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课程体系范文

时间:2023-09-07 17:58: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庭教育课程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庭教育课程体系

篇1

台湾家庭教育发展始于1945年“推行家庭教育办法”的公布。该办法公布至1986年期间,是台湾家庭教育发展的萌芽阶段。1986年,“加强家庭教育促进社会和谐五年计划实施方案暨修正案”制订以后,台湾的家庭教育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从1986年到2006年底,台湾家庭教育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亲职教育发展阶段。此阶段以1986年“加强家庭教育促进社会和谐五年计划实施方案暨修正案”的制订为初始标志。从此,家庭教育工作开始受到重视。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在1986年协助基隆市、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和高雄市试办亲职教育咨询中心。从1987年开始,台湾地区23个县市相继建立了亲职教育咨询中心。第二个阶段是学习型家庭发展阶段。1999年,《推展学习型家庭教育、建立祥和社会中程计划》的实施是这一阶段开始的标志。这一方案要求各县市家庭教育中心必须以“学习型家庭”为主线,注重家庭共学和终身学习。该计划的执行效果显著。第三个阶段是家庭教育法治化和专业化发展阶段。2003年公布的有关家庭教育的规定是此阶段开始的标志。在这一阶段,台湾各县市家庭教育中心回到教育局的体系,家庭教育走向法治化和专业化。此外,该规定还提出发展“生命历程家庭教育”的观点,推动家庭教育概念的不断深化与拓展。台湾地区通过政府对家庭教育进行全面推广的做法,在全世界范围内系属首创。至今,台湾的家庭教育依然朝着法治化和专业化的方向不断深入发展,对家庭教育的理解日益深化,对家庭教育研究的内容也日益拓展。同时,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在家庭教育上的交流也日益广泛和深入。在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强力推动下,台湾地区的许多大学纷纷设立了家庭教育科系和相关课程,在台湾地区家庭教育的推广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台湾师范大学家庭教育课程设置情况

(一)台湾师范大学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概况

台湾师范大学的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成立于1953年8月,原名为“家政系”,1966年改名为“家庭教育学系”,以培养初中、高中的家政教师为主要目标。1982年,该系成立硕士班,1996年成立博士班。近年来,台湾地区面临着少子化的趋势。与此同时,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使得家庭内部与外部产生了不同的变化和需求。于是,该系的课程以“人类发展生命历程”观点为基础进行规划,并于2002年更名为“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后又经历了数次变革。2011学年,该系学士班、硕士班、博士班都分别设置了家庭生活教育组、幼儿发展与教育组、营养科学与教育组三个组。因为幼儿发展与教育组、营养科学与教育组不属于本文研究的范围,所以,下文主要介绍家庭生活教育组所开设的课程情况。

(二)家庭生活教育组学士班课程设置情况

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家庭生活教育组学士班课程由校定共同必修科目、系必修科目、家庭组必修科目、系/组选修科目四个模块构成。其中,校定共同必修科目28学分;系必修科目5学分;家庭组必修科目34学分;系/组选修科目最低学分数为36学分,可自由选修的学分数是25学分,毕业最低总学分不得低于128学分。另外,选修教育课程的学生必须再修教育学分26学分,最终获得154学分方能毕业。

1.校定共同课程体系及特点

台湾师范大学的校定共同必修科目与大陆高校的通识课程比较相似。由表1可以看出,核心通识课程涉及各个领域,不仅注重学生对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且注重学生艺术鉴赏力的培养和良好道德意识的建立。此外,开设的课程文理兼容,对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并重,有利于学生发展更加健全的思维能力,开拓其视野,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虽然大陆的很多高校目前也开设了涉及诸多领域的通识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多是选修课,而且所占学分非常少,在通识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也很小;相反,思想政治和英语在通识必修课程中所占的比例过大。即便大陆高校如此重视这两门课程,学生上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还是不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只是应付各种考试,英语水平不尽如人意,反而挤占了学习其他课程的大量时间。台湾高校也十分重视英语教育,科技领域的学术刊物基本都使用英文印刷,研究生阶段的很多教材也是用英文编写的。

2.系/组必修课程体系及特点

第一,注重学生对多元家庭及家庭生活教育专业知识的掌握。系必修课程开设了人类发展与家庭发展两门课程,使学生有机会对人类发展历程和家庭发展历程有所了解,从而从更宽广的视角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家庭组开设的必修课程涉及家庭研究的各个主题,如家庭理论、家人关系、家庭资源与管理、家庭与社会的关系、亲职教育、家庭健康等。第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组必修课程不仅注重理论学习与研究,而且注重学生实际技能与实践经验的培养。例如,家庭生活教育专业实习和家庭生活教育专业观摩课程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对专业的感知力,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水平。第三,注重学生多元能力的培养。系/组必修课程(如家庭生活教育方案设计、消费者行为与教育等)注重培养学生多元家庭生活教育方案设计、实施、评量与研究的能力,多元家庭及相关领域产业的推广能力,理解与尊重多元家庭的能力,应用资源提供服务的能力。第四,注重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系/组必修课程不仅注重学生对家庭教育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且注重提高学生对多元家庭教育的研究能力。例如,研究法课程的开设可以为学生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系/组选修课程体系及特点

第一,选修课程范围广泛。组专门选修课程为学生们提供了100多学分的课程,使学生能发展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开阔眼界,发展个性,提高沟通、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终身学习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第二,选修课程针对性强。选修课程分别为培养高中职家政科教师、家庭生活产业企划执行人员、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家庭教育专业人员设置了相应的课程,使有志成为某一方面专业人员的学生可以选择对口的课程。第三,注重课程的生活性、时代性与实用性。家庭组开设的选修课程不仅包括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还有许多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如创意生活设计、服饰流行文化、生命期营养等课程。第四,课程突出对老年人的关怀和照料。传统的家庭教育课程更多的是针对父母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这方面知识开展的教与学,而台湾师范大学的家庭教育课程内容大大拓展,开设了有关关怀与照料老人的课程,如老人与家庭、老人生活管理等。这体现了台湾师范大学面对台湾地区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及时调整课程设置,适应社会变化发展的需要。

(三)家庭生活教育组硕士班与博士班课程设置情况

1.硕士班课程体系及特点

硕士班课程分为必修科目与选修科目两种。研究生要至少修满30学分,并完成硕士论文,才能毕业。硕士班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和发展领域课程两类。基础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研究能力,发展领域课程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水平。(1)基础课程体系及特点基础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研究与发展多元家庭生活教育方案的能力,以及研究多元家庭科学的能力。基础课程分为共同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共同必修课程共5学分,包括社会科学研究法(3学分)、两个专题讨论(各1学分);选修课程共14学分,包括高级教育统计学(3学分)、电子计算机应用(2学分)、家庭研究设计(3学分)、质性研究(3学分)、多变项分析统计法(硕博,3学分)。(2)发展领域课程体系及特点发展领域课程分为家庭、教育推广与传播两部分。该课程不仅注重学生对家庭领域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研究,而且十分注重学生的教育推广与传播能力的培养。

2.博士班课程体系及特点

博士生至少要修满27学分才能毕业。课程同样分为基础课程和发展领域课程。与硕士班的基础课程相同,博士班的基础课程同样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研究能力。相对来讲,博士生所学科目比硕士生少,但是内容更加深入。发展领域课程更加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与批判能力的培养。

三、台湾师范大学家庭教育课程设置特色

(一)根据社会生活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课程设置

随着台湾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儿童发展、亲子教育、家庭生活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渴望获得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指导。因此,台湾师范大学不断调整科系设置,设立了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同时开设相应的专业(如家庭生活教育组),研究有关家庭教育的问题,培养与家庭教育相关的专业人才,满足台湾社会对家庭教育方面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台湾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家庭生活教育组开设了照料老人的相关课程,如老人生活管理等,及时为社会输送相关的人才,解决老龄化社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二)课程内容全面丰富,培养学术型专门人才

