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学范文

时间:2023-09-07 17:59: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地资源管理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土地资源管理学

篇1

一、土地资源中存在的隐患 

(一)工业、城市,耕地三者之间问题重重。工业化污染土地资源,城市化破坏土地资源,耕地保护问题更是眼下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当今世界工业发展如火如荼,固有的城镇产业结构需要做出相应调整。因此,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脚步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两大局势[1]。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势必要占用一部分的土地资源。那么,如何制止和预防土地滥用、树立保护耕地资源的强烈意识迫在眉睫。 

(二)土地利用阴霾不断。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城市中的产业分布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困难重重,同时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粗放、农村宅基地大量空置等问题的出现也再次为土地资源管理工作蒙上阴影。 

(三)农民权益急如星火。在城市项目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达成国家和企业对公共利益的需求,导致出现了现行征地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和摩擦。在这样的外部环境刺激下,很容易出现大量耕地被占用以及农民失去大量土地等问题。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其权益就会受到严重的损害,最终为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埋下隐患。 

(四)粮食安全刻不容缓。近几年来,我国国内粮食产量已经出现了大幅度减弱的趋势,但是依然没有撼动我国粮食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尽管越来越多的人们注意到了粮食安全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但是,国家粮食局的相关人员提出,近几年粮食持续减产,国家储备起来的粮食以及农民手中的粮食都不多,粮食结构已经出现了短暂性的缺乏局面。 

(五)城乡发展水远山长。土地是我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保障,在现有的制度体制发展下,这部分资源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然而,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愈演愈烈。当下,统筹城乡发展改革仍处于尝试阶段,城市与农村的发展走向仍旧充满迷茫与未知。 

(六)违规隐患深埋隐忧。世界粮农组织曾经做出过精准的测算,如果按百分之九十五的粮食自给作为一个基本目标,那么我们国家就需要十八亿亩的耕地作为红线。然而,关于这个目标该如何实现的问题,不断受到重重阻碍,其中也包括个别地方政府办的阻碍。由此可见,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任重道远。 

二、运用管理学原理提出具体解决办法 

(一)管理系统理论。管理系统理论是在美籍生物学家创立的普遍系统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形成的。主要内容为,“管理应该从组织整体的系统方面出发,按照系统特征的相关要求,从整理的角度来把握系统中存在的各种规定,对管理方面的有关问题提前最初分析应对,实现系统化,并且根据组织活动和社会环境转变,及时对组织系统的运行做出调整和控制,最终达到自身的组织目标。”系统管理的主要观点有:综合性的观点,开放性的观点,以及整体性的观点等等。这些观点对掌握和利用管理系统原理方面,非常具有代表性[2]。 

土地管理工作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程。然而,在促进城市化发展方面,还需要有效调节规划用地和科学用地这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一定要考虑到目前经济建设方面的有关要求,做好保护耕地方面的有关工作,不能为了发展城市化而忽视耕地保护问题,一定要做到保护耕地和城市化建设并肩而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代管理的系统理念。 

(二)实现整分合理化。对于整分合理这一理念,从原则上就是实现整体规划的明确分工,并在分工的过程中实现有效地綜合,这需要对整体做出详尽的了解,探究其中的现状和规律等等。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到的是科学分析,也就是理论上所提及到的分工明确。最后就是协调组织和综合之间的管理,使各个方面的环节都能得到平衡发展。 

根据城市的自身规模和所属性质,多方面结合在用地方面的具体条件,像是历史文化背景或者是自然地理条件等方面,从而进一步确定城市的整体容量。改用空间垂直利用替换之前的空间平面利用,提高土地在空间上的利用价值,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顺利平稳运行。 

(三)动力原理。管理动力原理需要管理时自身具有强大的动力。当然,要正确的利用这种动力,才可以保证在管理的过程中有效运行,物质动力和信息动力是当今管理中最为普遍的动力模式。 

(四)弹性管理。所谓的弹性管理,就是要求保持管理原理的可伸缩和可调节,灵活适应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且进行动态管理。管理学在大多时候具有不确定性,如果在这一过程中无法保证确定性,管理就无法达到预期中出现的期望值。由此可见,弹性管理在管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想要做到耕地保护,就要农民和城市问题调节好,在保证农民能够获得最大程度上的收益的同时,解决城市建设用地紧缺问题。这一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3]。 

总结:任何一条管理原理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各个管理原理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而在运行的过程中达到相互制约的作用。单个原理若想得到有效的发挥,需要在互相的配合与牵制下,才能激发其本身的最大作用。在土地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只有做到各种有效原理相结合,才能发挥土地资源管理的最大效能。 

参考文献 

[1]牛牧. 浅谈管理学原理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经营管理者,2011,03:164. 

篇2

关键词:土壤环境学;土地资源管理;教学内容改革

作者简介:赵中秋(1975-),女,河南周口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曹银贵(1982-),男,湖南常德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讲师。(北京 100083)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高等学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项目编号:TS1121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6-0079-0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经过多年的摸索和改革创新,培养目标定位为以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为目标,以“3S”技术与工程技术为手段,以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理复垦、保护管理为研究核心,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计算机、测绘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管理、土地估价、土地规划、房地产经营开发等工作的中高级专门人才。[1]该专业分别于2008 年、2009年被评为北京市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依托学校地学、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学科优势,强化了具有明显工程特色的“土地整理复垦与生态修复”、“土地资源评价与利用规划”、“土地集约利用技术与工程”的学生能力的培养。[2] 2009 年,学校为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启动新一轮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以此为契机,从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教材建设、突出实践教学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立了“通识基础课 + 学科基础课 + 专业基础课 + 专业主干课 + 实践必修课 +公共选修课”循序渐进式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基础课增加了土壤环境学、土地生态学、土壤地理学等环境科学、生态学背景的课程。

土壤环境学是一门环境科学与土壤科学之间的边缘交叉学科,是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环境科学的兴起逐渐发展起来的,着重于研究土壤污染的发生与防治,包括污染物的形成、迁移转化规律、污染治理和土壤修复方法等等,以及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等方面,是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3,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以下简称“我校”)开设该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大学二年级学生,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现有的土壤环境学教材知识结构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并不太适用,为使“土壤环境学”符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需要,更好地满足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需求,必须对现有“土壤环境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

一、“土壤环境学”教学特点

1.内容多

现有“土壤环境学”内容体系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土壤基础知识、土壤污染、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第一部分包括土壤的形成、组成、结构、性质(物理、化学性质),是学习后面内容的理论基础知识,对没有土壤学背景的学生来说,这部分课时量需要较大;第二部分土壤污染包括土壤环境背景值、土壤环境容量、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来源与分类、特点、土壤污染动力学过程(迁移转化规律)、土壤污染监测与评价等内容;第三部分土壤污染的防治与修复包括土壤污染修复概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有机污染修复技术、放射性污染修复技术及其案例分析等内容。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教学内容非常多,而该课程安排学时量为32学时。

2.知识面窄

从上一节“土壤环境学”主要教学内容可以看出,整个内容体系除了前面的基础理论知识部分外,其他内容主要涉及土壤污染的发生、迁移转化、防治与修复等,也就是说土壤污染与修复是该课程的主题内容。从土壤环境学的环境科学发展背景来看这一知识结构体系是不难理解的,土壤环境学是随着环境科学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并作为环境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成为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3,4]因此,目前大多数的土壤环境学教材主要是面向环境科学专业并以上述内容为主体知识结构。除了土壤学基础理论知识外,教学更侧重于讲授土壤污染的发生和防治,包括污染物的形成、迁移转化规律、污染治理和土壤修复方法等。[4]

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角度来看,当前的“土壤环境学”教学内容显然知识面太窄。此外,随着环境科学向着重视生态环境研究方向发展的趋势,土壤环境学研究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与扩展,土壤生态环境与生态保护研究也同样受到重视,并获得重要进展,例如土壤环境退化研究,包括土壤沙化、水土流失、盐渍化、酸化以及土地的非农业侵占等。土壤环境学应成为融合土壤环境学基础理论,土壤污染与防治,土壤生态环境保护,环境质量评价、规划和管理为一体的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5]曲向荣[5]对土壤环境学内容体系试图做了些调整尝试,将土壤污染与修复的内容进行了适当压缩,增加了一章关于土壤生态保护与土壤退化防治(包括沙化、水土流失、盐渍化、酸化等)的内容。

3.实践性强

“试验实践”是“土壤环境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学生在掌握土壤环境学基础理论的同时,还必须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如土壤及其植物样品的野外采集及制样,土壤理化性质室内分析试验,土壤中常见污染物的调查、分析及污染评价,土壤修复技术操作观摩等。其教学不能仅仅是传授基础土壤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土壤环境学知识与方法来发现和解决治理土壤环境问题。因此,土壤环境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二、“土壤环境学”教学内容体系重构

