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风险的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07 17:57: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流动性风险的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流动性风险的管理

篇1

2013年6月中旬到6月底发生在国内金融界的“钱荒”(又有说是“心慌”),以及进而由其引起的股市激烈振荡,使更多的人意识到银行流动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也再次给监管部门敲响了警钟。纵观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风险及风险管理被长期忽视,仅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才再次引起人们的重视。彼时,一些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如北岩银行、雷曼兄弟、贝尔斯登、华盛顿互助银行,一夜之间轰然倒塌。令人感到蹊跷的是,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银行在破产前的一个季度还非常赚钱,资本充足率也很正常,是什么致命一击,使这些百年老店飞灰湮灭?这就是被称为“看不见的杀手”——流动性风险——所秒杀。在刚刚公布的2012年世界财富500强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工、农、中、建、交五大行赫然上榜,也看到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国内第二梯队银行榜上有名。欣喜之余,我们也要吸取前车之鉴,防微杜渐,将我国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升到国际领先水平。

何为流动性风险

银行资产和负债与生俱来的“混搭”或“错配”(如短期存款来支持长期贷款),加上市场上资金供应短缺(如2008年美国资本市场和最近国内发生的“钱荒”),以及银行本身突发的、未预见的流动性紧缺,都会给银行造成流动性风险。2008年金融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根据在危机中出现的新问题,在其2009年9月公布的良好流动性风险管理原则中,再次明确了流动性的定义,这就是银行要具备为资产增加而融资和到期清偿债务,并同时不招致不能接受的损失的能力,管理原则同时明确指出产生的流动风险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市场流动性风险(Market Liquidity Risk),即由于市场机制的欠缺和不充分,或由于市场机制的失灵造成的银行流动性风险;一是银行自身的资金流动性风险(Funding Liquidity Risk),即银行不能有效满足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目前的或未来的现金流或抵押物的需要,这种风险暂时不会影响银行的日常经营和财务状况,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如果缺乏及时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小到短期内会增加银行融资成本,挤压息差收入空间,大到影响银行资产质量,造成投融资整体分配结构失衡,遭遇国际评级机构降级和投资者信心丧失,严重制约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在对流动风险认识上,也要避免把流动风险孤立来看及孤立处理。在现阶段,很多国有银行(包括一些成熟市场的国外银行)的总行风险管理部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不同风险领域设置为相互独立、彼此疏远的子部门。实际上,从国际经验来看,不同类型的风险相互影响、互相作用以及相互转化(图1)。在以往的经济金融危机中,风险往往从一种形式快速传递成另一种形式,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由于信用违约风险造成的对资产、投资、进而资本市场的信心的动摇,这种信心的缺失迅速波及和产生了流动性风险,一时间,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功能嘎然而止。因此,银行家们要建立对不同类型风险的整体观和大局观,切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流动性风险管理演进

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应达到如下四方面作用:宏观上为市场和各关联主体增强信心,证明和显示银行处于安全、稳健的经营状态中;帮助银行履行现有的贷款承诺;帮助银行避免不必要和不获利的资产转移和资产销售;降低银行融资成本。

国外银行流动性管理可以分成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商业贷款理论时代,为保证商业银行资金的高度流动性,其理论强调贷款应是短期商业性贷款。由于这种理论强调贷款的自动清偿能力,也被称作自动清偿理论。又由于其强调商业银行贷款以商业行为为基础,并以真实商业票据作抵押,也被称之为真实票据论。此理论以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为着眼点,被商业银行一直沿用到约1920年。但这个理论有两个明显不足:银行视为自偿性的短期放款,不一定比其他放款更具有流动性;不能配合经济发展趋向成熟、复杂的需要。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从1920年到1950年左右,进入了第二阶段。该阶段前期是转移性理论时代。银行持有资产(多多益善,为追求高回报可以是长期贷款),必要时,如果能以较低的代价转移或出售给其他金融机构或投资者,就可维持流动性。回顾1933年世界经济大萧条,由于人们对现金的偏好,证券市场崩溃,银行资产几乎失去其转移性。在该阶段后期,预期收入理论开始盛行。贷款的种类开始增加,借款人大部分已分期付款方式偿还贷款,因此,银行以借款人未来收入为基础来估算借款人的偿债能力。由于有多种不确定性因素,银行很难对借款人未来所得进行正确的预测和估算。

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第三阶段是负债管理阶段,从1960年左右到1970年早期。这种负债管理有三大特点:银行资产负债表负债大部分是货币或在资本市场上可转移的、非存款性负债,与传统活期、定期、储蓄存款等存款性负债资金来源有别;负债管理以竞价方式在市场上主动争取资金,与传统上坐堂待客存款的被动方式有别;以出售负债换取资金与资产管理上出售资产换取资金有别。负债管理虽然更加灵活、主动,但过分依赖市场资金,使银行间业务竞争日益激烈、存贷款息差缩小,导致资金成本上升、收益不确定性增加,造成银行经营的安全性不足。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和资产证券化的出现与发展是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第四阶段,从1970年代中期到2008年金融危机。较之前述的资产管理侧重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而忽略收益性,而负债管理则强调强调收益性而使风险增加,降低了安全性,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则从银行整体出发,试图兼顾收益和风险管理,以达到风险与收益平衡和优化。但随着资产证券化等表外业务金融创新产品和复杂金融工具的滥用,加之银行监管不力、信用评级机构道德的缺失等因素,在贪婪和利益的驱使下,迎来了2007~2008年又一轮金融风暴。

2008年至今,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管理进入新的时代。从在风险管理中最不起眼、最容易被忽视的方面,一跃成为风险管理中的焦点。同时,对世界各金融监管机构、研究机构和银行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欧洲银行监管委员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金融研究所、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都纷纷出台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原则、法规和建议。

国际流动性风险管理流程与手段

从国内外金融机构近年来发生的危机中,不难总结出这样一个公式(图2)。

为避免财务困境和招致更深层次危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居安思危,规划先行,建立高度协调、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流程和手段。具体管理流程和实施的手段可分为三步(图3)。

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第一个步骤是整体架构的设计。这一步又可以细分成五个组成部分:第一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必须首先在充分考虑和吸纳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制订内部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流程和制度。另外,国外大中型银行都有资产负债和流动风险委员会,其成员来自各要害部门的高级管理层,应定期讨论、制订和通过本银行资产、负债和有关流动性的提案,以确保融资渠道多元化和资金用途合理,以及本银行流动性在安全和可靠范围内。第二是建立量化监管流动性风险的系统和控制框架。银行自身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在整个流动性风险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设计者和管理层要反复讨论和确认流动性最根本的风险是否被全面考虑,各相关部门和责任是否清晰明了,信息系统是否运行与初衷设计一致,关键信息能否通过系统在第一时间得到反映,市场、信用、流动等风险间的相关联系是否被充分理解和监控。总之,信息的质量而不是数量起决定作用。目前,国内一些银行和风险管理部门还存在“面子工程”现象,一些风险量化和监控系统只注重短期效应,不注重长期投资,过于简化,这种“花架子”体系根本无法预警,更谈不上应对大的风险。因此,由这些架构和系统产生的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和关键风险指标(Key Risk Indicator)一定要到位并发挥作用,从而使风险管理人员从信息的大海中迅速捕捉到有价值的重要信息。否则,预警和及时的防范风险都将子虚乌有。如果第一个组成部分和第二个组成部分系统和架构有效到位,则第三个组成部分就水到渠成,这就是银行可达到充足的流动性,并实现自给自足的量化监控。第四个组成部分,是对前三个组成部分的提升,冲破了对某一产品、某一部门或某一区域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变成了可平移和可扩展的跨部门、跨区域、甚至跨国境的银行综合流动性风险管理。最后一个组成部分,是将前四个组成部分归结并浓缩成高质量的报告,提供给高层管理者和监管机构,便于管理者和监管机构掌握及时、真实和有效的信息,真正做到时效流动性风险管理。

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第二个步骤是设置流动性容忍度等级和限制。在各相关监管体制下(如巴塞尔协议规定的资本充足率指标等),各个银行可根据自身市场定位、发展战略方向、风险偏好,制订可接受的流动性区间和倾向。第二个步骤应根据市场等外部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因此,也不存在所谓最好的模式:只是在不同时间,根据当时情况,通过设置(流动性容忍度)限制性条款,因时、因地发展银行业务。根据更适合本银行发展,制订流动性容忍度的上下限。图4是国外某银行在设置流动性容忍度限制时考虑的部分限制性条款。

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第三个步骤是量化和实施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具体手段,这一步骤是在前两个步骤政策到位、系统到位、关注到位后的具体及关键阶段。国外风险管理界流传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不能衡量风险,你就根本无法管理风险。”衡量流动性风险可从关键财务比例分析、现金流和净资金需求分析、预警模型和现状优化模型三方面着手。关键财务比例和现金流、净资金需求分析主要是从纯财务角度进行量化分析;而预警模型和现状优化模型除了考虑财务数据以外,还加入宏观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行为(Capital Market Behavior)等数据和分析;另外,预警模型,顾名思义,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流动性风险进行预警和防范,而现状优化模型是对银行现有流动状况进行评判和修正。

在流动性风险量化的基础上,国外银行针对流动风险管理,往往都有量身定制的“工具箱”。在这个“工具箱”里,一般都包括三大流动风险管理工具。第一大工具是应急资金计划(Contingency Funding Plan,CFP,图5)。国内不管大小银行都应未雨绸缪,备有此种计划。这种应急资金计划越详尽、考虑越周密越好,因为金融市场上“黑天鹅”事件(指非常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甚至颠覆)不是没有发生过,一旦此类小概率事件发生,谁做的准备越充分,谁就越远离金融风暴的中心。

第二大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是流动性压力测试。国内有些银行对监管部门要求的各种压力测试,往往采取交差、应付的态度,多由级别较低、经验较少的技术人员设计和执行。由于没有充分理解监管部门的用意,加上参与人员经验的缺乏和银行内部重视不足,很多压力测试变成了“做过场”,根本没达到风控目的。图6是国外银行流动性压力测试的方法和步骤。

第三大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是差距分析(Gap Analysis)。为及时评价和审核现有流动性管理水平,向最好的实践经验看齐,差距分析应运而生。具体的操作办法是对流动风险管理进行全方位评估,包括风险的定义、治理和监督,以及流动性管理、量化和报告、压力测试、应急资金计划、公式。通过自身评估和与最好的业内实践经验比较,银行能够不断提升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

