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法规范文

时间:2023-09-07 17:59: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法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法规

篇1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权益;法律保护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2012年为680多万,“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生就业压力短期内无法缓解。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大众化教育下大学生就业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比较普遍:许多用人单位滥用用人自,就业市场出现很多侵权和歧视现象[1],其合法权益遭到侵害而得不到及时有效救济,更多的是因制度、法律法规等的缺失而不得不对遭遇不公时听之任之,无法抗争,不敢、不愿、也找不到主张自己的权利依据。

事实上,我国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法规、规章数量不少,但总体上还处于比较杂乱、重复甚至个别相互矛盾的情况,还远没有形成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国内对大学生就业权益法律保护的正面宣传及保护研究较多,但少有专门论述大学生就业权益法律保护的文章。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法律制度现状探究

我国目前关于保护大学生就业权益的规定多为政策性的,法律性的散见于宪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失业保险条例》、《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中。

这些法律制度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权益的维护确实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其存在的不足是显而易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立法体系存在结构缺陷,二是对就业权等相关概念的界定不准确,三是对实施就业歧视的法律责任规定不明确,四赔偿责任单一,五是救济途径局限单一,六是实施机制薄弱,落实不力。

二、国外大学生就业权益法律保护经验

放眼国际,对如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考察,我们发现其对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的重视主要体现在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完善和就业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上,重在提供完善的就业法律保障体系。在法规的制定上,不同国家地区通过制定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管理就业,既规范了毕业生劳动力市场,又保障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权利,同时也维护了各用人实体的合法权益。

为了促进就业,美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如《社会保障法》(1934年)、《就业法》(1938年)、《1964 年民权法》、《全国就业与培训法案》(1973年)、《劳动力投资法》(1998年)等,为实施大学生就业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美国政府为了鼓励大学生到特定地区或从事特定职业采取了许多激励措施,其中最为常见的做法就是免除学生的贷款义务。美国政府对大学生助学贷款分为直接贷款与联邦帕金斯贷款两类,就直接贷款而言,对于连续五年在指定的小学或中学作为全职教师,从事低收入家庭学生的教学服务工作的大学生,可以享受贷款减免政策。在联邦帕金斯贷款上规定,到指定中小学、全职特教、残疾人职业、全职护士或医疗技术人员、全职法律执行官和教养官等部门或行业就业的大学生可全部免除贷款[2]。除了联邦政府的贷款减免政策之外,各州还有不同的鼓励政策规定。此外,联邦政府还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在创业贷款、审批程序及审批费用等方面提供便利。

德国在就业法律法规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是目前西方国家中制定最详尽的解雇程序的国家,1947年德国就制定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随后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劳动法规,如《职业教育法》、《就业促进法》、《训练促进法》等,将大学生就业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在扩大就业需求、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也是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世界典范,通过一系列法律,对社会成员的生、老、病、死、伤、残、孤、寡、教育、就业、住房等方面进行保障。这对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非常全面及时到位,他们使大学生就业服务主体上更多体现为政府行为。

在实施机制方面,国外以及我国港台地区早就建立了相应的机构以保障社会就业公平(包括大学生就业)。如美国的联邦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EEOC),它根据《联邦机构平等就业机会申诉处理规则》对关于就业歧视的投诉开展调查并进行调解。当调解不成功时,投诉人可以向法院提讼。EEOC在全美下设50个地区办事处,有效地调解了关于就业歧视的投诉。英国依据1976年《反性别歧视法》设立了公平就业委员会,该组织可直接向雇主提问并从回答中寻找相关证据,并可以为受害人准备书,全权代表其参加诉讼。我国台湾地区为避免对妇女的就业歧视,各县市政府成立了“就业歧视评议委员会”,到1999年4月已有20个县市成立此委员会。

三、我国大学生就业权益法律保护之建议

面对新形势,无论是稳定就业、扩大就业,还是确保社会稳定,都迫切需要法律层面的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是一复杂工程,“只有当个人遭受的侵权通过政府公平而可预期地得到了矫正,个人才能在法律上而不是在道德意义上享受权利”[3]。政府应尽快建立健全完善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法律体系。现提出如下思路建议:

1.修改完善宪法关于就业的规定

在宪法中明确规定禁止就业歧视,完善关于就业平等权的规定。就业平等权从性质上来讲是一种宪法权利,对其进行宪法保护是最为根本、最为有效的救济方式。

2.出台反就业歧视法

目前有很多学者和人大代表强烈要求国家尽快出台以维护人权、追求平等为宗旨的《反就业歧视法》,从制度上消除就业歧视,建立健全对被歧视者的救济措施。如规定禁止在招聘广告中排斥性别和生源地的表示等等,减少对于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就业歧视现象。

3.制定有关大学生就业公平的法律

尽快制定有关大学生就业公平的法律法规,如《普通高校毕业生权益法》、《普通高校毕业生平等就业法》、《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法》,并把相关的优惠政策和保障政策用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扫清道路。

4.制定大学生就业的社会保障立法

制定《工资支付法》,规范和约束雇主的工资支付行为,调整争议较多的加班工资、假期工资、停工工资和延期支付工资行为等,这对引导大学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及灵活就业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制定《大学生失业保险法》和《社会保障法》等相关法律,实现大学生社会保障相关法律的衔接配套。

5.出台大学生就业服务法

这一法律应首先要明确大学生就业技能的培训内容,完善职业供求信息制度,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实现岗位与大学生的有效匹配,开发针对大学生就业的专门服务项目,制定出全国统一具有操作性的更加明确的激励措施,对到艰苦地区和特定行业工作的大学生,增大其转正晋级、工资补贴的幅度和比例,减免其在校期间助学贷款或代偿学费,服务一定年限后,希望返回大城市就业应该给予政策便利和优惠等等。

6.加强行政立法

由于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的政府职能部门较多,部门之间由于职责不同可能出现工作相互交叉、重复或者相互推诿。因此,政府应明确各级政府以及各政府部门之间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具体职责,规范自身的政府行为,防止政府责任出现缺失。

7.加强地方立法

在构建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立法体系的过程中,地方立法层面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地方人大常委会和人民政府可以充分发挥地方立法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和立法程序相对灵活的优势,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以满足本地区实践的需要,建立一个由点到面、由中央到地方的立体的法体系。

8.加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法律法规建设

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制度体系,加强就业配套制度建设,建立和健全毕业生就业市场运行规则,规范市场行为,做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预测与信息。在《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基础上尽快建立和实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条例》,规定毕业生就业市场开设的条件、程序、监管办法,反对不正当竞争,制止欺诈行为,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介组织的功能,建立良好的市场运行秩序,保证毕业生就业市场正常运行。

四、完善我国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是社会的“安全网”,也是经济的调节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责[4]。当然大学生就业权利的保护和促进,仅靠立法是远远不够的,还在于己有的法律是否得到了遵行和落实。因此,大学生就业权益需要切实有效的实施机制加以保障和充分合理的监督机制进行制约,需要在行政执法和司法等法律实施过程中加强对其进行保护。

1.设立保障机构

设立一些专门保障平等就业委员会的机构,为弱势群体提供就业歧视方面的咨询和服务,以保障劳动者就业平等合法权益的实现。我国这一机构的名称可为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

2.设立专门处理大学生就业纠纷的救济部门

这个救济部门一方面向大学生宣传就业政策和平等理念,另一方面可直接开展查证工作。由于大学生受到就业歧视在我国具有普遍性、特殊性和严重性,一旦用人单位的行为被该机构认定为“就业歧视”,该机构可以首先通过非正式的程序,劝说用人单位放弃歧视性的雇佣措施,若调解或劝说失败,则该机构可以代表大学生向法院提出,如果法院判定就业歧视成立,监督违法者对判罚结果强制执行。

3.建立公益诉讼制度

社会团体应当是社会保障公益诉讼制度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而赋予社会团体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也是当今世界公益诉讼制度发展的趋势之一,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完全可以代表大学生向法院提出。