“土壤环境学”是针对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目前主要的教材有陈怀满主编的《环境土壤学》,王红旗主编的《土壤环境学》(研究生用),张辉主编的《土壤环境学》,曲向荣主编的《土壤环境学》。这些教材均是针对环境科学专业而编写的本科或研究生使用教材,多是以土壤污染与防治为主题内容。虽然曲向荣主编的《土壤环境学》对教材内容体系试图做了些调整尝试,将土壤污染与修复的内容进行了适当压缩,增加了一章关于土壤生态保护与土壤退化防治(包括沙化、水土流失、盐渍化、酸化等)内容,土壤沙化、水土流失、盐渍化、酸化等诸多土壤环境问题仅仅是点到即止,篇幅较少。而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体系中土壤环境学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土壤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或退化机理及其调控与治理方法。为了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在土壤环境学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知识结构需求以及该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内容联系,对其内容体系进行了重新组织与优化。主要内容由土壤学基础理论知识、土壤环境退化与防治、土壤环境评价与管理三大部分组成,具体见图1。

1.土壤学基础理论知识

本部分包括土壤的形成与发育、土壤的组成、性质,是学习后面章节的基础和前提。按照“系统结构组成决定系统性质,系统性质决定其功能发挥”的逻辑思路,该部分内容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后面章节的内容至关重要。而本专业学生先修课程里有关土壤学基础知识方面的课程很少,因此,在32个总学时中,分配1/4左右的学时数讲授该部分。其中“土壤的形成与发育”部分在土壤地理学中有详细介绍,为避免知识重复并节约课时将本部分内容删掉。土壤组成包括土壤矿物质、土壤有机质、土壤生物、土壤水、热、空气,其中土壤矿物质、有机质与土壤性质及后面要讲的土壤退化过程有着紧密的联系,需作为重点来讲;土壤生物部分压缩,主要讲授与土壤性质关系密切的土壤微生物部分,并与土壤有机质合并为一章;土壤水、热、空气一章内容进行压缩和简化,保留与土壤退化过程关系较紧密的主要内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容重、孔隙度、质地等;化学性质:酸碱性质、胶体化学性质、氧化还原性质等)都与土壤退化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详细介绍。经过如此调整,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各种土壤环境问题的形成过程或退化原理及治理措施。

2.土壤环境退化与防治

这部分内容将重点扩充。主要讲授目前存在的主要土壤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或机理及其治理方法。包括土壤污染与修复、土壤沙化与治理、水土流失与治理、土壤盐渍化与治理、土壤酸化与治理,每部分设置一个案例。该部分打破了传统的土壤环境学只介绍“土壤污染”这一种土壤退化形式及其治理方法,把土壤污染内容压缩,补充了其他几种土壤退化形式,大大拓宽了知识面,更有利于土地综合整治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结构的需求。该部分是该课程主体教学内容,安排总学时的1/2左右进行讲授。

3.土壤环境评价与管理

本部分包括土壤环境现状调查、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土壤环境质量预测、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生态风险评价以及土壤环境管理。土壤环境现状与预测评价依据评价侧重点的不同,可分为侧重土壤环境污染的土壤污染评价和侧重于土壤生态变化的土壤生态评价以及对土壤环境特性和外部条件、土壤污染和生态在内的系统全面的综合评价。[5]通过该部分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土壤环境评价的内容与方法,了解和掌握土壤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与措施。

三、实践教学设计

土壤环境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土壤环境学授课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土壤环境学实践教学环节,在总学时只有32个学时的情况下,本课程教学大纲设置了8个学时的实践教学学时。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实践学时,本文对实践教学部分进行了重新设计。土壤样品的野外采集与保存是大多数“土壤环境学”实践的必有环节,由于本课程授课对象学习的“土壤地理学”中安排了土样采集这一环节,本课程的实践教学部分直接去掉了这一环节。在这有限的8个学时内,对土壤环境学的核心实践内容进行实习教学,土壤污染的调查、评价及修复,即让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对土壤中常见污染物进行调查、污染评价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合适的修复或治理对策,由学生自由选题,自行设计方案,进行综合性和探究性试验,通过试验掌握土壤中常见污染物的调查、评价方法,了解土壤污染物存在形态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及其原理,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小结

当前土地退化问题日益严重,生态功能减弱或丧失,加强土地综合整治研究工作是解决土地退化问题,恢复土地各种生态功能的重要手段。土壤退化是土地退化中最重要、最基础、具有生态连锁效应的退化现象,因此,土壤环境的治理与修复是土地整治的关键与前提。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土壤环境退化过程或机理及其防治的专业理论及实践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土壤环境学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针对本科二年级学生而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任务是通过土壤学基础知识以及土壤环境问题的形成及防治理论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利用这些理论知识与方法来发现和解决土壤环境问题,为土地综合整治与管理奠定专业技能基础,从而全面提高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付梅臣,袁春,周伟,等.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与教育创新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5,(2):26-29.

[2]周伟,袁春,付梅臣,等.土地资源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12,(2):38-43.

[3]胡学玉.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土壤学”课程教学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82-183.

篇3

关键词: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153

引言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思想,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基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要求坚持环境和经济和谐发展。但是就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来看,我国在土地资源管理中还存在较多的不足,导致土地资源和人口发展的矛盾冲突越来越明显,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发展的和谐也受到一定的冲击。这就要求我国在进行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能够坚持从科学发展观出发,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1 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预见性有待提高。要保证土地资源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必须要求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时能够具有较强的预见性,以便能够实现土地资源的均衡分配和灵活分配;实用性有待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目的是能够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保证土地资源的完整性。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理念上和管理上的引导,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的灵活性,加强实用性;管理措施的落实。要保证土地资源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不仅要求政府能够制定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和策略,还要求部门人员能够将这些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管理的作用。

2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土地资源管理策略探讨

2.1 创新土地资源管理观念

新时期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视、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效率和质量必须要求创新观念理念,转变过去的管理思想。科学发展观视野下要加强土地资源管理,要求各管理人员及部门领导能够树立科学发展观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发展为第一要义进行土地资源管理,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和科学的配合和管理。就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不少地区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如科学性和严谨性严重不足,管理者的眼光不够长远,只看重眼前利益,没有从长期效益进行考虑和分析,导致土地资源管理观念较为落后,影响土地资源管理的效率以及当地经济、环境的长远发展。对于这些观念,土地资源部门人员必须要坚决摒弃,要充分认识到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资源,要做好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必须要求能够采用科学的发展观念,要统筹好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再综合考虑对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人口增长速度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进行考虑,统筹兼顾,重视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2.2 实现统筹发展

具体来说,科学发展观视野下要加强土地资源管理要求能够实现统筹发展就要做到: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和乡村的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并不均衡,城市的土地征用率较高,社会经济发展快速,农村的土地资源较为丰富,但是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创新管理理念,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是当前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关键;统筹完善土地市场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土地市场管理制度,以宏观调控的手段推动土地资源管理的更好发展,是我国有关部门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统筹人和土地的协调发展。即在进行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既要保证经济的发展,又要能够加强对土地资源的重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 结语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进行统筹兼顾、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和发展。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要求有关部门和领导能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转变管理思想,创新管理模式,统筹城乡发展、人与土地的发展,并完善土地市场管理制度,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何泽瑞.创新土地资源管理机制的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9):126-128.

[2]李刚.创新国土资源管理 促进发展方式转变[J].环境与科学,2015(11):68-70.

篇4

由于政策法规设计的缺陷,导致征地后直接对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产生冲击或影响,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稳定问题,已构成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障碍。被征地农民问题引起了中央和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都对被征地农民问题开展了一系列专题调研,学术界对相关体制和机制调整也提出了较多建议意见,但因为涉及较大的利益调整和制度创新,总体上还处于理论探讨的层面,实践探索有待进一步深化。

当前正在进行的“三区一城”建设,必将加速我区现代化进程,因此既是战略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经济建设和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必然带来用地需求的高涨。因此,研究被征地农民问题,既是解决现实矛盾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长远健康发展的要求。在对我区征地农民生活和居住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解决被征地农民有关问题的对策建议,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我区被征地农民的现状

(一)我区被征地农民的现状特点

1.数量呈加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我区历年来的征地统计,自建区以来,截止20__年底,全区被征用土地而“农转非”的人口达到9818人。由于建区以来的前十几年,我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主要放在重汽集团的配套服务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步伐和工矿企业拓展不快,相应征用农民土地总量有限,被征地农民涉及的面亦较小,补偿和安置工作相对容易。1975-1997年底,累计征地590.4亩,涉及被征地农民560人。按此测算,建区以来到直辖前的22年间,__区年均征转农用地26.8亩,每年涉及农民不过25人,因征地而产生的社会矛盾并不十分突出。