对中国的启示

随着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放开,中国金融改革也进入关键期,同时,也对监管机构也提出了更高的监督和管理要求。针对当前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监管机构可重点考虑三方面:第一,央行作为监管机构,同时是流动性的最终提供者,要保证给予市场和银行业足够的信心。刚发生不久的“钱荒”,有业内人士称之为“心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对货币、金融政策的信心不足。改革需要稳步、慎重推进,金融政策和举措应一致和稳健,监管机构要给予市场足够的心理准备。金融政策、举动都是牵一发动全身。监管机构绝不能着急,不能抱着动一下、看看效果再说的想法。第二,监管部门的对外交流和交流技巧至关重要。从国外经验来看,国外监管机构和银行自身都把交流、公示放在重要地位,且很会交流,交流的方式和渠道也多样化。反观此次“钱荒”,央行举措非常突然,给银行和市场带来了很大影响。第三,监管部门应进一步拓宽中国投融资市场,创造更多元化的投融资环境。

篇2

关键词:商业银行 流动性风险管理 不足 改进

一、引言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是指难以提供足够的资金来应付资产增加需求、到期债务的风险。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的不断发展,流动性风险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经营风险之一。商业银行如果不能对流动性风险进行有效控制,那么将会对其支付能力和持续性经营能力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埋下重大隐患。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流动性风险管理对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对整个金融市场的运行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风险意识不强,管理观念落后,缺乏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视

国际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已经都进入了实质性的资产负债管理阶段,反观国内,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起步晚、观念落后、防范意识不强的问题,还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另外,我国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主动性不强,大多还处在依靠中央强制执行的状态。造成这种认识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国家信用的存在,就表示政府会承担银行的所有风险,银行不会发生流动性风险。由于市场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普通存款人根本无法了解银行内部的资产状况,对流动性风险知之甚少。其次,由于我国居民大多都愿意选择将钱放入银行,银行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存款,长此以往,导致银行放松了对自身流动性风险的警惕,放松了对流动性风险的控制。最后,商业银行自身尚未建立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对流动性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相对滞后。同时监督不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的忽视,对形成流动性风险的深层次原因了解不够,也加大了各商业银行了解并判断自身风险控制情况的难度。

(二)商业银行存在资产结构单一、期限长期化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主要包括存放中央银行、存放同业、托收未达的现金等等。在商业银行的资产中,现金资产的流动性最强,固定资产的流动性最差,贷款、证券根据期限和性质的不同而具备不同的流动性。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的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单一化严重。各商业银行基本没有具备流动性的二级储备,一级储备有大部分滞留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很难根据自身流动性的实际需求进行自主抽回,可调剂性十分有限。其次,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个人消费的快速增长,商业银行的资产期限结构存在中长期贷款增加、短期贷款缩减的局面。信贷资产是商业银行的重要资产组成,该项资产的期限结构对银行的中长期流动性有着深远的影响。中长期贷款的增加导致银行整体资产期限偏长。

(三)缺乏针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系统

流动性风险的预测和控制,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以便能够在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中及时监测流动性风险,并且将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纳入规范化、程序化、全面化的科学轨道。然而,从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状况来看,银行内部管理中缺乏对流动性风险的早期预警机制、中期防范与转移机制也往往流于形式,后期降低风险的挽救机制也较为单一,化解效果不明显。另外,由于银行缺乏针对流动性风险的全程内部控制机制,导致难以对流动性风险进行跟踪识别,随着金融环境的日益复杂和多元化,这样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方式势必难以跟上时代潮流。

(四)金融市场、货币市场发育尚不健全,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较为单一

一方面,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与商业银行的流动息相关。从理论上说,金融市场越发达,商业银行之间针对资金来源的竞争就更加激烈,负债的流动性管理就也会更加困难。但是,商业银行在发达的金融市场中,可以更加容易获取流动性资金或者变现自己的流动性资产,以便及时弥补自身的流动性不足。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健全程度与西方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再加之我国商业银行实行分业经营,其流动性资金的来源十分有限。另一方面,我国货币市场发育不全更加剧了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困难。国内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和对金融工具的使用方面还较为落后,很多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工具尚未在国内商业银行中进行普及,因此所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三、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措施分析

(一)完善关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机制

监管部门应该在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状况进行仔细摸底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市场环境的实际变化,研究出一整套流动性监控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应该具有一定弹性,以便适时做出适当调整。在衡量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的不同情况后,人民银行可以考虑在存款准备金率、流动资产比率、行业贷款集中度、中长期贷款比率、不良贷款比率等指标等方面,在各个银行中分别规定不同的要求,对过热行业的发展进行控制,降低银行贷款的呆账、坏账风险,避免经济出现紧缩,促进银行间的在经营活动和未来发展方面的高效互动,促进经济的和谐、平衡发展。

(二)重视对银行利率的风险管理工作

商业银行需要着重从整体收益、经济价值这两个层面来综合分析银行账户的利率风险,要根据本行的业务性质、规模及复杂程度,并且在基于未来利率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法计量不同来源的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大多采用利率移动状况下的收益变化来进行对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的估算,这种估算法往往只能着眼于当下,难以体现利率变化对银行的中长期影响。鉴于此,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向以利率管理为中心的转变,不仅能够让商业银行及时适应市场利率的变化,同时还有助于快速调整银行的利率敏感性缺口。

(三)重视对流动性压力的测试,建立高效的资金运行机制

商业银行要重视对流动性压力的定期测试,并且还应将测试情况向监管部门进行及时报送。商业银行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风险偏好以及战略规划评估自身对流动性风险的承受能力,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出应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政策和程序。在进行压力测试时,要将经济周期下滑因素在压力情景中进行量化反映,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出流动性风险脆弱性的具体指向。压力测试结束后,需要依据测试结果,尽快制定出专门针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预案,以便真正出现流动性风险时,能够从容按照既定计划应对。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应该建立起科学的资金运行机制。根据现有经验,当商业银行面临着较为严重流动性风险时,想完全依靠银行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渡过难关的。商业银行需要利用全系统之力来应对流动性风险,通过寻求外部的资金支持来增加自身实力。鉴于此,商业银行亟需建立起科学、高效的资金运行和调动机制,对各分支机构的资金头寸进行精细化管理,以便在有需要的时候,能够实现及时有效的资金划拨。

(四)加快金融市场的发展,通过金融创新促进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的有效控制

加快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鼓励金融创新,可以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帮助商业银行降低流动性风险。一方面,要想实现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就必须保持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状态。当流动性需求增加时,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从市场上借入短期资金或者灵活变卖各类短期债券来增加流动性的供给;当流动性需求减少的时候,可以通过对一些短期金融工具的投资,获得超额利润。由此可见,加快金融市场的发展,逐步健全流动性的管理机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银行融资渠道的丰富,为商业银行应对和控制流动性风险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金融创新也是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必经之路。资产业务的创新包括积极开展风险较低的中、短期投资业务,减少信贷资产的总量占比、大力开办各项中间业务等等;负债业务的创新主要是通过主动型负债来增加负债流动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能否控制好自身的流动性风险,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我国金融体制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这场变化中,政府对商业银行的保护将逐步变得有限,商业银行必须从意识上重视对流动性风险的管控,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将流动性风险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才能得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

参考文献:

[1]葛兆强.流动性过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 济南金融2007(1):4-7

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流动性缺口;随机模型;流动性风险管理;最优现金(等价物)持有量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3-0071-04

一、问题的提出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不能及时满足客户的借款需要、存款提取或者不能按期收回贷款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在其经营行为中最终体现为银行在任一时刻的偿付压力,而这一压力是与流动性缺口密切相关的。流动性缺口是一个受利率、经济增长率、通胀率、资产负债构成以及资产与负债之间匹配关系等多因素影响的变量,而且流动性缺口对以上因素反应的灵敏度会随着市场环境、银行规模和经营行为的变化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银行流动性缺口表现出随机变化的特征,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核心问题――如何确定最优现金(等价物)持有量则必须建立在对随机事件研究的基础上。

同时我们还必须遵循金融企业经营管理的另一原则――“安全性与收益性均衡”原则。众所周知,一个经营实体如果过多地持有现金(等价物)就会造成资源闲置,只有在安全性的合理范围内把资产始终处于营运状态,才能使银行的资产利用效率和资产盈利能力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所以,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不应是一个单纯强调安全性而忽略盈利性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协调安全性与盈利性的动态过程,其实质应体现流动性风险最小化与银行收益最大化的统一。[1]换言之,最优的现金(等价物)持有量不仅要满足流动性需求,避免流动性风险,同时现金(等价物)持有量亦不能出现″多余″资金,否则便会形成闲置资金进而影响银行整体收益。

本文将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缺口的随机特征,在安全性――收益性均衡的条件下构造最优现金(等价物)的持有量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进行流动性优化的建议与思路。

二、最优现金(等价物)持有量随机模型的构建

(一)模型假设

流动性,使M最小化;而对σ的管理则是使现金流入流出量更平均、更规则,具体到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则强调放款的规划性与负债构成合理性。这两方面恰恰正是我国商业银行改善流动性状况的重点与方向。

(一)基于ra的流动性优化策略――优化资产配置、管理筹资渠道及成本

1.优化资产配置。根据资产弹性理论,银行的资产可划分为绝对弹性资产(现金及等价物)、弹性资产(又称二级储备,包括可交易证券、票据等)和刚性资产(信贷资产及长期投资)。[2]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单一,刚性信贷资产和绝对弹性资产占比过大,二级储备持有比重较小,这样的资产结构既不利于资产风险的分散,也不利于资源高效运用,这是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资产风险集中、资产流动与盈利功能无法兼具的重要原因。因此,现阶段基于资产方的流动性管理就是结合市场环境及自身经营需要合理配置资产,使持有的资产结构达到流动性与盈利性相统一的状态。

目前,银行主要通过存量调整和增量调整两个渠道进行资产结构调整,而我国商业银行在资产结构优化方面应以增量调整与存量调整相结合方式进行,即在新增的资金投放中以扩展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业务为重点,逐步增大弹性资产的持有量。在存量资产上,重点放在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探索上,同时应强化信贷资产的内部管理,尤其是不良资产的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增量调整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拓展货币市场业务。目前,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商业银行已成为货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可以说这些资产形式已逐步出现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只是开展范围和深度上还有拓展的空间。[3]另一个有效的途径是增持企业短期债券。过去我国银行间债市的市场品种较为有限,主要是国债、金融债等交易性证券,融资性企业债券占比较小,而且只有中长期交易品种,银行几乎不参与企业债投资,只有适合于中长期投资的保险公司参与其中。2005年,银监局批准企业短期债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一改过往短期证券市场上只有交易性证券的格局,为商业银行改善资产结构创造了条件。