4.完善行政救济

尽快出台《劳动保障监察法》并明确各级政府在劳动监察中的作用和责任,完善行政救济将使大学生得到一个安全有利的就业环境,其就业主张也得到政府责无旁贷的支援。

5.加大劳动监督和惩罚的力度

为了有效保护大学生就业权益,有必要加大监督和惩罚的力度,对侵害大学生就业权益的,除了经济赔偿外,增加精神损害赔偿,并给歧视者以行政处罚,对于后果严重、恶劣的行为给予刑事处罚[5]。

6.强化司法保

司法保护是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最为现实的途径之一,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能恢复和补偿大学生被侵犯的权益。司法保护主要体现在司法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上,有必要为大学生这一弱势群体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扶持,扩大司法审查范围的内容、增设特别程序、推行简易程序以降低诉讼成本、合理配置举证责任,实行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优先,以利于大学生的各种权益得到及时充分的救济。

建立健全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是必由之路,有效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切切实实维护好大学生就业权益,构建和谐社会,我国大学生就业权益法律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2011年11月20号,中国政法大学研究所《2011年国家公务员招考中的就业歧视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国家公务员近万个岗位,全部存在健康歧视和年龄歧视,此外在政治面貌、性别、户籍、地域等方面存在大量歧视性要求.

[2]贾友军,綦群高.美国政府、社会与学校在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角色定位与借鉴[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6).

[3][美]史蒂芬•霍尔姆斯,凯斯•R•桑斯坦.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M].毕竞悦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6.

[4].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J].求是.2010(4).

篇2

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是指毕业生在参加招聘的过程中,就业单位对条件相同或者相近的毕业生产生与工作能力无关的歧视,而损害其平等就业的机会。就业地域歧视是指用人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只招聘某一特定区域的毕业生,而歧视其它地域学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具体表现为部分单位为了在自身管理、缴纳保险等事项上节省时间和花费,在招聘时对毕业生的户籍身份区别对待,例如区别对待欠发达地区和农村户籍的学生。我国就业地域歧视是就业歧视问题中的一个重点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毕业生就业公平与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1]。

2大学生就业地域歧视问题分型及其原因

2.1大学生就业地域歧视问题分型

2.1.1农村大学生在城市就业受阻

我国的户籍划分采取的是城乡二元化户籍制度,受这一制度的影响,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易受户籍制度限制。部分用人单位认为农村毕业生对城市生活的熟悉程度以及视野开阔程度都处于劣势,因此在同等学历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更青睐于城市户口的学生。

2.1.2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易受歧视

受地理位置、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在加上知识、技能、语言等素质因素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率明显低于汉族学生。例如受恐怖袭击的影响,大部分用人单位不愿聘用生于新疆自治区的维吾尔族毕业生,甚至对学习成绩好、能力强的少数民族毕业生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排斥。

2.1.3地域标签现象严重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因此不少用人单位会根据互联网上对某一地区的人的大众标签选择应聘者。这些标签的广泛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印象以及评价,进而直接导致了就业地域歧视现象的产生[2]。

2.2产生就业地域歧视的原因

2.2.1我国严格的户籍身份管理制度

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改善城乡二元制户籍制度,但城乡之间的差距难以打破。我国的城乡居民所享受的社会资源与公共福利上存在很大的区别,例如农村新型合疗政策与乡镇医保政策的差距使得城镇户口居民比农村居民更有地域上的优越感,因此部分农村户口的大学生因无法落户而受用人单位的歧视。

2.2.2区域经济差异上的不平衡性

受地理位置的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港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较快,而内陆城市受地域影响经济发展速度较慢,整体经济较为落后,所以使得社会资源、教育水平以及人力资源储备等方面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因此,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往往对西北部毕业生有着严重的地域歧视。

2.2.3用人单位受利益目标驱动

众所周知,企业开展的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盈利,受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影响,用人单位在选择职员时往往会更偏向拥有社会人脉关系、生活稳定、地理环境熟悉以及语言熟练的本地人[3]。例如,北上广的大部分用人单位都会录用本地人,而只有在供小于求的时候才会选择外地毕业生。

2.2.4缺乏法律约束

我国目前有宪法、劳动法等法律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即保证劳动者的公平就业与平等劳动权,但目前尚未将地域歧视纳入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因此即使大众对就业地域歧视有诸多重视与探讨,但这一问题仍缺乏法律效力,使得很多用人单位不会因存在地域歧视现象而受到相关法律制裁,而使其在招聘过程中依旧存在地域歧视和对不同求职者的区别对待的现象。

3解决大学生就业地域歧视问题的措施

3.1改革户籍制度,消除城乡二元化现象

户籍制度是造成就业地域歧视的首要原因,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善这一问题,就必须深入改革我国现有的户籍制度,改善、消除城乡之间根深蒂固的二元对立现象,进而使得城乡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可享有同等的身份和待遇。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提供便捷的公民乔迁和登记管理渠道,促进城乡间人才的流动速率。最后,政府应极力缩小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受教育机会以及就业机会等方面的差距,保障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从而为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

3.2完善法律法规,有效推进反就业地域歧视法

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规范性,因此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能有效降低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制约作用,对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产生一定的规范作用。具体的措施为:在现有劳动法法律条文的基础上扩大劳动法中关于企业就业歧视的范围,并且具体指出就业地域歧视的定义、范围以及行为归属,并且加大处罚力度,进而建立一个公平、平等、规范的就业体系,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享有公平的竞争机会[4]。

3.3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感

目前我国的人才市场管理不够规范,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地域歧视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改善这一现状,相关部门应该增强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感,并且让企业重视自身在开发社会人力资源方面所承担的责任。帮助企业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使其能尽量消除自身的歧视观念,尽可能的吸收多样化的合格人才,根据不同的人才设置不同的岗位,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能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良好的就业环境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同时正确的人才使用观能帮助企业选拔有能力的人才,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4结语

我国就业地域歧视现象愈演愈烈,且对大学生的公平、平等就业带来严重的制约性,同时也对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带来一定的影响。鉴于此,笔者提出了改革户籍制度,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企业责任感等措施,为实现新一轮大学生就业公平问题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王婷婷 单位:吉林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徐帅.当代大学生就业地域歧视问题的理性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11):278~279.

[2]何仕.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4.

篇3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就业维权 维权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使得用人单位牢牢的占据着主导地位,大学生就业中受到的侵权现象不断凸显,如何提高毕业生就业维权意识,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稳定就业市场,维护社会秩序,使毕业生顺利完成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不仅是保障毕业生就业权利与提高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水平的客观需要,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

1 当前大学生就业权益遭受侵犯的现状

近年来,全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每况愈下,对于经验欠缺、就业维权意识不强、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来说,人才市场供需的不平衡、用人单位的挑剔苛刻、社会舆论的质疑压迫,都使他们的求职之路危机重重,举步维艰。

1.1 以“试用期”为名的智力掠夺

一些用人单位在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聘时,为了降低用人成本,使用廉价劳动力,模糊“试用期”这个概念,签约时不对试用期进行明确说明,往往试用期一结束,就以各种理由辞退求职者。应聘的大学生在试用期阶段付出很多辛苦努力工作却只能获得很微薄的报酬,期待转为正式员工后大幅加薪的愿望也变成了镜花水月。

1.2 “李代桃僵”的招聘岗位

在招聘过程中,部分用人单位企图用夸大招聘岗位的方式达到粉饰实际工作职责的目的,应聘者在招聘时看到的明明是“销售经理”、“商务代表”等,结果入职之后,才发现其实际上只是普通的“推销员”、“业务员”等。

1.3 “唯我独尊”的签约作风

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日益艰难的境况不同,用人单位的强势地位不断凸显,签订“三方协议”时,往往是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来拟订约束条款,部分单位约定的违约金甚至高出市场平均水平三倍五倍之多。个别单位承诺给毕业生了许多待遇,但当其正式上岗后,这些待遇不兑现或大打折扣,面对这些损害自身利益的种种,大多数毕业生选择隐忍。

