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设计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9-07 17:59: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业模式设计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业模式设计的特点

篇1

关键词:手机游戏 商业模式 设计

引言

据相关数据预测,2014年全球手机游戏市场规模将达到114亿美元。尽管移动游戏市场炙手可热,中国手机游戏开发商的成绩却不尽人意。调查显示,截止去年11月底,中国手机应用开发者总数接近100万人,近70%手机游戏开发商亏损,仅13%实现盈利,显然中国手机游戏开发商正处于尴尬地位。如何促使手机游戏盈利与有效保证用户留存,成为手机游戏设计的当务之急。本文从商业模式与手机游戏设计的关联性着手,视图阐述手机游戏设计中商业模式的表达,探讨商业模式对手机游戏设计的影响。

一、商业模式和游戏设计

商业模式是各个行业都火热讨论的话题,游戏行业也不例外。Geoffrey Colvin(2001)直白地认为商业模式就是赚钱的方法。《商业模式新生代》中将商业模式描述为企业如何创造价值、传递价值、获取价值的基本原理。不管概念是从哪个层面出发表述,人们逐步形成共识,认为商业模式概念的核心是价值创造。

回归到设计层面的描述,在游戏设计中,以用户为中心的游戏设计(user centered game design)由兰津(Yolanda A. Rankin)等人提出,包括观察研究――概念――原型――测试这四个阶段作为流程。设计的过程往往是从用户研究和观察开始,商业模式的设计也是如此。商业模式设计可称为商业模式创新,亚历山大・奥斯特瓦德提出的如何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中,包括六种设计领域常用的设计方法和工具:客户洞察(Customer Insights)、创意构思(Ideation)、可视思考(Visual Thinking)、原型制作(Prototyping)、故事讲述(Storytelling)和情景推测(Scenarios)。在此之前,魏德海管理学院的教授佛雷德・科洛皮(Fred Collopy)和理查德・博兰(Richard Boland)针对商业模式创新提出了一种被称为“设计理念”的方法,这种方法与传统商业管理领域流行的“决定理念”不同。“决定理念”只关注分析、决策和优化,然而在充满着复杂与不确定的商业世界中有目的性地探求全新的、有竞争力的成长型模式,需要的是设计方法。

在简单的概念层面,商业模式与游戏设计似乎并无关联。但设计流程上,商业模式创新与游戏设计采用了相同或相似的方法和工具,同时设计方法也用作指导商业模式创新。

二、商业模式与手机游戏设计存在内在关联

依据“价值创造”这一核心,通过分析手机游戏盈利来源可将目前手机游戏商业模式分为如下三大类:1.付费下载模式,游戏明码标价,下载前要求玩家使用信用卡或通过其他渠道付费;2.增值服务模式(IAP),免费体验游戏追加应用内付费下载内容,包括激活关卡、购买付费道具等;3.广告模式(IGA),真正意义上的游戏免费体验,单纯的依靠游戏中植入的广告盈利(表1)。

分析以上常见的三类手机游戏商业模式:付费下载型手机游戏对手机游戏的各方面的设计都有较高的要求,其特点是用户感知强,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虽然与付费下载型手机游戏相比,增值服务模式与广告模式的优势在于免费,但随着免费游戏的数量逐渐增多,这种优势带来的竞争力会逐渐减小。因而,要利用免费模式获得成功,设计师需要在设计环节就让游戏极具吸引力,足以让玩家投入大量时间。另外还要创造出可支持大范围虚拟商品经济的游戏世界,进而吸引玩家心甘情愿为其付款。采用广告模式的手机游戏,不可忽略如何提升用户下载量,毕竟影响力是手机游戏依靠广告收入商业模式建立的基础。

游戏设计是设计游戏内容和规则的一个过程:创建能激起玩家通关热情的目标,以及玩家在追求这些目标时做出的有意义的决定需遵循的规则。显然,如何盈利是游戏规则的一部分,同时杰西谢尔(Jesse Schell)在他的著作《The Art of Game Design》中也明确表示游戏设计师的基本素质包括对商业知识的摄入,并指出游戏开发过程中设计师必须考虑到商业与市场的因素,并且将这一点整合到游戏设计中。因此,如何提升用户下载量,以及如何在游戏中以尽量不影响游戏效果的形式穿插广告,这些与盈利相关的要素都是手机游戏设计过程中需要谨慎考虑的。

综上所述,无论游戏设计者为手机游戏投放市场选择何种商业模式,应该有针对性的回归游戏设计本身。我们有理由相信商业模式与手机游戏设计存在内在关联。

三、商业模式对手机游戏设计的影响

(一)商业模式在手机游戏设计中的表达

杰西谢尔(Jesse Schell)将商业与市场描述为过滤游戏的好坏漏斗的之一,认为它与感觉、受众、创新、体验、技术等同样重要,只有当设计师的设计足够好的时候才能通过这些漏斗的过滤。以国产游戏《保卫萝卜》为例,《保卫萝卜》定位面向大众市场,其价值主张为益智休闲类塔防游戏,渠道通路包括ios,android,pc三种平台。游戏画面精美、容易上手、老少皆宜,可爱的游戏角色设定和音效大大的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一经推出就俘获超高的下载量。

《保卫萝卜》采取的增值服务模式和广告模式两种商业模式结合的盈利方式,使得《保卫萝卜》拥有来自玩家和合作商家两方面的盈利来源。分析《保卫萝卜》的商业模式在手机游戏设计中的表达:

1.广告模式,《保卫萝卜》广告内嵌的巧妙在于广告形式不突兀、广告内容用户不反感,广告位置不影响用户体验。广告位放在主题关卡选择最前和最后的位置,用户在选择游戏关卡的过程中能够自然的看到广告。虽然这意味着广告点击率会达不到合作商家的理想效果,但这样的设计丝毫不影响进行关卡选择中的玩家。(图1)

2.增值服务模式,《保卫萝卜》采用免费增值的盈利模式,免费下载为其吸引了大量的游戏玩家,游戏中内置物品吸引玩家购买,其内置商店设计思路比较巧妙,物品的获取来源有两种,一种是玩家在游戏闯关过程中随机获得,但获得速度慢。一种是需要通过商店购买立即获得。商店中的物品无论玩家是否买卖都对游戏本身的娱乐性不会打任何的折扣,这种“没有强迫,充分诱惑”的内购形态恰到好处的照顾了玩家的体验。(图2)

(二)盲目追求盈利对手机游戏娱乐性产生消极影响

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提出凡勃伦效应: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畅销。它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而不是较低而增加。它反映了人们进行挥霍性消费的心理愿望。增值服务模式的游戏大多在游戏中内置商城,商城内不同金额的物品能促使玩家达到不同级别的效果。用以满足渴望在游戏进程中加快升级速度或希望通过消费达到其他目的的玩家需求。

增值服务商业模式是由PC平台游戏商业模式延生而来,以PC游戏《暗黑3》为例,围绕利益而设计的游戏系统已经让大部分玩家察觉到,购买道具与游戏是否过关有着直接的联系,由此削弱了游戏本身的乐趣,造成玩家的失望。游戏盲目追求盈利的最终后果是迫使设计初衷与游戏乐趣相违背,影响玩家体验和留存率。

“凡勃伦效应”在游戏中的应用情况等同于现实生活,但即便是高端玩家也有消费底线,日益激烈的手机游戏竞争环境已经让玩家学会了挑选和比较。著名游戏开发者格雷格・理查森(Greg Richardson)的观点,开发者应基于盈利系统去创造真正的游戏乐趣。再看前文中分析的《保卫萝卜》,其设计不为盈利妥协用户体验,不为盈利降低游戏趣味性,在盈利与用户体验两方面的平衡中,开发商舍弃短暂的收益保全游戏体验,《保卫萝卜》明智的取舍成就了它今天的成绩,也有力的证明了格雷格・理查森(Greg Richardson)的观点。

总结

篇2

[关键词] 现代设计 商业模式 文化语境

一、概念

现在,终于是语境取代原来的物理设计的时代了,原因就在于商业模式的语境建构,使得商业设计具有时尚审美特征,以及工艺流程体系,它是工业化的创意语境所在,因此,商业设计中的语境类型表现得更为具体、直观。这其中,商业文化语境作为设计过程的一个大语境,对设计符号的选用及设计符号系统的表现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商业设计中的商业文化语境显然是构成设计的物理、审美、心理和社会环境,或者说是一种世俗的再现。要实现商业设计的世俗再现,必须将其根植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沿袭中积淀而成的,它是一个民族的道德风尚、伦理习俗、文化教育、价值取向的结合体,决定着受众的思维方式、接受心理,影响着受众对广告的意义解读。只有在我们所属的文化里,世俗的设计语境透过商业文化的积淀,我们才能认识这世界的世俗的美,同时获得一种商业得满足。因此,现代商业设计要适应受众的接受心理、提高效果,就要在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方面尊重受众的文化口味,符合他们的文化习俗,与他们达到有效的文化沟通。

二、商业设计的文化再现

商业设计通过与世俗文化艺术元素相结合,能够形成人情之美、和合之美、温馨之美等审美特征,但因为商业模式是为了满足商业传达需要,以实现传播信息为目的,具有很强的商业性,所以在不同的设计作品中,商业模式与设计语境的融合的比重可能会存在某种倾斜,比如公益海报,美学价值可能浓重突出,非美学价值可能淡化减弱,而商业礼品包装、日用工艺品的平面设计,非美学价值就浓重突出,美学价值就相对减弱。因此,在设计艺术作品中能够有效的运用美学与商业特性,紧紧抓住人们的视觉心理,这是艺术与设计所要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设计通过商业符号来负载特定信息,在世俗文化语境这一大语境的作用下反映着具体的时代和文化。因此,可以说商业设计是商业与大众世俗文化交融的艺术,因此,商业设计又可说是商业模式下的世俗文化再现。

商业设计中的创新离不开工艺创新,但不能仅仅依靠工艺,还要依靠世俗文化,尤其是商业文化。文化是有一种历史特性的,具有传承的独特性,并且很难简单引进和仿造,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点。就商业模式而言,它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一种对设计文化的强烈呼唤。我们的传统设计适合商业机制,一方面固然需要设计主体具有文化“活力”,可以体现来自大众化时代的强烈的现代社会、产业发展力,以及商业模式下的一种工作模式。也就是说,设计文化在我国当代商业模式、产业体系中关系到人的新文化语境建构,它以全球化、多元文化的语境为依托,作为文化活动的特征已越来越明显,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人类生活在设计之中。因此,我们对设计的批评不能局限于物质和形式的层面,应该在人类文化系统这个当代批评语境中去理解设计“符号”的意义和价值,它的专业性、市场化,都更加接近商业模式。