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存量部分的调整应根据自身的资产规模、筹资能力以及风险承受度重新核定信贷资产的持有比例,而目前使银行的信贷资产比例下降的一个有效的存量调整方法就是信贷资产证券化,这是刚性资产向弹性资产低成本转化的有效途径之一。2005年底,国家开发银行和建设银行推出的“开元”“建元”两个贷款证券化交易品种的已正式上市流通,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局,证监局表示2006年继续扩大试点银行范围,因此,商业银行应把握市场机会,加快研究本行资产结构特征,借鉴国外银行的成功经验,利用资产证券化这一低成本途径改善自身的资产结构,解决借短贷长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问题,增强资产负债管理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2.管理短期主动负债的渠道及成本。我国商业银行对短期主动负债管理工作可归结为扩大筹资渠道、促进投资渠道多元化以及对筹资对象进行关系管理等方面。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短期资金筹集上面对的筹资对象包括了央行、同业、证券市场上的交易者以及公众。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促进筹资渠道多元化方面,应以开展同业拆借业务和同业间回购业务为基础,加强与各类投资者如企业、事业单位及个人开展回购业务,树立公众对本行的信心,着力增加愿意对本行在货币市场发行的金融工具进行投资的资金供应者,使筹资渠道多元化。另一方面,在利率市场化的形势下,还应提高定价和议价能力,使筹资成本最小化。

(二)基于σ的流动性优化策略――贷款发放与收回的规划性管理及调整资金来源结构

1.贷款发放与收回的规划性管理。贷款作为商业银行主要的资产业务,其发放与收回的规划性是影响银行现金流的主要因素,流动性管理预期收入理论提出,银行要有意识地规划安排贷款的发放与收回,使其更好地配合流动性管理。[4]首先,在贷款发放时要避免不结合资金来源大规模地集中性放款。否则,大量临时性购入资金必然降低在市场上的议价能力,使融资成本升高,形成利润倒挂,同时,短期资金投放于贷款甚至是中长期项目更是流动性风险产生的主因。而在贷款收回方面,不良贷款的产生以及过长的抵押物处置时间也会降低贷款资金流入规划性,因此商业银行在管理贷款收回时不仅要合理安排贷款归还期限,更重要的是加强贷款事中管理,避免产生不良贷款,再有便是对抵押物、质押物的管理,尽量缩短对各类担保物的处置时间。

2.调整资金来源结构。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结构看,由于对资金融入缺乏计划性安排,通常是产生流动性需求时才临时从市场上融入资金,如从同业拆借市场上拆入资金,或批量吸收大机构客户的巨额存款,因此,形成了以短期资金为主的负债结构,资金来源结构短期化的特征非常突出,这样的资金来源结构必然会加大银行现金流量的波动性,使现金流的波动率σ增大,潜伏着巨大的流动性风险。基于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和融资行为特征,在资金来源方面,降低流动性缺口波动率σ的有效途径是利用债券市场,增加长期资金来源。

过去,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缺失,导致银行无法利用资本市场工具改善资金来源结构,银行在存款无法满足流动性需求时只能求助于短期的同业拆入,这样便无法避免短期资金来源运用于长期资金项目。现阶段,我国的资本市场已不断完善,为我国商业银行改善权益及负债结构提供了契机,我国商业银行可在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次级债券和股票,筹集长期资金和资本金,通过发行金融债券和次级债券等主动型负债工具,增加长期资金来源和补充资本金。

四、结语

随着市场环境的日益复杂,影响银行流动性供给与需求的因素变得多变和难以预测,本文将流动性缺口视为随机事件构造最优现金持有量模型并提出我国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优化的思路和建议,只是一种尝试和探讨,仍存在许多疏漏与不足,如何构建合理的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体系仍需要不断地学习、总结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刘家平.开放式基金的风险管理(第一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 崔英,朱正伟.SCP范式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分析[J].中国经济评论,2004,(5).

[3] 顾镜清.风险管理: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

篇4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金来弥补客户取款需要和未能满足客户合理的贷款需求或其他即时的现金需求而引起的风险,是商业银行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因此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受到全球经济和金融领域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策略以及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流动性;流动性风险管理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概述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去管理商业银行所面临到的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维持银行体系健康积极有效的运行,这就要求商业银行需要采取适当的管理流动性风险的策略和方法,综合考虑银行业务规模和风险状况等各因素,运用恰当的模型去真正的认识流动性风险,用积极有效的办法去解决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让我国商业银行避免流动性风险的困扰,促使我国商业银行积极健康的发展。

二、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问题

1、缺乏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意识。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主体是商业银行,所以商业银行应该采取主动、积极的办法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行管理。然而,当前我国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处于起步阶段,商业银行内部对于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而且,对于流动性风险的监管意识也不强。这使得商业银行在进行管理时只注重外在的指标是否达标却不重视对流动性的实质性的认识。

2、缺乏有效的报警机制和风险解决措施。商业银行无法在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发生之前做出准确的预测、也不能提出有效化解风险的措施也就不能高效及时的阻止风险的发生。由于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监管机构对流动性风险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对风险发生之后的解决措施还不能做出准确判断,如果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发生后银行管理着不能有效的控制风险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结局,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但即使商业银行及时采取有效的风险化解方法,多数都是较为短期和片面的,最终也不能避免流动性风险的发生。

3、资产负债管理仍然较片面。就目前来看,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的理中,流动性评价指标不能全面真是的反映商业银行的融资能力以及资金流动性状况,在当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主要依赖于央行的强制措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表现为表面化,不能根据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状况和业务状况匹配相应的管理指标和管理办法,从而,资产负债的管理结果也同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不能使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充分的运用,不能真正的实现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最有管理。

三、解决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的对策

1、提高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意识。由于,商业银行缺乏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意识,所以才会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出现诸多问题。所以,银行监管部门,必须以坚持审慎为监管原则,即便是处于经济繁荣阶段,银行财务状况良好,也要严格恪守职责,定期对银行进行压力测试,及时发出预警,这样才能将风险扼杀于萌芽期。

2、建立科学有效的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流动性管理主要内容包括科学预测流动性缺口和寻求弥补流动性缺口的合理对策两个方面。要想有效的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商业银行要从传统经验型管理方式转变为更为标准的、专业的科学化管理方式,并将构建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作为管理的核心。为了能够准确预测和分析资产负债流动性,就要通过预测和分析流动性攻击和需求变化情况,来对潜在的流动性进行衡量。

3、加强对资产负债管理模式的应用。我国商业银行要对资产负债管理模式的应用,资产负债管理就是说银行如何用最低的成本取得最高的效益,充分认识到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的状态实现银行的盈利性经营,在当前这个市场经济模式下,商业银行要想达到所预期的目标也就是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收益就必须高效有序的管理资产负债,只有实行资产负债管理这一模式才能取得预期效果,所以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养成一个经营的意识,银行的所有员工都要时刻铭记着资产负债这一经营模式,做到思维和行动的双重结合,还要认识到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管理,更有利于商业银行的自我发展和进步,从而促使商业银行走上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再次要树立集约化经营观念,调高资产的质量,规范银行的经营行为,实现盈利性的管理。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形势下,为了有效的提高商业银行的高效运行,就必须确保银行资产高度安全的同时,要有适度的流动性,在商业银行不断成长的的路途上,商业银行要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其由于国家对于商业银行提供的强有力支持,同时,也因为居民存款储蓄多变性,这使得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充分,这也给商业银行未来的顺利发中,流动性风险是主要的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成败关乎着整个商业银行的生死存亡.

【参考文献】

[1]白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天津财经大学,2014(6)

[2]曹丹蕊.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篇5

存在的问题

一是流动指标管理难。当前农村信用社存在流动性比例、核心负债依存度、流动性缺口率、超额备付金率、存贷比、流动性覆盖率、速动比例等关键流动性风险指标超标状况。

二是流动负债管理难。表现是资金来源缺乏,储蓄率下降,居民储蓄倾向降低,民间资金借贷造成“储蓄脱媒”现象,负债管理难度增加,存款集中度高,存款稳定性差等。

三是流动资产管理难。不良贷款占比高,信贷资产质量较差,部分流动性资产变现难,业务流动性成本高,与流动性风险敞口不匹配等。

四是流动应急管理难。存在流动性风险监管不足,缺少应急资金渠道,缺乏流动性指标监测工具,系统内未建立能够计量、监测和控制流动性风险的系统,没有统一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等。

对策及建议

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农村信用社要牢固树立风险第一的思想,处理好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关系。加强信息化预警,完善流动性风险指标设置,县级联社定期组织风险管理培训,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建立流动性考核体系,严格执行存贷款指标日均考核要求等,建立流动性监测体系,制定监测流动性缺口指标、进行现金流分析等。

构建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设立专门的流动性管理部门来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通过有效采集、处理相关数据,实施对资金流向、流量的变动情况实时监控,对立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预警和应急预案等制度,明确内部流动性风险管理职责,包括“三会一层”,风险管理部门的分工职责,建立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

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强化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减少信贷资产沉淀,增加有效资产的流动性。规范贷款操作、审批流程,加大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力度,执行不良贷款风险预警制度,改变轻放重管的管理模式,采取积极有效的清收不良贷款措施,将不良贷款压缩在规定比率之内,增大流动比率。

篇6

宏观流动性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对流动性风险的通常表述是指单个银行或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但事实上,在经济生活中,除了单个银行或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外,还有宏观层面的流动性风险,这两种流动性风险的考察角度不同,其表现形式和性质也不同,但两者间又存在密切的联系。

在宏观经济层面,流动性主要是指市场流通中的货币总量,是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宽松的货币政策反映市场上货币量增多,表现为市场流动性充裕;而从紧的货币政策则反映市场上货币量减少,流动性紧缺。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松紧主要取决于货币政策。流动性过度充裕或过度紧缺都会导致宏观流动性风险。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宏观流动性风险主要表现为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数量过多,流动性过剩,出现通货膨胀,货币贬值。

微观层面的流动性主要是指商业银行等微观主体的流动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实际上反映的是在不发生损失的前提下,资产迅速变现的能力,或以合理的成本获得所需资金的能力。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强弱通常与收益呈负相关――流动性强,收益相对较低;流动性弱,收益相对较高。因此,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风险偏好的影响。微观流动性风险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等微观主体的流动性不足,出现支付困难或为保证支付而承受过高的成本,严重时不仅导致商业银行等微观主体经营的亏损,甚至破产和倒闭。

整体来看,宏观流动性风险与微观流动性风险通常不会同时出现。当宏观流动性出现由宽松转为紧缩时,发生宏观流动性风险的压力会降低,而引发微观层面流动性风险的压力则会增大;当宏观流动性由紧缩转向宽松时,市场流动性充裕,融资成本降低,微观层面发生流动性风险的可能性减小,而宏观流动性风险压力则会加大。

