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法治教育范文

时间:2023-09-08 17:29: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普及法治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普及法治教育

篇1

一、新世纪初期的我国高校法律教育

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自觉维护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正确行使法律所赋予的民利,自觉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知法、守法、用法,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作为德育目标的具体要求。宪法修正案郑重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些都为加强我国高校法律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重要的政策理论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我国必将更加紧密地参与全球经济、政治、文化格局的关系重构,这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新世纪初期以来,各高校为社会建设输送了大量人才,但是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法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断裂的状况,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实际效果。法律教育尚未深入到法律的道德层面,法律所蕴涵的道德价值尚未沁入主体的内心世界,引导大学生从价值观上给予法治以道德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仍是艰巨的任务。

一是对法律教育重视不够。近年来,法律教育的地位虽有改善,但教育成效离预期目标仍有不小差距,反映出主管部门和办学主体对法律教育投入不足、关注不够。依法治校流于形式、忽视师生个性需求、淡漠主体权益和诉求程序等问题依然存在,对教育和管理的被动接受成为主体权利意识养成的现实障碍。

二是法律教育功能发挥欠缺。校园文化对丰富学生素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各高校非常注重发挥其育人功能。但在加强学生人文和科学素质教育的同时,却忽视了通过各类活动开展法律教育,弱化了法律文化在学生素质培养中的潜在功能。

三是法律教学弊端比较明显。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内容包含了各类部门法和程序法,教材容量过大,教学课时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师简单罗列要点,无暇结合实例深入剖析;学生质疑精神不足,无法形成合理的法律知识结构;学校考核方式单一,缺少法律实务科目训练。因此,高校法律教育要着重培育学生优良的法律品格,让法律教育成为其内在需要。只有满足主体的内心需求,教育的目标才能达成。

二、高校法律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通过法律教育提高学生道德水准

德治与法治密不可分,道德教育重在净化人的心灵,法律教育重在规范人的行为。提升大学生的品格与品质,应从思想和行为两方面塑造,通过法律教育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俞吾金教授认为,“必须在造就法权人格的同时造就道德实践主体,才能保持文化精神在生态上的平衡。”[2]我国宪法、高等教育法等包含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要求,将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相衔接。如法律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大学生就要自觉养成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良好道德习惯。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当事人本着真诚协作的态度履行合同条款。诚实信用原则将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道德调节与法律调节有机联结,体现了社会责任,理应成为大学生人生观中高尚的道德品质。

(二)通过法律教育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热爱祖国为荣,增强民族自豪感,做忠实的爱国主义者和执着的公民社会主人,这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有保守国家秘密和依法纳税的义务等等。通过法律教育,弘扬宪法精神,使学生真正理解爱国主义的精髓。爱国主义体现了主体对国家的情感、对民族的责任、对社会的义务,人们通过身体力行将爱国主义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展现出来。高校通过组织学生观摩司法活动、开展法律服务、研讨法律规章,使他们了解我国的制度体系和国家结构,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学习动力和追求幸福生活的热情。

(三)通过法律教育引导学生价值追求

法律价值是法律的灵魂和存在根基,是法律得以充满生机活力的精神源泉。法律的一般目的价值包括正义、自由、秩序、公平、效率、权利、安全等,法律的最高目的价值是人的全面发展。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的诞生是对人的自由的充分肯定,它使每个人都享有充分的自由发展权利,而法律则是这种权利享有的保障,同时也是对人的自由发展的一种制约。[3](P406-408)法律教育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好作用,必须在日常教学中强化价值取向的引导,使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崇尚公平与正义、追求秩序与效率、向往平等与自由、维护权利与安全,进而影响社会整体的理念追求。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法律价值的追求是其自觉守法的内在动力,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对高校的和谐稳定、对法治社会的构建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通过法律教育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在格劳秀斯看来,权利是人所固有的道德品质。有法学家认为,权利是具有正当性根据的主体的利益以及为实现、支配、维护这些利益的保障手段。它包括道德权利和法律权利两大类型,通过法律的实施才能使法律权利成为实有权利。[4](P80)由于法律素养的欠缺,有不少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合法利益遭受侵害时,却不懂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有的甚至误用“对等侵害”的手段来回应,造成不少悲剧。教育学生正确处理纠纷、依法维权,关键是培养其法律精神,增强其法制观念。法律教育实践性强,可以通过现实案例剖析当事人的行为和观点,以护法用法的正面事例感染学生,以违法弃法的反面案例警示学生,使其加深对法律的信仰。

(五)通过法律教育丰富学生综合素养

法律是培养和传播社会主义道德的工具,它把道德的基本原则确认下来,使之具有法的属性。道德的生成和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法律环境,在法律实施过程中,通过保护合法行为,惩罚违法行为,打击犯罪活动,发挥道德教化的作用。大学生社会阅历浅、可塑性强,容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从侧面反映出学生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因为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苏力教授认为“21世纪初对法律人才的要求就不仅必须具有一般的法律知识,而且需要对社会、经济生活以及其他一些专业领域知识的基本了解。”通过法律教育,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得到全面培养,其自然禀赋得以均衡发挥,文化视野变得宽敞明亮,能够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明显提升。

三、加强法律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举措

(一)坚持法律教育观

法哲学认为,法律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法律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要有出色作为,就必须坚持法学理论的基本立场。马克思指出,科学的方法应该是从事物本身来探索、研究,这是因为在生动的思想世界的具体表现方面,例如,在法、国家、自然界、全部哲学方面……我们必须从对象的发展上研究对象本身,决不应该任意分割它们。[5](P10-11)我们应从法律教育自身发展出发,分析其特质、规律和运动方式。高校法律教育承担的责任,不仅在于推动法学研究,更在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人才。高校编撰法律教材要以法哲学观点为主线,遴选法学教师要注重其政治立场和政治素质,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认识法哲学与其他法学观点的区别,用法学理论武装学生头脑并指导具体实践。

(二)树立现代法律教育思想观念

切实转变法律教育观念,始终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把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教育学生贯穿于法律教育全过程,努力培育具备较高法律素质的社会公民。要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强化其权利义务意识,引导他们尊崇法律、信仰法律、守护法律,增强对法律条文和法律价值的理解,将法理论述化为精神追求。有学者研究表明,在推进法制建设的过程中,我国居民的法律权威意识和法律合理性意识都呈现出显著增强的趋势。[6]我们在梳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时,应结合学生个性特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把法律精神融入其中,促进法治与德治的协调发展,培养他们自由、平等、公平、公正的法律精神。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开展法律实践,使其能够深刻理解法律的本质作用和社会价值,自觉运用法律来规范行为,维护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合法权益。

