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的分类范文
时间:2023-09-08 17:26: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税收筹划的分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全额累进;超额累进;数学分析;临界点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04-0056-04
累进税率是税率中重要的形式,政府一般通过累进税率的设计来增强税收对收入的调整效应,使收入越高则税负越重,而从税收筹划的角度分析,累进税率使税负弹性增加,由此增加了其中的税收筹划空间。累进税率在中国的税收实践中普遍存在,除了超额累进税率在有关税法中得到明确规定外,全额累进税率也由于一些税收政策法规中的特殊规定而内嵌于不同的税种之中,因此有必要对这两类超额累进税率进行系统性和深入性的数学分析和研究。这是一种全新的分析思路,有助于从理论角度深入解释累进税税收筹划的思路,并为其研究和应用提出更具原则性的结论,进而使得相关税收筹划能够更为直观和便捷地操作与实践。
一、全额累进税中的数学分析与应用研究
全额累进税是指按照计税依据的全部数额累进征税的累进税率。在中国目前的税法中,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存在全额累进税这一累进税率安排,但是在税收实践中和税率的设计上,却存在着许多全额累进税的身影。如消费税中对烟、酒的税率规定②;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机动车的销售如何征增值税问题③;增值税、营业税中起征点的规定④;个人所得税中有关年终奖金的计税公式表明其按平均化后的月奖金确定税率⑤,但却只扣除一个月的速算扣除数,这样就形成全额累进;旧企业所得税法中对不同收入标准规定了三档全额累进税率⑥;新企业所得税法中,由于小型微利企业的界定标准问题,也就构成了20%和25%两档全额累进税率模式⑦;土地增值税中,对房地产开发商建造销售普通商品房,增值率在20%以下的免税,而20%以上(50%以下)的,直接按30%税率征税⑧等,都表明在实际的税法操作中,存在一系列的全额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用数学笛卡儿坐标图形表示,如图1(t指边际税率,M为应纳税所得额,下同),应税所得额在M1以下时,一律按t1税率计税,当应税所得越过M1,同时小于M2时,全额一律按t2税率计税,以此类推,其中Mi称为临界点。应纳税额用T表示,则T=M×ti,从全额累进定义或图1可以看到应纳税所得额M是个连续变量,而税率ti是个离散变量(跳跃的)。在一定范围内(指在两个相邻临界点之间的范围),税率ti是固定的,这时可以把税率ti认为函数T=M×ti的斜率,则在税率ti的离散变化过程中,应纳税额T与应纳税所得额M的关系可以用图2来反映。首先,函数T=M×ti在一定区域内为线性函数(见图2),由于函数截距为0,所以图形中每一实线的延长线都过原点,这也是全额累进税率计税方式的数学解释;其次,由于应纳税所得额M在连续增长过程中不断地跨越临界点Mi,在每一临界点上,由于税率的离散跳跃,使应纳税额T也出现离散跳跃,每次跳跃而多缴纳的税额计为Ti(见图2),致使税后收益反而减少,这就是全额累进税下的特点。除非应纳税所得额M的增长数能超过因跨越临界点Mi而多缴的那部分税款,否则还不如将应纳税所得额数量控制在该临界点Mi之内。因此在税收筹划中就有应纳税所得额M在超出临界点Mi多少数额后才能刚好弥补由此而多缴税款的筹划分析,该数额可定义为:应税所得临界点后不可行区域⑨。
该区域分析如下:令?驻M为应纳税所得额以临界点为基础的增加数,且?驻M
从式(3)可以看出,即使?驻M无穷趋向于0,但由于应纳税所得额已经落入了边际税率ti+1的范围,所以此时依然需要多缴纳税款为:
这就是因应纳税所得额M跨越临界点Mi后所要多承担的最低纳税负担增加额。那么随后要解决的是应纳税所得额M增加多少才能弥补因跨越临界点Mi而多负担的税款呢?解不等式?驻M-③≥0可以求得:
所以,在全额累进税下,当应税所得额超过临界点后,其增加额应至少等于?驻Ti/(1-ti+1)才能弥补因此而多缴的那部份税款,否则就会出现虽然收益在增加但是税后收益却比跨越临界点之前少的现象。这是一个普遍适用的结论,对于这个结论可以理解为:把因跨越临界点而多缴纳的税额视为收入或销售额,然后根据跨档后的税率把这个收入或销售额还原成含税收入或销售额。这样通过以上累进税率临界点前后的数学分析,可以得到在定价或安排收入时,应税所得临界点后不可行区域为:[Mi,Mi+?驻Ti/1-ti+1]⑩,也就是说如果面对全额累进税制,那么在筹划中,应该尽量避免把价格或收入等定在这个范围之内。
假设有一家企业由于临时资金紧张,欲出售账面原值为600万元(不含税)的一套进口的生产线,由于使用时间才一年多,估计市面价值应该高于原值,那么该企业应定价(不含税)多少合适?根据财税[2002]288号和国税[1995]288号中有关规定,该生产线价格如果超出600万元(包括600万元),全值按4%减半征增值税,不超过600万元则免征增值税。根据上面的数学分析,可以求得?驻Ti=Mi×?驻t=600×(2%-0%)=12万,所以定价如果超过600万元,则超过的数额至少为:?驻Ti/(1-ti+1)=12/(1-2%)=12.245万元,这样不可行区域为[600,612.245{11}],说明如果市场价不能突破612.245万元,那么就应该把价格定在600万元以下,又考虑到比例税下价格越高收益也越大的特点,所以价格应定在略低于600万元但又不超过600万元的这样一个水平,比如599.5万元。当然条件允许,市场价格如果能够突破上限612.245万元,那么这时价格肯定是越高越好。
二、超额累进税中的数学分析与应用研究
超额累进税率是指按照计税依据的不同部分分别累进征税的累进税率,如图3(符号表示同上)。
在中国现行税法中,个人所得税中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所用五级超额累进表与其相同),劳务报酬所得(因税法有关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采用加成征收而形成了三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超额累进税率;2008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中对技术转让收入的减免税优惠规定也构成超额累进税率,既转让价格500万元(包括500万元)以下,免征企业所得税,超出部分按12.5%征收企业所得税{12}。应纳税额T的计算方法为:
以工资、薪金所得九级超额累进税率为例,假设某人预期第一个月的工资为1 800元,第二个月工资为3 000元,第三个月工资为3 700元,第四个月工资为1 900元,波动较大,则每月的应税所得(月工资收入-1 600元)分别为200元、1 400元、2 100元和300元,所适用最高税率分别为5%、10%、15%和5%,速算数分别为0、25、125和0,计算可得应纳个人所得税共为330元。计算平均应税所得为1 000元,因此如果能通过筹划将这四个月的工资平均定为2 600元{15},那么他将纳最少的个人所得税为300元。而在收入总和不变的前提下,任意向均值靠近的收入调整,都能不同程度地减少税负,例如将第二个月工资中的400元分配给第一个月,于是工资调整为2 200元、2 600元、3 700元和1 900元,应税所得为600元、1000元、2 100元和300元,计算可得个人所得税为315元。
三、结语
经过以上的数学分析和简单的案例说明,可以看出这些结论是非常有实践价值的,使我们对相关的累进税筹划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为最优的累进税筹划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基础。比如综合上面的分析,我们也可以引申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筹划思路,即当预期单次取得的收入适用累进税率(超额或累进)时,可以结合纳税期限,把收入分别在不同的纳税期限里来实现,这样就可以实现节税目的,其理论基础就是把取得收入前或后的那个没有取得该性质收入的纳税期限里的收入定义为零,于是跟取得收入的纳税期限相比就形成了较大的收入波动。
注释:
①本文提到的节税目的,以税收筹划后企业或个人的财富最大化目标为默认的前提条件。
②详阅消费税暂行条例税目税率表与财税[2006]33号关于调整和完善消费税政策的通知对税目税率的调整。
③详阅财税[1994]26号关于增值税、营业税政策规定的通知中第十条,国税函发[1995]288号关于印发的通知中的第十问,以及财税[2002]29号关于旧货和旧机动车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④详阅财税[2002]208号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和财税[2003]12号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补充通知,其中提高了个人缴纳增值税、营业税的起征点。
⑤详阅国税发[2005]9号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
⑥详阅国税发[1994]9号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的通知,2008年1月1号失效。
⑦详阅新企业所得税法总则(第四条)与第四章税收优惠(第二十八条)。
⑧详阅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一条。
⑨存在这个不可行区域的前提条件是:最高边际税率(或名义税率)不能等于或超过50%,并且相邻临界点之间的范围足够大。
⑩左边是开区间还是闭区间,关键要看临界点时按哪一级边际税率征税,如按原边际税率,则为开区间,如按新的边际税率,则为闭区间。
{11}可以验证价格为612.245时,减按2%的增值税率,其应纳税额就是12.245元左右,即价格增加正好与税负增加相抵。在612.245万元以下600万元以上的价格,可以验证此时价格的增加还不足以与税负的增加相抵,从而使税后收入反而减少。
{12}详阅《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九十条规定。