设计作为“商业的手段”和“文化传承”、“语境共识”,它不仅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人类建构一个理想的生活空间,同时也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学习趣味,建构着人类的文化。

三、商业模式与设计语境建构

1.文化主体:设计的理论知识主要来自对设计理论与方法的规范学习,设计能力养成包括来自专门的职业学校教育、技能培训等阶段的系统学习,而应用体现在商业模式和产业体系中。专业知识或者行为或实践知识主要形成于实践活动,也即来产业、行业经验,随之积累起职业知识。设计的能力以理论知识与职业知识为基础,直接产生于社会实践过程,当然也与其他因素相关联。具体而言,这种行为能力指恰如其分地、有目标地完成任务的能力;在日常情景或者新情景下把握从未经历的情景的能力。这些能力的成功养成与实践能力、社会能力,以及自我能力的发展密不可分。

2.设计主体:设计语境属于个性特征因素的有个人的职业伦理、对职业的自信与自我批评,以及职业上的理性竞争。商业模式下个人设计与他人,以及社会形成的批评语境的互动,设计在这种语境下,作为一种产品形式,作为一种活动,也作为一种视觉性的形象系统无所不在地出现在当代人的生活之中。正因为如此,设计的内涵被无限扩展了,呈现出一个具有开放性并不断在扩大的范畴。

3.职业主体:设计语境突出的特点是与市场驱动的机构有类似之处,设计能够在市场里有竞争力的产品。因此,设计批评需要建立“真实的批评”,因此,必须建立行业规范下的品牌意识。应该很好地反映产品诉求,体现鲜明的产品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求新、求信、求美、求趣、求异的消费心理。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物质需求的不断增长,生产已经进入到人类生活的整个世界中,以物质文化与技术文化相结合、消费体验与情感、成人体验相结合的形式向人们呈现丰富的内涵。这种面向生活的物质性实践行为正日益突出和体现出设计职业技术语境的行为维度。

参考文献:

[1]尹定邦主编:设计学概论.湖南科技出版社,1999,第41页

篇3

当前,我国一些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已崭露头角,但总体看来,我国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明显滞后于技术创新,多以跟随和模仿国外为主,企业技术创新“单打一”和商业模式创新“倍增效应”难以发挥等问题突出。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积极有效发挥商业模式创新的 “倍增效应”,引导企业由传统的单纯技术创新转向走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的集成创新之路,需要高度关注和积极探索。

一、商业模式创新倍增效应日益凸显

工业革命以来,产业经济发展基本上遵从“技术创新获得利润,性价比拼占领市场”的范式推动,技术创新一直是企业获得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方式。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和贸易自由化不断加深,技术溢出效应不断增强,技术创新的模仿壁垒和垄断利润急剧下降,技术创新主导的企业盈利模式被打破,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融合互动作为一种新的创新形态,愈益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

商业模式即为企业盈利的途径和方法,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商业模式创新不仅是企业技术方向和路线的选择,更涉及到企业组织、文化、资源配置的全方位、深层次革命,因此,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质是系统性创新,也是国际产业竞争的新趋势。

(一)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日益深度融合

市场需求已日益成为创新的最主要源动力,创新逐渐从强调技术导向为主向注重市场导向为主转变。为了向用户提供更丰富的服务和更人性化的体验,使创新成果转化成实际的商业价值,就需要针对新技术采用新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呈现日益融合的发展态势。

特别是随着互联网、IT、通信技术等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逐渐摆脱在原有商业模式中充当工具的从属性角色,而成为了新的商业模式本身。

(二)“商业模式+技术”融合创新赢得竞争优势

商业模式是企业为用户创造价值的方式方法,而价值的载体则必须是有核心技术支撑的产品和服务。在节能环保领域,诸多公司开发出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与设备,但碍于用户对新技术新设备转换成本的压力,难以实现技术创新的价值。通过合同能源管理这种商业模式创新,节能服务公司一方面通过为客户提供节能改造服务推广新技术新设备,另一方面从客户节能改造后获得的效益中收回投资、取得利润。

商业模式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价值的“放大器”与“倍增器”,也为技术创新模仿设置了新的“门槛”,新技术与新商业模式的深度融合构筑起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提供强大动力。

(三)“商业模式+技术”融合创新改变竞争规则

一直以来,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依靠技术革新和产品性价比提高,随着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不断结合,行业的技术竞争与产品竞争模式正在被颠覆,以基于新技术为客户提供更新体验和更优服务为目标的商业模式创新成为新的竞争规则。

传统商业竞争的零和准则也不断受到挑战,无论是产业链上各环节的企业,还是处于产业链同一环节的企业,一方的利润不再是另一方的成本。在新的盈利模式下,产业价值链上的各利益相关者可基于同一个平台最大程度地达到价值共赢。

二、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特点

目前商业模式创新仍属于新生事物,业界还没有形成清晰路径和完整规律的共识,但总体上看,商业模式创新的发展呈现如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技术创新仍是商业模式创新的现实基础

新技术或新产品进入市场的初期,价格较高,为了平衡高价格给消费者带来的风险,商业模式创新应运而生,拥有先进的核心技术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前提。同时,技术创新也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保障,为竞争者设立模仿的高门槛。

(二)信息网络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支撑平台

随着IT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信息网络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为企业选择更多更复杂的运作方式提供了平台条件,由于硬件技术的易扩散性和生产的易模仿性,任何建基于硬件的商业模式都不会长久,基于信息网络平台的商业模式成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主流。

信息网络平台将相互独立的产品或服务提供者和用户联结起来,通过全新的商业模式,使产品和服务价值实现了聚变。东软公司在医疗服务领域有三千家医院客户,公司利用云的方式和互联网方式整合现有客户的医疗资源,使家庭和个人通过网络获得在线诊断等医疗服务,同时公司的B2B模式逐步转向了BBC(即B2B与B2C的结合)模式,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和更高的服务价值。

(三)全产业链共赢是商业模式创新的突出表现

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是更好地创造价值,好的商业模式不仅为客户创造价值,也为产品价值链各环节的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创造价值。因此,商业模式创新需要建立一个包括为客户提供不同产品和服务的互补企业在内的产业价值链体系,实现覆盖全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价值共赢。

三、有效发挥商业模式创新倍增效应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商业模式创新发展规律探索与总结

商业模式创新既是贯彻落实十报告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应对激烈国际产业竞争的客观需要,更是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必然要求。应从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商业模式创新的重大意义与发展潜力,组织有针对性的专题研究,积极探索和总结其基本规律,特别是研究如何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商业模式创新的相关政策,通过发挥商业模式创新倍增效应促进我国企业技术创新。

(二)两化融合打造商业模式创新的支撑平台

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是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战略,实施两化融合战略不仅加速我国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的深度应用,也是我国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契机。要通过加强信息网络技术创新,大力发展协同设计、协同制造、协同服务,在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同时打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制造企业、服务企业、内容提供商和应用开发商的价值共赢体系,通过信息系统集成应用实现商业模式创新。

(三)通过激励政策加大商业模式创新支持力度

当前,商业模式创新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产业创新形态,应提升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同等重要地位。要通过已有各项鼓励支持技术创新的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广泛开展商业模式创新,不断加大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力度。例如,针对重大、关键、示范性的商业模式创新要提供适当的财税政策支持;在已有支持技术创新的专项资金当中,切块用于鼓励商业模式创新;研究适时设立支持商业模式创新的专项资金(基金);商业模式创新可作为高科技企业或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重要指标,享受相应优惠政策等。

(四)完善符合商业模式创新特点的知识产权保护

篇4

关键词:新金融时代;证券市场;企业;商业模式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10-0061-03中图分类号:F832.1文献标识码:A

19世纪中期开始,随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形成,有限责任公司不断涌现,企业通过金融市场大规模筹集社会资本的现象开始活跃。中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创业板企业的即将开市,企业的融资环境将有较大变化,中国将进入新金融时代。在新金融时代,企业将随着融资环境的变化调整自身的商业模式和成长模式。

本文就新金融时代的特点、给企业带来的重大影响以及企业的商业模式进行简要分析。

一、新金融时代特点

(一)单一的银行融资向以证券市场为主的多种融资方式转变

传统意义上的金融时代以银行融资为主,而新金融时代除银行系统外增加了私募资本市场、证券市场、融资租赁等结构化融资。新金融时代的体系架构见图1。

(二)传统的以银行金融制度为基础的金融体系转向新型的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新金融体系

在新金融体系内,人财物资源配置、经营机制、组织管理、市场运作方式等将发生越来越显著的变化,资源配置由银行系统转向证券、融资租赁等多个子系统并行的局面。

(三)金融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放松金融管制,开放金融业务,放开资本项目管制、资本在全球各地区、各国家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统一的货币体系的趋势。它是全球金融活动和风险发生机制逐渐趋同的过程。金融全球化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全球化、金融业务全球化、金融市场国际化。

同经济全球化一样,金融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客观上会产生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效应。

金融全球化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可以通过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来促进世界经济增长。

其次,可以促进全球金融业自身效率的提高,促进金融机构的适度竞争,降低流通费用,实现全球范围的最佳投资组合来合理配置资本,提高效率。

再次,加强了国际监管领域的国家协调与合作,从而可以适度降低并控制金融风险。

金融全球化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加大了金融风险,加深了金融虚拟化程度。衍生金融工具本身是作为避险工具而产生的,但过度膨胀和运用不当,会滋生过度投机,产生金融寻租和经济泡沫,从而剥离了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血肉联系反而成为产生金融风险的原因。

第二,削弱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当一个国家采取紧缩货币政策使本国资金成本提高的时候,国内的银行和企业可以很方便地从国际货币市场获得较低成本的资金,从而使紧缩政策的有效性下降。

第三,加快了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增加了国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第四,在中国的资本市场还不成熟的时候,金融的全球化会增加被国际金融巨头的控制与掠夺的风险。

二、新金融时代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新金融时代,虚拟经济金融、衍生金融工具、金融全球化、新经济、IT技术将会迅速发展,都将会引起新的金融体系重新构架,以及商业模式的重大转变。