但就单个商业银行,会不会发生流动性风险以及风险程度如何,并不完全取决于宏观流动性的松紧。宏观流动性只是一个外部、充分条件,而不是内在、必要条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状况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风险偏好,取决于其对收益与风险的权衡取舍。在宏观经济快速发展、市场货币宽松时,商业银行一般会通过降低流动性、提高杠杆率来增加短期收益,但此时形成的高杠杆格局或潜在的流动性风险缺口,如不能随市场货币量或信用总量的收紧相应缩小,则易引发流动性风险。

通过资产与负债的期限错配来获取收益是商业银行经营的特点,这个特点决定了其必须保持充足的流动性来履行债务支付义务,由此也要求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不断提高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能力,不断平衡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关系,避免出现资产负债期限的过度错配,以及资产或负债期限、客户等的过度集中。否则,有可能造成具有清偿能力,却因无法及时以可承受价格变现资产或取得融资的商业银行破产乃至倒闭。2011年,比利时最大的商业银行,也是欧洲最大的银行之一的德克夏银行,因主要依赖低成本的同业市场融资,通过回购交易、中央银行借款和政府担保产生的银行间存款和非银行存款、信托存款、大额存单等批发银行业务来筹措资金,进行周期较长的公共项目投资,致使其短期债务资产(不含衍生工具和保险)占银行总资产的比率高达44%,而其他欧洲商业银行的这个比率在20%左右。到2011年6月底,该银行的短期资金缺口为960亿欧元,受到市场流动性收紧的影响,尽管持有大量有效资产,但这些资产在短期内很难变现,也难以从金融市场上取得融资,不得不向政府求援,接受被拆分的命运。

除了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外,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也会引发流动性风险,出现支付困难和无法清偿到期债务等问题。因此,流动性风险通常也是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最终表现。

中国银行业面临流动性风险

当前,我国CPI虽出现下降,但通胀压力仍然较大。前几年为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而形成的需求,仍是推高资产和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国家正在通过控制货币量等措施降低宏观流动性风险,央行的货币政策已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但经济运行的巨大惯性使市场对贷款的需求仍十分旺盛。对商业银行而言,从2009年的9.5万亿元,到2010年的7.9万亿元,再到2011年的7.47万亿元的信贷增量,主要都投放到了一些中长期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致使信贷结构更单一、集中度更高。随着宏观流动性的收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显著上升,具体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第一,资产业务的潜在流动性风险突出。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商业银行比较关注当期收益,资产结构的集中度较为突出,而对由此可能带来的风险隐患关注不多。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银行业的信贷资产大幅增长,信贷资产的集中度进一步加剧:总资产中的信贷资产占比高,大银行约为50%左右,中小银行除了准备金、备付金外基本都是贷款;中长期贷款占比高,70%的贷款为中长期贷款,不少银行10年期以上的贷款占比超过了15%,部分银行甚至更高,且基本都是持有到期;贷款的行业集中度较高,主要集中在交通(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电力、城建、房地产等领域,一旦这些行业的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或行业出现周期性调整,违约贷款就会大幅度增加,不仅信贷资产会面临严重损失,还会造成流动性风险加大;客户集中度高,在贷款总量大幅增加的同时,贷款客户并没有相应增加,大量的新增贷款在既有的客户间不断叠加,80%的贷款集中在不到10%的客户身上,户均贷款数额大。

第二,负债业务的流动性风险不断增大。当前,我国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也同样表现在负债业务上。一是贷存比偏高。随着贷款量的快速增加,存款并没有同步增加,使得国内银行业的贷存比普遍升高,不仅中小银行贷存比已接近甚至超过75%的监管要求,大型银行虽然在指标上距监管要求还有一定空间,但实际也已相当接近,潜在的支付压力较大。二是存款稳定性差。部分银行的负债结构中,公司存款、机构存款和同业存款占比高、单笔金额大,这类存款虽然成本较低,但稳定性较差,对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的敏感性较强,宏观政策或市场稍有变化,就会出现波动,即刻就会减少。三是存款质量低。随着市场资金的趋紧,银行间的存款竞争也日趋激烈,甚至采用人为方式,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间的虚拟交易来派生、衍生存款。这种存款不仅稳定性差,而且潜在风险大。

第三,资产与负债的期限错配过度。国内银行业资产长期化、负债短期化的趋向明显。由于投资是拉动经济的主要因素之一,与投资相配套的长期贷款需求十分旺盛,而存款则随投资渠道的增加而呈短期化趋势。为追求当期收益最大化,部分银行不顾长期的风险隐患,在定期存款比率降低的同时,中长期贷款的比率快速提高,两者间缺口不断扩大,使期限错配问题更加突出。尤其是在当前宏观流动性收紧、存款业务增幅趋缓、资产业务违约风险加大、有效资产难以及时变现和到期负债需及时偿付背景下,这种过度的错配很容易触发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统计显示,我国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2008年增加了47674亿元,当年中长期贷款只增加了25579亿元;2009年定期存款增加了42902亿元,中长期贷款则增加了71418亿元;2010年定期存款只增加了22102亿元,中长期贷款则增加了69549亿元,两者缺口继续扩大,达47447亿元。

过度错配使一些资产规模大的银行也时常发生支付困难,不得不向央行借入资金、被迫高息拆入资金或出售一些高收益且低风险的票据资产,以缓解流动性风险的压力。

第四,新业务带来流动性风险。目前,我国银行业新业务发展较快,各种表外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和代客业务等发展迅速。在这些业务中,虽然并不直接涉及银行流动性风险,但其对银行的流动性也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银行客户在进行直接投融资(包括购买理财产品)时,其资金通过银行运作,与银行的资金进出关系紧密,通常是集中支出或回流。由于数额巨大,且都是“大进大出”,对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尤其在宏观流动性收紧时,会加剧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

第五,“巴塞尔Ⅲ”有关流动性风险监管的缺陷。“巴塞尔Ⅲ”增加了“流动性覆盖率”(主要反映未来30天内特定压力情景下,银行持有的高流动性资产应对资金流失的能力)和“净稳定资金比例”(根据银行在1个年度内资产和业务的流动性特征,设定可接受的最低稳定资金量,防止银行在市场繁荣时过度依赖批发性融资,以增加长期稳定资金来源)两个指标,表明银行流动性风险已引起重点关注。但这两个指标在外部宏观环境发生如下情况时会失效,甚至会误导对流动性风险的关注。一是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出现一致性风险偏好,形成一致性选择时。经济处于顺周期时,一致性选择是较普遍的现象。一些被认为流动性很强的资产,包括一些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易于定价且价值平稳、市场交易活跃的资产,当宏观流动性发生变化之后,也会出现难变现的问题。例如,在此次欧债危机前,欧洲国家债券一直被认为是风险较小且被市场普遍看好的资产,但欧债危机发生后,欧洲债务问题严重国家的债券,在市场上失去了原来的特性,成为低流动性的资产。二是当宏观流动性由宽松转向从紧,市场资金趋紧时,不仅会使商业银行负债稳定性下降,而且一些初始目的为缓解流动性压力的金融创新有可能异化为流动性风险的重要因素,进而使“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率”等流动性风险指标都符合监管要求的商业银行,在实际中仍有可能产生流动性风险。

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新思考

综合上文,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形成原因比其他风险更为复杂,且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因而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是商业银行综合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当前,尽管不断强调宏观流动性的结构性调节,但商业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压力和管理难度将进一步加大。由此,可着重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

第一,强化董事会和高级经营管理层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明确审慎稳健经营的风险偏好。把流动性风险作为风险管理的重点,进一步完善决策程序,重大的流动性安排由董事会决策,从持续性、前瞻性的视角制订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一是选择更为谨慎的流动性风险偏好。不论宏观流动性是否宽松,保持一个较为谨慎的流动性偏好都是十分必要的。经过此次金融危机冲击的部分美国公司,纷纷通过出售、转让和变卖资产的方式变现资产,既不进行直接投资,也不进行其他新的运用,仅是持有大量的现金或准现金,以确保流动性的安全。这或对我国银行业有所启示。二是董事会不仅要对资产、负债总量指标,而且要对重要的结构性指标(包括表内外各项资产结构、负债结构的限额)进行审核。要在业务经营过程中首先考虑流动性风险,在满足流动性要求的基础上再考虑其他相关安排。三是董事会定期听取管理层有关流动性风险的压力测试报告,并根据压力测试情况和实际业务、产品及市场变化,及时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限额、方法等进行调整和完善。

第二,控制风险结构。风险结构是各种风险形成的总体风险组合。风险的结构性均衡是银行控制集中度风险、防范流动性风险的最重要措施之一。所谓风险的结构性均衡就是要求各种资产风险、负债风险以及经营中其他各种风险,与银行可承受风险的能力相匹配,且风险结构中的每个单项敞口,都要按照分散风险的原则和风险最大可承受力来调整和控制,并根据不同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确定相互间的比例关系。盈利水平即使再高的业务也需要有限额,不能无限发展,以形成一个合理的风险结构,建立起有效率的流动性风险控制防线。在具体限额设定上,商业银行应在资本充足率约束下,设定风险结构控制限额,即风险资产、负债中的每个子项都应控制在可承受的限额内,以避免遭受集中度风险的冲击。如在信贷资产中,除对单一客户贷款控制在资本金的10%外,对各行业、区域和品种等每类资产占比也应有明确限额。同时,应增加票据贴现、贸易融资等短期贷款的比重,提高小微企业贷款、个人消费类贷款和信用卡透支等的比重,从而分散客户、期限、产品或行业等风险。

第三,把控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度。把分散的暂时闲置资金通过信用方式集中起来,再利用信用方式让渡给资金需要者使用,是银行获取盈利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银行承担了资金提供者随时提取资金的风险,还要承担资金使用者不能到期偿还本息的风险。但只要这种错配有“度”就不会发生大的问题,这个“度”就是银行自身最大的风险可承受限度,超过此限度就会引发流动性风险。因此,商业银行要防止过度依赖短期资金供给中长期运用的行为,要以短期筹资能力和风险(成本)承受能力为基础,谨慎设定期限错配限额,以保证既充分运用好资源,尽可能提高收益率,并避免其对流动性可能造成的过大影响。

第四,要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技能。进一步完善多情景、多方法、多币种和多时间跨度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指标体系,对业务经营活动中的流动性风险进行有效管理。一是要运用先进的技术和工具监测市场上各种不确定因素及其变化趋向,监测各类风险限额的执行情况,定期提供流动性风险监测报告。凡是可能给银行流动性带来风险的业务,都应当成为流动性风险监测的内容。当然,这种流动性风险监测不应替代其他业务风险的监测管理。例如,资产类业务中的期限、资产质量分类、违约率等变化都应成为流动性风险监测中的重要内容;负债类业务中的客户存款集中度、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比率、提前支取率、同业负债集中度、主动负债的成本变化等情况虽不会造成资金的直接损失,但也会加大流动性风险的压力。二是要在持续监测的基础上,作好流动性风险的预测和分析,进一步完善流动性在极端情况下的风险压力测试。尽管压力测试并不能解决银行流动性风险问题,但却可以及时提示、预警和化解风险隐患,把流动性风险降至最低。要根据压力测试结果,结合本行业务规模、复杂程度、风险状况、管理水平以及组织体制等情况,按照宏观流动性正常和压力条件分别制订防范流动性风险的应急预案。