{13}Mi=Mi-Mi-1,其中i=1、2、3…n,M0=0,Mn为应税所得额M所包括的最后一个临界点,其中ti=ti+1-ti,Si为第i级下的速算扣除数。
{14}如果重叠了,则意味着不同期的收入此时在同一边际税率中波动。
{15}事实上,因为1000元的最高边际税率为10%,那么在应税所得总额不变的前提下且在10%这级税率内任意分配每月应税所得,其最终的总个人所得税也是300元。原因是在同一税率等级内,税负变化是条线段而非折线(见图4)。
参考文献:
[1]刘佐.中国税制概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高金平.税收筹划操作实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蔡昌.最优纳税方案设计――税收筹划思想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篇2
近年来,税收筹划逐渐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因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使得各个企业都在追寻降低成本的最佳方法。而对于企业来讲,纳税支出属于成本当中的一部分,在纳税之前,通过采取合法的税收筹划方法,为企业减轻税收当面的负担,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样也可以被视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在实践税收筹划的过程中,已然存在诸多问题,从而导致企业的工作税收筹划无法有效实施。在此过程中,我国税收筹划工作只有获取更好的发展与完善,才能真正确保企业通过税收筹划的方法来获取经济效益。
一、我国税收筹划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筹划意识淡薄,观念陈旧
在我国很多人都把税收筹划等同于偷税、漏税、避税等问题,但是实际上税收筹划与偷税、漏税在本质上存在一定差异。偷税、漏税都是属于违反税收法律规定的行为,避税是指纳税人钻税法缺陷来躲避国家的税收,属于钻税法漏洞的行为,避税正好与税收立法适得其反。而税收筹划是指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税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法人或自然人)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做出的事先安排,以实现优化纳税、减轻税负或延期纳税为目标的一系列筹划活动。税收筹划即与企业偷税、漏税的行为不同,又因为其在国家中具备一定的合理性,还与人们日常见到的企业避税不同。但是税收筹划的基本理论与所探讨牵涉企业谁收的实践当中,税收筹划与避税时而难以区别,在此基础中,一旦出现税收导向不明确,也不具备完善的制度,税收筹划极易转化成避税性质。
(二)税务等税务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
税收筹划属于一种层次比较高的理财型活动,如果税收筹划的方法使用不当,就会引发避税甚至是逃税的行为,这样既会受到相关税务机关的处罚,严重的还会影响企业的声誉,对企业正常的经营非常不利。也就是说企业需要专业的税收筹划人员进行税收筹划工作,其不仅要精通会计法与会计准则、制度等,还要全面的了解现代税务法与税务政策,更要熟悉企业的实际经营流程与业务情况。但是我国当前根本就不具备专业的税收筹划人员,关于企业税收筹划工作大多都是由会计兼任,对于此种理财活动也仅仅是一知半解,甚至还有工作人员将税收筹划当作是税法当中的漏洞等,根本无法从全局对整个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进行统筹,最终使得税收筹划方法不能合理有效使用。
(三)缺乏认识税收筹划的风险
基于我国企业目前税收筹划的实践情况而言,纳税人在实行税收筹划的同时,通常都认为,只要进行了税收筹划就能够减少纳税的负担,极少甚至没人考虑税收筹划中存在的风险。其实,税收筹划相当与一种理财活动,自身也具有一定的风险。例如,任意一种税收筹划方案的提出及顺利实施,都是建立在税务机关认同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就算企业税收筹划是合法的行为,有时也会因为税务执法人员想法存在的偏差使得税收筹划的有关方案在??务中无法真正的落实,从而导致税收筹划方案失败。
(四)缺乏健全的税收法律以及征管水平还有待提高
一些税收筹划开展比较成熟的国家,通常所采取的征管方法都较为科学合理、手段先进、处罚力度较大。但是我国当前的税收法律还不够健全,征管水平也比较低,对于处罚违法的力度也不足,而且部分税务执法人员的税务知识浅薄,查账的能力较低,根本无法辨别合法的税收筹划行为与非法的偷税、漏税等行为。外加执法也不够严格,政策缺失刚性,人员存在较强的随意性,这些都严重的限制了我国税收筹划的发展。
二、我国税收筹划的发展对策
(一)完善税收筹划的立法工作
完善税收筹划的立法工作,是保证税收筹划发展的重要举措。首先,税收筹划立法必须简洁、实用、明确和规范。因为完善、规范的税收法律是企业实现税收筹划活动的前提条件,企业只有在正确的税法指引下才能更好的实施税收筹划活动。其次,加强建立与完善保护纳税人权利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的形式维护纳税人的权利。在进行有关税收筹划立法的同时,将保障纳税人的权利放在第一位,这也是作为企业认可税收筹划实施的前提。
(二)正确掌握税收筹划的涵义
税收筹划是指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税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法人或自然人)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做出的事先安排,以实现优化纳税、减轻税负或延期纳税为目标的一系列筹划活动。企业相关人员必须学法、懂法、守法,明确的了解税收筹划的涵义,并且能正确辨别税收筹划与偷税、漏税、避税等违法行为的不同。其次,及时关注我国税收政策及税收筹划导向的变化。
(三)提高税收筹划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
税收筹划属于一项具有较强专业性与政策性的工作,从事此项工作的相关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素质与业务知识。目前,我国企业基本不具备专业的税收筹划队伍,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主要是由单位的财会、委托税务师、会计师等中介进行。而企业的税收筹划属于一种职业,必须由专业的人员与机构进行研究,才能实现其获得良好的发展。与企业一般的活动相比较,参与税收筹划的相关人员除了具备法律、会计、管理、金融等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严密的思维逻辑、统筹谋划的能力。因此,从事税务服务的中介机构必须加大力度培养税收筹划的专业人员。
篇3
关键词:企业重组;纳税筹划
企业重组与纳税筹划的结合运用使企业重组的效益更高,它的优势一方面体现在税收筹划可以提高企业对国家宏观政策的整体把握并对其很好的运用,另一方面表现为通过纳税筹划,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降低税务成本,进而降低其的重组成本,从而降低企业的重组风险,更好的实现企业重组的目标。
一、企业重组的纳税筹划
1.企业重组概述
企业重组是企业遵循经济、法律原则,按照市场规律对企业的各类资源及本省进行的优化企业结构、再造企业组织形式的行为,实现企业产权或经营权的改变,从而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按照定义,企业重组可以按照产权或经营权的改变进行分类。按照企业产权的改变,企业重组可以分为六种形式:合并、分立、清算、股权重组、债务重组、股份制改造。按照企业经营权的改变,企业重组分为资产转让、企业租赁、企业托管。
2.纳税筹划概述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根据税收法律制度统筹安排企业的纳税活动,从而为企业谋取最大的税后收益。纳税筹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节税筹划、避税筹划、转嫁税收筹划、涉税零风险筹划。纳税筹划是合法的,指纳税筹划只能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纳税筹划的筹划性指的是可以为企业提供纳税前的筹划安排,从而达到纳税筹划的目的――为纳税人取得节税的收益。
3.企业重组的纳税筹划
企业重组中的纳税筹划是指企业根据税收法规统筹安排企业重组中的涉税活动,从而为企业谋取最大的税后收益,达到减少企业纳税额、降低重组风险的目的。但在实际操作中,企业的税收成本只是经营成本中的一部分,所以企业纳税筹划时,除了要争取税收优惠或者用财务安排降低税收成本外,还要考虑到企业整体的经营成本。
二、企业重组纳税筹划的基本途径
1.利用税收政策导向
税收法律中存在多种倾斜政策,例如惩罚性税率、税收优惠政策等,这些就是税收政策导向的体现。进行纳税筹划的基本途径就是以国家现行税收制度中的税收政导向为指导,而对投资活动进行选择。在实际工作中,这是最常用的纳税筹划方法。
2.利用税收法律条文中的差异
税收法规对同一征税对象作了若干不同的规定,纳税人的不同选择对应着不用的税负,纳税人可以自主选择任一条款。所以,纳税人可以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条款执行,从而减少税负。税收法律条文的差异可以表现为多个方面,如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优惠政策、不同的水中之间也可以进行优势组合、同一税种内(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计税依据等)也可以进行纳税筹划。
3.利用税法中的税基临界点
在税收法规中队不同规模企业的起征点或免征额、优惠税率不同,所以,纳税人往往采取变通手段(如:企业分立等),降低税率或计税基础,减轻税负。
三、企业纳税筹划应注意的问题
1.增强纳税筹划重要性的认识,打造专业筹划团队
