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业税务筹划范文
时间:2023-09-07 17:57: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企业税务筹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税务筹划是企业通过有效地财务手段进行缴税节约的一种方式,企业通过对于其经营等各个环节的涉税事项进行综合调整,实现企业的缴税数额最小化,达到企业资金保留的最大化。科技型小微企业本身需要的资金就多,而且其盈利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为此如何在税务方面减轻负担、节俭成本,成为研究小微企业税务筹划的主要目的。目前税务筹划制度在我国的发展还不完善,其在小微企业中的应用还不广泛,为此,通过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在税务统筹方面存在问题的角度出发,提出构建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税务统筹的措施。
关键词:科技型小微企业;税务筹划;存在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8016002
1 科技型小微企业实施税收筹划的必要性
1.1 税务筹划的概述
税收筹划常常被称为“合理避税”或“节税”,是指企业通过对税收政策法规的深入研究,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生产、经营、投资、理财和组织结构等经济业务或行为的涉税事项预先进行设计运筹,使企业的税收负担最优,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税务筹划的特点是:
(1)合法性。税务筹划就是企业通过一定的财务管理手段实现企业少缴税的最终目的,而且这样的手段是经过我国税务部门允许的手段,如果企业通过不正规的财务管理手段获得少缴税,其所为的行为就是不合法,它就不能称为税务筹划。所以税务筹划的首要特点就是要合法性。
(2)筹划性。筹划性就是企业在从事经营活动的时候要具有发展的观念,加强对于税务筹划的正确认识,使得企业的财务活动符合税务筹划的相关规定,尤其是保证其财务管理执行前就要符合税务筹划的内容,避免财务管理活动完成以后出现不适合税务筹划的相关规定,造成一定的损失。
(3)目的性。税务筹划就是要实现企业的税务减免或者少缴的目的,企业通过税务筹划的手段实现企业尽量减少支出,降低企业的成本,扩大企业的非经营性利润的增加。
(4)专业性。税务筹划要求企业具有其规定的条件,只有企业达到一定的条件之后才能进行税务筹划,同时税务筹划的进行也需要企业具备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
1.2 税务筹划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作用
(1)税务筹划有利于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
我国税务部门对于小微企业的税务减免等政策支持并不是没有条件的,它需要小微企业达到一定的条件之后才能实现税务方面的优惠,而科技型的小微企业的发展是急需减少企业的资金支出,以此避免企业的经营活动受到资金短缺的困境。通过税务筹划要求科技型的小微企业不得不对自己企业的产品经营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使得其符合税务减免政策,通过有效的措施提高了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动力,促进小微企业不会因为资金短缺因素导致的进行困难,缓解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生存风险。
(2)税收筹划有利于提高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科技型小微企业由于其人员少,企业规模小等特点,而且其财务管理工作也没有大型企业的财务工作的复杂性,使得企业对于财务管理水平不重视,而我国在实行税务筹划制度以后,小微企业为了获得资格,实现企业的免税或者少缴税的目的,它们就会通过有效地财务管理实现企业的经营活动符合税务筹划的内容。因此税务筹划可以帮助小微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在企业的人员配置上促进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小微企业通过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利用科学的财务分析与管理制度为依托,实现小微企业的税务筹划的实现。
(3)税收筹划是实现科技型小微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尤其是科技型的小微企业它需要及时地了解外边市场的技术产品情况,尤其是外国的产品市场情况,对此它们就必然会与其他地区的企业进行合作,尤其是在技术方面的合作,而国外的企业它们进行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都应用了税务筹划来实现企业的合法利益,对此我国的小微企业也要积极地引入税务筹划,通过税务筹划实现企业的利益,提高我国小微企业的经济实力,提高它们的竞争力,实现我国小微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与外国的方式相一致。
2 科技型小微企业税收筹划存在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政府部门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在税务方面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比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中第10条就明确规定了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税收减免支持,而且地方政府也出台了对于小微企业的税务减免的政策,如河北省制定的《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就提出了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税务给予一定的减免或支持。虽然国家、地方政府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在税务等方面进行了大力的支持,但是一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税务筹划认识、管理制度等以及社会环境方面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
2.1 科技型小微企业自身存在的税务筹划问题
对于小微企业的税务筹划管理主要就是依靠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的,企业的自身管理制度等对于税务筹划的进行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因此我们分析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税务筹划问题首先就要从企业本身角度入手。
(1)科技型小微企业对于税务筹划的认识不正确。
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就是资金短缺,对此科技型小微企业对于税务筹划工作就显得格外的重视,它们通过一定的财务管理手段实现其减免税收或者减少税收的目的,正是由于税务筹划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重要性,使得他们常常把税务筹划与税务违法行为联系在一起,他们对于税务筹划缺乏正确的认识,在现实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税务筹划方面,他们的财务管理通过合法的措施可以实现,但是他们由于缺乏必要的常识使得他们花钱雇佣税务师等人员对本企业的财务进行弄虚作假,达到所谓的税务筹划的目的。
(2)科技型小微企业缺失关于税务筹划的人才。
科技型的小微企业它的主要工作就是科研创新,它的人员数量少,所以它的岗位设置就不具有科学的企业内部结构组织,小微企业的财务人员往往不具有专业的会计知识,因为它的性质决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相对简单。也正是因为此原因,小微企业就缺乏税务筹划人员,即使具有税务筹划工作人员的小微企业,其专业知识也有限,因为税务筹划需要相关的从业人员具有全面的知识,他不仅需要了解会计的基本知识,还要了解国家的税务法规制度、国外税务知识以及相关的企业管理知识等。这些客观的原因都会导致小微企业的税务筹划人员缺失,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
2.2 政府部门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税务筹划没有进行完善的规定
(1)缺乏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税务筹划的指导。
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主要依靠的就是根据税务部门的相关规定,不断地自我完善,因此在企业自我完善的过程必然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样就会加剧小微企业的财务管理积极性,而政府部门却对此不重视,它在规定相关的税务制度以后,他们不重视对其的宣传,使得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不能熟练的应用它。
(2)税务行政执法存在偏差。
税收筹划是合法的,是符合立法者意图的,但现实中这种合法性还需要税务行政执法部门的确认。在确认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由于税务行政执法不规范从而导致税收筹划失败的风险。因为无论哪一种税,税法都在纳税范围上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只要税法未明确的行为,税务机关就有权根据自身判断认定是否为应纳税行为,加上税务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和其他因素影响,税收政策执行偏差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其结果是企业合法的税收筹划行为,可能由于税务行政执法偏差导致税收筹划方案成为一纸空文,或被认为是恶意避税或偷税行为而加以处罚。
3 改进科技型小微企业税收筹划的建议
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税务筹划对于减少小微企业资金支出,降低其成本、增加其科研投入等有着关键的作用,对此我们要采取多层次的手段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税收筹划管理,提高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税收制度。
3.1 提高科技型小微企业税务筹划管理建设水平
(1)提高税收筹划相关人员的素质。第一,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层应重视税收筹划工作。科技型小微企业经营决策层必须树立依法纳税的理念,这是成功开展税收筹划的前提。税收筹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但它只是全面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一个环节,不能将企业的赢利空间寄希望于税收筹划。第二,提高科技型小微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对小微企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会计、财务方面的知识培训,加强对小微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税法知识培训和职业道德思想教育,使之熟悉现行税法,在法律允许范围进行税收筹划设计。
(2)税收筹划应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总体上谋划去选择有利于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方案,科技型小微企业要依据自身的发展特点有选择地使用对实现企业最大价值的税务筹划方案。必要的时候要进行综合的分析,从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的长远机制进行考虑分析。
3.2 提高政府部门对于小微企业税务筹划工作的支持力度
(1)大力清理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不合理收费。规范税收制度,在清理不合理收费项目的基础上变费为税;逐步剥离目前由企业承担的一些公共事务与社会职责,企业只承担生产与经营职能;逐步建立公共部门产品与服务的定价听证制度;降低登记和最低注册资金的标准,从根本上解决减轻科技型小微企业负担问题。
(2)加强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税收服务。税务部门应加强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税收宣传和纳税辅导,为那些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水平相对滞后的小微企业提供建账建制指导、培训等服务;大力推广税务制度;加强对小微企业户籍管理和税源监控;掌握小微企业经营状况、核算方式和税源变化情况,把优化服务和强化管理结合起来,促使科技型小微企业在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提高税收贡献率。
(3)加强税务部门与科技型小微企业之间的联系。科技型小微企业在运行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对此需要我国的税务部门及时地了解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实际困难,使得税务部门在自己职责范围内最大程度的促进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保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
3.3 完善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税收政策
国家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税务政策方面给出了极大的空间,尤其是2011年我国针对性地建立对于小微企业在税务方面的政策,尤其是对于小微企业的创新的给予一定的税务减免以及补贴等,但是当前对于科技型的税务政策还是与小微企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对于要完善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税收政策,做到真正地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第一,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认定标准要适当降低,提高科技型小微企业获得税务支持的概率。
第二,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开发阶段包括在税务优惠政策上,减轻小微企业的前期开发资金的紧张情况,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税务减免一定到落实到企业的各个环节,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新动力。
第三,提高税收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对于具有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小微企业。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科研设备、厂房等设施购置等实行减免税务的措施,而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科研产品获利税收给予20%的减免,并且对于符合特定条件的要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对于小微企业的科研人员也要减半征收其个人所得税。
参考文献
[1]李健.浅析我国中小企业税收筹划问题[J].科技致富向导,2012,(32).
