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方向范文
时间:2023-09-07 17:57: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通俗点说,土地管理的工作就是先确定一块地的范围和面积,再结合这块地的地段区位、环境特点以及政府对这块地所在片区的规划等,对它进行利用和开发,决定是建造医院、学校这样的公共设施,还是拿来拍卖给房产公司开发住宅小区。”本科就读于同济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现在某市国土资源局工作的陈永鉴这样描述他的工作内容。
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专业
土地资源管理的目的是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这是一个“提出设想―论证方案―确定实施”的过程。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校建在哪儿,医院建在哪儿,甚至我们居住的小区的建造都需要经过土地管理部门的规划、审批。
就拿杭州汽车东站搬迁的例子来说,旧东站离市中心很近,随着客流量不断增大,进出的人流、车辆使得车站周边的交通拥堵不堪。另外,从城市规划发展来看,对外交通一般设置在城市的,以避免众多大型车辆穿越市区,保证城市内部交通和对外交通有序进行。如果两者混杂在一起,整个城市的通行能力就会大打折扣。所以,汽车站应该搬迁到城市相对边缘的地方。
有了搬迁车站的规划后,就要论证方案。为什么会搬迁到九堡而不是其他地方呢?九堡位于杭州郊区,有不少村庄,人口并不密集。随着城市化发展,种地不再是当地农民的主业,于是就有大量土地闲置。当然杭州有许多这样的地方,最终选址九堡,还和杭州市的城市开发方向有关。通常把大型公共设施布局在一个地方,可以迅速拉升该区域的经济,比如拉动地价、促进消费、吸引投资等。政府希望城东地块能够迅速被开发起来,于是九堡就成了城东开发政策的受益者。
方案确定后,就可以开始实施了。这时,先要通过土地勘测了解地形,并对区域内的土地分别属于谁、目前的用途进行调查,然后上报审批部门进行审批。审批完成后,即可进行动迁――九堡的土地有不少属于当地农村,这就要以村为单位征用土地,将村民动员搬迁至别的地方,动迁完成后才能开始建设。
这样一个从论证方案到实施的过程复杂而周密,需要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出身的专业人士来具体操作,需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中的规划部门、审批部门、勘测小组的通力合作。
专业知识文理兼备
通过杭州汽车东站搬迁的实例我们可以看到,对土地的规划利用并不是想当然的,需要专业理论知识为依托。这就要通过《土地经济学》《土地管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土地规划学》等课程来了解土地规划、利用的原则和方法。这其中,《土地经济学》和《土地管理学》十分重要,因为影响土地规划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就是经济和管理。
经济因素指的是土地的价值。农业用地的价值体现在肥沃程度上,城市用地则体现在它所处的位置和繁华程度,这些都对它们的开发形式有影响――肥沃的农用土地不用来耕作而用做房产开发十分可惜,而地处城市中心的繁华区域发展商业就再好不过了。
管理因素则是人为规划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比如,把汽车东站搬到九堡就含有政府希望借此推动这一地区发展的因素在内。
另外,由于对土地的规划利用是政府行为,讲求科学严谨,不能出一丝差错,所以,了解土地的产权、产籍以及税费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十分重要,会有专门的课程讲授这些知识。
这些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文”的一面,“理”则体现在实践操作上。
地形勘测是实现土地管理的重要辅助手段,《测量学》课程就是为此而设。首先要学习使用各种测量仪器,比如测量地面两点间高差的水准仪、测量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的经纬仪等;然后进行实地测量――测量给定区域的地形,包括房屋的位置、树木的分布、空地所占面积、围墙沟渠的位置等,并将其画出来,形成一幅地形图,让看图的人不去现场也能了解那里的建筑、绿化的分布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规划、设计都将在这幅图纸上进行,所以并不是画一个大概就可以应付的,图纸上1厘米的差错在现实中可就是几百米了。所以,勘测也是个精细的活儿。
就业:公务员录取率高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有一定的技术性,相较工商管理、经济管理等“万金油”类型的专业,社会需求量并不大。进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城市建设管理部门、规划部门等与土地管理相关的政府部门工作是这个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首选。陈永鉴所在的班级毕业时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考取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相关事业单位,他说,这比其他专业考取公务员的比率高多了。
由于掌握土地勘测技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进入土地勘测规划研究所、测绘机构工作,一些生产测绘仪器的公司也会需要这个专业的毕业生。
此外,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进入房产公司或物业管理公司等与房地产相关的行业。这些公司都会有涉及土地的业务,例如参与土地“招拍挂”(俗称“拿地”)、土地评估、办理各类有关土地的相关手续等。学土地管理专业的人拥有“拿地”、评估的专业知识,熟知相关法律法规,从事这类工作得心应手。
当然,继续深造也是很好的选择。陈永鉴就曾在本科毕业后选择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读研,“适当改变研究方向,攻读城市规划或者城市管理方面的学位也是不错的选择。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密不可分,融合这两者知识,可以拓展专业面,满足社会对‘多面手’的需求。”
院校点击
有志学习土地资源管理的同学,本科阶段可以考虑以下两所重点院校:
中国人民大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土地经济、土地行政管理、土地利用与规划、土地政策与法规等,专业设置偏重于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研究。
篇2
关键词: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培养模式 专业定位
1.研究背景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是地理科学下面的一个二级专业名称,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从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退出本科专业的舞台。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3S技术,相对应开设的课程有: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遥感应用、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环境经济学、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资源学、水资源计算与管理、景观生态学、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与数字图像处理等。培养目标为培养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应用型人才是社会和国家进步的源泉,而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增强国家实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全面提高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世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建设、文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当前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重要任务。培养模式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其培养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教育而言,它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等专业特点。但如何深化改革,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成为本专业成效的关键和核心。“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专业本身发展规律看,这是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必须有先进的理论指导教学与实践。从“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市场竞争来看,就业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市场,竞争既极为充分又日益趋向国际化。国际化的竞争需要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懂得现代化科技的应用型人才。
2.“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1培养目标和方向定位
培养目标和方向定位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就业需求及其学科性质而设立,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方向。特别要针对以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定位不准,主要方向不明确,研究范围广博而不精,缺乏主干方向;专业定位过高,与市场需求不紧密,使学生面临就业的困难;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缺乏动手和实践的锻炼,影响了学生工作和实践能力的提高[1]-[9]等。因此,“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既要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培养地理科学基础扎实且应用能力强的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又要明确专业方向定位——“土地测量技术与资源管理、环境治理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还要明确本专业毕业生的出路,即继续深造及成为“地质气象研究与勘探、土地资源管理、环保研究和开发单位”。
2.2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构建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对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在新培养方案中,优化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首先,树立“强化基础课,特化专业课,优化实践课”的基本指导思想。其次,确定合理课程体系的判别标准,即必须具有系统性、连续性、适用性,具有“宽、新、适”的特点:“宽”是指专业要求的基础知识面要宽;“新”是指课程设置要反映国内外最新的管理方法,要获取最新的知识;“适”是指课程设置和内容要适应当前的人才市场需求。根据上述基本指导思想和判别标准,构建“三个层面、五个模块”的课程体系(见下图)。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三个层面”是指“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三个层面,其中前者是后二者的基础,专业技术课程是技术支撑,后者是前二者的应用;“五个模块”是指“综合地理课程模块”、“土地资源管理课程模块”、“资源环境保护课程模块”、“技术课程模块”、“基础课程模块”五个课程模块。其中基础课程模块属于专业基础课程,技术课程模块属于专业技术课程,后三者属于专业方向课程,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承担起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创新能力强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的重任。
