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技术趋势范文

时间:2023-09-07 17:58: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化技术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字化技术趋势

篇1

关键词:园林设计;三维数字化技术;应用;发展趋势

园林的景观设计是与技术、美学、环境和科学相结合,紧密发展的过程。要求所设计出来的作品不单单要有视觉上的美感,最重要的还是要与环境的发展相协调。它的内容包括景区规划、道路环境、广场设计、小区绿化、城市绿化等许多方面的内容,既要讲究园林的景观与文化、地域、生活相联系,也要促进生态植被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好,同时,也保护好我们的自然资源。园林景观的设计,无论规模是大是小,在空间组织上都应该达到立体,并且景观随着距离移动的效果。

1 三维数字化技术在园林设计中主要的系统功能应用

1.1 施工图绘制

这一功能可以提供很多的绘制手段,例如,草点填充、园廊、水面驳岸、石板路、碎石路、绿篱线、林缘线等提供了丰富的标注,并还可以用来标注植物、定位线、高程、园路、角度、半径和面积等,系统还具有与AutoCad类似的填充图案功能和内容比较丰富的二维图库,而且可以把相应的效果图打印出来。

1.2 规划和种植设计模块

前者的功能就是运用于参数化、定义地块、道路规划生成台阶、围栏围墙、水池、花池、花架、坡道、路缘石等的景观模型和对山路进行设计。后者的设计功能就是可以提供丰富的植物数据库和图片,并且将每一种植物的各种习性都记录下来,提供混植、片植、列植、孤植等很多的种植方式,以及对一些已经种植的植物数量、属性的修改方式,并且可以把在平面上种植的植物拓展种植到起伏的地形上。

1.3 对现实进行虚拟的功能

这是一种可以将设计过程即时显示出来的功能,它所使用的技术是OpenGL,还可以通过光源相机配置、配景布置、材质纹理贴图等的一些手段来绘制三维的真实场景,将仿真的效果图渲染出来,还可以通过对动画路径的设置将其录制成虚拟漫游的可以反复播放的动画片。

1.4 数据的统计模块

这一功能就是负责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将所用的每种植物的绿地、水面、广场、道路价格、数量等每个地块的面积,亭廊、花架等一些构筑物的长度,还有就是对于坐凳、花池等一些园林小品在数量上的统计。

1.5 地形的设计模块

地形的生成是以等高线的数据以及离散高程点为依据而生成,并且分析地形的水流、朝向、高程、坡度等,然后确定填挖的位置,对地形进行改造并计算土方。

2 园林设计三维数字化技术模拟应用发展趋势

首先,要对大地的地貌进行模拟。三维地形地貌的原始信息一般都是通过测绘仪或者其它的一些仪器遥感测量所得到的等高线数据或者离散高程点。然后系统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运用不规则三角网(简称TIN)的方式来仿真模拟三维地形。这种系统主要是通过比较常用的Delaunay三角剖析法来完成,具体由Bowyer-Watson的算法来具体完成,用这种方法将TIN模型构建完成后,就实现了对地形的仿真模拟。然后就可以分析这种地形在景观设计进行中的汇水位置、水流方向、高程、朝向、坡度等。结合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分析结果进行规划植物、山路设计、场地平整、地形改造等的一些工作。地形改造中的模拟过程,导入离散高程点、等高线数据,运用TIN的方式来形成三维的仿真地形图、地形的高程分析可视化的模拟结果,还有对场地进行填挖,对山路进行设计等等一些想改造的显示结果。

在景观设计过程中,经常用到的元素制作手段就是GarLand系统规划设计模块。操作的过程具体包括生成道路,对道路相交进行自动处理,在道路的交叉口设置圆角,修改路宽,自动更新道路边界线,更新交叉口圆角;自定义地块的名称并指定地块;将园林小品的模型进行参数化设置,系统通过总结路缘石、桥、廊、古建亭、围墙围栏、花架、台阶、水池、花池等一些小品的参数特征信息,选择输入一些相应的数值,就可以快速形成三维模型。

3 结语

在数字化技术的园林设计中,系统通过三维动画、三维渲染图、虚拟场景的设计,将设计意图很好的表现出来,使园林景观的设计技术从原来的二维施工图的绘制阶段逐渐提升,真正达到了三维仿真的阶段,使园林设计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在国内已经被作为商品化的软件进行应用,其发展前景是很可观的。

参考文献

篇2

档案工作应当向社会各界主动地提供科学、系统的档案信息服务,使信息的利用者能更快、更容易的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相关档案资料,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但是老旧的纸质档案显然已经不能做到上述服务,不能适应信息时代下人们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随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办公自动化的普及,电子文档及影音制品进入了档案领域。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使档案的管理、保存、利用也有了新的变化。电子档案及档案数字化的出现更好的解决纸质档案和传统档案工作不易解决的问题。能更好地做好信息资源共享和提供更简单、更快捷的信息资源使用服务。

档案数字化是随着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OCR技术、数字摄影技术(录音、录像)、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存储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档案信息形态,它把各种载体的档案资源转化为数字化的档案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网络化的形式互相连接,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形成一个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及时提供利用,实现资源共享。

电子档案,是指通过计算机磁盘等设备进行存储,与纸质档案相对应,相互关联的通用电子图像文件集合,通常以案卷为单位。这些文件的形成初期就是以电子的形式存在的,没有纸质实体,其以后的管理、保存、利用和归档都是电子形式,直接进行数字化操作。

档案数字化,是要将传统的纸质档案在技术上转化成电子文档,而电子档案不需要转化可以直接用于数字化操作,省去了各种档案资源转换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所以说,更普及的使用电子档案能极大地方便档案数字化的发展。

档案数字化对比传统档案管理的优势在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经济效益。因数字化管理档案,不仅节约了保管费用,节省了占地空间,而且查阅起来更为方便迅速,避免了反复印制资料而造成的纸张和人员的浪费。

2.提高办公效率。数字化档案管理使资料能及时归档,并尽快提供利用。数字化档案管理使查询资料变得非常简单,让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地提取所需要的资料,尤为便利。

3.增强档案原件保护。将纸制档案转变为数字化电子档案后,档案的使用更加安全。尤其对历史久远的档案材料,数字化处理后无疑是对其更好的保护,另外,通过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后,防止了部分档案篡改的行为。