篇2
关键词:企业 税务筹划 误区 风险 防范措施
一、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四大误区
(一)企业对税务筹划的基本概念模糊不清
税务筹划指的是企业在不违反相关税法等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筹划企业的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以及兼并整合等,以此来实现企业最低税负,或者迟延纳税的一系列措施方法。税务筹划本质上就是一种事前行为,所以它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长期性、预见性、合法性等特征,主要目的就是帮助企业有效地减轻税收负担,进而实现企业税后利益的最大化。当前,由于大多数企业对税务筹划的基本概念模糊不清,以致于经常将其与偷税、节税、避税等混淆,其然,它们在本质上是有很大区别的,最大区别就是它更加合法,它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进行税务筹划仅从税种着手
通常情况下,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有两种主要思路:一种是围绕企业经营活动所相关的税种,再根据当前税法的规定,通过对各个税种之间的税负差异的利用,对纳税身份、纳税地点、纳税税种等实行税务筹划;另一种则是围绕企业的经营环境、经营方法、经营活动,再结合企业的投资方法实行整体上的税务筹划。其实,第二种税务筹划思路更符合相关的税收政策,而且和企业的理财目标更加统一,但是当前很多企业都更偏好于前者,进而导致企业的税务筹划和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不匹配,过分重视某一种税种税负,却忽视了企业的综合收益。
(三)企业过度夸大税务筹划的相关作用
毋容置疑,税务筹划对于企业而言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很多企业却过度地依赖税务筹划,认为其无所不能,但是不管怎样,它都只是企业理财手段之一,它的作用是相对有限的,而且还受到一定程度的空间制约。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时,常常需要和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相配合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还要详细了解企业应纳的相关税种、财务核算水平、年应纳税额等具体情况,也受到企业生产管理环境的约束。
二、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三大风险
(一)企业进行税务筹划之主观性风险
一般而言,企业的主观判断会直接影响税务筹划的成功,如果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比较高,能够透彻地了解税收、会计、财务等相关政策和业务,而且掌握的程度也是高水平,那么其进行的税务筹划成功率就比较高。相反,如果相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比较低水准,那么则加大了税收筹划的失败率。然而,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都不尽如人意,所以,企业的税务筹划往往存在很大程度上的风险。
(二)企业税务行政执法之偏差风险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的税务筹划的“合法性”是必须获得相关税务行政部门的认同,而在此过程中,税务行政执法很有可能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偏差,进而导致企业有可能承担相关风险。产生这种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由于当前税收法律法规对税收事项存有弹性空间,再加上税务部门拥有一定的自主裁量权;第二,税务行政部门的相关执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人员法制观念较低,专业业务也较为生疏;第三,税务部门内部未设置专门的相关管理机构,进而导致税收执法缺乏监督,直接降低了税收执法的透明度。
(三)企业税务筹划之税收政策风险
万变不离其宗,税务筹划说来说去都必须通过国家政策进行合理、合法的节税,在此期间,如果企业不能积极地关注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化或者对税法不能合理应用,那么必将导致企业的税务筹划将偏离国家政策,脱离企业的预期目标,产生相应的负作用。
三、企业税务筹划误区及风险防范之三大具措施
(一)强化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事前控制
首先,企业应该强化对税务筹划相关的信息管理,在制定税务筹划方案的时候,务必要将信息收集完整,比如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等,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有效筹划,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其次,企业务必要强化相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培训力度,培养企业专门高水准的税务筹划人员,另外企业领导也必须重视对税务筹划的应用,这一点不仅要体现在对税务筹划的执行上,而且更要体现在意识上,只有这样,企业领导才能时刻保持警惕,保证税务筹划能够顺利发挥其积极作用。
(二)强化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事中管理
首先,企业务必要依法进行税务筹划,始终坚持合法性的原则,与此同时,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时,必须和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目标相匹配,灵活有效地将税务筹划方案融入企业的财务管理当中,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评估并审查税务筹划方案,及时更新修改相关内容。其次,企业务必要强化与相关税务机关的交流沟通,达到双方在意见上的一致性,实现企业和税务机关双赢的最大化。最后,企业务必要充分利用税务的专业优势。
(三)强化税务筹划的绩效评估
企业务必要认识到,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的时候,方案的设计、执行乃至评估都属于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程序,在这一系列的程序当中,绩效评估不仅能够总结此次方案,还能为下次方案提供有用依据,所以企业在进行方案绩效评估的时候,一定要根据成本收益的原则进行评价。
结语:
本文首先较为详细地探讨了当前大多数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时经常陷入的误区,然后分析了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时所要承担的风险,最后进一步地探讨了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时防范误区以及风险的具体措施,以此希望企业能够充分地发挥税务筹划的积极作用,能够实现企业税后的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高献洲.税收筹划的误区[J].注册税务师,2011,(3):36-38.
[2] 任小军.企业税务筹划之误区及对策[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12(1):65-66,69.
[3] 赵国庆,赵薇.从一则商业促销筹划案例看税收筹划的误区[J].财务与会计,2013,(1):43-44.
篇3
关键词:税收;纳税人;税务筹划;风险;规避;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2
一、中小型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重要性
税收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它具有普遍性、无偿性、强制性这三个特性。它的普遍性决定了所有只要发生纳税行为的人,就要依法纳税,否则就是违法行为;它的无偿性的又决定了纳税人税款的支付是资金的净流出,无论纳税多么正当合理,都是经济利益的一种丧失;它的强制性则决定了如果我们想要逃税、抗税、骗税就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现代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实现其财务目标,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减少负税,降低税务成本。因此,树立正确税务筹划的观念对企业来说,不仅需要将税务筹划贯穿于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之中,更要依赖于企业较强的经营管理水平、扎实的财务核算工作和高质量的财务管理能力。它的存在和发展使纳税人远离税收欺诈行为成为可能的可能性,也避免了因不了解税法而触犯的法律的后果,逐步提高其依法纳税的自觉性,有利于促进诚信纳税的良好社会风气形成。对国家来说,纳税人自觉依法及时纳税,保证了国家税收的收缴,有利于构建和谐发展的税收环境。而对于税务征管工作来说,税务筹划将降低了依法征税的工作难度,并有利于提高税务部门工作人员的执业水平,加强税收征管,及时堵塞征管漏洞,促进税收法规的完善。
二、税务筹划的意义
(一) 有助于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
税务筹划与纳税意识的增强具有一致性和同步性。它是企业纳税意识提高到一定阶段的具体表现。如果对偷税、逃税、抗税等违法行为没有严厉的惩处手段,无疑会助长这种不好的风气。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纳税意识淡薄,不用进行税务筹划就能取得较大税收利益。企业的纳税意识也与税务筹划具有相同的要求,大多数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初衷的确是为了减少税收或者缓缴税收,但是企业的这种安排采取必须的是合法的。同时,企业对经营、投资等活动进行税务筹划也是国家在税收调控上取得成果的一种体现。
(二)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和会计管理的水平
资金、成本、利润是企业经营管理和会计管理的三大要素,税务筹划通俗的来说就是为了使资金、成本、利润达到的最优,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企业进行税务筹划也离不开会计,会计人员既要熟知会计法、会计准则等相关制度,也同样要熟悉现行税法。企业设账、记账要考虑税法的要求,正确的进行纳税调整、计税、编制财务报告,并进行纳税申报,从而提高企业的会计管理水平,发挥会计的多重功能。
(三)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合理配置
纳税人根据税法中税基与税率的差别、税收的各项优惠、鼓励政策,做出投资、筹资等决策。尽管它在主观上是为了减轻税收负担,但在客观上却是在国家税收经济的调整作用下,逐步在向优化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合理布局靠拢。
(四)增加国家税收收入总量
从长远和整体角度看,税务筹划有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稳步发展。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虽然减少了税收的缴纳,但是随着产业布局的合理发展,生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企业规模得到提高,收入和利润增加了,国家的税收收入也将增加。
由此可见,税务筹划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是多么的重要。但是,利润往往会成为税务筹划从合理合法走向边缘化的诱导因素,所以在涉及税务筹划处理时必须审慎视之。
三、中小型企业税务筹划的风险
(一)风险产生的原因
1、税收政策的变化
税收政策是指在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税收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国家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要求制定的。他是国家为了实现一定历史任务,选择和确立税收分配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每一项纳税筹划从最初的项目选择到最终的获得成功都需要一个过程,而在此期间,如果税收政策发生变化,就有可能使得依据原税收政策设计的纳税筹划方案,由合法变成不合法,或者由合理变成不合理,从而导致纳税筹划的风险。