(三)深化高校法律教育课程改革

法律教育是认同、接受、消化规范的教育,要增强教育效果,必须改革其课程。首先,优化法律教学内容。克服教学背离倾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提高授课效率,及时吸取新的理论成果,了解新的法律法规,注重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在对宪法、刑法和民法等一般性知识普及基础上,根据学校类别、专业特点等开设专题讲座。其次,创新法律教学形式。通过多元化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其科学精神和法律思维。利用各种资源、媒介、手段开展教学,活跃气氛,释疑解惑。鼓励学生依法维权,感知法律功能,培养法律情感,提高用法能力。再次,改革课程考核方法。在考查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着重考核其运用法律知识参与法律实践的情况。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增开司法实务课程,训练法律技能,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耶鲁大学法学院通过反思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发展出一套重视多学科理论交叉、重视公法研究、同时又回归法律现实操作的教学体系,使其摆脱了竞争劣势,最近10年连年排名全美法学院榜首。[7]这对我国法律教育有重要的启迪。

(四)加强法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水平决定着法律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成效,教师自身崇尚正义、信仰法律,才能以信念和行为影响学生。首先,强化教师的法律实践素质。法律教育是一项政治性、理论性、知识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型教育,要求教师有正规培训经历、具备法律理论素养、拥有司法实务经验。其次,提高教师的法律教学能力。高校要创造条件举办学术讲座、开展法学研讨、进行理论培训、安排技术训练,切实提高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教学的能力。再次,建立法律教育教师准入制度。高校应根据自身条件,通过专职与兼职、引进与外聘、专任教授与讲座教授相结合等形式,打造一支水平较高的法律教育师资群体,适当聘请德才兼备的长期从事司法实务的人员兼职授课和科研。建立严格的法律教育教师准入制度,进行必要的技能考核。

(五)营造高校法律教育文化氛围

篇2

关键词 民航职业教育专业性要求下 基础知识普及工作 专业性要求

一、基于民航职业教育专业性要求下的基础知识普及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中的意义

近几年来,民航专业教育下的基础知识普及工作专业性要求的不断加大使得我国的民航专业教育下的基础知识普及工作的专业性评估成为了整个民航产业所瞩目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影响民航专业教育下的基础知识普及工作专业性的最主要因素,则是民航职业教育专业性要求下的基础知识普及工作的是否到位。

二、职业教育中民航基础知识普及的若干办法

基于民航职业教育的基础知识普及工作中专业性的体现是有效缓解民航专业教育下的基础知识普及工作专业性要求过高而教育改革实效不足现象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主要通过可行性分析、专业性评估、理论性把握等方面对民航专业教育下的基础知识普及工作的专业性要求落实进度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以达到控制民航专业教育下的基础知识普及工作专业性能的目的。这就意味着,基于民航职业教育专业性要求下的基础知识普及工作的推行,对民航专业教育下的基础知识普及工作的建设乃至我国素质教育的构建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基于民航职业教育专业性要求下的基础知识普及工作确定教学措施后,必须对相关基础知识普及工作进行全方位的高效化转型,这不仅仅是民航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基本性需求,也是响应我国素质教育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要求。

1.教学方法的可行性评估

就我国目前现状来说,民航专业教育下的基础知识普及工作中的教学效率往往并不到位,相关教职人员的过于重视理论性而不重视时效性,且在基础知识普及工作中没有注意到将各个教学环节合理地搭配起来,直接导致了基础知识普及工作的效率低下和基础知识普及工作教学质量并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的现象频频发生,在专业性要求方面,从专业化教学方法的落成到民航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都没有进行可行性评估,进一步使得整个高效化转型形同虚设,从根本上让整个民航职业教育专业性要求下的基础知识普及工作流于形式,甚至影响到整个民航职业教育的实际效力。

2.凸显基础知识普及教学的基础性

基于民航职业教育专业性要求下的基础知识普及工作是一项极具基础性的教学工作,其所需规范化的内容由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与各个环节互相搭配而成,这就使得整个基于民航职业教育专业性要求下的基础知识普及工作对基础性的要求更加高了。尤其是在科教兴国这一伟大的战略目标不断得到落实的今天,素质教育的日渐成熟,更直接导致了基于民航职业教育专业性要求下的基础知识普及工作的迫切化、规模化。这就要求民航职业教育基础知识普及工作的相关教职人员必须对相关的基础知识普及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提效工作了,从教学方案的设定到教学工作的开展,都必须有明确的方向性举措,并将各阶段与各阶段、各环节与各环节合理、有效地搭配起来,充分体现基础知识普及工作的基础性。

3.对原有教学方法的取舍

一套教学方案的制定,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在教学工作提效的过程中,不能够盲目地舍弃原有的教学方法,应该就现今形式为基础,对原有教学方法的可行性、严谨性进行分析,再以分析结果为依据,对原有教学工作采取保留或摒除,这样既可以保证了教学方法的严谨可行,同时也大幅度地减少了基础知识普及工作过程中的精力投入,并充分响应了素质教育的迫切性需求,加快了整个教学开展的进度,减少产生因原有教学方法的完全摒除而造成学生对改革后教学方法的不适应现象。同时,在发现原有教学工作根本满足不了现今形式需求的时候,则还应细致化分析原有教学方法可借鉴的地方,在原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加以革新,充分保证整个民航职业教育工作的整体化运作。

4.教学工作开展后的缓冲期

在教学工作开展后,相关教职人员应根据教学的需求设定一个缓冲期:如上所述,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一个充分的过渡期让学生去适应,否则,则极有可能会引生学生对教学工作专业性的质疑,甚至让学生产生怨怼心理,直接影响了整个教学工作的成效。但在制定缓冲期的过程中,必须开展一系列的学生代表讨论会来达到相互映证的效果,同时相关教职人员应有一个坚定的目的性观念,在制定缓冲期后,应严格依照缓冲期的要求进行教学,并决不能随意更改缓冲期,充分保证整个教学工作开展的严谨性。在缓冲期间,相关教职人员则应覆盖性地宣传新教学方法的各项要点,通过多媒体、电脑网络、学校广播和开展相关宣传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充分认知到新型的教学方法要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保证新型教学办法的适用性,并从根本上让缓冲期的制定更具实效。

5.教学内容的实际化

某职业学校在开展民航基础知识普及的过程中,借助了多媒体设备,以幻灯片的形式播放了一系列的图片,同时播放了某部电影主角从购票到乘机的全过程,在吸引了学生眼球的同时,也打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并由教职人员复述如下:

①什么是电子客票?

电子机票是普通纸质机票的电子形式,电子票将票面信息存储在订座系统中,可以像纸票一样执行出票、作废、退票、换、改转签等操作。与传统纸质机票相比,电子客票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在于:

(1)可直接通过互联网在线支付票款,无需送票、取票。减少因送票、付款等带来的繁琐手续及额外费用。

(2)乘客只需要记住航班号和起飞时间,凭借有效身份证件就能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不存在丢失机票的问题。”无纸化”乘机,轻松环保,绿色健康。

②电子客票的报销及电子客票行程单?

