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级管控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07 17:58: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风险分级管控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企业;现金流量管理;风险管控;问题与策略
现金流量管理是企业主要的风险之一,而企业风险管控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降低现金流量管理的风险,以保证现金流量工作的有序推进。目前,企业在具体的现金流量工作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导致现金流量管理工作的风险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给企业的长足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基于此,还需企业加强对现金流量的管控措施,提高现金流量管理质量,降低现金流量管理风险。
一、现金流量管理与风险管控工作的现实性
(一)现金流量管理的现实性
现金流量管理是企业在生产与经营过程中的主要动力,还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的内在因素。健全与完善的现金流量管理制度可以增强企业在生产与经营过程中的抗风险能力,也是企业在经营、投资、融资、收益以及分配过程中的重要依据。企业通过健康与科学地管理现金流量,可以提高企业财务监管的力度,转移和规避各类风险的发生。
(二)风险管控工作的现实性
风险管控工作的现实性指的是企业在经营、投资、融资、收益以及分配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并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正确识别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中的各类风险,可以准确预测风险的发生,从而合理评估风险并制定出针对性地应对措施,进一步将企业的损失降低至最小。
二、现金流量管理与风险管控工作的相互作用
(一)风险管控工作需要对现金流量进行管理
风险管控工作主要适用于企业战略目标阶段,通过合理目标的建设,选择业绩指标,创设内部环境,健全风险偏好和容忍度,正确识别潜在风险,评估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实现内外部信息的良好沟通,确保股东权益不受任何侵害,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另外,通过健康与科学的现金流量管理,可以为企业的风险管控工作提供根本保障,降低由于现金流量赤字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二)健康现金流量管理能有效控制风险发生
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不仅要注重对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增长,更要注重对现金流量的管理。这是因为,健康与科学的现金流量管理和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必不可少,通过健康的现金流量管理,分别对风险管控工作做定性与量化分析,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以及风险管控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大部分的企业中,现金流量管理风险意识比较低下,依然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典型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缺乏现金流量管理风险意识
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企业管理者缺乏现金流量管理风险意识,对于现金流量产生的风险关注程度并不是很高,反而是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利润方面。简单来说,企业并没有做好对现金流量的正确规划,在管理方面也缺乏健全与完善的制度,这不仅使现金流量管理容易产生较大风险,还会给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一少部分企业比较容易出现资金断裂和现金流量危机,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势必会给企业的长足发展带来巨大冲击。
(二)缺乏健全完善预警机制体制
当前形势下,国内很多企业在生产与经营的过程中,由于企业并没有及时的认识到健康与科学现金流量管理的重要意义,导致企业缺乏健全完善的预警机制体制。因此,企业无法对现金流量进行合理地控制,仅采用的是账簿的方式简单地记录着企业中的现金流量,不能合理利用现金流量的数据信息对其使用计划进行科学分析,导致现金流量管理不能发挥出自身真正的优势和作用。
(三)现金流量管理方式单一落后
一部分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方式落后单一,现金流量管理工作也是以事后为主,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更是缺乏一定的预警性与前瞻性,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的手段更是十分匮乏。此外,企业中的现金流量管理工作更多的是体现在增收和节支方面,而在资金周转、应付账款等方面缺少相应的手段与措施,这最终也会给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水平带来影响。
(四)现金流量管理内部控制薄弱
在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以及风险管控工作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还是现金流量管理模式比较粗放且内部控制制度比较薄弱,而这两项工作又与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以及风险管控工作密切相关,当这两项工作的情况出现不容乐观的时候,必然会导致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工作风险的攀升。比如,不少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工作注重表面流于形式,这样就会导致预算超支现象的发生,甚至还会给企业正常的生产与经营活动带来影响。
四、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以及风险管控工作措施
(一)提高流量管理以及风险管控工作的认识
企业财务人员是现金流量管理的主要实施者,其对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以及风险管控工作的认识,会对企业现金流量管理风险防范的效果起到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财务人员应当积极配合企业做好各项经营管理工作,注重与加强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现金流量的管理工作,避免和减少由于缺乏现金流量管理风险意识给企业带来的各项经济损失。与此同时,企业也要不断提高对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的应对能力,以确保企业资金可以按照既定的目标合理使用,同时优化企业资金结构,提升财务人员现金流量管理风险管控意识,为企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完善现金流量管理风险管控的预警机制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应当不断完善现金流量管理风险管控预警机制,综合分析现金流量风险因素,对潜在的现金流量风险实施预警与评估,进而提高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及风险管控工作的水平。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企业应当健全包括财务、市场、经济等内容的现金流量数据管理模式,以便可以更好地实现对现金流量管理的预警监测,通过以数据为支撑,避免风险的发生,实现精准的预警效果。2.企业在完善现金流量管理风险管控预警机制的过程中,应以预警指标为基点,对现金流量管理工作进行量化分析,促使现金流量预警机制的制定可以满足可计量的要求,这就需要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符合本行业的预警机制基准。同时,对于预警机制的选择还应当具备有效性的特点,充分预警财务风险的发生,而预警指标的全面性也同样重要,比如企业中的盈利水平、偿债能力都应当做到系统与全面的预警机制。3.建构预警机制模型,通过建构预警机制模型,使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工作可以更加直观与可靠。这一模型的构建不仅包括各项预警功能,还应当包括其他方面的内容。但总的来说,现金流量预警机制模型的构建应当以经济性为出发点,进而促进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工作得以健康发展。
(三)创新现金流量管理风险管控的模式
在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以及风险管控工作中,还应当不断创新现金流量管理风险管控的模式,管理方式要从事后分析、事前预防为主,实时掌握现金流量数据信息,提升现金流量管理水平,提前做好现金流量风险管理措施的计划与实施,合理控制现金流量风险发生。
(四)做好现金流量管理风险管控的内部控制
在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以及风险管控工作中,企业还需要做好现金流量管理风险管控的内部控制工作,保证现金流量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升风险管控的刚性,确保现金流量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在具体的内部控制方面,逐步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提升内部控制的效力与水平,促进现金流量管理工作实效性的提升。
五、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以及风险管控工作的可控思维
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以及风险管控工作的可控思维指的是,现金流量风险不可能为零,必须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不能因为存在风险而停滞不前。风险无处不在,但企业要敢于面对风险,注重控制风险,这是对待现金流量管理以及风险管控工作的正确态度。作为企业财务部门必需保证健康的现金流,否则风险就会出现不可控的现象。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在任何时候都不可缺少现金流,现金流是保护企业的重要屏障。相反地,过度的负债会导致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以及风险管控工作出现不可控的现象,这样现金流就不能支撑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可能还会将企业用于生产经营的资金用来归还债务,这不仅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与经营活动,还会加剧企业现金流入的困难,进而形成恶性循环模式。除此之外,如果企业过度投资同样会导致现金流量管理以及风险管控工作的不可控,对投资项目的收益过分乐观估计,就会从企业挪用大量现金,而如果被投资项目所投入的资金无法收回,更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与经营。故而,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提高格局,要有智慧,并不是将企业的现金流量控制在自己的手里才是最好的,企业要想实现长足发展,需要注重的是对团队的培养、制度的完善,这样的企业才有价值,才能实现良性的运行。
六、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得现金流量管理以及风险管控工作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也在无形之中放大了现金流量管理的风险,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结合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以及风险管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制定出针对性地策略,保证企业现金流量的更加合理与健康。本文以上内容所提出的现金流量管理以及风险管控工作的针对性措施及对相关研究的借鉴,也有笔者自己的理解与思考,希望企业可以结合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促进现金流量管理以及风险管控工作效率与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傲荣.分析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与风险防范[J].财经界(学术版),2019(30):28-29.
[2]戴俊妍.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与风险防范[J].现代商业,2019(16):159-160.
[3]许瑞青.试论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与风险防范[J].中国商论,2019(06):145-146.
[4]向芮霞.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及其风险防范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2):120.