2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遭受侵权的原因

2.1 法律因素

(1)相关法律欠缺衍生就业歧视。目前,有关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我国还比较欠缺,主要依靠《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来约束雇佣关系。由于缺乏针对性,用人单位钻法律漏洞的现象发生频繁,就业歧视现象比比皆是。(2)地方性法规限制就业环境的良性发展。在高校毕业生求职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地方政府为了保证本地人口的就业,采用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来限制外省市籍贯或高校的大学生来当地就业,用人单位限制应聘学生的地域,甚至限制学生的学校,这些地方性法规缺少全国性法律法规的限制,从自身利益出发,剥夺了非本地生源大学生的就业权益。

2.2 社会因素

(1)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日益尖锐。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现状,随着各大高校的连年扩招,就业人数也逐年上升,就业岗位增加的速度远远低于就业人口增加的速度,而社会需求和毕业生的择业需求之间也差距甚远,这种结构性矛盾构成了极大的就业压力。(2)劳动力市场监管不力,用人单位责任缺失。当今,劳动市场滋生了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加之对市场秩序监管力度不够,很多不法用人单位为了牟取更大的利益,随意侵害应聘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如克扣工资,随意差遣、无故辞退等,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2.3 高校因素

(1)高校就业维权教育不深入。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着重体现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往往忽视对学生维权意识的教育。就业维权意识应教育投入力度不深,仅仅浮于表面,法制教育投入力度不深,高校内部少有维权组织,就业维权体系亟待完善。(2)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合。高校的专业设置相对稳定,不能根据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转变自己的育才方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错位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侵权事件屡有发生。

2.4 毕业生自身因素

(1)维权意识淡薄。高校毕业生维权意识淡薄,多年的校园生活使得他们缺乏对自身权利和义务的认识,不能从法律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契约意识不强,遇到侵权事件往往束手无策,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2)法律意识缺失。我国大学生在就业压力的作用下,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在权利受到侵害时,“人微言轻”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念往往就会发生作用,多数毕业生会选择消极应对的策略。

3 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维权意识的途径

3.1 明确政府的主体责任,加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法制建设

我国适用于高校毕业生的相关就业法寥寥无几,而目前毕业生的就业体制与形势迫切要求相关部门出台一些法律法规,一方面要确立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运行规范,明确毕业生就业市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规定纠纷的解决机制。另一方面要明确各大高校和就业主管部门的工作职责,以及发生侵权事件时对就业主体的救援途径。只有加强对非法行为的治理,才能从源头上减少大学生就业侵权事件的发生。

3.2 加强高校维权教育,构建校内维权服务体系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中规定,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应着力体现就业权益保护内容,而实际教学中,劳动合同法的介绍较多,维权内容的介绍较少。因此,高校就业维权体系的搭建,应做到以下两点:(1)加强法制教育,提高维权实践能力。毕业生法律素质的提高是维护其自身合法权利的前提。高校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可将法律救济、就业观念,契约意识、维权教育等贯穿始终,并对求职过程中常见的侵权、违法、违约、劳动争议以及社会保险等内容进行重点讲授。(2)疏通维权渠道,搭建校内维权体系。高校在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维权体系的同时,也应发挥其对毕业生的协助力,如设立专业的法律咨询室,为毕业生提供就业维权咨询和协助;在毕业生中成立就业维权组织,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就业维权的能力。

3.3 增强用人单位法律意识,规范用人单位录用管理

用人单位应当认真学习《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在和谐的劳动关系中,实现招就双方的真正平等。其中包括:双方签订就业协议后,不得随意毁约;用人单位不得将毕业生的个人信息外泄,保护毕业生的个人隐私;用人单位需严格按照程序办事,不得对新入职毕业生随意压榨等,将毕业生就业中遭受侵权可能性降至最低。

3.4 提高毕业生就业维权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维权观

高校毕业生要想从根本上做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树立弹性就业的就业观,努力体现自身的价值,使用法律武器同侵权行为做斗争,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端正就业态度,明确自身劳动权利和义务。就业是一个双向选择,面对纷繁复杂的招聘信息,高校毕业生应端正求职态度,学会辨别真伪,同时学习了解《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只有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足够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应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2)谨慎签订劳动合同,注意留存就业过程中的相关证据。劳动合同是以书面形式存在的经双方同意后签订的契约,正规的劳动合同包含以下七个方面: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报酬、劳动纪律、劳动保护和条件、合同终止条件和违反合同应受的责任。高校毕业生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谨慎对待,避免自身利益受到侵害。同时,一定要细心搜集、整理就业过程中的相关证据,以防自己遇到就业侵权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的应对。

参考文献

[1] 卢灿丽.关于高校就业法律指导课设置的若干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11).

[2] 汤梅芳,姚瑶.法治社会语境下大学生就业维权体系的构建[J],法制与社会,2011(7).

篇4

[关键词]农业院校 应届毕业生 劳动合同意识 现状 问题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025-0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尤其是劳动合同意识要求越来越高,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理念,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一、应届毕业生劳动合同意识的基本内涵

合同意识即契约意识,是指合同双方按照自己的意思依法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时,其合同必须得到遵守,此时合同即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这也是“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的基本要求。当然对于合同意识的研究,有的学者认为合同意识和契约意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例如宫艳锋在《大学生择业的法律意识及培养》一文中,分析大学生择业法律意识的现状时,就分别阐述了大学生择业中缺乏契约意识以及缺乏合同意识[1];戴伶俐、章毓林在《分析大学生就业法律盲点加强就业指导中法律意识的培养》一文中,就毕业生求职过程中法律意识淡薄的表现,分别分析了契约意识盲点和合同意识盲点等[2],把契约意识与合同意识作为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又没有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具体界定,作具体分析。因为契约本身具有法律约束力,它被国际惯例和本国法律所确认。所以笔者认为,契约意识即合同意识。

应届毕业生的劳动合同意识,就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对劳动合同法及其相关的法律了解的基础上,在自己与用人单位之间依法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时,对于劳动合同得到遵守的理性、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有机综合体。

二、农业院校应届毕业生劳动合同意识现状

对吉林农业大学的500名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实际有效问卷492份,回收比例98.4%。收回的有效问卷中包括男生256人,女生236人,女生的对劳动合同的了解占21.14%,男生的了解情况占29.42%。总体上来看,男生对劳动合同的了解略高于女生。调查问卷也从文理科对学生进行了调查,文科生对劳动合同的了解为27.95%,略高于理科生对劳动合同的了解。

以下是调查问卷涉及到的具体内容:

另外,问卷还就大四学生了解劳动合同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途径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在对劳动合同了解的学生中,其中121人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59人的了解途径为报纸、杂志,35人的了解途径为家庭的影响,25人的了解途径为学校教育。

从问卷调查表中可以看出,农业院校的大四学生对于劳动合同法律法规有一定的感性理解,如都认为应该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对于劳动合同的具体内容所知不多。例如,关于试用期,关于劳动合同的七项条款,关于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区别等等。通过对农业院校应届毕业生对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途径的调查知道,学校教育在对大四学生的劳动合同意识的影响方面所占比例最小。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农业院校应届毕业生的劳动合同意识有一定程度的感性提高,但是农业院校应届毕业生对劳动合同的理性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也需要农业院校进一步加大其对大学生的劳动合同法律法规的教育。

三、农业院校应届毕业生劳动合同意识淡薄的原因

(一)传统观念的影响

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的影响,从古代人们就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因此很多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宁愿选择忍气吞声。而许多用人单位也抓住了大学毕业生的这一心理,不断侵害大学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合同法是一个新发展的法,发展时间不长,因此还没有深入人心。这也导致了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劳动合同意识淡薄。

