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和税法的差异范文
时间:2023-09-08 17:31: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和税法的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引言:会计准则与税法从表面现象看, 都是规范经济活动的法规, 所以人们不希望它们之间存在重大差异, 这样就可以减少纳税调整。我国《税收征管法》规定: 会计人员有自行计算缴纳税款的义务。所以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越少, 会计人员自行计算纳税数额时就会省时省力, 税务机关也会降低税收征管成本。但事实却恰恰与人们的意愿相反, 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 会计准则与税法的不断完善, 二者之间的差异反而有发展之势。
一、从会计目标和税法目的的角度分析
会计目标一般而言是指财务报告的目标,会计目标的根本点在于让投资者或潜在的投资者了解企业资产的真实性和盈利的可能性。而税法的目标是为了保证国家强制、无偿、固定地取得财政收入,从而依据公平税负、方便征符的要求,培植税源,引导社会投资,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并利用税收杠杆进行宏观调控。税法遵循的原则可称之为“有利原则”,根据这一原则税法必然会对会计制度中可能对税收产生影响的风险估计、收益确认、费用扣除等方面加以限制。总之,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环境因素决定了会计目标与税法目标的相互分离,会计与税法的差异是围绕各自目标确立的两大体系之间的操作方法、程序上的差异。
二、从会计核算原则和税法原则的角度分析
税法是对纳税人的应税收入进行的一种强制征收活动,其相关规定比会计制度更具有刚性。因此在原则方面,有会计和税法共同遵循的,也有会计遵循而税法不遵循的,同时也有会计不遵循而税法需要遵循的原则。下面是几个具体的原则比较:
1. 客观性与真实性原则
会计核算的客观性原则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而税法与此对应的要求为真实性,即企业纳税申报的扣除要求真实,就是指能提供证明有关支出确属已经实际发生的适当凭证。二者差别在于基于税收目的发生的交易和事项,由于税法有特殊规定要受到限制或特殊处理。例如,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如果符合税法规定的条件,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不符合相关规定的即使会计上能够进行费用扣除,税法上也是不允许扣除的。
2. 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
会计核算的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是否实际收到现金或支付现金都应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支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强调收入和费用的时间配比和因果配比。税法中对申报纳税也有类似要求,但是基于不同时期企业享受的税收政策可能不同,因此特别强调企业收入费用的确认时间不得提前或滞后。二者之间是有差异的且表现在:税法上税前扣除项目与会计上成本和费用的扣除范围存在差异。在会计上一些允许扣除的项目,如:违法经营的罚款支出、非广告赞助支出、罚金等,在税法中是不允许扣除的。
3. 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原则的比较
会计准则广泛应用了公允价值的市场理念,使公允价值计价模式在诸多方面产生影响,比如,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等方面均采用了公允价值。这相对于以前谨慎性理念原则下的市价与成本孰低而言,对相对环境提高了更高、更严的要求。税法强调企业有关资产背离历史成本的必须将有关资产隐含的增值或损失按税法规定反映和确认,进行纳税调整。可见税法对于历史成本原则最为肯定,这是因为税款的征纳是法律行为,其合法性必须有可靠的证据做支持,而历史成本的可靠性很强因而在涉税诉讼中能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4. 谨慎性原则与确定性原则的比较
会计上的谨慎性是指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既不能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对于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应当加以合理估计。因此,会计处理中会根据谨慎原则提取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或跌价准备。
而税法一般坚持据实扣除原则和确定性原则,在有关损失实际发生时再予以申报扣除,费用的金额必须能够准确确定。因此会计准则有十几个资产性减值准备或跌价准备,税法只规定了一个,而且只给了坏帐准备的千分之五的比例,其余的准备一律不能在发生前扣除,不能直接提取。
5. 重要性原则与法定性原则的比较
会计上的重要性原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税法不承认重要性原则,只要是应税收入或不得扣除的项目,无论金额大小,均按规定计算所得。法定性原则要求纳税人在记录、计算和缴纳税款时,必须以法律为准绳,企业的税款计算正确与否、缴纳期限正确与否、纳税活动正确与否,均应以税法为判断标准。例如会计准则对以前年度重大会计差错和非重大会计差错给予不同的更正方法,税法则不分重大会计差错和非重大会计差错按同样的方法进行处理。
三、从会计和税法的职能角度分析
税法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国家强制、无偿、固定地取得财政收入,从这一方面看,税法具有财政职能即聚集财富,从而满足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所需的物质。税法具有经济职能,即通过税收制度调节个人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活动。最后,税法还具有社会职能,通过聚集的财政收入来实现收入的再分配。而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客观上所具有的作为管理经济的一种活动,不仅包括提供会计服务而且包括管理当局运用会计信息产生的效果。二者的职能有着本质区别,为满足不同的职能必然使得税法法规与会计制度制定时的侧重点不同,二者的矛盾必然存在。
四、从政策选择和处理方法的角度分析
首先对税款的会计处理,企业按税法规定应缴纳的税款对企业来说是一项费用,它应当与作为该项税款计税依据的经济业务所取得的当期收入相配比。但是,由于税款与其它费用相比所具有的特殊性,在会计处理程序上也相应地采取了与其它费用的不同会计处理,从而可能使这种配比处理关系不复存在。其次在可选择的会计政策上,会计赋予企业更大自,税法则有许多强制性规定,如在存货成本计价、折旧年限与折旧方法等方面,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永久性差异和作为所得税会计主要内容的暂时性差异。此外,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逐渐趋同,而税法的制定更多地需要从国家宏观经济需求出发,由此也会产生些差异。
结束语: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经济体制、财政体制、会计制度、税收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会计法律、准则、制度、政策类规范与税收法律、法规、政策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对于会计与税收之间的差异探讨还有待深入研究。(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翟继光.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应用指南.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篇2
处理原则对会计与税法差异的处理应坚持统一性与独立性两项原则。
