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与财政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09-07 17:58: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税务与财政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税务与财政的关系

篇1

关键词:处理关系;财务;会计;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财务和会计工作在民营企业中是必须存在的,并且掌握着企业的经济命脉,关系着企业的发展。所以需要加强企业的财务和会计工作,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但目前民营企业中都分不清财务和会计的关系,将财务和会计混为一体,没有真正认识到二者的区别所在,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发展。

一、民营企业中会计工作和财务管理的现状

1.企业中重视财务管理工作,轻视会计工作。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但企业由于对会计和管理工作认识不清,导致在账目核算和资金运转时出现差错,假账和烂账频繁出现,会计信息失去了可靠性,最终导致贪污和挪用公款的现象严重,直接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2.企业只注重会计管理工作,忽视了财务管理。有些企业主要采用现金办理各项业务,导致领导和管理者对会计工作比较重视。工作中加强对会计的管理和培训等工作,重点提高会计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以及会计工作的使用设备等。忽视了财务管理,导致财务管理混乱,降低了经济效益。

二、企业中的财务管理工作

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看似相同,其实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包括定义、责任和各项任务等都是不相同的。

财务管理主要是通过财务管理部门在民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主要负责处理企业中的各项工作和财务的关系,组织企业的资金运转活动。财务管理重点在于管理,利用成本、收入、资金的指标来分配各项企业工作,处理各项工作中存在的经济关系、经济矛盾和经济利益。

其中财务工作主要为:计划的制定、利用各种手段来实现计划、分析计划的完成情况,然后分析企业的目标完成状况,制定更大的目标来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财务管理具备综合性和全面性,能够整体把握企业的经济情况,通过采用货币的形式关系来组织和规划企业的各项生产工作。财务管理工作利用组织的职能,采用资金运作的方式来反映各项经济活动的价值,评定企业各方面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效果和质量,促进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的综合收益。

三、企业中的会计工作

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作用较大,其主要的工作任务是利用货币的形式和管理技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收益情况进行记录和计算,在企业会计工作具体项目有: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会计凭证的审核和填制、财产清产和账簿的登记、编制报表以及成本的核算。通过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和监督来评定整个生产过程,为企业生产提供资金管理依据。通过管理为企业提供需要的计算信息,并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

四、会计工作和财务管理职能的关系

1.会计工作的职能是负责生产过程的控制和对观念的总结。在会计工作中通过会计的专业手段来有效的控制生产过程,利用记账、算账和报账的方式来进行生产过程的会计分析,有效的监督会计计划的实施。

2.财务管理工作在职能上跟会计工作有明显的差别,其中财务管理工作在工作方法上主要对企业管理工作作出财务决策。财务管理掌管着企业当前和未来的发展状况,不断要对当前的企业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和评断,还需要预测未来市场的需求和整个企业的环境变化,并根据各种影响的因素进行判断,制定出解决的方案和对策,以保证企业的发展。

在管理财务工作的同时,需要通过财务预测、财务计划和控制,然后进行财务分析和决断,协调企业生产中的各项活动,以便于提供资金的合理供应。减少资金和人力的投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资金投入和使用方面出现问题。

五、正确处理财务管理和会计的关系,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

财务和会计的不同点:财务管理主要为组织和实现各项既定的任务,服务对象为资金的运动和对资金运动的监督和教育。而会计工作主要反映企业资金的运作,并在运作过程中进行监督,服务对象就是资金的运动,所以二者存在本质差别。但因为二者都是通过完成本质任务来反映企业的生产状况,监督企业的财政活动,保证企业的财产安全。所以需要通过凭证、账簿、报表的形式来进行记账、核算和报账等,同时采用审计和活动分析。

1.财务和会计工作具有一定的联系,都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的特点,都与经济核算紧密相连,但都不属于生产过程中的要素。二者都是利用货币的形式来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遵循企业的财经制度,减少企业的成本花费,为企业的经济决断提供依据。

2.财务管理需要保证生产过程的资金组织和控制,同时指挥和协调企业的资金运动,保证资金按照计划运作,同时为扩大企业生产提供保障。所以财务管理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合理利用资金和成本为基础,来进行经济管理。其中主要管理方法可以采用:经济核算、计划管理、经济活动和组织领导的方法。

3.财务和会计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管理者需要分清楚财务和会计的关系,找准其特性,同时也不要将二者完全孤立。实际工作中,财务和会计工作需要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同时相互补充,会计工作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财务管理是企业监督工作的反映,也就是体现了会计工作的质量。

财务和会计工作要明确各项工作的具体职责,分清楚会计和财务的工作关系。为领导和企业提供需要的资料和数据,准确的核算和判定企业的收益,有计划的决断企业的各项财务工作。对于资金的周转和运用起到了促进作用,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因此,需要从根本上分清财务和会计的关系,找出二者的差异,正确的处理财务和会计工作的关系,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李鑫.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关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104-105.

篇2

目前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社会保险计划应由劳动保障部门“封闭式”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由劳动保障部门一家自收、自支、自管;二是社会保险计划应由多部门协同共管,实行“税务收、财政管、劳动支、审计查”的管理模式。上述第一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劳动法》第七十四条,即“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依照法律规定收支、管理和运营社会保险基金,并负有使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责任”。而第二种观点主要是基于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考虑,主张通过多部门的相互监督和制约以确保社会保险基金这笔“养命钱”万无一失。权衡两种方案利弊得失,笔者更倾向于第二种观点,理由是:

一、社会保险基金多部门共管有利于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性

现代政府组织理论和规制经济学理论都主张对一种经济活动要由多个政府部门进行管理,认为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抑制腐败行为的发生。法国著名经济学家拉丰(jean-jacques laffont)在他的“分散规制者以对付共谋行为”一文中就指出:“我们认为,分散规制者可以起到防范规制俘获(regulatory capture)威胁的作用”。这里所谓的“规制俘获”,通俗地讲就是管理者被拉下水,成为金钱和诱惑的俘虏。拉丰还说,防止规制者和被规制的利益集团结成联盟,这是分权理论的基础。分权理论的假设前提是政府的管理部门中存在着一些不能洁身自好者,他们可能会利用手中的权力来追求个人利益,从而损坏公众的利益;而如果将一项事业的管理部门分散化,不同的部门或不同的规制者只能获得其中的部分信息,那么就会减小各个部门或规制者的权力,从而有利于抑制以权谋私,使社会福利最大化。

笔者认为上述分权理论对制定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模式是有启发意义的。2006年11月22日国务院就社保基金安全性问题召开了常务会议,会议指出,“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的安全网和稳定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保险基金必须切实管好用好,确保安全完整、保值增值,这是政府的重要责任。社会保险基金是‘高压线’,任何人都不得侵占挪用”。可见,党和国家对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性问题是十分重视的。但如何才能保证社保基金不被侵占挪用?显然,根据现代管理的分权理论,社会保险基金还是应当由多部门共管,形成一个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制度模式。由于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涉及社会保险缴费的征收、社保资金的使用以及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等问题,所以社保基金多部门共管就是要让社会保险的经办机构(劳动保障部门)与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税务收、财政管、劳动支、审计查”的部门分工格局。这是当前提高社保基金安全性的一个比较好的制度选择。