篇2
关键词:会计管理;风险控制;问题;改进建议
会计管理是每一个企业必须进行的工作之一,也是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和基础。对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评价,要从是否透明、准确、及时、高效的反映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是否达到效益最大化、是否促进管理水平提高等方面进行。
一、企业会计管理的意义与作用
从企业管理的层次上看,会计管理工作可视为一个极具关联性的有机体系,主要包括前、中、后三个部分,三个部分相辅相成而又相互制约,在共同的作用下促进会计职能的正常履行。[1]
1.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和预测
企业的会计工作时时刻刻都与企业的财政、资产相联系,透过会计管理可以准确的获取到企业的财政信息,会计信息的数字中透露出的信息,可为决策者所用,通过对市场行情的分析,结合企业的会计信息,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制定相应的经营策略。
2.进一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会计管理工作者的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对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各种信息进行处理与加工,并进一步的整理改制,使这些信息为企业所用,成为可以供给内部管理使用的特定的数据,并将这些信息呈现在管理者面前,使管理者能够了解管理现状,并利用这些管理信息透露出的问题对企业的管理计划进行修改。
3.协调企业内部财务关系
会计管理工作具有财务预算的职能,可以进一步对企业内部财务关系进行协调、控制与计划。通过会计管理工作,就可以实现预算编制,使企业内部每一个部门的管理人员都能够及时了解到本部门的任务和目标,并促进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交流,在协调之下共同实现企业的整体规划和目标的统一。[2]
4.实现成本与收益的最优配比
企业发展是以获利为基础的,而实现利益最大化也是企业所有工作的核心。会计管理工作能够对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细化出成本与收益的数额,甚至可以进一步细分到每个产品、每个部门。科学地评价企业、部门的状况,为进一步的成本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促进发展计划的改进,实现效益最大化。
二、企业会计管理风险的成因
1.会计管理缺乏明确的目标
目前,很多企业一方面想要实现效益的不断增长,一方面却忽视了会计管理,使之存在明显的矛盾。企业存在会计管理目标定位不明确的严重问题,导致企业决策者很难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企业的发展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长此以往,造成了会计管理的长期失衡,加剧了企业遭遇风险的可能性,不利于企业的全面、健康发展。
2.会计管理混乱,缺乏秩序
某些企业缺乏长远规划,只注重外部效益,重视短期内为企业增加收益,却忽视了企业的管理,尤其是会计管理,使企业管理混乱,贪污、挪用公款等案件屡见不鲜,也是缺乏有效监督与控制、会计管理混乱的写照。混乱的会计管理秩序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管理风险。
3.会计管理缺乏抵御风险的能力
企业会计管理的重要性虽然为众多企业所认识,但是目前有些企业的会计管理仍缺乏,甚至不具备风险评估机制和处理能力,更没有将其视为企业发展中重要的一环。部分企业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会计管理工作者的风险意识,风险处理能力有待提高。这就造成不能对会计管理风险进行及时预判和有效的处理。
三、企业会计管理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1.会计管理意识淡薄,导致违法乱纪现象出现
许多企业存在严重的会计管理意识淡薄的问题,对会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会计管理的职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因而,账簿不完备、不规范的违规现象,挪用公款、的违法现象时有发生。
2.会计管理界限混乱,公与私划分不清
在很多企业中存在会计管理意识模糊、界限混乱的情况,个人财产与企业产权之间区分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施行企业制度时就会有不同程度的问题。越是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这种趋势越明显。许多企业投资者同样具备管理者与经营者的身份,就很容易造成公司与个人的财产划分不清,加大了管理的难度。[3]
3.会计管理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相对于普通工作岗位,会计的工作性质较特殊,这就决定了会计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能力。对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审计素质、风险意识等。但是,企业的相关人员素质很存在明显的不足,高端人才缺口一直存在。企业会计管理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欠缺,无疑会加大会计管理的风险。
四、对企业改进会计管理风险控制的建议
1.完善会计管理风险预警系统
会计管理中的风险往往存在一定的标志,能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提前进行预知。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下,会计管理工作应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才能对信息进行高速的处理与整合,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反应迅速的会计风险预警系统。目前,在大多数企业中,会计风险预警多数是采用静态方式进行的,即采用经验模型,通过经验对所取得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对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判断。但是这种方式存在明显的滞后性缺陷,对会计管理的监控不能达到动态、全程的特点。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下,这种方式的局限性逐步显露。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充分利用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前沿技术,将信息的处理速度进一步提升,甚至达到时时反映、时时预警的效果,以使风险的预警监控具备动态性。[4]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的结合使用,对会计管理风险做到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处理分析,优化风险的处理效率。企业构建风险管理预警系统应与自身实际情况结合,采取定性与定量并重的方法,系统下的每个子系统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对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及时跟进,并进行系统而科学的分析,使每个环节都具备客观性和动态性。相关管理人员应根据系统中所反映的数据进行风险预判,查缺补漏,及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提升会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2.加强对会计风险管理的监督
在会计风险管理中,只是进行风险的预判还不够,更需要对风险管理各个环节进行时时的监督,完善监督机制,这是实施风险控制管理的关键所在,也是使整个风险管理过程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完善风险管理的监督机制,主要从内部、外部两个方面进行。(1)完善内部监督机制。进一步提升内部审计水平是重中之重。内部控制机构的建设需要专门的对会计管理风险的监督,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监督,并对整个会计管理活动作出客观的评价,为企业内控制度的改革提供依据。对监督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需及时反映给相关的管理人员,以使决策更加科学化。当然,内部监督机制效果存在明显的不足,内部人员负责监督往往缺乏透明度,容易滋生腐败。(2)完善外部监督机制。外部监督机制与内部监督机制相互配合,可取得更好的效果。充分利用政府与部门资源,建立外部监督机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间的冲突。目前,市场经济体制更凸显了会计管理风险外部监督机制的重要性,多部门参与、多部门监督,保障监督效果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提升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提升会计管理人员的素质迫在眉睫。会计管理人员的招聘,应在考核是否具备专业技能的同时,重视风险识别、管理意识的培养。目前,很多会计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不过关、素质较差,甚至不具备从业资格,造成了会计风险管理的效率低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在这方面予以重视,除了在招聘条件上进行筛选外,还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素质培训,包括风险意识和专业素养等方面,并要求他们不断提升素质,以使会计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及时避免各种风险出现。
参考文献:
[1]牟荣.浅论企业会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及对策研究[J].商业文化,2011(5X):63.
[2]周娜.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J].企业导报,2015(15):32-33.
[3]李雪梅.企业会计管理中的风险与控制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10):117.
篇3
关键词:农垦企业 财务管理 风险管控 实践
资金流构成了企业的血液循环系统,因此当财务管理中存在着风险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根据笔者所关注的农垦企业状况可知,由于企业内部受到作业区域空间分布特点的影响,各个作业区在资金使用上往往存在着风险应对压力,同时由于农业生产又受制于自然环境和条件的状况,这就使得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所面临的风险具有系统性的特征。以可操作性原则,便需要着力应对主观因素所导致的财务风险。
主观因素所导致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财务人员风险意识不强,以及财务人员受到信息不对称条件的制约,而无法有效实施风险管控措施。由此,重点解决这两个问题便构成了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解读
本文主要考察农垦企业资金流通的内循环,从内循环中来解读财务风险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
(一)项目资金预算风险
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必然存在着计划职能,这一职能在价值层面的反映便是项目资金预算。从传统视域下来解读这一工作,似乎这只是一个单纯的财务技术问题,实则不然,项目资金预算总量的确定取决于计划生产规模(包括种植业和畜牧业),而计划生产规模又取决于市场需求状况。可见,财务人员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必然在项目资金预算上存在风险,风险的主要表现便是抬高了资金预算总量,从而对企业整体资金规划和配置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项目资金使用风险
与普通企业不同,农垦企业在生产上存在着空间位置散落,以及人力和自然力并存的现状。对于前者而言,则增大了对项目资金使用监管的难度;对于后者来说,则无形中影响到财务人员对资金使用界线的认定,从而也就无法做出满意的资金使用监管工作。相比较而言,针对项目资金使用风险而建立起的管控机制则更为重要,当然难题也更大。
二、解读基础上的管控机制分析
根据管理学原理中的控制职能界定可知,控制职能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等三个环节,对于财务管理工作而言事后控制便体现为成本核算。由此,以下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出风险管控机制来。
(一)事前控制下的风险管控机制
针对项目资金预算风险的管控便构成了具体的事前控制内容,从预算风险产生的机理来看主要在于信息不对称条件的影响,以及财务人员岗位意识的狭隘性使然。因此,需要从主观因素上来应对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这里笔者只是提出,建立自组织学习系统和岗位培训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事中控制下的风险管控机制
事中控制主要指向资金使用风险的管控,而这一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作业部门的机会主义行为所致。正是由于作业区域的空间散落性特质,以及农业生产依赖于人力和自然力的共同作用。这些较为复杂的技术组织形式,便能激励起作业部门产生机会主义动机。因此,需要通过将这些风险内部化的形式来克服。
(三)事后控制下的风险管控机制
最后所实施的成本核算起着两大功能,首先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价提供技术参数,另外则是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提供量化数据。不难理解,在业绩考核机制下将约束当事人的失范行为,并能提升他们的岗位意识。
三、应对措施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应对措施的构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一)深化对风险形成因素的认识
深化对风险形成因素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财务风险本身,而是需要从农垦企业的生产经营整体特征来入手,从而在整体视域下来认识现有风险的特点,以及未来还可能遭致的风险。认识的逻辑路径便需要沿着“先整体、后局部”模式来展开。另外,在考察农垦企业生产现状时,还需要关注农产品深加工领域的财务风险,作为工业组织形式的深加工领域,其财务风险主要在于销售环节中的资金漏损和回笼。