(1)电子客票行程单全称为”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是由国家税务总局监制,与民航总局联合发文批准的记录电子客行程、运价信息的单据,用作旅客报销凭证,不作为通过机场安检以及登机的凭证。

(2)购买了电子客票的旅客凭电子客票行程单进行报销。电子客票行程单遗失不补,不能挂失。

(3)旅客可以在相关网站指定机场或者通过相关网站邮寄的方式领取。如果您要求邮寄,我们将在航班起飞当日或次日寄出行程单,通常在7—14个工作日内送达。如果您在航班起飞后7个工作日内仍未收到邮寄的行程单,请致电相关网站,我们会进行相关的处理。

(4)行程单的有效打印期限为:客票全部航段未使用并查验客票状态为“openforuse”状态,一年之内都可以打印,客票全段全部使用后7天内可以打印行程单。

③购买飞机票需要什么证件?

中国旅客购票,须提供本人居民身份证,并填写《旅客定座单》;外国游客,华侨,港,澳,台胞购票。须出示有效护照回乡证台胞证,居留证,旅行证或公安机关出示的其它有效身份证件,并填写《旅客定座单》。

参考文献:

篇3

日前,法国顶级香水及化妆品品牌娇兰与浦东四季酒店共同打造“法国娇兰御廷兰花·奢华四季酒店之旅”。活动当天,众多时尚、美妆界及SPA领域领军人物,与国内一线时尚媒体受邀出席。法国娇兰与浦东四季酒店联手独创FLARE SPA水疗中心为每一位客人量身定制了奢华的水疗体验。FLARE SPA水疗中心是目前首家四季酒店品牌与法国娇兰战略合作的SPA。在全新开幕的FLARE SPA水疗中心,受邀的客人们抢先体验并见证了新一代御廷兰花金兰乳霜及御庭兰花系列的极致功效。

此次御廷兰花·奢华四季之旅的温馨服务让客人在还未抵达酒店的那一刻就能深刻体验到。作为此次活动的赞助商BMW为客人们的旅途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舒适,拥有豪华配置的BMW 5系Li令客人们在惬意的环境下享有更完美体验,御廷兰花·奢华四季之旅就由此展开。四季酒店的个性化服务与娇兰在美疗产品上的丰富经验完美融合,给客人带来私密尊贵的极致体验。每间客人入住的房间都点缀着优雅绽放的兰花,华贵却不失生机,低调高雅的香气,迅速将人们引入这场私密体验之旅的氛围之中。在浦东四季酒店专员的引领下,嘉宾来到位于酒店41层的FLARE SPA水疗中心,24小时开放的健身房、可尽收都市璀璨美景的无边际泳池,极致奢华的定制规格,皇家级的贴身服务,奇迹体验就此展开,每一位客人的信息及细致要求都被清晰记录,本次活动还特别为女性宾客设立了魅力彩妆及美甲体验。

这并不是法国娇兰第一次与四季酒店合作,早在去年的金秋九月法国娇兰就于日内瓦四季酒店成功举办了“法国娇兰第三代御廷兰花乳霜之旅”。会现场,法国娇兰中国战略合作伙伴同时也身为中国云南天籽山自然保护区负责人的李旻果小姐与法国斯特拉斯堡兰花基础实验室的负责人,生药学教授Annelise Lobstein女士及法国娇兰研究中心的院长——FrédéricBonté先生为现场媒体及贵宾揭开了新一代御廷兰花系列产品的奥秘,从研究到悉心培育,直至法国娇兰御廷兰花的诞生,十余年的专注沉淀,是法国娇兰奢华卓越高贵的品牌特质。

本次于上海举办的御廷兰花·奢华四季酒店之旅可视为是日内瓦活动的延伸。明媚的清晨,法国娇兰御廷兰花金兰乳霜的,在优雅、舒缓及惬意的氛围中展开,小组形式的讲座与互动,直面回答嘉宾们对新一代御廷兰花的好奇。为契合活动健康养生的主题,法国娇兰联合上海浦东四季酒店特别为参加活动的贵宾们安排了阴阳调和养生食谱。

傍晚时分,FLARE泳池侧畔,阅尽浦江美景,在专业的健身导师引领下,通过些许暖身运动带领预订水疗服务的客人们进行筋络舒缓,打开毛孔,为体验御廷兰花极致全效经典面部护理做好铺垫;来到奢华私密的水疗房,在90分钟的面部护理中,专业美容师一丝不苟的法式按摩手法,配合御廷兰花系列产品的神奇效用,瞬时回复肌肤的青春娇美,肌肤重绽,宛若兰花般完美无瑕,这是身与心的升华与交融。让肌肤新生与感官愉悦的独特享受仅在这一刻由法国娇兰为您呈现,感受娇兰对美丽的热情与坚持。法国娇兰最用心的呵护,只为您最美丽的绽放……

篇4

1 引 言

义务教育是将我国巨大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方法。义务教育的成败已成为我国能否脱离发展陷阱的关键环节。目前,学者们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成本效益分析法、因素分析法、DEA指数法等。通过DEA方法,可以确定每个决策单元相对上期的效率以及规模收益情况,而且针对DEA无效的决策单元,可提供至DEA有效的投入目标水平。因此许多学者通过DEA方法对我国的财政支出进行了绩效评价并提出政策性意见。但大多数学者是从整体层面对我国政府的财政支出进行评价,具体应用于某一特定项目的政府财政支出还不是很多。本文主要运用DEA方法针对我国普通小学义务教育的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

2 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2.1 评价指标体系

普通小学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两个方面:财政资金的投入与产出。从财政资金的投入着手,将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分为事业性经费支出与基本建设支出。在事业性经费支出中,个人部分选取了工资福利支出和个人家庭补助支出中的助学金支出,公用部分支出选取了商品服务支出。在基本建设支出中,无论财政资金用于哪一方面,均属于对我国普通小学基本建设的服务,故将其总值作为投入指标。

普通小学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产出指标从基础教育设施层面、公众层面、业务优化层面来设定。在基础教育设施层面采用学校数作为产出指标,在公众层面采用毕业率、升学率、适龄人口入学比例作为产出指标,在业务优化层面采用专职教师与教职工数量的比例作为产出指标。在搜集数据时,由于天津市的数据缺失,本文仅对我国30个省市的普通小学义务教育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投入产出指标设计见表1。

2.2 DEA模型构建

DEA是评价经济系统生成前沿面有效性的非参数评价方法,多应用于多投入多产出的多目标决策单元的绩效评价。1984年R.D.Banker等人提出BC2模型,即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前提下研究生产部门之间的“技术有效”相对效率。本文即通过BC2模型对我国普通小学义务教育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

普通小学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可以看作是以财政投入为输入指标,普通小学义务教育产出为输出的n个决策单元DMUj(1≤j≤n),每个决策单元的输入向量为:

3 绩效评价结果及分析

借助Deap2.1软件得出2012年我国30个省市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以及规模报酬,见表2。