(一)企业融资模式发生变化,融资渠道和方式增多

在以银行为主的融资制度下,企业的融资基本是通过银行贷款取得,以适当的资产负债率和一定的整体企业能力以及资信状况为考评条件,融资条件严格、单一。

新金融时代可以变现未来收益为当前投资机会融资,如预计公司的某个项目在未来可以给公司带来盈利,可将未来的盈利折现为现值通过引进风险投资者、证券市场等方式融到资金。解除企业资本约束,扩大融资规模。

(二)企业增长模式变化,由重资产变为重收益

银行贷款通常是以企业现有的账面资产为抵押,这就诱导企业片面追求资产规模和产权的拥有度。新金融时代的证券等资本市场关注未来重于关注过去,关注盈利重于关注资产,总之关注的是企业的赚钱能力而不是现有的账面资产有多少。这种变化会鼓励企业从追求资产规模的增长变为追求盈利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企业的增长模式将发生变化,一批轻资产、高收益、同时重视资产证券化的企业出现。

(三)企业发展速度大大加快

由于银行贷款要求有资产做抵押,企业需要先有自我积累后才能取得银行贷款,一般通过自我积累、贷款、再自我积累、再贷款的发展途径。

新金融时代可以将未来企业的预期收益折成现值来融资,企业就可以在创业初期通过私募投资的方式取得资金,再通过上市、持续融资、兼并收购等方式融到企业发展的资金,达到企业快速发展并且通过证券市场使企业财富放大。新老金融体系下的企业发展比较见图2。

(四)企业传统的价值评价理念发生改变

传统企业往往以资产规模大小、主营业务收入多少作为评价企业的标准,注重企业过去。新金融时代下的企业将更注重未来,注重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

(五)资本运作手段将被广泛使用

传统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性等原因,企业间的并购、整合等重组较少,新金融时代下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在信息披露、技术手段、法律政策等方面为资本运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保障,企业间重组、并购等将被企业作为快速发展、争取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而被广泛使用。

三、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新金融时代带给企业的不仅仅是融资环境的改变,而且是整个企业发展模式的根本变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商业模式相当于生产关系。商业模式是连接和实现顾客价值与投资价值的交易结构安排。

(一)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商业模式主要由企业价值定位、业务系统、关键资源能力、盈利模式、现金流结构(股利分配模式)、投资价值等因素构成。商业模式设计也就是企业通过对内环境的分析后确定企业价值定位,据此设计核心业务系统和流程、盈利方式、分配方式以达到提升企业投资价值的目的。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见图3。

(二)好的商业模式的特点

好的商业模式具有以下一系列特点:

1.具有善于利用、整合存量有效资源,控制关键资源的能力。

2.轻资产重业务,资产盈利能力高。

3.投资少, 库存低, 应收账款少,有息负债少。

4.运营效率高,资本消耗少,运营资本为负,自由现金流为正,投入资本收益高。

5.成长速度快,成长价值和价值实现效率高,能很快获得资本青睐。

(三)商业模式的设计理念

商业模式的设计理念实质上就是利益相关者设计理念。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一般包括客户、分销商、供应商、员工、政府等其他相关者。在商业模式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证他们足够的利益。只有一个各方都有利益的商业模式才能保证企业持续盈利和发展。

1.确立商业模式定位的核心。

商业模式定位的核心是发现巨大需求规模的“客户价值”,从而获得“最有潜力”提供长期利润增长的消费群。当价值向新的消费者或新的区域转移时,定位也要随着跟进和变化。

2.列出相关的商业活动网络和利益相关者。

业务系统设计强调利润相关者利益,需要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详细列出相关的商业活动网络和利益相关者,明确制定本企业业务活动边界,占据哪些活动。发现利益相关者在各自利益驱动下有可能形成的合作关系,整合有效存量资源,合作共赢。

3.构建多样化的收入来源和盈利模式。

传统的“盈利模式”往往依赖主营业务,企业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就针对这种产品和服务向客户收费,这就是成本加成法模式。优秀的企业在专业化经营主要业务的同时,善于挖掘收入的“关联性”,形成盈利的“多样化”。即以主营业务作为平台,发现产生的关联业务和收入,通过向客户、供应商以及合作伙伴提供“增值服务”,实现“收入来源的多样化”。

4.设计优秀的利益分配模式。

企业发展早期,常常对利益相关者给予利益倾斜。例如,收益与投资比例不对称,将来应给掌控关键资源能力的利益相关者分配剩余、分成利益,形成有效激励和监控,节省投资、运营和监控等成本。低成本掌控或者利用关键资源(能力),化外部关键资源(能力)为企业所用。

创业板推出以后,中国股票市场将形成创业板、中小企业板、主板的多层次结构,中国将步入新金融时代。创业板虽然降低了发行门槛,但对行业竞争地位和成长性要求更高,要求成长空间大,成长效率高,成长能力强,成长速度快。

新金融时代商业模式将有一场重大变革,资产将由重到轻,由实变虚(如品牌、商誉、制定标准等);产业链战线由前到后;企业价值和实现效率由低到高;管理环节由复杂到简单。

参考文献:

[1] 宋鸿兵.货币战争[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2] 朱武祥.多角度透视创业板市场[J].资本市场,2008,(3).

[3] 朱武祥.创业板市场面面观[J].中国中小企业,2008,(3).

[4] 朱武祥.创新型企业的春天―浅谈创业板市场与技术创新[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8,(3).

篇5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思维;商业模式;策略

一、引言

对于商业模式来说,互联网思维的发展非常重要,对传统的商业形态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因此,企业应该抓住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充分了解互联网思维的概念和特点,根据企业自身发展,培养创新精神,用互联网思维打造自身品牌,时刻保持危机意识,从而保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二、互联网思维的概念和特点

1.互联网思维的概念

现如今,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的发展,很多企业越来越重视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就是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对市场、产品甚至整个商业链的思考方式。互联网思维方式最初是被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提出来的,自从互联网思维诞生近几年来,很多企业都在使用互联网思维方式。互联网思维的意义非常广泛,它不仅体现在互联网的产品上,而且表现在互联网产业上,同时,它是一种跨越各种实体设备的网络形态,能够使互联网产业融合到各类实体产业当中去。

2.互联网思维的特点

(1)客户至上

对于所有的企业来说,客户永远是第一位,只有拥有了客户的支持,才能保证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因此,所有的企业都应该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并切实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应该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满意度来生产产品,同时,还要让客户参与产品的设计和体验,从而去深入了解客户的真实想法和内在需求,保证客户的回头率。在以往的传统经济中,企业主要强调的就是客户是上帝,但是现如今,随着互联网思维的发展,都普遍认为“谁用我的产品,谁就是上帝”。因此,企业只有保证了所生产产品和服务质量,才能保证客户的经常惠顾。

(2)体验为王

在以往传统的商业模式中,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信息不对称为基础,换句话说,就是买的没有卖的精明。但是,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客户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跟不上时展的潮流,因此,企业必须要学会创新。目前,很多的客户在买产品之前都会在网上做一个价格比较,由此可见,现在的主动权都掌握在了客户手上,客户的体验是企业产品制胜的关键所在。因此,企业应该坚持体验为王,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质量,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客户的支持,才能广创造良好的口碑。当今社会,大部分客户都在乎体验感受,比如,苹果公司每次在出售新手机之前,都会把用户的体验放在第一位,所以,每次一有新手机出售都会有大量的顾客前来重复购买。

三、商业模式

1.商业模式的概念

商业模式主要指的就是一个企业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系统,整个系统包括的资源非常多,比如,人力资源、销售方式、资金、原材料、品牌和知识产权、创新力等,形成能够提供消费者无法自力而必须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由此可见,其具有不能被人复制的特点。换句话说,商业模式就是如何传递和创造客户价值,以及企业价值的系统。一般情况下,商业模式主要包含四个元素:盈利模式、关键资源、客户价值主张和关键流程。

2.创新商业模式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商业模式非常重要,它既是一个解释模型,又是一个能够保证企业设计的商业模式。一个企业要想能够长久稳定的发展下去,就必须学会创新,制定出一个更好的商业策略,从而给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商业模式的创新在价值上高于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这主要是因为商业模式是整个企业价值造成的关键因素。

四、互联网思维下商业模式策略分析

1.时刻具有危机意识

要想发挥互联网思维,企业就必须时刻具有危机意识,这主要是由以下两点原因决定的。第一,一般情况下,很多企业在发展壮大之后,容易骄傲,从而使得企业人员不思进取、出现很多问题;第二,我们所处的当今社会时刻都在变化着,日新月异,市场竞争也变得愈演愈烈,所以一个企业短暂的成功并不代表着永远成功。因此,企业要想稳定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要有强烈的危机感,居安思危。与此同时,企业应该市场对市场做一个整体的调查,并结合自身发展情况,不断的更新自身企业的经营模式,比如,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成功企业,它们不仅是领导能够居安思危,而且所有的员工都充满了危机意识,能够时刻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因此,正在发展中的中小企业可以借鉴大公司的商业经营模式,针对自身企业所在的问题要及时总结,并找对应对措施,创新商业模式,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对于所有企业来说都非常的重要,只有拥有了创新精神,才能推动企业的整体发展。周鸿t曾说过“与众不同、特立独行、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想别人想不到的方法,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还有商业模式,以及用户模式都可以创新”。因此,企业应该定期培养所有工作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从而为企业造成更多的经济利益。对于创新精神来说,不仅是针对产品,而且还要针对服务和技术,同时,还要摒弃以往的传统商业模式,推陈出新,不要盲目相信过去的经验,要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更多客户的满意度,才能推动企业长久发展下去。

3.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品牌

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品牌,也属于互联网思维下商业模式的一个重要策略,企业只有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和口碑,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应该对自身产品做大量的宣传,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打造自身产品的卖点。同时,企业也要花费一些资金在媒体上,通过媒体营销让产品成为市场的焦点,从而提高自身产品的社会知名度。另外,还要注意对自身产品做升级,不断优化产品品牌,让客户意识到自己拥有的产品在不断更新,从整体上提高产品的价值,保证自身产品的品牌知名度。

4.免费的商业模式

免费的商业模式,通俗来讲就是客户不用花一分钱去体验企业的产品。随着互联网思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客户喜欢亲自体验需要购买的产品,这是因为客户一开始都不愿意花钱去尝试一个价值还未确定的产品,因此,企业在保证自家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要组织一些产品来让客户进行免费体验。企业只有坚持以免费的商业模式为核心,才能不断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客户前来购买。比如,360旗下的安全卫士,腾讯旗下的QQ和微信,都能让客户免费体验使用。因此,企业应该把目光放长远,使用免费的商业模式,从而使得企业收获更多的经济利益。

5.迅捷地革新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快,这个快字主要表现在决策、应变、革新等方面。企业应该定期对市场做整体的调查,并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创造出适应市场氛围的产品和商业模式。我们都知道,市场是随时在变化的,你根本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因此,企业要跟上市场发展的节凑,做出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从而生产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企业运用互联网思维的商业模式,要保证企业自身的革新迅捷性,将同类企业甩在身后。例如,腾讯的微信,它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得到很多客户的信赖,这主要是因为微信能够顺应市场发展需求,不断的进行更新换代,从而满足客户的需求,才能在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的发展,顺应了时展的需求,互联网思维的商业模式具有很大的潜力。因此,相关企业应该紧抓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机遇,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审时度势,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学会创新,并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品牌,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司杨.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6,03:16-17.

