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的规章制度范文
时间:2023-09-06 17:44: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合作社的规章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按章操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就不能规范运营。因此,我们依照《农民合作社法》、《会计法》、《农民专业合作社账务管理制度》、《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管理制度》制定了五大连池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服务暂行办法、会计岗位责任制、档案管理制度、报账员责任制度、申请代记账合同等相关规定。使双方都能按章操作,明确责任与义务,规范运营,健康发展。
现状
经精心准备,集资入股近六万元、实行有偿服务(月收费100至300元不等)、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健全的规章制度、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业务素质较高的从业人员——五大连池市合作社会计服务中心于四月二十日挂牌营业了。目前已有十个签定合同,交纳费用,申请记账的,有意向报名的近十个。到年末有近二十个记账单位纳入服务中心。现实纳入服务中心记账的少些。
收费低,投入大,入不抵出。但是为合作社健康发展搭建一个服务平台,也是我们主管部门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我们转变职能,服务基层的大胆偿试。同时也坚信,只要是优良的种子,有生命的土壤,适宜生长的环境,有机结合,一定会生根、开花、结果的。
预期成效
一是解决了记账难的问题。有的合作社没有专职的财务人员,出纳、会计、经理全是一人,有的合作社有财务人员,大都文化不高、没受过专业培训、政策水平和专业知识差,难以胜任工作。聘用专业人员费用高、合作社的经济状况又承担不起,低了专职人员不给作。合作社会计服务中心给搭建了这个平台。真正开展业务的合作社,它们欢迎这个平台。
二是完善了财务制度,规范设置了会计科目,统一了会计记账方法,从而规范了账务处理和全面反映了合作社的财务活动状况,有利于合作社的财务公开和财务监督。及时上报各类报表。
三是强化了经营管理和档案管理。合作社会计服务中心在日常开展工作时,对上报一些手续不完备的票据给予指导、完善。进而对一些合理的经营活动给予了完善和支持,对一些不合理的给予了及时纠正,减少的经营风险,控制了不合理现象发生。同时服务中心设有专用档案柜,严格会计档案管理,防止账本和单据保管不善而出现丢失、虫蚀和霉烂现象。
四是降低了成本,管理能力在工作中得到了培训和提高。聘用专职会计的费用至少是会计服务中心的二到三倍。纳入会计服务中心的合作社在减少支付费用的同时,通过月报账,进行了手把手的培训,对一些相关的法规政策进行讲解。特别是对一些集资入股、贷款、捐助、政策补贴和利益分配的重要经济活动按要求操作,不违规、不违法。不出现偏亲向友、不公平、不合理现象发生。
五是提高了会计核算重要性的认识。专业合作社在发展初期因规模小、经营活动少,有限的资金活动一目了然,不设专职人员管理,大家心理也清楚,出现了重经营、轻管理。随着合作社规模发展状大,还延用老办法管理,最终出现了财务管理混乱,管理者迷、成员蒙、互相猜疑。等事实显现出会计核算有多重要时,有的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有的就此夭折。六是表现主管部门转变职能,服务基层的工作态度和决心。转变职能,服务基层要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下,能为合作社解决点实际困难才是最受欢迎的领导者和指导者,在困难与问题面前,有条件要解决、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解决,才能互为一体共同发展。
不足之处
篇2
农业合作社的出现主要是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让广大农民在生活条件以及经济收益等方面都有所改善。农业合作社虽然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行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与最终的目标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相关部门仍需要对农业合作社进行创新和发展,使农业合作社能够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焕发出新的生机。笔者主要就经济学视阈下农业合作社制度创新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并从动力机制入手制订出促进农业合作社制度创新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经济学视阈;农业合作社;创新动力;机制;完善对策
农业产业的发展改革需要依靠多方面力量的支持,在实际操作中既要对农业产业进行扶持,又要对农业产业发展模式进行引导,将已经成型的农业合作社制度进行重新定义,让农业合作社能够焕发出新的活力,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贡献出一份力量。传统农业合作社是由农民自发组建的小型合作、互帮互助的组织;新时期的现代农业合作社是在传统农业合作社的基础上转型升级而形成的合作范围更广、组织形式更灵活多样、法律体系更完善的一种专业农业合作组织。现代农业合作社更具专业的市场化、科学化、资本化的特点。目前,我国的农业专业合作社规模大小参差不齐,存在农户分散、资金短缺、人才不足,承担风险能力差、经营不够规范等问题。因此,应加强对农业合作社的引导、培训、扶持,扩大其经营范围,提高营销能力,提高其在加工、销售、流通等方面的创新能力,推动农业合作社的专业化发展。
1经济学视阈下农业合作社制度创新的动力机制
1.1农业合作社制度的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经济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哲学上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衰退直接影响行业的发展、国家的建设。因此,无论是进行农业产业升级,还是对农业合作社制度进行变革,其目的都是为了增加经济收益,促进经济发展。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为了对我国其他产业进行推动,农业做出了巨大牺牲,长期处于发展缓慢的状态,不仅科技投入较少,同时制度建设、新思想的应用等都较其他产业滞后很多,严重影响了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也与经济发展规律相背离,阻碍了经济的正常增长。在经济学视阈对农业合作社制度进行研究,发现当前农业合作社制度的创新完全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种顺应社会发展的行为。首先,自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晋升阶段,经济环境、经营体制等都产生了质的改变,并且变化速度不断加快,尤其是近几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更是创造了新的成绩,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因此,如果农业合作社仍然因循守旧还沿用之前的制度,会直接造成经营上的失败,与我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指导思想相冲突。其次,科技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主导,而就我国农业合作社发展来看对科技应用的较少,在制订规章制度的过程中也没有对科技投入、科技管理方面的内容进行重点研究,如果农业合作社继续沿用此制度,会使得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不断落后于发达国家,拖慢中国复兴梦想的实现。最后,社会大众对农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1],人们已经不再局限于满足温饱上的需要,而是希望能够获得更多高品质、高档次的食物,因此丰富农产品种类,优化农产品加工应该成为农业合作社首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一切的实现都离不开制度建设的支撑。