1.统一性原则。如前所述,会计与税法的差异是无法避免的,但如果制定税法时完全不考虑会计处理方法,将会无端产生许多不必要的差异。这些差异是没有必要的。例如,《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为购置、建造和生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而发生的借款,在有关资产购建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应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有关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借款费用,可在发生当期扣除。”税法对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的时间确定在“有关资产交付使用时”,而《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准则确定停止资本化的时间在“有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时”。如果“预定可使用状态”与“交付使用”还有一个时间段,那么会计资本化金额与税法资本化金额是不同的,由此造成固定资产的会计成本与计税成本的差异将直接影响到会计折旧与税法折旧的差异。本人认为这类操作口径上的差异应当协调一致,制定税法时应当尽量参照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毕竟计算税款的基础数据是以会计为基础的。
2.独立性原则。只有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保持各自的独立性,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应纳税额的准确性。《税收征管法》第二十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国务院或者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关税收的规定抵触的,依照国务院或者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关税收的规定计算应纳税款、代扣代缴和代收代缴税款。”《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纳税。”因此,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所有企业都必须严格执行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的相关要求,进行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在完成纳税义务时,必须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税额,及时申报缴纳。
处理方法
1.纳税调整。流转税:流转税需要纳税调整的项目,例如销售货物、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提供应税劳务时向客户收取的违约金、延期付款利息、集资款、手续费、代收款项、代垫款项等。又如房地产企业取得的预收账款需并入当期营业额计征营业税。流转税按月计征,月末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出应纳税额提取并申报缴纳。
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指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实行按月或按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征收方式。企业在报送年度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需要针对会计与税法的差异项目进行纳税调整,调整过程通过申报表的明细项目反映。
2.所得税会计。
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在资产、负债、收益、费用或损失的确认和计量原则不同,从而导致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利润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差异,即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永久性差异与会计利润之和乘以适用税率计算的应交所得税作为当期所得税费用。
篇3
会计与税收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是税收征管的基础和前提。但同时会计与税法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追求不同的目标,两者之间又存在必然的差异。本文通过分析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的理论差异,以及环境对二者的影响,阐述了新企业所得税法与新会计准则之间相互分离的必然性;另外通过对新企业所得税法与新会计准则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得出了二者之间的可协调之处,最后,对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进行协调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会计准则;所得税法;所得税会计
1 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关系
1.1 所得税对会计的影响
所得税对会计的依赖提高了会计的地位,推动了会计的发展。所得税的发展使会计程序和方法日趋完善,而且随着税法的不断改进,会计理论和学科得以不断丰富。虽然,会计对税收观念的借鉴,但税法原则和会计原则存在本质的差别,导致财务会计和所得税会计的独立。
1.2 会计对所得税的影响
所得税只有在会计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够产生。会计技术的发展为所得税税基的确定提供了书面依据;企业持续经营为所得税的征收提供了时间基础。企业所得税在会计的支持下日趋完善,并在全球税收竞争中趋于协调。税法在修订时引入了会计理念,这不但促进了所得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税务会计和会计实务的协调。税法在借鉴会计理论和方法后,其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不断增强。
2 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差异
会计与税法属两个独立学科,在制度设计过程中遵循着不同的目标和原则,履行着不同的职能。两者不同的目标取向导致了会计与税法之间存在根本性的差异。
2.1 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差异的必然性
2.1.1二者目标不同
会计的目标是向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财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帮助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相应的经济决策。企业管理层希望少纳税,通过降低成本来提高收益。而税法的目标是调节经济、促进公平竞争,促使国家的财政收入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1.2二者核算基础和原则不同
会计准则是以权责发生制作为核算基础,而税法是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结合。另外,会计与所得税税法所遵循的原则也存在差异。市场中的企业是有着不同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方式的个体,为了客观地反映其经营业绩,会计准则允许企业根据其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相同的会计业务采取不同的确认和计量方法。税法坚持法定原则,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进行操作,不能任意选择或更改,以保证及时、足额地征税。
2.2 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差异的可协调性
目前我国会计与税法过度分离的现状一方面加大了税收征管的难度和成本,另一方面给会计核算也带来了不便。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我国的会计与税法应尽可能做出一些协调调整。
2.2.1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差异协调的效益性
会计准则与所得税税法差异协调可简化目前复杂的财务报告环境,能大大降低企业管理者利用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对投资者进行误导或欺骗的动机。使会计信息更真实地反映企业实际的经营成果,减少企业对盈余的操纵,
2.2.2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差异协调的具体措施
(1)基本业务应当尽可能减少差异。在基本业务方面会计与所得税部门应建立一个协调机制,在制定法律法规时进行沟通协调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差异,这样也能使双方减少一定的立法成本,从而达到一种良好的效果。
(2)工资薪金及“三费”的扣除标准。在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法中有关工资、“三费”的扣除标准与会计准则有较大的差异。对于这些差异,如果能够全额扣除工资和有关费用,这样会有利于避免重复征税,另外,工资等费用交由个人所得税进行调节,也更为合理。
