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范文
时间:2023-09-07 17:58: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9-245-02
一、石油企业合同管理风险评估的方法
合同管理的风险评估方法是指采取何种方式对合同风险进行评估。从逻辑上来说,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是前后先继的,先进行识别然后进行评价与估计。但从企业管理工作的宏观角度来说,合同风险评估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笔者认为,企业合同风险的评估是一项基于经验的科学,需要依据一定的方法对企业合同运行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可以运用生产,业务流程法和调查表法识别与评价合同风险。在掌握合同流程的基础上设计调查表,先选取少量调研对象发放调查表,听取调查表试填者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后。修改和完善风险调查表。调查表经过几轮的试填一反馈一修改后,形成正式的合同风险调查表。按照上述方法将调查结果进行筛选和分析,按照统计学的方法,大致可以估算出企业合同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风险系数水平,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此次合同风险调查反映出的问题和建议。可以说,石油企业合同管理中的风险评估工作是一项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强烈管理实践色彩的创造性工作。
二、石油企业合同管理风险评估的案例分析
按照上述生产,业务流程法和调查表法我们可以首先设计出石油企业风险评估调查表的内容。调查表的内容设计是否科学以及是否符合现实需求是调查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笔者认为,对于合同风险进行评估的调查应该是基于对企业现有合同管理工作的关键点以及同行业企业合同风险的显露点来进行设计。
参照中石油公司合同风险评估调查表的设计原则与设计内容,笔者对大港油田合同管理的风险评估调查表设计了内容。并依据合同管理风险与合同法律风险将上述调查表进行了分别设计。设计了两大类7小类29个具体的指标。在本研究中,笔者将上述29个具体指标设计成了调查问卷,对大港油田及其所属公司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笔者将对下述两大类7个小类29个具体指标进行介绍,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
1.合同外部风险要素调查与统计。合同外部风险要索主要指的是从宏观上来说影响合同运行的因素。笔者认为,影响合同外部运行的主要指标体系有:(1)合同管理人员指标体系。合同管理人员是企业当中专门从事合同管理的专业人员,是否具有合同管理人员以及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与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合同管理水平与风险评估水平。因此影响石油企业合同管理风险评估水平的首要因素是人力资源因素,即合同管理人员指标体系应该设计为合同风险评估的首要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可以具体设置如下几个分项指标:公司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合同管理部门负责人的法律工作水平、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操作能力、相关部门对法律工作的支持程度、法律人员配备的充足性、法律队伍的稳定性六个子项。除了上述平面设计的内容之外,还要考虑上述人员的数量以及稳定性与有效性等。(2)合同管理制度指标体系。良好的制度是预防危机与管理危机的重要构成要素。因此笔者认为,石油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是影响企业合同运行的主要外部因素之一,围绕该部分应该设计相应的指标体系。笔者认为该项可以包含:制度健全程度、制度明确程度、制度动态调整性、制度和谐性四项内容。制度健全程度考察制度的全面性;制度明确程度考察制度的明晰性;制度动态调整性着重考察随时间发展,制度能否及时调整,以减少制度对实践的不适应情况;制度和谐性重在考察有无政出多门、相互矛盾的情形。(3)合同管理流程指标体系。管理是一种流程控制,合同管理的流程控制直接影响着合同管理的质量。石油企业合同应该按照《石油企业合同管理规定》等行业性操作过程进行操作,从合同签约依据维护,到理顺管理流程,最后到合同验收环节。都要傲到合规性操作。笔者认为该部门可以具体设计业务流程规范性、业务流程效率性、业务流程可操作性、业务流程有效性四个子项共同构成合同管理流程风险。业务流程规范性以考察各予公司所制订的合同管理业务流程是否符合公司规定和管理要求为主;业务流程效率性考察合同管理业务流程的便捷性;业务流程的可操作性主要考察所制订的业务流程是否符合管理实践,有无不合理之处;业务流程的有效性着重考虑流程操作的效果,业务流程能否有效地防范预计到的合同管理中的各种风险。(4)合同管理系统指标体系。随着《中国石油合同管理系统》的进一步应用,系统用户能够全面掌握合同签订的流程,及时跟踪合同的审批情况,缩短了合同的签订周期。同时使合同经办人员和审批人员加强了合同签订、履行、验收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方便了合同的日常管理,基础资料的检索、合同运行状态的跟踪,明确各类合同的流程。在选择了合同类别后,合同将在系统中自动匹配相应的类别和审批流程,使合同审批更加方便,推进了合同管理的进步,提升了合同管理的水平。笔者认为对于中石油合同管理系统的执行情况应该单独设计指标体系进行调查,具体可以分为信息及时性、可靠性、有用性和网络安全性四项。
2.合同内部风险要素调查与统计。(1)合同缔结指标体系。合同缔结指标体系是指在合同内部运行过程中,合同缔结阶段所产生的风险因素而形成的调查指标体系。缔结合同风险的指标体系可以设置合同相对人风险(合同相对人在资信、资质、履约能力方面存在瑕疵)、书面合同风险、合同审查风险、人风险(合同签定人是无权人)等。目前,石油企业的大型合同都需要按照招投标的法律程序完成合同的邀约与承诺过程,因此合同缔结的指标体系可以依据招投标过程中具有风险的环节来进行设计。具体来说,可以设计如下子项目:招投标合法性风险、招投标规范性风险、招标人风险(此种情形下石油企业是投标人)、投标人风险(此种情形下石油企业是招标人)、评标专家风险(此种情形下石油企业是招投标活动的一方当事人)。评标专家风险主要是指招投标管理机构对评标专家选择不规范以及评标专家职业道德是否很好执行存在风险。(2)合同文本指标体系。标准合同对于防止合同文本风险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极大地提高企业防范合同风险的水平。中石油花费巨资开发并在其系统内推广标准合同影响重大,意义深远,可以提高合同管理效率、改善合同管理质量,所以将其单独考察。标准文本风险重点考虑了标准文本的覆盖率、文本的质量水平、标准合同的适用性三个方面。标准文本的覆盖率能够反映是否覆盖了合同业务的全部领域、标准文本的质量高低能够反映合同文本的质量水平,标准文本的适用范围能够表明是否明确,标准合同的适用性能够反映标准合同在实践中的使用程度。(3)合
同履行指标体系。合同履行指标体系是将依据法律经验的判断及行业经验的判断,对合同履行过程中容易出现风险的环节设计而成的风险调查指标。笔者认为,合同履行环节的风险点主要有合同履行风险(交易双方或者合同相对人未按照约定方式履行合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没有行使或者不当行使了相关的抗辩权利)、合同变更的风险(未按照国家合同法律或者合同的约定而变更了合同标的,使合同履行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发生了变动)、合同解除风险(未按照国家法律或者合同约定正确行使合同解除权等)、违约责任风险(合同当事人出现了违约事由,而没有按照法律或者合同约定追求其违约责任)。
三、石油企业合同管理风险控制的基本路径
上文中笔者对石油企业合同管理风险评估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大港油田合同管理的风险评估调查进行了个案推演。结合风险识别的基本方法与路径,我们可以总结出石油企业合同管理风险控制的以下几个方面:
1.合同风险控制应纳入危机管理体系。合同风险不是石油企业的偶发事件与突发事件,而应纳入企业的危机管理进行系统管理。合同是企业微观运行的法律表征,合同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企业的风险,因此合同风险的控制应该纳入企业的危机管理体系,形成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建立起石油企业合同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的制度体系。
2.合同风险的识别是风险控制的基础。合同风险的识别是合同管理的起步,也是对合同风险进行控制的基础。石油企业应该建立起合同风险识别机制,由专业人员利用专门知识与专业方法对企业合同的运行进行风险分析,找出动态运行着的合同可能存在风险的关键节点,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风险评估与防控。
篇2
关键词:审计风险:风险要素;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审计的范围逐渐拓宽,人们对审计的期望越来越高,审计职业的责任也越来越大。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审计的难度,相应产生了一定的审计风险。
一、审计风险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由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x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可知,审计风险是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个要素构成。
1、固有风险。固有风险指在不考虑被审计单位相关的内部控制政策或程序的情况下,其会计报表上某项认定产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固有风险水平取决于会计报表对于业务处理中的错误和舞弊的敏感程度。业务处理中的错弊引起报表失实的越多,固有风险越大;反之,固有风险越低。经济业务发生问题的可能性越大,固有风险水平越高;反之则越小。固有风险的产生仅与被审计单位有关,受被审计单位外部经营环境的间接影响,审计人员只能通过必要的审计程序来分析和判断固有风险水平。固有风险客观地独立存在于审计过程中,是一种相对独立的风险。
2、控制风险。控制风险指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未能及时防止或发现其会计报表上某项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控制风险水平与被审计单位的控制水平有关。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要的缺陷或不能有效地工作,则控制风险高。控制风险独立存在于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无法降低控制风险,但可以根据被审计单位相关部分的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情况,设定一定控制风险的估计水平。