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及企事业单位都在普及使用电脑办公,越来越多的电子文件逐渐替代了传统的纸质文件,逐步地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办公自动化、无纸化等事物的出现,使档案的生成方式发生很大变化,诸如文件的起草、签发、催办、归档等运作过程在计算机和通讯线路中进行,这样档案的前身必须以电子文档为主要形态,那么档案也自然以电子档案形式存在。人们可以更快捷方便地查询、浏览电子文件和档案信息。无纸化办公,极大的推动着档案管理工作向数字化发展。电子文件具有操作方便、传递快捷、存储空间小等突出优点,但也会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如电子文件对软硬件设备的依赖、不能直读、易更改、信息与载体相分离、数据丢失、病毒侵害等都可能会给电子文档的安全保管和长期保存带来很大威胁。随之而来的档案数字化工作也会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各种新问题,这就需要有能适应时展的档案管理人员,能够使用新技术、新设备的专业性技术人员。档案管理部门有必要引进专业的技术人员,以便能更好地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和引进先进的档案管理理念。也应该定期地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档案管理人员能学习新近的专业知识,使之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档案管理的办公化自动化是档案数字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从业人员要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网络及现代化的办公知识和技能。因档案工作的编辑、修改、传递、复制环节,都跟以往的档案工作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会给档案管理人员带来新的问题。当克服这些技术上的问题之后,档案工作将会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相关管理人才的引进能保证档案数字化工作的高效进行,电子文档的收集、分类、整理、归档、利用是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需要保证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现行的无纸化办公还处在初级阶段,纸质文档的直观性和法律效力的原始凭据仍是无法取代的,所以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并存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在做好纸质档案工作的前提下,还要做好电子档案的开发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还存在着滞后性。今后的档案管理工作要把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贮,以网络化的方式互相连接,从而可以及时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如档案信息能够以网络形式传递,那将是一座浩如烟海的资料宝库。

为此,国家档案局明确提出,我国档案管理将“跑步前进”,数字化档案必将成为今后档案的主要存在形式。档案工作的数字化建设是顺应潮流、适应时展的新举措、新要求。档案作为一种原生信息资源,其重要性正日益凸显出来,逐步掌握信息技术为档案工作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宋彦秋. 电子档案应用问题研究[J]. 经

济,2015,(10):174-174.

[2]刘美静.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及档案工

作的数字化趋势[J].山西档案,2007,(1):

66.

[3]侯朝阳. 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发展研究

[J]. 信息技术教学与研究, 2012, (90):

110-111.

[4]李新梅. 企业档案数字化建设实践[J].

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 - 浙江省基层档

案工作者论文集,2013(00):265-267.

篇3

关键词:水电厂;水电站;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回顾与展望

水力发电是指利用江河水流从高处流到低处的落差所具备的位能做功,推动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水轮发电机组在电力系统中要做到持续、安全、可靠地运行必然涉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随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水电厂自动化系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舞台。水电厂自动化必须发展成为一个集计算机、控制、通信、网络、电力电子等多种技术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具备完备的硬件结构,开放的软件平台和强大的应用功能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在我国城乡电网改造与建设中不仅中低压水电厂采用了自动化技术实现无人值班,而且在超高压水电厂建设中也大量采用自动化新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电网建设的数字化水平,增强了输配电和电网调度的可能性,降低了水电厂建设的总造价。然而,技术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随着智能化开关、光电式电流电压互感器、一次运行设备在线状态检测、水电厂运行操作培训仿真等技术日趋成熟,以及计算机高速网络在实时系统中的开发应用,势必对已有的水电厂自动化技术产生深刻的影响,水电厂自动化系统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和发展。

1水电厂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总的发展趋势是:智能化、人性化、可选择性、用户二次开发。所谓智能化,主要指系统的软件具有人类的一部分归纳、推理、判断的能力。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它能更多地代替运行人员,在判断和归纳的基础上自动提示更多信息、自动进行一些操作,使机组运行在更安全的工况区域内。智能化水平越高的系统对使用人员的要求越低,不需要培训或进行简短的培训就可以使用操作,有问题翻阅一下说明书就可以解决,得像家电那样简单,接上电源就能使用。智能化水平越高的系统,能够根据使用的情况,对自身或控制设备的状态给出恰当统计、准确的诊断、适当的报警提示,以使用户时刻清楚监控系统的情况,时刻清楚监控系统及被控设备的状态。

所谓人性化,首先使用系统是方便的、简单的,其模式、布置、颜色、操作等可以满足大多数使用者的需要,并可以随时进行调整、修改。

可选择性也可以说定制性,也就是指系统功能的多少、投退可以选择,设备控制与报警,数据的流向,设备的状态具有选择性。使用人员可以方便、简单地改变系统的配置、功能的配置、信息的配置及表现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和习惯。

用户二次开发。提供一系列方便、友好工具软件,支持用户二次开发,使用户按照设备的变化情况和现场的需要随时方便、简单地对数据库、画面、报表、通信内容进行修改,使监控系统真正成为用户自己的系统,成为用户满意的系统。

2水电厂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化特点

2.1智能化的一次设备。一次设备被检测的信号回路和被控制的操作驱动回路采用微处理器和光电技术设计,简化了常规机电式继电器及控制回路的结构,数字程控器及数字公共信号网络取代传统的导线连接。换言之,水电厂二次回路中常规的继电器及其逻辑回路被可编程序代替,常规的强电模拟信号和控制电缆被光电数字和光纤代替。

2.2网络化的二次设备。水电厂内常规的二次设备,如继电保护装置、防误闭锁装置、测量控制装置、电压无功控制以及正在发展中的在线状态检测装置等全部基于标准化、模块化的微机处理设计创造,设备之间的连接全周;采用高速的网络通信,二次设备不再出现常规功能装置重复的I/O现场接口,通过网络真正实现数据共享、资源其享,常规的功能装置在这里变成了逻辑的功能模块。

2.3自动化的运行管理系统。水电厂运行管理自动化系统包括电力生产运行数据、状态记录统计无纸化;数据信息分层、分流交换自动化;水电厂运行发生故障时能及时提供故障分析报告,指出故障原因,提出故障处理意见;系统能自动发出水电厂设备检修报告,即常规的水电厂设备定期检修改变为状态检修。

3水电厂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化结构

3.1过程层

(1)电力运行的实时电气量检测

与传统的功能一样,主要是电流、电压、相位以及谐波分量的检测,其他电气量如有功、无功、电能量可通过间隔层的设备运算得出。与常规方式相比所不同的是传统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被光电电流互感器、光电电压互感器取代;采集传统模拟量被直接采集数字量所取代,这样做的优点是抗干扰性能强,绝缘和抗饱和特性好,开关装置实现了小型化、紧凑化。

(2)运行设备的状态参数在线检测与统计

水电厂需要进行状态参数检测的设备主要有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刀闸、母线、电容器、电抗器以及直流电源系统。在线检测的内容主要有温度、压力、液位、密度、绝缘、机械特性以及工作状态等数据。

(3)操作控制的执行与驱动

操作控制的执行与驱动包括变压器分接头调节控制,电容、电抗器投切控制,断路器、刀闸合分控制,直流电源充放电控制。过程层的控制执行与驱动大部分是被动的,即按上层控制指令而动作,比如接到间隔层保护装置的跳闸指令、电压无功控制的投切命令、对断路器的遥控开合命令等。在执行控制命令时具有智能性,能判别命令的真伪及其合理性,还能对即将进行的动作精度进行控制,能使断路器定相合闸,选相分闸,在选定的相角下实现断路器的关合和开断,要求操作时间限制在规定的参数内。又例如对真空开关的同步操作要求能做到开关触头在零电压时关合,在零电流时分断等。

