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评价体系范文

时间:2023-09-06 17:44: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本课程评价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篇1

关键词:新课改、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在单一国家课程的背景下,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几乎没有选择受什么教育的权利,个性很难得到多大的发展。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新课程改革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使学校能够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而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环境下,学生可以参照学校提供的校本课程清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参与课程决策的权利。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课程价值观是以人格完善和人的发展为目的,以满足学生的某种需求为前提。学生的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追求。因此,校本课程的要建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完善课程为目的的评价体系。

一、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发展性的学业评价体系

校本课程评价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成功,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让学生有明确的方向,有更有效的方法,从而获得不断的进步。校本课程要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主导,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为目标,因此在校本课程的学业评价时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建构学生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

1、评价重心由过去偏重知识的评价向注重学生全面素质评价转变

传统学科课程的评价方式过分重视对学生知识的评价,而校本课程不是为了让学生识记已有的知识。因此基于校本课程的价值追求,校本课程的学业评价需要实现以下转变:从注重习得能力的评价转向重学习能力的评价;从注重学习效果的评价转向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从面向学生的过去的评价转向面向学生的现在和未来的评价;从注重认知领域的评价转向注重对认知领域和情意领域的综合评价。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科学的全程评价。

传统教育是以一个分数判优劣,一次考试论成败。而校本课程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而非学生学习的结果。因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校本课程提倡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全程跟踪、全程评价。教师可以就学生课堂发言、质疑、参与课堂活动、作业完成情况、课外阅读、阅读笔记、参加学科课外活动等做详细记载进行评价,这样就可以避免以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的片面性,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和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

3、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全面显示评价结果。

校本课程应遵循全貌显示的原则: 一方面将跟踪记录归纳,与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汇总;另一方面改以往“成绩通知单”为教师以亲切、激励的语言充分肯定学生在知、情、意、能各方面的优点、特长及发展状况并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这样既有定量评价又有定性评价,两者结合。

4、树立多元评价的理念,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

传统教育中评价主体单一,学生是评价客体,被动的接受老师的评价,教师以裁判的角色出现,给学生裁定高分与低分。因此在校本课程的评价中要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不再由教师独揽,而由师生全员参与,再加上家庭参与,不仅可以使评价更公平、公正,而且让学生参与评价,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别人。

二、建立全方位的课程本身评价体系

校本课程评价不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终结,而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应贯穿于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的始终,构建多角度全方位的课程评价体系

1、课程评价主体多元化

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应改变以往以教师作为为单一的主体,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多元的评价主体要包括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学生、课程开发教师、其他教师同事等。校本课程是面向本学校的学生,由本校自己的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及学校特色开发的课程,因此,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应参与到课程本身的评价中。学生是校本课程教学最直接的感受者,他们最有权对课程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是为了进一步完善课程,为了发现并弥补课程的不足,开课教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以及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对课程进行反思性评价。为了实现对课程本身客观性的评价,可以让同伴教师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价,可以通过教学观摩及课后的讨论与交流等形式进行评价。

2、课程评价对象多面化

“评价是一种划定、获取和提供叙述性和判断性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涉及研究对象的目标、设计、实施和影响的价值及优缺点,以便指导如何决策,满足教学效能核定的需要,并增加对研究对象的了解。”1校本课程的评价旨在改进和发展课程,正如斯塔弗尔比姆所说“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对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对象需包括:对校本课程开景的评价、校本课程目标定位的评价、校本课程方案可行性的评价、校本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自身的教育哲学开设的,为了避免校本课程开发的粗制滥造和盲目模仿,要加强对校本课程目标的评价。校本课程不是让教师去编教材,而是根据一定的开发方案进行课程编制和实施的过程,因此要对课程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准确的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加强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以不断发展和完善校本课程,提高校本课程质量。

3、课程评价方式多样化

校本课程评价是一个对其自身开发的评价与质量监控的过程,那么校本课程评价的不应该仅仅是总结性的,更多的是一种形成性、发展性的课程评价。那校本课程的评价可以采取多种评价方法,如量表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面谈法等。多样的评价方法可以避免单一评价方法的片面性,实现对课程全面综合的评价。(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注解

① 引白冯生尧:《课程评价定义的批判分析》,《教育研究》1996年第9期

参考文献

[1] 陈玉琨:《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5

[2] 王斌华:《校本课程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2

[3] 崔允:《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篇2

【关键词】体育 校本课程 伪教材 特点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221-01

1.前言

自提出校本课程开发至今,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从理论到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都与各地地方区域特色性的文化背景有着密切关系,也集中体现了课程改革中贯穿着人本主义的现实意义。根据其开发上的自由性、开放性、评价的客观性等特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从自主创新到地域特色的课程设置,开发的相关内容日渐趋于多元化和个性化。但存在着校本课程在相关内容的开发中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性脱离,盲目的引入校本课程,容易在授课中出现授课形式的僵化,教师授课的“伪教材化”等现象,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体育课程的授课效率、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和课程设置的总体导向。所以,从体育校本课程内容的设置到建立适合校本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并结合授课内容特点形成多元化和人文化的授课方式,打造真正本土化的校本课程体系,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课程设置和授课的重中之重。

2.中学体育校本课程的“伪教材”现象

2.1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管理的盲从化

管理机构的不明确和无“主心骨”的专门管理部门。多数中学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一般是教务处或是相应的科研处。但实际中的校本课程开发中,没有专门管理校本课程的人员,多是设立一个联络人或者其他学科相关的挂靠的管理人员,没有形成专门的校本课程研究小组科室。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教师的校本开发即便是有领导支持,但在实际的操作中也无主要部门来检验其开发效果的情况,只能通过1-2节公开课来评判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劣,从长远来看这对中学体育校本课程能否继续续研发和推广有一定的影响。

2.2课程设置的位置是选修课程还是必修课程,到底谁是谁非

校本课程开发其实就是对适合本校有教学特点的课程开发,在实际的授课中多是把校本课程安置在选修课和大课间操中,有的甚至只认为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才是真正的校本课程,必修课不能上校本课程的内容。

课程安排与选修课的从众化,有的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从执行就冲撞在一起,形成了必修课程并不代表校本课程和选修课程才算校本课程的冲突,课程的设置存在开课多但实质加重了学生的课时负担。造成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的设置在操作中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即为了体现选修课中的校本课程内容开设的如何的有声有色,占用必修课的时间练习这些校本课程内容,使得必修课和选修课程有点混合型,弄的学生也搞不懂到底什么是必修课程,什么是选修课程和校本课程,反正教师教学生跟着学是没有错的一种浑浊现象。

3.问题解决的建议和设想

减少“伪教材”现象,明确体育校本课程开设的目的,并贯穿以“健康第一”为主导思想的校本课程特点。

首先,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参与者是领导、教师和学生,领导者的作用在于指导和参与,教师作为主要的编写校本课程的参与者,不能把校本课程的编写简单的视为是必修教材的改编。在实际中,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为了使学生从中学习到课本以外的东西。景怡光提出,“课程实施要由教的学习向学的学习观念转换,由文化传承向文化再生产观念转换,教师与学生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主体,应该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发挥创造性的作用。”这就要求在设计或编写中要灵活把握课程内容,结合本校的体育校园文化,为校本课程今后能更好的继续开展留有广阔的空间。

其次,在体育校本课程设置的宗旨就是要贯穿以“健康第一”为主导思想,课程目标的确立应建立在能否正确反映中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个性发展需要和社会对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内容设置的需求。并要考虑到体育校本课程内容的设置是否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是否在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接受范围内,并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相关技能的提高等。所以说,校本课程内容设置的合理与否,也牵扯到课程目标的确定是否符合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和接受能力。