3、检查风险。检查风险指审计人员通过预定的审计程度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上存在的某项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审计风险要素中唯一可以通过审计人员进行控制和管理的风险要素。它独立地存在于整个审计过程中,不受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影响。检查风险与审计人员工作直接相关。
二、审计风险成因
(一)主观因素
1、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执业水平。审计活动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活动,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不高是产生审计风险的主要原因。我国的审计事业起步较晚,审计队伍比较年轻,很多审计人员缺乏经济理论、基建工程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直接影响了审计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2、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工作的责任心及职业关注。在实施审计的整个过程中,审计人员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关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审计风险。
3、审计方法本身存在的缺陷。现代审计是建立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的基础之上的抽样审计,所奉行的是成本效益相结合的原则,而这两点本身就是允许一定审计风险存在为前提的。在抽样审计中,审计人员往往为了用有限的成本达到较高预期的效益,放弃相当一部分的样本资料,加大了作出正确审计结论的难度,使审计结果存在误差。
(二)客观因素
1、审计执业环境欠佳。一是审计活动所处的环境不理想。我国审计发展起步晚,既缺乏成熟的理论、也缺乏实践经验,加之法律、法规不健全,致使审计独立性差,审计人员风险意识差、抗风险能力差。二是行政干预的制约加大了审计风险。长期以来,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挂靠政府部门“官办官营”,政府过多地干预审计工作,使审计结论失真、失实,进一步加剧了审计风险。三是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使审计面临风险。近年来,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会计信息市场的会计信息质量依然不尽如人意,会计基础工作弱化使以此为基础来进行综合判断的审计面临着愈来愈大的风险。
2、现代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范围的拓宽。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使审计的对象日益复杂化。随着受托责任的发展,审计的范畴不断扩展,审计服务领域从财务报表的验证和管理咨询扩展到质量审计、风险评估等,审计范围的拓展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和压力。
3、政府和社会公众审计的意见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以及对其认识上的偏差。审计结论大到影响政府的宏观调控,经济、税收的政策的制定,金融证券市场的波动,小到影响居民的投资、理财。委托方对审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细,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和审计风险。
三、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从审计机构和人员方面看。审计机构要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系统的审计工作制度,强化业务培训,全面普及后续教育,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审计人员要严格遵守《注册会计师法》,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的要求执业,遵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二)从审计程序层面分析
1、受托阶段。审计人员要详细了解委托人的委托目的和业务内容,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预测和分析,只有通过充分了解确认有承办能力,才能签约,在签约时要写明委托方对提供的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负责等内容。
2、准备阶段。审计机构要根据承办项目的要求和任务,及被审计单位的行业特点和情况复杂与否,确定选派专业性强、能胜任的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制定好审计项目、内容、目标、方法和任务等工作计划。
篇3
关键词:审计风险 模型 实务应用
审计是一个高风险、高社会责任的行业,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政府各部门对师事务所检查力度的不断加大,涉及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律诉讼案件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经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了审计的难度,使审计风险日益突出。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已成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当务之急。
一、审计风险的理论基础
事实上,有关各方一直都在关注审计风险这一课题,早在1963年AICPA的职业准则就有关于风险评价重要性的描述:“所涉风险的水平也和审查的性质休戚相关……内部控制对于审查范围的即为一例,内部控制越强,风险水平越低。”此后,SASNo.39和SASNo.47为审计师选择实质性测试程序提供了详细的指南,即审计师应详细考虑下列几个:账户余额和业务类别中存在的错报风险;内部控制未能发现错报的风险;审计完成后,账户和业务类别中的错报未能被发现的风险。SASNo.47还进一步明确了风险的概念术语,提出了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概念,并指出审计师应从整个报表总体水平和账户余额及业务类别水平上考虑审计风险。SASNo.47强调审计风险应该结合重要性一起考虑,以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及范围,并评价这些程序的结果,同时将审计风险模型定义为:AR=IR×CR×DR,其中AR(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IR(固有风险)是指假定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时,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CR(控制风险)是指某一账户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未能被实质性测试发现的可能性。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基本采纳了这一概念,采纳这一概念的还有英国审计实务委员会(APC)、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等,可见这一模型流传甚广,但是该模型仍遭到很多学者的批评,主要:第一,该模型没有提供如何从分散的账户和交易综合评估整个财务报表的风险。第二,该模型仅仅考虑了抽样风险(即β风险),同时假设非抽样风险(即α风险)可以忽略。第三,该模型还不完善,设有考虑到其他诸如审计成本或潜在误报的影响等经济因素。第四,该模型只能是用于决定在实质性测试中抽样风险的水平,而不能成为一种风险评估的模型。第五,在计划阶段,实务界普遍将审计风险确认为5%,在此未明确5%审计风险水平究竟是什么意思,若其意味着审计师愿意签发的100份审计报告中有5份含有错误的话,则所有的会计师事务所将不复存在(Rittenberg&Schwieger,2002)。第六,该模型既无法用它来评估接受的风险,也无法在审计计划中充分体现对客户风险的了解。如果不考虑经营风险,那么所谓的风险审计就是不完整的(辜飞南等,2002)。
二、审计风险要素模型应用
尽管审计风险模型存在很多缺点,但是在实务中如何有针对性地回避这些缺点,更好地应用审计风险模型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对审计风险模型的重新认识
笔者认为,在审计实务应用中,应把《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其应用应环环相扣,使审计过程视为一有机整体,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各种准则。
审计风险模型也不例外,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主要定义了审计风险模型,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3号———审计计划主要规定了如何进行抽样审计。笔者认为,审计风险模型主要是为如何实施抽样服务的,即根据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评估水平,测算检查风险的水平,再根据检查风险的水平, 应用抽样审计理论就可以得出计划收集证据的数量,在此笔者认为,注册会计师在制定计划时亦可适当地考虑非抽样风险,怎样考虑非抽样风险呢?那就是根据职业判断考虑如何地增加样本量。另一方面,在实务中,所要决定的样本量,必须落实到某一具体的账户或交易类别,笔者认为根据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对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的定义,审计风险模型可用于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即账户层,亦可用于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即整个会计报表层,现在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真正利用风险模型来测评检查风险,再利用测评出的检查风险完成审计抽样。
社会审计的最终产品是审计报告,在出具审计报告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对分散的账户和交易进行评估,而且还要从分散的账户和交易综合评估整个财务报表的风险,笔者认为,如何从分散账户和交易去综合评估整个财务报表的风险,是另一个具体准则,即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要解决的问题,当我们把审计后推出的总体偏差与会计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进行比较,就可以达到综合评估财务报表风险的目的。至于如何理解实务界确认的5%审计风险,笔者认为,无论注册会计师如何尽职尽责,都不可能对审计后的会计报表作出100%的保证,只能是合理确信会计报表的所有重大方面,这在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中有明确规定。这里的5%是一个经验数据,5%的风险也就意味着95%的把握,95%的把握也就意味着可以合理地确信,在合理确信的情况下,即使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注册会计师也是可以免责的,对于此观点至少同行中是这么认为的,这是制定有关审计准则的初衷。至于经营风险,笔者认为不是注册会计师在会计报表审计中能够完全把握或解决的,事实上,我们在考虑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及检查风险时,部分考虑了经营风险,如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第21条第(四)(五)点在考虑固有风险时,要考虑业务性质及影响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的环境因素。
