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的准则范文
时间:2023-09-07 17:59: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核算的准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核算 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的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并且在当前社会各领域中涌现出了大批先进的技术和理论,随着这些技术和理论在当前社会中的应用,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随着社会生产里的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也随之加快,在当前社会的各个领域中经济市场空前活跃,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得各行业和领域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然而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不仅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使企业面临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激烈的市场竞争不仅给现代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使现代企业面临了严峻考验。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会计也必须与时俱进,进行相应的改进创新才能够确保企业快速稳步的发展。由于传统的会计准则已经不能够满足时展的需要,因此新会计准则在这一时代背景的要求下应运而生。随着新会计准则的诞生使我国会计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从而为我国经济建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新会计准则却也给会计核算工作造成了巨大影响,因此,在当前的会计工作中,为了提高会计工作水平,还必须要加大对新会计准则的分析研究力度。本文从长期股权投资变动对企业的影响出发,对新会计准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然后对新会计准则对会计核算的影响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够对我国今后的会计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长期股权投资变动对企业的影响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从而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随着新会计准则的诞生,使得当前的会计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同时也为企业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新会计准则却给会计核算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其中长期股权投资变动对企业的影响尤为巨大。
二、所得税的影响
在计税基础上,旧准则强调收入和费用与纳税收益和纳税扣除之间的差异,主要是从发生额的角度进行分析而新准则强调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日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所存在的暂时性差异,从余额角度进行分析。在所得税确认上,旧准则要求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而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在减值确认计量上,旧准则没有递延税款借项计提减值准备的规定,而新准则规定了在一定的情况下,可计提减值准备,并在日后符合规定时可以转回。
《企业会计准则18号――所得税》是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的一个标志性变化,该准则废止了应付税款法等我国现行会计实务所采用的方法,要求改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趋同,对我国所得税会计的理论与实务将产生重大影响。我国新制定的所得税会计准则使用了资产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等概念。
三、资产减值准备计提
新准则提出了“资产组”的概念,扩大了资产减值准则的使用范围,在资产减值迹象判断上,要求更加明确,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原则也更具有操作性。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并对公允价值的计量、使用做出了限制性规定,强调一旦使用公允价值就停止历史成本价值计量的财务处理。同时由于使用公允价值所产生的资产减值准备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也是新旧准则中减值准备部分差异所在。
四、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差异
“购买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的固定资产的计量,而新固定资产准则指出: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篇2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合并商誉; 会计核算; 减值测试
商誉历来是会计理论和实务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人们争论的主题。新会计准则出台以来,商誉作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源,由于性质的特殊性,其确认、计量方法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可辨认有形资产,使得上市公司在实际运用中存在更多争议和问题。
一、新准则下商誉的全新内涵
新准则体系中没有专门的具体准则规范商誉的会计核算。涉及商誉确认和计量的主要有《无形资产》、《资产减值》、《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等五项具体准则,随后颁布的应用指南和解释又进一步明确和充实了商誉核算的相关内容。综合上述五个相关准则中关于商誉核算的规定,有五个方面体现了商誉的全新内涵:
(一)商誉从无形资产中脱离出来
根据企业合并准则和无形资产准则,“商誉是指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取得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其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辨认性,不属于无形资产准则所规范的无形资产。因此新准则中涉及的商誉核算全部为合并商誉。
(二)只有“正商誉”才得以确认
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该合并方式以账面价值作为计量基础不会产生商誉。因此只有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才会确认“正商誉”。
(三)计量属性以公允价值为基础
企业合并中产生的商誉是指“合并成本大于取得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的份额”,即商誉计量要以被合并企业可辨认资产、负债的重估公允价值为基础。
(四)后续计量方法改变
资产减值准则规定:“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对商誉测试的减值部分,应计入当期损益,并且一旦确认,不允许冲回。
(五)商誉单独列示于资产负债表
新准则规定,会计期末,商誉在资产负债表“资产”栏中单独设立“商誉”项目予以反映。
二、合并商誉确认的会计处理
按照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涉及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首先应区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成本与取得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或计入损益”。在企业合并应用指南中,企业合并被划分为三种形式,即控股合并、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其中控股合并的会计处理最为复杂。
(一)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成本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应分别根据准则确定合并成本以及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大小。其中合并成本应包括以下三项内容:1.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2.为进行企业合并而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3.合并合同或协议中所约定的未来事项对合并成本的可能影响金额,但该金额计入合并成本的前提是:在购买日能够合理估计该未来事项很可能发生并且对合并成本的影响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二)非同一控制下合并商誉的账务处理
1.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该合并方式下,购买方一般应于购买日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应以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体现为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商誉;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合并当期损益,因购买日不需要编制合并利润表,该差额体现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上,应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2.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或新设合并。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将合并中取得的符合确认条件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按其公允价值确认为本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作为合并对价的有关非货币性资产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作为资产处置损益计入合并当期的利润表;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与所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视情况分别确认为商誉或是计入企业合并当期的损益。
有两点值得说明,一是企业合并中取得的有关资产、负债由于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不同产生所得税的暂时性差异,要调整商誉的价值;二是商誉确认后,由于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所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三、合并商誉的减值核算
按照新准则要求,“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商誉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商誉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在以后的会计期间转回。
