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的数字化特征范文

时间:2023-09-07 17:59: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多媒体技术的数字化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多媒体技术的数字化特征

篇1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英语学习;特殊教育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9-0126-03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Deaf and Dumb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Sun Zhifang1, Hu Haiyan2, Zhou Bochun2

Abstract Multimedia technology has integrated, interactive and digital and other basic features. On the basis of grasping these characteristics,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English teaching in special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make up for the hearing impaired of deaf students, help them overcome their self-abased psychology, and develop their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Multimedia technology can create digit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for English learning by extending students’ vision, highlighting the role of object teaching, thereby enhance the students’ self-study ability. The teacher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avoiding some of the disadvantages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while using multimedia technology to optimize teaching methods and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s.

Key words multimedia technology; English learning; special education

Author’s address

1 Guangdong Peiying Vocational &Technology School, Guangzhou, China 510663

2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China 510006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有特殊教育需求人数最多的国家,因而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部分。它的发展状况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理应受到重视并促进其发展。据中国残联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聋哑人的数量占我国残疾人总数的比例最高。让聋哑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学科的基本知识,存在很大的困难。要想保证英语教学的质量,引入有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在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如何把多媒体技术和聋哑学生的英语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是值得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

1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运载信息的媒体集成在一起,通过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使这些信息建立逻辑连接,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和数字化特征的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在20世纪80年展起来,是现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尤其是被引入到教育领域中后,深受学生和教师的欢迎,也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多媒体技术自从诞生之时起,就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密切联系着,它在发展中呈现出许多特征。

1.1 集成性

多媒体技术是多种媒体的有机集成,它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于一体,采用计算机的数字记录和传输方式,能够对各种媒体进行多通道统一获取、存储、组织、处理、合成和呈现。

1.2 交互性

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是相对于传统媒体信息交流的单向、被动地传播信息而言的,它可以实现人机互动,人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媒体信息,而是能对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和控制,并能对信息进行反馈。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尤其是当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相结合后,这种交互性更加明显,不仅可以实现人机互动,而且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远程互动,为交流提供平等、自由、身临其境的环境。可见,交互性是多媒体技术的一个重要特征。

1.3 数字化

数字化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按一定规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在数字状态下进行统一处理,即数字化的基本过程。数字化是多媒体技术的共通性,也是多媒体技术的基础。多媒体由各种单媒体整合而成,而媒体间的整合是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所以说数字化是多媒体技术的一项基本特征[1]。

2 运用多媒体技术促进聋哑学生英语教学

麦克卢汉的媒体理论认为“媒体是人体的延伸”,如印刷书籍是眼睛的延伸,录音机是耳朵的延伸,电视则是眼睛和耳朵的延伸。在自然状态下,人的各种感官处于平衡状态,但当印刷品延伸了人的眼睛后,平衡就被打破了,被延伸的感官就显得突出和重要起来[2]。根据麦克卢汉的这个观点,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弥补人体器官的缺陷,如针对有听觉障碍的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视觉媒体来延伸其眼睛,突出视觉器官的重要性,以弥补听觉上的不足,来提高聋哑学生的学习效率。

2.1 聋哑学生生理、心理特点

聋哑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觉障碍,而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的声音,影响了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使他们的正常生活和交往出现不便,尤其是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更是困难重重。而这些生理上的缺陷也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自卑心理比较普遍,形成了聋哑学生独有的特点。

1)听力障碍,视觉依赖性强。由于听觉障碍,聋哑学生主要依靠视觉、嗅觉、触觉等来感知和学习外界知识,其中视觉是最主要的途径。一些心理学实验证明,听力残疾的儿童视知觉速度提高是较快的。在凭视觉参与的感知活动中,他们的视知觉能力与健全儿童没有显著差异[3],很多学生是运用“看话”而不是“听话”的方式来学习语言。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多种方式加强视觉刺激,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2)善于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语言是概念的符号,概念是通过语言表现的。由于缺乏语言的帮助,聋哑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较发达,逻辑思维的形成相对较困难。他们在思维过程中,分析事物时常缺乏条理性和全面性,概括时常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推理时易混淆事物的一般性和特殊性,进行比较时常注意的是事物的外表而忽略了本质。这些缺陷对其语言的发展也存在很大的影响。存在听力障碍的学生往往对直观形象的东西记得快、保持得较长久,提取也较容易。对发音人的口型、表情和动作印象比较深刻,对语音、语调、语义的感知和记忆则困难得多,也较容易出错,正好这些都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很直观地表达出来。

2.2 聋哑学生的英语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基于聋哑学生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再结合多媒体技术的种种优势,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些缺陷,来提高聋哑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

1)合理运用直观教学法。由于聋哑学生存在听力障碍,特别需要靠视觉来弥补这一缺陷,直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多媒体技术能集多种媒体信息于一体,对学生的视觉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刺激,可以弥补时间、空间的不足,能把直观教学法发挥得淋漓尽致。

①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抽象的英语教学形象具体化。也就是说,多媒体技术能把同一个教学对象用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如在学习英语单词apple(苹果)时,可以把apple这个英文单词的a-p-p-l-e这几个字母按顺序用手语表达给学生,配以不同颜色的苹果图片用手语告知是苹果。教师口语发音配合动画格式apple的夸张发音口型,并根据需要按时间先后顺序呈现在同一个场景中,对学生形成强烈的视觉刺激,加深学生对这个单词的词义、发音等的整体印象。

②利用多媒体技术实时地将教师上课时的面部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放大并投影到幕布上,可以使学生清晰地看到教师的细微动作,有效地照顾到每个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缓解学生的视觉疲劳。聋哑学生由于听觉的障碍,很容易在观看教师呈现出的多媒体信息时,注意不到教师的手语解释和所提出的问题。因此可以在教师使用手语解释的关键时候,把正在呈现的多媒体信息切换成教师的手语解释并投影到幕布上,使学生跟上教师的思维和节奏,而不至于因观看图片及动画而忘记所应思考的内容。

③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真实的英语学习情境。对于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和不同人物之间的英语对话,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出逼真的景象,再现生活中不易重现的事物和现象;有助于聋哑学生体会英语学习的语境和氛围,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这对学习和感受一门语言也是十分必要的。多媒体技术全方位、立体化地把信息呈现给学生,不仅能促进学生想象思维的发展,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英语的整体理解,内化新知识,有助于形成自己的语言符号系统,从而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

2)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聋哑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要是侧重书面语言,能看懂英文、会阅读和书写、能使用手语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理解和识记在英语学习中尤其重要,教师只是起着一定的辅助作用,在学生理解出现困难时教师为其答疑解惑,识记则靠学生自身的努力。因此,最重要的还是要靠学生的自学。而多媒体技术可为自学提供良好的条件。①丰富的多媒体学习资源。由于数字化是多媒体技术的一项基本特征,经过数字化处理后的海量信息,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下流畅地运行,供学习者按自己的需要选择。②灵活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多媒体技术能弥补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学生可以在自己喜欢的时间和地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

3)创设数字化语言学习环境。多媒体技术为聋哑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一个自由、平等的学习环境。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可以让每个学生公平地参与,提供同样丰富的学习内容。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提供自我检测、在线交流和互动。通过人机互动,每个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得到实时反馈,查漏补缺。这种环境下的学习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又可以保护学生的隐私。学生也可以在线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克服学生面对面交流的胆怯或自卑心理。

3 结语

总之,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提高聋哑学生英语学习效率,优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聋哑学生英语学习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信息可能会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从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能因过分注重人机互动,而忽视师生之间的交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必须适时、适度、合理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4],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喧宾夺主。

参考文献

[1]莫丽敏,梁斌.从“多媒体技术”到“数字媒体技术”:一个概念的发展[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24-27.