(二)强化对资金预算风险的管控
强化的方式在于建立自组织学习系统和提升岗位意识的途径,因此,首先需要在农垦企业财务部门中营造出学习农业生产基本知识的氛围,通过自学和在职培训相融合的知识学习,来增强财务人员在预算工作中的理性。对于提升他们的岗位意识而言,则主要应打破他们固有的岗位狭隘性,而促使他们能紧密联系作业部门或作业项目来完成预算工作。
(三)优化对资金使用风险的管控
若是依赖于企业制度管理,来强化农垦生产作业中的资金使用规范性仍存在难度,为此可以考虑建立农垦企业内部的市场机制,即农垦企业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以及分公司与分公司之间形成类似于市场交换原则的供需机制,从而在相互的成本约束条件下来关注资金使用的效益性。
(四)严格对资金绩效风险的管控
所谓“严格管控”实则在于,严格落实针对作业部门成员的激励和惩戒政策。只有使这种绩效考核机制落地,才能确保各作业部门在稳定的预期下,理性配置自己的资金资源,并在企业内部市场机制下通过竞争原则来提升农垦企业整体的绩效。
综上所述,以上四个方面便构成了在管控机制基础上的实践途径。
四、结束语
本人认为,实践途径则可以围绕着:深化对风险形成因素的认识、强化对资金预算风险的管控、优化对资金使用风险的管控、严格对资金绩效风险的管控来展开。
参考文献:
[1]刘张勇.浅析农垦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构建[J].浙江现代农业,2013(3)
篇4
关键词:县级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风险控制
作者简介:华晓东(1963-),男,满族,河北平泉人,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平泉分公司经理,工程师。(河北 承德 067000)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3-0200-02
一、风险控制的理论
风险控制是指风险管理者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它对风险管理的最终效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风险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发生的损失和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控制主要是根据控制措施的费用应当与风险相平衡的原则,对所选择的安全控制措施进行严格实施以及应用。降低风险的途径有很多种,其中主要包括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
二、县级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风险控制手段
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平泉分公司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电力营销管理的风险控制手段,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风险控制策略,最大可能的降低本企业电力营销风险带来的损失以及发生的概率。风险是伴随整个过程的,在不同的条件和形势下,都有可能会产生风险。因此,需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控制手段。
1.自然风险控制手段
自然风险的特征是自然风险形成的不可控性,自然风险形成的周期性,自然风险事故引起后果的共沾性,即自然风险事故一旦发生,就无法控制好且涉及的对象往往很广,但还是可以通过提取坏账准备金或投保企业财产保险的方法进行有效控制。
2.电力供需矛盾风险控制手段
要有效控制电力供需矛盾风险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通过改革电价,实施居民阶梯电价,减少居民的用电;二是加强用电需求管理,提倡用电者避开高峰用电,做好有序用电;三是合理分配电力建设资金,优化电网结构。
3.大用户直购电风险控制手段
一是争取足够大的电力市场,加大力度培养营销人员的公关能力,提高与用户、地区供电公司沟通协调的能力。二是提高供电服务水平,加强营销队伍建设,用优质的服务来吸引顾客。三是加大电网投资力度,用可靠的电力产品、优质的服务吸引顾客。
4.电网企业竞争对手风险控制手段
一是及时做好用电宣传工作,将绿色电力能源作为消费者首选。二是创建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努力扩大品牌市场。三是努力获取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取得广大消费者的信任。
5.电网调度运行风险控制手段
一是增强无功管理,让电网运行处于最合理且节约状态,以此提高电压质量、降低线损。二是电网运行方式安排要合理,要为顾客提供可靠、优质、安全的电力产品就需要时刻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三是加强调度值班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为了保证调度工作的有序进行,必须加强调度人员业务素质,避免发生“误调度”事件。
6.居民阶梯电价实施风险控制手段
在实施居民阶梯电价时首先需要把用电宣传工作做好,让电力消费者充分了解电价改革的优越性和必要性,以此增强消费者节约用电、科学用电、合理用电的意识。其次要广泛征求不同顾客的意见,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划分阶梯电价的档次和范围,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
三、构建供电企业“大风险”管理体系
供电企业的营销风险受上级电力企业的影响较大,同时影响着整个企业的发展。由于电网公司的垂直管理、区域供电体制的原因,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平泉分公司管理层提出了一个构建供电企业“大风险”管理体系的设想,建立起从国网公司到省公司再到市、县公司,分层管理。
1.构建县级供电企业“大风险”管理体系的原则和方法
(1)原则。首先要确保坚持试点先行,通过试点进行经验的积累。坚持制度、流程、标准先行,确保制度的落实。对于过渡期,不要冒险,确保方案的稳妥以及“大冒险”管理体系的落实。
(2)方法。一是进行资料收集。要按照提前制定的信息收集相关数据,利用科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制定科学的建设思路。二是要进行专题调研。首先要制定专门的调研方案,组织相应的电力营销人员对电力营销风险进行专门调研,并且确定调研的内容需具备代表性,调研的范围要在合理之内。三是要做好制度与标准建设,严格落实企业的各项制度和标准,不断完善企业内部制度。四是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有利于企业的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共享达到风险控制。五是要试点先行。对于选做试点的单位,首先完善各项制度,积极推进“大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六是全面推广。对试点单位的建设情况进行总结,对于不完善的地方进行改进,对于优秀和可以采取的地方推广到其他单位。七是效益评估。对于采用“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对其效益进行评估。
2.建立县级供电企业营销风险控制体系
在“大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之前,应收集各方面资料,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控制手段,但是采用什么样的控制手段、建立什么样的内控体系,是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一是要收集准确的信息,只有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可用性得到了保障,才能有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二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对于制度的执行者和管理者有着明确的告知。三是要积极改善内外部环境,做好内控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公关工作。四是要借助其他技术力量,如计算机网络,加强业务风险管理。
(1)将风险管理理念贯穿于电力营销各项业务活动中。营销风险管理首先要统一思想,确保企业营销岗位的工作人员能够树立起风险防范意识,能够正确对待营销风险的客观性和可控性。使营销人员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对于遇到的事情不怕困难,具有自身防备风险的意识。
(2)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企业风险控制组织架构。县级供电企业营销风险控制体系需要将风险管理各项要求与各环节电力营销工作相融合,并且还需要符合电力企业“大风险”这个管理建设体系。为了防止县级供电企业中出现外行管理内行的现象,就需要鼓励营销管理人员担任双重职位,这样就有利于执行和制定风险的决策。
3.内部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
要控制好供电企业电力营销风险,就要满足各项规程规定的要求,且需要与企业内部风险控制保持战略高度一致。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平泉分公司为了使电力营销风险控制达到最佳效果,在制定相关措施时,根据分析抓住主要矛盾,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关措施。
一是营销业务各环节标准建设工作的开展。为了避免出现互相扯皮、管理空位的现象,各个岗位营销人员的职责就需要明确规定好,其工作进展的流程、制度以及标准也需要梳理清楚。二是在进行电力营销内控审批及汇报时,需要明确规定汇报的流程、内容和周期,其中内控审批的条件和程序也需要细化好。三是电力营销内控审计检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电力营销内控审计的内容、方法和对象需要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进行研究,其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需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四是建立和完善电力营销内控相关的考核评价与问责制度。其薪酬的多少需要与各营销人员风险管理落实情况相联系,其责任需要追究到相关部门以及相关人员,按照谁负责谁主管及“四不放过”的原则。五是电力营销风险预警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应该不间断、全过程的监测电力营销风险,电力营销风险还需要科学的预测,其预警信息也需要及时。要更好地掌握电力营销风险就需要对风险事件的发展完全掌控,这样才能及时处理。
4.建立电力营销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大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模块就是电力营销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其建立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在电力营销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中能够查询到历史数据,在查询过程中可以根据几个不同的条件进行查询。二是营销风险管理的工作人员需要在信息系统中真实的记录风险事件,包括风险发生的原因、时间、损失程度以及控制措施等信息。三是电力营销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具有智能分析的作用。四是电力营销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具备报表的作用,营销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做出不同类型的报表模板。五是电力营销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具有风险预警的作用,根据对历史数据进行的分析,对发生概率比较高的风险进行预警。
为了更好地控制电力营销风险,进一步提高营销风险管理人员的责任心,避免出现错报、瞒报和漏报等不良现象,需要加强电力营销管理人员系统应用培训,这样才能保证电力营销管理人员习惯且熟练的使用电力营销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平泉分公司在人才培养方面下了很大的力气,及时开展各种培训工作,提高电力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效控制各种风险。
四、县级供电企业电力营销风险控制的评价
对风险控制效果进行最终评价是风险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电力营销风险控制评价的基本原则是将起始指定的控制目标和所得到的风险控制结果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得到两者相差的程度,其风险控制的效果就是由相差的程度反映出来的。结合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平泉分公司的实际情况,总结出影响县级供电企业电力营销风险评价结果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风险防范措施是否站在一个全而的高度制定,各风险点之间的联系是否注意到了。二是所有风险是否都纳入了风险控制的范围,电力营销全过程风险是否进行了全面识别。三是在制定风险控制0标时是否切合实际。四是在进行风险事件数据的收集时,其数据的来源是否真实与完整,风险决策的基础是否可以仅仅由这些数据所决定。五是所有营销风险因素是否按照定量分析的原则进行量化。
五、总结
电力营销业务是供电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受外界环境影响,电力营销风险将长期存在,并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本文主要是结合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平泉分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县级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风险控制进行分析,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降低电力营销风险发生概率及损失程度的科学方法,确保县级供电企业电力营销工作顺利开展,保持企业生产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邱贤辉.关于当前电力营销管理的几点思考[J].广西电业,2007,(4).
[2]谢瑞杰.分析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总体策略[J].广东科技,2008,(14).
[3]范振荣.对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策略的探析[J].广东科技,2009,(14).
[4]张翔.探讨电力营销的创新理念及发展策略[J].科技传播,2010,(11).