二、社会保险费由税务部门征收有其内在的合理性

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社会保险费的征收机构不尽一致。在大国中,美、英等国由税务部门征收,而法、德等国则由社会保障主管部门或独立机构负责征收。各国的选择都是基于本国的国情和历史因素所做出的,所以我国在这个问题上也必须结合自己的国情来进行抉择。笔者认为,我国在考虑社会保险费的征收机构时应当有两个出发点:一是要有利于确保征收;二是要有利于节约征收费用,提高征收管理的效率。而由税务部门征收社会保险费恰恰有这两个方面的优势。

首先,税务部门负责征收社会保险费在制度和技术上是有绝对优势的。因为社会保险费是对企业工资总额按一定比例课征的,而税务部门在课征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过程中都需要掌握企业的工资发放情况,这样由税务部门负责征收社会保险费就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例如: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放的工资、薪金可以在税前扣除,这样,企业在纳税申报时就要向税务机关如实申报当年的工资发放情况,如果企业为少缴社会保险费而瞒报职工工资总额,那么这种行为就很容易被税务部门所发现。另外,个人所得税法也要求企业、单位在向职工发放工资时为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并负有向税务机关全员、全额申报职工收入的义务,这也要求税务部门全面、准确地掌握企业和单位的工资、薪金发放情况,从而有利于税务部门征收社会保险费。

其次,税务机关拥有一支专业的征收队伍(包括征收和稽查人员),其规模和素质足以胜任社会保险费的征收任务。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实施了金税工程,大大提高了税务部门的信息化水平。而如果将社会保险费全部交给社保经办机构负责征收,后者势必要“另起炉灶”,再去组建一支庞大的征收队伍,从国家的角度看这显然会加大社保费的征收成本。而且,许多地区的社保经办机构目前并没有先进的信息化征收管理系统,如果它承担了征收社保费的重任,必然要再建一套信息化的征管系统,这种重复建设必然会造成巨大的浪费。事实上,一些国家政府所有税费都交给一个部门负责征收的不在少数。在这些国家,税务局都不叫“税务局”,而是叫“收入局”。如美国叫“国内收入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加拿大叫“加拿大收入局”(canada revenue agency),英国叫“皇家收入与关税局”(hm revenue & customs)。这种制度安排完全是从机构设置和征收效率角度考虑的。笔者认为这种制度安排值得我们借鉴。实际上,目前我国的税务部门也承担着一定的收费职能,如教育费附加、城市建设费、文化事业费等都是由税务部门征收的。这种安排是十分合理的,因为没有必要教育费附加由教育部门负责征收,文化事业费由文化部门负责征收。从长远看,我国的税务局也应当向国家收入局的方向发展。如果这样考虑问题,将社会保险费交给税务部门征收也是顺理成章的。

三、社会保险与财政关系决定财政必须参与社会保险费制度设计

社会保险是政府按保险原则举办的一种社会保障计划,虽然它有独立的收入来源(社会保险缴费),但它与政府财政密不可分。实质上,社会保险计划的收支应纳入政府财政的视野通盘考虑,原因是:

第一,社会保险计划的收支缺口往往要由政府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弥补。由于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承担,所以一旦出现收不抵支,政府都要用一般预算收入(如增值税、所得税收入)对其进行补贴,以保证社会保险津贴的按时足额发放。可以说,财政是社会保险计划最终的资金担保人。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除了美国的社会保险计划财务收支是完全的自求平衡外,其他国家要么财政给予社会保险计划一定比例或定额补贴(如日本、德国、英国、意大利等),要么财政用一般预算收入弥补社会保险计划赤字(如法国、丹麦、荷兰、卢森堡、比利时等)。我国情况也是如此,绝大多数地区社会保险基金(主要是其中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需要财政(包括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给予补助。2006年各级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计划的补助为1035.1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的补助多达774亿元。从这个角度看,如果社会保险费的征收完全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财政只充当“补窟窿”角色,那么财政的权利和义务就不对称,而且在这种“不可控”的局面下,今后这种“补窟窿”的义务很可能成为财政的沉重负担。

篇3

我国现行的国库管理制度运行了几十年,财税体制经历了多次大的改革,而国库管理制度基本上没有变动。随着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建立,原国库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已越来越不适应新时期财政管理的要求,其弊端逐渐显露出来。

一是国库的概念及外延不够明确。尽管各界普遍意识到了我国国库职能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民银行及财政部也都在采取措施进行国库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但究竟哪些属于国库职能,哪些属于一般财政管理职能,并没有一个得到普遍认可的解释,导致目前经济界及理论界出现两个国库概念,即现行法规定义的由人民银行经理的“国库”与包含部分财政管理职能在内的“财政国库”。

二是由于人民银行行使国库管理职能是属于“经理”性质,而且国库的职责是“负责办理国家预算资金的收纳、划分、报解、支拨、结算,并向上级国库和同级财政机关反映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实际上是财政的出纳,是被动的执行财税部门的指令和事后记帐的角色,难以发挥其在国库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国库管理的部分职能缺位,加之其“经理”性质在人员配备,业务素质等方面难以做到尽善尽美,很难保证财政管理质量和国库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三是由于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与财税改革不同步,客观上给财税工作管理带来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在:由于一级政府都有一级财政,在乡政府内设有乡财政所。为便于乡财政所工作的开展,客观上要求乡级也要有一级国库,但绝大多数乡是没有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或代办机构的,乡级财政的库款有的是由缴款人交入县级金库,由县级金库再按收入级次和纳税人所属乡划分各乡的收入,很容易造成收入划分在县与乡之间、乡与乡之间的错误;有的是委托乡的农业银行储蓄所代收,再由储蓄所通过交换划到县金库,再由县金库划分。由于不是就地缴纳,给纳税人带来诸多不便,也增加了库款的在途时间,有时还会造成扣押库款的不正常现象。分税制改革后,分设了国家和地方两个税务局,但都是共同对应一个国库系统,没有划分中央国库和地方国库,在多种经济成份、多种流通渠道、多种分配层次存在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政策掌握不准,计算差错以及人为混库、占压库款,截留上级财政收入等现象,特别是地方为了完成自己的财政收支任务,往往协调当地税务和国库,优先缴纳地方税税款,优先满足地方财政支出需要的现象较为普遍,影响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实施,违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原则。根据税务业务发展的需要,很多税务部门设立了征税大厅。商业银行为了增加存款和提高服务质量的要求,纷纷与税务部门联合,进驻税务大厅,实现了银税一体化的办公方式,但国库管理机关对这一新生事物仍没有统一的管理办法和相关规定,各地的具体做法也不一样,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定和具体的操作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各商业银行之间采取了不正当手段相互竞争,在取得代办资格后,由于各银行自身的利益需要、积压税款、随意压库的行为较为普遍。

四是国库管理体制不适应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后,形成了以人民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由于国库体制改革与银行体制改革不同步,国库的分支机构不健全,没有向下延伸,一些县级国库都是由专业银行,更不用说乡级。在金融体制改革后,专业银行已向商业银行过渡,都有各自的利益体系,这样,商业银行在代办国库业务时,位子就很难坐正,根本无法行使对国库资金的监督管理职能,从而造成了国库监督管理职能的缺位。