2、筹划收益低于筹划成本
通俗的来讲,企业要想收益必须要有成本的投入。然而,企业的收益小于成本企业还会做吗?但是你不做又不能得到收益是否大于成本的结果。所以有一定的风险。
3、纳税筹划人员的主观、片面性
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对政策的理解也不一样,这就导致了可能对政策的理解错误或片面。或对有关的优惠政策运用不到位。又或者筹划人员已经丧失了信用。所以这也成为了一大风险。
(二)规避风险的重要性
税务筹划的积极作用我们不能小看,但他所带来的风险也绝不能忽视。所以我认为在充分发挥税务筹划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使税务筹划的风险降到最低。
(三)规避风险的方法
1、及时、全面地掌握税收政策及其变动
税收政策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总是处于不同的变化之中,这不仅增加了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难度,甚至使企业税务筹划的目的失败。从某个角度上讲,税务筹划就是利用税收政策与经济实际适应程度的不断变化,寻找纳税人在税收上的利益增长点,并使利益最大化。因此,税务机构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就要不断研究经济发展,时刻关注学习税收政策,全面准确掌握税收政策及其变动,从而避免和减少因税收政策把握不准而造成的筹划风险。
2、加强税务筹划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如今税务筹划的发展空间将越来越大,面临的难题也就越来越多。税务筹划在我国还只是一个开始,没有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理论。今后会有更多的跨国公司和会计师等事务所涌入中国,它们不仅会直接扩大税务筹划的需求,而且还会带来全新的税务筹划理念和技术,促进我国对税务筹划的深入研究和从业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加强税务筹划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尽快建立一套符合我国的税务筹划理论体系。
3、加强税务机构的管理和自律
规范税务机构内部运行机制。税务机构要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内部管理。税务机构要独立面向市场,参与公平竞争,提高水平,完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不符合要求的从业人员要及时调整或清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并且要树立质量意识,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抵制各种违规违纪的行为,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提高业信誉。也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实施同业复核制度,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的力量。
4、树立规划风险意识,立足事先防范
我们应该把风险意识融入到企业的管理文化中,使有关人员在他们的头脑中树立良好的风险意识。使其在税务筹划方案制定的过程中不但发挥税务筹划的积极作用,而且还注意对风险的控制。
除了以上方法外,借助“外力”,提高筹划的规范性和合理性、贯彻成本效益原则,实现企业整体效益最大化、规范会计核算工作,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等 。这些都是来规避风险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褚作红,龚秀芳.企业税务筹划的风险及其防范[J].当代经济,2011(16)
[2]徐明华.关于财务管理中对税务筹划的应用分析探讨[J].财经界,2011(05)
[3]张h.对企业所得税的税务筹划探讨[J].财会研究,2011(14)
[4]尹淑平.有效控制税务筹划风险[J].会计之友,2010(04)
篇4
关键词: 税务筹划;税务筹划风险;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6-0105-02
0引言
税收的本质是对价值的分配,税务筹划是企业减少税收对自身价值分配的有力手段。所谓税务筹划是指在不违反税收法规的前提下,企业(纳税人)通过对其筹资、投资、生产经营及其他活动事先做出合理筹划与安排,以税收负担最小化为目的的经营活动。税务筹划是一种事前行为,具有长期性与预先性的特点,根本目的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税务筹划经常在税收法规的规定性的边缘操作,因此,税务筹划与任何一种谋求经济利益的管理活动一样,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在税务筹划的过程中忽视了对风险的分析与评估,最终不但不能实现税务筹划的目标,而且还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因此,有必要分析税收筹划中存在的风险,寻找应对之策。
1税务筹划风险分析
充分有效的风险分析是风险防范的前提,税务筹划中主要面临以下风险:
1.1 企业管理层重视不够的风险有效的税务筹划涉及企业组织形式、企业战略、投融资方式、企业定价等许多重大问题,这些重大问题决策一经决定,直接决定税务筹划成效,而这些方面的决策远非企业财务部门能够作出,若企业管理层有较强的税务筹划意识,具备良好的税务筹划环境,能够听从财务部门的建议,决策时各管理者较易取得共识,便能作出有利于税务筹划的决策,做到事前规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在较高的层面建立了较大的筹划空间。实务中比如在企业组织形式选择上,选择分公司或是控股形式子公司将影响所得税、增值税适用税率;又如在投融资方式选择上,是股权式或是债务式,较高的债务影响企业发展,可享受较高的税收优惠,过低的债务将可能导致企业多交企业所得税。如此这些选择将决定企业实际享受税收优惠幅度大小,影响企业实际税负变化,因此企业管理层对税务筹划的重视程度是税务筹划的重要风险源,决定税务筹划的成败。
1.2 系统观缺乏的风险税务筹划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纳税人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某项筹划活动给企业带来收益的同时,可能导致其他方面成本增加,如果纳税人对自身的情况没有全面的比较和分析,可能导致筹划
总成本大于筹划总收益;或者筹划方向与企业总目标不一致,即使从表面上看是有收益的,实际上却使企业整体得不到实惠。比如企业生产地的选择,企业需要综合考虑投资地税收优惠政策、原料来源、运输成本、员工招用、人才引进、产业配套等各种问题,若仅仅为了税收优惠,可能加大了其他方面的成本,甚至是其他税种的成本,由此导致筹划失败的风险。
1.3 税务筹划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足的风险税务筹划是融税务、法律、会计、财务等各方面专业知识为一体的组织策划活动,税务筹划人员不仅应具备丰富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经济预测能力、较强的统筹谋划能力、与内外各部门沟通协调能力,否则不仅难以胜任税务筹划工作,甚至可能因工作不当给企业带来违法的风险。
1.4 税务筹划越界的风险税务筹划是在法律框架内利用税收在不同地域、不同企业组织形式之间的税率差异,结合利用各种优惠措施而采取的综合纳税安排,虽常常游走于税法的边缘地带,但其是一种合法行为,严重区别于偷漏税行为。因税务筹划游走在税法边缘地带,随时有越界的风险,一越界便由合法变为非法,企业的损失随之而来。随着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这种越界的风险越来越大,因此保持对税收边界的清醒认识,是保证税务筹划持续进行的前提。
1.5 税收政策运用不当风险在进行税务筹划时,一定要按税法规定的政策条件使用,如果对有关税收政策的运用与执行不当,导致这项筹划工作成本大于收益,不符合税务筹划成本效益原则,偏离了税务筹划初衷。这类问题在各种税收优惠上变现尤为突出,几乎每种税收优惠都有限定条件,为达到税法规定的条件,可能使企业成本增加,工作效率降低等问题,比如科技创新投入税收优惠、招用残疾人优惠等。因此税收政策运用是税务筹划重要风险源。
1.6 税务筹划滞后风险税务筹划是在一定时空环境和政策环境下作出计划,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税务政策会相应作出调整,由此将导致原筹划方案不适宜,甚至直接违反税法。因此,税务筹划存在滞后于税法变化的风险。
2防范税务筹划风险措施
有效规避税务筹划过程中的风险,企业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2.1 创造良好税务筹划工作氛围,提高对税务筹划的认知程度税务筹划不是简单的节税,也不仅仅是税务筹划部门或者财务部门的事,而是要与企业的整体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在制定税务筹划目标时,要时时刻刻保持其与企业整体目标的一致性。企业的管理层要学习税法,了解税务筹划知识,形成自觉自愿支持税务筹划工作氛围,身体力行推动筹划方案执行。
2.2 建立系统有效的风险监控反馈体系税务筹划过程是方案实施过程也是风险暴露过程,系统有效的风险监控体系,可以有效规避实施中的风险。企业既有的风险监控体系不应让税务筹划游离于体系之外。定期报告是风险监控的一种手段,筹划方案实施部门应定期报告方案实施情况。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税务筹划专项审计,查其是否合法、合规、合理。各种反馈信息帮助企业决策者进行税务筹划方案的比较和改进,从而持续不断地优化税务筹划方案。
2.3 树立全局观,坚持成本收益原则所谓全局观,也就是要求企业在税务筹划时不仅要考虑企业总体层面增加的收益,而且要考虑税务筹划总成本。这种成本,不仅包括各种直接成本,如从事这项筹划活动本身增加的人、财、物的消耗等各种直接成本,而且还要考虑因从事税务筹划而产生的机会成本,如在投资决策时选择次优方案而没有选择最优方案而带来的收益损失,部门单项筹划产生的收益能否抵消其他部门产生的损失,企业各税种之间如何平衡,所得税地域之间如何平衡等,这些问题只有站在企业全局的高度,看清事务的全貌,捋清思路,才能按成本效益原则选择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方案。
2.4 加强与当地税务机关的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及时取得最新的税收政策信息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企业税务筹划的目的是节税,即减少向国家纳税的数额,这与政府增加国家收入的目的是相矛盾的。因此,企业要想进行税务筹划,必须取得当地税务机关的支持,以确保合法性。同时,由于企业税务筹划活动多是在法律的边界上运作的,税务筹划人员很难准确把握其确切的界限,有些问题在概念的界定上本来就是很模糊的,比如税务筹划与避税的区别等。企业通过当地税务机关,及时取得最新的税收政策信息,可以对经营策略、税务筹划等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企业经营和税务筹划的正确运行,最大限度地增加经营收益,降低经营损失。
2.5 加强财务人员素质培养,持续提高筹划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税务筹划方案多由财务人员制定并实施,长期财务工作可能使财务人员囿于部门工作,怠于学习,经验不足,不能从全局考虑问题,从而使制定的方案变得不合时宜,因此企业应注重对财务人员的培养,这种培养不仅应培养财务专业知识、丰富生产、管理等知识,由专才向通才发展,而且应多向中介机构学习,注重借鉴成功案例,只有这样筹划人员才能胜任工作,企业只有具备这样的人才,才能有效规避税务筹划的风险。
3结束语
税务筹划是在一定时空环境下从事的一项谋利行为,从较长时期看,是一个动态实施并完善的过程。随着税收法规的逐步完善,征管力度的加大,税务筹划面临的风险将不仅限于以上分析和应对之策,重要的是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应具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机制,针对具体的风险制定切合实宜的风险防范措施,为税务筹划的成功实施未雨绸缪。
参考文献:
[1]盖地.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李晓永.纳税筹划的风险与收益分析.财会月刊(综合)[J].2007,(11).
