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时间:2023-09-08 17:29: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科课程体系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财政学的学科基础
纵观财政学科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其他学科向财政领域渗透,即移植其他学科原理和方法研究财政问题和解释财政现象,为现代财政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而宽广的学科理论基础,使财政学演变成为一门融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以及社会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
1、财政学的经济学基础
2、财政学的政治学基础
现代财政学在具有经济学基础的同时还具有政治学基础。首先,财政学与政治学研究的行为主体具有一致性。政治学以国家或政府机构为中心进行研究,而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因此政治学的理论与观点,尤其是政治学上的国家理论或政府理论会直接渗透到财政学研究中来。在财政学著作中,有些直接冠以《政府经济学》来体现财政学与政治学之间的密切关系。在西方财政学中,一直存在着将财政学与政治学相联系的倾向,西方经济学家道尔顿在其《公共财政学原理》一书中更是开宗明义地指出,财政学是界于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的一门学科。[3]其次,财政决策过程需要通过政治决策机制来完成。财政所研究的公共资源配置依赖于政治过程,政治决策机制与方法的差异对配置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财政收支活动与过程同时又是政治活动与过程。随着1960年布坎南(Buchanan.J.M)《公共财政学:教科书导论》的出版和公共选择理论的兴起,为政治学建立了与经济学相同的分析基础,使得经济学分析范式成功地拓展到政治领域,以经济学为纽带将财政学研究与政治学研究打通。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党理论、官僚理论、投票理论在财政学中的运用,开辟了从完善政治决策机制的角度来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的新领域,使经济学、财政学和政治学更为有机的结合起来,便于我们从经济学和政治学两个层面共同研究财政问题。
3、财政学的管理学基础
财政从来都是同国家或政府的职能连在一起的,财政收支活动的目标就是要有效实现国家或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从这种意义上说,财政可以界定为政府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从经济学角度考察财政,主要侧重于财政运行规律的分析和揭示;从管理学角度考察财政,则侧重于财政管理机制的构造和操作,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当今世界,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管理或称公共行政已经或正在为“新公共管理”所取代。按照“新公共管理”理论所谓“产业型政府”的解释,政府部门实质上是一个特殊产业部门。因此,财政问题不仅是经济学和政治学问题,同样是管理学问题。[4]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吸收管理学的合理内核是构建合理的财政机制、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财政管理归结为一系列的制度安排,通过这种制度安排构筑利害相关主体的约束与制衡机制、规范财政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权利配置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通过吸收企业治理理论来谋求财政的科学控制。从管理学角度出发,按照管理学的范式,将管理学中的制度、行为、组织和决策理论引入财政学来研究财政,必然会使财政学的学术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4、财政学的社会学基础
财政制度运行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社会文化制度会通过财政行为主体对财政运行产生重要的乃至决定性影响。自德国宗教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提出其“韦伯命题”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一国社会文化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透过经济现象去探究隐藏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日益成为人们洞察经济问题的新视角。社会文化环境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一方面是通过影响经济主体的价值观念进而影响其行为取向与方式,从而发挥其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导向功能与约束功能,进而使制定出的政策带有较为浓厚的伦理色彩;另一方面,根源于社会文化传统的非正式规则对约束、规制与调整人们行为起重要作用,其对正式规则的作用发挥将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事实上,就是在同种经济运行机制(如市场机制)下,由文化传统所决定的非正式规则的差异,会在经济运行机制层面上得到反映,呈现不同特点,最终体现出制度效率的差异。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同种制度在不同国度有着不同的运行状况和运行结果,为什么一项制度在具体运行中会出现偏差,为什么我们不能完全照搬产生于西方社会环境下的某些做法。因此,我们研究财政现象与问题时不能忽略社会文化环境的客观影响,否则,会使现实财政制度流于形式抑或趋于无效。
在经过几个世纪的学科日益分化的历程之后,人们已经开始强调学科之间的互相融合,甚至出现了学科综合的趋势。[4]财政学科的综合性要求我们对财政学科中一些重大或重要问题必须结合有关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将财政学建立在一个宽广而坚实的学科基础之上,并体现于财政学的课程体系设计之中,这样才能达到“厚基础、宽口径”的财政人才培养目标。
二、财政学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前课程设置难以完全体现财政学的多学科基础
为了满足我国财政学科发展与财政人才培养的需要,许多院校对财政学的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调整,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增加了经济学基础课程,但仍然存在缺陷。首先,财政专业主要学习的经济基础课程是《西方经济学(初级)》,很少开设中级(或高级)《微(宏)观经济学》课程,而其中的经济理论或分析方法正是许多财政问题分析所必备的,如税收效应中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最优税制设计等。由于这方面知识的缺乏,大大降低了财政专业学生的分析能力。其次,随着数学在经济分析中的广泛运用,数学分析方法日益成为财政领域的一个重要工具,基本的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知识对于财政专业学生是不可缺" 少的。但在目前的财政课程体系中,许多学校将《计量经济学》仅作为选修课程开设,《数理经济学》更是一个空白,导致学生对数学公式与推理只知数学含义而不知经济含义,遇到财政专业课程中的数学分析内容,则以囫囵吞枣的方式死记结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最后,财政学的管理学基础、政治学基础以及社会学基础未能有效的通过相关的课程设置体现出来,财政专业学生的分析视角过于单一,对财政现象与问题的理解难以深入,就财政论财政的现象没有得到改观。[5][6]尤其是社会学知识的缺乏,使得学生无法准确理解中国财政制度的本土化要求,死搬硬套西方理论分析财政现实问题的现象较为普遍。
2、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结构、专业课程内部结构不够合理
撇开公共基础课不论,在财政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结构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头重脚轻”现象,即学科基础课程偏少而专业课程偏多,其直接反映出财政专业的口径较窄而专业性过强,导致财政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适应性偏低;在专业课程内部结构方面,由于课程门数过多,过分强调单项课程结构完整,导致各门课程大而全、小而全,在不同课程名义下讲授相近的内容,内容交叉重复,知识容量狭小。[7][8]如《税收与实务》、《中国税制》、《税务管理》、《税务稽查》和《税务会计》等课程相互之间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直接重复,极大地降低了教学效率。
3、财政实验课程相对贫乏
财政学科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是财政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财政学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税收和税收管理知识,还是政府预算管理和预算会计知识,基本上全部依赖传统的“空对空”的课堂讲授方式,既给教师授课带来困难,同时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是事倍功半,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无益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财政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建议
1、优化财政学课程体系结构
财政学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应从这么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大学科基础课程的数量比例和课时比例,充分体现财政学的多学科相融合的发展趋势。增加经济学理论课程的门数和教学课时,如加大《计量经济学》的课时量,增设《中级微(宏)观经济学》(针对本科层次)或《高级微(宏)观经济学》(针对硕士、博士层次),同时将反映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基本理论的课程纳入学科基础课程体系当中,在选修课程中扩大反映上述学科理论发展以及分析方法创新的课程,如《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第二,适当压缩财政专业课程门数或教学课时,或者将某些课程从必修课降格至选修课,为学科基础课的教学留出课时空间。如取消《税务会计课程》,将《公债管理学》、《税收与实务》《比较税收学》等课程作为选修课开设。第三,新设部分财政实验课程或从现有课堂教学课时中划出部分课时进行实验教学。
2、整合现有财政学科各专业课之间的内容
在维持财政主干专业课程基础上,对部分专业课程进行归并整合,避免单项课程内容交叉重复,扩大知识容量,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授课效率。[7]如《税务管理》与《税务》可以合而为一,称为《税务管理与》;《国家预算》与《预算会计》联系紧密,部分内容存在较大程度的重复,建议合二为一,改造为《国家预算与核算》课程;《财税专题讲座》则改造为《财经专题讲座》以扩大其适用范围和突出课程内容的一般性与实践性,等等。
3、加强相关课程内容讲授的协调与分工
在财政专业教材的编写中,为了保证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内容的重复与交叉在所难免,因此需要我们就相关内容在讲授过程中予以协调与分工。这样做的优点除了可以尽可能避免授课内容的重复之外,还可以确保学生接受知识的逻辑顺序以及连贯性,同时使各科课程的教学重点更为明确。在这方面,可以依据理论与制度两大模块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工。[9]在理论部分,授课的重点应该是基础理论的传授和分析思维与分析方法的训练;在制度部分,则应该将重点置于分析方法的运用和具体问题的解决。如对于《财政学》中的“国家预算”部分,只着重讲述预算的一般理论与分析方法,而对于预算的具体做法、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可以不加介绍,留待《国家预算管理》中进行讲述,遵循从一般到具体的认知规律。
「参考文献
[2]加雷斯·D·迈尔斯 公共经济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张 馨 当代财政与财政学主流[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
[4]高培勇 “一体两翼”:新形势下的财政学科建设方向———兼论财政学科和公共管理学科的融合[J] 财贸经济,2002,(12):33-36 .
