播渠道上的变革,更重要的是随之而来的节目形态的变革。

数字化技术具备增加广播多媒体节目的能力,但是其在技术稳定、标准统一、设备改换和成本降低方面还有较大的困难,但是数字广播是必然要全面来临的。数字化音频广播由于频段资源占用少,无疑将为更多的竞争对手腾出传播节目所需的频道空间,广播的竞争程度将会进一步加剧,因此节目形态创新和质量提高将更为重要,而数字技术也为这些提供了技术基础。

第一,广播由于数字化技术的引进将能够实现真正的节目互动,实现听众间以及听众、广播间的实时互动,多种即时互动节目将出现。第二,受益于数字音频广播稳定、优质的移动接受效果,除了现在已经较为成熟的车载广播以外,手机广播、MP4广播将大量涌现,这无疑大大拓展了广播的受众群,也对相应的节目形态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三,得益于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广播将最终支持节目定制服务。数字技术既能提供大量的节目传播空间,也能够提高对节目接受的设计和控制,从而达到节目定制的要求。第四,数字技术可以使广播具备准确传输数据的功能,这将彻底改变广播收入单一的问题,使得广播可以通过提供商业数据的传输而获利,为广播的市场开拓打造一个全新的盈利点。第五,随着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多种广播视频节目将会出现。

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广播在技术上甚至可以支持视频节目的出现。这就产生了新的问题,数字技术将可能使广播与电视等媒体处于同一技术平台,都将拥有多媒体传播和数据传输技术,这样的广播还是广播吗?这就是媒介融合的问题了。虽然广播短期内的数字化进程还不会达到这种程度,但是数字化技术引起的媒介融合现象已经显现。无论如何,未来的媒体必将一方面遭受数字化引发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享受数字化带来的节目创新空间。

注 释:

①尚笑梅:《数字化技术及应用》,《服装界》,2006(2)。

篇7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现状

自200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世界各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我国政府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国务院先后于2005 年和2011 年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同时,文化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对非遗保护和学术科研领域给予了大力支持;各级地方政府也通过行政、经济等手段保护和传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数字化建设背景下,这些问题更为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建设工程,对非遗保护与传承是一种资源统计、整合、保存、传播的过程。在非遗的数字化进程中,数据库建设是传承保护的基础,地域间合作共享数据资源是非遗传承的条件,适当的政策扶持与产业化建设是非遗传承的手段。

1.1 缺乏数据库标准化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指出: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情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3]。此法案在法律上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的要求。非遗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呈现方式多样化,有图像、表演、音乐、制作技艺、模型等形式。在非遗数据库建设架构、内容、媒介等方面缺乏相关标准,导致各地建设的数据库标准不一,无法实现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标准的数据采集及数据呈现,这将直接导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

1.2 缺乏资源共享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过程中,由于非遗类别的差异化,导致对非遗资源采集的方式有所不同,其获得的数据资源也就不同。各地在信息采集、资源应用、传播媒介等对非遗有效传承的方式与手段方面没有实现合理的资源共享,导致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局限在其原生地,且导致国家的资源浪费和重复投入[4]。非遗数字化的根本目的是对非遗的传承和应用。只有建立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加强地方非遗保护的沟通合作,建设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库资源,减少无序的资源浪费,才能实现非遗数字化的初衷。

1.3 过度产业化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产业化建设有极大的关联。产业化建设随着工业发展与经济建设有了极大变革,但是,过度产业化建设带来了适得其反的效果。新技术带来的技术变革,使得非遗传承陷入了另一个困境,如激光雕刻的剪纸作品、数码印刷的木版年画、3D 打印的泥人张泥塑等,让普通受众无法分辨真伪。

随着科技发展,很多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已经走向生产线式的规模化制作,而表演类非遗则变成了商业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及商业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为非遗传承与展示提供了平台,也为大众提供了更多接触非遗的机会,然而过度商业化也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丧失了文化的意味。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展示媒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除了借助数字化技术手段外,仍有很多传统媒介为其提供展示与传播平台。传统媒介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特定区域内的展示与传播,相对数字化媒介有诸多不便和局限性。然而,传统媒介在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仍然作为非遗文化的主要传播方式。