篇5
1、投资风险分析。在企业中,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发展目标,热衷于铺新摊子,盲目投资,造成严重损失的例子比比皆是。企业在进行任何一项投资之前,都应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只有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的基础上,当投资项目所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正时才是可行的。风险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不能达到预期的不确定性,是一个动态现象,具有很强的传导性。一个企业的风险会传导到另一个企业,一个部门的风险可能会使其他部门遭受损失,产生风险传导的连锁效应。
2、资本运营分析。在资金营运方面,企业集团流动资产中,若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由于存货流动性差,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在应收账款管理中,企业过于注重销售业绩,而忽视应收账款控制状况的问题。有时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企业在赊销过程中,由于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会造成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将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3、收益分配分析。股利分配政策不仅影响与企业相关的各方面的利益,而且与公司的筹资问题和资本结构问题密切相关,涉及企业的长远发展。股利政策的制定,主要涉及如何确定股利支付比率、以何种形式发放股利、股利政策的稳定性等。股利政策可被看做是表明公司发展状况的重要信息,除重大的投资机会、未来收入的重大变动等特殊情况外,公司通常倾向于较稳定的股利分配政策。
二、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资金的使用不规范,控制力度不够。企业资金管理环节的管理不规范,造成了擅自挪用资金,甚至于侵吞国有资产等问题,以及坐支现金现象依然存在,虽然建立了一些监督、控制机制,但监督者不能掌握企业资金的全部流向等信息,再加上执行力度不大,控制力度不够,造成了监督与控制环节的不严谨、不严格,无法发挥事中的有效控制和监督作用。
2、资金的使用随意性大,使用效率较低。企业在执行年初预算过程中,受领导者的随意性支出的影响,不能严格执行预算,有些企业领导热衷于搞大的投资,搞政治工程,对项目调研不够,盲目投资,容易形成投资失误,极易造成严重损失。有些企业的原材料库存量因未能核算出最合理的库存量,导致资金占用较多,再加上催还欠款不利,积压欠款越来越多,以至于资金周转缓慢,流动资金紧张,造成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下降,甚至于影响到企业的信用等级。
3、现金流量分析不够。目前,财务人员只是掌握能够计算出企业各期的现金流量值这种基本功,对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趋势分析、比率分析等着手分析的不多、不够,从而无法掌握资金的流入流出情况,无法分析出经营、投资、融资活动的各自主导地位,无法计算出资金的投入与产出比,无法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从而无法给领导提供决策的依据。
三、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风险控制措施
1、完善内部资金调度控制制度。完善内部资金调度控制制度,应从授权审批制度、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内部审计等方面人手。在资金使用方面,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建立资金分级审批标准和权限,按审定的现金流量预算和资本性支出预算安排支出,对外担保权、对外投资权应进行严格地限制,而且应配备一套科学的风险预警系统。
2、加强资金筹集管理。财务人员要树立起企业资金成本与财务风险理念,建立健全以控制财务风险、控制资金成本、选择合理的资本结构等为主要内容的资金控制制度和决策制度。资金筹措包括科学预测资金需求量和合理选择筹资方式。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合理选择诸如趋势预测、销售百分比、定性预测等资金量预测方法。选择多种筹资方式,如发行股票、吸收直接投资、发行债券、贷款、商业信用等,分散筹资风险,做好事前控制。
3、实施资金集中管理。资金管理的目标应是保证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率性、收益性。实施适度的资金集中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上述作用。如建立结算中心制度或成立资金调度中心,统筹管理企业的各项资金,使各部门、各下级单位的资金往来全部纳入财务部门的控制之下,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从而达到严格控制多头开户和资金账外循环的问题,保证资金管理的集中统一。也可以通过建立财务中心或内部银行,实现内部资金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和有效监控,由财务中心或内部银行负责与银行的往来业务,下属单位仅保留日常必备的费用账户。
4、推行资金预算管理。资金管理中采用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编制采取逐级编报、逐级审批,滚动管理的办法。预算一经确定,即成为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不得随意更改。资金预算管理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一部分,企业要以现金流量管理为核心,加强全面预算管理,进一步细化资金安排,增强现金保障能力。统筹规划生产经营与投融资活动的资金供给,科学预测预算年度现金收支、结余与不足,合理确定现金收支规模,安全高效地做好资金筹划工作,加强现金流入流出全过程预算控制,做好资金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监督与考核。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工程项目;劳务分包;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施工企业经营开发的力度加大,中标项目越来越多。但是,企业的资源增长速度将无法满足经营开发的需要,劳务分包生产经营管理几乎成了项目施工核心部分,贯穿了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项目施工的好坏与劳务分包的管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劳务风险也贯穿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所以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以保证项目效益利益最大化。
1、劳务分包管理现阶段风险主要体现
1.1劳务队伍引进随意性较大
项目部引进队伍随意,不是优先从资源库里查找,甚至通过层层关系介绍,且对新引进的分包方没有按公司管理办法报公司审批后准入,为后期的管理留下了风险隐患,导致单位利益受损。
1.2管理人员经验少及专业水平有限
随着企业项目的增多,生产规模的扩大,各种管理资源压力凸显,专业人才捉襟见肘,给施工生产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很多项目工经人员在项目不到半年就提任到负责人的岗位上,导致企业合同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能力有限,由于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没有现场实际工作经验,无法对合同涉及的各项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无法对合同进行有效的管理。再者还要忙于应付业主计量、报表、检查以及变更资料等,根本没时间对每份合同进行研究,导致签订合同时未对工作内容、质量要求、施工及验收标准等内容进行明确,合同文字不严谨,往往让对方钻空子,致使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纠纷和违约不断,由此造成的民工讨薪事件还常有发生,使企业蒙受损失。
1.3合同交底不到位
合同交底是规范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工作的需要,只有充分理解合同才能正确履行义务、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企业一般比较重视合同签订,但在合同签订后对合同的分析和交底往往不够重视,合同的签订与合同的执行脱节。现场管理人员只知自己的工作职责,对合同具体内容却知之甚少,也就无法发现合同中隐藏的各类风险。由于不清楚合同双方的权力和义务,对工程质量、进度、现场文明施工及材料的浪费现象上就没有依据去管理。没有交底,内部成员也由于权利义务的界限不清引起内部职责争议的发生,降低合同管理效益。项目合同交底普遍存在只对各项目队队长及技术主管进行交底,但项目队长未将合同交底再贯彻至现场管理人员,导致现场部分管理人员执行合同有偏差,甚至项目部大部分人员认为合同跟自己没关系,是合同管理人员的事,这样就造成现场管理混乱,分不清双方的责任和权利。如合同单价中含机械费,而因现场管理人员不清楚,将机械随意给劳务队伍使用,还有劳务单价中含二三项料,但物资人员对合同不了解,仍采购二三项料发给劳务承包方,造成项目成本流失。
下面就交底不到位造成巨大损失列举一案例:某项目车站土石方施工,设计80万方(土石比例1:1.66),分包合同综合单价为17.5元/立方米(土方7.5元/方,石方23.5元/方)。过程中,开累结算48万方,工程技术人员未进行现场实地测量,认为是大包,每月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收方、结算,劳务结算的人员又不去现场,土石比例不区分,结算单价按照综合单价结算。开累结算工程款=48*17.50=840万元后,劳务款结算及时,没有拖欠劳务工程款。之后协作队伍以劳务分包单价太低,亏损为由消极代工、停工,产生严重纠纷,后经现场实地查实,实际完成总方量为28万方(土方完成26万方,石方2万方),造成多结算=840-(26*7.5+2*23.5)=598万元,出现数量和单价双超的现象,损失无法挽回。
1.4劳务人员工资管控不到位
近年来以农民工工资为代表的劳务人员工资是一道高压线,施工企业虽然已经认识到了这一风险,但仍然屡有“触电”者,究其原因,还是对劳务提供商的工资发放情况监督不到位。民工因领不到工资而罢工。影响主包方正常施工生产,分包方再把拖欠问题的矛盾转移给承包方,叫闹事民工到承包方要钱甚至上访,产生纠纷。
1.5分包方利用承包方的怕打官司的心理
承包方通常怕打官司,因为无论官司大小,承包方的信誉、资质、资金和精力等都要受到损失。而分包方则不怕,他的生存空间是承包方无法比的,一旦打官司,就采取“死缠烂打”。
2、劳务分包管理风险控制方法
1.1从源头引进优秀合格的劳务队伍
首先企业应建立优秀劳务资源库,培育自有施工队伍,避免受制于人而束手无策。项目要每季度对劳务分包方进行无记名测评,将测评结果报公司,公司主管部分建立分包方档案库,使资质合格,信誉好,队伍实力强的分包方能作为首选队伍。对那些打招呼队伍,关系户队伍,应慎重选择或拒绝。
其次严格执行劳务队伍招议标制度和工作流程,推行劳务竞标,并不是一味追求低价中标,而是通过公开、公平的竟标,在确保发包单价合理的前提下,围绕指导价或限价选择优秀的劳务队伍。大量项目实践证明,推行劳务分包竞标制度,既节约了成本又引进了信誉好的队伍,避免了效益流失的风险。如在合肥市政道路某项目劳务队伍招标中,仅Φ1.5m桩基一项,通过竞标确定旋挖钻综合发包价330元/m(含成孔、清孔、灌注砼、挖机吊车等除钢筋砼主材费外的全部费用),低于其他市政标段单价约80元/m;仅此项就比以往发包费用节约了成本尽800万元。
最后严格执行劳务队伍引进实行实名制推荐,坚持谁引进谁负责,确保队伍既由项目管控也要做到推荐人协管。
2.2加强提升员工自身素质
员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效益的成败,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故企业要想良性发展,必须首先加强员工素质培训力度,可以组织员工参加专业的知识讲座或技能培训,通过学习培训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更多的技术能手、工作能手。还可以通过公司到一线组织的各项大检查,针对检查条目及公司管理办法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讲解、分析及实例培训,使现场管理人员更好的理解公司相关办法,以加强自身对项目的管理能力。利用公司部门资源,每人对口几个项目,采取一对一直管、培训、导师带徒等方式,还可以通过收集公司内外部经验材料,到兄弟单位及其他公司进行经验交流培训。其次要加强企业人才资源引进,并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待遇留人”为核心管理理念,大力引进并留住现有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为企业人才队伍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提供保障。
2.3合同交底覆盖面要广,做到全员了解合同
合同交底应对生产口及现场主要管理人员进行全员交底,还有合同交底不要以整个合同版本进行交底,要简洁明了,合同交底主要从承包方式、承包的工程内容、单价构成、支付条款、质量要求、安全要求、材料及机械承担形式及超耗系数等方面简述明了的进行交底。