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体育校本课程目标的设计来确定校本课程目标评价的体系。在评价方法上,应该找到与校本课程相符合的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不应单凭教师一人评价的结果来定夺,而应包含学生对自己本学期上课情况的小结和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参与技能的学习情况等多方面综合而成的课程评价体系。并且最好能根据课程的设置内容的各异而采用不同的评价体系,使评价标准适合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征,体现出评价的真实性和人文关怀性。例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等,从而更加能体现出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是产学研相结合的统一体这一特点。

4.结语

体育校本课程从开发到课程的设置再到授课,不仅仅是教师对教程的简单编写,也是在本土知识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传统并使得传统的精华在现代体育课程中得到升华。但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授课内容形式的过于死板,教条化,从众化等“伪教材”问题。针对这种现象,建议在体育校本课程的设置、授课和评价中,在明确校本课程管理职能的前提下,提高体育校本课程设置和授课的质量,使选修课和必修课程得到扩大适用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到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评价中,使得体育校本课程体系的知识趋向多元化并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营造现实的课堂认知环境和活动空间。总之,体育校本课程内容的开发、设置和授课时的原则都应贯穿在“健康第一”的前提下,为进一步提升校本课程的人文体育精神和学生个体发展的独立性创造必要条件,也充分体现了学校体育的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校本课程支撑平台自主选课样本学校

一、目前校本课程开展的问题和困难分析

普通高中校本课程教学实施现状与问题分析

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核心思想是促进每位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构建合理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结构,是教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呼唤着校本课程的出现,开发并实施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目前各校校本课程实施的深度、广度、力度参差不齐,而且在实施的常态、有序、有效等方面也普遍多有欠缺,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1、对校本课程开展的目的及必要性缺乏足够地认识

校本课程不是选修课或活动课,校本课程和语文、数学等一样每个学校必须要开设,国家课程强调了共性,而校本课程强调了个性,这是比较完善的课程结构,可以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目前部分学校对校本课程开展的目的及必要性缺乏足够地认识,缺乏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协调各种力量的能力.没有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方面,鼓励、倡导和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展。

2、教师课程意识薄弱和缺少课程开发热情

由于缺少课程专家的引领,缺少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也缺乏相关理论知识和专门的培训,还有高中学校的相对特殊性(高考),许多教师不熟悉或者不关心新课程的有关知识,不了解自己角色的变化,缺少课程开发意识,缺乏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积极性。甚至采取消极、敷衍或抵制的态度。

3、学生自主选课问题突出

校本课程强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具体到实际操作最关键的就是如何让学生选上自己喜欢的课程。高中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基本都上千人,要在教师、教室等客观条件限制下,学校要保证学生都能选到喜欢的课程,这是十分繁琐复杂的工作,而如果手工进行统计分析,这工作量大的惊人且做不好。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因为没有经验,也缺少相对应的软硬件支持等,基本上都是帮学生选课程,学生做不到自主选课。

4、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保证校本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目前大部分学校对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行内部评价,这样就会出现评价标准不一、过程不严等问题,造成评价基础薄弱,反馈性能差。虽然大多数校本课程开发计划中都有评价部分,但操作起来往往流于形式。一方面是学校也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课程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上,并不注重评价工作。新课程对高中学生的评价采用学分制形式,注重过程性评价是新课程的新理念,建立起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是关系到新课程兴衰成败的关键,校本课程的教学评价应有别于以往传统课程的评价方式,应实现多元化操作。

以上列举的是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些随着我们相对应制度的完善自然就会解决;有些如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学生的自主选课、课程效果的评价等问题,具体操作起来十分繁琐,尤其是学生的自主选课,校本课程评价等,以往是人工进行调查统计,以纸作为载体进行记录,不利学生的自主选课,不利管理中的数据统计和分析,也不利校本课程资源的保存和交流。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为校本课程的开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海量的资源、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便捷性和程序的“智能性”,搭建一个校本课程选课管理平台,则能很好的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二、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校本课程实施的优势

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能更快适应社会变化,可以对校本课程进行动态的、持续的管理,避免校本课程教学实施出现随意性,信息技术应用于校本课程实施其优势在于:

1、提高校本课程组织实施和管理的效率

学生自主选修校本课程,就意味着要实施走班制(跑班制),之前从来没有任何经验的学校如何保障走班的有序开展,如何高效地统计学生选课的数据,如何高效地对学生走班后的考勤评价进行管理等,都是一个个摆在眼前的难题。这些问题也许可以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得到有效的解决。我们利用网络技术优势,创建校本课程网上选课平台,该系统可以记录学生的选课情况,教师开设的校本课程情况,同时学校教务工作者可以根据学生选择进行宏观调控,进行课程编排,并为师生和家长提供查询和互动,可以对校本课程进行动态的、持续的管理,避免了出现校本课程教学的随意性,提高了校本课程实施效益。

2、促进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其目的是尽可能为教师、学生提供改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先进工具和手段,实现减轻教师教学的负担,学生学习的负担,或在相同的负担下提高教师教学的效果,学生学习的效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课程实施,借助E-mail、BBs、Blog、QQ等工具,进行校本课程的对话、讨论,实现相互间的交流,可最大程度地让学校先进的设备使用起来。

3、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基于信息技术,教学形式更灵活多样,教学方式更新颖独特,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创新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课程实施,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一边培训、一边应用、一边研究,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素养,提高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形成新型的教学方式,极大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校本课程网上选课支撑平台的构建

作为浙江省新课程实施样本学校,我们尝试模仿大学的网上选课模式,自主开发校本课程选课平台,强化和规范了校本课程实施的开设与管理,在我校校本课程的选课走班中进行了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校园网中搭建“校本课程网上选课平台”,为学校开展校本课程提供一个网络支撑平台。“校本课程选课平台”可建立在Windows2000+IIS+ASP+Access的构架上,此架构具有搭建快捷、维护方便、程序设计简单、便于移植等特点,在当前校园网中很有代表性,也足以满足我们开展校本课程的需求。通过对校本课程相关资料和开设涉及到的一系列流程的研究分析后,我们认为校本课程网络平台应包含如下一些栏目:课程网上申报、学生选课、政策文件的公告、通知的、互动栏目(论坛或者留言板等)、课程评价、学习资源、平台帮助等栏目。

四、基于校本课程选课支撑平台的实施与管理

利用校本课程网上选课平台,使校本课程学生选课、组织管理方式等操作起来简单方

便而且实用。学生根据选课人数的限定,自己进行调整,不会出现“一窝蜂”效应,能够保证开课的有序进行。还可以从整体上关注自己的发展。其实施一般需要经过以下环节:成立组织管理机构——教师网上自主申报课程——网上审批——学生网上自主选课——学校统计调整——学生网上二次选课——校本课程活动实施——学分认定。

五、基于校本课程选课支撑平台的评价

校本课程实施的教学效果如何,即校本课程的实施评价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通过网络平台,也能很好的实现校本课程的评价。学生可以使用帐号登陆网络平台,对所选修的校本课程进行评价,如可以设置一些评价选项供学生选择,可以让学生留言谈感想,学生也可以总体打个分数等。每学期末,学校把开设的所有校本课程的网上评价结果在校园网内公布,这对开课老师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在校本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产生许多新的想法。因此要积极吸收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使校本课程不断改进、完善,以校本课程实施评价为着力点,基于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更有利于形成专家、教师、家长、学生的课改合力,使课程专家、教师、家长、学校和社会都能有机的融合到课程中来,校本课程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聚合体。

六、问题与反思

积极构建适合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把基于网络的校本课程选课平台运用在校本课程实施管理中是我校新课程改革中的特色。基于网上校本课程选课平台的投入实际应用,为我校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提供了保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效的保证了我校校本课程的正常有序开展,成为我校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个亮点。在具体实践中,有几点体会颇深。

其一,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管理上的引导与支持,需要学校各部门的积极配合,才能正常有序地进行。如学校管理上对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充分重视,场地和时间的调配、网络的支持、信息技术老师的支持、班主任的配合等。

其二,校本课程是新生事物,运用校园网,基于网络平台的校本课程的开展还处于试验探索阶段。许多老师教育理念需要进一步更新,对使用网络进行相关教育还是十分排斥。

其三,教师使用电脑和网络的应用水平差异较大,部分教师尚不能熟练地输入汉字和进行网络的基本操作。学生也要提高计算机和网络应用的水平,提高计算机操作的能力。

其四,由于技术的限制,校本课程选课平台开发的不够完善。考虑到网络的安全问题,将校园网与因特网隔离,使平台里交流的范围只能局限于校园内。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魏国栋,吕达等.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刘宝剑.学生选课:高中新课程的关键[N].教育信息报教师周刊,2007-12-15.