2.1 非遗原生地展示媒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地展示媒介,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进行相关文化、物品、技艺、表演等形式的展示和传承。非遗原生地作为非遗展示最原始、最原生的展示媒介,直观再现了非遗生存现状及传承状态。

2.2 公共文化场馆展示媒介

公共文化场馆承担着地区文化传播与建设的社会基本功能,是服务公众的社会基础文化设施。从广义上来讲,公共文化场馆包含两类,一类是社会公益性文化场馆,如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公共空间;另一类是商业性公共共享空间,如商场、购物中心、超市等具有商业性质的公共空间。

公共文化场馆作为非遗展示的传统媒介,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受众数量大、阶层及背景丰富,为非遗传播提供很好的平台,一直以来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传播和展示渠道。

2.3 公共旅游场所展示媒介

公共旅游场所,以供公众休闲旅游为主要目的的公共场所,其中很多本身就是文化遗产,如平遥古城、丽江古城。公共旅游场所,除了一些建筑群落、自然资源及人文景观外,各个旅游景区的旅游集散中心也包含其中。

公共旅游场所作为非遗展示的传统媒介,作为向外展示地域文化的窗口,集中展示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化遗产,是最常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展示的手段。

2.4 大众教育展示媒介

利用大众教育展示媒介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可以使中华文化贯穿在教育体系中。教育机构通过与非遗相关的课程、课外活动及专题展示等方式,对非遗进行传播展示。中小学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行课堂教育,高校开设与非遗相关的专业或研究院所,青少年宫开展手工艺类非遗制作培训等,均为非遗保护与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媒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是建立在非遗传统展示媒介基础上,借助多媒体技术、物联网、4G 移动网络、智能应用终端、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技术手段,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和展示目的[5]。非遗的数字化展示媒介,充分利用了各项影像及互联网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视化、情景化地展示在数字终端设备上,使非遗呈现出交互性、体验性的新属性,实现快速、有效的传播与展示,从而达到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终极目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媒介,融合了展示传播的多种手段和技术应用,呈现出极强的学科交叉性。数字化媒介将非遗展示从传统的PC 网络平台移动到智能设备的应用程序上,从社交网络的快速传播到公共文化平台的公共资源应用,从虚拟现实设备影像呈现还原到现实事物,丰富多元的数字化媒介平台为非遗展示提供了更多的表现形式。

3.1 基于PC网络平台的数字化展示媒介

基于PC 网络平台的数字化展示媒介,是数字化展示媒介中较为传统的一种媒介形式,也是最早应用、最普及的形式。基于个人计算机终端,通过互联网在线浏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可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影像方式呈现非遗数字化资源[6]。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互动性的虚拟展示也趋于普及化[7]。

基于PC 网络平台的数字化展示媒介,如中国艺术研究院负责开发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天津大学冯骥才研究院负责开发的中国传统村落网以及国际非遗博览园网站等。此外,VR 虚拟展示技术的应用,使得非遗在计算机网络平台上实现了仿真可操作式体验[8],大大增强了受众在展示媒介中的带入感和体验性。目前故宫博物院在其官网中实现了360 紫禁城全景漫游敦煌研究院数字化研究中心,在腾讯地图了三维全景敦煌石窟。

3.2 基于移动智能设备的数字化展示媒介

移动智能设备已经悄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从智能手机开始,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移动智能产品的出现,对人类生活方式有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智能手机,已然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随身物品之一,甚至机不离手。而以Apple Watch,Google glass 为代表的移动智能产品,将再一次用科技改变生活方式。