(二)审计风险模型制作应用举例
在审计实务中,交易和账户余额的实质性测试一般是按业务循环组织实施的,也可以按会计报表项目进行。按循环审计可以与按业务循环进行的内部控制测试直接联系,有针对性地评估特定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的同时,定出检查风险,确定某一账户的样本量。如以下是以生产循环的存货审计为例:
1.固有风险。我们可根据存货的数量和种类、成本归集的难易程度、运输的便捷程度、废旧过时的速度或易损坏程度、遭受失窃的难易程度,评估存货通常具有高水平的固有风险。具体到审计实例,由于制造过程和成本归集制度的性质差异,生产制造的存货与其他企业(如批发企业)的存货相比往往具有更高的固有风险,因此就注册师的审计工作而言则更具复杂性。此外,外部因素也会对固有风险产生。例如,技术上的进步可能导致某些产品过时,从而导致存货价值更容易发生高估。以下是可能增加审计复杂性与固有风险的若干情况:(1)长期的制造过程。与长期制造过程(例如飞机、轮船制造和酒类酿制过程)相关的审计重点包括对递延成本、预期发生成本以及可能受到未来市场波动或损毁影响的当期损益情况。(2)固定价格合约。重大审计涉及预期发生成本的不确定性。(3)商品存货。计价是一个重要的审计问题,因为商品极易受到市场波动影响。许多企业都试图针对未来的价格变动进行交易,以便降低有关风险。(4)服装与其他时装相关行业。由于服装产品的消费者对服装风格或颜色的偏好易于发生变化,因此潜在的存货过时情况是重要的审计问题。(5)鲜活、易腐商品存货。因为物质特性和短暂的保质期,此类存货的腐坏风险很高。(6)具有高含量的存货。由于技术进步,此类存货易于过时。(7)单位价值高昂的存货。例如,珠宝存货的固有风险通常高于铁制钮扣之类存货的固有风险。
2.控制风险。在考虑了固有风险之后,注册会计师需要对控制风险作出评价。存货的内部控制几乎涉及到企业产品的所有生产与销售环节———包括采购、验收入库、仓储、领用、加工(生产)、运输等方面。(1)采购。采购的总体目标是所有交易都已获得了适当的授权与批准。使用购货订单是一项基本的内部控制措施。(2)验收。存货验收的总目标是所有收到的货物都已得到记录。使用验收报告单是一项基本内部控制措施。(3)存储。存储的总体目标是确保与存货的接触必须得到管理部门批准。(4)领用。存货领用的总体目标是所有存货的领用均应得到批准。使用部门存货领用申请单是一项基本的内部控制措施。(5)加工(生产)。加工(生产)的总体目标是对所有的生产过程作出适当的记录。使用生产报告是一项基本的内部控制措施。(6)装运。装运的总体目标是所有的装运都得到记录。使用装运单是一项基本的内部控制措施。更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是由销售部门作出装运指令,使用预先编号的装运单以便定期清点核算,并由此形成日后开具收款账单的依据。
如果由个人兼任了不相容的职务,通常控制风险就会增加。
3.检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并据以作为检查风险的评估基础,据以确定存货监盘程序、函证程序、替代程序及样本量。
4.重要性水平。根据对存货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以及会计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确定存货账户的重要性水平(可容忍误差)。
5.审计后得出的奇货差异与重要性水平对比,考查所实施程序的充分性。
三、小结与启迪
尽管现行审计风险模型在中存在很多不足,但它仍受到注册会计师同行的普遍接受。其原因可能在于思想与理念得到世人的认可,源于其作为思维模式的一般化。它说明了审计风险的构成,反映了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决策时的考虑。在实际运用中,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风险因素的评估都是非常主观的和难以计量的,最多是大体上的可信性(刘力云,1999.朱荣思,2001),如何运用经验数据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是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
1.Rittenberg,L.E.,&Schwieger.Auditing:ConceptsforaChangingEnvironment[M](影印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辜飞南等。审计学[M].北京:中国出版社,2002
3.谢盛纹。略论现行审计风险模型的偏颇[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7)
4.刘力云。审计风险与控制[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9
5.朱荣思等。审计学[M].北京:高等出版社,2001
篇4
(湖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湖南湘潭410002)
摘要:体育活动中的固有风险直接影响到体育伤害过失的认定和归责原则的选择,对固有风险的认定应结合个案情况对“体育特殊性”作审慎、综合的考量。由于《侵权责任法》未纳入自甘冒险制度,仅凭固有风险的认定不能绝对排除过失的成立。在当事人过错未被明确排除的情况下,本案适用公平责任来分摊损失的做法值得商榷。
关键词:固有风险;自甘冒险;公平责任
中图分类号:D912. 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3-0011-05
基金项目: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4YJCZH079)。
在本案一审判决的简短说理中,同时出现了“固有风险”、“自甘冒险”以及“公平责任”等原则的适用。其中固有风险和自甘冒险原则在英美法上过失体育伤害归责领域曾经是主要援引的抗辩,而公平责任原则近年来在国内体育伤害归责中也多次出现。但经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该案在定性和归责逻辑上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法官将案件中的伤害行为简单地界定为体育活动中的固有风险过于武断,忽略了对当事人运动能力、比赛非正式性、未成年等因素的考量;另一方面,法官在归责时将自甘冒险、意外伤害事件以及公平责任杂糅在一起,在逻辑上出现混乱。
1该案诉及的伤害是否属于“篮球比赛中所固有的运动风险”
法院对争议点二的分析为“篮球是一项对抗性较强的竞技体育活动,原告与被告严甲作为已满十三周岁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都应认识到在篮球比赛中所固有的运动参与风险,对于原告损害结果的发生被告严甲事前无法预知,同时在比赛中也无法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判决直接将该原告所受伤害归为“篮球比赛中所固有的运动参与风险”所致,却未结合具体案情对固有风险进行分析。笔者认为这种“想当然”的定性在本案背景下过于潦草。
对体育活动中固有风险的考量主要形成于英美判例法。大陆法系鲜有成文法对体育活动中的固有风险作出明确规定。即使在埃塞俄比亚民法典第2068条对体育伤害归责的特别规定中,固有风险也只是作为自甘冒险的基础被间接规定。我国现行《侵权行为法》并未纳入自甘冒险原则,固有风险的考量在立法上也无据可循,因此在体育伤害归责的国内案件中,法院对固有风险的认定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这在本案判决中尤为明显。那么体育活动中的固有风险应该如何来界定?影响固有风险认定的基本因素和标准是什么?本案原告所受伤害是否属于篮球比赛中固有风险的后果?
1.1体育活动中固有风险的认定
在英美侵权法的类型化趋势中,过失是晚近出现的一种侵权行为类型。在过失这一“侵权责任的大口袋”领域,体育伤害侵权行为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才开始逐渐形成其独特的归责模式。而固有风险( In-herent Risk)是其中出现较早的一种影响当事人注意义务认定的抗辩。固有风险理论的主旨是,他人对体育活动的参与者不负有保护其免受固有风险致害的注意义务。固有风险属于体育活动正常范围内所无法避免的危险。一般来说,法官在认定致害行为是否产生于体育活动自身的固有风险时的考量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活动的专业化程度。在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体育活动(如正式的体育比赛)中,固有风险的认定更容易获得明确的参考标准,如体育规则与现场裁判的判断。如果体育比赛遵循一般性的体育行业规则来进行,那么因体育规则范围内行为而致害通常会被认为存在固有风险,而体育规则禁止的行为所造成的伤害则不属于固有风险的免责范围(体育规则不能作为绝对的考量标准。有时候,技术性犯规也属于体育活动的正常范围,因此带来的伤害风险也属于固有风险)。比如在2003年澳大利亚的Ollier v.Magnetic Island Country Club案中,被告在挥杆击打高尔夫球之前没有根据相关安全规则的规定查看前方场地是否有人,最终导致击球伤人。被告提出了自甘冒险抗辩,但被法院驳回。法官认为在被告视野范围内被球击中并非高尔夫活动的固有风险,因为高尔夫规则明确禁止这种行为。在存在现场裁判的情况下,裁判对致害行为的现场判断也可能影响固有风险以及侵权责任的认定。
(2)致害风险的可预见性。如果体育活动的参与者理解该风险的存在并能充分评估该风险的性质,而且其自愿面对并承担了该风险,法官也可能会据此将该风险认定为固有风险。但仅从主观角度来判断体育活动中的固有风险问题有可能会造成混乱,因为对被侵害人来说显而易见的风险,对致害人可能也同样如此。这样一来,被告可能会因为明知风险存在而负有相应的注意义务,这与固有风险阻却注意义务的成立是冲突的。这就导致从同样的主观考量因素出发,不同法官可能会得出不同的认定结果。
(3)体育活动的特殊性质。体育项目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它与一般的活动相比更具有危险性。比如,接触性体育活动与非接触性体育活动相比,其固有风险发生的几率更大。如橄榄球、足球、篮球等比赛中就容易因体育活动中的正常行为而发生伤害。此外,像摔跤、拳击、相扑等完全的身体搏击类比赛,本身就包含了很高的致害风险。
(4)基于公共政策考量的因素。英美法官还常常基于公共政策的考量来对体育活动中的固有风险作出判断。如果被告对该受伤风险承担过失责任会“冷却运动参与的热度”或者“改变运动的基本性质”,法院将会更倾向于将该受伤风险认定为固有风险。
本案涉及的篮球活动并非正式比赛,没有遵循特定的比赛规则,也没有现场裁判监督,属于专业化水平较低的休闲娱乐性体育活动,其参与者也是未经专业训练的未成年人。因此本案中固有风险的认定较之于竞技性和专业性强的体育比赛中固有风险的认定应更为谨慎。就本案而言,判断致害行为是否属于固有风险范围内的行为,“可预见性”应成为重要考量因素。
1.2本案当事人对风险的“可预见性”分析
尽管可预见性属于主观认知范畴,但英美法上通常以“合理人(Reasonable Person)”的客观标准对其进行限定。固有风险的“可预见性”是指与当事人处于同样境地的人对于参与体育行为可能带来伤害的预测。这个“与当事人处于同样境地的人”是一个假设的理性人,即“合理人”。那么钵育的特殊环境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合理人”对本案中致害风险的预见呢?