(3)公益性捐赠的扣除标准。政府应鼓励企业对社会公益事业进行捐赠,允许通过非盈利机构的公益性捐赠全额扣除,从而与会计标准保持一致,同时也能减少企业不必要的征管成本。
3 我国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差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所得税会计的发展上与国际所得税会计的演进基本一致,只是时间上相对较晚。我国于2006 年2月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这是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重要成果。该准则规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并引入了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计税基础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等概念。但在引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同时,我国应还需要与我国的经济环境契合,就会计与税法的差异进行适度的协调,从而使我国的所得税会计准则进一步完善。
4 我国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差异协调的建议
4.1 开展会计与税法相互协调的理论研究,完善我国所得税会计的法律体系
一般情况下,会计准则要先于税收法规调整,税收法规应该在制度层面上积极谋求与会计准则的协调;另一方面,会计准则要关注税收监管的信息要求,在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的协调中发挥会计对税收法规的信息支持作用。
4.2 改进和完善差异调整的会计处理方法
为了完整系统地反映差异的形成及纳税调整情况,企业应当增设必要的明细账和备查账,规范账簿记录。对差异的调整情况,应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作相应披露。此外,还可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中对差异的协调处理办法,改进我国现行的差异处理方式。
4.3 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应当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职能,加大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改正、并予以披露,或给予企业纳税辅导,以便堵塞偷漏税和虚假利润的渠道,从而达到通过中介机构的工作,为会计与税法的协调提供帮助。
5 小结
我国自2006年颁布一整套新会计准则以后,逐渐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使得我国的所得税与会计的差异也进一步拉大,所以,我们要对已有的差异进行协调,本文对二者差异的协调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和措施,同时也相信我国的所得税会计会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最终建立一个与我国的国情相契合的所得税会计体系。
【参考文献】
[1]罗琼.税务会计独立模式下我国所得税差异协调研究[D].湖南:湘潭大学,2009
[2]袁立科.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研究[D].山东:东北财经大学,2008
篇4
【关键词】新所得税准则 新《企业所得税法》 差异分析 协调
一、新所得税会计准则与新《企业所得税法》之间的差异分析
在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律制度相对独立的条件下,根据会计准则确定的会计利润和根据税法确定的应税所得之间差异有日益扩大的趋势,就新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和新所得税法而言,主要差异如下表所示:
二、加强新所得税准则与新《 企业 所得税法》协调的必要性
所得税准则与所得税法二者之间存在差异有其必然性,但如果对二者之间的差异不能有效协调,会造成很多弊端。
首先,所得税 会计 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规的差异过大,使会计处理变得更加复杂,这对一般会计人员而言无疑是有一定难度,会增加会计人员的学习成本和企业核算成本。对税务部门而言,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差异项目较多,税务部门需要在大量的调整数据中去检查其纳税信息的真实性。这增加了对税务部门会计专业性的要求,也增加了检查信息的时间,增加了税收的征管成本。
其次,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和新《企业所得税法》之间差异的存在,使得具有不良动机的企业有了可乘之机。企业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会可以利用二者之间的差异进行人为的操作来修饰会计报表,在企业增加利润的同时,不增加税收甚至少纳税。
再次,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和新《企业所得税法》之间差异过大,增加了会计人员和企业的涉税风险。由于所得税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规差异的存在,填报纳税申报表时所需调整的内容很多,纳税申报表的填报得非常复杂,准确性难以保证。税务机关在征税时,就可能将会计人员的疏忽或知识不足造成的错误认定为违法行为,这无形中增加了会计从业人员和企业的涉税风险。
三、协调新所得税准则与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几点思考
所得税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规二者之间的差异和协调本身是一个不断博弈的过程,做好二者之间的协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要用 发展 的眼光看待二者之间的差异协调问题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和新《企业所得税法》之间的差异,从根本上讲是因为二者要满足不同的管理需要而产生的。随着我国 经济 形式的变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二者之间的差异有些部分会逐渐消除,但新的差异还会出现。因此,协调二者之间的差异要立足于整个制度层面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在进行准则和税法修订时,尽可能的减少二者的差异。
(二)要从管理层面上予以重视,加强管理层面的协作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和新《企业所得税法》制订和日常管理分属于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两个不同的主管部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两个不同部门的应加强沟通、协调,特别是对一些具体问题应给予相应说明和指导,避免同一问题出现不同意见,提高二者协调的有效性。
(三)要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新所得税准则和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应用效能
新所得税准则和新《企业所得税法》是针对复杂的经济现象、满足经济管理的新需要对原有内容的丰富和更新,在现阶段,理解、掌握、运用并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要加强企业会计人员和税收征管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以真正把新所得税准则和新《企业所得税法》落到实处。
所得税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之间的差异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协调二者之间的差异既是会计制度和所得税 法律 设计的理论问题,又是征纳双方确定征纳税额和反映会计信息的实践问题。我们应该深刻认识、有效协调二者之间的差异,在满足会计目标与税收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会计核算成本和税收运行成本,使整个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 文献 :
[1]张炜,王诚明.对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设计中的基础问题探讨.务研究,2005,(3).
[2]许善达,盖地.所得税会计.大连出版社,2006.
