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范文

时间:2023-09-07 17:59: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篇1

关键词:学以致用;计算机基础教育;定位;能力结构;课程体系

“学以致用”是培养人才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已成为许多学校办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学不能用、学不够用的现象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还比较严重。那么,如何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真正落实“学以致用”的思想呢?这就要求学校必须从应用出发,准确定位计算机基础教育,构建基于“学以致用”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提高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应用性和针对性。

1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由于高等职业院校需落实“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的精神[1],所以,学生在校上课课时大幅减少,为了保证专业课课时,许多学校基础课课时被一减再减,计算机基础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已难以保证。

为进一步了解计算机基础教育在高职院校的课程开设情况,广东省教育厅2009年教改项目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改与实践”课题组对广东省13所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基本情况的进行了调研。本次调研实施时间为2009年1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发放纸质问卷的方式进行,共发出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43份。本次调查对象均为专业教师,共43人,具体组成如表1所示。本次调查题目数为18道,其中1道是了解专业教师对计算机应用能力重要程度的认识,3道是了解专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如何设置计算机基础课程,1道是了解专业教师对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问题的看法。下面是这5道题目的统计和分析数据。

1.1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要性

为了解专业负责人对计算机应用能力在人才培养中所起作用的看法,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一道 “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学生的重要程度”的题目。从图1可以看出,43个负责人中,有95.4%的人认为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学生“非常重要”或“重要”。

1.2计算机基础课程开设情况

为了解专业负责人在制订(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如何设置计算机基础课程,在问卷中我们设计了3道题目。从表2可以看出,有33个专业负责人在组织专业调研时“不会”调研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占76.7%;有32个专业负责人在制订(或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不会征求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师的意见,占74.4%;有36个专业负责人是根据学校的要求统一设置计算机基础课程,占83.7%。

为了解设置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程门数与课时数,在问卷中我们设计了2道题目。1道题目是“您所在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开设门数是多少”。从图2可以看出,有3个专业未开设,24个专业只开设了1门,开设3门以上仅有2个专业。另一道题目是“您所在的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总学时数是多少”。从图3可以看出,有4个专业课计算机基础课总时数小于30学时,有23个专业的学时数为30至60之间,120学时以上的专业仅为2个。

1.3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解专业负责人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看法,我们设计了1道题目,此题为多选题。从表3可以看出,有40个人认为“不能服务于专业”,有36人认为“学不能用”。

从调查数据分析得出,绝大部分专业负责人认为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学生的发展重要,但他们认为当前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学用脱节,不能与专业能力的形成相融通,不能很好地服务于专业,从而导致计算机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有被边缘化的趋势。

2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定位

2006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相关的软件硬件技术,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及技术应用,它在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方面起着基础和先导作用[2]。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也表明,计算机基础教育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知识的获取,特别是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计算机基础教育不是简单的文字编辑教育,也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压缩饼干”教育,而应该是能承担培养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和职业人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教育,它应该服务于整个专业教育体系。只有这样,计算机基础教育才会得到人们的重视,才不会被边缘化。高职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应有别于本科院校,要更加突出应用性,减少原理性、理论性教学内容。

3 “1+X+Y”模式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应该以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为宗旨,以形成职业能力为目标,从研究实际工作对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需求入手,紧紧围绕应用能力培养这条主线来构建。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开发流程是在分析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深入分析专业(或专业群)的所对应的岗位(或岗位群)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结构,从而设计课程体系和开发课程标准,如图4所示。

3.1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专业培养目标分析是通过咨询专业负责人和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及规格,了解专业毕业生所面向的主要行业和职业,确定需求调研的对象。

3.2需求调研

需求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各岗位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它是整个流程最重要也是难度最大的环节。选取企业(或行业)的一定要有代表性,被调研单位的信息化建设要能代表当前同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最好是选择已经有往届毕业生就业的企业;调查的方法通常是召开座谈会、填写调查表,也可以深入到相关工作岗位,了解他们工作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

3.3能力结构分析

要构建“学以致用”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必须弄清楚“用”什么,如何“用”,即学生现在或将来用到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什么,应达到何种程度,并以此构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能力结构。

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高校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大学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中承担重要职责。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能力结构包括:1)对计算机的认知能力;2)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3)依托信息技术的共处能力;4)基于网络的学习能力[3]。其中能力结构中的第1、第3、第4点是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具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即无论学习何种专业,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具备的能力,即通用能力。而能力结构中的第2点,即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能有效地掌握并应用计算机工具、技术和方法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3],即专门能力。不同的专业领域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均有所不同,所以专门能力会有所不同。图5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能力结构示意图。

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分析是在分析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归纳汇总该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情况,并按照计算机基础教育能力结构图,分析哪些是通用能力,哪些是专门能力,哪些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哪些可以只作为拓展能力。

3.4课程体系构建

与能力结构相对应,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由两个模块组成,即通用能力课程模块和专门能力课程模块。通用能力课程模块为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而设置,由必修课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全院性选修课组成。专业应用能力课程模块为培养学生的专门能力而设置,各专业根据需要选择开设,由此来构建“1+X+Y”模式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其中的“1”是指所有专业均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X”是指每个专业必修或指定选修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对“X”的课程门数没有限制,完全根据需求确定,“Y”是指面向全院开设的计算机类的任意选修课程。这样,既保证了学生所必须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因为“Y”课程是面向全校学生的,设置可能与某个专业的“X” 中课程相同,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开设情况进行选修。课程设置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二层次开设专业应用能力课程和拓展学生能力的计算机类选修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如图6所示。

3.5课程标准开发

当课程体系构建后,要保证教学效果,课程标准开发十分重要。课程标准内容一般包括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教学要求、考核、实施建议等。

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只有构建了科学、高效的课程体系,计算机基础教育才有质量可言,也只有不断提高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质量,才能确保计算机基础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计算机基础教育才能得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S]. 教高[2006]16号.