台湾师范大学设立的家庭教育课程基本上涉及家庭研究的各个方面,如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家庭关系、家庭资源与管理、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儿童的健康与发展、老人生活管理等,选修课程种类众多,课程内容十分丰富,能够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另外,台湾师范大学培养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层级的人才,尤其注重培养高学术型家庭教育研究方面的专门人才,并开设了一些方法论课程,促进学生研究能力的提高。

(三)家庭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并重

台湾师范大学不仅注重学生对家庭教育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大三、大四阶段,学校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相关的家庭教育知识,提高他们在家庭教育推广、传播、咨询等方面的实践能力。

(四)基本形成了家庭教育课程的学科体系

台湾师范大学围绕家庭设置了不同类型的课程,课程设置呈现科学化、多样化的特征,注重从知识认知、职能导向、个人特质和价值伦理四个层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将各项能力培养落实到开设的每一门课程中,切实促进学生对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和相应能力水平的提高。

四、启示

篇2

 

一、减灾教育:适应生命教育的诉求

 

2013年8月,我校被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苏省减灾教育课程基地”,对减灾教育课程进行“原点”创新,继而“顶层推动”,而“原点”创新始于对减灾教育课程概念进行新的诠释,2014年10月,江苏省减灾教育课程基地在我校如期建成。

 

我们认为,减灾教育课程是一种敬畏自然与关爱生命的课程;是一种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相融合的课程;是一种价值坚守与责任担当的课程;是一种探索发现与主动创造相结合的课程。

 

二、课程架构:系统的顶层设计

 

(一)软硬件并举,夯实课程建设基础

 

我校在原有地理生态园、多媒体数字化地理专用教室、地理情境室、环境探究室、防震减灾体验馆、生物多样性体验和研究中心、无锡市禁毒教育基地、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站、国家区域气象监测站、区域地震监测网等课程资源基础上,基于学生发展需求的学习环境建设,进一步拓宽视野、创新思路,通过整体设计、优化升级,依据《江苏省减灾教育课程基地》实施方案,通过走访上海七宝中学、上海仙霞中学、常州北郊中学及靖江中学等省内外课程建设的特色学校,采取座谈、听介绍、看资料、临场馆的多种方式,实地了解兄弟学校建设的具体做法与取得的成效,多次召开相关学科的研讨会。

 

减灾教育课程基地不同于以往以做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学科教学实验室,而是为开发学生创新潜质,激发学生创新意愿,实现拓展性学习和研究性实践搭建的综合性实践平台。减灾教育课程基地实践型、开放型、研究型的特点满足和丰富了学生充分互动及个性化学习需求,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激发了学生内在需求和对学科学习的兴趣。

 

(二)校内外统整,丰富课程资源载体

 

减灾教育基地不仅是学生能力展示的平台,也是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纽带,是社会关心教育的平台。减灾教育课程基地借力无锡市相关部门,建立了省防震减灾教育基地、市地质教育基地、气象教育基地和市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充分体现课程基地的社会性,通过多种形式建立了便于向其他学校和社区开放的共享平台,衔接了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响应了“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工作的要求,实现认知教育——意识培养——行为践行的有机循环统一。

 

(三)学科整合,提升学生综合学习力

 

为系统建设减灾教育课程,提升课程的整体效能,以核心学科——地理学科为主的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基于现有学科知识体系,为加强某些规则、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而拓展组合相关学科教学。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开发课程,深入研究减灾教育元素渗透于学科教学的实施策略,使散点知识系统化,形成课程合力,促进学生对灾害知识深而广的理解。

 

通过学科融合,让教师在相互备课中,进行思维方式的互补和交融,使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人生和生活的一个过程。学科融合促进了教学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使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学科融合已从课中合作融合拓展到课前、课后辅助合作,学习空间不局限于课堂。丰富多彩的学科融合中,学生最终提升学习思考方式以及学习的综合能力。

 

三、课程统整:规范、可行的课程

 

注重生命关怀,坚守学生立场,尊重发展规律是当前教育改革倡导的理念,也是减灾课程的主旋律。

 

(一)减灾教育融入课程

 

课程是学生发展的核心载体。在减灾教育课程基地建设中,以课程内涵为价值标准,将课程核心价值及特质理念、课程目标贯彻于减灾教育课程体系中,系统思考课程理念、目标、性质、内容、实施建议和评价要求,将减灾教育课程基地进行课程转化,为更好地推进课程基地的建设,采用“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个性化”的开发原则,对国家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融入减灾教育理念,整合学校传统、师资力量、社区资源等优势,构建出一套适合高中生发展、有层次、有选择的课程体系。让课程意识无所不在,课程为学生提供适切的服务。

 

(二)主题活动助力减灾教育

 

主题活动以一个鲜明的主题为线索,主题来源于学生生活,活动项目尽可能体现主题型、教育性、实践性和渐进性。学生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活动安排体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特点,根据学生成长的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年段特点,针对不同年级提出不同的体验主题。依据共建“北原”地学社协议,践行“活动即课程经历即收获实践即学习”的教育理念,在每年3月世界气象日、4月地球日、5月防灾减灾日、6月环境日与无锡市国土资源局、无锡市环境保护局、无锡市地震局、无锡市气象局结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防灾减灾日”“世界气象日”等开展系列主题综合实践探究活动,活动主要由学生设计,教师指导,既关注个体更关注团队,既关注内容更关注状态。让学生因兴趣而提升,因参与而提升。

 

(三)课题研究助推减灾教育

 

以省立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为引领,结合学科教学实际,整合不同层面的教育资源,以学校为基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开发校本课程资源。通过此项研究,我们更加理性地思考并梳理校本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实施与效果,研究成果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教学成果(基础教育类)一等奖。

 

学校积极吸纳省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成果,有序推进省“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高中课程目标序列化引领下的有效教学研究》和《学校“原道”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课题研究与课程基地建设相契合。

 

(四)课程促进教师成长

 

课程规划的过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课程建设提供了教师发展的高位平台。课程与教师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在整体规划课程时,了解教师的心理和需求,设身处地替教师着想,为教师创设适合发展的课程环境。课程的自主权和选择权最大限度还给教师,多一些自主发展的空间,这样有利于教师潜能的开发,有利于教师发现课程,创造课程。

篇3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小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的基础。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必然要求。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自2002年教育部首次颁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后,2012年教育部再次颁布了《纲要》的修订版,并于2014年3月进一步颁发了《关于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的通知》。至此,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从十五年前的初创期、十年前的发展规范期走到了如今的完善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迎来了创新性、特色化发展的新机遇。

如何更好地让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服务,如何进一步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视野,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向现代化、特色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是当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全新挑战与任铡

一、学科规划之根: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发展的校本目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发展应立足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围绕师生心理健康发展与调试的实际需要,落实学校教育理念和内涵发展要求,创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关怀个体过去、当下、未来全程”的人性化体验式心育模式。

具体的工作目标应锁定为,创建大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下的全新工作机制,壮大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构建“三位一体全程人性化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改善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策略,引领并服务于师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学科规划之本: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发展的校本策略

(一)树立大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创新“网络式”工作机制

“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是当下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普遍面临的困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流于形式,从本质上讲是缺乏“全员参与、关注个体”的大心理健康教育观,仅靠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单打独斗”造成的。因此,心理健康教师绝不能止步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者的角色,更应成为学校大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的营造者、学校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引领者、推进者,进而通过树立大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创新“网络式”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破解因人力资源匮乏造成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上新台阶的问题。

首先,要树立“全员参与、关注个体”的大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和通力合作。有实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既要面向全体促发展,更要关注个体解疑难。而和学生们朝夕相处的班主任老师、学科教师更容易发现学生的问题,也更具备及时解决问题的条件,因此全体教师都应该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视为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树立大心理健康教育观,结合实际工作切实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动研究”。而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应在提升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与技能方面发挥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其次,要创新“网络式”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建立在主管校长领导下的,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以德育主任、德育学科教研室教师、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网络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分工负责,各司其职。