[2]李洪洋.互联网思维下的纸媒商业模式[J].新闻战线,2015,01:47-49.

篇6

关键词:现代建筑;商业模式;审美;思维重构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197-02

一、现代建筑艺术审美

1.建筑艺术和审美视角

所谓建筑艺术是建筑过程汇总,遵循美学的基本要求,把美学应用于建筑过程中,使得建筑物具备观赏并符合人民的审美取向。建筑是时代的产物,建筑艺术体现出时代感和整个民族的文化导向。建筑艺术从不同视角是有区别的,有的强调纪念价值,如雕塑;有的强调功能价值,如陵墓;有的强调实用价值,如园林建筑。概括地说,现代建筑要求建筑过程和建筑物要体现时代审美和功能取向的一致性。

但是,建筑的实用和审美这两种功能在不同的建筑对象中有不同的体现。在不同的建筑上,根据其自身功能的要求,实用和审美的要求是有差距的:如学校建筑偏重的是建筑物的实用性,世博会场馆的建设更突出其时代美的需求上。一般来说,现在建筑既要外形美观,设计大气,又要安全节约,耐用实用。达到二者合理的比例安排。

现代建筑具备时空延展性,建筑的艺术要求和周边环境要相互衬托,交相呼应。在现代比较经典的建筑中,如“鸟巢”体育场馆与周边环境的相互烘托,即体现了建筑本身的宏伟,又使之在色彩搭配、环境的和谐上成为佳作。现代建筑要注意其时空的延展性,要考虑环境的变化对建筑美的冲击,比如中国的万里长城就必须盘延在高山上,才会有永恒的性格,如果这两样建筑挪动了地方,比如互换了位置,很难想象会出现什么样的观赏效果。

建筑只能反映一般的社会生活,不会反映出复杂的社会情感,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形态在建筑审美中无法得到体现,比如一种社会运动的发展在建筑审美上是无法精准表述出来的。建筑只有借助于外在表现形式,如夸张的表情,深度的颜色来描绘事件本身,至于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则有观赏者结合历史去做出判断。同时,它塑造的这个正面形象又是抽象的,建筑艺术的正面抽象性和象征表现性是现代建筑的又一审美特征。

2.建筑设计中的审美教育

建筑的美一方面需要审美者去审视,阅读建筑,另一方面则需要建筑师的高超技艺和丰厚的审美修养。一个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内心豁达的建筑师建造出的建筑物是观者在视、感、触上都能领悟到其深邃的内涵,反之,再好的质才、精巧的设计,往往只有外在的躯壳,没有持久的生命力,不能变成流传千古的佳作。有人说,建造需要心灵的呵护,意指此。

世界经典的建筑物,都是建造者花费大量的精力,凝聚建造者内在的心灵感悟,才使其在艺术特征、外在形象、艺术美感上达到完美的结合。优秀的建造者需要教育,需要培养,要让他们懂得建筑的意义,即不仅仅是造一个钢筋水泥的混合物,而是要建造一个活生生的艺术形式;要让建筑者不仅懂得建造过程中的基本原理,更要让他们明白建筑影响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唯此,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建筑师,而不是一般的泥瓦匠。只有不断提高建造者本身的修养,才能真正激发建造者的灵感,丰富建筑本身的艺术修养,提高建筑时代美和审美价值。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却往往忽略了建筑者本身审美修养的教育工作,只要让他们懂得建筑的过程,即为训练合格。造成我们大量的建造者缺乏对艺术的审美导向,审美修养不高,缺乏创新和实践动力,往往关注建筑本身,不在意建筑的审美底蕴。由此,在建造者加强审美教育,提高其自身的修养是当前建筑业必须解决的课题。

3.现代建筑审美意象

中国建筑艺术一直都善于运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赋予建筑无限的意韵。意象的一个特征就是象征,意象作为中国艺术创作者们内心自觉的审美取向,在建筑艺术中,尤其是我国的建筑形式中体现得较为明显。

建筑意象是普遍存在的,是建筑的展现形式,是建筑物生命的体现。一个优秀建筑不仅仅表现物的庞大,结构的精巧,还在于其意象的表达,即“启发和唤醒”。建筑意象从一般意义上说,包含建筑本身的意象,即建筑“为何”,另一层意象则表现其展示的丰富内涵,即建筑的“生命”。这种意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外在表现与本身内涵的相互关系。

在中国优秀建筑艺术中不乏意象表现好的建筑形式,中国建筑即看重建筑外在“意象”要求,也突出其审美的指向。在传统建筑中,意象就表现为“象征”的一般形式,我国魏晋时期的美学家王弼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周易略例・明象》)这里表明了以“象”求“意”的审美思想。

二、商业模式下的现代建筑

1.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设计的趋势

商业模式是20世纪20年代提出来的一种学说,对于经理人来说,商业模式意味着他们拥有了一系列全新的方式方法可以用来规划自己的企业,每个行业现在都产生了许多新型的商业模式。以前所有公司的商业模式都大同小异,只要确定进入一个行业,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但是在今天,仅仅选择或者说确定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是不够的,你需要设计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才会得以发展。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成功商业模式的快速复制,迫使所有公司必须不断地对现有商业模式进行创新,以此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对一个公司来说,必须深入了解公司的商业模式和组成商业元素的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赶在自己特有的商业模式被复制之前重新审视并再次进行创新。

在当代新经济大潮的建筑活动中,新领域、新形制、新规模的建筑创造很多,比如绿色节能建筑、智能建筑、超高层建筑等。但这些建筑的艺术性和文化性相较古希腊时期的建筑,逊色太多。

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文化艺术是以建造者的本土文化的表达方式,在其突出对建筑材料的追求中,要展现出时代进步的印迹和发展的形态,现代建筑的文化艺术性是建筑师以特定的方式、形态展现不同时期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历史特征。所以,建造者既要仔细研习建筑的基本功,也要钻研本土文化,使建筑形式有时代印迹,更有本土风格。

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要坚持本土文化的创作思路,立足本土文化,融入民族文化的意象,同时博采众长,借鉴和吸纳外国建设文化和设计思路。总之,在商业模式下的现代建筑既要有民族特色,又兼备商业运作的特征;既能让本国人喜欢,也能让外国人接受和认可;既要与周边环境相互烘衬,又要凸显建筑本身的与众不同;既要建筑物风格本土化,也要兼备走向世界的能力。

2.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的美学表现

现代建筑美学的表现形式即建筑美学和艺术美学的融合,具有价值和人文双重性。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美学一方面如同其他艺术作品一致:具有观赏性和品味性,另一方面,建筑美学又具有美学品格:凸显审美价值和美学功能。

一是商业模式下建筑美学的自然美的流露。建筑美学在任何环境中都要显现其固有的建筑美,即建筑物自身的美的表现,如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互衬美,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美,这是商业模式下建筑美学的自然表现。

二是凸显商业运行模式下建筑美。表现在现代建筑在商业运行模式下,体现出的时代特色和商业价值运作。如,现代建筑的“高技美”融合了建筑特色和商业运作痕迹,更符合人们审美的标准和商业销售模式,把商业价值和建筑美有机的融合。

三、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与审美思维

1.现代建筑审美思维及心理建构

现代建筑突破传统建筑狭隘审美要求,更注重建筑本身对人的心灵的冲击和震撼。现代审美心理分为表现心理和内观心理,前者表现为建筑物本身外在的“视觉、触觉”感受,也理解为建筑造型的外化形式;后者表现为建造者的内心建筑预期,建筑物对观赏者心理的影响和掌控上,是内在的表现形式。

从建筑心理上来看,无论是审美中的表现心理还是内观心理都需要建筑物甚至是建造者与观赏者的相互沟通才能实现。建筑的表现心理观赏者通过感觉、触摸就能与建筑进行互动,好与坏,喜爱与厌恶也很容易在欣赏着身上体现出来;而内观心理则要隐晦的多,不仅需要观赏者用心去观赏,更需要了解建筑的历史,建筑的背景以及建造者的经历,才能真正了解建筑,才能体悟建造者的内观心理,才能用美的眼光审视建筑本身。

总体上看,现代建筑越来越重视建筑的结构主义倾向,对建筑的结构,材料的重组都趋于完美,但是,再完美的艺术表现也要借助于人的思想,通过人的整理、修改,在建筑体现出来,建筑外观可以千奇百怪,但建筑内观则永恒不变。

2.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的审美思维重构

商业模式现代建筑的审美思维重构首先是人的思维重构。建筑的生命力在建筑的时代美与人的审美趋于一致,与时代文化相交融。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建筑形式如何更新,表现手法如何夸大,建筑生命的永恒在于思想的表露。建筑思想的展现其实是建筑者的思想外露,所以,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审美思维重构首先在于人的思维重构,人要改变对建筑艺术呆板的印象,实现建筑与人的思想相结合,凸显建筑永恒的性质―建筑是人的建筑,要表现人的思想。

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的美学重构要深入生活,思考建筑美的大众需求。现代建筑的美学重构问题要考虑建筑的时代特色,即商业背景下的现代建筑的特点。在商业模式下,建筑风格、建筑特点及内涵表现形式都要打上商业的痕迹。在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的美学重构要考虑大众的需求,大众的审美层次。艺术要来自生活,来自群众,在生活锤炼,打磨,被群众接受、认可和喜爱,才兼备运作和审美价值。

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美学的重构要有序进行。现代建筑美学的重构问题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要坚持有序的原则。建筑活动从建筑思维的构想、建筑材料的选择到建筑的实施甚至包括建筑后期的效果评估都是在规范的程序下进行的,打破有序原则,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可能会出现功利化的速成建筑形式,而失去了建筑本身的价值,其自身的艺术水平和表现出的思想都极为苍白。

总之,现代建筑的美学与商业运行是分不开的,审视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美学问题,重构美学标准是现代建筑更具时代特色的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柴瑞林.建筑设计中的审美教育[J].专题研讨,2010,(7).