直辖以后,__区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随着城镇化提速,城镇新区加快拓展,工业园区、景区开发态势蓬勃,加上西部大开发所带来的交通、能源、市政等大量基础设施建设的展开,征用土地的面积激增,被征地农民和农转非人员数量也直线上升。1998—20__年3月,由于各种建设需要,全区共征用土地9377.9亩,涉及征地农转非9258人。按此测算,近十年年均征地和被征地农民数量分别是1975年建区以来至直辖前年均数的32倍和34倍。特别是20__年以来,随着以“四方井片区”为代表的城市建设、工业园区、景区的开发加快,土地征用步伐更快,涉及的人员更是成倍增长,矛盾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尖锐。尤为突出的是20__年以来,被征地农民的数量都远远超过建区以来前28年的总和。

随着我区“三区建设”的步伐加快,以及城镇化和各类基础设施、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园区、景区建设力度加大,将有更多的土地被征用,更多的农民将失去土地,被征地农民群体呈扩大之势。

2.征地区域、时间以及农民年龄结构相对集中,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被征地农民以城镇周边为中心,逐步向边远地区推进。从被征地区域看,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工业园区和景区,20__—20__年期间,这三个区域的被征地农民数量占全区农转非总数的95%以上。

从被征地时间看,主要集中在20__―20__年。这六年的征地农转非人员为7501人,占了建区以来总数的76.4%,其中仅今年轮胎厂一个项目农转非人数就已达到1282人,相当于建区以来总数的13.1%。

从被征地农民年龄结构看,以青壮年和老化劳动力人员为主,大部分是有劳动能力的人口。

从被征地农民文化结构看,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绝大部分无专业技能特长。

3.被征地农民就业不充分

从1994年12月起,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处理安置费、补偿费,所有被征地人员,包括农转非人员,一概不管就业,都只是自找职业、自谋生计。据初步了解,无工作主要集中在男性45岁,女性35岁以上的农转非人员。从就业方式上看,绝大多数人员是在本区从事服务业(餐钦和建筑装修)或外出打工,以及少数个体工商户。

4.征地对农民生活影响较大

被征地农民绝大多数处于城郊结合部、景区或矿区附近(主要是新民、白鹤)。征地前,主要经营收入是蔬菜或打零工,景区或矿区附近主要是撑船或挖煤等,有的还有房屋可出租,收入渠道稳定,再加上各项日常开销相对较低,生活相对稳定。土地被征用后,其主要生产资料失去了,就失去了稳定的收入渠道和基本的保障条件,除一次性发放的安置补偿费外,几乎没有其他稳定的收入来源,如不能及时转岗就业,加上城镇生活日常开销相对较大,生活水平就可能逐年下降。因此,被征地农民普遍感到生活压力大,后顾之忧严重,对今后生活如何办,觉得十分茫然。尽管市政府在20__年出台了26号文,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系统,确保了被征地农民今后的生存问题,但这并不能解决除老年化被征地农民当前的实际生活问题,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仍是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

据调查,我区20__年1月以前的征地拆迁户已基本安置完毕。自1999年至今共涉及拆迁户2377户7433人。其中货币安置户1276户,自建房安置户156户,统建房安置户945户。前两年,鉴于商品房价格的飞速上涨,致使众多拆迁户在选择住房安置方式往往选择统建房安置方式,而我区目前的统建房建设相对滞后,从而导致过渡房房源十分紧张,再加上拆迁户往往从节约或生活便利的观点出发,在过渡房的选择上要么是租金较高的房屋,要么是条件比较差的房屋,因此居住条件不是很乐观。近两年,随着大幅度提高货币安置金额,98%以上拆迁户都选择货币安置方式,这些拆迁户目前居住条件比较好。

(二)建区以来不同时期__区所实行的征地拆迁政策

对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补偿,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方法。从1982-20__年(82年以前是征收),分六个阶段,实行了六种安置补偿政策。

第一阶段:1982―1992年,执行重府发[1982]122号文件,将被征地后转非农民划为劳动力对象、老病孤残人员和抚幼人员三大类进行安置。劳动力的 安置标准为每人8000元,付给安置单位用于发展生产,不发给个人。个别自谋职业者一次性付给5000元。对老病孤残人员按月发给生活费,也可一次性发给5000元包干使用。对未满16周岁或已满16周岁的在校儿童(家庭无就业者)每月每人发给25-30元生活费。按当时的物价水平和居民平均生活水平,被安置人员基本满意。随着物价上涨,1988年将每月的生活补助费调高到42元-50元。

第二阶段:1992-1994年,执行重庆市政府第31号令,采用“人地比”方式控制农转非人数,征地后村人均土地在0.5亩以下的被征地农民才能转为非农业人口。将安置费按年龄段分别提高1500元-20__元。对符合孤老病残和抚幼对象的儿童,采取四种方式安置:一是由征用地单位负责,二是交民政部门管理,三是交商业保险公司进入养老保险,四是自力更生。同时将生活费提高到每月64元,生活补助费提高到每月54元-56元,按18年计算一次性付给。

第三阶段:1994年12月-1998年底,执行重庆市政府第64号令。由于当时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压缩基本建设,企业经营不景气,破产增多,以前由集体安置到乡镇企业的农转非人员纷纷下岗,领取生活费的人员陷入生活困境,部分地区开始出现上访事件。根据被征地人员的合理要求,市政府对31号令进行了调整,形成了64号令:一是提高“农转非”人员耕地补偿计算标准;二是将土地补偿费与安置费合并计算;三是重新制定了安置补偿标准;四是对房屋的拆迁和安置两项费用分别计算,实行“分别计算,按实补差”的原则优惠购房;五是对被征地农转非人员中的“40、50”人员推行商业储蓄式养老保险。利率定为10%,除银行利率外其余利差全部由财政部门补贴(按现行利率,银行1.98%,财政补贴8.02%),并由保险公司按月发放生活补助费。参保的人员,每月领取生活补助108元。

第四阶段:1999-20__年,执行重庆市政府第55号令,我区对应的配套文件是双府发﹝20__﹞26号文。实行货币安置,“拿钱走人”。对被征地农转非人员中的孤儿、孤寡(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残疾人员从1982年的每月25-30元生活补助费,调整为由民政部门负责发放每月130元的孤寡人员生活费或每月122元的残疾人员补助费。

第五阶段:20__年1月1日起至20__年1月1日,执行渝府发[20__]67号文件,我区对应的配套文件是双府发﹝20__﹞12号文。为了解决部分被征地农民“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状况,重庆市政府根据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严把土地征用关,并于20__年7月了《调整征地补偿安置标准,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的通知》(渝府发[20__]67号文)。一是决定从20__年1月1日起,我区被征地农民的土地和安置补偿费从16500元提高5100元,使平均补偿达到21600元左右,对房屋补偿上涨20%,对青苗和附着物上涨10%。二是各区县在征地成本中按每亩1万元的标准,建立财政专户统一管理的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统筹费。三是规定被征地人员再就业,享受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工再就业政策。

第六阶段:20__年1月1日起至今,执行渝府发[20__]45号及渝府发[20__]26号文件,我区对应的配套文件是双府发﹝20__﹞28号文。为了解决以往征地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调整征地补偿安置方式和标准,土地补偿费和人员费分别计算,土地补偿费为15000元/亩,其中80%用于统筹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安置补偿费从21600元提到25000元,安置补助费在扣除个人应缴纳保险费后支付给个人。二是住房安置面积增加5个平方,同时对房屋补偿上涨25%,对青苗和附着物实行综合定额补偿,每亩3500元。

不同时期的政策反映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水平和宏观政策取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总的趋势是越来越关注“三农”,越来越重视农民权益的维护。因此,我们预期,征地政策将越来越严格,征地成本也会越来越高。

二、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生活困难的主要原因

被征地农民出现就业和生活上的阶段性困难,既有政策不合理和制度设计缺陷的原因,也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以至在非农产业中就业能力低的因素有关。

(一)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费用偏低

我们应从农民对土地的依附性来客观看待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费问题。对土地的依附性较弱或完全摆脱土地依附的农民而言,却是一笔额外的资产;对土地依附性较强的农民而言,土地是其赖以生存的全部生产资料,土地征用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收入来源,扣除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后,当前的费用就显得偏低。一般而言,补偿安置费是一定就多年不变,其调标速度与经济发展、物价上升速度不同步,从而变相的使被征地农民的土地收益权受到侵害。但如果频繁调整,又势必影响土地征用工作难度。因此尽管近几年市政府也在不断提高安置补偿费,但是如果不从解决被征地农民的收入来源着手,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被征地农民的问题。