[5]王世运,周巧红 建立财政学科体系及其理论框架的新思路[J] 财政研究,1996,(3):17-19 .
[7]李樱木大 适应高等职业教育要求的财政学科建设的思考[J] 辽宁财专学报,2003,(1):59-61 .
篇2
关键词: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254-02
应用型地方高校承担着培养高质量、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实验课程作为应用型技能基础课程,它的建设必须围绕适合本地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目前生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中普遍存在的相关问题,探索以“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应用型地方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方法和策略,有利于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素质,增强学生对于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1]。
一、以“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实践的内涵
所谓“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是指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根据院校所在地的社会需求为基础,使之不断地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的变化。它的建设必须以服务地方,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宗旨,不能离开本地社会经济发展进行自我的发展。也就是说,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的建设要根据学校所在地经济发展大方向和人才的需求不断地调整课程的相关组成,专业实验课程的建设与本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要相互促进,在和谐统一中得到发展[2]。
二、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高校教学资源日益吃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日渐突出,实验教学环节受到影响导致现行实验教学存在如下问题:1.长期以来实验教学一直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实验仅仅是为了验证理论,教师在教学中仍以注入式实验教学为主,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教师课前做好实验的一切准备工作,然后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操作要点,实验室备齐了全部材料、药品和仪器,本科生完全按教材按部就班地操作,毫无探索、创新可言,学生对实验结果不去分析,不去总结,从根本上忽视了实验的实际意义,使本科生养成了不善思索、“照方抓药”的不良实验习惯,日积月累使得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科学实验研究能力没能得到培养[3]。2.部分教师对学科现有发展现状和生产实践技能缺乏深入分析,对社会经济需求了解不够,现代科技发展成果很少能在教学实验中得到及时的反映,实验教学内容缺乏综合、交叉和与专业前沿结合的新兴实验项目,不能充分利用现代仪器、技术和方法。本科生对实验课的兴趣较缺乏,阻碍了本科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达到注重实践和提高学生素质,实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3.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增多,但实验室场地、设备、人员难以大幅度增加,这严重妨碍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失去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的优势。单门课程的实验学时分散,培养学生能力、个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性和设计探索性实验过少,不利于本科生进行系统的训练和引入新的实验技能,难以进行综合能力训练;课程的实验存在知识点分散、欠缺系统性。这种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如果比例过大,显然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4.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实验课的开设是依附于各门理论课。各专业课程都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造成实验室重复建设,不利于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等资源共享;各课程之间一般联系松散,内容重叠而又有遗漏,学生实验素质和能力训练零星而不系统,实验内容单调而不丰富,近年来,由于教学改革和教学计划的调整,在修订教学计划,削减总学时的同时,实验时数和实验项目也在减少。这种相对分散而未独立设课的实验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也是极其不利的。
三、解决主要问题的思路和策略
如何建立“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呢?首先,地方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学校的一切课程设置都必须体现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特别是为了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适应本地的人才需求,学校的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与规划同样都不能脱离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所以,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也必然既适应经济发展,又要突出人才的应用性特征[4]。1.突出生物科学专业特色。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只有真正厘清生物科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突出本专业特色,建立生物科学专业特色的实验课程体系,才能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大力培养具备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现代教学理念,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愿为教育事业服务、体魄健全、心理素质良好,能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能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及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创新型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需求为依据,优化课程体系,重视专业基础和实践教学,强调个性教育。提升学生的教师能力素质的培养,实现学生由学校到社会的无缝链接。2.建立系统的实验课程体系,突出课程结构体系的效能,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对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研究宗旨是通过一个完整的实验课程体系和与之相应的课程建设,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来达到使本科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学到“有用、能用、实用”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不但具有动脑能力还具备动手能力[4]。3.统筹课程中的实验内容,优化实验内容的质与量。实验内容是实施实验课程体系最直接的载体。由于目前各实验课程之间交流不充分,联系不紧密,会存在实验内容重复与遗漏的现象,并缺少明显的指向性与针对性。对实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改革必须优化实验内容的质与量,并且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精选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以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为价值取向[5]。4.围绕“个性化”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开设实验内容。首先,坚持“以服务地区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使课程设置具有鲜明生物科学教育特色,增强学生的兴趣和适应就业的需求。其次,在“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实验教学与教学实践相统一的原则。生物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中,要加强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按由易到难、从校内走向校外的步骤组织实践教学,构建由实验课程、专业见习、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等组成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将有关实验内容分散到各阶段的教学中,逐步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提高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再次,作为一种教学实践,其中教学的评价与考核是实验课的重要环节,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监控与评价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必须结合具体的教学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的具有应用型特色的实验教学考核体系,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规范学生的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而且科学严谨及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助于有效引导高校生物学实验教学,对于培养优秀的中学生物学教师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参考价值[6]。总之,如何围绕生物科学专业知识结构的需要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加强与经济社会的需求紧密联系,构建科学化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强化本科生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技能学以致用,有助于毕业进入社会后的就业,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驱动学生内心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培养具有实践开拓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是生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深入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17(2):3-5.
[2]罗鸣,吴定敏.以服务地区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高职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实践研究[J].OverseasEnglish,2015,(01):37-38.