最后,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有关“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和心理辅导要计入工作量,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评优评比、工资待遇、职务评聘等方面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的相关规定,制定适切新型工作机制的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工作实施办法、检查评估办法和绩效奖励方案,切实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完善硬件、软件资源,提升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

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专业培训。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师资培训内容,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制定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计划,分专题落实,每学年不少于10课时。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为核心,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交流和教研活动,走出去引进来,引领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发展,进而全面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

(三)构建“三位一体全程化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首先,构建“三位一体全程化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指向学生身心全程、全面发展。

其次,营造“尊重”文化引领下的“关照心灵”的校园心理文化。创设符合大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要求的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每学期都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物化”关照心灵的心理文化,通过学生心理社团、宣传栏、校园广播、心理网站等校园媒介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大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氛围。

再次,充分发挥学科渗透过程中的隐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在全员参与的大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引领各学科教师挖掘学科心育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适时征集学科(或常规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秀案例,供教师学习交流。进而引领家庭教育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发挥积极的基础性作用。与学校家长委员会积极配合,引领家长做好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学年为家长举办1~2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或宣传活动,帮助家长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的特点、规律以及教育方法。通过家长委员会、家校互动等多种途径,了解、反馈学生的心理状况,协助家长或监护人共同解决孩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充分利用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影响力。

最后,创新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施策略。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体系必然会对课程实施策略提出全新的要求。“三位一体全程化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需要一套有利于学生参与和体悟的实施策略与之配合。全新的体悟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贯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针对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创设基于真实情景的活动体验课堂,通过让学生全情参与到富有启发和拓展意义的活动中来唤醒他们心灵深处的潜意识,通过体验、感受、内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学科规划之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发展的校本保障措施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证明,完备的组织结构、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落到实处,需要充分发挥组织保障作用,需要依靠学校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全体教师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和课程观,只有在时间、空间、师资等方面提供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功能才能得以有效发挥。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实施、检查督导、评估评价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也是保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完善心理辅导伦理规范、档案管理、值班值勤、学生转介、危机干预等方面的工作制度,明晰责任与任务,加强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规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考核与管理过程,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

篇4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及其要求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的主要进展以下:一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课程的综合性,打破了以往基础教育课程过早开始分科教学、造成知识系统性、完整性欠缺的局面,使学生能够对知识和世界形成整体认识;二是新基础教育课程强调课程的实践性,在小学高年级开设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小学生提供贴近社会生活的机会,发展综合实践能力;三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勇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四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就需要对当前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特别是实践课程设置应具有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意识,体现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协调的现代教育理念,从而更好地实现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功能。

(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需要

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时间不长,还是一个全新的专业,其专业建设存在诸多不成熟的地方,特别是其课程体系的建构尚处于探索阶段。当前,小教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没能有效融合,学生的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小学教育相脱节;另外,在实践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并没有作为一种课程去建设,实习内容单一,实习任务只限于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而教育科研、教育行政、教育调查等其他教师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极大地忽视,因而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难以适应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为此,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中,要不断加强和改革实践教学,建立实践课程体系,促进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三)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需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如果像过去一样,将学习期和工作期截然分开为两个阶段,人们仅仅拥有学校学到的知识,那将难以适应知识的更新速度和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需求。由此,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具备持续学习能力,满足他们终身发展的需要。早在1991年,美国劳工部就对终身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做出明确的规定,包括:收集、分析和组织信息;交流思想和信息;计划和组织资源;理解和设计系统;解决问题;使用技术;运用数学概念和技术;与他人共事。目前的高等教育课程常常只限于特定领域的知识技能,从终身学习的需要出发,坎迪等呼吁大学课程改革要以终身学习知识技能作为核心,其次一级是通用性知识技能,最后表面层为各学科内容和情景性知识。终身学习的社会现实使传统高等教育课程面临巨大挑战。作为培养教师为己任的师范院校,应该在教学目的、内容和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培养学生成为兼具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性精神的人才。

二、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设置构想

人才培养是一个完整、动态和渐进的过程,高师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构建要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合理配置,建立起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这一构筑思路,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框架如下:在时间维度上,实践教学贯穿大学四学年八学期,体现全程性;在目标内容维度上,实践教学包括专业情意、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体现综合性;在实践课程的实施上,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体现开放性;在实践课程评价维度上,通过课程考核、职业技能展示。

三、小学教育专业全程教育实践的实践探索

(一)在教育实践的时间上安排体现全程性

目前,通常的做法是新生入学第一学年举办专业认知教育活动,同时开始学科教学和教学基本功训练;第二学年是组织各种教学实践竞赛活动、社团活动等,同时组织教育见习,主要是组织师范生到小学进行观察,深入地了解小学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小学班队会的组织与实施等;第三学年安排微格训练、小组模拟训练以及教育实习,帮助学生学会设计教案、并且能够站上讲台讲课,让学生体验课堂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同时,通过组织班队活动,培养班级管理能力;并初步学会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评价;第四学年就业(顶岗)实习和进行理论提升,围绕教育见实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能够撰写出符合要求的论文。

(二)在教育实践的目标与内容上体现综合性

1.专业情意培养。专业情意培养主要是通过第一学年举办专业认知教育活动,以及学科教学,还有各个学期的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来进行培养。首先是新生入学阶段就组织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认知教育;其次,结合教育科学类课程,引领学生形成热爱教师职业、热爱学生等良好职业意识;第三,通过课程和课外相结合,组织教育见(实)习以及志愿支教活动,帮助学生直接的感知和体验小学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在这种感受体验中培养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为将来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2.专业技能训练。教师专业技能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必备技能。按照《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大纲》的要求,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有普通话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工作技能(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技能、组织和指导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技能、教学研究技能);书写规范汉字,教育工作文本写作;班主任工作技能等。结合我校实际,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专业技能主要通过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技能和教育实践三个方面来训练。

(1)教学基本功。内容包括汉字书写(三笔字)、普通话、儿童歌舞、琴法、简笔画等。主要安排在第一至第四学期,分别开设普通话、书法和音乐、美术、舞蹈等课程,同时安排学生通过早读、晚自习进行教学基本功训练,每学期安排基本功验收以及各项基本功比赛,促进学生进行训练。

(2)教学基本技能。主要包括:第一,教学的设计技能,主要表现在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对教材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现有水平对学习方式进行选择,根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编写教案、制作课件或设计板书等方面;第二,课堂教学的组织技能,主要表现在课的导入、讲解、提问、课堂组织、交往互动、作业的设计与批改技能等,主要通过微格训练、小组模拟训练以及教育实习进行训练。

(3)教育实践。主要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顶岗(就业)实习以及综合社会实践部分。第一阶段是教育见习。目的在于通过专业见习活动,让师范生对小学教育教学常规活动的构成,小学生的学习内容、心理特点和活动形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帮助其对未来职业有比较清晰的认知。一般安排在一年级、二年级,每学期集中安排一周时间。第二阶段是教育实习,要求学生在对教育理论进行学习之后,结合学科教学法课程和班主任工作课程到中小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实习。一般安排在三年级,大约安排五周左右。平时每周安排一个下午到小学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学习辅导与课外活动。第三阶段是就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阶段,主要包括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教育调查等内容,要求学生完成课堂教学,学会处理班级日常事务和学习做好个别学生的引导工作,在充分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完成教育调查报告。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学年,大约13周时间。

3.班级管理能力培养。班级管理能力是合格小学教师的必备条件。这主要包括:第一,组建班集体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制订班级工作计划、确立班级奋斗目标、培养和使用学生干部、班风建设等方面;第二,进行个别教育能力,主要表现在善于对学生的观察、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实施发展性评价等方面;第三,班队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主要表现在根据班级特点和学校要求设计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主题活动方案,组