[2]李康.教育技术学概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篇2

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社会发展进程中人类总需求的结合。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初期解决的是数值计算问题,诞生的缘由是美国为了研究军事技术,对攻击精度的计算。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发展,使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越来越强,逐渐从处理数值发展到对复杂的多种形式媒体的处理。多媒体技术融合了对数据、多种媒体、复杂的智能化处理和交互,并在高速信息网的作用下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目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已经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现代文明的进程,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通信、教育、金融、娱乐等诸多领域。

2多媒体技术的特征

从计算机处理多媒体的种类和处理的效果、人类接受的方式来分析,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主要具有多样性、集成性、数字化、实时的交互性等特征。

2.1多样性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面向的媒体种类众多(章惠,多媒体技术和教学的有机结合:洛阳大学学报,2003),从最初的数值处理发展到了人类感官能触及到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媒体的处理。媒体的多样性,使媒体形式变得丰富多样,这必将使表达更为自然生动,表现更为灵活,解决问题更为便捷。

2.2集成性

为了获得更好的展示效果,各种媒体并不是各行其是的。计算机使用不同的媒体,共同展示相同的内容,媒体与媒体之间的融合集成、充分展示,让人们的不同感官得到充分刺激,使人们更易于接受(孙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为了多媒体后期的运用,各种媒体会被进行数字化处理,然后由多通道统一采集、编辑、存储、检索、显示、传输与合成。计算机领域内最新的硬件和软件技术也将促使多种媒体更好的处理效果和更快的处理速度。

2.3数字化

多媒体中的各种媒体,进入计算机后,已全部转化为了数字,以数字的形式展示和存储。图像经采样量化后,以BMP、RGB、CMYK、黑白灰度图等数字化形式显示、存储;声音是通过一定的采样频率和采样周期,实现模拟到数字的过程;而视频是在每帧图像和声音的采样、数字化基础上,形成的连续信息。

2.4实时的交互性

传统媒体是指报纸、广播、电视、杂志,这些媒体只能单向、被动地传播信息,不能称其为多媒体。多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就是实现了人机交互,使用户能对多媒体信息进行主动选择、操纵和控制,使得获取和使用信息变被动为主动,同时被人的多种感官所感受、体验。不仅如此,因为多媒体的实时性,即是视频、声音等媒体是没有延迟的,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多媒体的交互在高速网络的帮助下,能做到没有延迟的做出实时反馈。

3计算机创新技术在多媒体技术上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数字信息处理技术、数据压缩、高性能大容量存储、网络通信技术等等。这些日新月异发展的新手段、新技术,推动多媒体系统逐步进入人类社会许多领域。多媒体新的技术不时涌现,带给人们新的惊喜。人工智能是一门新的科学技术,甚至有些大学将人工智能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剥离出来,独立成一个专业,在学生本科期间就进行相关研究。但事实上,人工智能是建立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上的高层次学科,是一门近几年出现的最引领人类研究兴趣的技术。人工智能研究的最终结果就是机器人,而事实上,机器人集多种媒体表现于一生,通过机器人的触感模仿人类去理解和辨别外界。人工智能研究的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言识别融合在了机器人身上,与多媒体技术广泛结合,应用于人类生活。我们从机器人身上看到了人工智能对多媒体技术的影响。下面从涉及到的几个方面去分别探讨。

3.1计算机视觉

人们通过感官获取外界信息,仅视觉就能获得外界80%-90%的信息(王守佳,基于图像的人体检测跟踪和人脸识别的研究:吉林大学,2013)。计算机视觉是一门属于计算机智能的学科,采用了动物视觉原理,具有获取图像、分析图像到理解图像的工作过程。计算机视觉通过镜头等图像传感设备代替人类的眼睛来获取周围环境的图像,依靠计算机来代替人类大脑的工作,将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人类处于一个三维的环境之中,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帮助分析处理。处理的手段可分为三个层次,底层、中间层、高层。底层就是图像处理技术,将二维图像去噪、边缘检测后进行分割、根据图像特征进行提取、图像识别等。中间层是指对图像、视频外在特征的归纳判断,譬如形状、颜色、运动轨迹等。高层,即是对外界事物和环境的观察和理解。由以上三个层次可见,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能对数字化图像改变形态、尺寸、色彩调整、文件格式转换等。目前,计算机视觉技术还能对图像进行高效的检测、高速的识别,对运动轨迹进行精准判断。而这些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多媒体产品中。

3.2音频技术

声音是多媒体技术经常采用的一种媒体形式,包括了语音和音乐等。多媒体通常需要通过声音去烘托主题气氛,彰显意境。特别是自学型多媒体系统和多媒体广告,没有人进行现场讲解,那么就需要加入声音进行解说,这样,数字音频信号显得更加重要。音频技术基于电声技术,主要包括:去噪、压缩、调整振幅等的数字化处理,以及语音处理和识别。长久以来,语音识别是人们的梦想,人们一直期盼计算机能够听懂人说话,根据人的语言做出相应动作,这也是设计智能计算机的目的之一。如今,具备多种语言识别功能已成为多媒体设备的标配,识变率也非常高。无论持哪种语言、地方口音的人们,都能通过语音转化为文字,甚至通过语音传送指令,得到回应、达到意图。

3.3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运用3D场景、灯光、声音、动感创造模拟出真实氛围,为用户建立出一个虚拟环境。虚拟现实技术与计算机仿真技术相结合,将用户置身其中进行学习、工作与娱乐。这种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科普、军事、医疗、娱乐以及大型的网络游戏中。虚拟技术投入成本较高,成熟的设施主要运用于教学,比如多媒体航空飞行教学系统,通过该系统,可按100%比例局部展示表盘、操纵杆、舱外景物,通过配合空中场景、感知各种场景给身体带来的变化。使用这套系统进行模拟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飞行员对飞机的操作水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虚拟现实技术成为目前的高新技术。在多媒体环境中,多种媒体的相互融合,使媒体的形式更加多样,多媒体技术在模式识别、语音识别和传感技术基础上,提取对象面部特征,模拟触觉、视觉、听觉等感官,使人处于逼真的三维世界,当人有反应或行动时,场景还会适时变化,即是让人如临其境的、自然的与计算机进行交互。虚拟现实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多乐趣和便捷。

3.4网络化

多媒体应用的数据通道是通信网络,网络给了多媒体更大的施展空间。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想在网络上有所建树,必要受通信技术的影响。在网络通信技术的进步和整合下,网络带宽影响传输速率、通信协议影响传输可靠性、交换方式影响信道利用率,这些势必会影响多媒体的传输。计算机网络给用户提供了一个难以想象的庞大的信息网络平台,丰富的信息资源随手拈来,方便于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交流。而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资源变得随手可取(李晓静,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人们可随时随地通过访问全球网络和设备,便捷地实现对多媒体资源的共享,是未来发展的主题。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促使了巨大的变革。CPU、内存、GPU等在内的计算机终端硬件设备性能越来越先进;而网络设备,例如服务器、路由器、网桥、交换机等也越来越强大。计算机计算的精度、速度、逻辑判断能力和充裕的带宽,让人们更加游刃有余的与网络虚拟世界互动。网络环境的高质、高速,消除了人与人空间和时间上的困扰,能全方位的为人类效劳。动态和交互式多媒体技术还能在网络环境中创建更形象的2D和3D场景。办公、教学和娱乐工具在视频、音频设备的协助下,集成在终端多媒体计算机中,新一代用户界面与人工智能等个性化、网络化的多媒体软件应用,可随时与身处世界任何角落的人们进行交流。