第五,进一步加强流动性风险监管。一是设定最低现金比率,即库存现金、在央行的备付金、超额备付金等可随时用于支付的现金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除了存贷比、流动性比率、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率、客户存款集中度、同业负债集中度等流动性监管指标外,监管部门还应对商业银行的现金比率进行监管。商业银行资产量大,不等同于流动性没有风险,有些看似短期可变现的资产,一旦宏观流动性发生变化,也同样会出现变现难的问题;存款多也不等于流动性风险一定小,尤其是机构的大额存款可能恰是流动性风险的隐患;高资本充足率也不能完全解决流动性风险问题。只有提高最低现金比率才是满足日常流动性管理、控制流动性风险的最好选择。由于宏观流动性松紧会直接影响微观流动性风险大小,因此监管部门应根据宏观流动性的松紧变化,及时向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出微观流动性的监管要求,实行动态的流动性风险监管。二是监管部门不仅要监管商业银行融资来源的稳定性、资产流动性、应急计划和相关措施的可靠性等,还要根据宏观流动性的变化,随时评估和监控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及其管理能力,对每家银行定期进行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并与商业银行自身压力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对潜在流动性风险大的银行进行风险提示,并提出监管整改要求,使压力测试真正成为量化监管的工具。三是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不仅要有完整的监管指标,还应有严格的监管措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通常从资产业务过度发展开始,违规吸收存款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有银行使用非正常方式或手段吸收存款,就说明该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已经显现,监管部门除对其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外,还应及时限制其资产业务(包括限制某类资产业务的发展、控制资产总量、压缩资产总量等)。

篇7

关键词:流动性风险 金融生态环境 村镇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173-02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农村消费显著升温,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融资需求旺盛,适应这种形式,农村金融机构加大了资金供给,增加了经营利润,同时,面临的各种经营风险也在增加。这其中,潜在的流动性风险对当前的农村金融改革与实践已经造成巨大威胁。流动性风险是村镇银行经营过程中最主要的风险之一,防范流动性风险对村镇银行来说非常重要。

一、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特点分析

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流动性风险指银行因变现能力不足而导致无法满足客户提取现金要求的可能性,并且这种可能性一旦转化为现实,在极端情况下,会引发银行的挤兑风潮甚至导致银行的破产倒闭。银行的损失和在社会上的恶劣影响在较长的时间内将难以弥补和消除,因此,流动性风险被称为商业银行最致命的风险。

村镇银行作为农村新型的金融机构,除了具有一般商业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特征外,还有自己的一些显著的特点:

第一,村镇银行资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一方面,村镇银行地处农村,吸收资金以农村地区为主,资金来源地域范围小;储户以农户为主,单笔业务的存款金额小,这些情况必然导致存款数量少;另一方面,贷款对象主要是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往往信用状况不佳,抵押物不充分,呆账坏账发生的可能性比一般商业银行更大。这样,一旦遇到突况,极有可能引起存款人挤兑,村镇银行可能因流动性不足而倒闭。

第二,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大面积同时爆发的危险性高。首先,村镇银行在我国仍然处于发展初期,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经验不足,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需要一个较长期的摸索阶段。其次,农户由于信息分辨能力差,当一家村镇银行出现一点小问题时,有可能迅速在农户之间以扭曲的方式传播,最终演变成挤兑,导致村镇银行倒闭。另外,农村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资产状况差,政府支持少等原因,导致在宏观经济状况变差时,容易出现成片倒闭的现象。农村中小企业的倒闭直接使村镇银行的资产状况恶化,如果应对不及时,甚至可能导致村镇银行成片倒闭。

第三,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难度大。由于村镇银行数量众多,有很多地处偏远农村,监管成本较高。村镇银行银行资产规模小,网络化建设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因而一些监管无法通过网络迅速完成,监管时效性差。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村镇银行有较大的存贷款定价自,容易造成一些村镇银行违规高利率吸储,有效监管这种违规高利率吸储所需的监管技术难度较大。所有上述因素使得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的难度较大。

二、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发生的成因分析

目前,村镇银行还处在试点探索阶段,在资产规模、内外部管理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因此,村镇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成因与普通商业银行之间有类似点,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归纳起来,村镇银行利率风险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利率市场化风险。中国金融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实质是政府放宽对利率定价的计划控制,将利率定价权交给市场,由市场去发现均衡利率水平,利率将随市场对资金的供求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目前,贷款利率控制已基本放开,存款利率放开正在推行试点,积累经验。在这样的背景下,村镇银行作为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业务以存贷款为主。其存款成本面临更大不确定性,直接影响其资金筹集能力,增大了其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其贷款发放利率也同样面临不确定性,在村镇银行资产定价能力不足与风险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下,其贷款收回能力将大大削弱,这也将导致村镇银行流动性头寸不足,加大村镇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2.资本杠杆比率风险。适度的资本杠杆比率是村镇银行以自有资金抵御流动性风险的重要保障,是村镇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控制资本金与存款保持一个较好的比率同步增长。现实中,一方面,由于村镇银行流动性资产变现能力较差,只好以主动负债的方式满足流动性需求,即以限制信贷投放、加大存款组织等方式应付流动性需求,造成存款刚性和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村镇银行负债过高,进一步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增加了村镇银行的机会成本,减少了村镇银行的赢利能力,导致村镇银行资本金增长变慢。两方面同时作用,导致村镇银行的资本杠杆比率进入恶性循环,不断增大,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不断积聚。如果内部或外部条件发生巨大变化,造成人们对村镇银行前途的疑虑,引发大规模的资金抽离,将会造成资金的流动性风险迅猛转为现实的支付风险,对村镇银行乃至整个农村金融系统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3.信贷资产质量风险。目前信贷资产质量低已成为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主要因索,不良贷款形成的风险成为流动性风险最主要的组成部分。随着贷款业务的发展,村镇银行必然要面对不良贷款的问题,不良贷款的增加必然会增大村镇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我国是典型的二元制经济,国有大型企业和地方支柱产业资金需求一般会得到银行的有效供给,而县域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得不到有效保证,特别是县域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外延式扩张的发展阶段,资金需求较大。在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资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供给,一旦受到从紧货币政策的影响,中小企业将难以及时偿还到期贷款,造成村镇银行无法及时收回现金,只能以换约和延期的形式收回贷款。甚至部分县域中小企业因为周转不灵面临倒闭,此时为防止形成坏账,村镇银行会被倒逼继续向中小企业贷款,进一步加大村镇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可见,信贷质量控制是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

4.资金分流风险。近几年,在基金、股市、房市不断趋热等因素的影响下,城乡居民保守的理财观念发生了转变,他们不再满足于存款吃息的单一理财方式,而是朝着投资分红的多元化理财方式转化。在大牛市期间,不少商业银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存款搬家的现象。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城乡理财观念的进步,村镇银行的存款将被分流到资本市场,由于村镇银行吸收存款是其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不能象商业银行一样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进行融资,这就造成村镇银行对于存款短时间大幅减少的抵抗能力差,容易引发村镇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5.期限结构不匹配风险。目前,在高息收入的诱导下,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短借长贷的资产负债结构,存在较大的到期日缺口,即一方面存款期限以短期为主,流动性高,并且受到股票投资等影响,存款流动性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另一方面,贷款期限以中长期为主,遇到不良的宏观经济环境,贷款流动性呈现减弱的趋势。村镇银行的储户主要是农户,存款期限相对于城市居民更短;贷款客户主要是县域中小企业,相对于城市大中型企业,贷款回收成本更高,坏账比率更高,贷款流动性更弱。因此存贷款之间的流动性缺口更大,面临的流动性风险更高。考虑到村镇银行资金来源上对吸收存款依赖度更高,在现金流入方面则对贷款本息现金流入依赖度更高,相对于商业银行缺乏担保业务、外汇业务等现金流入。因此,一旦发生储户挤兑提现的情况,存款现金流入被切断,贷款现金流入不足,其他现金流入匮乏,村镇银行更难以化解流动性不足造成的危机,大量村镇银行的生存将受到威胁。

6.管理缺位风险。从经营管理来看,村镇银行是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新成员,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对流动性风险的认识刚刚开始,对流动性风险的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儿乎没有,一切还要借助于其他银行的理论和经验。流动性风险管理部门往往只注重流动性负债管理,忽视了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资产负债平衡管理。习惯于被动地进行日常管理,缺乏积极主动的压力测试,没有形成村镇银行自己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预警指标体系和危机应对预案。

三、村镇银行加强流动性管理的对策

1.做好流动性需求预测,防患于未然。村镇银行应在日常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相关的调查、统计和预测,做到未雨绸缪,增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预见性,不断强化村镇银行科学决策,统一协调能力。首先,重视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对村镇银行流动性需求的影响。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增加农村中小企业对贷款的需求,从而增加村镇银行的流动性需求。同时,由于存款利率降低,可能导致存款搬家,大量存款流向股票市场、基金市场。两个方面同时作用,将导致村镇银行流动性压力加大,有效的流动性需求管理十分必要。这就要求村镇银行加强对宏观经济政策走向的分析和研究,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预测,提前储备头寸,化解流动性风险。其次,村镇银行要做好季节性、周期性等常规状态下的预测分析,如学校开学支取存款、养殖大户收储饲料资金需求增加、粮食加工企业收储粮食资金需求增加,这些资金需求有一定规律可循,搞好这些常规管理,可以以较小的资金成本获取利润。再次,村镇银行要搞好流动性危机管理。一方面,村镇银行应加强存款账户管理和借入资金管理,不但要确保存款规模增长,更要注重存款结构的变化,及时发现存款规模和结构的异常变动,分析其原因并做好应对预案。另一方面,要有村镇银行系统内的资金调动和危机处理机制,加强村镇银行的危机上报机制,一旦出现挤兑,村镇银行应及时上报监管机构,防止挤兑蔓延,将损失降到最低。

2.加强流动性管理,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目前村镇银行资产的大部分被贷款所占据,贷款以中长期为主,流动性较差,资金沉淀现象严重,属于固态资产,其在资产结构中的占比过高,成为影响整个资产流动性的主要因素。