税收筹划人员必须具备财务会计知识和税收法律知识,这样税收筹划才能成功。此外,税收筹划人员还要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企业重组中的税收筹划关系到企业重组的结果,税收筹划人员应该运用专业技能,将税收与企业的财务会计相结合,为企业做出最成功的税收筹划。税收筹划还涉及到守法的问题,因此,税收筹划人员必须坚守职业道德,依法进行税收筹划,避免为企业带来涉税风险。
2.根据不同的重组方式确定不同的筹划方案
企业重组有着多种不同的方式,每种方式涉及不同的交易活动,每种获得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同,税收筹划方案也随之不同。比如,在资产重组中,税收筹划不是重组的首要目的,但税收筹划可以减轻纳税人在企业重组中的税收负担,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但这个项目中的纳税筹划必须注意支付方式的选择和重组后税收负担的大小。而在分类重组中,纳税筹划要考虑到分立后企业的业务范围,由于经营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会变得比较简单,应该重点关注针对特别税种的专属方案。而在债务重组中,因涉及到自己的时间价值,需要针对坏账和重组损失的程度进行税收筹划。另外支付时间也是一个影响因素,支付时间推迟会给企业延迟纳税提供机会。
3.事前筹划与事后筹划相结合
纳税筹划是事前管理行为,但是在企业重组中会随时出现新的问题需要调整,所以纳税筹划不仅包括事前指导措施,还包括事后筹划。事前知道措施可以给企业作出明确的指导,企业从而可以往既定的目标前进。事后筹划方案指的是设计周密的纳税对策,在意外事件发生时减弱其对企业经营效益带来的冲击,从而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所以事前筹划与事后筹划必须结合起来使用,这样才能为企业带来税收好处,企业才能成功度过重组期。
4.制定规避纳税筹划风险的对策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风险控制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纳税筹划中,许多企业贪图纳税筹划带来的效益,而随意套用筹划案例,结果并未减轻企业的税负,还诶企业带来了风险。所以,纳税人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必须树立风险意识,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特点,根据税收法规,在税收筹划的同时制定出风险控制策略,加强风险控制,根据筹划进程对税收筹划方案进行修订完善。
5.加强与外部的沟通
企业重组中涉及到的经济主体比较多,而且关系复杂,每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都会对企业产生影响。在企业重组的纳税筹划时,筹划人员对重组企业及其相关联的企业的各种业务及经济行为都要有清晰的了解,他们可以与这些企业公开交流或者私下交流,还可以与他们的税务部门进行直接联系,从而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作者单位:福建瑞信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高允斌.企业重组的会计处理与纳税处理[J].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 李刚.企业重组中的所得税纳税筹划问题[J].会计之友.2010,11.
篇4
摘 要 软件企业是以计算机软件开发生产、系统集成、应用服务和其他相应技术服务为经营业务和主要营业收入的企业。每个企业都应根据自身特点和管理要求具体分析,在保证遵守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总体税负,促进自身企业乃至整个软件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 软件企业 税收筹划 优惠政策 风险与策略
一、税收筹划的概念
1.税收筹划的内涵
从概念上说税收筹划是指企业在税收法律规定中,自行或者聘请专业的税务顾问进行纳税筹划,从而为企业谋取最大利益的一种财务行为。税收筹划与偷税、漏税有本质不同,税收筹划是合法的企业行为。
2.对税收筹划相关定义的分析
有学者认为,税收的主体有征纳之分,即国家和纳税人,因此税收筹划既包括国家或征税机关的征税筹划,又包括纳税人的纳税筹划。而对此有些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既然人们已将纳税人的筹划称为税收筹划,一般所说的税收筹划、税务筹划和纳税筹划并无实质上的区别。在税收筹划与纳税筹划的涵义边界上,笔者认为后者更具有实际意义。笔者认为:所谓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从有利于自身生存、发展和获利的目标出发对经营管理等涉税活动进行的科学的决策、计划和安排,其直接效果表现为纳税人总体税后收益的增加。按照税收筹划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可将其分为节税筹划、避税筹划和转嫁筹划等。
二、我国对软件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软件企业涉及到的税种有:增值税、营业税(兼营应税业务)、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建税及教育附加等地方税。
1.所得税优惠政策
国家在为推动软件企业的发展推出了较多的优惠政策。《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中,对企业所得税做出了如下政策解释:第一,对新办的软件企业,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免征前两年所得税,第三至五年减半征收所得税。第二,当年未享受免税优惠政策的重点软件企业,按减10%征收。第三,培训费用和工资总额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实际发生额予以扣除。第四,广告支出自软件企业登记成立之日起五年内,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以据实扣除。超过五年的,按营业收入的8%予以扣除。
2.增值税优惠政策
为减轻软件企业的增值税负担,国家也为软件企业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自2000年6月24日起至2010年年底以前,对软件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的软件按照17%的比例征收后,对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采取即征即退政策。
3.营业税优惠政策
软件企业对外转让专利技术,并提供相关的技术咨询、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4.进口环节增值税和关税
凡软件产品出口退税率未达到征税率的,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可按征税率办理退税。
5.软件企业购买软件的核算
成本达到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标准的,可按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进行核算,经批准可将折旧或摊销年限缩短 (最低两年)。
三、软件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的分析
1.企业纳税筹划人员不具备相应素质导致的风险
税收筹划方案操作成功的概率与纳税人的业务素质成正比关系,具体来说,如果纳税人的业务素质较高,对税收、财务、会计、法律、金融等方面的政策与业务有较透彻地了解,并且对其掌握程度也较高,那么其税收筹划成功的可能性会相对较高。反之,其失败的机率会较高。
2.筹划方案不科学导致的风险
表现在税收筹划方案严重脱离企业实际,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没有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角度设计,缺少全局观和战略观。
3.税收政策风险
政策的时效性使得企业税收筹划活动产生一定的风险。税收筹划是在一定条件下设计与确定的,并且只能在一定条件下才可以实施,在此过程中,若国家政策发生了变化,则可能导致税收筹划的结果偏离企业预期目标。
四、规避软件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的策略
1.加强税收政策学习,树立税收筹划风险意识
首先,软件企业应加强税收政策的学习,准确把握税收法律法规政策。只有做到这种全面的了解,企业才能预测出不同纳税方案的风险,并对不同的纳税方案进行比较,优化选择,进而保证采取的税收筹划行为真正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其次,软件企业应密切关注税收法律法规的变动,一个企业若是能根据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动及时的对税收筹划作出适当调整,不但能有效减小企业税收筹划的风险,而且还能为企业增加效益,实际工作中,企业可建立税收信息资源库,对适用的政策进行归类、整理、存档,并跟踪政策变化仔细研究,准确理解和把握税收政策,选择既符合企业利益又遵循税收法规规定的筹划方案。
2.提高纳税人的素质
纳税人的主观判断对税收筹划的成功与否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税收筹划人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尽量减少主观判断。努力培养对客观事实的分析能力,在设计筹划方案时,要求具有较完备的知识体系,还要具备良好的专业业务素质。同时,税收筹划人员还要注意沟通协作能力和经济预测能力的培养,以便于在税收筹划工作中与各部门人员的交流。税收筹划人员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有赖于个人的自身发展提高,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纳税人素质的提高。只有纳税人的素质普遍提高了,才会对税收筹划提出更多的要求,同时也会减少筹划风险。
