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程体系范文

时间:2023-09-07 17:57: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化学课程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化学课程体系

篇1

关键词:高中化学 课程内容 知识体系 建构选择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应明确将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作为根本,关注于学生在未来成长中的全面发展,切实就课程的基础性及选择性与时代性进行体现,最大程度就学生兴趣潜能的激发和实际的发展需求做出适应。在此项要求之下,高中化学新课程划分为了六项课程选修板块及两项课程必修板块。同时要求了教师方面应当就新课程的开展做好同原有传统课程的对比比较,就两大课程中存在的不同特点及视角做好明确掌握,根据不同的内容版块构建出便利于学生学习掌握的知识内容体系,达到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高中化学新课程内容选择方法分析

新课程改变了以往将元素周期作为主线,将物质结构作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在内容的选择方面,切实的彰显了现代化学的应用发展趋势,突出了反应及结构与物质三个重要的核心板块,倡导学生基础化学观念的形成,相对强调化学同社会技术方面的关联性,旨在优化提升学生的决策参与意识及社会能力,强化科学的学习方法过程,培养学生综合的探究能力。

在化学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方面,首先应当把握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深度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不仅仅包含着基本的化学知识,也不仅局限于简单的知识组合,其是通过把握对学生基本接受能力的情况下,对学生所处的化学环境中而形成的基本概括性知识。对于中学生化学观念形成的渐进性及阶段性与层次性特征,需要对其做好两个方面的把握,应当就素材方面,把握好适宜性与转化性,能够最大化将基本的核心观念,有效的转化为具象的化学知识内容,其次应当在基本观念专注的过程之内,充分就学生的拓展思维进行调动,促使学生自主深入到探究活动之内,深刻的理解与把握化学相关的核心概念及内容,以此不断强化学生的知识内容概括体系及系统特征,逐步的达到全面综合的知识领悟。

例如学生在初中化学的课程内容中,对于微粒观及元素观和能量及化学反映与物质分类等系列基本的化学观念已经处形成。在高中课程的选择中,便能够依据这一基础,通过相关的具体内容及核心概念,做出多样的探究活动设置,引导学生深层次的发展丰富“化学反应及能量与化学反应限度与物质性质与结构等方面的基本内容。

其次应当专注依据社会大背景把握选择化学知识,因为化学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对于社会课程学研究具有着持续的推进作用,诸如在能源资源开发及新型材料研究与健康卫生等方面,均需有效把握好对该方面的密切关联性。因此在学生的化学学习课程研究中,应当明确使学生意识到化学的社会科学价值,以达到化学同社会及科学技术等之间的互通性关联意义,使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出持续的知识发展体系,方便于学生在生活中,做好化学理论知识同生活实际的关联,正确在社会大背景下,将知识融入到社会实际现象之中,达到科学的思考决策,增强社会服务的综合意识。

二、高中新课程化学知识体系的具体构建分析

化学知识与理论技能是构成课程内容结构的根本组成单元,同时也是构成学生化学素养提升的基本要素。因此在新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中,应突破原有教学大纲依据学科逻辑所建构的学科体系,把握做好知识体系的特点创新。通过在不同的阶段对课程设置不同的目标,以此强化不同部分的内容间的连续性及层次性,以此在新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达到由简到繁,由具象到一般的内容逐层推进、知识逐项深化、丰富及发展。

其次化学课程性质的改变,也改变了知识的结构层次,对于相关原有化学课程中所未曾涉及到的内容逐步的在新课程中得到了深化提升,因此对于新课程所涉及到的新增内容,教师应当就该部分内容做出以主题或者模块为单位的知识建构,达到对内容的分解整合,做到在各知识板块间既能够相互协调关联,又能够趋于独立,以此达到一个松弛有度的弹性模块知识体系,又能够在各模块综合组合于一个整体的情况下,完成整体的知识体系建构,使学生能够在不同板块的学习中,达到对知识体系的串联,以此加深对知识的巩固深化。

良性构建化学知识结构体系是促进学生提升知识理解,优化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满足学生综合科学素养的根本方法内容,因此在当前新课程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就化学新课程特点做好具体的把握,在教学工作开展中,良好的树立起知识整体兼顾意识及具体分化梳理意识,达到全面的模块内容发展联系,依据课程目标及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的认知能力,做出循序渐进的对知识体系进行完善和丰富,做到既能够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全面普及,又能够做出知识要点的针对授教,以此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

根据高中化学新课程内容选择与知识体系构建探讨可以看出,教师在当前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授课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更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与知识体系的渐进性与层次性,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设置。同时还应依据不同课程模块所提出的标准教学要求,掌握好教学内容的具体深广度,切实将学生主体的发展作为教学的根本,分层渐进的构建知识系统体系,促进学生学科素养方面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莉娜,王磊.促进学生化学认识方式发展的"过程与方法"维度教学目标设计——基于对高中生化学概念发展水平的测查与思考[J].化学教育,2008,29(8):13-16.

[2]胡久华,王磊,王秀忠等.高中化学新课程面面观——基于2008年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远程研修[J].化学教育,2009,30(9):17-19.

[3]胡久华.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J].化学教学,2007,(2):29-31.