[2]张莲芝.现代建筑审美心理建构之探析[J].山西建筑,2001,(6).

篇7

一、目前杭州市涌现的成功商业模式

杭州市现有的商业模式主要有9类:一是电子商务类,如阿里巴巴全球B2B电子商务平台模式;二是软件技术服务类,如阿拉丁三维仿真城市平台提供商模式;三是信息服务类,如中国绿线三网合一互动呼叫搜索模式;四是娱乐与文化旅游服务类,如中南卡通影视动漫及衍生品模式;五是服务外包类,如网迅视频会议服务外包模式;六是金融投资(电子支付)类,如中新力合“点石成金”与“桥隧模式”;七是人才服务类,如网程T2S服务互动教育平台模式;八是连锁经营与物流配送类,如颐高IT连锁市场经营模式;九是网络与电视媒体虚拟店铺销售类,如淘宝网C2C电子商务平台模式。

二、杭州商业模式创新的特点

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发展。商业模式创新主要借助信息化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开发新市场。新商业模式并不排斥传统产业,传统产业通过信息化技术能够开发出新的市场空间,再造新的优势。

科技和市场有机结合。商业模式创新离不开新技术,但它比技术创新更现实。科技与市场的结合要靠商业模式创新,靠从技术研发到被市场接受的“临门一脚”。如恒生电子提供web2.0、手机银行解决方案和金融信息交换平台(e-switch)等,充分说明只有按市场需求搞研发,依靠商业模式创新去占领市场,才能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

通过细分市场或改变消费方式来创造新的消费需求。新的商业模式可以通过细分市场重组流通渠道,以新技术为手段创造新的市场,把人们潜在的需求转化为现实的需求。如“星期八公司”的网络互动娱乐社区模式就很有创意,在网上唱卡拉OK,改变了消费方式,创造了新的消费需求。

推行软件即服务(SaaS)模式。过去企业把软件作为一次性产品来卖,而增值服务却是无限的。软件业正在从传统的光盘套装、授权付费型,向在线托管、租赁使用、按需付费型转变。在线软件服务即插即用,用多少付多少费,还可面向全球客户,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如获得“最佳商业模式大奖”的阿里软件SaaS模式,浙大恩特公司SaaS模式。

建立国际化的服务平台。杭州注重国际化的平台打造,形成集大容量程控交换、光纤通信、数据通信、卫星通信、无线通信等多技术手段的立体化现代通信网络架构。全市互联网出口带宽达117.3G,因特网宽带用户120.44万户。尤其是杭州华数实施“四网合一”,打造了“无线数字城市”。杭州已有1300多家电子商务企业,其中阿里巴巴拥有遍及全球的3100万用户,让企业有更多的机会、更低廉的成本、更快捷的方式将信息到世界,将产品远销到全球。

依托“人脑加电脑”。企业为争夺市场的竞争,表面看是商业模式之争,实质上是人才之争。现在最稀缺、最宝贵的是懂技术、懂管理、懂市场的“三懂人才”。现在,成长型企业都在网罗有实战经验和实践经历的人才,在引进和留住人才上加大投入、集聚人才,以适应商业模式创新的需要。

风险投资与企业并购相结合。商业模式创新是中小企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其中关键是要发挥风投机构的作用。阿里巴巴、信诺酷宝等一大批创新型企业,都是靠风投发现或培育的。风投带来的不仅是资本,更重要的是管理经验、经营团队还有市场份额。中小企业成长的捷径就是引进战略投资者,通过并购创新商业模式,使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和生存发展的驱动力。

三、杭州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践探索

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企业是商业模式创新的主体,商业模式决定企业成败。德国的中小企业实施“横向应用”商业模式,即只生产单一的专业产品,并将产品横向扩展应用到全球范围的各个行业中,造就一大批竞争力极强的“隐形冠军”企业。我们提高了对商业模式创新在发展新经济与高端产业所起作用的认识,进一步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企业由渐进式的产品创新扩展到突破式的商业模式创新。

以市场为导向创新商业模式。积极引导企业注重新技术的市场开发,通过互联网把有限市场变成无限市场。杭州正在推进10大特色潜力行业,从拓展市场角度来设计商业模式,推广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与电子商务技术等。

通过兴办科技孵化器培育新的商业模式。近年来杭州加强孵化器建设,投入运行的孵化场地总面积达86.7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708家,累计毕业孵化企业319家,在孵高新技术项目1915项。市科技、财政支持的创业种子资金项目,已培育出70多项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动漫网游引擎等商业模式创新项目。科技孵化器不仅关注研发,更关注科技成果进入市场的商业模式。

以人才创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人才集聚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杭州有37所高校,40万在校大学生。今年以来,杭州市实施大学生和留学生创业计划,开展万名大学生创业实训。推行“创业导师”制,建设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举办创业大赛,发现优秀商业计划;推进大学生创业园、创业人才公寓建设。大力吸引海外高端人才,重点是硅谷留学人员来杭创业,鼓励他们一头留在硅谷,一头在杭州发展。

借助风投寻找新商业模式。今年市、区两级政府设立5.4亿元的创投引导基金,采取阶段参股与跟进投资两种方式,加强与风投机构合作,重点投向初创期成长型企业,支持新商业模式发展。目前我市正在研究出台创投融资、创投风险补偿办法,建立创投退出机制。同时,筹建天使投资基金,帮助商业模式创新企业解决资金瓶颈;以私募为主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积极推进企业上市;筹建杭州产权交易所,争取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代办(OTC)试点;探索企业债券等金融创新产品,努力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以新经济为载体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杭州注重通过发展新经济业态来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一是优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发展信息服务、动漫游戏、设计服务、现代传媒、艺术品、教育培训、文化休闲旅游、文化会展等8大门类文化创意产业,打造10大创意产业园。二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实施“中国电子商务之都”和“电子商务进企业”两个3年行动计划,推进电子商务研发、服务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育网商,支持产业依存度高的网站发展,加强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积极引进电子商务企业总部。三是做大做强服务外包。实行“部、省、基地、园区、企业”5级共建机制,培育具备国际资质的外包企业。引导企业双模认证升级,提高交付能力。实施外包人才实训,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办信息学院。大力招引世界外包50强,加快外包科技园等产业平台建设。组建产业联盟,力争成为中国金融服务外包交付中心。同时,积极发展科技研发、信息软件、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空港经济等新业态。

篇8

早在2008年前后,时任金蝶软件咨询总监的郑翔洲就对商业模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潜心研究。由于关注早、悟性高,他很快就成为国内商业模式领域的专家。如今,他已经帮助上百家企业完成转型,并出版了《新商业模式赢天下》《新商业模式创新设计――如何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等多部著作。

郑翔洲对商业模式的研究不止于观察。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天使投资人,作为优势资本西南公司总裁、财富中国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合伙人,他以“投资”的方式支持拥有好的商业模式的企业,也不断参与着企业商业模式的升级。

营销与资本的桥梁

因为从事咨询工作,郑翔洲很早就接触了大量企业。在工作中,他渐渐发现商业模式对于一家企业至关重要。从这一时期开始,郑翔洲通过大数据分析,从大量国内外杂志、书籍以及工作中接触到的项目中分析商业模式。当一个人的兴趣、天赋、工作恰好重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BM:商业模式对于一个企业有多重要?

Z:商业模式上对资本、下接营销,营销没有资本就做不大,而资本如果没有商业模式就无法落地,商业模式撑起了营销和资本之间的一个桥梁。当企业面临转型的时候,商业模式会起到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因为管理模式不能解决的问题,商业模式可以解决。

BM:你做过培训师、咨询师,这些经历对你成为商业模式专家有什么样的帮助?

Z:做培训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做咨询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一个是理性思维,一个是感性思维,做商业模式研究需要感性思维,而投资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则需要理性思维。

BM:至今为止,哪份工作让你成长最快?

Z:我在上市公司做商业模式咨询的时候,注重赚钱模式,在优势资本做投资的时候,注重值钱模式。所以在优势资本的时期成长最快。商业模式不仅仅是赚钱的模式,我们了解的商业模式实质上叫作赚钱模式,能够做强做大经得起资本检验的商业模式才是好的商业模式。

BM:你眼中“好的商业模式”的标准是什么?

Z:我们最关注的是企业能不能做大,能够做多大,做加法能够做多大、做乘法能够做多大,走楼梯能够做多大、坐电梯能够坐多大,企业经营做加法、资本运营做乘法,一手做加法一手做乘法。举个例子,中国上市的服装企业有四十几家,你会发现一个规律,就是里面接近百分之九十五都是男装。为什么男装可以做大而女装很难?因为男装每一年的款式几乎都是一样的,这样就可以每一年的去复制、去标准化、去做大。而女装每一年的款式都不一样,无法复制、无法标准化。

同理,餐饮企业中好吃的做不大,能够做大的都不好吃。什么样的餐厅可以做大?没有厨师的餐厅可以做大。什么样的医院可以做大?没有医生的医院可以做大。“体检中心”“康复中心”没有医生只有护士,它们可以用三流的人才创造一流的财富。

其实我们做私募股权投资也是这样,投资很难做大,募资才能做大,因为投资不可以标准化,而募资可以标准化。

以实践检验理论

一双看穿企业商业模式的“火眼金睛”,正是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人的必要条件之一。很自然地,郑翔洲被多个PE机构邀请成为合伙人,用他的火眼金睛去发现优秀企业。目前,郑翔洲担任着7家基金管理公司的董事长。在他看来,先当好运动员,才有可能做好教练员,最终才有资格当裁判员。从事投资,和管理投资公司,根本的改变是做事情的节奏、方式,以及出牌的顺序,有时候出牌的顺序决定成败。

BM:你怎么看企业和资本之间的关系?