五是国库资金的划转和结算方法不科学。这方面主要表现为:首先,由于重复和分散设置帐户,导致大量的预算外资金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不便实施财政监督和管理。其次,国库资金运行过程烦琐,财政收入要经缴款人向经收处缴纳,经收处再划到管辖行,管辖行集中后再划转到国库;财政支出也要经财政部门发出支付令后,交由国库划转到用款单位的开户银行,收款单位得到到帐通知后再开出支票,最后才由开户行将资金划入提供公共服务或出售产品的单位,财政资金周转缓慢,财政收支信息反馈十分迟缓,加之金融机构本身的业务操作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极易造成占压国库资金的现象。

二、实施现代国库管理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1、法制原则

财政国库管理必须遵循法制原则。鉴于国库集中支付这项改革尚处于试验阶段,为了规范其运行和防止出现偏差,近期内在没有正式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之前,仍应以《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中央单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支付管理方法》、《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会计核算办法》、《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支付银行清算办法》等为基本法规依据。

2、便利原则

在法制和规范的前提下,国库集中支付要使各部门、各单位用款更加方便,解决过去财政资金层层拨付,流转环节多,资金滞留、沉淀和流转慢的问题。

3、效益原则

在推进这次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效益原则,加强财政对资金的统一调度和管理,有效遏制资金挤占、转移、挪用等现象,降低财政资金划拨支付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4、积极稳妥、分步实施原则

国库集中支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方利益关系,必须作充分的调研和宣传工作,取得各个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以减少改革的阻力。具体实施时,要先易后难,对各种资金合理分类,分步实行集中支付。要在做好试点工作,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稳步推进。

三.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构想

1、设立隶属于中央银行而又相对独立的国库管理机构

由于国库管理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能是管理和办理财政资金收入和财政资金支出的业务,是为财政部门的整个财政管理工作服务的,从其工作职责和工作性质来看,其运作的是国库资金,具有管理政府部门财务的重要职能,由于中央银行具有管理整个社会资金的职能,同样也需要对国库资金实行监管,为了加大对国库资金的监管,有必要设立隶属于中央银行而又相对独立的国库管理机构,提高对国库监管的地位和力度。

2、加快国库管理改革步伐,使国库工作与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配套

一是实现一级财政一级国库制。即使无法达到一级财政一级国库,也应实现国库向县级和乡级延伸,设立相应的代办处或经收处,消除现在由商业银行的银行机构代办的现象。二是按照现行的国家和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及其职能划分,相应理顺国库管理中关于中央金库和地方金库的关系,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避免财政收入混级混库和地方收入挤占中央收入等不正常现象。三是理顺国库与各商业银行的关系。对财政拨付的国库资金,实行服务付费的办法,避免各商业银行对国库资金的无序竞争和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

3、加快财政国库管理法制建设,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

目前国库管理工作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主要是《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但与这些法律制度配套的相关的制度还不健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来制定的法律亟需随之完善,实际的国库管理工作中,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在现行的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中没有准确的解释或具体的处理规定。因为没有科学可行的管理办法和规范合理的操作依据,全国各地对国库管理中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处理五花八门,使国库管理工作的法律约束性不强,行政管理手段滞后,导致目前国库管理偏松,存在较大漏洞,在整个国库管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风险,不利于财政管理和监督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国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促进国库管理的良性发展。

4、建立安全高效的国库运行机制

针对目前国库资金划转和结算方法繁琐、复杂、效率不高,信息反馈迟钝,不便加强对国库资金的监督和管理的现状,改革国库管理办法,建立安全高效的国库运行机制势在必行。一是要清理银行帐户,建立国库单一帐户体系,规范国库资金支拨程序,合理确定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国库、预算单位的职责。二是完善已实行的工资统一发放办法,缩短国库资金的在途时间,减少国库资金在预算单位的沉淀,便于财政资金的调度和对国库资金的有效监管。三是积极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并实行国库直接支付办法,有效地防止政府采购工作中的腐败现象,节约财政资金,同时可以大大缩短国库资金的在途时间,减少政府采购资金的占压、挪用,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和使用效率的提高。四是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建立“国库支付中心”,向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下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过渡。

5、拓展国库管理职能

从表面上看,国库是根据财政和税务部门的决定,办理国库资金的收入和支付事项,是政府的出纳系统。但实际上国库的职能还有很多,如协助财政部门搞好预算控制,做好政府债务管理和核算,履行现金管理等。要借鉴发达国家在国库管理方面的依法治库、追求效率、市场导向、系统控制等先进理念,不断拓展和履行国库的各项职能,充分发挥国库管理在财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国库的服务意识,建立新的国库管理系统。

篇4

关键词:营改增;地方财政收入;影响;企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3.081

0 引言

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包括建筑行业推行“营改增”税务制度,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也规范了市场公平竞争的局面,促进了我国税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毫无疑问,“营改增”对企业的发展客观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各地区越来越多的企业单位响应该项政策制定了税务统筹的方案体系之后,企业税负得到“松绑”,设备技术实现升级改造,生产经营走向转型创新的道路。地方政府在看到这一深刻变化的同时,也需要认清在此背景下该项政策给地方财政带来的挑战和考验影响,从而以积极的姿态采取有力的措施去应对。

1 营改增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营改增,简言之就是改变对产品和服务征收税的方式,将原本的营业税统一变成增值税,并且对部分企业采取降低税率的措施。营改增作为一项税收改革政策是在我国社会经济进入较快发展的背景下开展的。一改过去“道道征收、全额征税”的特点,去除了传统营业税重复缴税等弊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客观上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企业的结构升级起了助推的作用。

营改增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对企业带来的影响和作用方面。第一,促进企业产业链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营改增的实质是一种减税措施,对我国协调发展三种结构产业的作用巨大。改善了众多企业的投资经营环境,企业也为了更好地运用这项制度的优惠而纷纷采取调整的措施,从而实现合法合理避税,降低整体运营成本,优化技术设备,调整产业链,实现长远发展。第二,缓解企业税负压力和资金紧张问题,提高企业的市场活力。由于很多中小型企业资金实力有限,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举步维艰,尤其是融资和资金流动方面。营改增无疑提供了更为公平合理的税收法则,企业也增强了自身的“抗击打能力”,有了更流畅的资金流动的机会。

2 营改增企业发展对财政的影响

国家财政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力军,各地区实施营改增政策的企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它们的发展对地方财政收入产生深刻的影响。