村镇银行应保持合理的贷款增速,防止贷款的盲目扩张,确保村镇银行资本充足率,避免为应付考核放贷稀释不良贷款的行为发生。村镇银行应积极优化贷款结构,增加贷款种类,提高贷款的变现能力。在提高风险控制能力的基础上,大力拓展业绩优良、产业前景好的中小企业客户。加强对个人贷款的信用调查力度,开拓完善农户小额贷款、农户联保贷款。搞好期限结构优化,切实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降低变现能力较低的中长期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开展低风险的中、短期投资业务,保持适当的流动性水平。

村镇银行应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引进,大力拓展中间业务。在提高村镇银行综合服务能力的同时,增加村镇银行现金流入,提高村镇银行流动性。

3.积极参与货币市场的运作,增强外部融资的能力。银行流动性管理要求银行资产和负债保持一种流动性状态,当流动性需求增加时,通过出售短期债券或从市场上借入短期资金增加流动性供给;当流动性需求减少、出现多余头寸时,又可以投资于短期金融工具,获取赢利。村镇银行应大力拓展活期和定期储蓄存款,优化存款结构。积极进入证券市场特别是国债市场,增加国债经营品种和数量。同时也要努力开拓票据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等。有效参与上述货币市场对于提高村镇银行外部融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4.搞好风险预警,建立多层次流动性风险防范屏障。村镇银行应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流动性监测指标体系,对不同的财务指标在赋予适当权重的情况下,得到一个简明综合的流动性风险指数。一旦该指数达到警戒线就及时发出预警,向管理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流动性警情报告,便于管理人员作出及时决策,启动相应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预案。目前,主要的可用于监测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财务指标主要有:贷存比率、贷款和有价证券及投资与总资产比、存贷款期限结构、持续期缺口等,这些指标在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应用较广,村镇银行应借鉴商业银行的风险参考值,结合自身实际确定相应的流动性风险警戒值。

村镇银行应建立定期的流动性风险分析制度,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变动趋势分析、流动性需求分析、流动性财务指标分析、流动性储备设计,除了要建立现金及超额准备金等流动性常规准备外,还要建立以应急备付金、同业拆借、系统内资金调拨等应急准备,并通过建立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压力测试等加强演练,提高村镇银行应对流动性风险的能力。

5.加强外部监管,强化内部控制。银行监管部门应该根据村镇银行的经营管理和市场状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流动性监控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以整个村镇银行上报后汇总的数据分析为基础,既能够从整个村镇银行系统的宏观角度又能够从某个村镇银行的微观角度及时对村镇银行存在的流动性不足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在必要时给村镇银行发出警报。

银行监管部门应要求村镇银行将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如存款来源稳定性、贷款回收状况等内容作为月、季度报告的必备内容,同时加强这些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审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与村镇银行进行沟通。

银行监管部门要督促村镇银行建立其内部的流动性风险日常操作机构和内部控制机构。加强日常的风险监测和账户头寸清算,建立起系统内资金预测、统计和分析的管理体制,保障足够的资金及时支付清算,实现流动性风险的有效防范。

[本文是山东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山东省新型村镇银行试建及运行机制”研究子课题,项目批准号:08jdc056]

参考文献:

1.郑也夫.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现代经济,2008(8)

2.谢春根.邮储流动性风险不得不防.中国邮政,2008(3)

3.周卫东.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防范流动性风险的措施.金融纵横,2008(9)

4.谢丽红.商业银行应如何应对流动性风险.广西农村金融研究,2007(4)

5.王家传.中国农村金融:观察与思考.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篇8

本文通过分析JT银行2008-2012年间的数据,指出了JT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不足之处。最后,通过JT银行的具体情况,给出了增强流动性风险的建议。流动性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面对复杂的金融市场环境,JT银行必须建立科学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

关键词: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

一、序言

目前,我国银行业已经步入全面开放阶段,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其往往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的最终表现形式,流动性风险如不能有效控制,将极大的损害银行的清偿能力和商业信用。然而,包括流动性风险在内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JT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

(一)JT银行2008-2012年流动性指标分析

1.存贷款比率=贷款余额/存款余额×100%

存贷款比率是商业银行用来衡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指标之一,综合反映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特征。该比率越高,表明负债对应的贷款资产越多,银行的流动性就越低。为保持银行的流动性,我国央行规定,该比率不得超过75%。图1为JT银行2008-2012年存贷款比率。

2.贷款总额与总资产比率=贷款总额/总资产×100%

贷款一般不能在二级市场上进行转让,因而较高的贷款占总资产比率说明银行的流动性较差,较低的比率则说明银行满足新的贷款需求能力较强。图2为JT银行2008-2012年贷款总额与总资产比率。

3.不良贷款比率=不良贷款总额/贷款总额×100%

不良贷款率指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是评价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不良贷款是指在评估银行贷款质量时,把贷款按风险基础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其中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率高,说明金融机构收回贷款的风险大;不良贷款率低,说明金融机构收回贷款的风险小。图3为JT银行2008-2012年不良贷款比率。

4.一级储备比率和二级储备比率

一级储备,包括现金和准备金,如活期存款、短期国库券、商业票据等,这些储备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起到首要保证作用。虽然这类储备的流动性最高,但收益最低,另外风险基本上等于零。二级储备,主要是指中期债券,这类储备在需要时可以变现。其收益高于一级储备,但流动性比一级储备资产差,风险也较大。图4为JT银行2008-2012年一级储备比率和二级储备比率。

(二)JT银行2008-2012年流动性风险管理状况

1.JT银行2008-2012年存贷款比率略微超出监管要求,只有2008年一年在75%之内,其余四年的存贷款比率都逼近80%。这说明JT银行贷款规模过大、膨胀过快,导致了较高的存贷款比率,这可能会存在贷款损失的可能性。因此,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会因为贷款的无法按照预期的收回而削弱。

2.JT银行2008-2012年贷款总额与总资产比率,除了2008年为49.61%,其余年份均超过55%,这说明JT银行总资产中一半以上运用在贷款领域,这与国际银行的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银行资产过分集中于贷款领域,这会使得银行因为借贷人的信用水平或宏观经济情况的变动而承担不必要的损失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浪费。总而言之,JT银行应该实现资金运用的多元化。

3.JT银行2008-2012年不良贷款比率一直处于下降阶段,且位于较低的水平段,近五年来位于2%-1%之间。

这说明JT银行的贷款质量非常高,使得贷款可以在预期时间内收回,降低了不良贷款数额,为流动性管理带来了便利。

4.JT银行2008-2012年的一级储备比率和二级储备,总体来说处于可控水平。这不仅保证了JT银行的资金流动性、也为JT银行提供了资金的收益性,但仍存在自己特有的问题。

三、JT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

银行界人士认为政府会及时出面应对银行业出现的流动性危机,例如最近一段时间的“钱荒”问题,从主观上认为银行不会倒闭;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手中的资金在没有合理投资渠道的方式下会大量流向银行,因此,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的主动性和警惕性不足。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大多来自监管机构,而银行自身没有设计出一套合理的规章制度。

(二)资产结构单一

从资产组成来看,JT银行的资产大部分表现为贷款,结构较为单一。另外,JT银行的二级储备几乎为中长期投资,没有流动性的二级储备,一级储备又大多存放在中央银行,银行很及时取得所需要的资金。银行往往都提供的是中长期贷款,由此回收期限较长、回收风险较大,这些原因都使得银行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

(三)内控机制不完全

从JT银行的规章制度来看,JT银行内部缺乏对流动性风险的早期预警机制、中期防范与转移机制、后期挽救机制。化解风险的手段较为单一,缺乏系统化的方案,不能将风险消灭于初发状态,在风险发生后也不能有效应对。这些都是JT银行亟需改进的地方。

四、提高JT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增强主动管理流动性风险的意识

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高级管理行政部门,且大多是被动管理,基层分支机构主动管理流动性意识不强。因此,增强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的首要工作是提高全行每一位员工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充分认识流动性风险的破坏性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二)构建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

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目标,配置资源,建立一套风险管理流程,总行、分行之间建立相应的沟通机制,及时分享流动性风险状况,有效应对突发问题。

通过分析宏观经济形式、金融市场供求关系以及资金头寸变化情况,判断变动趋势。利用流动性预测模型,收益、监控、识别流动性风险,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成立相应的应急小组,使得在第一时间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危机。

(三)实施主动资产负债管理

主动资产负债管理是指利用各种资产、负债管理工具对全行资产负债结构进行动态调整,协调不同资产、负债在利率、期限、流动性等方面的综合匹配。主动资产负债管理应该以全额资金转移计价管理为核心,并利用其他辅助手段,对银行存贷款的流动性风险进行集中动态管理。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面对复杂的金融市场环境,JT银行必须建立科学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参考文献:

[1]郝宏海,武军.浅析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J].河北金融,2011.

[2]刘晓蕾,张启文,钱建峰.中信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2011.

篇9

本文基于KLR信号分析法(源于研究货币危机发生原因的预测),构建了中国股市流动性风险预警系统。KLR模型是Kaminsky、Lizondo和Reinha~于1998年创建的,1998年Kaminsky对模型进一步完善。本文的KLR模型主要是由指标体系、预警区间、数据处理和警示灯表示四个方面组成。根据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环境和资本市场环境构建了建立预警指标体系,根据不同的指标选择相应的预警区间,通过特定的方法处理指标值分别算出各个环境的综合指标值,再对两个指标体系进行综合处理得到总的综合指标值。按照指标值大小的不同,找到相应的预警区间,确定警示灯显示的选择。(蓝灯、绿灯、黄灯和红灯依次表示股市流动性风险的安全状态、基本安全状态、风险状态和严重风险状态)。通过宏观经济指标、金融指标和资本市场的相关指标的度量,可以达到对无法直接度量的股市流动性风险进行监测和预警。本文在预警指标的选择上是基于相关性原则,通过对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和流动性的基本类型分析,选取宏观经济与金融环境和资本市场环境的的8个指标(表2)。他们分别是:GDP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VI2增长率、通货膨胀率、股票换手率、股票平均市盈率、股票市价总值/GDP比值和境内股票筹资/银行贷款增加额比值。因为,宏观经济与金融环境和上市企业的总体盈利水平相联系,而且也会影响投资者预期和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选择,从而进一步影响到股市的流动性水平;资本市场环境直接影响资本市场的运行质量,良好的资本市场环境有利于资本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相反,不稳定的资本市场环境会增加股市流动性风险。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论和不同阶段经济发展的特征和经验数据,比较合理的确定了不同风险预警指标的预警区间,制定了一套比较符合我国现阶段的流动性风险预警评价体系指标。具体的风险预警指标的选择依据和界限选择。