“合理人”标准在体育伤害侵权领域的适用是普通法上一个倍受争议的问题,即一般的“合理人标准”能否解决过失体育伤害归责的问题。在澳大利亚、英国、美国涉及体育伤害过失侵权的判例中,法官们的态度不断出现分歧和演变。在1967年的Roots v.Shelton案中,澳大利亚最高法院的法官克服合议庭的少数意见,判决认为传统的“合理人”标准足以覆盖对体育活动特殊性的考量,应成为体育伤害领域的一般过失标准。之后英国法官和澳大利亚法官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合理的体育人(Reasonable Sportsperson)”标准。比如1985年英国的Condon v.Basi案提出了“合理的足球运动员(Reasonable Footballers)”标准,1990年澳大利亚的Johnston v.Frazer案适用了名为“合理骑师(Reasonable Jockey)”的标准。但“合理体育人”并非适用于任何体育活动的场景,而只限定于当事人以专业运动员身份参与正式或公开的体育活动而发生伤害事故的案件。比如“合理的足球运动员”是指职业的足球运动员,Condon v.Basi案则是发生在有现场裁判执哨的正式足球比赛中。对于普通人参与休闲娱乐活动或日常体育锻炼时发生的伤害,并不在“合理体育人”的使用范围之内。因此,“合理体育人”虽然是对“合理人”标准在体育领域适用的特定化,“体育合理人”较之于一般“合理人”,其对体育行为的致害风险的预见与防御能力都更强,因而其对“固有风险”的承担也更容易成立。但同时“体育合理人”对体育场景的专业性和正式性也是有相当要求的。因此,在非正式的休闲体育活动或社会体育活动中,应当适用一般的“合理人”而不是“体育合理人”标准来考量对致害风险的预见程度。
所以笔者认为,不是所有的体育活动场景都值得侵权法予以特殊考量。在本案中,当事人参加的篮球赛系临时组织,参与者也只是业余爱好篮球的未成年学生,其参与体育活动的经验和对风险的认识与控制能力都低于普通成年人,因此不能用篮球运动员对比赛行为致害的风险认知水平来要求本案当事人。本案固然具备一定的“体育特殊性”,但同时比赛的临时性、日常性和娱乐性,以及当事人的未成年和非专业因素也在淡化这种特殊性,使其更接近于普通的过失侵权案件。法院本应从本案伤害事故发生的特定背景出发,综合考量该篮球活动的性质、当事人的认知水平和体育技能等各种因素,具体分析原告对遭受伤害的预见能力和防御可能性。但从上述判决来看,一审法官急于寻求并放大案件场景的“体育特殊性”,无暇细究案件中的其他重要因素,武断地将致害行为定性为体育活动中的固有风险,从而越过一般的过错原则归责模式,导致归责方向上的偏差。
本案判决的归责逻辑分析
本案判决所遵循的基本逻辑为:原告所受伤害因篮球比赛中的固有风险所致,属于“意外事故”,因而认定被告无过错,以公平责任为依据分担损失。下文将对这一归责逻辑进行梳理和分析。
2.1 固有风险与自甘冒险
2.1.1 自甘冒险制度
自甘冒险制度在理论上可以划分为明示的自甘冒险(明示的自甘冒险是当事人就免责达成的一致意思表示,可以被合意免责抗辩所吸收。比如在运动员参赛合同中明确规定比赛中所可能遭受的受伤风险)、默示的自甘冒险两种类型。其中默示的自甘冒险又分为主要的默示自甘冒险与次要的默示自甘冒险。主要的默示自甘冒险抗辩通过主张特殊活动中的固有风险而完全阻却被告过错的成立。它与次要的默示自甘冒险不同,后者是在原被告均存在过错时免除或减少被告责任。传统的自甘冒险由于杂糅了免责合意、侵害人不负有注意义务或未违反注意义务、促成过失或比较过失等多种因素,导致不同类型的自甘冒险制度之间难以独立、统一的理论基础,因而被一些学者质疑该制度的独立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该制度在英美法实践中的分化和衰落。如美国《侵权法重述(第三次)》吸收了理论界对自甘冒险独立性的质疑,将原来明示的自甘冒险还原为“责任的合同限制”,将原来次要的默示自甘冒险划归到“受害人的过失”(划分赔偿责任份额的依据)下,分列在《重述》的“责任分摊”篇中。在这三种传统的自甘冒险类型中,只有主要的默示自甘冒险通过固有风险理论得到了保留和延续,这种保留在体育伤害领域尤其明显。
2.1.2 自甘冒险制度与固有风险理论的关系
应该说,主要的默示自甘冒险向固有风险理论的转化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主要的默示自甘冒险所承担的风险是活动本身所具有的风险,即固有风险。因此英美法院在适用该自甘冒险制度时,常常会直接论证致害风险属于体育活动中的固有风险。比如在Cole-man v.Ramada Hotel Operating Co.案中,原告在游戏时因爬楼梯而受伤。法院认为,原告承担的危险是“这种活动本身具有的”而不是源于被告“对滑梯的维修不善”,所以原告关于被告存在过错的主张被法院驳回。当自甘冒险在英美法中走向衰落,过失体育伤害中的被告通过固有风险理论来否认过失的成立,与主要的默示自甘冒险的原理也是一致的。
正因为主要的默示自甘冒险同样以固有风险的认定为基础,导致实践中容易将固有风险与自甘冒险制度的适用混淆起来。实际上,传统的自甘冒险常常作为一种独立的过失抗辩制度来适用,它意味着对过失责任的减免。即使主要的默示自甘冒险被一些学者认为属于过失认定而非过失责任抗辩的范畴,但其一旦被适用则会导致完全阻却被告过失的成立。
而固有风险理论适用于过失认定的阶段,即在判断被告是否负有注意义务以及是否违反注意义务时,会将固有风险作为影响体育伤害过失认定的重要因素。严格来说,固有风险理论所提出的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过失抗辩,它依赖于注意义务的认定和违反注意义务认定的标准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在英美侵权法上,单纯的固有风险并不能绝对地免除被告的过失责任。比如,固有风险理论在多数情况下能阻却被告过失的成立,但如果被告的行为存在“严重不负责任”的状态,即达到了鲁莽行为标准(鲁莽行为标准是英美侵权法上一种特殊的过失标准,主要在体育伤害过失判例中形成。鲁莽行为是指恶意( wanton)或蓄意( willful)行为。如果被告明知行为对他人具有严重危险,或以合理人的标准判断,被告应该能了解危险事实存在,仍然有意从事该行为,即构成鲁莽行为)时,他仍然要对原告承担过失责任。
2.1.3 本案判决对二者关系的混淆
在本案中,法官单纯用“固有风险”推定该案为“意外伤害事件”,存在混淆固有风险理论与自甘冒险制度的可能性。尽管判决中对固有风险作了明确定性,但对固有风险最终如何影响过错的认定并未作任何阐述,因此无从推测其是将固有风险作为影响被告过错成立的因素之一,还是将其作为自甘冒险制度的基础。如果判决仅仅将固有风险作为影响被告过错认定的因素,那么即使该致害行为构成固有风险,也不意味着被告过错的不成立。固有风险理论所考察的主要是原告对该风险的预见性和防御能力,并进而动摇但不是完全阻却被告过错的成立。尤其在篮球等对抗性体育活动中,固有风险常常必须与致害行为相结合才能导致损害的实际发生。本文因缺乏对证据和案件事实的详细了解,无从对被告过错的认定进行综合考量。但可以确定的是,假设被告的致害行为存在明显的“鲁莽”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存在其他影响被告过错认定的重要因素,即使存在固有风险,被告仍需对其行为承担过错责任。
相反,只有判决适用自甘冒险制度,固有风险的存在才会完全阻却被告过错的成立。从法官对“意外伤害事件”毋庸置疑的推定来看,其完全否定了被告过错的成立,也因此放弃了对过错原则的适用,转而适用公平责任。这表明一审判决在很大程度上适用的是自甘冒险制度而不是固有风险理论。法官在此处的模糊化处理或许因为我国现行《侵权责任法》并未纳入自甘冒险制度,以至“欲用之”却无奈于缺乏援引依据(《侵权责任法》第26条(“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所采用的是促成过失或比较过错原则,只能视为对次要的默示自甘冒险的吸收,对于以固有风险认定为前提的主要的默示自甘冒险未作规定)。但这种模糊处理不仅造成了归责逻辑上的混乱,还进一步导致了归责原则选择上的错误。
2.2过错原则与公平责任的取舍
本案最终适用公平责任在原被告之间进行损失的分摊。应该说,这种选择符合目前国内法院处理体育伤害案件的主流趋势。那么传统的过错原则是否已经无法覆盖体育伤害案件中的体育特殊性而必须通过公平责任的损失分摊来解决?具体到本案来说,公平原则的适用是否是必须的、合理的?