篇2

关键词: 高中化学 认知因素 学习难题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旨在改变一直以来影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应试教育模式,实现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一个不容乐观的现象,那就是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出现学习困难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理解水平的差异,以及学生对新课程改革的一知半解。针对这样的学习现状,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认真分析学生对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认知因素,并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不断提升。

一、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现状

当前,在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存在学生学习困难的现象。主要表现如下:一是部分学生在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存在学习态度差的问题,对化学学科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认为化学不过是一门无足重轻的学科。其次,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缺乏兴趣,主要原因在于化学知识的结构严谨,学生学习和理解起来存在困难。尤其是对于一些化学学习起步较晚的学生而言,在化学学习中更是感觉头疼。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化学的电离方程式时,一些学生一听到电离方程式,就有畏难情绪,致使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掌握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压力加大,更不利于学生对化学的学习。这些现象的存在,不利于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高中化学学习困难认知因素分析

当前,在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存在学习困难的现象,主要因素如下:

1.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化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化学学科的很多知识,都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对于高中生而言,其主要是以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很多抽象的概念、方程式,学生如果逻辑思维能力不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存在很大程度的困难。因此,要实现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效率的提升,必须不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学生的认知风格迥异。

个体存在差异性,这是无可厚非的。在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学习困难,一个原因是学生的认知风格迥异,对化学新课程的理解和认知存在差异,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学习环境的影响,并且这种思维会影响到与之关系紧密的学生,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困难存在普遍性。

三、高中化学教学中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有效措施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采取怎样的教学措施,改变学生学习困难的现状呢?笔者认为,教师要真正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就要从学生的认知因素入手,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1.转变被动学习思维模式,促进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在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的思维模式,改变传统学生必须教师督促才会学习的学习现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进行客观的分析,找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利用科学的方法改革创新,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效率的提升。

2.重视技巧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观点,重视学生化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纸上谈兵”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站在全局的角度分析和学习化学知识,具有逻辑性的知识框架结构,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不再显得凌乱而繁杂,避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盲目性。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用化学知识指导生活,在生活中发现化学知识,促进学生学习的良性循环。

3.重视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对化学知识兴趣不浓厚的教学现状,不断改革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改变传统枯燥的灌输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模式,可以帮助教师学习很多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知识点,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分析引起学生学习困难的因素,并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有效的改革和创新,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又好又快地发展,打造高效的高中化学教学课堂,为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小超.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篇3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教学;习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136-03

一、问题的提出

化学课程标准对习题提出的要求是:“有助于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要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实际,调查、咨询或进行实验,最终解决化学问题;要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化学教师大多通过经验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习题的设计,很少有教师从学生的认知风格、知识体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分析,通过设计层次性化学习题是为更精确地实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实现学生自我主体意识的提高。

二、研究的意义

1.倡导新型习题观,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传统的习题观不再适应新课程目标的要求,新课程的习题已不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品,而是提高学科意义与应用价值的重要手段。创设新课程标准下实践性、探索性、自主性、多样性的习题观,让学生在习题解答过程中体验快乐、辛劳,学生对待习题的态度由此成为了一种生活过程、生活方式,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学生不再把习题作为一种学业负担,而是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学习需求,甚至是人生需求。

2.形成化学课程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一般的教师尽管对习题资料有一定的收集和整理,但是从未想过其是否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与教育心理学、化学教学论、化学课程论、化学学习论等这些理论脱节。我们知道,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缺乏目标的。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寻找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切入点,指导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使得习题能够真正服务于学生。

3.为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参考。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只是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习题。大多数教师布置的习题多是来源于课本中的习题或相关练习册中的习题,而对习题没有进行整合与处理,只是简单地布置而缺乏设计,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造成做习题的效率低下,没有发挥习题应有的功能。通过对化学习题进行设计,不只是把习题当做课堂教学补充和强化的途径,而是将习题作为一种课程资源,为学生发展并能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服务。

三、层次性习题的设计和案例评析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及时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训练其基本化学技能,培养其基本学科能力,教师要根据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认知风格的差异,将层次性习题设计为四种类型——知识技能型、思维开放型、实验探究型、信息情境型。

1.知识技能型。知识与技能型习题是针对某一知识点或技能进行考查、巩固,题干内容多以文字叙述的方式呈现。学生仅仅凭听一次课不能实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要通过多次的强化训练来完成对知识的强化与应用。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在习题的设计上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分层次进行设计。由于化学的知识内容本身较多且零散,众多的概念、理论加之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与实验,需要教师对习题的功能有全新的认识,指导学生学会整理、归纳、评价、创新,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将所学知识网络化并构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发展。

案例1:在0.5mol/LNa2SO4中含有Na+的数目为(?摇?摇)个。

A.3.01×1023 B.6.02×1023 C.0.5 D.1

这道题就是考查学生对于阿伏伽德罗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只是简单的题干呈现,没有设置问题情境,题目内容单一,主要是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从而实现对知识点本身的记忆,没有更多其他的教学效果,对于学困生来说较为合适,中等生与学优生则觉得较为乏味。对应新课标三维目标来说,这类题只能达到知识与技能的考查,不会涉及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达成,无法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不能达到将化学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相联系的教学外延目标,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

案例2:①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下列正确的是( ?摇?摇)。

A.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2+2H2O+4e-=4OH-

B.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3OH--3e-=Al(OH)3

C.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

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

②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

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为 ;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 ;以NaCl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 ;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工作过程中pH ;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 流向 。

这是一道分层次作业,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题型来完成作业。案例①适合学困生,案例②适合学优生。教师在布置书面习题的同时,还可以布置一些实践性及探究性习题。比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家庭小实验,让学生改进一些实验装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实现了从知识目标向能力目标的转化。

2.思维开放型。开放性习题能够帮助学生冲破思维定式的牢笼,从多层次、多角度尝试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师通过设计开放式习题,拓宽了每位学生的思想,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由于开放性习题的答案可能不止一种,不同层次的学生思维方式不同,答案也不尽相同。教师让学生讨论、交流,互帮互助,使学生合作能力加强,善于倾听他人的想法,有效培养了创新型人才。