3.1 总体评价

表2显示,2012年我国30个省份的普通小学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综合技术效率水平较高,其均值为0.802。其中有九个省、两个自治区、两个直辖市的综合技术效率为1,分别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海南省、贵州省、甘肃省、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上海市和重庆市。这13个省份的投入产出的线性组合构成了技术效率前沿。同时,有10个省份普通小学义务教育财政支出既“技术非有效”又“规模非有效”,存在财政支出资金的低效率及支出规模的偏大。总体来看,各省份纯技术效率水平低于规模效率水平。可见纯技术效率水平不高是导致一些省份综合技术效率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

从规模报酬来看,除福建省规模报酬递增外,其他综合技术效率水平未达到1的省份均规模报酬递减。因此,福建省应当适当扩大其投入规模,而其他省份则应该在注重财政资金管理水平提高的同时,进一步缩小其对普通小学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的规模,以提高财政支出规模效率。

3.2 对西北五省的绩效评价

表2显示,2012年西北五省份中普通小学义务教育财政支出构成生产前沿面的是甘肃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而陕西省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综合技术效率较低,分别为0.639与0.378,青海省则居中,为0.999。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并非经济越发达其综合技术效率水平就会越高。

对于陕西省来说,其财政支出综合技术效率水平较低是纯技术效率0.646和非规模效率0.990共同导致的。综合DEA非有效出现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的现象,从投入冗余分析,工资福利支出X1,助学金支出X2,商品和服务支出X3,基本建设总支出X4,应该分别减少2418376元,301425元,653869元,276246元。从产出不足分析,在现有投入的基础上,适龄人口入学比例和专职教师比例可以分别提高4.3%,4.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也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综合DEA非有效造成其财政支出综合技术效率低下的原因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技术效率。从投入冗余分析,工资福利支出X1、助学金支出X2、商品和服务支出X3、基本建设支出总值X4,应当分别减少2408773元、41360元、525202元、304550元。如此,在现有投入的基础上,学校数Y1、毕业率Y3、升学率Y4、专职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Y5可以分别提高1309所、6.3%、1.2%、5.1%。

观察青海省的效率水平,造成其综合技术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0.999,而纯技术效率的水平为1,且青海省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因此,青海省应该减少对于普通小学义务教育的财政支出规模来达到DEA有效。

4 结 论

篇5

[关键词] 微信;PBL教学;八年制;普外科

[中图分类号] R-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2(a)-0114-04

Application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united WeChat group in clinical general surgical practice teaching for eight-year-program medical students

QIU Yuan1 LIU Minqiang1 ZHAO Chenhao2 GU Yingchao1 YANG Hua1 XIAO Weidong1

1.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Xinqiao Hospital,the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37,China;2.The Academic Affairs Office,Xinqiao Hospital,the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37,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icacy of apply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united WeChat group in clinical general surgical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s All the eight-year-program medical students in the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weredivided into the observe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wenty students of grade 2010 (the observe group) received PBL teaching united Wechat.Twenty students of grade 2008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normal PBL teaching.The total teaching time was 33 hours,which was from May 2015 to June 2015 (the control group:from May 2013 to June 2013).Students'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case analysis ability were surveyed.Student's t test and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were used in the statistical analyses. Results Test scores of the observe group are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 0.05).95% of the participantsin the control group found the method of PBL united Wechat can enhance the interest and approaches in learning; 90% of studentsin the control group think the PBL united Wechat is favourable to grasping the teaching contents. Conclusion After applying the PBL united Wechat,the efficacy of clinical surgical practice teaching was significantly promoted,including pre-class preparation,teachingmaterials and feedback, and increased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Key words] WeChat;PBL teaching;Eight-year-program;General surgery

“基于题的学习方式(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是目前我国医学教学方法改革方向之一[1-3]。PBL教学是以临床实践为出发点,强调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学习解决该问题的知识,并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我国,经过近30年的发展和完善,P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已经被广大医学教师所认同[4-6]。我院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作为医科大学附属医学院,在多门学科中已开展了PBL教学。但同国内兄弟单位一样,我们感到在PBL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矛盾:(1)学生的自主发挥会占用课堂大量时间,对教学进度影响大;(2)由于临床工作繁重,课前沟通不够充分,对教师的课前预见以及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新挑战;(3)课后缺少互动,对PBL的教学效果难以及时掌握。微信作为即时通讯应用程序,能够通过网络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还支持多人群聊。同时,微信还具有大量第三方专业类公众账号,每天向用户推送大量专科临床知识、经典(罕见)病例、各种临床手术图片[7]。因此,微信较传统通讯模式,如短信、邮件、QQ聊天等,更加简易化、现实化、紧密化[8]。根据以往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的经验,我们在八年制普外科PBL教学全程引入微信群辅助[9-11]。在PBL课堂教学前通过微信用大量问题以及临床资料“冲击”学生,PBL教学仍以面对面课堂讨论的形式出现。课后利用微信公众账号提供素材,加强互动。该方式解决了既往在PBL教学中存在问题,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20名,男16名,女4名,年龄21~24岁,均为高中毕业通过全国高考的提前批录取学员,已在本研究开始前4年半的时间内完成了医学基础课学习,进入学校附属医院进行临床课程学习。带教老师均有博士学位,且有丰富的临床工作及教学经验。将2015年5~6月在普通外科见习的20名临床八年制学生设为观察组,2013年5~6月在普通外科见习的20名临床八年制学生设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在年龄、知识结构、师资配置等方面均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微信群辅助下的PBL教学 在教务部门辅助下建立带教老师与学生微信群。由带教老师根据现有在院实际病例,PBL课堂教学前3天将病例中包括现病史、查体、检验结果,以及各类影像学资料(CT、B超、胃肠镜图片等)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分批次上传微信群。甚至经患者同意,利用微信短视频录制功能,将患者典型临床体征录制后分享到群内供学生观看、讨论。总结归纳出需要学习的“问题”。确定“问题”涵盖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以及治疗等多学科知识。由老师引导学生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初步讨论以及资料查阅的分工。同时规划PBL讨论范围以及就学生对PBL教学形式、内容范围等进行答疑。PBL教学仍以面对面方式进行,学生汇报针对前期提出“问题”的学习成果,老师作为主持人针对“问题”的难点和重点进行引导和点拨。当学生们在讨论中发现新的问题时,老师提出解决的可能办法,并指导学生利用文献检索工具查阅相关指南及进展。在教学后的互动环节,老师可将第三方公众账号推送的经典(罕见)病例、临床手机应用程序(手机App),检索文献网址乃至术中视频在微信群内共享,并解答学生疑问。

