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语文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9-07 17:57: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生语文学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生语文学习计划

篇1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学困生 成因 转化策略

新形势下的初中教育目标要求教师公正、平等地关注和对待每一位学生,想方设法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学习都能有所发展,尤其是学困生的发展。所谓学困生,是指在某个阶段某些学科学习成绩较差且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学困生现象存在于任何阶段、任何学科当中。当然,其在初中语文学科的学习中也同样存在。如何有效进行语文学科学困生的成功转化成为当前摆在众多语文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在多年执教初中语文的基础上,从当前语文学科学困生问题产生的原因入手,探讨如何更加有效地转化初中语文学困生,希望为广大教育同仁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初中语文学困生成因分析

在初中语文学科学习中,产生学困生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家庭层面原因

“家庭是人生的第二所学校”。对于初中生而言,家庭对他们的影响不亚于学校,这点从对学困生成因的追踪上也有迹可循。实验证明,不少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并非比不上其他学生,而是在家庭教育方面和家长观念上与其他学生相比有较大偏差。很多学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往往是因为在家庭层面上存在较大影响。一些家长本身知识水平和思想观念认识有限,对孩子学习语文产生两个较为极端的看法偏差:一种是认为对孩子学习语文不重视,认为语文学科就是读文章和写文章,随便学学都可以。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下,造成学生在主观意识上轻视语文学科的学习,继而致使其语文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另一种是有些家长急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给孩子不断报辅导班、提高班及各式各样的培训,这些培训质量良莠不齐,增加孩子学习负担不说,更为孩子厌恶学习语文埋下隐患。无论是以上哪种行为,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孩子成为学困生,因此都不可取。

(二)个人层面原因

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很多学困生并不是在上了初中后语文成绩才开始变差,他们往往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也不理想。这种不足主要受学生个人层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都不成熟,致使他们在看待问题时不够客观、理性,爱钻“牛角尖”。刚从小学升到初中时,每个人都信心满满,期待在初中能够越学越好。这时,他们往往会很努力,然而,当现实与理想出现矛盾时,他们便容易一蹶不振,认为自己没有学习语文的天赋,从而陷入失败的泥淖中无法自拔,最终形成“语文成绩差―厌恶学习语文―语文成绩愈差”的学习怪圈。此外,部分学困生在学习语文的态度和习惯上也存在问题,课堂上无法认真听讲,思想爱开小差,喜欢窃窃私语,等等,这些都是导致其学不好语文的重要原因。

(三)学校层面原因

除了家庭和个人层面原因之外,学校方面也是造成初中语文学困生现象的因素之一。教育是公正、平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然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却存在个别教师偏爱优秀生、歧视和漠视学困生现象。这种差别对待极大程度地伤害了学困生的感情,愈加使得他们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从而自暴自弃,甚至出现跟老师对着干的逆反行为。

二、转化语文学困生的策略探析

对于初中语文学困生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进行转化,培养学困生语文学习兴趣,重拾学好语文的信心,最终得以成功转化。

(一)提高学生自我认知

在学困生身上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对自我认识不足。由于学习成绩差,学困生的心情常常消极、低落,这一负面情绪容易滋生学生的自卑心理。对此,教师要想方设法挖掘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适当鼓励和肯定,帮忙消除学生自卑心理,促进他们自我认知,从而树立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内心的兴趣。因此,教师若要提高学困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就必须先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以兴趣为导向,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学习与提高。有效激趣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可以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创新教学模式,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积极开展语文课外体验活动,等等。

(三)重视差异,因材施教

转化学困生的重中之重是教师要从学困生主体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做到重视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比如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方面,可以事先对学困生能力做好评估,然后设置出难度适中的学习目标。这样,既保护了学困生的学习信心,又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学有所得。

总之,学困生转化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工作,需要教师不断尝试与探索,从保护学生自信,培养学生兴趣及实施因材施教等方面着手,全面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农村初中 初中英语 学困生 转化问题

所谓英语学困生,就是指学习英语困难的学生。他们通常是由于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浓、方法不科学等原因,导致成绩较差。笔者任教于一所农村初中学校,这里的教学资源缺乏、基础薄弱,存在较多的英语学困生。通过教学实践,笔者从多角度查找原因,并摸索了一系列转化英语学困生的策略。

一、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

首先,基础差。在农村由于师资和教学条件相对薄弱,特别是农村小学的英语启蒙教育参差不齐,到了初中由于基础差,他们不敢在课堂上举手发言,不愿参与到课堂中,结果形成恶性循环,随着内容的增加,问题越来越多,以至于丧失了学习兴趣,最终形成厌学情绪,影响了学习成绩。其次,家庭因素。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合适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性格和学习会产生负面影响。在农村,家长文化程度不高,许多家长外出打工,基本无能力或无时间指导子女学习英语,同时对子女英语学习的监督意识也较差。组合,教师因素。部分农村英语教师教学水平偏低也是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在平时教学中有些教师没有长远计划,仅限于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一味搞应试教育而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教学。有些教师对学困生缺乏信心、耐心,听之任之,加重了两极分化现象。