[3]金冶.地方高校生物科学专业转型发展的困境、动因与路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413(31):31-32.
[4]冯唐锴,韩文华.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生物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28(6):20-21.
[5]马红梅,张燕、李东哲.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群实验内容体系构建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15):96-98.
篇3
【关键词】中药学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43-01
课程建设是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结构的科学理解和准确把握,直接影响到中药学专业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能力结构,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面对高等教育的转型变革,为使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满足行业对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形成特色鲜明、质量突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中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多层次修改与补充,希望能够为加强中药学课程体系建设,提升中药学专业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启示。
1.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
《本科中药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出,中药学专业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具有良好思想道德、职业素质、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毕业生。
我院中药学专业以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中药学人才为根本任务,根据社会对中药人才的需求,修订了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2+1+1”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了“培养系统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性,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中药开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与管理等领域从事中药新药研究、中药制剂生产、质量控制与评价、临床药学服务、医药营销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将人才培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 第一阶段执行统一的教学进程,第二阶段实现专业方向分化,第三阶段学生开展专业实践与毕业实习。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突出学生个性与创新能力、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目的,遵循了人才成长规律,体现了现代中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发展要求。
与此同时,我院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2013起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充分体现中医药院校师生“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学生依兴趣方向选择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围绕中药提取、制剂生产、新药开发、中药分析、市场营销等学科方向进行相应的理论、实践学习,拉近了师生距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课程体系的调整与改进
课程设置是指学校选定的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我院中药学专业的原课程设置结构不够合理,实践学时偏少,课程门类缺乏系统性,难以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既不利于开拓学生知识面和保证中药学专业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发挥我院中药学专业教育对地方中药产业的引领作用。因此,我们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对中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与改进。课程体系调整与改进主要包括:
2.1“2+1+1”分段式培养
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及人才需求的变化,我院在2013年修订了中药学专业本科课程计划,对中药学专业学生实施“2+1+1”分段式培养,课程模式为:“2”:第一阶段为一、二年级,执行基于基础课程的学进程。为满足“厚基础”的培养目标,基础课程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组成。“1”:第二阶段为三年级,实现专业方向分化式教学,分为中药制剂与检验、临床中药、药品营销三个方向。“1”:第三阶段为四年级,进行专业实践与实习。新的课程计划作为“2+1+1”分段式培养模式的课程载体,旨在培养能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2.2 学科交叉
近年来,多学科交叉融合迅猛发展。为适应新形势,我院制订专门的政策促进其他学科与中药学的交叉与渗透。以中药学主干学科为基础,整合学科力量,打造优势学科,鼓励学科间的多方位交叉与融合。如中药药物分析学、中药资源开发、市场营销学、药膳学、制药工程学等,这些新兴学科近几年来发展很快,体现了现代中药学的特色。
学校为提升中药学专业学生综合素养,采用学分制,鼓励学生攻读双学位、辅修第二专业,培养具有多重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提高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
3.革新教学手段与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在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针对中药学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与特色,采用PBL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强调学生的课程参与度与自主学习性。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主能动性,为构建学生创新性思维打下基础。
通过近年来的中药学课程体系建设,我院在中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亦面临着许多问题。我们将继续大力改革,扎实推进中药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建设,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本科中药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S]. 2015, 07.
[2]颜红, 杨晶, 夏新华,等. 中药专业“2+1+1”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 12(24):80-82.
[3]刘海波, 沈晶.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堂教学方法[J]. 计算机教育, 2014(13).
作者简介:
篇4
关键词:金融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
高校实验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有效的实验课程体系将有助于深化化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金融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重要性
(一)是对金融学专业理论课程的有益补充
现阶段,我国财经类高等院校都设置了金融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可见它在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金融学专业的学生进入金融领域工作会接受岗前培训,但是培训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学生要真正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还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大学四年对理论知识的积累与足够多有效的实验、实训课程的结合是必不可少的。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金融企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能够接纳学生实习的机会不多,因此实验课程更多采用实验室教学的方式。
(二)是适应金融领域高度竞争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金融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业务创新日益增多。对现有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而言,已经不仅仅需要扎实的金融学专业理论知识,学科交叉已经在所难免。因此加快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设计,将会使现有的实验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帮助学生交叉运用金融、市场营销等学科的知识。
(三)是高校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要
复合型金融人才是指在具备金融学基本知识和能力之外,还具备其它学科较高相关技能的人才。例如,随着网络金融的发展,it技术技术经完全融入银行、保险、证券业务之中,复合型金融人才将在未来几年内显得十分紧缺。因此高校金融学及相关领域基础课程的实验必不可少。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金融业将不断吸收国外金融企业的先进经验,从国外引入高端人才,这会加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竞争程度,没有相应技能的学生将很难脱颖而出。
二、当前实验课程体系的局限性
(一)实验教学理念有待更新
当前许多高校对于实验课程的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不像一般高职院校实验课程体系那样完备。教师在教学思想上对实验课程不如理论课程重视,对于教学方式、手段等的革新认识不足,固有模式的教学往往使实验课不能吸引学生。另外就是学生不够重视实验课程,从学生调查问卷显示:在经过专业方向选择后,学生往往只对感兴趣的实验课程认真完成职。例如选择银行方向的学生消极对待证券实验课程,选择证券方向的学生又会消极对待银行课程等。
(二)实验课程安排与实际有脱节
从课题组发放问卷的统计情况来看,金融学专业学生认为实验课程体系设计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即将毕业的学生在参加金融机构岗前培训时,感到学校实验课程设置不足,有的课程未开设实验课,有的课程实验课时太少,对于提高学生技能的作用不明显。二是当前高校金融学专业的实验课程主要采取实验室教学的模式,校外实训、校企合作的方式非常少,实验课程的设置容易受到市场上金融教学软件开发的限制。三是许多高校实验软件都是从软件开发公司购置的,软件开发公司与金融企业的实际业务脱节,影响了软件的实践可操作性。
(三)未能结合社会需求设计实验课程
现在高校实验课程体系主要围绕理论课程体系来设置。按照教育部的整体规划思路,首先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再设置非核心课程。实验课程的课时安排及设计不是根据金融企业的需求来进行设计,而更多的是根据课程的安排来设计。例如,很多高校取消了银行信贷管理课程,它的重要性被大大降低,相关实验课程也被边缘化了。而对于商业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来说,信贷仍旧是最主要的、对商业银行利润贡献占绝对优势的业务。
(四)实验教学方式单一
我国高校对实验教学采取的基本模式是:先学习理论知识,然后进实验室做实验;或者单独设置某些实验课程,加大课时量,变成单独的实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实验课程指导教材,因此需要教师先熟悉软件操作再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很难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也难调动起来。此外因为文科类实验课程固有的缺陷,学生的实验结果很难用一个好的方式来评价,教学方式的创新也就无法实现。