3.2间隔层。间隔层设备的主要功能是:汇总本间隔过程层实时数据信息;实施对一次设备保护控制功能;实施本间隔操作闭锁功能;实施操作同期及其他控制功能;对数据采集、统计运算及控制命令的发出具有优先级别的控制;承上启下的通信功能,即同时高速完成与过程层及站控层的网络通信功能。必要时,上下网络接口具备双口全双工方式,以提高信息通道的冗余度,保证网络通信的可靠性。

3.3站控层。站控层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两级高速网络汇总全站的实时数据信息,不断刷新实时数据库,按时登录历史数据库;按既定规约将有关数据信息送向调度或控制中心拟接收调度或控制中心有关控制命令并转间隔层、过程层执行;具有在线可编程的全站操作闭锁控制功能;具备站内当地监控,人机联系功能,如显示、操作、打印、报警,甚至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功隔层、过程层诸设备的在线维护、在线组态、在线修改参数的功能;具备水电厂故障自动分析和操作培训功能。

4 水电厂自动化系统数字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目前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过程层方面,诸如智能化开关设备、光电互感器、状态检测等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国外已有一定的成熟经验,国内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有关厂家都投入了相当的人力进行开发研究,并且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研究开发过程中专业协作需要加强,比如智能化电器的研究至少存在机、电、光三个专业协同攻关;材料器件方面的缺陷及改进;试验设备、测试方法、检验标准,特别是EMC(电磁干扰与兼容准制与试验)还是薄弱环节。

5 结语

目前,水电厂自动化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已比较成熟。但随着国家对水电开发的远期规划对我们提出的更高目标,数字化水电厂自动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实现全数字化水电厂自动化的功能,还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攻关解决,要认真总结经验,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开拓思路,不断探索创新。在水电厂状态检修、流域水能资源调度与高效利用、水电站控制新技术等领域进一步突破,使数字化的水电厂自动化系统,有一个蓬勃的发展期,为我国的水电建设和现代化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维东.工业微机型水轮机凋速器的研究与开展,2009(01).

[2]徐林之.国内外水情自动测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1999(04).

[3]王德宽.水电厂计算机监控技术的发展与回顾,2007(03).

[4]陈铁华,高明.水电厂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的探讨.吉林电力,2005(4).

篇4

1数字化时代的电视广告将出现设计、制作与创意的飞跃

数字化是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昭示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融合已经改变了我们所在的世界。因此,电视广告作为一种以电视媒体为展示手段的广告,其核心追求是广告的视觉、听觉与感觉的结合,所以其必然要融入数字化的大潮中,并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具体来说,用数字化的手段对传统的广告设计、制作与创意进行革新,能够带动未来电视广告在形式、内容、渠道方面的多元化进步,从而满足受众、电视媒体与广告主三方的核心诉求。借助数字化的技术手段,未来的电视广告会更具创意,更具吸引力,不仅可以抓住消费者的眼球,而且必然带动广告行业的变革。

例如,现在我们经常看到的电视广告,其背景、故事与情节大都在现实的场景中发生,其制作手法多与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类似。也就是说,现在的广告虽然运用了计算机、多媒体等技术手段,但是广告的形式仍然没有革命性的变化。展望未来,将数字化技术手段更全面地引入到广告设计与制作中,以虚拟现实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可以创设出难以尽述的场景、情境与氛围,从而搭建出最理想的广告环境,满足更多受众的需求,也为广告主提供了最大的宣传效应。所以,数字化时代的电视广告虽然发展趋势已经显现,但是实际效果还有待观察。可以肯定的是,数字化的电视广告会更加精彩,更具技术与人文含量,这也是广大受众热切期盼的。

2数字化的电视广告将变革投送路径,增添广告的“情感”

电视广告不是冷冰冰的影像片,而是应该成为一种广告主、电视媒介与受众互动、交流的方式。只有充满温情和力量的广告,才能真正打动人心,也才能真正取得更好的宣传、营销效果。因此,对于数字化时代的电视广告来说,千方百计地增加广告的“人性光辉”与“情感热度”,是未来电视广告能够成功的关键。首先,基于数字化的电视广告未来的投送路径和驱导必然出现革命性的变革,即未来电视广告的播放不仅仅在电视机上面完成,而且可以对接计算机、智能手机甚至平板电脑,真正实现数字化广告一体化。其次,未来的数字化电视广告将透过科技的理论折射出人性、情感与美学的气质,从而为广告主更好地吸引受众、传递广告信息提供更宽阔的通道。由于我们已经进入网络时代,任何电视广告都必须透过数字化手段与网络连接才能取得更好的宣传和营销效果,这也是为什么广告内容“求精,求人性化”的基本原因。好的广告不仅需要对数字化技术手段炉火纯青的运用,更需要对真情实感与完美人性理念的挥洒。所以,将技术与情感有机结合起来,是数字化时代电视广告发展的本质诉求,也是不可偏废的重要精神。失去了情感与人性化的理念,再好的数字化技术都难以支撑起优秀的电视广告。所以,以投送路径和渠道变化为载体的数字化广告发展的未来发展,很值得我们的期待。

3数字化电视广告资源将重新被调节、配置,引发电视广告的革新

未来的数字化电视广告的重要载体就是数字电视的推广与普及,这也是数字化技术的产物。基于此,海量的数字化电视广告资源将呈现出杂乱、堆积的状态,而随着广告市场和产业的成熟,电视广告资源必将被盘活,也必然引发一次重大的资源调节和配置。数字技术将使我国电视媒介的技术形态、经营形态、经营理念和经营业务发生根本变化,从而将使我国电视广告资源得到重新盘活。

首先,电视广告类型将发生变化。除了传统的电视广告外,将出现新的广告形式,诸如互动广告、多媒体广告信息等等,这是在传统电视上不存在的。其次,电视机广告的获利方式将发生变化。例如,传统的电视广告仍然可以在免费频道播出,获利方式仍然为广告主的广告费。而互动广告、多媒体广告信息等新的广告形式除了广告主的广告费外,还可以通过受众的收视费获利。当然,这里的广告必须真正符合受众的需求。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电视广告正在经历一次巨大的变革,而主导这场变革的核心力量就是科学技术,具体来说就是数字化技术。由于数字化技术在电视广告领域的广泛应用,带来了电视广告全方位的变革,从而引发了电视广告属性的某些变化,这也是我们的期待点之一。总之,基于数字化的未来电视广告,将更快地走进我们的生活,也将在某种程度上改变我们所在的世界。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工业控制自动化 技术现状 发展趋势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我国逐渐走上了工业控制自动化的发展道路。对于如何走好这条工业控制自动化之路,如何提高工业控制自动化水平成为了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工业控制自动化发展趋势的多元化也对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多种技术联合共同推进工业控制自动化的进程。本文将通过对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的简要概述,对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出了详细的介绍。