篇4

【关键词】校本课程 课程开发 课程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43-02

随着我国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单独的国家课程内容已经很难满足学生对于个性的发展和广泛知识内容的需求。在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规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三类课程的权利分划上是不同的,国家课程主要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开发和管理的,地方课程是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开发和管理的,而校本课程则是由学校自主开发和管理的。如果说国家课程的开发关注的是社会发展和学科知识体系,那么校本课程的开发则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所表达的是一种以生为本的课程理念。学校若想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校本课程道路,则需结合学校的具体特点和传统优势,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以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造为基础、校本课程精品化实施为手段、特色课程品牌化发展为目标进行实施。但各校在开发实施过程中发现,由于多种问题的影响,对校本课程的标准化实施产生了较大阻力,那么针对诸多问题,各校则需不同的解决之策。

一、目前校本课程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与制度的引导导向不足

首先,我国在推行校本课程过程中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政策来规定,究竟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之间真正存在的联系,仅是各大高校之间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这样对于各中小学对于校本课程深入的理解及领会校本课程的精神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会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停留在表面文章,而真正的课程目的很难实现。其次,各校开设的校本课程内容常常是机械化的模仿,这样便会导致校本课程不“校本”导致毫无特色,更谈不上校本课程的初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而且对于一些普通学校而言,教师本身已经被升学压力的指标压得喘不过气来了,所以认为没有什么必要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不言而喻。再次,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本身规划并实行一套完整的制度,但现如今由于我国的校本课程刚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尚未有一套可遵循的规律,与之相关的制度也还未成完整体系。当前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是,校领导去其它学校观摩了一堂校本课程后,感觉该校校本课程不错,于是回校后起草一份草案分配到各个教师手上,由于并没有具体的负责人,于是便“全师参与”,犹如一盘散沙。再加上学校并没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对于物质及资金支持薄弱,导致参与教师积极性较差,更谈不上吸引学生的兴趣了。

(二)校本课程的评价方式尚不成熟

目前各校对于国家课程的评价已经具备了相对完善的体系,但是对于校本课程的评价方式还有待改善。首先,评价过程缺乏统一而又明确的指标体系,而现有的国家课程评价体系并不能很合适的用于校本课程评价体系之中。主要表现在,我们的校本课程内容有很多是属于多学科混合的课程,但实际上校内的学科之间是各自独立的,使得我们无法进一步研究带有共性的实践型课程和教学事件。其次,课程评价的主体并不明确,校本课程本身是根据本学校特点而开发出具备一定特性的课程,然而由于受到传统课程开发的影响,往往是有着专业背景的专家进行评价,这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校本课程的开发本意。再次,目前评价手段也相对稚嫩,校本课程本身属于这些年的新生事物,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各校各抒己见,但是对于课程的评价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常用的校本课程评价方式也主要是参照常规课程的评价方式,也就是采取笔试分数制的方式,这种评价方式虽能起到一定的评价效果,但实际无形中给教师和学生添加了更多的负担并缺乏一定的实践性。此外,在时间上、物质上、财力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这都会造成课程的评价难以施行下去。

(三)客观因素造成校本课程开发水平有限

由于历史性因素,我国多年来一直实行的是中央集权的课程体制,教师习惯性的仅是对知识进行讲授,这样虽然使学生能够对知识体系掌握的相对全面,但是这样会使校本课程的标准化实施受到很多客观性因素的制约。首先,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各校都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用于提高中高考的分数,那么一线的教师就很难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动机的缺失便会造成教师把校本课程当作是负担和包袱,相关调查发现仅有39%的教师愿意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当中,虽然教师能够意识到校本课程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但是已经养成了按照国家课程的标准,遵循课程专家的指导来上课的习惯,使得教师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意识和能力相对薄弱。若突然改变课程的方式,难免会产生压力者是懒惰的心理,同时也会对课程的失败产生一定的恐惧,这都会造成教师对于校本课程产生较大的反感情绪乃至抵触情绪。其次,教师的课程开发观念比较落后,在校本课程中,教师由原先课程的执行者角色变为了编制者和决策者,也就是说,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理念与角色,既要对校本课程有更深入、全面地认识,也要做一个优秀的校本课程开发者。但事实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观念上还是停留在执行者上,所以这就对校本课程的开发造成了一定的阻力。学校和教师在教育行政体制约束下,形成了惯性执行上级部门计划的习惯,教师再此状态下不需要也没必要具备多少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使得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缺乏独立分析的意识与踊跃参与的精神。再次,我们的教师进修培训上,一般也只是培训国家课程的内容,目的也仅仅是为了提高各校的学业成绩分数,对于课程开发的进修内容可以说少之又少。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校把校本课程当做是巩固提高学生国家课程内容的习题课,可以说校本课程的实质已经荡然无存。最后,教师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缺乏动力,动力是维持行动的前提,只有具备较强的动力才可以为行动注入更多的活力,从而促进课程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课程的开发是需要耗费极大的时间与精力的,但是教师目前收入较少,本身工作动力就低下,还外加上额外的工作负担,很难能让教师投入较多的精力更别说动力了。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对策

我国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还处于初级探索与发展的水平,难免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前文所提到的问题,再有就是学校经常把校本课程当作是国家课程的衍生物,仅仅服务于升学考试;或者是过于简单的将校本课程理解为选修课或是编写教材等等。问题的出现并不代表校本课程的发展停滞了,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问题是前行的桥梁,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所以针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与实施。

(一)完善学校关于校本课程的组织制度

没有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领导,校长的校本课程领导容易成为水中望月,雾里看花;如若丧失校长的校本课程领导,教师的校本课程领导也会变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所以,首先应该构建以校长为带头核心,骨干教师及具备特长的教师为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各任课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组成员,聘请大学或研修学院相关专家作为顾问,形成“三位一体的开发团队,专家把关的高质量校本课程开发组织。其次,提高普通教师话语权,定期开展校本课程实施教师的交流活动制度,提高普通教师参与积极性。实际上,校本课程的实施并不是校长、主任或是专家而是一线教师,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也许会出现不符合本校学生学情的情况,那么作为一线教师会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这时候便可以对课程进行内容或是模式的修改,在定期的交流活动中提出问题,由专家或开发领导小组成员进行分析及提出改进措施,形成一个制定课程、讲授课程、改进课程的良性循环机制。再次,由于学校行政职员掌握着学校的人事及教学资源,所以经常会出现行政职员凌驾于一线教师这一现象,所以应该改变目前教育行政化严重的问题,使学校行政职员能够意识到自身在教育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是担负着推动者的作用,从对教学进行控制改为对教学进行服务这一观念转变。努力创建一种平等共商、民主开放、共同参与的具备强大活力的基本组织制度。