Z:我觉得21世纪一定有三个崛起,一是制造业的崛起、二是文化业的崛起、三是金融业的崛起。金融行业的崛起给我们最大的机会就是直接股权的投资。企业人无股权不富。什么样的股权才有价值?能够成长起来的中小企业股权才有价值。很多企业很赚钱但是未必值钱,企业不值钱那么你的股权就不值钱。利润一样但是估值不一定一样,比如“王老吉”和“加多宝”就是一个典型,王老吉强大在品牌,加多宝强大在渠道,我们去饭店说“给我拿一瓶王老吉”,服务员却拿来一瓶加多宝,有一段时间王老吉和加多宝的营业额都差不多,但是“加多宝”股权的价值却是“王老吉”的三倍,这就是资本思维。一个制造商的估值不如一个品牌商的估值,一个品牌商的估值不如一个渠道商的估值,一个渠道商的估值不如一个互联网+企业的估值,这是资本市场上核心的一个问题。

市值管理模式是我们现在资本行业管理的一个特点,企业与资本之间最重要的观念就是从抠利润的思维变成做市值的思维,抠利润是传统思维,而做市值才是未来的资本思维。

BM:优势资本目前主要有哪些业务?你主要负责什么?

Z:优势资本主要是投资企业IPO上市、并购、新三板的业务。我主要负责并购(资金投资)、培训(智力投资)的工作。投资分为三类,低风险低收益(银行、债券),高风险高收益(VC/PE),低风险高收益(并购)。很多人觉得世界上不可能有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其实有,做到不难,不过需要处于金融食物链的最顶端。

BM:有没有什么观点,是你过去认同,而经过实践之后发现是错误的?

Z:以前我觉得专业化才是企业的王道,实践以后发现企业多元化依然可以成功,不过有规律。

BM:优势资本目前的投资战绩如何?

Z:我们投资了接近两百家企业,其中32家成功上市,市值超过百亿元也有9家左右。我们不仅是一个资金提供者,更是一个智力提供者,帮助企业设计顶层结构、帮助企业设计商业模式、帮助企业跟资本市场对接。资本市场不缺钱,缺的是老板花钱的能力。

成功可以复制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面对一家初创企业,大部分人只能从团队背景、公司业务、营销方法等判断其是否有前途。而对于郑翔洲来说,这些都是次要的,其商业模式是否具备可持续性才是关键。所以,很多企业的前景在一开始就注定了。一个企业或许前几年只有几十万元的利润,而几年之后就可以上市市值几十亿元。这不是偶然,而是可以复制的成功之道。

BM:你觉得一家企业初创的时候有多大的概率能看出其将来能否成功?

Z:初创型企业如果有资本思维又有互联网+思维那就很容易成功。像我们投资的“数字政通”,三年半市值38亿元,就是因为顶层设计做得好。很多企业很多人觉得“我的企业要先做好,然后做大,最后才能做强”,其实这是错误的,企业有时候想做好就难以做大,尤其在中国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要把握好这个机遇。我们投资的很多企业,如果不上市那么早就已经倒闭了,就是因为上市,现在拥有几十甚至上百亿元的市值。

BM:好的商业模式一定要以“做大”为目标吗?

Z:其实说“可持续性”更准确。有时候你会发现有的企业上游、下游、合作伙伴还有员工都赚到了钱,唯独它自己没有赚钱,但是这些企业却获得了巨大的融资,比如团购网站、视频网站。资本行业中有一个特点,就是赚钱的企业不一定值钱,值钱的企业不一定赚钱。赚钱是现在时,值钱是将来时。我们投资投的是什么?就是现在时和将来时的一个时差,好的商业模式都会具备这样的关键点。什么样的企业能赚钱但是不值钱?比如房地产行业就是,因为其商业模式不具备可持续性。而与之相反不赚钱却值钱的企业,比如京东商城,商品几乎没什么利润,但是它在上市之前有着50亿元的营业额,所以用PS估值法则作价750亿元,百分之一的股值就是7.5亿元。我们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投资一个企业,不是因为它赚钱而是因为它值钱,所以一个好的商业模式一定是既赚钱又值钱的模式。

BM:可以再分享一个你觉得特别好的商业模式吗?

Z:很多高校都有我们成立的“新资本模式创新方案班”,我们这个班,购买10万元的课程赠送10万元 优势资本控股的基金公司的股权,这个股权在未来产生收益之后就会很值钱。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获得国内著名私募股权基金(红杉资本、IDG、塞富基金)部分跟投权。一部分学员有融资的需求,一部分学员有投资的需求,我们通过股权捆绑的形式把大家链接在一起,真正实现了互联网+培训。这个模式成功的前提有三个,第一个就是要懂投资,第二就是投资的课程要讲得好,第三还能够帮高校卖培训的课程,在全中国能同时具备这三点的公司寥寥无几,我们创造了中国培训行业里一种全新的模式。

传统企业的机会

与很多投资人更青睐互联网企业不同的是,郑翔洲对传统企业更加感兴趣。他认为,中国出不了“沃尔玛”,美国出不了“携程网”,这是基因决定的。美国的企业太大了,没什么发展的空间,所以美国的传统企业基本上没什么投资的价值。而在中国,再大的传统企业也非常小,所以成长的机会就特别大。在美国做投资往往要投资高科技,而在中国要投资传统企业,最大的机会往往就在传统企业上。可以说,当前的中国市场巨大、企业巨小、投融资机会巨多。

BM:优势资本投资的项目一般会有哪些共同点?

Z:第一这个企业要能够做大,市场容量一年要在两百亿元以上。第二就是要有核心竞争力,要有资源壁垒、渠道壁垒和技术壁垒。第三就是有优势的商业模式,能够经受住资本市场的考验。第四就是增长力,我们投资匹克、雷士照明等企业得到了十几倍的回报,因为企业在成长、行业在成长、行业的上下游在成长、国家的GDP也在成长,这叫作汇聚中国成长的力量。第五就是团队,天使投资是投人、A轮投资投产品、B轮投资投数据、C轮投资投收入、D轮投资投利润,每一个阶段都不一样。

BM:你会投资什么样的人?

Z:我判断一个人能不能成功有三个条件,第一就是他有没有赚大钱的能力,第二他有没有赚大钱的思维,第三他有没有赚大钱的运气,很多人具备前两点但是就差最后的一点点运气。

BM:你投资的项目,似乎传统企业占到绝大多数。

Z:传统企业加上资本和互联网+的翅膀那就会腾飞。为此我专门写了一本书叫《资本与商业模式顶层设计》,就是让大家搞清楚互联网+、资本与商业模式之间互动的一些关系,在2015年也成为国内商业类畅销书。

BM:现在“工匠精神”这个词很火,很多人认为现在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很火热的,但是企业家们缺少在产品上面追求极致的一种精神,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Z:我觉得好产品不一定能成就好企业,好企业不一定有好产品。产品质量70分就够了,从70分到90分成本要增加一倍,90分到100分又要增加一倍。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往往是在企业做大之后才可以去追求的。在中国好产品不会是核心竞争力,好模式才会是核心竞争力;而美国好产品会形成核心竞争力。美国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而日本的今天、欧洲的今天都不会是中国的明天。

在国外流传着一句话:美国的互联网+绝大多数资金是投在高科技上,欧洲的互联网+绝大多数投资在工业4.0上,而中国的互联网+绝大多数投资在O2O上。中国现在拼的创新是模式的创新,也许10年之后我们会进入技术创新的领域。现在技术创新我们不行没关系,可以对外引进。而引进技术的资金不是用自己的钱,是用资本的钱,用资本的钱买技术、用资本的钱创品牌、用资本的钱建渠道、用资本的钱来创新商业模式。为什么资本特别重要也就是这个原因。

通过学习改变思维

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都面临转型的压力,郑翔洲时常遇到一些企业主,对于企业的未来十分迷茫,心情非常焦虑。对于这些企业主,郑翔洲首先会建议他们改变自己的思维,当自己稳操胜券的时候,就会拥有最佳的心态。而学习是改变思维最好的办法。其次要改变交际圈。未来的竞争是平台的竞争,要不加入一个全国性的金融平台,要不打造一个全国性的金融平台。

此外,他也认为事业并非生活的全部,而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为了事业影响了生活,人生就会黯淡无光,要把两者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才是完美的人生。

BM:你认为现在具备顶层思维能力的企业家多吗?

Z:不多,就是因为不多我们才开创了这个“新资本模式创新”的课程来帮助企业和资本进行对接。要让企业家认同资本的理念,第一就是要在理念上改变,第二在机制上创新,第三个才是资金上的引入。

BM:似乎有很多企业家对于上市并不感兴趣?

Z:很多企业家问我:“我不缺钱为什么要上市?欧洲很多的百年企业都没有上市我为什么要上市?上市之后股权被摊薄、财务被公开、没有了控制力,我为什么要上市?”

我们回答他,好的企业都不缺钱,缺钱的企业也上不了市,好的企业缺的是花钱的能力。欧洲许多百年企业为什么不上市?欧洲的一个国家有时还不如中国的一个省大,所以上市之后也很难融到资。很多企业家认为上市之后自己对企业会没有控制力,那是因为他不懂得股权结构的设计,当一个企业家股权下降到51%以下还能够控制整个公司就叫水平,当他的股权下降到33.4%以下依然能够控制整个公司这叫超水平。像马云、李彦宏他们的股权都是在10%以下,但是却能够控制整个公司,是因为在国外上市股票是分为有表决权的A类股份和没有表决权的B类股份,马云虽然仅占据7%的股份却拥有60%的投票权。

BM:是不是所有企业都可以通过商业模式优化的方法来改变经营状况?