基础课程模块包括管理科学、环境经济学、资源学、景观生态学、水资源计算与管理、计算机制图、人文地理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为目标,旨在通过探讨地理、土地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机制,揭示地理过程、土地的变化(景观变化)和环境变迁过程的动力学机制、演化规律及空间分布;通过课程设置让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环境科学、人文地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这些课程是学生学习自然地理研究、土地资源管理、环境资源保护等专业方向课程的基础,而且是学生今后从事相关研究和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和知识。通过课程设置学习三个研究方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最终确立科学的研究观念、思想方法,拥有专业素养,具备从事不同研究方向的基本素质。该模块课程教学为基础科学,是其他课程模块的基础。
专业技术课程模块包括测量与地图学、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遥感图像处理、GIS设计与应用等主要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技术为目标,让学生掌握测量、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空间计量分析等现代技能,学会数据获取、遥感影像解译、数学建模、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操作与应用等实践技术。该课程模块在培养模式层次划分中属于技术科学,既以理论课程模块为基础,又是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的技术支撑、相互融合、彼此促进。
综合自然地理课程模块包括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气候水文学、土壤生物地理学等课程。让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学环境的植物及植物资源、动物及动物资源、土壤及土壤资源等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等内容。对于重点内容,一方面要加强理论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有关内容的实验与实习,特别要加强野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改进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观察土壤、生物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及进行自然地理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践;通过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便于学生掌握。
土地资源管理课程模块包括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地籍测量与管理、土地利用工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土地政策与法规等主要课程,不仅让学生熟悉土地资源管理与规划开发的相关理论、具体要求、流程、方法和技术等,而且引导学生探索地理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开发中的价值和应用,学会从较宏观、系统的角度解决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开发中的问题。学习期间,学生应安排在相关单位,如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及相关领域里实习,毕业后可以从事专门的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等政策法规工作。
资源环境保护课程模块包括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学、环境评价和环境生态学等主要课程。通过课程模块的学习,学生掌握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环境法制观念;熟悉环境污染防治技术、自然资源保护原理与方法、国际环境规范及各类规范的相互联系,提高运用环境与资源保护规范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既要掌握最近污染治理新技术,又需要熟悉主要行业的基本生产过程及技术,其主要内容涉及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清洁生产及污染控制等多方面的内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专业方向。学习期间,学生应安排在相关单位,如环境设计院、环境设计公司、环保局、与环境与资源保护相关法律部门等单位及相关领域里实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提高学生运用环境与资源治理、保护技术方法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为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贡献,维护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结论与建议
本文所构建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资环专业培养方案》。该培养模式主要表现为:(1)让老师和学生都有了明确的目标,教学更具有针对性;(2)课程体系清晰了,各门课程的老师进一步认清了自身在其中的位置,有效避免了过去“大杂烩”的问题;(3)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展学生毕业的就业渠道;(4)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仅能提高在自然地理实习方法、掌握环境治理技术与法规,而且可以参加全国GIS技能大赛、计算机大赛,参与测绘实际工作。本文所介绍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对本校本专业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学科体系及本校本专业的发展历史和特色而构建的,希望可为其他院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吴云清,张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立体化模式的思考[J].地理教育,2006,6:73-74.
[2]邹家红,袁开国,刘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1):110-113.
[3]郭文炯,王玉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构想[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2:77-80.
[4]赵小风,黄贤金,李光录,等.国内外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4):73-79.
[5]赵筱青,谈树成.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优化——以云南大学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0,5:93-98.
[6]邓琳,于嘉,车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与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79-550.
[7]俞晓莹,王春兰,董力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2):63-64.
[8]许光泉,陈要平,李小龙,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的探讨[J].资源·产业,2005,7(4):85-88.
篇3
关键词:农村闲置房;土地资源;农村发展
一、农村闲置房存在的原因
(一)农村人口涌入城镇造成农宅闲置
如今农民们已经不满足于过去的耕作生活,他们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大部分“农二代”都会选择外出务工或做生意,当生活条件好起来时他们会选择在城市里购房。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农村户口通过外出求学迁入城市,很多孩子到城市接受教育,当他在城市找到合适的工作且有着稳定的生活时便会将父母接到城市里,由此产生闲置房。无论是务工、做生意还是求学,人们心里都有一种乡土情怀,乡土仍是农民心中的归宿,因此就算房屋闲置也不愿将其流转。
(二)农村房屋流转缺少市场
目前我国的农村宅基地及其地上的房屋的流转体制尚未完全建立,使得物权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在相关法律中规定,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只限于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因此本村以外的农民及城镇户口的居民都被排除在购买人的范围之内,制约了闲置房的市场化。而且农村闲置房的价格相比较于城市房屋而言是十分低廉的,因此农民更愿意自己留着而不愿将其流转。
(三)农村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化造成闲置房增加
在农村当儿女各自成家,已婚青年纷纷搬出独立生活,很少和父母一同居住,而老人们一般都居住在祖上传下来的老房子里,当老人去世之后,老房子便会闲置下来。
二、农村闲置房的危害
(一)农村闲置房的大量存在,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
由于农村兴建房屋时没有统一的规划,导致房屋分布松散呈独门独户的布局,再加上房屋大量闲置居住率不高,浪费了大量面积的土地,闲置房屋占用的土地无法耕种,导致土地利用效率偏低。同时,那些原本宅基地少的农户为了解决住房问题又会去占用耕地,造成恶性循环。
(二) 农村闲置房存在安全问题
不少闲置房年久失修,容易倒塌,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许多闲置房因长期无人管理,容易成为不法分子藏身之处,使偷盗行为频频发生,影响村里治安。
(三) 闲置房不利于新农村面貌
许多闲置房垮塌破败,大大地影响了新农村的景观,且大多数房主不愿将其进行补修或者是出售转让,这给村庄统一规划治理带来困难,更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四)农村闲置房反映出农村人口结构的改变
村里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留下子女和年老的父母亲在村里,大量人口向外流动使得农村劳动力丧失,人口结构发生改变,农村人口“空心化”日益凸现出来,使得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的匮乏,农村发展缺少动力。
三、针对农村闲置房问题的若干对策
(一) 合理规划建设用地,避免土地资源浪费
要秉持着节约土地资源的原则,合理规划农村建设用地,对闲置农宅用地进行复垦。政府要对闲置农宅的复垦开发有足够的重视,要发挥引导作用,制定正确的政策,要因地制宜,最大可能地选择危旧房和房屋前后空闲地较多的且集中成片的地带,这样可以促进地块的整理,降低土地复垦的成本。但最重要的前提是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完成,要确保屋主的合法权益。
(二)促进农村闲置房流转
在农村有部分贫困农民无地或无资金建新房,屋主可将闲置房出租或出售给贫困户,这样的流转能帮助政府解决那些无处所居的贫困户的困难,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还能减少耕地的占用,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但在流转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房屋的流转要按照农民的自愿原则,流转程序合法原则,要充分保障农民的自主决策原则。然而目前闲置房还面临着数量不断增加且与城市房价相比价格又是十分的低廉的问题。笔者认为政府可以从农业补贴中抽取一部分对农民的房屋转让进行必要的补贴。
(三)转变农村闲置房利用方式,提高其利用价值
1.鼓励农民出租闲置房
如今有许多大中型企业入驻在村周围,大量的工人有居住的需求,这无疑给闲置房带来了可观的租赁市场,将房屋出租可以帮助无力购房的工人暂时摆脱困境。采取这种方式可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房屋的流动性。闲置房的出租还可以为农民提供一种新的养老模式。
2.将农村闲置房改造为公共设施场所
现在农村有很大一部分的闲置房的结构都是比较好的,甚至有些是新盖的楼房。笔者认为要对这些楼房加以盘活利用,由乡镇政府或者是村委会作为承租单位租用村闲置楼房,然后对其进行改造,开辟成为公共服务场所,如村医疗卫生所,老年活动中心,村图书馆等等。此举的意义在于兴办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的精神文明素质,降低公共设施成本,充分合理利用农村土地。
3.将闲置房以不同经营模式加以利用
农民可以利用闲置房开办小卖部或者是养殖场、加工厂等家庭小企业。如今还有一种经营模式在农村十分热门,那就是农家乐。对于农家乐,有经济实力的家庭可以自主经营,经济比较薄弱的家庭可以将闲置房租给某些愿意经营这个项目的投资者。此举在给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场所的同时,还可以解决农村房屋闲置问题以及给村民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