三、构建新的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议
(一)实验课程设置要体现社会需求
高等院校应转变思路,加强与金融企业的合作,围绕金融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目标,设计出更加合理有效的实验课程体系。为了解决知识更新速度快的难题,高院可以根据需求变化灵活组合实验课程,综合考虑学生的就业实际,供学生根据个性特点自由选择。实验授课教师要积极寻找企业需求信息,力争在实验教学方式上突破现有模式,把学生吸引到实验中去。而学生则可以在完成基础性实验课层次后,选择增加综合性实验层次的课程。
(二)加强实验软件系统建设
高校需要改变过去实验软件针对性不强的选购方式,要多进行比较,反复对各个实验软件进行运行测试,选择与教学结合紧密的、能够真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验软件。另外,高校可以利用自身信息技术力量的优势,督促教师关注金融形势的发展,关注金融创新力量的发展,自主开发研制部分实验软件。采取的方式主要是结合现有软件设计出新的程序,以便使实验软件更加适应学生理论课程的学习。在软件设计中可以积极调动学生,选拔优秀学生参与到软件设计中去,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
(三)改进实验教学模式
高等院校要充分利用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入金融企业参观或是组织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实习,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更加感性的认识,这是加强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步骤。具体的设计可以是这样的:实验室实验+企业实训+假期实习的方式。高校要积极与金融企业联系,设计出校外实训课程的内容,并布置学生做好实训报告。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金融企业的暑期工实习,在实习过程中跟随指导教师写出实习心得,并要求提交实习报告。
(四)加强实验教师素质的培养
实验教师队伍的素质将决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是否成功。可以单独选送实验教师到企业再学习,以便积累实践经验,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去。也可以由实验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到企业进行学习,在实践中既可以提高自身素养,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另外还要求实验教师必须拥有金融专业的技能证书,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技能,以适应不断更新的实验课程变化。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金融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
高校实验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有效的实验课程体系将有助于深化化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金融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重要性
(一)是对金融学专业理论课程的有益补充
现阶段,我国财经类高等院校都设置了金融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可见它在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金融学专业的学生进入金融领域工作会接受岗前培训,但是培训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学生要真正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还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大学四年对理论知识的积累与足够多有效的实验、实训课程的结合是必不可少的。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金融企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能够接纳学生实习的机会不多,因此实验课程更多采用实验室教学的方式。
(二)是适应金融领域高度竞争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金融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业务创新日益增多。对现有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而言,已经不仅仅需要扎实的金融学专业理论知识,学科交叉已经在所难免。因此加快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设计,将会使现有的实验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帮助学生交叉运用金融、市场营销等学科的知识。
(三)是高校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要
复合型金融人才是指在具备金融学基本知识和能力之外,还具备其它学科较高相关技能的人才。例如,随着网络金融的发展,IT技术技术经完全融入银行、保险、证券业务之中,复合型金融人才将在未来几年内显得十分紧缺。因此高校金融学及相关领域基础课程的实验必不可少。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金融业将不断吸收国外金融企业的先进经验,从国外引入高端人才,这会加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竞争程度,没有相应技能的学生将很难脱颖而出。
二、当前实验课程体系的局限性
(一)实验教学理念有待更新
当前许多高校对于实验课程的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不像一般高职院校实验课程体系那样完备。教师在教学思想上对实验课程不如理论课程重视,对于教学方式、手段等的革新认识不足,固有模式的教学往往使实验课不能吸引学生。另外就是学生不够重视实验课程,从学生调查问卷显示:在经过专业方向选择后,学生往往只对感兴趣的实验课程认真完成职。例如选择银行方向的学生消极对待证券实验课程,选择证券方向的学生又会消极对待银行课程等。
(二)实验课程安排与实际有脱节
从课题组发放问卷的统计情况来看,金融学专业学生认为实验课程体系设计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即将毕业的学生在参加金融机构岗前培训时,感到学校实验课程设置不足,有的课程未开设实验课,有的课程实验课时太少,对于提高学生技能的作用不明显。二是当前高校金融学专业的实验课程主要采取实验室教学的模式,校外实训、校企合作的方式非常少,实验课程的设置容易受到市场上金融教学软件开发的限制。三是许多高校实验软件都是从软件开发公司购置的,软件开发公司与金融企业的实际业务脱节,影响了软件的实践可操作性。
(三)未能结合社会需求设计实验课程
现在高校实验课程体系主要围绕理论课程体系来设置。按照教育部的整体规划思路,首先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再设置非核心课程。实验课程的课时安排及设计不是根据金融企业的需求来进行设计,而更多的是根据课程的安排来设计。例如,很多高校取消了银行信贷管理课程,它的重要性被大大降低,相关实验课程也被边缘化了。而对于商业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来说,信贷仍旧是最主要的、对商业银行利润贡献占绝对优势的业务。
(四)实验教学方式单一
我国高校对实验教学采取的基本模式是:先学习理论知识,然后进实验室做实验;或者单独设置某些实验课程,加大课时量,变成单独的实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实验课程指导教材,因此需要教师先熟悉软件操作再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很难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也难调动起来。此外因为文科类实验课程固有的缺陷,学生的实验结果很难用一个好的方式来评价,教学方式的创新也就无法实现。
三、构建新的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议
(一)实验课程设置要体现社会需求
高等院校应转变思路,加强与金融企业的合作,围绕金融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目标,设计出更加合理有效的实验课程体系。为了解决知识更新速度快的难题,高院可以根据需求变化灵活组合实验课程,综合考虑学生的就业实际,供学生根据个性特点自由选择。实验授课教师要积极寻找企业需求信息,力争在实验教学方式上突破现有模式,把学生吸引到实验中去。而学生则可以在完成基础性实验课层次后,选择增加综合性实验层次的课程。
(二)加强实验软件系统建设
高校需要改变过去实验软件针对性不强的选购方式,要多进行比较,反复对各个实验软件进行运行测试,选择与教学结合紧密的、能够真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验软件。另外,高校可以利用自身信息技术力量的优势,督促教师关注金融形势的发展,关注金融创新力量的发展,自主开发研制部分实验软件。采取的方式主要是结合现有软件设计出新的程序,以便使实验软件更加适应学生理论课程的学习。在软件设计中可以积极调动学生,选拔优秀学生参与到软件设计中去,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
(三)改进实验教学模式
高等院校要充分利用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入金融企业参观或是组织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实习,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更加感性的认识,这是加强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步骤。具体的设计可以是这样的:实验室实验+企业实训+假期实习的方式。高校要积极与金融企业联系,设计出校外实训课程的内容,并布置学生做好实训报告。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金融企业的暑期工实习,在实习过程中跟随指导教师写出实习心得,并要求提交实习报告。
(四)加强实验教师素质的培养
实验教师队伍的素质将决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是否成功。可以单独选送实验教师到企业再学习,以便积累实践经验,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去。也可以由实验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到企业进行学习,在实践中既可以提高自身素养,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另外还要求实验教师必须拥有金融专业的技能证书,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技能,以适应不断更新的实验课程变化。新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高职学生 实践能力 课程体系
自我国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以来,高职教育如今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并占据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并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如今全国高职院校已经发展到近1300所,2012年毕业生达到276万人,对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的历史性跨越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然而,在高职教育一路凯歌的同时,一些在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要办好高职必须要明确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异同,教育部2006年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服务面向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等三个方面:明确了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实践能力”。
1 实践能力的内涵
实践能力最通俗的理解,不过就是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广义上讲实践能力还包括在一切实践活动中所需的能力,如:观察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合作能力等。而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建立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活动能力为主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同时还要兼顾学生其它实践能力的培养。