2.4加强劳务用工工资发放
施工企业不但要及时向劳务提供商结算劳务费用,还要建立相关机构或者设专人直接监督劳务人员工资发放情况,及时记录进场劳务的具体人数和名单,工资发放时实地监督,必要时录像保存证据;要在结算款中提取工资发放保证金,一旦出现劳务组织者逃匿,直接用工资发放保证金发放劳务人员被拖欠工资。保存和收集劳务用工方面的各种证据。此时,各种证据的收集保存尤为关键,并取得对方签字,或者由劳务人员写出符合实际的情况说明,以备发生纠纷时举证。
2.5关键工序必须实行架子队施工组织模式
公司在“急、难、险、重”专业和工序上,实行架子队管理模式,减少经营风险,利于项目经理部平抑劳务单价,控制制造成本,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确保工程项目的工期、安全、质量、效益有序可控。
2.6积极探索及推行多工序分包模式
推行多工序分包,范高效利用社会资源,培植规模化、专业化和长期化的优良分包方,一方面缓解现场技术管理资源紧缺现象,二三项料、周转料及机械费尽量包含在综合单价中;另一方面让外部劳务队伍形成规模效益。如果项目整体策划时劳务分包合同较多,多工序分包和专业分包较少,总数量大,无形中也增加了各部门的结算、核算工作量,出错的机率增加,导致项目部带有“保姆式”服务,管理难度加大。
2.7正确看待分包合同纠纷.积极应对官司
分包合同通过好的分包队伍选择和严格的合同管理,虽然能将合同纠纷降低到最小。但是,仍无法杜绝合同纠纷,无法杜绝官司。因此,施工企业出现合同纠纷或官司是正常的,一定要正确看待。在分包合同管理过程中,承包方应加强照片、声像资料等原始资料收集、整理和保管。一旦出现合同纠纷,通过这些资料作为证据,就能心里有数,即使打官司,也能掌握主动。
本文通过本人从事劳务分包合同管理以来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与对策,以减少和规避劳务纠纷发生,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篇7
企业会计管理风险与控制策略研究分析
当前一些中小企业虽然表面看来发展得如火如荼,然而深究其内部控制机制我们不难发现,其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秩序混乱,会计管理手段比较单一,滞后于信息化社会环境的快速变更发展,对各类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比较薄弱,一旦面临较大的市场价格波动、人员因素波动或不可避免的行业发展危机,则很难持续健康发展。
1企业会计管理风险的诱因
1.1 企业会计管理目标定位不清晰、不准确
价值利益的最大化一直以来均是各类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然而,由于众多企业没有将会计管理目标进行准确、清晰的定位,判断发展方向不明确,致使企业的会计管理与发展不均衡,处于不良状态。这一现状对企业会计管理实践的健康、有序发展显然是十分不利的,更谈不上企业对业务经营管理中各类风险的综合防范与强化控制了。另外在企业追求整体利益与价值化发展进程中,倘若会计管理目标仅注重对企业某一层面利益的追求,而忽视了与其他层面的利益共享,那么便会与企业的现代化综合发展需求产生矛盾,无益于其构建公平、综合与全面的发展环境,一旦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令企业陷于风险之中,对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发展十分不利。
1.2 企业内部会计管理秩序混乱
由于企业发展方向与会计管理目标不够清晰与准确,加之企业管理层、领导层重视不强,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形同虚设,其内部的会计管理效能较差,秩序混乱,企业的管理目标无从实现。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行业内企业的发展机遇与风险并存,一些企业管理者正是看到了市场发展渠道不断拓宽,空间领域持续扩大的机遇,利用企业内部会计管理秩序的混乱与制度的漏洞,以追求自身利益价值的最大化为目标,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企业账目管理不清,催收账款不力,令各类资金周期不良延长,致使企业会计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在这样混乱的管理体制下,企业会计人员基本上长期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无法进行精细化的核算、科学的指导、综合的控制与全面的监督管理。松散与混乱的环境进一步令企业各发展环节相互脱节,引发这样或那样的不良风险,甚至令企业陷于经营不善,面临倒闭的尴尬境地。
1.3 企业会计管理手段滞后
虽然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企业实现了创新发展,然而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多数企业的会计管理始终沿用传统落后的观念、思想与方法,令实践管理进程无法充分适应现代化企业的综合发展需求。再加上部分企业管理者的思想保守、观念更新较慢、自主转变意识不强,对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较弱,致使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环节始终较为薄弱,各项管理职能不到位、不良行政干预现象尤为突出,令各项企业内部制度与会计监督管理被架空,仅仅是流于形式的摆设。随着现代化企业向着多元化发展方向不断迈进,企业对会计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必须从健全管理体制与机制入手,彻底转变传统落后的管理观念,更新管理手段与方式,持续探索企业会计管理的发展模式,才能彻底适应企业创新发展的根本需求。
1.4 企业风险抵御能力有待提升
在企业综合、全面发展进程中,其强效的管理控制与综合的风险评估机制是企业合理防范、抵御与控制各类经营风险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全面提升企业会计管理风险控制效益的基础环节。目前,由于各类企业管理层、员工层思想意识转变较慢,对企业经营管理中面临的风险认识有待提高,进一步导致企业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不力,各项评估工作开展得不够科学与合理,使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因此,我们只有科学、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防范策略,有效提升企业抵御风险与变化的能力,令其尽可能地将风险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才能切实促进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5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失真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失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不区分企业经营性与非经营性支出,而乱计成本费用,将一些不能列入成本范畴的非经营性支出,例如资本支出、营业支出等直接列进生产成本中,严重违反了相关成本管理与核算制度,致使企业的成本不良增加、经营利润则大大降低。再者企业财务管理对成本核算对象也很少进行区分对待,将成本混乱计入,没有依据成本核算对象的不同进行成本界限的划分,导致各类成本核算对象对成本的归集情况不属实。另外,企业财务管理在会计期间也没有进行详细区分,将本期与非本期的成本界限混淆,乱计成本,不能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中规定的原则进行有关成本项目的处理,令本期的成本核算严重不实。同时由于企业在内部核算管理、制度管理环节中的欠缺,导致其成本管理失真,无法体现管理效能。
2企业会计管理风险的控制策略
2.1 转变管理观念,明确会计管理目标与方向,科学建立财务预警体系
科学的会计管理工作是明确了解与掌握企业内部生产发展、财务资金、经营业绩状况与发展规模效益的基础途径,然而由于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淡薄、科学管理观念不强,很大程度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管理经营秩序,并造成其盲目投资、资产账目管理不清、现金挪用、债务负担沉重、监管力度不强等偏差发展倾向,这些都会令企业在未来发展中面临较大的风险。反之,如果企业管理层领导能切实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跟上时展的步伐,则不仅可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还可令其会计管理各环节工作有序开展,大幅降低企业面临的各项生产经营风险。因此要想令企业会计管理的风险因素淡化,首要的任务便是转变企业管理层的落后观念,为企业的科学发展打下坚实的管理基础。同时企业的会计管理目标是与其生产发展实践紧密相连的,可以说两者相互促进与制约,形成了共同发展的联合体。因此企业会计管理目标的完善确立必定会随其持续创新的发展而变化。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发展,各类科技知识、信息资源不断更新,影响着我国各类企业生产与发展的综合层面,使其会计管理目标逐步向更高层次迈进,因此科学明确企业的会计管理目标与发展方向,是适应时展的根本需求,是令企业原有自身利益与财务价值最大化的单一目标向综合平衡的管理目标合理转变的科学途径,也是推动企业向着更高层次目标全面发展的必要保证。另外,为了令企业在财务管理实践中合理实现盈利目标,提升偿还能力、长期运营能力及综合发展潜力,我们应科学建立综合的企业风险预警系统,令企业远离各类财务风险,塑造良好的盈利能力、令资产负债率水平控制在最佳状态,并尽可能加快企业总资产的周转服务速度,令企业主营收入切实提升。
2.2 强化财务控制,合理健全企业会计管理监督机制
完善的内部会计监督机制是企业合理保护资产安全,保障各项经营管理活动规范化、法制化、多元化发展,切实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益,控制运营风险的重要管理基础,因此在实践中我们首先要合理分工,明确企业负责人、财务人员、会计与审计等综合层面的权责,建立互相牵制、互相平衡的长效监督管理机制。同时我们应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心由资金管理转变为会计监督,建立以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为主体的科学控制系统,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的不断规范令其单位资产尽可能安全与完整,并促进其经济效益指标的不断提升。另外我们还应在管理实践中从基础环节强化做起,建立企业财务管理预测体系,科学制订财务计划,全面组织财务控制,合理开展财务分析与信息反馈,实行财务业绩综合考核,并确保各控制环节的衔接有序,令企业各类经济活动连续、高效进行。
2.3 改善财务报告体系、提升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增强企业抵御风险能力
合理地披露企业会计信息有利于外界与企业相关的利益主体了解企业内部的财务经营状况、业绩成果及现金流量走向,如果企业披露会计信息不准确、不清晰、不真实,虽然暂时会得到相关利益主体的支持,然而一旦企业获取了他们不需要的资助或承担了更多的权责,那么必然会令其正常经营管理秩序被扰乱,导致其盲目投资或背上沉重的债务压力,这些均成为企业不得不面对的财务风险。因此我们只有提高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才能切实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使企业始终处于平稳的发展状态。再者,由于目前我国各类企业的会计管理水平尚且有待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为了切实转变这一不良发展现状,我们必须合理防范会计风险、提升企业资金使用效率,规范企业物资采购、销售、领用与各处理环节,维护资产安全,降低漏洞产生的可能性。同时还应合理促进企业财产管理与记录分开进行,在企业内部形成有力的牵制效能。此外,应定期对企业财产进行盘点清查,促进管理人员与记录人员始终保持警惕不疏漏的状态,强化存货管理环节,避免企业资金被长期积压的库存物资占用,应科学构建企业存货资金的最佳配比结构,并切实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建立信用等级评价制度,制定完善的企业会计管理制度。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4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40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平均分成两组,A组和B组。A组患者年龄19-42岁,平均年龄28.4±7.8岁;B组患者年龄为18-46岁,平均年龄28.1±9.4岁。所有患者在基本资料和病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可比。
1.2方法为B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A组患者提供风险控制和人性化管理。护理方式如下:
1.2.1护理风险控制方式