4结论

篇3

1.1多媒体

广义的多媒体一般理解为多种媒体的综合,指能够同时采集、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个或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这些信息媒体包括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活动影像等。多媒体的本质仍然是计算机信息、数字信息,这是它与普通纸张、录音机、电影胶片、录像带上的信息的根本区别。

1.2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简单来说是指运用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的技术,包括对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使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感官与计算机进行实时信息交互的技术,又称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常简称多媒体技术。真正的多媒体技术所涉及的对象是计算机技术的产物,而其他的单纯事物,如电影、电视、音响等,均不属于多媒体技术的范畴。多媒体技术极大地改变了我们使用计算机的方式,它是我们可以更便利地学习、娱乐和交流。多媒体技术在教育、工业、农业、军事、商业、建筑、娱乐、金融等各个领域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人们在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了许多实用的多媒体系统,如多媒体档案管理系统、多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图书资料检索系统等,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在信息检索,产品展示等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如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和图像、语音、文字的识别技术、图像和声音的数字化技术、多媒体数据压缩与还原技术等等,在档案数字化建设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多媒体技术在档案管理中体现的优点

2.1多样性

即信息媒体的多样性。它将音视频处理、文字处理

甚至网络通信技术融为一体,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结合传递信息,为利用多媒体技术管理档案奠定了基础。

2.2交互性

用户可以与计算机的多种信息媒体进行交互操作从而为用户提供了更加有效地控制和使用信息的手段。现在的交互手段相当丰富,触摸技术和语音控制都已经相对成熟,触摸屏幕上的图形、表格或提示标志或是用语音发出简单指令,就可以从得到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这样,消除了一部分使用障碍,能够被更广大的人群所使用。同时,也为档案的检索带来了便利,这是人们获取信息和使用信息变被动为主动的最为重要的特征。

2.3集成性

集成性是指以计算机为中心综合处理多种信息媒体,它包括信息媒体的集成和处理这些媒体的设备的集成,它能够对信息进行多通道统一获取、存储、组织与合成。利用这一优点,我们在保存电子档案的时候就可以对照片、图像配上解说,让人一目了然。

2.4实时性

实时性说明声音、动态图像(视频)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当用户给出操作命令时,相应的多媒体信息都能够得到实时控制。多媒体技术还有很多优点,例如数字化存在,便于保存,可以通过网络传输,拥有理想的用户界面等就不过多赘述。

3多媒体技术在档案管理中需要的技术支持

用户需求是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出现的必然.而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则为多媒体信息系统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多媒体信息系统要求有较高的信息技术支持。这些支持技术主要包括:

3.1硬件支持

3.1.1存储技术

存储介质发展迅速,从最早的软盘发展到现在的光盘、硬盘,容量和速度都有了巨大的飞跃。传统的磁性存储介质的容量早已不能满足多媒体系统的要求,如今以光盘、硬盘等存储介质为主流,其中常见的硬盘可达到4TB甚至更大的容量,对于存储全文文本、图形图像、语音信息和视频资料等电子档案应当说已经足够,存储技术的发展较好地满足了多媒体技术对存储电子档案的要求。

3.1.2I/O设备

要形成电子档案,首先需要进行采集,自然就需要高质量的电子设备,如今像照相机、扫描仪、摄像机、录音机等设备,技术均已经相当成熟,为图像、语音的输入输出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手段,使档案工作人员能够更加方便地、直接生产和获取电子档案。

3.1.3内部配置

为了更快速的采集、编辑、整理电子档案,计算机作为其中不可分割的主要设备,其配置的要求应当强大、快速、合理。包括CPU(APU)、显卡(GPU)、内存、硬盘、外设等参数都应当能够完美支持多媒体技术的顺利发挥。

3.2软件支持

3.2.1数字信息处理技术

数字信息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模拟信息与数字信息的相互转换,图像、视频的编码与解码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字、图像、动画、视频、声音成为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据,是其他后期处理技术的基础。

3.2.2数据压缩技术

近年来,电子档案中多媒体数据文件逐年上升。多媒体技术可以说是所有计算机领域中信息量最大的领域。多媒体数据中的声音、动画、视频、高分辨率图像等,在未压缩的情况下,其数据量十分庞大,例如。一张24位真彩色5寸(1050X1500)照片,分辨率为300dpi,那么大约占据4.5M存储空间。而视频数据量则更大,一分钟PAL制式(352×240分辨率,24位色彩,25帧/秒)数字视频的不压缩的数据量约为362.55M。可以看出多媒体数据形成的电子档案是多么庞大,媒体数据压缩技术要靠软、硬件合作实现,靠该技术,海量的多媒体数据可以得到大幅度的压缩,让各类存储介质可以收录更多的档案,因此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压缩是十分必要的。

3.2.3多媒体数据库技术(MMMD)

传统的数据库管理技术,一般比较适合结构化数据,而在多媒体技术中,由于处理的对象变成了文本、图像、视频、声音等非结构化数据,用传统的数据库模型难以对其进行描述和体现。如今,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理论与技术逐渐兴起,为开发多媒体数据库提供了依据,它将所有的概念实体都模型化为对象,自然地描述文本、图像、语言等非结构化的数据,在传统的数据库基础上增加的若干种数据类型可以更好地管理多媒体数据,在利用多媒体技术管理档案的领域相当适用。

4多媒体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

这里我们探讨多媒体技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档案管理人员简化繁重的档案整理工作和智能化档案检索工作,多媒体技术帮助我们理解复杂的信息.通过其交互性,可以让档案管理系统以多媒体形式向档案管理人员或是使用档案的人员提供所需的各种信息,其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主要有:

4.1大容量的信息存储功能

利用多媒体技术来管理档案与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相比,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存储的数据量更大。各种电子档案,如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的数据量非常大,因此多媒体技术必然要针对数据量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策略,事实上我们也确实看到其多媒体存储技术一直在向更大、更快、更广的方向发展。在如今的档案管理中,以光盘为载体的多媒体存储介质已经占据了主流地位,其具有的存储量大、存储类型广泛、检索迅速、永不失真等优点被全面发挥。

4.2更便捷的信息检索功能

档案管理的一个原则就是要便于检索和查询,通常来说检索与查询分为基于关键词和基于内容两类。前者常用于符合媒体对象的检索,后者则更适合用于多媒体检索。基于内容的检索是对媒体对象的内容及上下语义环境进行检索,如图像中的形状、颜色、纹理,视频中的镜头、场景、运动,声音中的音调、音色、音强,它突破了传统检索技术的局限,直接对图像、视频、声音内容进行分析,抽取特征和语义,利用这些内容特征建立索引并进行检索,它通常包括媒体库、特征库、知识库,能够满足用户多层次的检索需求,并且检索速度更快,还能进行相似性检索。将这一功能利用在档案管理中,就可以更准确找到需要的电子档案。

4.3简化了档案的汇编工作

多媒体技术给文件汇编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它借助计算机的编辑功能,将大量的多元化信息加以整理和排列组合,制作出来的电子汇编档案携带方便、内容充实、生动有趣、功能多样、检索快速,较之以往的纸质档案,电子汇编档案不论是查阅还是印用都更加方便。

4.4减少了冗余的电子档案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对视频、声音等档案进行编辑、剪接和重组,减少无用的部分,例如某些活动中,摄像或录音可能从活动准备阶段就进行工作,但是摄录的内容并非全部都有意义,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这部分无意义的内容进行编辑,减少档案的数据量,对于声音文件还能进行降噪、配音编辑等操作,让重要的内容更加清晰,这样检索也能更加精确。

4.5修补和复原破损的档案

档案管理中会整理出很多具有重要意义的照片、图像、历史手稿等珍贵档案,但是某些重要历史档案因历尽沧桑,会出现许多破损,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对局部区域内有数据丢失或损坏的数字图像按照某种特定规则进行修复,使其恢复图像的完整性。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对这些破损的原件进行技术修复,更好地保护原件。