篇2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大班授课;学习兴趣;独立学院

1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1)学生基础薄弱、理解能力较差

独立学院的学生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基础薄弱,理解接受能力较差,因此在课堂上往往跟不上教师的节奏。而大班授课的教师由于课时有限,人数众多,只能按照教学进度进行,而不能照顾班级所有学生,尤其是哪些基础薄弱的学生。

2)独立学院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独立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尤其是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停留在高中阶段。学习上课时主要靠教师讲解,下课时靠教师督促。而恰恰这些课程都是大班授课,教师没有精力也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位同学。往往是有些学生一旦听不懂了,课下自己也不努力,就放弃了学习。

2大班授课带来的问题

1)班级人数多,教学模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计算机类课程都采用大班授课,而大班授课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是以自己为主体,采用教授法。这个场景就是授课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按照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一个一个知识点的讲解,而100多人在讲台下听课。由于班级人数多、课时有限,教师忙于把所有知识点讲解出来,而几乎没有和学生的互动。大学的课堂都是两节45分钟的课连上,上课时间长,而且此类课程内容又比较单调,就会导致教师和学生都会产生疲劳,这样的课堂不要说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是能够完整地坚持90分钟都很难。学生注意力一旦不集中,就会出现各种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看手机、看课外书、睡觉、玩游戏、说话。而这些情况的发生又会影响的教师的授课的积极性,长此以往,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班级人数多,难以把握教学进度和难易程度

由于学生生源地的差异,使得学生整体计算机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东部和西部计算机的教育情况特别大,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学生如新疆、西藏的学生。另外,由于课时有限,若刻意照顾基础较差的同学,将无法完成全部教学任务,若按教学进度进行授课,基础较差的同学又难以掌握全部知识,因此授课时无法全面兼顾,授课进度较难掌控。因而,在传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难以全面兼顾各种层次的学生。

3)班级人数多,难以有效管控课堂纪律

班级人数多,在上课时让教师挠头的一个问题就是的课堂纪律难以管控。比如考勤,教师不可能每节课都点名。100多人的班级,仅仅是点名就会花去5分钟的时间,而且不能保证点名的质量。由于班级人数多,授课教师并不认识每名同学,因此点名时会出现冒名顶替的现象。而在上课过程中,如果学生听不懂了或听着没有兴趣了,就会干出一些违反课堂纪律的事情来。如果此时教师对这些情况不闻不问,就会严重影响教师授课的质量,如果教师把主要精力用在维护课堂纪律上来,又会影响教学进度。

4)班级人数多,难以实现客观的过程考核

计算机基础课堂和其他课程一样,考核也是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的过程主要包括考勤、作业以及上机成绩。而平时成绩的考核也就是过程的考核由于人数多,很难实现真正的公平且具有区分度。考勤问题前面已经提过,由于人数多,考勤很难做到精准。平时的给学生布置作业也成了教师的一大难题,在独立学院每位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都比较重,每布置一次作业,就会有500-600份需要批改。这样的工作量是教师几乎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好多教师都尽量不留作业或少留作业。然而仅仅通过作业,而不是亲自对学生进行考核也无法真正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因为好多学生的作业并不是自己完成,而是通过抄袭和拷贝。计算机基础课程都有上机操作,而学生的上机效果和上机成绩也是没有办法客观给出的,由于班级人数多,教师只能是讲解后布置上机作业,让学生完成,但学生提交的上机作业往往也是拷贝的,而教师却没有时间和精力一一考证。因此给出的上机成绩也不是特别的精准。综上所述,由于班级人数多,在平时成绩的给定过程中存在着不精确、不客观、不公正的现象。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到教学质量。

5)班级人数多,难以全面辅导、因材施教

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无论是操作类的,还是程序设计类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理论和实践并重。理论一般在多媒体教室讲授,而实践在机房上机。在多媒体上课时如果有学生听不懂,授课教师也不会鼓励学生当场提出来,因为课时有限,班级人数多,不能满足学生的一一提问。而在机房上机时也存在同样的情况,班级人数在120左右,如果每问一个上机问题两节课的时间都不够。授课教师一刻也不停歇的穿梭于机房,来回指导每一位学生。但出现的情况往往是一个学生哪里要耽误几分钟才能讲解示范清楚,而有的学生举了半天手也等不到教师的到来,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受到了影响。俗话说众口难调,班级人数多,授课教师能够照顾到大多数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至于因材施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6)班级人数多,难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而在大班授课中很难形成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究其原因还是班级人数多造成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都是一个学期,由于班级人数多,授课教师往往是一个学期下来只认识班干部和极个别捣乱的学生。上课时学生看到是教室的大屏幕,上机时学生看到是电脑,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机会少得可怜,因此无从谈起建立深厚的师生友谊。一个学期下来教师记不住学生,而有的学生甚至都不知道教师的姓名。想想这样的师生关系,又怎能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篇3

关键词:机械基础 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 综合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c)-0226-03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是学习机械基础课程综合设计的基础,相关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两年后才能开始实践操作机械设计,在开始动手设计一般机械之前,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相关的机械工程材料、原理、设计等理论知识,能够在实践过程中灵活应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工程图学等的相关知识。

1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存在的不足

多年来,很多高职院校传统的课程设计有3个步骤:(1)制定设计题目。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题目基本一致,都是分析机器中的导杆系统的动态静力情况和运动状况,常见的机器就是用于机械制造和自动化设计的插床和刨床等。(2)观察转动过程中的飞轮。在设计题目的基础上,观察飞轮的转动情况,从而计算出它在运动过程中的惯性力量。(3)设计机器结构。通过对机器导杆和飞轮的分析,实现能够为这些机器设计凸轮和齿轮结构并使之相适应的最终目的。

教学体制设计的手段和方法上均上存在不足。通常情况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设计题目几乎都一致,这些大同小异的题目暴露了学生在操作实践过程中敷衍了事,以完成任务的学习态度对待整个课程设计,没有及时纠正以往设计的课程中的错误,在自己的课程设计中依旧重犯这些错误,使用乏味的设计题目单一的设计方法、手段,即使勉强通过了有关考核,学生的实际知识能力也没有得到提高。