参考文献:
[1] 樊雅丽: 促进农村闲置房流转[J]. 经济论坛, 2008(4)
[2] 屈信飞: 从西部农村“房屋遗弃”看当前西部农村发展危机[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1 (12)
[3] 吴逸越: 简析对农村闲置宅基地及地上房屋的合理利用[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4)
[4] 王灿: 农村空置房利用与改造思考[J]. 现代商贸工业,2012 (7)
[5] 刘万福: 农村闲置房不断增加的思考[J]. 吉林农业,2012 (4)
作者简介:
篇4
关键词:农村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意义
中图分类号: F20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2.069
1 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的意义与必要性
档案数字化意为利用计算机、扫描仪、图像处理技术等先进技术直接对原始的国土资源档案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形成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过程。农村的国土资源档案作为国家档案极其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尽管如今具体的农村国土资源档案大多数是纸质材料所记载的档案,不过随着科技发展的普遍,各个部门加强了现代化的管理进程,从而越来越多的农村国土资源管理的部门进行了电子文档整理并将其进行存档,所以现在不仅有纸质的文件记录数据,还有磁性的载体、光介质载体以及其他各种类别载体并存的形式。要怎样将这些内容多元、信息量巨大的国土资源进行存档,已经成为如今档案管理工作中一个亟需解决的大问题。现如今较为普遍的想法是把原始的国土的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一个电子文件的数据信息库,同时也可以将电子影像的有关档案数据集合成库,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加工,结合网络运输进行传送,达到国土资源档案的合理保持与开发利用,从而使国土资源档案更好的进行社会共享。通过实践与数据显示,只有将土地档案进行信息化,才会更好实现信息与资源共享,才会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加速农村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策略
2.1加速原始农村国土资源档案的数字化建设步伐
原始载体资源档案的数字化是实现资源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本要求。目前档案数字化的方式主要有录入数据、扫描档案、音频视频的转换、字符识别的转换等。数字化的步伐亟需加快,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为数字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通常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前提是建设资料目录的相关数据库,即对档案资料进行主题、类别、内容方向等进行整理与录入,形成了机器能够识别的分类。计算机读取目录相对于原始的纸质形式、卡片式等手动检索工具是一项进步尤为显著的工作,通过使用者的需要,按照档案的主题分类、编辑者,建立时间等特征进行划分与归类,以便于使用者通过计算机迅速、准确地找到需要的档案资料。
由于农村的土地资源信息库数据量庞大,因此档案的数字化通常需要分步进行,所以应结合馆藏的具体情况,根据农村国土资源档案的价值与实际的需要,进而再具体对资源档案的内容数字化进行范围与内容方面的统筹。需要着重考虑以下三个因素:利用情况。应该选择社会与工作中利用的频率高,利用率广的资源内容进行数字化,尽量满足社会需求。价值层面。可以优先考虑将价值较高的资源信息进行数字化。通常所谓的较高价值,首先是具有长远利用价值的资源信息。其次是指具有重要历史价值与文物价值的珍稀原始资料。再者是具有证据方面的价值和情报价值的信息;挽救层面。有很多的原始介质档案由于时间久远或者保存的环境过于恶劣,造成了档案资源被毁坏甚至缺失的现象,需要尽快实现数字化,使珍贵的历史资源得到应有的保护;特色层面。要注重于选择地区、系统中有特色的文献资源优先进行数字化。尤其是在资源整合需要耗费极大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时候更要考虑到这个因素。通常情况下,特色档案是其他档案管理部门没有的资源,其能够体现出当地的档案部门所具有的特色价值。
2.2提高农村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的标准化建设
完成标准化是实现档案管理工作达到现代化的基础,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为依据,各单位与部门各行其事、各执己见,很难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因此规范统一的数据形式是档案数字化的建设能够达到成功的宗旨所在。实施农村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就是要科学而又合理地制订相关标准,进而保证农村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工作逐渐走向规范化。现如今,尤其要规范数字化加工的过程管理,进行扫描图像、处理数据的录入、图文的编辑等工作中,一定要严格规范。农村国土资源档案的管理工作一般具有规范性和快捷性的特点,同时也要强调标准化的重要性。想要实现农村国土资源的广泛共享与了解,必须按照数据的相关标准要求,严格的制作档案数据。通常档案的数据制作最低要做到三个统一:统一著录项目、统一录格式和统一检索语言。数据的准确与完整性、可靠与实用性也十分重要。只有达到这些要求,才能够为农村的国土资源信息资源共享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农村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的人才队伍建设亟需加强
篇5
关键词:土地资源 ;执法监察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前言
土地问题作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运行的质量与人们物质生活的水平,近些年来,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体量的不断增加,使得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在这一宏观背景下,为了提升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相关问题的圆满解决,党和政府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了“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总体思路,在从严从紧、节约集约的原则指导下,积极开展各项土地资源的管理工作,加强执法力度,以期解决现阶段土地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所带来的各项问题。同时为了确保土地执法工作的实际效果,将监督工作引入其中,通过二者的结合来提升相关工作的质量与水平,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仍旧存在诸多问题与缺陷,影响着自身作用的发挥,因而对其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探讨就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1.调查取证难度较高
调查取证作为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工作的依据,在土地案件侦办体系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在保证案件证据的科学性、客观性以及准确性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从现阶段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开展的情况来看,调查取证工作开展的难度较大,效果并不明显,很难达到预期目标。通常情况下调查取证主要通过对案件当事人进行询问,制作笔录,或者使用现代化的手段,对现场进行拍照、摄影,进行数据信息的采集与分析[1]。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还原案件的经过,对违法行为的性质以及违法责任方进行确定,由于沉默权的出现与发展,使得土地执法监察人员在对主要当事人进行询问时,当事人可以采取沉默的方式,不配合笔录工作,从而导致相关工作无法正常展开。
2.查处难度较大
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独立性存在问题,使得其对于土地违法行为的查处难度较大,很难正真制止相关的违法行为。作为我国政府机构的一个职能部门,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不旦旦肩负着行政执法的职责还需要履行行政监察的义务,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工作内容与压力,使得土地违法案件的查处难度进一步增大。在对违法当事人进行追责的过程中,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对其侵占的土地进行归还,对相关违纪干部与部门进行审查与处理,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一些地方政府讯在越权批地、非法占地以及非法交易的情况,使得土地违法案件的追责难度较大,无法真正意义上发挥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积极作用。
3.处理程度难以把控
在调查取证工作完成之后,土地执法部门需要组织专业人员对案件进行科学分析,对案件的性质进行认定,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对相关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现阶段我国法律体系存在缺陷,一些法律条文的可执行性较弱,例如《土地管理法》中第77条明确规定,针对农村居民违法占据使用住宅土地的,其处理方案只有一个,即拆除违建房屋,退还土地,但是土地执法监察部门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往往能以对其行为进行有效制止,造成该项法律条文的实际效率大大降低,无法在执法实践以及案件处理工作中发挥作用,使得案件处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造成处理程度无法把控的局面[2]。
二、监察工作在土地执法中开展的策略与方法
监察工作在土地执法中的有序开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立足于现阶段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多个层面出发,切实推动监察工作在实践中的应用。
1.进行土地法律法规的宣传
针对于现阶段土地违法案件调查取证工作难度较大的现状,土地执法部门除了在加强自身执法力度,采用更为灵活、更为多变的取证方式之外,还以通过开展土地法律法规宣传工作的方式,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调查取证工作之中,从而降低取证工作的难度,保证监察工作在土地执法中的有序开展[3]。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土地执法监察部门立足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渠道,积极主动地向人民群众宣传国家关于土地资源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使得人民群众能够形成尊重法律、遵守法律、配合执法工作的法律意识,为调查取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进行多部门联合执法体系的构建
在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了有效推进重点地区或者重点案件的处理进程,政府可以组织国土、建设规划以及公安司法部门进行联合执法,对土地违法行为进行有效打击。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将多部门联合执法进行制度化与常规化建设,构建起科学高效的执法提醒。同时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对各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提升联合执法体系的工作效率,使其能够对违法行为进行有效打击,保证土地问题的快速高效解决。
三、结语
为了进一步保障土地资源的科学高效使用,有效应对实践中出现的各类土地违法案件,充分发挥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积极作用,本文从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两方面入手,对现阶段我国土地执法体系的完善进行有益的尝试,以期为相关执法监察工作的落实与开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郇恒发.打通“最后一公里”―基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面临的困境及思考[J].国土资源通讯,2015(22):102-103.