2.1 不利影响的方面

首先,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而地方作为财政部门分支,可以通过对地方财政的管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往的税制,将营业税与增值税的缴税对象区分开来,即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是营业税,且由地税局执行,对第三产业进行征收。增值税也能实现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共享。然而营改增实施以后,营业税面临着全部或者大规模的丧失,地方的税收减少。对于企业发展的策略调整上说,由于企业纳税人可以进行进项税抵扣,因此企业会通过改革组织机构的方式,减少所纳税费。原来需要交纳增值税的企业也会通过采取运费抵扣的措施来减少需要交纳的税。同样给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带来了减少的影响。据相关数据资料调查显示,由地方政府征收的城建税等地方附加税也会减少。例如上海试点在实施营改增改革中,300亿元左右的营业税收入受到影响,占据税收入的28%;其次,营改增企业在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的过程中,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帮助,而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和经济状况不尽相同,在财政承担能力相对薄弱的地区,为了促进地方企业发展给予企业财政补贴无疑会加重财政的负担。并且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水平不佳,实行营改增税制改革后想通过服务行业企业的发展拉动税收收入的增长也比较困难。

2.2 有利影响的方面

尽管营改增企业发展给地方财政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是也不能忽视从长远角度看给财政带来的有利影响,并以此为契机,采取措施进行应对。

第一,营改增之后,企业的外部市场发展环境更加的公平透明,企业的分工协作不再受到束缚,地方的二、三产业进一步得到融合,企业的上下游企业也获得繁荣,这样一方面各类投资和生产要素向现代服务业聚集,另一方面地方财政的波动性变得缩小,其他税种的税收稳定性得到保障,有利于增加税源涵养;第二,营改增之后,地方政府的新税种开发空间增大。如房产税、社保、水利、环境等方面新税种的培育等,为地方财政收入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石。

3 加强落实营改增的改进建议和应对策略

为了更好地落实和贯彻营改增改革策略,充分发挥政策的优势,减少不利影响,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良性发展。政府财政部门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进行应对。

3.1 从宏观上关注国家政策,认真研究营改增规定

营改增不管对于企业还是政府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是结构性减税的关键举措。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应主动关注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并在分析区域经济特点的同时,在认真研究营改增体系改革具体细则和熟悉了解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执行条例。因此就这需要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关于税务制度学习活动,广泛收集企业单位意见,向上级反映运行的状况,并制定出合理科学的补贴政策,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促进稳定发展。

3.2 从地方的财力水平出发,加强完善财税体系

各级地方政府应该通过合法渠道申请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份额,争取合理协调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处理好事权、财权、财力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借此机会调整增值税的共享比例;与此同时,由于考虑到地方税的特殊性,地方财政体系应该要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在内的共享税当作体系内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政府财力水平和税收征管水平,对纳税人和纳税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管,来弥补营改增带来的财政收入缩减。

3.3 积极发展地方经济,发展区域优势产业

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调配地方资源的职能优势,结合区域经济特色,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充分利用“营改增”带来的政策机遇,培育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如城市农业、生态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行业。促进地方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从而扩大征税范围,拉动财政收入的增长。

3.4 尽量实现国税地税的联合办税,规范发票的开具

所谓联合办税指的是在国税办理的服务窗口或者平台同时办理各地区的地税征收业务,这样能保证地方税费的及时保量征收到位,规范开具各项增值税的发票。但是要注意前提是,遵循一定的法律法规,并且制定完善的机制,确保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是我国税务制度的一项重要政策,不仅能够避免重复征税的可能,而且有利于发展服务业,激活市场。当然,营改增的税收改革制度在目前的推广阶段属于一把“双刃剑”,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干扰。既对各地区的企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样地也给我国的财政和税收带来冲击和挑战。因此这就要求我国相关部门根据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特点和状况,制定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以趋利避害。此外,不同企业也应该根据不同的税率,结合企业的实际,加大企业的结构调整力度。

参考文献

[1]霍焱明.探究营改增试点对县域财政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4):62-63.

[2]汪仁正,余君.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对县域财政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当代农村财经,2013,(4).

[3]谢宁.“营改增”政策对企业和地方财政的影响分析[J].经济视野,2014,(23):282.

[4]叶青.论“营改增”税制改革对国家财政和税收的影响[J].商,2014,(1):227-228.

篇5

【摘要】本文通过对广东省乡镇财政队伍建设状况分析,提出在新形势下乡镇财政发展不仅要求财政职能、理财手段与之相适应,更需要一支稳定、高素质的理财队伍与之适应。因此,各级政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完善财政职能,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按照一要调整财权与事权搭配,厘清乡镇财政职责定位;二要理顺机构编制关系,坚持拓宽选人渠道;三要以业务培训为抓手,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的作法,加强乡镇财政干部队伍建设。

 

【关键词】乡镇财政 财政队伍 建设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8-00-03

1 广东乡镇财政职能、机构及人员基本情况

建国60年来,广东省乡镇财政在体制管理、职能定位职能和机构设置及人员机构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演变情况主要分三阶段:

(1)乡镇财政建立时期(1949-1986年)

1950年1月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成立之时,全省县以下人民政府就设立了财政管理机构,当时设有财粮员(或称财粮助理)和税务所。1958年全省公社一级普遍建立了财政所、税务所,实行“统收统支”、收大于支上解、支大于收补助的管理体制。到1966年,共有财政所1056个、税务所950个,雇佣助征员和临时征收人员5988人。在这一时期,乡镇财政机构和人员由乡镇政府或人民公社管理,县级财政履行对乡镇财政的业务指导职能,乡镇财政在“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履行组织收入、安排支出、业务核算三项主要职能,保障乡镇政府运转的责任由县级以上政府负责,乡镇没有财权,相应的事权和责任也相对较小,几乎没有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职责。

 

(2)乡镇财政发展时期(1986-2003年农村税费改革前)

1986年1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颁布<广东省乡(镇)财政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要求乡镇政府要建立乡一级财政和相应的预、决算制度,并明确收入来源和开支范围。财政部也有关规定,对乡镇财政的性质、职责、任务、收支范围以及管理体制等进一步作出规定。乡镇财政建设从此全面铺开,步入发展巩固时期。1987年,全省已有乡镇财政所1542个和财税所409个,乡镇财政人员已达到7451人,其中在编人员4285人、集体临时工3166人。这一时期乡镇财政基本是完整的一级财政,特别是1994年《预算法》的颁布实施,乡镇的财权和支出范围扩大,保障能力增强,乡镇财政管理预算内、外资金,财政管理职能显著增强。主要履行负责乡镇财政的预决算和预算执行管理等工作;负责农村税收政策的执行和农业四税的征收管理;负责乡镇国有资产管理和专项统筹的征收管理;负责乡镇预算外资金和收费票据的监督管理工作;通过安排支出,维持乡镇政府以及各机构的运转,指导村级财务管理;对乡镇区域内财政资金实行统管,承担乡镇政府安排的部分工作任务。乡镇财政机构和人员普遍实行“双重”管理,机构和人员同时受县级财政部门和乡镇政府的领导,机构得到健全,人员得到加强,属一级实体财政。

 

(3)乡镇财政转型时期(2003年农村税费改革以来)

2003年实行的农村税费改革,规范了农村税费制度,调整了市与县、县与乡的财政体制与分配关系,乡镇财政职责不断转变,管理水平日益提升。

一是由收支管理型向支出管理型转变。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乡统筹等税费,乡镇财政所组织财政收入任务大大减轻,仅剩组织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征收职能。与此同时,随着县乡财政体制的调整,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和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乡镇财政管理的资金、项目和数量急剧增加,几乎项项关系民生,支出管理责任重大。