(二)评价方式多元化

课程开发是否成功的前提是看有无一套相对完善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若评价方式问题不解决,校本课程的开发将会步履艰辛。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价值已经不断被社会认可的今天,校本课程评价问题迟迟还未有妥善的解决方式已成为了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者最强烈的呼声。首先,应该保证参与评价的主体不仅限于个别人,而是应该多种角色共同参与。从现有的专家、教研员评价改为在此基础上加入课程实施教师,学生代表乃至家长的参与。这样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专家和教研员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课程实施教师则更了解目前本校课程的实际状况,对课程具有更快的应激性。学生实际上是校本课程的最终受益群体,学生群体更了解自身所需,所以我们可以设计问卷、和学生访谈以诊断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学生的发展需求,反思课程成效并进行改进,发挥学生角色在评价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作用。家长群体对于孩子都有自己的期盼,也清楚当前社会所需,这样可以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一定的反馈信息供课程开发者参考。其次,校本课程的评价方法也应多元化,由于校本课程校与校之间的不同,每个学校都有每个学校根据自己的历史背景或特长而发展出来的特色课目,所以说学校在利用现有的国家课程评价方式过程中应注意校本课程的评价的独特性,可以让多学科教师进行评价,从不同角度对已开发的课程进行评价,积极接受多元化的评价结果。再次,提高课程评价的时效性,可以要求对承担课程评价的教师提出时限,让校本课程的评价者与研究者能够及时沟通。但也要注意到的是,因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一般都是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所以对于承担校本课程任务的教师在国家课程满课时数量上应该予以减少。同时,对于课程评价后表现突出的教师应给予一定的物质性奖励,这样可以提高教师对于校本课程的重视,使更多的教师有更强烈的欲望加入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评价过程之中。

(三)提升教师“ACT”水平,推动校本课程发展

课程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教师ACT(行动力)水平的高低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改最终目的的实现。而提升教师“ACT”水平,则应全面提高其中的“A”――Allowance(津贴)水平、“C”――Create(创造力)水平、“T”――Technical(专业)水平。首先,现今很多学校都开展了校本课程,但是经常会发现教师虽然基本都能参与进来,但是很多教师属于应付差事的状况,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当前学校对于教师的津贴奖励主要还是关注于最终学生所获得的国家课程分数上,这样会使得大部分教师将精力分配到国家课程的提分研究上,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属于津贴奖励考核范围之外的事情,教师自然而然就会觉得校本课程仅是“义务劳动”,行动力降低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我们应针对这一现象,设立校本课程开发奖励机制,提升教师开发热情,使得那些善于国家课程理论研究的教师能够有一部分分流到校本课程的研究过程当中,让教师切身感觉的校本课程同属于工作范畴之中。其次,校本课程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并发展学生的个性,这就意味着传统的国家课程上课模式不应完全的套用在校本课程之中,这时则需要教师改变原有的上课习惯,提升自己的课程创造力,改变课堂气氛,多加入学生参与的环节,使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体,少一些教师的讲解,多一些学生的互动,改变气氛生硬的课堂氛围。同时,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真正尊重学生的成长,诠释教育的内涵。再次,教师作为校本课程的主要开发者,其专业水平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校本课程的发展水平。所以学校应该以长远发展为目标,关注在校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参与国内外专业知识学习,并应在学习期间保证教师的基本生活收入,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让教师真正能够踏下心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应开展专家进校活动,让教师能有机会与专家对话,一方面可以使教师对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得以解决,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更深入理解校本课程的意义,形成课程信念,增进课程研究行动力。

参考文献:

[1]范秋杏.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D].河南师范大学,2012.

[2]李臣之,王虹.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样态与深化路径[J].教育科学研究,2013,01:62-68.

[3]李素香. 学校课程开发与整合的实践探索――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3,08:66-68.

篇5

关键词:校本课程;教师;专业发展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构建“知识化时代”和“学习化时代”的小背景下,教育的工作重心,不再是教给学习者固定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自由人格。校本课程由于其自身的优势,日渐受到教育者的重视。但是与此同时教师专业发展的限制,使校本课程开发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

1 校本课程小解

校本课程始于20世纪70年代,它的出现是对50年代和60年代专家集中编写课程教材,却把学校教师几乎完全排斥在圈子外的奇特现象的反思。校本课程就是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进一步补充与完善。

校本课程的含义应该有以下三层: 一是就课程开发者而言,应该包括学校中的全体教师,辅之学校与其他机构的合作; 二是就涉及的课程范围而言,校本课程既可涉及遵照国家指定的部分课程,也可涉及学校全部课程; 三是从开发的程度而言,除了全新开发的课程,学校或教师选择、改编的课程也属于校本课程。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课程编制、实施和评价呈现“三位一体”态势,形成统一的三个阶段。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集中体现了“以校为本”的理念,是我国课程计划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 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教师专业发展

从校本课程的定义可以看出,教师毫无疑问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也是开发校本课程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专业精神和技能要求较高,这就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2.1 缺乏课程观念,课程开发能力薄弱。 新教师由于教学时间较短,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风格,也不能真正把握学生真正的需求,缺乏将一个好的课程构想转换成学生实际需要的经验体会的能力,因而难以达成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而有经验的老教师在长久的教学实践中,具备自己的一套固定的教学方式,甚少对国家课程提出过质疑,按照国家的大纲要求安排课程,极少从本校实际,学生需求来制定和修改课程,课程观念,课程开发能力也就慢慢消失了。

2.2 精力有限,缺乏积极性。 一部分教师会拥有这种错误的看法,开发校本课程会对他们的既定的传统教师方式,教学内容等等方面造成影响,甚至会让他们去学习新的教学材料,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外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课程目标的确定、资料的选择以及学生能力水平的测量,这就对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和课程评价的知识提出新的挑战,因而缺乏课程开发的积极性。

2.3 专业素质较低,实践性知识缺失。 长期以来教师教育研究遭遇了理论与实践相割裂的困境,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所蕴藏的巨大价值被忽视。而当研究者意识到教师教育研究中存在理论与实践“两张皮”之时,却将其归咎于理论本身的不完善与不准确,而未真正考虑到问题的产生,主要缘于未能切实关注教师这一联系理论与实践的关键媒介,没有认真倾听他们的声音,急人所急,想人所想,也就是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3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从上述问题,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专业发展的完善迫在眉睫,不仅是在校本课程开发上,在其他教学过程、教学研究中,教师专业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里,我们就从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角度,谈谈我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研究。

3.1 改善师范生的教育内容,增加实践性知识。 师范生作为教师成长的必经阶段。如今师范生的教育内容只注重专业性知识的汲取,很少甚至没有实践性知识的传授,这是限制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因为如此,在师范生的教育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注重实践性知识的教授,让师范生找到自己适合的并且真正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这对于唤醒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师以及师范生教学经验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另外,实践性知识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开启了新视窗,使得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开始转向教师个体,重视教师个人对课程与教学的理解,为培养师范生提供了新的生长点。

3.2 改变教师角色,化被动变主动。 通常教师只是被动接受国家课程的安排,实施国家课程大纲的要求,校本课程却要求他们在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还要对学生需求进行科学评估,从而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这就使教师变成了课程的实施者,编制者以及评价者。因此教师们要在心理和行动上做好角色转变的准备,将明确的教育哲学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掌握教学自,从根本上转变角色,体现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人翁地位。

3.3 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 教师评价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课程的价值和学生知识的增进和人格的完善。发展型教师评价是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师评价体系,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注重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鼓励教师开展自我评价与自我反思。通过发展性教师评价,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得以提升,增加教学效能感,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从而推进校本课程开发的进程。