对合并商誉应用减值测试,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单独情形下确定商誉所在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由于商誉不能独立于其他资产产生现金流量,其减值测试必须结合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为此,新准则要求企业应当自合并日起将合并产生的商誉按合理的方法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难以分摊至相关资产组的,应当将其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组合。所谓资产组和资产组组合,是资产减值准则的两个重要概念,前者实质上是企业中能够独立产生现金流入的一系列资产的最小组合,后者则是由若干个资产组组成的最小资产组组合。而所谓与商誉减值测试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就应当是能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受益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
在实际的减值测试过程中,当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迹象时,对于商誉减值的确定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并与相关账面价值相比较,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第二步,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比较这些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包括所分摊的商誉的账面价值部分)与其可收回金额,如后者低于前者,应当确认商誉的减值损失。在做账务处理时,商誉减值损失的金额首先应抵减分摊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中的商誉账面价值;不足抵减时,再根据资产组或组合中除商誉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比重,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
四、对合并商誉处理的思考
(一)商誉减值测试在实务中较难操作
商誉作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源,由于性质的特殊性,其确认、计量的内容都有别于其他资产,在实际运用中会存在一些问题,如会计人员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不高,职业判断能力不强;我国的信息和价格市场还不够完善透明,资产减值程度难以处理和确定;新准则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并界定为企业可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而不同的资产组和资产组组合,对减值的确认也就不同。为解决以上问题,应大力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发展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并加强监督,减少企业利用确认减值损失的不轨行为。
(二)新准则对于负商誉的处理不符合稳健原则
与商誉相对,负商誉是购买企业投资成本低于被购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形成负商誉的原因与形成商誉的原因正好相反。在实务中,负商誉的出现往往是因为被购并企业存在一些账面上未能体现出来的不利因素,如企业已出现经营不善的端倪,已存在许多不良的社会影响或经营活动,导致以后各项利润下降,现金流入减少,从而使企业的盈利水平低于一般水平。显然,这些不利因素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于企业中,企业合并过程中所形成的负商誉实际上是购买方为弥补其应对这些不利因素所花费的未来支出而从被购买方接受的价格折让。因此,将负商誉计入当期损益,显然不符合稳健原则。
(三)给予企业实施盈余管理的机会
由于商誉的会计处理对合并企业的净利润影响巨大,对商誉采用减值测试法处理需要大量主观判断,这样企业就不可避免地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这也给我国注册会计师判断企业的商誉减值额带来不少的难度。针对企业利用商誉减值测试进行的盈余管理活动,需要我国注册会计师提高专业水平,本着负责的态度对公允价值的取值、商誉归属单元的划分向企业取得充分的证据,并合理评估其对利润影响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邓小洋.商誉会计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2]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篇3
[关键词]新准则 会计 核算 税务 筹划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正式建立,新的会计准则由于诸多的会计政策、计量模式、收益确认方法、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以及新业务的开发,其实施必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等产生重大影响,下面就新会计准则对会计核算与税务筹划的影响,展开讨论。
一、新会计准则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1.应付工资核算问题
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的规定,首次对职工的薪酬做出了明确规定,职工薪酬不仅包括单纯的工资及资奖金、津贴等传统意义的职工报酬,还包括了福利费,社会保险费等。因此,为了适应新的会计准则的规定及核算方便的需要,旧的《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应付工资”科目要更改为“应付职工薪酬”,这样便于核算新的会计准则中所涉及的职工薪酬,取消“应付职工福利费”、“其他应付款一工会经费”等科目,将会计准则中所规定的职工薪酬中所包括的内容全部纳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中核算,并在该科目下设二、三级科目,按类别分开核算。在分摊时按规定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计入不同的成本对象。
1.2 会计事项处理方法的变化,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会计数据均产生巨大影响
如:存货管理办法中“后进先出”法的取消,将对产品生产周期长的企业生产成本产生很大的影响;所得税会计只允许按原先的债务法进行核算,也将给原先一直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的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长期投资核算中,对属于控制范围的企业平时采用成本法核算,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则要求采用权益法,这将大大增加长期投资核算的基础性工作等。
1.3 合并日合并业务会计处理的改进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进行吸收合并,合并方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资产和负债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进行吸收合并,购买方的合并成本为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和各项直接相关费用、未来或有事项
1.4 长期投资的核算
旧准则对投资中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进行确认,并分期进行摊销,以调整投资收益,如果是负的股权投资差额就应确认为资本公积。新准则规定,如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份额的,确认为商誉,该商誉不进行摊销;如果是小于的,则直接冲减留存收益。新准则与原准则相比,主要存在以下差异:
二、新会计准则的税务影响
1. 债务重组改革对纳税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规定,债权人应当对受让的非现金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入账。原有的会计制度规定,债权人接受的非现金资产,一般应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
国家税务总局《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6号)规定,债权人(企业)取得的非现金资产,应当按照该有关资产的公允价值(包括与转让资产有关的税费)确定其计税成本,据以计算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用或者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等。因此新会计准则消除了债权方收到抵债的存货会计入账金额与计税成本的差异,降低了纳税调整成本。
2. 资产减值准备改革对纳税的影响
存货、资产减值、建造合同、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准则对资产减值问题有系统规定。但根据税法,资产减值中除坏账准备外,计提时都需作纳税调整,计提后不得转回的减值准备,只有等到资产处里时才能作相应调整。这样会对企业产生长期性的资金影响。这是对企业纳税影响中比较突出的一项。
3. 存货计价方法改革对纳税的影响
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原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以选用的存货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税法对后进先出法的使用增加了限制条件,即如果纳税人正在使用的存货实物流程与后进先出法一致,也可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发出存货或领用存货的成本,其他情况不得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发出存货或领用存货的成本。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中,取消了原先采用的后进先出法。理论上讲,企业从后进先出法转向其他方法,如先进先出法时,会造成企业毛利波动。如果是在通货膨胀的市场环境下,使用后进先出法还可以调低利润以降低税收。取消后进先出法,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纳税调整,降低征纳成本。
4. 长期股权投资改革对纳税的影响
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权益法核算时投资收益的确认在涉及补税和被投资企业亏损弥补的处理方面与税法的要求不同;二是成本法核算时投资收益的金额确定与税法要求不同;三是股权投资差额的处理与税法规定不尽一致。
财政部这次的一系列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说明中国政府正积极适应入市后市场进一步开放、经济全球化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另一方面在对会计核算工作与税务筹划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也是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我国财会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要抓住机遇,在改变日常会计及税务筹划工作方法的同时,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与相关机构沟通协调好关系获得相关指导和认同,从而避免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王辉:浅议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存货核算的影响[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03).