Z:有些企业属于夕阳产业,再怎么转型也不行,已经没有发展空间。我们辅导的企业一般都是有潜力能够做大做强,通过商业模式的改造可以迅速倍增利润的。有些企业不符合国家的政策、不符合社会的需求,很难做大做强也很难获得投资,这样的企业我们往往不会去投资改造。

篇9

本研究采用弗里曼等对技术创新的观点,认为技术创新不仅是一项技术活动,更多地是一种经济活动,要通过市场上的表现来实现其价值,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生产和销售新产品是企业获得成长和提高盈利额的重要手段。首先,企业利用新产品和新服务来开发潜在的市场需求,开辟新的市场,扩大市场份额,从而获得超额利润。GEROSKI等[12]以1972~1983年英国721个制造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研究显示,企业创新数量与营业利润率正相关。尽管某一特定的产品创新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不大,但是进行产品创新的企业的利润率总体上要比没有开展创新的企业高。其次,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往往比其他企业更快地研发出新专利和新产品,进而能为企业带来一定的垄断地位,使企业拥有更佳的市场形象和更强的定价优势,顾客也更具忠诚度,愿意为新产品或新服务支付高溢价。最后,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改变原有的生产工艺,减少原材料的投入、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提高企业绩效。ROMER[13]以美国1000家大型制造企业为样本,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研究了研发支出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得出研发支出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及绩效。罗婷等[14]认为,R&D投入整体上与公司未来年度利润存在正相关关系。赵晖[15]认为,R&D资金投入强度、研发人员投入强度与企业绩效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综上,提出如下假设:假设1技术创新对企业盈利有显著的正影响。

2商业模式设计对技术创新获利的促进作用

CHESBROUGH等[6]以施乐技术分立公司为例,阐述了商业模式在创新获利中扮演的调节功能,认为有些新技术的失败并不是由于技术不够先进,而是没有形成相匹配的商业模式;相反,适宜的商业模式设计对技术创新获利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KAUFFMAN等[16]认为,扮演个人和企业间互动平台的角色、促进在线交易并将广告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互联网公司更易生存,商业模式设计是企业维持市场竞争地位的保证。对于技术型企业而言,一个好的商业模式能够使新技术找到最佳的应用和顾客群体,开发出最具吸引力的价值主张,并且能够使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实现协同,创造出更大的顾客价值,同时能够提高企业相对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议价能力,进而提高企业在共同创造出来的新价值中获利的能力。AMIT等[17]认为,电子商务往往通过企业跨边界与顾客、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新交易结构及治理来实现价值创造,并提出新颖、效率、互补和锁定是商业模式的四大统驭性主题。ZOTT等[18]认为,商业模式设计越富有效率、越新颖,核心企业获得的市场价值越大,但增加互补性并不能促使核心企业的市场价值增加。ZOTT等[19]认为,商业模式与产品市场战略都会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但是作用机制不同,商业模式与产品市场战略之间的匹配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绩效。综合而言,本研究提出一个核心观点,即商业模式的确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来创造价值进而获利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调节功能,但是不同的商业模式会发挥不同性质或程度的影响;且进一步考虑到不同企业使用商业模式的差异性,借鉴ZOTT等[18]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商业模式的性质进行区分,将新颖导向和效率导向作为商业模式差异的2个重要维度,以研究不同商业模式对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间关系产生的不同调节作用。新颖导向的商业模式就是采用新的方式开展经济交易,如服务新的顾客群体,提供新的价值、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或给利益相关者的激励形式是全新的,从而带来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全新的合作关系。新颖性商业模式创建出一个新的市场,如eBay和阿里巴巴;或者重塑现有的市场,如Dell公司。新颖性商业模式带给顾客新的价值,对顾客而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从而将顾客锁定。另外,商业模式新颖程度越高,对于利益相关者和合作伙伴而言,因为不存在其他可供选择的企业进行合作,从而使得采取新颖导向企业的议价能力提高。ZOTT等[19]认为,新颖导向的商业模式设计对差异化产品战略、低成本战略以及市场进入领先战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都存在着正向调节作用,如苹果公司便是新颖性商业模式最为成功的例子。可见,企业对技术创新的商业模式设计注重新颖性,不仅使企业在顾客竞争中拥有相对的差异化优势,且在其内外部价值活动网络的重构中也会发挥重要影响,从而提高企业总体的运营效率,带来提高技术创新获利的可能性。相反,缺乏新颖性的商业模式,可能会导致顾客满意度下降和客户流失,合作伙伴关系不稳定,难以从技术创新中获利。基于上述讨论,提出假设:假设2a商业模式的新颖性正向调节技术创新与企业盈利之间的关系。效率导向的商业模式强调提高交易效率,通过设计各种各样的交易机制来降低交易过程的成本,使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成本全面得以降低。当然,成本的下降可以直接转换为盈利的增加,如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创造出来的巨大财富正是效率导向商业模式发挥作用的体现。企业与利益相关者间也可以通过互相提供市场供求和内部运作的信息,以及加快信息的流动来降低信息不对称性,还可以设计对客户来说交易更简捷、执行效率更快的交易内容,如功能简化的产品、在线自动化处理的升级服务等;相反,缺乏效率的商业模式会导致各方面成本的上升,也会出现运营上的低效率,导致顾客满意度下降和客户流失,使得企业加大从技术创新中获利的难度。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假设2b商业模式的效率性正向调节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新颖导向和效率导向的商业模式并不完全是相互排斥的,也可以相互共存、相互补充,共同促进技术型企业从技术创新中获利。如互联网餐馆uWink是将商业模式的新颖性与效率性完美结合的典范[18]。综合而言,商业模式的新颖程度越高,越能使本企业与其他竞争企业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为顾客和合作伙伴建立起较高的转换成本,从而获得更好的市场地位,也就意味着给企业后续提高运作效率赢得了更多的时间,全面降低成本以获取更大的价值。另外,兼顾新颖性和效率性的商业模式在锁定对全新价值体验感兴趣顾客的同时,不断谋求降低成本,最终能够吸引更广泛的顾客群(他们对产品与服务的性价比或价格更为重视),由此拓宽了新技术收入来源,提高了盈利上限。基于此,提出假设:假设2c商业模式的新颖性和效率性对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是相互促进的。综上,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见图1

3研究设计

3.1样本选取和数据信息来源

本研究所选取的调研对象主要是2009年10月30日~2011年12月3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大于5%的116家创业板公司,原因在于以下2点:①这些企业的创办与发展都是基于实实在在的科技成果的研发及其商业化。近些年,研发投入一直较高,技术创新方面成绩较为突出,对从技术创新中获利的要求普遍较高。由此可见,这是研究中国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获利较为优质、较为典型的群体。②这些企业近年内努力争取到资本市场中的上市融资,对自身的经营活动及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易结构都能有意识地进行设计和规范化,商业模式基本成型并稳定,且这些上市公司的相关信息较为公开、透明,便于收集数据测项和研究商业模式的总体特征及其他变量。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是通过对样本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来获取。问卷发放的方式包括对本地样本企业的实地调研中的问卷填写和收集,电话访谈填写问卷。在问卷的收集过程中,一方面确保问卷调查的对象是样本企业的高层管理团队的成员,因为他们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经营过程中所采用的商业模式、企业最近3年的绩效非常了解;另一方面,将回收的问卷、样本企业公开的关于企业经营情况的说明或报告综合起来,与创新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集体讨论,对问卷的结果进行部分调整和修正。通过上述工作,本研究得以保证获得高质量的原始调查数据。问卷调查历时2个月左右,剔除无法联系到的相关人员、信息填写不全等原因造成的无效问卷,本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108份,回收率达到93%。

3.2变量说明与测量

为了深层次地分析商业模式对技术创新获利的调节效应,本研究以技术创新为自变量,企业盈利绩效为因变量,商业模式为调节变量,运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1)自变量本研究采用企业的研发投入、取得的专利数、资格认证证书,以及拥有前所未有的科学发现、原理性主导技术作为技术创新的测量。(2)因变量本研究的主题是创新获利问题,盈利性指标能够很好地体现企业的获利情况,于是选取调研企业2010年和2011年每股净资产收益率的均值作为企业绩效的度量指标。(3)调节变量本研究以新颖导向和效率导向作为商业模式的主题背景,分别通过3个测项,运用Likert-5级量表对108个被调研公司商业模式的新颖导向程度和效率导向程度进行打分:①商业模式的新颖导向程度测量。通过企业商业模式是否提供了新的产品、服务、信息以及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连接方式;给利益相关者的激励形式是否是全新的,从而带来利益相关者之间全新的合作关系;与现有同行企业的商业模式相比是否带给顾客全新的价值,来测量商业模式新颖导向程度。②商业模式的效率导向程度测量。通过企业商业模式是否使本公司在利益相关者之间互相提供信息以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是否使本公司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各种成本得以降低;从客户角度来看,是否本公司与其他企业之间的交易变得更为便捷、执行效率更高,来测量企业商业模式效率导向的程度。(4)控制变量根据以往研究,企业规模、行业属性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将其作为控制变量。其中,采用员工人数的自然对数测量企业规模。

3.3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3.3.1信度与效度分析在通常情况下,Cronbach’sα在0.6以上被认为可信度较高,在0.3以下被认为可信度较低。本研究中各因子的Cronbach’sα分别为0.863、0.670、0.637,表明本研究的量表具有内部一致性,可信度较高,从而支持了信度检验。关于效度检验,测量指标在各因子上的载荷都较大,KMO值在0.6以上,且Bartlett’s检验显著。综合而言,量表的效度和信度较好(见表1.

3.3.2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表2提供了研究变量的均值、标准差以及相关系数,可以看出,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的新颖导向、效率导向和企业绩效都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3.3.3假设检验与分析表3显示了技术创新、新颖导向、效率导向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层次分析结果:①模型1是控制变量对因变量企业绩效的回归;②模型2是在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变量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的主效应模型;③模型3、模型4分别考察了新颖导向和效率导向的独立调节作用;④模型5同时考虑新颖导向和效率导向的商业模式对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模型2的结果表明,在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加进自变量技术创新后,回归模型的解释力(模型2相对于模型1)显著提高(ΔR2=0.849,p<0.01),这说明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β=0.927,p<0.01),从而支持了假设1。对于科技型企业而言,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服务,对运作流程进行改造升级,能够显著地提高企业绩效。由于企业绩效的提高能够反哺技术创新投入,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绩效,企业因此得以进入创新驱动的良性循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模型3的结果表明,在主效应模型2的基础上,增加商业模式新颖导向和技术创新的交互项,模型的解释力也得到提高(ΔR2=0.017,p<0.05),商业模式新颖导向显著正向调节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间关系(β=0.712,p<0.05),从而支持了假设2a。这说明对于科技型企业而言,新颖性商业模式有助于企业更充分地挖掘新技术潜在的经济价值。企业创新投资与管理不仅要关注科技研发,也要注重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可以通过设计和执行新颖性的商业模式与科技创新相匹配,从而更好地获得竞争优势。新颖性的商业模式能够为顾客创造更大的价值体验,也能帮助企业获得更强的市场议价地位,因此,除了雄厚的技术创新能力之外,新颖性的商业模式是科技型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新来源。模型4的结果表明,将商业模式的效率导向与技术创新的乘积项放入回归方程,发现模型的解释力并没有得到提高,效率导向的商业模式对于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没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假设2b没有得到支持。其中的原因在于:科技型企业的产品多属资本和知识密集型,边际生产成本小,具有边际收益递增的特点,而且产品一旦被顾客使用,创造出来的效用远远高于生产成本,因此,强调通过技术创新为顾客创造全新的价值体验是企业创造和获取价值的首选途径,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致力于提高运营效率对顾客价值的创造和提升的作用就会大大降低。模型5的结果表明,同时考虑新颖和效率的商业模式对技术创新获利的正向调节作用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假设2c没有得到支持。这也说明在商业模式设计与创新中同样存在“夹在其中”的战略困境。这可能存在2个原因:①新颖性和效率性商业模式在价值逻辑上存在根本性的差异,当2种逻辑在一家企业中并行运作时会产生许多冲突,难以取得协同。②任何一家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同时关注两方面会导致资源配置分散,出现“失焦”,结果在任何一方都没有做到最优状态。由此,对于技术创业企业而言,在新技术的商业化进程中,采用同时考虑新颖性和效率性的商业模式无益于增强技术创新的市场吸引力,却不利于充分挖掘新技术的潜在经济价值,因为这会损害商业模式功能的发挥。最佳的做法是打破“妥协和平衡”的指导思想,选择独具特色的商业模式并且一直坚持下去,做到极致。