1.2.2 评价方法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综合评定,包括笔试部分(理论知识考核与病例分析考核),并制定教学方法的测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对该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以及该教学方法对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影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课题组成员共同讨论设计并经外科教研室相关专家审核认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掌握学习内容、扩宽学习渠道三方面作为本次教学评价标准,制作测评调查问卷发放学生,问卷分为好、较好、一般、差4个级别评分。实验组调查表在实习结束发放,学生以无记名方式填好后当场收回,发放问卷20份,回收有效问卷2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教学效果

实验组使用了微信群辅助下PBL教学的学生笔试成绩均在83分以上,83.0~85.4分3人,85.5~90.4分10人,90.5~95.4分5人,95.5分以上2人。平均分为(89.55±3.99)分。对照组单纯使用PBL教学考试成绩,78.0~80.4分2人,80.5~85.4分5人,85.5~90.4分9人,90.5~92.4分4人。平均(86.45±3.79)分。两组学生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微信群辅助下的PBL教学显示出良好的教学效果,表现为:在PBL课堂教学前,学生根据提供病例资料,能提出大量问题,主动到图书馆以及网上查阅资料;PBL课堂教学时讨论热烈,分工合作,对病例知识点分析较为深入;PBL课后能主动思考,就新进展及争议主动查阅文献,并将搜集到的经典病例、知识点总结、文献在微信群内分享。

2.2 教学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95%的学生认为微信群辅助下的PBL教学提高了学习兴趣,对PBL课堂讨论效果满意;90%的学生认为微信群辅助下的PBL教学促进教学内容的掌握;95%的学生认为该方法扩宽了学习的渠道。见表1。

表1 微信群辅助下的PBL教学效果调查[n(%)]

3 讨论

近几年,生命科学的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革新。随着医学知识更新的不断加速,对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成为当前医学教育关注的重点[12-14]。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填鸭式”教学极易导致学生缺乏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仅仅满足于获得好的“分数”。因此,高质量的临床教学,对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习惯将产生重要影响。我国医教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八年制医学教育立足于建立重基础、强素质、多实践以及多元开放的培养模式,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熟练的临床工作能力和独立的科研思维的“医教研”优秀人才。因而其对教师素质、教学内容和形式的要求有别于普通本科教育。

从2004年起,第三军医大学开始招收八年制学生,通过将原有五年制PBL教学经验引入八年制外科临床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均有较好的效果[15-16]。该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均有较好的效果[15]。但鉴于普外科临床教学中存在一些主、客观等条件的制约,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开展PBL教学法必须面对更高的要求[4,17-19]。(1)老师方面:普外科病种丰富,包括急腹症、胃肠道外科疾病、乳腺甲状腺外科疾病等,是一个急症、手术、营养支持、操作等^多的科室之一,其临床检查,疾病内容涉及多方面知识。同时临床繁杂往往使得临床带教老师难以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忽略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更难掌握学生课后学习效果如何;(2)学生方面: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自身素质较高,基础扎实,理解及接受能力强,学习积极性高,但同时存在重课本,轻实践,认为花时间查阅资料,准备PBL讨论材料是浪费时间,导致PBL讨论积极性不够高;(3)PBL教学准备方面:PBL在普外临床教学中需要临床病例和问题设计,临床病例要典型、全面,问题提出要辩证,逐步深入。同时,由于学科特点,还需要附有大量图片、影像资料等。在我国,这些都无现成材料可用。因此,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迫切需要我们探索出一种可以辅助PBL教学的工具,既方便老师开展PBL教学工作,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还能通过该工具及时掌控学生的学习情况。

利用手机黏着性,微信使用普及性、功能多样性的特点。将微信这种即时通讯工具引入PBL教学的全过程,可槠胀饪屏俅步萄提供一个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交互性很强的虚拟教学平台[8,20-22]。利用微信辅助PBL教学具有以下优点:

3.1 微信的辅助使课前准备更加充分

PBL的案例不是一个单纯的病例,而是一个关于患者的生动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既往开展PBL教学准备过程中,我们将提前准备好的病例、问题以及患者所有检验、检查结果以纸质版的形式,一次性全部下发到每位学生手中。忽略了学生根据患者病情以临床思维去制定诊疗计划能力的培养。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在微信群中患者现病史,根据学生“需要”,陆续上传患者检验、检查结果。以此方法来“吊胃口”。同时我们知道PBL教学问题的设置是整个教学环节的难点,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在学生向带教老师索要进一步检查结果的同时,带教老师就可适时地将PBL教学问题抛出。此类问题既要对当前要求学生掌握内容有足够的暗示,又要涵盖相关的纵向横向理论知识,如该患者转移性右下腹痛不明显,是否考虑异位急性阑尾炎?异位阑尾炎分哪些类型?需要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微信的辅助,使PBL课前准备突破了时空限制,既实现了PBL课前问题的引导性设置,又能及时掌控学生想法,使老师在下一阶段课堂PBL讨论中更加主动。

3.2 微信的辅助使教学资源更加丰富

我们利用微信的优势和特点,实时收集各类具有典型体征、并发症的患者资料,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共享到微信群,让学生能动态地了解疾病的发展,同时掌握该类疾病的诊治过程,并可将自己的观点,发表到微信群中。并且,我们在实践研究中发现,微信平台的信息共享和多元化的交流方式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不熟悉的疾病或临床学习期间遇到的各类问题,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查阅各种经典病案或研究进展,筛选出自己觉得有趣或者有用的图片、视频、帖子等,在短时间内将其反馈于微信群,以供大家学习。微信目前已开通大量第三方公众平台,此类平台将海量的相关知识整理后,推送给每一个关注该平台的用户。学生们将自己接收到的来自不同平台的推送,在群内共享,扩大了大家的知识面,同时也将知识点通过不同形式反复温习,很好地弥补了传统学习模式中所见病种少、接触患者少、学习时间短、学习内容多而杂的不足,将临床学习拓展到8 h之外。

3.3 微信的辅助使教学反馈更加有效

过去在常规的PBL课堂讨论后,未能建立一个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平台,无法及时掌握PBL教学效果,也无法了解学生对该门课程设置的意见。利用微信群在PBL课后复习环节与学生进行互动,一方面针对专业知识对学生进行答疑,另一方面能根据学生所提意见对教学设计及时调整,使PBL的教学更“接地气”。

总之,当今的临床医学教学正受到来自多方面的挑战,在教学实践中将微信群与PBL教学模式相结合,从课前准备、教学素材、教学反馈等各方面提升了教学效果,同时也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利用学生熟知的沟通模式,增加了亲和力、兴趣性,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利用微信群延伸了课堂教学,大大增加了教学的信息量。当然,不可否认,对于微信平台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有待在进一步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 袁修学,袁静萍.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8,21(21):58-59.

[2] 慕景强.PBL教学法在我国可行性的研究[J].医学教育,2003(6):37-41.

[3] 胡燕.医学教育中PBL教学模式应用的探讨[J].教育科学(全文版), 2016,1(5):218.

[4] 赵磊,刘春庆,刘建.PBL在普外科临床实习中应用的现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0):82-84.