基于移动智能设备的数字化展示媒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传播的新兴媒介,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平台和受众人群。移动智能设备作为数字化展示媒介,其应用程序是非遗展示和传播的重要渠道。在应用APP 程序推广非遗文化及展示非遗成果方面,故宫博物院及社会文化传播机构已研究出了一些成果[9]。

故宫博物院在近期已了5 款APP 应用程序,使得众多的故宫馆藏文物触手可及,被受众收藏在手机中成为指尖上的文物,大众可以更加容易和便捷地享受文化的饕餮大餐。其中《每日故宫》,每天为用户推荐一件故宫馆藏文物,同时提供日历、笔记本等功能,界面设计精美,让受众在享受文化信息的同时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除此之外,故宫不仅将馆藏文物数字化,而且还思考了传播方式,将宫廷文化和书画作品以游戏、日历、教育等形式进行传播,融入了更多互动体验,共享交流内容,大大提高了传播的广度和速度,切实起到了对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展示的目的。

明清古典家具制作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其制作工艺、使用工具、装饰纹样、木料选择等都是中华文化瑰宝。由中央美术学院彦风设计开发的《中国古典家具》,作为一款APP 应用程序,以360的旋转、张合拆组家具部件、深入零件至榫卯结构展示明清家具,通过简单富有趣味性的互动体验激发用户探寻古典家具的奥秘。作为非遗的移动智能设备的数字化展示媒介典型案例,体现了数字化媒介的传播性、交互性、趣味性的全新体验方式,为非遗保护与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实现了非遗展示的目的和意义。

3.3 基于社交网络的数字化展示媒介

社交网络作为互联网时代最流行和普及的社交工具,拥有大量的用户群体。基于社交网络的数字化展示媒介,恰恰可以利用拥有大量用户的社交软件,如微博、微信等,进行社交自媒体的非遗展示,其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人群丰富、数量庞大等众多优势,势必成为非遗展示与传播的重要渠道。

3.4 基于公共文化平台的数字化展示媒介

博物馆、美术馆、购物中心等公共文化平台,除了作为传统媒介展示非遗外,其在数字化建设上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展示提供了良好的公众平台[10]。以博物馆为例,在展示陈列展品的设计中融入数字化手段,同时借助全息投影、可触摸屏幕、3D 影像、感应设备等互动设施增强观众的参与感,通过互联网实现影像、信息的同步传输及分享。

新加坡海事博物馆,展示了当地民族服饰的数字化互动设施。观众通过照片采集,实现民族服饰的虚拟试穿,并将试穿合成照片发送至观众预留的邮箱中。简单的体验,使观众对当地文化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对地域性非物质文化的传播有很好的效果。

篇8

【关键词】 中短波广播 DRM数字化 关键技术

十九世纪,30MMHz以下中短波广播出现,它以覆盖范围广、接收简单、传输距离远、价格低廉等多个优点作为基本信息传播手段被世界各个国家使用。但是传统的模拟的DRM在现实中存在着很多缺点,比如业务单一、传输质量差、易遭受外界干扰等。为解决问题,充分将中短波频道利用,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有效经济覆盖,采取数字广播是必经之路。

一、中短波传播的方式

1、中波传播的方式。中波的传播主要通过地波与天波这两种方式所进行。因为中波的波长比较长,有较强的绕射能力,所以还是主要依靠地波来进行传播。中波频段范围为594~161KHz,每个广播电台在这个频段上工作,在9KHz~10KHz带宽的不同信道上传送自己的节目信息,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

2、短波传播的方式。短波的频段在2.3~26MHz时,它也可以通过天波与地波来进行传播。短波在沿着地面传播的过程中,因为它的频率高,衰减快,所以传播的不远。短波传播主要依靠天波,它能够将节目信息传播到几百或几千公里外的地方,甚至能够绕着地球进行传播,很适合国际传播。中短波广播因为它的建设成本较低和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