其次,培养体系缺乏全局性和准确性。以往的课程设计中,学生只注重分析机器的执行程序,忽略可机器的原动机和中间传动系统,无法实现机器3个部分的协调统一,没有经过全面系统的机械设计训练,以至于设计理念不完整,设计结果不尽人意。

最后也是最主要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足。传统的机械操作实践往往为学生准备好了要设计的机器机构和设计方案,学生只需要按照既定的方案完成操作,不需要发挥过多的主观能动性。我国21世纪的教育战略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所以必须改变学生在传统设计过程中创造性思维和自主设计能力得不到提高的局面,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教育和动手能力。

1.2 机械操作实践设计现状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机械设计的传统课堂已经不能满足时代进步的需要,必须对旧的机械设计课堂进行改革,现将传统的教学现状分析如下。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都无法为学生的实践能力服务。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中的设计题目和设计目标都在老师事先限定的范围,题目离不开对机器齿轮减速器的分析,学生完全按照老师讲授的经验完成整个设计过程,不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老师的主要职责也仅仅是为学生提供设计的模板,监督设计过程是否和自己的要求一致,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学生只需要掌握相关的设计公式和应用原理,将公式和原理死搬硬套进自己的课程设计中,并利用图解法参考其他机器的减速器设计,没有将减速器的设计与所用的机器联系起来,只要完成经验型的手工设计就相当于此次机械设计的圆满完成。

机器的设计说明书的准确度和可信度不高。机器的说明书需要解释清楚机器各个零部件和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而传统模式下的机器说明书显示出,学生不完全知晓自己所设计机器的零部件之间的运动和装配关系,甚至连零部件的形状和性能也不清楚,说明书上的内容也只是参阅其他机器的说明书,只知道说明书上描述的是这样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描述。

机械操作实践的要求不够严格,上课过程没有达到专业化和专门化。一方面,教室无法满足许多个机械设计课堂同时上课,阻碍了正常的设计程序,影响了机械设计的最终结果,另一方面,许多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不高,在机器的数据记录和编写过程中存在造假行为,这一行为尽管节省许多设计时间、加快了设计进度,但是学生的课程设计质量和实践能力都没有得到提高。

综上3种现状,都严重阻碍了机械操作实践的变革,必须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以改变当前的落后现状。

2 课程体系综合设计研究

篇4

一、删减、整合教材,突出综合性

《生命安全教育》读本内容较多,教材很厚。而要在有限的课时(间周上一节)里让学生学习了解这么多的内容就有可能囫囵吞枣,为使学生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必须精选内容,整合知识点,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本人在教学中,依据教材的编排把四年级第一单元“绽放生命光彩”和“吃出健康来”进行整合。第二单元的“安全出行”和“安全才快乐”进行整合。第二单元“安全出行有规律”和第五单元“灾害来临会躲避”进行整合,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和连贯。同时把四、五年级教材内容根据本地情况删减了“网络安全”的内容,还删除了四年级“豆浆煮熟才能喝”,五年级的“轮滑潇洒莫摔伤”“规范乘坐轨道交通”。这些内容城市学校适合,我校处于山区,学生几乎没有接触,但告诉学生可以课后自主了解。

二、灵活处理内容,突出生活性

在整合、删减教材后,对教材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处理。我校是山区农村学校,结合这种情况,在教学五年级第5课《超载校车我不坐》时,因为我校没有校车,学生上学回家乘坐的是公共汽车或摩的,我就教育学生只能乘坐安全可靠的公共汽车,坚决不要乘坐没有任何安全保障的黑摩的。又如教学《食物中毒会应付》时,就山里人们在夏季喜欢到山林中采摘一些蘑菇和菌类进行食用的习惯,专门针对这一点对学生进行了可食用蘑菇和毒菌的分辨。还有《防止人身侵害》,教育学生在山路上行走要有家长护送或与别人结伴同行,不要受诱惑而上当受骗。这样有针对性地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处理,就把学生的实际生活与课本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因为经常接触和经历,学起来就有兴趣,对相关的安全知识掌握得也牢固。

三、演练场景再现,突出实践性

俗话说:“嚼破嘴皮子,不如试一试。”很多安全知识只靠嘴说,学生只当耳旁边风,甚至不把当回事,对老师所强调的安全知识也只是随声附和。如,四年级《安全燃放鞭炮》一课,可以实际用一个鞭炮燃放进行实验,看其产生的威力有多大,让学生明白如何做到安全燃放鞭炮。《识破招摇拐骗》可下载相关视频播放,然后让学生学会识别骗子的伎俩。《地震来了巧躲避》可以进行防震演练,让学生明白如何在地震来临时进行躲避和逃生。还有《学会使用液化气灶》这些都可以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安全使用。通过实践和亲自体验,学生才能把安全知识植根于大脑之中。

四、歌谣原创、自编,突出体验性

篇5

关键词:工程师体系 首课引导 学习兴趣 教学多元化

Abstract: the overall education system in France engineer in universities is the important measure in recent years. French as this system the foundation course, in both teaching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but also different from professional double French, therefore how effective organization teaching first class guide and especially become the focus of exploration,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engineer of the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teacher in the first class method in teach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how to determine the French first class teaching goal, the smooth development course for research.