1.2.1.1护理人员风险控制方式护理风险多数情况都是由各项细节引起,由于护理人员的不仔细,没能及时发现问题。另外,有些护理人员掌握的护理水平一般或不高,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较差,不熟悉产妇护理注意事项等,从而会对患者身心造成伤害,并且也使医院声誉受到影响。还有,有些风险可能是由于护理人员薄弱或错误的护理观念导致,消极的工作态度、被动的沟通方式等[2]。为了规避护理人员引起的风险,我院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实行考核制度,将护理工作中的责任落实到人,从而促进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提高,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并且,我院也利用多种渠道对护理人员实施再教育和培训,增强其专业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特别是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变技巧。除此之外,还对护理人员实施定期考核制度,主要是针对其技术能力和专业水平,刺激护理人员积极性的发挥。
1.2.1.2患者风险控制方式护理风险可能是护理人员引起,也可能是患者自身造成[3]。部分患者由于知识水平不高或经济能力受限,忽视了产前或分娩时的注意事项,导致有些问题的掩盖,无法及时发现,住院期间未遵循医嘱,引起突况难以挽回。为了避免由患者造成的护理风险,强化其健康知识宣讲,增强健康意识很有必要。
1.2.2人性化护理方式患者最初入院时,要把握患者身体状况和详细实际从而设计治疗方案和人性化护理方式,护理方案制定并不一定一次敲定,可能需要多次调整,确保护理工作围绕治疗工作实施。分娩后,综合掌握产妇身体状况和各项细节,根据这些情况为其制定适合的护理方案、饮食方案等,保证后续康复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患者的整个护理过程,都需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通过良好的沟通技巧与患者沟通,及时掌握基本情况,告知患者分娩、治疗时间,需要注意事项,后期康复计划的实施,安抚患者紧张情绪,充分尊重患者,通过科学的途径疏导不良情绪。另外,还需与患者家属建立良好的交流,使其充分配合、协助护理工作的开展。
2结果
就两组患者整体情况而言,A组患者治愈率为95.0%,B组患者治愈率为80.0%,A组患者护理效果较B组患者更优,A组患者无转院病例发生,B组患者存在1例患者转院。A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6.5d,B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3.5d。以上数据有显著差异,P
篇9
关键词:国有合营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国际市场的不断发展,许多企业为了扩大自身的经营规模与业务,纷纷通过投资控股、合营、联营以及海外投资等方式,来转变自身的经营方式,寻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也在不断调整升级自身的经营模式。
一、国有合营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风险
当前国有合营企业虽然比较注重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及重要性,但在内部控制的实际推进执行中,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与风险。
(一)内部控制执行不力,没有较好的内控环境
按照现代企业规范管理的要求,合营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系统、合理、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在企业得到有效执行,但由于国有合营企业的业务及结构相较于其他企业有一定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在实际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较难解决的问题与事项,导致内部控制执行不力。就目前而言,合营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执行不力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合营企业要想打造一个健康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需要建立有效合理的企业治理机制,确保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严格依法依规履行各自的职责权限,避免控股股东干预经营层管理事务,然而纵观当前大部分合营企业并未实际做到这一点。第二,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包括管理层在内的企业全体员工,按照要求与标准共同参与实施,而在当前,部分国有合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全体员工中推行不到位。第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不够合理,内控制度的业务流程存在问题,此类问题导致员工在按照内部控制流程工作时可操作性不强或按流程操作时效率太低,业务开展也就不按或不能按流程操作,具体操作起来相对随意,最终导致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业务的合法性、经营的有效性等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第四,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监督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受到管理层干扰,不能发挥最大的监督作用。第五,监事会形同虚设,不能有效发挥应有的职能。
(二)对内部控制风险认识不清
当前国内市场中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出现许多不确定因素,尤其是在当前国际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的形式下,企业的发展多多少少会受到国际形式、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影响与冲击,在此情况下,企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程度也会逐步加大。
然而,目前我国部分合营企业在风险意识及风险管理方面比较欠缺,现阶段仍有许多企业对风险管理的意识仍然停留在以往的观念上,对企业当前及未来的发展中面临的困难挑战认识不足,缺乏应有的风险管理意识,导致企业在运营中不能很好应对各种突发的风险与问题。
(三)缺乏较强的风险应对能力
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通常会面对政治风险、自然环境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保密风险、信息风险等。
面对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风险问题,现阶段部分企业缺乏先进的理念和长远的发展目光,缺乏具有前瞻性的风险管理意识与方案,不能较好的对业务范围内的风险问题进行识别、分析,也就无从制订应对风险的措施,无法有效将风险降到可以把控、应对的程度。
二、强化国有合营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与对策
针对当前国有合营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下总结几点强化的建议及对策。
(一)健全当前的内部控制机制
1.要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发展的实际要求,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有关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及抵御能力,确保企业有序、健康、长远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2.要进一步提高股东规范运作意识,促进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规范化运作。另外,要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细化监事会工作制度,明确监事会职责,完善监事会的来源与专业构成,并对监事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责任追踪和奖惩制度,使其充分发挥监督职能。
3.要定期开展内部控制测试工作,企业可以聘请第三方内部控制专业咨询机构,围绕内部控制体系评价的目标,针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业务层面采用跟单作业和关键控制抽样检查的方法对执行层面符合性情况进行测试,企业层面采用检查、访谈、问卷分析等方式进行测试,查找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专项整改,属于内控设计的问题,定期修改内控制度,属于执行的问题,责成相关岗位落实整改并定期跟踪复查。
(二)树立较强的风险意识及风险应对能力
1.国有合营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牢固树立风险管理意识,这也是建设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机制的一个重要前提。国有合营企业可以在企业文化中适当添加风险管理的内容,在日常工作规范与业务操作环节反复强调风险意识及应对风险的重要性。只有具备了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企业员工才能正确意识到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机制的重要性,才能有效推进企业风险意识在内部控制工作中的落地执行,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能够自觉发现风险、上报风险与应对风险,从而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2.企业要切实提升自身的风险应对能力,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分析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与应对方案。企业可以通过对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类与评估,根据风险的等级实施分层管控,使风险管控发挥最大的成效。同时,要提升风险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企业要定期举办培训学习活动,提高风险管理人员敏锐的市场观察力和风险判断力,使其通过自身的丰富经验与掌握的先进理念、技术,及时发现企业中存在的各种风险。
(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及监事会的监督作用
在企业内部监督环节中,内部审计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因此,有合营企业要充分运用内部审计的监督手段,通过对风险控制点、风险控制方法和效果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检查,保证风险控制的实施效率和效果。
1.企业需要制定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制度,并将审计工作的重点适当偏向降低企业风险、应对潜在风险方面。另外,企业需要确保内部审计具有相对独立性,真正落实审计委员会制度,严禁任何人、任何部门直接干预内部审计工作,保障审计的权威性。对内部业务部门,需保障在各项业务活动中,严格遵守内控制度,确保管理规范、风险可控;对内部财务部门,则需要保障其搜集整理的相关信息真实可靠,并对企业使用资金的情况进行全程监督管理,以真实反映企业的具体运营情况。
2.企业监事会应充分发挥监督作用,针对董事、管理层及财务等重要岗位履职情况进行监督。同时企业要定期聘请第三方独立机构对企业的财务事项、重大事项、关联交易、内控工作等进行外部审计,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独立审计不受干扰。
三、结语
在当前经济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环境下,国有企业为了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将成立国有合营企业作为其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举措。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保障业务流程的规范性、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及真实性,还能使企业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洁.浅谈我国企业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完善对策[J].知识经济,2015,16:93-94.
[2]孙艳兵.全力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控体系――国有上市企业风险管理评估[J].财经界,2010,12:65+67.
[3]张根明,张树银.我国矿业上市企业风险管理实证研究[J].矿业工程,2011,02:3-5.