一、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概述

所谓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就是一种综合运用了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仪器仪表以及其他信息控制技术实现对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控制的技术。它可以不断提高工业生产的产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消耗,实现安全化、自动化、规模化生产,从而达到增加企业竞争力,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它主要包括工业自动化软件、硬件和系统三大部分,是现代制造领域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企业要想实现“五个正确”,即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信息以正确的方式传给正确的人,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就必须加大对自动化生产方式的改造,大力发展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

工业控制系统产品主要包括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工业PC机以及其他数控系统和仪器仪表等,其中PLC是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三大支柱之一,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国内PLC产品仍以国外产品为主,并以Siemens、Modicon、A-B、OMRON、三菱、GE的产品为主。工业控制自动化从下往上主要包含三个层次,依次是基础自动化、过程自动化和管理自动化,其核心是基础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目前绝大多数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都被PLC和DCS所垄断,其中一些过程自动化和管理自动化部分多通过进口的过程计算机或小型机组成。

二、以工业PC为基础的低成本工业控制自动化将成为主流

基于传统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其基础自动化部分基本被PLC和DCS所垄断,后来形成了PLC、DCS与IPC三足鼎立之势。但是PLC以其能适应工厂环境、工作可靠、通用性与经济性兼顾、体积小、功能强、用途广等特点占领市场比重最大。目前在中国PLC市场占有较大份额的公司有德国西门子公司、日本OMRON公司、莫迪康公司(施奈德)等等,目前美国GE公司、日本FANAC合资的GE-FANAC的90-70机是很引人注目的。据介绍。它具有25个特点。诸如,用软设定代硬设定,结构化编程,多种编程语言,等等。它有914、781/782、771/772、731/732等多种型号。现将国际市场上PLC、DCS与IPC的销售情况对比如表一所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种以工业PC、I/O装置、监控装置、控制网络组成的PC-based自动化系统的到迅速发展,成为了一种实现低成本工业控制自动化的重要途径。基于PC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系统基友更易于安装和使用,有高级的诊断的强大功能,而且PC控制系统维护成本低,受到了中小型企业的青睐,因此它的迅速推广也给PLC形成了巨大的的冲击。PC-based具有强大的运算能力和开放标准的系统平台和PCI接口,精美且低成本的显示技术和组网能力 正在一步一步的占领更多的国内国际市场,尽管高系统的可靠性略差,程序的循环周期比PLC较慢,但是工业PC为基础的低成本工业控制自动化势必将成为主流。

三、PLC在向微型化、网络化、PC化和开放性方向发展

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PLC发展最快的时期,年增长率一直保持为30~40%,PLC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石油、化工、轻工、纺织、电力、电子、食品、 交通等行业,在工业自动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西门子的s7-300/400具有完整和全面的产品系列、规范的程序设计结构。使用方便的编程软件、极高的可靠性,使它成为大中型PLC的老大。有市场调查报告称S7-300、400在国内中型PLC的市场占有率为80%。2012年PLC市场规模达到79亿元人民币(含DIO),同比去年下滑9.2%,由于受OEM行业低迷影响首次出现负增长。2013年,PLC的单品价格现在只有去年的1/4-1/3,随着自动化产业热潮不断升温,2013年预计市场规模将达到90亿元。2009-2015年中国大陆PLC市场的增长趋势如下图所示。

当前,在工业自动化市场发展极为良好的情况下,PLC技术呈微型化、网络化、PC化和开放性方向发展。

微型化:原有的PLC具有体积大而且价格昂贵的缺点,近年来PLC开始由整体结构向小型模块化结构发展,增加了配置的灵活性,降低了成本。很多有名的PLC厂家相继推出高速、高性能、小型、特别是微型的PLC。三菱的FXOS14点(8个24VDC输入,6个继电器输出),其尺寸仅为58mm×89mm,仅大于信用卡几个毫米。

网络化:Ethernet技术的扩展是过程控制领域最大的发展趋势之一,PLC也开始开始提供Ethernet接口,开始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PC化:随着软PLC(Soft PLC)控制组态软件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PC-based以其低成本正在逐步提高其控制的市场份额。

开放性:现在开发以PC为基、在WINDOWS平台下,符合IEC1131-3国际标准的新一代开放体系结构的PLC正在规划中。

四、面向测控管一体化设计的DCS系统

DCS是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的简称,国内习惯称为集散控制系统。DCS系统是一项综合了计算机(Computer)、通讯(Communication)、显示(CRT)和控制(Control)等,实现分散控制、集中操作、分级管理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典型的DCS系统共有三个分级,第一层过程控制级主要是通过PLC或I/O模块实现对现场设备的基本控制;第二层控制管理级是通过监控计算机实现对流程设备的上位机监控;第三层生产管理层是通过计算机、服务器和局域网等实现和监控计算机相连,从而达到随时读取现场信息目的,实现上层的生产管理。DCS和PLC的区别主要如下表二所示。

DCS系统在一些大型工业项目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其中在发电、水泥、化工等领域中的作用明显。当前工业自动化控制与节能理念的推动,DCS市场再次迎来一个较大的市场机遇。2012年DCS系统发展势头强劲,市场营收超过2008年的峰值,但预估2013年销售订单会有所减少。DCS的主要发展趋势:向综合方向发展;向智能化发展;向工业PC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将工业控制网络进一步引入DCS,将其完全网络化 ,是DCS系统的主要发展目标之一。

DCS主要生产厂家集中在美、日、德等国。如美国HONEYWELL的TDC3000\MICROTDC3000,TDC3000X等;FOXBORO的I/AS;WAILEY的NETWORK90、INFI90;日本横河的CENTUM、CS;YEWPACK的MARKII;德国SIEMENS的TELEPERM;ABB公司的MOD300、SIPAOS200等等。目前,我国的小型DCS系统已投入工业生产,大中型系统已在国家大型石化、冶金、电力等行业的百多个工程中推广应用。

五、控制系统正在向现场总线(FCS)方向发展

随着计算机、通讯技术和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过程控制系统也逐渐由DCS发展到FCS(Field bus Control System)。现场总线的出现标志着工业控制技术领域又一新时代的开始。现场总线(FCS)系统是一种采用智能化现场控制设备实现开放式、数字化和网络化结构的新型自动化控制系统。大力发展FCS系统可以实现现场仪表、设备实现智能化统一控制,控制更加全面、智能、高效、自动,符合控制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FCS系统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和将强的网络适应性,连接性,而且成本较低,组合安装较为简单方便,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传统控制系统结构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结构之间的结构差异如下图一所示。