Keywords: engineers first class guide system interest in learning teaching diversity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引进优秀海外人才,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成为我国高校引智和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的重要方式,在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促进中西科技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法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工程师教育体制,为法国工业百年来的快速发展和保持世界工业领域的领先地位提供强大支撑。法国工程师教育的成功正是我国政府引进、实践这个模式的原因。近几年来,我国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中国民航大学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和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把原汁原味的法国通用工程师培养模式移植到了中国,前3年的预科教育强化物理、数学等基础知识,之后3年为工程师强化教育,全部由法国中央理工大学的教授和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的研究员担任授课。6年学习结束时,颁发法国工程师学位委员会(CTI)授权的工程师文凭和本校硕士学位及硕士毕业证书。

由于是与法国合作,因此法语教学在整个项目中的位置就至关重要,以中国民航大学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为例,在预科教育阶段法语基础教学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法语专业授课又区别于二外法语,教学目标、教学主体以及课程安排都有所不同。工程师体系下的法语教学目标明确,针对大一新生,安排法语强化教学,目标旨在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法国教师在第二年和第三年用母语教授的数学和物理课程,法语仅仅是其在今后学习数理或工科时的一种工具,使其能更好的理解理工课程和查阅原版资料。学院选拔的学生全部为理科生,课程由中法双方教师共同完成,安排每周20课时的法语强化教学。中法双方教师各担任10课时,通过一年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达到A2的水平,之后逐步减少法语的课时量,这种中法合作办学的目标旨在培养具有深厚数理基础、系统、广博专业知识和很强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科技和管理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

针对这种新型的办学模式和前所未有的教学方式,如何使学生们更好的适应新体制下的学习生活,已成为教学中的关键。

- 对学生的分析:

教育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为了更好的展开教学,完成教学目标。我们首先需要分析教学的主体―学生,了解他们的特点。工程师学院选拔出的学生与其他法语学习者不同,他们并不是出于兴趣自主选择学习此门语言,且均为理科生,因此教学的重点应落在如何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自身优势,使其真正做到自主学习。

- 中法教师的对比:

针对中法双方在首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往届1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首课教学问卷”集中反映出中法双方教师各自的教学特点,可以明显看出尽管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在教学初期中方的优势更为明显,课程更易于被接受。而外教在平时授课时的优势并为完全体现出来,他们的热情,直接反而加大了学生们的听课压力。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部分中国学生比较腼腆,面对新的环境,陌生的面孔,比较胆怯,加之英语口语能力差,使得在与外教的沟通上的产生巨大的障碍,进而导致某些学生在课上不知所措,产生厌恶抵触心理,用学生的话讲,一节课下来像坐过山车,收获甚微,从而选择放弃。在与外教进行课程交接时我们也明显感受到课时量与学生的收益并非成正比,有时甚至还需要中方教师再进行重复教学。我们并不否认全法文授课的优势,然而对于首课教学而言还为时过早,前期放慢脚步,或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不要刚开始学习就使学生感到巨大的压力与负担。从而泯灭学习兴趣。

当然在教学中我们也应做到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规避自己的不足,尽可能的吸取外教在教学中的长处,虽然我们无法给学生们更加直观的冲击力,但通过教学内容的调整以及新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同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享受法语学习的时光。

- 法语首课教学的开展:

我们一直在讨论法语首课教学,究竟何为首课,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1课时45分钟,而要根据不同的培养计划以及教学目标合理安排,也就是我们常提到的leçon 0。万事开头难,切忌毫无过度,直入主题,尽管受到课时以及教学内容的限制,适度的引导以及铺垫会为今后的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应明确教学目标,我们并不需要学生掌握多少法语单词,学会多少表达方式,而是要使学生对这门新事物有一定的初步认识,能够区别与英语,并产生兴趣。认识到法语的美感以及学习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了解到一些必要的学习方法,树立学好法语并不难的信念。

其次,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应充分了解学生在初学阶段的学习需求。通过对部分学生进行课下交流与调查,分析如下,学生希望尽快了解的内容兼具所有法语学习者的共性,又有工程师体系下法语学习者的特性:1.何为法语,它的难易程度与英语相比如何2.航空工程师人才为何还要学习法语,这对他们的未来有何用途3.作为理科生对语言的学习并不擅长,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

最后,也就是组织教学阶段,我们应规避调差问卷中方教师的不足,改进原有的教学形态,使课程更生动,增加学生的参与性。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说过如果教师不能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就给予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产生冷漠的态度,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带来疲劳。

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以一首在中国脍炙人口的法语流行歌曲例如:,或是音乐剧《roméo et juliette》的片段,作为课程的开始,使学生轻松自然地步入法语环境中。音乐无国界且可使人放松,面对全新的环境,崭新的课程,学生难免会产生焦虑心理,以音乐的形式开始既可以使学生身心放松,又可以使其对于这门语言得到一个最初的认识,继而解开学生们的首个疑惑,究竟何为法语。

作为开场白,教师也可以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目的是让学生更近距离的聆听这门语言,然后走向同学(为了更好的进行师生互动,建议U字形摆放座椅,教师站在中央),与其分别握手并引导学生讲出第一个法语单词bonjour,这种外教常用的互动方式不仅可以增进师生距离,更可以使学生在简单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增强自信与兴趣,应适当借鉴。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早的纠正发音,学生们对于法语均为0起点,由于长时间的英语学习,因此在学习法语语音语调的过程中,除了受地方音,本族语音的干扰外,还会受英语语音的干扰。不要过早的使学生产生阴影而不敢发音。

除此之外,还可以适当通过法国文化的讨论来消除学生对法语课程的距离感。例如法国的香水,红酒,汽车,服装及空客等,使学生切实地感受到原来法语、法国并不遥远,他就在我们身边。近而产生兴趣自己去探索发现。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应适度渗透给学生学习这门语言,无论是对将来的职业发展还是日常应用都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对比英语的学习,让学生自主发言,介绍他们在语言学习上的经验,这比教师一味的讲解更有说服力,更易于接受。与此同时,教师可以给出适当的建议或修正。形式上的多元化,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法语与法国的魅力,适应新体制下的学习并自主思考有效的学习方法。

总之,首课的开展在整个法语教学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对教学主体中教师和学生的分析,学生对新课程的困惑与需求,从而有效地安排组织课程,使学生更快的适应了解新的教学体系,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课程中。工程师教育在法国取得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如何结合我国国情和教育体制,更好的发挥其作用,使我国的工程师教育更加完善与成熟,还有待我们不断的探索与思考。法语作为这一项目的桥梁,如何更有效地开展教学更值得我们深思!