二、DRM的发展

为实现DRM数字化,数字调频广播国际组织DRM联盟在中国广州成立。DRM联盟目标为开发数字化中短波广播在世界范围标准,且提供系统建议,供ITU(国际电信联盟)、进行标准化。作为正式建议书, 获得ITU的通过。DRM系统还被ETSI(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标准化,并被IEC(国际电工委员会)通过,标志着DRM系统正式生效。

近年来,数字广播发展迅猛,DRM不再只是在30MHz之下的应用。目前DRM联盟已将DRM广播扩展成为整个传统广播频段,形成一个DRM+的标准,可进行120MHz之下的广播。对FM频段广播,DRM采取的是先占用传统的模拟FM电台之间间隙频率来进行广播,之后取代模拟广播进行数字化的转换,实现模拟广播平滑过渡至数字广播,让广播作业者容易接受信号信息,广大听众能够更好地向数字时代过渡,而不是因电台数字化失去太多传统听众。

三、DRM广播优点

1、提高工作效率。在相同覆盖情况下,DRM可以降低四分之三的功率,能够有效节约能源的消耗,减少电磁污染从而使工作效益得到提高。

2、提高质量。在调幅广播带宽相同情况下,调幅信号传送音质能够得到改善,可达到调频单声道广播质量。如若带宽增加,还能达到C级或D级的水平质量。

3、提高可靠性。DRM广播抗干扰的能力比较强,它消除短波出现的衰弱现象,大大提高信号传送可靠性。

4、便于接收。在30MHz之下的数字调幅广播的穿透力与绕射力较强,覆盖范围比较广,对移动接收与便捷式接收比较适用。

5、便于用户接受。DRM广播可以提供数据传输与一些附加的业务,提供许多的特性使其具有人性化、智能化的特点,对于用户的使用与接受起到很好的作用。

四、目前DRM技术工作的思考

4.1适时对节目方向进行调整

对技术上加强管理,夯实数字化工作基础。城市经过多年以来的不断发展,一些以前在郊区的发射台现在成为繁华闹区,周围建筑物增多,楼房高耸,不断蚕食着天线场,破坏地网,使发射的频率下降了。新建设的一些站台和改变了发射功率,造成频率之间相互冲突,出现越来越多的干社区。电磁环境的逐步恶化,需要进行测试可听度与场强,再根据覆盖情况重新规划,再者就是换发射台地址,再考虑数字化问题,对覆盖范围、受众人群等因素进行分析对节目方向进行调整,巩固DRM现有地位,夯实DRM工作基础。

4.2数字化制作音频

在制作广播节目时努力提高声音的质量,进行数字化改造。数字化和网络化是广播制作播出中心系统广播发展趋势所在。在制作音频时采用数字化、音频工作站和数字调音台等数字设备,可以解决模拟系统在工作时出现不稳定的状态,使播出机房运行指标得到提高。提高播出时的质量与音频信号动态范围是实现DRM数字化的重要条件。

结语:中国作为广播大国,应该充分利用我国广播资源和最新数字广播技术的DRM广播技术,一方面保留传统的模拟调幅的广播的特点,另一方面解决了很多存在的缺点。DRM技术工作者应在媒体竞争的环境中仔细研究DRM的特点,找准定位,按照广播规章办好节目。这样DRM才可以面对挑战,发挥其他媒体所没有的优势。

参 考 文 献

[1]珍措.浅谈中短波广播及其数字化[J].广播电视信息,2013(03).

[2]程前.多媒体时代的广播传播发展策略研究[D].四川大学,2014.