[5] 陆媛,于德华,张斌,等.PBL教学模式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4(16):1880-1883.

[6] 杨立强,倪家骧,岳剑宁,等.浅析基于PBL教学模式下的临床医学教学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9):5768-5772.

[7] 李阳.微信公众平台的角色定位与功能调适[J].社会科学辑刊,2014(2):57-61.

[8] 纪家涛,蔡斌,韩庆奇,等.微信及结合案例教学法在泌尿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104-105.

[9] 侯倩.高校微信育人功能及平台建设[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11):137-138.

[10] 谢薇娜.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发挥育人功能的新载体[J].新闻世界, 2015(6):146-147.

[11] 朱婷婷,邵阳,赵强.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6):620-623.

[12] 韦旭斌,官兵,牛学琴,等.基于案例教学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 10(8):281-282.

[13] 陈伟,杜昌旺,王茂德.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培养神经外科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J].医药前沿,2016,6(17):320-321.

[14] 江崇明.谈医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J].中国科技投资,2013(28):453.

[15] 杜锡林,赵华栋,付强,等.PBL结合SP教学法在普外科八年制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 西北医学教育,2013, 21(2):327-329.

[16] 刘忠奎.临床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探索[J].生物技术世界,2016(2):220.

[17] 程琳,谢菲,刘彦国,等.“术前谈话”情景式教学对八年制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初步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6):3-4.

[18] 刘冰.医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的方法探究[J].速读旬刊,2016(7):371.

[19] 涂艳阳,赵佐庆,马如梦,等.PBL教学法在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8(6):160-161.

[20] 张庆华.微信技术在产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5):178-179.

[21] 董雁南,,曾妙,等.微信辅助教学模式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构建[J].中医教育, 2016,35(1):75-77.

篇6

目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相关法治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开设与法律相关的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对《学生手册》学习;3)开展法律知识竞赛;4)举办法律知识讲堂,如我校邀请王蕴采为我校师生带来的法律讲座等形式。但对于所开设的课程,法律知识较为陈旧,更新不够及时,难以与时俱进;对《学生手册》的学习而言,常常出现考后即忘得情况;对于法律知识竞赛,参与同学较少,积极性不高;对于法律讲座,受众面较窄,效果不够显著。

当今社会网络信息化技术突飞猛进,网络互动媒介已逐渐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交互媒介和展示窗口。高校“95后”大学毕业生在新媒体环境下担任“95后”大学生的辅导员,也成为了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形式。

根据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现实,截止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其中大学生成为比重最高的群体,所占比重超过27%;在互联网接入设备方面,手机接入85.8%,排名第一,2014年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而中国网民手机商务中,即时通信使用率超过90.6%。由此可见,以移动设备为终端的网络时代已来临,以移动设备为载体的新媒体也日益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其中大学生则是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的主要群体。如何利用新媒体潜移默化及密集灌输的特点,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也成为高等院校面临新的挑战。

综上所述,在依法治国的开端之年,如何结合95后大学生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对高等院校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网络新媒体这一点前沿阵地将会发挥举足轻重的的作用。同时,面对网络的普及及互联网的发展,将法治教育融入网络新媒体,无形当中也实现了对新媒体监管,从而进一步的给大学生正确的引导,有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系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二、当法治教育遇上新媒体

(一)当法治教育遇上新媒体的时效性

高校现有的法治教育相关教材更新不够及时,社会实际和理论存在脱节情况,无法将当今社会热点问题与法律法规很好的融合,教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基本法规的讲解,更多的是需要教师对热点问题的讲解。而新媒体的时效性是无可替代的,得以几乎无限制的接收来自全世界信息的时效性则有助于将信息及时推送给学生,让法治教育不在单纯的依靠教科书和课堂学习。当法治教育遇上新媒体的时效性,可将最新的法治理论成果及时在学生中普及,又能够将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法律问题及时给予反馈。当法治教育遇上新媒体,动态的校园法律服务成为了可能。

(二)当法治教育遇上新媒体的多元性

目前高校关于法治教育的课堂教学多以法律条文的讲解为主,?95后的大学生对知识的获取,目的性更强,除专业课外,更多的获取知识的动力来自于相关知识所能够反映出来的实用性,传统教学方法已形成固有模式,无法带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效低下。而据调查部分显示,大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远远高于在任何一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朋友圈点赞,刷微博已成为成为了大学生每天的“必修课”,这一行为已成为习惯,不需要监督、不需要督促。当法治教育遇上新媒体的多样性,多种形式法治信息的传播,提高了大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大学生在刷微博、点赞的同时无意识学习了法律知识,让法治教育以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融入他们的生活当中。

(三)当法治教育遇上新媒体的“三全”传播性

名师讲坛、名家讲座,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亚于一场演唱会。对于高校法治教育而言,邀请名师名家与学生交流,也成为法治教育的方式之一。但是一场成功讲座的举办,除了主讲人以外,对于人力物力的投入较大,面对庞大的在校师生,受众面有限。而当法治教育遇上新媒体的全域传播性性、全民传播性、全时传播性,引进律师、法官等具有法律实践经验的力量为同学们开展网络课堂教育成为了可能,这种教育方式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同一场讲座可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不同的新媒体平台,传播到世界的任何地方。

(四)当法治教育遇上新媒体的大环境

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极为重要,网络环境已在逐渐攻占了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环境。高校中的大学生,处于成长的阶段,具有创新精神的95后,思想观念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一个良好的环境导是实现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前提和保障。当法治教育遇上新媒体的大环境,良好环境的营造成为可能。同时,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也是需要受到相关法制法规的监管,当新媒体遇上法治教育,网络环境净化的进程将加快,网络环境净化的效果也将更为显著。

三、法治教育与新媒体完美邂逅

篇7

【关键词】公民意识养成;大学生法治意识教育;问题;基本原则;新路径

法治是人类文明前进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现代化社会的主要标志。而法治作为构建社会秩序的基本方式,其对提升国家治理能力,规范个人言行举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当中,人类运用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遵守和服从法律法规规定、社会基本秩序,不仅能有效地捍卫法律赋予自身的权利义务,还能避免其他违法之徒对自己的侵害。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初级阶段,受法治体系改革深化和多元化全球经济的影响,我国的大学生正面临着理想信念薄弱、法治意识淡薄的发展难题,严重限制了我国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教育逐渐成为我国大学课程的重要教育内容。

一、以公民意识养成为目标的大学生法治教育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基石

(一)公民意识的内涵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体对于自己的国家主人的地位、承担义务、享有权利的自觉意识。公民意识的养成从本质上讲就是个体对于公民角色的心理认同和理性自觉,这也是公民意识养成的核心所在。公民意识是西方政治学的核心概念,从西方公民意识的演变来看,公民意识受到了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两种哲学思想的影响。自由主义将抽象的理性的个体作为逻辑的起点,强调对个人权利的维护;共和主义则是通过公民的积极参与来培育公民意识。