主要参考文献:

Introduction à la didactique du français langue étrangère, Henri Royer, Michère Rivera,Clé International 1979

王惠德 曹德明 《中国法语专业教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篇6

关键词:工作过程;任务驱动;情景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5-1150-02

The System of Computer-Based Vocational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Reform, Basing on The Workprocess

LUO Hong-yang, NIE Wen-guang, YU Wei, WANG Gui-wu

(Jiangxi Ceramic and Arts Institute,Jingdezheng 333001,China)

Abstract: Computer-based vocational educationtraining in addition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trainingobjective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ies, teaching Service should alsobe promising targets.In this paper, inorder to determine the course of the case scenarios mode of teaching, theproject leading and mission-driven will be the education reform ideas.

Key words: work process; Task-drivenSituational; Teaching

高职教育有明鲜的职业性,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围绕培养合格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一线劳动者而展开,因此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不能是“先基础,后应用”的金字塔模式,而是直接面向应用,按需要组织课程。从这个意义来讲,高职计算机教学必须以服务为目标,即计算机教学要服务于专业教学,服务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增长。

计算机基础教学服务于专业教学的思想对计算机课程设置、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和计算机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计算机核心技能课程,介绍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如计算机平台基本操作、图文处理、演示文稿、网络知识与利用、计算机安全与防范等。二是面向专业的应用课程,介绍计算机为专业学习和应用服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如管理类、财经类专业开设数据库技术,机电专业开设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文秘类专业开设计算机速记、统计软件的使用等。在教学内容方面,坚决摒弃过时的、用不到的知识,应该本着为专业教学服务,在教学重点上有所偏向。如电子邮件OUTLOOK现在基本用不到,可以不讲;NOVELL网络也已过时,可以不讲;在讲授电子表格时,查找函数在经济类、管理类、文秘类专业用得较多,应作为教学重点加以介绍。对于计算机教师,应该了解所教的专业,要研究和推动计算机与专业的结合;计算机教师担任某专业计算机教学任务应相对固定,计算机教师应深入一线,进行专业调研,加强专业岗位分析。

1 课程改革模式搭建

1.1 任务驱动

所谓“任务驱动”是以任务为线索的,通过巧妙的设置任务,把教学内容融入到实际的任务中去,首先教师在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任务之前,先把该任务的职业背景和训练目标给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首先有一个学习的明确目标,避免盲目学习。其次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去完成给定的任务,并在最佳的时机给介绍完成此任务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思想和方法,同时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应选择有实用性、有代表性的作品来进行分析展示,通过作品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通过作品让学生知道所学习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讲授Excel电子表格时,往往先通过某些案例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的意义和原理方法后,让学生结合本班同学的具体情况制作成绩表,要求统计及格人数、最高分等。这样学生通过参与到与现实生活有关的实践,学习起来就有兴趣和欲望,相应的对制作Excel表格的操作就有更深入的掌握;这种以实例为主线,将操作技能的讲解贯穿于实例中,同时边讲边示范,通过同步操作,使学生做到即学即练,学习效果自然明显。

1.2 模块化教学

在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式情境教学中,必须要以子任务为模块,把一个总任务划分为若干个子任务,一个子任务再划分成若干个更小的子任务,比如在用WORD制作报纸时,分解报纸用的元素有文字,图片、表格、图表、文本框等;而文字中又有普通文字、艺术字等,层层细化,各个击破。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用“任务”来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根据“任务”的需求来学习,变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寻求知识,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观。

2 课程改革实施探讨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高职教学模式是由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决定的,学生只有在职业的环境中从事与职业密切联系的工作(仿真的或真实的工作)才能体会出工作过程知识,才能提高职业能力。作为一门直接服务于专业的工具和素质课程的教学,也应充分体现高职教学的特点,在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方面加强,笔者认为主要从教学环境、教学组织和考核形式方面进行改革。

2.1 教材编排打破传统

教材编排应摆脱传统的信息、知识的直观展示,而应该以项目做为信息、知识的载体,用现实情景来呈现问题,建立项目信息,并提供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掌握相关的知识,并激发学生不断进行研究,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做到举一反三。

2.2 提高课件质量

一个好的教学课件往往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教学课件上的内容不是简单的书本内容的搬抄,而是需要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特点进行精心设计,基于工作工程的教学内容应注重精讲多练,课件中要体现任务描述、成品展示、功能概括、制作用途、制作步骤等新型课件结构。

2.3 作业针对性强

要使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效果达到最佳,上课的地点最好全部在机房,让学生能够及时的上机实践,边学边做,有利于学生掌握操作方法和实现手段,同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掌握程度提出新的设计任务,新的任务呈现方式有两种:一是给学生提供素材,二是给定此任务所需覆盖的知识点学生自行创作,这两种方式都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能加深记忆。

2.4 搭建网络互动教学平台

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如果只是利用课堂的时间很难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建立一个好的网络学习平台可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达到一个很好的交流,该平台的建设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课件、实验指导书、自学需要的素材库、试题库、在线答疑模块以及在线考试系统等丰富的教学软件和资源,这样才能满足各专业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5 改革教学考核方式,推行证书制度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还是试卷形式,而鉴于该门课程的特点,试题类型以客观的选择、填空题居多,能够比较好的检测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高低无法得到验证,但计算机应用技能又作为高职学生职业必备素质之一,也是学生今后就业时用人单位必需考察的一个方面,因此,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可以取消期末考试,但是要求学生在大学三年的学习期间必需通过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否则不予毕业,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分笔试和上机两个环节,只要学生通过了计算机等级考试,理论知识将有所掌握,同时实践能力也得到体现。另外,在当前就业压力大的环境下,多一个证书将多一个就业机会。

3 研究成果

我院《计算机文化基础》06年获得省级精品课程,近年来针对我院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际教学情况,结合教育部针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加快对《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况,由我院聂文广教授主编《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教程》,已于2009年4月由原子能出版社出版,该书采用“项目引领的能力本位教学”,全书共分单元,每个单元又划分若干个项目,对原有教材以“先基础,后应用”教学有较大的区别。

从教学实践来看,本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定位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能满足我校学生就业的需要,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适应岗位能力。

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按照岗位项目内容进行整合,进一步引进实际岗位工作内容,如右图1所示。

新的教学内容体系的实施需要教学资源的支撑,而通过近年来的不段努力,我院在教材、实训设备、实训指导书、习题库、课件、网络学习平台等建设方面一应俱全。

4 结束语

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今已成为生活的一个工具,高职院校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应用能力已必不可少,如何能使学生快速、熟练的掌握该项技能我们一线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以成为发展主流,将其应用到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也恰到好处。但该课程的改革是一个全方位、大范围、多层次的改革过程,需要全体教师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 陈宁.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5).

