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税法的变化范文

时间:2023-09-08 17:30: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印花税法的变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印花税法的变化

篇1

关键词:数字音频水印;Arnold置乱技术;小波变换;均值量化

中图分类号:TP309.7

随着数字多媒体信息的快速发展,作品侵权更加容易,数字媒体的信息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数字音频技术已经被认为是多媒体版权保护中的一种有用手段。尤其在变换域中,音频信号中嵌入水印技术更具有使用性。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Arnold变换的均值量化的音频水印算法。最后通过新的Arnold反变换将水印恢复出来。实验表明,该算法有很好的鲁棒性和很强的隐蔽性。

1 关于Arnold变换

水印图像加密作为一种置乱,已成为数字多媒体图像信息安全传输的重要手段之一。而Arnold变换是将数字图像中的点重新排列,打乱图像位置。

一幅N×N的数字图像的二维Arnold变换定义为[1]:

在运用Arnold变换置乱的水印图像,在后处理阶段,大多数文献利用Arnold变换的周期性来完成恢复图像。T为数字图像对应的Arnold变换周期,假如Arnold变换迭代m次,恢复图像时需要迭代T-m步才能恢复原图像。而本文利用一种逆变换矩阵实现Arnold反变换[2]。不需要计算该水印图像的周期。Arnold反变换的公式为:

记变换中的矩阵为A-1,反复进行这一变换,有迭代公式:

2 水印的嵌入与提取

2.1 水印嵌入算法

(1)水印图像Arnold变换的预处理,首先使用Arnold变换对水印图像进行置乱,嵌入到音频信号中的二值水印图像表示为:W={w(i,j);0≤i,j≤m}w(i,j)∈(0,1)。

(2)水印图像的降维预处理,二值图像要嵌入到一维的音频信号中,需要先对水印图像进行降维处理。W={w(i)∈(0,1),i=0,……,N-1}。

(3)离散小波变换,选择db3小波基对音频信号进行3级小波分解。

(4)嵌入水印图像,在音频信号的能量较好、抵抗噪声能力较强的低频系数上采用均值量化法,则水印嵌入过程如下:将系数集X中的元素每80个依次求均值,即:

令z(l)=[Y(l)]/Q1+1/2,l=0,……,L-1,Q1是预先设定的量化参数,[]为向下取整,Q1是预先设定的量化参数,水印如下方法进行均值量化嵌入。

如果z(l)%2=w(l),则Y*(l)=Y(l)

如果z(l)%2≠w(l),z(l)=[Y(l)]/Q1则Y*(l)=Y(l)+Q1;

否则Y*(l)=Y(l)-Q1。

Y*={y*(80l+k)y*(80l+k)=y(80l+k)+Δ(l),k=1,……,80;l=1,……,1024}

(5)离散小波反变换,对含水印信息的音频信号进行小波离散反变换。

2.2 水印提取

在进行小波分解时,得到不同分辨率下的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A3,选择A3为水印提取区域,采用与嵌入时相同的处理方式对由A3组成的系数集求均值。

w’(j)={[Y’(l)]/Q1+1/2}%2,l=1,……,1024

于是对提取的水印图像进行Arnold反置乱,得到二值水印

P’=p’(i,j)(1≤i≤32,0≤j≤32)

3 实验结果以及测试

3.1 水印的嵌入和提取

MATLAB仿真实验中,选择K=80,量化步长Ql=0.05。水印采用32*32的二值图像,所选用的原始载体44.1kHz,长度为20s,分辨率为16bit量化的音乐文件,取db3小波基对该音频信号进行3级小波分解。原始音频信号和嵌入水印的音频信号如下图所示:

图1 原始水印图像和Arnold变换后的图像

图2 原始音频信号、Arnold置乱水印图像和嵌入水印的音频信号

图3 提取水印图像和Arnold解密水印图像

4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rnold变换的均值量化的音频水印算法。首先对数字图像进行Arnold变换置乱,然后将音频信号进行离散小波分解后的低频分量分段并计算各段均值,通过量化的方法将每1比特水印信息嵌入到低频系数平均值中。该算法不仅可以加强了水印的安全性,而且可以改善水印系统的鲁棒性。然而该算法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小波变换中选取的量化步长与原始音频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自适应地确定量化步长,是今后值得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春森,范金健,波.小波变换和Arnold变换的数字水印技术[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2,32(01):96-97.

[2]刘芳,贾云德.一种新的Arnold反变换在数字水印中的应用[C].第十二届全国图像图形学学术会议,2005.

[3]陈金儿,王让定,徐霁.基于小波域的均值量化数字音频水印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04):107-109,111.

篇2

【关键词】 资本公积; 印花税; 案例

资本公积是指投资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并且投入金额上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企业应设置“资本公积”科目核算资本公积的增减变动情况。本科目核算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的份额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并应当分别设“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二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资本公积的余额。《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金账簿印花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4〕25号)规定,企业执行“两则”启用新账簿后,其“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两项的合计金额大于原已贴花资金的,就增加的部分按照万分之五的比率补贴印花。

随着企业经济业务的规模和范围越来越大,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有关会计科目的会计业务处理内容不断扩展,并且新的业务也不断出现,但时至今日,相关部门对一些会计业务的处理及相关规定并没有做对应的改变和完善,导致企业的部分业务出现了不尽合理的地方,这将导致企业会计信息产生人为的失真或扭曲,而不加区别地按照原来的资本公积金缴纳印花税的规定就是一个明显的需要探讨的业务。本文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发生的一起其他资本公积缴纳印花税的案例资料为背景,探悉了随着我国企业经济业务的不断扩展和会计准则及会计处理的日趋复杂,现有的印花税条例已不能适应经济业务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完善措施,期望对印花说征收的合理性有效性有所促进。

一、案例基本情况陈述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情况

2009年12月31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宁夏分公司持有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635)股票2 431 950股,按照2009年12月30日该股票收盘价18.70元计算,2009年12月31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宁夏分公司持有的英力特股票市场价值为45 477 465元。该股票系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抵债资产,原始账面价值为

5 670 000元。

该股票在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核算。因此,资产负债表日(2009年12月31日),其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

39 807 465元。会计分录为: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英力特)

39 807 465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9 807 465

(二)印花税的相关规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11号)第二条的规定,记载资金的账簿为应纳税凭证,按资金总额的万分之五贴花。同时,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金账簿印花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4〕25号)的相关规定,“资本公积”金额大于原已贴花资金的,就增加的部分补贴印花。

(三)印花税缴纳情况

按照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发生变动,借记或贷记相应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该种账务处理仅仅是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不是持股企业实际上实现了资本增加。但是根据税法优先原则,在《印花税暂行条例》及相关税收政策未作修改的情况下,各地税务机关对此执行不一。

以宁夏地税系统为例,税务部门认为企业对此情况下的资本公积应当缴纳印花税。

为此,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对上述业务已缴纳39 807 465元×0.5‰=19 903.73

元的印花税。

二、资本公积缴纳印花税业务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宁夏分公司是国务院于1999年为化解国有银行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率先成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之初属于政策性金融企业,2010年已实现股份制改制。中国信达的主要业务是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收购、经营和处置。宁夏分公司持有部分上市公司的债转股股份,该部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有因“公允价值变动”导致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情形,宁夏地税局要求公司就该资本公积增加部分缴纳印花税。

但是,笔者认为,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导致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增加是“资本公积”科目的暂时性增加,是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权宜账务处理之计,与企业资本溢价等永久性资本公积增加有着本质的区别。

因此,笔者认为,在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资本公积”项目内涵及外延较之前的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较大扩展的情况下,宁夏地税局根据1988年《印花税暂行条例》和1994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金账簿印花税问题的通知》,就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导致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增加部分缴纳印花税不合理。与此相类似,还有一些其他资本公积的业务也并不是长期增值的资本公积形成的,只是一个过渡性核算业务,按照原来的规定也存在不合理地方,具体表现如下:

1.资本公积科目设置不够细化,在资本公积科目核算中,设置了股本溢价、资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和资本溢价属于非经常和长期性公积金科目,一般来说,一旦形成,不会发生频繁变化。其他资本公积核算的内容较多,并且与公允价值相关联,大部分内容都会在每年末发生变化,同时会导致科目余额每年增加或者减少。

2.没有区分长期性资本公积和暂时性资本公积,在资本公积缴纳印花税规定中,并没有考虑企业资本公积的变化频率,但是我们在核算资本公积时,长期股权投资或者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等形成的资本公积金每年末可能都会因为公允价值的变化,导致资本公积的余额也发生变化,按照印花税的相关征收规定,只要资本公积金发生增加,就必须按照增加部分缴纳印花税。但是,如果本年度资本公积金增加了,下一年公允价值降低了,资本公积就会做冲减处理,那么已经缴纳的印花税是否可以退给企业呢,显然是不可能的,这样就导致明显的税收不合理和失去公平性。