 

二是由预算管理型向核算管理型转变。从2002年6月起,全省普遍建立了以乡镇财政所为核心的“财政结算中心”,将原来乡镇预算管理单位变为核算报账单位,2008年将村级财务也纳入核算。在保持资金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初步达到了“管理规范、公开透明、监督有效”的目的,乡镇财政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三是由维持保障型向服务发展型转变。乡镇实行分类确立分税制和统收统支加激励的财政体制,从体制上实现由向农民收钱的“征管型”向给农民发钱的“服务型”转变,由抓收入为主的“收入型”向管理财政收支的“收支并重型”转变,由“单纯业务型”向“综合协调研”转变。随着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出台,资金不断向农村基层和农民倾斜,增强了乡镇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支农惠农资金的效率。

 

目前,广东省共有21个地级以上市,管辖67个县、54个区,下设镇1139个、乡11个(其中民族乡7个),农业人口3951万人。到2008年底,全省共有1367个财政所(包括部分街道财政所),总人数10043人,平均每个所约7人;财政所人员编制由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和其他未明确编制身份工作人员构成。实有人员为公务员2838人(原核定数2926名)、事业编制人员4701人(原核定数5403名,现4701人中参照公务员法管理2852人),聘用制人员、“以工代干”、“集体财务人员”等未明确编制身份的工作人员2504人。从学历上看,高中以下1255人,中专2471人,大专2392人,本科以上3925人,全省财政所人员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居多。从年龄结构上看,在不同地区之间有所差别,珠三角地区整体以中青年居多,粤北山区及东西两翼普遍人员趋于老化,新生力量补充不足。从财政所的管理体制上看,主要有三类:一是横向管理,即由镇(乡)政府管理;二是纵向管理,即由县级财政部门管理;三是双重管理,人员编制由县级财政部门管理,工资经费等由镇(乡)政府管理。从财政收支看,2008年广东省乡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03亿元,比上年增加83亿元,增长15.96%;乡镇一般预算支出595亿元,比上年增加83亿元,增长16.21%。据不完全统计,一般预算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乡镇264个,占乡镇总数的19.30%;一般预算收入100-500万元的乡镇619个,占45.30%;一般预算收入500-1000万元的乡镇214个,占15.65%;一般预算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乡镇270个,占19.75%。

 

篇6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1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为调节个人收入、贯彻公平税负、缓解社会分配不公而对高收入者征税的一个税种,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政策工具。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日趋增高,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在我国相当多的省、市,个人所得税已成为继营业税、所得税后的第三大地方税种,成为地方财政的重要支柱之一。所以加强和完善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税收制度不完善,个人责任意识淡薄。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各种法制的建设还不够健全,法律不够完善,存在许多漏洞,这直接导致了个人所得税税款流失。由于个人所得税在制度上的漏洞,导致缴税人或代扣代缴人采用化零为整、虚报冒领的手段逃避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我国在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上也不够完善,例如对一些应收所得税的起征点、扣除费用等方面的规定不够完善,造成某些所得税的起征点过高或过低。同时加上税收人员的工作态度以及素质问题,使得许多违法分子将收入化整为零,分散成多次收入领取,或者是以几个姓名虚报个人收入,提供虚假的收入数据,冒领本属一个人的收入等欺诈手段来逃避个人所得税的交纳。制度的不完善是个人所得税税款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个人纳税意识的薄弱,社会责任淡薄,是直接导致个人所得税流失的重要原因。符合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公民,没有认识到纳税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完成自己纳税的责任,这不仅是个人的问题还涉及到国家财政安全的问题,涉及到国家经济安全的问题,纳税是每个公民享受社会福利的基础,没有国家的税收安全,财政的充足,社会保障就无法实现。每个公民都有义务为国家的税收做出应尽的责任,为国家的财政收入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一个合格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也是社会责任心,职业道德的体现。然而,由于我国税法的宣传不够,对公民税收教育的不足,以及公民个人素质的缺陷,导致我国有许多有纳税义务和责任的公民,没有按规定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而是为个人一时的私利而偷税漏税,甚至用各种非法手段隐瞒个人收入,偷逃个人所得税的缴纳。

2.征收力度不够,对税源缺乏有效监控

首先,个人所得税征收的外部配套措施不健全。个人所得税具有税源分散,隐蔽性强的特点。加之经济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现金交易,现金管理偏松,信用制度不发达,税务与银行等部门缺乏配合,使相关信息不能共享,对税源缺乏有效监控。甚至有时明知有漏管户存在,却因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而无法有针对性的实施征管。其次,对个人所得税征收力度不够。税务机关纳税服务意识,仍停留在表面层次,注重了办税大厅服务建设,却忽视了对直接和纳税人接触的税管员、稽查员等人的执法跟踪检查。有的税务稽查人员业务素质差,稽查手段薄弱,工作粗放,不到位,眼皮底下的漏管户都查不出来。而且还存在执法不严,的现象,最终导致一部分税源流失。

由此可见,没有良好的纳税环境,也是导致个人所得税流失的一大原因。

二、改进措施

1.广泛深入进行税法宣传,增强公民依法纳税意识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国家和个人之间利益分配关系的重要经济杠杆,直接涉及个人的切身利益。教育引导公民增强依法纳税意识,提高纳税的自觉性,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各级政府要认真组织有关部门,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搞好《个人所得税法》的宣传和辅导工作。各新闻单位要密切配合地方税务机关,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舆论工具,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个人所得税法》,使这一税法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对有影响、有教育意义的纳税典型要大力宣传和表彰,对偷税、抗税行为要有选择地予以曝光。通过长期不断地进行税法宣传,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纳税风气和税收环境。

2.建立有效的个人收入监控机制

税源是税收的经济来源和最终出处,做好个人所得税税源监控工作,是对个人所得税实施有效征管的基础。我国应尽快建立“个人经济身份证”制度,凡是个人的一切收入、支出都直接在个人账号下进行;限制现金交易,加快推广使用信用卡和个人支票;全面实行银行储蓄存款实名制,增加个人收入的透明度,将银行电脑信用制与税务机关电脑申报制充分联网,使公民的各项收入均处于税务机关的有效监控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税务机关对多元化、隐蔽化的收入进行监控,减少偷逃税款的行为。

3.加大对偷漏个人所得税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

搞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对偷漏税行为查处、打击得力是关键之一。针对现阶段我国对个人所得偷漏税行为查处打击不力的现状,笔者建议,全国应进行每年多次的个人所得税的专项检查,加强税务部门与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通过立法,赋予税务机关一些特殊的权力,增强执法的力度;对查处的偷漏税行为,加大对纳税人罚款的数额,参照一些国家的做法——不管纳税人偷多少税,都罚其个倾家荡产,并将其偷税行为公之于众,以做到“罚一儆百”,促使其他纳税人依法纳税。同时,对一些偷漏税构成犯罪的纳税人,不能以罚代法,必须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参考文献:

[1]高元猛.对改进税收征管工作,解决偷税漏税问题的探讨[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04).