案例3:工业炼镁排放大量废渣,其主要成分是MgCl2、KCl和少量MgO、BaCl2、FeCl3、CuCl2,利用该废渣生产硫酸镁和光卤石的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

问题1:调pH至7的目的是 。

问题2:调节pH的过程中,MgO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问题3:实验室进行蒸发浓缩时要用到的硅酸盐质仪器有 。

教师在讲解习题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们在小组讨论中挖掘流程图总每一个细节,力争弄懂每一个问题,无法解答的问题教师可适时点拨、引导,甚至在全班提出共同讨论解答。这种方法能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有助于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运用已学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思考,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效果显著。

通过设置开放性习题,学生能够准确掌握知识点,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有了提高。习题的选择应体现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练习开放性习题,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实验探究型。这类题目的设计对学生思维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综合性强。探究性学习对于转变学生的被动、机械学习并通过科学探究的方法去积极的建构知识体系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教师在习题的解答过程中,要坚持用探究性原则去启发、引导学生,而这本身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学生独立思考并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过程不仅使抽象的知识更加鲜活、生动,有利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积极地运用科学方法来解决化学问题。

案例4:某种催化剂为铁的氧化物。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对该催化剂中的铁元素的价态进行探究:将适量的稀硝酸加入少许样品中,加热溶解;取少许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出现红色。一位同学由此得出该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为+3的结论。

(1)请指出结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

(2)请完成铁元素价态的探究:

限选实验仪器与溶剂:烧杯、玻璃棒、试管、药匙、酒精灯、滴管、试管夹;3mol/LH2SO4、6mol/LHNO3、3%H2O2、0.01mol/LKMnO4、0.1mol/LKI、20%KSCN、NaOH稀溶液、蒸馏水。

①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 ;

假设2: ;假设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方案证明你的假设(不用作答)。③实验过程:

根据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按以下表格写出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这是一道铁元素化合价的探究性习题,难度适中,适合各个学习水平的学生群体,学困生能够回答出部分问题,学优生从这道题中能够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由于探究性习题强调自己主动去学习,学生一旦有动力去探究问题、有兴趣去挖掘问题的根源,那么通过自身努力激发和维持学习的热情对于学生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学生在探究问题时能够充分地发挥主动性,很好地展示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主人地位,体会到自我效能感和成功的满足感。这种实验题与探究性试题的组合,能够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的掌握,对实验过程的探究和设计也增加了考核要求,这是新课程实施的必然结果。

4.信息情境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活中的很多场景为化学提供了丰富的情境,这些情境可以拉近学生与化学和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化学的真实之美。在解答这类习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到问题的本质,快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建立解题的思路,找出解决问题的真方法,有效引导化学教学全面落实化学课程目标。

案例5:人们曾采用过乙醚、NH3、CH3Cl等作致冷剂,但它们不是有毒,就是易燃,于是科学家根据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来开发新的致冷剂。

根据现有知识,某些化合物的易燃性、毒性变化趋势如下:

(1)氢化物的易燃性:第二周期_____〉_____〉H2O、HF;第三周期SiH2〉PH2〉_____〉_____。

(2)化合物的毒性:PH3〉NH3 H2O H2S;CS2 CO2;

CCl2 CF2 (选填〉、〈或﹦)

(3)然而,这种致冷剂造成了当今的某一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但求助于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变化趋势来开发致冷剂的科学思维方法是值得借鉴的。(填写字母,多选扣分)

①毒性 ②沸点 ③易燃性 ④水溶性 ⑤颜色

(a)①②③ ?摇?摇(b)②④⑤ ?摇?摇(c)②③④

这道题注重化学学科的知识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信息进行筛选、比较,通过对致冷剂性质的阅读,马上调用出元素递变规律的知识来寻找突破口,通过一定的推理,最后将问题解决。通过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而且用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可以对生活中的很多现象进行解释、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四、结论

本文所提出的习题设计都是围绕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习题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层次性习题的设计对学生知识的巩固、思维的发展、能力的培养、科学素养的形成有积极、深远的影响;对于促进学生主动建构化学知识体系、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秀华.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分层作业设计[J].教育探索,2006,(11):40一41.

[2]吴慎刚.新课程理念下化学习题课的教学策略[J].山东教育,2005,(26):3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考试中心.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标准实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6.

[4]刘旭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读本[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

[5]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蔡铁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教程[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篇4

关键词: 高中化学课堂 人文教育 实践研究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教育本质的回归是大势所趋,既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人文精神的教育是高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人文精神的教育,逐步引导学生做全面发展的个体,让学生能够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矛盾。《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强调:“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这足以说明新课改既重视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又注重对学生人文情感的培养和提高,因此,高中化学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任务,而且肩负着指导学生做人的责任。

一、高中化学科目中人文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1.在传统化学教学中,一般只注重化学知识的传授,强调认知目标的实现。在高考的重压之下,这种教学现象愈来愈严重,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从教学理念到教学内容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也发生了较大的不同。化学教育受新课改的影响,开始关注人文教育,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2.即使有些教师在化学课堂上比较重视人文教育,也只是一味地说教,没有实际的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更没有形成体系。但是,新《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一再强调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形成了三维目标,一是知识与技能,二是过程与方法,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第三条情感与态度则体现了化学教学对人文教育的重视。

总之,在高中阶段,在高考的重压之下,人文精神的教育处于边缘化地位。对于化学学科来说,更是远之又远,正因为如此,社会上才出现了舍友投毒等严重问题。基于这样的情况,进行人文精神教育迫在眉睫。