篇4
关键词 小企业 小企业会计准则 劳务收入 会计核算
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不可小觑。《小企业会计准则》第五十八条指出,小企业的收入包括两方面,一是销售商品得来的;二是提供劳务收入。其中,劳务收入是小企业在技术科研、建筑安装、教育培训、卫生保健以及修理修配、娱乐旅游等活动中取得的收入。在劳务收入的核算上,该准则对其要求进行了简化,有利于财税政策的完善,从而促进小企业的发展。
一、开始结束工作于同一个会计在职期间的劳务核算
《小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表明,如果劳务活动发生在同一个会计在职期间,在交易结束收取款项时应对主营业务及其他的业务收入进行确认,此项业务收入多指接受劳务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协议价款。一般而言,劳务成本是指企业在劳务活动中的所有消耗,最终会将此项支出转到主营业务成本中去。在实际计算劳务收入时比较复杂,因为劳务活动的持续时间不确定,此时小企业就有必要在设备安装期间计算劳务成本,当安装工作完成后,再将其转到已销成本,归属主营业务成本。
某小企业以电力设备修理为主营任务,该企业于2013年6月16日接到一项任务,修理电力设施。合同总价为12000元,修理工作完成后,款项当月一次入账。在修理设备时,该企业从银行借款5000元作为修理费用,需付工资1500元,其增值税率为5%,其他税费此处忽略不计。则该企业最终的会计核算记录如下:
①收款:
增值税为12000÷(1+5%)×5% ≈ 571元
借:银行存款 12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1657
应缴税费 571
②劳务支出:
借:劳务成本 6500
贷:银行存款 5000
需付工资: 1500
③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6500
贷:劳务成本 6500
④缴纳增值税:
借:应缴增值税 571
贷:银行存款 571
需注意的是,小企业能够提供各种劳务服务活动,但由于种类的不同、性质的差异,税种也各有不同。如修理、加工等活动需要缴纳增值税,而金融保险、技术科研、教育培训、文体以及交通运输等则需缴纳营业税。税种的五花八门直接决定了会计处理的差异。
二、开始结束工作于不同会计在职期间的劳务核算
在计算劳务收入时,还有一种情况,即劳务活动开始于A会计期间,由于某种原因换做了B会计,劳务活动在此期间才完成。按准则规定,此时主营业务及其他业务的收入应依据工作量以及工作的完成进度来确定。按照劳务的总金额乘以劳务活动的完成进度,再扣除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的劳务收入所得到的金额,最终确定主营业务收入。同时,以估测的劳务成本乘以劳务活动的完成进度,再扣除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的劳务收入所得到的金额,结转主营业务或其他业务成本。
某小型公司主要做软件开发及服务工作,2012年10月接了一份总额为500000元的订单,预收劳务款150000元。对开发中消耗的劳务成本进行估计,约为100000元,而去年10月之前已经支出的劳务成本达75000元。则:
实际的劳务成本在估计成本中占得比例为75000÷100000=75%
应确认的收入为500000×75%=375000元
①预收的劳务款项:
借:银行存款 150000
贷:预收账款 150000
②劳务支出:
借:劳务成本 75000
贷:需付工资 75000
③年底的收入成本
借:预收账款 37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75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750000
贷:劳务成本 75000
三、销售收入和劳务收入的核算
在小企业公司与其他公司发生交易活动时,合同中可能会出现产品销售和劳务同时出现的情况,可对两者进行区分,然后单独计算,即将属于商品的一部分按照商品的销售进行计算,属于劳务活动的部分按照劳务进行计算。如此一来,能够区分所缴纳的税种,如劳务的营业税和商品的增值税。而且,税种的差异直接导致账务处理的不同,若将二者混合核算,很容易给不法分子提供偷税或漏税的机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因此,通常会对两者分别进行计算,相应的税费同样如此。
某小型电视公司在上月销售了八台液晶电视,单价为5200元,收取安装费350元,每台收账款5550元。如安装收入需要缴纳5%的营业税。则:
①收款时:
借:库存现金 5550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 4445
应缴增值税 755
其他业务收入 350
②结转营业税:
借:营业税金及其他费用 17.5
贷:应缴营业税 17.5
有些情况比较特殊,如劳务和商品销售不能明确区分,或者区分后不能分别进行核算,遇到这种情况应按商品销售处理,在核算时按照增值税计算。
如某小企业在上月销售液晶电视八台,单价为5200元,收取安装费350元,每台收账款5550元,而且该企业为一般纳税人。则:
应缴税费为5550÷(1+17%)×17%≈806元
主营业收入为5550-806=4743元
借:库存现金 5550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 4743元
应缴税费(增值税) 806元
四、结束语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行对小企业的劳务收入核算及税收等方面做了一定的调整,更加的符合小企业的实际状况,从而能够很好地促进小企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宋翠霞.谈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劳务收入的会计核算.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26(3):162-164.
[2]王.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研究.会计之友.2012,21(5):128-130.