3.重复纳税的嫌疑,按照现在规定,以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处理为例,企业购入或接受的股权,在年底发生了增值后,要缴纳印花税,企业在处置这笔资产时,要对对应的资本公积中的其他资本公积转出后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这种差额要按照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很显然,有部分公允价值变动缴纳了印花税和企业所得税双重税收。

4.新业务按照旧规定处理缺乏合理性及时效性。随着公司业务不断发展,资本公积金的核算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再加上会计准则不断完善,特别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会计核算中应用的业务越来越多,近三分之一的会计科目发生业务会涉及到资本公积。印花税在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资本公积”项目内涵及外延较之前的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较大扩展的情况下,仍然根据1988年《印花税暂行条例》和1994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金账簿印花税问题的通知》,笔者认为对企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等业务导致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增加部分缴纳印花税显得不合理。

三、完善资本公积缴纳印花税业务的建议

1.在资本公积科目下设置暂时性和永久性资本公积明细科目,由于现在的多数企业都实行会计电算化核算,有条件对会计核算科目设置更细的明细科目,这样一方面可以便于核算资本公积各项来源及其性质,同时又可以便于印花税的区别核算与缴纳。

2.尽快完善资本公积缴纳印花税的相关规定,根据印花税的征收对象及目的,建议对资本账户中的股本溢价、资本溢价等永久性或者长期性资金账户及其变动征收印花税,对其他资本公积中的暂时性或变动频繁或者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形成的资金增加不征收印花税,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部分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等业务形成的资本公积增加,应区别情况征收印花税,以体现税收公平原则。

3.修订印花税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细则中相关条款的具体内容和执行标准。特别是对第八条增加部分自有资金的确定,建议根据现有的会计准则和实际业务具体情况,制定出对应的条目解释。如细则第八条的记载资金的账簿按固定资产原值和自有流动资金总额贴花后,以后年度资金总额比已贴花资金总额增加的,增加部分应按规定贴花。第九条的税目税率表中自有流动资金的确定,按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执行。建议可以修改为,第八条 记载资金的账簿按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资本溢价的总额贴花后,以后年度对应的资金总额比已贴花资金总额增加的,增加部分应按规定贴花。第九条的税目税率表中自有流动资金的确定,是指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资本溢价的资金。

4.尽快全面研究修订印花税条例。根据1988年《印花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11号)第一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领受本条例所列举凭证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缴纳印花税。第二条以及条例附件的规定,立账簿人记载资金的账簿,按固定资产原值与自有流动资金总额万分之五贴花,其他账簿按件贴花五元。现在涉及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大部分业务并不符合书立、领受所列举凭证的范围,也就不应该属于缴纳印花税的范围,因此建议对条例大部分内容也应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修订,以适应经济业务和会计业务发展的需要。

企业是经济业务的具体发生和国家财税政策的执行者,也是经济业务会计核算和缴纳税收的主体,税法本来就应该具有合理公平的立法原则,由于经济业务不断发展,企业的业务以及会计核算必然同时也会发生变化,有些新业务依据原有的制度和办法处理,会产生明显的不合理,建议相关部门对资本公积缴纳印花税的业务从税收征管和经济发展的角度以及会计业务自身的实际情况,与时俱进的进行完善,以期将税收征管与企业利益合理公平的进行平衡,避免显失公平和不合理制度损害各方利益。

【参考文献】

[1] 企业会计准则[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 郭晓红.国家税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3] 袁新文.中级财务会计[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4] 杨京钟.税务流程与纳税申报[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5] 全国注册税务师考试教材编写组.税收相关法律[M].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S].1988.

篇3

一、我国税制改革的背景

90年代初以来,尤其是以1996年成功实现“软着陆”为标志,我国经济开始进入“短缺”和“过剩”并存的时期,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出现,正在深刻影响着税制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已经顺利实现加入WTO,而在最终实现承诺的过程中,我国的关税水平还有可能作较大的削减,产业结构将发生较大的变化。论文百事通这些调整和变化无疑将对税源、税制结构和税收收入产生较大的影响。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从所有制结构看,国有经济比重不断下降,个体和私企、外资、股份制等其他经济类型的企业发展很快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税制结构的相应变化。另外处在经济起飞阶段的中国经济的收入分配不均衡矛盾更加突出。由于经济结构的刚性,作为经济增长的副产品,这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可避免的。这样,伴随经济增长过程而出现的,很可能就不是利益和谐的过程,而是利益冲突的过程;不是“扩散效应”(Spreadingeffect,表现为把经济增长的福利由富人、发达地区转向穷人、落后地区),而是“回波效应”(表现为扩大富人、发达地区与穷人、落后地区的收入差距)。这同样需要税制改革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

二、我国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面向21世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充满活力的税制体系。

(一)渐进改革现行税制中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

在增值税方面,要妥善处理好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型所面临的减收压力。由于可抵扣的税款增加了,所以必须考虑到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特别是我国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只有保持一定的国家财政实力才能实现支出向公共领域的倾斜。同时要扩大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交通、建筑安装、销售不动产等行业,因与其他应纳增值税的行业联系紧密,应征收增值税。

(二)积极创造条件,开征新税种。

开征新税种以替代一些不规范的乱收费。为此,要结合财政税制改革,加强转移支付以清理各种不合理的摊派和收费。具体可能有:取消社保收费,开征社会保障税;取消养路费,从长计议开征燃油税;以统一的房产税(物业税)取代诸多的房地产税费。

同时,顺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新形势和税收调控需要,调整、开征一些新税种。具体有: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应扩大现行的资源税征收范围,对环境保护税制改革;利用税收杠杆调节财富分配,缓解社会矛盾而进行遗产税、赠与税等财产转让税制的改革;改革现行的证券交易印花税,实行印花税与证券交易税并征制度。

(三)选择与培育地方主体税种

目前我国地方税收规模小、税源分散,缺乏收入长期稳定的地方主体税种。在地方税制建设中,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起适应地方政府支出需要的,以财产税、营业税和行为税为主体的税种。

三、税制改革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影响

由于会计核算制度与税法的目的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必然会导致会计核算制度与税法不一致的情况,而企业要想长期保持其会计与税收的一致,最终只能形成以税法为导向的会计,即会计要依附于、受制于税法,而不可能相反。

(一)增值税会计处理中的问题

在增值税会计处理中,抛开增值税是否作为费用处理问题,仅就现行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而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税收征管规定与进项税额核算不协调。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抵扣制度在94年新税制改革之初采用的是“票到扣税法”。2.交纳税金的会计核算有违会计核算“明晰性”原则。按照财政部财会字(1995)22号文件《关于对增值税会计处理有关问题补充规定的通知》,企业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未交增值税”二级科目核算企业当月末未交的增值税以及企业月终转入的应交未交增值税和多交的增值税(由“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的“转出未交增值税”借方专栏和“转出多交增值税”贷方专栏转入)。这3.使“应交税金”科目的属性混淆不清。设置“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的目的应在于将应交而未交的增值税与留抵进进项税额区别开来,防止其相互抵冲而提前抵税。新晨

(二)印花税会计处理中的矛盾

篇4

关键词:注册资本;实收资本;认缴制

2014年初,我国公司法中对于公司成立之初注册资本缴存方面的规定做出了较大的变革,其中将注册资本的缴存方式由原先的实缴制变为认缴制,从而因其更加方便、灵活的特点使得国内公司的成立愈加快速、便捷。注册资本“实缴制”与“认缴制”虽然在字面上看只是一字之差,却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是国内民商法改革的一次飞越。公司成立注册资本缴存方式的改变,对于企业的会计核算,尤其是实收资本等相关项目的会计处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这对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及税收筹划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注册资本认缴制的内涵

注册资本认缴制是指工商登记机关仅对公司股东认缴的出资额(注册资本)进行登记,而股东实际应缴付的出资额(注册资本)则由公司内部自行约定,同时记载于公司的章程之中。实缴制变为认缴制的工商登记制度后,改过去的“先证后照”为目前的“先照后证”,透露出政府监管“宽进严管”的政策监管导向。注册资本认缴制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同时也为企业节省了很多成立之时的相关费用比如:验资费、审计费、银行询证费用等。

二、注册资本实缴制与认缴制的区别

注册资本的认缴制与过去的实缴制相比是一种进步,两种工商登记制度的区别也显而易见,具体可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认缴制与实缴制对注册资本会计确认的差异。注册资本实缴制下,会计处理相对简单,仅是将股东投入的货币、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登记入账,同时将其金额计入到实收资本项下即可。而认缴制下由于公司开业之初未必有相关资产作为注册资本投入,账面上有可能不能体现实收资本的金额,如果公司收到股东(发起人)的启动资金,在未完全确定是否算作实收资本时,仅能作为相关的负债处理,因而在注册资本认缴制下,对于股东未缴注册资本的部分,企业会计难以确认是公司的一种债权,这样给会计核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其次,认缴制下注册资本会计披露的差异。认缴制下工商部门只登记公司股东认缴的注册资本总额,但是在企业的会计报表中所披露的实收资本金额,多为企业实际收到的注册资本金额。