二、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针对当前英语学困生的现状和成因,笔者结合有关教学理论和多年转化学困生的实践积累,探索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转化策略。

1、激发兴趣,增强自信。一般来说,学困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他们都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英语成绩。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激发学困生的兴趣并增强他们的自信:⑴关爱学生,唤起学习兴趣。教育需要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困生往往很自卑,很在乎教师的看法,更需要老师的关爱;⑵改进教法,激发学习兴趣。英语教师在教学设备有限的情况下,应设法在课堂中运用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⑶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培养学习兴趣。心理学实验证明:一个人一旦体验成功的欢乐和欣慰,便会激起他无止境追求成功的勇气与力量。对学困生制定学习任务,要求要低一点,如:课堂上教师可设计简单的问题有意识地先请学困生回答;设置一些容易操作的对话或游戏让学困生操练和表演,给他们多一点表现“自我”的空间以及获得表扬的机会,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抓好基础,加强积累。语音学习、单词拼读、单词记忆是英语学习入门的钥匙,亦是最基础的知识。要转化学困生,必须引导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面对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特别是对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一的学生,笔者会根据实际情况花一定的时间来教学音标,并且注重讲解其发音部位,让学生掌握每个音标正确的发音部位,常化训练,进行巩固。

3、结合实际进行分层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对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分层设计学习目标和检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适合学困生的学习目标。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尽量从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布置多层次的作业,让学困生可选择他们能力范围内可以完成的作业,使他们体会完成作业的成就感,又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找到学习英语的信心。

4、教师要及时反馈和鼓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及时、充分的反馈,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最深,使学生能及时纠正学习中的错误,能有效地促进学习。所以,教师要及时批改作业和试卷、及时评讲、及时总结,这样有利于帮助学困生及时纠正错误、解决问题,有利于促使他们进步。在课堂教学和作业批改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

5、争取家校配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表明了家长、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紧密联系,学校应当及时与家长建立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在家表现及性格特征等,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为孩子的学习成长提供指导和帮助。

三、改进课堂教学、加强对学困生的学法指导

篇3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自主学习 培养方式

新课程标准对于当前的各个学科做了全新的要求,尤其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语文教学的要求,特别强调语文教师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此可见,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意义

1.自主学习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

通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有效改善初中生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初中生,从小受父母的管教比较少,对于学习没有合理的规划,导致学习能力不强。同时,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没有太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因此语文素养不高。通过对这些初中生开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能够更主动地完成学习计划和任务。

2.自主学习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生,提高语文学习兴趣,有效开发学习潜力。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

3.自主学习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对于学生本身有诸多好处,对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也是具有极大的益处。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很多问题学生都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解决,教师的教学负担就会相应减轻。而且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也是大有帮助。这样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农村中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农村地区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有效缩小农村地区与城市中学的差距。

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建议

1.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

由于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内容比较庞杂,很难进行有效的梳理,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语文课堂教学比较枯燥、乏味,因此很多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浓厚。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应该积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工具,进行情境创设,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例如在语文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是《苏州园林》,在讲解这一课的时候,可能一些农村地区的学生对于园林没有具体印象,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苏州园林的视频,帮助学生获得印象,然后带着这样的情境进行课文的讲解,有效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使得学生更愿意自主地寻找关于中国园林的相关资料,获得更多的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戏剧表演的方式,将课堂变成舞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讲解《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分组,然后让学生各自扮演角色,通过戏剧表演的方式,将这段故事展现出来。因为需要扮演好角色,学生就会通过自主学习,深入研究课文内容,掌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当时的时代背景,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帮助学生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

由于初中语文知识点比较多,学生不能进行有效的记忆和掌握,这会加重学生进行自学的困难,因此,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寻找适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具体教学中,一方面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复习,定期帮助学生回忆之前所学的知识,减轻学生自主学习的负担,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紧密的整合,通过对新旧知识的结合,加强学生对于旧知识的记忆,加深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开展互助学习。这样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不明白的问题,可以与其他同学互相探讨,互相质疑,从而获得自主学习的乐趣,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3.进行有效的评价,增强自主学习的信心。

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探究,然后给予比较中肯的评价,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在具体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发扬民主,尊重每个学生,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生,多与他们进行平等友好的交流,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要格外重视那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对于他们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和肯定,这样才能有效保障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尊重,都能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初中语文教学,要积极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自学兴趣的培养,营造良好的自学氛围,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使得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孙晓娟.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5(19):58-59.