[2]李立.关于加强基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16(19):57-59.
篇6
【关键词】GIS技术;土地管理;应用;发展
0.引言
经济的发展要求有足够土地资源做保障,目前,我国的土地利用面积非常大,但利用率却不是很高,土地的低利用率势必会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我们必须在如何高效的利用土地方面增加关注。GIS是集采集、存储、分析、再现空间信息为一体的信息系统,它的出现使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成为了可能,因此,将GIS技术科学合理的运用到土地资源管理领域,以使其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成为了我们主要的研究方向。
1.将GIS技术引入到土地信息管理领域有何好处
所谓的土地信息管理,涵括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但从最基本的方面来说,土地信息管理即对土地的使用、维护及土地商品的等价交换等有关的各种信息进行科学管理。土地信息管理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包含的数据非常多,因此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进行研究,将GIS技术引入到土地信息管理领域可以大大的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能够提高我们所获得的信息的准确度,无论对土地管理领域本身,还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2.在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过程中应用GIS技术
GIS技术对于土地管理领域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它在土地信息系统的建立过程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GIS应用于土地信息系统建立中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由于土地信息领域中包括的数据比较多,因此如何有效的管理数据,成为了土地信息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重点。GIS作为一项功能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在信息以及数据的处理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并且能够在保证数据准确性的情况下,对它的各种属性进行综合的分析。
(2)清晰视觉印象能够使工作人员对土地信息的掌握更加深刻,因此使土地上各种事物的分布更加直观的呈现在工作人员面前,对土地信息管理是十分重要的,GIS技术具有能够直观的呈现地物图像的优点,因此非常适合应用于地理信息管理系统中。
(3)GIS技术改变了旧有的土地信息数据处理模式,使数据的处理变得更加简单方便,省去了很多繁琐的、不必要的过程,同时也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由于这些优点,GIS技术已经被多个地区所利用。
3.GIS在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中能够实现的基本功能
3.1初始数据录入建库功能
GIS在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中可以实现初始数据录入建库功能,即在土地信息的管理中,能够根据所获得的初始数据,进行数据库的建立,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便利。
3.2显示图形数据
GIS同样能够实现显示图形数据的功能,所谓的显示图形数据,即把原有的土地信息图像化,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对其进行绘制,从而形成可以利用的图形数据。
3.3根据坐标调用相应地区的图形数据
GIS技术可以实现这种功能,即能够根据工作人员在计算机中输入的土地坐标,完成此坐标下各种土地信息的搜索,并将搜索结果以图形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
3.4对图形数据的属性信息进行查询以及根据属性信息调用相应图形数据
这种功能包括两小点,属性信息的查询与属性信息的调用,这两点对工作人员有效的利用土地信息都非常重要。
3.5土地利用变更功能
GIS同时还具有变更土地利用的功能,即可以对土地变更的时间以及如何变更进行记录,并且自动形成一个统计表格,同时还能够实现表格的打印。
3.6面积自动计算功能
这种系统能够对地物面积进行计算,同时还可以对不需要的地物面积进行扣除的功能。
3.7数据查询统计功能
这种系统拥有数据的查询和统计功能,能够对年度的数据进行统计,并且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及时进行查询。
3.8地图分析功能
此系统可以对地图进行分析,并且及时对土地的利用状况进行更新。
3.9制作专题图
GIS技术还可以进行专题图的制作工作,把GIS技术引入到制作专题图中对专题图的制作十分有利。
4.GIS在土地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4.1土地变更和地籍管理
土地变更和地籍管理在土地项目管理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我们有必要把GIS系统引入到这两项工作中,GIS系统在土地项目管理中应用到土地变更和地籍管理的项目里,对这两个项目来说都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对其发展与成熟有很大的好处。土地变更即土地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变动,要利用GIS技术对变更之后的土地及时进行数据录入,代替原有的数据信息。地籍管理包括对土地权属的初始登记、变更登记等内容。地籍管理能够有效的解决土地管理工作中的权属问题,权属问题作为土地变更中的重点和难点,如果能够有效的解决,对整个国家的土地问题是非常有利的。
4.2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GIS系统可以对土地复垦进行适宜性评价,土地复垦工作在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土地复垦工作是有一定的模式的,我们要根据最佳的模式进行工作,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叠加分析是GIS最重要的空间分析功能之一,是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等多因索评价过程的主要辅助手段。GIS能够将数据与图形有效的结合,从而形成更加直观的一个整体而且利用GIS进行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包括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
4.3农村居民点撤并论证
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居民点依然是存在的,目前农居点的分布基本上处于分散的状况,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农居点分布会受到耕作半径的限制,同时耕作半径也限制着农村聚落的规模。 农村居民点撤并会导致农居点聚集在一起,这样就会大大的增加耕作半径,耕作半径的增大会直接的影响农民的劳动成本,因为农民往往需要更远的距离才能到底自己的耕作地点。GIS技术的使用能够对这种情况进行有效的改善,这种改善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①建立GIS数据库:建立规划区域内的农居点房屋空间数据库,采用CAD文件为基础空间数据;②拆迁房屋的空间识别:通过GIS空间分析功能计算区域内房屋空间分布密度,位于一定低密度值区域的房屋作为撤并主要考察对象,并结合城镇扩张、交通、环境等因素确定村镇体系空间详细布局。
4.4地理信息系统设计
要想使地理信息更方便查询,更有利用以后及时的使用,就一定要做好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工作,地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十分复杂,因此一定要利用GIS技术对其进行设计,使其更加直观,目前的地理信息系统结构主要由GIS平台、空间数据库、文本资料、图形资料库、地籍管理子系统、规划子系统、动态属性管理系统等组成,(下转第345页)(上接第341页)这种组成方式能够使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更加合理化。
5.结语
土地管理是国家一项重要的工作,为了确保它的有效进行,GIS技术应运而生,总体来说,GIS技术在土地信息管理方面的应用还是很广泛的,并且对土地的管理工作更有效的执行提供了可能。GIS技术的有效应用使得土地管理工作变得方便快捷,且这项技术拥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在以后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中,能够为土地管理作出更大的贡献。[科]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土地经济学;多媒体;能力培养
《土地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学科,涉及自然与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掌握土地经济学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迫切需要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土地经济学理论和相关法律法规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土地利用、土地财产和土地资产流转等问题。目前《土地经济学》课堂教学往往存在一些弊端:因“理论与实践”、“学习与研究”间存在脱节,致使学生对新理论理解困难、对新技术掌握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及发散性思维能力,毕业后难以直接从事相关工作。为了改变现有状况,使《土地经济学》课堂教学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笔者尝试在课堂中让学生演示多媒体的教学实践,教学效果大大改善,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动手实践能力大大提高。
一、广州大学学生对课堂上学生演示多媒体的调查
为了解学生对《土地经济学》课堂教学的态度,笔者采用问卷访谈的形式收集数据,对广州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选修土地经济学课程的160名大三、大四学生进行了调查。大四的学生是上一年度《土地经济学》课堂教学中没有要求学生演示多媒体的教学,大三的学生是本年度要求学生演示多媒体的教学。学生对自己演示多媒体的教学做出的选择是:大四的学生愿意和非常愿意的达到75%,大三的学生则达到95%,他们认为演示多媒体可以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协同合作“畅”起来;大四其余的25%的学生不太认可的原因是他们认为演示多媒体需要占用较多的课余时间,当时的课程作业较多,疲于应付,效果不好;大三其余的5%的学生不太认可的原因除了占用较多的时间外,还认为占用课堂的时间较多,要求课间或课余时间开展。学生对自己演示多媒体的教学效果做出的选择是:大四的学生有80%的学生认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得到锻炼,达到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目标,大三的学生则达到90%;大四其余的20%的学生认为演示多媒体对自己的帮助有限,大三的学生则为10%。综上,在《土地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学生演示多媒体教学方法,让学生多想、多练、多说得到了学生的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二、学生演示多媒体的前提条件