二、实证分析

首先,为了更好的将各年的流动性风险情况通过数值形式表示出来,本文通过将指标原始值进行分数值化处理。具体来说,就是将各个风险区间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分数值区间,根据流动性风险的四个状态:安全、基本安全、风险和严重风险,分别划分成[0,2O[20,50]、[5O,80]和[80,190]四个分数值区间(表3)。原始指标值根据其在划分界限上限和下限所在的位置,按照相同的比例计算成分数值上限和下限所对应的位置。例如:2001年我国GDP增长率为7%,那么根据GDP增长率区间设置,它应该在安全区间的下界即6.5~8之间,然后结合安全区间所占的20的分数值,计算其所在区间所占比重,具体计算为:Q1{×20=13.33。其他的指标也根据相同的。比例进行计算。分别计算出宏观经济与金融环境分数化综合指数和资本市场环境分数化综合指数。其次,由于本文是研究股市流动性风险问题,所以宏观经济与金融环境分数化后综合指数权数为1,资本市场环境分数化综合指数权数为2,再根据两种环境分别对股市影响程度不同取不同的权重,计算出综合的风险程度分数值。具体计算公式是:2F(/.Vw,)其中F表示分数化的流动性风险综合指数,w表示第种环境的权数,1表示宏观经济与金融环境分数化综合指数,2表示资本市场环境分数化综合指数。=1、=2。最后,本文结合中国建设银行内部风险评级的说明,将流动性风险划分的四个不同的程度用相应的四种不同颜色的警示灯显示。其中流动性风险安全状态、基本安全状态、风险状态和严重风险状态分别用蓝色警示灯、绿色警示灯、黄色警示灯和红色警示灯表示。从表4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就宏观经济金融环境而言,2001年、2002年和2004年的情况最好,属于安全状态,其中2004年指数值最低,为15.4。其他的年份处在基本安全状态,2009年指数值最高,为41.1,已经接近了风险状态,说明2009年宏观经济环境的流动性风险较大。就资本市场环境而言(表5),2002年和2010年处在基本安全状态,2007年出现了流动性风险的黄灯警报,其指数值达到了54.37,这与2007年我国股市大牛市情况吻合,过高的资本市场流动性水平,带来了股市的流动性风险。而其余的几年处在安全状态,2008年指数值最低,其指数值为5.47,处在最安全状态,说明经历2007年的大牛市之后,市场流动性风险基本不存在。最后,就中国股市流动性风险综合指数而言,2001年、2002年和2004年都处在安全状态,其中2004年指数值最低,为14.08。其他几年都处在基本安全的状态。因此,从整体来看,我国股市进入2000年以后,我国股市整体上一直处在基本安全等级以上,这与孙云辉(2008年)观点相同:自1997年以来,我国股市流动性风险总体上一直处在基本安全状态。但是2007年的股市流动性风险指数值最高,达到了40.66,已经接近了风险警报水平,是因为2007年我国整体的经济形势很好、GDP增速非常快、通货膨胀率上升,还有投资者非理性情绪等一些其他的因素,这些最终导致了我国2007年流动性风险增加。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从2005年开始,流动性风险指数就一直处在相对比较高的,随着中国股票流通市值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流动性风险扩大的趋势也是越来越明显。所以2011年乃至今后几年,政府部门和投资者都要重视流动性风险的问题和警惕流动性风险可能带来的灾害。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流动性风险预警系统的不足之处,因为一些突发事件(如战争,金融危机,重大政策调整等)可能会投资者选择,导致流动性风险的产生,以现有的流动性风险预警指标判断,我们是不能预测到的。

三、中国股市流动性风险管理

所谓风险管理是指各经济单位通过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分析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控制风险,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置风险,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阶段:流动性风险的识别与分析、流动性风险判断与预警、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的选择和管理方案的设计、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与监控以及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评估与总结。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总结包括以下几点:

(1)利用股票投资组合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已证实,流动性好的股票具有较小的系统流动性风险,而且当市场流动性很差时,还会出现流动性逃逸现象;不仅如此,由于交易会对证券价格产生明显的冲击,尤其在市场流动性比较差时,变现成本会占到交易成本的很大比例,而流动性好的股票则具有比较低的市场冲击系数和较小的变现损失,并且变现时间对变现成本的影响程度比较小,因此,投资者可以根据市场流动性情况,及时调整不同流动性股票的仓位,尽量选择规模比较大、流动性比较好的股票,并确定建仓(或减仓)的速度。

(2)利用最优交易执行策略在交易活跃的证券市场中,普通投资者可以在当前证券价格上,对其资产组合中某种证券的头寸进行调整(购买或出售标的证券),而不会对该证券价格产生实质性影响。而对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而言,所持有标的资产的头寸具有一定规模,其对该种证券的交易行为会导致证券价格的单方向变动,从而为投资者带来额外的交易成本,这方面的交易成本是与交易策略的执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P6mld(1988)实证分析表明,所研究的样本基金平均账面收益超过市场平均收益20%,而最终实现收益仅仅超过市场收益的2.5%,这其中的巨大差额就来自执行成本。因此,作为机构投资者应该根据市场流动性状况和自身的情况,如头寸规模、股票流动性等,制定出最优交易执行策略,从而将损失降到最低。

(3)利用风险对冲工具对流动性风险管理在美国,共同基金可以有相当多的衍生工具如股指期货等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基金经理往往大量运用这些工具,一方面既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取得比现金更高的收益率。基金的经理通常会利用计算机,根据其股票仓位大小,用动态分析方法来衡量股票指数和投资组合的相关性,计算最佳的套期保值比率,从而通过电子化交易系统,进行实时、自动买卖的交易,建立并调整合适的期货头寸,以使现货头寸的流动性风险能被期货头寸抵消。

篇10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系统; 流动性风险; 备付金存管模式; 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15-0093-05

近几年,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截至2015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共颁发了270张支付业务许可证,行业呈现爆炸式增长,然而应该看到的是伴随行业发展而来的还有支付风险的存在。2015年1月,预付卡运营商上海畅购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出现资金链断裂而终止运营;2015年8月,央行正式确认注销浙江易士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的支付业务许可证,该公司也成为自2010年颁发支付业务许可证以来第一家被注销的支付企业。从两家公司的运营情况看,均是因为备付金管理出现问题引发了流动性风险,致使企业无法正常运转并造成了客户的经济损失。上述两家公司所开展的预付卡业务均属于第三方支付的业务范畴,因此,关注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同时深入研究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流动性风险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第三方支付系统的流动性风险及其研究现状

流动性风险是支付清算系统所面临的重要风险,其直接关系到支付清算系统的稳定运行。第三方支付系统作为当前我国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的子系统之一,同样面临着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的发生将带来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信用风险,在严重的情况下,会进一步引起连锁反应,带来整个支付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对于第三方支付系统的流动性风险,国内外的研究相对较少。国外方面的研究更多集中于大额实时清算系统和小额支付清算系统的流动性风险,如Humphrey(2010)[ 1 ]对零售支付系统流动性风险进行了相关研究,Heller and Lengwiler(2003)[ 2 ],Maddaloni(2015)[ 3 ]等对大额实时支付系统的流动性风险进行了深入研究。国内研究方面:李敏(2007)[ 4 ]在对第三方支付系统进行风险识别时提及流动性风险,将流动性风险定义为“行业竞争激烈使得第三方支付平台营利能力有限而难以为继,出现经营性困难进而产生流动性风险”;谢众(2008)[ 5 ]在研究支付体系风险时,将流动性风险定义为“系统中某个当事人在预期的时间,没有足够的资金清偿其在支付系统中的债务所构成的风险”。综上,对于第三方支付的流动性风险,目前的研究尚不充分,且缺乏结合第三方支付系统特性的深入分析。本文将在分析第三方支付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基础上,探讨假设的集中式备付金存管模式下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然后再还原至现实,分析当前实际分散式备付金存管模式下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并对其监管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第三方支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分析

本文在此提及的支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是指支付系统的运行受关联系统业务影响的大小程度。如果影响较大,则支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较差,其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因素可能更多来源于支付系统外部;否则,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因素则主要来源于系统内部。以下将对比央行支付清算系统来具体分析第三方支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当前我国的支付清算系统基本上形成了中国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为中枢,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业务系统为基础,结构复杂的支付清算体系[ 6 ],这一体系中,各金融机构开设于央行的备付金账户在最终的清算、结算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应该说,基于支付清算系统作为资金流动渠道的角度来看,支付清算系统一般具有较好的运行稳定性,但由于支付清算系统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业务系统具有紧密的关联性,而银行等金融系统由于承担着资产转换功能可能面临存款人“挤兑”的风险,即银行在承担创造流动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脆弱性[ 7 ],这种脆弱性会通过业务系统的传递导致金融机构在央行备付金账户的流动性不足,从而产生支付系统的流动性风险,因此,从这一角度分析,央行支付清算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很容易受到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影响。

对于第三方支付系统来说,其基本的业务在于支撑互联网网购交易,无类似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放贷业务,因此,第三方支付系统具有较好的运行稳定性,主要体现在:

1.第三方支付系统具有一个相对闭环的资金流动过程。第三方支付系统自身的业务受系统外因素如银行金融机构系统的影响较小,资金即使在平台停留而成为沉淀资金,只要支付平台加强管理,则其就面临较小的流动性风险;而央行的支付清算系统,支付业务无可避免地将受到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产生流动性风险的概率相对较大。

2.第三方支付系统资金流出可预期性较强。这种可预期性是相对银行间市场的用户行为来说的,银行间市场的用户行为特别是借贷行为的可预期性较差,尤其是当用户出现挤兑的情况下;而第三方支付系统的资金流动主要是转账及支付资金的确认付款,即使对于有资金沉淀的情况,可预期性亦较为平稳。因此,只要加强系统备付金的管理,就可以有效降低并把控第三方支付系统的流动性风险。

基于上述分析,第三方支付系统具有较好的运行稳定性,其流动性风险受外部系统业务影响较小,主要应该通过加强和完善备付金的有效管理来防控。

三、集中备付金存管模式下第三方支付系统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分析

当前我国第三方支付系统的备付金账户是分散式地存在于各商业银行的账户系统中,因此,本部分首先假设第三方支付系统的备付金账户集中于一个账户,然后研究其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最后再还原至实际分散式备付金存管模式进行详细的讨论。

对于第三方支付系统流动性风险的定义,在此借鉴国际支付结算体系委员会(CPSS)和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技术委员会联合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中关于流动性风险的定义,即交易对手没有足够的资金履行金融债务,即使在未来预期有支付能力履约[ 8 ]。结合前述对于第三方支付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分析,流动性风险主要来源于备付金的有效管理,因此,本部分将主要借鉴Heller and Lengwiler(2003),Maddaloni(2015)等在研究大额实时支付系统流动性问题时的模型构建,将第三方支付系统视同在央行开立备付金账户的类金融机构,讨论其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