(二)用人单位的因素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毕业就等于失业”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口头语,大学毕业生工作难已经成为全国普遍的问题,国家也正在积极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个别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的时候,利用大学生找工作难的现状以及大学生急于找到工作的心理,不签劳动合同或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制定不利于大学生的格式合同或霸王条款,大学毕业生在无奈之际为了工作只能接受。这也使得大四学生从师兄师姐的找工作经验中感觉到学习劳动合同法律法规也没有用,所以懒得积极主动学习。

(三)学校因素

首先,农业院校的学生生源主要来自农村,在农村教师资源以及信息资源较贫乏,所以在以前的初高中接受的法律知识教育相对较少。其次,学校在大一、大二讲授法律知识,学生普遍存在着片面的看法,即法律与己无关,至于将来那是四年以后的事情[3]。同学们到了大四毕业的时候早就忘记以前所讲的知识,而且大部分教师重视的是理论知识的讲授,根本无法让学生形象地接受,学生也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再次,学校的就业指导也不会主动讲授法律知识,在大学生的就业中起的作用不是太大,这也是应届毕业生劳动合同意识低的重要原因。通过调查发现,对于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有一定了解的大四学生中,50.4%的学生的关于劳动合同法律相关的知识来源于电视、网络等媒介,另外24.6%的学生的劳动合同意识来源于报纸、杂志等,14.6%的学生的劳动合同意识来源于家庭的影响,10.4%的学生的劳动合同意识来源于学校教育。

(四)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毕业生由于其心理尚不成熟,对社会容易产生消极的看法。对于劳动合同意识,很多面临毕业的大学生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而且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认为企业不会为了这么点小事而故意设置陷阱。殊不知,很多违法组织伪装成合法企业的形式欺骗大学生,有的大学生刚迈入社会就进入了传销组织。

四、提高农业院校应届毕业生劳动合同意识的途径

提高农业院校应届毕业生的劳动合同意识,对于维护农业院校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学校方面

首先,农业院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面对心理不太成熟的大学生,学校应该定期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讲座,让大学生知道个别司法腐败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怀疑整个法治社会的建设,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不要选择私了、忍气吞声等方式,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吉林农业大学对此就做得很好,学校设有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和专业教师,每周固定时间来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或心理问题。

其次,农业院校应该专门针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行劳动合同法律法规教育。通过对大四学生进行此种教育,可以更好地引起大四学生的兴趣,而且记忆更加深刻。此阶段的教育形式可以多样化,例如,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使大四学生更深刻地意识到劳动合同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最后,农业院校要充分发挥就业指导中心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作用。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要加强对劳动合同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帮助大学毕业生解决就业中的疑难问题。对于签订劳动合同中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帮忙解答一下,帮助大学生认清正规企业和非法组织的区别,从而让大学毕业生找到满意、称心的工作。

(二)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应该注意,要给自己的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当孩子遇到心理问题时,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多听听孩子的意见。对于孩子在签订劳动合同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多种渠道尽量对孩子进行指导,帮助孩子分辨劳动合同中的就业陷阱、用人单位的违约等,积极支持他们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社会方面

针对社会的个别司法腐败现象,要坚决地打击,树立良好的司法、执法形象,净化社会风气,让大学生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增强大学毕业生的维权意识。对于违规招聘大学生的企业坚决予以查处,对于制定不合理条款的企业也要公正地运用法律给予处罚。严厉打击违规企业,为大学生的择业创造良好的、安全的社会氛围。

(四)学生自身方面

大学毕业生已经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其行为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对其作出的行为也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要提高大学生的劳动合同意识,最重要的就是大学生自身。大学生应该主动学习劳动合同法律法规知识,提高自身的劳动合同法律素质。在签订劳动合同时,遇见霸王条款应该主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真正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劳动合同意识,树立对法律的信仰。思想家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的,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真正的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精神。”[4]所以提高农业院校毕业生的劳动合同意识关键要看大学生自身对法律的信仰,对劳动合同法律法规的接受和认识。

提高农业院校应届毕业生的劳动合同意识是一项综合系统的工程,这需要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还需要大学毕业生自身的不断努力,最终树立对劳动合同乃至整个法律的信仰。

【参考文献】

[1]宫艳锋.大学生择业的法律意识及培养[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0).

[2]戴伶俐,章毓林.分析大学生就业法律盲点加强就业指导中法律意识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3).

[3]关新.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缺失及培养[J].教育探索,2010(1).

[4]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70).

The Study for the Labor Contract Consciousness of Seniors Students 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ke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or Example

篇5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歧视;原因分析;解决对策

前言

众所周知,实现男女就业平等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而女大学生就业的实现程度,更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女大学生因其自身特殊的生理、心理特征,其就业面临着来自社会多方面的严峻挑战。

1 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产生的原因

女大学生面临就业歧视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1 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

中国有着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等封建社会的文化观念深深压制着中国女性,而这些封建思想长期根深蒂固,对女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巨大的限制。目前为止,中国女性往往还是被赋予家庭主妇、持家生子的身份,大多数人认为男性天生应该在外闯荡、养家糊口,而女性则应该相夫教子、勤俭持家。

1.2 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异

厦门大学调查的结果显示:有69.2%的女生和58.3%的男生认为,性别歧视的主要原因是“女性生理条件的限制”[1]。不可否认,女性在生理上的精力与体力皆不如男性,尤其女性还负有生育子女和哺乳的任务。漫长的产假很有可能让一个原本工作经验丰富、业绩突出的女性工作者从此与社会脱节,若等其重回工作岗位,单位还需要花费较大的精力去帮助其跟上社会发展而对员工产生的新的素质要求。而这期间需要浪费较大的经济成本与综合效益,这是单位所不乐意接受的。

1.3 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

我国虽然有从法律上规定男女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如《劳动法》、《妇女权益法》等,但是立法不具体、针对性不强、缺乏惩罚力度与明确的惩罚措施。我国目前仍然没有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或者《禁止就业歧视法》,政府立法部门应尽快在法律中定义‘就业性别歧视’,并明确相应的范围,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2]

1.4 女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女大学生受到就业歧视,除了社会偏见的客观因素,当然也离不开自身因素的影响,例如:自身综合素养与知识能力水平不足;对自身的认识存在行为偏差;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念。另外,女大学生普遍存在重理论学习,轻动手实践能力的现象。

2 女大学生就业歧视带来的后果

女大学生受到的就业歧视现象折射了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而这种现状的越发普遍和加重,也给社会和企业以及女大学生自身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其后果已经涉及诸多方面。

2.1 扭曲女大学生观念

在当前的快节奏的生活下,生活压力大,情感投入乏力,势必会造成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对自我的否定,对自己所学知识的否定,加之社会生活复杂,当前物欲主义、享乐主义大行其道,种种诱惑在一定程度上会扭曲女大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这种女大学生观念的扭曲,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会给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引发各种问题。

2.2 造成人才资源浪费

经过长期教育培养,女大学生已经具有了相当高的专业素养、职业素养及道德素养。投入大量的资源去培养一个大学生实属不易,更何况是一个本来在生理与心理上就较为脆弱的女大学生,但最后仅以性别而否定女大学生,这既是对社会上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也是对人才的严重浪费。

2.3 破坏社会公平正义

公平是社会的基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歧视无论是以何种形式呈现,必定是对社会公平的践踏。国家不断提倡“男女平等”,传播男女平等的观念,在社会各阶层逐渐接受了“生男生女一样好”的观念下,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的单方面歧视,不但是对社会主流意识的否定,对社会公平制度的挑战;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不利于公平制度的完善。

3 解决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的途径

从2004年开始的大学生毕业季“就业难”,现已成为中国就业形势严峻背景下新的突出矛盾,其中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尤为凸显。[3]如何消除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已经成为当下刻不容缓的任务。