篇7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学改革;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TP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6-0216-02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作为首要服务对象,学生或企业用人单位对学校提供服务是否满意,作业能否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重要指标。二是强调“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导向”,对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是评价专业教育的有效性。工程教育改革是随着工程认证的推进而形成的趋势,同时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高等学院提升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机遇。所以,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对计算机信息类实验课程进行改革,加强实验环节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使学生更贴近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是保证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趋势[1]。

1 课程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信息处理》是一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及其运用,例如:音频编辑、图形图像的处理、动画制作、视频编辑及其工具的使用、综合项目的设计与制作等;但是课程所涉及软件数量众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与学的难度[2]。

在教学中存在主要问题有:

1) 教学内容繁多且缺乏实用性。大部分教材都是偏向于基本原理,同时涉及的教学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多媒体设备、图形图像信息处理技术、音视频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多媒体信息安全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及应用、多媒体信息检索与处理等等,教授的内容大部分是理论为主缺乏实践应用。

2) 以教师为主的模式。以教师讲解、学生按实验指导书步骤操作方式进行,则致使学生只会按步骤完成实验或作业,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所完成的作品原创性不够,而且不能对实验原理和相关多媒体信息处理进行理论分析。

3) 多媒体信息处理是一门综合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使学习在实践中掌握相关技能,但部分实验内容陈旧,与当前社会和产业需求脱轨,学生对实验课不够重视,兴趣不高,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动手与创新能力。

2 教学改革与实践

2.1 整合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的课程内容繁多且深度不够,同时涉及的专业术语非常难于理解,而且实践内容的缺乏降低学生了学习的积极性。为改变这一现状,结合本院校实际情况,主要以音频、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四部分为主要内容,如表1显示,然后针对性地选择合适教材,紧密结合实际需要,突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2.2 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单方面的对知识进行教学灌输,学生则被动接受,缺乏互动交流。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

在理论教学中分四大模块:图形图像、音频、动画和视频,每一个模块要求学生掌握相关原理;而在实践教学中则以项目驱动教学,项目驱动教学法以实践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项目是结合课程的技能需求,选择贴切生活的案例作为主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进行信息资料的搜集,再以小组讨论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实现。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能更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能提升学生在学习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入课程设计是了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主题,每个主题需要将多媒体技术中的图像处理、动画制作、音视频文件的摄影等内容整合在一起。学生以小组形式,分工协作完成,教师则引导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使学生能更好地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系统的作品,从而更加直观地认识到多媒体信息处理的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同时也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3 考核方式的改革

由于“多媒体信息处理”课程的性质决定了以实践操作为主的特点,对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所以课程的考核分成三大模块:考勤(10%)、平时成绩(40%)和课程设计成绩(50%)。其中平时成绩由课堂实验(50%)和实验报告(50%)组成;综合设计成绩设计成果(50%)和项目报告(50%)组成。其中考勤要求学生准时到课堂,不影响其他人,准时离开课堂;平时成绩可以分为课堂实验和课后实验,实验以能实现基本效果为基础,色彩动画效果为加分选项;课程设计则要求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或中心思想,能很好表达主题内容,有一定的特效,画面清晰为基础。以三大模块进行考核,能公平公正的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有利于督促学生自主学习,使学习效果最大化。通过这种考核方式,学生不仅掌握了多媒体技术的理论基础,更主要的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3]。

3 结束语

通过对《多媒体信息处理》课程教学实践的研究中得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不断地总结经验,深化教学改革,及时改进教学工作存在的不足。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调控课堂氛围,应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从而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曼,徐英英,杨勇强.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工程制图课程改革[J].新西部,2015(5):35.

篇8

二、教育部设立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作为国家级课程改革的常设组织机构,并组成由课程专家、学科专家、教育专家以及教育实践工作者共同参加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为课程改革的国家决策提供研究咨询意见,负责新课程体系的研究和新课程实验的指导。

教育部在部分师范大学建立“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承担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的课程改革任务,开展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验,进行课程研究人员及实验教师的培训,提供课程研究信息和咨询服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应当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积极开展新课程的实验。实验区将分层推进,滚动发展,发挥示范、培训和指导的作用,确保2000-2010年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并运行起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三、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中已经列出专项经费用于支持本指导纲要的实施,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也应承担起课程改革的领导、组织和协调的职责,比照国家级专项,相应划拨地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项经费,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四、为了保证新课程体系的实验与推进,必须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加强对与课程改革实验有关的中小学校长、教师、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干部和教育科研人员的培训。

师范院校的课程改革必须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相互配合和衔接,在培养适应新课程的合格师资方面,任务更加艰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已经启动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应按照课程改革的精神,同课程指导纲要的实施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培养“一专多能”的跨学科、复合型中小学教师方面投入更多的力量。

通过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职务聘任制,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并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吸收非师范专业优秀毕业生到中小学从教,加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各级教研机构今后10年的中心工作,要把研究、指导、推进课程改革作为主要职能,参与制定课程改革方案,开发课程资源,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加强对学校实施课程的指导,做好相应的调查与评估工作,提供多方面的咨询报告和总结报告。

省级教研部门要与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和专家工作组保持密切联系,并与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建立相应的合作关系。

发挥其它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我国课程研究的专业队伍。

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民主参与和科学决策的原则,建立教育部门、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有效机制。要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扩大社会各界讨论的机会,引导公众关心和支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时,进一步健全家长委员会和社区共同参与学校课程改革的机制。

篇9

关键词: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原则;课程类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3-0022-03

Thought about the principles and types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China University

(Yang YuQiang, Tang Chi)

(Bohai University, Liaoning Jinzhou 121000,China)

Abstract: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China University, the research is being concentrated in the library. The study keeps some records of practical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new curriculum system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should be construc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pubic computer, and the system emphasis on the principles and types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The result of the Research can lay the foundation of further Research; which can provide our students the way of autonomous learning.