2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改革问题成因
当明晰了实践能力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之后,我们应找到适合培养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科学的课程体系,但若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予以支撑。高职课程体系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2.1 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阻碍了高职课程改革的实施。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最初移植于普通教育,其后引进、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教育课程模式,目前正处于本土创生阶段,尽管已经进行了一定的改良,但目前大多数高职的课程设置仍是以学科体系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的职业活动实践能力为中心。教学实施还是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严重,根本谈不上以实践能力为主。
2.2 高职实习实训基地落实困难,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难度大。从实践来看,“校企合作”至今还处于浅层次的初级阶段和中层次的起步阶段,基合作深度与深层次的高级阶段相距甚远。究其原因,归纳起来有如下4个方面的问题。①认识问题。政府缺乏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企业行为短期,学校偏重利益,没有形成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校企合作机制。②企业参与积极性问题。在目前的校企合作探索中,存在企业“冷”、学校“热”的问题。③具体操作问题。在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少行业和企业很难长期、稳定、全面地满足高职院校的教学需要。④双师型”师资问题。现有学校的双师教师难以达到工程师的技术要求,实际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3 建立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的措施
了解了以上问题之后,高职院校如何走出课程改革困境,真正建立起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除了要调动教师积极性,鼓励更加优秀的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外,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要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目标。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掌握什么样的技能都要体现在培养目标中,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目标应该是非常具体的,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职业岗位实践能力的要求不尽相同,而且培养目标要与职业岗位对应起来,否则是空谈。②突出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开发。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高职院校在课程开发行动之前,有必要与企业联合制订详细的课程开发方案,并根据本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来开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并建立突出职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③建立深度的校企合作机制。深度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在高职深化课程体系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课程体系建设需要企业专业的深度参与,另一方面课程开发也需要企业支持。通过建立深度的校企合作机制,可以依托企业优势资源和院校专业特色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④创业教育融入课程体系。旨在现有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入创业教育课程,以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新型劳动者为导向,围绕创业要求,积极与创业成功人士、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例如,以通信技术专业为例,在创业教育第一阶段,在第一学期开设通识创业教育,通过讲座的形式开展通识教育,如《通信技术专业导论》、《现代企业组织行为》、《IT创业的发展战略》等,在第二阶段,第三学期,开设岗位创业教育课程,在该阶段的工程设计与管理类课程中嵌入“项目管理”、“文秘文档”、“专利申请”等内容,在第三阶段,第四学期完成创业仿真实训,让学生以团队方式完成工程项目。
总之,经过不懈的努力,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实现基本转型后,高职课程体系将进入全面深化阶段,即在更加科学、系统、精细的层面上构建课程体系,同时更要突出以实践能力培养,这就是高职课程改革的重要跨越。要实现这一跨越,才能确保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文件.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2]教育部文件.对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篇7
关键词:体育教育训练学;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探究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2―0231-03
1997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将体育学划为一级学科,将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专业划为二级学科。正确认识体育教育训练的学科(专业)定位,顺应时展的要求,加强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已成为学位授予单位的最主要关注的问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样本构成:在研究中我们分别抽取了武汉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共8所大学。
样本区域覆盖面:样本取自湖北、北京、上海、吉林、山西、重庆、湖南等7个省市的8所设有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的学校,具有一定代表性。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据统计法。
2 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课程体系的现状分析
2.1现行体育教育学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
2.1.1 研究方向由单一到多元,体现更大的包容性,突出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特点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使用“研究方向”实质上是二级学科的下一层,即第三学科。准确确定专业研究方向关系到能否保持专业总体优势和学术特点,关系到研究的培养质量。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研究方向一直是以竞技项目划分,把研究方向与从事的体育项目相对应,所以我们曾经出现过如田径研究领域又分为跑的方向、跳的方向、投的方向等越分越细的现象。专业研究方向过多、过细、过窄且不少研究方向已陈旧过时,远不能适应体育事业发展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要。
从调查看,目前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方向的制订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按运动训练学、体育教育理论与方法划分;另一种是按运动项目划分(表1),许多高校为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转换能力和适应能力,对本学科研究方向进行调整,在被调查的8所高校中,有6所高校(武汉体院、东北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大、西南师大、北京体育大学)均是按运动训练、体育教育理论与方法来划分研究方向,从而体现出本专业更大的包容性和多样性。
2.1.2课程体系具有相对稳定性,具有较明显的板块特征课程体系的结构主要指各课类、课组、学分所占的比例结构,它可以进一步定量地反映出各高校课程体系的特点。由于各高校总学时和总学分不同,没有可比性,用比例结构进行研究更为客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虽然各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课程设置不尽一致,但其整体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四大模块,即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必修课模块和专业选修课模块,基本上没有打破这种板块组合式的体系框架。
2.1.3非学位选修课程得到普遍重视 专业选修课是根据市场的需求及学科发展方向所开设的体现人才专业知识结构要求的若干门专业课程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较深的专业素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表2可以看出,8所学校专业基础课与专业必修课学位课程与非学位选修课程的比例为76.4:23.7,大约是3:1,其中北京体育大学选修课占了22个学分,占总学分的52.4%。
2.1.4学科覆盖面进一步拓宽,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等课程结构进一步细化,反映各高校体育教育的课程教学的特点 虽然各校在各类课组上比例不一,但重视拓宽学生知识面,特别是注重教育、心理学等基础课程已成为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表3)。
2.2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课程体系设置的缺陷和不足
2.2.1 单科性课程设置多,综合性课程偏少 以一级学科设置课程偏少,二级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偏科现象较为严重,专业类型呈单一化,导致了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过于专门化和必需的知识面较窄,适应能力较差,影响了学生良好知识结构的形成。
2.2.2重复内容偏多,研究性、前沿性不够 多年来,我们在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上,部分课程内容仍然是本科教学内容的继续,反映不出学科领域的一些最新知识和科研成果,尤其是本专业学科领域的热点、重点和尚存争议性问题,课程内容较为陈旧,降低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热情。
2.2.3选修课程门数偏少,跨学科选修课的开设尚未得到重视 虽然被调查的8所高校都注量非学位选修课课程的开设,但高校开设选修课门数差别很大,从调查结果看出各校开设的选修课门数较少,学生缺乏选择余地,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8所学校中对跨学科选修均未做出规定,有些高校甚至未开出跨学科选修课,不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和交叉学科的发展。
2.2.4科研方法课程设置重视不够 研究生是未来的科研工作者,他们在学习期间所接受的科研训练会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的职业成就和从事科研的能力。在我国体育教育训练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缺乏科研方法训练是导致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科研方法教育和训练,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成为提高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质量的关键。