篇5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税法;收入确认;差异
会计和税法之间具有相互关联性和差异性,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在收入上的差异具有历史性和客观性,从短期内难以消除。随着新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实施,将进一步扩大会税之间的差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入,对会计核算工作和税收征管工作要求越来越高,两者之间的差异协调势在必行。如何正确掌握会计准则的规定,并做好会税差异的调整使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新会计准则与税法对收入确认中存在的差异
(一)收入确认条件的差异
《新会计准则―收入》中规定,企业同时满足将商品风险和报酬进行转移,并不保留管理权以及收入和成本能进行准确的计量,预计经济利益能流入企业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收入的确认。而税法在进行收入确认时,和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区别是税法并不考虑经济利益能否流入企业的因素,只要其他因素满足即可。这种情况下,税法只确定了收入的行为,而不考虑到以后经济事项的变化,这样规定可以维护税法的刚性,降低税收征收风险,但也可能导致企业的应税收入增大,提高了企业的纳税负担。
(二)分期收款销售收入差异
分期收款在新会计准则规定中,将其视同融资性质的款项,应按照相关合同的公允价值进行销售收入的确定,而合同的签订价格和合同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按照实际利率法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摊销,摊销金融计入当期损益。税法对分期收款进行收入确定时相对简单,并没有考虑到公允价值的因素,而只是依据了合同价款和时间规定进行了收入的确认。这种情况下,税法可以进行固定的税收征收,不需要考虑未来公允价值变动对收入的影响,而会计准则规定需要充分考虑到未来收入实现的可能性,并将合同价格和公允价值的差额进行了期间损益调整,以完整的反映出企业未来一定期间内收入完成情况,更好的体现了会计的客观性原则。
(三)提供劳务收入处理的差异
劳务收入的会税差异主要体现是跨年劳务收入的确认上。新会计准则规定如果能够进行准确的估计,成本能得到预期补偿,应按照劳务收入的百分比进行收入的确认,而如果跨年劳务收入预期成本不能得到相应的补偿,应将预期或者已经补偿的金额部分进行收入的确认。而税法并不考虑到劳务成本是否能够预期得到补偿,只要企业提供了劳务就应该进行收入的确认。从会税差异角度来看,会计准则的规定更能体现出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在预期收入不能得到补偿的情况下,暂缓进行了收入的确认,防止企业虚增劳务收入。而税法更多的是基于劳务行为的本身,只要企业提供了劳务就应该进行税收收入的确认,而不去考虑企业能否获取未来的预期收入。
(四)让渡资产使用权和捐赠收入
新会计准则对于让渡资产使用权的收入确认只要满足收入的经济利益能流入企业并且可以可靠计量即可。而税法由于存在减免税的规定,对于让渡资产使用权中的国债类收益免税,不计入税法收入范畴。因此,会税差异主要体现在收入的范畴上,而对收入的确认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因为受到捐赠而获得的资产,不纳入收入范畴,应计入资本公积。而税法对为受到捐赠而获得的资产,无论是货币性资产还是非货币性资产都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新会计准则与税法对收入确认差异的协调
(一)加强会计准则和税法在制度规定上的交流与合作
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分属两个部门,财政部在制定会计准则时,更多的站在会计准则的基本原则进行制度规定,而国家税务总局在进行税法制定时更多的是强调了税收的基本原则要求,两者所在制度规定时所站的角度不同,因此,难以避免的将出现一定的会税差异。为了减少会税差异,两个政府部门应积极的进行相互的协调,在制定和修订相关规定时,应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差异,提高会计准则和税法的适用性。
(二)对已发生的差异应该积极相互协调
一方面,新会计准则应积极的和税法相互协调,尽量减少会计准则中关于收入确认的时间性差异。规范会计准则和税法差异之间的相互调整分方法,简化计算。必要时,可以将会计核算中的相关信息提供给税务部门,提高税务部门征管效率,降低税务部门的税收征收成本。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应积极的建立起企业内部的税务会计核算体系,按照税法相关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的处理,确保会税差异能通过会计核算反映,提高应纳税款的准确性。
另一方面,税法在进行相关规定时,应积极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相互协调。比如对于会计准则中对于收入确认的限制条件较多的情况下,税法应积极的吸收规定,采用合理的限制性规定,避免扩大了非实现收入的增收,加重了企业的纳税负担。为了防止企业在会计准则规定中利用风险估计方法,有意进行偷税和延迟纳税的行为,税务部门应积极的进行税务稽核,防止因为会税差异协调而导致企业偷漏税扩大的情形。同时放宽对企业会计方法选择的限制。对征管妨碍不大的情况下,税法在相关规定中,应减少文字上和新会计准则的不同,尽量减少文字上的差异,防止制度执行过程中引起不必要的歧义。同时,应该积极改进税制,规范差异、明确调整范围,避免企业纳税人重复纳税。
参考文献:
篇6
一、暂时性差异形成的原因
(一)暂时性差异形成的总体原因暂时性差异是由于企业资产、负债的会计账面价值与按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之间的不同而产生的,在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的期间内应纳税所得额增加或减少,并导致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增加或减少情况的差异。其中,资产、负债的会计账面价值是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有关资产、负债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应列示的金额。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在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一般情况下,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其计税基础一般为取得成本。此时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无任何差别而言,只是当资产在企业持有期间进行后续计量时,会计上的计量模式发生变化而影响掼益时,才能造成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不符,从而产生差异。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一般情况下,负债的确认与偿还不会影响企业的损益,也不会影响其应纳税所得额。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负债的确认可能会影响企业损益,进而影响不同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使其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产生差异。
(二)暂时性差异形成的具体原目既然暂时性差异是资产在企业持有期间进行后续计量和某些负债在确认时,由于会计计量模式与税法规定的不同而影响损益,从而造成双方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而造成这种差异的具体原因主要是时间性差异,即由于收入或费用项目在会计上确认的时间与税法规定的申报期间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具体可分为四种类型,如表1所示:
由于这一差异发生在某一时期,但在下一期以后或若干时期内可以转回,这种差异是暂时的,因此,所有时间性差异都是暂时眭差异,但暂时性差异不都是时间性差异。即:除了时间性差异是形成暂时性差异的最主要因素外,非时间性也可形成暂时性差异。如:企业重估资产,可能增值或减值,而税法对资产增值或减值的部分不予确认,申报时仍按原账面价值计税,而不予调整,只产生暂时性差异而不产生时间性差异;企业合并时,被并企业的资产或负债在会计上按公允价值人账,税法规定申报时按原账面价值计算,也只产生暂时性差异而不产生时间性差异。需要注意的是。某些不符合资产、负债的确认条件,未作为资产负债表列示的项目,如按税法规定可以确定计税基础,该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二、暂时性差异的影响类型