Key words: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The principles; Curriculum types

信息时代中,可以说信息遍布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不言而喻。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应该采取何种方式才会更加有效,才能使大学生真正担负起信息化社会的重任。

1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1.1传统的高校计算机基础和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信息时代的到来向高校的计算机教育提出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模式的改革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等,已是高校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构建一个符合社会与学生发展需求的高校信息素质课程体系更是大势所趋。

1.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纵向延伸与发展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而负责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高等教育却没有及时地构建出适应新课改的课程体系,无法找到信息技术教育的延伸与发展,两者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这是所有计算机教育工作者所不愿看到的,更是值得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反思的问题。

1.3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教育部门的历史使命

我国目前在信息技术课程体系构建上集中于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信息素质的教育。这显然是沿袭了美国高等教育中信息素质教育的经验。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现有的社会经济文化基础对美国做法的推广又必然有着很大的制约,我们不能采取拿来主义的做法,一定要符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道路。

2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2.1社会需求导向原则

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培养出合格的、能适应信息社会的创新型人才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首要原则是要以社会和经济需求为导向,在充分开展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围绕核心专业能力与信息能力相结合的培养目标,开发与实施有效的高校信息素质课程体系。

2.2以学生中心的原则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出探索与创造的空间,尽可能提供有效信息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同时信息素质教育绝不应该局限在课堂上、机房内,而要通过各种讲座、培训和学术交流会不断地介绍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实用软件的使用,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创新热情,引导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

2.3课程体系设置的针对性原则

我国在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上可以说只是刚刚起步,还有许多不明确的问题有待探讨。在构建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时,没有现成的、有效的理论依据,而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掌握和研究信息素质教育的一般和特殊规律,在课程体系的开发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本校特定的学生群体,筛选或改编已有的课程,以减少课程开发中巨大的工作量。

2.4课程体系目标的应用性原则

在高校信息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基础理论以必需和够用为度,着重以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主线,实施创造性思维和信息意识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特点,抓住重点,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成为合格的信息技术应用性人才。

2.5课程组织的连惯性和整合性原则

加涅认为:学习任何一种新的知识技能,都是以已经习得的、从属于它们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除了基本的生长因素之外,主要是各类能力的获得和累积过程。因此,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在组织时要有连惯性,体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递进关系。为了体现信息技术与各专业课程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还应该以整合性为原则,使学生获得统一的观点,把所学的信息课程内容整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更多地关心知识的应用,而不是知识的形式。

2.6课程内容及时更新的原则

为了培养健康、全面发展的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内容必须不断更新,注意吸收科学发展的新成就,不断将教育研究的成果纳入课程之中,引导学生把握未来明显的或可预见的要求来处理当前的问题,使整个信息素质课程体系成为发展性很强的课程体系。

3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类型

一直以来,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只是向大学生进行计算机知识普及教育,使大学生具备计算机初步操作能力。如今这个任务在中小学阶段得以完成,而且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对计算机的需要从常用工具的层面,提高到了把计算机作为二次开发的工具,甚至少数非计算机专业人才也会进入计算机研究的专业队伍。现在迫切需要对现行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不合理之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根据信息素质教育的特点与规律将其细分为三大类型课程,即基础性课程、综合性课程和探究性课程。三大类课程与人、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如图1所示。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完整的课程体系促进了教育的信息化的进程,也使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同时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起了添砖加瓦的作用。

3.1基础性课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

许多大学生虽然通过了计算机等级考试,但对计算机还是很陌生,不会应用网络信息检索工具获取信息,也没有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意识。因此,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要重新调整,注重科技与人文并重的理念,开展信息素养论等信息类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的知识水平。

3.2综合性课程

传统的选修课程是列出一系列计算机学科课程供学生选择,但往往是学生在学习某一门学科之前,对其并没有很清晰的认识,这样选择的盲目性就会增大。而综合性课程则通过将一些计算机课程及其相关的课程整合在一起,使学生的信息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信息能力则是信息素质的核心),克服了学生的盲目性,同时也为有兴趣的同学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为综合性课程引入对课程资源的再认识,加大信息素质教育的创新性提供了发展。

3.3探究性课程

一种与基础性课程、综合性课程相并列,单独设置的一类功能性课程。应该有独立的课程目标、内容、实施手段和评价系统。但它又不能与基础性课程、综合性课程相脱离,而是三者相互沟通、相互促进。将信息素质教育置于STS教育的大背景下,构建主题研究的教学单元,将人的生命活动实践融入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极大程度地促进大学生的信息素质的提高,又能更好地体现出信息素质的精神和本质。

计算机教育专家谭浩强教授曾指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两大问题:一是中小学大力普及了信息技术教育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应怎么做;二是在网络时代,高校计算机教育应该如何进行。笔者认为高校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一定要以课程体系革新的形式,系统地、全面地开展。责任与机遇并存,开发与实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高校公共计算机部的历史性抉择。

参考文献:

[1]单美贤,等.网络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EB/OL]. /20011224/3015132.shtml,2001-12-24.

[2] 谭浩强. 把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推上一个新的台阶[EB/OL]./ARTICLE.ASP,2000-2005.