篇7

财务会计(简称“财务”)与税务会计(简称“税务”)相分离或相合并(包括基本统一),这在国际上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都有成功的先例。其中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国家普遍实行“分离”办法,而以德国和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则普遍采取两种会计合并的管理体制。是分是合,何者为优?应该说各有所长短。笔者认为,财务税务制度合一可能更适合中国国情。 

 我国的会计环境更接近于大陆法系国家。任何一种管理制度,包括财务会计制度和税务会计制度(包括具体确认标准和计量方法等内容),是优是劣,重要的判别标准,是看它能否适合具体国情,适合当时当地的“生存环境”。就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相比较而言,大陆法系国家的国有企业比重大,国家行政对于市场经济的直接干预程度高,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较低,股票市场不太发达,企业直接向股市融资的比例较低,社会对于会计信息依赖性也较弱,还有会计制度制定主体主要是政府,民间机构作用和影响较小。等等,这些制度环境都较接近我国的国情。所以德法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采取的财税合一的制度模式的成功经验更值得我国借鉴。 

 分与合的制度成本何者更有优势,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制度成本包括制定成本和执行成本。“合”的成本劣势主要有:财务制度的修改变动,由于直接牵涉国家税收,因此对于必须适应市场经济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形势而进行稳健性修改和完善,都要同时考虑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其难度和阻力必定增大,制定成本也就提高,甚至一些内容可能因财政阻力而无法修改。而实行“分”的制度模式时,则财务会计制度的修改和创新,可以“自行其是”,不必顾虑财政因素的影响和阻力。近年我国财务会计制度规范建设发展较快,就有这种有利因素的支持。相比较而言,“分”的制定成本总体上较为节约。但可能在执行成本方面较大。 

在执行成本方面,“分”的成本可能要远大于“合”。由于我国有“合”的历史传统(包括观念方面)和丰富经验,这不但体现在制定主体的政府,也表现在广大的各级各层次的执行者,包括1200万的会计人员、广大的税务工作者以及其他有关监督检查机构人员,脑子里都扎根着“合”的烙印。即使重新修改,在接收的信息量方面,“合”与“分”相比,前者也可大量省却“分”造成的制度差异的内容。特别是我国现有的财会、税务人员的总体专业素质较差,要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广泛适应两种制度分离的制度更新专业要求,实在难度很大。这将导致“分”的制度执行(包括宣传贯彻和协调、处罚等)成本大量增加。 

 我国两种会计分离对企业会计的影响 

学习负担增重 一个企业会计工作,在进行会计核算过程,从会计凭证到财务报告,都可以和应该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进行规范,但企业的涉税事项在纳税申报时则必须按照与财务会计相分离的有关税务会计规定进行处理,并且在涉税业务上只能以税务会计为准。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但要熟悉财务会计,而且要同时掌握税务会计,以免在税收上多交、少交等造成意外损失。即与财务、税务会计合一的制度相比较,现在要做一个称职的企业会计人员,必需多花些精力去学习由于财务税务分离而增加的专业内容。 

 职业分工加快 

篇8

为进一步深化财政支出改革,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要全面推行公共财政支出改革。财政监督作为公共财政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应提到议事日程上。那么,在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过程中及财政模式转化后,财政监督如何定位,怎样才能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能、切实服务于公共财政管理和财政性资金运作,已经成为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的关系

财政监督新机制的建立,应当体现财政管理的特色。在当前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中,财政监督要紧贴财政中心工作,围绕财政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和影响财政收支变动的重要因素,不断调整监督的方式方法,理清思路,提高认识,正确处理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的关系,实施有效监督。

1、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密切联系,相互促进

财政监督是财政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财政管理的活动是财政监督的内容和依据。从一定意义上讲,财政监督本身就是一种财政管理行为,是保证财政分配、调节职能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无论从管理学理论上分析,还是从财政实践的角度来讲,监督都是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同时,财政监督的范围涵盖了财政管理的范围,只要存在财政管理,就必须要有财政监督。而且是从事前预警、事中监控到事后检查的全部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管理中开展监督,在监督中加强管理。

2、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职责不同,互有区别

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财政管理主要是按照财政法规、政策、制度及财政业务流程组织财政收入和安排财政支出的活动;财政监督则是对财政收入的征管质量、财政支出资金使用的合法性、有效性以及财税法规、政策、制度执行情况实施的监督检查。财政管理一般是通过日常的业务(比如对财政资金的验证、征收、分配、拨付等方式)开展工作;而财政监督则主要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调查等方式达到监督的目的。另外,二者参与工作的人员有所不同。财政监督一般由财政监督专门机构的工作人员组成,有时还需抽调财税、纪检、监察等部门的人员配合,共同参与对有较大影响、较为普遍的重大问题,开展监督检查;财政管理一般是财政业务部门内部工作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开展的经常性、事物性的活动。

二、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监督的定位

1、加强财政监督是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条件

全面推进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是当前财政支出改革的主要任务。改革的内容已经明确:一是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严格界定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首先保证国家安全和政权建设的需要,保证文、教、科、卫、农等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逐步减少财政对应由市场调节的项目和可以利用社会资金发展的事业的投资,优化支出结构。二是改革财政资金缴拨方式,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也就是在财政收入方面,取消一切收入过度帐户,将所有财政性资金全部集中到国库帐户;所有财政支出都要通过财政预算安排,并统一由国库直接支付。三是强化深化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实行部门预算。通俗地讲,部门预算就是一个部门一本预算。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定员定额标准,改进和完善预算支出科目体系,细化预算编制。并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统一管理。

财政监督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财政管理的改革过程就是财政监督检查不断得到加强、财政监督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得到提高的过程。比如,强化预算管理、编制部门预算是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其中为进一步完善综合财政预算和零基预算的编制,事实上扩大了原有预算的范围;部门预算的全面推行则深化细化了预算的内涵。基于此,只有加强和深化财政监督,才能保证预算编制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又如,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财政支付方式,既是对财政资金运作方式的改革,同时也是加强对财政资金收付环节的规范和监督,防止财政资金的截留挪用与损失浪费。可以说,财政监督工作能否得到切实有效的加强,直接影响到各项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成效。

2、财政监督必须服从服务于公共财政的要求

财政部门对财政收支活动的管理过程,就本质而言就是一个重要的监督过程。财政监督机构的各项具体监督检查活动,本身也是对财政收支的管理活动。财政监督的这种属性,客观上要求财政监督工作必须彻底改变只重检查、不重管理,只重收缴、不重堵漏,监督检查和管理相脱离的片面做法,要善于在财政监督检查中发现财政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完善制度、堵塞漏洞,提高财政管理水平,逐步从监督检查型转变为监督管理型。在当前,财务常规检查和专项检查是财政监督的重要形式,仍需大力强化。财政监督检查专门机构要按照财政监督必须服从服务于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管理的原则,抓住财政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监督检查,不断提高监督检查的综合效能。在监督检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克服“为检查而检查”的思想,不做表面文章。要站在切实服务财政管理的角度实施检查,并将监督检查与调查研究结合起来,通过检查、分析,善于发现财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为加快和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有分量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实现将财政监督寓于财政管理的全过程之中。