4.6利用展示技术进行宣教

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地利用在各种展示活动中,同样,运用这种功能我们可以更形象的向社会宣传档案和档案工作,利用图形或是3D技术、配上文字和配音解说,做成一个内容全面的档案收藏情况介绍,让更多的人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既节省开支,又能形象地进行宣传和教育。

5多媒体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挑战

多媒体技术虽然已被广泛地应用,但整体上仍处于发展阶段,要想达到普及,从价格到技术都还需要探讨。多媒体技术的功能深广复杂,却并非全部都与档案管理工作密切相关,而且有些技术尚不够完善或成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5.1保管存放成本高

目前档案管理中最常用的存储介质是光盘,价格低,个体小,存储容量也让人满意,但是当这些小个体的存储介质不断增加,所需要的空间也就大大增加了,这无疑给档案管理增加了巨大的成本,不仅仅要扩大房间,购置橱柜,增加硬件条件来保存这些介质,还需要定期采购新的介质进行重新备份,以免某些存储介质达到了使用年限或是其他原因造成档案丢失。

5.2安全性仍有漏洞

这里的安全性是包括多方面的。其一是存储,这也是最重要的,档案因其存在才有意义,电子档案存储在硬盘、光盘、磁带等介质中,极易被介质的使用寿命和质量所左右,而例如气候、个人使用习惯等因素也很容易造成电子档案的丢失或是损毁。另一方面是保密性,档案中有很多资料都是需要严格保密的,在调取档案的过程中,如果有人居心不良,利用网络技术或是传播病毒,可以轻易地搜索或是破坏电子档案。而且一个电子档案可以同时发送给多个终端,这个问题对于电子档案保密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威胁。

5.3真实性无法保证

电子档案本身为数据资料,在形成的时候,工作者很难留下一些认证痕迹,而且相关的负责人员也没有办法在电子文件的材料磁盘上面签字确认,即使留下了痕迹,在现在的黑客技术面前也不易起作用,这种情况下,电子档案很容易在使用中被别有用心的人修改,所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如果说有人对电子档案中部分资料进行了修改,工作人员和负责人也无从知晓,调查极为困难。

5.4多媒体网络技术

多媒体网络技术是未来的趋势,也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为了让文本、图片、视频、声音可以畅通得进行网上提取和传递,网络速度和带宽都应当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目前推出的多媒体系统还并不能完全满足档案管理的实际需要,因此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必然引人关注。除上述几点外,多媒体技术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包括:信息介质的高保存寿命、多媒体系统的兼容性等等。

6多媒体技术在档案管理领域的未来

篇4

关键词: 多媒体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成为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

多媒体技术使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和管理文本、图形、声音,以及活动视频信号的功能,它把计算机技术的交互性和电视的真实感加在一起,改变了传统计算机的概念,给计算机带来了新的活力。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信息量大、易于接受和传播迅速等显著的特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极其广泛,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不断有新的发展。

1.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概述

1.1多媒体的概念。

“多媒体”一词译自英文“Multimedia”,顾名思义就是多种媒体,如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多媒体”是指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个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我们常说的“多媒体”最终被归结为是一种“技术”。事实上,正是由于计算机技术和数字信息处理技术的快速进展,我们今天才拥有了处理多媒体信息的能力,并使得“多媒体”成为一种现实。“多媒体”通过文字、声音,以及视频影像的结合,使信息变得栩栩如生。

1.2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数字通讯技术、家用电器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高度综合的新技术。它可以交互式地综合处理文字、图形、视频图像、数据、声音等多种信息,使他们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一个系统。多媒体技术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综合技术,是开放性的没有最后界限的技术。

1.3多媒体技术应用领域的几种关键技术。

多媒体技术应用领域比较广泛,所涉及的技术主要包括:图像技术:图像处理、图像、图形动态生成;图像压缩技术:图像压缩、动态视频压缩;音频技术:音频采样、压缩、合成及处理、语音识别等;视频技术:视频数字化及处理;通信技术:语音、视频、图像的传输等。

1.4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1.4.1数字化。多媒体软件中的各种媒体素材都以数字形式储存在计算机中。

1.4.2集成性。将多种媒体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使文字、图像、声音等多媒体素材一体化,表达一个完整的信息。

1.4.3交互性。是指人和计算机能够“对话”,使人可以选择控制应用过程。交互性是多媒体应用技术的关键特性。

1.4.4实时性。多媒体中有些媒体是与时间密切相关的,所以多媒体技术必须能支持实时处理。

2.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从以研究开发为重心转移到以应用为重心,改善了人类信息的交流,缩短了人类传递信息的路径,使计算机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和手段更加友好和方便,非专业人员可以方便地使用和操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音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三大信息处理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为信息处理技术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石。多媒体技术发展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在声音、视频、图像压缩方面的基础技术已逐步成熟,并形成了产品进入市场,现在热门的技术如模式识别、MPEG压缩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2.1数据压缩,图像处理的应用。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面向三维图形、环绕立体声和彩色全屏幕运动画面的处理技术。而数字计算机面临的是数值、文字、语言、音乐、图形、动画、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的问题,它承载着由模拟量转化成数字量信息的吞吐、存储和传输。数字化了的视频和音频信号的数量之大是非常惊人的,它给存储器的存储容量、通信干线的信道传输率,以及计算机的速度都增加了极大的压力,解决这一问题,单纯用扩大存储器容量、增加通信干线的传输率的办法是不现实的。数据压缩技术为图像、视频和音频信号的压缩,文件存储和分布式利用,提高通信干线的传输效率等应用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使计算机实时处理音频、视频信息,以保证播放出高质量的视频、音频节目成为可能。

2.2音频信息处理的应用。

在多媒体技术中,存储声音信息的文件格式主要有:WAV文件、VOC文件、MIDI文件、AIF文件、SON文件和RMI文件等。

2.2.1音频信息录制编辑。把音乐和语音加到多媒体应用中,是我们研究音频处理技术的目的,下面是我们常用的音频信息录制编辑软件。

WaveEdit工具的REC命令;Sound Blaster卡的VEdit2软件;Microsoft SoundSystem卡的Quick Recorder软件;Cooledit软件;Wave Edit工具;Creative WaveStudio。

2.2.2语音识别。语音的识别长久以来一直是人们的美好梦想,让计算机听懂人说话是发展人机语音通信和新一代智能计算机的主要目标。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计算机,如何给不熟悉计算机的人提供一个友好的人机交互手段,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而语音识别技术就是其中最自然的一种交流手段。

2.2.3文语转换。世界上已研制出汉、英、日、法、德等语种的文语转换系统,并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3数据库和基于内容检索的应用。

多媒体信息检索技术的应用使多媒体信息检索系统、多媒体数据库,可视信息系统、多媒体信息自动获取和索引系统等应用逐渐变为现实。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文本检索系统己成为近年来多媒体信息检索领域中最为活跃的研究课题,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是根据其可视特征,包括颜色、纹理、形状、位置、运动、大小等,从图像库中检索出与查询描述的图像内容相似的图像,利用图像可视特征索引,可以大大提高图像系统的检索能力。

2.4 CAI及远程教育系统的应用。

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数字化的声音、文字、图片,以及动态画面,展现物理、化学、数学中的可视化内容,并且以“示教型”课堂教学为基本出发点,展示形象、逼真的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科普知识,以及各个领域的尖端技术等,意在强化形象思维模式,使性质和概念更易于接受。

远程教育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育组织之间主要采取多种媒体方式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是将课程传送给校园外的一处或多处学生的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则是指通过音频、视频(直播或录像),以及包括实时和非实时在内的计算机技术把课程传送到校园外的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因特网(Internet)的迅猛发展,使远程教育的手段有了质的飞跃,成为高新技术条件下的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是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为主,兼容面授、函授和自学等传统教学形式,多种媒体优化组合的教育方式。