[4]王新华.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实施策略应用[J].中国商论,2015,27:28-30
篇10
一、所谓地铁暗挖施工风险工程的控制与管理,是指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各个阶段应对风险工程进行风险识别、分级和评估,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为便于进行安全风险技术管理,风险工程分为自身风险工程和环境风险工程。自身风险工程指因工程本身特点和地质条件复杂性等导致工程实施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的轨道交通工程。环境风险工程指因轨道交通工程周边环境条件复杂,轨道交通施工可能导致其正常使用功能或结构安全受到影响的轨道交通工程。周边环境主要指既有轨道交通工程(含铁路)、建(构)筑物、管线、道路、水体等。
二、施工阶段安全风险技术管理
1、管理目标
通过加强施工准备期的施工安全设计交底、地质踏勘、环境核查和空洞普查、安全风险深入识别及风险工程分级调查等,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监控、评估预警、信息报送和预警处理等风险预防和控制措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避免工程事故和环境事故的发生。
2、管理内容
2.1施工准备期的安全风险技术管理
(1)施工安全设计交底
在施工准备期,建设单位负责组织设计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安全设计交底。施工安全设计交底的内容原则上应涵盖施工图设计的有关安全风险专项内容。施工单位应仔细、全面地熟悉施工设计图纸,查对图纸与现场实际情况是否相符,核实工程环境安全设计在技术上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在设计交底时应提出风险设计安全性的有关质疑,由设计单位负责解答。
(2)地质踏勘、环境核查和空洞普查及分析
施工单位对地质踏勘结果和环境核查、空洞普查成果进行分析,当与勘查报告、环境调查报告有出入时,书面报监理单位。
(3)风险因素深入识别与风险工程分级调整
在施工准备期,施工单位应深入识别工程自身风险和环境风险因素,进行风险工程分级调整,形成调整清单,经项目技术负责人签认后,报监理单位审核,经总监签认后,报业主。由业主组织专家对风险工程分级调整清单进行审查。施工单位根据审查意见,修改完善风险工程分级调整清单,形成专册,上报业主备案。
(4)施工风险预告
风险预告内容包括:风险描述、监控方案、应急预案、施工注意事项、责任人等。风险预告须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签认和监理审核,并报业主备案。
2.2施工过程安全风险技术管理
(1)安全风险监控、评估与预警
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第三方监测单位按照合同规定范围内的监控内容、范围等进行安全风险监控,在监控过程中及时整理、分析监控信息和进行安全状态评估和预警,并结合预警级别进行相应的风险处置和信息上报。
(2)安全风险监控、评估与预警的信息报送
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第三方监测单位均应及时报送各自的监测、巡视、评估及预警信息。信息报送形式主要有书面报送、信息平台报送和电话、短信等。
(3)预警的响应与处置
当监控管理中心综合判定综合预警等级后,各相关监控实施及管理单位应根据不同的综合预警级别分别组织不同层级领导的响应。黄色综合预警:施工单位应加强组织分析,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并组织风险处理,项目总监、第三方监测单位项目负责人、设计单位专业负责人和监控管理分中心参加风险处理方案的制定和风险处理过程的监督、管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加强监测和巡视,监控管理分中心监控跟踪。橙色综合预警:施工单位应组织四方会议,项目经理主持并组织风险处理,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第三方监测单位技术负责人、设计单位和勘察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及业主单位有关领导参与风险处理方案的制定和风险处理过程的监督、管理;监控管理分中心加强监控跟踪,业主单位加强督查和协调处理。红色综合预警:施工单位企业主管领导主持并组织风险处理,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第三方监测单位技术负责人、设计单位和勘察单位的技术负责人、业主单位领导参与风险处理方案的制定和风险处理过程的监督、管理;业主单位主管领导及相关部门督促和协调处理,监控管理中心加强监控跟踪。
三、针对暗挖车站施工风险工程采取的管控措施
1、认真组织核查,实施分级管理
开工前由项目部牵头组织技术人员对管区内风险源进行详细的识别、核查,形成调查报告,并绘制相关平面与剖面关系图,以准确掌握各风险源的第一手资料。按照《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要求,对自身风险及环境风险进行定性分级,采取分级管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经过认真讨论研究,确定风险集中区域。
2、组织技术论证,严控方案编制
针对重大风险源,提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评审各重大风险源的施工方案,根据专家意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报集团公司及子公司,经两级总工程师逐级审核后再报监理单位审批,保证方案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3、强化管理手段,保证措施到位
针对车站自身风险工程,严格按图施工,落实设计文件和相关规范要求;拱部施工要保证开挖、格栅安装、喷射混凝土连续作业,杜绝出现影响其连续性的现象。为减少拱部作业面暴露时间,尽快封闭掌子面,拱部土体自稳性较差地段,小导管打设需在喷射混凝土完成后进行,并预埋套管,且应“一榀一打”;拱部土体自稳性较差地段,拱部格栅安装完成后要及时喷射混凝土,不应等临时仰拱再统一喷射。
针对车站环境风险工程,采取措施为:(1)工程实施前对车站上方及周边相邻管线详细调查,并通过管线所属单位了解掌握管线的现况,根据调查结果针对不同管线制定不同的预防及加固方案。(2)对污水、雨水和热力管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入洞内探明管线的现况及渗漏水情况,必要时施工前对污水及雨水管在洞内导流、增设防水内衬措施、施工过程中采取定向注浆等措施确保管线安全。(3)对电力沟、大型电信等管线应对管线状况及周边环境进行严密监控,并应与管线所属的管理单位取得联系,在施工前制定完善的抢险预案,备足抢险物资,如遇险情立即启动抢险预案并及时上报。
4、重视监控量测,确保不留隐患
施工期间加强监控量测工作,反馈信息,及时掌握结构物及其周围环境的动态变化,相应调整补充施工措施,进行施工的动态管理,确保结构和周围环境的安全。风险源通过后继续进行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直至数据稳定为止。如有异常情况立即上报,并组织专家分析原因,制定补救措施。
四、效果检查(以下内容为苏州桥站环境风险工程风险源统计台账)
序号
风险类型
风险等级
风险源信息
预计开始时间
预计通过时间
施工进度
风险源状态
风险源状态
工点
风险工程基本情况描述
已通过
在施
未进入
环境风险工程
1.1
L3横通道
一级
苏州桥站
横通道平行下穿上水管(DN600)竖向净距4.41m
2014.4.20
2014.5.6
已通过
√
安全
1.2
L3横通道
一级
苏州桥站
横通道平行下穿燃气管(DN500)竖向净距4.08m
2014.5.8
2014.5.12
已通过
√
安全
1.3
L3横通道
一级
苏州桥站
横通道垂直下穿电力管沟(2000x2000)竖向净距1.53m
2014.5.18
2014.5.20
已通过
√
安全
1.4
L3横通道
一级
苏州桥站
横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800)竖向净距3.66m
2014.5.31
2014.6.1
已通过
√
安全
1.5
L3横通道
一级
苏州桥站
横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800)竖向净距4.05m
2014.5.28
2014.5.29
已通过
√
安全
1.6
L4横通道
一级
苏州桥站
横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800)竖向净距2.98m
2014.4.28
2014.4.29
已通过
√
安全
1.7
L4横通道
一级
苏州桥站
横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800)竖向净距3.37m
2014.4.26
2014.4.27
已通过
√
安全
1.8
L4横通道
一级
苏州桥站
横通道垂直下穿雨水管(D700)竖向净距2.82m
2014.4.30
2014.5.1
已通过
√
安全
1.9
L1横通道
一级
苏州桥站
横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400)竖向净距3.894m
2014.6.8
2014.6.9
已通过
√
安全
1.10
L1横通道
一级
苏州桥站
横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800)竖向净距2.96m
2014.6.4
2014.6.5
已通过
√
安全
1.11
L1横通道
一级
苏州桥站
横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1000)竖向净距2.94m
2014.6.12
2014.6.13
已通过
√
安全
1.12
L1横通道
一级
苏州桥站
横通道垂直下穿燃气管(DN500)竖向净距3.85m
2014.6.10
2014.6.11
已通过
√
安全
1.13
L1横通道
一级
苏州桥站
横通道邻近污水管(D800)竖向净距0.27m、水平净距4.5m
2014.5.31
2014.7.29
已通过
√
安全
1.14
L1横通道
一级
苏州桥站
横通道邻近污水管(D800)竖向净距1.84m、水平净距6.24m
2014.5.31
2014.7.29
已通过
√
安全
1.15
L2横通道
一级
苏州桥站
横通道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800)竖向净距3.64m
2014.6.26
2014.6.28
已通过
√
安全
1.16
L2横通道
一级
苏州桥站
横通道邻近上水管(DN1000)竖向净距3.58m
2014.7.2
2014.7.7
已通过
√
安全
1.17
L2横通道
一级
苏州桥站
横通道邻近上水管(DN400)竖向净距4.62m
2014.7.2
2014.7.7
已通过
√
安全
1.18
L2横通道
一级
苏州桥站
横通道邻近燃气管(DN500)竖向净距4.58m
2014.7.2
2014.7.7
已通过
√
安全
总之,地铁工程项目是在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进行的,面临着多种因素的影响,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风险管理要用系统的、动态的方法进行风险控制,以减少项目实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全面的风险管理不仅使各层次的项目管理者建立风险意识,重视风险问题,防范于未然,而且在各个阶段、各个方面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形成一个前后连贯的管理过程。地铁苏州桥站通过对暗挖车站施工安全风险的辨识分析后采取有效对策,并在有效过程监控的基础上,随之施工进度,风险源全部安全通过,施工现场自开工到现在始终处于全面安全受控状态。