二、高中化学人文精神教育的内涵及策略

人文精神教育是在学科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的形成人格、完善自我的思想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有效途径。高中化学人文精神教育就是在高中化学学科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也就是说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必须深刻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运用多种途径和手段将人文精神教育和化学知识教育融合在一起,在化学科目中努力挖掘人文精神的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1.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人文精神。在中学教育阶段,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要求学生具有科学素养的同时,还应该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作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化学实验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让学生体会实验探究过程中的艰辛,这也是化学学科的优势所在。

2.利用化学科学家的故事,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探索、顽强不屈的意志。当学生在做作业或者做实验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可以穿插有关化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顽强不屈的意志。比如,瑞典化学家诺贝尔被誉为“炸药之父”,他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取得了最终的成功。还有英国化学家康福思,虽然是聋人,但是他向命运发出了挑战,最后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3.让学生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又可以毁灭人类。这就必须让学生从人文价值的角度看待和理解科学,这也给教师提出了一个难题,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还应该关注环境的变化,否则得不偿失。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绿色化学”的概念,选修教材则提出了“认识化学在促进人类健康、提供生活材料和保护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的观点。

总之,人文精神教育,涉及学科比较广,是每一个学科都必须完成的任务,我们应该根据每个学科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必要的人文精神教育。其中,化学学科是极具有人文内涵的一门学科,也是我们的财富,这就要求我们在化学课堂上努力挖掘,积极探索,逐步形成高中化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周克雄.构建渗透人文教育的化学课堂[J].广西教育,2011(14).

[2]吴克勇,蔡子华.挖掘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化学教学,2004(04).

[3]吴克勇,蔡子华.挖掘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化学教学,2004(04).

[4]曹扬.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化学教与学,2010(05).

[5]单旭峰.香港新学制下的《化学课程及评估指引(中四至中六)》简介及启示[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Z1).

篇5

关键词:高中化学;人文教育;渗透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课程体系,充分体现高中各学科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学科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作用。”在新的高中化学教材编写中,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采取了模块化形式,对教材内容的设计做了很大的变革,其中变化比较突出的是教材体现了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一、化学中的人文精神

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它不仅包含丰富的化学知识,而且体现出科学精神、科学方法,蕴涵着科学的思维方式。但是,化学中的人文精神不是以显现的形式表露于外,而是以潜在的形式蕴涵其中。如化学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作为一种认识真理的探究活动,化学也不断地丰富、深化或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导致人们在认识论、方法论以及自然观等方面发生变化。同时化学与环境、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都可以揭示化学的人文精神风貌。

人文精神包括关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知识性因素。当前我们弘扬人文精神,其主旨在于彰显人之为人的本质,或者用当前比较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使人成为大写的人。我们的教育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让步,学会谈判,学会妥协,学会双赢”。

二、高中化学教材中人文精神内容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科学教育缺乏人文内涵,导致学生对科学知识以外的品德、哲学、美学、环境等方面缺乏应有的认识和把握。依据国际教育改革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的趋势,以及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的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以此为准则制定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与原来的《化学教学大纲》相比,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为有效地实施人文教育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和机会。《课程标准》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相比,在“前言”中明确提出了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强调要在人类文化的大背景下构建新的高中化学课程体系。新课程不但要使学生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理性地应用知识,使他们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培养符合时代要求、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现行的高中化学教材也从多个方面呈现出了人文的特点:

1.强调科学方法的培养

新教材注重科学方法的培养,即明确问题――收集资料――提出假说――验证假说――得出结论,这种方法贯穿于始终。例如,在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编写中,先复习初中化学反应的分类,学生发现氧化还原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任何一种,同时亦发现,在初中从得氧、失氧的角度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也是不够全面的,它把在一个反应中同时发生的两个反应人为地分割开来。发现这样的问题,再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探索,最终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2.重视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小实验趣味性很浓,如“冰袋”的制备,“白纸显字”,测量雨水的pH值,改变花的颜色等。这些小实验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能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提问,学会提纲挈领,抓重点,更能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阅读材料的人文性很强,体现了科学发展史的教育作用。

3.加强协作精神的培养

新教材中提供了化学活动。在每一小节中都有“讨论”。问题的讨论都可以采用协作的方式进行。教师在学生个体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形式的协作学习讨论活动,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学习主题的内容。

4.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践

教材充分注意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实际的联系,适当引入科技新闻、资料、照片等实例。在教材编写中,尽可能以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科学的亲切感并学习实用性知识。

三、化学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

1.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人文精神

在中学教育阶段,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要求学生具有科学素养的同时,还应该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作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化学实验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让学生体会实验探究过程中的艰辛,这也是化学学科的优势所在。

2.利用化学家的故事,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探索、顽强不屈的意志

当学生在做作业或者做实验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可以穿插有关化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顽强不屈的意志。比如,瑞典化学家诺贝尔被誉为“炸药之父”,他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取得了最终的成功。还有英国化学家康福思,虽然是聋人,但是他向命运发出了挑战,最后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3.让学生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又可以毁灭人类。这就必须让学生从人文价值的角度看待和理解科学,这也给教师提出了一个难题,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还应该关注环境的变化,否则得不偿失。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绿色化学”的概念,选修教材则提出了“认识化学在促进人类健康、提供生活材料和保护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的观点。