(二)陈旧的补偿方式推动了超前消费和一次性消费

1994年以前,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费基本上是补给集体单位,由乡镇企业安排就业。随着经济市场化和就业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1995年以后以货币补偿到人头的安置方式逐渐代替了集体就业安置的方式。到1999年以后,基本上采取货币到人的方式进行补偿安置,通过银行或者村社组织一次性直接付款到农户。从表面上看,这种方式简单、公平,但也暗存着不少隐患。被征地农民猛然拥有了一大笔资金,却并未考虑今年长远的生计来源,便盲目地加快了消费步伐。据重庆市有关部门进行的调查,有70—80%的农户进行了家庭装饰,60—70%的农户新购置了家用电器等家庭日用品,用这仅有的一次性补偿费用超前消费。也有部分农户将余下资金存到银行,但增值效果不佳。在新的收入来源不明确的背景下,农民匆匆与城镇居民生活水准“接轨”,日常生活消费开支激增,致使补偿费捉襟见肘。还有少数农民参与赌博或大吃大喝,在短时间内就将一家人送进了贫困的行列。从前一段时间对20__年以前的被征地农民申请养老保险反映的情况来看,还有很大一部分并未在及时申请,这当中有被征地农民的意识未跟上的原因,但我们也不能排除原先的各项安置费用已被用得差不得多了,致使无钱缴纳个人应缴的那一部分,导致政府的这项惠民举措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三)缺乏被征地农民服务主体,就业扶助不到位

用货币安置被征地农民后,政府对被征地农民的转岗就业采取的扶助措施不够得力。 一是转岗培训工作没有及时跟上。据了解,当前虽然已明确规定了具体的责任单位,但并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二是对农民的自主创业缺乏政策支持。至今都没有像对待下岗职工再就业那样,明确几条硬性的政策规定,下指标,定任务,实实在在地支持被征地农民自主创业。三是对吸纳被征地农民就业的企业缺乏适当的政策引导。有时征地以后,企业办了不少,用工需求也不小,但就近吸纳被征地农民的却很少,这里面固然有农民技能和素质的问题,也有政策引导不到位的因素。四是对被征地农民的服务缺乏具体的服务主体,没有及时纳入就业服务的工作对象和范围。被征地农民的边缘化,导致这部分人在政策咨询、技术指导、就业服务、权益保障等方面缺乏具体的服务主体。

(四)被征地农民难以适应新的就业方式

被征地农民突然从祖祖辈辈都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状态进入非农业状态,产生了诸多不适应:一是不知所从。面对多样的城镇就业,到底干什么?正如《重庆日报》记者调查的那样,“不种地,就不知道干啥能找钱了”,经商有风险,进工厂没技术,再加上信息不对称,干得了的却找不到。二是有依赖思想。一时不能就业,就闲散在家,声称“钱吃光了,找政府(低保),反正社会主义不准饿死人”。三是被征地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多数,无任何专业技能的一般劳动力占多数,据有关部门调查,不少被征地农民除会农活之外,掌握一门其他技术的不到15%,掌握两门以上其他技术的不到5 %。而企业招工有年龄、文化、技能限制,使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不高、缺乏一技之长的被征地农民再就业难度相当大。四是企业用工歧视。即使找到工作的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其工作状态也极不稳定。长期作为临散工,享受不到劳动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的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权利。

三、对解决__区被征地农民问题的政策建议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城镇化水平越过30%之后,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加速区间,城镇化也将进一步提速。__区已经进入这一发展阶段,适逢我区迎来“三区”建设的良好外部环境,因此也有条件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我们应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将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同时加速区域经济结构的升级换代,这也才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有必要吸收和借鉴发达地区的城镇化经验,正确认识和处理征地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切实依法保护好农民的权益,维护好社会稳定的大局。

(一)高度重视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必将产生更多的被征地农民。不管有理还是无理,完全不管法制的挡工现象、群体性时有发生,已影响到我区投资软环境。如果不下决心解决这一问题,必然影响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区政府各部门都必须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把解决征地农民的问题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从以人为本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不能简单地认为征地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就是国土部门一家之事,全然不知处理好被征地农民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他部门一个很小的问题就可能引起被征地农民对政府征地的抵触,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我找你政府办事,你就推三倒四的,那今后你找我的时候就等倒起。”所以,建议各部门都要结合本部门的实际,加强研究制定各项针对被征地农民的惠民政策。

(二)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再就业培训机制

再就业不充分而导致的收入及生活水平下降是被征地农民问题的一大表现,而问题的症结则在于农村劳动力的非农产业从业能力偏弱,就业素质不高。因此,有必要对被征地农民实行就业扶助,通过培训增强其就业、创业能力,通过实行优惠政策降低其就业、创业成本。

建立和完善被征地农民的社会就业制度。实行“统筹就业、政策引导、政府促进、市场调节、自主择业”机制。建立健全完善的劳动就业服务平台,为被征地劳动力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就业介绍等一系列的服务。并参照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政策,对被征地劳动力中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给予鼓励。统筹就业经费可列入财政年度预算,以减轻被征地农民负担。

千方百计增加就业。一是建议在出让土地时,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与征地单位签订提供一定数量或一定比例就业岗位的协议,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吸纳被征地单位的劳动力。二是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把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同加强城市的绿化、环保、卫生、交通、便民服务等事业结合起来,使之形成提供就业岗位与创造本地财富的新循环。三是将失地农民纳入小额担保贷款的政策范围,提高他们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积极性和成功率。四是实行公共工程就业计划,在实施公共基础设施、道路、绿化、社区建设等工程时,优先安排被征地农民就业,或结合

当前城乡环境整治等工作,帮助大龄失地农民再就业。五是组织开展劳务输出。

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结合,加强被征地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以市场的需求和农民的需求来决定培训项目(对被征地农民实行“菜单式”和“订单式”培训),以竞争定培训机构(对就业技能培训机构实行面向全社会的招标制),以补贴促参与(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失地农民,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为保证被征地农民有稳定的培训经费来源,可考虑在财政预算中单列“被征地农民培训”专项,用此专项经费购买专业培训机构的培训服务,让农民自主选择适于自己的培训项目,以保证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被征地农民都能在培训活动中至少掌握一门非农产业专业劳动技能,从而增强其就业能力。

用经济手段和优惠政策降低劳动力就业成本。如对招用失地农民的企业,政府给予一定的收费减免、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优惠政策;对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要保障其与下岗失业人员一样同等享受在就业方面的优惠政策,如免交相关税费、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

(三)建立柔性化的突发处理应急机制

要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构建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机制。土地征用涉及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他们有这样那样的想法和意见是可以理解的。关键是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用有效的制度安排来协调和规范被征地农民的利 益表达,坚决打击动不动就挡工的现象。要建立被征地农民有关问题处理机构,一方面细心听取被征地农民的要求,对其合理的要求给予认真解决。另一方面对不合理的要求给予耐心细致的解释,帮助被征地农民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合理引导群众需求,防止因被征地农民不了解政策而产生不必要的上访。

篇5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研究生;就业

作者简介:周伟(1974-),男,甘肃会宁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曹银贵(1982-),男,湖南津市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讲师。(北京?100083)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研究生教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国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5-0127-02

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项涉及管理学、资源环境学、经济学和工程技术等学科的交叉学科,[1]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有丰富的理论基础,更要有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2]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来自于社会需求,中国人多地少及现阶段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特殊国情,决定了社会、政府、专家学者对土地问题表现出较高的关注度,从而呈现出全方位研究土地问题的态势。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外因与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调整不无关系,1998年以来,土地资源管理赋予了更多的公共管理内涵。[3]面对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如何提高土地管理水平,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成为制约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培养高素质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显得尤为重要。[4]

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一直以来都活跃在土地调查、土地规划、土地整治、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第一线。[5]随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及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接近尾声,同时全国大学生就业数量猛增,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竞争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无论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同样面临着竞争压力加大的挑战,相比之下,研究生就业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要强于本科生,尤其是具有工科背景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因为在研究生期间参与了科研及生产项目,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6]

一、研究背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从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并授管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该专业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毕业。随着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不断完善与发展,逐步形成了六大研究方向:土地产权产籍管理、土地整治与生态恢复、土地资源评价与利用规划、不动产估价与管理、3S技术及应用和土地制度与政策,并且该专业在2010年获得了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建设资格。该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研究型、应用型高层次国土资源管理专门人才。

开展此次研究主要是从我校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就业的角度出发,分析2007~2011年各届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检验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的吻合程度,分析目前培养方案所培养研究生的竞争力。本研究第一有利于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第二有利于进一步科学合理地调整招生方案和培养方案;第三有利于指导硕士研究生成功就业。

二、数据来源

本次研究所利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我校就业中心的毕业生就业信息数据库,涵盖了2007~2011年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主要的就业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政治面貌、籍贯、工作单位、单位所在地、单位性质等。这些信息有利于全面了解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状况。

三、就业情况分析

1.毕业生人数

从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毕业生的规模来看,其数量相对比较稳定,2007~2011年间,基本上保持在20人左右。从图1中可以看出,2007~2009年间,该专业毕业生的人数是在增加的,随后又有所减少。2004年地矿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28人,(卞正富,2008)从2007年的就业数据来看,2007年我校该专业硕士毕业生是19人,表明2004年我校该专业招生人数占地矿院校招生的大多数。另外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毕业生占学院硕士毕业生的比例来看,整体上呈下降的趋势,从2007年的73.08%降低到2011年的34.62%,一方面是由于该专业招生门槛高,很多考生报考该专业都没有成功,另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作为优势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学院相关特色型专业的发展。