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习方法;论述探讨

语文这门学科,在每个学生一生的教育当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初中语文,又是学生在中学阶段最为重要的学科。往往决定着成绩的关键。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较大,很多学生的阅读量远远不够,因而提前语文学习,也是一个头两个大,尤其一些男孩子,重理轻文的现象更加严重。那么在此阶段,帮助初中生树立和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着眼于眼前,有助于初中阶段语文成绩的提高,从长远来看,更是受益终身。

一、初中语文的学科特点

1.内容丰富,涉及面广

初中阶段,语文课的知识量非常之大,要求熟练掌握成语、古诗词、阅读十部以上的名著,进而上升难度,要求修改病句、排序,阅读理解方面,有现代文阅读、古文阅读,此外,还有最让学生头痛的作文。

2.人文性和实践性较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推行越来越严格。初中语文阶段,人文性和实践性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不单单是要求初中生们熟练的掌握书本知识,还需要我们上升到思想层面以及熟练的运用于现实当中。比如:需要分析、了解作者文章背后的人文涵义,学习书中人物的优秀品格。要求培养出学生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等。

二、初中生的学习难点

1.初中语文知识量、难度大幅增加

跟小学阶段相比,初中阶段的语文知识一下子难度升级,知识量也变得非常之大,都让学生明显感受到了学习的难度。尤其阅读文章、写作方面,需要更加深刻的理解能力,这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难点。此外,知识量大,要求我们更快的吸收、消化,才能跟上课时的进度。

2.初中生学习压力大,缺乏学习兴趣

面对中考,当代初中生的课业压力之大,我们大家都有目共睹。尤其在当前教育中,我们的课堂更是要求赶进度、拼成绩,讲完一课立马投入到下一课的传授当中,很多学生都不能很好的吸收、掌握。如此强大的压力面前,学生则完全无法培养起学习语文的兴趣来,那么永远是被动的灌输知识,基础不够夯实,那么所学知识就犹如空中楼阁,很不牢固。

三、掌握好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1.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成绩

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之后,能够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更多的学习,进而有助于提高数学成绩。当我们找到了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完成大纲要求,进而有更多的时间复习、拓展更深的知识。

2.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优化了学习方法之后,从深层次的意义来说,还能帮助初中生们从小就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不拖沓、不拖延的高效率学习,不仅仅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当中大有益处,对于学生的一生来说,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好处。

四、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

1.制定学习计划,做好课前预习

在初中阶段,要求学生们培养起良好的自我约束力,学会主动的学习。因此我们在每个学期伊始,都应该认真的给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例如每天熟练掌握10个成语,一个学期阅读一本名著,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同时,还要在课前认真预习,赶在前边,不让老师追着写,这样才能跟上教学节奏,更好的促进学习。

2.夯实基础知识,勤加练习记忆

初中语文的知识量很大,内容又非常繁杂,然而,所有的知识点融合起来,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环环相扣。因此,基础知识一定要夯实,只有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才能让学习融会贯通。我们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平常要多写、多练,“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有多写、多练,知识才能更加牢靠的掌握。

3.认真思考,勤于总结

不管是语文还是任何一门学科,要想学好、学精,都需要我们做到“四多原则”:多听、多作、多想、多问。在语文课堂中,要集中精神,认真听课,老师提出问题,不能依赖、偷懒,而是应该培养独立自主的思考精神,发散思维,要相信脑子越用越灵。如果实在靠自己能力解决不了,那么再去找老师寻求帮助。

4.培养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听课

带着问题去学习,才能让效果事半功倍。俗话说“老师对学生发问10个问题,其学习效果都不如学生自主提出1个问题”。由此可见,培养问题意识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大家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标注出知识的难点,然后带着问题去听课,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大大提升听讲的专注度,也会让记忆更加深刻。还有许多学生性格内向,不爱发言,但是大家一定要记住:只有做到不耻下问,才能让自己有所提高。

5.多读书多背诵,注重积累过程

多读书多背诵,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最佳途径。把知识记在脑中,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就能信手拈来,尤其在写作过程当中,多用成语、格言,就能大大提升文章的品质。因此,务必要注重日常的积累学习,量变最终会导致质变,当我们的词汇积累到一定水平,阅读、写作的能力自然会大幅度提升。

6.鼓励学生,为学生树立学好体育的信心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强大的自信心来做支撑。初中阶段,一些W生理解力较差、反应能力不强,而初中生又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难免自尊心较强或者性格内向,这时候,我们的老师就需要不断的鼓励、支持,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学习信心,在课堂中,减少严肃的刻板气氛,多鼓励、少批评,这样才能让学习更好的提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的学习当中,唯有用对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应该帮助初中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采取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不做无用功,夯实基础、拓展思维,只有这样,才能让学习变得轻松、高效。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多媒体 初中语文 自主探究

顾名思义,自主探究学习是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结合体。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这样的学习学习者有目的、有信心、有毅力、有方法。在学习活动开始前,学习者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结束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探究学习是相对接受学习而言的,它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主体性和开放性。把这两种当代最好的学习方式结合起来,称为自主探究学习。

初中学生语文“自主探究”就是要求学生用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通过课前和课内的自主学习探究,掌握课文语言文字的运用,思想内容的表达技巧,通过小组、班级内相互交流,发现并接受新的语文知识和发展学习语文的能力,完成语文学习任务。