三、当前财政监督面临的形势

(一)、当前财政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目前,我区的财政监督工作同全国一样,从监督的范围、监督的方式方法、监督的效果等方面来看,其深度和广度都远远不够,财政监督还缺乏权威性、及时性与有效性,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振兴财政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

1、财政监督的覆盖面窄。从财政监督的本质要求看,其监督范围至少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财政性资金收支活动的全过程;二是执行财政财务文章版权归文秘站网作者所有!制度的所有单位和个人;三是结合经济运行情况对财政运行质量进行检查和分析。由于在财税物价大检查取消以后,地方财政监督的范围没有得到及时的明确,造成监督的范围、职责模糊不清,实际监督面狭窄;监督的方式方法,仍以直接的事后检查为主,针对既定的财务会计结果进行查处,没有对事前、事中的行为进行监控;而对新的经济行为、交易方式,如企业改制、资产重组以及政府采购、转移支付等的监督约束很少。在监督对象上也缺乏针对性。因而,大大降低了监督检查的效率和效果。

2、财政监督方式不规范。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财政监督职责权限等因素的影响,财政监督工作主要是对财经领域的某些突出问题采取综合或专项治理的方式进行。从方式方法上看,表现为突击性、专项性检查多,日常监督少;从时间上看,表现为集中性和非连续性的事后监督检查多,事前、事中监督少;从监督内容看,表现为对财政收入检查较多,对财政支出监督少;对某个单一事项或某个环节检查多,对全方位监控及资金使用的跟踪问效少。由于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很多财经违纪违规问题都在既成事实后才被发现,从而造成财政、

税务等经济领域的违法现象屡查屡犯,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虽然强调根据新的形势来调整财政监督方式,做到“四个结合”,即事前、事中与事后监督检查相结合,财政监督与财政具体业务管理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抽查相结合,处理事与处理人相结合。但以事前、事中监督检查为主要内容的监督检查机制尚未建立起来,这种多样化全方位的财政监督方式,暂时还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得以有效运用。3、财政监督体系不健全,财政监督与其他社会监督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一是财政监督专门机构设置不规范,级别、名称不统一,部分县、区至今还没有成立专门的财政监督机构。二是经济监督的职能分工与监督范围界定不明确。我国的经济监督体系主要是由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稽查、银行监督以及其他社会监督等构成的。这些监督部门都是根据部门属性确定各自的监督职责,基本上都是以预算收支、财务收支、资金周转以及其他经济运行质量作为监督对象。虽然在日常工作中各自监督的侧重点不同,但由于没有从法律上严格规定各自的工作边界,因而实际工作中很难避免相互扯皮甚至出现多头检查、相互“打架”的现象。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随着财政监督工作环境、对象、内容、方式等方面的不断变化,要求财政监督工作要以加强和完善财政管理为中心,建立健全涵盖全部财政收支、体现财政管理特色、具有对财政运行进行监测、预警、分析、保障、规范功能的财政监督新机制。我们要认清形势,克服困难,扎实工作,针对每一个问题都要尽量研究出相应的对策。

1、建立规范、有效的财政监督方式。财政监督方式要彻底得到转变,具体体现出上文提到的“四个结合”。我们应根据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认真地分析和归纳,在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财政管理的措施和方法的同时,深入细致地探究和概括财政监督的最佳方式。

2、健全财政监督保障体系。我国的宏观经济监督体系是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环节、多层次的监督网络体系,主要由财政、税务、审计及其他社会中介机构几大系统构成。这几个方面对于财政监督的侧重点不同,既有分工,又有交叉。财政监督是其他任何监督都无法替代的。审计、税务、社会中介监督是对被检查单位的外部监督,且主要是事后监督,而财政监督既有外部监督,又有自身内部监督,且内部监督是在财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同步监督。因此,要加强财政监督队伍建设和财政法制建设,健全财政监督保障体系,以维护和促进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与稳步发展。

篇9

市场可以自发调节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但单纯的市场调节并不能满足引导经济有序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中,财政税务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财政税收的实施既可以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合理分配资源在市场各部门的比例,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为我国国民经济的良好运行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坚实的保障。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复杂化及现代化,财政税收政策也显示出了其不合理之处,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财政税收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稳步前进,对财政税务制度进行变革就变得十分必要。

财政税务制度变革概述

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财政税务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根据其制度变革措施,其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优化了政府采购模式。在传统的采购方式中,政府以集中采购为主。通过财政税务制度变革之后,为政府的采购选择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加大了对财政绩效的管理力度,完善了政府绩效考核制度,从而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促进其向服务型政府方向迈进。

优化了财政支出结构。随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展开,对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也不断增加。因此,政府调节了投资重点,加大了对医疗、卫生、公共、教育等的投资,改变了传统投资结构,促进了其发展。同时,随着“三农”问题得到重视,国家通过财政税务制度的改革,对农村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促进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新农村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加强了对财政预算制度的优化。对财政的预算管理,市政府实现其职能,引导过您经济有序发展的关键。在实施财政税务改革之后,提高了财政预算的准确性,可以格局现行相关制度,科学合理的进行支出预算。与此同时,分税制度的完善,沟通了地方与政府的交流,使得税收制度更加合理,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财政税务制度的变革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大事,在国家治理不断迈向现代化的同时,通过对其进行改革,完善了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财政税务制度变革的社会影响

进行财政税收制度改革,其主要目的是促进经济的发展。而在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其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对企业财政管理的影响。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要行为主体,政府相关制度的改革,必然会对企业的运行产生影响。首先,财政税收制度变革之后,企业先前的相关财政制度就与其发展不适应,因此需要投入人力、物力等资源进行调整,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发展形势;其次,财政税收的主要对象是企业,因此,在相关税收政策调整之后,有可能加大企业的税收支出。我国正在进行营改增税制度改革,这对不同性质的企业将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改革之后由于运输服务行业税率的提高,将会造成运输行业的运营困难;而现代服务行业及信息技术行业变化较小,对其影响较小。最后,企业财政由财务人员负责,企业财政关系企业的运营状况,因此对财务人员的要求十分严格。在财政税收制度进行改革之后,就会造成财务人员对相关制度的不熟悉。因此企业要组织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熟悉变更的内容。与此同时,企业也会加大相关财务人员的安排,来应对财务税收制度变革带来的工作量的加大。

财政税务制度的变革,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影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健康运行。但与此同时,财政税务制度的改革对企业财政现代化建设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针对分税制度管理中日益凸显的问题,新一轮的财税制度改革以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为基础,从根本上对传统财税制度进行了改革,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也为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良好环境。所以,随着财税制度的逐渐完善,其对企业财政管理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促进。随着财务税收制度的变革,我国的税收制度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完善。现阶段的税收改革不断规范纳税程序,减轻不必要的税务负担,增大了在宏观调控中税收的调控力度。