织班队主题活动;第四,与学生、学生家长、任课教师沟通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善于和学生交往、指导家长实施家庭教育、协调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等。4.教育研究能力培养。教育研究能力是现代教师专业技能的必要组成部分。这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计划的制订、研究方法的运用、研究资料的统计和分析、研究论文的撰写等。结合学生实际,应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1)案例研究分析。围绕案例搜集资料、写出符合要求的案例描述;能够分析案例,能够写出符合规范的案例研究报告。

(2)教育问题调研。能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按照要求制订调查问卷,列出调研提纲,在调研中能做好相关记录并进行相关分析,写出调研报告。

(3)教育论文写作。能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做好教育论文的选题、研究、写作。主要安排在毕业学年。

(三)在教育实践的实施上安排体现开放性

1.结合教师技能课程,规范校内的常规训练。技能必须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形成。根据小学教育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我们依托校内的师范生专业技能培训中心,统一规范和安排了对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主要包括专门的教师专业技能课程的训练和学生自主练习。一是修订和完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设教师专业技能课程。如开设了《口语训练》《书法》《美术》《儿童舞蹈》《琴法》《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技能类课程,通过课程促进学生对教师专业技能的掌握。二是统一安排低年级学生的课余训练。课内学习时间和效果毕竟受到限制,因此,我们统一安排学生的早晚练习,要求全体学生在练习时间到相应的多媒体教室、琴房、舞蹈室、书画技能室等去练习技能。主要安排有:早读、每日一画(简笔画)、每日一写、每周一歌(舞)等,每学期末按年级组织教师专业技能训练成果验收。三是抓好学生的自主练习。其余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自主选择特长项目加以练习。确保每个学生的基础技能和特长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2.结合教育实践课程,组织学生深入小学接受培养和检验。首先,组织学生到小学开展专业认知,请优秀小学教师给学生讲授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的信息,让学生了解基础教育的发展的动态,同时,初步接触小学生以及小学教师的工作;其次,让学生走进小学开展教育见习活动,全方位地了解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容以及安排,协助小学教师评改作业、组织班队活动等,从而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与合格教师的差距,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再次,组织学生进行教育实习(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小学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中接受培养。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提升,围绕教育见实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四)在教育实践的评价上体现形成性

1.建立训练规范,完善课程评价机制。规范的评价机制对教师专业技能训练既有监督又有指导作用。首先,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建立规范:小学教学技能考核标准、小学教学技能训练方案、小学教学技能训练检测办法等;其次,按照标准,自我检测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更正,促使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科学化、系列化、规范化,确保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落到实处。

2.训练成绩与各项等级证书、资格证书挂钩。结合普通话水平测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等进行训练成绩评定,单项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分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个等次。学生通过规定的各项专业技能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方可参加教育实习。

篇5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育质量;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

现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一些高校教育专业要充分体现出外适性特点,基于社会需求与导向为教育与学习的根本立足点。当下高校特殊教育专业中,一些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这就很难适应特殊教育专业有关市场的人才需求。因此,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来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1 当前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1.1 课程设置缺乏明确的指向性

当前特殊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并没有对课程组织目的进行清晰的明确,也没有清晰地指出专业人才的培养类型,课程设置涉及的内容包括医学、康复学、心理学以及特殊儿童教育学等等[1]。但是@种课程设置过于广泛,没有对某一特殊类型来组合课程,无法有针对性地培养从事某种特殊类型教育或者训练事业的人才。而且学科课程没有被列入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之中,则难以培养某一学科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若缺乏足够明确的特殊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会很容易由于专业口径太宽、任务过于全面而迷失方向。

1.2 课程设置缺乏足够的实用性

根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在高校特殊教育课程中,其教学实践成果不明显。比如专业外语有54个课时与3个学分,人体解剖生理学也同样有相同的课时与学分,但是很多学生却认为这些课程并不重要。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并没有从特殊教育的实际需求出发,过于注重学科体系在课程设置中的完整性。对于一些课程与特殊儿童教育教学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就会使其教学实践成果不甚理想。

1.3 课程设置中的实践课程比重过小

特校教师的实践能力与其他知识技能相比,其重要性更高。在培养特殊教育教师的核心素质时,不能忽略其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特别是对学科教学能力方面。实践能力能够在实际情景的不断训练中得以强化,教育实习的实践课程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特校实践课程所占比重并不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实践与其所学理论相脱节,很难提高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实践能力。而且特校的实践课程实习模式也有缺陷,实践课程实习与理论学习之间的间隔太长而使得学生无法在理论学习时效性期间进行实践,难以有效提高实践技能。

2 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完善建议

2.1 实现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有效调整

如今国家正在加大特殊义务教育的推广力度,特殊教育师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要求特殊教育高校能够培养出具备学科教学能力、拥有特殊儿童心理及训练等知识技能的师资队伍。所以,高校特殊教育应该缩小其专业口径,根据切实需求而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为社会特殊事业提供优秀的复合型与应用型人才。因此,高校可以在明确的培养目标基础上,对课程设置进行合理的设计与组织,形成指向性明确的特殊教育专业课程体系[2]。

2.2 改良课程设置以提高课程的实用效果

高校可以将一些重复度比较高的课程进行合并,并且开设特殊教育综合课程,让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朝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帮助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灵活的转化与运用,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避免冗余的内容降低课程的实用成效。例如,高校可以设置特殊儿童病理和康复的综合化课程,其内容可以合并特殊儿童病理学、康复学以及人体解剖生理学。另外,可以设置一些课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比如特殊儿童家庭教育课程(即家庭教育学与特殊儿童教育实践的结合),在缩减课时的同时,也能提升课程实效性。

2.3 建立科学和完善的特殊课程实践体系

特殊教育高校应该在实践教育理念的科学指导下,对特殊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进行有效改革[3]。高校可以采用四年一贯制的实践模式来保证理论学习与实践实习的同步,所以要让实践实习的集中模式向着全程模式转变,保证理论学习的时效性,让学生能够将理论运用到相关实践过程中。另外,高校要丰富特殊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内容。在多样化的实践教育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行动以及游戏的灵巧性等进行考验,在观察与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创造性,提高有效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要在实践课程中推广实验课与讨论课,也要在课外增加一些实践性强的科研活动,明确学生在实践课程中所需要形成的素质与技能,合理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实践课程的课时比重,构建科学、合理而完善的特殊教育实践课程体系。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新时期社会对特殊教育专业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但是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必须对其予以有效的解决,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队伍满足新时代的人才需求。因此,特殊教育高等学校应该迎合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来保证特殊教育教学的质量,培养出更多的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人才,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鲁晓泉.高校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108-112.

篇6

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存在问题分析 

(1)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有待于提高 

生态教育在中国高校起步相对比较晚,高校人才的培养一直被认为是对生态或环境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全部大学生普及性生态文明教育重视不够。因此,科学的生态文明教育实施纲要缺乏,造成了生态文明教育由于培养生态学生专业人才所限制,使得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发生偏差。同时,高校缺乏省教育资源。高校进行全校性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缺乏,专职生态文明教师队伍不足,造成了高校中生态文明教育资源整合欠缺。生态文明教学过程中,通常是对于大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态文明知识以及生态价值观或者道德原则的宣传与讲解,生态文明整体情感认知与价值体验缺乏,学生不能实现感同身受,因此,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提升不显著。 

(2)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与行为方面,家庭引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通常情况认为子女生态价值观与父母受教育的程度有关,事实上,大学生生态文明直接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但是当前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到先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父母在对子女教育问题中存在着功利化的思想,使得子女綜合素质的培养受到影响。同时,父母自身没有从我做起,未能给子女提供生态文明教育的氛围。 

(3)社会公众生态文明素养有待于提高 

缺乏环境知识、欠缺环境行为与环境意识等是当前公众综合生态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态文明意识已经有所提高,然而还不能与经济发展相匹配。比如政府对GDP的过分追求,对环境重视不够;公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产生了拜金主义、奢侈消费等,这些都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起到消极的影响。 

(4)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思想意识识别能力不够,自我判断能力不足,外界思想容易对大学生造成影响。中国经济发展迅猛,我国社会步入转型时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短时期物质生活的富足和精神生活提高缓慢存在较大差距。社会中占据上游的是基于物质为基础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策略 