2.5蓝牙(Bluetooth)技术的应用。

所谓蓝牙(Bluetooth)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短距离无线电技术,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话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也能够成功地简化以上这些设备与因特网Internet之间的通信,从而使这些现代通信设备与因特网之间的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为无线通信拓宽道路。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蓝牙技术使现代一些能轻易携带的移动通信设备和电脑设备,不必借助电缆就能联网,并且能够实现无线上因特网,其实际应用范围还可以拓展到各种家电产品、消费电子产品和汽车等信息家电,组成一个巨大的无线通信网络。

2.6远程医疗的概念。

远程医疗是近几年在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实验的一种新型医疗服务项目。目前,美国等西方国家正在兴建遍布全国的远程医疗计算机网络。顾名思义,远程医疗就是医师和病人在相隔远距离的情况下,互相递送信息,交流信息,以达到诊治目的。病人的病史、检查数据、心电图、超声波图像、X线片、CT等的诊断用的图像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传送给远方的医师,医师据此作出诊断并提出治疗方案,又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传送给病人。在此期间,医师和病人或两地医师可以交谈讨论(通过多媒体技术),最后做出结论。按这种方式进行的医疗活动即称作“远程医疗”。

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生产,协同工作、生产过程可视化等将换来生产率的提高;多媒体技术也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生活和消费,新的多媒体消费产品和应用将不断涌现。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数码时代;插画;设计;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J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逐渐步入了数码时代。插画艺术也在曲折中逐渐打开市场,迎来发展中的春天。

插画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

插画,俗称为插图,是一种非语言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人以视觉化的直觉形象,对文字内容加以辅助说明,广泛应用于出版物、影视、广告等传播媒体中。随着插画艺术的不断发展,插画的概念也有了新的延伸。现代插画不止具有传统插画对文字的说明与补充的功能,而且在视觉形象说明上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这也是与其自身色彩与造型的独特性所决定的。

插画艺术有着丰富的内涵,其发展历史悠久。插画艺术在不断的改革和发展中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我国最早的插画是由民间年画起源的,它是商业插画的前身。随着摄影摄像技术的进步逐渐发展起来,但后来遭到影视媒体的冲击,发展陷入了瓶颈。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插画发展再次呈现出生机与活力,逐渐蓬勃发展起来。插画艺术与数字化技术手段逐渐结合起来,压感笔和数位板的出现开启了插画艺术的数字化趋势。它代替了传统插画师手中的笔和纸,在创作方法上更加方便灵活,大大提高了插画的效率,并且风格形式多样,效果也更加直观。另外,数码时代主要的阅读特征就是“读图”,视觉体验是无法复制的,插画艺术的发展更是时代需求的明智选择。数码时代,为插画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也为其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数码时代插画设计的发展趋势

当代数字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席卷全球的革命,插画设计艺术在这股技术革命中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与多媒体技术一同发展

虚拟性

传统插画主要借助印刷物进行传播,而现代插画艺术不仅应用到平面媒体中,也广泛渗透到网络等动态媒体的领域。由于网络媒体的实时性特点以及无地域限制的优势,就为插画艺术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使插画呈现出虚拟化的形态,同时这也是由网页、游戏以及电子出版物的需求所决定的。

综合性

传统插画作为单纯的二维画面,已经不能满足数码时代人们多元化的视觉体验,现代插画越来越呈现出多维的特点。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插画的综合性发展提供了可能,使插画艺术形式逐渐朝着融听觉、视觉、触觉等全方位感知的形态发展。这将使插画艺术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大大增强插画的视觉表现力和感染力。

互动性

互动性是数字设计艺术的发展方向,其终极目标就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首先,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帮助,插画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且人性化。例如,插画可以由静态变为动态,通过音效的搭配与观众的情绪达到情感上的交流与互动。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人们对插画传播信息的主动选择和控制,交流的平台更加广阔,弥补了传统插画信息单项传播的不足。

逐渐凸显艺术性和个人化

插画艺术与多媒体技术手段之间的完美结合,使现代插画艺术呈现出与传统插画所不可比拟的多样性和融合性的优势,使现代插画艺术表现出不可思议的视觉效果,给现代插画设计以强烈的艺术感。但是现代插画艺术在数字化发展趋势的背后,也逐渐暴露出一些机械化和单一的缺憾,对数字技术的过于依赖,使得现代插画缺少了手工的亲切感。当技术层面的问题解决以后,人们的视觉就会转向插画的艺术性体现和个人风格的彰显。艺术性是插画的灵魂之所在,具有丰富艺术内涵的插画,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于插画的创作者来说,要注重吸收民族文化的精髓以及本土元素的运用,并提高自己的艺术涵养,这样才能创作出不朽的插画艺术作品。

插画设计趋于产业化流行化

插画艺术是一种大众传播的媒介形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逐渐呈现出产业化和流行化的趋势。流行文化是一种社会消费现象,本身也具有产业化的趋势。大众对插花艺术的需求形成了流行文化,流行文化也推动着插画艺术的产业化发展,二者相互促进,相互生辉。插画是传播文化的载体,只有与流行文化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与观众需求相契合,在不断的发展中,插画艺术在引领时尚和创造流行文化中也将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插画设计向产业化方向的发展趋势,也更有助于促进插画信息的有效传播。

突破专业限制向多元化发展

插画设计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呈现出了虚拟性、综合性和互动性的特点,这使得插画设计突破专业的限制,走向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数码时代的插画设计融多媒体技术、网络传输技术以及数字处理技术等各种技术手段,是对各个学科内容的综合应用。它是在不断汲取各个学科的营养,在兼容并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数字技术为后盾,强大的技术手段可以弥补插画师某一方面专业的不足之处。通过数字技术的强大功能,插图师完全可以一身兼多职,绘画、摄影与电脑综合运用,从而让插画设计呈现出不同风格的表现效果。同时,数码时代的插画设计也促进了企业、市场等各个领域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从而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数码时代的插画设计是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一同发展和成熟起来的,它是人类理性思维和艺术灵感集于一身的艺术形式,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插画这种大众传播形式也将更加普及。

参考文献:

[1] 吴振韩.数字媒体插画艺术设计风格[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53-55.

篇6

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多媒体已经适应了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方面上的改革与需求,满足了信息化的社会建设的需求,现代多媒体的技术主要有数字图像上的技术、数字音频上的技术等。现代多媒体的网络系统可以按硬件分为计算机的硬件、多媒体计算机设备的硬件;按照功能的开发可以分为演示系统、培训系统和家庭系统等。多媒体技术是多媒体学科与计算机的综合应用技术,它是一种迅速发展的综合性电子信息技术。已涉及到各个方面的领域,实现了信息表现的多样化、交互性、实时性、数字化特征。

1.1 交互性

所谓的交互性就是指通过各种媒体信息,使参与的(不论是发送方还是接收方)都可以进行编辑、控制和传递。同时也为信息或者是教学的应用开辟了更加广泛的领域。自由的控制和干预信息的处理,增强对信息的理解。

1.2 数字化

各种多媒体在处理数字信息后,计算机都能对多媒体进行存储、加工、编辑等活动。而多媒体信息对当今的教学模式有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改变了原有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新型的技术对美术的创作教学又有一定的提高。

1.3 多样性

多媒体计算机可以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媒体。进行信息显现,适应了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获取的方式,另一方面是指多媒体计算机处理输入的信息。