现在的我国的FCS165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已经具备了先进的DCS系统的全部功能,是符合国际发展潮流的新一代控制系统,它不仅填补了国内的空白,而且技术更先进,运行更加稳定,质量更加可靠,整体上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未来FCS系统应该从改善系统实时性,克服本安防爆对总线中节点数和电缆长度的限制,实现可互操作性和信息处理现场化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努力将FCS系统发展到更高水平。

六、仪器仪表技术在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微型化方向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仪器仪表技术发展迅猛,已经有了很好地发展基础和发展水平,这也为实现工业控制自动化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是我国的仪器仪表技术较一些发达国家来说还是相对落后的,我国生产的仪器仪表多处于中低档水平,与世界上先进的仪器仪表技术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国际上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微型化的产品逐渐成为主流,而我国的高档次的仪器仪表多依赖于进口,一些关键性的仪器仪表生产技术也完全依赖于国外。

最近几年,我国工业安全事故频发,作为在这些领域扮演重要角色的仪器仪表行业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不合格劣质仿制品仪器严重制约了中国仪器仪表市场的发展。仪器仪表技术应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微型化、测控设备的PC化的方向发展。有重点的支持部分重要行业仪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

七、工业控制软件正向先进控制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自动化控制系统市场规模在2013年将会达到1311亿元人民币,整个中国自动化控制系统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在12%左右,预计到2015年将增长到3875亿元,市场前景十分可观。在这种情况下工业控制软件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应用。工业控制软件是一种伴随着PC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应用软件,它是工控软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控制软件可先实现对工业控制系统的自动化和人性化管理,控制软件越先进就会使自动化控制程度越高。未来工业控制软件的发展必然是向先进控制方向发展,在先进控制的基础上将继续向标准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开放性方向发展。

八、结语

近年来,国际上FCS、DCS、PLC、IPC、NC以及各类嵌入式控制装置正处在快速发展之中,而我国的发展速度更位居于世界前列。因此我们要对我国的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各方共同努力使我国在工业控制自动化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广。尽管一些技术正在不断交融,不断创新,给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仍是呈着不断发展的态势,我们应该积极努力,开拓创新,加快工业化、自动化的步伐,实现产业化,不断提高我国的工业生产力,促进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鑫.我国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电气时代,2003,12:46-48+50-52.

[2]石磊.IPC推进工业自动化进程[J].现代制造,2005,14:46-47.

篇6

关键词: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发展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一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特点

1.1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综合性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技术涵盖的范围较广,与实际的电气自动化控制工作密切相连,特别是与火电工程、钢铁行业、建筑领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就形成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综合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需要一定的综合能力才能全面把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质。

1.2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涉及范围广

电气自动化技术涉及到软件技术和硬件设备,在不同的行业、不同地域和不同位置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技术要点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会形成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难度,导致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困难。

1.3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依赖性强

电气自动化技术对于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有着特殊的依赖,没有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就不能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因此,发展和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需要以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作为基础,这也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特征。

二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

2.1火电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火电工程的电机、锅炉和机械实现一体化运行,这有利于火电工程的管理与控制。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火电工程隐患和故障的排查与检验,使火电工程的隐患在早期得到有效处理,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减少火电工程因事故带来损失。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火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将管理、操作与控制三大系统进行统一,使火电工程各项管理、操作与控制工作做到无障碍、自动化,在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操作准确性的基础上,实现电气工程精确地自动化控制。

2.2钢铁行业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全面应用是建设现代化钢铁产业的重要标志,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为基础,钢铁行业可以加大对原材料质量的监测,实现对钢铁生产环境的安全保障,这是传统管理手段和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电气自动化技术对于钢铁产品的质量更有控制的功能,通过对钢铁生产工艺、过程、细节的自动化控制可以提高钢铁生产效率,加速钢铁行业的深化发展。

2.3建筑领域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一方面,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对电气系统给予实时、数字化监控,能够有效将控制中心的指令顺利传达到系统,并将系统反馈信息成功传递到控制中心,以实现对整个电气系统“高效、实时、不间断”的控制和管理。另一方面,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利用可以大幅度提高建筑设备和设施的联动性,建筑中配电、照明、消防、空调等系统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配合下可以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进而大大地提高这些系统的联动效果,同时解决了电梯系统依照各层用户流量实现其速度的自动调节,以及紧急情况下(火灾、水管爆裂等)系统的自动识别与判断,及时实现预设的应急处理方案,开启紧急照明系统、调整水压或开放喷淋灭火系统等。此外,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安全性高的优势,建筑电气系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设备故障、人员操作失误以及工作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均可能导致电气系统产生比较严重的安全事故。但是,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有利于系统对工作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做出反应。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建筑数据的完备和计算结果的精确,以便为建筑工程的后期工作和决策工作提供全面而精确的信息支持,便于建筑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

2.4煤炭工业机械设备中所应用的电气自动化技术

采煤机在中厚煤层起步,逐步发展为大功率、高强力、大开采、薄煤层的滚筒采煤机。由有液压牵引、无液压牵引的方式,发展成为电磁滑差无链电牵引、变频调速无链电牵引方式。液压支架高度是从薄煤层、中厚煤层再到厚煤层,支架型式则是由掩护式逐渐发展为多样化的型式,比如低位两掩护式放顶煤液压支架、低位四柱支撑式顶煤、高位两柱式的放顶煤等等。在煤炭生产发达国家诸如澳大利亚、美国等,其采用的普遍为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此系统是实现综采工作面高产高效的技术设备,是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立足于我国的经济、技术和效益,主要是在年产大于400万吨的开采工作面中应用电液控制液压支架,并且应用在年产大于600 万吨的开采工作面。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后,煤炭工业的作业过程将会更加的人性化。我国国产采煤机所研究的内容主要是装备远程监控系统、综采工作面专家诊断系统以及系统的工作可靠性,这些系统能够实现远程监控综采装备液压支架、采煤机,进而可以使采煤机切实的根据煤层相应的变化情况,实现采煤速度的自动调节,并且有效的完善综采支架液压系统,正确的检测受力点的压力及状态,实现支架推移输送机自动调节位移等。目前,在正在进行的项目选型和调研工作中,解决的主要是采煤机的故障诊断、故障预报、自动控制运行系统、显示及传输系统和工况在线检测等一系列问题,以此提高综合机械化水平。

三 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3.1操作人员专业化

电气自动化系统在设计时十分复杂,需要专业人士,而其操作方式往往十分简单,所以许多公司是等到整个系统安装完之后,对直接操作人员进行简单的操作方法培训,而很少涉及内部的构造原理,这样操作人员了解的只是皮毛,只会机械的观察、操作。以后的操作人员也应加强设计原理的培训,最好是在系统安装过程中就让操作者进行学习、观察,了解内部构造可以帮助操作者更加深入理解整个设备,操作时更加得心应手,再出现简单的故障时可单独进行检测、维修。