因为我们的母语是汉语,所以初中生学习语文不是从零开始,具备相当的语文功底和基础。从语文课文本身的构成看,每篇课文的内容都是通过语言文字的规范组合来表达的,都同样渗透着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方面的知识;课文与课文之间有相当多的可以迁移的知识。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看,他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已经对许多事物有了一定的认知,并具备了运用语言文字的相当能力。这些为初中学生语文“自主探究”提供了便利条件。加之初中生的成长特点,“自主探究”兴趣比较浓,这就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学生“自主探究”搭建了非常有利的平台。

当下,深化和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符合教育改革的方向,适应素质教育的潮流和大趋势。如果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辅助型功能,寓教于乐,则初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指日可待,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必将把初中生培养成为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人的合格的现代公民。

一、利用多媒体对学生学法指导的便捷性,教会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人的思维发展,总是从具体到形象,从一般到理论。初中生的年龄正处在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具体、生动性,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只要我们利用好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就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初中生可以依据自身具有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或新方法,使理性的抽象知识延伸到解决具体问题中,促进知识迁移,使知识得到深化、巩固和扩充。因此,对初中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不能只进行抽象讲述,而应与学生学习的具体内容相结合,借助多媒体,从而快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探究学习的资源和动力是问题,问题是“发现”的前提。外国专家在我国某中学听课后吃惊地问:“为什么看不到学生提问?学生没有疑问,他们到课堂学什么东西?”美国哈佛大学有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信息,让学生在比较、整合中发现问题,在相互讨论、交流中解决问题。

二、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能力提高的便捷性,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根据“百度百科”对能力的解释:能力,是生命物体对自然探索、认知、改造水平的度量。如,人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初中生了解并在学习过程中尝试使用“自主探究”学习方法,并不等于学生完全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在实践中熟练自如地运用这种方法。因此,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提高,仍然需要初中语文老师为之创造机会、搭建平台,进行提高。作为一线教学的语文老师,笔者从最基本的课堂导入入手,提醒学生学会审题,从初步感知课文到分析理解课文,再到小结归纳,老师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机会,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搭建平台。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是参与者、引导者,要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解决想讲而讲不清、想挖而挖不深、想结而结不了的问题,多方位、全角度地呈现学习内容,指导学习方向,让学生的眼睛、耳朵、大脑等多种器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听觉能力、视觉能力、注意力、联想力等得到强化。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活实践;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5-043-02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科课程生活化,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语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而在语文的生活化拓展中,语文教学方式的生活化又至关重要。

语文教学方式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创设丰富的生活图景,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加强教学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在生活中加以创造性运用,从而逐步学会生存本领,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生活意义,教学方式的生活化可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1创设问题情景 ,提炼生活元素

课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现有生活场景,联系实际,着意渲染生活气息,尽量铺设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来自生活情景中的问题,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另一方面可以沟通生活与语文学习之间的联系,在实际运用中学习语文。

1.1 创设有趣的场景

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找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学生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而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作快乐的享受。

让我们看看以下案例:

教学《比尾巴》一课中,在《两只老虎》的音乐声中,师生一起唱歌跳舞。

师:“多奇怪的两只老虎,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森林里也有一群小动物,它们的尾巴没有了,多可怜啊,让我们来帮帮它们吧。”而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帮小动物们找尾巴。每组分一些没有尾巴的小动物,学生把尾巴粘贴到对应的小动物身上。

师:“小动物的尾巴都找到了吗?给我们大家看一看。”(展示各组的成果)

本堂课中教师安排课中操《两只老虎》直接与找尾巴联系起来,既是一种课中调节,又是一种联系。通过合作的形式帮助小动物找尾巴,让学生体验到合作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热爱之情。教师要想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和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利用初中生的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充满趣味的现象,创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兴趣是入门的老师,它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知识的奥秘。

1.2 创设富有探索的场景。教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注意一定的开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我认为开放的、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很大的作用。布鲁纳说:“探索是语文的生命线。”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语文教学是探索的过程,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探索发现,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强化语文应用,激发学生实践

语文教育实践的特点,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重大突破,教师是语文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充分考虑初中生形象思维活跃、表现欲旺盛、好奇心强等特点,遵循学生亲为、自主发展、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等原则,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实践活动资源,创设语文活动的环境,循序渐进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3.1联系生活学语文

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广泛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增加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可鼓励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学会一分为二地评价人物和事件,发现问题写建议书;指导学生调查访问,学会整理调查报告,进行调查汇报、答记者问、开新闻会等。

3.2 服务社会用语文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用,学而不用等于无用。教师要帮助学生运用语文为社会服务。比如“调查用字的混乱现象”,一改以往局限于教室“黑板上纠正错别字”的单调、沉寂,把学生推向“社会用字”的实践活动,活动中,学生翻阅书报杂志,考查大街巷的用字,区分正误,各自根据已学知识编订《勘误表》,并汇总分类,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与能力。当然,除此以外还可以采取其它多种多样的形式,如当小记者报道新人新事;当采风员收集介绍家乡民俗;当发言人宣布科普知识…