篇6

一、多元智能理论与高中化学的特点

新课程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既往的课程构架,构建了学科基础知识与人的认知能力相互融合的新体系,体现了以学生的个性和个人能力的发展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多元智能的理论对传统的课程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我国新课程改革与实践产生了比较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总体来看,多元智能理论与高中化学具有以下特点:(1)与传统化学教学相比,新课程标准不再只局限语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是转向发展学生的多元化智能,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知识和技能相结合、技能与方法并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互融合的一种新型化学课程教学目标体系。(2)新课改后,高中化学课程逐渐划分成多个模块,主要分为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拓展学生的选择空间,并为教师实施创造性教学、进行教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使得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智能结构特点而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工作中不断反思和总结,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新课程更加重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调科学探究意识和思维,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在实践锻炼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逐步培养其科学创新精神。(3)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时也对学生的活动表现情况十分重视,基于这种多维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教学评价能够广泛渗透到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中,从而对每位学生都能产生激励作用。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多元智能的理论作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背景,其具体思路是:首先,要明确具体某一课对学生智能的要求,并将该项智能作为培养的重点,将大部分时间应用到启发和训练该项智能中;其次,教学设计也应该围绕着该项智能而展开,运用智能手段设计课堂教学,还要保证其能够让不同智能结构的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并将这种职能运用到学习中。最后,改变既往整齐划一的聆听式教学方式,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展示中来,在课堂上展现出自身的智能强项,运用最擅长的方式进行化学学习,以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应用实验法

实验法能够直接避免过去“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将其作为化学课堂直观教学的主要方法,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采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化学,让学生发挥善于观察的特长,准确地认识化学实验的反应规律和相关化学物质。比如,在认识氯气一课中,可以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认识氯原子结构图,分析氯原子的结构分布特点,进一步判断氯气可能会产生的化学性质,根据具体的分组实验结果确定氯气的性质。

(二)范例法

传统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一般是以化学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作为教学基础,虽然隶属于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这一范畴,但在本质上更加偏重技能教学。因此,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化学教师在设计和优化课堂教学时,要将“过程与方法”纳入到教学中心工作中,运用范例法向学生讲授知识。例如,教师在教授“守恒法”一课时,可以结合具体范例进行分析,向学生展示守恒法的计算技巧,使学生把握化学反应之前和之后物质量的具体等价关系。

(三)讨论法

讨论法能够使学生之间加强交流和互动,使化学课堂呈现出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并通过探讨一系列的化学问题,来观察和分析不同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智能表现特点。例如在“气体体积计算”一课中,可以让学生分工计算气体、固体以及液体的摩尔体积,并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比如分析温度对体积有无影响。

三、结束语

篇7

【关键词】高中化学 课程标准 有机化学知识 对比与分析

在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认真学习《化学》和《教科书》中的有机知识,对理解课程标准,转变教学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化学课程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比分析《化学》和《教科书》中的有机知识,笔者进一步体会了有机知识体系在高中化学新旧课程中的分布特点。

一、两套教材的有机知识特点

(一)精简内容、调整难度,体现基础性

在“学科中心”和教学大纲的影响下,《化学》的有机知识过分偏重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严重的逻辑表达常常使一部分学生无法适从,加之“习题演练”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教科书》充分关注了高中生学习化学的现状,对多年来一直困扰教学的若干难点作了调整,同时《教科书》作为实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要求的教学资源,全面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内容要求,而且重视作为信息资源的功能,更加强调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要求《教科书》的编写从“教本”向“学本”转变,从“文本”向“对话”转变,从“知识”向“素质”转变,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教科书》删去了乙炔、乙醛、甲醛和酯的性质以及苯的结构等知识,加强了有机知识与生产的联系;不强调同系物的概念及性质,更加关注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典型物质的知识,也不过分强调有机分子的结构,更多地限于物质的认识;在认识物质的性质时也不强调其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更注重它的实用性。在《化学》的基础上,《教科书》精选教学内容,突出化学基本观念和概念的学习,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那些具有较高发展价值,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从总体上来看,与修订的前的《化学》相比,《教科书》不再出现环烷烃、键长、键角和键能等知识,理论方面的要求也明显降低。

(二)增加学生实验的比重,突出有机化学的特征

实验既是化学课程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有机知识的重要工具,同时有利于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增进解决问题的能力。若有机实验量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有机化学课程改革的质量,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化学》有33个演示实验、4个“学生实验”和4个“选做实验。《教科书》有20个实验,从数量上与《化学》相比是要少一些,但是这些实验几乎都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因此《教科书》的有机知识淡化了学生实验与演示实验的界线,同时并在研究性课题中也渗透了有机化学实验。可见学生实验数量较《化学》相比有较大的增加。

(三)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教科书》的有机知识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分组实验,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并进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学生亲自动手,可以带动大脑的思维,增加其印象。事实说明,心灵与手巧是相辅相成的,例如在学习烷烃时,可以让学生分别制作乙烷和丙烷、乙烯和丙烯的分子模型,即可体验同系列有机物的成键情况,也可对比各系列有机物的成键规律。

(四)突出科学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探究是《教科书》的关键,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有机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有机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教科书》的第一节安排“甲烷的取代反应”等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可引起学生对科学探究的重视。

《教科书》的有机知识安排了9次“实践活动”、20次“实验”和10次“科学探究”。通过“实践活动”、“实验”和“科学探究”,使学生初步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并让学生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科书》的有机知识还通过“科学视野”、“信息搜索”、“学与问”和“思考与交流”等多种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但学到有机知识,而且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介绍最新科技成果

《教科书》中的有机知识选择最新科技成果作为教材内容。例如在合成材料中,将新科技生产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介绍给学生,并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形态有机物相继被发现。通过最新科技成果知识的介绍和学习,加深对化学与社会发展关系的了解,体验化学与社会、技术的紧密联系。

二、两套教材中有机知识的章节体例特点

(一)《化学》中有机知识的章节体例特点

《化学》中有机知识共有四章。其中,第一章烃共6节;第二章烃的衍生物共6节;第三章糖类油脂蛋白质共4节;第四章合成材料共3节。

(二)《教科书》中有机知识的章节体例特点

篇8

【关键词】学科思想方法初高中化学教学初高中教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4-0136-02