篇5
关键词:纳税理性;偷逃税;税务筹划
“理性经济人”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企业作为市场经营的利益主体,其目标是追求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企业自然希望能少纳税甚至不纳税,总是想方设法减轻自己的税收负担。在法制不完善的税收环境下,这种动机往往演变为违法的偷逃税行为。随着我国税收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和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偷逃税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纳税人开始转向运用科学的税务筹划手段合法减轻自己的税收负担。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企业纳税人追求的是税后利润的最大化,而税务机关则尽可能保证国家税款的应收尽收和及时征缴入库。因此,企业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税收征纳的博弈客观存在,只是在不同税收环境下两者之间的策略选择存在一定的差别。
一、企业偷逃税与税务机关的博弈分析
假定企业纳税人欲通过偷逃税手段减轻税负,模型中只考虑税务机关行为对企业偷逃税行为的影响,此时的博弈双方是企业和税务机关。博弈模型的建立:局中人(1)企业,局中人(2)税务机关。博弈双方的策略:企业为偷逃税或不偷逃税也不筹划,税务机关为税务查获或未查获。这里仍作如下假设:偷逃税款额为T,被税务机关查获的概率为P,查获后应补缴税款为T,加收滞纳金并处罚金为C32,查获后用于寻租以减轻处罚的支出为F,因此影响预期收益的因素有T、P、C32、F(为研究上的方便,这里不考虑企业开展偷逃税行为的额外成本支出,如设置两套账成本、心理成本等)。根据假设条件分析得出企业纳税人的得益矩阵,如图1所示[1]:
从可以分析得出,纳税人的预期收益为:
U=T×(1-P)+(-C32)×P
=T(1-P)-C32×P=T(1-P)-λT×P
=T[1-(1+λ)P]
其中税收处罚率λ=C32/T,当T[1-(1+λ)P]>0,即(1+λ)P<1的情况下,纳税人将获取偷逃税收益U>0,此时企业就有了偷逃税的经济激励;但企业并不一定选择偷逃税行为,其具体行为的选择取决于纳税人的依法纳税意识和税法遵从度[1]。
当T[1-(1+λ)P]<0,即(1+λ)P>1的情况下,纳税人偷逃税收益U<0,此时企业偷逃税行为是不经济的,但企业不一定选择不偷逃税。这里需要考虑一个特殊因素——税务寻租,当不存在税务寻租途径时,由于偷逃税的预期收益小于零,企业不会选择完全不经济的偷逃税行为;当存在税务寻租途径,企业的具体行为选择取决于寻租支出F和逃税支出T+C32之间的关系。若F>T+C32,则企业纳税人不会选择偷逃税行为,若F具体来说,在税收处罚率λ既定的情况下,当查获概率P<1/(1+λ)时,企业的理性纳税行为是偷逃税行为;当查获概率P>1/(1+λ)时,企业的理性纳税行为是纳税遵从,但在存在税务寻租的特殊情况下企业的纳税遵从也有可能转化为偷逃税行为。在企业偷逃税行为被查获的概率P既定的情况下,当税收处罚率λ<(1-P)/P时,企业倾向于偷逃税的理性纳税行为;当税收处罚率λ>(1-P)/P时,企业倾向于依法纳税。因此,为有效遏制纳税人的偷逃税行为,税务部门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大税收稽查力度,二是加大税收处罚力度,提高违法行为的查获概率和税收处罚率,从而促使纳税人依法纳税。
二、企业税务筹划与税务机关的博弈分析
严格意义上讲,税务筹划是符合国家立法意图的一种合法行为,但这种“合法性”客观上还需要税务行政执法部门的“确认”,而在这一确认过程中客观存在着税务行政执法的偏差,使得企业税务筹划的成功与否存在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和税务机关来说,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企业无法准确预测税务机关对企业税务筹划行为的认定态度,税务机关也不可能完全掌握企业所有真实的纳税信息[2]。因此,企业纳税主体与税务机关成为非完全信息博弈下的双方主体。
假定企业所处的环境是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则企业优先选择开展税务筹划,模型中只考虑税务机关行为对企业税务筹划的影响,此时的博弈双方是企业和税务机关[3]。博弈模型的建立:局中人(1)企业,局中人(2)税务机关。博弈双方的策略:企业为筹划或不筹划,税务机关为税务稽查或不稽查。这里仍作如下假设:企业开展税务筹划的直接成本为C1,机会成本为C2,税务筹划被税务机关认定为违法行为的风险成本即加收滞纳金和税收处罚的金额为C32;企业税务筹划的节税利益为T;税务机关进行税务稽查的稽查成本为C。
当企业选择了开展税务筹划,税务机关具有进行税务稽查或不进行税务稽查这两个选择。当税务机关不进行税务稽查时,企业的收益函数为U=T-C1-C2;当税务机关进行税务稽查时,如果认为企业的税务筹划是合法的,此时企业的收益函数为U=T-C1-C2;如果认为企业的税务筹划是违法的,此时企业的收益函数为U=-C1-C2-C32[4]。
由于受税收征管力量和水平的影响,税务机关客观上并不对每个企业开展税务稽查。假设企业估计税务机关开展税务稽查的概率为P1,不开展税务稽查的概率为1-P1;税务机关开展税务稽查的情况下,对企业税务筹划“合法性”的认定概率为P2,对企业税务筹划“非合法性”的认定概率为1-P2,则企业开展税务筹划的期望收益为:
U=(T-C1-C2)×(1-P1)+(T-C1-C2)×P1×P2+(-C1-C2-C32)×P1×(1-P2),企业不开展税务筹划的期望收益为:U=0。
(一)税务机关的策略选择
尽管税务机关开展税务稽查的目的在于严格税收征管,监督企业依法纳税,现实中并不一定遵循成本收益原则,但为了研究上的方便,这里假定税务机关也是理性经济人,在选择税务稽查时遵循成本收益原则。当企业开展税务筹划时,税务机关开展税务稽查的期望收益为:U=-C×P2+(T+C32-C)×(1-P2);税务机关不开展税务稽查的期望收益为:U=0。当企业不开展税务筹划时,税务机关开展税务稽查的期望收益为:U=-C;不开展税务稽查的期望收益为:U=0。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企业开展税务筹划时,只有当税务机关的期望收益U=-C×P2+(T+C32-C)×(1-P2)>0,即P2<(T+C32-C)/(T+C32)时,税务机关应选择税务稽查策略;当企业不开展税务筹划时,税务机关应采取不稽查策略。
(二)企业税务筹划的一般策略选择
当税务机关开展税务稽查时,若企业估计税务机关对企业的税务筹划认定为合法时,企业将选择筹划策略以取得税收收益,此时企业税务筹划的期望收益为:U=T-C1-C2,且U>0;若企业估计被认定为违法行为时,企业将选择不筹划策略,此时企业税务筹划的期望收益为:U=-C1-C2-C32<0。即当税务机关开展税务稽查情况下,企业的收益函数:
P2>(C1+C2+C32)/(T+C32),
此时企业应选择开展税务筹划策略;当税务机关不开展税务稽查时,因为T-C1-C2>0,企业应选择税务筹划策略。只有当企业开展税务筹划的期望收益:
P1×(1-P2)<(T-C1-C2)/(T+C32),
此时企业选择税务筹划策略。
结合前面对税务机关与企业税务筹划的策略选择分析,只有当(C1+C2+C32)/(T+C32)
三、企业特殊策略选择的经济博弈分析
这里的特殊策略选择是指企业纳税人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下,为减轻税收负担所选择的合法筹划或非法筹划,即选择合法的税务筹划行为还是违法的偷逃税行为[5]。假定在相对稳定的税收环境下,企业欲通过一定手段减轻自身税负,模型中只考虑税务机关行为对企业行为选择的影响,此时的博弈双方是企业和税务机关。博弈模型的建立:局中人(1)企业,局中人(2)税务机关。博弈双方的策略:企业为偷逃税或税务筹划,税务机关为税务稽查或不稽查。
这里仍作如下假设:节税额为T,税务机关的稽查概率为P3,并假定企业的偷逃税行为一旦稽查即被查出,而企业的税务筹划行为被认定为合法;偷逃税被查获后应补缴税款为T,加收滞纳金并处罚金为C32,企业开展税务筹划的直接成本为C1,机会成本为C2。因此影响偷逃税行为预期收益的因素有T、P3、C32,影响税务筹划行为预期收益的因素有T、C1、C2(这里不考虑企业开展偷逃税行为的额外成本支出,也不考虑现实中可能存在的税务寻租成本)。为研究上的方便,现引入三个相对率指标反映这些不同的影响因素:一是税收处罚率λ,即λ=C32/T;二是税务筹划节税成本率δ,即δ=(C1+C2)/T,三是税务稽查概率P3。可以分析得出纳税人偷逃税的预期收益为:
U1=T×(1-P3)+(-C32)×P1
=T(1-P3)-C32×P3
纳税人税务筹划的预期收益为:
若U2=(T-C1-C2)×(1-P3)+(T-C1-C2)×P3=(T-C1-C2);
则U1-U2=(C1+C2)-(T+C32)×P3。
当U1=U2,即:
(C1+C2)-(T+C32)×P3=0时,企业采取偷逃税行为与开展税务筹划行为取得的预期收益是一致的。对该式进行调整分析,两边均除以T,则得出δ-(1+λ)P3=0。在λ和P3既定的条件下,当U1-U2>0,即税务筹划节税成本率δ>(1+λ)P3时,企业偷逃税行为的预期收益大于开展税务筹划的预期收益,此时企业的最佳选择是偷逃税行为;当U1-U2<0,即税务筹划节税成本率δ<(1+λ)P3时,企业开展税务筹划的预期收益大于偷逃税行为的预期收益,此时企业的最佳策略选择是开展税务筹划。因此,企业应尽可能降低税务筹划节税成本率,以提高税务筹划行为的经济效益。
在δ和P3既定的条件下,当U1-U2>0,即税收处罚率λ<(δ-P3)/P3时,企业偷逃税行为的预期收益大于开展税务筹划的预期收益,此时企业的最佳选择是偷逃税行为;当U1-U2<0,即税收处罚率λ>(δ-P3)/P3时,企业开展税务筹划的预期收益大于偷逃税行为的预期收益,此时企业的最佳策略选择是开展税务筹划。因此,税务机关应加大税收处罚力度,遏制纳税人的偷逃税行为,促进企业开展合法的税务筹划行为。
在δ和λ既定的条件下,当U1-U2>0,即税务稽查概率P3<δ/(1+λ)时,企业偷逃税行为的预期收益大于开展税务筹划的预期收益,此时企业的最佳选择是偷逃税行为;当U1-U2<0,即税务稽查概率P3>δ/(1+λ)时,企业开展税务筹划的预期收益大于偷逃税行为的预期收益,此时企业的最佳策略选择是开展税务筹划。因此,税务机关应加大税务稽查力度,引导企业减轻税收负担的方式由违法的偷逃税行为转向合法的税务筹划行为。
四、结语
经济激励是影响企业理性纳税行为的根本诱因。偷逃税作为一种违法行为,其可能的预期收益客观上受税务机关查获概率、税收处罚力度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税务筹划作为一项合法的理财行为,其预期收益客观上受税务筹划节税成本率、税务机关对税务筹划的合法性认定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遏制或减少纳税人的偷逃税行为,引导和促进企业开展合法的税务筹划行为,税务机关应加大税务稽查力度,加大对偷逃税等违法行为的税收处罚力度,减少纳税人偷逃税的收益预期,有效降低纳税人偷逃税行为的内在经济激励。同时,加强税务机关人员的职业道德与业务素质教育,从根本上堵住纳税人税务寻租的源头,科学认定纳税人的税务筹划行为,从而切实体现税收执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对于企业纳税人来说,应在依法纳税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税务筹划手段减轻自身税收负担,尽可能减少税务筹划成本支出,降低税务筹划节税成本率,以取得较好的税务筹划效果。在此基础上,纳税人依法开展税务筹划、依法纳税,税务机关依法征税,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实现“税企双赢”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斌.博弈论在税收筹划中的运用[J].商业经济,2004(12):56-58.
[2]张晓美.企业税收筹划研究——基于风险控制、效应的探讨[D].重庆: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王晓芳,肖琳玲.税收筹划博弈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2):56-57.