3探索教学的开放性,树立大语文观

在教学中,我们应积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语文现实”理解情景,发现语文,引导学生把现实问题语文化,把语文知识生活化,打破封闭的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有效的语文学习方式,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要想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一贯盛行输灌式教学和强制式教学的“小语文观”,着力挖掘语文中的情趣特点,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深刻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时时有语文,从而树立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大语文观”。

3.1 实施课前开放,初步感知新知

在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在上课时才公布上课的内容,剥夺学生的课前知情权,造成学生的课堂上的被动。开放式教学则先让学生熟悉将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动员和指导学生课前查找相关资料,必要时进行社会调查实践,这样,在教学新知之前,学生不在是“零”起点,在学习时能使自己处于主动探索的地位。

3.2 实行课中开放,促使自主发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并学会掌握知识的方法,获得可持续发展。在开放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改变课堂提问的单向性,即教师问、学生答的提问模式,开创“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学生”的多向提问式教学法,让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最终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教会学生敢问、好问、善问。

3.3 实行课后开放,提供自主空间

篇7

使他们在学生时期就会自主学习,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才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创新

的能力,有利于适应现代社会和个性发展的需要,真正体现变"教我学"为"我会学"的语文教育观念。在语

文创新教育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相当重要。作为初中语文这一阶段,就更应做到这一点。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

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课堂教学

发生了一些实质性的变革。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的课堂"主角"变为"导演",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知识的教学由原来的重"结论"转向重"过程";课堂教学由原来的以教师的"教"为主变成现在的以学生的"

学"为主。

这些变化,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也正是新课标所

提倡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在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

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怎样培

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呢?笔者想就此问题愿与各位同仁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以期提高初中生语文

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教

学活泼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可见,兴趣是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内驱力。我们也知

道:兴趣是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他们就会乐意去学习。并表现出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敏锐

的感知。托尔斯泰曾经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起点,但不能

停留,自主探究的兴趣应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分析,中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凭着

兴趣学习的,对学习一旦产生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趣味导学就

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学生自主学习

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来。

教学中或引用诗词、成语、名言警句、寓言故事、对联、俗语、名人故事等,激发兴趣,丰富知识;或借

教具、助领悟。如我在讲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可先让学生听满文军的《懂你》,在听歌时让学生思

考歌曲给自己的感觉,悠扬的旋律会让学生想起生活中的情节,感人的歌词会在学生内心深处激起层层波

澜。听完歌曲自然就会积极谈论自己的感受。我再补充一些朱自清先生与自己的父亲的事情,很自然地引

出课文,也激起了学生学此课的兴趣。这样,让学生对课文有兴趣,对解疑有信心,学习主动性自然会有

很大程度的提高。还记得教学李森祥的《台阶》时,我先播放了电视剧《咱爸咱妈》中的主题曲《父亲》

再引入课文,效果也不错。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构思,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就能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情境,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向自主学习的意识中。

二、改进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双边活动。教师要创设民

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预习时的心得体会,交

流自己对文章的不同看法,以及自己的独到见解,对发现的问题,经过学习小组成员共同研究探讨,能解

决的就小组内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拿到全班交流,通过集体合作解决。这样课堂学习的过程就

成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成了学习

的伙伴、合作的伙伴,一同探索、发现新知识,发现解决新问题,师生共同对课文不断的发问、不断的质

疑、不断探索、不断发现,直至完成学教的任务。在课堂的实际教学中,应关注以下一些方面:

1、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语文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其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语文课堂学习环境的优

化。教师尤其要注重创设人文性课堂环境。要力求达到情理交融、师生心灵相通。在实际的教学中,语文

教师要摒弃传统教育观所一贯主张的"师道尊严",重新定位师生角色,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鼓励学

生个体思考、形成独到见解,并畅所欲言、互动生成,使学生在民主、宽松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和成长。

2、构建参与式课堂。

培养学生探究参与式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的教学活动,老师让学生直接参与课堂教学,

包括学习计划的制定,课堂讨论题目的设计,发言提纲的编排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已知

的基础知识,撰写小论文,编演课本剧,评价影视作品等,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拓展自学式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学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教材,自做读书笔记,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

学模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材,学全观察,学会发现。突出强调学生自学课本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

观察问题的能力。观察力是人类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敏锐的观察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

4、加强合作学习中教师的引领作用。

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更加凸显。在新型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强

了,教师不仅要协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还要关注课堂学生的活动面

、活动量、活动时间,以及活动效果等等。教师对有些问题的探讨应站得高、看得远,以首席发言人的身

份对学生进行引领,突出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见解,点拨学生由于经验、水平、阅历的限制而根本无

法品味出、感悟到的内容,以教师自己的经验及体验加速学生的"自悟"。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中也应因势