2.就业率情况

就业率是评估高校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就业率分为一次性就业率和传统就业率。就业率是指某一时点已经落实毕业去向的学生人数与毕业总人数的比。一次性就业率是指广义的就业率,其中已落实毕业去向主要包括签订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考研录取、出国申请成功。传统就业率是指狭义的就业率,其中已落实毕业去向主要包括签订三方协议、考研录取。这样,一次性就业率就要高于传统就业率。

就业数据显示,在2007~2011年间,截至每年的8月31日,土地资源管理硕士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都是100%,远远超过了全国硕士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的平均水平。在研究期内,该专业硕士毕业生传统就业的人数先增加后减少,如图2所示。而传统就业率(截至每年8月31日)逐渐呈现上升的趋势,并且由2007年的78.95%增加到2011年的88.89%,增加了9.94%,而2009年的传统就业率略微有点下降,主要是由于当年较多毕业生想留在北京,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用人单位缩减了用人指标,并且北京户口指标也随之缩减。

篇6

关键词:实验室;功能最大化;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2-136-04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要求新时期的大学生必须是不断创新且能推动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的当代青年。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传统大学教育在思想上依然囿于书本理论灌输,并且在实践中依然是随身一个多年不变PPT(骗骗他)优盘充斥着现代多功能实验室,价格不菲的开发软件被束之高阁直至在更新换代中无人问津而“寿终正寝”,创新模式的实验实践教学由此成为一句空话,一个幌子。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被窒息在经济社会新常态的真空中,当代青年的知识创新和实践创新方面的能力被,这一现状直接导致学生毕业之后为实现学校社会“软着陆”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如何破解这一“瓶颈”,成为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教育工作者不断追求探索的现实问题。

笔者通过海南大学实验室动态中的“破”与“立”的经验及实验实践教学点出:积极拓展新常态下高校实验室功能最大化是解决上述症结的途径所在,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成功范例。

1 高校实验室管理现状与本性回归

1.1 高校实验室管理现状 囿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多科任教师甚至是学校主管领导在思想意识上,依然把实验室作为理论课堂的衍生物,把实验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可有可无部分。他们在潜意识中认为: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长出来,学生在大学校园断了试验实践这条“尾巴”,将来在步入社会中也可以自然而然的长出了。殊不知,也正是由于这种思想认识的存在,使我们当代大学生在步入社会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实验室等同于理论教学的教室,使当代大学生失去发展的平台与场所,抑制了大学生自我探索疑问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对实验室本质的错误解读。另一方面,也限制了高校实验室在管理模式多样化、功能最大化的探究与发展。大学实验室常常是“铁将军”把门,剥夺了当代大学生实验实践及解决心中疑问的场所与平台,而这一境况是高校管理者与教育工作者对实验室功能的。

1.2 高校实验室本性回归 中科院院士冯端教授曾经讲过:“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实现大学的心脏”。由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讲: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理论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资源自我超越能力的场所与平台。当代大学生只有在这一拓展实验室实验实践教学功能最大化现实的平台上,才能真正实现高校青年从学校到社会的“软着陆”。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各位任课教师及实验室管理人员正是在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中认清了这一点,即高校实验室在积极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实现自我功能最大化的起点和基础上,使得实验实践教学中硕果累累:就业率名列前茅;保研人数每年增加且全部为985高校(2/3者为硕博连读)。据用人单位及保研学生就读高校信息反馈: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富有创新思维、勤于积累与动手,在自我管理自我提高方面尤为突出。这些成效的取得应该说是与其在大学四年中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实现实验室功能最大化分不开的。

2 海南大学土地资源管理实验室在新常态下的探究与实践

2.1 实验室实验实践教学是专业教育的一大亮点 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源于华南热带作物学院1993年成立的两年制土地资源管理专科专业。其经过几代专业师生的不断努力,现已成为海南省唯一由国家控制布点的特色专业。2010年,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社会市场需求,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细分为3个方向:土地资源管理与规划方向、房地产经营管理方向和土地信息系统方向。多年来,海南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紧扣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内涵与外延这一主干,利用实验室实验实践教学这一平台,把学生融合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实验实践能力已成为海南大学专业课程学习与社会就业需求有力结合的一大特色。从近5a毕业生走向(随机)调查中发现: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实验室已经成为本专业教育的一大亮点(如图1):

用人单位在海南大学招收专业毕业生人数增加,说明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不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接轨,海南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在步入社会后能很快找到符合自已专业优势的职业。同时在工作岗位上显示出自己踏实肯干与勤奋创新能力,专业毕业生进入用人单位后,统计数据中的90%从初期的文职工作到器材技术操作再到技术专利研发管理职位或从初期的器材技术操作到技术专利研发管理职位。在对此现象进一步地调查和梳理中,我们不难发现,本专业毕业生其自主创新和综合实践能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专业实验室在大学四年内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宽广平台。

2.2 与实验室平台对应的科学合理的设计措施

2.2.1 专业课程教师坚持科学合理地使用实验室理念 搭建科学合理的实验室平台,专业课程教师是关键。每个学年,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及土地资源管理系不仅按照管理对年轻教师进行实验室综合利用平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评判,更会对专业毕业生工作境况及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行剖析,使专业课程教师在思想上和现实的教学中坚决摒弃那种把实验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可有可无的错误认识和行为。经过近几年来的不断努力,专业课程教师已经认识到实验室实验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提升和拓展,是理论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评价指标。

2.2.2 实验室细分实现社会需求和学生兴趣倾向二者的统一 海南大学土地资源管理实验室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获取社会信息,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突出海南省特色专业亮点:以课程教学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也包括土地管理领域内的热点问题)为指向,进行实验室精准细分为: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土地利用规划实验室和房地产项目营销与策划实验室。以此鼓励专业教师积极探索课程实验实践教学改革;鼓励专业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实践,学校提供相关学生创新性学习资金支持。这里尤其要指出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内部实行双向选择模式:当专业学生进入大二即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精准细分为地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规划和房地产项目营销与策划3个方向的基础上再一次细分,3个方向有专业科任教师负责,特别是对实验室一些实验实践教学操作性强且产品更新换代快的仪器或软件,如RTK、全站仪等,院校会和相关公司(绝大多数建有专业实验实践校外实践基地)结对,让学生在实验室中就可以提前接触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前沿的技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主要通过下表进行精准细化细分:

模块式课程细分教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内部实行双向选择模式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大一大二学年的学习,学生在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公共基础模块、信息技术模块、土地管理模块及资源经济模块的学习与掌握,特别是在专业科任教师指导引领下,学生在结合自己及社会实际情况,开始在专业内部进行兴趣倾向分流,由此也就引出实验室学生自主管理创新模式。

2.3 积极开创实验室大学生自主管理的管理创新模式 海南大学土地资源管理实验室实行实验室主任+实验室教辅人员+学生助理的日常管理模式。为了给专业学生学习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能真正实现学生自我实验实践的独立性,实验室在开放时间上实行定时、预约及无限时3种开放形式。定时就是以每个学期专业课程教师所授课程实验课时为依托,专业课程师生必须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相应的课程工作量,以此提高实验室实验实践教学时效性。预约模式就是要求向土地资源管理实验室办公室提前提出实验室使用申请,经实验室管理人员协调并通知实验室学生助理备案后,预约学生在学生助理的配合下进入实验室,此实验室预约模式可以分层拓展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疑问探索推进和自主实验实践能力的提高。无限时实验室管理模式是本专业学生对所学已学等相关内容进行课前预习、课后练习,特别是专业器材,如全仗义、RTC等测量器材的练习等,学生可以在提前预约的基础上,经学生助理记录备案后无限时的进入实验室进行仪器操作和相关实验,如节假日等,学生可以全天候的呆在实验室,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验实践。

2.3.1 以“2+1”带动模式来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理念操守 模式一:专业课程教师(包括教师科研项目引领)与学生科研助理的勤工+培养训练模式,这里尤其要讲的就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行的双向促进(促进教师申报科研和促进学生加入教师科研团队),通过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这个现实平台,增进师生之间的进一步了解和团队内部默契的团结协作感情,以此真正实现教学相长(见图2)。

模式二:兴趣小组(高年级带动低年级),配以土地资源管理学生联合会+专业性强的比赛项目模式,专业实验室这个平台搭建后需要具体的内容来丰满,除了教师科研外,专业性强的校内外比赛赛事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冲击点,在这个过程中能让在校学生看到自己、看清自己,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真正有反思,有奋起(见图3)。

2.3.2 多方位规章守则下学生自主管理的行为控制 海南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采用过程量化与结果质化相结合的指标模式。每个学期开始,院校教务部门就会对各个专业实验室进行量化式的常规检查考核。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精准细化考核方式,由学院主管实验室副院长、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系主任、实验室负责教师及高年级专业学生组成自查小组,制定可细节量化规章守则125条,专人检查、专人登记、专人反馈,以此确保学生自主管理规范性、安全性、科学性、高效性。