(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进一步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通常产生以下情况:(1)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该项资产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不能全部税前抵扣,两者之间形成的暂时性差异需要交税,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如企业应收被投资企业分配的利润或股利时,当期会计准则确认应收殷利等资产,同时确认投资收益,而税法规定应收利润或股利在以后期间实际收到时予以申报,并发生纳税义务,形成未来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又如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若出于会计目的采用直线法,但按税法规定可采用加速折旧法或会计与税法都采用相同的折旧方法(采用直线法),但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比会计规定的折旧年限短,造成一部分折旧费用按税法规定可从当期应纳所得中抵减,而会计上需要在以后期间进行确认,即当期税法折旧额大于会计折旧额,进而使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眭差异。(2)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该项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以抵扣的金额为负数,即应在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基础上调增,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额金额,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但目前该种差异在会计实务中尚无实例出现。
(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减少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减少未来期间的应交所得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一般产生于以下情况:(1)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该资产在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少,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多,则企业在未来期间可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并减少应交所得税,形成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若将该差异与前述的时间性差异联系起来,类型c就属于该种差异。如固定资产折旧,若出于会计目的采用加速折旧法,但按税法规定采用直线法,或双方都采用相同的折旧方法,但按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比会计规定的折旧年限长,造成一部分折旧费用在会计上于当期确认,而在税法上规定在以后期间确认并在未来应纳税所得中扣减,即税法折旧额小于会计折旧额,进而使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2)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该负债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构成负债的全部或部分金额,可以自未来应税经济利益中扣除,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如企业在收到客户预付的款项时,因不符合收人确认条件,会计上将其确认为负债,在以后期间再按会计规定分期确认为收入,但按税法规定应计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所得税。在未来期间按会计规定确认为收入时,不再计人应纳税所得额,其计税基础为零。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又如企业预计的产品保修费用,会计上确认为预计负债,并记人当期销售费用,但按税法规定在未来期间实际支出时,可全额从应税所得额中扣除,其计税基础为零。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上述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的关系,如表2所示:
通常情况下,如果存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应当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并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
篇7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财务信息;所得税会计
新准则首次引进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暂时性差异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考察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根据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影响的不同,暂时性差异又可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是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时,会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旧制度中,时间性差异是从损益表的角度考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时间性差异一定是暂时性差异,但暂时性差异并不都是时间性差异。如企业重估资产增值,会计上调整相关账户,增值部分以后可以计提折旧,但是税法不允许该部分折旧在税前列支。这是暂时性差异但不是时间性差异,原因在于资产增值收益计入资产负债表的权益类,而不是计入损益表。
一、所得税会计信息在财务报告中的列报和披露的变化
(1)所得税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中区别于其他资产和负债单独列示,新准则新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两个新科目;旧制度是“递延税项”,并在“递延税项”下设“递延税款借项”和“递延税款贷项”项目,反映企业期末尚未转销的递延税款的借方或贷方余额。新准则这样做可以清晰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避免了旧制度下资产和负债数值上直接抵消后反映的缺陷,更有利于企业的正确决策。
(2) 企业在损益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新准则包括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旧制度仅包括企业本期所得税费用。
(3)新准则对所得税会计信息披露做出明确规定。要求企业在财务报告附注中披露诸如“所得税费用(收益) 的主要组成部分”、“所得税费用(收益) 与会计利润之间的关系”、“对每一类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亏损,在列报期间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依据”等内容。尽管详细的信息披露会增加企业会计核算的工作量,但这些信息将为使用者提供更为有用的决策资料。
二、对新准则的分析与建议
虽然新准则能较好地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所得税资产和负债,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新准则在计税差异、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计税差异上。虽然暂时性差异不但包括了所有的时间性差异,还包括了其他原因导致的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如:资产被重估;企业合并时产生的商誉或负商誉;对子公司、分支机构和联营企业的投资或联营企业中的权益等方面产生的差异。但其并不能全面反映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有些差异是其无法反映的,如由于税法和会计准则计算口径不同而存在的一些差异(业务招待费、公益救济性捐赠等)。此外,企业债务重组而获得的收益,会计准则要求直接增加所有者权益,而所得税法要求列入收入总额缴纳所得税;税法中规定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费用实行加计扣除的鼓励政策,新准则对此未做出规定。本文认为,应仔细寻找暂时性差异可能造成的缺漏,并专门在新准则中做出详细规定。