最后,债务风险承担不尽相同。但是在认缴制下,往往公司在运营过程中有可能没有注册资本作为有限的偿债保障,容易给将来的市场运营带来一定的风险,从而使得政府相关部门对于公司的监管加大了一定的难度。

三、注册资本认缴制度会计人员应该注意的问题

1.注册资本缴纳出资是否需要验资

实缴制下,注册资本验资审计问题因其提供的资料较多,且需要去开户银行取得缴存注册资本的银行询证函,因而对于财务人员来说是一项较为繁复的工作。目前在认缴制度下,由于对注册资本的缴纳只是在公司相关的章程中进行了规定,无需在工商登记之时就缴纳注册资本,也就不必进行验资审计,会计师事务所也不用出具相关的验资审计报告了。

2.注册资本分期缴纳会计处理问题

注册资本认缴制下,按照新公司法规定,注册资本的投入已不是公司办理工商登记的必备条件,也就无须先期缴纳,故法律允许公司的股东(发起人)按照章程分期、分次投入注册资本。因而公司股东(发起人)所缴存注册资本的会计处理方式可以有以下种方式供参考:

(1)分期缴纳注册资本时,现以该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首次缴纳50万元为例作如下分录:

①收到首次缴纳的注册资本时。

借:银行存款500,000

其他应收款-X股东500,000

贷:实收资本-X股东 1,000,000

②收到余款时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500,000

贷:其他应收款-X股东500,000

(2)股东先购置资产情况下的会计处理

①股东先行购入材料

借:存货

贷:实收资本

②股东购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本

3.公司先期投入运营资金核算问题

公司成立后运营过程中需要一定规模的资金来源,而这些资金的来源无非是两个渠道:一是对外举债、二是股东投入。由于工商登记认缴制所决定了,公司的注册资本有可能只收到一部分,或者是完全没有收到。在这种情形下,显然公司对外举债的难度要更大一些,因此只能靠股东投入的资金运营,但是这里股东投入资金的性质却是值得商榷的。股东投入给公司的资金算是借入还是注册资本需要在章程或是投资协议中予以明确,如果算作注册资本,财务人员就可以直接增加注册资本或是冲减先期挂账的其他应收款项;如果是借入,则股东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相当于是企业的债权人,公司将来需要偿还该笔借款。鉴于此,笔者认为如果公司股东的资本金还没有完全到位,且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还没有到缴存注册资本金的时间节点,那么对于公司收到的股东投入可以先按照借入款项予以入账,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延迟缴纳印花税的时间,对于公司的税收筹划较为有利,待到了章程规定缴存注册资本的时间节点后,股东与公司可以签署一份借入资金转为投入资本的文件,公司财务人员就可以此为凭据将股东借入的资金转作实收资本核算。

具体会计处理方式为,股东购入资产(如办公用品、存货、固定资产等)也可以先行挂账处理,待达到一定数额后,一次结转到实收资本中,具体会计处理时:

借:管理费用、存货、固定资产等

贷:其他应付款-X股东

借:其他应付款-X股东

贷:实收资本-X股东

上述两种会计处理方式中,第一种方式处理起来较为简单,会计人员仅就收到的注册资本金作为实收资本入账,没收到就不记账,这种方式有些像收、付实现制;第二种会计处理方式较第一种更能体现出各个股东投入注册资本的进度,以及其尚欠公司多少资本金。因而对于公司各个股东投入的资本金起到一定的监督及督促作用,可以促进股东及时、足额缴存注册资本,以期使得公司达到良好的运营状态,这挂账处理方式实际上是遵循了权责发生制原则。笔者认为,第二种方式虽然会计处理较为麻烦,但是更能体现客观性原则,故此在这里推荐第二种会计处理方式。

4.注册资本缴纳印花税问题

印花税法规定,企业记载资金的账薄,应该按照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之和的万分之五缴纳印花税,如果在以后的经营期间内有增资或是资本公积增加的,应该将实收资本或是资本公积的增加部分按照万分之五缴纳印花税。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一个问题就是,会计核算的科目设置中为什么叫实收资本,而税法中也说的是实收资本,二者都没有提到注册资本的概念。可以看出,关键的问题是在“实收”上,因而在注册资本认缴制下,如果股东(发起人)分期缴存注册资本金,财务人员在进行会计处理过程中,容易有两种情况发生。

(1)实际入账方式。即财务人员可以按照实际收到的注册资本作为实收资本入账,而未收到部分暂不在资金账薄中体现,这种情况下印花税的计税依据可按实际收到的注册资本为准;

(2)挂账方式,即财务人员如果先将应收的全部实收资本以挂账方式进行核算,印花税也应按照实收资本的账面金额计算。以上两种会计处理方式下,印花税的计税基础都是以实收资本的账面金额为准,只不过第一种方式下,先期要比照第二种少缴纳一部分,待补齐注册资本后方可缴纳剩余尚未缴纳的印花税,而第二种方式下,则要先缴齐印花税,对于未收到的注册资本来说相当于预缴该部分的印花税。从税收筹划的角度来看,第一种核算方式下更有利于企业一些。

四、提高注册资本认缴制度下会计处理合理性的策略

1.进一步完善国内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注册资本认缴制的实施,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从长远来看对于企业发展、增强其市场参与的积极性都有着显著的效果。但因该制度实施的时间较短、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出台,因而出现了一定的法律断层。如:会计准则中对于注册资本认缴制的会计核算业务没有较为具体的规定。

而印花税法中所规定的记载资金账薄需要缴纳印花税还停留在以前的实缴制下。所以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做好其配套工作。

2.针对认缴制下实收资本核算的建议

认缴制下企业建议设置“待缴资本”科目,该科目与实收资本之和应等于注册资本总额。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公司与股东的财产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划分。股东对于公司认缴且未缴纳的注册资本,对于公司来说应该作为一种负债披露在其财务报告之中。但是,这笔对内的债务不应该成为股东推卸公司对外债务的理由,相反应该作为公司对外承担相关民事责任的重要依据,因此将股东欠缴公司的注册资本登入其他应收类资产科目是较为合理的。所以,根据复式记账法原理,为了与“其他应收款”科目相对应,可增设“待缴资本”科目。增设该科目,符合财务核算的相关规定,也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3.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财务人员是企业经济业务核算的主要因素,其职业操守、职业技能的高低决定了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因而财务人员面对注册资本认缴制的实际问题,应该利用其掌握的财税知识,较为合理的处理实收资本的入账问题,力求将实收资本业务的处理合法、合理。同时在不违反国家相关财税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兼顾公司及其股东的利益,最终为公司实现其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目标而服务。财务人员面对新形势,只有通过不断的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业务工作能力,与时俱进地提高其自身综合素质,才能适应不断变化且繁杂的国内经济环境。

目前,我国各个领域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政府为了适应改革的需要而适时地推出了注册资本认缴工商登记制度,对于企业的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增长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认缴制为国内民商法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具有里程碑似的、划时代历史意义。国内公司应该在完善国内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财务人员综合业务能力的基础上,做好认缴制下实收资本会计处理工作,才能为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郝振平.会计学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国务院.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A].2012.

篇5

一、对我国现行证券征税的评价我国现行税法中涉及到证券税制方面主要是股息、红利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企业获得的股息和红利应并入企业所得额,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企业在证券交易中除成本之外所获净收益也作为投资收益计入企业利润,征收企业所得税。而对股票交易中的净亏损,也作为投资损失,在纳税时用企业的主营及其他业务利润加以弥补。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也将利息、红利作为个人收入总额,采用20%的比例税率,实行源泉扣除,按次缴纳。现行税法除了对股息、红利征税外,对二级市场的股票交易双方征收印花税,其所适用的税率为0.4%.在上海、深圳两地对股票征收印花税,从目的看,实际是交易税。目前的税制中,由于国家股不准在股票市场上流通,故没有对国有股获得股息、红利作征税的规定。

显然,这些税收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发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就拿证券交易印花税来看,1991年至1997年深沪提供的证券交易印花税就达454亿元,其中1997年一年提供的证券交易印花税就达237亿元,该年证券交易税划归中央的部分就达202亿元,占整个中央税收入比重的4.74%.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证券市场迅速而有效的扩张,证券税制将在控制交易成本,调节资金流向和维护社会公平等方面发挥更加有效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证券起点高,发展快,对它的运作及调节作用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有关的税收政策不规范,不太适应证券市场发展的需要,其弊端也日益显示出来:

(1)没有针对股市交易行为设置相应的税种。现行税收政策是只对股票交易征收单一的印花税,虽然曾起到代偿性作用,但未免有与股市税源分布和股市运作不相适应之嫌,终究是权益之计,非久远之策,其局限日益暴露:其一,印花税的征收客体是凭证,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证券交易实现无纸化和电子化,每笔交易应缴纳的税收均由证券交易所的清算系统自动扣划,证券交易时既无实物凭证,又无印花税票,因此再沿用这一税种是有悖法理,名不正言不顺的。其二,对股市交易双方各征0.4%的印花税,投资者不管获利多少均依此比率征税。这虽对控制股票交易双方有可取之处,但由于不能采取免税额度给小投资者以优惠,难以实现相对公平,对调节收入起不到什么作用,使得“马太效应”在证券市场表现得特别明显,这也有悖于印花税的设计初衷。

(2)征税面过窄,国家税收流失严重。我国现行的证券市场税收制度仅将与股息有关的股息、红利及股票转让行为纳入所得税和印花税的课税范围,而对企业债券,投资基金等交易行为没有相应的征税规定,在一级市场、场外交易、继承、转赠等方面的税收规定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这种状况不仅使国家流失了大量的财政收入,而且违背了税收公平原则,妨碍了税收作用的发挥。

(3)公司与股东个人之间对股息的重复课税违背了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众所周知,股份公司派发给股东个人的红利股息是从其税后利润中支付的,但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取得股息红利应按20%的税率交纳个人所得税,不作任何扣除。这种作法实际上是对股份公司作为股息红利的税后利润重复课税。这不仅违背了税收公平原则,形成了对股息红利收入的税收歧视,而且会妨碍股东将分得股息收入投资到更有效的公司中去,同时也诱使股份公司通过少分红而拉升股价的方式帮助股东避税。

(4)上市公司之间及上市公司内部各股东之间税收权利不平等。无论从公司平等竞争,还是从税法严肃性来看,对股份制企业都要统一税制。但各上市公司执行的所得税率可谓五花八门,不仅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执行不同的税率,即使处于相同行业的公司,税率执行情况也不尽相同。同是汽车行业,北旅汽车执行的税率为33%,而松辽汽车为10%;同是玻璃行业,洛阳玻璃为33%,福耀玻璃和耀皮玻璃却反为10%,等等。同时,股份制企业的国家股、法人股和个人股的要求不尽一致,对国家股、法人股的股利所得不征税,这种只对个人股征税的做法既违背了公平负税的原则,也不符合“同股同利”的原则,并不利于国有股权的实现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我国证券市场课税的政策取向及建议如前所述,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税收体系很不健全,这种证券市场税收法规滞后的现象已与飞速发展的证券市场业很不适应。借鉴国际通行做法,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特殊性,尽快建立健全我国证券市场税收体系,无疑对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加快股份制改造具有积极的作用。合理设计我国证券市场的税收体系,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税制的设计调整应立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引导证券市场向着有助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与否,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未来的发展,是整个经济生活中的关键之所在。而资本市场的完善,不仅可以促进企业资本形成方式的深刻变化,进而有效地改变国有企业运行机制,而且,它可以为企业所有权的转让提供市场载体,促进国有企业的破产兼并等产权转换机制的形成。

(2)证券税制设计目标的合理定位。首先,经济目标。一种税制的设计一般考虑经济目标(促进经济发展)和财政目标(组织财政收入)两个方面。就目前而言,我国的资本市场不仅发展时间短,规模小,而且相关的制度和规则也未健全,因此,应侧重其适应经济发展以及对不同纳税人的税负公平,经济目标应放在主要位置。其次,对证券市场设计课税制度应努力追求弹性目标。弹性税制的优点在于能更加灵活的发挥其经济调节功能,便于税收征管和税收成本最省原则的实现,同时能够更加体现税收的有效公平性,使税制对所有纳税人都能自觉的一视同仁,利于促进社会收入公平分配的实现。

(3)减轻资本市场的过度震荡,减少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我国的证券市场具有极重要的投机性。除了投资者不成熟外,过度的市场波动也是其最重要的原因。据统计,美国在最动荡的1986-1987年中波动幅度为23%,日本在同一时期为19%,而我国a股1994年波动幅度竟达84%.如此剧烈的股市震荡,单靠行政手段难以达到根治目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税收这一手段对投资者进行有效引导,并实现税收调节经济的自动稳定器职能。

根据以上要求,立足现阶段证券市场发展的特点,我国证券市场税收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全面开征证券交易税。

证券交易税是1994年税制改革中拟开征的税种。印花税与证券交易税的作用与功能比较近似,但作为调节证券市场的有力手段,证券交易税无论在名称、征税范围、还是在税率制定方面显得规范,证券交易税取代印花税不是简单机械的替换,而有其内在的必然要求。

证券交易税的性质可归属行为税,是就证券交易行为而征收的税种,按交易额乘以税率征收。为了鼓励中长期投资,抑制频繁买卖的短期炒作行为,有益于股市的稳定,无须再搞“一分为二”,仅对卖方单方面征税。为了保持总的税负不变,可按0.8%的税率开征,同时还可在具体措施上明确持股时间长短与税率差别的关系。证券交易税的征税范围应扩大到发行环节,其征税对象应包括股票、国库券、债券和投资基金等证券,同时应考虑到我国目前的证券交易中国库券的转让仍是主要的,以及它在经济建设发展时期的特殊作用,对国债转让收入宜从轻课征。

(2)谨慎开征资本利得税。

从我国目前实际来看,因存在资本市场刚刚起步,发育还不成熟,税收征管手段落后,现金大量的体外循环等问题,还不宜将资本利得税作为单独一个税种开征;同时从国际经验看,考虑到其成本效益问题,不仅发展中国家像巴西、阿根廷、泰国等,而且部分发达国家如挪威、芬兰、日本都将资本利得纳入普通所得一并征收,并且成为一种总的趋势。具体做法是:对公司利得,区分长短期资本利得(两年为限),对短期资本利得,按普通税率即33%征收,对长期资本利得,考虑通货膨胀因素进行调整后,按持有时间给予减免。对个人资本利得,可确定一个起征点,比如规定股息的第一个200元免征,超过部分再作为其它所得,按20%的税率征收。另外,考虑到资本市场的风险性和投机性以及抑制资本投机的需要,为鼓励并积极培育我国的资本市场,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对资本利得应采取轻税负政策,实现较多的优惠减免。对公司资本利得,可视不同情况给予免税、减税和容许资本损失抵减等优惠。对个人资本利得,因目前是按次征收,考虑到其累积效应,为避免一次集中缴纳带来的较重的税负,可实现按期间进行平均分摊利得的方法。

(3)调整对资本收益的征税。

众所周知,股息、红利、利息是投资者将货币生产要素投入社会再生产所取得的风险收入,是对其推迟个人消费的补偿。除国库券利息免税外,对资本所得普遍征税是税收公平原则的客观要求与必然趋势,1999年对个人储蓄利息所得征个人所得税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因此应在此基础上调整国家股、法人股的税收政策,对国家股和法人股的股息、红利课征所得税,为国家股进入市场并最终规范我国的股票市场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条件。同时应采取有力的措施,努力消除重复课税。对于这一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有扣除制、双率制、抵免制和免除制。随着股份公司与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我国消除重复课税的条件也日趋成熟。笔者认为比较理想的选择是采用抵免制和扣除制,因为它既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又能消除重复课税。与国际常规做法接轨的免税制虽然可以彻底消除重复课税问题,但会导致国家财政收入流失,这在我国当前财力很困难的形势下不宜使用。

篇6

一、报账制企业的基本情况

报账制企业是指不进行独立财务核算,生产经营收入及时上划,每月按期向上级主管单位核报支出情况,经营收支由上级财务部门统一进行核算的企业。这些企业普遍具有规模大、业务杂、专业性强、分支机构多等特点。

二、报账制企业目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营业税的计税依据难以准确核实。多数报账制企业在一些基建工程中,一般由核算地统一购买施工材料,缴纳增值税等税收。施工时,将施工材料划拨给所属企业,由所属企业组织施工。纳税时,所属企业往往只申报施工、发包费用产生的税款,不将材料成本纳入营业税计税范围。这种核拨施工材料的方式,使税务机关难以准确核实纳税依据,造成税款流失。

(二)个人所得税的征管问题尤为突出。1、发放小额奖金不扣税。某些报账制企业发放过节费、临时性补助等,由于发放过于频繁,且金额小、笔数多、不定时、涉及人员人数不同,加之每次分配到个人的金额都不大,几十至二、三百元不等,如果每次都计算个人所得税,计算过程较为繁琐,且耗费财务人员大量精力,因此,财务人员对于这些小额部分,都采取忽略不计的办法,不并入工资薪金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2、发放大额奖金单独找税率计算税款。某些报账制企业在按月或按季发放数额较大的职工年假补贴、吸储存款奖励、绩效奖金时,未按规定并入工资薪金总额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而是采取单独找低税率计算的简单做法,造成税率适用错误,已纳税与应纳税差距较大。3、超标准发放住房公积金未进行税前调整。某些企业在住房公积金发放上也选择了适用高标准,再加上职工工资水平高、奖金多、福利好、住房公积金发放的基础好、起点高,所以出现了部分职工的住房公积金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发放的情况,而在扣缴个人所得税时又忽视了税前调整问题,导致税收漏洞的产生。4、分公司(营业部)往往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即对发放的薪金采取上级公司、分公司(营业部)双方发放的形式,让所在地税务机关难以掌握。