在目前发展情况下,对个人所得税的调节是其主要的改革方向。在之前的个人所得税征收过程中,存在许多的弊端及缺陷,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单一,标准僵化,不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而在我国的税收制度改革中,国家逐渐促进了征收方式的多样化,制定了具有弹性的征收彼岸准,通过建立综合申报及国家机关自动扣除制度,不断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而减轻了一般工薪阶层的纳税负担,这就改变了传统税制中对富人税收监控的不健全。与此同时,我国在传统的个税征收中,按照不同的性质将个人收入分成11类,按照不同的税率进行个税征收,这就造成了相同的工资缴纳不一样的税的情况产生。在现阶段,基本采取综合征收方法,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这种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将财政税务制度的完善,作为实现国家公平正义的有利工具。因此,现阶段的财税制度改革中,更加注重对国家税收法制化的建设。逐步优化税收结构,提高财产税及增值税等在税收中所占的比重,调节社会收入水平,让税收更加发挥“均富”的作用,更大程度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我国正处在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攻坚期,社会建设中的矛盾也不断凸显出来。财政税收制度的改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节个人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随着法治税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也有利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从而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提供坚实的后盾与保障。

对国家投资项目的影响。国家通过财政税收来实现资源的配置,对投资重点有很大的调节作用。在市场经济发展情况下,由于市场调节的自发性,许多资源在社会部门分配不均,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国家通过对财政收入及支出的调节,可以合理安排社会资源的配置。

例如,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国家为了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大了财政投资,并在相关税收方面进行了调整,从而促进了社会资源向信息产业的分配。同时,我国现阶段加大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建设的财政支持,许多的建设项目在农村开展起来。而且在这期间,国家也相应的加强了对社会公共事业的支持,尤其是近年来,在教育方面,国家加大了对其财政支持,不仅拨款支持教育建设,而且也设立了相应奖励制度,如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奖学金项目,为许多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了上学的机会。

与此同时,根据现阶段经济发展情况,国家通过通过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了转移增长支付机制的完善,从而加大了对于贫困革命老区及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如对革命老区西柏坡加大了资金建设支持力度,从而促进了西柏坡经济的发展。所以,财税制度体制的改革,可以缓解我国经济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总之,在财政税务改革中,国家主要通过财政收入与支出的调节,来合理调节社会资源投资的分配。

新一轮的财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起完整的现代财政制度,从而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经济统一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这关系到国家实现现代化治理的深刻变革,关系到全局、长远的制度创新,对建立健全的财税法治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篇10

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主要利用价值形式,参与市场经济中社会财富的分配与再分配过程中所形成的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及其产生的分配关系。

二、著名专家的观点与依据

(一)国内专家观点―邓子基的观点

财政指的是国家(政府)的收支活动或分配行为。它是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社会经济运行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经济运行指的是社会中的无数个人、家庭、单位、团体和组织,他们之间围绕经济利益及相关的其他各种利益而形成的相互影响、交互作用的错综复杂的运行过程。在经济学中,通常对经济系统进行简化处理,以便描述经济运行过程的概貌。

(二)国外专家观点

西方经济学所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财政的代表人物也很多,主要任务及其贡献包括:

(1)亚当・斯密的观点。亚当.斯密在他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认识到资本和劳动的对立,把地租、利润、租税、公债等作为劳动价值的转化形态。他还探讨了财政和经济的内在联系,系统地阐发了财政理论,从而创立了财政学。

(2)大卫・李嘉图的观点。李嘉图也对资产阶级古典派经济学和财政租税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资产阶级所要求于国家的,只是为资本获得利润和积累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因此,古典学派对于国家干涉经济持否定态度。他们主张尽力减少国家干预,节减政府支出,减轻租税课征,还对财政经济领域中的封建特权和垄断作了抨击,从理论上为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

三、融合的标准与范围

“价值分配论”认为随着商品交换及其内在矛盾的发展,当货币充作支付手段的职能扩展到商品流通之外,才产生价值分配,而财政是国家对价值的分配。“国家资金运动论”认为国家资金的形成、分配、使用、周转等一系列的分配过程,即国家对一系列的资金分配过程就是财政。这两种观点,都把财政的起源及相应的财政概念描述定格在货币关系的范围,在货币关系以外是不会产生和存在财政的。

“剩余产品分配论”强调剩余产品是财政关系产生的物质基础,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而发生的社会职能组织占有剩余产品的过程,也就是财政关系的萌芽和发展的过程,因此认为在原始社会已经产生财政关系,财政先于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先于国家的存在而存在。应当说,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剩余产品,

“社会共同(公共)需要论”主张财政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公共)需要而表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分配活动,强调财政是为满足社会共同(公共)需要而形成的社会集中化的分配关系,这一分配关系在原始社会已经形成。这种观点承认财政在国家产生以后同国家活动有关,但认为财政不是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财政的出现要比国家产生早得多。从否定财政的产生同国家有着本质联系这一点看,“社会共同(公共)需要论”同“剩余产品分配论”的观点是一致的。

四、你自己的理论观点与依据――有何新的理论建树

上述关于财政问题上的不同观点,可以看作“国家分配论”中的又一种看法。“国家分配论”主张财政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从古至今的财政就是国家财政。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各种观点,主要有“价值分配论”、“国家资金运动论”、“剩余产品分配论”和“社会共同需要论”等。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是将财政囿于分配来考虑问题。据以上理由,我赞成国家分配论―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的关系,财政的产生和发展以国家的产生与发展为标志,财政分配关系的性质与其所代表的国家一样,受制于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五、有待创新与发展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经济学的“纯粹化”和财政学的技术化倾向的背景下,葛德雪与熊彼特强调了财政研究应该集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综合性学科为一体,应该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宏观分析范式,即从社会学视角下看财政。

葛德雪:“缺少财政社会学理论和公共财政学没有社会学基础是现在整个社会科学最为重大的缺陷。只有社会学能够说明我们的社会条件是如何决定公共需要的,并指出那些直接或间接地满足公共需求的方式,以及社会模式及其演化是如何最终决定公共支出与公共收入之间的相互关系的。”

熊彼特在税务国家的危机中写道:“在有些历史时期,由财政需要和国家政策产生的对经济发展、所有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的所有方面的直接影响实际上可以解释各种事件的一切主要特征。对大多数历史时期,它都提供了这样强大的解释力,只在极少数的历史时期它才显得无能为力。”

六、解决这些难题需要哪些那些必备的条件――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一)改变古老的财政收入制度

上述分析说明非税收型收入的财政贡献是以扩大贫富差距和损害市场经济秩序为代价的。而且,从社会福利评价的一般标准来看,这些制度对扩大贫富差距的推动作用远大于其财政贡献,维持这些落后的收入制度实在是得不偿失,急需改变。当然,这种转变会很艰难,涉及深层次的问题,但却是中国要缓解贫富差距扩大速度所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概括来说,则是实现由利润型制度和租金型制度向税收型制度转变。

(二)阻止存量财富的直接转移

存量财富转移对贫富差距的影响直接而巨大,会增加被财富被转出者的社会失范感、相对剥夺感和角色紧张感,是“社会冲突与混乱的根源”,急需遏制。尤其是农地征用和城市房屋拆迁,在目前的土地财政和城市化的浪潮的推动下,极易导致引致移民财产损失和绝对收入下降问题。阻止存量财富的直接转移的最有效方法是提高引致移民的资源保有能力,防止地方官员滥用征地权力,将保有财产能力作为其公民基本能力的组成部分而受到法律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