3 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建
3.1构建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基本要素
3.1.1 学科内涵对课程体系设置的影响 随着现代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和学科交叉渗透,体育教育训练学这个传统学科也日益与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生物学等一级学科相融合。“体育教育训练学”的课程设置,必须准确反映该专业的学科内涵,并且与本专业相关的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紧密结合(图1)。
3.1.2培养模式对课程体系设置的影响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通才教育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如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学习的能力交往与团队合作的能力等;2)实用专业模式,强调学生的学习与社会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学生毕业即可胜任岗位工作;3)对口专业教育模式,划分出明显的专业界限,强调专业范围的深入学习。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对研究生需求产生多元化趋势,传统的专业对口模式显得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当前,我国课程改革提出了宽口径的专业教育模式,强调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的“厚”(雄厚的基础知识)、“宽”(宽口径的专业知识)、“柔”(灵活多变的就业岗位知识),在课程体系设计中,既要突出传统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基
础知识,又要兼顾体育教育训练学和其他体育学科的交叉渗透。
3.1.3 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设置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要以课程为中介才能实现,在实践中,人们也是把课程作为达到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手段和途径。因此,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与研究生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设置及体系构建有着直接关系。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恢复之初,我国的高等教育和科技事业百废待兴,急需建立一支教学、科研队伍,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学术研究特点。特别是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由于初期招生人数少、就业面单一,造成在研究生培养上一直沿用单一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过分强调理论深度、理论突破,忽视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当前社会除了需要一定数量的学术型高层次人才外,更需要大量能解决实际问题,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属于体育学中的技术学科,应强调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多样化,更加要注重课程体系构建中应用知识的学习,以满足现代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
3.1.4院校特色对课程体系的影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各校文化背景和主管体制、地域等方面的差异,导致这些院校即使在同一学科也往往有着不同的研究方向和教学重点,于是在课程体系设置中,这些大学一方面强调专业的宽口径,另一方面,则在努力突出自己的院校特色,从而形成了同一个专业课程设置在不同院校特色迥异。这就要求在课程体系设计中既要体现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以体现各高校研究生培养的特色,使课程具有鲜明的个性。因为“有个性的教师,有个性的课程,才能教出有个性的学生来”。
3.2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性框架
3.2.1 按一级学科设置课程的原则 按一级学科制订培养方案,按一级学科设置平台课程是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培养的发展趋势。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宽阔的学科知识面,具有创新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和进行跨学科研究,这是新形势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的要求,也是研究生教育的目的。为此,设置的课程体系要体现科学性和合理性,强调知识结构覆盖本学科各个专业。为学生提供在体育教育训练领域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平台作为一种框架结构,应可以与体育教育训练学相关的四个一级学科作为支柱课程。这些课程覆盖了各个专业方向,是从事专业研究的基础。
3.2.2前沿性和综合性原则 体育教育训练学不仅有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而且还要有相关的前沿知识。课程设置的前沿性首先是指专业领域学术研究的热点、难点、重点以及尚存争议性的问题和研究发展的新动向;其次课程设置必须凸现课程的研究性、探索性;第三,前沿性还包括交叉性、边缘性及跨学科综合领域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趋势。设置这些课程是为了使学生掌握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领域中研究方向所需要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相应的基本能力,它主要包括在方向课程和研讨课程中。
3.2.3个性化原则 研究生教育其培养的目标指向,虽然要求研究生具有研究的合作意识和品格,并提倡研究生合作的学术气质,但研究生教育并不是以培养共性化的研究生为旨归,全面发展并非所有的人以一个模式来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个性化是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构成的主体。这就要求课程设置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依据研究生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研究方向,设置具有弹性化的课程,增加选修课程门数,为研究生选课留有较大的余地,使研究生个性化得以凸显。
3.2.4 素质性原则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要注重基础知识、专业理论、体育技能训练等课程内容均衡搭配,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本位,变“对口观念”为“适应观念”,变“专业对口教育”为“增强适应性教育”,突出科研方法、体育实践等能力的培养,以全面提高研究生素质。
综合以上原则,体育教育训练学科(专业)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构成,除公共课外,应开设五个层次的专业课程:平台课程、方向课程、选修课程、学术研讨课程、综合实践课程(表
4 结论与建议
1)目前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培养方案是以二级学科设置课程,导致了研究生知识结构过于专业化,不利于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建议按“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达到按一级学科打基础,二级学科进行培养,并相应开设平台课程和方向课程。
2)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方向目前出现两种课程模式,其总的趋势应体现拓宽专业覆盖面,并努力保持和发挥原有的优势和特色。
3)非学位选修课程得到普遍重视,但选修课门数偏少,跨学科选修课的开设尚未得到重视,建议减少必修课的专业课程份量,增加学生自由选修课比重。
篇8
1.实习基地建设
稳定的实习基地是培养本科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是学生了解社会和接触生产实践的桥梁,也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以“开放发展、互惠互利、协同创新”为原则:首先选取与本专业相关的实习单位,使学生在实习中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其次选取与本专业就业相关的实习单位,让学生在实习的同时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情况,提前了解社会并为毕业后择业做好准备;第三选取单位必须是能够长期稳定进行实习,这样便于建立起区域实习网络统筹安排实习。为了鼓励更多的企业接受我系实习,我们编制了实习单位名录并在校网站公示,对实习单位起到一定程度的宣传作用;对长期的实习基地实行挂牌;实习基地有招聘需求的我们实行择优推荐;对符合条件的实习基地进行科研项目合作。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在垃圾处理行业、水处理行业、大气污染处理行业、清洁生产行业、环评行业及环保部门选取多家代表性企业和事业单位进行接洽,通过双向沟通最后与沈阳老虎冲垃圾处理场、沈阳佳鹤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沈阳华晨宝马汽车制造厂、沈阳市大辛生活垃圾处理场、沈阳东陵白塔污水处理厂、国电沈阳北部污水处理厂、大庆市环保局、大庆龙江风电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庆市龙凤热电厂、大庆市石油管理局水务公司、大庆市顺丰伟业环评公司、大庆市红旗泡水库等,这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地区、企业及环保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实习关系。
2.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
为了更好的利用实习基地的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实习的教学效果。我们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设置为课程实习、认识实习、综合实习三部分内容。
2.1 课程实习
课程实习是使学生验证课堂上所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巩固书本知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了解和掌握所学课程在生产经营实践中的运用情况。我校环境科学专业课程实习主要包括,环境监测实习、气象学实习、环境生态学实习、土壤学实习、噪声控制工程实习、大气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实习、水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实习、环境质量评价实习等。环境监测实习主要是与大庆是环保局合作,请分管局长为学生介绍环保局的机构设置、行政职务、区域环境规划及日常工作情况等,学生可以进入各个部门学习环境监测工作程序、监测方法、仪器设备使用、质量控制等知识与技能。水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课程实习主要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到大庆市石油管理局南区污水处理厂、大庆市志飞生物有限公司、大庆泉韵纯净水厂、大庆黑鱼湖自来水厂等几个有代表性的水处理企业,请厂长或技术员讲解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城市居民饮用自来水、桶装和瓶装纯净水的处理方法,原理、工艺设计及日常运行管理情况,实习结束请学生总结归纳各种水的处理原理、方法及工艺流程的区别与联系。还要查阅资料与国内外对比各种水处理的技术先进性。大气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课程实习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大庆市龙凤热电厂,由技术员讲解火力发电原理、技术,烟气除尘、脱硫、脱氮工艺、流程。此外还组织学生分组自带仪器到室外监测空气质量(sox,NOx,TSP)状况并计算大庆市空气污染指数、污染程度。噪声污染控制实习是让学生带着噪声计监测交通干线、厂矿周围、商业区、学校附近及小区夜间的噪声值,然后对所监控地区进行噪声评价。环境质量评价实习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结合书本上的评价方法和原理,让学生在实验室利用软件进行模型拟合、参数估算、校正等;第二部分是到环评公司参与实际的环评工作,从而了解环境评价报告书(表)的编制过程、方法、原则等。
2.2 认识实习