(三)房产、土地、印花税等小税种因政策不清出现漏洞。一些企业因财务人员对政策把握不清,未按规定将中央空调、消防设备、供暖设备、监控设备等并入房产原值计算缴纳房产税;一些企业在上市前进行房产价值评估,对产生的评估增值或减值部分,未按规定相应调整房产税的计税依据;对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计税依据把握不准,混淆土地使用面积和土地的等级级次,或弄错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等,造成多缴或少缴城镇土地使用税;有些企业由于其自身业务特点,资产运营、处置及日常经营过程中的合同较多,虽然银行在借贷合同印花税问题上处理的较好,但大部分企业由于政策上的不清楚往往忽视印花税这一小税种,漏报或者不进行申报纳税。

(四)影响税款的入库时间。目前,有些报账制企业对当月发生的税款,须在下月向上级管理机构申报税款预算,由上级拨款后再行纳税,延迟了税款入库时间。

(五)税务稽查难度大。有的报账制企业以通过局域网交流、传递数据为由,不配合税务人员检查账簿。有的报账制企业由上级管理机构保存财务原始凭证、账簿等会计资料 ,税务机关难以在当地取得相关的、足够的原始依据,税务稽查难度较大。

三、进一步做好报账制企业税收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要把报账制企业纳入重点税源监控体系,加强与工商、房产、国土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并积极协同上级税务机关进行检查,促使报账制企业足额纳税,避免税款的延缓缴纳或漏征。

(二)针对个人所得税的突出问题:1、开展报账制企业财务人员个人所得税扣缴专题培训班。了解各企业在个人所得税扣缴方面的问题,并认真加以解决。通过有针对性地政策讲解,辅导企业逐步规范工资发放形式和次数,减少发放的随意性,促使各企业合理规范申报、依法纳税。同时,税收管理员在日常管理中加强政策宣传辅导,取得各企业的理解和支持,辅导其依法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财务核算水平和依法纳税意识,促进良好税收秩序的形成。2、加强对高收入行业个人所得税的重点管理。税务机关应继续对高收入行业和高收入个人进行重点监管,在自行申报、建立档案、税法宣传、代扣代缴、专项检查、专案稽查等各个征管环节中,要根据不同高收入行业和个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订不同的管理办法。同时,每年开展的专项检查也要继续把高收入行业和高收入个人列为重点对象,对从专项检查和其他渠道发现的偷逃个人所得税以及其他违反个人所得税法的案件,要严厉查处并给予曝光。3、完善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系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发应用软件,使明细申报系统与企业工资系统联网、兼容,从而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其依法代扣代缴的积极性,提高纳税效率,减少纳税成本,便于税务机关对个人收入的监控。

(三)加强税法宣传和税收政策辅导。尽管企业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具有较丰富的税法知识和较强的纳税意识,但在一些政策变化快的小税种上,如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仍需要进行税法知识的补充和纳税意识的提高。在日管中,税收管理员要及时将小税种税收政策的变化要点传达给企业,并做好解释、辅导工作,以保证小税种的应收尽收。

篇7

关键词:铁路运输企业;税务筹划;税负水平;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8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8-0094-03

前言

铁路运输企业是国家的纳税大户,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几年来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实施了大规模的铁路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建设,铁路的运输能力、装备技术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可以说,铁路运输企业的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上。铁路运输企业先进的运力装备需要先进的管理手段与之相适应,为促进铁路运输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税收筹划工作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税收筹划又称“合理避税”,指纳税人以合法的手段和方式来达到减少缴纳税款的经济行为,即纳税人通过筹资、投资、收入分配、组织形式、经营目的的事先安排、选择和筹划,在合法的前提下,以税收负担最小化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合理避税与偷税漏税逃税具有本质的区别,最大的区别之处在于合理避税是合法行为,而偷逃骗税是违法行为,应受到税收法律和刑法的严厉处罚。进行税务筹划,是以现行税收法律法规为依据,在熟悉税法规定的前提下,利用税制构成要素中的税负弹性进行税务筹划,选择最优的纳税方案。

一、目前铁路运输企业在纳税筹划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税收筹划工作整体上力量较弱

税收筹划工作是一项经验性、知识性、灵活性高度集中的工作,需要经验丰富、知识面广、富有钻研精神的人员来完成,长期以来此项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铁路运输企业尤其是广大运输站段还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并进行必要的培训。

(二)分包合同较多,增加了较重的税负,也增加了税务风险

表现在铁路多经企业与运输主要之间的工程结算方面:由于多经企业大多需要运输主要承担主体工程部分,尤其是专业性较强的信号、通信设备、线路大修、中修、内燃机车中修等诸多方面,多经企业对运输主业的依赖性较强,必须通过签订较多的分包合同来完成主要工作量,增加了印花税负担(因为印花税是行为税种,只要签订合同就要缴纳印花税)。同时,为降低劳务分包所占总分包的比例或劳务分包方无法提供有效票据,采取支付工资的方式支付劳务费,这样会增加代扣个人所得税产生逃税的风险,甚至会被劳动保障部门要求补缴劳动保险费等。

目前,已经投入运营的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公司在这方面尤为突出。由于全部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在管理形式上全部使用委托铁路局代为维修的方式,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公司需要与所在铁路局签订委托维修合同,而铁路局又要就工务、电务、供电和电力线路、车站发送旅客、客票收入、通信等业务与所在的工务段、电务段、供电段、直属站车务段、通信段等签订分包合同,因此,单就印花税一项就需要重复三次交纳,因为印花税是行为税,只要签订合同,不管是主合同还是分包合同,均要交纳,无形中加重了税收负担。

(三)税收政策应用方面尚未展现出应有的灵活性

表现在政策运用上,如个人所得税方面,不够灵活,经常在此方面引起税收征纳双方无何止的纠纷。

(四)税收筹划工作中困难较多

突出表现在铁路点多线长,所跨地域广,各地税务机关的执法理念、执法水平、职业修养、道德素质有很大的差异,加上地域的限制,各地运输企业的财务税务人员的水平也参差不齐,再加上各单位负责人的重视水平不同,给税收筹划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带来诸多困难。

二、现行税制下铁路运输企业可以重点进行税务筹划的环节

(一)资金筹集环节的税收筹划

主要表现在客运专线(高速铁路)的建设融资方面,发行债券是企业筹资的重要形式,也是目前铁道部采取的主要方式。根据税法规定,债券的利息可以税前列支,企业可以获得所得税收益。企业的债券的付息方式可以分为定期和分期两种,可以在债券有效期内享受债券所得税收益,且不必付息,一举两得。同时开展组合筹资方式,在确保经济效益的前提下,确定一个能达到节税目的的筹资组合。

(二)投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一是研发支出筹划,可以享受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优惠。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支出,未形成无形资产的计入当期损益,再按照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根据国税函[2009]98号文件规定,对于企业由于技术开发加计扣除部分形成企业年度亏损部分作为纳税调减项目处理。二是投资行业的选择,要用足我国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合理筹划。三是投资地点的选择,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在中西部、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等的税收政策,灵活运用。

(三)会计核算环节的税收筹划

如存货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计提、费用分摊方法的选择等方面,铁路运输企业都有很多可以筹划的领域。特别是客专公司,由于建设期计列了巨大的长期待摊费用,在投入运营后在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方面可以做出很好的筹划方案,达到节税目的。

三、税收筹划工作的实例分析

(一)选择业务模式对税收筹划工作的影响

各单位要充分结合实际,选取最适应自身单位实际的业务模式。例如,某高速铁路公司要租赁一台工务维修设备,租金总额900万元,五年后收回设备价值100万元,租金于每年年初等额付款。A设备成本600万元,运输成本50万元,其他成本50万元。假定租赁此设备后由于实现了机械化、专业化维修,每年可以节约1 000万元的成本支出,此项支出节约的支出可以设定为收入,假定出租公司从事的租赁业务是经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批准(是否经批准涉及租金收入是缴纳增值税还是营业税),增值税税率为17%,运费可抵扣税率为7%,营业税率为5%,城建税税率为7%,教育附加为3%,购销合同印花税率0.03%,融资租赁合同印花税率0.05%,经营租赁合同印花税率0.1%,企业所得税率25%。计算过程见表1。 能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融资租赁(不转移所有权)的模式下,所获得的利润最高,但税负最重。通过经营租赁方式获得的利润最低,但税负最低。