五、结束语
企业的税收筹划是一项高层次的理财活动,任何一个软件企业只有加强税收政策的学习,准确把握税收法律法规政策,才能税收筹划中做的合理合法做的长远。做到深入、透彻、全面了解一个地区和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才能有效地规避风险,真正让企业既能享受国家的优惠,做一个诚信纳税,依法纳税的信誉企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盈利、纳税、发展,赢得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思考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企业税收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涉及税收相关法律、法规的掌握与运用,而且还涉及财务核算、投融资等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是一项理论性与技术性很强的经济活动。企业可利用税收筹划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切实降低企业税负,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
一、税收筹划的概念与方法
税收筹划是指企业在遵守国家税收相关法律的基础上,自行或委托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通过行业选择、享受优惠利率以及对筹资、生产、销售等各个过程进行事前安排和筹划,以达到合理降低企业税负,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企业扩大再生产提供一定的资金。税收筹划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保障国家税收应收尽收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得到各个业务部门的配合、支持,同样,企业税收筹划,尤其是企业所得税筹划需要涉及研发、生产车间、销售部门等部门的配合。企业应从全局考虑,不应将税收筹划工作只关注于财务和销售部门,企业应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在企业生产经营各个部门制定税收筹划方案,在多种税收筹划中选择整体税负最低的方案,以达到企业合理避税的目的。
(一)按照企业所处不同行业类型选择筹划方法
企业可按照自身所处行业特点,针对该行业涉及的税收进行筹划,例如,高新技术行业享受15%的低所得税税率。同时,企业应实时关注国家对该行业出台的税收政策,可利用税收优惠安排销售类型,充分享受国家给予某类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二)按照企业具体经济活动进行税收筹划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涉及筹资、投资、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企业可针对各个环节制定税收筹划方案,例如,企业在投资环节,可以选择投资国债以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优惠。同时,企业在按照具体经济业务进行税收筹划中,应注意协调其他业务,从企业整体缴纳出发,降低企业税负。再如,企业进行原材料采购过程上,如采购发票跨期取得,企业应将原材料进行暂估入账,以增加当年产品成本,以抵扣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下一会计年度将按发票对原材料入账价值进行重新调整。
二、对企业新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若干思考
(一)利用投资方式进行税收筹划
不同地区,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和侧重点不同,国家因地制宜,根据所在地区、区域的发展,在一定时间内,给予不同的优惠政策。所以,企业可以根据政府颁布的优惠条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不同地区进行不同的投资,享受相对较低的税收。比如说,现在的西部大开发,国家对到西部开发的企业颁布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对沿海城市、经济开发区也是如此。在这些地方进行投资,有些税收不需要缴纳,或者少缴,故而尽可能的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因此,我们要适当选择区域进行分类投资。
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购买国债收取的利息及从居民企业收取的股息、红利免征企业所得税。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可选择国债或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作为投资方式,以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的优惠。
(二)利用企业性质进行税收筹划
一是利用汇总缴纳达到降低税负目的。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总公司与分公司应统一由总公司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当分公司出现亏损时,总公司可以将子公司亏损额从总公司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减少总公司企业所得税税负。出于汇总缴纳所得税目的,企业可适当选择成立分公司,以分公司当期亏损作为总公司应纳税所得额抵扣在此,而避免投资、设立子公司无法税前抵扣应纳税所得额。二是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合伙制企业与公司制企业适用不同的税种,合伙企业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公司制企业则应按照当年会计利润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在选择企业类型时,可以根据企业长期经营规划,选择税负较低的企业性质,以达到企业合理避税的目的。
(三)利用税法规定的优惠政策进行税收筹划
企业最直接、简单的税收筹划即是享受企业所得税法的税收优惠条件,由于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在税率档次、收入免征等方面出台较多优惠政策,企业如果能适合其中一条优惠政策,则可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给企业带来较高的资金回报。
(四)利用推迟确认销售收入进行税收筹划
企业资金具有一定的时间价值成本,企业如晚缴纳税款,则可享受免费的资金时间成本。企业可通过推迟确认销售收入、房租收入、盘盈资产收入等方式推迟确认应纳税所得额,进而达到推迟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目的,为企业扩大再生产提供流动资金。
三、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避免税收筹划违反法律
企业利用税收筹划必须坚持遵守法律法规规定的原则,严格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进行税收筹划,严格区分偷税与筹划之间的区别,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税收保障,在国家税法规定的范围内享受合理避税所享受的经济利益。
(二)降低税收筹划风险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面临着来自国家税收政策、银行利率变动、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风险,尤其是在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过程中,将面临着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资格、应税范围、税率档次等的认定,由于税务认定人员对税收法律的主观认识不同,企业将承受一定职业判断。企业财务人员应不断加强财经与税收法规学习,积极支持、配合税务机关工作,与税务机关取得长期合作,及时了解税收政策变化,以便制定、调整税收筹划方案,降低企业税收风险。
(三)提高税收筹划方案操作性
企业在选择税收筹划方案时,应统筹兼顾其他税种,以选择整体税负最低的税收筹划方案。目前,个别企业在运用税收筹划过程中,运用税收筹划手段使某个税种达到了合理避税目的,但另一税种却无形中提高了税负。例如,企业未将达到使用状态的在建办公楼确认增加固定资产价值,从而降低房产税缴纳额,但由于延迟确认固定资产增加,使企业丧失了计提折旧抵扣企业所得税的机会,提高了企业整体税负。
企业最终的盈利,仅仅靠增加企业的收入额度来获得是远远不够。因为企业还必须得缴纳所得税给国家。所以要想获得最大的收益,好好利用国家规定的税收政策是很有必要的,最大程度上合理减少所得税的额度。企业进行所得税筹划,必须要有长远目标,统筹兼顾,时刻把握税法条例的变化,实行动态调整,把税收筹划作为一项工程,也要关注其他税法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支雪娥.关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J].财会月刊,2012(020.