认识实习是学生学习了环境科学概论,农业环境保护学,环境生态学等课程后进行的实习。认识实习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进行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认识自然,了解社会,保护环境的意识。我校环境科学专业认识实习安排在第5学期,为期2周。认识实习内容主要包括:(1)典型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调查,如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现状、大庆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五马沙陀沙漠环境现状、大庆黎明河人工环境状况、城市和工矿区环境绿化工程等。(2)新能源开发建设利用情况调查,如参观大庆龙江风电,请总工程师介绍风力发电选址、运行、维护情况,大庆杜蒙林甸地热资源利用,沼气生产等。(3)野外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调查,如调查城市森林中主要群落的基本特点、。物种组成及其生存环境和规律。帽儿山垂直地带性、森林群落、植被调查,生物多样性、种群密度、大小动态调查等。
2.3 综合实习
综合实习是联接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生产实际的桥梁和纽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综合实习学生对自己将来的职业预期和所从事的职业背景会有一些感性认识,充分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的需求情况。使学生更加积极努力学习,目标更明确。
我校综合实习安排在了第六和第七2个学期进行,每学期安排2周时间。第六学期的实习主要是去沈阳老工业基地参观学习,如沈阳老虎冲垃圾处理场、沈阳佳鹤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沈阳市大辛生活垃圾处理场、沈阳东陵白塔污水处理厂、国电沈阳北部污水处理厂等。第七学期的综合实习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可以选择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参与某个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到环境监测站实习、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与监测站日常大气、水体监测工作,或者到环评公司参与一项改建或扩建项目的环评工作及到污水厂或垃圾场参与日常运行工作等。
综合实习是通过让学生参加环境保护方面的实际工作,检验所学知识,了解书本和实际生产需要的联系与区别。此外,实习结束后,系里组织成果汇报答辩。每位同学都要参加答辩,内容是对实习情况的陈述和对老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锻炼和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3.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科技论文的基本写作方法。是对学生运用四年所学的知识,进行科学研宄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对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综合检验。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学生要熟练掌握期刊检索,实验设计、数据整理、撰写论文的方法。我校环境科学专业鼓励学生在大二或大三年级上学期提前进入指导教师课题组,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或环境方面的社会调查。大三下学期由指导教师布置毕业论文题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充分做到“一人一题”。完成选题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开题报告,并且日常工作学生要有工作日志,还要做中期实验汇报等工作。毕业论文要求按标准科技论文的格式撰写。答辩过程中每位学生都要陈述自己的论文内容,回答答辩委员会和学生提出的问题,每位答辩委员会教师根据学生答辩情况给出成绩,然后答辩小组取平均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5个等级记分制评定最后成绩。
4.结束语
篇9
[摘 要]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电算化类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能较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分析了高校会计学专业电算化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设置存在问题和会计学专业电算化类实践课程的必要性,探讨了电算化课程体系的内容以及教学组织及安排。
[关键词]电算化 实践课程 人才培养
质量是大学的灵魂,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作为会计学专业的毕业生,其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日益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实践是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电算化类课程的实验教学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和整体设计能力,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会计学专业电算化类课程体系建设对于完善专业建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会计学专业电算化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实验资源未能整合
目前多数高校的会计学专业的电算化实验没有充分利用与其横向相联系的经济、管理专业实验的数据进行财务分析,形成一种资源的浪费。在会计学专业内部各课程的实验之间也缺乏一定的沟通和交流,造成部分课程实验重复,资源浪费较大,部分应有的实验内容缺失,学生得不到应有训练的状态。
2.实验内容质量不高
大部分会计实验都以纯粹的会计基础知识的掌握为目的,实验项目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实验项目主要局限于会计核算,远远达不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现有的综合性实验业务简单,很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缺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综合实践,如,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实验,缺乏与实际生产经营环境接轨的综合性实验内容。在模拟实验教学过程中,由于实验室内无法模拟复杂的经济业务,模拟业务与实际业务始终存在一定的差距。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会计学专业电算化类实践课程的必要性
电算化类实践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理论知识,并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电算化类实践课程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重要的一个环节,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学生的培养目标决定着教学的导向,高校会计专业应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胜任会计实务、会计教学和会计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通用型、复合型人才。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会计课是一门理论性、实务性强,要求学生具有独立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处理实际问题技能的学科。学生仅通过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要想全面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是很困难的。通过电算化类实践课程的教学,学生亲自利用教学软件填制和审核凭证,设置账户和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为将来从事会计工作打好了基础;学生通过亲自分析企业的成本构成以及进行成本分析,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成本的认识;对企业的融资和投资活动进行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企业资金运动过程的理解;置身于实际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促使他们认真对待每一笔经济业务,谨慎做出每一项决策,可以培养学生的财务会计业务素养。
2.有利于弥补理论教学和校外实习的不足
会计理论知识的教与学都很抽象,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总会或多或少地感到枯燥乏味,缺少学习的兴趣与激情。由于课时有限,教师只能讲授通用的理论和基本的简单的操作方法,很难面面俱到地详细讲述具体业务的实际处理方法,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如果不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练,就成了纯粹的纸上谈兵。因此,只有通过实践课程的教学,才能弥补理论教学和校外实习的不足,增强学生对会计实务的感性认识,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电算化类实践课程的安排
会计专业电算化类实践课程一般应有以下课程与内容安排,形成对外会计、对内会计、财务管理、审计、政府会计等全方位的课程体系。
1.财务会计业务训练
《财务会计业务训练》开设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财务会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技能训练,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财务会计的方法和技能,为实际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奠定实践基础。实验内容包括:①原始凭证的填制训练;②记账凭证的填制训练;③登记会计账簿训练;④财务报告编制训练。
2.成本会计业务训练
《成本会计业务训练》开设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全面掌握《成本会计学》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更好地理解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的理论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内容包括:①制造费用与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训练;②品种法核算产品成本训练;③分步法核算产品成本训练;④分批法核算产品成本训练。
3.管理会计业务训练
《管理会计业务训练》开设目的是使学生在全面掌握《管理会计学》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所学内容进行实践性的理解、操作与掌握,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训练。实验内容包括:①全面预算的编制训练;②标准成本制度训练;③责任会计体系。
4.公司理财技能训练
《公司理财技能训练》开设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财务管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加强财务管理实践技能训练,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技能,为实际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奠定实践基础。实验内容包括:①公司股票筹资方式的选择训练;②企业长期负债资金筹集方式选择训练;③企业新建项目投资决策训练;④分散证券投资风险的策略与方法训练;⑤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训练;⑥企业股利分配政策制定训练;⑦ 财务报表分析训练。
5.《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软件实训》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软件实训包括:①单一预算单位会计核算实训;②政府主管部门集中会计核算实训;③政府财政部门会计集中监管实训;④预算单位资金支付实训;⑤预算单位预算编制实训。
6.《企业会计软件应用实训》
企业会计软件应用实训包括:①单一企业会计核算实训;②集团企业会计集中监控实训;③存货核算系统实训;④资金管理系统实训;⑤预算管理系统实训;⑥财务分析系统实训。