(二)货币时间价值对税收筹划的影响

货币的时间价值是税收筹划时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例如,某供电段购置一项目变电设备需需投资100万元,项目的寿命期为5年,第一年可获得息税前利润500万元,以后每年增加4万元,企业所得税率为25%。项目所需资金有80%通过银行借款取得,借款年利率为10%,有以下三种方式可供选择。

方案一:复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具体情况如表2,计算过程见表2所示。

方案二:每年以复利年金方式偿还,计算过程见表3。

方案三:每年等额还本,并且每年支付剩余借款的利息的具体情况如表4,计算过程见表4。

上述3种计算方案的测算结果,方案三(经营租赁方式下)5年实现利润266万元,而纳税总额为66.5万元。在融资租赁方式下(所有权不转移),实现利润241.14万元,而纳税总额为60.29万元,是3种计算方案下税负最轻的。

(三)对税收筹划的影响分析

上述的两个范例的计算结果基本相同,在利润最高的情况下,税负也最高。因此,企业在决策时应注意做好筹划,是追求利润最高还是追求税负最低,二者不可兼得。笔者认为,税负比利润更重要,企业在决策时要将税负负担作为主要因素考虑,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对于企业来说,税负是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出,而实现的利润并未全部取得资金流,而资金流是企业的血液,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往往比利润指标更重要。

二是税负自身的特征决定的。税收具有强制性、固定性的特点,是实时的、强制性的、由纳税人无偿承担的现时义务,如果履行义务不及时,会受到税法的惩罚,重者还会承担刑事责任,对单位和个人均是重大的损失。

三是税收筹划的目的决定。企业税收筹划的目的是取得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不能仅把目光锁定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时点或是单位某一项发展指标上(如利润指标、财务比率等),而应根据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去选择有助于企业发展、能增加企业整体利益的方案,甚至有时还得为企业的整体、长远发展战略让路。从更大的范围来看,如果方案的资本收益率最高,但纳税金额也最高,那么这个方案是否是最优方案,需要单位认真加以选择,确保以最小的代价换得最大的收益。再者要从单位战略发展的角度,有的税收筹划方案可能会使纳税人一某一时期内税负最低,但却不利于其长远的发展。因此,在进行筹划时,不能仅把眼光局限在某一时期纳税最少的方案上,而是要站在企业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去选择有助于企业发展,能增加企业整体收益的税收筹划方案。

四、铁路运输企业做好税务筹划工作应注重解决的问题

(一)不断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税务工作者的整体素质

税收筹划能否实现其目标,关键在于:一是能否找出现行税制中存在的筹划空间,提供给单位做出合理的决策;二是能否有效利用这些筹划以实现税后利益最大化,;三是税收筹划提供的纳税方案能否获得税务机关的认可。由于我国的税收征管法赋予税务机关太多的自由裁量权,而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受各地税务机关的执法理念、执法水平、执法人员的职务素质、执法人员的道德等各方面的制约,给企业税收筹划带来了较多的问题。要做到以上三点,税收筹划者必须熟悉现行税制、充分了解纳税人涉税经济行为,对各项税收政策应用所产生的税收收益有正确的评估,以及对筹划中提供的纳税模式的运行效率及其被税务机关认可的程度,要有准确的把握。这一切都要求税收筹划工作者需要较高的业务素质、较强的分析能力、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可以说,税收筹划工作是体现了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和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二)重视事前税务筹划,周密准备

税务筹划是一种超前,由于企业是在发生交易、获取利益后才发生纳税义务,这在客观上为企业提供了事先做出税收筹划的可能。企业要在经济活动发生前,针对自身的利益目标,在税收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安排、调整自己的经济事务,选择最佳纳税方案,减少或尽量避免引起税务纠纷的因素发生。如果经济活动已经发生,那么就产生了既定的纳税义务,必须严格依法纳税,没有税收筹划的余地了,此时再试图减少纳税义务则将成为违法行为。

(三)建立与税务机关沟通的长效机制,取得税务机关的理解与支持

如前文所述,由于特殊的执法环境决定,铁路运输企业各单位在铁道部的指导下下,要建立与税务机关沟通的长效机制,定期汇报,随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取得税务机关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是对税法没有明文规定或是规定不够具体的地方。由于铁路运输企业作为特殊的行业部门,长期以来和地方税务机关业务联系不多,必须做好与当地税务部门的沟通工作,了解在实务中主管税务机关征管的特点和具体工作要求,了解和把握税收筹划方案是否违法的界限,以主动适应主管税务机关的管理特点和工作风格,使税收筹划工作利益考虑纳税筹划的必要性,注意成本与效益配比,不适宜筹划的项目不必刻意,否则不但不会增加企业效益反而会给企业经营带来巨大的麻烦。企业在纳税筹划过程中要注意国家的税收政策变化,不断规范企业自身的行为,健全会计制度,使纳税筹划合理合法同时要提高风险意识。

参考文献:

[1] 项金燕.对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税收筹划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0,(9):223-223.

篇8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细胞因子;IL-8;TNF-α;IL-10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s of benazepril on the level of cytokines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WANG Ren-zhong,Shandong Liangshan People’s Hospital,Liangshan 2726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ncentration of plasma cytokine IL-8,TNF-αand IL-10 inessential hypertension(EH)patients and observe on the effects of Benazepril on the level of cytokines in Patients with EH.Methods In our study,plasma cytokine was measured byELISA in 52 EH patients and 30 controls.Results Plasma level of IL-8 and TNF-α in EH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Essential hypertension;Cytokine;IL-8;TNF-α;IL-10

原发性高血压(EH)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亦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疾病以及其他许多血管性疾病发生的最危险因素,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故对患者高血压的有效控制和积极的治疗,对上述疾病的一级预防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目前,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仍在不断探索中,除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精神社会心理压力以及神经内分泌机制外,近年来发现免疫炎症反应是高血压发病的另一个重要机制[1]。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是重要的炎症细胞因子,参与调节机体的各种免疫和炎症反应,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因此,抑制免疫炎症反应是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重要治疗目标。贝那普利(洛丁新,北京诺华公司)是第三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主要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病和慢性心衰的治疗。本研究旨在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细胞因子的变化及苯那普利对其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52例,男29例,女23例,年龄48~75岁,平均(58.3±11.6)岁。所有病例均符合1999年WHO/ISH诊断标准。健康对照组3O例,为健康体检者,年龄和性别与高血压组无统计学差异。所有研究对象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急症、心瓣膜病、冠心病、糖尿病、心力衰竭、肝肾功能不全、脑血管病。

1.2 服药方法 治疗组患者服用苯那普利治疗,每天5 mg,共服药6个月。若1周后血压控制不满意(>140/90 mm Hg)者,逐周增加剂量,最大达每天10 mg。定期监测血压,采用水银血压计测量坐位右上肢血压,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用药期间不服用其它降压药物。

1.3 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测定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于服药前抽取空腹静脉血,服药后6个月再次抽取空腹静脉血,离后心后取血清置于-70℃冰箱保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IL-8、TNF-α和IL-10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森雄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SSPS 12.0软件统计分析,组间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 5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2.2 贝那普利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 贝那普利治疗后患者血清IL-8、TNF-α水平明显下降(P

3 讨论

细胞因子是一种由造血、免疫系统或炎症反应中的活化细胞产生的,能调节细胞分化增殖和诱导细胞发挥功能的多肽、蛋白质或糖蛋白。细胞因子也是体内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主要介质,在机体的免疫应答、炎症反应、造血功能,乃至胚胎发生、生长发育等各个方面都起着关键的作用。细胞因子的产生和相互作用对机体防御疾病和维持生理恒定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细胞因子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的密切关系[1-2]。

IL-8是由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的一种重要的趋化因子,不能被血清灭活,因而能在局部累积发挥持续作用 。它的生物活性与炎症关系密切,在病理情况下IL-8可以诱导激活趋化中性粒细胞聚集,可以趋化并激活中性粒细胞,促进中性粒细胞的溶酶体酶活化和吞噬。粘附于心肌细胞表面,产生直接细胞毒性作用,损伤心肌细胞 。本文研究表明,血清IL-8水平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现显著升高,而抗炎治疗后患者血清水平明显降低,说明IL-8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TNF-α是重要的炎症促进因子,既参与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又可激活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能释放许多血管活性物质如血栓素A2(TXA2)、前列腺素E2(PGE2)和肽类白三烯等。白细胞激活时产生的氧自由基可直接使平滑肌收缩或间接使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失活和减少PGE2释放,进而影响血管张力,导致血压增高。另外,激活的白细胞还能启动血小板的聚积,形成血栓,增加微循环阻力,TNF-α可从多种途径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使平滑肌细胞内的Ca2+呈快速的升高,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3]。本研究表明,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升高,而在进行治疗后出现明显下降,表明TNF-α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IL-10是细胞因子网络中为数不多的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的主要功能是限制和终止炎症,能够抑制T细胞增殖分化,抑制单核/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生物学活性,抑制Thl型细胞产生正性调节因子如IL-2,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多种炎症因子,调节和控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损伤,发挥对血管内皮和心脏的保护作用。本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血清IL-10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可能与高血压患者免疫功能紊乱,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衡,Th减少,T8增多,Th/Ts比值增大有关 。IL-10由Th2细胞、B细胞、单核细胞等产生,同时又可抑制由T细胞亚群产生的细胞因子,因而高血压的IL-10减少与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相关[3]。

综上所述,免疫炎症反应是高血压的重要发病机制,其中IL-8、TNF-α和IL-10是体内重要的炎症细胞因子,参与原发性高血压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它们可通过直接的细胞毒作用,破坏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导致内皮功能障碍;激活炎症细胞,促进其它炎性介质的释放,产生大量氧自由基,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激活血小板促进血小板聚集,导致血栓形成;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增生,引起动脉内膜增厚,导致血管重构阻力的增加。使血压增高;产生ET等血管收缩因子,从而加重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本研究发现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存在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苯那普利在有效降压的同时,可调节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免疫紊乱,是具有良好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理想降压药物。

参考文献

[1] Cymeys M,Chyrek R,Bogdanski P,et al.Evaluation of acutephase proteins in hypertensive and obese patients.Pol Mukeriusz Lek,2003,15(88):352-355.