3.4 加强教师之间、教师与课程理论专家之间的合作。 往往教师与教师之间缺少合作,具有明显的“独立户”性质,他们通常靠自己一个人的能力去处理课堂教学中的所有问题,长期的孤立和隔离,使他们不仅缺少合作的意愿,不愿意将自己的实践知识与别人分享,也不喜欢别人对自己的实践表现指指点点。这就造成教师缺乏课程理论指导,因而影响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的质量,使得教师与专家的互动机制难以建立。相对应地,教师专业发展就要大力加强这几大主体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充足的理论支持,加强其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 赵必华、查啸虎.课程改革与教育评价[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3] [美]Jon Wiles,Joseph Bondi.课程开发:实践指南[M].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篇6

【关键词】校本课程 转变观念 农村初中

前不久得知,英国将在中学开设一门叫快乐的课程,内心有所触动,不由地想到当前我国各地各校校本课程建设的现状。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可以看到相当多的学校有了校本课程,再仔细瞧瞧,大家又会发现这里的相当多学校,都是城市的,而且是达标校,或是正在评估,准备达标的学校。观其校本,内容也可谓丰富多彩。有演讲、辩论、文学创作、二外选修、影视制作、采访主持、现代企业参观、主题旅游、到社区开展有意义的活动等等。然而,关于农业、农村、农民,我们却难以在其中发现踪影,或者也只是浮光掠影。

有关校本课程建设一直存在着一个认识误区,即认为:相对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而言,农村校搞校本课程开设条件尚不成熟。不可否认,当前我国农村中学,尤其是农村初中办学条件普遍较差,许多学校不具备计算机、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络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农村孩子也不像城市孩子那样有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社区资源。但是因此就认为农村学校搞校本研究条件不成熟,不做、也不愿意做,这是不客观的,也是悲观的。其根本还在于没有正确理解校本课程建设的内涵意义。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管理、开发和实施的课程,作为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系统中三类课程之一,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和个性的,对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是课程改革的一大创新,它赋予了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极大的责任和一定的自主权。

其核心是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所以课程改革、校本建设关键在于精神追求和观念转变,而不是物质条件。就此而言,城市学校、条件好的达标校能进行校本研究与建设,农村校、物质条件差的初级校也一样可以进行。在这里人是决定因素。人的观念的改变与否决定了农村校校本课程建设的成功与否。

一、转变观念,树立自信

目前农村教育培养目标在传统的思想观念的支配下,很多学校还是定位在升学、“跳农门”,停留在“学而优则仕”的应试进城教育上,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和掌握,课程教材缺乏适应性和实用性,教材内容与农村学生生活环境的相关性差,远离学生生活,学习的知识难以服务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农村校应该根据农村地域特点,看到农村所拥有的自身资源优势,开设并建设符合实际,有利于发展的校本课程。笔者所在的正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但老师们并没有因为学校无先进的教学设备而放弃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由于学校地处山村,有着淳朴的民风,许多在城里早不见踪影的民俗在这里仍延续着。老师们便开设了民俗探究课,与学生在追溯民风习俗的嬗变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思考继承与发展的内在联系;学校还根据山村地理与经济特点,开设了水土与果树栽培课程,这些虽都只是山村教师的改革尝试,却也证明了农村初级中学一样能有校本,一样有开发与建设校本课程的自身优势。这些都是农村校本课程得天独厚的资源,因此必须转变观念,正确理解校本课程建设的内涵和意义,树立其校本研究的信心,并身体力行。

二、建立多元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式

制约农村初级中学校本课程建设进程的因素,还在于由落后的观念导致的落后和不合理的教育评价。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评价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但现行的评价与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存在一定的距离,甚至于形成阻力。主要问题是:

1.对教师的评价

现行的教师评价制度基本上是为确定教师升迁或惩罚服务的。其基本手段的运用是“高利害”的奖惩,基本方式是考核教师任教学生的考试分数。其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评价目标片面,只重视教育的短期外部需要;(2)评价途径偏窄,只通过教育过程的终结状态去评价;(3)评价指标单一,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4)评价体系不完善,缺少诊断和矫正机制;(5)评价主体单一,教师参与评价的成分低。

在这样的制度下,名利的分配成为评价的直接目的,在为平衡利益服务的基调下,功利主义和局部效应的需要难免会使教师评价产生巨大的副作用,以至于影响教师群体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干扰教师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阻碍教学改革的进行,阻碍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对学生的评价

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指标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中心,忽视对实际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考查:评价方法多采用纸笔方式,过于注重量化,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评价技术落后;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等。在当前的教育和实践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育教学围着考试转的现象,反映在学生评价的内容上,出现了将评价内容进行主次分配,对考试涉及的内容优先考虑,重点保证;而对考试不涉及的内容则较少关注。

具体表现为重分数,忽视学生实际能力;重态度,忽视学生情绪情感;重结果,忽视学生学习过程;重升学,忽视学生个体差异;重书本,忽视社会影响力。重管理,忽视学生合法权益。

为此必须建立多元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式,以确保农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教师评价运用评价的激励、调控、导向和诊断等功能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把教师群体的自我认识,自我诊断、自我调控的内在需要作为第一需要,摆脱功利主义对人性的扭曲,要让涉及评价的全体成员真正站立在共同的价值平台上,去对所面临的教育现象进行由衷的价值判断。在这种以自由、自觉、自主为基础的评价活动中,教师的参与才是真实、真诚和彻底的,依靠教师共同完成的评价才能达成共识而且具有多赢效应。

来自于教育内部需要的,同时注重教育过程和结果的多元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式,才具有最大限度的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力量,成为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活动,才能保证农村教师课改的积极性、持久性,才能有助于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符合学生的长远利益。

让我们再将思考点回到本篇开头的英国将开设快乐课程这一消息上来,笔者以为,转变了观念,有了正确合理的教育评价,那么农村校的校本课程建设不仅成为可能,不仅也会如城市校、达标校那样如火如荼;并且,在开设怎样的校本课程上,无论是农村初级校,还是城市达标校都将会有更深层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

篇7

笔者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评价等方面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课程开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校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内外资源,结合县情、乡情和校情,对课程开发体系进行前期认证,以独特的视角,捕捉身边的课程资源,确定学校课程建设的方向和思路,可从四个维度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

1、根据孩子健康成长的需求,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设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照顾学生的年龄差异。针对一、二年级小学生刚入学,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的现状,可以注重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文明礼仪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使学生在青春萌动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可在中高年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类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2、根据书香校园建设的需求,开发校本课程。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要大量阅读,学会阅读,结合建设书香校园,指导学生有效阅读。根据学生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的特点,可开发名人名言类或名人传记类校本课程,通过让学生读名人名言,学习阅读名人故事,深刻理解名人博大的精神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根据县域文化传承的需求,开发校本课程。

为传承好县域文化,让学生接受乡土教育,学校可深挖县、乡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宣传境内的历史文化遗址、风景名胜、自然资源、民间艺术,开发乡土教育类课程。通过学习本县的历史沿革、历史人物故事、风景名胜、民俗物产、民间艺术,让学生了解县情、乡情,培养学生对乡土文化、乡土艺术的认知和理解,从而使县域文化之花获得新的生命力。

4、根据特色学校发展的需求,开发校本课程。

在特色校园建设时,都会选取不同的特色教育方向,为了达成特色校园建设的目标,学校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特色项目,开发训练指导类校本课程,作为校本课程选修课。