3.2由低频向高频发展

随着电子时代的发展,电子设备的运行速率日益提升,“频率”是运行速率的重要指标,随着人们对高速电路的需要,低频向高频发展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例如电流变换器,早起时是使用晶闸管来进行相控整流,速度过慢,已无法满足现在的要求。随着技术的发展,后来采用了PWM技术,功率得到了提高,并且可减小对电网的高次谐波影响。但PWM变换器中的低次谐波会对转自产生干扰转矩,使电机在运行时产生震动和噪声。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可以提高开关频率,降低振动和噪声。但开关损耗比较大,开关频率也不可能进行大幅度提高,美国科学家提出了谐振式直流环逆变器,可使电力电子器件工作在零电压、电流状态下,最大程度减少开关损耗,提高开关频率。

3.3与计算机技术结合更加紧密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就是为了提高劳动效率,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更加舒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工作与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计算机发生关联,当今电气自动化技术中,计算机已经得到应用,但依赖程度不是很深,大多只是进行简单的监控。未来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中,计算机的使用将会占到更大比重,并且计算机的作用也将不会仅仅局限于监控和简单的操作,一些现场的控制设备都可以集成到计算机中来,例如现在的很多虚拟仿真软件就可以代替一些现场的控制器,节约成本、操作方便、不易出错。电气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的联系日益加深,是电气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3.4技术更新更加频繁

我国整体的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很多先进技术都是依赖国外进口。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快速时期,国家对科技研究的投入力度加大,大力培养科研人才,推动科技创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创新极大的依赖与电子与信息技术的更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者们会不断吸收其他领域的成果,同时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增加设计的技术含量,研究出更多更先进的电气自动化装备,满足日益复杂的工业与生活需求。

3.5通用性提高

现在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大多只是应用于某一方面,例如工业上,一般只应用于生产部门,并且是独立操作,外界无法干预。将来企业在规划网络时,要考虑将办公网络与生产控制网络进行连接,这样管理部门可更方便的进行生产管理,生产部门的数据也可方便的传输给办公部门进行分析保存。

结束语

众所周知,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当今世界最活跃的技术,更是一项充满生机、有着良好开发潜力的综合性控制学科和技术控制手段,其在控制的过程中是采用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设备管理手段进行相结合发展的过程。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也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海龙.浅谈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6).

篇7

关键词:电力系统 ,自动化, 新技术, 探讨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power and scientific level and auto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through manual stage, simple automatic equipment stage, traditional scheduling center stage, modern scheduling the primary stage, several stage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ower system automation to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to truly satisfy the production, the life to the electric power quality, reliable and security needs, a single function of automatic device has been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new time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situation, to bring in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which have to be automatic detection, with various kinds of decision-making and control functions of the device and through the signal system and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power system each element, local system or the system of automatic monitoring, far away in situ or coordination, and regulate and control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electricity system, stable, healthy operat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technology of all kinds of modern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ascension of the power system automation control level and comprehensive service benefit has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system, automation, new technology, to discuss

中图分类号:TM7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一般是指电力二次系统,即电力系统自动化指采用各种具有自动检测、决策和控制功能的装置并通过信号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对电力系统各个元件、局部系统或全系统进行就地或远方自动监视、协调、调节和控制以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健康地运行和具有合格的电能质量。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实现电力在生产环节、供应环节的及时、稳定、安全、迅速、可持续,同时也是实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自动化、一体化、节约化、安全化管理的重要核心。纵观社会多种行业的工作流程,我们不难发现,自动化系统的建立无不包含着现代化生产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的综合应用,对于电力系统而言,自动化的生产包含着发电厂、变电站、送电分配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网络覆盖系统等众多环节的综合控制与协调。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电力行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电力行业不断加强新技术引进与应用的突出成就。

2.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现代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技术正逐步朝着以下方向发展:在控制策略上逐渐朝着最优化和智能化发展;在控制手段上逐渐增加了微型机、远程通信以及电力电子器件的使用;在理论工具的使用上更多借助现代控制理论;在设计分析上越来越多地要求面向多机系统模型去处理问题;在研究人员的组成上也越来越多地需要多工种的联合。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整体发展趋势则是:由高电压等级向低电压等级扩展;由单元件向部分区域和全系统发展;由开环数据传送向主动闭环控制;从功能单一向多功能方向发展;目标的追求朝着最优化、智能化、协调化的方向发展;装置的性能由传统型向数字化、灵活化、速度化等方向发展,具有了更加优越的性能;由以加强运行的经济、安全、效率作为目标向服务和管理的自动化方向发展。在最近的20 年中,随着计算机科学、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等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电力系统已经成为一个统一体。它的概念内涵不断地深入,并且其外延也不断地扩展,所以,电力系统自动化能处理的信息量逐渐增多,直接可以观测的范围也逐渐扩展,所需考虑的因素也不断增多,其能够主动闭环控制的对象也不断地增多。

3.电力技术新技术的运用

3.1 智能控制技术

篇8

关键词:控制测量;长度变形;任意带投影;数字化测图;RTK;全站仪。

中图分类号:P216文献标识码: A

1测区范围及引用标准

1.1测区范围

XXX市区面积约为49.2平方公里。其地理位置在东经118º12′~119º39′,北纬32º43′~34º06′之间。

1.2平面坐标及高程系统

(1)平面坐标系的选择

XXX市区的地理位置在东经118º12′~119º39′,北纬32º43′~34º06′之间,平均经度为118º56′。位于高斯投影3度带第40带的西侧100多公里的位置,其长度的规划和高斯投影综合变形为:

(1-1)

式中:Rm为椭球平均曲率半径;ym为高斯平面坐标自然值;Hm为大地高平均值;s和S分别为地面和椭球面的相应的长度。

XXX市区的平均高程比较低,在(1-1)式中起不到显著的作用,影响大的是第一项即高斯投影误差的影响。将自然值ym=100km、Rm=6378km、S=1000m代入,忽略第二项,得到:

δ=123cm/km(1-2)

规范规定长度的综合变形为:

δ≤2.5cm/km(1-3)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知,在XXX市区不能沿用国家的统一坐标,必须采取措施选用符合要求的坐标系统。

本次数字化测图的坐标系采用任意带即采用中央子午线为119º的任意带投影的地方坐标系,作业中所有的计算仍应按高斯投影的理论解决,测区内已有的国家控制点需进行必要的坐标转化后作为测区的已知数据。

(2)高程坐标系的选择

该测区有多个已知高程的控制点,分属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废黄河系统、吴淞系统,比较混乱。根据规范要求,将所有的已知点统一归算到1985国家高程基准。具体做法是现将各高程系统的高程归化到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再有该系统的高程减去29mm即得到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高程。该项计算都认真地核对了转换参数,保证计算无误。