2. 2.1 公平责任普遍适用于体育伤害案件的原因与弊端
公平责任在《侵权责任法》中规定了四种法定的适用情形。这四种情形包括:(1)见义勇为中,受益人对被侵权人的补偿(《侵权责任法》第23条);(2)自然原因引起危险时,紧急避险人对受害人的补偿(第31条);(3)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暂时没有意识或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损害且无过错时,对受害人的补偿(第33条);(4)高空抛物或坠落物造成损害时,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对受害人的补偿(第87条),《侵权责任法》第24条是对实践中可以适用公平责任的情形之规定:“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体育伤害案件适用公平原则是以第24条为依据,但第24条与公平责任适用的法定情形相比,其适用只是作为过错原则无法适用的补充和例外。国内法院将这一例外规定作为体育伤害归责的普遍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领域法律适用与救济制度上的困境。
一方面,立法中很难找到体育伤害归责适用的恰当依据。国内立法没有对体育伤害归责作出特殊规定,也未纳入国外体育伤害归责抗辩中援引最多的自甘冒险制度。在现有的过错归责范围内考量体育活动的特殊性难度较大.,国内基层法院法官判案任务普遍繁重,往往无暇对案件事实中的特定因素作过多研究。在判决无据可循的情况下,公平责任为双方当事人和法官提供了一个相对合理的解决方案,既对被侵害人的损失提供了适当救济,也以损失分摊的形式间接体现了自甘冒险的责任减免要求。
另一方面,对体育伤害的特定保险救济与社会保障制度缺位。在职业体育领域,运动员因体育伤害事故所带来的损害不只是健康上的,还常常导致职业生涯的中断甚至终止,仅通过体制内的普通社保制度或商业保险不足以弥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法院通过公平责任的损失分摊争取更多补偿。在社会体育领域,这一问题更为突出。由于被侵害人很难从其他途径获得损害补偿,法官迫于定纷止争的压力,很容易倾向于以公平责任来结案。
公平责任在体育伤害领域的普遍适用,固然有上述现实原因,在某种程度上也缓解了该领域法律适用上的困境。但《侵权责任法》第24条普遍适用引发的弊端不容忽视。首先,公平原则的适用要以过错原则的适用为前提。只有在双方当事人都无过错的情况下,才有公平原则适用的可能性。但在体育伤害归责的实践中,体育活动的对抗性、固有风险等特殊因素使当事人过错的认定变得复杂和困难,法官图省事可能会越过过错认定的必要阶段,不审慎地认定加害人是否具有过失,而直接向公平责任逃避。还有一些本来应该由证明责任来决定的问题,法官因怠于对证据进行认定或不熟悉证据法则,而将当事人因举证不力而应承担败诉风险的案件,错误地认为属于当事人都没有过错的情形.,进而适用公平责任。其次,公平责任实际上并不是责任的承担方式,而是从社会和谐、道德平衡的角度对损失进行分摊,其实践的是分配正义而非矫正正义。如果盲目用公平原则的分配正义来取代过错原则的矫正正义,将会从实质上损害侵权法预防损害之规范功能。此外,公平原则在体育伤害领域的滥用可能会阻碍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因为在体育活动中一旦发生损害,法官如果不审慎地根据证据规则和过错原则来认定当事人是否存在过失,而是故意模糊责任的归属,直接适用公平原则各打五十大板了事,使本来存在过错的当事人免于法律责任的惩处,这一方面使侵权责任对于过错的威慑性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也会让人们参与体育活动时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事故的防范上,从而减少了体育应有的乐趣和竞技性。尤其对社会体育活动的广大参与者来说,安全感的降低会挫伤普通人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2.2本案适用过错原则的可能性
目前《侵权责任法》中并没有对体育伤害归责作出特殊规定,动辄以公平责任为据在当事人之间分摊损失又会引发各种问题。因此对体育伤害案件的裁决者来说,应当在现有侵权法体系内,充分利用过错原则的灵活性和包容性来解决而不是逃避归责的问题。
具体到本案,并非完全没有过错责任适用的空间。如前所述,法院在本案中对固有风险的认定值得商榷,退一步说,固有风险的成立也不能绝对排除过错的存在。另外,如果对固有风险的预见是对参与体育活动的双方当事人的,如果原告因为预见风险而选择参加比赛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那么对被告也同样如此。这意味着即使在固有风险的情况下,按比例分担过错责任是更合理的选择。这也是传统的自甘冒险制度因为过于强调责任的“全有”或“全无”而趋于衰落,并逐渐被比较过失所取代的原因。我国《侵权责任法》第26条对责任的分担作出了规定:“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尽管从结果来看,适用第26条的过失相抵原则与第24条的公平责任原则可能“殊途同归”,但第26条对责任的厘清兼顾了矫正正义与分配正义。
假定原告对受伤风险有一定的预见能力,而该风险又不属于篮球比赛本身的风险,则该风险不属于固有风险,而构成“显著风险( Obvious Risk)”。在英美法中,“显著风险”的情况下被告往往存在一定的过失,该风险的负担应该在原被告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因此,显著风险往往适用次要的默示自甘冒险或比较过失的情形。即使本案中存在篮球活动的“固有风险”,但这种比赛自身的风险是与被告在比赛中的对抗性动作相结合的,因此如果因被告的行为增加了固有风险带来的损害,那么超出固有风险的部分则属于“额外风险(Extra Risk)。对于超出固有风险范围的额外风险也应该根据一般的过错理论来归责。
3结论
篇5
一、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概念界定
重要性概念在审计中,指会计报告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严重程度。《独立审计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中指出,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定”。重要性实质上强调了一个“度”,在会计或审计报告中,允许一定程度的不准确或不正确的存在,但是要以这个“度”为界。
重要性原则的运用贯穿于会计审计理论及实务中,但重要性水平则可以是针对会计报表、会计账户、乃至于各项交易,在多数场合是针对和首先针对会计报表的。
审计风险由审计行为带来,指由于审计人员出具的审计报告与被市项目真实情况不一致而承担审计责任的可能性。审计风险概念的意义不仅在于提请审计人员注重审计质量,承担审计责任,更重要的在于正确评估审计风险、控制审计风险。
二、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内在关系
我国理论界公认的审计风险决策模型为:
审计风险(AR)=固有风险(IR)×控制风险(CR)×检查风险(DR)
它最根本的用途在于根据确定的预期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的水平来确定检查风险水平。检查风险的价值在于据此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样本规模,把审计计划与审计实施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是不可分割使用的两个概念,必须把它们结合起来。那么,在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审计报告对被审事项中的重要性错误未予极因,就会导致审计风险。因此,重要性是审计风险控制的核心和重点。审计过程中同样的事项,其重要性程度提高时,审计风险必然降低;反之,审计风险必然提高。因此,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之间是反向对应关系。
重要性理论的目的在于指导审计实践。审计人员对会计报表进行审计,首先要对重要性进行初步的判断。判断要从数量和性质等方面来考虑。从数量角度讲,重要性表现为重要性数量水平,如“税前利润的5%-10%”、“总资产的0.5%一 1%”,等等。在此之所以单独称之为“重要性数量水平”,是为了区别于一般论述中的“重要性”、“重要性程度”、“重要性水平”。在审计实务中,“重要性数量水平”的作用在于作为会计报告允许出现差错的最高水平,评价所发现的重要性,进而确定发表审计意见的类型。
在实施审计前,审计人员对不同规模的重要性都有一个比较一致的认同,即有一个大致相同的重要性数量水平,这个水平应该是相对数。重要性数量水平越大,如从5%提高到10%,则对同一个项目的重要性程度认识就越低,从而审计风险也越大;反之,审计风险就越小。所以,重要性数量水平和审计风险水平成正向对应关系。
审计风险是对审计全过程的评价,由几个因素共同作用而成。审计人员所能控制的只有检查风险要素。所以,控制审计风险的要点在于控制检查风险。根据审计风险决策模型可知,在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一定的条件下,检查风险和审计风险成正比关系。
从而,重要性数量水平与检查风险水平成正向对应关系。
对于重要性数量水平与检查风险水平的关系我们有理由进一步作如下推断:
1、如果检查风险水平趋向0时;即在审计中几乎不允许遗漏任何错弊,则重要性数量水平也应接近0;
2、重要性数量水平与检查风险水平的取值范围均在0一100%之间;
3、重要性数量水平与格查风险水平在取值范围内的变化是连续的;
4、重要性数量水平与检查风险水平的变化不一定是均匀的。尤其在两者接近100%时,重要性数量水平变化速度应小于检查风险水平的变化速度。因为对任何一个审计项目,从理论上讲、即使审计人员愿意承担极高的审计风险,也不能采用100%的重要性数量水平。换言之,即使检查风险水平为100%,审计人员也不应将重要性数量水平定为100%、容忍所有的错误,而应将重要性数量水平限定在100%以下,对必要的进行审查后,方能提出审计报告,结束审计项目。
根据上述推断,试建立如下数学模型:
Z=f(d)=ek/d其中:Z表示重要性数量水平;k为系数、且必须小于0;d表示检查风险水平。
该指数函数曲线图示如下:
各项数值确定方法如下:
(l)审计风险水平期望的审计风险水平应该控制在多大范围内才算合理?尚未达成统一认识。有人认为,通常情况下,可允许的审计风险不超过5%,可以定为5%时。但在一定条件下,则要把审计风险走得更低。我认为,5%的审计风险水平还是太高。因为它意味着有1/20的引发审计风险的可能性,以我国一个中等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每年接受20项左右的审计项目为例,则该事务所每年就有一次引发审计风险,遭致审计诉讼的可能性。应该说,比较稳健合理的审计风险水平应该控制在2%以下,一般可定为0.5%-2%范围内。
(2)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水平确定审计项目的固有风险水平,既要考虑该项目的、性质,又要充分考虑该项目所面临的环境。作为国民主要成分的国有尚未走出困境,其内部管理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还未健全,其它企业造假作假现象也很普遍,因此将固有风险水平定为 10%-50%,比较符合稳健性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如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水平超过50%时,审计人员应改变审计方式,采用详细审计或拒绝接受审计业务,以使审计风险控制在一定水平之下。检查风险水平必须依据上述3个方面确定。结合审计风险决策模型:
说明如下。根据前述所确定的审计风险水平、固有风险水平、控制风险水平的正常取值范围,抽出各自的最高值、中等值和最小值三种特例进行组合,以对应考察检查风险水平的情况。第一种情况,预期审计风险水平最低,但项目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水平也最低,因此可允许的检查风险水平较高;第二种情况,审计风险水平仍为最低,但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处在最高水平,此时,要求审计人员必须谨慎行事,将检查风险水平控制在极低的2%以下;第三种情况,准备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最高,同时又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控制制度,计算出的检查风险水平为200%,超过100%。由于风险水平以100%为上限,放在此改为 100%。这种情况意味着审计人员充分信赖被审单位,主观上又准备接受极大的风险,因而检查风险水平就很高;第四种情况,预期审计风险水平最高,但被审项目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水平也很高,因而检查风险水平较低;第五种情况,前三个方面都是中等水平,检查风险水平也为中等。
(3)K值目前,除澳大利亚外,其他国家无论是准则还是审计准则都没有明确规定重要性的量化标准。以下是实务中用来判断重要性的一些指标:(1)税前净利5%-10%;(2)总资产的0.5%一1%;(3)权益的1%(4)总收入的0.5%-1%。
上述项月的重要性数量水平最高为10%,最低为0.5%,和上表一计算得出的检查风险水平对比:
(K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对z=ek/d,等式数,得InZ=k/d,因此k=dlnZ)
可知:k的取值范围大致在A-0.1—2.7之间,最佳取值范围为一0.4一1.4之间。在具体运用中,审计人员可根据使用者对会计审计信息的依赖程度、被审单位陷入财务困境可能性的判断、对审计风险的偏好程度来具体确定k的数值。
三、重要性与检查风险的客观连接点