2.3.3 分层循环互动模式提高学生自主管理实验室效率和利用效率 学生自主管理实验室管理创模式是双向选择模式的前提和基础,更是检验双向选择模式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也可总结为:分层循环互动模式就是大学生自主管理实验室管理创新模式的动力源,这个分层包括2个层次:层次一就是大二大三学年为一个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实验室层次,上述已有论述;这里主要论述的是层次二,即在大四学年(主要是下学期)学生陆陆续续实习返校后,针对他们对实习过程中自己知识技能方面的欠缺,进行再一次(校内最后一次,也是效果最好的一次)实验室实验实践教学培训。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通过再一次的实验实践教学学习,进一步缩短自己技能和社会需求的差距。与此同时,专业科任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室实验实践教学这一平台实现上述2个层次的有效沟通。

3 前进中的海南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

3.1 在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中推进实验室循环效率 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在合理利用学校实验室专项基金的同时,积极多方位的开拓校友优势,获得多项已毕业且在社会上做出成绩的校友人力物力财力的赞助,并聘请其作为校外指导教师,积极利用实验室这个实验实践教学平台,指导在校生成长,校友的经历是在校学弟学妹憧憬社会的“回音壁”。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在校专业学生呆在实验室,静得下心、刻苦地学,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循环使用效率。

3.2 科学理性得面对实验室实验实践教学推进过程 好钢要用到刀刃上。土管人特别是专业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在当前国家加大对中西部高校(海南省也属于中西部地区)实验室资助力度中,改变过去那种眉毛胡子一把抓、重购置轻利用效率的做法,突出专业特色,对专业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提炼和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积极呼吁大学生自主管理的实验室管理创新模式,这种模式是积极应对实验室器材时间折旧,提高使用率及使用价值的有效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验实验教学中实现实验室功能最大化,才能在实验室实验实践教学中真正实现教育育人目的。

参考文献

[1]李英俊,孙淑琴,于世钧,等.多种模式开放实验室,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3):121-124.

[2]栾乔林,谷秀兰.土地资源管理特色专业建设与实践---以海南大学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4(23):150-154.

[3]王兴邦.实验室开放的内涵与机制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5):11-13.

[4]左铁镛.高校实验室的地位是无法替代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3.

[5].实验改革和实施开放实验模式的创新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17-19.

[6]杨凤珍,谢蓉,高欣,等.开放式研究型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8):23-25.

[7]李鸣华,李欣.高校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8(3):8-10.

[8]李艳华.新时期如何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8(3):94-96.

[9]徐辉,魏莹,侯海鸽,等.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1,14(2):148-151.

[10]初汉芳,李锋.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0,13(6):139-141.

[11]张彩红,虞春生,吴晓晨,等.创新是高校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334-337.

[12]刘冬英.实验室工作之我见[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8,4:122-123.

篇7

关键词:公共管理类;师资;优化整合

随着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观念由于服务型政府的推进而逐步深入,高校应用类专业服务社会需求的职能加强,X校为满足社会对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先后开设或增设了若干公共管理类专业,目前在X校这些公共管理类专业分布在几个不同的学院,各学院均配备了相应的专业师资人员。因此出现了在同一所学校,专业重复叠加设置,因此造成了师资浪费和低效情况,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不利于学科建设及发展的问题。本人经过调研,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公共管理类专业师资分布的状况进行信息统计归纳,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整合公共管理类师资进而提高师资利用率提出浅陋的意见。

一、X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分布现状

X校现属于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辖的专业共有公共管理类本科三个专业和公共管理学二级学科硕士点两个、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点一个。即本科专业包括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三个专业;硕士点包括土地资源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二级学科,还有一个按一级学科建设的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点。其具体分布见表1:从学院分布看,X校现有的公共管理类专业主要分属于四个学院,其中公共管理学院开设公共事业管理和行政管理两个专业;法政学院开设行政管理专业;教育科学学院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地理科学学院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点隶属于地理科学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点隶属于教育科学学院,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点隶属于公共管理学院。从专业隶属看,公共管理学院和法政学院均设有行政管理专业,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公共管理学院和教育科学学院中都同时存在。而且这些分属于两个学院的同一专业同时招生授课,分别招聘、培训、使用师资,毕业生实习、就业也分别管理。

二、X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师资现状

X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师资分布遵循人岗合一的原则,即专业教师随同专业设置岗位招聘、培训、管理、使用。由于X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分属于不同的四个学院,因此其师资也随之分布于以上四个学院。

(一)X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师资总量分布

X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师共有37人。(参见表2)就专业拥有师资量而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人,行政管理专业8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10人,分别占总人数的比例依次为:51.35%、21.62%、27.03%。就职称结构而言,副高级以上职称14人,占总人数的37.83%;中级16人,占总人数43.24%;中级以下7人,占总数的18.91%。就学历结构而言博士6人,占总人数的16.21%;硕士26人,占总数的70.27%。就专业师资配置而言,高级职称主要分布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副高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配置较高,其他两个专业配置相同。就学历层次分布而言,专业教师主要是硕士学历居多,占总人数的70.27%。博士拥有量各专业差距不大。

(二)X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师资隶属分布

X校所设置的三个公共管理类专业共拥有的专业师资37人,其中公共管理学院、法政学院、地理科学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分别拥有9人、6人、10人和12人。公共管理学院所拥有的人数占总数的24.32%,其余三个学院分别是法政学院16.22%、地理科学学院27.03%、教育科学学院32.43%。职称结构而言,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人数占总人数比例分别是公共管理学院5.41%,法政学院5.41%、地理科学学院和教育科学学院均为13.51%。配置结构而言,相对较平均。学历结构而言,博士学历四个学院配置比较均匀,硕士学历师资是公共管理学院较多,占总数的21.62%。(具体参见表3)

三、X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师资配置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总量不足

专职专业教师数量不足,甚至严重短缺,导致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大量聘用外聘教师,二是本专业教师承担更多的课程门类。第一种情况导致的后果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以及指导时间和情感上相比弱于本专业师生关系,影响教学效果。后一种情况则会导致少数的教师走马灯似的反复多次出现在同一个班级,对学生造成视觉疲劳,同时不能使学生获得更多不同的知识信息,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二)结构不合理

从统计数据来看,公共管理类各个专业均存在专业教师职称、学历结构不均衡,没有形成良好的梯队结构。虽然个别专业情况略好(教育科学学院所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但总体上仍然呈现高级职称(包括正高、副高)和高学历(获得博士学位)教师数量偏低,中低职称和中低学历教师偏多的状况。职称和学历结构不均衡,没有形成合理的教学科研梯队结构,对进一步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和能力都形成了制约,不利于教师能力的提升及学科专业的发展。

(三)分布不均匀

各学院配备不相同,分布不均衡。特别是行政管理专业,包括法政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均呈现严重不均状况。

(四)师资资源不足与浪费并存

1.学院分别招聘、使用师资带来的问题。由于专业教师分属于不同的学院,为了满足教学需求,各个学院均需配备相应的专业教师,由于同属公共管理类一级学科下,很多专业课设置相同或相似,但由于教师分属于不同的学院,每门课均需配备专业教师,导致讲授相同课程的教师重复配备,造成教师资源的浪费。2.专业重复设置带来的问题。由于课程设置、安排均以学院为单位进行,专业教师随同专业分布于各个学院。随着进一步推行实施新的教学方案,以及日授课时间的压缩,除了公共必修课(公共外语和计算机课)因学校统一开设、跨学院之间合班授课而占用了一部分时间,各学院专业课授课时间区段基本一致,由此导致专业教师首先要保证完成自己学院专业的课程,不便实现专业教师的校内跨学院师资资源共享。3.教师资源不足,教学任务过重,不利于教师培训提升。从目前的统计数据情况可以看出,分布于四个学院的公共管理类各个专业教师数量明显不足,特别是行政管理专业呈严重短缺状态,如此导致教师授课门类多,授课时间长,工作负担重,致使备课以及科研时间严重不足,无法进行定期进修学习培训,不利于教师的知识更新以及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归纳起来,公共管理类师资现状基本可以概括为,专业教师数量总数不足甚至个别专业呈现严重短缺之状况,个别专业教师不足,授课任务过重,没有时间和机会进修培训提升个人能力和水平;由于教师数量不足,导致公共管理类专业师生比过高,对提高教学质量形成制约;由于专业教师随专业分散在几个不同的学院,导致教师资源分散,不利于形成优势资源集中的态势,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科专业发展形成了制约;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师资分散,不利于教师间资源共享,不能形成有效的教学科研梯队建设,对整体公共管理类专业发展不利。