(一)大胆创新的教育理念
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演示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角色互换的教学方式。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换角色,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双向交流关系。通过学生演示多媒体教学,使得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限于知识的获取,更在于参与实践和理解知识获取的过程,培养学生形成分工协作的意识。通过教学双方信息交流、双向互动,大脑充分调动各种相关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让演示的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可有效地促进学生加深或反思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使学习过程更加有趣,教师如果加以鼓励支持,则更加可以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多元发展,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培养学生个性发展有较好的帮助。
(二)课程内容设置的科学合理
土地经济学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本着科学性和创新性的教育理念,设置课程内容。首先,在掌握土地的概念、特性、功能、分类以及土地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技术的基础上,可针对当前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分区利用、集约利用、规模利用、可持续利用和规划利用设置不同的课程内容,将课程体系从土地利用和土地分配问题扩展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根据各课程内容明确学生演示多媒体的主题。其次,按照土地财产制度理论研究进展,增加土地财产制度、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国内外土地管理体制等课程内容,将理论知识通过范例教学等鲜明活泼的教学形式进行多媒体演示。第三,根据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实践发展,注重对土地资产流转理论的应用,增加土地市场、土地供给与需求、地租地价理论、土地金融、土地税收等课程内容,将传统的马克思土地制度理论与西方制度经济理论加以融合发展。最后,土地经济学课程还是一门政策性强的课程,应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设置课程内容,引领学生及时关注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前沿热点问题。
(三)协同合作的学生组合
根据课堂教学设计,以一节课45分钟为例,学生演示多媒体的时间一般控制在8-15分钟以内,如此短的时间内,学生要把一个指定的课程内容讲完,需要一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精心设计和协同合作。一般可以要求学生自由组合3-8人一小组,推荐出一个小组长,负责召集大家和分工协调;小组成员可根据个人的特长和偏好,承担课程主题内容的构思、资料素材收集与数据处理、powerpoint的制作、演示环节的演讲发言及回答提问等多个工作内容,定期开展组员的交流和讨论,获得正确的共识。
三、学生演示多媒体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发散性思维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部动机和前提条件。在《土地经济学》课程相关的理论或案例教学时,只有调动学生愿意思考、主动思考,启发学生理解整个研究的过程,而不是仅传递研究结果,才能形成思维发展的内在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根据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形成主题思想,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可灵活运用“冲突性引入”、“问题性引入”、“时政热点引入”、“趣味性引入”等,激发学生对土地经济学新知识、新方法的探知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积极思考能力。 如可通过展示专题地图,引领学生使用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和制图,激发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多媒体的制作能力
首先,需要掌握大量收集多媒体制作素材的能力。学生可从课本、相关书籍、报刊、Internet网和相关科研成果中获取大量的制作素材,使该课件的教学内容图文并茂、丰富多彩。如在讲解土地分区利用时,可对基本原理进行阐述后,将国内相关的科研成果图进行扫描和矢量化,在课件中展示不同分区的组合、功能、结构、联系,使学生感觉到学到的抽象理论也有实用价值,从而大大提高学习兴趣。其次,需要掌握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如在分析土地利用现状时,我们通常需要从网站或统计年鉴获取到统计数据,通过计算人均土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人口密度、地均二三产业产值等指标,分析不同时期、不同类别的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和发展趋势,以文字、表格和柱状图、折线图等多种形式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比较,学生不仅能掌握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而且形象直观,便于理解和记忆。第三,熟练掌握powerpoint制作的基本规则和技巧。如在编辑文字性内容时,一般一个页面控制在9行字以内,字体大小控制在24号左右,注意加粗,不要重影;在排版文字时,注意设置多级标题的出现,便于定位讲解内容的具置;掌握书签和链接功能,将课件连成一个有机整体;适当使用色彩、动画和特显效果,合理区分内容的重要程度,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在制作多媒体过程中,不仅学习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搜集资料、统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口头表达能力
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个人观点的欲望,都愿意被表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采用鼓励表扬的策略来激发学生大胆发言,学会看图说话,学会演讲和展示powerpoint,激发学生的口头表达的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激励和相互激励。学生通过案例或制定学习知识点,模拟体会实际场景,引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发言,增进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在学生演讲展示多媒体时,教师是信息的接受者、通过对学生演示多媒体的观察和对比分析,鼓励和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表达能力,积极发言。整个学生演示多媒体的教学环节是学生从教师的角度来体验教学活动,在教学情景中,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互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四)共同协作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把即将要讲的课程内容和选取的案例布置给学生小组,让小组长组织组员预习理论并分工协作:一部分学生查阅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并组织案例的分析讨论,形成一定的分析结论;一部分学生对数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统计分析;一部分学生开始制作powerpoint;一部分学生准备演讲稿和设想可能的问题及其答复;最后大家组织一定的时间进行演练和磨合,最终走上讲台进行演示。整个过程,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的某些环节,并不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完成演示的多媒体作品,学生之间的共同协作能力不断提高。
(五)自我学习的能力
《土地经济学》课程应以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科学构建和优化实践教育体系。通过学生演示多媒体这个教学环节,建立学生全过程、全方位的自我学习能力,将课堂知识延伸到课余学习中,通过实践多媒体的制作和练习,学生能自由发挥、创造性的学习。教师通过布置任务及时掌握学生的自我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掌握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点与重点,加强师生的交流互动。
四、结语
将学生演示多媒体应用到《土地经济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增加学生课余实践练习等环节,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锻炼多媒体制作、学会口头表达、形成团队协作精神和加强自我学习的能力;师生互动交流轻松灵活,教学效果生动形象,便于知识点的记忆。
参考文献
[1]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第六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0.
[2] 邹家红,袁开国,刘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28(1):110-113.
[3] 王如渊,翟有龙,唐小平,等.对我国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1):78-82.
[4] 韩申山,赵敏宁.讨论式教学法在《土地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咸阳师范学院,2011,24:56-58.
[5] 郭文炯,王玉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构想[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20(2): 77-80.
[6] 何玲,贾启建.土地经济学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13(2): 197-199.
[7] 刘洪彬,董秀茹,王秋兵.土地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高等农业教育,2012(10):52-54.
[8] 汪应宏,连达军.“土地经济学”课程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煤炭高等教育,2002(3):114-116.