篇5
【关键词】核算 质量 确认 计量 记录 新会计准则会计核算是会计的基本原则,会计的核算要求:1、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以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2、企业提供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预测。3、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以反映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会计核算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贯穿于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全过程,为保证会计信息决策的有用性,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选择适宜的会计核算方法至关重要。首先,会计对经济活动的反映,是通过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来实现的。会计信息的真实程度与会计的确认和计量方法直接相关,会计所选择和运用的确认和计量方法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如收入、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是以实现原则、配比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为基础的,这样会使会计反映的当期利润与当期实际现金净流量可能不一致,会计利润缺乏实际货币保证。其次,对相同的会计事项,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虽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但由于客观环境的要求和当事人对其合理性的判断,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对会计事项能否"如实反映"受到质疑,也模糊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处理过程中也包含了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参数(如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预计残值、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可收回金额的确定)需要估计和预计,这种预计带有很大的主观性,预计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一、会计确认的核算方法与会计信息质量
企业财务会计的确认,主要是解决某项交易或事项"是什么,是否应当在财务会计上反映"的问题,判断某项交易或事项及哪些数据能够进入会计信息系统。其选择、确认的标准有:①符合某一会计要素的定义。确认时首先要明确某一项目如何形成会计要素和怎样形成会计要素,如形成的是资产还是费用,是收入、负债还是所有者权益等。②具有可计量性。可计量性是进行会计要素计量的前提条件,是指某一项目可以用货币表示其量的大小,只有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业务产生的数据才能进入会计信息系统,它是会计信息得以量化的基础。③具有相关性。这一标准要求确认与使用者决策相关的项目,排除不相关项目,压缩信息的多余度,增进会计信息对决策的有用性。④具有可靠性。这一标准要求在入账前以客观的态度审核业务内容及其数据是否真实,辨别有关数据是否可验证,以防止扭曲会计信息。确认是会计核算的首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涉及如下问题:一是时间的确认,指企业发生交易或事项,在什么时候记录并登记入账。现代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及收入与成本配比原则作为确认依据的,如果确认依据选择不当,将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二是“身份”的认定,即确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记入哪种会计要素。如果“身份”的认定不正确,就会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会计计量的核算方法与会计信息质量
企业财务会计计量,主要是解决某项交易或事项在会计上"反映多少"的问题,体现会计信息定量化特点。计量问题是财务会计的核心问题,企业财务会计计量结果构成了确认、记录和报告的内容,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企业财务会计计量包括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两个方面的内容。计量单位是指计量尺度和量度的单位,可供选择的计量单位有两种:①名义货币单位;②固定货币单位。选择名义货币单位,可以简化会计核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但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名义货币发生贬值,会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采用固定货币单位,能够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一致性,但会计信息的反映需要依赖会计人员的素质。会计人员在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或主观判断失误,会造成会计信息未能如实或准确反映经济活动和会计事项的内容。计量属性是指计量成本,包括历史成本、重量成本、公共价值、可变化净值等。①历史成本是取得资源的原始交易价格,具有可靠性,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但物价变动时,其可比性、相关性下降,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会出现低估现象,收入与费用的配比缺乏统一性,难以揭示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②重置成本能反映真实财务状况,但确定重置成本困难,无法与原持有资本完全吻合。③可实现净值能反映预期变现能力,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但它不适用所有资产。④公共价值能评价企业的财务应变能力。新会计准则为了使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更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并对决策更加有用,全面引入了公共价值计量属性,规定在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中以公共价值计量并允许债务人确认重组收益,非货币易中以公共价值确认换入资产并确认置换收益等。但确定公共价值的主观随意性大,增大了经营成果的不稳定性,"公共价值"极有可能成为调节利润的工具。
三、会计记录的核算方法与会计信息质量
在会计记录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核算方法有账户设置、编制会计分录、复式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等,通过这些核算方法,形成会计信息,达到全面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管理的目的。会计记录的核算方法,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可靠性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新会计准则在会计记录方面规定:①企业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商誉、生产性生物资产、矿区权益、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营公司的投资等只要符合规定,都可以计提减值准备。新准则还明确了若干项资产减值迹象以及计量依据,即资产减值的价值是可收回金额的协议销售价格减去处置成本后的净额或者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者中的较高者,由于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从而使资产减值准备的确定更多地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确认,存在着较多的主观因素。而会计人员主观判断和评估准确程度的高低必然影响到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新准则规定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不予转回,虽然堵塞了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途径,但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原计提的减值存在转回的实际,新准则规定不予处理,使资产的账面价值不能真实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②债务重组要以债务人发生财务危机为前提,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不再计入资本公积。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债务重组利得作为非经常性损益计入当期损益,给上市公司带来利润,因此,那些负债金额较高又有可能获得债务豁免的公司,其每股收益在新准则实施后,将出现大幅上涨。这些由于会计政策变化形成的收益,可能导致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会计信息的质量受到质疑。③企业无形资产的摊销不再仅限于直线法,并且摊销年限也不再固定,给予企业更多的选择机会。因此,企业可能会通过减少摊销年限和加速摊销来提高公司的业绩,或者以相反的手法来降低业绩,达到赢余管理的目的。