二、课程建设——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要采取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边改进、边探索、边提高的行动研究策略,确立以活动为契机,以课程为载体,让孩子们的个性得以张扬、能力得以全面发展,建成特色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思路。

1、健全机构,明确目标,规范课程管理体制。

学校要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建立起校长统筹、课题组组长负责、教师落实的管理网络;成立由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及家长代表等共同参与的校本课程开发审议委员会,负责课程审议、课程计划管理的执行、课程评价,教师培训等。还从学校实际出发完善各项工作章程和制度,为校本课程的落实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2、加强培训,提高认识,理清课程开发思路。

学校要通过普遍提高和重点培养相结合,集中培训和个别学习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等方式做好教师培训。通过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专题讲座,学习相关的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的开发理论,选派教师参加各种研讨会,定期组织课程开发专题研讨会等活动,让全体教师掌握校本课程实施的要领,理清课程开发的思路。

3、深入调查,科学论证,明确课程开发方向。

课程开发之初,要通过向全校师生及家长发放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情况的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师生、家长对校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反馈的结果,选择学生兴趣广泛,家长关注度高的内容进行课程开发。可将焦点都集中在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生活能力培养、个性特长培养等方面,这将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4.个性选择,双向互动,创新课程开发形式。

在研发初期,要研究制定《学校课程开发指南》,教师根据个人特长和《课程开发指南》选择他们喜好的课程,撰写《课程纲要》,经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审议委员会审议后,方可实施。同时,要把开设的校本课程、教师简介、课程说明,印成《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下发给学生,供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自由选择。这样学生就有了自由选择课程、选择教师的权利,充分体现了校本课程管理的民主化。

5、动态管理,狠抓落实,确保课程有效实施。

学校要实行课程动态管理。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要把每个年级的校本课程在课程表上明确安排,并给选修课安排一定的时间,根据学生的选修分组,集中授课。这样教师既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分散使用课时,也可以集中使用课时。学校还要狠抓校本课程的落实,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6、丰富载体,拓宽思路,完善校本课程内容。

校园文化建设和各项活动的开展是校本课程的隐性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学校要以活动为载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注重多方位挖掘校园的途径,利用各种节日、纪念日,适时组织一些活动。将校本课程的实施与校园特色教育活动相结合,寓教于乐,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活动中挖掘教育资源,不断完善校本课程内容。

三、课程评价——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在实施校本课程初期,要避免采取传统教学的评价体系,学期末给出分数的评价方法,这不但忽视了学生日常表现,也制约了学生的发展。要建立了一套校本课程多元评价体系,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课程元素对课程实施分级评价。

1、对课程的评价。

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依据选课学生人数、学生日常参与情况、领导听课的意见、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家长及社会的反馈等方面综合起来考虑,形成最终的评价。评选出星级课程,如五星级校本课程、四星级校本课程等。通过评价,学校客观公正审视课程的开设情况,及时调整完善,确保课程质量。对于参与学生少且达不到三星级的校本课程,建议转型或取消。

2、对教师的评价。

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学校建立了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取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一是要求校本课程教师必须做到“八个有”,即有开发方案、有课程实施纲要、有教材(自编、选编、选用)、有教学计划、有教案、有考评方案、有考勤记录、有作业成果。二是教师要按照学校整体实施方案达到规定学时,完成教学任务,效果明显。三是要通过听、查、访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过程性评价。最后学校将从以上三个方面对每位教师进行综合性评价并记录,评选出星级校本课程教师,结果纳入年度考核总分,并作为评优的重要参考。

3、对学生的评价。

篇8

一、校本课程实施的研究与推动

1、对校本课程实施者进行研究与推动

学校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往往就是理想课程转化为现实课程的过程。教师在实施这项工作的过程中,不仅有权决定“怎么教”,而且有部分权利决定“教什么”。因此教师对国家课程校本化重要性的理解、课程内容选择的能力、课程实施执行的能力以及教师的专业情意等因素直接决定了学校校本课程实施的效能。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培训、课例观察、专家讲座等方式,让教师对校本课程实施进行理解并掌握一些校本课程开发的技能,是进行确保校本课程实施的重要基础工程。

2、对校本课程实施的教材进行研究和推动

开发符合学校发展需要的、可操作性的校本教材是推动校本课程有效实施的物质资源保障。要在不遗余力地鼓励教师们大胆开发适于自己教学、有利于学生发展、可操作性强的校本课程的同时,依据教师们开发出的课程内容统筹管理进而进行有效的课程实施。

开发国家课程校本化、个性化校本课程实施教材

学校通过用明确的教育哲学思想和明确的办学目标来指导,充分利用学校教师的整体力量,使之系统化、科学化,使国家课程的实施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有血有肉,并把本来属于学生的那部分权利: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权及学习时间的支配权还给学生。

(2)开发系统化、规范化的校本课程实施教材

校本课程实施容易出现随意性课堂和无意义课堂,因此校本课程教材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是确保校本课程实施的重要保证。学校一方面要通过任务驱动的让教师们进行自主开发,另一方面要通过整合、协调充分把所开发的课程进行系统化和规范化。

二、关于校本课程有效的实施与开展

(一)探索课程目标的统整,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需要性依据

新课程改革推出的学科课程标准与过去的教学大纲不同,主要区别是学科课程标准是相应学段的最低学业水平要求,加上不同学校有不同的办学定位与不同的生源,笔者认为不同的课程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有适合本校实际的系列化的学科课程教学目标。因此要求教师们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学科课程目标细化的研制为载体,确定学段、学年、学期、单元、课时的细分目标,确定的依据应是学科课程标准、学生实际和学校办学定位。

(二)探索课程教材的统整,为校本课程实施提供可行性基础

好的校本课程不仅要有适合本校的教学目标体系,还应该有相应教学内容的配套练习、评价题库等。这是各学科教学质量保持持续稳定的基础工作,也是教学研究的最重要的研究内同之一。因此,鼓励校本课程开创主题论坛,进行 “走近课程统整”大讨论。通过定期的研讨,不断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情意与课程能力,提升教师专业团队的研修水平,进而推进课程统整。在这个基础上,应该进行两方面研究:一是学科内部课程统整,围绕学科内容进行同题会课,体现课程内部的统整;二是同一主题下的学科之间课程统整,同一主题我们从语文、数学、外语、艺术、科学等各个领域入手进行课程统整。通过统整开发出适合于校情的、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配合教学使用的配套练习、题库等,设计出形式多样的学科活动,使学习活动更贴近学生的实际与需求,从而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

(三)对校本课程实施的课程目标、教材甚至学习实践进行“再”开发,提升校本课程实施的效度。

在不断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的几年里,不少学校积累了相当多的课程,这些课程有些是符合学校校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能够彰显出校本课程实施效能的。同时有些课程是不能适合时代要求的,或者是课程实施条件改变了的。这就要求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与开展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到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给予教师及时的指导和调整,通过校本课程“再”开发,让校本课程的实施始终和国家的教育教学纲领及学校的育人理念相适应;始终得能够得到课程实施的资源和条件;始终有具备课程实施能力的教师的参与。

三、关于校本课程客观的评价与完善

校本课程实施与开展的有效性必须通过外部的监测才能产生客观中肯评价,实效性的评价才能促进校本课程实施的不断完善。因此,作为校本课程实施评价体系制定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全面性尤为重要。

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初始阶段应该鼓励各课程开发的教师们同期进行校本课程实施评价的构建。当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达到一定规模和效应时,要进一步提升校本课程的品质,凸显学校的课程特色,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必须提升校本课程实施的系列化、特色化、精品化建设。其主要措施为:确立学科拓展类和综合拓展类两类课程的系列化建设的主题,使系列课程呈现分层递进的特征;充分挖掘优势课程资源,促进课程的特色化形成;加强校本课程“课、研、修”一体化的校本研修,提高特色课程的课程品质,使其向精品化发展。