篇9

【关键词】医院;基建;并账;财税

一、基建账单独核算的必要性

在现实工作中,大多数基建项目往往是跨越多个会计年度,投资金额大,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的经济业务比较复杂,涉及的会计业务较多。医院基建账基本上是按照1995年国家出台的《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以及《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编制报表,基建账上的资产负债信息并没有计入单位大帐,因此医院大帐无法准确反映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的全部实际价值。

按照财务部和卫生部的要求,新修订的《医院财务制度》自2011年7月1日起在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国施行。同时,1998年11月17日财政部、卫生部印发的《医院会计制度》(财会字[1998]58号)同时废止。新《医院会计制度》依据部门预算管理的需要,为了反映预算资金的全貌,将基建会计和医院会计并轨整合,将基建会计支出纳入医院预算统一管理。同时,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中增设了基建相关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将基建会计和医院会计并轨,目的是进一步增强医院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将基建账并入到单位大账中以及在账务处理过程中应注意财税问题。

二、基建财务账并账要点

1.基建资金来源的处理要点

基建财务账的核算过程可以说就是医院基建项目形成过程的会计信息化。由于医院基建项目投资规模较大,无法完全通过自筹资金完成项目的整个建设过程,往往需要通过多种途径筹集建设资金,常见的筹集资金的方式有基建拨款,基建借款以及单位自筹资金等。

(1)基建拨款

基建拨款主要是指建设单位取得的同级财政拨款,对于这部分资金来源要区分是财政补助结转还是结余,分别计入不同的会计科目。如果是属于同级财政补助结转部分应转入单位大账财政补助结转-基建并账;属于同级财政补助结余部分转入单位账财政补助结余-基建并账。

(2)基建借款

基建借款首先需要依据签订的借款的期限,看是长期借款还是短期借款,对于基建借款的本金和利息要分别并入单位财务大帐中。对于借款期限在一年以内的要并入单位大帐的短期借款科目中;对于借款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要并入单位大帐的长期借款科目中,同时备注为“基建并账”以方便日后查账和审计的需要。

对于借款利息依据《医院财务制度》以及财务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医院为建筑工程借入的专门长期借款的利息,属于工程项目建设期间发生的利息,应予以资本化计入工程成本;为属于工程项目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应予费用化计入管理费用会计科目中。

(3)单位自筹资金

对于单位自筹取得的建设资金,当资金从单位大账上转到基建账,在未结算前,应先在单位大账上挂账,基建账上同时挂与单位大帐的往来款,在基建并账时应先进行内部往来业务的调整并进行抵销处理,以免虚增资产负债金额。

2.基建并账时间的选择

基建并账主要涉及两个时点,一是医院开始执行新医院会计制度时基建项目初始金额的确定,这要求相关财务人员依据原账编制2011年6月30日或是2011年12月31日的科目余额表,将基建账数据并入新账科目;二是以后每月基建账相关科目的本期累计发生额要并入单位大账相关的科目发生额。

三、基建财税相关问题

1.建筑业发票审核要点

营业税纳税地点对发票的影响

基建项目投资期较长,投资金额大,一般都是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择优选取承包单位,这样既有可能是本地建筑企业也有可能是外地的建筑企业最终中标,如果是外地建筑企业的话,对于对方提供的建筑业发票,作为基建财务人员审核的要点主要是:按照我国营业税相关法律法律的规定,建筑业劳务的纳税地点是劳务发生地,那么作为入账依据的建筑业发票必须是本地税务机关开具的,而不能是承包单位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开具的。对于提供的发票还要在相关税务机关的查询网站上,以便查验查询发票的真伪,在查询的过程中要仔细核对发票抬头和发票上的开票单位和网上查询的以及工程合同对方单位三方是否相否,以确保作为入账依据的发票的真实性,有效性。

2.印花税

印花税是以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应税凭证的行为为征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其纳税人是指国内各类企业、事业、机关、团体、部队以及中外合资企业、合作企业、外资企业,外国公司和其他经济组织及其在华机构等单位和个人。在印花税税收优惠条例中,医院并不属于印花税免税单位,因此对于医院签订的各种应纳印花税合同等都应该缴纳印花税。但由于因为印花税属于小税种,往往被大家忽视,造成漏缴行为,依据税法的规定,“在应税凭证上未贴或是少贴印花税票,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和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罚款。基建财务人员应对基建项目相关的所有合同进行归集整理,建立合同台账,以便于查询和缴纳印花税票,以避免因漏缴印花税遭到税务机关处罚。

3.工程款支付审核

基建会计应依据工程合同内容结合工程质量报告,合理安排资金流转,构建工程价款支付控制体系,严格按工程进度及事先约定支付工程价款。建设单位在支付款项时应明确审批权限、会计核算程序以及支付方式。对于因工程变更造成价款支付方式、支付金额发生变动的,相关部门和人员需提交完整的书面文件和资料,在按规定程序完成审核报批后方可支付价款。同时要保证留足一定比例的质量保证金以及当地财政审计部门要求待结算价款。

除了合同内的价款外,基建项目大多有不少的现场签证,出现现场鉴证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图纸设计部规范,现场情况有所变化等,现场签证的金额的多少,会最终影响交付使用资产价值的大小,因此对于这部分,基建财务人员应严格把关,对于现场签证必须经施工单位、监理、设计单位,单位基建科等共同签字并盖章方有效,且必须是书面形式,手续要齐全,其中预算包含的项目不得签证。签证单也应有统一格式,由建设单位统一收发,并形成文字签收记录。所有签证单均要按时间序分类编号。签证要一式数份,各方各执一份,为结算提供真实可靠的凭据,避免自行修改现象的发生。基建财务人员应见到规范有效的现场签证才予以支付款项。

4.结合医院特点建立会计科目

(1)依据《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以及《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基建项目应开设基建专户,设立基建账,进行基建项目核算,同时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还应合理设置项目的成本核算的对象,细化核算,完善会计科目、报表体系。如:建设项目通过单项工程按照住院楼、医技楼、门诊楼、行政楼等分别进行明细核算,并通过单位工程按人防工程、消防工程、暖通工程、土建工程、排水工程等进行细化核算。

(2)待摊投资科目

待摊投资科目的运用是基建财务管理中较为重要的环节。这个科目主要核算的是建设单位按照批准的建设内容所发生的应分摊计入交付使用资产价值的各项费用支出。基建项目的每一笔支出都必需如实的在基建账户明细科目上反映,其目的是进行基建项目成本细化核算,保证基建资金专款专用。其中建设单位管理费以项目投资总概算为计算基数,实行总额控制,分年度据实列支,其中业务招待费不超过管理费总额的10%。土地征用、开发及迁移补偿费应单独列示,在有关房屋、建筑物交付使用时,直接分配计入其交付使用资产价值,而不能随其他待摊投资支出对各项交付使用资产进行分配。

大多基建项目设从立项至竣工及工程保修期满,往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每一个建设环节都离不开资金的流转,这就要求财务监督必须贯穿于基建项目建设的始终。作为一名合格的基建财务人员要有宏观把控能力,在投资总概算一定的情况下,要合理安排资金的使用,使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时要做好财务监督和成本核算工作,全过程的参与基建项目,为降低基建工程造价,完善基建成本核算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篇10

一、股权转让的必要性分析

(一)、是平衡各股东利益、解决各股东矛盾的需要。大股东的出资多,承担的风险大,根据资本多数决的原则,公司股东会的决议通常反映并代表着大股东的意志和利益,公司董事会也为大股东所控制,按大股东的要求和愿望行事,小股东的地位越来越弱化,为平衡各方矛盾,通过股权转让为体现公司的民主与公平,就赋予股东相应的股权转让机制,以回应大股东可能发生的滥权或对其产生侵害行为。