综上,会计核算决定了会计信息质量,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加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相关性,企业应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它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善。同时,要求企业的管理层和财务经理改变会计核算思路,转变监督理念,提高监督的有效性,从根本上遏止企业利用会计核算方法操纵会计利润的现象。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2006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经济科学出版社。
[2]《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中
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人民出
版社。
篇6
摘 要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是应对国际趋同化挑战以及国际接轨的需要,为上市公司带来诸多影响,现实中诸多企业实施预算管理体系,收入与费用仍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要求严格的权责发生制,笔者针对新会计准则下如何实施预算管理及会计处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析。
关键词 预算管理 会计 新会计准则
一、新会计准则的特点及变化
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其特点如下:
(1)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基础下的科目新变化。新准则不再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一般原则,而是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新准则取消了“待摊费用”科目,保留了“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这表明在一个会计年度内,以前通过“待摊费用”科目核算的那些常规性基本费用不再需要在一个会计年度内的各个月份之间进行分摊,而是在发生或支付的当月一次性确认为费用。
(2)会计要素计量方法及会计事项处理方法的变化。由于不再将历史成本原则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同时又全面引用了公允价值,这将对企业长短期投资、固定资产、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非货币易、计提转销资产减值准备等方面的会计核算产生重大的变化。如投资性房产,在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时,将和原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产生巨大的差异,会影响到企业资产总额、当期的费用和损益。会计事项处理方法的变化,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会计数据均产生巨大影响。
二、实行预算管理时会计处理的常见问题
1.权责发生制分摊与预提规范性问题
会计核算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对成本及费用按受益期进行分摊预提。可是新会计准则已经取消了“待摊费用”以及“预提费用”科目,因此必须解决好新会计准则下的权责发生制问题,与预算进行匹配。比如公司签订的按销售分成的品牌加工费计提问题,如果不能确切知道发生的金额,是不满足费用确认条件的。但是预算却可以估量出相应的指标。如果核算不计费用,将不能与预算指标形成对应的数据。
2.核算与预算可比性问题
预算编制过程中,出现各部门提供的预算口径可能与财务核算的口径不一致的问题。比如市场销售部门在预算销售收入时,可能没有考虑到增值税问题,不同的商品增值税率不一样,会导致预算与核算口径不一致。在采购部门预测运输费时,也同样会有运输业发票认证抵扣的问题等。
3.成本费用报销的及时性问题
经济业务及事项发生之后,必须及时确认与计量,进行账务处理,这样才能保证与当期的预算进行比较。可是实际工作中,经办人对报销时效性往往不太重视,对会计核算的要求不甚了解。要达到及时性的目的,必须及时完成经济业务,获得正规合法的原始凭证,并且及时完成内部流程审批,转递到财务核算部门,再通过核算形成核算会计信息。这里任何一个环节如果不能及时完成,都使会计期间核算的结果与预算不一致,导致核算与预算不具备可比性。
三、新会计准则下,如果为实施预算管理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
1.根据预算考核期间,按照权责发生制,分配和摊销收入和费用
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待摊”与“预提”科目,同时设置了“长期待摊费用”,强调年度核算时的权责发生制,而弱化一年内的摊销与预提,减少财务工作量。但如果公司预算管理有季度预算和月度预算,而且要求对每个月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那么费用的预提与分摊也必须按月进行分配。如公司的设备租赁费用、水电费大多是按季度进行清算,金额相对比较大。公司在对此类费用预算时往往是按月进行预算,如果会计核算时根据合同收到票据时一次计入费用,显然无法与预算数据进行比较,这时摊销是有必要的,如果没有跨越会计核算期间的,可以简化处理,在发生费用的时候一次计入成本或者费用。
预提费用也同样是权责发生制的典型科目。但是预提费用是没有收到发票,按权责发生制必须计入到当期的费用,预提费用的金额必须可以确定,因此企业发生大的预提费用时,应该有相应的合同或者协议。如果结算时,预提的费用与实际相差金额比较大,必须用红字将前期的凭证用红字冲销,再用蓝字做更正。例如公司销售商品且送货上门,与运输公司签订运输合同根据实际运单每个季度结算一次。公司必须每个月根据实际运单进行预提运费,计入运输费用和预提运费,与运输公司结算时收到运输发票,如果实际金额与预提总额不一致,须根据实际金额对前期的计提用红字冲销,再用蓝字做更正。对预算与预算进行核对的会计信息作追溯调整。
2.会计核算工作必须流程规范附件真实可靠
公司必须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规范签呈审批制度,对预算外的费用根据审批流程进行签阅,使超预算的成本或者费用得到事前控制。核算必须根据发生业务和原始凭证,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如果公司内部控制不甚严格,报销不能获得正规的票据,而用其他单据代替代,就会使公司产生很大的风险,致使无法与预算财务信息进行核对。并且对按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一定要有原始依据。
3.建立与预算管理相一致的会计核算体系
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一级科目进行统一,但企业可根据需要设置明细科目,也可以根据预算管理的需要,设置部门核算、项目核算等辅助核算。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一般的财务软件都具备明细核算,辅助核算和项目核算的功能,同时还可以设置项目核算,对不同项目进行成本和费用的核算,满足预算管理对各个成本、费用按责任主体的考核。在建立预算体系时,财务人员应该积极与各部门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管理控制需要,根据他们的要求,修订出与相统一的核算系统,可以实际核算数据直接从软件中导出,与预算指标进行核对。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会计核算
随着公允价值在会计核算中的频繁应用,对其的内在价值、应用和影响开展了一系列的讨论。公允价值因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企业亏损,一度令人们产生了质疑,笔者通过分析、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尽快得到解决。公允价值是商品经济和多元化经济形势下的产物,只有认识到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才能明白其对企业的影响。从而完善企业公允经济,更好的应用到企业会计核算中。
一、新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
(一)新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产生背景
新会计准则的提出使我国在会计史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是会计变革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财务工作中一种新型的计量方法。新计量方法的应用优先作用到了上市公司,进而向非上市公司推行。便随着市场、技术,企业经营活动日趋复杂,企业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何公允的计量他们的价值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公允价值在会计信息高度相关的背景下,得到了快速地发展,所遍及的领域也十分巨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备受推广。
(二)公允价值含义