篇6
关键词:企业;税收筹划;法律;风险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173-02
一、税收筹划的理论依据
1.收益理论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以降低经济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利润为主要目标。合理的税收筹划就是降低经济成本的一种有效方式。 现在假设市场上有同等条件的两个企业,且它们都面临着是否进行税收筹划的选择。由于税收的无偿性使得税负的出现会减少企业的净收益,所以假设企业不进行税收筹划的净收益为 A=R-T,进行税收筹划的净收益为 B=R-T+t-C(其中 R 为企业税前收入,T 为企业应交税额,t 为节税额,C 为企业筹划成本,且 t>C,T≥t),由此得出 B-A=t-C,有效的税收筹划就会使得 t-C>0,因此就有 B-A>0。所以,筹划企业净收益比不筹划企业净收益多出 t-C。而该企业可将因税收筹划活动节省下来的资金t-C 进行扩大再生产或者技术更新,以占领更多市场份额 S。 因此,筹划企业最后的净收益为 A+S,未筹划企业最后的净收益为A-S。 由此可见,合理的税收筹划活动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整体收益。
2.效益理论
税收筹划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可由收入效益理论和替代效益理论解释。经济学中所说的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者产生的收入效应,是指在货币收入一定的条件下,商品价格的变动会造成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引起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的改变。 从税收角度而言,收入效应是指由于税收的变动引起纳税主体收入的变动,进而由收入变动引起纳税主体对经营方式做出改变的效应。 税收收入效应的大小由平均税率(纳税主体缴纳的税收与其总收入之间的比例)决定的。平均税率高、税收负担重,则对纳税主体的收入效应大;反之,则收入效应小。经济学中所说的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者产生的替代效应,是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会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改变。从税收角度来看,替代效应是指由于政府在不同地域和不同行业间实行差别税收待遇,使得不同商品和劳务间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导致纳税主体改变对商品或劳务的选择,用轻税负或零税负的商品和劳务来代替重税负的商品和劳务。所以说,税收筹划一方面,为企业提高利润、扩大再生产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又为政府涵养税源、增加税收提出了有效方法。
3.博弈理论
税收在达到最大值前会随着税率的增加而增加,当税率增大到一定数额,政府税收达到最大值之后,税率继续增大,税收收入随着税率的增大而减少。当税率增加到 100%时,税收收入将降为零。 由于税收的无偿性造成了企业净收益的流出,高税率会大大挫伤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当税率增加到 100%时,则意味着企业生产经营得到的所有利润都将以税收的形式上交政府,企业的付出得不到回报,所以企业将不再生产,如此一来政府没有了税源,税收也将降为零。
收益理论、效益理论从企业角度论证了税收筹划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拉夫曲线理论揭示了政府与税率之间的关系,从综合收益理论、效益理论、拉夫曲线理论,可以得知政府和企业能在税收上寻求一个平衡点,即博弈均衡。
4.资源配置理论
国家为推动经济平衡战略,拉动三大产业的协调增长,不同程度地对一些相关地区和行业实施了税收优惠政策。 于政府而言,税收优惠政策是政府通过少征税或不征税的方式对纳税人实行的税收鼓励政策,它通过政策导向引导纳税主体的生产经营和投资理财活动,从而影响资源在各地区各行业间的配置。它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是国家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结果。对于企业而言,税收优惠政策为其弹性选择会计处理和计税方式提供了依据,企业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有选择地进行节税,在满足自身利益增长的同时,促进了地区和行业的发展。
二、税收筹划的风险
尽管税收筹划可以减少税负,增加企业自身利益,但是不合理的税收筹划也会带来多种风险。所谓税收筹划风险,是指纳税人在进行税收筹划时由于对未来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分析差异,使筹划收益偏离纳税人预期结果的情况。
1.政策选择和调险
税收筹划是在遵守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合理、 合法地节税,因此企业税收筹划活动都与国家政策紧密相关,对国家政策进行熟悉和分析是税收筹划活动的一个前提条件。所以,在税收筹划前,充分了解国家政策并为税收筹划选择一个合适的方向是成功进行税收筹划的关键所在;合理的政策选择是影响筹划成功与否的因素之一,如果政策选择错误或者分析错误,整个筹划活动都将面临失败的局面,更有甚者,将会导致企业退出市场的困境。即使选择了合适的国家政策也不能确保毫无风险,因为国家政策不是恒久不变的,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家政策也在变化,政策的变化会给税收筹划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企业在税收筹划前要仔细分析国家政策,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分析国家政策与税收筹划活动的契合度,并在筹划的整个过程中跟踪政策的动态变化,确保企业的筹划方案能跟随国家政策的改变而弹性改变,同时推出风险管理方案,在筹划活动不能随国家政策更改的时候给出补救措施。
2.成本-效益分析风险
税收筹划是为了降低税负,提高企业利润水平,因此税收筹划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在进行税收筹划时,首先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合理预测筹划成本和筹划收益。只有当筹划收益大于筹划成本时,该筹划方案才是成功的,否则就是失败的。企业若单从减低税负的角度思考,而不考虑为减低税负所付出的成本代价,就会造成筹划活动的失败,产生成本风险。
3.税务沟通-信用风险
从理论上说,税收筹划活动是以国家政策法规为导向的,因而应该是一种合法活动 。然而,由于我国的立法层次和税收优惠政策繁多,加上税务部门的执法人员素质不同,因此税务执法人员对税法的理解可能会存在偏差,导致税务人员弹性执法的可能性 。所以,判断企业的筹划方案是否合法,在遵守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还要积极与税务部门沟通,二者缺一不可 。如果企业没有与税务部门取得有效的沟通,那么轻则可能导致筹划活动的失败,重则导致筹划活动被税务部门处罚;一旦被税务部门认定为偷、漏税,就会严重影响企业的信用。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经济下,信誉对一个企业而言意味着灵魂,良好的信誉意味着好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也昭示着光明的未来。现今,信誉已经成为了企业的重要资源,其优劣程度甚至直接与企业的生死息息相关。所以,企业要与税务部门保持有效的沟通,在筹划方案初期与税务部门就该方案达成共识,规避因沟通失效而产生的信用风险。
三、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应注意以下问题
1.企业对税收筹划的认识存在偏差
第一,税收筹划必须在税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它不同于偷、逃、漏税行为,偷、逃、漏税是违法行为是法律不允许的,而税收筹划是以法律为导向,选择适合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节税。第二,企业对税收筹划的创造性不足,很多企业把税收筹划限制在减少税基和税率的范围内,缩小了税收筹划的空间,忽略了递延纳税给企业带来的收益。递延纳税类似于政府给企业提供了一笔与递延税款等额的有限无息贷款,企业可以利用这笔税款解决暂时的周转困难,也可以进行再投资和再创造,即便不利用这笔税款创造直接价值,也可以通过通货膨胀来减少实际的税负支出。所以,企业除了能从税基税率的角度思考税收筹划,还可以从递延纳税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以达到提高企业整体收益的目的。
2.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活动时没有全盘考虑成本-效益的因素
一些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不进行成本-效益的全面分析,只考虑如何减少税负支出而忽略了节税方案的实施所付出的成本费用。这样一来,筹划后的企业净收益比筹划前的企业净收益还要少,不符合企业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企业利润最大化,最终可能导致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被破坏、正常的管理秩序被扰乱、成本费用被抬高、企业利润下降的局面,得不偿失。
3.企业应该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
企业的税收筹划活动是否合法不仅在于是否遵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而且还在于税务部门执法人员如何认定企业的筹划活动。由于我国法律层次和种类繁多,税务执法人员与企业对税收优惠政策的理解可能会有所差异,所以,企业在以法律法规为指导原则的前提下与税务部门就筹划方案进行沟通达成共识才是筹划活动成功的基础。如果对这一点认识不足,终将导致筹划活动的全盘失败。
4.企业应该加强对税收筹划风险管理控制
这需要企业对税收筹划方案高瞻远瞩,在筹划方案实施前做出预测,对不确定因素的变化方向做出估计,主动出击,制订相应的补救措施。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制订动态跟踪表,收集动态信息,确保筹划活动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李大明.企业税收筹划原理与方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篇7
关键词:税收筹划;风险控制;操作风险
税收筹划指的是企业为减轻企业税负,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通过合法的手段统筹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经济效益的获得除了开源,还需要与节源相结合。因此,企业财务必须想办法控制企业成本。企业开展税收筹划是企业控制成本的一个重要渠道。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很多企业片面追求利益,忽视法律法规的要求,在税收筹划过程中违背税法相关条件,给企业带来极大地风险。企业税收筹划虽然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也存在许多风险,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将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