重要性一般是对会计报表而言的,但完整地讲,重要性应分为以下4个层次:报表总额,如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总额;报表项目金额,如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目负担;账户余额,如现金帐户余额、银行存款账户余额等;业务发生额,如差旅费等支出类业务的金锁。根据项目内容的不同,重要性所针对的项目有税前利润、总资产、权益、总收入等。根据本文前论,可由审计风险水平计等确定重要性数量水平。但最后计算出的这个重要性数量水平应该首先对应什么性质、哪个层次的项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不同,评价的结果可能会大相径庭,甚至得出相反的结论。究竟以什么性质的项目作为入手处,我赞成以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总额作为运用重要性数量水平的入手点的观点,理由是:(1)损益表上当期净损益可以从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出来,也就是资产负债表中事实上已包括了当期的净损益。尤其我国现阶段国企效益状况不佳,成本利润不实现象严重,以资产总额代管税前利润或净利润有其合理性。(2)根据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负债权益共中的错误,又都能反映在资产类总额上。
将重要性数量水平作为评价资产总额的标准,然后将该数量水平按每一项资产项目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的大小为依据进行分配,接下来就进入实质性测试,审查各项目,判断各项目的错误金额。最后加总计算全部错误金额在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将其与总的重要性数量水平进行比较。如前者小于后者,说明该项目审计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否则应修改审计计划和审计风险水平或采取其它的措施。
四、说明
1、以上论述是建立在以下审计假设的基础上(1)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的水平可定量评价假设。如,将可接受审计风险水平定在0.5%-2%,将固有风险、担制风险水平定在10%-50%。
篇6
审计人员所能控制的只有检查风险,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与被审计单位有关,审计人员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无能为力,只能对其水平进行评估,以便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由以上审计风险模型可以看出,审计人员可以通过采用合适的审计方法来降低检查风险。审计人员搜集审计证据时应根据审计事项的重要程度、审计报告使用者的范围和要求,被审计单位所处的法律环境,以及对审计成本的考虑因素,确定可接受的审计风险。
1.分析固有风险。应分别分析报表层次和账户层次的固有风险。分析报表层次固有风险取证时,应考虑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的行为和能力、管理人员特别是财务人员变动情况、管理人员受到的异常压力、业务及会计处理的复杂程度、影响被审计单位的环境因素,以及被审计单位执行财经法规的历史情况等因素;分析与账户有关的固有风险取证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报表层次的固有风险水平;账户容易产生错报的程度;需要利用专家工作结果予以佐证的交易或事项的复杂程度;资产容易受损失或被挪用的程度;会计期间内,尤其是临近会计期末发生的异常和复杂交易,以及在正常会计处理程序中容易被漏记的交易和事项。估量固有风险时,应遵循谨慎原则,即使在各种情况较好,出现错误可能性较小的情况下,固有风险水平也应高于50%。
2.评估控制风险。在审计实施阶段,审计人员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初步评估,如果信赖内部控制,应当实施内部控制实施程序,进一步评估控制风险。初步评估的控制风险水平越低,审计人员就应该获取越多的关于内部控制设计合理运行有效的证据。进行内部测试之后,审计人员根据内部控制测试结果,评估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与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估水平是否一致。如果存在偏差,应当修正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估水平,并修改实质性测试的性质和范围。审计人员在进行实质性测试过程中,应当根据实质性测试的结果和其他审计证据对控制风险进行最终评估,并检查是否与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估水平一致。如果不一致,实际的控制风险水平高于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估水平,可能意味着根据控制风险初步评估水平而设计的实质性测试程序不能将检查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是否追加相应的审计程序获取审计证据了。
3.确定检查风险。审计风险三个要素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决定了审计人员可以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审计人员可以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成反比。就是说,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越高,审计人员可以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就越低。因此,审计人员在确定检查风险的时候,应当对固有风险和检查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检查风险的目的就是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和范围。一般来说,不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评估结果如何,审计人员都应当对各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进行实质性测试。实质性测试的性质和范围如何,取决于审计人员确定的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
二、如何提高审计证据的质量以防范审计风险
1.要制定相关的审计证据质量控制制度。衡量审计证据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审计机关履行法定职责和遵守职业规则的情况。审计准则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将进一步规范审计人员的行为,并为控制审计质量提供标准和依据。因此,依据审计准则制订相关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是保证审计证据质量的前提,严格执行审计质量控制制度是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保证。建立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包括:一是根据《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审计证据质量控制实施办法;二是建立审计取证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并严格按制度规定,对在执行审计项目过程中,违反审计法规、国家审计准则和审计项目质量控制规定的追究相应责任;三是审计机关要进一步重视审计复核工作,完善三级复核工作制度,明确每个层次的复核任务与责任,并相互制约;四是建立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考评制度,对审计部门每年完成的审计项目组织各业务科室进行互查、考评,对优秀审计项目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五是建立审计人员廉洁从审制度,促使审计人员自觉遵守审计八不准纪律。
2.要按照审计程序和规范要求搜集证据。(1)制订统一的规范的审计工作记录和表格,以便于规范审计取证和归纳汇总、核对。当前,审计人员在审计取证过程中,常用的审计记录表格是(审计工作记录》、《调查记录》和《万能明细表》等,至于审计的函证、盘点、项目调整、归纳汇总、取证材料清单等并没有规范的审计格式,致使审计人员使用的审计取证记录格式五花八门,给汇总工作底稿和审计复核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因此,审计机关应当根据审计取证过程中的需要制订相关的取证工作记录和表格,以规范审计人员的审计取证行为,减少人为差错,提高审计证据的质量。(2)改进传统的审计手段和审计查账方法,提高审计证据质量。改进传统的审计手段,主要是要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作用,在审计过程中,尽量使用计算机进行制表、复算等,以提高取证的效率和精确度。改进审计查账方法,主要是在判断抽样的基础上,灵活使用统计抽样的方法,使审计查账既客观、科学,又能提高审计效率,以减少审计人员因经验不足而产生的审计风险,使审计证据较为科学、严谨。(3)审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审计法、审计基本准则和审计规范规定的要求和程序进行审计和取证,取证过程中要按审计规范的要求,认真做好记录。对被审计单位或人员提供的材料,必须有提供者的签名、盖章;对于审计人员在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承诺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审阅、分析、查询、复算,应当力求准确无误;对现金、有价证券、固定资产、存货的盘点,审计人员应亲临第一线,取得直接的证据;对于重要的经济往来和重要经济事项,审计人员应进行调查取证或发函询证;审计人员取得的证据应当注明来源,或附上相关的材料说明,应当有被审计单位或有关人员及审计组长的复核,复核应该有签名或盖章。(4)认真整理、鉴定取证材料,确保审计证据的有效利用。审计实施阶段结束后,审计组应当对收集的审计证据,进行整理、归纳、分类、分析和评价,以便形成相应的审计结论;审计组应当在编写审计报告之前,对审计证据的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进行鉴定,如发现审计证据不够充分、有力、可靠的重要事项,应当进一步组织收集审计证明材料;审计取证结束后,应编制审计取证材料清单,由审计组长编制人员签名,统一使用和管理。
篇7
摘要:文章从审计风险的涵义及其构成要素入手,通过对审计风险的分析,认为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注册会计师本身经验、能力不足和风险意识不强,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因此规避审计职业风险的重点是提高注册会计师个人的执业能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等。
关键词:审计风险;审计环境;职业道德;注册会计师
一、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
(一)固有风险
它是在不考虑被审计单位相关的内部控制政策或程序的情况下,其会计报表上某项认定产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它是独立于会计报表审计之外的,是注册会计师无法改变其实际水平的一种风险。固有风险水平取决于会计报表对于业务处理中的错误和舞弊的敏感程度。业务处理中的错弊引起报表失实的越多,固有风险就越大;经济业务发生问题的可能性越大,固有风险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固有风险的产生与被审计单位有关,而与注册会计师无关。会计师只能通过必要的审计程序来分析和判断固有风险水平。固有风险独立存在于审计过程中,又客观存在于审计过程中,且是一种相对独立的风险。这种风险水平的大小需要经过注册会计师的认定。
(二)控制风险
它是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未能及时防止或发现其会计报表上某项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审计人员只能评估其水平而不能影响或降低它的大小。控制风险水平与被审计单位的控制水平的高低有关。如果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的缺陷,那么错弊就会进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系统,由此便产生了控制风险。控制风险与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无关。注册会计师无法降低控制风险,但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被审计单位相关部分的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情况,设定一定控制风险的计划估计水平。控制风险是审计过程中一个独立的风险,控制风险独立存在于审计过程中。它是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或程度的有效性的函数。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降低控制风险,而无效的内部控制将增加控制风险。