二、多媒体艺术的特征

多媒体艺术指的是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在传播、资讯和图像上进行的研究情况,并且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和表现形式。与此同时,网络多媒体艺术主要包括了根据生命遗传的技术和生命工程的技术等表现的新媒体的一种艺术形式。多媒体艺术主要表现在这几个特征:一是具有较强的虚拟性,虚拟性是利用多媒体艺术建立而成的非真实幻想出来的,对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作出虚构的非真实的假想;二是观念性很强烈;三是公共性广泛,现代多媒体艺术可以通过电视、录像和互联网络等手段表现出来,积极的开展消费文化和大众文化,突破了个人私人的狭隘性,对公共的大众文化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四是流行性和时效性的特征。现代多媒体艺术抓住了文化这一热点话题,进行及时、迅速的传播报道,这样的艺术符号的形成很容易和流行的文化结构形成前卫的艺术表现形式。

三、现代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3.1 有丰富教材的价值

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方便教学资源的收集使学生更直观的产生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还有有利于促进师生互动和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形成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每节课都离不开具体的、可视的形象。形象的直观性,往往会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质量。美术课的教材中有大量的教学内容需要直观的图片资料进行解释,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把图片,文字,甚至声音整合到一起,以此来丰富教材内容并完成教学任务。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配套设施及相关软件的普及,美术课教学用的图片来源越来越多,学生在上美术课的时候,看到屏幕出示的一幅幅画面,立即产生了兴趣。特别是对世界著名画家的作品欣赏时,由于各方面的特殊性,很多原作是不可能出现在我们的眼前的,这就有碍于对画家这一人物作品、风格、流派、个性等各项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剖析。当我们通过网络寻找到高清晰的有关此画家的作品后,利用多媒体的特性,我们就能直观的、如愿以偿的、近距离的去欣赏,并能通过各种放大、模拟、分离等多媒体软件技术的支持,仔细的探索作品本身的技法、语言、手段、形式美感等表象的东西,另外再通过搜索大量的有关文字信息,丰富了教材的知识面,从更深层次理解、解读此画家,最终让学生与画家或大师之间达到跨越历史时空的心灵对话。

3.2 有活跃教学过程的价值

现代多媒体技术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审美能力和美术素质的修养,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创造出快乐的课堂教学 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多媒体作用,能以富于启发性的形象和媒体提供的有声有色的信息,紧紧吸引住学生,不断诱导他们的探知欲望,激励他们产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消除课堂单调紧张的气氛,使学生获得更加扎实的知识。课堂的交互性设计使学生和老师随时都可以回顾、探讨、计划的学习,可以主动的探求知识,能够提供多种刺激,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时间。如在对待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上某阶段课题时,首先要求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在上课时再以大家共同探讨的方式进行,教师再作评价总结。这样极大的活跃了课堂的氛围,削弱了教师只身单影的课堂教学感,大大优越于传统教学,教与学融为一体,其乐也融融。

篇7

关键词:电子图书、多媒体、交互性、媒体融合

书籍是传承人类文明,传播人类思想的重要载体。书籍形态的每一次变化都与材料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在数字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影响和作用下,使书籍从静态印刷品转为对于动态、互动的多元化媒介的设计。电子图书在继承传统书籍功能的同时摆脱了材料的约束,内容形态不断创新,以纸质书无法比拟的优势受到世界的关注,影响力不断提升。

1、电子图书概述

电子图书(也称E-book),是英文Electronic Book的缩写,它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手段,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信息, 以数字编码形式经过加工编辑,存贮于光、电、磁为介质的设备中, 通过计算机、掌上电脑(PDA)、WAP手机或电纸书等终端阅读器进行阅读,并能以某种形式加以复制发行的数字化图书。

2、电子图书的发展沿革

2.1概念的缘起

电子图书的概念,最早出现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科幻小说中,作家在作品中构思了一种具有数字存储和电子显示功能的书籍,其中的构想也首次将书籍容量和电子显示器作为电子图书概念的基本要素提了出来,因此成为了世界上最早的电子图书概念。

2.2电子图书的诞生——古登堡工程

电子图书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的古登堡工程(Project Gutenberg),该工程肇始于1971年,由伊利诺伊大学的学生Michael Hart发起,基于互联网由志愿者参与,致力于将提供版权过期的书籍数字化和归档,供人们自由使用,并鼓励创作和发行电子书的协作计划。

古登堡计划首先将图书通过扫描数字化,再由软件文本化,然后文本交由两个不同的志愿者校对两次,电子图书的格式是纯文本文件,但也包括其他格式,如HTML,EPUB,PDF,Plucker等。可以在电脑屏幕上阅读,但没有任何多媒体效果,并没有将数字化优势发挥出来。他们中的大多数虽并非完全意义上的电子图书,仅仅作为纸质书籍的电子版本而存在,但从电子图书产生、发展的整体趋势来看,这种最原始的电子版本作为电子图书发展过程中一个过渡时期的一种形式是必要的,虽然阅读体验效果差,但这种格式文件体积小,在当时网速缓慢的条件下,无疑可以节省读者大量的金钱和时间。

2.3感官时代的到来——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

2005年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的出现成为电子出版行业的一个分水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升级,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媒体得以加入其中,使电子图书在表现形式上发生了革命性转变,以多媒体技术支持的电子图书获得了新的生命力,电子图书的形式日益丰富。

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E-magazine)简称电子杂志,又称多媒体互动杂志、网络杂志等,通常指完全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依托,编辑、出版和发行的数字化杂志。“电子杂志”的概念严格意义上指的是第三代电子杂志——互动性、个性化、多媒体和利用P2P平台发送是第三代电子杂志的四大特征。电子杂志集文字、图片、Flas、视频和背景音乐等各种效果于一体的多媒体表现形式,使之在表象形式是完全摆脱了传统杂志的局限,为读者创造出全新的阅读体验。当读者浏览音乐杂志时,文章中介绍的歌曲只需点击便可试听;阅读影评时,电影的视频片花马上可以播放;在有些电子杂志的页面上还设有投票按钮,读者可以随时参与互动得到结果,并通过微博或博客与他人分享;一些电子杂志还在页面中加入了评论的窗口,读者可以在里面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说,电子杂志的出现,将刚刚由“读文时代”进入“读图时代”的我们一下子又推进了“感官时代”。

2.3、从“新”走向“主” ——移动终端阅读

伴随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移动终端拥有了小巧的体积和强大的处理能力,使电子图书拥有了与纸质图书一样方携的手持式终端。另一方面,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产业经历了GSM、GPRS走到3G时代,3G技术的发展解决了信息接收终端的移动难题,使我们进入了真正的移动信息时代。

手机作为当今普及化程度最高的信息终端设备使得“手机阅读”成为电子图书出版产业新的增长极,手机阅读的人数、规模快速增长。2010年,我国手机出版产值已达到349.8亿元的规模,占整个数字出版总产值的33.26%,成为数字出版的第一大门类。目前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均建立手机移动阅读基地,我国半数以上的报刊都开展了手机报业务,手机报数量超过1560种。这些努力都极大地推动和培养了手机阅读消费市场。终端载体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为数字图书的大规模推广与普及提供了保障,电子图书逐渐由“新”媒体发展为主流媒体。

3、电子图书的发展趋势

3.1统一电子书格式标准

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各大电子图书提供商都开发了各自技术标准的电子图书,导致目前多达数十种格式的电子图书同时存在。这种乱象带来的问题也十分突出,读者阅读不同格式的电子图书需要下载安装不同的阅读软件或是购买专用阅读器才能阅读,不利于电子图书资源的共享,限制了电子图书内容的使用和传播,增加了电子图书的制作成本,也影响了电子图书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制定统一的电子图书格式标准一直以来成为业界的诉求。