公允价值又称公允价格,是交易双方在公平交易背景下共同认知的价格。它是以企业的持续经营为依托,将强制交易和清算排除在外。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多样化,会计准则对公允经济的表述也呈现多样化的形式。但他们都基于一种假定,假定企业处于持续的经营状态。公允价值涵盖了许多的计量属性,它是其他属性成立的基础,即需要反映交易和实现的内含的公平、对等的价格。
二、公允价值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计量是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计量和披露等程序构建了财务会计,财务信息作为企业经济信息系统的核心,在这个经济信息系统中计量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计量是财务会计核算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前提。而计量作为公允价值主要的立体化形式。只有符合确定条件,企业在会计计量时,应按照规定的计量属性确定金额的多少。计量的范围包括企业账户中正式记录和在财务报表上传递的财务信息。披露的是财务报表以外的非财务信息。新会计准则把我国的会计核算规定了多种形式的计量属性,其产生的影响如下:
(一)金融工具核算财务的影响
用公允价值来计量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是会计核算方式上的一大创新,公允价值是与金融工具联系最为紧密的属性,是与金融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的延伸。用公允价值来计量金融资产是新准则下企业会计核算的一大亮点,随着金融工具四项具体准则的,其对金融企业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新准则的应用过程中,对企业财务的数据有了很大的影响,是企业在短期内利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新准则的施行,公允价值成为了衍生的金融工具唯一的计量方式,并且有传统的表外核算转移到了如今的表内核算,其中有关的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亏损益,一部分计入当期的损益,一部分计入多有者损益。由于公允价值变动所衍生的金融工具的不确定性,进而导致利润的增幅出现不平稳的现象。
(二)企业债务重组的影响
由于债务人处于财务困难的现象的发生,债务重组在观念上强调了债务人让步的思想。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在以非现金资产方式清偿的前提下被引入,使债务重组的收益计入当期的损益,但不计入所有者的权益,将直接影响到债务人当期的利润是否有所增加。
(三)对投资性房地产财务的核算的影响
新准则的规定,对投资性的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一般对其的计量模式是计提折旧和进行摊销。但新方式的作用,规定了不对其进行上述的处理模式,而是采用以资产负债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为标准,从而调整其账面的价值。或者所产生的账面差额计入当期损益。随着房地产的升值,长期费用会得到相应的减少,利润也会相应的得到提高。
(四)对非货币资产财务核算的影响
新准则中,以是否采用以公允价值计量换入资产,交易是否有商业性质为标准,要求按照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情况,进行非货币性质的资产财务核算。
(五)公允价值变动对所得税的影响
在执行新的会计准则后,以上市公司力存在的问题为例,上市公司中出现了一个新的会计科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所有的公允价值损益都反映在这个科目里,但这也突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上市公司要不要为词缴纳一定的税用。为了协调新准则实施中是否企业要缴纳一定的费用这一问题。新准则要求,企业对所持有至到期的投资、贷款等,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的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可计入当期应缴纳的所得额。对于未超过同期银行贷款的利率部分,可在计算当期应缴纳的所得额时扣除。
三、对新准则中公允价值对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体改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规范
新准则对信息的披露的要求更加严格,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要从信息质量和信息内容两方面来披露企业的信息行为。信息质量的标准包括全面、及时、可靠、可比;信息的内容的标准包括企业经营业绩、财务状况、风险管理策略及做法、风险管理化信息、会计政策及主体业务经营管理与公司管理。企业会计人员额职业判断力直接影响着正常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因此,只有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判断力的培养和对职业规范的遵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企业,应该定期的开展对员工个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定期的抽查,寻找出有问题的员工,进行合理的引导和疏解。适时的开展技能知识的培训课程,完善每一个在职员工的个人专业技能。长此以往,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合并财务报表附注的审计
合并财务报表辅助的审计结果。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应充分地进行了解、掌握编制合并报表的各个环节,对查证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的上报给公司领导,通过调查分析,从根本上寻找原因,解决问题。同时也应该注重与被审计合并报表直接编制人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三)加强企业财务人员对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的学习
作为国家在新时期所颁布的会计法规,企业财务人员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才能真正的理解到其中所要求的方面,更好的应对在核算工作中的问题。企业应对于员工学习新会计准则的行为予以支持和鼓励。开展奖励措施,适时的开展员工对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理解活动,举办这种活动,不但加深了企业员工地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的学习,也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结束语
随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同时的也标志着我国的经济市场日益繁荣,这就要求我们更好的理解新会计准则下公允经济的意义,通过对的企业会计人员的培养,对公允价值的学习,使其在企业财务核算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进而适应我国会计改革的发展速度。
(作者单位: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水峪煤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宁暄.试论公允价值对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影响[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03).
篇8
关键词:利润操纵 资产减值 企业会计准则
一、利润操纵的界定
利润操纵是企业通过操纵收入、费用和损益,使经营业绩达到某种设想水平的行为(Harris Collingwood,2003),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盈余管理,即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和变更财务报告时,意在误导或影响以公司财务报告为基础契约或利益相关人决策的行为;二是利润操纵,即借助会计技术上的处理,人为的虚增或虚减公司利润的行为。本文所指的利润操纵主要是指后者。
二、新会计准则下存在的利润操纵空间
众所周知会计计量本身就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但为了稳健,和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会计学者建议在一次计量的基础上又做二次计量,于是就有了减值准备,再加上权责发生制下的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这些交易事项并没有交易记录的支持,没有客观证据,需要人为估计。因为有了估计,有些企业就滥用这些误差,将滥用会计估计和会计估计不当混淆在一起,这就产生了利润操纵的空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产减值的确认问题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除了特别规定外,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这样确认方式多样性,企业既可以采用单项资产计提也可以采用资产组计提,不同的减值准备确认方法得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这就为企业利润操纵提供了可能。