四、X校公共管理类师资整合建议

基于本人从事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的切实体会,针对上述师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建议进行公共管理类专业校内跨院整合,以提高师资水平,优化师资结构,提高师资利用率,优化师生比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公共管理类专业更好地发展。1.进行专业整合,促进学科发展。根据上述存在的问题,建议进行公共管理类专业整合,将重复设置的专业归类,将分散于各个学院的专业进行合并,这样可以避免专业重复设置现象,将分散于各个不同学院的相关专业整合于一体,可以大大提高公共管理类一级学科的凝聚力,从而促进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科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师资资源,还可以缓解师资不足的状况,极大的利于公共管理类专业创品牌、提高专业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本专业学生的水平和能力,进而有效地服务社会。2.进行专业整合,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师资利用率。进行专业整合,从而将分散的教师资源整合到一体,有助于在一个统一的学科体系内实现教师资源共享,可以缓解教师不足的现状;可以将分散的教师资源集中起来,统筹安排,从而大大提高师资利用率。3.进行专业整合,有利于提升教师能力和水平。进行专业整合,将分散在各个学院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师整合在一起,可以改善相同或相近门类的课程重复配备专业教师的情况,大大降低教师的授课任务,可以使年轻教师有时间和精力去培训、进修、充电,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形成有效地晋升机制。4.进行专业整合,有利于师资结构均衡发展。进行专业整合,可以优化师资结构,促进师资结构均衡发展。目前各个专业均呈现专业教师职称和学历结构不均衡,普遍存在高学历(博士)、高职称(教授、副教授)偏低,中低职称(讲师、助教)和学历(硕士及其他)偏高的状况。进行专业整合,可以有效地平衡公共管理类专业职称和学历结构,形成科学合理的梯队结构,也便于整体梯队建设,促进师资优化。5.进行专业整合,降低师生比,提高教学效果。进行专业整合,降低师生比,形成科学合理的师生比,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会有很大的帮助。目前,除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其他各专业师生比普遍偏高,均高于教育部的要求标准。公共管理类专业整合,可以降低师生比,对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作者:黄岩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篇8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管理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15.20%,管理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12.07%,管理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8.32%。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40110名博士生导师中,有2257名是管理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5.65%。开设管理学专业的大学共675所。

本节内容,我们不仅对开设管理学类的高校进行总体排名,以便考生了解管理学类的总体情况。

榜单解读

管理学排行榜以综合实力做考量,反映的是该大学的总体竞争力,而不涉及具体专业门类的学科实力。与此同时,在管理学综合榜单和分门类排行榜单之外,有一些近年比较受关注、发展前景较好的专业,在此向考生进行重点推荐。

商务策划管理:商务策划不仅是一门新学科、新专业,而且更大的意义在于能够快速提高全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养,21世纪商务策划人才紧缺,商务策划将成为本世纪发展前景最好、收入丰厚、就业最稳定的热门职业之一。开设院校有西安邮电学院、内蒙古财经学院、厦门理工学院、重庆工商大学、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和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等。

会展经济与管理:本专业主要学习会展策划、营销、管理和服务等全过程实务运作流程,具备会展组织与管理等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开设院校有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重庆文理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是综合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区域学等诸多学科,用来解决土地规划与利用的一门综合学科。作为城市功能的一种载体,城市里的土地资源非常有限,如何规划和利用影响巨大。是大家密切关注的问题。所以,这个专业在各个国家都非常受重视。开设院校有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上海财经大学、西南大学等。

榜单解读

在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院校方面,人民大学排名一直靠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不失物美价廉的选择:重庆大学偏安西南,但其工商管理专业具有全国性竞争力:吉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颇具特色,本科第四年除部分专业课以外,大部分时间在国内或国外进行实践训练,学生能借此打下扎实的外语基础,适应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实践需要。

榜单解读

中山大学管理学科实力超群,是管理学杰出人才的理想之地。公共管理属于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她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武大的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拥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榜单解读

物流离不开交通,西南交通大学“大交通”特色突出,大交通学科排名一直稳居全国第一,其物流管理分为采购与供应管理方向和物流管理方向,下设物流优化与信息、逆向物流、物流技术等研究所、全国物流师与国际注册采购师认证考试中心,拥有完备的物流实验中心;东华大学物流管理专业是上海市首批设立的物流本科专业,有国际物流和物流信息化两个专业方向,东华大学地处上海。分数要求也不太高,成绩中上的同学都可以考虑;云南财经大学的物流管理本来属于商学院,入选国家第二类特色专业,随着该学科逐渐发展成为学校优势特色学科。

篇9

1980年代以来,中国出版了一系列资源学、资源科学著作,如《自然资源学概论》[3](1988年)、《资源科学论纲》(1994年)、《资源生态经济学》[4](1996年)、《资源科学》[5](1998年)、《自然资源学原理》[6](2000年)、《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2000年)等。另有翻译著作阿兰•兰德尔的《资源经济学》[7]等。进入1990年代,有多位学者探讨了广义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问题。1994年,封志明、王勤学在《资源科学论纲》一书中提出两层级结构的资源科学学科体系[8]。资源科学的第一级子学科是综合(理论)资源学和部门(专门)资源学,两者在具体时空的结合是区域资源学。综合资源学包含5个第二级子学科,部门资源学包含8个第二级子学科。2000年,孙鸿烈、石玉林、赵士洞、张巧玲、封志明等在为《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撰写的概观性专文《资源科学》中,提出了一个有所改进的资源科学学科体系[9](P37)。这个学科体系也属于两层级结构。第一级子学科除综合资源学、部门自然资源学、区域资源学之外,增设了社会资源(学)。部门自然资源学增加了一个第二级子学科药物资源学。社会资源(学)列出人力资源(学)、资本资源(学)、科技资源(学)、教育资源(学)4个第二级子学科。2001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沈长江著文对资源科学学科体系做了深入的探讨,提出资源科学的三维网络结构学科体系[10]。第一维纵轴(Y)是资源科学总论,包括资源分类学、资源信息学、资源数学、资源化学、资源生态学、资源地理学、资源经济学、资源工程学等15个分支学科。第二维横轴(X)是资源科学各论,包括气候资源学、水资源学、土地资源学、疗养地资源学、劳动力资源学、金融资源学、人文文化资源、网络资源、科学知识资源等19个分支学科(有些学科名称不够规范),分属自然资源学、社会经济资源学、知识信息资源学。第三维斜轴(Z)是资源科学区域分论,包括极地资源学、寒带资源学、热带亚热带资源学、赤道带资源学等。区域分论是资源科学中包罗分支学科最多、最为复杂的部分。