3.1 打破传统性别观念,重树社会性别意识

首先,必须打破传统性别观念,重树社会性别意识。传统“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必须进一步破除,男权意识必须得到淡化。社会要加大宣传力度,逐渐消除用人单位重男轻女的偏见,改变用人单位潜意识性别偏好,维护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权利。

3.2 政府部门勇担重任,完善就业政策法规

各级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和完善中要充分注意到对男性和女性不同的影响,制定男女性就业的平等就业机会和平台,消除、预防在就业中出现的各种性别的歧视,这就要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4]

同时,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应该完善支持女性就业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备的法律法规的执行程序,促使女性特别是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利得到有力的维护。例如:完善《劳动法》、《妇女权益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

在完善女大学生就业环境方面,政府应积极探索就业市场条件下促进女性就业的干预机制,加大立法执法力度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细化具体内容,重点加强对女性劳动权益的保护。[5]

3.3 高校以及相关机构,加强就业指导

高校及就业指导机构也应加强就业指导,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女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就业指导的有效性,以帮助广大的女大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才能,从而成功就业。

同时,建立政府、人才市场、用人单位、高校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为女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3.4 女大学生克勤修身,扬长避短

职场中.有两种类型的大学毕业生最受用人单位的青睐――“通才”和“专才”。[6]

一方面,女大学生应该加强自身学习,强化自身素质与综合能力,以适应市场需求。克服依赖心理,树立自主意识,学会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增强自信心,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女性。另一方面,女大学生应该纠正就业过程中的心理误区,既要正面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状,也要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意识,克服自卑、胆小、怯懦等不良心态,分析自我、认识自我、开发自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

结论

改善女大学生就业环境,引导女大学生自主创业就业,为其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机制体制,保障其就业不再受到来自社会多方面的歧视,是当今政府、用人单位、人才市场和高校的共同任务和重大挑战。

女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歧视不应该成为其找工作时止步不前、望而生畏的借口和推辞,而应该化为当代女大学生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压力和动力,从而驱使她们更加努力的对待学业,更加认真地对待生活,更加执着的对待工作。

参考文献:

[1]叶文振.女大学生的“同民同工”[J].中国人口科学.2002(6)

[2]闵君.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D/OL].2009

[3]张可芬.女大学生“就业难”得深层原因及对策.[J].中华女子学院报,2005,(02)

[4]王静.完善女大学生就业政策.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3

[5]鲁斌.妇女人权国际保护及其最新发展.[J].妇女研究论丛,

2000(2)

[6]楚亚萍、王维.困境与超越: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应对策略.学术研究高校论坛.2014

篇6

一、大学生求职就业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原因分析

笔者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归纳整理后认为,在大学生求职就业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毕业生不能按约定履行就业协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模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已成高校学生求职就业的基本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毕业生、高校与用人单位必须通过签订协议书的形式实现就业选择。就业协议实质上是一种就业合同或用人合同,是供需双方录用与被录用关系的法律依据,双方必须严格遵守协议内容,履行合同义务。但是在实际就业过程中,违约现象却屡屡发生,如,毕业生同时与多家用人单位签约,最终只能履行一份协议而造成违约;因出国、考取研究生、公务员或参军、选干等造成就业协议不能履行而构成违约。毕业生违约行为不仅干扰了就业市场,影响学生所在学校的声誉,而且给用人单位带来了诸多不便,甚至侵害了用人单位的利益。

第二,大学生求职中被用人单位的歧视现象。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也存在着违反法律法规的现象,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就业歧视问题。一是性别歧视。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重男轻女,这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女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权利;二是对学校、地域的歧视。一些用人单位限招甚至不招某地区、某学校的毕业生,剥夺了这些区域内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多数学生自认运气不佳,没有意识到求职就业的权利被剥夺,更谈不上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三,毕业生对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概念分辨不清。这是大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纠纷的问题之一。签订三方协议是大学生就业的第一步。三方协议是由学校作为见证,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一份意向性协议,它具有法律效力,但不能替代劳动合同。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后,三方协议即告终止,此时用人单位会与其签订一份正式的劳动合同。依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有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合同中止条件;违约责任等。劳动合同的条款更加明确详细可操作性强。合同签订之后,双方即正式确定了劳动关系。可见,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就业协议的效力始于签订之日,终止于学生到工作岗位报到之时,它不是劳动合同,因而不是确定劳动关系的凭证。

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分别存在于毕业生就业过程的不同阶段。毕业生要想实现就业必须签订两个法律文件,即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从法律属性角度分析,就业协议书是一种预约合同,依照预约而订立的劳动合同才属于文本合同。预约合同具有与其他合同相同的法律效力,当事人违反就业协议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当毕业生报到后用人单位却拒绝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变更相关条款。在这种情况下多数毕业生委曲求全,不懂得或者不敢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究其原因一是毕业生法律意识淡薄,二是由于目前大学生求职就业难,怕失去就业机会。从另一方面看,有的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后毅然辞职,表现出对自己行为的极其不负责任,这也是缺乏法律意识的一种表现。

第四,毕业生对见习期限与试用期的界限不明。见习期制度是针对大中专毕业生经人事部门办理录用手续,在用人单位进行业务适应及考核的一种制度。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届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就业的见习期为一年。试用期制度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为了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不超过6个月的考察期限。见习期短于合同期,试用期短于见习期。就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情况看,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因不清楚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与劳动合同之间的关系,影响自己合法权益实现的案例屡见报端。譬如,毕业生想在试用期内提前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则认为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应当受见习期的约束而不能解除;用人单位故意以见习期代替试用期,变相延长试用期,使毕业生无法在正常的试用期内行使其权利。之所以发生诸如此类的法律问题,一是多数大学毕业生对求职就业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面对侵害自身利益的行为束手无策;二是就业市场不规范。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着“供大于求”的状况,在大学生就业中不正之风的存在,违背了“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从而引发了法律问题。

二、防范大学生求职就业中产生法律问题的对策

如何有效地防止和避免在大学生求职就业过程中频繁发生的法律纠纷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成功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和就业指导,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也要采取相应措施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净化就业环境,为大学生求职就业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一,加强法律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面对大学生求职就业中的法律问题,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其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一是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从目前高校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现状看,多数学校仅限于所开设的法律基础课,这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需要。而且大部分学校往往将就业看作是学生毕业阶段的一项工作,而在低年级很少对学生进行有关的法制教育,因而使得相当多的低年级大学生缺乏对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的了解,影响学生正确认识和准确了解社会职业状况及人才市场动态信息,导致他们毕业时对职业、择业和就业的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和技术准备明显不足,从而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盲目性、从众性和无序性,一些法律问题也凸现出来。为此,高校应该将法制教育,特别是对学生求职就业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宣传教育工作提前到新生入学后,做到早关注、早准备、早预防。二是突出大学生的维权意识教育,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还不够成熟,制度不够健全和规范,在加强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同时,突出维权意识教育尤为重要。对大学生进行维权意识教育,必须建立在对相关法律及法规学习和研究基础之上,只有对这些知识有一个较全面、透彻的了解,才能平等地与用人单位对话,据理力争,保障自己的权益免遭侵害。三是引导学生关心有关择业的政策和法规,通过对这些法规和政策的了解,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第二,加强职业指导,实现就业理性化,减少法律问题的发生。随着大学生就业机制的转变,实现了求职的双向选择,出现了职业市场。然而多数高校对学生的社会职业指导却未予以高度的重视,面对职业市场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毕业生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无所适从的境地。他们只能根据自己少量经验、家庭的有限帮助和对职业市场的粗浅了解,调节自己的职业选择行为,对职业机会、职业具体内涵、职业的前途以及职业市场行情等知之甚少,使职业选择的盲目性增大,降低了选择的成功率。不难看出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必要性。