法治作为现代国家治理的模式已经基本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而公民意识则是法治社会和民主社会建立的前提,没有现代公民意识,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社会。公民意识教育是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也受到公民意识的影响。因此,大学的法治教育不应当仅限于法律知识的普及,还应当包括法律理念的灌输、法律的实际操作与运用等方面,这是公民意识的题中之意,也是实现公民理性认知与自觉行为的有机统一。

(二)以公民意识养成为视角,探索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新路径的意义

以公民意识养成为目标的大学生法治教育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基石,因此大学还肩负着传播法律精神,培育公民意识的重任。而现行的大学生法律教育的单一化必然不能适应公民意识养成形式的多样化需求。公民意识的养成从本质上讲就是个体对于公民角色的心理认同和理性自觉。因此,进一步探索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途径应当多样化,实现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新突破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选择,也是实践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的题中之意。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育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在社会实践的大熔炉中形成有根基的、坚固的、稳定的和理性的法治意识。

二、公民意识养成视阈下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传统高校法治教育的局限性

法治社会的真正建立除要有完备的法律制度外,还需要公民对法律权威的认识和对法律至上的信仰。由于高校在大学生公民意识养成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思想观念、传统文化所固有的惯性思维之间充斥着矛盾和张力,导致高校法学教育依然面临诸多困境与制约因素。如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多采取单一灌输的方法进行教学,以守法教育为目标,以法律知识为内容,片面强调法学课本知识的教授,而忽视了内心信仰和感知教育。这使得多数大学生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如果对大学生法律教育还仅仅停留在“了解法律的基本常识”“遵纪守法,不犯法”的层次上,则必然导致大学生法律运用能力不强,公民意识淡薄,缺乏主动参与性,不能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与公民意识养成结合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尽管学者们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对公民意识教育进行了广泛探讨,但是我国公民意识教育总体上依然体现为灌输式的学校教育和并不系统深入的社会教育。在高校中,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育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是比较欠缺的,已有的研究也多从知法和守法的角度探索大学生法律教育的具体内容。迄今为止,从公民意识养成的角度进行的大学生法律教育方面的讨论并不多见,对基于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体现的设计并没有形成较为明晰的思路。

三、提升我国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效益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内外因素相结合的培育原则

法治课程作为我国大学生的基本课程之一,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大学生的生活也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大学教师在实施法治教育的时候,应该要注重外部环境因素与内在动因之间的结合性,将法律知识融入大学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实现教育环境与生活环境的统一,以此激发学生对于法律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并参与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当中来。高校可通过对大学生法治学习环境的有意塑造,使大学生主动将法律知识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使法治教育深深烙在大学生的心中,实现大学生法律教育的内在意义。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法治意识本身就具有非常浓重的实践意义,它普遍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个行为当中。因此,高校的法治教育应该要跳出只注重理论教学的教育怪圈,将实践教育环节充分融入法治理论教学当中去,逐渐实现法治意识教育的实践意义。比如开展法律知识辩论大赛,开设法治意识宣讲,或举行与法律知识有关的答题比赛等,都能增强大学生对法治意识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并能学以致用,提高法治教育效益。

(三)以培养法律信仰作为法治意识教育的最终目的

我国传统的大学生教育普遍缺乏专业、丰富的法治知识教育,使得当代大学生整体的法治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因此,为了能有效地提升当下大学生法治教育效益,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建设的基本进程,大学教育者应该在注重法律知识传播的同时,大力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来强化大学生对法律制度的认知,通过专业的法律知识讲解来促进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准确理解。

大学生仅仅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不够的,还应不断拓展自身的法律知识层面,构建自己的法律信仰。

四、高校法治教育的新路径

虽然当代大学生法治意识正在逐步增强,但总体而言,我国高校法治教育仍然欠缺,隐性教育的不足、法律信仰的缺失以及法律实践的薄弱成为制约我国法制化进程的瓶颈。

(一)优化《思想道德c法律基础》课程改革,增加法律实践环节

在教学中引入模拟法庭、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等教学方式,既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性。

(二)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开阔大学生法律视野

对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育是一项综合工程,并非仅仅以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来衡量。而且“95后”的大学生思想更加多元,单纯的说教式教学方式效果不明显。因此,在加强第一课堂教育的同时,应充分发动第二课堂的力量,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来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在实践中增强法律意识。一方面,组织、开展多种校园法律文化活动,使学生能在自主参与中得到教育;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基层团学组织的力量,不断创新法律实践载体,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法律事务,并为其提供亲身接触法律的机会。可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为契机,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法律援助等活动。同时,发挥专职辅导员的作用,如以辅导员法律工作室为载体,一方面开展校内法律维权,另一方面加强学生日常法律意识的培育,督促大学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其守法、维权意识的增强。

(三)依法治校,不断完善学生法律服务机制

高校是大学生法治意识养成的重要场所。目前,高校的心理咨询服务已经相当完善,但法律咨询服务机构相对欠缺已经成为高校法治意识培育的短板。因此,学生法律咨询机构的建立应该成为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重要载体。

唯有不断拓展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新途径,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力量,将法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所有活动中,建立更富实效的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实践模式,才能使得大学生将法治精神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余仰涛.思想政治工作学研究方法论(研究生教学用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李芳.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何齐宗.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篇8

关键词:法治教学;艺术化设计;高效课堂

引言

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中有很多关于法治的内容,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几乎就是法治专册。课堂上,教师要力求使道德与法治中的法治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法治知识的学习更加通俗易懂,努力探索融合授课内容多样化、授课语言特色化、授课方法个性化、授课方式形象化、教学氛围互动化的课堂艺术化教学模式。教师要依据情感主线开展教育活动,备课时利用互联网增加新鲜内容和感人的素材,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而感人肺腑;通过多媒体一体机,把比较抽象、枯燥的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融入情感教育,运用歌曲、漫画、图像、诗歌、视频资料、巧妙的板书设计,以营造真实、具有震撼力的教学情境,感动学生的心灵,使法治教学内容更加简单易懂,让学生学起来趣味盎然。