篇8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城乡土地统一规划
东莞市在发展过程中既面临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有序进行,珠江三角洲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的挑战,2010年东莞市常住人口达到822万人,城市化水平为91.07%,而土地资源只有246001.03公顷,与此同时,东莞市土地利用中还存在着后备土地资源短缺、土地资源粗放浪费现象严重、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下降、土地开发强度过高等一系列问题,随着东莞市的发展,未来建设用地的需求依然强劲,2011年,建设用地审批权又上收国务院,东莞市既要贯彻落实国家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又要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快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亟须科学合理地制定东莞市发展战略,以解决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一、方法与数据
(一)方法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区域生态系统供需平衡进行综合测度,通过计算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定量判断一个区域的发展现状是否处于该区域的生态承载范围之内。
1、生态足迹计算公式
生态足迹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要维持某一消费水平下一定的人口持续生存所必须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其模型计算公式如下:
EF = N・ef = N・rj・∑(aai)= N・rj・∑(ci/pi)
式中:EF为总的生态足迹;N为人口数;ef为人均生态足迹;ci为i种商品的人均消费量;pi为i种消费商品的平均生产能力;aai为人均i种交易商品折算的生物生产面积,i为消费商品和投入的类型;rj为均衡因子。
2、生态承载力计算公式
生态承载力则是一个区域能提供给人类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总和。其计算公式为:EC=N・ec = N・∑aj・rj・yj(j = 1,2,3,……6)
式中:EC为区域总生态承载力;N为人口数;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aj为人均生物生产面积;rj为均衡因子;yj为产量因子。
3、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计算公式
区域的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反映该区域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状况。其计算公式为:ER或ED=EC-EF
式中:ER为生态盈余;ED为生态赤字;EC为生态承载力;EF为生态足迹。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
1、原始数据
本研究的原始数据主要数据来自1999―2011年《东莞统计年鉴》,《东莞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资料》及《中国统计年鉴》。
2、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
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采用2010年刘某成、李文华、谢高地,《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中国各地生态足迹产量因子测算》中的数据,产量因子具体数值为:农地1.74、林地0.86、畜牧地0.51、渔场0.74、建筑用地0.74、能源用地0.00,均衡因子具体数值为:农地1.74、林地1.41、畜牧地0.44、渔场0.35、建筑用地1.74、能源用地1.41。
3、生物资源平均产量
生物资源平均产量采用2010年全国平均产量,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据算得出,具体数值为:稻谷5524公斤/公顷、薯类3559公斤/公顷、大豆1681.9公斤/公顷、甘蔗65700公斤/公顷、花生3455公斤/公顷、水果3500公斤/公顷、油料2325.5公斤/公顷、禽蛋71.3公斤/公顷、猪肉130.9公斤/公顷、水产品15899.6公斤/公顷。
二、东莞市2001―2010年生态足迹测算
(一)生态足迹计算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根据《东莞统计年鉴(1999―2011)》,对东莞市2001―2010年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计算中主要考虑生物资源的消费和能源资源的消费。生物资源生态足迹采用生产量计算,能源生态足迹用消费量计算,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未进行贸易调整估算,在计算能源消费量时暂不考虑贸易商品中所含的能源含量。2001-2010年东莞市人均生态足迹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二)生态承载力计算
依据公式计算得出东莞市2001―2010年生态承载力,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三)生态赤字/盈余计算
根据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依据计算公式可得2001―2010年东莞市人均生态赤字/盈余,结果见表3所示。
三、东莞市2001-2010年人均生态足迹计算结果分析
(一)东莞市人均生态足迹动态变化分析
由表1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2001―2007年东莞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呈递增趋势,增长量为0.0697hm2/人,其中化石能源用地对东莞市人均生态足迹贡献最大。可见,能源消耗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消耗。其次是耕地和建筑用地的生态足迹,人均增长量分别为0.0847hm2/人和0.0057hm2/人。从增长率来看,最大是耕地,其次是建筑用地,再次是化石能源用地。说明2001―2007年东莞市对耕地地、建筑用地和化石能源用地的利用速度很快。从2007年到2010年东莞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呈递减趋势,其中化石能源减少了0.0999hm2/人,建筑用地减少了0.0051 hm2/人,林地减少了0.0037hm2/人。
(二)东莞市人均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2001―2010年东莞市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呈下降趋势,从2001年的0.5935hm2/人降低到2010年的0.0294hm2/人。减少了0.5641hm2/人,递减率为95.05%,年均递减9.505%。其中耕地、林地、牧草地和水域的人均生态承载力的总体趋势都是逐年下降的,具体情况是耕地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从2001年的0.2317hm2/人下降到2010年的0.0061hm2/人,减少了0.2256hm2/人,下降率为97.37%,年均递减9.737%。林地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从2001年的0.1354hm2/人下降到2010年的0.0051hm2/人,减少了0.1303hm2/人,下降率为96.23%,年均递减9.623%。牧草地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从2001年的0.0012hm2/人下降到2010年的0.0003hm2/人,减少了0.0009hm2/人,下降率为75%,年均递减7.5%。水域用地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从2001年的0.0257hm2/人下降到2010年的0.0012hm2/人,减少了0.0245hm2/人,下降率为95.33%,年均递减9.533%。
建筑用地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2001―2006年建筑用地的人均生态承载力总体趋势是逐年上升的。从2001年的0.1995 hm2/人增加到2006年的0.2863hm2/人,增加了0.0868hm2/人,这一时期建筑用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城市发展,人口增加。2006―2010年建筑用地的人均生态承载力总体趋势是逐年下降的,2009年急剧降低,是由于东莞市建设用地比重已经很大,土地开发强度接近极限,另外一方面是土地开发后备资源匮乏。
(三)东莞市生态盈余/赤字分析
从表3中可以看出东莞市2001年开始就已经出现生态赤字,从2001年1.0982hm2/人增加到2010年的1.6374hm2/人,2009年出现快速增长的态势,生态赤字的出现和逐年增长,表明东莞市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已超出生态承载力的范围。东莞市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安全状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快速增长,东莞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将不断增长,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将继续减少,生态赤字还将继续加大。
四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东莞市2001―2010年生态足迹的计算和分析可以看出,东莞市已经出现生态赤字,东莞市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已处于不可持续状态,生态赤字的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迅猛增长对资源需求量增加,土地开发强度过高,能源资源保障能力减弱。为了遏制这种发展趋势,使东莞市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快经济社会双转型,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先行先试,转型发展。大胆探索转型发展的新模式、新办法,加快实现从外向带动为主向内外需协调拉动转变、从工业主导型向二三产业协调型转变、从一般要素的比较优势向创新要素的集聚优势转变、从粗放发展模式向绿色低碳模式转变、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从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调整结构,创新发展。坚持内外源经济并重、内外需并举、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引进增量与优化存量并进,调整优化需求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强战略思维,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自主创新主导战略,使自主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全社会的普遍行为,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二)有机融入珠江三角洲一体化进程,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
在新形势下,东莞应扩大开放,主动参与到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进程中,既有利于促进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也有利于东莞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以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为着力点,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城市化。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加强对欠发达镇村的帮扶,促进形成人民生活水平差距不断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积极构建生产安全、消费安全、公共安全体系,加快建设平安稳定、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
(三)建立城乡土地统一规划体系,创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方式
城市和乡村在空间上是连续的,但城乡分割的土地管理体制破坏了土地资源的整体性,给土地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问题。因此,必须把城乡地域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建立城乡土地统一规划体系,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纳入城乡统一的建设规划,节约用地,集聚发展。针对目前东莞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产生的问题,应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要求,积极推动城镇建设向中心镇集聚,工业建设向园区集聚,民宅建设向中心区集聚,耕地保护向规模经营集聚,引导资源从分散聚集走向集中聚集,充分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
(四)开展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加大“三旧”改造力度
目前,东莞市建筑用地在总的生态承载力中占第一位,说明从2002年起东莞市建筑用地面积在不断增加。东莞市土地开发强度已达到43.44%,已经接近极限,远超香港、澳门等发达地区。基于资源环境的约束和人地关系的协调,距离48%的土地开发强度极限值只有约不足5%的弹性发展空间,发展面临着极大的压力。迫切需要贯彻节约集约用地的方针,统筹土地资源,加快对农村居民点整理,将新增城镇建设用地与整理村庄用地相挂钩。加大“三旧”改造力度,从存量建设用地中挖掘潜力。
参考文献
[1]Wackemagel M,Rees W E. Perceptual and structural barriers to investing in natural capital:Economics from an ecological footprint perspective[J].Ecological Economics,1997,20(1):3-24.