篇6
关键词:税务 , 筹划方法 , 问题,对策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tax law system of perfect, as independent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its legal consciousness increased. In compliance with the legislative spirit, under the premise of how well the tax planning work, so as to realize the maximization of enterprise rights, is worth us of discussion. The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tax planning enterprises of the specific method, thus the tax planning for the enterprise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iscussion and the research, and put forward the effective tax planning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tax, planning methods,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税务筹划的定义
税务筹划是指纳税人为达到节税目的而制定的科学的节税规划,也就是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在符合立法精神的前提下,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筹划,而获得的节税收益。税务筹划具有合法性、筹划性和目的性的特点,它不同于避税,避税指的是用非违法手段减少税收负担,即纳税人通过个人或者企业活动的安排,利用税法上的漏洞或者缺陷,谋取税收利益,该词含有贬义。避税通常采用的是非违法手段,如果是采用违法手段达到减少税收的目的,不能称作避税,而应根据其情节认定为偷税、逃税、抗税;从行为目的看,税务筹划是为了税收支付的节约,避税则是为了少缴税或者不缴税;从税法角度看,税务筹划属善意利用,而避税则属破坏性利用。
2税务筹划的方法
2.1减免税筹划
《税收减免管理办法》(试行)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的减免税是指依据税收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有关税收规定给予纳税人减税、免税。减税是指从应纳税款中减征部分税款;免税是指免征某一税种、某一项目的税款。”可见,减税、免税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政策的要求,而对某些纳税人给予免除部分或全部纳税义务的一种税收特别措施。 比如,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规定,“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减税、免税方法立竿见影,属于绝对的节税技术,企业应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尽量争取获得减免税待遇,以实现减轻税负的目的。
2.2税率差异筹划
税率差异是指性质相同或相似的税种适用税率的不同。税率差异筹划是指在合法和合理的情况下,利用税率的差异而直接节减税收的纳税筹划技术。一个国家的税率差异,往往是要鼓励某种经济、某种类型企业、某类地区的存在和发展,它体现国家的税收鼓励政策。税率差异筹划主要是利用体现国家经济政策的税率差异,比如,财税[2011]58号文件明确自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为保证税率差异法运用的合理性,企业应尽量寻求最低的适用税率,并使税率差异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得到保持。
2.3纳税时间筹划
如果纳税时间可以在合法合理的条件下延缓一段时期,企业在不减少纳税总额的条件下,就等于得到一笔无息贷款,从而增加企业的现金流量,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生产经营,这无疑会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一方法是运用相对节税原理,一定时期的纳税总额并没有减少,是利用货币的时间价值节减税收。比如,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如果企业与对方所签合同为分期收款的销售方式,则可以延期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推迟纳税时间。纳税时间的筹划主要是利用财务原理,不是某些相对来说风险较大 容易变化的政策,所以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3 企业税务筹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由于我国税务筹划尚处于初始阶段,在开展税务筹划的工作过程中,我国的企业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3.1 管理者忽视,致使企业的税务筹划形同虚设
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思维惯性,再加上税务筹划又是一个刚刚被熟悉的新事物,所以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并不了解税务筹划的重要性,要么认为税务筹划只是正常的交税,不能对提高企业效益有积极作用,要么是认为税务筹划是变相的逃税行为,是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行为。这种忽视,致使企业在体制上就不会把人、财、物等资源运用在这方面,所以导致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没有开展,或即便开展了也只是简单的计税、交税,不进行谋划和安排。
3.2 存在税务管理岗位缺失和税务筹划人员非专职现象
根据财政部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企业都会设置基本的会计工作岗位,但是,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设立专门的税务会计岗位,都没有明确设置税务管理工作岗位以专门处理企业经营业务中涉及税务的相关工作,都是要求其他岗位的会计人员兼任企业的税务管理人员,从而只是在计算成本、费用的同时简单地根据惯例或者规定从实际发生的收入、费用中计提各种税。
税务筹划人员非专职现象是更加广泛地存在各个企业当中,其原因之一是我国缺乏税务筹划的专业教育,其二是企业处于节约成本、降低员工数量的目的。税务筹划人员的非专职现象致使他们无法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税务筹划的知识和技巧,无法有足够的时间来了解企业税务工作的实际情况,从而无法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来思考如何改进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
4 如何做好税务筹划的措施
4.1 企业应具备纳税意识及对税务筹划的理解
税务筹划是企业的一项基本权利,税务筹划的权利与企业的其他权利一样,都有特定界限,超越这个界限就不再是企业的权利,而是违背企业的纳税义务,就不再合法,而是违法。而企业的权利和义务可以相互转换:当税法中存在的缺陷被纠正或税法中不明确的地方被明确后,企业相应的筹划权利就会转换成纳税义务。如超额累进税率改为固定比例税率后,纳税人利用累进级距的不同税率而进行的筹划就不存在了;当税法或条例的某些条款或内容被重新解释并明确其适用范围后,纳税人就可能不再享有筹划的权利;当税法或条例中的某些特定内容被取消后,税务筹划的条件随之消失,企业的筹划权利就转换为纳税义务。因而,要避免涉税法律风险,切实有效地进行税务筹划,应以税法为依据,深刻理解税法所体现的立法精神及国家政策,同时要切实理解税务筹划与避税的概念。
4.2企业要做好税务筹划的基础工作
企业应建立真实完整的会计账簿及核算体系,根据实际经营情况编制真实客观的财务报告;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进行事先安排和策划,进而对一些经济活动进行合理地控制,因此必须建立科学严密的审批机制,实行科学化决策,才能使企业税务筹划走入正轨;加强税务筹划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企业要正视风险的客观存在,树立税务筹划的风险意识,并在生产经营过程和涉税事务中始终保持对筹划风险的警惕性。通过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对筹划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寻找导致风险产生的根源,制定有效措施遏制税务筹划风险。税务筹划始终保持清醒的目的就是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几个税种上的筹划。
4.3 建立完善的税务筹划数据库
任何税务筹划方案都是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税收法律环境下,以企业收集到的信息为基础制定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因此,税务筹划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需要输入信息的刺激,在占有大量客观材料的基础上才能形成。这就意味着要提高企业税务筹划的有效性必须有一套完善的信息收集传递系统和税务筹划数据库,以实现税务筹划。
4.4重视税务筹划人员的培养
税务筹划实质上是一种高层次、高智力型的财务管理活动,是事先的规划和安排,经济活动一旦发生后,就无法事后补救。成功有效的税务筹划不仅要求筹划主体以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更要求筹划主体具备严密的逻辑思维、统筹谋利的能力,具备税收、会计、财务等专业知识全面了解、熟悉企业筹资、经营、投资等业务情况及其流程,随时掌握税收政策变化情况预测出不同的纳税方案,并进行比较、优化选择进而做出最有利的决策。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税收筹划;财务管理;策略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市场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新会计准则的出台与实施也对企业税务管理、财务管理等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企业必须关注财务与税收的协调发展问题,更多企业加强了税务筹划关注与投入,制订有效的税务筹划方案,以实现财务与税收的协调,以获得更理想的经济效益,更好地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平稳发展。
财务与税收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使得纳税成本有所上升
在纳税征收中,税收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企业财务管理、负责对企业纳税情况进行监管,以此保证纳税的准确性。如果财务与税收有较大差异,无形中增加管理投入成本,使得纳税成本居高不下。基于纳税人角度看,会计准则不同于纳税准则,纳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准确计算,这意味着纳税管理工作量加大,相应的成本有所上升。
(二)增加了涉税风险
会计准则的出台拉大了财务与税收之间的差距,也使得纳税人与税收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更紧张,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税收的变化。在这一环境下,纳税征收部门对纳税人的行为监管力度加大,纳税人轻微的偷税漏税倾向就会被有效捕捉,且细则性的问题较多,企业稍有不慎就进入偷税漏税的“雷池”,这对于企业来说,无形中增加了涉税风险。
(三)为偷税漏税提供机会
新会计准则与税法要求不同,为不法分子偷税漏税提供了可乘之机。不法分子会对比分析新会计准则和税法的内容,在明确两者差异的基础上找到纳税的漏洞,在找到纳税漏洞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减少纳税金额,采取投机取巧行为,这意味着纳税人偷税漏税的机会增加。因此只有让财务与税收相协调,才能避免不法分子投机取巧,才能引导纳税人合法纳税,确保税收秩序的稳定。
财务与税收协调处理原则
(一)体系与个体融合原则
目前实施的会计准则和税收体制所对应的领域和范围较广,为了能够保障两者的协同性,保证协同体系的正常运作,应将个体性的个别案例纳入整个大体系中,这样才能正常运作和管理。还需要综合考虑会计体系和税收体制的特征,全面分析财务与税收的内容差异,确定协调部分和保留部分,让个体与体系有效融合,使得个体与体系保持协调关系,方便财务工作的展开,更好地规范市场行为。(二)效率与公平兼顾原则国家税务制度的执行应坚持公正的原则,财务人员则基于国家税务制度和企业实际,建立企业财务机制,辅助企业决策。这样形成企业财务管理、国家税务管理的良性沟通机制,既保证了工作效率,也维护了企业和国家的利益。一般在准确把握财务与税收差异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也能有效减少成本投入。纳税征收部门应引导纳税人明确自身的纳税义务,增强其自觉纳税意识,让纳税工作更好地开展。效率与公平原则的贯彻实施,提高税务管理效率,也能确保管理质量。
财务与税收协调发展的优化策略
(一)财务与税收的融合产物——税务筹划
财务与税收的协调发展使得两者融合,产生的税务筹划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税务筹划要求企业立足于自身税务开展情况合理地进行税务策划与分析,从而选择有效的纳税方案,达到科学避税、依法避税的目的,企业减轻自身税务负担,经营发展更富实效。税务筹划应聚焦企业经营发展实际,关注企业市场竞争,关注税法政策调整,既对内又对外,统筹兼顾,以税务筹划辅助企业做好战略决策,助力日常运营。税务筹划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部分,是企业运营发展的有效保障。
(二)重视企业税务筹划
对于企业发展来说,税务筹划必不可少。企业必须端正态度,高度重视税务筹划,在税务筹划中应减少主观随意性,将税务筹划置于企业发展的大环境中、市场运行的大背景下,使财务与税收步调一致、协调统一。企业应保持税务动态关注的积极性,及时了解税务政策的变化,并做好企业税务管理活动的调整,做好企业财务税务改革工作。重视企业税务筹划并落实到行动中,实事求是分析,脚踏实地践行,减少主观随意,使得税务筹划落地且发挥实效。企业应着手制定税务筹划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在税务筹划中既要关注细节,又要统筹大局,综合分析企业的未来利润、企业现有竞争情况,根据企业发展重心的调整做好税务筹划与管理,在税务筹划的同时,深化企业财务管理改革,带来企业商业模式、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优化,实现人、财、物等各项资源的统筹。对于国家来说,应区别执行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在实施中应考虑到企业所属行业的不同、企业性质的差异,有差别地推行。例如上市公司具有明显的公众和社会属性,必须要求其严格遵守新会计准则,规范其会计报告、会计计量等方式,确保其信息提供的真实与准确。而中小型企业,规模小也很少涉及股票发行、债券发行,其会计信息主要服务于纳税,因此可以针对中小企业这一实际情况,出台更适合其发展和需要的会计准则。在准则推行中应重点对于容易出现差异、需要调整的内容加以明确,最大限度减少财务与税收的差异。
(三)完善税务筹划管理体系
要想实现财务与税收的协调,必须完善税务筹划管理体系,坚持税务筹划与发展战略同步走的策略,着力提升企业税务筹划管理水平、经营管理水平、风险防御能力等,在完善的税务筹划管理体系之下,让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章可依,让企业财务管理有明确的发展导向,明确税务筹划规划,让财务管理与业务经营之间的联系更密切。综合来说,税务筹划聚焦企业发展,服务于企业发展,带动企业内部信息的流通共享。税务筹划在解决企业税务管理等相关基础问题方面优势明显,通过实事求是的税务分析,统筹规划,在准确了解企业内部资金流向、税务税额等详细信息的基础上,明确税务筹划的大框架,基于税务管理体系建设,摆脱“围墙限制”,加强与上下游伙伴的对话沟通,搭建智能税务平台,让业财融合、财税融合更富深度和实效。真正以税务筹划带来税务支出、税务申报、税务风险控制等多个环节的串联。在完善税务筹划体系的基础上深化税收改革,在明确财务与税收差异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调整。税务管理部门应加强与会计主管部门的沟通,就两者协同发展问题对话交流,税务管理部门应加大对会计改革的关注和支持,基于会计改革的新成果积极做好税收改革工作。
(四)加强风险防范与管控
要想做好企业财务与税收的协调处理工作,重点要做好风险管控工作,站在战略管理的高度推出适合企业自身的税务筹划方案,以税务筹划带来企业整体利益的提升。在企业税务筹划中,风险管控必不可少,而风险管控重在防御。在具体的风险防御与管控中应关注决策信息的收集,努力提升企业分析决策能力,要时刻关注企业内外部环境,了解环境中的风险因素不断完善战略统筹方案,提升税务筹划实效。企业如果选择税务筹划外包服务,应选择市场口碑好的会计师事务所,且将企业财务实际情况告知会计师事务所,确保会计师事务所为企业“量身定制”税务筹划方案。同时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让其具备较好的税务筹划和风险防范管控能力,有条不紊地开展税务筹划,让财务与税收相协调。企业也应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以信息技术带来财务与税收的平衡。防范风险的同时应加强涉税信息的披露,鉴于我国会计信息披露政策不完善的实际情况,考虑到不完善制度背后存在的执行漏洞,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使得会计信息披露更及时、更全面,有效地指导税务征收和管理工作,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也能有效降低税务成本。特别是对差别是否合规、差别的效率等进行分析性披露,减少财务与税收差异的不合理性,达到风险防范的目的。
结束语
对于企业来说,税收与财务的协调、税务筹划意识的增强、措施的落地,税收管理与财务管理是相辅相成的,企业只有两手抓,才能使其协调发展,为企业运营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保障。随着税收制度和企业会计管理改革的深化,积极探索财务与税收的协调发展之路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营发展,也关系到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赵卫明.小企业会计准则下财务和税收风险的防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8):167-168.