利导,该表扬的就表扬,能包容的就包容,该批评的就批评,敢于表明自己的观点,绝不应由于教师对某

些问题的评价不到位而使学生产生错觉,甚至走向反面。

三、传授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兴趣只是一种诱因,一种动力,要使学生真正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关键还在于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养成学习习惯。如果学生能够在长期的、自主的语文实践中,渐渐领悟、习得

,积累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甚至学会运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语文,学生就真的

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了,就真的实现了叶圣陶先生所期望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

改"的理想境界。对语文课程而言,常用的学习方法、应养成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预习方法、自觉的预

习习惯、质疑的方法和习惯、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方法和习惯,正确使用各种学习资源的习惯:如使用工

具书、图书室,有条件的可使用电脑网络资源等。教师还要指点学生会一些具体的、针对性强的学习方法

。如怎样记生字、怎样背书,怎样概括文章大意,怎样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具体的学习方法是很多的

,教师不仅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也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尊重学生自己摸索、形

成的一些学习方法,因为只有当学习方法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习惯时,才能发挥其作用。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培养语文综合能力。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

践。"初中学生好动,可以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设计一些适合初中学生的语文活动,在语文活动中,学

习语文,提高能力。活动可以灵活多样,丰富多彩,不一定只指课外活动,课内也可以开展一些小型的活

动。比如课前5分钟的讲故事比赛,演讲与口才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的查字典比赛、书法活

动、仿句练习、网络资料搜寻、网页制作等活动。专门开设语文活动课,分小组开展各种语文活动,比如

自我介绍、家庭介绍、宠物介绍、家乡介绍、民居介绍;自创相声小品表演、自创诗歌朗诵、课本剧表演

、节目主持、社会热点评论、小辩论……

通过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淡化某一活动的具体目标,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大目标,在

活动中重探究,重应用,让学生在课内学到的东西到实际生活中马上能够应用,获得锻炼的机会,也增强

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重过程,重参与,要求全体学生主动经济参与其中,善于与他人合作。重方法,

重体验,不需要讲太多的大道理。

五、改革教学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学评价只强调以成绩为标准,重在知识方面的量化,把难以量化的内容排除在外,实际上,有些

教学效果不是马上就能显现的,需要以过程和素质标准来配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突出语文课程

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认知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

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

要手段。"教师的评价是学生赖以感受成长的喜悦、烦恼或挫折的主要参照物。教师的积极评价,会有效

地改变学生自我认知的倾向性、自主行为的调控力,以及认知动机、风格和技能,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

习能力。可实行多元评价,发动学生本人、同学、老师、家长、社会都来参与评价,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达

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关心、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除了合理地利用考试这个评价方式外,还应收集一些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

和结果的资料。可给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学习档案袋,档案袋中的内容选择与评判标准都应有学生参与,里

面可包含学生平时的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评与互评以

及家长的信息等。

总之,自主学习是新课标新理念指导下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是培养学生的潜在能力的一种主要途径

。作为教师,我们要大胆地把学习的自交给学生,把更多的时间、更广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

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因为只有教会学生自主学

习,使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才能收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困境;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6A-0059-05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语文教学内容,拓展语文学习空间,解决语文教学活动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一种活动。

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把研究性学习列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范畴后,研究性学习也随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得到了推广,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已经取得了许多的改革成果。然而,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了当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一、当前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所面临的困境

由于受到一些初中学校的办学理念、传统教育观念、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的评价机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的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有重形式的倾向

一些学校的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形同虚设。一是重表面文章,忽视了学校在实施语文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没能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语文学习的实际需要开发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资源,只追求表面上热热闹闹。二是重书面材料,为了能够让检查者看得到成套的文字和图片材料,专门组织人员在材料上下功夫。三是急功近利,选择一些持续时间短,转换频率快,能够迅速取得影响的选题让语文教师和学生去做。四是轻实际效果,照搬别人的做法,机械地模仿,不考虑学生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能得到什么。

(二)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缺失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缺失w现在如下方面。

1.语文课程标准没有具体的目标和任务,让初中语文教师在实践中难以捉摸,直接影响到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与效果。

2.教材没有设计相对应的活动内容,初中语文教材还是按照过去的传统体例编排,很少有明确而又具体的可供语文研究性学习选择的课题或方法指导等方面的内容。

3.学校教学计划中没有明确的校本课程方案,一些初中学校的领导、语文教师在研究和制订学期或学年语文教学计划时,仍以中考、统考、语文教材的要求为依据,语文研究性学习一直被边缘化。

(三)缺乏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配套措施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配套措施缺乏体现在如下方面。

1.评价措施不配套。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检查、评估、督导、视导等活动的评价指标中,很少明确地涉及语文研究性学习。学校组织的评价对于学校语文研究性学习基本没有考核标准。语文教师则持应付态度,在形式上走走过场,至于实际效果怎样、学生表现如何,则基本不做评价。

2.保障机制不健全。活动经费没有保障,使得不少设计好的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流产。