篇9

版权制度的宗旨是保护权利人 (版权人、邻接权人) 的合法权益,营造尊重智力成果的社会氛围,鼓励权利人创作既多又好的精神产品,还要构筑有助于作品传播利用的法律机制,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可是,版权理论中始终存在着如何既保护权利人对作品的独占以承认其智力劳动价值,又能使作品得以充分造福于社会的矛盾。化解矛盾的着眼点是权利人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平衡,这是版权制度的基石。

毫无疑问,许多……

二、数字档案馆建设中几个具体的版权问题

版权制度自诞生以来始终追随着新技术的前进步伐,数字技术的应用并没有改变版权因新技术的应用而不断扩张的趋势,这使得靠相关法律理念得以延续及其补充修正架构形成的版权制度捉襟见肘,许多传统的法律规范需要重新认识和界定。由干本文篇幅所限,下面仅就数字档案馆建设中涉及的众多版权问题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阐述。

(一)传统档案作品的数字化权

数字档案馆不再是孤立分散的物理存在。是相互联合、协作、整体化的,充分实现资源共享的服务网络体系,数字技术与网络环境则提供了实现广泛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条件和可能性。传统的以印刷,胶片等载体形式存在的档案作品上网传播的起始步骤是对其进行数字化,使其具备二进制数字状态,这就必须明确数字化权的权利归属问题.

依照版权法原理,权利人的财产权与作品利用方式是对应的,作品数字化的实质是增加了作品的利用方式,这甚至是网络环境中利用作品的惟一方式和必要条件,所以从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就应将数字化确定为权利人的一项专有权,1999年12月9日,国家版权局了《关于制作数字化作品的著作权规定》 (以下简称《规定》) ,其第二条规定:“将已有作品制成数字化作品,无论已有作品以任何形式表现与固定,都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五条第1款所指的复制行为。《规定》第三条规定:“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外,利用受著作权保护的他人作品制作数字化制品,应事先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可以直接向被利用作品的著作权人取得许可,也可以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取得许可。”

无论是我国旧《著作权法》还是新《著作权法》,都没有明确规定权利人享有的数字化权,但是按照《规定》的解释,数字化权被包括在了复制权当中,按照《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第8款的规定,档案馆为了陈列或保存的目的,将以传统载体形式存在的档案作品数字化无需取得授权,亦无需支付报酬,但除此之外其它目的的对传统档案作品的数字化,都要事先取得权利人的授权。

(二)数字化档案作品的法律地位

需要明确的问题是,档案馆对以传统载体形式存在的档案作品数字化后,产生的数字化档案作品是否受到版权法保护及其权利归属。一件作品要受到版权法保护,必须同时具备“独创烂”与“有形形式复制”两个基本条件.传统档案作品被数字化,实际上是将该作品以数字化代码形式固定在磁盘或光盘载体上,改变的只是作品的表现和固定形式,作品的独创性与可复制性不会由于其被转换成数字编码形式而丧失掉。所以,对传统档案作品数字化后产生的数字化档案作品仍然受到版权法保护。2000年1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言判委员会第1144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其第二条第1款规定:“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著作权法规定的各类作品的数字化形式。在网络环境下无法归于著作权法第三条列举的作品范围,但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有形形式复制的其它智力成果,人民法院应予以保护。

由于作品被数字化后的独创性没有发生变化,不产生新的作品,因此档案馆对传统档案作品数字化后,产生的数字化档案作品的版权属于原权利人,而不归档案馆。当然,如果被数字化的传统档案作品的版权原本就归档案馆所有,则数字化后档案作品的版权也自然归档案馆。另外,数字档案馆正在利用自己的技术与人才优势及网络上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扮演一个使信息增值的角色。这类增值的档案作品往往是编纂或编研档案作品,按照《著作权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档案馆在整体上对其享有版权,但在行使版权时不得侵犯作品中包含的原作品的版权。

(三)信息网络传播权

网络传输与数字化一样都是网络环境中利用作品的新方式,同样受到权利人专有权的控制。档案馆数字化档案作品上网传播必须经过权利人的授权,这在1996年缔结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 (WCT)第八条“向公众传播的权利”由有明确的规定。我国新《著作权法》第十条第12款增加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信息网络传播权法律地位的确立,使权利人对作品的传播方式的专有权延伸到网络空间,并且能直接传播作品,行使邻接权。这对档案信息服务构成一种威胁,使档案馆无法充分利用新技术为用户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字化信息服务。因为不能从事基于网络环境与网络技术的档案作品传播服务,将使数字档案馆的功能开发受到全面压抑。