篇8
【关键词】筹划性;合法性;培养;发展
一、 纳税筹划的特性
(一)纳税筹划的合法性:纳税筹划作为一个比较新的概念,指的是纳税义务人在税收的法律许可范围内,运用税法、会计、投资、经营、财务等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实现税收的一种经济行为。从概念中可以看出,纳税筹划必须要遵守国家现行税收的法律跟法规,不可以造成任何税收的违法行为。因此,合法性是纳税筹划最基本的特征。
(二)纳税筹划的筹划性:纳税筹划要进行计划、设计、安排。是纳税义务人对税法的主动作用,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策划活动。这种活动不仅要求筹划者精通国家的税收法律,熟悉财务会计制度,更要时刻清楚在既定的纳税环境下,能准备的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有效的节约税收成本。
(三)纳税筹划的目的性:纳税义务人纳税筹划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纳税,起到节税收益的目的。纳税筹划长期着眼于纳税人收益持续稳定的增长,不是着眼于税种以及税负的高低,更不能仅看到纳税人总体税负的轻重。在纳税人实行经营策划、财务计划中,纳税作为其中的一个因素进行投资决策时,除了要考虑税收的因素外,还要考虑到其他多种因素。要学会权衡轻重,争取达到收益最大化,以求得长期远大的发展。
(四)纳税筹划的专业性:新一轮税制改革紧锣密鼓的施行,对于那些过去热衷于偷税漏税,非法避税的企业和个人来说,末日可能越来越近了,于是纳税筹划的功能就凸现出来。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理性经济人,总希望获得最大利益。缴纳税款作为一种支出行为,必然形成企业自身经济利益的一个减项。如何在我国税收制度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尽量利用各种政策减轻税负,提高收益,是当今纳税人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五)纳税筹划的时效性:国家经济环境不断地变化,国家的税收法律也会随着变化不断的修正和完善。任何国家的税收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税收政策必须根据一定时期内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而制定。当国家的税收政策变动时,纳税筹划也应该及时进行调整。
二、实施纳税筹划应做到的两点转变
(一)、筹划不足导致企业先发生业务而后“筹划”
前期,因为很多的企业都没有事先做好纳税的筹划工作,导致了很多业务的产生,业务产生后,企业突感税收负担的增重,便开始四处“求医问药”,花大价钱聘请咨询机构、业务专家来为之“把脉”。从来没有想过,经营活动及业务交易一旦发生后,纳税义务也会随之发生,此时,想通过各种手段来达到减少税款的目的,都会构成“偷税”。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纳税筹划中的“合法性”和“筹划性”的特征。
因此,应该首先明确企业自身的组织结构、经营目的和业务计划,邀请专业的财务部分的相关人员参与进来。专业人员熟悉了企业的业务规划和发展方向后,可以更有效的在业务发生前合理地进行计划,设计,安排,有效的利用现有的税法优惠政策,为企业开源节流,减少税负。
(二)充分重视税务职能的建立
纳税筹划集合了跨税收学,财务管理学,法学等多种学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综合学科,就目前来说,大多数的企业都没有设立专门的税务部门,将税务人员归属在财务部门下。与此同时,对税务岗位的培训和重视也远远不足。这就要求企业建立起一套适合企业税务人才选拔的机制,明确各职责岗位的分工。建立起配套的机制后,要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专业的税务人才。税务人员自身也要密切的关注新出台的税收法律跟相关政策,建立内部知识更新和交流渠道。税务人员要熟悉企业经营模式和业务发展,并能根据其经营的业务活动,提前进行纳税筹划,让企业享受到国家各项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
在我国经济体制新一轮的税制改革中,纳税筹划不仅促进了各类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同时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充分带动起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完善的协调了各区域间的经济发展,优化合理的利用内外资结构,对堵塞税收漏洞起到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源,基于新企业所得税法下的纳税筹划探析[J].甘肃科技纵横2010(1)
[2] 张颖 浅谈新企业所得税法下的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 [J]科技创业月刊 2009(11)
[3] 吉文丽,新企业所得税法下企业纳税筹划探析[J].经济师 2009(6)
篇9
关键词:税务筹划 基本途径 核心环节 风险防范
企业税务筹划的含义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获利,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创造成本优势便是基本手法之一。而税收负担的轻重是直接影响其成本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就必须在考虑其生产经营战略的同时,综合考虑税收这一成本因素。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 ,在宏观调控的影响以及竞争日趋公平和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通过税务筹划的手段达到企业税收负担最小化,从而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打造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目前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法之一。这就对企业开展税务筹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税务筹划(tax planning或tax saving),是纳税人在国家税收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筹资、投资、收入分配、组织形式、经营等事项的事先安排、选择和策划,以期达到合理减少税收支出、降低经营成本、获取税收利益为目的的经营活动。税务筹划的主要内容是:采用合法的手段进行节税筹划;采用非违法手段进行避税筹划;采用经济手段,特别是价格手段进行税收转嫁筹划。简单地说,如果将个人或企业增加收入、利润等称为“开源”,那么税务筹划就是进行“节流”。由于税务筹划所取得的是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所以它是纳税人的一项基本权利,是企业的一种财务活动。
企业税务筹划的基本途径与核心环节
(一)企业在创建过程中的税务筹划
通过选择不同的产业领域进行税务筹划。国家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规划及产业导向,对不同产业制定了差别税收政策。投资者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税收优惠差别规定,通过对投资产业的选择即可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同时又体现政府产业政策的导向。通过选择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进行税务筹划。许多国家对股份有限公司和合伙企业实行不同的纳税规定。公司的营业利润在企业纳税环节课征公司税,税后利润作为股息分配给投资者,投资者还要缴纳一次个人所得税。而个人合伙企业则不作为公司看待,营业利润不交公司所得税,只对个人分得收益征收个人所得税。通过选择不同的注册地进行税务筹划。为实现整体经济发展战略,往往制定出一系列针对不同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这就给纳税人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税务筹划机会。比如我国对经济特区的优惠,对沿海开放城市的优惠,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优惠,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优惠和对西部开发的优惠等等。投资者可以通过选择上述具有优惠政策的地方进行投资,就会达到节省税金支出的目的。通过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进行税务筹划。企业融资渠道主要有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权益融资需要支付股息,股息要从税后利润中支付,成本较高;债务融资要支付利息,利息可纳入管理费在税前支付可以起到抵税的作用。当税率较高时,债务融资的抵税功能就更为明显,但债务融资存在较高风险,因此,企业根据不同需要来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融资方式也是税务筹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税务筹划的核心环节
对于任何一个纳税人来说,其实际应缴纳税款的计算方法为:
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
实际应缴纳税款=应纳税额-应抵扣税额
这里所说的应抵扣税额是指直接减少纳税人应缴纳税款的各种抵扣项目,包括税额扣除、退税额、免税额、盈亏互抵、减税额等。在税率既定的条件下,减少计税依据就意味着减少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从而减少了实际缴纳的税款;在计税依据既定的条件下,降低适用税率也意味着减少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从而减少了实际缴纳的税款;在应纳税额既定的条件下,增加抵扣税额就意味着减少了纳税人实际缴纳的税款。除此之外,从相对节税的角度考虑,推迟税款的缴纳也意味着节税。因此,节税从基本方案看,分为四种:
第一,减少计税依据。计税依据,或者称为税基,是指计算纳税人应纳税额的依据。在税率既定的情况下,减少计税依据就意味着减少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减少计税依据是节税的最基本方案。不同的税种,其计税依据各不相同,因此应当根据各税种计税依据的具体情况通过各种方法减少计税依据,从而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而减少计税依据最常用、最普遍的方法是扣除法。扣除法是指在确定税额时,将按照税法规定能从中扣除的项目予以扣除,从而减少实际应缴纳税额的方法。采用扣除法进行税务筹划的基本要领归结为两点:一是完全,即凡是税法规定的准予扣除的项目都予以扣除;二是充分,即按照税法规定的最高标准充分地予以扣除。 这就要求税务筹划人员要充分了解和掌握税法中关于准予扣除项目及其标准。
第二,降低适用税率。降低适用税率是指在同一税种存在不同税率的情况下,通过各种筹划方法,适用相对较低的税率,从而减少应纳税额的方法。采用降低适用税率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合理的安排,在计算企业应纳税额时选择较低的税率,以减少企业应纳税额,从而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其具体思路包括:
纳税人选择。由于不同的纳税人适用不同的税率,因此税务策划时,只要可能,就应当通过比较分析,选择税负较低的纳税人身份,从而降低企业的适用税率。这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消极的身份选择,另一种是积极的身份选择,从而降低企业的适用税率。计税方法的选择。在有些税种中,税法规定可以采用不同的计税方法,而不同的计税方法的实际税负往往是不同的,因此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本着税负最小化原则进行选择。征税项目的转换。同一税种的不同征税项目,往往适用不同的税率;即使税率相同,由于存在多种税费,其实际税负也不相同。分劈技术。将收入分劈成若干次、若干时期或若干份,从而达到降低适用税率,减轻税收负担。比如按照税法规定,奖金收入属于工资薪金所得,按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对于一次奖金收入较高的,可以通过分劈技术分劈成若干次收入计入工资,这样就可以降低适用税率。转移技术。将同一利益集团内的一个企业的收入、成本、 费用和利润以及财产、行为转移到其他企业,以降低实际税率,从而减轻整个利益集团的税收负担。转移技术的前提是同一利益集团的不同企业的适用税率存在差异。转移技术的核心或者要点是将计税依据从税率较高的企业转移到税率较低的企业,降低整个利益集团的整体税收负担,从而绝对地节税。