篇9

山东省沂南县铜井镇素有“铜井泉水冠沂蒙”之美誉,有“沂蒙泉乡”之美称,这里群泉争辉,灿若明珠,其中的佼佼者当属铜井十八泉。有诗赞曰:“三潭印月嫌清幽,七十二泉又偏稠。秋波十八铜井水,荡漾一方赛锦绣。”除了有名的金波、玉液、大河、响鼓、竹泉、温泉六大名泉,因泉立村,村泉相依的还有龙泉、马泉、辉泉、南泉、曹家泉、两泉,等等,铜井泉出如筛,山河为之生色,人民受其惠泽。目前,积极打造魅力铜井,荣获中国最美村镇、山东逍遥游示范基地,铜井镇被定名为“沂蒙泉乡”来作为品牌来打造。结合泉乡文化,以沂蒙泉乡本土“泉”的特色,以“泉乡泉水”为内容的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逐步把学校建成以泉乡文化为特色的农村学校,提高教师的本土专业化素质,更大程度地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地培养出有个性、有内涵、有品位、学业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一、具有泉乡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设计

基于以上镇区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尤其注重对镇域泉乡泉水文化和学校本色等两方面的资源进行挖掘开发,将设置符合学生兴趣、需求、促进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基于乡镇区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的成书系统在充分挖掘本土资源的基础上,立足实际,做到两个结合:一是泉乡与校园的结合;二是文集与课程的结合。在选材方面,从“泉乡史话”、“名人泉乡”、“泉乡泉韵”、“本色校园”、“书香杏坛”、“师生依依”等六个方面来描述泉乡和学校的历史、发展和风貌;在材料编排方面,采用了教材的特点,每篇文章后面设计“实践活动”、“成长记录”、“阅读品味”、“赏读体味”、“爱心小贴士”、“生活链接”、“品读·有感”等形式,以更好地体现其教育和宣传功能。

1.关于沂蒙泉乡品牌资源。其一,以沂蒙泉乡的历史底蕴为内容,开发出“泉乡史话”单元。沂南县志载有“铜井泉水冠沂蒙”之美誉,铜井镇亦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沂蒙泉乡”的品牌特色而闻名于世。此单元收录的文章,将用不同体裁,从不同方面来描述泉乡繁荣、历史变迁及风土人情。其二,以铜井名人、名人与铜井为题材设计“名人泉乡”单元。铜井人杰地灵,以泉著称。有不少名人雅士留恋此地,引发了对铜井由衷的赞美。本主题单元用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章,从中让他们感受到活泼、晶莹的铜井三泉,欣赏到西汉元凤的凤凰石刻,领略到雄伟、壮丽的八角墓……其三,以“泉乡泉韵”为主线,开发泉乡“泉”的文化。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正是这山山水水,一村一石,为诸多的文人骚客提供了素材,写出了优美的诗篇。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也正是有了这甘美的泉水,才使得铜井人生活得滋润、幸福。让学生走进铜井,走近铜井的泉水,和他们的心灵相约,一起聆听她那优美的乐章,可以从中启迪他们的心灵。

2.关于学校资源。其一,将学校的本色进行充分挖掘,以学校历史发展为主线,以学校发展、变迁、风貌为内容,开发相应的“本色校园”单元。其二,根据教师的不同能力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发出相应的课程单元——“书香杏坛”。其三,针对丰富的学校师生资源,开发体现生生、师生之情的“师生依依”单元。实践证明,教师、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丰富了学校特色,满足了学生发展的多元需求,与此同时,也实现了学校和师生的真正融合,从中让他们充分了解课程、了解本土特色。

二、泉乡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应用影响及创新

1.校本课程内容上的创新。基于镇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在目标定位问题上,结合镇域内泉乡文化的大背景,开发《泉乡杏坛》校本课程,实现了学校关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各自互补,填补了镇域校本课程的空白。其内容主要立足镇域实际,做到两个结合:一是泉乡与校园的结合;二是文集与课程的结合。在选材方面,从“泉乡史话”、“名人泉乡”、“泉乡泉韵”、“本色校园”、“书香杏坛”、“师生依依”等六个方面来描述泉乡和学校的历史、发展和风貌;在材料编排方面,根据教材的特点,每篇文章后面都设计“实践活动”、“成长记录”、“阅读品味”、“赏读体味”、“爱心小贴士”、“生活链接”“品读·有感”等形式,来更好地体现其教育和宣传功能,从而达到以校本课程辅助国家课程实现育人的目的。

2.校本课程形式体系上的创新。校本课程《泉乡杏坛》纳入学校课程表,确定开设各年级课程的名称和开设时间,编写校本教材《泉乡杏坛》,做到人手一册。在教材编写体系上,编辑出版低中高三册:低年级开设拼音版,中高年级开设普通版,每册共分四个单元,其中低段22篇,中段20篇,高段20篇,然后按四个单元共装订出一本综合样本。其内容以泉乡文化为背景,以“泉乡—校园—社区—自然”为主线,分层逐步渗透和实施主题教育,充分展示区域性、生活性、活动性、层次性、渐进性等编排特点。

3.校本课程应用评价形式上的创新。调查发现,建立比较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可以使学生评价多元化,促使学生、教师、学校实现协调发展。在评价过程中,校本课程的具体日常考核与评估由专人负责,任课教师根据学生上课表现和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评分,每学期期末由教研室统一登记并存档管理,最后以评语的形式体现在《素质报告书》中。同时,对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加强对教师实施校本课程的评价,重视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工作态度,通过评价,优化教学过程,激发教师的创造性。而对学生研修的学校课程情况的评价,则更多地采用作业或成果(作品)评价、过程评价等方式,关注学生学习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个体差异和自我反思。笔者认为,要在学习活动的情境中评价学生,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背景进行个性化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

4.校本课程课题研究体系上的创新。学校确定了一系列研究、开发校本课程的题目、研究编写校本课程、探究新课程改革下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同时调整、完善课程实施方案,组织人员实验,对校本课程实施综合评价体系策略研究,并研究确立实施推广的方案及校本课程指导用书材料的编写。在编写组织实施过程中,以“课例研讨”明晰开发内容,以实践活动拓展研究主题,以“实践应用、改进补充、形成系列”的思路,逐步完善教材的开发工作,促使学生、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总结、反思,发挥了其潜在的教育价值,探索、确立并比较、完善了校本课程的评价模式,使之趋于完整而又合理、具体并行之有效。

5.校本课程研究对学校核心文化的影响。借助沂蒙泉乡的品牌优势和学校整体建设规划布局的基础上,以泉乡文化为背景,以校本课程《泉乡杏坛》为依托,学校形成了浓郁的泉乡文化氛围,同时充分挖掘校本资源,让生态校园成为鲜活的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可持续发展。同时,努力打造新型农村生态学校,在校园文化上力争旧貌换新颜,建立了以泉乡文化为主题的教学楼文化长廊,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科学家画像、名人名言,使学生在课余时间潜移默化地受到泉乡文化的熏陶,达到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的目的。放眼望去:“树泉乡形象,创杏坛品牌”;近处着眼,墙壁上点缀着一些精致的“铜井三泉”的诗句,在“红花绿叶”的簇拥下格外引人注目。“秋波十八铜井水,荡漾一方赛锦绣”、“玉液奇泉何所从,暗河一现闪明眸”、“秦时幽境汉时村,有凤来仪说到今”、“三潭印月嫌清幽,七十二泉又偏稠”、“垂柳碧波映山哨,香山湖畔乐垂钓”——活泼、晶莹的铜井三泉,西汉元凤的凤凰石刻,徜徉在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品味着这些真诚而富有人文思想的诗句,学生定会为铜井小学塑造泉乡校园文化的绚丽多彩而陶醉。学校在临沂市教学示范学校验收时,专家评审团对有关本课题与形成的“泉乡”主题校园文化建设体系有机结合的研究与实施中给予了充分肯定与赞赏。