[3] 谭浩强.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R].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 李海英.高校图书馆的职能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EB/OL]./ElectronicJournal,2006-10-27.

[5] 钟启泉,张华. 世界课程改革趋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篇10

论文摘要:建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对于促进高师院校自身发展及推动教师专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基本思路是:课程目标实现由“一”向“多”的转换;课程内容兼容“个体性”与“社会性”的需求;在课程结构上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课程实施将“讲”、“评”、“练”、“议”、“思”有机结合;实现课程评价的人本性、专业性和规范性综合的标准。

一、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的意义

1.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教师培养和培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这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与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对教师在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和教育技能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高度的教育责任感,还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精深的学科素养和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熟练运用的能力。目前,我国高师院校在对师范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方面还滞后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建构新的、科学有效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顺应了新课程改革对师范院校培养目标的要求。

2.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符合自身实际发展的需要

我国教师教育日益走向大学化。师范院校“综合化”和综合大学“师范化”是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尽管综合大学也参与到教师教育工作中,但目前它主要承担的还是教育学科研究生及教育技术学科的人才培养工作,师范院校仍然是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培养的主体。面对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所具备的学科优势,高师院校能否把握住发展的机遇,发挥自身的师范本色,从而形成与非师院校的优势互补,这正是高师院校适应长久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建构科学合理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对于提高学校自身的教育水平,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化进程及高师生职业综合素养的完善

长期以来,很多师范院校的教育学科课程仍是“老三门”(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学科教学论)。陈旧的课程内容导致教学方法的单一及教师职业倦怠心理的加剧,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不足,影响了高师生职业素养的完善。教师专业化是高师生职业素养综合化的重要基础,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的必要前提,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合理建构则是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基本切入点。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对传统的课程内容与单一教学方式提出了变革要求。这一系列重要变革的实现无疑会促进教师专业化的进程,并不断完善高师生的职业素质结构。教师和学生和谐的职业素养体系的形成必然对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对基础教育的长久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基本思路

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基本目标是突破以往课程体系陈旧的问题,强化课程建设的实效性;变革以往课程体系的单一格局,促进课程建设的综合化进程;改变以往课程体系中以“知”一统天下的局面,全面开拓“行”的应有地位,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课程目标实现由“一”向“多”的转换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态度的养成、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价值观的培养等,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以促进个体的终身发展。传统的师范教育课程目标是以知识为本位的,对于学生的从教技能和德行的要求甚少,即便有要求也只是出于对形式上的考虑。新的课程体系应该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单一的课程目标定位,实现由“一”向“多”的转换,构建出以知识、道德、能力、实践等多种素质要素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这样,不仅有利于高师生实现新课程对教师角色要求方面的诉求,而且可以培养高师院校教师“会教”、“善教”和“能教”的教学能力。

2.课程内容兼容“个体性”与“社会性”需求,完善高师生职业素养结构

“个体性”需求是指教学内容在功用与性质上应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应有助于学生未来教育工作对象的成长。“社会性”需求是指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具有时代意义,既有对课程历史依据的考察,又有对课程现实价值的论证。然而,无论从个体需求还是从社会发展的条件出发,目的都是为了使课程内容有助于实现高师生在职业素养结构上的最优化。因此,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应突出“兼容性”特征,将身体与心理、理论与实践、才智与德行等有机结合起来,让那些与教师职业素养相关的学科以不同面貌呈现,变革“老三门”单一学科结构,将理论课、技能课和实践课等建立在对生命个体的生命感受予以充分尊重的基点上,同时考虑社会的实际需求,把中小学的课程安排作为课程设置的现实依据,丰富教师教育课程的内容,以提升高师生的职业综合素养。结合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教师教育课程内容要突破以往偏重理论的不足,加强综合性课程的设置,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和生活经验的累积,完善教育教学体系。

3.加大实践课程比重,突出教师教育课程的“示范性”

对于能够体现教师教育专业特征的课程结构内容,不同学者见解不一,但在基本方面已达成共识,即认为一个教师需要掌握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科知识和教学基本技能与技术。基于这种认识,形成了由教育学科课程、教育技术课程、教育实践课程等所构成的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结构范式。’但是,目前看来,教育技能课和教育实践课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偏小。而我们认为,随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实践素质要求的提高和社会对教师专业化进程要求的提升,在有效提高普通文化课、学科专业课和教育理论课授课质量的基础上,加大实践课程比重才是更为理性的选择。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必须突出“示范性”。因为“示范性”是高师院校同其他非师范院校竞争师资培训的重要资本,高师生的“示范意识”是在活动中而非在理论中得到强化的。

4.课程实施将“讲”、“评”、“练”、“议”、“思”有机结合,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传统教师教育课程在知识讲授上基本奉行“一讲到底”的方式,既没有教师的课后反思和课前反馈,又缺少学生的课堂评价和课后研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形成了缺少对话的被分隔的两极。教学过程缺少生气,基本处于静止和封闭的状态。因此,转换教学思路,在课程实施上将“讲”、“评”、“练”、“议”、“思”有机结合,不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最优化,而且对高师生职业能力结构的形成以及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都具有重要意义。新课程对教学方式的变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练习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乐于探究,不断提高其合作意识与交往能力。新课程对教学目标的规定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展开。教师教育课程的实施有利于学生把握这三个层次的目标,有利于帮助高师生形成其在未来的中小学教育工作中对教材的挖掘能力和对教学本质的反思能力。显然,这种能力的养成决不是在“满堂灌”的教学实施中获得的,而是在认真地“讲”、积极地“评”、努力地“练”、广泛地“议”和理性地“思”的过程中实现的。“讲”、“评”、“练”、“议”、“思”有机结合的课程实施方式也是适应教师职前职后培训一贯性与连续性的有效方式,是一种真正将“对话”引入教学活动的教学路径。当然,这种良好的课程实施方式需要满足一些基本条件:一是学校在教学条件方面具有优势;-是班级规模适宜;三是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四是要有诸如制度、组织和文化氛围等方面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