第三,增加应抵扣税额。主要包括:税额扣除。税法规定纳税人在计算缴纳税款时,对于以前环节缴纳的税款准予扣除。税额扣除可以避免重复征税,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并对纳税人的某些经济行为加以鼓励和照顾。盈亏互抵。税法规定纳税人在计算缴纳所得税时,准许纳税人在某一年度发生的亏损,以以后年度的盈利去弥补,从而减少以后年度的应付税款。税收饶让。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其在境外已经缴纳的税款,准予在合并纳税人时予以扣除,这就叫税收饶让,在具体扣除时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分国不分项抵扣;另一种是定率抵扣,即企业可以通过计算分析,确定采用哪一种方法抵扣的金额大则采用哪一种方法。 跨国经营企业在合并纳税时应当充分考虑税收饶让因素,以减轻其税收负担。
第四,推迟税款缴纳时间。推迟税款缴纳是相对节税的方法,由于税收的重点是流转税和所得税,流转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税收入,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它是纳税人的收入减去费用后的余额。推迟税款缴纳的方法尽管有很多,但基本思路可以归结为两种:
一是推迟收入的确认。收入既涉及流转税,又涉及所得税,所以从纳税的角度看,收入确认总是越晚越好。首先,企业可以通过对其生产经营活动的合理安排,如合理地安排交货时间、结算时间、销售方式等,从而推迟营业收入实现的时间,从而推迟税收的缴纳。其次,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财务安排来推迟收入的确认。这主要是指在会计上通过合理安排确认营业收入实现的时间来推迟税款的缴纳,或者说合理安排营业收入的入账时间以推迟税款的缴纳。二是费用应当尽早确认。费用不涉及流转税,只涉及所得税,所以从纳税的角度看,费用确认的基本原则是宜早不宜晚。具体而言,对于费用确认,应当遵循如下原则:凡是直接能进营业成本、期间费用和损失的不进生产成本;凡是能进成本的不进资产;能预提的不待摊,能多提的就多提,能快摊的就快摊。
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及其防范
所谓税务筹划风险,是指税务筹划活动因各种原因(如税收政策调整和预期经济活动的变化)失败而付出的代价。企业如果无视这些风险的存在而进行盲目的税务筹划,其结果可能事与愿违。
(一)企业税务筹划风险
首先是投资扭曲风险。投资扭曲风险是指企业单纯为了达到节税目的,选择次优而放弃最优投资方案给企业带来的机会损失的可能性。建立现代税制的一项主要原则就是税收的中立性,即中性原则,纳税人不应因国家征税而放弃或改变其既定的投资方向。如果纳税人因税收因素而放弃最优投资方案而改为次优投资方案,就会面临投资扭曲风险。因此,税收非中立性越强,投资扭曲风险程度越大,相应的扭曲成本也就越高。
其次是忽视成本风险。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是有成本的,并非是毫无付出的。很多税务筹划方案,理论上虽可以少缴纳或降低部分税款,但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这与税务筹划中忽视成本有关。税务筹划成本是指由于采用筹划方案而增加的成本,包括潜在成本和显性成本。潜在成本是指税务筹划失败时的罚款;显性成本,即人工成本,是一种物化劳动成本,是向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进行税务筹划咨询或委托进行税务筹划时所支付的报酬和费用。
第三是经营损益风险。政府课税(尤指所得税)体现为对企业既得利益的分享,而并未承担相应比例经营损失风险的责任。尽管税法规定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可以用以后实现的利润(税前利润)补偿前期发生的经营亏损,但这种“风险”是以企业在以后限定期间内拥有充分获利能力为假定前提,否则一切风险损失将完全由企业自己承担(以税后利润弥补亏损)。由于弥补亏损的来源并非来自企业以前年度盈利时已缴纳税款的返还,而是企业以后年度实现的利润,这意味着税款是预缴,企业税负的相对加重。这就是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时的经营损益风险。
第四是税款支付风险。纳税作为企业对政府负债的偿还,具有单向、强制、完全现金(会计上定义的狭义现金)支付的外性约束。比如,其他债务偿还具有非完全现金支出的特点,有时可不动用现金却可结清所欠债务,如双方互为债权债务关系,新旧债务调换等。而企业所负担的税收债务,不可能采取与政府间债权债务互抵的途径予以结清,企业必须无条件履行纳税义务,按期申报,缴纳税款,不经特别批准,不得延期缴纳,即使对已经获取延期纳税申报的企业,也必须按照税务机构核定的额度预缴税款,各项税款的支付必须全部以现金缴付。企业一旦现金不足而无法融通时,不但要接受税务机关的经济惩罚,而且要承担因企业信誉降低而可能导致其市场价值潜在的有形、无形损失。如果纳税人对税收政策的把握程度不高,税务筹划很有可能失败,很有可能因涉嫌偷税,触犯刑律。这些风险的存在,都会给企业经营带来巨大损失。
(二)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的防范
坚持合法性。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进行税务筹划也是纳税人享有的权利。但是税务筹划应该合法,这是税务筹划赖以生存的前提条件。税务筹划的合法性,既包括税务筹划必须符合国家税收的引导趋势,使得企业在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也顺应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意图;同时还包括税务筹划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度的把握,划清税务筹划与偷税、漏税等其他减税方法之间的界限,坚持合法筹划,防止违法减税、节税。
力求综合性。从根本上说,企业的税务筹划归结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范畴,他的目标是由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实现企业财富的最大化)决定的,企业开展税务筹划也应当符合这一总体目标。税务筹划首先应当着眼于整体税负的降低,而不是个别税负税种的减少。这是由于各税种的税基相互关联,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某种税税基的缩减可能会致使其他税种税基的扩大。因此,税务筹划既要考虑带来的直接利益,也要考虑减少或免除处罚带来的间接收益;既要考虑某一税种的节税利益,也要考虑多种税种之间利益抵消关系。另外,税务筹划利益虽然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经济利益,但他并不是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投资项目税收的减少并不等于企业整体利益的增加。如果有多种投资方案可以选择,最优的方案应是整体利益最大的方案。而并不是税负最轻的方案。从整体利益最大化出发,这样就避免了投资扭曲风险。
坚持成本收益原则。税务筹划可以使企业获得一定的利益,但是无论是由企业内部设立专门部门进行税务筹划,还是由企业聘请外部专门从事税务筹划工作的人员来完成,都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要解决企业忽视成本的风险,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时还应当遵循成本收益原则。既要考虑税务筹划的直接成本,同时还要将税务筹划方案选择比较中所放弃的方案的可能收益作为机会成本来加以考虑。只有当税务筹划方案的收益大于支出时,该项税务筹划才是正确的、成功的。对于税务筹划成本中显性成本,企业可以与中介机构进行反复磋商,降低费用、成本。只有当费低于税务筹划节约的税负时,这项税务筹划方案才是可行的。
争取当地税务机关的支持。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企业税务筹划的目的是节税,即减少向国家纳税的数额,这与政府增加国家收入的目的是互相矛盾的。因此,企业要想进行税务筹划,必须取得当地税务机关的支持,以确保合法性。企业税务进行筹划的许多活动是在法律的边界上运作的,税务筹划人员很难准确把握其确切的界限,有些问题在概念的界定上本来就很模糊,况且各地税务机关具体的税收征管方式也是不一样的,税收执法部门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这就要求进行税务筹划的企业在正确理解税收政策的同时,还要随时关注当地税务机关税收征管的特点和具体方式。进行税务筹划的企业只有从当地税务机关那里及时取得最新的税收政策信息,才可以对经营策略、税务筹划等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企业经营和税务筹划的正确运行,最大限度的增加经营收益,降低经营损失,才可以使经营损益风险降到最低。
筹划方案应具有实用性。税务筹划的方法必须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客观要求,具有可行性。作为企业的财务决策者应当能够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完成税务筹划过程,不能因为税务筹划而破坏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流程。税务筹划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尽量合法地推迟纳税,据此有人提出企业所需的原材料等外购货物应当尽早购进,这样企业在早期就可以多发生一些进项税额,少纳增值税,尽管企业后期的外购货物会减少,进项税额下降,从而企业要多纳一些税,但企业仍可以从上述推迟纳税中得到利益。这种税务筹划办法确实可以给企业带来税收上的好处,但由于税法对进项税额抵扣的时限有明确的规定,所以通过上述办法进行增值税的筹划很可能给企业带来其他方面的问题。例如,税法规定:“工业企业购进货物必须在购进的货物已经验收入库后才能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商业企业购进货物必须在购进的货物付款后才能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在分期付款购进货物的情况下,必须在所有款项支付完毕后才能申报抵扣)”。由于有上述规定,企业如果想用尽早购货的办法推迟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就可能面临库房紧缺、存货占压大量资金、管理费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使这种税务筹划办法的可操作性大打折扣。
不能照搬国外的经验。税务筹划虽然有一些普遍原则,但因各国的税法不尽相同,所以,照搬国外企业税务筹划的方法在我国是往往行不通的。例如,许多国家的税法允许企业实行加速折旧,因此,在这些国家,企业进行所得税筹划的一个很普遍的做法就是利用加速折旧的办法来推迟所得的实现。因为在加速折旧的情况下,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应缴纳的所得税总额虽然不会减少,但由于企业前期计入成本费用的折旧额较大,应税所得额较小,税款主要被推迟到后期缴纳,所以各年缴纳税款之和的现值会有所降低。但我国税法规定: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般为直线法;对促进科技进步、环境保护和国家鼓励投资的关键设备,以及常年处于震动、超强度使用或受酸碱等强烈腐蚀状态的机器设备,确需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须由纳税人提出申请,经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逐级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后方可实行。可见,在我国,企业如果要实行加速折旧,最终要由国家税务总局批准,这就决定了利用加速折旧手段进行税务筹划在我国一般不具有可行性。
结论
总之,无论是理论上还是现实的案例都可以说明,合理税务筹划能显著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助于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最大化战略目标的实现,这同时也有利于企业进一步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对国家来说,虽然暂时的税收减少了,但从长远看,企业得以发展壮大后,能为国家带来更多的税收收入。从这个意义上讲,税务筹划对企业、国家经济的发展都是有利的。但为了正确地应用税务筹划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避免出现税收风险和税收滥用,有必要明确有关税务筹划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使税务筹划这一有效方法在我国得以健康推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中秀.纳税筹划[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杨智敏.走出纳税筹划误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何鸣昊等.企业税收筹划[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4.李心源,戴德明.税收与会计模式的选择与税收监管[J].税务研究,2004(11)
5.李永亮.对企业税收筹划核心环节及相关问题探析[J].商业时代,2010(34)
篇10