[2]Holden E.Ecological footprints and sustainable urban form[J].Journal of Housing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2004,19(1):91-109.
[3]吴介军,张秋花等.1995―2004年西安市生态足迹动态分析[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6.
[4]孙逊.《广东省中山市生态足迹研究》[D].广州:生命科学学院,2010.
[5]刘志杰,陈克龙,赵志强,苏茂新.基于能值理论的西宁市生态足迹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1).
[6]张伟,康文星.基于能值理论的衡东县生态足迹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报,2008,28(2).
[7]叶田,杨海真.海市2003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J].四川环境,2003,24(3):15―18.
[8]丁兰,梅昀.柳州市1996―2005年生态足迹时间序列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1).
[9]肖笃宁,陈文波,郭福良.论生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J].应用生态学报,2002(3).
[10]王书华,毛汉英,王忠静.生态足迹研究的国内外近期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02(6).
[11]陈东景,徐中民.2001生态足迹理论在我国干旱区的应用与探讨一以新疆为例[J].干早区地理,24(4):305―309.
[12]陈敏,张丽君,王如等.1978―2003年中国生态足迹动态分析[J].资源科学,2005,27(6):132―139.
[13]杨世琦,孙兆敏,冯永忠等.陕西省2001年生态足迹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9):14―18.
[14]刘某承,李文华,谢高地.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中国各地生态足迹均衡因子测算[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0,26(5):401―406.
[15]刘某承,李文华.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中国各地生态足迹均衡因子测算[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0,26(5):401―406.
[16]刘森,胡远满,李月辉等.生态足迹方法及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6,25(3):334-339.
作者简介
张秋月,女,1982年4月生,籍贯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博士在读,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方向:土地评价与规划、土地政策与制度。
严金明,男,1965年2月生,祖籍江苏南通,管理学博士,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教授。
篇9
[关键词] GIS;可视化;数字高程模型
[作者简介]李原存(1986—),男,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信息技术。(江西南昌 330013)
一、引言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土地的总面积是有限的,同时,一定区域内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地也是有限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分配不平衡,山地、丘陵多,平地较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且耕地质量差。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用地的需求,大量耕地被征用转为建设用地,致使耕地流失严重,给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土地整理能有效地增加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成为新时期协调人地关系,缓解人地矛盾,促进土地利用动态平衡的主要措施,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土地整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可分为前期研究阶段、规划设计阶段、施工设计阶段,以及工程施工阶段。在整个过程中涉及自然、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需要多技术支持。近年来,国内的一些学者对土地整理及其规划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改进了传统的整理方法,促进了土地整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GIS技术作为计算机空间科学的一个分支,在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其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空间插值等功能,在土地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分等定级等方面得以广泛的应用。近年来,众多学者开始研究将GIS技术引入到土地整理过程中,使土地整理在GIS平台上直接进行,借助于GIS技术的图形编辑功能和空间分析功能建立虚拟地理环境可视化模型,使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道路、其他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直接在可视化模型下进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可视化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实用技术,由于能直观、动态、多角度地表达地学现象,已在城市设计、水土保持、土地监督、土地整理等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应用到土地整理的规划设计阶段,还可以应用到土地整理潜力评价和土地整理效益评价当中。目前已有一部分学者研究将可视化技术运用到这两个方面并且取得了一些成就。本文是关于可视化技术在土地整理运用方面成果的总结。作者希望,本文不仅为读者提供有关土地整理可视化研究成果的综述,让读者了解可视化技术在土地整理过程中运用的方法,还能从中找出可视化技术在土地整理中运用的新方法,拓宽可视化技术在土地整理中的运用方式。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国外研究现状概述
土地整理的概念首先出现于德国巴伐利亚王国的法律中,德国、法国、前苏联、加拿大沿用至今,日本称为土地整治(整备)、台湾称为土地重划。
各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土地整理做出不同的定义,同时各国土地整理的任务与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也有所区别。德国的土地整理工作在19世纪主要是将分散、零碎的农地集中连片,改善农业生产和劳动条件;20世纪90年代,土地整理趋于综合化,以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合理规划协调农业利益与自然保护和景观保护集中于一体。在土地整理可视化技术方面,由于国外的GIS技术发展较早,空间分析与图形编辑功能改进较快,德国在此基础上以GIS为开发平台建立了土地整理信息系统,将土地整理各种数据、图件和权属状况等资料存储于该系统,实现了对土地整理数据与图件的可视化查询与编辑、分析等操作。此外,近年来三维GIS概念的提出?熏使可视化技术在土地整理中运用趋于三维图形的显示,土地整理的各种数据也可以在三维GIS技术的支持下实现3D分析。
(二)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我国是开展土地整理最早的国家之一。我国殷周时期的井田制,以及后来的屯田制,北魏时期的均田制可以视为土地整理的雏形。国土资源部将土地整理定义为: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综合整治、调整改造,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与生态的过程。我国的土地整理工作的开展主要集中在农地整理,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土地利用问题,改善农业的用地环境,从而提高农业用地的利用率、产出率,维护景观、生态环境的平衡。
目前我国可视化技术在土地整理的运用主要是借助计算机辅助制图(CAD)软件实现的,单体设施施工图主要是与相关行业的专家协同工作绘制的图形。预算则是根据规划和单体设施工程一起计算得到的结果。但是GIS技术的成熟与快速发展及在交通、电力、电信、城市规划等方面的成功运用,使一些学者开始研究把土地整理建立在GIS平台上实行操作。其中一部分学者把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基础数据、规划成果,通过GIS二次开发建立特定的空间信息系统,分图层、分区域,形象地显示地理数据,并运用空间分析可视化技术,直观显示分析过程,为土地整理提供了辅助决策。此外,国内的一些先进的学者在接触到三维GIS的理念后开始研究土地整理的三维可视化,通过获取的整理区的地理数据进行3D分析建立整理区数字高程模型,再在此模型上进行分析整理操作,最后重建数字高程模型,显示整理后的土地利用状况。这种技术目前来说在国内应用还较少但却是以后土地整理可视化的发展方向,并且这种可视化技术能很好地、直观地、动态地、真实地显示整理后的状态,对土地的整理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和支持。
三、相关文献回顾
当前可视化技术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土地整理三维可视化和二维可视化显示。其中三维可视化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而二维可视化技术却已经应用在了土地整理潜力评价、土地整理适宜性评价和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中,下面就对以上几种可视化技术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进行相关回顾。
(一)土地整理潜力评价可视化
这种整理潜力评价可视化的大致方法为先把土地整理综合潜力分为三步进行。第一是整理区景观改善潜力可视化表达与分析。运用ARCGIS软件的叠加分析将核心景观区、一般景观区、缓冲区需要整理的耕地进行叠加,用遥感影响分析植被指数,根据设定的评分标准对各区域耕地进行景观改善评分。第二是耕地提高潜力可视化表达与分析。耕地质量提高评分体系根据实地调查的数据与预期理想粮食产量的差值来评分。运用Field calculate计算各村耕地质量提高潜力分值,根据评分结果绘制耕地质量提高潜力分析图。第三是耕地面积增加潜力可视化表达与分析。按照耕地的坡度(5度)分别选取典型样区,调查耕地中其他农用地之和占耕地面积的比例,以及整理后其他农用地面积之和占耕地面积之比例,以耕地面积增加比例为依据设定评分标准,根据评分结果绘制耕地面积增加潜力分析图。随后整理地块的不同位置,引进专家决策意见给各评价因子赋予权值,然后对各评价因子进行加权叠加,结果为土地整理综合潜力评分,根据评分结果绘制土地整理综合潜力分析图。最后提取整理区的高程点,运用ARCGIS中ARCTOOL BOX模块中的3D分析功能,建立TIN生成整理区DEM,选择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整理规划图遥感影像作为纹理,根据三维显示需要设定颜色。这样土地整理的综合潜力就在三维地形图显示出来了。