7. CPA审计业务训练
《CPA审计业务训练》实验内容包括:①审计基本流程训练;②收入循环的实质性测试训练;③购货与付款循环的实质性测试训练;④生产循环的实质性测试训练;⑤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实质性测试训练。
8.合并报表业务训练
《合并报表业务训练》内容应包括:①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②编制合并利润表、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③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合并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
9.纳税申报技能训练
《纳税申报技能训练》实验内容包括:①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纳税申报技能训练;② 消费税纳税申报技能训练;③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技能训练。
四、会计学专业电算化类课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1.明确实验教学目的
明确电算化类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电算化类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直接决定着实验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采用的教学手段,因此,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首先应明确实验的教学目标。电算化类实验实验课程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 通过实验课程的实操,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理解、巩固及掌握所学专业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会计核算与监督的技能, 积累初步的工作经验和能力,为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尽快胜任工作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2.编制高质量的电算化课程实验指导书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电算化实验课要求有高质量的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书首先应该对与其相关的理论课程的内容有一个高度的凝练,为学生独立实验的顺利进行提供理论知识的帮助;实验内容应该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旨,应该尽量具有综合性,有一定的难度,并应带有一定的探索性,避免简单重复地完成与课内实验差别不大的实验内容;在实验安排上,应该合理,前后实验模块应该恰当衔接。
3. 完善电算化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合理安排各门电算化实验课
应构建科学的电算化实验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资源优势,整合学院内部实验资源,实现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创建一个学科覆盖面宽、系统化、集成化的实验教学中心。引入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方法,开放实验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高等教育任重而道远。高等学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电算化类课程的设置可以达到提高会计学专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会计电算化实验是会计知识与相关知识融会贯通的过程,也是学生各种能力提升的过程,合理安排会计电算化实验的教学,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基本科学素养、综合应用理论知识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应用型的财经专业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体系 课程建设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运用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的职业认知教育,引导其树立科学的职业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自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职业生涯规划教研室在课程设计和体系建设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
职业规划关系到学生个人和职业发展,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当明确指导思想,即重视质量,以生为本,应当科学地实现课程建设、完成课程设计、引导学生探索自我发展空间,提升其职业竞争力。
结合实际,教研室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分为《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两个部分,并作为公共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贯穿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职业生涯规划》主要面向大一和大二,而《就业指导》面向大三和大四。
二、教学目标和课程定位
《职业生涯规划》旨在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传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认知自我和社会环境,掌握劳动力市场信息,并据此逐步制定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生涯发展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兼具理论与实践特质,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思想教育等学科的知识。从课程的长远发展出发,通过反复研究和学习借鉴,教研室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定位为“文化素质类”课程。
三、课程运作情况
(一)课程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包含以6大模块:
(二)教学方式
该课程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因此,在教学中,师生双方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利用各种资源,使用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工具,采取与外聘专家、成功校友、职场人物专题讲座和座谈相结合的方法增强课程的互动性和实践性。
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专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学院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工作的人员共分为三类: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具有学生管理经验的职员以及部分辅导员。这些工作人员因教学经验不够丰富,在课程设计及相关专业知识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专职、专业的指导人员欠缺一直是制约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学生对概念认知模糊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竞争压力,学生意识到做好自身的职业规划,为职业目标而奋斗的重要性。然而,因为对于职业规划理念的理解过于表面,往往会出现目标不够明确、不知道如何实现目标或者缺乏动力等现象。
(三)实践教学环节发展缓慢
因为任课教师专业背景与学生专业的差异,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教学环节发展速度缓慢,甚至个别专业处于停滞状态。另外,因为学院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面向的是大一、大二的学生,而本科生在大三才能够学习到核心的专业课程,大二阶段开展实践教学的效果并不明显。
五、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完善与发展方向
(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持续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持续发展应当具有前瞻性、开放性、综合性。前瞻性是指我们向学生传递知识,更要传播一种创新的意识和全新的理念。开放性是指课程的定位和设计的出发点是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综合性是指课程兼具理论与实践特质,讲究与多课程配合、吸收多学科的经验。
(二)课程设计要“以人为本”
学生的情绪难以调动,或者配合度不高的主要原因就是课程内容与学生需求存在偏差。年轻教师面对“90后”的大学生,应该采用“柔性牵引”的教学方式。
除了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调整外,《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要求足够的耐心和智慧引导学生确定目标并实现职业理想。
(三)加大投入,强化师资
职业测评系统的科学分析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职业倾向和发展潜力参考。因此,引入专业的测评系统有利于强化教学效果。此外,优秀的师资是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仅仅依靠教育厅组织的课程培训不利于师资的多元化、专业化发展。为进一步优化师资,学院要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选拔一些优秀教师参加由专业培训机构组织的高级别的专项培训。同时,将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任课教师引入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中也是未来发展趋势。
(四)依托就业基地,引导学生积极实践
面对职业选择时,学生之所以困惑是因为缺乏必要的行动准备和实践认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利用就业指导中心的资源,即依托现有的就业基地开展实践教育,另一方面是加强与专业课任课教师的合作与交流,鼓励专业任课教师参与到《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工作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认知和就业实践。
(五)培养创新思维,激发“自我规划”动力
创业精神是一种创新思维和自我实现主义。试想一下,如果学生具备了创业者的基本素质,即使不创业,我相信在他们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会成长为“职场精英”。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增加创业教育的内容尤其是创业者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六)构建系统化、立体化、全面化的课程体系
首都师范大学的“1+4+X”课程体系立足学生自身发展和课程特点,实现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有机结合,对于构建特色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我们在做好课程自身构建的同时,更要尝试把学生的专业、实习计划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我评估和调整,逐步构建系统化、立体化、全面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
本文为2011年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河南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吴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执行及其支撑体系的思考 [J].中国电力教育,2011.(22)
[2]谢睿萍.浅谈如何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实效性[J].科技信息,2011.(21)
- 上一篇:安全教育生产培训计划
- 下一篇:财务核算与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