(三)检查风险
它是审计风险要素中唯一可以通过注册会计师进行控制和管理的风险要素。它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预定的审计程序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上存在的某项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它独立地存在于整个审计过程中,不受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影响。检查风险与注册会计师工作直接相关,其实际水平与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有关。它直接影响最终的审计风险。
二、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存在的主要环节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环境的影响
1、法律环境。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制建设是相对滞后的。法规不配套以及较长时期以来“两师”、“两会”并存的局面,导致规章制度上的混乱、矛盾。如《注册会计师法》颁布实施后,《实施条例》尚未出台,配套的法律法规也不及时、不完善,“法律空隙”的现象时而发生,这
就造成了审计过程中无制可依的现象。另外,现行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执行的规章制度是由财政、审计两个主管部门的,有的规章制度相互矛盾或不完整,造成注册会计师执业操作上困难。
2、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在我国主要表现为审计客户的不成熟。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尽管颁布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完善,企业的经营活动缺乏规范,投机心理和短期行为较为普遍,许多企业存在粉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意图与行为,一些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缺乏起码的诚实与信誉,甚至贿赂审计人员,使其失去独立性,以达到欺骗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相关的利害关系人的目的,最终使cpa及其事务所承担法律责任。
3、审计职业界自身的内部环境。审计职业界自身的内部环境恶劣主要表现在:cpa职业界存在的不公平竞争现象严重。我国不完善的体制和不正当的竞争对我国审计职业界的负面作用十分明显。目前,cpa职业界普遍存在着低价竞争、高额回扣的现象,加之一些行政管理部门的越权介入,使cpa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处于不平等竞争的不良环境之中,在此种恶劣的审计环境中,审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难以实现,或者是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方能实现。
(二)审计技术的局限性
审计技术的局限性也造成了一定的审计风险。现代审计的突出特点是在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评审的基础上进行的抽样审计。审计人员在实施抽样时,不论是对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还是对其账户余额真实性的检查,都会遇到抽样风险问题,即样本特征不能代表总体特征而出现的失误。另外,在审计中审计人员对审计成本与效益的原则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在风险未暴露之前,往往会注重成本的低廉,注重随之而来的效益,这也迫使审计人员采取更节省人力与时间的方法,因此产生审计风险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强。
(三)审计内容的复杂性
篇8
关键词:审计风险;模型;经验公式
中图分类号:F2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关于审计风险的涵义,目前国内外审计职业界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全一致的定义。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美国审计准则说明》第47号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则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于1983年了SAS47,其中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型:
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在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中,模型的作用都是很明显的。一个审计风险模型必须包括所有的审计风险要素,但又不能重复,所以,与职业界提出的其他审计风险模型相比,这一审计风险模型得到相当多数同行的认可和接受。
从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审计风险定义明显看到,审计风险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审计检查没有发现,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因此有人把两方面简单结合,(用重大错报风险表示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得到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我们认为:上面审计风险模型公式十分直观地反映了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审计风险定义,简单明显,容易理解,方便使用。
第二,强调了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价,在审计过程中,将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作为审计工作的首要任务,包括评估财务报表总体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对审计程序的设计和执行将紧紧围绕其展开,最终保证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
第三,跳出了美国审计风险模型的束缚,开拓新思路,值得肯定。
二十世纪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是知识爆炸年代,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更是千变万化,经济反映内容层出不穷,会计报表包含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83年提出的美国审计风险模型已经暴露出很多不足,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表面看来,该公式并无不妥之处。认真深入分析,就可看到许多问题,特别是低估了审计风险。首先,该公式范围窄,连我们目前最大的造假风险也未体现。第二,固有风险按照其定义(固有风险是指假定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时,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实际上根本不存在,无法计量。第三,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为什么两者相乘,为什么不能两者相加呢?我们知道风险用概率表示大小在0-1之间,所以风险越多,相乘后结果就越小,低估风险。第四,以前由于造假风险不突出,公式未体现问题不大,现在,造假风险已成为最大的风险,而公式未重视显然造成低估审计风险的最重要方面。
综上所述,我们建立新的审计风险模型,首先引入编报风险概念,即是来源于编报单位全部风险,用Y表示编报风险,用R表示审计风险,用C表示检查风险(来源于审计单位)
R=R(Y,C)
该公式全面完整反映出审计风险,取决于审计方和被审计方两方面,由此可总结推导得到各种经验公式,为了方便,近似认为
R=Y×C
这是第一层次经验公式,为了方便使用,继续展开,设Y=α+β+γ+…,或Y=k×Y0
即编报风险Y再展开成造假α,控制β,环境γ等等风险,或系数k(编报风险系数)与基础编报风险Y0的积,同样检查风险C也能展开成抽样,人员,利用专家等等风险。
基础编报风险Y0是指编报单位在一般条件情况下,例如内部控制制度良好,正常发挥,经营规模、经营性质复杂程度都是该行业的基础状态下,生产经营正常,单位和职工没有受到异常压力,正常编制报表报告所产生的编报风险
篇9
【论文摘要】文章在分析了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缺陷的基础上,阐述了新审计风险模型的内容及优越性。最后,针对我国的实际环境,提出了采用新审计风险模型所面临的问题,从而为准则实施人员提供了参考。
一、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缺陷
(一)割裂了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
传统的审计风险要素就像一个层次分明的网,财务报表的总体错报风险通过内部控制和审计活动层层过滤,被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之下。但在实务中,审计人员很容易人为割裂两者的内在联系,而只依赖对控制风险所作的粗放型评估来直接、大致确定检查风险水平,再据此规划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这就导致了实务中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的相互脱节,从而加大了审计风险。
(二)审计人员易于忽视固有风险评估
由于在假设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的条件下而去单独评估认定的固有风险有显见的难度,再加上直接假定认定的固有风险为高水平被公认为稳健的做法,这样极容易导致不少事务所及审计人员不重视对固有风险的评估,多采用将固有风险定为最高水平即100%的做法。
(三)对管理层舞弊甄别失败
由于实务中对固有风险的评估流于形式,审计的起点便从了解内部控制制度、评价控制风险开始。如果审计人员不把审计视角扩展到内部控制以外,就很容易受到蒙蔽和欺骗,不能发现由于内部控制失效所导致的会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报和舞弊行为。
(四)缺乏对财务报表的整体审计风险进行把握和控制
原风险模型侧重于指导认定层次的审计测试工作,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和应对重视不够,进而必然会影响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检查效果。虽然该风险模型要求在评估固有风险时应当从会计报表层次和账户余额层次两个方而加以考虑,但在评估控制风险时却并不涉及报表层次,只能要求审计人员对各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的相关认定所涉及的控制风险进行评估。这种不注重从宏观层而上了解企业及其环境,而仅从较低层而上评估风险。如果不深入考虑会计报表背后的东西,就不能对会计报表项目余额得出一个合理的期望。
二、审计风险模型的改进
(一)新审计风险模型的介绍
新审计准则认为审计风险由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用模型表示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是的存在可能是因为被审计单位的性质、行业状况、外界环境以及经营风险的影响,也可能是由于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无法有效地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错报。影响审计风险的另一个因素是检查风险,检查风险是审计人员自身可以控制的风险,它的高低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必须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处环境,以充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并依据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确定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便把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全面了解审计风险模型对审计人员安排审计工作计划非常重要,审计人员可以依据审计风险模型确定被审计单位各个业务循环应收集的审计证据的数量。
(二)新审计风险模型的优越性
1.引入重大错报风险,改进审计理念