本测区基本等高距为0.5 m。

1.3 引用标准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GB/T 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GB/T 14804-9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CH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2控制测量方案

2.1平面控制测量

(1)控制网布设方案

XXX市区首级控制利用已有D级点,采用E级GPS网定位技术完成。在此基础上,再根据需要进一步加密以后各等级的平面控制点。

(2) 一、二级GPS控制网

在E级GPS点的基础上布设一、二级GPS控制点时,需要满足《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的技术要求。一、二级GPS平面控制网采用静态定位模式同步观测。

(一)一、二级GPS平面控制网布设要求

每点应有一个以上已知通视方向,保证图根控制加密和细部采集定向使用。

GPS网应由一个或若干个独立观测环构成,也可采用附合路线形式构成。GPS网中每个闭合环或附合线路中的边数应小于或等于10条。

(二)精度要求

一、二级GPS控制网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具体测量精度要求见下表3-3:

表3-3 一、二级GPS控制网点位中误差的精度要求

等级 平均距离(km) a(mm) b(ppm)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一级 1 ≤10 ≤10 1/20000

二级

2.2 高程控制测量

对XXX市区的E级GPS控制点和部分一级导线点进行四等水准连测。在XXX市区及周边地区搜集已有的三等及以上等级的高程控制成果,利用此成果为起算点布设四等水准网。水准路线应沿利于施测的道路布设,尽量避免跨越500米以上的河流、湖泊等障碍物。

观测应采用不低于DS3或DSZ3型的水准仪,标尺采用双面区格式木质标尺,在观测前应按规范要求进行仪器检测,各项合格后方可展开工作。观测时采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单程观测,支线须进行往返测或单程双转点观测,读数取位至1mm。前后视距差应3米,每站的前后视距累积差10米,每测站照准标尺分划的顺序为后-后-前-前。黑红面读数差3.0,黑红面所测高差的差5.0,检测间歇点高差的差5.0,因测站观测误差超差,在本站检查发现后可立即重测,若迁站后才发现超限,则应从水准点或间歇点(须经检测符合限差)起始重新观测。

3地形图测绘

3.1 RTK联合全站仪测量图根控制点

(1)RTK测量图根控制点

在XXX市区开阔区域,即高度角

(2)全站仪测量图根控制点

由于XXX市区地形、地貌复杂,多处地方高大建筑物,且面积大,无法直接用RTK方法布设图根。而用传统方法在相距较远的一级点间布设图根导线难度很大,为此在无法用RTK直接布设图根点的区域,在其用RTK布设图根点作为一级图根点。然后在一级GPS点与RTK点间或者在RTK点之间布设二级图根光电测距导线。

3.2 RTK联合全站仪测量碎部点

(1) RTK量碎部点

在XXX市区内视野开阔、无障碍物遮挡和高大建筑物、RTK信号稳定区域,使用 RTK测量碎部点,只需根据测区内的控制点进行校正并检到位,满足精度要求后便可进行。进行碎部点测量时,待仪器精度显示达到固定解状态,便可输入待定点信息并存储坐标。 这比平板仪测图和电子平板测图效率更高,不存在累积误差,更节省劳动力。

(2)全站仪测量碎部点

在居民区、高大建筑群、林地等视野狭隘、RT信号不稳定的区域,使用全站仪常规测图方法进行碎部点测量。

测区内碎部点测量均使用编码法测图,由专业测图软件南方 CASS直接生成1 : 500地形图大大提高了测图精度,节省了时间和劳动力。

4 XXX市区检查验收情况

4.1检查验收的内容及比例

图根控制测量资料抽查30条导线 (总条数120条) 和100个RTK图根控制点(总点数为400个),占总导线数的40%。1:500全野外数字化测绘地形图:外业检查200幅,占总数800幅的25%,内业检查100%。

野外巡视检查,主要看有没有遗漏内容,通过判读地物相关位置的关系,看是否存在重大错误。实地丈量地物之间距离与计算机内计算的边长,进行比较,精度良好。

现场设站、检查部分房角、电线杆、围墙角、道路、桥涵、花圃及管线设施等,点位精度良好。

4.2 产品质量评价

XXX市区1:500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生产作业过程方法正确,较好地执行《城市测量规范》等相关的规范和图式。对出现的重大技术问题,认真分析,及时处理。地形图内容表示齐全。能反映测区地貌特征,线条圆滑,图面清晰,各项指标数字精度优良,资料齐全美观,成果优良,通过验收。

参考文献

(1)《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2)《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篇9

关键词 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3-0004-01

工业自动化的概念可以简单归结为将工业生产中的各种人力、物力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仪器代替,并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智能化控制,从而有效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使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都得到提高的综合性工业控制过程。这是人类历史上重大的突破,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打破了以往工业生产中效率与质量之间的怪圈,从而实现生产的灵活性和定制性。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经济繁荣的今天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工业生产领域的绝大多数企业在进行产品生产的过程中都依赖于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21世纪,该技术也呈现出不断发展成熟的新趋势。本文对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新趋势做出了简要探讨。

1 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1.1 PLC系统

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很长时间的是PLC。PLC的应用目的很简单,就是为很多不同的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提供安全、可靠的控制方案,对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发展起着独一无二的推动作用。但是PLC也同样面临着其他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冲击。目前,国外的厂家似乎更加青睐PLC产品的生产,世界上的PLC产品型号大约有300种。而且我国所使用的PLC主要依赖于国外引入,因为我国的PLC并没有发展到足够的规模,也缺少在PLC生产方面具有强大能力和品牌质量的企业。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对PLC的生产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另外,PLC虽然没有达到产业化,但是凭借其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的活跃应用,行业领域也没有被局限住,反而应用范围也很广。

1.2 DCS系统

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是指集散控制系统。它是在20世纪的70年代被研发出来而且随即得到成功运用的系统。随后的10年,我国对DCS的研制取得了重大发展,从而开展该系统的技术攻关。此后,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对DCS的研究和生产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同时一大批的DCS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现如今,我国对于DCS产品的研究和生产质量日趋呈现出与世界先进水平比肩的态势。

1.3 工业PC

工业PC是目前最为常用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之一,以该系统为基础,可以形成分布式控制系统。值得注意的是,该系统能够取PLC、DCS而代之,而且由于在工业自动化控制方面拥有基础性能,所以比PLC、DCS更加完善。另一方面,该系统还存在不同的客户模式和不同的服务器模式,这样一来,不同的多种工业PC机就具有了兼做客户机、服务器的功能,从而形成了工业PC机群,这种PC集群的形成是按照地域进行划分的,借助网络的强大功能而形成的综合系统能够集管理、控制于一身,这样极大地促进了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另外,该系统还能够将客户、管理部门、金融部门等连接起来,形成更加广泛的信息综合系统。

2 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2.1 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