4结语

篇10

对VC/PE机构而言,非常希望能够更快、更全面地了解被投企业的商业模式。尤其是一些早期项目,清晰的商业模式将为被投企业加分,增强VC/PE机构对企业的信心。很多创业者有时恰恰忽视了一点,他们觉得自己的商业模式需要保密,因而对VC/PE机构含糊其辞;还有些技术为王的企业,可能只重视产品,而忽略了商业模式设计,导致其产品转化率偏低,最终与VC/PE失之交臂。

“魏朱商业模式”创始人之一、清华大学商业模式研究工作室主任朱武祥认为,事实证明,没有商业模式,企业的发展就是一纸空谈。一个低成本、高转化率、有投资价值的商业模式正是需要被投企业向VC/PE机构展示的重要内容。

商业模式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需要随着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微观生产经营环境的发展变化而逐步优化升级,以满足不断变动的市场需求。

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正面临转型升级。传统的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加工制造业正在向高技术含量的创新型行业转变,以往既定的适应粗放式经济发展的传统商业模式也因而受到挑战。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VC/PE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所有投资机构都在积极探寻可持续发展之路,转变自己的经营策略。对此,朱武祥认为,VC/PE机构以往通过IPO退出获得丰厚回报的商业模式也到了转型期。只有实现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行业才能走出发展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投资与合作》: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现代企业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您认为商业模式在企业经营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具体到VC/PE行业,商业模式是否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朱武祥:产品最终要由客户买单,产品不好,客户就不愿意买单或支付溢价。但在现代竞争环境下,产品只是一个源头,仅仅是产品好还不足以提高行业进入壁垒,维持长期竞争优势。以柯达为例,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其产品和内部管理都堪称一流,可最后还是以破产收场。

产品和商业模式互为唇齿,好的产品配上合适的商业模式,可以更好地保护产品价值空间,提高进入堡垒,从而能够持续地赚取更多的利润。企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产品的持续创新,产品相当于好米,而好的商业模式相当于巧妇,好米加巧妇才能成就美餐。

商业模式是企业的基本特征之一,只要是开门做生意的企业,就必然有一定的商业模式。但面对同样的商机,不同的企业在组合人、财、物要素从事产供销活动时,为什么经营效率和投资收益会有明显差异,为什么经营效率和投资效益会有高下之分?这需要从商业模式角度来加以解释。

现实中,虽然企业都力求差异化,但不少行业内的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很容易出现同质化。此时,商业模式的价值就更加突出。这好比大家都用普通大米做饭,经巧妇之手做出来的饭味道也会不一样。具体到VC/PE行业,各个投资机构的职责非常相近,一般都涵盖募、投、管、退四个环节,经营目标也非常一致。在各个投资机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差不多的情况下,想要在同业竞争中胜出,商业模式尤为重要。这里强调的是有比较优势的商业模式,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

《投资业合作》: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商业模式的意义和价值是怎样的?

朱武祥:按照金融原理,企业价值是未来预期自由现金流的贴现值,价值大小是由企业的成长空间、成长能力、成长效率和风险决定的。空间大、能力强、效率高、风险低的企业其投资价值自然就高。企业如何做到成长空间大、能力强、效率高、风险低呢?除了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之外,还要充分发挥企业内外资源的能量。这就需要构建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来有效聚合内外资源的能量。

好的商业模式的积极效果表现为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高,成本低,资产收益和人均效益高,持续经营风险低,投资价值高。要达到这些效果,就需要科学设计交易方式,对闲置、被压抑或者没有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加以充分利用,激发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从本质上来看,就是用少数优势资源激发更多资源所蕴藏的能量,从而减少自身投入成本,降低运营和监督的成本及风险。

从另一个角度讲,商业模式的意义在于能够把市场资源、供应商资源、政府资源、人脉资源、团队资源有效组合在一起。这些资源就像散落的珍珠,单独看每粒珍珠的价值可能都不是十分大,但如果将这些珍珠串成珠链,总价值就能够翻倍增长。商业模式就好比串起珠链的一根金线,它将企业拥有的多种资源融会到一起,资源整合的效应也随之显现。好的商业模式就像好的建筑结构,你看国家大剧院结构很简单,但是它很优美,也很牢固。好的商业模式的结构也是这样,它看似很轻巧,但能以一当十,促成资源形成合力。

《投资与合作》:请您谈一下商业模式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

朱武祥:企业是一个系统,商业模式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基础。只有设计好商业模式,企业才能够组织业务流程,之后才会有企业的组织管理架构。这一切搭建好之后,企业才能制定长远的战略规划。商业模式好,本身就是竞争优势和进入壁垒。好的商业模式是企业战略执行的保证。没有合适的商业模式,企业战略就失去了实施的根基和依靠。

上世纪70年代末期实行的,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通过改变经营模式来提高经营效率的例子。在那之前,中国农村实行的是制度,农民吃大锅饭,劳动积极性不高,日子非常艰难。土地承包到户之后,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农业生产力得到解放,粮食连年丰收,农民收入增加,国家收入也有了可观增长。在这个案例中,土地、农民、生产工具、生产对象都没有变,改变的仅仅是经营模式,但结果却是革命性的。商业模式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投资与合作》:当前,互联网商业正在向纵深发展,电商之间的竞争也处于白热化阶段,有些曾经经营很好的电商最后不得不关门大吉。请您以京东和阿里巴巴为例,阐释一下商业模式对于电商发展的意义。

朱武祥:我对电商没有深入研究,只谈一点粗浅看法。阿里巴巴与京东的企业业态和边界不同。京东帮助客户降低了搜索成本,节约了时间成本,创造了客户价值。但与此同时,为了提升客户体验,京东除了建设交易平台外,还从事物流配送。京东组建了庞大的物流队伍来保障其商品的销售配送,也就是说把原本成千上万顾客需要自己承担的物流成本扛到了自己肩上,由此造成经营成本比较高。因此,企业的投资价值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阿里巴巴则不同,它只是一个交易平台,配货送货是入驻商家自己的事。与京东相比,阿里巴巴更像一个农贸市场,农民来这里售卖,顾客来这里挑选,它只提供一个卖场环境。阿里巴巴同样降低了客户搜索成本,为顾客节约了时间成本,创造了客户价值。而成千上万客户的配送成本并非由阿里巴巴一家来扛,而是分散给卖场里众多的商家,它只坐等收取商家的管理费,属于低成本运营的商业模式。

京东旨在建立一个高门槛,形成庞大的客户基础,从而产生一系列延伸、衍生收益来源。京东将来可以分拆为四大业务板块:交易平台、仓储物流、配送和金融。交易平台可以运用大数据去帮助企业精准生产。随着仓储规模不断增大,京东可以把仓储做成物流地产。另外,京东也可以做互联网金融。这几个板块的运营会推动京东成为一个平台电商,使其真正成为一个B2C的平台电商,最终与阿里巴巴殊途同归。与阿里巴巴不同的是,京东走了一条高成本运营的道路,这种商业模式对于其他实力较小的电商而言是难以为继的。

中国有句古话:“夫唯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京东将来的商业模式可以升级为“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开放平台模式。这种模式的经营目标不是要把同类型电商KO掉,自己一家独大,而是创建平台,把更多的B2C电商吸引到这个平台上来,使自己成为一个交易平台。

《投资与合作》:商业模式是否是VC/PE机构筛选项目时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朱武祥:当然。实际上,商业模式的概念最早就是投资界提出的。投资人经常说,投企业的关键一个是看人,一个是看事。人即是团队,而事则包括了商业模式。

VC/PE机构看企业主要关注4个指标,即4M:第一个M是Marketing,是指市场空间有多大;第二个是Model,指商业模式;第三个是Management,指管理团队;第四个是Money,是看企业价值。投资界对商业模式并没有一致性的定义,通常比较强调盈利模式。

商业模式的有效性与其所处的商业环境有关。以往VC/PE喜欢参照国外企业商业模式来评价国内企业,国内创业者也喜欢模仿国外企业商业模式,但有时候效果未必如人意。例如在欧美国家,打印复印服务使用的自动设备通常放置在某些办公楼的公共区域,需要打印复印文件的人可以自行投币操作,从而省却许多人工费用。这种商业模式在欧美非常流行,但在国内的经营状况却不大理想。因为国内经营打字复印业务的一般都是夫妻店,这样的店在社区、学校随处可见。它们用的设备都是二手设备,成本低廉,人工成本也非常低,打印复印成本也相对较低。显然,这种商业模式更适合当前中国的国情。由此可见,在一个地方体现出先进性的商业模式可能并不适用于另一个地方,从而也就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所以,VC/PE机构在看企业的商业模式时一定要注意因地制宜,切不可生搬硬套。

《投资与合作》:经过之前的野蛮生长,VC/PE行业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有专家预言,今后几年VC/PE机构总数将会减少90%。面对这一困境,VC/PE自身的商业模式应该如何变迁?

朱武祥:VC/PE机构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组织,面临发展瓶颈时同样需要对商业模式进行优化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