(2)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上。较之应付税款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可以完全克服其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容易造成企业每期税后净利润的波动,因而不能满足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要求的缺点;较之递延法、损益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递延税款”的定义更符合资产和负债的标准,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能更好地表示企业未来应付(应收)的债务或资产,从而使资产负债表能更为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有用性。虽然与现行的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相比较,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有较为明显的优越性。但如果直接过渡,并且在各类企业直接推行,本文认为条件尚不成熟。
(3)作为国家会计准则,新准则应当与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规相结合以提高其可操作性。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新准则与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并不一致。如新准则中“应税利润”的概念在税法中并不存在,而且税法上有一些征税的情况(增值税中的视同销售、债务重组所获得的收益、对预收款项的征税等),是“应税利润”无法涵盖的;新准则第二条“所得税包括企业各种以应税利润为基础的境内和境外税额,也包括由子公司、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分配给企业的利润的征税”可能没有考虑到税法的选择性规定,因为如果税法规定无需补税(例如定期减免部分或企业适用企业所得税率低于联营企业的所得税税率时),则不会引起纳税义务。本文认为,可对新准则做出适当调整。如将“应税利润”根据税法改为“应纳税所得额”;第二条中考虑到企业适用所得税率高于联营企业的所得税税率的情况,应加注“如税法规定需补税”这一选择性条件。
三、新会计准则体系下企业运用所得税会计的对策
会计规则是为了规范会计主体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保证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出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需要,会计规则强调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实质重于形式等会计基本前提和会计原则,并不断充实会计基本前提和会计原则的内涵。而税法出于保证国家的税收收益和便于管理的需要,更加强调真实、合法。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下,企业运用所得税会计需做好以下基础性工作:
(1)做好相关数据的收集工作新会计准则体系下,企业的所得税会计要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就需要确定企业各项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虽然税法主要采用历史成本原则,对资产、负债的后续计量相对简单,但是由于企业资产、负债的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企业在运用所得税会计时,要在各会计期间持续地做好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相关数据的收集工作,为所得税会计提供信息基础。
(2)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下,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多样化、复杂化,所得税会计中的暂时性差异与纳税调整不再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各种暂时性差异确认、计量、记录及报告的方式都需要会计人员根据会计准则及税法的规定做出职业判断,使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符合权责发生制,使所得税费用与当期会计收入相配比。所以,为了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下更好地运用所得税会计,使所得税会计为企业的发展服务,就需要对会计人员进行税法及会计准则的培训,提高相关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作者单位:祥云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参考文献:
[1]庄恩岳. 中外会计准则比较[M] . 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12.
篇8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新企业所得税法资产差异
一、新会计准则与新所得税法的基本差异
从会计角度讲,制定所得税准则是为了规范企业所得税确认、计量与核算,及信息的列报,视所得税为一种费用。而从税法角度看,其目的是为确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进而向企业征税,视所得税为义务而非费用。从定义上看,会计上所得税主要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为基准,再对境内外各类税额进行调整、计算,企业最终将全部所得税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税法上所得税的应纳税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乘一定的税率,再对可减免税额和允许抵免税额进行扣除来确定,这与会计上定义所得税存在差异。从范围上看,新准则适用于国内开设的企业或公司,包括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新税法则不适用于合伙企业与个人独资企业。此外,新税法既适用于企业,又适用于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等,而新准则却不适用于这些组织。
二、新准则与新所得税法关于主要资产的差异分析
(一)关于固定资产的差异
以外购的固定资产为研究对象。从会计角度看,其成本由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装卸费、运输费、安装费等;具有融资性质的,其成本在购买价款现值的基础上确定。而税法上,要求按购买价和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计算,购买价款不需要折现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息不能在税前抵扣。新准则中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实际成本减累计折旧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的余额,而计税基础则是按实际成本减累计折旧后的余额累来计量。处置时,新准则要求企业将固定资产处置收入扣减账面价值与相关税费的余额计入当期损益,而税法上的处置损益是以收入扣减税法口径的原值、保险或赔偿款、残值后的余额来确认。
(二)关于无形资产的差异
以外购无形资产为研究对象。当购买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时,成本要以买价的现值为基础计算,实际支付价款与买价现值的差额,除予以资本化以外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税法上要求成本按实际买价确认,不允许税前扣除计入当期损益的利息。摊销时,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允许摊销,但每年要进行减值测试;税法上不按使用寿命是否确定进行区分,要求无形资产在一定期间内摊销且在税前予以扣除。减值准备计提产生的差异,新准则规定减值准备可在税前扣除,而新税法确定计税基础时,却不允许剔除减值准备。
(三)关于存货的差异
存货初始计量时,会计上规定外购的存货成本包括买价、相关税费等。投资者投入的存货,以协议或合同约定的价值确认成本,但不公允的除外。税法上要求以实际支出作为计税基础,外购的存货按照买价与相关税费作为计税基础,投资者投入等方式取得的存货,要求按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计税基础。存货后续计量时,会计上要求运用先进先出法等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出售时要将成本和存货跌价准备予以结转。税法上规定销售或领用存货,其按规定计算出的存货成本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
三、新准则与新所得税法关于资产差异的协调建议
(一)提高会计从业人员与税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执业人员的法制意识,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和税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对从业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使得财会人员精通业务、思路开阔,以最短的时间接受新事物。同时,使税务人员转变思路,增强他们与企业财务人员沟通的能力。只有征纳双方都能充分认识到新准则与新税法在计税基础上的差异,才能使双方有的放矢,从而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提高税务机构的税收征管效率。此外,专业知识的培训可以加深会计人员与税务人员对新准则和新税法的认识,有利于搞好新准则与新税法的宣传工作,为进一步完善税收改革创造条件,也可以有效地协调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差异。