在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方面,我国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应该是在创新和改进设备智能化、无线化以及高精度化方面继续探索。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智能化作为最重大的研究成果不断被应用各个领域,当然也不能将工业自动化控制的智能化拒之门外。工业自动化控制过程中,充分利用计算机实现生产过程的可控和高精度。其次,在智能化的前提条件下,操作精度也应该不断提升,这就需要自动化控制系统进一步向无线化发展,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保证仪器设备的无线化通信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第三,在智能化和无线化的基础上,还应该实现工业自动化控制的高精度化,以此保证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2 自动化与信息化的有机结合

在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通过自动化与信息化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对自动化控制、管理的强化。现代信息技术能够给工业自动化控制带来重要的积极影响,它可以实现企业对科技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也可以促进自动化仪表的信息化建设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但是,自动化与信息化的有机结合,不是只有自动化单方面受益,而是相辅相成的。自动化仪表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也会对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的应用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所以,要想探讨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信息化和自动化的有机结合是不容忽视的。

2.3 工业自动化控制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

众所周知,工业生产中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从而导致工业自动化控制方面也必须考虑控制过程的安全可靠性,尤其是自动化仪表的功能作用发挥和安全可靠性更加不容忽视。再加上,自动化控制仪表的应用十分广泛,更加不能不是安全问题。所以,在今后的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质量意识要加以强化,还要加强自动化仪表的质量检测。

2.4 强化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维护

强化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维护也是帮助工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的重要手段。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我国的工业生产应该不断加强对自动化控制的维护,从而减少对客户的不利影响。强化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维护,装备诊断,可以提高工业生产的质量,可以实现对自动化控制过程的安全监管,从而帮助企业获得经济效益。所以,在工业自动化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们应该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维护工作加以强化。

3 结束语

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是实现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一致性的重要工业技术。它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工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化,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智能化、无线化、高精度化的工业自动化控制时代已经悄然来临。本文对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新趋势做出了探讨,希望能够为有关企业提供有效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刘会.工业自动化控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J].硅谷,2010(12).

篇10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应用与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结合日益紧密,形成了一种相互推动和依赖的关系,青年读者群体的日益壮大,也大力推动着电子科技在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应用。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公益;数字化;科技;电子书

随着种类繁多的电子信息资源的大量出现,公共图书馆传统的单一印刷型文献借阅局面已被信息存储、远程访问、数据库技术打破。更新换代的日益先进的各种品牌和型号的职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终端的普及,已为人们提供了更便捷了阅读媒介和硬件支持,高存储密度、新颖的电子内容、快速的更新速度以及方便快捷易于共享使用的电子资源,已占据广大青少年读者的绝大部分市场,无线网络的进一步普及,改变了读者获取信息的习惯,国家省级公共图书馆在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已近完成新一轮的升级适应,基层县级公共图书馆面对新形势的变化,发展相对缓慢。

一、基层县级公共图书馆推进数字化建设的特点及优势

公共图书馆有很丰富的文献资源,且在长期的发展中已形成了完整的、系统的、连续的馆藏资源网络。以县级滕州市图书馆为例,1956年建馆以来,馆藏各类文献资源26万余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他基层馆也基本达到这一规模,文献资源在基层发展相对来说比较丰富,图书馆在开展数字化参考咨询时,既需要利用网上数字化信息参考,还需要进行二次、三次开发建设本馆特色的信息资源,真正为广大读者提供方便的咨询服务。公共图书馆一般培养了大批传统的图书馆专业人才队伍,他们在开展好传统纸质书籍的咨询服务工作的同时,要不断加强数字化知识的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数字化建设人力资源队伍,同时,也可充分挖掘本地高校科研学校的专业人才形成专业的数字化建设咨询后备力量,大大充实基层公共图书馆数字化队伍。如作为县级国家一级图书馆的滕州市图书馆为例,可以与本地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尝试合作,进行人力资源优势的开展联合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合作发展就可以不断积累知识、探讨信息查询的技术、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激发高效数字化研究的方向与具体事例的合作应用,把图书馆的馆藏文献编目知识与各级专家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提高数字化图书馆发展服务的水平。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利用效率的不断加强和提高,图书馆作为数字化信息咨询平台的首选咨询方式就会不断凸显,因为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共享是一种开放的免费的机制,这种公益性优势是社会商业收费咨询机构难以比拟的,打破了商业咨询机构的行业垄断,形成一种巨大的资源优势。特别是开展社会弱势群体的服务,包括残障人士、困难人群、下岗职工、知识储备较少的农民工、老年人及少儿等部门人群,引导他们使用高效简便的数字化信息服务,对于实现基层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提高服务能力,改善特殊群体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意义重大。

二、基层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思考

(一)面对的难题及解困思路

1.基层公共图书馆普遍缺少对数字化建设的系统性规划和发展指导。现在全国范围内的数字化图书馆发展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全国范围内的跨地区、跨系统、跨行业,兼顾横向及纵向发展的数字化建设的管理体系还没有建立,没有一个统一发展的明确的层级发展标准,现实情况下的资源共享体系无法实现,对于区域性共享体系的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出现了重复建设、重复投入、资源浪费的情况,为此,县级公共图书馆在发展自身数字化建设时,往往出现随波逐流,严重滞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总是在大部门省、市馆出现新的数字化技术后,已经验证使用很长时间后,才投入建设,但数字化网络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规划的工程,这就会造成单一的某一方面的投入导致数字化资源建设未发挥有效的利用,同时数字化技术更新换代快,原有的投入需要更新软件及相关的硬件设施,但限于有限的资金及人力资源规划,使县级数字图书馆的发展限于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数字化图书馆发展。

2.但推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刻不容缓,为此,县级公共图书馆还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开展好数字化移动图书馆建设。

(1)循序渐进,逐步发展。合理调配传统纸质馆藏及电子数字书籍的馆藏比例,循序渐进,逐步达到一个合理的比例,不求一不到位,既保持现有馆藏的增长速度又渐进的进行数字化馆藏建设。根据自身服务人群比例的特点,逐步将一部分传统书籍转化为电子馆藏。同时,合理规划现有购书经费购书比例,把一些学术性强、资料性强、可检索要求高的工具书、学术专著等图书采购为数字化电子书籍,这样节省部门购书经费用于馆藏数字化建设,逐步推动自身数字化发展。

(2)将维护和更新人力资源成本近可能外嫁到数字供应商,这样既增强自身数字化建设维护能力,又能节省很大一部分人力资源成本,维护成本,同时在购买商业数据库时,多进行比较选择合理的数字资源购置方式,以真正适合本馆数字化资源建设,比如本地镜像的购买方式能提供最佳的性能和访问速度,可以达到无限制的用户数,但昂贵的高性能服务器及与大容量的磁盘阵列相配套,只能适应服务规模大、运行购置经费十分充裕的公共图书馆,而县级小型公共图书馆的选择就会出现很多资源配套优化的管理问题,需要耐心细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