信息网络传播权除了阻止档案馆未经授权上载档案作品外,还会对档案馆开展的数字信息缓存,数字信息浏览等服务起到负面影,同时禁止档案馆未经授权把含有档案作品的数据库和网络相连,使用户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与地点访问并得到这些作品,尽管在这种情况下档案馆并没有通过网络直接传播档案作品。网络传播没有传统传播那样的“权利穷竭”问题,档案馆从网上合法下载档案作品仅仅是针对本次下载行为而言的,所形成的复制件仍然受到权利人专有权的控制,未经许可不得将其向用户作新的传播。

有人认为,档案馆取得数字化权后,就可以把数字化后的档案作品上网传播。因为数字化和网络传输都是对作品的数字化利用,权利人既然授权档案馆对其作品进行数字化,就会自然同意将其作品上网传播。其实不然,权利人授予档案馆数字化权,并不意味着同时授予了档案馆信息网络传播权,档案馆若把以传统载体形式存在的档案作品上网传播。必须先后或同时向权利人取得数字化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

(四)合理使用在数字档案馆的适用性

合理使用是对权利人专有权行使限制的主要方法,是指在法律允许条件下。不经权利人许可,不付报酬地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各国著作权法都针对档案馆制定有合理使用的条款。比如我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第8款,另外第1款、第2款、第6款也可适用。网络环境中,对传统的合理使用原则能否得到适用,学术界存在不同的看法。WCT则采取了折衷的态度,其第十条议定声明规定:“不言而喻,本条约允许缔约国各方将其依国内法中按《伯尔尼公约》被认为可接受的限制和例外继续适用,并适当地延伸到数字环境。同样,这些规定应被理解为允许缔约方制定对数字网络环境适宜的新的例外与限制,”这样,就把传统的合理使用原则适用于网络空间,并给各缔约方自行立法规范网络环境中的合理使用问题留下了余地。

为了满足数字时代档案信息服务的需要,许多国家新的立法都对档案馆合理使用原则作了调整。比如:1998年美国颁布了《跨世纪千年版权法》(DMCA),对美国原《版权法》第108条关于档案馆的免责条款作了修订。在DMCA之前,美国《版权法》第108条只允许档案馆为内部使用之目的制作1份仿真复制件(非数字化的)。按照修订的第108条,允许档案馆制作多至3份的、可以是数字化的复制件,条件是不得把这些复制件向档案馆建筑以外的公众传播。如果原格式已被淘汰的话,修订还允许档案馆将作品用新的格式复制。DMCA第1201条(d)款又规定档案馆在法定情形下享有“解密权”:对相同的复制件,不能以其他形式合理地获得的,则对他人作为商品的作品复制件,仅为获得1份复制件,以便决定是否本法允许从事的活动,如果对作品解密,不构成侵犯作品的技术措施权。1999年,澳大利亚颁布的《版权法修正案》规定,档案馆可以将档案作品上载到网站,但只能为用户提供作品的屏幕浏览(不能输送到打印机或软盘)。

新的《版权法》对档案馆合理使用制度的调整仍不理想。一方面,与版权扩张的总体趋势相比,档案馆合理使用的范围显得缩小和确定化;另一方面,新的《版权法》对合理使用制度的调整偏重于复制权,而档案馆对作品的数字化利用需要的版权例外并不仅仅限于复制权。法律若不能就档案馆对数字化作品的利用做出更加宽泛的例外规定,档案馆就可能随时受到侵权指控,或在因用户违法利用档案行为而引发的侵权纠纷中承担连带责任。

三、数字档案馆建设中的版权保护对策

鉴于数字档案馆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关系,鉴于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数字版权保护成为档案馆应对国际版权保护新形势挑战的重要课题。我们有必要以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措施认真解决数字档案馆的版权问题。