一、企业税收筹划风险控制的必要性
1.税收筹划风险控制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虽然企业税收筹划并没有直接给企业带来可以看得见的经济效益,但是在风险控制的过程中,却可以消除影响税收筹划的风险因素,确保税收筹划落到实处,有效减轻企业的税负,降低企业税收成本,使企业税后利润最大化。同时,在风险控制过程中能全面掌握企业内部与外部的运行状况,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指导,大大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2.税收筹划风险控制为企业创造社会效益
企业开展税收筹划风险控制,能够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的纳税信用,避免因为税务机关在税务稽查中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还能够提升企业社会形象,有助于树立企业品牌。这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
二、企业税收筹划面临的风险分类
1.操作风险
税收筹划主要是在法律法规薄弱的环节操作。如果企业在操作中不到位,比如说利用某些税收政策优惠没有把控好,或者税收筹划时对企业的运行状况和政策把握不到位,都可能会使得税收筹划成本超过企业收益,影响企业切身利益。
2.经营风险
企业税收筹划方案具有前瞻性,是对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筹划,会出现一个前提条件,在设计与实行企业税收筹划方案过程中,如果企业的经营活动出现变动,都可能会影响税收筹划方案的顺利开展,造成筹划方案不能适应企业的运行,从而失败。而企业税收筹划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灵活性。
3.政策风险
企业在税收政策筹划过程中,必然需要详细解读政府税收政策,确保税收筹划与政策理念相符合。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政府税收政策自身并不完善,需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不断改革完善。因此,会经常调整,这就使企业税收筹划方案具有期限性和不稳定性。加上税务机关与企业在解读政策上可能会存在差异,企业如果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制订税务筹划方案,可能会影响税收筹划方案,带来筹划风险。
4.执法风险
企业的税收筹划最终需要税务机关审核裁量,由于各地税务机关和税务工作人员在自身素质与执法理念上存在差异,对国家税收政策的解读也各不相同,如果企业在税务筹划中没有把握好当地税务机关的工作作风和执法理念,很可能会导致税收筹划的失败。
三、税收筹划风险控制策略
1.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税收筹划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与税收筹划的成败息息相关,在税收筹划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意识到风险,在工作工程中熟知税法,按照法律规则办事,从大局出发,整体协调税收筹划与企业其他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在降低税收筹划成本的基础上,采用可行的税收筹划方法,最大限度地规避因为工作疏忽带来的风险。
2.建立健全信息采集机制,增强风险控制方案灵活性
企业税收筹划风险控制是建立在充分把握企业运营实际情况,并识别企业在税收筹划中潜在风险的基础上,这需要税收筹划工作人员在随时了解内部包括财务信息、财务决策等具体情况的同时,充分掌握外部包括国家税收的调整、税务审查的变动等动态信息,随时根据得到的消息调险控制方案,以提高税收筹划风险控制的灵活性。因此,企业需要建立并完善企业的信息收集制度,挖掘信息获取渠道,确保能及时获取最新信息,为企业税收筹划风险控制提供参考依据,确保风险控制的预见性。
3.做好税收筹划风险控制方案评估工作
企业制定税收筹划风险控制方案需要考虑公司的整体利益,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出发,降低企业税负,不仅需要具备长期性,还要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效益。因此,在完成税收筹划风险控制方案的制订后,还需要评估方案,在评估的过程中吸取税收筹划风险控制相关经验教训,发现风险控制中的规律,以此为依据不断优化风险控制方案。在评估中可以加减“成本-效益”分析法,从分析结果开始,如果方案成本超过了效益,则可以放弃,重新制订更合理的风险税收筹划风险控制方案。
4.加强税收筹划人才队伍建设
税收筹划工作专业性强,并且涉及的内容复杂,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很难制订出一套高水平的税收筹划方案。因此,企业要重视税收筹划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强对税收筹划人才专业素养的要求。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开展工作:(1)加强对目前在岗税收筹划人员的岗业培训工作,全面提高税收筹划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税收筹划专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培训过程中有意识地根据税收政策的变化开展教育培训,将现行税收政策和变动的会计知识渗入其中,保持培训内容的先进性,从而提高编制税收筹划方案的可行度;(2)企业可以通过一些自己的渠道去聘请一些在税收筹划方面具有权威性的专家,利用他们在税收筹划方面的专业性开展税收筹划工作,也可以尝试通过税收筹划机构完成,这些专家机构在税收筹划方面更专业,做出的税收筹划方案更具有可行性,能够有效预防企业税收筹划风险。
5.坚持税收筹划风险控制与税收法律精神相符合
企业税收筹划风险涉及的因素除了企业自身的管理之外,还与企业所处的税收法律环境和变化有关,企业在税收筹划的过程中,透彻把握自身情况,但是对国家的法律税收政策以及在执行中的具体情况缺乏有效认识,在处理过程中表现不成熟,无法有效规避风险。因此,在税收筹划过程中,企业必须坚持所有的税收筹划与国家税收法律精神相符合,重视研究税收法律,加强认识,做好与税务机关的公关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法律带来的风险,影响税收筹划的效果。
四、结语
为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在当前我国税收政策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企业需要高度重视税收筹划工作,将税收筹划作为谋求企业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渠道。但企业也必须看到税收筹划中存在的风险,采取有力措施,构建起税收筹划风险控制体系,遵守我国税法制订的税收筹划方案,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案,最大限度地避免税收筹划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使其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董良.企业税收筹划的目标定位与风险问题探讨[J].税务与经济,2013(8).
[2]徐俏梅.浅析税收筹划的风险及其控制[J].商情,2011(20).
[3]王黎.税收筹划风险及管理探讨[J].中国对外贸易,2011(10).
[4]刘继雄.企业税收筹划及其风险控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1):55-56.
[5]成凯丽.浅议我国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的防范和控制[J].现代商业,2012(21):18-21.
篇8
内容摘要:房地产业是一个税费负担较重、涉及税种较多的行业,因而成为税收筹划关注的重点。本文以某房地产公司为例,分析在税收筹划时,房地产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政策风险、财务风险、行业风险等各种风险,指出税收筹划的预先筹划性与项目执行过程存在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是这些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鉴于此,本文认为房地产企业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尽量降低或减少涉税风险,使税收筹划方案达到风险最小、收益最大。
关键词:风险 税收筹划 房地产企业
某房地产公司税收筹划案例分析
2007年,某房地产公司以7500万元购得一块商业用地,用于普通住宅建设,预计房屋可售面积3万平方米左右,营业税及附加税率总计5.55%,契税3%,所需资金部分来自于银行贷款。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筹划前:营业税及附加为2164.5万元,土地增值税为9318.075万元,税金合计(不考虑印花税)为11482.575万元。
该房地产公司决定接受税务师的筹划建议,单独成立销售公司。房地产公司先将房屋按每平方米8000元的价格出售给销售公司,再由销售公司按13000元的价格出售给客户。
筹划后:房地产公司应纳税额为营业税及附加1332万元、土地增值税2925.6万元;销售公司应纳税额为:契税720万元、营业税及附加2164.5万元、土地增值税3850.65万元,两公司税金合计为10992.75万元,可以节税489.825万元。
经过上述比较,该公司认可了税务师的方案,可是在方案执行过程中,问题逐渐显现。首先,房屋过户到销售公司后,已经成为二手房,需到二手房交易中心交易,这为房屋的销售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其次,根据营业税条例规定:纳税人销售不动产价格明显偏低而无正当理由的,主管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营业额。该公司将房屋以8000元/平方米的价格转让给销售公司,该价格明显低于同类房屋的交易价格,因而该公司还面临着营业税被重新核定,需补交税款、滞纳金甚至被罚款的可能。
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面临的风险
税收筹划风险,是指纳税人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因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使筹划收益偏离纳税人预期结果的可能性。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法律风险。税收筹划业务在我国还不成熟,它经常在税收法律规定的边缘操作。税收筹划方案的合法性必须经过税务部门的确认,有时房地产企业对税法的理解与税务部门具体执法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加大了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的风险。另外房地产企业在税收筹划过程中发生对法律理解的偏差,使税收筹划蜕变成偷税行为,又会导致税收筹划的违法风险。也就是说即使是合法的税收筹划行为,有可能因为税收政策理解偏差导致税收筹划方案无法实际执行,从而使税收筹划方案成一纸空文;或者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偷税、逃税行为,不但得不到税收利益,反而加重了房地产企业的税收成本,使房地产企业得不偿失。