(1)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渗入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一方面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断丰富,另外一方面能够使得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更加深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要途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需要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课程体系。构建稳定的生态文明教师队伍,对生态文明教学资源进行深入挖掘。整合生态文明理论教学资源,基于公共基础课程强制作用使得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主渠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多学科渗透教学的方式,对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开发。 

(2)推动家庭生态文明教育的作用 

父母为子女生态文明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得子女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比如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通过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为子女勤俭节约意识的培养创造条件;带来子女经常参与保护生态的公益活动,与大自然接近,实现了子女真正与大自然的融合,使得子女的生态环境责任感得到培养;父母以身作则,保护生态环境,为子女树立保护生态的榜样。父母通过各种方式对子女进行引导,使得子女生态文明意识不断提高。 

(3)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 

社会教育对大学生的教育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更加的丰富深刻。社会舆论导向机制要充分发挥,从而为社会生态氛围的构建创造条件。通过传统媒体,在公益广告、电视节目等加入生态文明内容;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社交平台,传播生态文明知识;政府对生态文明给予足够重视,使得政府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4)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自我教育的提高 

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价值感与情感体验进行引导。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给予丰富与深入,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进行激发。同时,大学生生态文明情感体验给予重视,使得大学生能够确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 

[1] 孙正林.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困境与路径[J].教育研究,2014(1). 

篇7

一、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幸福成长

海南中学是海南省教育厅直属的省重点中学、海南省示范性学校,学生均是来自全省各地的佼佼者,因此,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育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优秀学生,使其成为面向未来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海南中学是全寄宿学校,学生除了面临环境适应、学习内容及人际适应外,还面临着学习方面的激烈竞争,这些状况都需要心理教师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做充分考虑。在实践中,我们以中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幸福课)为核心创建校本课程体系,立足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实际操作,校本课程体系的内容及开展形式则是根据各年级情况而设计,主要涵盖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及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等内容。

初中阶段初一至初三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均是学校校本必修模块的学习内容,两周一次课。

初一的课程设计以“适应与养成”为核心目标,培养学生“适应”初中新的学习环境和养成更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能力,同时加强自我认识,使之能够客观评价自己,积极与新同学新老师沟通,主要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友善、热情、开放思想等积极心理品质。

初二的课程设计以“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为核心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加强自我认识,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主要培养谦虚、自律、幽默、感恩、希望等积极心理品质。

初三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计以“顺利应对中考”为目标,培养对各种挫折的耐受力,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升学观,学会调节情绪,排解学习压力,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和技能,以感恩的心态去看待中考等,促进自己心灵的成长,主要培养学生感恩、坚持、创造力、团队精神等积极心理品质。

而高中阶段将高一年级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学校校本必修模块的学习内容。课程以“适应”及“规划”为核心目标,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适应”高中新的学习和人际;学习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做好选科、选考的准备及探索未来职业规划等,主要培养学生的热情、好奇心、好W、善于交际、善良、爱、合作等积极心理品质。

高二年级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校本选修模块的内容,以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形式开展。课程以培养学生“多元化发展”为核心目标,目的是帮助学生培养及确定自己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学会处理自己的情感和情绪;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领导才能、公平、诚实、谦虚、幽默等积极心理品质。

高三年级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排入了班级周会课,心理教师、班主任互相配合,在心理教师的指导下,由班主任负责实施安排。课程以“个性化成长”为核心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升学观和择业观;学会感恩、调节情绪,排解学习压力;激发潜能,高效学习,科学应考;积极应对挫折,体验心灵成长,以感恩的心态去看待高考,看待自己心灵的成长。主要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宽恕、感恩、希望、坚持、勇敢等积极心理品质。

海南中学还开发了多套校本实验教材。2008年10月,出版了高中校本心理实验教材《心灵俱乐部》;2008年8月,出版了《德育实践与探索》,收录了部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及心理主题班会设计,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的特色教育课程;2009年3月,出版了实验教材《放飞理想 相信自己――高考成功心理》《中考成功心理宝典》;2009年11月,出版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案及咨询案例集》;2009年4月,开始每学年编印一辑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手册《阳光手册》;2010年,“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程研究获海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评比二等奖,“‘中高考成功心理’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施”获三等奖;2016年开始,我们又着手汇编初一到高一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幸福课)系列课程,也将结集出版。我们在不断地思考和完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体系,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幸福成长。

二、以“融入式”生涯教育,为学生幸福人生助力

2014年,海南中学全面启动了学校生涯教育。学校首先成立生涯规划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挂帅,党委书记负责主抓,调动全员参与,对多方面资源整合利用,多渠道融入,由此形成教育合力来推动这项重要工作。

2015年10月,申报的课题“新高考制度下普通高中‘融入式’生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获得海南省“十二五”重点课题立项,学校也进一步以课题研究来推动生涯教育工作。

1.学校心理教师参与到生涯教育的顶层设计中来,推动生涯教育在学校的全面开展。心理教师除了在传统的心理课上渗透生涯规划教育外,还开设了生涯选修课“电影人生DD开启幸福生涯之旅”,以对学生喜爱的电影进行观摩与研讨的形式,与积极心理辅导相融合,为学生开启了了解自我、了解世界的生涯选修课程,得到学生的欢迎并让他们获益匪浅。

2.将生涯教育融入班级建设和主题班会课中,创建生涯规划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除了利用教室黑板报外,还指导学生自主创建了生涯规划班刊,分享生涯教育资讯,以及记录学生在生涯规划过程中的成长和收获;另外,心理教师和班主任一起设计及开展系列生涯主题班会,充分发挥心理教师的专业指导作用和班主任的具体落实作用,从而调动每位教师在生涯教育中的优势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热情。

3.学校对家长开展了大量的生涯规划普及讲座,进一步帮助家长认识生涯教育的重要性,以此开发家长资源,发挥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生涯教育合力。如开展“家长进课堂”的职场分享活动,以及“家长进校园”的职业推荐大会。前者家长进课堂分享职场经历和人生感悟;后者家长们进校园,和学生面对面进行类似招聘会的现场职业介绍大会,让学生可以接触及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同时这些活动也是为了寒暑假开展的“JA职业见习日活动”(工作影子活动)做准备。

4.学校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生涯教育。“走出去”活动之一就是沿袭我们学校具有特色传统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社会调查、职业体验,人物访谈等,并撰写研究或调查报告,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另外,每年的寒暑假,学生也要“走出去”参与社区服务,例如我们暑假开展的“职场体验与探访”主题社区服务活动、“JA职业见习日活动”(工作影子活动),寒假开展的“幸福生涯人访谈”主题社区服务活动等。

“请进来”是利用校友及社会相关人士的资源,请他们到学校来开展各种活动,如学校的“衍林讲坛”,邀请专家学者和社会各行各业人士来做演讲,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角度分享知识,分享人生阅历或见识等。学校还邀请大学校友返校开展活动,让大学校友和在校学生分享自己的高中生涯和高考经历,以及上大学后的收获和感悟,来帮助在校学生明确读书的意义和价值,增进对不同大学院校与专业的认识了解,更好地珍惜及把握高中的学习和生活,及加强相关能力素养的培养,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些“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活动都为学生的生涯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新鲜资讯和强大动力,引导其朝着自己的梦想,更科学更理智地规划自己的幸福人生。当“融入式”生涯教育形成合力的时候,可以说为学生的生涯发展增添了更为有利的成长助力。

在生涯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觉得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是值得记录的,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不断回顾和反思自我,同时也是对自我的肯定和激励。因此,我们请每个学生为自己建立一份生涯成长记录袋,汇编一份自己的生涯成长记录册,同时也将为学生建立生涯成长电子档案,帮助学生把成长中的方方面面的信息和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汇编,作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珍贵礼物。