(一)不断完善版权制度

数字档案馆版权问题的解决最终依赖于版权制度的调整与完善,不仅包括版权基础理论。基本原则的创新,还涉及具体法律规范的重新界定。其重要问题包括:数字档案馆的法律地位、合理使用在数字档案馆的完善、法定许可制度和数字档案馆版权问题的关系、档案馆的信息存取权与解密权、网络版权集体授权机制,档案馆的版权责任等。

(二)解决《档案法》与《著作权法》的冲突问题

档案作品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作品,受到权利人“版权”和档案馆“管理权”的双重控制,对其使用不仅要符合《著作权法》,还要符合《档案法》,但是现在《档案法》和《著作权法》在档案的开放、公布(相当于《著作权法》上的“发展”),利用方面的规定中存在着多处冲突。比如:〈著作权法〉规定,发表权属于权利人。但《档案法》第二十二条第1款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由国家授权的档案馆或者有关机关公布:未经档案馆或者有关机关同意,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公布。”那么,档案作品的发表权究竟是属于权利人,还是属于档案馆呢?又比如:《档案法》第二十一条第2款规定:“由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组织持有合法证明,可以利用已经开放的档案,”如果利用的是己经发表过的档案作品,上述规定与《著作权法》并不冲突;如果利用的是未发表过的档案,按照《著作权法》的规定,这种利用应该受到权利人的控制,并非持有合法证明就可以不经权利人授权而利用(注:档案馆对档案作品的“开放”并不意味着权利人同意·发表·该档案作品)。《档案法》和《著作权法》的交叉与矛盾,有待进一步研究。这对解决数字档案馆版权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三)成立档案馆知识产权联盟

仅仅依靠法律专家和技术专家来解决数字档案馆的版权问题是不够的,档案界要做出自己的努力,为此应建立档案馆知识产权联盟,其任务包括:开展数字档案馆版权问题的研究,提出规划与对策;运用档案馆集体的力量,向立法机关反映档案馆的要求;代表档案馆和权利人谈判,维护档案馆的合法利益;构筑档案馆之间的知识产权流通机制;推动档案馆保护知识产权的经验交流,开展档案馆知识产权保护的培训活动,促进档案馆整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等。

(四)提高档案馆保护版权的自律性

行业自律,即通过档案馆采取必要措施来规范自己和用户对档案作品的利用行为,达到保护版权的目的。网络环境中,档案馆有必要进一步提高保护版权的自律性,针对档案馆对数字化作品的利用特点制定有效的行为规范。要在档案馆员中开展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新技术版权保护知识的普及教育,针对档案作品数字化利用的关键环节建立严格的版权制度。要在档案馆与权利人之间建立沟通机制,增强档案馆保护版权的透明度。树立保护版权的良好社会形象。档案馆还要对新的档案作品利用方式和价格模式开展研究,并予以合理接受,以防止侵权。

(五)加强对档案作品的技术保护

技术手段已经被纳入了版权保护的范畴,因此档案馆可以对档案作品保护提供技术支持。比如:加密技术(对称加密技术、非对称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数字时间戳技术、身份验证、防火墙技术和CA认证等。

【参考文献】

1.张照余:《档案网站建设维护过程中著作权的认定与保护》,《档案学通讯》,2001年第6期。

2.连志英:《档案和著作权保护》,《档案》,2000年第2期。

3.薛虹:《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4.方开玉:《论档案的开发利用和著作权的合理使用》,《档案学通讯》,2000年第6期.