一、广义资源科学的学科结构

借鉴资源科学学科体系的已有研究成果,我们提出广义资源科学体系结构的尝试性建构方案(表2)。广义资源科学的所有分支学科(含边缘分支学科),按照数学自然科学属性、哲学社会科学属性的强弱差异,相对地区分为五个群组。从左至右,即从第Ⅰ群组到第Ⅴ群组,数学自然科学属性依次减弱,哲学社会科学属性依次增强。第Ⅰ群组学科的绝大多数是具有鲜明哲学社会科学属性的边缘分支学科,如资源数学、资源力学、资源物理学、资源化学、资源地球科学、环境资源学、资源开发工艺学、遥感遥测资源学、仿生资源学、资源勘查学、资源系统论、资源控制论、资源信息论、环境资源学等。它们是资源科学与数学、自然科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勘查学、仿生学、工艺学等)、系统科学(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的主要学科门类或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边缘学科。资源遥感遥测学,旨在研究自然资源考察中使用的遥感遥测手段。仿生资源学,侧重研究通过仿生学途径获取资源的机理和方法。环境资源学是介于环境科学与资源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其任务是研究自然环境资源的构成、分类、特征、功能、调查、评价、开发、管理等。在交叉科学中,环境科学和资源科学都是拥有众多分支学科的学科门类,两者有着特殊的交融关系。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在“经济学”学科门类中设有二级学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代码020106),在“法学”学科门类中设有二级学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代码030108)。由于人才培养方面这种整合式的制度安排,使作为知识体系的环境科学和资源科学在中国有着难分难解的关系。环境资源学[11]与资源科学的许多分支学科相融合,形成环境资源地理学、环境资源评价学、环境资源管理学、环境资源生态学、环境资源工程学、环境水土资源学[12]、环境资源经济学、环境资源开发史等边缘分支学科。第Ⅱ群组主要是依据自然资源的类型而划分出来的一组学科,可统称为自然资源学,主要有矿产资源学、水资源学(淡水资源学)、土地资源学、湿地资源学、山地资源学、草地资源学、林地资源学、沙漠资源学、生物资源学、气候资源学、海洋资源学、空间资源学[13]、人工物料资源学、能量资源学以及热带资源学、温带资源学、寒带资源学、极地资源学等。湿地资源学、山地资源学、草地资源学、林地资源学等单设学科,原因在于湿地、山地、草地、林地等地段性资源包含多种单项自然资源,可能既包含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又包含气候资源和植物、动物等生物资源,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综合性,是矿产资源学、水资源学、土地资源学所不能完全替代的。热带资源学、温带资源学、寒带资源学、极地资源学则是按照地域气候特征分立出来的几门学科,分别研究热带、温带、寒带和南极、北极的资源特征、分布、开发利用等问题。如果将地球之外的天体也置于研究视野,这一群组还可以包含月球资源学、火星资源学、太阳资源学等学科。第Ⅲ群组由一系列“中性”学科或接近“中性”的学科构成,包括资源计量学、资源评价学、资源管理学、资源规划学、资源运筹学、资源系统工程学、资源地理学、资源生态学、资源工程学、信息资源学、区域资源学、全球资源学等。普通资源学是资源科学的一门核心基础学科,其任务是探讨有关资源、资源科学的各种一般性、普遍性、共同性问题。普通资源学尽管以普通自然资源学作为基础和主体,但也包含着普通人文资源学的内容。随着普通资源学的逐步成熟,将来有可能从中分化出资源科学史、资源科学学等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资源计量学、资源运筹学、资源系统工程学具有一定的数学自然科学属性,但弱于第Ⅰ群组,因此暂列入第Ⅲ群组。资源地理学、资源生态学、资源工程学、信息资源学、区域资源学、全球资源学等列入这一群组,主要是因为它们既涉及自然资源,又涉及人文资源,两方面难分伯仲,既不宜归入自然资源学,也不宜归入人文资源学。例如,资源地理学既包含资源自然地理学,又包含资源人文地理学;信息资源学既研究自然信息,又研究人文信息;全球资源学既涉及自然资源,又涉及人文资源。第Ⅳ群组主要是依据人文资源的类型而划分出来的一组分支学科,可统称为人文资源学,包括财力资源学(资本资源学)、人力资源学、智力资源学、社会文化资源学、精神动力资源学、政治资源学、行政资源学、外交资源学、司法资源学、科学技术资源学、教育资源学、艺术资源学、体育资源学、人际关系资源学、旅游资源学、军事资源学等。前几门学科分别以各个基本类型的人文资源作为研究对象,而后几门学科则分别以各个社会活动领域的资源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政治资源、科学技术资源、教育资源等活动性或事业性资源,都包含着多种单项人文资源。因此,财力资源学、人力资源学、智力资源学、社会文化资源学等学科的任何一门,都无法取代对政治资源、科学技术资源、教育资源等的专门研究。旅游资源学、军事资源学等学科,虽然必须广泛涉及物质资源(建筑物、武器装备等),但始终保持着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视角,因而将它们归属于第Ⅳ群组。旅游资源学是这个群组中发展势头较为强劲的一门学科。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中,目前可以检索到1994年以来以“旅游资源学”作为书名主题词的专著、教材36部[14]。第Ⅴ群组学科,大多属于资源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学科门类相互渗透而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边缘学科,如资源哲学、资源伦理学、资源政治学、资源法学、资源文化学、资源社会学、资源开发史、资源经济学、资源投资学、资源市场学等。例如,资源哲学是介于资源科学与哲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其任务是研究有关资源、资源科学的一系列哲学问题,如资源概念的内涵和本质、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资源的无限与有限、资源消耗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资源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等。资源经济学是介于资源科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其基本使命是探讨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经济学问题,如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评价、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化方案、资源再生增殖能力的保护措施等。在既往的发展历程中,资源经济学与归属于自然资源学的一些分支学科发生了广泛的联系,已经形成或有望形成矿产资源经济学、水资源经济学、土地资源经济学、生物资源经济学、气候资源经济学、海洋资源经济学等二级分支学科。就体系结构而言,广义资源科学与狭义资源科学(自然资源科学)的差别,就在于后者不包含第Ⅴ群组,亦即第Ⅰ、Ⅱ、Ⅲ、Ⅳ群组的集合是狭义资源科学,狭义资源科学再添加上第Ⅴ群组,就是广义资源科学。但两者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差别,即第Ⅱ、Ⅲ、Ⅳ群组学科在狭义资源科学中以狭义资源(自然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在广义资源科学中则以广义资源(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之和)作为研究对象。例如,资源政治学在狭义资源科学中,其任务是研究自然资源与政治活动的关系;在广义资源科学中,它的任务是研究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与政治活动的关系。

二、资源科学的当前发展对策

篇10

[关键词]就业需求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课程体系 模块设置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5-0038-03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除了就业人数庞大、就业岗位缺少、就业政策体系不完善以及就业观念守旧等因素外,学校的课程设置与社会就业脱节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1][2]为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具有更强就业能力的高素质毕业生,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毕业生及主要需求单位的反馈意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将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纳入教学计划当中,制定出更有效的培养方案。

一、已毕业学生就业方向与专业需求调查

针对已经毕业学生对其就业单位性质,就业部门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需求及毕业生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看法,我们面向毕业生设计调查问卷,向近三年毕业的学生发放100份调查表,收回89份,其中有效62份。

(一)已毕业学生主要就业部门调查

从问卷反馈我们可知,近三年毕业的学生主要就业部门为土地及房地产政府部门、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建筑施工单位和其他相关部门(见图1),这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基本吻合。

图1 土地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就业部门

(二)已毕业学生专业需求调查

不同工作部门毕业生通过自身的工作需求认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应该增加一些相关课程(见表1)。其中房地产测绘、公共关系学、房地产市场营销和人际沟通在不同工作部门均有一定需求,环境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除个别部门外也有相应需求。

表1 毕业生认为应增加的课程

注:该问题在调查问卷中为多项选择

根据反馈意见,应考虑增加房地产测绘、房地产市场营销两门课程,而其他如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学和人际沟通已有相应选修课,在修改课程设置时可以考虑增加课时以满足学生的更多需求。

二、不同就业部门需求人才与关注知识能力调查

在关注已就业学生之余,我们还对毕业学生的就业单位发放调查问卷,旨在对不同就业部门所需求的人才与更加关注的毕业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调查。共发放100份调查表,收回90份,其中有效66份。

(一)不同就业部门需求土地管理人才调查

我们对学生就业较多的部门及单位就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四个部门均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有相关需求(如图2所示)。

图2 不同就业单位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量

(二)不同就业部门关注毕业生知识与能力的调查

对学生就业较多的部门及单位就公关及沟通、土地经济与管理、土地法规及政策、3S及土地信息系统、土地调查与地籍管理和公文写作等知识与能力需求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见图3-图6),公关及沟通是所调查四个部门所共同关注的能力,除此之外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调查与地籍管理、土地经济与管理、土地法规及政策等知识与能力更加关注;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企业更加关注土地经济与管理、土地法规及政策等知识与能力;房地产中介更注重土地调查与地籍管理、土地经济与管理能力;建筑施工单位对土地法规与政策能力要求最高。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公文写作虽然不是每个部门最重视的能力但是却是每个部门都有一定要求的能力,因此,我们应针对这项需求开设相关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公文写作能力。

图3 土地管理部门注重的知识与能力

图4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企业注重的知识与能力

图5 房地产中介部门注重的知识与能力

图6 建筑施工单位注重的知识与能力

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依据调查结果,针对反馈中对专业素养和毕业生能力的需求,我们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公共关系学、公文写作及沟通管理等相关课程。并按照学科对课程体系所起作用的不同,将课程体系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课程模块。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资源管理院长(系主任)联谊会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提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模块、资源模块、经济模块、管理模块、技术模块等的理念指导下,我们按照土地管理、资源经济、土地测量与3S技术三个研究方向,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模块划分为公共基础模块、资源模块、经济管理模块、技术模块共4个模块(见图7)。

每一个模块在设置相应基础课与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另外开设选修课,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选择土地管理、资源经济、土地测量与3S技术方向的相关课程,拓宽就业领域和就业渠道。

图 7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模块设置示意图

在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模块化设计时应当注意,一个模块应当是一组知识、理论与方法高度相关的课程集合。并且模块间应具有松耦合的特性,模块化的一个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实现知识的自由装配与灵活搭配。只有将模块之间的关联度降到最低,模块化的架构设计才能达到最佳效果。[3]在调整及改进专业课程体系的同时, 还要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技术及专业技能的培养, 适应高技术水平下的土地资源管理要求。课程体系的设置一方面要体现出土地科学发展的新动向,另一方面还要重视实践、实习课的教学, 特别是主要课程的课程实习、设计、野外调查和综合实习。[4][5]

通过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已毕业学生的实践需求及就业部门的实际需求调查,我们进一步明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导向,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方向提出具体要求,设置不同的课程模块,适当增开有需求的课程、增加需求量大的课程与实践的课时量,依据不同研究发展方向及自身兴趣爱好,引导学生选择相应课程,以求提高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需要的毕业生。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升兴.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9):100-102.

[2] 李保民.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与对策[J].经济纵横,2009,(12):39-42

[3]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5]1号[Z],2005.

[4] 马辉,郭汉丁.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教学模块化设计与实践平台构建[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5):13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