在高中阶段学习的化学内容是非常多的,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学科内综合性强,更重要的是对学习能力的要求、认识问题的视角、对学科思想方法的理解等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做好初高中的衔接教学,让学生树立起学好化学的决心和信心,让学生进入高中后尽快地适应高中学习,并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稳步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以下从几个方面谈谈如何进行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一、从认知上进行衔接

新课程必修模块的教材中,几乎每一章、每一节都有类似的初、高中知识衔接,教师如果不了解这些衔接点,容易导致学生知识的跳跃,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教的衔接”,学生“学的衔接”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初、高中化学课程设置的总体学习目的是一致的,但两者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回顾初三化学,具有基础性和启蒙性。课本配有大量彩图,内容浅显直观,知识点较零散,总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实验以定性分析为主。学生主要通过直观的化学现象获得感性认识,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而高中化学课程具有时间紧、知识量大、课程进度快、深度和难度明显增大等特点,要求学生能通过实验收集有关数据,并根据误差分析的原理对实验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初步形成运用化学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知识层面来看,初中以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实际应用方向靠近,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化学学科思想方法。

1.深入了解学生原有知识储备与认知结构

一切新知识的真正获得都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所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才能真正教好学生。教师应弄清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怎样?这样才能自如地处理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可采取课堂提问、观察入学成绩、调查问卷、与新生交谈、进行针对性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原有知识储备与认知结构,并将学生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整理,在此基础上弥补学生忽视和薄弱的知识点。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分析能力的提高在不同阶段都是循序渐进的。新课程理念下对教材中知识的掌握要求也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而逐渐上升的。例如:

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课时的内容,而应将其置于整个中学化学课程体系和总体教学目标中进行整体把握、合理设计教学,逐步培养思维、提升能力,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让学生逐步学会化学学科思想方法。

2.把握最近发展区,比较分析初高中的课标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现在的课程降低了过高、过难和过烦琐的知识要求,不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的体系,正是由此导致学生在进入高一的学习后,由于某些知识点上的缺漏,知识体系脱节,引起学习的困难。其实初中与高中的化学知识体系必然存在重大差别,初中化学知识体系受限于初中的启蒙阶段,只能从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对日常的一些化学现象进行学习和探究,必然是不系统也不完善的,而高中化学对初中化学知识进行了合理的延伸和拓展。作为初中化学教师要对学生的高中学习知识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选择教学设计时能注重初高中化学学习时知识上的衔接。不可把发展性概念和知识讲死,要留有余地。例如化学学科思想-物质的分类思想,初中由于考试练习的常见性默认为:只要提到物质的分类,学生就联系到物质-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及氧化物、酸、碱、盐的分类。其实在高中的课程中,这样的分类仅仅是从物质的元素组成这个角度来归类的,物质的分类可根据物质组成、状态、性能这些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注意控制化学原理讲授的深广度,注意初高中学习衔接中的阶段性,不可盲目提高,也不可含糊不清或忽略不提,例如初中常提到羊毛和棉花的鉴别时,学生可异口同声回答通过燃烧闻气味,但2017年的中考题目中遇到燃烧肉松和棉花时,哪样物质能发出烧焦羽毛味,很多学生一脸茫然,这正是由于初中的老师都认为,蛋白质的性质都是高中教学的内容,故无须多讲,才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而此考题涉及到肉松含蛋白质,而蛋白质纤维燃烧即可产生烧焦羽毛味的原理。只要知道这原理,这问题学生能迎韧而解。老师在教学中不能重视化学原理的讲授而是让学生记忆结论性的知识点,这对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思想和素养是无益的。

二、从学习方法方面衔接

调查表明,大部分初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方法是非常简单和具有很强依赖性的,通常是“你讲我听”,“你写我抄”,“考前背、考后丢”。到高一以后,若仍沿用这老方法,那必然会使他们成为所谓的“差生”,兴趣和学习习惯的保持也只能成为“纸上谈兵”。另一方面,化学占中考各科总分的比例较低(总分550,化学仅占40分)。相当一部分学生初三阶段对化学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基础知识不扎实,升入高一便觉得高中化学难学。

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的“学是为了会学”。因此在初、高中衔接教学中,在注重兴趣和习惯培养的同时,要逐渐地指导和纠正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學习方法体系,将会让学生受益一生。

在学习方式上,初高中的教学中,都应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化学的学习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教师更应该帮助学生了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初步形成比较、分类、归纳等学科思想。例如在进行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物物质复习时,有意识地运用分类思想,不仅可纵向归纳物质性质,而且可以横向对比易混淆物质的性质,通过多角度发散思维,学会构建知识体系,而这种充分体现分类思想的学习方法就要在初中教学中进行指导,初中新课结束后,复习课的第一节通常就是复习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很多学生对于分类的概念常模糊不清,但即使你把概念重新解释一遍也还是收效甚微。这时可采用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方式对物质进行分类,实践过程中学生间有较大的差异,较好的部分同学可很快领会并画出分类图,有另一些无从下手,据此情况可以及时展示完成较好的学生成果图,并引领较慢的同学模仿并完成剩余的图示。最后再取几幅完整的思维导图,请学生对比学习思考谁的知识点总结更全面,对比自己的图例,弄清各自是否有遗漏或疑惑混淆哪些概念知识。再比如复习含碳化合物时,也可围绕碳元素画出思维导图从而达到巩固复习的目的。对学习的内容能进行统摄整理,使之网络化,能有序地储存作“意义记忆”和“逻辑记忆”,能正确复述,再现辨认。能将化学信息抽象归纳或逻辑地统摄成规律,运用符号思维或数学思维等方法创造性地认识和解决问题。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八章酸碱盐的知识点对于初中生来说,知识容量大,物质间的关系复杂,反应条件众多繁杂,有很多同学连物质及其性质始终没能搞明白。如果忽视学科基本思想的构建和学习方法的培养,这样的教学会导致如下问题:教师将过多的知识让学生去识记,忽略了对过程的分析与理解,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学生也对化学学习产生认识偏差,认为多重复多记忆就可以,以致知识水平浅薄,内容零乱,不能跳出题海战术,综合应用能力薄弱。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初中教师也应实现跟高中教学方法的有效衔接,在保证初中化学启蒙性、个性化特征前提下,适当运用研究方法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悟及理解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从时间安排方面衔接