(二)增强会计部门和税务部门的引导作用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财务列报的真实性。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提供准确、全面的纳税资料,有效地避免纳税风险,有利于协调新准则与新税法在计税基础上的差异。税务部门等政府管理部门可以依靠自身的权威性,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在遵循法规的前提下逐步引导企业建立并完善会计内控制度,引导企业主动学习相关的税收法律法规。此外,政府管理部门在立法和执法中也要加强与企业管理部门的联系,征求企业的意见,保证相关法规制定的科学性,使得企业纳税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进而降低政府税收管理成本,减少新准则与新所得税法在计税基础上的差异。
(三)要充分发挥中介机构检查与监督的作用
由于新准则与新税法在计税基础上存在差异,使得部分企业存在利用两者差异进行调减纳税金额的违规操作。加上会计人员和税务人员对会计与税法差异理解不够深刻,很容易导致漏税行为。基于上述情况,除了要加强对税收人员的业务培训及日常税收检查和稽查工作,还应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积极作用,加强对企业纳税情况的检查和监督力度,帮助其有效地协调两者间的差异。中介机构作为连接企业与税务机构的桥梁,应当积极地引导企业依法纳税,在税收法规允许的条件下指导企业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
参考文献
[1]张炜.新会计准则和现行税法差异比较及应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王晓梅.所得税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协调.《税务研究》,2007.01.
篇9
【关键词】新企业会计准则 所得税 差异 会计处理
新准则的出台也使得国家对企业所得税法规实施了调整,2007年3月,我国出台了所得税法。新法规统一了纳税人、税率、税前扣除标准和税收优惠等内容,与此同时,新会计准则非常重视所得税的变化,充分说明我国与国际会计接轨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出,研究新税法和新准则之间的差异成为流行的热点问题。所以,对我国新所得税会计准则背景下的税收法规相关差异性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旨在提升我国所得税会计和税收的理论与实践质量,对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之间差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
(一)目的不同
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规二者之间的目标不同就是其差异的本质原因。依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目标就是针对企业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包括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投资者,同时也包括我国相关政府机构以及社会有权利监督的群众等。而与这些相比较,所得税法的主要目标指的是针对我国经济体制的特殊需求,构建一套规范的所得税制度,可以为所有企业所共用。现阶段,我国会计准则的目标旨在为投资人、政府部分、债权人提供服务,所以,把这些人的收益摆在首位。相比较之下,所得税法仅仅满足社会公共的需求,实施国家政府机构的职能。这就引起了税法与会计在计算所得税中存在的永久性差异。
(二)基本前提不同
1.会计主体与纳税主体方面的差异。首先,在主体方面的基本前提就不同。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法律主体,也可以是一个经济主体。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内外资企业不再加以区分,不考虑其资金来源,除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制企业外,无一例外地依照所得税法执行。而纳税主体所讲的主体就是指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即可。可见,会计与所得税计算过程中的纳税主体有所不同。
2.持续经营假设方面的差异。所得税法未能明确地指出其课税行为构建在企业持续经营的基础上,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其中的多条条款间接地证明了征收所得税要依照这种假设。例如,处理资产税务时,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政策的执行就运用了该前提条件。正是由于这个持续经营的前提,我们知道一个企业在其实际会计实务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保证经济资源专项利用,不可以将会计经济资源作为它用,并且企业需要负担的债务和责任必须要按照合同和约定按时负责。可是,持续经营就不一定可以保证。从税法角度看,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其所负担的纳税义务不可避免。因而,在这方面,二者也有一定的差异性。
3.纳税年度和会计分期方面的差异。我国一般征收企业所得税均是按照年度核算。纳税年度的准确核算日期是从由当年年初的元月1日一直到当年的年末最后一天12月31日为终止点。但是,在实际实践过程中,很对企业的核算时间是无法保证这样的分期期间。一旦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就需要根据会计的实质性原则,将这个企业的真实经营期间才可以当成纳税年度。如果清算企业时则视清算时间为纳税年度。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该条款是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的,分段考核计算的企业经营成果。此外,在考虑缴税年度时不但要关注会计分期的假设,还要考虑企业的中间营业或停止运营的情况,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征税公平,保护纳税人权益。与纳税年度相比,会计分期旨在边界会计数据的使用者能准确完整地掌握企业经营情况。
4.货币计量和计税本位币方面的差异。依照所得税法,企业在缴纳所得税以人民币为结算单位。其经营所得是外币结算的,当其上交所得税时,应将外币换算成人民币。相比较之下,会计上的货币计量定义,主要是指会计主体实施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通常以货币作为计量的单位,目的是为了更直观地表现会计主体的财务情况、运营状况和现金流情况。
二、新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的会计处理方法差异性分析
在会计实务中,财务人员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确认的利润与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不一定相同。首先,二者会计相关处理的途径方面有差异。新会计准则在我国企业应交所得税的计算时,需要应用应付税款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同时准则中也表明计算步骤必须使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其次,二者在收入、费用等方面的确认过程方面也存在差异。在处理会计成本、损失并进行损益核算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我国财政部门所规定的一切财务、税务等政策和法律法规来实施。在申报纳税的过程中,应纳税所得额在确认的过程中,由于核算的方法和会计时期的差距,非常容易导致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有差异。与此同时,二者在计税基础的相关处理方法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最后,在计提减值准备的方面也有处理方法方面的差异。根据新的会计准则的内容,企业的财务人员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都应该复核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如果企业在后续时间内,应缴纳的所得税不能确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转回,那么就可以减计其账面价值。
参考文献
[1]戴德明,张妍,何玉润.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作研究――基于税会关系模式与二者差异的分析[J].会计研究.2005(01).