新审计风险模型体现了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向重大错报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转变。这个转变明确了审计工作以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作为起点和导向。该模型还校正了传统审计模式下以评估客户经营风险为中心的审计思想,强调注册会计师应从多方面了解客户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新审计风险准则及模型明确规定,了解客户及其环境,包括了解客户的目标、战略以及可能导致会计报表重大错报的相关经营风险,而不是了解和评估全部的经营风险。
2.以风险评估为审计起点,有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
新的审计风险模型要求的审计起点为风险评估程序,其次才是针对重大错报风险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即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在这一模型下,审计人员在审计的所有阶段都要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并将识别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实施更为严格的风险评估程序,而不能忽略固有风险的评估,直接将风险定为高水平。这就改善了旧审计风险模型在固有风险评估方面的缺陷,对于甄别管理者舞弊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3.审计程序的设计有的放矢,提高了审计效率
新审计风险模型保证了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审计程序有的放矢。新审计模型,首先要求实施风险评估程序,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除内部环境外还包括行业状况、监管环境、企业的性质,以及目标、战略和相关经营风险等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分别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对于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应根据评估结果设定总体应对措施。对于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应以此为依据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两方面的审计措施结合,最终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4.从宏观来看:顺应国际趋势,适应国内环境
纵观整个审计准则,新审计风险模型所代表的全新的审计理念,在一般原则与责任的审计准则以及其他具体相关的审计准则中都有体现,都强调对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处内外环境的了解和评价。很显然,准则框架体系全面渗透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要求注册会计师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观念贯穿于审计全过程。
三、我国运用新审计风险模型存在的困难
(一)风险评估所需数据的限制
评估被审计单位重大错报风险要求对企业的业务、市场状况、管理层,甚至企业所处行业整体的经营状况和市场状况等因素都要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大多没有经济方面、法律方面等多元化的背景,数据积累严重不足。这是我们目前实施新审计风险模型的最大障碍。
(二)会计师事务所运用这一模型进行审计的动力不足
一方面,新的审计风险模型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之前对企业各个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并且还需要有更多审计经验的合伙人及高级审计人员的参与,人员成本会比较高。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存在审计关系的失衡及审计责任的缺位,市场上仍然缺乏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我国对审计人员的民事责任制度仍不够健全,审计人员被起诉的风险仍然较低。因此,在我国当前的执业环境下,绝大部分事务所没有动力投入巨大的成本来开展新的审计模式。
(三)审计人员的知识和经验储备不足
新审计风险模型的运用要求审计人员改变审计思路,熟悉被审计单位的行业状况,法律与监管环境,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经营目标、战略和相关经营风险,内部控制等知识,这需要审计人员扩大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并具备很强的专业判断能力。但目前,我国审计人员总体而言综合素质不高,缺乏丰富的执业经验,职业判断能力还不是很强,而且长期以来,我国审计人员的知识背景和知识结构过于集中在会计审计方面,可能无法满足风险评估时对知识的多元化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春华.浅析新准则下的审计风险模型.财经界(下半月刊)[j].2006,9.
[2]崔慧静.审计风险模型改进分析.财会通讯(学术版)[j].2007,4.
篇10
一、审计风险的概念及特性
审计风险目前在理论界还没有统一的概念,但其内涵概括起来可以描述为:审计结论或其形成过程存有的误差而给审计主体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审计风险是由三种风险要素即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组成的,我国理论界公认的审计风险决策模型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固有风险与被审计对象的自身条件有关,受被审计对象外部环境的间接影响,与内部控制的有无没有关系,它独立的存在于审计过程之外;控制风险与被审计对象的内部控制水平有关,它是审计过程中一种独立的风险,其大小取决于内部控制的设计情况及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检查风险与审计人员工作的有效性有直接关系,它是审计风险要素中唯一能够通过审计人员的工作加以控制的风险。这三种风险不是单独地发生作用,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对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审计人员虽然不能加以控制,但却能根据其所掌握的情况进行评估,如评估不准确会加大检查风
险,反之则可减少检查风险。
二、审计风险的影响和危害
审计风险的产生与存在最有可能导致审计失败,也就是作出错误的审计判断和评价,其影响和危害是很大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对管理层来说,无法实现对业务和管理信息的真实掌握,导致监管与决策的失误;对被审计对象而言,无法发现业务中的风险隐患,导致不能及时规避风险而发生损失;对审计机构而言,不但影响到审计质量水平,也损害到其审计形象;对审计人员来说,不仅损害到个人形象,而面临被处罚、甚至失去职业的风险。
三、目前审计实践中面临的使审计风险加大的因素
(一)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加大了固有风险。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还在不断蔓延的情况下,企业处于经营困难,经济利润大幅下降,流动资金十分紧张的局面;个人面临资产缩水,收入剧减,生存压力加大的现状。其结果必然导致企业和个人的信用出现问题,如违约现象不断增加,甚至不惜采取欺骗手段盗取银行信用等,使银行面临的信用环境进一步恶化,这就无形中加大了审计风险要素中的固有风险。例如,在票据贴现大肆扩张的今天,在利益的驱动下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一些企业按规定并不符合申办银行承兑汇票的条件,但为了达到利用票据办理融资的目的,不惜以欺骗手段提供假财会报表、假商业合同、假税收报告、假市场调查,以此提高信用等级,套取办理票据的信用。企业的欺骗行为往往会使其到期不能按时还贷,造成贷款大量逾期使用,到头来银行不得不大量背书垫款。
(二)内部环境的变化加大了控制风险
一是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产品、新业务不断涌现,一方面增加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由于认识上或控制程序上的设计缺陷也会给银行带来巨大风险隐患,而这种认识上或控制程序上的设计缺陷在新产品和新业务的运行初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人们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设计中因认识上的不足而在某些环节出现设计缺陷也在所难免,需要在业务运行中加以完善,这就在客观上加大了控制风险。
二是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银行绝大多数业务由相应的计算机系统处理完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从内部控制角度说,一方面许多业务环节由人控变为机控使控制得到强化;另一方面由于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流程及控制是由设计人员完成的,而设计过程中不可能囊括所有现实中的问题,需要在运行中加以完善,所以系统控制缺陷在系统运行初期的存在也是不可避免的,且这种缺陷还具有潜藏深和危害广的特点,进而使控制风险加大。
三是面对不断蔓延的金融危机,银行经营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各级行在经营中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尤其是基层行面对经营指标的压力,容易出现重业绩指标、轻内控管理的现象,这就有可能导致急功近利、违规经营行为,进而使内部控制失效。还以票据贴现为例,基层行为了完成信贷增长指标,可能出现:(1)对无力支付到期票据款项的企业,继续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由企业用贴现资金归还到期承兑汇票款项;(2)为逃避上级行授权控制,采取拆分手法,将一笔拆分成几笔签发;(3)擅自放宽保证金收取比例或放松抵押担保条件,为一些资信度不符规定的企业签发汇票;(4)只注重汇票本身的真实性,却放松对企业提交的增值税发票、商品交易合同的审查,导致为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办理贴现等现象。
四、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准确评估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在审计项目中要对被审计对象存在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合理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抽样量,以将检查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要达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做到:1、了解被审计对象所处的外部环境,判断其对被审计对象固有风险的影响;2、了解被审计对象的业务发展情况,对业务发展指标压力大以及超常规发展的业务进行重点关注;3、了解被审计对象的内部控制情况,尤其要关注新产品、新业务的控制程序,掌握其薄弱环节;4、熟练掌握审计抽样技术,科学确定样本规模;5、与被审计对象建立融洽协调的工作关系,取得其支持,以便了解到实际情况。
(二)深入计算机审计。深入计算机审计,即深入计算机内部对系统运行数据输入、输出的全过程进行审计。内容包括对其系统设计和内部控制进行检查,即系统目的与功能需求是否达到、系统分析与设计是否先进科学和实用、程序设计是否正确可靠、内部控制是否健全、管理制度是否严密有效、文档资料是否齐全完整等。这种方法不仅能提高审计效率,而且能发现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中的缺陷,消除隐患,使系统功能得以完善,从根本上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
(三)严格执行审计准则。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时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是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的专业标准。
严格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业务,是减少或避免审计风险的重要措施。如,遵守职业道德,保持职业谨慎,严密执行审计程序,采取适当的审计方法,保证审计发现充分,使审计结论建立在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这样多数审计风险是可以有效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