目前衔接的教学主要研究在于高一开学头一个月教师专门腾出时间进行知识衔接,或者在高一教学过程中上新课同时穿行,但是这样做存在多种的弊端:学生层次不同,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教学进度无法正常完成;或者衔接课走个过程,学生仍然不知所云,这就需要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帮助指导学生对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归纳、整理、有序存储、合理构建知识网络,通过这种有意义的知识整合、整理,学生才能以崭新的视角认识和把握初中各部分化学知识,更加透彻地理解化学概念、原理,从而达到相互联系、融会贯通的效果。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高一学生在化学学习上的特点和现实困难,尊重学生的这个基本实际,多想办法,研究规律和遵循规律,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跨好初中化学到高中化学这个学习台阶。通过衔接教学使学生复习和强化那些对高中教学密切相关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为高中学习做好充分的知识和技能准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学习策略,为高中化学的学习做好方法的准备。

在初高中教学的衔接中,要和学生交朋友,从学生那里去了解他们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接受的程度,对自己的教学和素质的评价要用发展的眼光看,要总体把握,找准问题和薄弱点,这些都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实现。把自己理解和认同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教师可经常在初高中的课堂上听课、评课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实践中解决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

作者:翁晓前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篇9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新课程;有效教学策略;

一、要转变目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关键在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变“我教你学”为“你学我导”,变“偏爱优生”为“重视学困生”,变“只教书不育人”为“既教书又育人”,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变“师道尊严”为“师生平等”,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要真正做到这些确实不易;

1.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的效果不是只看考试成绩,关键看每位学生的个性进步和发展,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为活动的主人,使教学变成师生自身的需要,教也乐,学也乐,师生都沉浸在快乐的学习和创造之中,体验知识美、学习美、课堂美。

2.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在教学中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教学,它强调“知识与技能”,突出“过程与方法”,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知识与技能”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而“过程与方法”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载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前面二者的实现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必须将三维目标具体分解到各年级、各单元、各节内容之中,细化落实。

3.教师要以一个健康的心态对待学生;

教师必须放下架子,以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角色去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挖苦讥讽学生,师生平等对待,教学气氛才能活跃、和谐。

4.教师必须提高教学技巧、技能;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的教学基本功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如教师提出问题后要善于等待,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不要急于给出答案。

二、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

1.问题的途径,使学生在积极思维、消化知识的过程中改组自己的认知结构,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2.在教学中,适当地设计一些名人轶事、化学史等情境素材,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境”中生情,从而充分引起学生的共鸣,激起他们的道德情感,形成健康的认识,这远比抽象的说教式思想品德教育有效得多。

3.将书本上科学、技术、社会等方面的“死”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活”知识,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鲜活的情境或氛围,让学生亲身经历、感受、观察、思考,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

三、创设情境的方法和实践;

1.以文字、图片等材料为载体 ;高中化学课程体系要求充分体现化学课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进行化学史教学,能使学生明白化学可能的发展方向,知道过去的挑战曾是什么以及明日的挑战将是什么。化学家的感召力和化学史的真实性,能唤起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达到知识、能力、情感和人文素养的和谐发展。

2.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化学实验中各种生动鲜明的化学现象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而且实验能够促进学生多种感官的同时参与,提高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有利于建构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诱发学生的好奇内驱力,激起求知、探究的学习意愿,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3.利用课堂讨论或以其他化学活动形式为载体 讨论是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最有效的方法。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都希望自己被认可。所以在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同时,要适时引导他们冷静分析,从不同的侧面去思考、认识、解决问题。

4.从实际的生产、生活中选取素材;适时列举生产、生活中的实例,用强烈、 丰富的感性材料,创设出使学生跃跃欲试、寻根问底的情境,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四、提倡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科学地设计问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是指:

1.从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出发,找准学习的新起点;

2.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找准学习的兴趣点;

3.从学生的新旧知识的联系出发,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

五、研究性学习促进基础性学习,基础性学习以课本为基础,可以把握教学的深广度,构建学生完整而合理的知识体系,研究性学习则进一步挖掘教育内容的各种教育功能,尝试以社会课题组织教学,关注与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选择了一些适宜的课题。

结束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弥补知识缺陷,产生尽可能多的方法;以问题为线索,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的合理引导和启发,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形成团队意识,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我们要努力更新观念,积极探索,为高中新课程改革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37-40.