职业指导是一个渐进的动态发展过程,也是大学生职业认识成熟与发展的过程,主要是指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通过系统教育,使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特点自觉地选择生活目标,确定升学、就业方向,这个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贯穿于学习生活的始终。就高校教育而言,一年级着重职业生涯认知和规划;二年级着重基本能力的培养;三年级着重职业定向指导;四年级着重择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四个阶段相互贯通,有机连接,形成较为完整的职业指导链。同时,职业指导应专业化,即应把职业指导看作是一门课程、一个专业,而非单纯行政工作,使职业指导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形成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化,进而实现职业指导的专家化。通过职业指导使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角色、职业心理与职业行为不断成熟与发展,他们会很理智的处理求职择业中遇到的问题,对自己未来的前途和职业的选择会更加理性化,从而减少法律问题的产生。

第三,加强就业法律指导,防止法律问题的产生。就业指导是职业指导的组成部分,主要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所作的指导及就业服务,其中包括:①帮助毕业生掌握与就业有关的法律和法规。②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就业观,在选择职业时兼顾个人、社会与国家的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③发展学生的职业决策能力。④了解影响升学与就业的诸种因素。⑤推荐就业,根据学生就业志愿及学生职业能力、心理素质等情况向社会推荐,并辅导学生捕捉人才信息自我推荐。其中对学生进行与就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教育尤为重要,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就业中法律问题产生,并能帮助学生解决就业中的法律问题。根据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应将就业法律指导作为一门必修课安排在大四上学期开设。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变化,毕业生一般在大四下学期开始找工作,他们会频繁参加不同层次的人才招聘会,在求职就业签约中一些法律问题就会浮出水面,因此在大四上学期开设此课程较为适宜。

第四,社会各界应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针对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政府各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规和政策,规范就业市场,做到有法可依。同时,注意发挥由各级政府部门的就业场所和人才交流中心的主体作用,对进入招聘场所和人才交流中心的用人单位进行必要的事前资格审核,防患于未然。建立奖惩制度,对那些诚实守信、遵章守纪的用人单位给予奖励;对行为不轨、设置招聘陷阱的用人单位,给予必要惩戒。要注意发挥新闻媒体正面宣传和监督作用,为大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篇7

一、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内涵

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是指高校、政府、企业等主体以共同利益与制度约束为基础,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大学生供需平衡为导向,共同承担责任,加强优势整合,实现互利共赢的一种合作过程和方式。其内涵包涵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益共同体的重构。在此构架下,高校、政府、企业在大学生就业中目标一致、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二是就业工作实现高校、政府、企业一体化整合,充分加强和发挥政府的桥梁、激励与导向功能,促使各方利益与责任的有效联接。三是通过联动实现大学生就业平衡。高校根据社会的需求,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社会积极吸纳大学生。

二、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实现

(一)加强三大主体整合

1.形成校企联盟

企业通过设立大学生奖助学金、创新基金,以及开展与高校合作办学,加大对人才培养的介入力度,增强大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性;通过建立大学生联合培养基地,接收大学生到企业实习,激活企业学习创新的氛围,为选拔所需的人才提供机会。高校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改善办学条件,调整培养模式,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2.加强高校与政府合作

政府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强化对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职能,完善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扶持政策。高校应善于将政府的优惠、扶持政策转化为自身的办学资源,充分利用自身的智力优势为政府排忧解难,保障政府重点工程、基础工程、创新工程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有效需求。

3.积极推进高校、政府、企业三方联动

高校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条件,确定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企业应及时向高校反馈人才需求与要求,积极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并在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政府应根据区域特点和发展规划,对高校和企业进行人才的联合培养与使用提供科学化的建议与制度化的扶持。(二)优化资源配置,创造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实现的条件

1.拓宽办学主体来源

普通高校应立足当地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扎根区域经济与地域文化,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能够引领社会发展的高层次精英人才推动高等教育发展。要拓宽办学途径,以地方为主,社会与企业参与,争取海内外各界支持,鼓励有资质的个人或民间团体兴办各级各类学校。

2.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应开放高校、科研院所的实验和研究中心,引导和鼓励具备相应规模和条件的企业兴建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或者与高校共建产学研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积极吸纳大学生参与就业前培训和实践锻炼。要充分利用高校、政府、企业以及其他方面的专家、领导、企业家、知名人士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课程建设,加强创业教育,创建创新创业基地,提供创新创业条件,建立健全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3.调动各方面的社会力量

应建立社会化的高效就业人才市场和人才测评机构,完善就业预警机制,发挥市场机制在就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加强信息共享、政策、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五位一体的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在全社会树立“人才为本”、“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创造人尽其才的环境和机制,推进就业观念的转变,营造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改善制度环境,强化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实现的保障体系

1.完善法律保障体系

一是建立完善促进大学生就业联动长效机制的法律制度体系。要在《就业促进法》的基础上,出台针对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法律法规,明确高校、政府、企业在高校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就业中的权利和义务,并根据财力状况确定各自的资源投入强度与方式。二是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联动实施情况的执法力度。要完善大学生就业联动的执法依据,明确执法目标,强化执法程序,充分发挥司法机关在执法中的重要职能作用,切实推动高校、政府、企业各自责任与功能的依法发挥。建立由高校、政府、企业代表组成的大学生就业联动争议仲裁机构,主动协调三方责、权、利的不平衡、不对等现象,积极处理各种利益纠纷与矛盾。三是增强法律意识。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作为一种新的责任、利益协调机制,有关方面应加紧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与制定。高校、政府、企业应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自觉增强大学生就业联动的法制意识。

篇8

关键词: 理工科 女大学生 就业难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转轨,高校教育体制与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就业更趋向于市场化。同时,从1999年开始,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更是增加到470万,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女大学生就业难更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女大学生就业难其实主要体现在理工科女大学生群体,资料统计表明,理工科女大学生比她们同龄的文科、财经、师范院校的女大学

生、理工科男大学生面临着更为沉重的就业压力[1]。

一、形成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社会传统偏见思想所致。长期以来,社会受“重男轻女”等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特别是封建社会沿袭下来的“男权意识”根深蒂固地存在,社会形成了一些思维定式,例如“男主外,女主内”、“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等,将男性定位于社会,女性定位于家庭,因此在社会分工上,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的应该是男性,干大事的、拿主意的应该是男性,女性只能处于辅助和从属地位。社会对女性的期待与要求更倾向于贤惠端庄,操持家务、相夫教子,这些传统的偏见思想造成了社会对女性参与社会工作的排斥,直接影响了女大学生就业。

2.日益严峻的就业市场环境导致。2006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为413万,2007年更是接近470万,而女大学毕业生已经接近总人数的一半,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就业岗位的增加速度远远小于毕业生的增长速度,高校毕业生就业转为“卖方市场”。而国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招收大学生规模有限,国有企业不断改革影响了对大学生的需求,民营企业对大学生吸引力不够大,还对女大学生存在一定的用人歧视,对性别加以限制。劳动力市场中,女大学生供求矛盾严重,更加深了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程度。

3.政府缺乏行之有效的政策保证与监督也是原因之一。建国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等有关法律法规。其中《劳动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但是这些法律法规的落实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实施,妇女的权益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证。此外,这些法律虽然明确提出了要保护妇女权益,反对歧视女性,但是关于就业歧视应该受到什么惩罚,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却没有明确规定。另一方面,从用人单位角度来看,女性在生育期间的工资和保障福利须由用人单位来支付承担,这让用人单位会产生一定抵触情绪,这与国家还没有一套完整有效的社会制度和保障体系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国家政策的不完善也是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方面。

4.用人单位追求市场经济利益的心理所致。一方面,女大学生毕业后进入用人单位工作,会马上面临恋爱结婚生育等问题,这些不仅会影响女性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工作的开展,而且用人单位还需要支付工资以及其他保障费用,影响用人单位的短期经济利益,增加用人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女性自身生理和身体方面的原因,多数女性无法完成高强度的工作,在某些工作中,女性也存在诸多不方便和不安全因素,对比起来,用人单位更愿意接收男性来完成这些工作,最大化地利用员工价值。