三、营造幸福温暖气氛,帮助学生绽放美丽心灵

海南中学的高中部幸福教育中心、初中部心理辅导中心都是基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建成的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服罩行模配有较为完善的软硬件设施,旨在创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环境,多渠道营造幸福温暖的氛围,使师生的心灵像花儿一样绽放,负能量得到释放,正能量得到提升,个人得到成长,使其真正成为师生幸福成长的精神家园。

高中部幸福教育中心建筑面积四百余平方米,于2014年底建成,投入三百余万,中心整个装修设计风格结合了海南的海洋文化特点。中心所有天花板都是明亮的蓝天白云,地板则是海洋、沙滩、溪流的灵动呈现。中心设有不同功能室(区)九个,并以海洋特色命名:心理阅览区(沐风阁)、宣泄室(海螺屋)、悦纳室(紫贝居)、咨询室(星语房)、沙盘室(沙海苑)、团体室(海豚湾)、潜能室(珍珠屿)等。中心购置了先进的心理仪器和设备,如音乐放松椅、按摩椅、身心反馈仪、自信天使、拥抱使者、注意力挑战仪、团体音乐放松仪等,还购置了大量的心理阅读书籍。初中部心理辅导中心位于初中部办公楼六楼、教学楼七楼,由四个功能室组成,分别是个体咨询室(畅心园)、沙盘游戏室(沙海苑)、宣泄室(清心阁)和团体心理辅导室。

学校初高中的心理中心,由心理教师均轮流值班,主要针对个别存在心理困扰或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排忧解难。采用心理热线、“心灵小屋”、心理信箱及网上心理咨询等方式,多渠道为学生进行咨询辅导。学生还可以在这里通过音乐放松椅、按摩椅、自信天使、个体沙盘等享受自助服务,以达到放松身心、增强自信心的目的。特别是高中部的幸福教育中心,利用场地和设备资源面向全体师生开展幸福自助活动,如周一的海豚湾“幸福K歌会”、周三的沙海苑“沙盘心灵花园”、周五的海豚湾“幸福电影院”等,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宣泄及调整,以达到放飞心灵、调整身心、体验幸福的目的。

四、家校联动,共同呵护学生的美丽心灵

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需要家庭的参与、社会的支持。海南中学于2006年成立家长学校,由学校相关领导、心理教师及外讲专家为各年级家长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及针对性强的专题亲子教育讲座,如对初一家长开展“改变从您开始――亲子沟通训练讲座”,对初二学生家长开展“知‘性’话题――青春期家庭教育讲座”,对高一家长开展“和孩子共同成长――高一新生适应性讲座”“文理分科指导”,对高二家长开展“如何面对青春期孩子的情感问题”“高二学生的理想教育”,针对初三、高三家长开展“爱的鼓励――考前家长心理讲座”等。通过这些专题教育,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宣传,同时提升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水平,形成家校教育合力,进一步扩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2012年10月,海南中学的两位心理教师撰写的家长专题讲座教案在全国家长学校优秀教案征集评选活动中均荣获三等奖。2013年,海南中学被海南省教育厅授予“海南省首批示范家长学校”荣誉称号,同时被海南省教育厅授予海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篇8

关键词:地方高师院校;基础教育;教师教育

作者简介:张登山(1976-),男,广东梅州人,广东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广东 梅州 514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研究项目“实践性知识取向的职前教师发展研究――以嘉应学院为例”(课题批准号:2012JK264)、广东省教育技术研究2012年课题“网络时代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课题立项号:yjjy12D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010-02

地方高师院校作为中小学教师教育的基地,承担着培养地方中小学师资的重要职责。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话语的转变,地方高师院校为本区域基础教育培养未来师资的任务,必将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必然要求传统的师范教育进行变革,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一、当前地方高师院校的发展困惑

作为一所地方师范院校,其在发展过程中必然有诸多困境,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其内在的问题。从教师教育视角来看,笔者发现地方师范院校在当前发展中存在以下几个发展困惑。

1.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不合理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特别是地方性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在原有基础上改进较大。但与国际教师教育课程相比,我国的整个师范院校的课程建设依然不能满足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从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要求来看,师范院校实施的教师教育课程与基础教育开设的课程存在不一致的现象。从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来看,要求中小学必须开设综合课程,它们在中小学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如:小学开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开设“历史与社会”、“科学”;高中开设“艺术”、“技术”等。但目前师范院校还很难适应现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要求。对于综合课程的开设,很多师范院校的做法就是安排一些教学法教师来担任此门课程的教学。而这些教师缺乏在中小学从教的经历,对中小学的实际情况不甚了解,再加上自身缺乏基础教育的实践性知识,因而他们在讲授这些课程时,只能纸上谈兵,坐而论道。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没有与中小学实际对应。

2.地方高师院校对教师教育课程的整合能力不强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提出的“实践取向”理念是针对“学术取向”而言的。“学术取向”的理念在我国职前教师教育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它主张教师教育以教育知识与理论学习为主,对职前教师实施“理论+实践”的培养模式,在学习教育理论之后再通过实践环节完成理论的应用,进而形成教学技能与能力。而“实践取向”的课程理念,要求地方高师院校应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把普通文化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科课程、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有机结合,根据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和不同发展阶段确定各类课程的内容、结构、比例等,以提高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水平。但当前众多地方性师范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偏向于任教学科领域知识的掌握,“教什么”的学科课程所占比例偏大,对于“如何教”的教师教育课程和实践课程所占比例偏小,高校教师对“教什么”和“如何教”两类课程的融通和整合能力不强,导致地方性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难以适应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需求。

高校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作为地方性师范院校,近年来与基础教育的合作有了很大起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从教师教育的视角来看,有些地方性师范院校的这一功能还未凸显,主要表现在高校从事教师教育课程研究的部分教师只关注教师教育的理论前沿问题,对当前中小学课堂发生的情况并未有深入的研究,对基础教育的情况不甚了解,更不清楚当前基础教育发生变化的文化背景,导致自身与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践脱节,理论与实践出现“两张皮”的现象。更有甚者,有些高校的教师对当前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不恰当的抨击。这些言论不仅无利于当前基础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中小学一线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反而会导致中小学教师无所适从,产生思维上的混乱。因而,高校教师对当前基础教育的了解和关注度不够是致使这些问题出现的基本原因。

4.地方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的文化共享不足

大学有其独特的文化,中小学也有自身的文化特点,它们分属不同的文化圈,着重点也不同,而两种文化在合作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碰撞,这需要两者的沟通和磨合。“大学文化重视反思、分析和科学研究,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文化强调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从而培养未来教师;中小学文化重视基于知识的行动和经验,并能够运用于具体的教学情境中。”[1]一些地方性师范院校所传承和创新的文化,并没有让从事基础教育的群体得到应有的享受,大学文化成为高校教师独享的盛宴。而文化的共享性表明文化具有为一个群体,一个社会乃至全人类所共享的特性。地方性师范院校在搭建文化共享平台方面缺乏应有的手段和途径,这样往往会导致文化的渗透性和扩散性、传递性不足。正因为如此,地方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的文化共享不足。

二、地方高师范院校的未来出路

面对困境,笔者认为地方性师范院校应通过改变合作模式、整合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改革教师教学方式、营造合作文化来谋求出路。

1.改变合作模式,指导和引领基础教育改革方向

地方性师范院校与一些综合性师范大学有一定的差距,对国家基础教育改革不能起决定性作用,但地方性师范院校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学术水平会影响地方中小学教师对本门学科的理解和感悟,影响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思维方式以及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地方性师范院校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伙伴建构已经成为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在以往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中,大学教师和中小学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建立在“你说,我做”基础上,“大学教师存在理论支配的倾向”。[2]按照马里兰的观点,他认为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主体有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咨询合作伙伴、结对合作伙伴、团队合作伙伴四种类型。其中,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指大学教师、师范生和中小学教师一同建构学习共同体;咨询合作伙伴主要是指大学教师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咨询建议和顾问服务;结对合作伙伴主要是指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进行结对,开展校本教学研究,关注课堂学习问题;团队合作伙伴主要是指通过项目团队的方式进行教师教育研究与实践。[3]笔者认为大学与中小学教师的合作既要考量中小学的实际情况,也要考虑各自的身份背景、需求和愿景。大学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性质迥异,一个以研究为主,一个以教学为主,大学教师应是中小学一线教师的支持者,协助其从事校本教研和行动研究,才能切实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2.整合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优质服务