3.2“书网合一”——全媒体时代的媒体融合

“全媒体”这一概念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应用、发展和普及,经历“多媒体”、“跨媒体”逐步演变而成,是“媒介融合”的必然产物。随着媒介融合的由浅入深,电子图书与互联网的关系将会越来越密切,呈现出“书网合一”的发展趋势。电子图书可以依托互联网强大的信息检索功能,利用最新的大数据技术,围绕某信息主题,把极度分散、前后依存、高度相关的信息碎片迅速、及时的整合成完整的、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实现信息聚合。

篇8

关键词:数字化;传统;舞蹈教学;创新改造

一、传统的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下模仿教师的动作进行学习,在学生模仿学习过程中再对不规范的动作进行纠正,可见,教师的示范和后期对学生动作的规范是传统舞蹈教学中最为关键的环节,这就是为什么传统舞蹈教学一直脱离不了“口传身教”的教学模式的原因,也是舞蹈教学与其他学科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1]传统舞蹈教学中,教师只能通过一次次的示范和纠正错误来保证教学质量,但这种枯燥乏味的灌入式教学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教师过于严厉苛责,学生反而会产生畏难心理,学习主动性和热情大幅度降低,导致课堂氛围消极低沉,教师和学生都将会陷入到急躁、压抑的恶性循环中。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舞蹈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将数字化的资源与技术同舞蹈教学相结合,从而促进舞蹈教学的改革创新发展,是每一位舞蹈教师的责任使命。

二、数字化时代对舞蹈艺术传播的影响

(一)数字化时代舞蹈艺术的特点

1.普遍性和娱乐性

传统的舞蹈艺术指的是专供舞台演出的具有特定目的且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都很高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其对舞台之外的人不会产生任何影响,相应地,传统舞蹈的影响范围有限。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逐渐得到的普及。[2]舞蹈走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成为了人们聚会休闲的一种娱乐方式,具有了数字化时代所特有的普遍性和娱乐性特征。

2.互动性与即时性

数字化时代下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了舞蹈艺术的表演者与不同层次表演者以及观众的积极、即时互动。数字化时代下的舞蹈表演不再仅仅是表演者单纯的艺术展示过程,表演者与专业人员的互动以及表演者与观众的互动,促进了表演艺术的人性化和大众化发展,舞蹈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形式,而是逐渐演变成为贴近人们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同时,数字化时代下的舞蹈艺术可以随时随地供观众欣赏、模仿、体验,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具备了明显的即时性特点。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也极大的丰富了舞蹈艺术的形式和内容,如专门录制教学视频的影像舞蹈;利用数字化程序和计算机程序编写的虚拟化数字舞蹈;存在于关于网络游戏中的游戏舞蹈等。

(二)数字化时代对舞蹈传播的积极作用

舞蹈艺术的传播方式直接决定了舞蹈的发展,一般舞蹈传播方式有两种:通过舞台直接传播和通过文字、图片、舞谱等方式的间接传播。舞台直接传播可以为观众创造直观良好的舞蹈艺术享受,但是传播范围有限,受众群体也极为有限;间接传播的范围较直接,传播性极大的拓宽了,但是受众群体并不能直观的感受舞蹈动作呈现出的美感和艺术底蕴,因此,两种方式都存在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促进了两种传播方式的优势融合,在扩大受众面的同时也实现了舞蹈在舞台之外的动态呈现,其对舞蹈艺术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首先,数字化时代的舞蹈传播媒介发展成为互联网、电视、光盘等,极大的降低了人们观赏舞蹈艺术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极好的促进了舞蹈艺术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拓宽了舞蹈艺术的受众群体;其次,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发展带来了舞蹈艺术在舞台之外的“直接传播”,传统的直接传播仅仅局限于特定时间特定场所里特定的节目,在时间、空间及传播内容方面存在许多的限制,对舞蹈艺术的传播有很大的阻碍作用。而数字化时代的舞蹈传播可以以视频的形式永久保存,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受众群体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和欣赏舞蹈艺术,推动了舞蹈的快速发展。[3]

三、数字化时代舞蹈教学的创新改造

舞蹈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因此对舞蹈学习者的观察和记忆能力、想象力等要求较高,舞蹈教学则是舞蹈艺术传承的关键途径。传统舞蹈教学中,主要教学场所就是练功厅和舞台,主要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的言传身教,但是由于学生个人能力和基础功底的差异,导致传统舞蹈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工作量较大且学生的学习压力也随之增大,舞蹈教学效果并不乐观。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现代舞蹈教学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平台,其即时性和互动共享特征为学生课后的基础训练和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应用对舞蹈教学的创新改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促进互联网学习模式的形成

传统的舞蹈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互动局限于课堂,课程结束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和传授就彻底终止了,这对舞蹈教学造成了极大的障碍。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教师的教学过程可以延伸至课外,极大的增加了师生间交流的机会。首先,多媒体技术下的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完整的将学习计划和重难点等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了解整体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教学所用影像资源或者上传自己录制的教学资料,然后将链接发给学生,以供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之用。其次,数字化技术下的舞蹈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当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存在疑问时,可以通过网络反复观看教学视频,也可以通过社交软件与教师进行实时的沟通交流,实现舞蹈教学的日常化和实时化。生动丰富的影像教学资料还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热情,有效降低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和讲解难度,提高学生的舞蹈学习质量和效率。最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制作视频、图片等上传到网络,促进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和互动。由此可见,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发展可以有效促进互联网学习模式的形成,从而实现舞蹈教学的课外教学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利用数字化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传统的舞蹈教学主要就是教师讲授课本知识,学生记笔记,教学形式单一枯燥,课堂氛围低沉压抑,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不会很理想,课后的记忆和应用效果则会更差。数字化时代下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舞蹈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方式,比如利用情景导入法,教师将舞蹈动作做成PPT或者视频合集等,通过生动的舞蹈画面和视频资料的代入感,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而且结合音乐、文字、视频等生动内容的教学信息化教学课件可以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舞蹈学习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情景导入法所需的课件时间不宜过长,数字化在舞蹈教学中仅仅起到辅助的作用,不可以占用课堂过多的时间,否则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课件的制作要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及难点,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制作教师需具备一定的数字化技术和知识,保证课件的质量。[1]不仅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丰富课堂,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自己的课后练习、学习领悟等制作成PPT或视频质量上传网络或者直接在课堂上向老师和同学展示,不仅可以很好的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交流,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作能力。

(三)建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数字化技术促进了一种新的舞蹈教学模式的形成——翻转课堂。翻转课堂中,学生处于舞蹈课堂的主导地位,通过观看学习教师提前制作好的教学课件,学生在课堂是向老师提出自己学习中的疑问和盲点,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课堂质量。翻转课堂的设计是以教师对班级学生的细致观察和准确评估为前提的,教师需要随时掌握学生的知识吸收和学习情况,根据舞蹈教学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精心设计翻转课堂,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交流和学习氛围,从而提高舞蹈教学的质量。

四、结语

篇9

一、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信息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基于人为因素知识体系的支离破碎。初中语文的课程功能在以人为本为原则后,可从知识本位向人本位方向转型,此过程是个漫长而长期的过程,仅仅依靠新教改的推动显然是不能瞬时完成的。现阶段的初中语文课堂,大都从课本知识和大纲层面入手,关注初中语文语言技能以及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培养,但是此种教学方式会人为的割裂初中语文教学的系统性。初中语文教学以知识点的训练、分析、讲解为前提时,在以成绩作为评价方式的当前教学环境中,更容易导致初中语文教学知识体系更为支离破碎。如果教师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活动,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学生最终获得的知识内容和体验均为碎片化的,故而很难整体提升语文素养。