(二)土地整理适应性评价可视化
整理适应性评价化的基本方法是将整理区的的等高线进行栅格化处理,接着利用ARCGIS对高程点文件进行插值处理,然后用ACTOOL BOX模块下的3D分析对已经进行过插值过的高程数据进行处理生成整理区的数字高程模型,这就为土地整理适宜性评价提供了依据。根据整理区的现状,对整理区进行栅格化处理,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栅格单元,每个栅格单元作为土地整理潜力评价单元,接下来根据整理区的具体条件确定整理土地的主导制约因素,建立适宜性评价因子。对整理区土地利用现状图数字化,然后对数字化的数据栅格化,以便于加权评价。在获得各评价因子栅格数据的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根据评价模型对各评价单元进行空间叠加运算。利用ARCGIS重分类功能将土地整理的适宜性分为基本适宜(>75)、度适宜(50-75)、临界适宜(25-50)和不适宜(
(三)三维可视化在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这种三维可视化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可以模拟出整理规划后的地物场景,具有较强的立体感、真实感。其主要的方法是提取整理区的高程点,在ARCGIS的ARCTOOL BOX模块下用3D分析创建TIN生成整理区的数字高程模型,然后按照田、水、路、林、村分类进行整理规划设计。在农田平整中调用出已经建立好的TIN文件,以规划后每个田块的ID号作为划分TIN文件的单位,从数字高程模型中读取待平整田块的高程值,计算平均高程作为田块的理想高程,通过ID号检索待平整区域,以设计田块的高程值对待平整区域的高程点的属性值进行修改,修改后重建TIN就得到了农田平整后的数字高程模型。道路与沟渠设计的实现,在ARCTOOL BOX模块下调用整理后的道路和沟渠的线数据,运用空间分析的功能对线数据进行加宽使其变为面数据,然后在ARCSCENE中将缓冲区分析后的道路和沟渠数据加载到TIN表面。这时要对道路的基础高程进行选择,选择TIN作为它的基础高程。然后生成整理后的数字高程模型,最后调用三维符号库里的符号对重建的数字高程模型表面上的地物进行替换,这样就形成了整理规划后的三维立体景观图。
四、结论
上述的三部文献都建立了整理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很好地模拟出了整理区的地形状态,为项目的进行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第一部文献中,作者将可视化的技术引入到了土地整理潜力评价当中,不仅实现了评价过程的可视化,还实现了评价结果的可视化,不仅实现了评价结果的二维可视化,还实现了评价结果的三维可视化,这种设计方式很好地直观地显示了整理区内整理潜力的高低,对整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第二部文献中,作者将整理区的三维平面图形进行栅格化的处理划分成评价单元,并且通过实地调查选取了影响项目区整理工作的限制因素和主要的评价因子,并且通过评价模型对评价因子进行分析,得出了每个评价单元的适宜程度,而且通过二维图形显示出来,这种方法很好地将整理区的适宜程度展现在二维平面图上,但是没有实现评价结果的三维可视化。因此,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土地整理适宜性中的应用是这方面的研究方向。上述的第三个文献中作者打破了传统的利用CAD进行整理设计,而是运用ARCGIS建立整理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在模型中进行整理设计。特别是在田块整理过程中打破了传统的只能设计田块形状的束缚,在数字高程模型下进行田块的整理不仅可以整理其形状还可以进行田块平整,并将结果以三维图形的形式显示出来,直观动态地看到整理后的田块的形状和高度。此外,对于道路沟渠的设计,通过空间分析将其转换成了面状文件并加载到数字高程模型中,打破了传统中只能用线文件表示沟渠和道路的束缚,在数字高程模型中很真实地模拟出了道路的路面状况。这些创新的设计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可以很直观、动态地模拟出项目区的地形起伏状况,为整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上述的三篇文献中也都在项目开始时构建了数字高程模型,可见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土地整理方面的应用是今后此方面的研究热点和重点。
[参考文献]
[1]李睿璞,卢新海,马才学.基于GIS的农用地整理三维可视化[J].农业工程学报,2010,(5).
[2]许榕焓,张海涛,陈家赢.基于GIS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土地整理规划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4).
[3]李睿璞.基于RS、GIS土地整理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8.
[4]孙华生,郭熙,李耀兰.基于GIS的耕地整理潜力分析[J].广东土地科学,2004,(2).
[5]陈家赢.基于虚拟地理环境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农用地土地整理规划设计[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7.
篇10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恢复和重建了公共管理学科,经过了差不多30年的建设与发展,该学科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推动了我们国家行政体制的改革,并为空额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和方法。可在公共管理学科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科学研究方法、学科建设,特别是建立有效的分析研判学科发展出现问题后的解决机制,准确判断给学科以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来不断适应新的环境与挑战。
关键词: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研究
在20世纪90年代,公共管理学科在我国国务院学会委员会的调整下,才首次作为一门独立的一级学科出现在高等学府中。因此,公共管理学科属于新兴学科,下设五个二级学科,分别为教育经济与管理、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从改革开放至今,公共管理学科以爆炸式的发展速度赶超其他学科,到现阶段,公共管理学科在各个不同层次的学校均有开设,学科体系已基本建立起来,并在逐步完善成熟。
一、关于公共管理学科的科学探索问题
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迅速,在保证学科发展的同时,更应加强科学研究,提升学术品质,丰富学科内涵,促进学科发展。第一,从方向上,应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进一步结合。目前公共管理学科的理论框架是由学界的前辈在借鉴国外先进理论的基础上,再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初步构建的。因为我国国情与国外不同,而符合我国国情的理论还在发展完善中。对公共管理学科来说,不同的二级专业,研究方向也各不相同。无论哪个专业,都一定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第二,从方法上,应该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是本学科基础,但与此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定量研究方法在公共管理学科具体探索中的引入、学习和应用。第三,从地域上,应联系实际,将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本土化。一方面,应加强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理论建设,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由此可以与别国学者以平等的地位进行学科交流,共同探讨在全球范围内公共管理领域的差异与通性。另一方面,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与别国国情有所区别,所以应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出本土化理论。
二、公共管理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与主要任务
为培养出21世纪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肩负起国家和社会赋予公共管理学科的使命,我们高等学校公共管理领域应找准目标定位、回应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扛牢学科本土化的责任,切实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加强科学研究,通过提升科研水平来促进教学质量发展。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内涵所在,是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我们初步建立的一套学科教育体系,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学科支撑平台。未来学科的发展,应该转向研究质量和研究水平,创造新理论。为此,需要我们必须规范学术研究,厘清研究方法,理顺利于本土化理论创新的基本思路,及时把科学研究的创新内容转化为教学,使中国的公共管理学发挥引领未来、适应发展需要、挑战全球竞争的作用。第二,着力加强教学质量,不断促进教学水平。要突出教学质量这个关键,凝心聚力加强教学质量建设,培养出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公共管理型人才。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应调整专业和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发展。现在,国家教育部实施了教学“质量工程”,这位改变公共管理学科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利契机。我们要积极支持并参与“精品教材”“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精品课”“教学创新实验区”等活动,加强、推动公共管理学科培训模式体质增效。第三,学科应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笔者认为,公共管理学科近年来发展势头过猛,现有规模与学科实际内涵已存在不相配的为题。所以可以暂缓学科规模建设,根据教育规律及市场需求科学办学,一面专业失衡,从而引发就业或其他危及社会稳定的问题。第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创新型师资队伍。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基本支撑,有一流的师资才有一流的科研和教学。公共管理学科是理论与实践交叉较为典型的学科,这要求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师,既要有多元化学科的知识背景,又要有敏锐的实践洞察力,具有参与、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龚翔荣.知识管理:公共管理领域中的新理念[J].甘肃社会科学,2016(3)
[2]朱立言.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动力与源泉[J].公共管理学报,2014(2)
- 上一篇:医药行业背景
- 下一篇:医药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