地方性师范院校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其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长期以来,地方性师范院校毕业生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中流砥柱。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地方性师范院校都是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主要力量。而优秀师范生的培养,要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当中。

“实践取向”课程理念是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建构的前提基础与关键,有其重要的价值与意义。职前教师的培养与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培养出具有丰富、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未来师资,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是否符合课程理念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当前,教师教育课程存在学科门类少、学科体系不完整、缺乏操作性和实践性等不足。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一是要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如开设“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儿童学”、“学习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学研究”、“班级管理”、“教育统计学”、“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课程。二是增加教师教育实践课程课时。切实落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中提出的“师范生到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的要求,地方师范院校应尽快落实到位,通过课时的保障着力培养和提高职前教师的实践能力。三是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实践取向”的课程理念更为注重职前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在注重其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学科思想的感悟的基础上,应探讨模拟课堂、现场教学、情境教学、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从而构建新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和模式。

3.改革教师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更新

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式的养成,除了受自身的性格特点、学校环境、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师范院校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水平的影响。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至关重要的一个内容,倡导者希望通过教学方式的变革进而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三种方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得到了教师的广泛认同,无论是对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运用这三种方式进行教学不能忽视形式化和绝对化的两类问题。其中,形式化表现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各种新的学习方式的运用只追求“形似”而忽略了“神似”,学生在经历和感受此类课堂时只有外在的活动而没有内在的真正体验。而绝对化表现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把自主、合作、探究三种方式绝对化的倾向,不考虑不同学科的性质、内容特点和学生基础的问题,要求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每位学生都会自主、合作与探究。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地方师范院校要考虑在职前教师的培养上也要讲究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如:引进“案例教学”、“模拟演练”等方法;增强职前教师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职前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使地方师范院校所培养的职前教师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对未来师资的要求。

4.营造合作文化,促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教师的合作文化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内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之间的合作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合作有助于激发与强化教师发展的意愿;有助于提高教师个体反思的能力;有助于促进学校组织学习;有助于教师个人知识和经验的扩充。二是教师与走进学校的专家合作。在教师合作过程中,如果仅靠本校教师之间的合作,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处在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虽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较丰富,但其理论修为往往存在欠缺。因此,高校专家与中小学一线教师合作,恰好能弥补“理论与实践”的分离,高校教师、学科专家、中小学一线教师可以形成“教师联盟”。通过合作,高校教师能为中小学一线教师带去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为他们的教育教学提供指导和帮助,同时对于高校的教师来说,他可以从基础教育中增强实践的案例,深入了解基础教育的实际,把握中小学一线教师的需求。对于从事基础教育的一线教师来说,也可以得到高校教师的“知识反哺”,汲取和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双赢”。既能丰富各自的课堂教学,也有利于自身专业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谌启标.西方国家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伙伴研究[J].教育评论,

2009,(3):165-168.

篇9

关键词:青少年;性教育;问题、成因及途径

一、当前我国青少年性教育存在的问题

1.错位的性教育观。①无师自通论。认为青少年对性知识会随着生理发育自然而然地了解,没必要予以教育。②封闭保险论。这种观点认为只要对青少年进行性信息的封锁,不让他们接触到任何有关性的东西和问题就能放心无虞。③简单无用论。这种观点认为对性知识无须过多了解,因其内容敏感简单,与青少年学习成长无益。④教唆论。该观点实质上是把传授科学性知识和性教育同教唆混为一谈,认为性教育不讲没关系,讲了反而会产生负面效应。

2.性教育未真正纳入正式课程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尚无中小学性健康教育教学大纲和全国通用的性健康教育教材。当前开设青春期教育的学校所采用的课本和参考书都是各地陆续自编出版的地方教材,如上海的《青春期常识读本》、《青春期教育》、南京的《青春期提纲》等,其它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学仍无性教学教材。二是多数中小学校仍未开设单独的性教育课程。除了试点学校外,全国绝大部分学校没有单独设置性教育课,性教育内容主要分散于其它科目中,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渠道不规范,教材匮乏。教材是学生正确获取必要知识、健康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性教育,一套比较权威的教材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我国青少年获取性知识的渠道很不规范,性教育的教材匮乏。据《深圳市中小学性健康教育研究》对近3000名学生、700名家长的调查显示,学生获取性知识的主要途径依次为通俗杂志、影视作品、网络、学校性教育课程、同学间交流以及其他非正规方式。

4.缺乏专业师资队伍。我国自开展青少年性教育来,从事性教育的人员主要局限于中小学生物、德育课教师及少数校医等。目前我国青少年性教育师资奇缺,高素质的专业青少年性教育教师队伍尚未真正形成。这些都严重阻碍了青少年性教育的开展。

二、对我国青少年性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首先是认识上的误区。我国青少年性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虽整体而言是复杂多样的,但笔者认为性教育意识滞后是我国青少年性教育难以普及的关键障碍。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性”在我国社会中成为不能公开谈论的问题。同时,许多家长和教师也并没有意识到,科学的性教育会更加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相反,他们中不少人反而担心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弄不好会诱导其过早地发生错误的。

其次是教育部门的重视力度不够。比如性教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制。教材性教育教学大纲和教材是教师上课、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没有这方面的教材,教师上课无所遵循,讲授内容零乱,不系统。这既对学生科学系统地掌握性知识,促进其健康成长十分不利;也是造成青少年诸多性问题、性犯罪等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国家教育部及相关部门尚未足够重视对全国通用中小学性健康教育教学大纲和性健康教育教材的制定和编写工作,这无疑会严重影响着学校性教育的发展。

再次是高考指挥棒造成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虽然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已有年月,我们的教育改革,新课程改革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但由于高考这根指挥棒依旧存在。加之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等,目前的学校教育仍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中小学校仍然只重视语、数、外等几门与高考升学密切相关的重点学科的教学,至于其他学科如性教育这类并不参加高考的学科根本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此外,诸如高等师范教育缺少专门性教育师资的培养,社会和家庭性教育的缺位等也是造成我国青少年性教育问题不断的重要原因。

三、关于解决我国青少年性教育缺失的途径

1.转变思想观念,破除陈旧的性教育观。旧的思想观念不破除,青少年性教育就很难顺利开展,也就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破除传统滞后的性教育观,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二是利用社会和学校的力量,开办性教育家长学校。有效利用社会和学校的资源,开办性教育家长学校,对青少年的家长进行必要的性教育知识,转变家长的传统性观念,是促进我国青少年性教育的一条非常值得尝试的重要途径。

2.单独设课,将性教育纳入正式的课程体系。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在性教育当中无疑应起到主导地位的作用。在学校进行性教育,首先应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课程设置问题。目前虽然中学课程中的生理卫生、生物、健康教育、德育等有关课程中有生殖、人体器官的机能等涉及性教育的内容,但这些内容零星而分散,无法代替系统的性教育,尤其是各门课程都有自己的教学重点、教学方法和限定的课时,再加之对性的敏感,使性教育变得表面化和空泛化,不能切实满足青少年了解性知识的需要。要达到性教育的目的,必须把性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系统,设置单独的课程,使其成为一门必修课,保证应有的课时量。这是我国青少年性教育不断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3.重视中小性健康教育大纲和性健康教育通用教材的制定和编写工作。教学大纲是国家对教学提出的统一要求,是国家对学校实行领导的一种重要工具,有了统一的教学大纲就有可能统一各个学校的教学要求,加强教学的计划性,保证教学的质量,同时教学大纲又是编写教材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我国中小学开设的其他课程都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唯独性教育目前尚无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因此,建议国家教育部应迅速组织专家学者充分论证并制定统一的《我国中小学性健康教育大纲》,为中小学开设性教育课程奠定基石。

4.加强性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首先,政府和决策部门必须重视青少年性教育师资的建设与培训工作,确立我国性教育在师范教育中的应有地位。其次,各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院还应定期为中小学性教育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提高现有教师的性教学水平。再次,作为中小学校本身而言,也应把性教育教师送出去进修或与当地性教育机构合作,在职培训专业教师,以改变现有性教育严重缺乏的局面。

5.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构建青少年性教育体系。众所周知,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性教育的主要阵地。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教育可以代替有效的社会和家庭教育,它们之间的作用应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因此,我们在重视学校教育,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同时,丝毫不能忽视社会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协调发挥学校、社会和家庭这三个方面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共同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青少年性教育体系,保证青少年的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樊蔚,刘冰.大学生性观念及其性教育的缺失[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3).