政策风险。房地产企业受政策影响比较大,这主要是由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现有的税收规定中法律法规少,规章以及其他税收规范性文件多,从而造成税收法令政策的透明度明显偏低。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许多政策会相应地发生变动,政府的税收政策总是具有不定期或相对较短的时效性,这些都容易导致税收筹划的失败。对同一房地产企业而言,在不同时段,往往会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变化,使所选择的筹划政策失去原有的效用,甚至与法律相抵触。
财务风险。房地产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巨大,若某一个环节的资金出现问题将引起整个房地产项目的瘫痪。因此,房地产企业必须保证资金供应的充足,房地产企业大部分资金都是通过举债而获得,而借入的资本额越大,税收筹划的空间越大,获取可能的税收筹划利益的机会也越大,但由此带来的财务风险也相应增大。
行业风险。房地产行业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它的发展取决于整个行业是否景气,行业的复杂性决定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筹划的难度非常大,容易导致税收筹划风险的产生。
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风险产生的原因
税收筹划的预先筹划性与项目执行过程存在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是税收筹划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因税收立法、执法所导致的风险。在我国税收法律中,税务部门与房地产企业之间的权责关系并不完全对等,房地产企业处于一种相对劣势的地位。税务部门相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更容易掌握更多税法信息,对于新的法律的了解或获得也滞后于税务部门。由于税收征纳双方关系权力责任的不对称性及在法律中赋予税务部门过多的自由裁量权,造成即使税收筹划人员具有较为充分的空间,税务部门也可以利用“税法解释权归税务机关”而轻易加以否定,从而使房地产企业的税收筹划风险大大增加。
注重“税负最低”,忽视企业整体利益。有的房地产企业认为追求“税负最低”,是税收筹划的目的,这是一种不完全正确的认识,是混淆和颠倒了税收筹划目标和最终目的的关系。例如,误以为用借入资金投资比用自有资金划算(少交税),但很多事例表明,使用借入资金虽然其利息可在所得税前扣除,但由此未必增加房地产企业的净利润,相反它却减少了房地产企业的净利润,另外还有可能引发巨大的财务风险。事实上税负最低只是税收筹划的阶段性目标,而实现房地产企业价值最大化才是税收筹划的最终目的。
片面夸大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的作用。很多房地产企业认为税收筹划无所不能,事实上税收筹划只是房地产企业理财活动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是有限的,并受一定的条件制约。税收筹划往往需要与相关的生产经营决策配合使用才能相得益彰,产生较大的总体效益。另外,税收筹划的开展与房地产企业的涉税税种、应纳税额以及财务核算水平等情况息息相关。
因税收筹划人员自身素质所导致的风险。自身专业素质主要反映在税收筹划人员对于税法的全面理解与运用方面,由于税收法规的庞杂和税收政策的频繁变更,税收筹划人员受自身业务素质的限制,对有关税收法规的精神把握不准,虽然主观上没有偷逃税的意愿,但事实上由于筹划不利,违反了税法,产生了税收筹划风险。
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的防范措施
税收筹划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对风险加以控制,规避和降低风险损失。针对风险的类型和产生原因,可以采取以下风险管理方法。
(一)树立依法纳税意识,完善会计核算工作
房地产企业经营决策层必须树立依法纳税的理念,这是成功开展税收筹划的前提。税收筹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经营利润,但它只是全面提高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一个环节,不能将房地产企业利润的上升过多地寄希望于税收筹划。依法设立完整规范的财务核算资料和正确进行会计核算,是房地产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基本前提。税收筹划是否合法,首先必须通过税务检查,而检查的依据就是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核算资料。因此,房地产企业应依法取得和保全会计核算资料、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为提高税收筹划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准确把握税法政策,密切注视税法的变动
税法是处理国家与房地产企业税收分配关系的主要法律规范,税收筹划方案主要来自税法政策中对计税依据、税率等的不同规定,对相关税收规定的全面了解,就成为税收筹划的基础环节。只有全面了解,才能预测出不同的纳税方案,并进行比较,优化选择,进而作出对房地产企业最有利的税收决策。反之,如果对有关政策、法规不了解,就无法预测多种纳税方案,税收筹划活动就无法进行。税法常常随经济情况变化或为配合政策的需要,而不断修正和完善。因此,房地产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密切关注并适时调整自己的筹划方案,以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规范。
(三)增强风险意识,提升自身素质
防范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风险是一项具有高度科学性、综合性、技术性的经济活动,因此对具体操作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税收筹划人员不仅要精通税收法律法规、财务会计和房地产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应具备经济前景预测能力、项目统筹谋划能力以及与各部门合作配合的协作能力等素质,为房地产企业出具防范税收筹划风险的方案或建议。税收筹划人员素质的提高,一方面依赖于个人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依赖于整个房地产行业素质的提高。只有整个房地产行业素质提高了,才能充分进行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
(四)加强与税务部门联系,搞好税企关系
房地产企业要想进行税收筹划,必须取得当地税务机关的支持,以确保合法性。进行税收筹划,由于许多活动是在法律的边界运作,税收筹划人员很难准确把握其确切的界限,有些问题在概念的界定上本来就很模糊,比如税收筹划与避税的区别等,况且各地具体的税收征管方式有所不同,税收执法部门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这就要求从事税收筹划者在正确理解税收政策的规定性,正确应用财务知识的同时,随时关注当地税务机关税收征管的特点和具体方法。经常与税务机关保持友好联系,使税收筹划活动适应主管税务机关的管理特点,或者使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方案得到当地主管税务部门的认可,从而避免税收筹划风险,取得应有的收益。
(五)顾全企业整体利益,注重税收筹划方案的综合性
从根本上讲,税收筹划归结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范畴。它的目标是由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所决定的。税收筹划必须围绕这一总体目标进行综合策划,将其纳入房地产企业的整体投资和经营战略,不能局限于个别税种,也不能仅仅着眼于节税。单纯看税收筹划是分税种进行的,对每个具体的税种进行筹划,但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活动要涉及到数种税,即便一项具体业务也可能要涉及若干税,例如一笔销售收入是否确认、何时确认、可能会影响营业税、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针对众多的征税对象、税率、减免税等,税务筹划时不能仅盯住个别税种的税负高低,而要着眼于整体税负的轻重。另外,如果单纯追求最大扣除项目、最小的计税收入,会掩盖企业真实的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影响企业的筹资和投资能力,进而影响房地产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所以不能以税负轻重作为选择筹划方案的唯一标准,而应以确保房地产企业财务目标实现下的税收筹划方案要具有可操作性。
通过以上分析,文章指出,随着税收筹划活动在房地产企业经营活动中价值的体现,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风险也该受到更多的关注,由于税收筹划主要侧重于事前的筹划,因此不可能完全消除税收筹划的风险,但尽量降低或分散涉税风险是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的重要内容。成功的税收筹划方案应该是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方案。
参考文献:
1.盖地.企业税务筹划理论与实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梁云凤.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M].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
3.韩灵丽.公司的税务风险及其防范[J].税务研究,2008.7
篇9
摘 要 税收筹划是税收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当前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方向。随着我国税收制度和税收征管水平的逐步完善提高,税务筹划也逐步得到了税收征管部门和广大企业的关注。本文以工程施工企业的收税筹划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税收筹划的理论基础和实施现状,以实际的税收筹划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提出了完善工程施工企业的税收筹划的相关应对措施。
关键词 工程施工企业 税收筹划 应对措施