(二)、优化公司经营管理的需要。公司成立的目的是盈利,公司通过股权转让,赋予股东退出进入机制,优化股东,更有利于提高公司决策的正确性、准确性,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三)、是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需要。股权作为一种独立权利,是投资人基于出资行为而产生。股东通过投资而追求利益最大化,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实现才是股权的最终目的和最为核心的东西,股权是资本化的权利。对股东而言,转让股权如能获得比继续持股获得更多的利益,法律就应当尊重这种“经济人”的理性选择。因股权的权利独立性,转让并不对公司资产产生影响,股权的流转反而有利于公司自身的资本稳定。

二、股权转让方式分析

股权转让是指公司股东依法将自己的股权让渡给他人,使他人成为公司股东的民事法律行为。股权在本质上是股东对公司及其事务的控制权或者支配权,是股东基于出资而享有的法律地位和权利的总称,具体包括收益权、表决权、知情权以及其他权利。

公司股东股权转让的方式有两种:

1、股东将股权转让给其它公司股东,即公司内部的股权转让。可依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变更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及出资证明书等,因转让而产生相应法律效力。一旦股东之间发生权益之争,可以以此作为准据。

2、股东将股权转让给公司股东以外的其它投资者,即向公司外部的第三人转让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按公司章程规定,章程没有规定的,须依法定程序转让。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意见,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三、股权转让的风险分析

1、股权转让合同签订前程序性风险分析与防范

有限公司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合同的订立应遵守《公司法》程序上的要求。有限公司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如果不购买该转让的出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出资,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对该出资有优先购买权。未经上述程序而签订的股权转让合同会因程序的瑕疵被认定为无效或撤销。因此建议购买方在购买目标公司的股权时应当要求目标公司召开股东会,做出同意出让方股东出卖其股份的《股东会决议》。

2、股权转让合同签订后股东人数限制风险

股东转让其全部或部分出资后,公司的股东数额要符合《公司法》的要求。《公司法》规定有限公司股东人数为二个以上五十个以下,股份公司股东人数应为五人以上,即,有限公司股东人数不得突破二个的下限或五十个的上限,股份公司股东人数不得少于五个这是公司设立的条件,也应为公司存续的条件,股东转让股权不得导致股东人数出现违反法律规定的结果。

3、股权转让合同履行风险

股权转让合同的履行,转让方履行向受让方移交股权义务,而受让方则按照约定向转让方支付转让款的义务。根据《公司法》第三十六条和第一百四十五条的规定,将股权转让结果记载于股东名册、公司章程修改、变更工商登记等事项是公司的义务。在合同履行中可能面临目标公司怠于或拒绝履行义务使受让方不能正常取得股东身份或行使股东权利,同时目标公司的其他股东或董事也可能不尽配合、协助的义务。公司未及时履行义务的,受让人可以公司,公司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但公司没有义务去监督或判定转让合同约定的其他义务的履行情况。因此在签订股权转让合同前在对目标公司进行调查时受让方应与目标公司的其他股东以及董事、公司管理层进行较为充分的沟通,为自己行使股东权利做出一个前期的基础。

4、公司负债的风险分析与防范

在股权转让合同中,受让方最关心的应该是目标公司的净资产。若净资产少或无,负债多,因受让股权而对应的财产价值就少。

5、公司的法律风险分析与防范。

股东受让前,目标公司正在进行的诉讼的潜在赔偿,或因过去侵犯商标或专利权、劣质产品对客户造成伤害等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害赔偿,这些风险均会引起公司资产的相应变化,股东所持股份对应的财产价值变化。

因此,要注意到,股权的转移并不影响到债权人追索的对象,受让方在成为目标公司股东后,仍然需要清偿该债务,再根据股权转让合同向出让方追偿。

6、其他关于股权转让的法律强制性规定

股权转让合同签订不得违反法律、法规、政策或公司章程关于转让时

间、转让主体、受让主体的限制性规定。如:股份公司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三年内不得转让;公司董事、监事、经理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在任职期间内不得转让其持有的公司的股份;股东不得向公司自身转让股权,但《公司法》规定公司为减少注册资本而注销公司股份和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公司兼并除外。在股权转让活动中违反这些法律强制性规定,将会导致股权转让合同无效。 四、股权转让的税收风险分析

企业股权转让的纳税义务主要包括股权转让需要缴纳的印花税、转让所得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企业股权转让的纳税包括:

(一)、印花税

股权转让所立的书据属于印花税征税税目,即“产权转移书据”税目中“财产所有权”,按所载金额万分之五贴花。

(二)、个人所得税

1、适用税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第九项规定,财产转让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法人股东转让股权的,应按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纳税。

2、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财产转让所得按照一次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

就股权转让所得而言,其应纳税所得额=股权转让价-股权计税成本-与股权转让相关的印花税等税费。

3、税率。

个人所得税法第五条第五项规定,财产转让所得适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税率。

4、纳税义务人、扣缴义务人。

个人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对于股权转让来说,即以受让人为代征代扣的义务。

5、纳税申报。

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扣缴义务人在向个人支付应税款项时,应当依照税法规定代扣税款,按时缴库,并专项记载备查。同时,个人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扣缴义务人每月所扣的税款,应当在次月十五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

6、主管税务机关。

所得税以发生股权变更企业所在地地税机关为主管税务机关。

7、平价、低价转让的税收政策。

对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如平价和低价转让等)且无正当理由的,主管税务机关可参照每股净资产或个人股东享有的股权比例所对应的净资产份额核定。

(三)、企业所得税。

企业法人股东转让股权,按企业所得税缴纳申报。

1、收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三项规定,转让财产收入列入企业收入总额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企业转让股权取得的收入属于转让财产收入。

2、扣除。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就股权转让来说,股权计税成本及与股权转让相关的印花税等税费可以扣除。

3、应纳税所得额。

转让股权收入扣除为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后,为股权转让所得。

4、税率。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财税[2009]133号、财税[2011]4号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财税[2011]117号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5、税务处理

(1)、一般性税务处理:被收购方应确认股权转让所得或损失,收购方取得股权或资产的计税基础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

(2)、特殊性税务处理:如果购买企业购买的股权不低于被收购企业全部股权的75%,且收购企业在该股权收购发生时的股权支付金额(本企业或其控股企业的股权股份)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且同时符合特殊处理的其他条件,则股权交易中股权支付暂不确认有关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其非股权支付仍应在交易当期确认相应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并调整相应资产的计税基础。

五、股权转让操作实务

(一)、股权转让前的尽职调查。

尽职调查是受让股东进入成为公司前,深入了解目标公司经营状况、公司净资产、存在潜在法律风险的必要方式,调查的深度决定股权转让的主动权与成本。如审阅被收购公司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合同、章程,董事会、股东会决议等等必要的文件。审慎调查,明晰股权结构是为了在签订股权转让合同时,合同各方均符合主体资格。避免当合同签订后却发现签约的对象其实不拥有股权的现象发生。

(二)、资产评估。

聘请国家认可的资产评估所对被收购公司的资产及权益进行评估,出具评估报告,并将评估结果报国家有关资产评审机构批准确认。

(三)、确定股权转让总价款。

股权转让合同各方共同约定股权转让总价款。

(四)、出让方的保证。

(1)、其主体资格合法,有出让股权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2)、保证所有与本次转让股权有关的活动中所提及的文件均合法有效;

(3)、保证其转让的股权完整,未设定任何担保、抵押及其他第三方权益;

(4)、如股权转让合同中涉及土地使用权问题,出让方应当保证所拥有的土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均系经合法方式取得,并合法拥有,可以被依法自由转让;

(5)、出让方应向受让方保证除已列举的债务外,无任何其他负债;

(6)、保证因涉及股权交割日前的事实而产生的诉讼或仲裁结果由出让方承担。

(五)、股权转让合同受让方保证。

(1)、其主体资格合法,能独立承担受让股权所产生的合同义务或法律责任;

(2)、保证支付股权转让的资金来源合法,有充分的履约资金及资产承担转让价款。

(六)、确定转让条款。

股权转让合同各方协商一致,确定转让的条款,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1、出让方同意转让股权的同意函;

2、被收购公司的股东会一致同意转让股权的决议;

3、受让方同意受让股权的同意函;

4、评估结果已获资产评审中心批准确认;

5、出让方向

受让方提供关于股权转让的全部文件资料、法律文件、帐目及其他必要文件材料; 6、有关合同报相关的审批机构批准。

7、确定股权转让的数量(股比)及交割日。

8、确定股权转让的价值。

9、设定付款方式与时间。

10、确定因涉及股权转让过程中产生的税费及其他费用的承担。

11、确定违约责任。

12、设定不可抗力条款。

13、设定有关合同终止、保密、法律适用、争议解决等其他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