(四)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指导的力量明显不足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指导的力量明显不足体现在如下方面。

1.指导教师缺乏统一调配。一个班级的若干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若干个课题,常常只有一个语文教师在唱独角戏,没有什么合理的机制鼓励其他教师参与。

2.全校相关学科教师缺少互相支持。虽然语文研究性学习有许多方面是要与其他学科发生关联,学校领导没能坚持全校一盘棋的方针倡导相关学科教师参与。

3.校外指导力量使用不足。语文研究性学习所涉及的话题有许多与社会相关单位、部门发生关联,但这些单位和人员不在学校和语文教师的支配范围,无法保证能得到有效帮助。

(五)缺少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专题研究

缺少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专题研究体现在如下方面。

1.学校缺乏统一组织。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出现了一些问题,学校领导只是满足于一般的要求,很少考虑到让语文教研组或语文教师针对这一话题展开专门的研讨。

2.教研组没能有作为。初中学校的语文教研组存在不作为的现象,曾有一所初中的语文教研组对于语文研究性学习如何开展、遇到过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如何解决等,压根就没有讨论过,更谈不到问题的解决。

3.语文教师研究的动力不足。有些教师担心开展这种出力不讨好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容易在统考或中考中出问题,花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结果有些得不偿失。

上述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质量的提高。

二、摆脱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困境的策略探索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出现当前困境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有的来自课程体系的设计,有的来自学校领导的办学理念,有的来自语文教师本身的功利思想,还有的来自事不关己的社会相关单位,要摆脱这种困境需要从多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进一步强化语文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教育中的地位

经过课改的洗礼,人们已经对于什么是语文研究性学习、为什么要开展、怎么设计和开展等问题,基本有了共识。解决现实的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中的问题,必须进一步突出语文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教育中的地位。

1.期待教育科研部门和教材编写者增加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虽然也有一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但远不能适应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希望教材不仅能够提供更多的研究性学习选题,像超市一样让学生在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时有更大的选择空间,而且能够提供一些适合初中学生的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案例,对学生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提供参考和借鉴。

2.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初中学生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和督查。教育行政部门所组织的检查、考核、视导、督导,就像中高考一样具有指挥棒作用。要发挥好这种指挥棒的作用,一是要把语文研究性学习列入初中教学质量的评价内容,在检查、考核时作为必查的项目,以提高对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关注度;二是组织视导、督导时要抽调一些对于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有所了解并能实施有效指导的人员,在发现与语文研究性学习有关的问题后能够帮助一线语文教师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三是对初中学校和校长考核时,要把语文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目标,并设计出相应的评分指标。

3.初中学校领导要明确制定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具体任务。学校要坚持对初中学生的发展全面负责的原则,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推进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措施,把它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一种手段,并采取配套措施,如考核教师设计组织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技能、组织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观摩活动等;还要组织专门的力量对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列入教师教学实绩的考核范围,努力形成一种有效的推动力。

4.初中Z文教师要把学生的语文研究性学习作为教学改革的目标。要突出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地位,一方面初中语文教师要确立正确的课程意识,准确把握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特点,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指导方式和实践程序;另一方面要强化实践教学,让学生在语文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重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此外,语文教师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的思想,诚心诚意把学生当作语文学习的主人,尊重、理解、信任每一位学生,给尽可能多的学生提供实践、表现、思考、创造、成功的机会,通过语文研究性学习有效培养初中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努力提高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能力

语文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质量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提升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初中学校领导、语文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指导能力的缺失,而这种指导能力的提高,又需要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

1.教育科研部门要适时研究辖区内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掌握区域内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存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然后组织专门的力量进行集中攻关,着力研究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问题,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组织好初中语文教师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提高初中语文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的水平。

2.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应开设以语文研究性学习辅导为专题的教育科研和培训。有些初中语文教师对于研究性学习认识模糊,缺乏组织指导能力。在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师培训、初中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中,应开设与语文研究性学习相关的课程或专题,组织研究性学习专题辅导,讲授有关的知识,进行案例研讨,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帮助初中教师提高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素养,比如帮助研究和解决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资源问题,帮助研究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策略,引导初中语文教师主动介入学生的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深入了解学生在网络状态下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问题等。

3.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指导必须体现初中语文特点。一是重视培养初中学生主人翁意识,指导教师要利用初中学生的心理,尽量让初中学生自己学习操作、实践,在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学习、体验、总结、提高,而不是去当初中学生的“保姆”;要宽容他们的过失,容忍学生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或不足,多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引导他们在活动中依靠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二是必须重视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语文特点,以语文教材文本为依托,经过改造形成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与写作能力培养相结合,把培养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为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如研究选题的论证、研究方案的制订、研究报告的写作等,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与语文课外实践相结合,像一些与初中学生生活相关的优秀影视作品、学生熟悉的流行歌曲、设计精巧的广告、生活中出现的谚语、俗语、歇后语以及读书活动等,均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很好资源。