5.用人单位对理工科女大学生专业素质上认识的偏差所致。用人单位普遍认为理工专业是男生的领域,女生学习成绩再出色,也只是会读书、读死书的大学生,理工科女生相对男生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较差,专业素质以及在工作中专业能力的发挥不及男生,使用价值不高,这也是影响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6.高校对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培养方式的不合理以及就业指导的不到位所致。针对高等理工科教育,目前在学科结构和培养方式上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与社会发展和需求存在一定的滞后,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表现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启发”、“重传统、轻创新”,导致理工科学生理论与现实相脱节,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要存在较大差距。高等院校没有开设专门针对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指导和职业规划课堂,学生没有针对性地学习到关于理工科女大学生职业规划、就业技巧等相关知识,多数女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导致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存在自身盲目性,这些因素成为困扰学生就业困难的隐形原因。

二、缓解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措施

1.彻底破除传统的不和谐观念,树立男女平等、就业公平的理念和意识。国家政府、相关组织、就业指导机构、高校等要加强宣传,在全社会范围内,转变传统观念,减少性别歧视与偏见,建立就业平等的舆论环境,树立理工科女大学生的正确形象,客观评价女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女大学生的社会作用,提升社会地位。

2.健全相关法规体制,落实法律制度。2008年1月1日,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其中包涵诸多对女性就业政策、劳动保障、权益维护等各项制度法规,女性劳动权利的保护制度在进一步地完善和健全。国家要进一步增加女大学生的就业保障制度,出台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开辟女大学生就业的绿色通道,以法律手段规范就业市场,抵制就业歧视现象的发生。同时,在加强管理和监督的同时,国家也要出台相应的促进措施,鼓励企业引进女性就业,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比如给予税收优惠或给予相应补贴等,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在政策法规制定的基础上,国家要加大落实力度,加强监督,避免监察缺位或司法渠道不明,使得法律成为一纸空文,女性就业仍然得不到实质性的保障。

3.改善教育培养结构,重视素质教育,提高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单一知识结构的理工科女大学生必然会不适应社会需要与发展,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教育体制改革,要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导向,优化知识结构,转变培养模式,注重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女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也可以考虑增设专为女大学生设置的课程,调整传统的教学内容设置,提高理工科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女大学生的优势,增加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4.加强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指导,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国家、高校等各级就业指导机构需要针对理工科女大学生的能力结构、就业现状与趋势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了解社会需求,将就业指导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1)要打破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障碍,帮助理工科女大学生树立就业信心,端正就业观与择业观,突破“女不如男”的心理定势,强化主体意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2)加强对女大学生就业前准备的指导,尤其是就业技巧、礼仪形象、权益保护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展现女大学生的真实面貌,同时要指导女大学生展现个性化的方面,多体现女大学生在学习工作中的优势,拓宽就业渠道;(3)要为理工科女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指导,教育女大学生“早做准备、早谋发展”,在社会工作中科学发展;(4)要加强个别指导和针对性指导,对就业特别困难的理工科女大学生,要分析原因,提出针对性强的意见,提高理工科女大学生整体水平;(5)加强对理工科女大学自主创业或合作创业的指导,挖掘女大学生自强自立的本领,结合女性特点和专业特色,指导女大学生自主研发、自主创业,开创就业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谢维和,王洪才.从分配到择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50.

篇9

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得到了重视和关注,各高校都积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探索,且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国就业指导工作相对起步较晚,目前,高校基本上都开设普通就业指导课,所有的学生都上同样的内容,教学大纲甚至几年都一样,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个新的社会问题,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许多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要求高校在进行职业指导课程时与市场的变化同步,要引导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那么针对近年出现的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需要专门开设女学生职业指导课程,帮助女学生提高就业率,已是非常迫切的一个问题。高校在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础上,如何帮助女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逐渐成为高校职业指导应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现状

1.就业机会不均等

由于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偏好和性别歧视,以及女大学生先天性生理原因、出差、工作性质不方便等因素,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普遍倾向于接收男大学生,由此就出现了在求职的过程中女大学生就业机会偏少,工作机会相对减少的现象。这种就业机会相对减少主要表现为:一是部分企业在招聘信息中公开提出“只招男生”或“男生优先”的条件,主要是体现在理工科专业的招聘工作中,但国家对于这样企业的监管不严,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措施;二是大多企业有意识地会接收女大学生简历,但会限制女大学生参加面试,使女大学生在实际就业中不占优势;三是在招聘录用的过程中,提出结婚、生育等时间方面的限制性不合理条件。[1]

2.女大学生就业表现出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在调查研究中,女大学生的就业难不仅表现在不容易找到工作,还表现为在同一家企业男女生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一方面,女大学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被迫要求降低工作要求,也会参与到偏男性化的职业中,根据调查,劳动力市场给女大学生提供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超出了女性身体所能承受的范围,根据劳动法,女性在一些特殊岗位是不适合的,因此致使一定比例的女大学生无法承受劳动强度而放弃就业机会,或被用人单位的艰苦条件拒之门外。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还降低了对女大学生的工资标准,同等条件下女生工资要比男生低约20%[2]。

3.女大学生总体就业率较低于男大学生

女大学生就业难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女大学生就业率低。根据我们对西安三所综合院校大学生就业的调查结果来看,某综合高校的就业率统计显示,男生就业率约为83.1%,女生就业率约为70.1%;偏理工高校的就业率统计显示,男生就业率约为89.1%,女生就业率约为69.1%;专业高校的就业率统计显示,男生就业率约为92%,女生就业率约为88%,女生的签约率明显要低于男生的签约率。

造成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1.自我认知不足,职业定位模糊

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或叫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如果女大学生不能全面、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或者过于乐观、过高地评估自己的能力,对个人和社会现状认识不清,或者消极悲观,在就业过程中缺乏主动意识,不相信自己的实力,不敢展示自我、推销自我。那么,在就业中显示出被动的行为,就会导致她们的职业定位模糊,导致学生眼高手低,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往往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在择业时缺乏明确的方向,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该干什么而陷入就业困难。[3]

2.社会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现行劳动法律法规制度尚不完善,对于女性保护的劳动法律法规做法不够健全;二是劳动法律法规的执法和监督力度不够,即使制定了法律法规,有没有执行,是否有人监管等仍然是制度不健全的体现。[2]例如,一些企业以工作环境差,要经常出差为由拒招女大学生,而女大学生也不会为了本身就不太满意的工作去通过法律手段来获得某份工作,这就需要监管部门要制定完善的监管、落实体系,从制度上给予女大学生保证,保证就业机会的公平。

精细化职业指导在女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重视女大学生的职业指导有现实的意义,有利于对学生的培养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面对复杂的就业环境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国家、个人及高校的共同努力,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的出现已经逐渐成为高校关注的重点,就业困难不仅制约了这批大学生个体的良性发展,高校在作为培育人的责任方面更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传授求职技巧,培养自我推销能力。面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高校做好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1.加快职业指导课程转变

职业指导课程的设置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求职择业作好准备。目前高校的职业指导课程设置更多是给学生灌输,一味地告诉学生要适应社会,要先就业后择业、面试技巧、简历制作等,而在课程设置方面考虑学生自身的具体情况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等方面较少。大学生时期是人一生的重要转折期,有着较为复杂的情况,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并未完全独立,自身依赖性还比较强,世界观、生活观都不成熟。

作为女大学生在这一时期有着更加复杂的情况,要帮助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要从课程设置上作好规划,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教学计划相结合,促进女大学生增强综合素质,提升就业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女大学生学会了解自身特点,了解社会的情况,挖掘自身的潜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认知自我、自我发展,促进其主动地找到自身的不足,有助于学生根据自身特点找准职业方向,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出可行的计划。那我们在课程设置时就要有意识地针对女大学生开设专门的培训课程,应包含女性职业规划、女大学生职业意识、女性职业技能培训、女性求职培训等,增强女大学生的自身实力,另外还要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实习锻炼,提高就业能力,为女大学生建立一套 从学校到职场的转变课程,从而促进女大学生顺利走向职场。