(一)增值税、营业税优惠政策 2011年10月31日,财政部第65号令,决定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从11月1日起大幅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根据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增值税起征点的具体幅度调整如下:(1)销售货物的,由现行月销售额2000~5000元提高到5000~20000元;(2)销售应税劳务的,由现行月销售额1500~3000元提高到5000~20000元;(3)按次纳税的,由现行每次(日)销售额150~200提高到300~500元。新《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规定,营业税起征点的具体幅度调整如下:(1)按期纳税的,月营业额从1000元~5000元上调为5000元~20000元;(2)按次纳税的,每次(日)营业额从100元上调为300元~500元。
需要提醒纳税人注意的是,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调整的优惠,只适用于符合小型微型企业的个体工商户,即使是同样按“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也不适用该优惠政策。
(二)印花税优惠政策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的通知》(财税[2011]105号)规定,自2011年11月1日起至2014年10月31日止,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
(三)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117号)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四)其他优惠政策 《财政部关于免征小型微型企业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财综字[2011]104号)规定,对依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认定的小型和微型企业,免征税务部门收取的税务发票工本费。
二、小型微型企业税务筹划基本思路
(一)恰当选择纳税人身份进行税务筹划 我国增值税的纳税人分为两类: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538号)的规定,一般纳税人所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部分增值税应税项目为13%),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小规模纳税人所适用的征收率为3%,进项税额不可以抵扣。《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小规模纳税人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不作为小规模纳税人。
由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所使用的征税方法不同,因此有可能导致二者的税收负担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为小型微型企业选择纳税人身份的筹划提供了空间。小微企业为了减轻增值税税负,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而决定如何在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之间做出选择。
案例1:潍坊市嘉禾食品有限公司为一家微型生产企业,预计2012年销售额为48万元(不含税)。由于公司的会计核算制度并不健全,不符合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条件,若公司健全会计制度,每年需多支出2万元,于是符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增值税税率为17%)。嘉禾食品公司从济南青田农牧有限公司(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购入原材料30万元(不含税),其他支出6万元。根据这种情况,请提出纳税筹划方案。
方案一:嘉禾食品有限公司选择作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则应纳增值税=48×3%=1.44(万元),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1.44×(7%+3%)=0.144(万元),公司利润总额=48-30×(1+17%)-6-0.144=6.756(万元),应纳企业所得税=6.756×25%=1.689(万元),税后利润=6.756-1.689=5.067(万元)。
方案二:嘉禾食品有限公司选择申请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则应纳增值税=48×17%-30×17%=3.06(万元),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3.06×(7%+3%)=0.306(万元),公司利润总额=48-30-6-0.306-2=9.694(万元),应纳企业所得税=9.694×25%=2.424(万元),税后利润=9.694-2.424=7.27(万元)。
由此可见,通过税务筹划,方案二比方案一多获得税后利润2.203万元(7.27-5.067)。因此,嘉禾食品有限公司应当选择申请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二)合理选择企业组织形式进行税务筹划 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仅对投资者个人征收个人所得税。但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缴纳完企业所得税后,投资者个人从公司获得股息时还需要再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对于小型微型企业而言,可以计算不同组织形式下其税负的大小,来选择税负最低情况下的企业组织形式。
案例2:2012年1月,青岛市民高炜准备设立一家微型商品批发企业,预计该企业年盈利100万元,高炜原计划创办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的税后利润全部分配给股东。根据这种情况,请提出税务筹划方案。
方案一:高炜设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则应纳企业所得税=100×25%=25(万元),公司税后利润=100-25=75(万元),如果税后利润全部分配,高炜应纳个人所得税=75×20%=15(万元),个人获得税后利润=75-15=60(万元),合计纳税=25+15=40(万元)。
方案二:高炜可以考虑设立个人独资企业,该企业本身不需要缴纳所得税。则高炜应纳个人所得税=100×35%-1.475=33.525(万元),税后利润=100-33.525=66.475(万元)。
由此可见,通过税务筹划,方案二比方案一减轻税负6.475万元(40-33.525),高炜多获得税后利润6.475万元(66.475-60)。因此,高炜应设立个人独资企业。
(三)设立独立核算的子公司进行税务筹划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的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第四十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因此,对于国家税法限制的费用,小型微型企业可以考虑通过设立子公司增加扣除限额的途径来解决。但前提条件是不能违法,并且要测算好相关的数据,不要“按下葫芦浮起瓢”,这边节约了税金,那边却又多交了税金。
案例3:济南正佳照明科技有限公司为一家小型生产企业,2012的销售收入预计为1000万元,但2012年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预计为200万元,业务招待费支出预计为50万元,没有办法压缩。根据这种情况,请提出税务筹划方案。
方案一:仍采用原来的生产经营方式。则业务招待费超标额=50-1000×5‰=45(万元),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超标额=200-1000×15%=50(万元),超标部分应纳企业所得税=(45+50)×25%=23.75(万元)。
方案二:该公司可以将销售部门分立出来,组建一个全资子公司专门负责销售。
这样,正佳照明科技公司将生产的产品以900万元卖给销售公司,销售公司再以1000万元对外销售。同时,该公司将所发生的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和业务招待费的一半分配给销售公司来承担。由于增加了独立核算的销售公司这样一个新的组织形式,也就增加了扣除限额,但因最后都是1000万元对外销售,没有增值,所以不会增加增值税的税负。
则正佳照明科技公司业务招待费超标额=25-900×5‰=20.5(万元),正佳照明科技公司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发生额为100万元,而扣除限额=900×15%=135(万元),因而该公司可以将所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全部扣除。
销售公司业务招待费超标额=25-1000×5‰=20(万元),销售公司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发生额为100万元,而扣除限额=1000×15%=150(万元),因而该销售公司也可以将所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全部扣除。
两个公司超标部分合计应纳企业所得税=(20.5+20)×25%=10.125(万元)。
由此可见,通过税务筹划,方案二比方案一少缴纳企业所得税13.625万元(23.75-10.125)。因此,济南正佳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应设立独立核算的子公司从事销售业务。
(四)利用起征点进行税务筹划 起征点是对课税对象征税的起点,即开始征税的最低收入数额界限。当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时,不用征税;当课税对象达到起征点时,对课税对象全额征税。目前,起征点在增值税、营业税中的应用比较多,这就为相关纳税人(个体工商户)的税务筹划提供了可能。在具体实务操作过程中,纳税人应充分考虑收入增加带来的利益和放弃起征点的优惠而增加的税收负担间的关系,避免增值率稍高于起征点而得不偿失。
案例4:淄博市个体工商户徐帆经营一家美发店,2012年6月的营业额为20800元,应当按照5%的税率缴纳营业税。已知该行业的利润率为40%,当地财政厅和国家税务局最新规定的营业税起征点为20000元。根据这种情况,请提出税务筹划方案(只计算营业税及附加税费,暂不考虑其他税负)。
方案一:美发店月营业额为20800元。该美发店应纳营业税=20800×5%=1040(元),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1040×(7%+3%)=104(元),合计纳税=1040+104=1144(元),当月税后利润=20800×40%-1144=7176(元)。
方案二:当月月末实行老年人理发优惠制度,将营业额降低为20000元。则该美发店可以免缴营业税及附加税费,当月税后利润=20000×40%=8000(元)。
由此可见,美发店当月实行优惠制度既可以赢得顾客,树立良好形象,实际上又提高了税后利润824元(8000-7176),可谓一举两得。因此,应当选择方案二。
(五)利用小型微利企业优惠政策进行税务筹划 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但对小型微利企业的优惠税率为20%。财税[2011]117号文件规定,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1)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2)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因此,对于年应纳税所得额接近30万元的小型微型企业就有可能利用国家对小型微利企业的优惠政策进行税务筹划。对于超过这一规模的小微企业,则可以通过分立机构的方式来享受税率上的优惠。
案例5:山东新东方出版社下设四个部门:编剧部、广告部、印刷厂和读者服务部,四个部门资产分别为200万元、100万元、300万元、30万元,员工分别为40人、20人、50人、10人。2012年,该出版社年应纳税所得额为90万元,其中,编剧部、广告部、印刷厂和读者服务部的年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28万元、27万元、29万元、6万元。根据这种情况,请提出税务筹划方案。
方案一:新东方出版社保持原有的经营方式。则应纳企业所得税=90×25%=22.5(万元)。
方案二:新东方出版社将广告部、印刷厂和读者服务部分别变更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出版社分立之后,每个公司都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的认定标准。则四个公司共需缴纳企业所得税=28×20%+27×20%+29×20%+6×50%×20%=17.4(万元)。
由此可见,通过税务筹划,方案二比方案一减轻企业所得税税负5.1万元(22.5-17.4)。因此,应当选择方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