(一)基本假设

为简化分析,假设某第三方支付平台P依附于某电子商务平台,也即该第三方支付平台为担保型第三方支付工具,且该平台在央行开设有备付金账户,并通过该备付金账户进行日常的支付结算。如果平台的业务是永续的,支付平台会有不断的资金转入,也不断有资金转出,并且由于资金的转入和转出之间存在时间间隔,因此从长期来看,会有一笔相对固定的资金成为沉淀资金滞留在平台[ 9 ]。假设该沉淀资金为D,平台P保留日常必要的余额L在备付金账户后,可将沉淀资金D-L后的资金用于央行许可的投资渠道,以便达到帕累托最优,而在现实中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此种行为也是央行许可的。

(二)第三方支付平台备付金流动性风险管理分析

假定平台P在央行备付金账户的余额水平为L,机会收益率为i,则iL为持有此余额水平的机会成本。类似于央行大额实时支付系统中的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依托信息系统监测、控制并报告备付金账户余额水平,而信息系统的运用会产生技术投资成本、管理以及人员成本。

该成本函数的基础涵义是,给定支出总额,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可以替代备付金流动性水平,但替代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

1.第三方平台备付金流动性的长期管理问题

长期来看,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备付金管理问题是在最小化技术投资水平和流动性水平的情况下得到应有的支付产出。然而支付平台对于每天的系统支出总额T以及机会成本i的信息处于非完备状态,故长期来看,支付平台会在一定期望支付水平E(T)上力求支付产出T0和机会收益率E(i)的均衡,此时,支付平台P的长期均衡问题为:

通过式(3)可以看出,长期来看,在技术投入水平可变的情况下,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长期均衡备付金水平与长期期望的支付水平正相关,与期望收益率负相关,因此,支付平台可以在收益率和技术投入之间平衡,以达到最佳的备付金水平。

2.第三方平台备付金流动性的短期管理问题

与长期均衡问题不同,对于支付平台来说,短期内技术水平是给定的,给定T0后支付平台会选择一定的备付金水平L*,则有t*=t(K(T0,L*)),t*是短期内所能达到的最高的备付金周转率。为了尽可能地降低备付金余额水平并且能应对所有可能发生的用户支出请求,支付平台应为此付出的努力水平为e,代表支付平台在流动性管理方面所制定的政策、操作流程、规范以及策略安排等,也即除非支付平台必要的努力水平e*作出后,流动性周转率将小于t*,所以短期内由于技术水平受限,短期备付金周转率与支付平台的努力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此时有:t=t(K(T0,L*),e)且te≥0,由于短期内T0,L*,K(T0,L*)均是给定的,因此,支付平台的短期备付金周转率函数可简化为t=t(e)。

短期内的备付金管理问题是,对于平台期望的支付水平E(T),支付平台选择(e,L),使得成本函数LE(i)+e最小化,从而D-L部分收益最大,并得到支付产出t(e)L,但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短期内的支付需求是变化的,如果t(e)L≥T,则支付系统发生的所有支付请求均可满足,此时不会发生流动性风险;否则,部分支付需求将无法得到满足,将发生流动性风险,故短期内的备付金管理问题是:

(三)集中备付金存管模式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流动性风险分析

通过前述部分的分析可知,集中备付金存管模式下的第三方支付系统的流动性管理类似大额实时系统,通过保持一定的备付金水平,即可满足系统日常支付需要的流动性,这一备付金水平总体上与备付金的周转率有关,即t(K,L)=T(K,L)/L。长期来说,支付平台总是可以选择与业务量相匹配的备付金水平和技术水平,从而避免流动性风险的发生。

在短期内,由于技术水平给定无法改变,故支付平台短期的流动性管理与备付金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关,包括为管理备付金平台所制定的规范、程序,所以在根据期望支付水平E(T)确定相适应的备付金水平后,流动性管理的关键就是流动性水平之外的沉淀资金D-L部分了。由于无法更新技术水平,当T>E(T)以及其他情况出现时,平台管理水平无法应对支付需求,如果D-L部分无法及时补充流动性,第三方支付平台就会发生流动性风险,因此有必要对D-L进行集中式的平衡约束管理,既满足流动性需要,又能在一定限度内让沉淀资金部分获取极大化收益从而达到整个支付链条的帕累托最优。而通常情况下,由于支付平台会基于一个业务常识,即支付平台如银行的存款业务一样有不断的资金流入和流出,所以支付平台会滋生道德风险从而滥用客户资金,将平台沉淀资金用于其他更高收益但存在更大风险的项目,从而为流动性风险的发生埋下隐患,因此,应该通过一定手段,如加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等措施化解由于道德风险导致的流动性风险。

四、分散式备付金存管模式下第三方支付系统流动性风险管理分析

(一)当前我国第三方支付系统备付金存管模式概况

2013年6月央行颁布了《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当前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备付金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

1.当前我国第三方支付系统的备付金存管模式呈现分散式的典型特征

依据《办法》规定,支付机构应当并且只能选择一家备付金存管银行,可以根据业务需要选择备付金合作银行,且支付机构在同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只能开立一个备付金存管账户。《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3)》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发卡量前十名银行分别是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为了业务开展的需要,第三方支付平台一般都要至少在这十家银行开立备付金收付账户,且不考虑在每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开立多个账户的情况,则一个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备付金存管账户至少是由十几个不同银行账户组成的账户组,且只能通过备付金存管银行“调整不同备付金合作银行的备付金银行账户头寸”,相对于集中备付金存管模式,该种模式对备付金管理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部分用户资金游离于备付金存管账户之外

依据现行的管理办法,开立备付金银行账户需满足以下基本条件:“银行总资产不得低于2 000亿元,有关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等风险控制指标符合监管规定。支付机构在同一备付金银行仅开立备付金汇缴账户的,该银行的总资产不得低于1 000亿元。”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商业银行,则无法开立备付金账户,为了业务开展需要,只能按合作协议约定开设专用账户。这部分资金的管理应类同备付金管理账户的约定,但对于此部分资金的管理有待具体细化,目前是游离于备付金的有效管理之外的。

(二)分散式备付金存管模式的流动性风险分析

通过上述集中式备付金存管模式的流动性管理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长期情况下,第三方支付平台总是可以选择与业务量相匹配的备付金水平和技术水平,从而避免流动性风险的发生;而在短期情况下,由于技术水平给定无法改变,故支付平台短期的流动性风险与备付金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关,包括为管理备付金平台所制定的规范、程序以及监管者所实施的有效监管。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分散式备付金管理模式也给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1.分散式备付金存管模式在增加支付平台管理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支付平台的道德风险

正如上述分析,从支付链条帕累托最优的角度看,根据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业务需要,无论备付金的长期管理还是短期管理,总能根据现行的业务水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选择合适的备付金水平用于日常支付需要,并将剩余的用户沉淀资金用于低风险的协议存款或货币基金。从管理的角度来看,管理和监控一个备付金账户的成本显然是低于同时管理和监控十几个账户的成本,并且从理论上讲,分散式备付金存管模式的流动性风险会大于集中式备付金存管模式。此外,分散式的备付金账户体系加大了监管者的监管成本,这就使得部分第三方支付平台可能利用监管不严的漏洞,滋生道德风险,挪用用户的沉淀资金,导致平台的流动性风险。

2.游离于备付金账户之外的资金易带来平台的流动性风险

目前开立备付金账户的高要求使得大部分国内商业银行无法开立备付金账户,只能以专用账户的形式开展用户备付金的汇转,而这部分资金的管理主要由商业银行与支付平台的合作协议而定,没有明确的管理办法,因此在该部分备付金的管理环节上留下漏洞,不规范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很可能会利用这一漏洞挪用用户的沉淀资金,带来支付平台的流动性风险,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加剧整个行业的流动性风险。

五、第三方支付系统流动性风险的监管建议

通过上述不同第三方支付系统备付金存管模式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相对于集中式备付金存管模式,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当前分散式备付金存管模式存在更大的管理问题,在监管不力的情况下,有更大的概率会引发流动性风险。对于第三方支付系统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除了支付企业自身加强管理外,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借鉴国外经验及行业协会的自律同样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对于第三方支付系统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应该全方位加以解决。

首先,第三方支付平台要提高自身的备付金管理水平,加强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相关制度安排、保障措施的制定。通过式(3)的分析可知,在长期均衡条件下,支付平台可以不断加强技术水平的投资以应对不断增加的平台支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长期均衡备付金水平与长期期望的支付水平正相关,与期望收益率负相关,因此,支付平台可以在收益率和技术投入之间寻求平衡,以达到最佳的备付金水平。在短期情况下,通过对式(5)的分析,平台的技术水平、备付金水平给定,此时T>E(T),如果备付金水平之外的沉淀资金D-L部分无法补充到位,短期内平台将必然发生流动性风险,因此,平台必须加强备付金水平之外的沉淀资金管理,在业务监控的相关制度和努力水平上加强管理应对。

其次,应该加强行业协会之间的自律协作管理。在市场经济成熟国家,行业自律管理是市场监管的重要力量,发挥的作用相当广泛[ 10 ]。当前我国的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日新月异,许多创新都游走于监管边界之上,违规的隐蔽性越来越强,其业务的开展对于行业外人士包括监管层都存在较大的陌生性,而通过行业间的自律如协会监管是加强监管的有效手段,应当通过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建设,完善违规业务的监测手段,尤其是加强短期和长期的技术监管手段建设,建立行业不良信息共享机制和有效的处罚机制,从而有效防范流动性风险的发生。

最后,政府监管部门应该改变当前分散式备付金存管模式,并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政府监管部门应该探讨集中式备付金存管模式的实施,改变目前备付金存管账户过于分散的状态,从而可以在相对低监管成本的基础上,增加监管效果。同时,应该加强相关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尤其是备付金管理的相关细则,通过技术手段加强第三方支付系统备付金账户的有效监管,从制度层面尽可能降低第三方支付系统流动性风险的发生。

总之,第三方支付系统流动性风险直接关系到整个行业以及支付清算体系的健康发展,应当给予充分的关注并加以防范化解,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取得支付行业快速发展和风险降低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HUMPHREY D B. Retail payments:new contributions,empirical results,and unanswered questions[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10,34(8):1729-1737.

[2] HELLER D, LENGWILER Y. Payment obligations, reserve requirements, and the demand for central bank balances[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03,50(2):420-432.

[3] MADDALONI G. Liquidity risk and policy options[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15,50(C):514-527.

[4] 李敏.网络第三方支付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

[5] 谢众.我国支付体系风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6] 欧阳卫民.我国支付清算系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J].财经科学,2009(2):34-40.

[7] 类承曜.银行监管理论:一个文献综述[J].管理世界,2007(6):137-151.

[8]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