[2]李勇.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对所得税的影响以及与税法的协调[J].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7(02).
[3]谢丽萍.新《企业所得税税法》与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差异刍议[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4]吕敏,曾富全.会计收益、应税收益差异、所得税税负与纳税筹划――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2010(12).
篇10
关键词 会计准则 企业所得税 差异
一、我国“会税”关系模式的选择
(一)会计与税收统一模式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集体企业,它们均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利益,除了缴纳流转税外就是上缴利润。在这样的体制下,我国税收目标和会计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其在收入计量、确认和成本核算范围、标准上也形成了统一的规定。因此,我国形成了“计划决定财政,财政决定财务,财务决定会计”的格局。
(二)会计与税收分离模式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会计信息使用者日益增多,国有企业开始实施“利改税”政策,收取企业所得税,会计目标也开始显示出与税收目标的差异,尤其在《企业会计准则》《会计财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以来,税收与会计的分离呈加快趋势,尤其在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的过程中,更加剧了我国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差异。
在会计准则和税法规范对象和目标不同的前提下,二者的差异无法消失,并且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会计制度也要与国际接轨,但由于各国在经济发展水平、税收调控方向等各方面存在差异,也必然导致会计准则全球化趋同,而税收政策各国不同的局面,这也将促使“会税”的不断分离。
所以,对会计准则和税法进行相互协调,使其即与经济发展环境相协调,同时保持相互独立,适度分离,是当前会计准则和税法完善的首要任务。
二、会计准则与税法产生差异的根源
(一)会计目标与税收立法宗旨不同
会计准则的目标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变动信息,以有助于企业、政府、公众等相关人士做出经济决策。而税法的立法宗旨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调节社会、经济发展并对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
会计准则和税法目标的不同,决定其对同一经济行为或事项会做出不同的规范要求。如,税法为了保护税基不受侵犯,对于企业应扣除的发生的公益性捐赠的金额标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而不是要求企业将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据实列入当期损益。
(二)会计准则与税法规范目标、遵循原则不同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谨慎性、可比性、重要性、实质重于形式和及时性;而税法要求遵循真实性、相关性、确定性、稳定性与灵活性、法定性、实质重于形式和及时性原则,二者在某些准则上存在一致性,但是在一些事项、问题的处理上遵循的原则不同,而且处理方法存在很大差异。
三、我国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差异协调的对策
(一)遵循统一性和独立性原则
由于会计目标与税收立法宗旨、会计准则与税法所规范的目标与遵循的原则不同等原因造成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采取一些措施尽量减少它们之间的差异。二者可以通过取长补短,采用最能反映纳税人在纳税年度取得的应税所得的条款为依据,进行所得税征收,对于税收法律中没有规定的,则按照财务会计准则处理,从而协调和缩小税法与会计之间的差异,并降低税务机关的管理成本。遵循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的独立性原则,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应纳税额准确性的重要前提。
(二)优化与税收征管相关的会计准则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保障税收的关键,为了使会计准则能适应宏观经济的需要,与税法可以有效协调,要对会计准则进行一系列的优化。首先,要削弱会计准则赋予企业在某些事项上的会计政策选择权,也就是缩小会计方法的选择范围,以避免人为操纵利润和调节计税基础现象。如新会计准则取消存出货中所采用的后进先出计价法,与税法保持一致的做法值得推广。同时,保持企业会计方法的稳定和信息的可比性也很重要。其次,在现有的会计准则中添加涉税信息透明化的条款,确保会计信息全面、充分、准确,以提高税务机关的稽查效率,同时降低其获取信息的成本。最后,对新的会计准则中缺少税务部门对会计信息的需要的现状及时进行调整,以满足税务部门对会计信息的需要,从而简化所得税核算。
(三)提高税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企业所得税法在制定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所面临的种种风险,防止一味强调财政收入,所造成的企业抵御风险能力下降,税基受损等严重后果,又要保证其在评估资产或收益过程中的严谨性,做到合理评估负债和费用。这是因为:一方面,会计有效评估企业面对的各种风险,是企业应对风险,采取紧急措施的重要手段,也是税法遵从增收和涵养税源的辩证关系,认识企业风险,保障税基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税法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遵循严谨性原则,可以有效避免蓄意的偷税、漏税现象,并通过规范计提准备金的条件以及比例等,以缩小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提高税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8年度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教材——会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2]高金平.新企业所得税与新会计准则差异分析.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