“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还只是外在的表象,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校园文化的精髓,让这“泉乡校园文化和经典管理文化”嵌入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才是根本。如校徽(周中亮设计)、校训、校歌(李克风、张清华词,李克风、张志刚曲)、教师之歌(周中亮词,贺俊福、周中亮曲)等都依托校本课程研究进行了深入挖掘研究与实施。可以说,以基于镇域泉乡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为依托,开展“打造泉乡校园文化”的实践,逐步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也正是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内在动力。当然,在这期间,笔者也有许多困惑和迷茫,比如:教师现有的能力是否能达到课改要求的标准?自编的教材其科学性、系统性到底如何?校本课程的评价如何能突出学校特色、学生个性?如何进一步研究、确立实施推广的方案及校本课程指导用书材料的编写研究,等等,这一切都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篇10

【关键词】中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培养了大批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作为中职文化课必修课程之一的英语课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 调查显示(蒋乃平,2008),38.63%的入学学生没有达到小学毕业应有的水平;72.24%的学生没有达到初中二年级应有的水平;入学时竟有10%的学生不能认读26个英文字母。学生不仅整体上文化水平起点低,英语学习兴趣缺乏,动机不足,且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较差。因此许多中职学校随意减少英语课的课时,甚至干脆取消英语课程。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既懂技能又懂英语的专业人才将会受到企业的大力欢迎,所以中职学校不能简单的采取取消英语课这一方法,而是应该花大力气改变英语教学现状。

近年来,许多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都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试图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变来改变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落后现状。然而,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这种落后现状,不只是由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落后,而是中职英语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等的全面落后。教师作为课程的使用者,很难从宏观层面对英语课程进行顶层设计,因此在学校层面,如何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将英语课程设置得更为合理,满足学生学习要求,以符合中职学校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已经成为许多中职学校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中职学校开发英语校本课程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

“校本课程开发”, 英文表述为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或 “Site-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缩写为 “SBCD” ,这一概念是由菲吕马克 FurumarkAM 和麦克来伦McMullenI 两位学者1973 年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提出的。当初的意义主要指学校内部的教职员对课程的计划、设计和实施。此后,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这一概念进行界定,但至今未能达成一致的定义。尽管人们对校本课程开发有不同的理解,但其共识都强调以学校为基地,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由学校成员开发相应的课程,供学生学习之用。简而言之,校本课程开发就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课程的规划、编制、实施、评价的一整套活动。

二、中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

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中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并不仅仅是编个教材,而是从学校层面对英语课程进行系统安排和规划,包括有关需求的调研、目标的设计、内容的筛选编写和组织,以及教学的安排、课程评价的开展等等。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中职英语课程进行开发:

(一)需求调研

2005年10月28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要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这就决定了中职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以市场调研为起点,要在全面调查与分析当地企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开发。各个地区对各种技能人才需求的数量、层次要求不一样,特别是对英语能力的需求更是相差甚远。经济较发达地区对英语人才需求量相对较大,对英语人才的层次也更高。例如同样是烹饪专业的学生,在北京、上海、广州的饭店对学生的英语要求就比一些经济落后地方的饭店对学生英语要求高很多,所以学校要充分调研当地企业对各专业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才能确立符合当地情况的英语课程目标。

同时,不同专业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也不一样。一些外向型、服务类专业对学生的英语口语、听力要求较高,例如:文秘专业、酒店管理、导游等;而一些注重操作类的专业对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学生看懂产品的英文说明书或英文操作规程。这些都需要学校对各专业进行详细的调研,充分考虑到各专业对英语能力需求的不一样,才能确立符合专业情况的英语课程目标。

(二)目标设计

校本课程目标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校本课程的特点,对校本课程所要求达到的育人结果做出的预见性反映。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中提到中职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本课程的开发权虽然在学校和教师,但学校和教师都必须自觉根据这一课程任务来指导校本课程目标的设置。只有将校本课程的特殊目标与国家课程的一般目标相结合,从而才能真正发挥校本课程弥补国家课程整齐划一之弊端的优势。

中职英语校本课程目标的确定要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位,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要全面周详地考虑中职学生这一群体在未来社会中的发展方向,要尽可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为资质不一、能力倾向相异的学生提供满足他们不同需求的课程,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特长和能力。中职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没有兴趣,但是这些学生总体上动手能力、活动能力较强,英语课程的目标设置一定要符合中职学生的特点,难度要适中,要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英语课程目标。惟其如此,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才能得以完满实现。

(三)内容选择

职业教育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以及中职生英语基础差、对英语没有兴趣这一实际情况,决定了中职英语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应该以实用性、趣味性为准则。中职英语校本课程内容要贴近生活,是学生急于想了解的,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衔接的,要适应中职学生就业和生活的需要,直接为学生提供“有用”的教育,要侧重于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为不同专业不同学生投入未来工作和生活做好准备。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 也可以把英语课设置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必修课可以由教师根据不同专业特点,结合中职学生以后的工作实际需要以及企业对学生的要求进行编制。 而选修课以西方文化学习、英美文学欣赏等的学习为主,主要针对部分对英语兴趣浓厚、基础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或者一些与外国人交流较多的专业学生,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而对于一些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可开设国际音标、语音语调、基本会话等选修课,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英语会话能力。

(四)教学实施

由于中职学生英语基础差、英语水平低、对英语没兴趣,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实施过程中,绝对不能以教师为中心,而是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年来,许多中职学校的教师对英语教学方法进行了有效的探究,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已经被大量地采用。教师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设置真实的情境,提出相关的任务量,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协作的环境下,通过开展讨论、 研究、探索、发现、掌握知识,完成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又培养了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为实现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的英语应用能力提供了可行性策略。然而,没有一种方法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种方法并用,头脑风暴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游戏法、竞赛法等等,各种方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教师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寓教于乐,例如欣赏英语原声电影、英语歌曲大赛、演讲比赛、办英语墙报,既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又增长了学生的见闻,加强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了解。

(五)课程评价

目前,我国中职英语教学中仍普遍采用传统的评价方法,通过期中考试、期末考来对学生进行评价。重视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重视量化评价,忽视质性评价;重视绝对评价,忽视个体需求。这样的评价模式只重视评价结果是否与课程目标相一致,无法客观地评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参与水平和情感态度,严重地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阻碍了中职英语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许多专家提出了要建立多元、开放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关注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及学习的效果表现,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真正贯彻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学理念,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及时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与进步,培养学生反思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中职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

中职学校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每一个中职英语教师,都要本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探索中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开拓校本课程资源,贴近学生的发展需求,拓展学生吸纳、体验知识的空间和内涵,追求英语学科的有效教学。当然,中职学校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单靠几个英语教师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从学校层面进行规划,提供必要的经济和物质支持,以教师团队开发为主要力量,形成教师资源互补。只有这样,中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才能得以实现,中职英语教学落后状况才能得以改变。

参考文献:

[1] 蒋乃平. 文化课应该让中职生“学得会”[J].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2008,(14)

[2] 唐慧芳. 中职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背景与流程[J]. 新课程研究,2009,(5)

[3] 张虹.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新课程研究,2012(11)

[4] 屈社明、王薇. 多元、开放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研究[J]. 教学与管理,2011(7)

[5] 钟启泉. 课程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