苏州桥站位于西三环北路和北三环西路交汇处苏州桥西北侧,与规划地铁12号线换乘。交叉路口东侧为北三环西路,南侧为西三环北路,西侧为长春桥路,北侧为万泉河路。路口西北角为金洲大厦,东北角为西海国际大厦;东南角为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和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小学;西南角为武警总部,临近道路为破旧平房、一至二层商铺。车站结构型式为叠摞侧式车站,双层三跨钢筋混凝土结构,全暗挖洞桩法施工。工序转化快,附属结构多,施工环境复杂,制约施工的因素多给施工造成很大压力,特别是苏州桥站结构下穿管线多,结构与管线净距离2~6m,如何做好开挖过程中的支护,减少主体施工对管线的影响,是本工程的施工难点。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必须做好安全风险管控,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一、所谓地铁暗挖施工风险工程的控制与管理,是指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各个阶段应对风险工程进行风险识别、分级和评估,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为便于进行安全风险技术管理,风险工程分为自身风险工程和环境风险工程。自身风险工程指因工程本身特点和地质条件复杂性等导致工程实施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的轨道交通工程。环境风险工程指因轨道交通工程周边环境条件复杂,轨道交通施工可能导致其正常使用功能或结构安全受到影响的轨道交通工程。周边环境主要指既有轨道交通工程(含铁路)、建(构)筑物、管线、道路、水体等。
二、施工阶段安全风险技术管理
1、管理目标
通过加强施工准备期的施工安全设计交底、地质踏勘、环境核查和空洞普查、安全风险深入识别及风险工程分级调查等,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监控、评估预警、信息报送和预警处理等风险预防和控制措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避免工程事故和环境事故的发生。
2、管理内容
2.1施工准备期的安全风险技术管理
(1)施工安全设计交底
在施工准备期,建设单位负责组织设计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安全设计交底。施工安全设计交底的内容原则上应涵盖施工图设计的有关安全风险专项内容。施工单位应仔细、全面地熟悉施工设计图纸,查对图纸与现场实际情况是否相符,核实工程环境安全设计在技术上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在设计交底时应提出风险设计安全性的有关质疑,由设计单位负责解答。
(2)地质踏勘、环境核查和空洞普查及分析
施工单位对地质踏勘结果和环境核查、空洞普查成果进行分析,当与勘查报告、环境调查报告有出入时,书面报监理单位。
(3)风险因素深入识别与风险工程分级调整
在施工准备期,施工单位应深入识别工程自身风险和环境风险因素,进行风险工程分级调整,形成调整清单,经项目技术负责人签认后,报监理单位审核,经总监签认后,报业主。由业主组织专家对风险工程分级调整清单进行审查。施工单位根据审查意见,修改完善风险工程分级调整清单,形成专册,上报业主备案。
(4)施工风险预告
风险预告内容包括:风险描述、监控方案、应急预案、施工注意事项、责任人等。风险预告须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签认和监理审核,并报业主备案。
2.2施工过程安全风险技术管理
(1)安全风险监控、评估与预警
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第三方监测单位按照合同规定范围内的监控内容、范围等进行安全风险监控,在监控过程中及时整理、分析监控信息和进行安全状态评估和预警,并结合预警级别进行相应的风险处置和信息上报。
(2)安全风险监控、评估与预警的信息报送
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第三方监测单位均应及时报送各自的监测、巡视、评估及预警信息。信息报送形式主要有书面报送、信息平台报送和电话、短信等。
(3)预警的响应与处置
当监控管理中心综合判定综合预警等级后,各相关监控实施及管理单位应根据不同的综合预警级别分别组织不同层级领导的响应。黄色综合预警:施工单位应加强组织分析,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并组织风险处理,项目总监、第三方监测单位项目负责人、设计单位专业负责人和监控管理分中心参加风险处理方案的制定和风险处理过程的监督、管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加强监测和巡视,监控管理分中心监控跟踪。橙色综合预警:施工单位应组织四方会议,项目经理主持并组织风险处理,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第三方监测单位技术负责人、设计单位和勘察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及业主单位有关领导参与风险处理方案的制定和风险处理过程的监督、管理;监控管理分中心加强监控跟踪,业主单位加强督查和协调处理。红色综合预警:施工单位企业主管领导主持并组织风险处理,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第三方监测单位技术负责人、设计单位和勘察单位的技术负责人、业主单位领导参与风险处理方案的制定和风险处理过程的监督、管理;业主单位主管领导及相关部门督促和协调处理,监控管理中心加强监控跟踪。
三、针对暗挖车站施工风险工程采取的管控措施
1、认真组织核查,实施分级管理
开工前由项目部牵头组织技术人员对管区内风险源进行详细的识别、核查,形成调查报告,并绘制相关平面与剖面关系图,以准确掌握各风险源的第一手资料。按照《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要求,对自身风险及环境风险进行定性分级,采取分级管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经过认真讨论研究,确定风险集中区域。
2、组织技术论证,严控方案编制
针对重大风险源,提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评审各重大风险源的施工方案,根据专家意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报集团公司及子公司,经两级总工程师逐级审核后再报监理单位审批,保证方案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3、强化管理手段,保证措施到位
针对车站自身风险工程,严格按图施工,落实设计文件和相关规范要求;拱部施工要保证开挖、格栅安装、喷射混凝土连续作业,杜绝出现影响其连续性的现象。为减少拱部作业面暴露时间,尽快封闭掌子面,拱部土体自稳性较差地段,小导管打设需在喷射混凝土完成后进行,并预埋套管,且应“一榀一打”;拱部土体自稳性较差地段,拱部格栅安装完成后要及时喷射混凝土,不应等临时仰拱再统一喷射。
针对车站环境风险工程,采取措施为:(1)工程实施前对车站上方及周边相邻管线详细调查,并通过管线所属单位了解掌握管线的现况,根据调查结果针对不同管线制定不同的预防及加固方案。(2)对污水、雨水和热力管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入洞内探明管线的现况及渗漏水情况,必要时施工前对污水及雨水管在洞内导流、增设防水内衬措施、施工过程中采取定向注浆等措施确保管线安全。(3)对电力沟、大型电信等管线应对管线状况及周边环境进行严密监控,并应与管线所属的管理单位取得联系,在施工前制定完善的抢险预案,备足抢险物资,如遇险情立即启动抢险预案并及时上报。
4、重视监控量测,确保不留隐患
施工期间加强监控量测工作,反馈信息,及时掌握结构物及其周围环境的动态变化,相应调整补充施工措施,进行施工的动态管理,确保结构和周围环境的安全。风险源通过后继续进行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直至数据稳定为止。如有异常情况立即上报,并组织专家分析原因,制定补救措施。
四、效果检查(以下内容为苏州桥站环境风险工程风险源统计台账)
序号
风险类型
风险等级
风险源信息
预计开始时间
预计通过时间
施工进度
风险源状态
风险源状态
工点
风险工程基本情况描述
已通过
在施
未进入
环境风险工程
1.1
L3横通道
一级
苏州桥站
横通道平行下穿上水管(DN600)竖向净距4.41m
2014.4.20
2014.5.6
已通过
√
安全
1.2
L3横通道
一级
苏州桥站
横通道平行下穿燃气管(DN500)竖向净距4.08m
2014.5.8
2014.5.12
已通过
√
安全
1.3
L3横通道
一级
苏州桥站
横通道垂直下穿电力管沟(2000x2000)竖向净距1.53m
2014.5.18
2014.5.20
已通过
√
安全
1.4
L3横通道
一级
苏州桥站
横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800)竖向净距3.66m
2014.5.31
2014.6.1
已通过
√
安全
1.5
L3横通道
一级
苏州桥站
横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800)竖向净距4.05m
2014.5.28
2014.5.29
已通过
√
安全
1.6
L4横通道
一级
苏州桥站
横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800)竖向净距2.98m
2014.4.28
2014.4.29
已通过
√
安全
1.7
L4横通道
一级
苏州桥站
横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800)竖向净距3.37m
2014.4.26
2014.4.27
已通过
√
安全
1.8
L4横通道
一级
苏州桥站
横通道垂直下穿雨水管(D700)竖向净距2.82m
2014.4.30
2014.5.1
已通过
√
安全
1.9
L1横通道
一级
苏州桥站
横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400)竖向净距3.894m
2014.6.8
2014.6.9
已通过
√
安全
1.10
L1横通道
一级
苏州桥站
横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800)竖向净距2.96m
2014.6.4
2014.6.5
已通过
√
安全
1.11
L1横通道
一级
苏州桥站
横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1000)竖向净距2.94m
2014.6.12
2014.6.13
已通过
√
安全
1.12
L1横通道
一级
苏州桥站
横通道垂直下穿燃气管(DN500)竖向净距3.85m
2014.6.10
2014.6.11
已通过
√
安全
1.13
L1横通道
一级
苏州桥站
横通道邻近污水管(D800)竖向净距0.27m、水平净距4.5m
2014.5.31
2014.7.29
已通过
√
安全
1.14
L1横通道
一级
苏州桥站
横通道邻近污水管(D800)竖向净距1.84m、水平净距6.24m
2014.5.31
2014.7.29
已通过
√
安全
1.15
L2横通道
一级
苏州桥站
横通道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800)竖向净距3.64m
2014.6.26
2014.6.28
已通过
√
安全
1.16
L2横通道
一级
苏州桥站
横通道邻近上水管(DN1000)竖向净距3.58m
2014.7.2
2014.7.7
已通过
√
安全
1.17
L2横通道
一级
苏州桥站
横通道邻近上水管(DN400)竖向净距4.62m
2014.7.2
2014.7.7
已通过
√
安全
1.18
L2横通道
一级
苏州桥站
横通道邻近燃气管(DN500)竖向净距4.58m
2014.7.2
2014.7.7
已通过
√
- 上一篇: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方案
- 下一篇:土地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