一、法治教学的艺术化设计与操作

(一)法治教学艺术化的理论学习教师要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学习有关法治教学的新理念、新方式和新方法,运用网络等新兴传媒开展普法学习,积极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深入领悟法治文化教学内涵,进而找准学校法治文化教学方向。除此之外,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还应深入学习探讨法治教育和法治文化建设的关系,找到法治课堂教学促进法治文化建设的突破口,平时要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法治文化建设研究,进而为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文化建设水平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二)法治教学艺术化的课堂创建一节课的前锋当然是导入。开课伊始,巧妙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成为他们积极投入学习的催化剂,使他们的注意力聚焦到课堂上来。例如,教师可以编写有关法治的儿歌,因其词句简单、内容生动、形式活泼、韵律优美,很受学生喜爱。法治故事更是每个学生都喜欢的形式,对他们来说,再没有比故事更感兴趣的了。除此之外,有关法治的有趣猜谜、传奇童话、美妙寓言、优美歌曲、惊心动魄的时事,再加上新奇绝妙、精彩纷呈的导语,定会使学生兴致盎然!新课讲解是课堂的主体部分,教师应运用悦人的亮点激发学生兴趣,否则课堂就会和不能打动观众的电影一样最终失去观众,学生会对教师所做的一切视而不见。俗话说,“智慧出在手指尖上”,可见动手操作与思维有密切的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颜色、实物、动作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热情。因此,我们应多多设计实践操作情境,如有关法治的新闻会、机会面对面、实物卡片、演示实验、小品表演、接龙比赛等,真正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知识的升华。另外,以案释法,以现场真人真事说法,可以达到感动人心、发挥法治文化的教育引导作用;也可通过艺术作品、漫画及习俗书画等形式展现法治内容,让学生在欣赏法治文艺作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体验法治文化,真正实现法治文化学习由灌输向渗透、单一向多样、重过程向重实效的转变[1]。科技的发展促使教学手段不断多元化,教师通过图文、动画、色彩、音响等,可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感觉,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其潜能。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而且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到成功的愉悦,学到法治的知识,更能悟出做人的道理。根据教材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教师个人特长和学校教学设备的情况,笔者运用优化大师随机抽取两名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新鲜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运用计时器,使合作探究更具时效性;使用蒙层技术,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运用这些新型教学手段,能使抽象的法治知识具体化,枯燥的法治理论更显生动性,使乏味的知识也变得有趣。教师要重视教材中的探究与分享,可对题目做进一步的延伸,使它的教育作用更加突出,这有利于学生对法治知识的串联、综合、积累、运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可具体运用以下方法来展开教学。第一,教师形象演示。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等手段进行直观形象的演示教学,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促进学生对法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二,学生自主探究。课堂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创设情景、小竞赛等活动形式获取法治知识,尽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探索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能力。第三,师生合作讨论。教师应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科学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解决困惑,而且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课堂小结时,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凸显课堂传授的知识,建立内容体系,使课堂更具动态化、层次性和新颖性。科学、艺术的课堂小结,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法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逐渐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法治意识。视听艺术的有机结合,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利于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印象,所以应多多策划一些出人意料的板书设计。例如,将一节课的法治内容熔炼成一个字,用彩笔或卡片形成或演变成一幅美妙绝伦的图画。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法治教学艺术化的实践活动在课外开展“法治在心间”“我的家庭学法小故事”等主题的征文及演讲比赛和交通文明百米画廊创作、上路交通“执法”实践、青少年法治故事征集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青少年法治教育得以深入开展。着力将普法与文化有机结合,积极运用法治文艺形式开展法治学习,精心打造法治文化平台和作品,凸显法治文化的亮点特色。将用法优秀征文、青少年法治故事、法治小记者演讲比赛和交通法律法规宣传活动作品编辑成册,为深化普法工作起到借鉴和推广作用。通过春联、年画、短信、书画、动漫等艺术形式,将法治文化学习与学生生活相融合,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开展各种法治实践活动,与当地居民一起积极开展以案释法、“团团坐,大家来学法”等学生易于接受的活动普及法律知识,宣传法治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刻理解法律,从而增强法治观念,培育法治信仰。积极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5”世界环境保护日、“6·26”国际禁毒日和“12·4”全国法治宣传日等重点时机,不断扩大法治文化的引导力。

二、法治教学艺术化设计的实效

篇9

1 中职生法律教育的现状

1.1 道德素质水平普遍偏低。道德素质偏低的首要因素就是中职生生源的参差不齐。他们往往在家长的悉心庇护下成长,不完全懂得如何更好地融入社会,也不了解什么样的道德品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复杂环境,因此形成了道德素质偏低的现象。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只以自我为中心,更不能不求回报甘于奉献。

1.2 法律观念不强。中职生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的萌芽期,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全面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法律观念、意识较模糊,容易因来自外界的诱惑和影响而无法掌控和把握自我,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在学生中加强法律知识的普及与培养是十分必要的。然而,我国中职学校对于法律知识的培养却缺乏重视度,教育者们只注重文化课、基础课的教育,却忽视了学生法律观念的培养。

2 中职学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职业学校对法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中职学校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学生专业技能上的培养,甚至有些学校提出了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课让路的口号,由于受到时间、教育教学资源等方面的限制,有些学校取消了一些德育课程,从而使中职学校的法治教育成为空谈,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2.2 法治教育内容比较落后和单一。目前,虽然许多中职学校都开设了一些法律课程,比如有的学校开设了《法律基础知识》课程,但是该课程涉及内容过于宽泛,缺乏系统性,再加上很多教师停留在照本宣科的阶段,很难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而一些学校虽然也开设《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但是该教材的内容也是非常的滞后和单一,适应中职生特点的案例比较少,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不高。

2.3 法治教育主体自身的素质不高。目前,很多中职学校的法治课程老师很少是法律专业出身,这些老师自身缺乏必要的法学修养和实践经验,自己自学书本理论知识再直接讲授给学生,一遇到实际问题,便束手无策,甚至解决不了学生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3 对策和方法

3.1 完善现有的法治教育课程体系。针对目前很多职业学校开设的法治课程比较少,内容过于宽泛单一,偏重于理论,不能适应实际情况的需要,适时调整课程设置。首先是结合专业情况开设一些法律课程,比如商贸类的专业,可以开设《经济法律基础知识》课程,幼师专业可以开设《教师法》课程,那么学生除了学习法律基础知识之外,还可以了解一些与其职业相关的法律知识。

3.2 提高法治课程授课老师的素质。针对目前科班出身的法治授课老师缺乏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对策:①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适当引进一些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充实到教室群体中;②可以从社会上聘请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律工作者来学校任教;③在现有的教师群体中挑选一些人到高校或者机构进行专门学习和培训。通过这些方法,就可以弥补现有法治课程科班人员不足的问题,从而形成一支以法律课、德育课教师为骨干的师资队伍。

3.3 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课堂进行法治教育。针对现有教材内容的局限性以及法治课枯燥无味的特点,针对内容的特点,综合运用讲授、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同时尽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找一些典型、真实、贴近生活的案例,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特点,播放一些漫画、动漫或者小视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法治教育和宣传的目的。

篇10

2、弘扬法治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

3、弘扬法治精神 打造平安垦利

4、弘扬宪法精神 推进依法治县进程

5、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6、自觉学法用法 严格依法办事

7、普及法律知识 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8、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9、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 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

10、依法治校 法育未来

11、学法、守法、知法、护法 为你为我为大家

12、大力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13、落实“五五”普法规划 提高公民法律素质

14、依法行政 公正司法

15、学习法律知识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16、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17、坚持依法行政 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18、加强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