4.研究新媒体背景下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路径。虽然初中学生对于网络的熟悉和应用程度没有高中和高校的学生那么普遍和深入,但是也已经渗透到初中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初中语文教师应利用网络这一现代媒体就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带领学生展开讨论,交流相关信息,研究具体问题,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视野,也利于师生在语文研究性学习实践中互动。

(三)构建科学的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

评价既是对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实践质量的检测,也是初中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组织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推动力。语文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对于初中学校办学、教育教学、学生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1.坚持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我们要强调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评价目标的激励性,认识到对学生的语文研究性学习评价不是为了对学生做出鉴定,是为了促进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研究能力、活动能力服务的,在对学生语文研究性学习中的情况进行评价时,应尽可能地给以肯定性的评价,让初中学生在参加语文研究学习实践之后,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培养他们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

2.要注重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差异性。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不仅受到初中、语文两个方面特点的制约,而且还会受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初中学校领导和教师在评价学生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的表现时,必须坚持差异性原则。教育行政部门在评价所辖区域内的初中学校所开展的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时,要考虑辖区内各学校间的差距,在对某一具体学校的学生进行评价时,还要考虑该初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年龄、特点,不能以一成不变的标准去评价不同学校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的学生个体。

3.要实现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多元化。评价者可以是初中的语文教师或语文教研组,可以是初中学生或语文研究性学习小组,可以是学生家长,可以是与开展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相关的社区或有关部门的人员,还要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只有坚持评价的多元化,才能兼顾来自各个方面的评价意见,使得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实践的评价结果更有说服力。

4.要强调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评价的过程性。一方面,运用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过程的动态评价,从明确语文研究性学习内容、设计研究课题、选择研究课题,到组建学习小组、制订学习方案、开展研究活动、形成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展示等环节,不同的学生表现是不一样的,受到的锻炼也不一样,得到的体验和收获更是不一样。这些情况只能通过过程性的动态评价,才能给当事的初中学生以恰如其分的评价;另一方面,为了实施对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实践的全程调控,每一个阶段都要进行适时评价,评价者应坚持评价标准。

5.要构建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有效评价机制。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实践的评价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不仅是初中学校领导组织和实施的考核评价体系,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学生、家长、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力量通过学期或年终考核和视导、督导的方式进行评价。学校要组建学校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监控体系,成立一个由分管校长、教务处、年级组、语文教研组组成的领导系统,明确各自的职责,制定具体的考核评价内容和指标,强化语文教研组对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设计、组织、调控、考核的责任。教师要采取具体评价策略,实施前看学生是否可以有效地利用学校、社会的研究性学习资源;实施中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做了些什么,取得了哪些进展,有什么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实施后评价学生参与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情况、课题研究中的体验、语文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的质量、研究成果的展示方式等方面。

(四)建立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保障机制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不仅需要一系列的保障条件,而且需要来自各方面的支持。这种机制不仅有领导、考核、评价的因素,还涉及资金、物资等方面。

1.教育行政部门在全面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帮助学校研究和解决实施语文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在经费和物资上满足初中实施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需要,为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物质支援,还要帮助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为初中学校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2.初中学校要建立起有力的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领导保障机制。教务处、督导室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检查、考核方案。科研处要定期调研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问题。年级组要把检查班级语文研究性学习计划落实情况作为重要的任务,并将教师指导情况作为对教师考评的一项内容。语文教研组要组织语文研究性学习实践中的问题研讨,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案。

3.注意发挥校外力量在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开展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研究,学校应充分利用社会人力资源,适时地聘请校外专家做指导教师,发动和鼓励学生父母、亲属当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教师。为了培养初中学生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的社会交往能力,学校可聘请专业人员对初中学生社会交际能力进行培养。此外,还需要动员家长支持学生参与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参与活动的动力。

(五)开展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校本教研

学校校本教研是解决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问题的最直接的途径,许多实际问题,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发挥学校领导、教师的集体智慧而得到解决。

1.要明确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操作过程。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操作过程对于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有一定引导作用。可以在校本教研中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提炼,以帮助初中语文教师提升组织、指导的能力。一般程序是提出研究课题D选择研究课题D成立研究小组D选聘指导教师D制定研究方案D开展课题研究D形成研究成果D交流研究成果D实践总结反思。不同的研究课题,可以做出调整或删减。

2.探究农村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类型。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类型是开展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凭借,因为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涉及范围广泛,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类型多样,具体可以分为单篇课文的文本研究、不同文本的比较研究、语文课文的拓展研究、课外非文本语文类研究四种情况,后两种类型使用得比较多,但是又比较难,需要通过校本教研,广泛交流开展这些课题研究的做法和经验,让更多的语文教师在实践中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质量。

3.探索和实践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模式,一方面需要依据国内外常用的研究性学习的模式进行尝试,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校本教研,让语文教师掌握适应于自己学校和学生特点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实践模式。常见模式的有:问题解决、项目研究、角色换位、独立研究、案例研究等。这些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可以通过校本教研进行解读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