2、基于教学方式单一的核心素养难以成型。语文学科本身包含工具性及人文性,从整合视角来考察语文课程时,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脱离了语文文本核心价值,过度重视传授忽视人文精神,重视应用手法而忽视人文及学生真实语言体验的需求,在此两种情况的影响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无法及时形成,即便是在信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惯性引入辅助下,由于教学方式以练习、问答、分析、传授等为主,导致学生语文学习与社会语文生活割裂,继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方式僵化,学习负担加剧。

二、初中语文学科信息化教学深度融合方式

1、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据构建学习者中心环境。初中语文教学为丰富教材内容,可通过构建符合课程需求的数字环境,来为学生提供教师所期望的数字资料。考虑到初中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在数字环境构建时,一方面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无线网络能全部覆盖,每个学生均可使用移动学习终端,随时随地搜集并获取资源,应用、思考、反馈、共享的智能学习空间,另一方面可借助互联网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为学生丰富课堂所需的影像、图像、文字等资料,来辅助课堂教学。在传统教学手段下,信息技术环境的设计大都为支持教师而设立的,教学内容基本围绕课程大纲来运作。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和推广,初中语文学科信息化教学深度融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来完成。如借助“互联网+学科”的战略思维,完成初中语文学科与微课、微信公众平台的融合、设计、应用。这是学生与教师在互动沟通的过程中,以技术打通语文学习巨大信息源通道的辅助条件。

篇10

【论文摘要】数字媒体技术已成为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因素。本文分析了数字媒体技术在高校网络教学资源中应用研究的重要意义,总结了研究现状,阐述了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需要解决的关健问题,提出了研究技术思路。

随着网络教学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与工具越来越受到重视,网络教学资源的质量要求日渐提高。网络教学资源质量已成为影响高校网络教学发展和保障网络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资源的高质量开发已成为了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只有全面提升网络教学资源质量,才能有效地发挥高校网络教学的整体优势,保证网络教学水平,推进网络教学发展。

本文在分析数字媒体技术在高校网络教学资源中应用研究的重要意义及其研究现状基础上,阐述了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了研究技术思路。

1研究的重要愈义

1. 1深入开展数字媒体技术在高校网络教学资源中的应用研究是提升网络教学资源质量的保证数字媒体技术在网络教学资源开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通过简单应用多媒体技术所开发的网络教学资源已无法适应高校网络教学发展要求,成为高校网络教学深人开展的一道障碍。只有系统地开展数字媒体技术在网络教学资源中的应用研究,探索当前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开发质量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才能高质量地实现资源内容的数字媒体化,和科学、规范地建立具有网络性、交互性、共享性、知识表示多样化、知识结构非线性、与人文艺术的有机融合等特点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教学资源的教学优势。

1. 2数字媒体技术在高校网络教学资源中的应用研究将有助于网络教学研究角度的及时转变数字媒体技术是网络教学的支撑技术,网络教学对数字媒体技术有着较强的依赖关系。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这种依赖关系变得更为明显。这就需要及时转变研究角度,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员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研究网络教学资源中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提高资源的数字媒体技术含量,提升资源的网络环境适应性及其与人文艺术融合性;同时,也有助于拓宽研究思路,全面系统地开展网络教学资源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2概念界定

2. 1数字媒体数字媒体是指数字化(即二进制数形式)的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信息媒体;它是以现代网络为主要传播载体,具有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特征。和多媒体比较而言,数字媒体强调了信息媒体的网络传播特性及其数字化特征。

2. 2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是指数字媒体的获取、创建、存储、检索、管理、转换、编码、播放、交互等各个环节的信息技术,包括数字媒体表示、存储、创建、应用、管理等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是对多媒体技术概念的发展,不仅包含了多媒体技术的所有特性,还扩充了网络性、趣味性、技术与人文艺术的融合等特性,很好地适应了网络教学的特色。

3现有的研究现状分析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校网络教学的逐步拓展,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网络教学资源研究得以开展,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多数研究者没有认清数字媒体技术与多媒体技术之间的差异,忽略了数字媒体技术具体特性在网络教学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意义。现有的研究存在着如下几方面问题:1)在研究思路方面。多数研究没有充分考虑到网络教学资源的自身特点和资源使用的网络客观环境,仅仅将面向传统教学的媒体素材资源“照搬”到网络教学中,使得资源的网络适应能力低、实际应用效果差。2)在研究对象方面。多数研究仅仅面向某一种媒体素材作为研究对象,缺少整体性,研究成果没能充分体现出数字媒体技术在网络教学资源中的整体优势。3)在研究人员组成方面。现有的研究缺少高校教学专家、技术专业人员、教务人员的三方参与,使得资源开发的整体质量没有得到全面保证。4)在研究数据源方面。鉴于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包括网络教学资源,因此,相关研究的最佳对象应是高级别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但是,现有研究很少以该类资源为数据源,使得研究的原始资源量不足、系统性不强、经典性差,影响了资源开发的整体质量。5)在研究角度方面。现有研究忽视了网络教学对数字媒体技术的强依赖关系,仅仅从教者角度开展研究。没能及时转变研究角度,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员角度出发,开展数字媒体技术在网络教学资源中应用的深人研究,提高资源的数字媒体技术含量。

由于现有研究存在上述缺陷,导致研究成果的系统性低、实用性差、资源质量不高、数字媒体技术含量低,没能充分体现数字媒体技术在网络教学资源中的整体优势。

4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和关键问题

4. 1研究主要目标在多方专家的合作参与下,充分结合高校网络教学的特点及其对网络教学资源的具体要求,利用数字媒体技术的优势.提高网络教学资源的网络环境适应性、实用性、数字媒体技术含量,提升网络教学资源的质量,探索适合网络教学特点的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开发方法与途径,探寻当前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开发质量间题的有效解决办法。

4. 2研究主要内容以高校精品课程网络教学素材为原始资源,全面系统地研究数字媒体表示、优化、存储、应用、管理等数字媒体技术在网络教学资源中的应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4. 2. 1基于原始媒体素材的数字媒体表示、优化、创建等技术的应用研究结合选定的经典课程原始媒体素材的具体情况,开展如下研究:1)原始媒体素材的数字媒体表示、创建;2)基于图像与主题关联性,数字图像素材的优化与输出;3)针对表达连续信息的图像,图像资源的数字动画设计与压缩处理;4)网络环境下,数字视频资源的流化处理与编/解码处理;5)数字音频的编辑及其与数字视频资源的同步优化设计。

4.2.2基于流媒体技术的网络教学课件制作研究具体包括:扮网络课件数字媒体素材的流化处理;2)网络课件的架构分析;3)流化素材的集成设计。

4. 2. 3基于积件的网络教学多媒体素材资源管理模式的研究具体包括:1)多媒体素材资源检索和分类规则的设计;2)微教学单元课件模块的设计;3)基于积件的网络教学多媒体素材资源库设计。

4. 3拟解决的关健问题1)依据数字媒体素材类型与格式的主要特点、形成的文件质量及其适用情况,进行网络教学资源中数字媒体素材类型与格式的定位。2)结合课程要求,进行图像中无关部分的分析和主要部分的颜色深度、注释等确定。3)面向网络环境,动画的脚本处理、帧数确定、色彩调和以及合成效果分析。4)结合网络环境要求,网络课件的素材流化要求、兼容性以及导航、查询功能分析。5)面向学生探究认知的学习环境设计。6)网络教学数字媒体资源存储的数据标准确定。7)数字音频/视频资源的内容条目确定及其语义层次分析。8)结合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单元划分,微教学单元的构建。

4. 4研究技术思路将数字媒体技术优势与高校网络教学资源的具体要求相结合,以“如何提高网络教学资源的网络环境适应性、实用性、数字媒体技术含量”为研究重点,系统地、科学地、规范地开展在高校网络教学资源中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研究。研究技术路线图参见图1所示。

5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