2.在职业指导课程中专门开设精细化的女性就业素质培养课程

高校应开设精细化的女性职业素质培养相关课程,把女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相结合。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精细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文化和管理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接受和运用。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优。[4]

近年来,在校女大学生人数随着高校的扩招也在逐年增加,每年女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加和就业竞争的加大使得原有的就业指导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要为女大学生提供一站式的全方位就业培训及不同行业的见习就业机会,通过多元化的训练和求职平台,帮助女大学生认识自我及职业志向,丰富工作技能及经验,提升就业竞争力。为女大学生提供精细化的相关综合素质提升课程,例如增强职业女性魅力、提升女大学生魅力塑造、构建阳光心态、提升生活技能、拓展互动交流等,为女大学生提供一个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增强职业女性魅力、加强沟通交流的平台。使女大学生在进入职场后进一步适应工作,克服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使其真正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开始。

要做好精细化女性就业指导,就要贴近学生,做到职业指导的人性化,要根据女性的性格特点、能力倾向、身体素质等不同特点和优势,扬长避短采取分类开展指导的方法,帮助女学生了解自我,了解社会,了解职业特点,树立自身信心。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发展观、人才观,培训求职技能等,促进解决高校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3.在职业指导课程中增设职业心理辅导

目前,在大学期间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逐年呈现上升趋势,而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在孤独、恐怖倾向、内向等方面要略高于男大学生。[5]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来说,拥有一种积极、稳定的心态,不仅是保证正常学业的必要条件,而且对于准备就业的学生更显得重要,积极健康的心态可以让学生认清自我,找准职业方向并顺利就业,将来也可以更加顺利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保持积极的工作心态,提高职业的认可度和满足感。因此,学校要在职业指导课程中开设心理辅导课程,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为依托,帮助她们认清自我、正确定位,纠正认知偏差,做好择业中的心理调适,妥善处理好职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冲突,增强自信心和耐挫能力,以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挑战,达到择业预期的目的。高校要加强女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更需要设置专门的就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例如,就业心理咨询室从布置上更加女性化,通过各种模拟面试训练增强学生的面试谈话技巧,提高自信心等,通过这些机构为女大学生提供个性发展和职业发展,就业心理咨询服务。

4.加大对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

为了更好地开展女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高校要重视加强对女性的创业教育,增强对女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挖掘她们创业的潜力,鼓励女大学生创业,使更多的女性从岗位的需求者变为岗位的供给者和创造者。例如:开设创业营销、创业财务管理、创业心理学等创业指导与创业管理系列课程,一方面拓宽她们的知识面,提高她们的主动性和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女生求职成功的概率。另一方面,教给她们创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摆在全社会面前一项艰巨而迫切的任务。高校应把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转化为行动,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加强职业指导,帮助女大学生顺利就业、创业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赵睿,郝海光.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状况分析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11,11.

[2]李进.挖掘高校就业指导潜能破解女大学生就业难题[J].延边党校学报,2011,26(4).

[3]施炜.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结构分析[1][J].江苏高教,2010(2).

[4]张小燕,尹杰.“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初探[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1(6).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意识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该教材第六章是关于择业就业、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论述;第七、八章是关于增强法律意识、了解法律制度等方面的论述。这两章课程除了担负着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外,还担负着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法律常识和法律意识。加强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教育,这是顺应法治社会发展、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保障法律权益的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应重视好和利用好这门课程,充分发挥这门课教育培养学生法律就业意识的基础性和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懂法、知法、守法、护法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法律意识。

一、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薄弱环节

当前,加强学生就业法律意识得到各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这是一项长远工作,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就业法律知识欠缺

没有法律知识,维权、守法就无从谈起。近年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与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以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秩序。但不少高职院校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欠缺就业法律知识。

(二)就业维权意识薄弱

在择业时,毕业生关心最多的是如何设计和制作简历、如何调整心态和掌握面试技巧,对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的法律知之甚少,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一旦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往往不知如何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合法权益。

(三)就业契约意识薄弱

我们倡导诚信教育,培养学生守约意识、不随意毁约意识。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在签订契约时应做到平等自愿,在签订契约后应诚实守信、自觉履行。然而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草率签约、随意违约的行为屡见不鲜。

(四)公平就业意识薄弱

公平就业意识,是指求职者享有公平、平等、不受歧视的就业权利和就业机会的法律意识。近些年,求职者受到就业歧视的情况时有发生,较为常见诸如性别歧视、户口歧视、年龄歧视和疾病歧视等,严重损害劳动者的就业权利。

(五)就业守法意识薄弱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部分学生求职心切,为了“镀金”而不惜铤而走险,求助不法分子伪造学历证明或专业等级证书等,殊不知其行为已经触犯相关法律法规,这也反映了部分学生守法意识的薄弱。

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法律意识欠缺的原因分析

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律知识教学发挥着培养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主渠道作用,但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加以探讨。

(一)内容多、课时少、班级大

这门课是公共基础课,内容多、课时少、班级大的矛盾突出。另外由于师资等方面原因,这门课程往往采取合班大教室上课的方式,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法律专业教师欠缺

就业法律意识教育是一种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工作,这门课多为思政专业教师任课,教师在法律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水平有限,对培养大学生学习和运用法律缺乏具体对策,实际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三)教学方法、形式单一

这门课是公共基础课,理论性较强。任课教师由于专业学历、教学经验等因素差异,造成教学效果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就是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理论性与实践性、互动性相结合,影响教学效果。

三、对策建议

新时期对高职院校就业法律意识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加大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度和力度,改变以往就业指导工作短期化、表面化、片面化的状况。按照“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精神,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渠道作用,整合就业指导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通过系统化、纵深化、长期化、完整化的教育有效提升高职学生就业法律意识。

(一)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结合这门课中就业指导部分和法律基础部分,培养学生的就业法律意识。在教学内容上重点掌握与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让学生充分了解或掌握就业具体法律权益:平等就业权、知情权、隐私权、财产权、救济权等,以及具体的法律义务。为了提高法律意识教育的实效性,应该注重理论性、实践性与互动性相结合,综合运用讲述法、问答法、讨论法等基本教学方式,采用重点讲授法、实例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观摩审判教学法、补充内容教学法等,适时运用多媒体、投影视频等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二)有针对性地确定重点教学内容

针对多发和突出的法律问题,确定重点教学内容。任课教师应以提高学生就业法律意识为根本,以就业维权为核心,以学生顺利就业为宗旨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在让学生增加法律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案例,针对薄弱环节,确定重点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维权意识、契约意识、公平意识和守法意识。

(三)整合相关课程,建设一支专业合理的教师队伍

根据讲授任务,这门课要求任课教师需具备思想政治和法律两方面专业背景。首先,学校可根据具体实际,在同一体系之下将课程进行拆分,划分教学任务和侧重点,并适当增加就业法律部分课时量;其次,建设一支法律专业的师资队伍,增强任课教师法律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另外,整合就业指导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加强系统性、整体性和连贯性,任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加强相互的交流、配合与协调。

(四)延伸课堂外教学,对大学生就业提供法律援助

高职院校就业部门可以设立大学生就业法律援助中心,吸引校内专业法律教师或者兼职律师参与对大学生的法律援助,对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提供咨询帮助,也可以通过建立就业法律指导网站、开通咨询电话、开展讲座等形式宣传就业法律知识,提示就业法律风险,帮助学生解决法律问题、维护合法权益。还可以把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多发和突出问题集中归纳,及时援引到课堂教学中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就业法律意识教育实效性。总之,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范畴,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教育的主渠道和基础性作用,完善课堂教学,使法律意识教育更有针对性、具体性、实效性,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2005.03.

[2]罗国杰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