资产的可回收金额是指按照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其一,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确定更多的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其二,折现率的确定也不具有明确性,它可以是市场利率、加权资本成本还可以借贷款利率。最后,现金流量的时间分布也具有不确定性。
总之,由于会计准则的规定会出现现金流量、折现率以及时间分布的不同组合,并且每一种组合的结果差异性很大,这就为企业选择机会主义会计政策提供了准则的可能性。
2、对判定资产减值的判定情形规定也不甚合理
例如:企业购置固定资产主要目的用于生产经营,而不是为了出售而后的差价了,因此,某些固定资产即使市价远低于账面价值,但由于其仍能为企业净利润做贡献,也可以认定为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根据以上分析,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应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固定资产不能为企业未来经营带来收益,二是固定资产的销售净价低于其账面价值。
3、关于资产转回的问题
为了防范一些企业大量转回资产减值准备以迅速改善财务状况的行为,新会计准则规定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但是,存货跌价准备、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价值减值、融资租赁中出租人为担保余值的减值和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是可以转回的。如果说这样规定是为了防止利润操纵,在企业资产占大量比重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同样有一些是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的。
4、商誉减值的确认问题
新会计准则对商誉减值测试而不再进行摊销,但要求将商誉的账面价值分摊到到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合时,是按照各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占相关资产组的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进行分摊。一是公允价值在我国比较难以获得,二是商誉要随其所属的资产组结合进行减值测试,这本身就导致了资产组认定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商誉减值测试的结果。由于这里包含了太多主观判断的因素,为企业进行利润操纵提供了相当大的空间。
三、完善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建议
利润操纵的形成和作用是依赖于一些客观条件的,对于我国证券市场来说,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审计监管的有效性不足、注册会计师法律意识不强、监管机构监管力度不够以及会计准则自身的缺陷等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为利润操纵行为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因此,杜绝利润操纵应该从以下诸多方面综合考虑。
1、明确具体的规定,提高准则的可操作性
会计准则应该对各种可能的时间做出详细的规定,特别是资产组的划分、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可回收金额、折现率的确定,建议应该给出具体的划分标准和确定方法,并且以具体的例子加以示范,真正提高准则的可操作性,减少会计处理的不确定性。
2、改变会计处理方式,防止利润操纵
由于利得和损失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计入当期损益的,是可供分配的最大数量;二是计入资本公积的,是企业保持经营能力的资本增值,不能分配。笔者认为,资产减值会计可以参照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权益工具的会计处理,将减值损失的转回计入资本公积并且规定不允许转增资本。这种处理方法既可以防止企业利用减值准备操纵利润,又在会计信息披露上体现了可靠性的原则。
3、改革上市公司的考核指标
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就公司是否满足上市条件,实行特别处理、退市风险警示、暂停上市、终止上市的决定。而无论是主板、中小企业版还是创业板都是以“最近两年连续亏损”为主要评价标准。这未免显得过于简单,也给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提供了强大的动机。笔者认为应该建立上市公司长效的考核机制,从各个方面综合考虑,比如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综合分析。
4、采用现金流作为新的价值评价工具
与资产负债表提供的会计信息相比,现金流能够比较公允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的财务状况。现金流是会计期间的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引起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或流出数量,它综合地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对利润操纵具有一定的规避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现金流的收益比主观创造的会计收益是货真价实的利润。其次,根据收付实现制编制的现金流量时期也较难操纵的指标。再者,现金流量不受折旧政策等会计政策的影响。最后,根据货币时间价值原理,现金流采用当期物价水平使得资金使用成本和收益更接近客观水平,能真实反映企业价值。
5、从内部控制和外部独立性角度防范利润操纵的行为
首先要强调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并且应该完善管理结构的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其次,对于应该加强外部审计的独立性,将利润操纵扼杀在最后一个环节,真正能够使会计报表做出真实公允的表达。
四、结论
我国目前的会计准则,以及相关业绩评价标准对企业利润操纵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应该在各个方面完善规定,以防止企业滥用会计选择权、钻会计准则的漏洞和采用形式重于实质的会计数字游戏。这样对会计报表的决策有用、诚实信用的市场形成和公众投资者的利益保障等方面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企业会计准则第8 号――资产减值》
[2]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应用指南
[3] 《利润操纵背景下的价值评价工具》姚宏 吉林大学出版社
篇9
[关键词] 新准则石油企业会计核算影响
一、新准则下石油企业会计核算的相关调整
1、设置了矿区权益这一新科目
就旧准则而言,其用于确认和计量石油企业勘探支出的科目为地质勘探支出和油气开发支出,前者主要对探矿权价款及使用费进行相关核算,后者则主要对采矿权价款及使用费进行核算。而在新准则中,这两个科目的核算内容被统一归并至矿区权益这一新科目之中,并且还下设探明与未探明矿区权益这两个明细科目以进行分别核算。由此可见,该科目的设立可以更好的反映石油企业所拥有的矿业权,而且其单独核算也更符合会计中的明晰性原则。
2、油气资源成本计量方法变更
就旧准则而言,为了保持石油企业各会计期间收益的稳定性,其对于油气资源的计量一般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并将所发生的全部勘探支出都可予以资本化处理,因此也被称为完全成本法。而在新准则中,该计量方式变更为与国际会计准则相一致的成果法,即只有对已发现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勘探支出才可予以资本化,其余勘探支出则均被作为当期费用。由此可见,新方法更加符合会计中的资产定义,也更有利于为投资者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3、补充了油气资产的摊销方法
就旧准则而言,其所采用的油气资产摊销或计提方法为使用年限法,而在新准则中又适当的增加了产量法,并同时对原方法也进行了相应的保留。对此,新准则规定石油企业在采用产量法时,其所确定的摊销或计提金额应以每个油气井区为基础,但也可以根据若干具有相同或类似地质构造特征或储层条件的相邻油气井区来确定。由此可见,产量法的使用扩大了石油企业在油气资产摊销或计提上的选择空间,保证了油气资产可以被准确合理的计量。
4、完善了油气资产的减值处理
较于旧准则,新准则对于油气资产的减值处理规定更为明确和详尽,其可通过新准则的第8号和第27号文件来予以充分体现:石油企业对于已探明油气井区的资产需按其实际价值计提减值准备,而对于未探明油气井区的资产则至少应于每年末进行一次减值测试,该减值测试可分别以单个井区或多个井区为基础来进行,并根据其取得成本的大小,按其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此项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文件更为符合。
5、增加了弃置支出准备的处理
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增加了对矿区废弃处置准备的会计处理规定,对于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石油企业需承担的矿区废弃处置义务,且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时,应将其确认为一项负债,并相应的增加井及相关设施的账面价值;反之,对于未能将废弃处置义务确认为负债的,则须在废弃发生时将相关的拆卸、搬移、场地清理等费用计入其当期损益。由此可见,该规定一方面是出于与国际接轨的需要,而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对环境保护的考虑。