[2] 黎钰林,沈又红.当前我国大学生性教育的困境及其症结[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

[3]尹红新.大学生性教育缺失的原因剖析及对策探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9).

作者简介:

篇10

【关键词】 家政教育 素质教育 人才培养人类一切美好的情感都源于家庭。随着社会对科学和"幸福家庭生活"的期望和关注,人们对"生活品位"、"生活质量"、"生活情调"的更加重视,对"家"的感触更加强烈。家庭作为个人和社会的中间环节,成为个人赖以生存的"诺亚方舟"。家政学以人类家庭生活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全新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具备系统家政学基本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健全家庭管理科学教育,是现代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要求。当然家政教育对高校人才素质培养是有力的补充,对大学生人生的发展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一、高校家政学教育的功能

(一)家政学教育的目标是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家政教育是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为一体,包括家庭经济学、家庭教育学、家庭心理学、家庭法学、家庭美学、家庭伦理学、家庭保健学等,因此它涵盖家政理论、家政管理和家事操作技巧的一门完整科学体系的综合性学科。家政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复合型和应用型的素质人才,其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懂得生活、会学习、会做人、会发展的人。家政教育通过家政教育让学生掌握家庭生活规律、改善和提高人们物质和精神,有助于大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生活观念,有助于其未来家庭生活走向科学,进而改善他们在社会中的生活面貌,从而构筑大学社会化的基础,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家政学教育以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指导人生道路。

家政教育传递的是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于社会、家庭、自我、人生和生命的态度,对于未来、理想的规划与选择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家政教育是以人类家庭生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是现代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产物。包涵有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医学等部分内容。家庭生活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伦理生活。所以,家政教育是让人们所关注的主要有家庭观念的转变、家庭关系的调适、家庭建设和管理技术、技能的提高等相关问题。大学生群体是即将走出大学校门到跨入社会大门的转折时期,应承担什么的责任、应履行什么的义务这对于他们的人生幸福和生活和谐美满至关重要。家政教育使他们懂得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增强他们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促进提高生活质量,构筑和谐生活。

(三)家政学教育是人生自我价值实现的确定方式。

家政教育的重要目标旨在培养多种适应社会的能力。一个人的成功支柱在于家庭,科学、合理、有效率、有质量地管理自己的家庭生活,促进家庭人际关系的和谐、提高家庭成员的物质与精神文化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家政教育弥补了这一课。因为,家庭生活科学料理包括管理操作技能,对引导当代大学生对家庭关系、经济、环保、教育、人生目标等问题的思考,它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的传递,涉及到态度、观念与理论的培养。所以,家政教育是在家庭与事业中找到恰当的位置,从而体现出自强、自立、自尊、自信的信念。

二、高校家政学教育的作用

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脱离了一个生养自己的定位家庭,又会进入一个新的组合家庭。因此,家庭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人的一生,家庭生活是否健康、和谐和美满,对每个人的素质乃至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都是至关重要的。高校家政教育是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输送全面人才的主要渠道。

(一)高校家政学教育对人才素质培养的作用。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在身心两个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具有健康的心理;不仅要有发达的智力,还要有坚强的意志;不仅要有广博的书本知识,还要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现代素质教育是社会、学校、家庭一体化的教育工程,作为学校教育,即通过掌握系统家政学的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技巧;掌握与家政学相关的自然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了解中外家政学专业的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为提高全民生活质量提供科学管理和指导服务的能力。作为家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形成中,家庭的作用是决定性的。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和终身教师,其文化修养、个性、品格及教育方法对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现代科学证明:父母的感情对下一代有直接的影响,夫妻感情融洽是优生的先决条件,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对子女的"情商"会产生正向的影响,有利于子女形成良好的心理品格。

家政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学科,需要从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如家庭生活科学概述、认识家庭、构建和谐家庭、低碳家庭生活等理论知识为核心,涵盖家庭理财、家庭教育、家庭保健、饮食与烹饪、礼仪与美学、服装整理与时尚、插花与茶艺操作等具有实践指导价值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学习的目的,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家庭生活科学理论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相应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高校家政学教育是大学生人生道路中应掌握的生活技能。

在高等教育阶段开设家政素质教育课程,不仅是因为大学生即将步入家庭生活需要习得某些技能,更是因为家庭生活科学教育传递的是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于社会、家庭、自我、人生和生命的态度,对于未来、理想的规划与选择,家庭生活科学教育课程能成为影响和指引大学生人生道路的一盏明灯。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家政素质教育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大学阶段是接受家庭生活科学教育的黄金时期。因为当大学生这一群体走进大学的校门到跨入社会的大门时,绝大多数学生已进入了婚姻期,进入家庭生活。如果我们能在同学们进入婚姻走进家庭之前,让大家了解作为家长应具备的素质、应承担的责任、应履行的义务。这有利于同学们幸福的生活、和谐的生活。在欧美国家以及日本等国,家政素质教育是人生发展阶段中一项重要的必修课程,涵盖了小学、中学以及高等教育阶段,且其内涵与外延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我国目前在某些地区的小学、中学已经

开设了相关的家政素质教育课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在大学阶段开设家庭生活科学教育课对于即将面临家庭生活的大学生而言,仍然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

(三)家政学理论应用空问的拓展,为家政学人才推进创造机遇。

家政学是一门研究家庭生活规律、改善和提高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综合性学科,其研究领域涉及社会学、哲学、经济学、心理学、教育学和医学等,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家庭功能向社会的转移,家政学知识的用武之地由家庭扩展到了社会,家政学知识和技能不仅能用于家庭生活,而且还可以作为在社会上谋生的手段,这将是一种发展趋势。如婚姻家庭服务业、家庭式快餐业、家庭烹调技术、家庭护理工作等向社会化转轨,将会给掌握家政学的人才提供就业和发展的机会。所以,家庭功能的社会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社会需要一大批受过专业训练的家庭问题专家,去救助那些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障碍的人,帮助这些人掌握克服家庭矛盾的知识和技巧,从而去适应现代的家庭生活和社会。所以家政学将会成为一门为社会所共需的学科,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家政教育的重要性正得到人们的逐步认同。西方国家曾对投入早期教育算了一笔账,他们在一项报告中指出,现在开始投资早期教育,相当进行一项有利于国家整体经济的长期投资,并有助于在未来几十年内解决社会保险赤字问题。人类的劳动除用经济学的市场性价值衡量以外,还存在其他的价值考量。一方面,家政教育的价值体现了人们对美满家庭和人生价值的追求和肯定。另一方面,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和创造生命的单位,家政教育可给社会生活以规范,突现了家庭的社会价值。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与社会的制度、规范和环境密切相关并相互作用。我国高等教育在家政教育方面的缺失,人们缺少科学生活理念和相关技能,家政素质相对较弱。这既不利于提高人们个体生活质量,也不利于民族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所以,家政学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培养学生走向社会需要掌握的必要内容,培养适应社会的素质人才,是现代化建设事业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郑文.美国家政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J].课程・教材・教

法, 1999(11)

[2]庞玉珍.把家政学纳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是实现素质教育 的需要[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