我国实施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之后,经济活动的主体主要是以企业为主,在企业进行日常的经营活动时候,它主要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润为经营目标的,我国的税收制度主要是以针对第二产业的增值税和针对第三产业的营业税为主,通过具体的地税局和国税局进行相关的税收的征收工作,随着营业税改增值税等一系列的税改政策的推出,我国的税收制度得到了不断的完善的补充,在这时,税收筹划的功能和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它是纳税企业主动进行纳税优化处理的税收行为,而在我国,长期存在着忽视税收筹划的现象,在税负压力较重的企业之中,往往通过不正当行为进行偷漏税减少税负,而不去寻求合法的避税手段,所以使得整体的经营缴税环境日益恶化,这尤其体现在自负盈亏和自主经营的现代企业之中,可以想见通过税收筹划实现税负减压将是企业经营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的石油企业基本上是以国营为主,在石油企业中进行税收筹划还处于起步阶段,而石油企业无论是从经营规模还是缴税规模,都具有极大的弹性空间,这也就为税收筹划在石油企业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发展空间。
一、工程施工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必要性分析
石油企业是石油勘探、石油开采、石油储存炼化以及石油销售的集成,因此,它主要由石油开采、石油储运和石油加工三大块组成,缘于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石油资源已经成为了国家的战略物资,在石油产业的整个流程中,都需要大量的石油装备,包括石油装备的运输、安装、维护和废弃处理,在这一流程中,不仅需要大量物力和财力投入,在日常运营中更需要缴纳大量的税负,这对于石油企业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运营成本支出,在石油企业经过一系列的重组改革之后,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石油企业需要缴纳的税种繁多,税负重大,而且是国家支柱产业,一旦财务管理不能稳定,将直接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以税收筹划为财务管理手段,做好企业内部的开源节流和资产管理,实现公平税负和成本控制,这是完善石油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举措。
二、工程施工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可行措施
针对石油企业在在大型油气处理装置设备使用上的财务管理现状,本文着重分析,在这类财务管理中引入税收筹划的管理理念,详细的管理措施如下:
1.实施资金筹措的税收筹划
由于大型的油气田处理装置设备成套使用,技术复杂且成本高昂,因此,在进行实际生产活动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融资成为石油企业应对这一问题的首选,而在融资的过程中企业的税负压力很大,以税收筹划为基础,可以获得客观的经济回报,相比于过去的贷款,石油企业可以进行权益筹资、负债筹资等多种方式,可以实现快速筹资、长期筹资的资金需求,通过税负方案优化分析和利息资本化处理,可以实现企业在大型油气田处理装置专项上的税负减压。
2.实施投资管理的税收筹划
石油勘探具有较大的风险性,选择合适的大型油气处理装置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实际内容,结合实际油气田的经营效益和税负情况,保障企业的利润是进行油气田开采的重要考虑依据。因此在进行投资税收筹划时,要专注于两点,即对固定资产进行投资税收筹划和基于税收基本政策进行的税收筹划,对于前者,要密切关注国家关于石油设备采购、使用以及维护的相关优惠政策,最大限度的减轻企业税负;对于后者,在国家和地域层面,对于石油企业都有不同级别的政策利好,根据石油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状态,会出具相应的扶持政策,这也是石油企业需要在税收缴纳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的。
3.施行生产管理的税收筹划
大型油气田处理装置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石油开采、勘探和生产处理,因此,生产是这些设备的首要任务,也是石油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主要内容,是企业应税缴纳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产活动中,开展必要的生产管理,针对油气田处理过程中的固定资产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筹划分析,对固定资产进行必要的折旧处理,对生产成本进行逐年分摊,通过税负滞后,等同于为企业在折旧期内获得了等值的政府无息贷款,从而为企业的现金流的进一步畅通提供了条件,在实际表现中是直接降低了企业的实际纳税支出;有石油产品的价格波动较大,而且多为政府调控的行为,因此,进行转移定价可以为企业节省下客观的税负,种种举措可以使得石油企业以合法的手段获得较大空间的税负减压。
总结:本文以税收征收过程中税收筹划为分析对象,阐述了税收筹划对于降低企业税负压力、合法避税减税的重要作用,并且以石油企业中的大型油气田处理装置设备中的具体情况为分析对象,提出了进行税收筹划的具体应对措施,为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税务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篇10
从企业运行的实际看,资金的来源多种多样,利用税收筹划扩大企业税务利益,控制企业税务负担成为新时期企业财务工作的新方向。新税制改革给企业合理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不但使企业的负担得到减轻,更为企业提供了资金的来源,新形势下应该认清税收筹划对企业现实经营和长远发展的价值,积极利用新税制改革的优惠政策,合理利用企业税前扣除项目,扩宽企业筹集资金渠道,平衡税收筹划与新税制的关系,真正体现出税收筹划的价值,达到对企业财务、管理、法治工作不断强化的作用与效果,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核心动力。
1 新税制改革背景下企业税收筹划的概述
1.1 税收筹划的概念
税收筹划是法律、管理与经济相关学科的交叉概念,通俗地讲,税收筹划就是在企业在法律体系的允许范畴和空间内,以合理经营、科学投资、多样理财等一系列活动的统筹与设计,起到节约企业税负的目的,是企业税收利益最大化的基本途径与方法。尤其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以及商业经济的持续发展,纳税人的纳税理念也在不断强化中。对企业而言,追求价值的最大化是其根本目的,而税收筹划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因此,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税收筹划早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新税制改革下的企业税收筹划
新税制改革是新形势下国家对税种、税收方式的重要调整。而国家政策性的调整往往会带来巨大的筹划空间,营改增是目前税制改革的重点,也是在税制改革的首要工作,增值税范围在不断扩大,也成为新税制改革的核心与重点,是国家财税政策向消费、向市场转变的重要标志。新税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就是将增值税的重点从生产型及时调整到消费性,以此来实现税收的均衡与公平。企业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采用生产型计税方式,对外购固定资产没有扣除与减免,这会造成企业过重的税负和经济支出。而新税制改革就是解决这一问题,允许将企业购入的固定资产在增值税中予以扣除,这无疑会减轻企业的税负,提高企业的自由资金,并做到了对社会公平的兼顾。新税制的改革给企业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无论从国家的经济建设,还是从社会的法制建设,乃至于企业的自身建设上讲,新税制改革给企业税收筹划提供了空间、基础和可能,企业应该更好地利用税改政策的方向,积极进行税收筹划,实现对企业成长发展的有效维护与保障。
2 新税制改革背景下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策略与方法
2.1 充分利用新税改中的优惠政策
新税改的主旨是平衡社会税负水平,以宏观的手段实现对经济与产业结构的控制与调整,进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转型的目标。基于这一形式,企业应该利用新税改提供的政策优势,在结合企业经营和管理特点的基础上,依据企业自身的规模,有效控制企业发展与成长的方向,向新税改倡导的产业和优惠政策进行倾斜,以此来享受新税改带来的又会,以对税收筹划实现对改革与发展大局的适应,从经济上环节企业的负担,确保自身的持续发展。
2.2 做好税前扣除项目的文章
要把握新税改的趋势积极将企业工资与薪金支出列为企业成本,使企业能够合理地享受税务方面的政策与相关优惠,例如:企业应该根据行业特点、区域发展水平制定出合理而规范的工资结构与工资水平,积极依法履行代缴代扣的义务,以此来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成本;应该将开发支出与各种经费列入企业科研经费和开发资金,根据国家相关的税收优惠来获得税负的相关减免;要将企业培训费用列为企业支出,享受新税制下税收的优惠。
2.3 扩宽企业资金筹集的渠道
企业经营中资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这是我国企业经营的常见现象,应该利用税收筹划的措施积极扩宽企业资金的筹集范围和渠道。对于很多还没有上市的小企业来说可以争取得到政府对创业投资企业的投资。目前我国的税法规定,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对于很多以技术开发为核心的企业来说还可以尽快的申报自主知识产权来享受到税务优惠,或者是企业尽量的投资到国家重点扶持的领域内,包括了生物技术、新型资源、服务业以及航空技术等中来享受到税务优惠。增加企业的研发费用,比如说投入到产品研发中的比例不要低于企业总收入的比例,或者是使用社会招聘、自主培养等,为企业打造一批自有的高水平的团队,让科技人才占企业人数的比重不低于规定的数值。
2.4 确定企业税收筹划与新税制改革的关系
应该看到企业利用新税制改革进行税收筹划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为了避免企业对税收筹划的过度解读,应该明确现实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筹划与新税制改革的关系,要有法制化理念和现实性考量,要结合新税制的趋势坚持做好税收筹划的事先准备,要把握法律体系创新和新税制发展的方向,结合企业实际经营,以多种财务管理工作和理财活动实现事先对税收筹划的准备,进而在减少税收筹划违法风险的同时,控制企业应税的范围和数量,在减少企业税务负担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税收筹划。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税收筹划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