【2】《化学教育》2006年第1----6期

【3】《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年第1----6

篇10

关键词:新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策略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4-046-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高中化学新课程元素化合物部分的内容与以前的教材相比发生了以下变化:在组织线索上,突破了传统的物质中心模式,不再按照“元素族”组织内容,而是以突出“元素”为核心来学习;在研究思路上,不再追求从结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等方面全面系统地研究物质,而是将物质性质的学习融入到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和生活现象当中;在教育功能上,原来重点掌握物质性质的具体知识,现在不但要求掌握物质性质,同时还要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与思路,树立与之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面对新课程的变化,必需调整教学策略,才能充分发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育教学功能。

一、抓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核心内容进行教学,落实元素观、分类观和转化观

化学基本观念,是学生通过化学学习所获得的对化学的总观性的认识。它是在具体化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概括提炼而形成的,对学生终生学习和发展都起重要作用的、概括化的、上位的认识观念[1]。

新课程关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研究线索突出元素观和分类观,即围绕某一种元素,学习含有该元素的主要物质的核心性质,以及该元素不同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在学习物质的性质时,主要按照物质的类属来研究,而不是遵循传统的“结构、性质、存在和用途”线索。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帮助学生能够树立元素的观念,知道自然界的林林总总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其次树立分类观,如知道元素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物有氧化物、氢化物、酸、碱、盐等,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不同类的物质性质不同;再次形成转化观,转化充分体现物质性质,是元素化合物的核心问题。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物质的转化,如相同价态之间的转化,不同价态之间的氧化还原转化等。

二、注意把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树立整体意识,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

由于化学新课程的课程结构发生了改变,课程内容的组织也发生了变化,整个中学化学课程分为三个连续的、不断深化发展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入门性的启蒙教育(义务教育化学),第二阶段是共同的全面发展(必修课程模块),第三阶段是个性化的深入和提高(选修课程模块)。这三个阶段都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选择和确定课程内容,各部分之间既有一定的连续性,又有明显的层次性,构成一个由具体到一般、由简单到复杂、前后一脉相承的完整的课程体系。这种层次性不仅表现为知识内容不断深化和提高,也表现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化合物部分内容的选择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在主题二“身边的化学物质”中指出“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2]”,只要求简单了解糖类、蛋白质和油脂对生命健康的重要意义;高中化学必修课程则要求学生“知道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并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从组成和性质方面进行了丰富、发展和深化;到了高中选修化学,要求学生“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说出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等[3]”。从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等各方面做了全面深化与提高,从面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师要想顺利地有针对地进行教学,头脑中要有三个阶段的清醒认识,要清楚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必修阶段和选修阶段分别要学习的具体内容和程度,要树立整体意识,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不断丰富和完善知识体系,而不能不顾学生实际,从高一就直接瞄准高考,“一竿子插到底”地实施教学。

三、重视实验教学,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牢固掌握提供事实依据

传统的高中化学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第一册和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编排思路是:在学习典型的金属族“碱金属”和典型非金属族“卤素”的基础上,上升到理论“元素周期律”,然后利用周期律指导其它各元素族的学习。高中化学新课程元素化合物知识(无机物部分)都编排在了必修1,在必修2中才开始学习元素周期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和化学2,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新的课程结构弱化了元素族的观念,关于物质性质的学习不能从周期律出发推断物质的性质,而是“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和氯、氮、硫、硅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4]”

教材组织结构的变化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一般理论到个别物质”演绎式的教学思路,而是充分利用实验,为学生提供具体的事实材料,经过一定的感官刺激和心理体验,思考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从个别材料中总结出一般规律。

这也体现了新课程倡导学习方式多样化的理念。通过学生亲自操作实验或教师演示实验,让学生感受到丰富多彩的实验现象,经历探究物质性质的过程,学生的印象才会深刻,记忆才能久远。笔者记得读高中时,铝热反应及方程式的书写是一个重点和难点,但同学们一直掌握得很好,原因得益于这个反应非常明显的实验现象和化学老师当时激动自豪、手舞足蹈的神情。

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促进知识建构

传统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是去情景化的,直接介绍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等,导致学生认为化学枯燥、难学、易忘,同时学生在应用物质性质知识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形成高分低能的现象。

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具有情景性的,知识是在情景中通过对话与合作产生的;只有在情景中呈现的知识,才能激发学习者的认知需要,帮助和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提高学习效率。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对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内容进行艺术性的加工设计,积极开发和有效运用各种教学资源,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创设特定的场景和氛围,激发学生进入学习和活动的状态,让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建构。

五、为学生设计以探究为中心的多样化学习活动,经历探究过程

新课程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目标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和谐统一。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的结论,还要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建构核心的化学观念,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同时激起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5]。

可见,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教学要改变传统的精讲多练、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教学方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化学活动的机会,以多样化的探究活动呈现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思中忆,通过回忆、联想、观察、讨论、合作、探究、练习、总结等多种探究活动来实现知识的内化、能力的锻炼、情感的培育。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也就是引导学生研究材料、进行探究、形成认识、领悟方法、习得能力、体验情感的过程。

六、关注与化学相关的生产、生活及社会热点问题,渗透STS理念

“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是化学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与今天社会生活中的能源、环境、粮食、生命的进化等热点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教学中应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经常接触的与化学有关的问题,积极开发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合理整合教学内容,渗透STS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养成学生关心社会和生活实际的积极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七、及时梳理教学内容,促进知识结构的形成

以前的教材关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编排是以族为中心,周期表上典型的几族元素都要学习,每一族都是找出一个代表物,系统学习代表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结构、存在形式、用途等,然后学习该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大多数教师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研究思路。

化学新课程是以元素为核心的,而不是以“族”为核心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处理和组织跟原来的教材相比,系统性和结构性都有所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要认识新的知识体系,建立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知识系统。

在每一个主题单元完成之后,教师帮助学生将教材内容按照一定的线索进行归类、整理,使零散、孤立的知识变为彼此间相互联系的整体,形成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网络结构。例如以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相互转化为线索,也可抓住不同物质性质的某些相似性或不同点加以对比,还可按物质结构、性质、存在形式、制取方法、用途之间因果关系加以总结等。

另外,教师除了要向学生呈现结构化的知识内容外,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及时归纳、整理的方法和习惯。

参考文献

[1] 毕华林,亓英丽.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6-47

[2] 肖川,邹海龙,明海.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172

[3] 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