篇10

[关键字]教育资源;著作权;数字化;少数民族

一、教育信息传播的现状中分析数字化发展的必要

根据《2005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报告指出我国信息资源增长迅猛,全国域名数约为259.2万个,比上年增长40.0%,以下统计数字是截止于2008年1月,可以部分的反映其发展的规模:

上网计算机数: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总数超过7000万台,接近8000万台,比起2005年7月增长了快一倍,是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结果29.9万台的270多倍。上网用户人数:我国的上网用户总人数超出20000万人,同2005年7月调查结果的上网用户人数相比多了一倍半。WWW站点数:我国WWW站点数为150多万个,是2005年7月2倍多。CN注册域名:我国CN注册域名900万个,是2005年7月的50万左右的18倍。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我国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370000多M。是2005年7月的80000多M的4、6倍多一些。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教育资源在提供知识信息服务的同时,需要注重少数民族人员的信息技术教育和应用与信息化人才培养发展的速度。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应重视少数民族教育,更应该重视少数民族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二、目前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数字化权问题

一般来说,获取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的来源于:一是接收少数民族语言书写的应归类的电子文件及其元文本:二是对馆藏传统介质教育资源进行数字化,通过数据压缩技术、数字摄像技术等手段,将纸质、声像等传统介质的作品和文献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转化成数字化馆藏文件。根据2001年修改后的《著作权法》第22条第8款规定:“少数民族教育资源在陈列或保存中以传统载体形式存在的作品数字化则无需取得授权,亦无需支付报酬”在对这些受著作权保护的少数民族作品进行数字化时,都要事先取得权利人的授权,经得著作权人的同意后方可数字化,否则就构成侵权。

2、信息网络传播权问题

传统介质的少数民族教育资源通过网络实现数字化文本信息的和传递,也会受到权利人专有权的控制。但是目前受传统文化熏陶较深的大部分少数民族人员,都是在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专业领域和利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工作岗位,对于利用著作权法去保护已存和现著的教育资源有很大的不足。而图书馆等将受著作权保护的少数民族教育资源数字化信息放在网络中传播时,会涉及到权利许可问题,其中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网络公开展览权和传统的展览权有很大区别。我国新著作权法第10条第8项将展览权规定为:“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这表明,数字化作品无论何种方式传播,教育资源管理者必须经过著作权人的授权,否则就构成侵权。

3、著作权的合理使用问题。

著作权能够实现鼓励创作、促进传播、繁荣文化、推进人类文明的利益平衡的根源在于其的合理使用这一限制著作权人专有权的制度。然而少数民族教育资源的合理使用中,其创作者、传播者、使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往往处于一种很不协调的状态,以及在处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时界限不明。

三、少数民族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的几点对策

1、从传统语言和文本载体到数字化载体的转变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教育资源应当充分发挥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的四个要素,即学生、教师、教学信息、学习环境。高校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机构要想建构数字资料馆,必须着眼于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特殊性,将其教育资源数字化。目前有的学者从逻辑结构上对数字化校园进行分析,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把它分为三个层次:理念层、应用层、物理层。首先做好:采集各种类型的少数民族文献资料并进行科学的加工整理和管理:开展流通阅览和读者辅导工作:开发数字化的教育资源,统筹、协调各大高等院校的教育资源交流工作并开展学术研究:参加少数民族教育资源的整体化建设。其次将馆藏数字教育资源加工与:把传统形式的信息通过国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以及其他多国语言文字转化成数字化信息:运用电子技术储存和管理已经生成的数字化信息,在传播和利用中注意涉及到版权和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问题:还要提供数字化藏书馆的访问查询技术,做好少数民族文字查询端口,例如藏族有班智达、喜马拉雅、同元、桑布扎等输入法。

2、网络环境下数字资源传播权保护

少数民族教育资源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案件的赔偿问题有其特殊性,表现在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的违法所得、权利人因侵权人的侵权行为导致的其复制品市场销售量减少的数量难以计算。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18条规定:“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没收主要用于提供网络服务的计算机等设备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其未规定法定赔偿额度,应尽快规定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定赔偿额度。

参考文献:

[1]2005年互联网信息资源数据与2008年清华大学版计算机网络教材配套ppt的统计图,以此与作比较得出,

[2]刘艳玲,《解决我国馆藏档案的数字化权问题的策略》[J],《兰台世界》理论版,2006

[3]谢宇红,《信息网络传播权法律问题研究》,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路文焕《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法律保护》,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