二、新准则对石油企业会计核算的具体影响
1、有利于石油企业的整体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内三大石油巨头先后在境内外实现上市,其向国际市场拓展的步伐正在逐渐加快,因此统一国内外与油气开采相关的会计准则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规范业内石油企业的会计核算标准,可以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及惯例的趋同,避免了境外已上市石油企业在同一份年报中需以两种会计准则为基础出示两份业绩报告的情况,这在充分降低了其会计工作强度的同时,也增加了其所披露会计信息的质量水平,并使其更加具有相关性和可比性。
2、有利于石油企业的业绩评价
就新准则而言,其对石油企业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及核算方法进行了较大的变更,这会给后者的当期利润水平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不会改变其实际盈利水平。例如,在油气资产的计量环节,成果法的应用会使对油气资产所发生成本的摊销方式更为合理,其虽然暂时减少了石油企业的当期利润,但采用此种方式核算却更加符合会计中的相关性原则。此外,新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大量应用,也会对石油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产生正面影响。
3、扩大了中小石油企业的差距
当前,虽然我国已经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石油行业,但由于资产规模、从业时间、管理经验等的巨大差距,目前仍无法撼动传统石油三巨头的主导地位。而就最新颁布的会计准则而言,成果法的启用虽然扩大了石油企业费用确认的范围,但由于业内领军企业勘探成功率的提高,未探明经济可采储量形成的勘探支出很少,因此很难对其利润水平造成实质性的影响。而另一方面,由于中小石油企业勘探效率的低下,其高额的勘探费用会遏制其业绩的增长。
4、有利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如上所述,新准则通过对国际会计准则及国际惯例的借鉴,引入了对油气矿区废弃处置准备的相关计提规定,这将使石油企业在购建油气资产时可充分考虑对未来油气资产的有关处理和环境保护,从而使石油企业能够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强化对开采矿区环境的保护理念,也更有利于其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践行。另一方面,与计提折旧相类似,弃置支出准备的计提也是为了使石油企业能够有足够的储备,从而减少社会责任的履行对利润水平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伟.浅论新会计准则对石油天然气企业会计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0;2
[2]董爱红.浅议新会计准则对石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2009;11
篇10
一、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
(一)计量基础的变化
新会计准则保留了旧会计准则13项核算原则中的部分原则,剔除了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基本原则。新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应用于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非货币易、企业合并(非共同控制下)和债务重组等方面。
(二)存货成本管理的变化
对于存货加工成本的核算,新准则仅提出“企业应当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地选择制造费用分配方法”。对于发出成本的核算,新准则仅提出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三种方法,剔除了移动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
(三)资产减值准备方法的变化
相较于旧准则,在资产减值准备方法方面新准则明确了若干项资产减值迹象及可收回金额的计算方法。在资产减值准则方面,新准则明确规定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这将避免企业利用减值准备计提和转回操纵利润。
(四)费用资本化的变化
新准则准予开发费用资本化。新准则将无形资产的开发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两个阶段。并规定研究阶段的支出应费用化,计人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满足一定条件时,可资本化处理后计人无形资产。新准则规定的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扩大。在新准则中准予被相关资产的购建或生产占用的一般借款的利息费用资本化。
(五)所得税处理的变化
在所得税处理方面,相较于旧准则采用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概念,新准则采用暂时性差异的概念。明确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费用,净利润根据利润总额扣除所得税费用得出。
(六)债务重组方法的变化
在债务重组方面,新准则规定在限制条件内恢复最初债务重组准则,将债务重组收益计人营业外收人,以公允价值为实物抵债业务的属性。新会计准则在投资方法、企业合并报表会计处理方法、每股收益的披露等方面也有所变化,这些变化将对会计行业发生重大影响,对于成本核算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二、新会计准则对成本核算的影响
(一)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分析
1、成本核算是外部经营环境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都发生率较大的变化。各行各业的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国家约束越来越细致化、责任明确化,会计技术越来越先进化、技术化。外部环境的变化使成本核算越来越透明化,激烈竞争的市场使成本核算越来越重要,成本核算已经成本企业得以生存的关键。
2、加强项目成本核算是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工程企业大多存在短期行为,并没有系统的开展成本核算[2]。随着经济的发展,行业发展的成熟,内部管理的成本核算越来越必要,成本核算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性需求。
(二)新会计准则对成本核算的影响
1、固定资产新核算方法的影响。(1)新会计准则中对固定资产价值的确定进行了更改,取消了“单位价值较高”这一核算标准,这对工程企业的资产结构和折旧费核算方面产生了显著影响。(2)新会计准则会增加固定资产计量结果,同时加强对预计净残值的现值的核算,从而增加了各期计提的折旧费用。这将增加企业各期费用,降低其收益效益水平,增加程企业负债。(3)新会计准则增加固定资产计量结果,会对工程企业资产结构产生影响,并提高企业长期资产比重。新会计准则将固定资产预计处置费用的折现金额纳入其账面价值,这样会使得发生负荷条件的后续支出在固定资产中不断增加。
2、公允价值的引入的影响。(1)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促使企业成本核算进入新局面。企业部分资产的计价、投资性房地产等的账面机制、企业的现金与存货等流动资产的公布等都发生了改变,同时年末也不需计提折旧。(2)公允价值变为调节利润的工具。如以往由非货币交易产生的效益只能计入资本公积金,而在新会计准则下则可直接计入当期收益,进而改变工程企业的成本核算。
3、存货财务改变的影响。(1)生产周期长的企业受存货财务影响较大。新会计准则规定,主要借款费用符合相关条件就可计入企业存货则务,且存货成本不再包括采购商品过程中产生费用,而是将其计入损益。由此,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产生了较大影响,如期间费用的减少,企业营业成本的增加。但从长远来看,经营成本的增长速度要小于期间费用减少的幅度要,企业总收益是基本不变的。(2)采用原发出存货和后进后出发计价模式的企业受到了较大影响。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后进先出法,纳入了先进先出或加权平均法。随着物价的上涨,这些企业则务受到了更为显著的影响。第一,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金额、流动资产合计金额、资产合计金额增加,工程企业短期内的权益增加。第二,短期利润表中的盈利增加,长期总收益额不变。
三、总结
(一)分析了新旧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得出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会对会计核算产生显著影响。
(二)研究了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得出成本核算是外部环境的要求,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战略需求。
- 上一篇:传统文化宣传活动方案
- 下一篇:小升初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