1.2内部要素价格的波动影响农业合作社的效益
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经济组织内部所有的变化都要围绕经济利益的提升进行,制度创新也不例外。农业合作社要想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必然要对内部架构进行调整,重新设计制度。因为内部要素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经营管理活动,有时甚至会造成组织内部思想理念方面的变化。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价格产生明显变化,之前的盈利模式就会受到影响,进而造成制度方面的不适配,促使农业合作社内部制度不得不在创新方面下功夫,以适应新的价格体系。现代农业合作社与传统农业合作社在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方面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以产权制度为例,传统农业合作社制订的产权制度并不重视资本激励,社员投入的资本难以形成最优利用,并且也难以切实改善社员的经济收益。之所以会推行这样的制度,主要是因为限制条件过多,可以吸取的经验较少。现在要想利用农业合作社对农民的经济收益进行大幅度的改善,就必须先从产权制度入手,对产权制度进行深入创新,使其与现代经济环境相适应,这样才能让社员真正享受到参与农业合作社带来的实惠。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新旧冲突在所难免,在各行各业中每天都在发生新旧的更迭,都有新思想、新理念被引入生产经营之中,进而由内而外对行业进行革新和完善。因此,农业合作社出现新旧碰撞属于经济发展的常态,与经济变动、价值规律等都有着直接的关系。站在经济视阈审视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变化:虽然农业合作社制度经历了一个曲折变化的过程,但是根本性的变化都与价格波动有着内在联系,无论是早期的限制性规定,还是现在推行的新型合作,其宗旨皆强调对资本进行有效地控制,只是前者重在限制,后者重在联合开发。而在对资本和支出进行管理和支配的过程中,难免会涉及到资本要素价格方面的问题,进而对潜在利润产生影响。而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不断壮大,农业合作社中限制性原则发挥的作用逐渐降低,产生的负面作用日益加强,对社员的利益产生了严重威胁,造成社员的不满。当然,公平与效率兼顾一直是农业合作社追求的目标,在农业合作社制度变革的过程中也一直将其放在首要的位置[2]。
2经济学视阈下农业合作社制度创新的完善对策
虽然农业合作社在我国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但是从发展情况来看,距离发展完善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中绝大多数的农业合作社仅有合作社的形式,在实质上却难以达到合作社的标准,这不仅不利于农业合作社在我国的推广,同时也会降低广大农户对农业合作社的信心,让农户对市场产生质疑[3]。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快农业合作社制度建设,从经济学视阈出发对农业合作社制度的不足进行完善,提升我国农业合作社的价值,使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
2.1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规范发展
在对农业合作社进行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借鉴优秀企业在管理上的经验和方法,尤其是对一些优秀的制度可以有选择性地引入到农业合作社中,让农业合作社的制度在合理性、先进性等方面得到改善。第一,要尊重社员的产权所有,要让所有社员成为内部资产的真正主人,并且能够享有资产所带来的收益;第二,要搞好资金管理工作,在引入资金之前应该先就资金的引入问题制订出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且主要以入股的形式进行资金招募,当然除此之外,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还可以对资金引入的途径进行丰富,这样有益于农业合作社内部资金的增加,更利于经营活动的展开;第三,做好股金流动管理,在内部制订出完善的流动章程,如果股金流动不超过组织内部范围,那么可以进行自由流动,但是如果超出了组织内部范围,则要适当地限定,这主要是为了保障组织内部成员的利益;第四,强化农业合作社内部的民主制度,要对法人治理和民主管理进行有效地平衡,并在组织内部针对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同时要对广大社员进行宣传,让社员了解自己拥有哪些民利,并积极地在组织内部行使自己的权利,主动参与到农业合作社监督管理之中;第五,丰富分配种类,通过对多种分配制度进行研究,无论是哪种分配制度,都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如果仅使用一种分配制度势必造成农业合作社内部分配工作出现偏差,引起部分社员的不满,因此可以尝试在农业合作社内部采用多种分配方式,使农业合作社内部能够在公平和效率方面得到很好地兼顾。
2.2调动外部力量,营造发展环境
从经济学视阈来看,农业合作社要想发展单靠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外部力量进行调动,借助多方支持来提升自身力量,为内部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对众多外部力量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最核心的外部力量就是政府力量,政府对农业合作社起支配作用,并且可以帮助农业合作社营造出更好的发展环境:第一,进行思想引导,对社会上的不良思想、错误论调进行修正,减少部分社会成员以及经济组织对农业合作社的歧视和阻碍;第二,给予农业合作社充分的自由,让农业合作社能够真正做到社员自治;第三,做好支援鼓励工作,在农业合作社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刻,给予实质上的支持。值得注意的是,除政府力量外,社会上其他方面的力量也可以积极地引入到农业合作社之中,如科研机构、企业等,这些不仅可以给农业合作社带来新鲜血液,同时也能够促进农业合作社内部制度创新的早日实现。
2.3注重多元发展,强化灵活管理
传统农业合作制度在应用过程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硬性执行,也就是在制度应用过程中不会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经常对农业合作社的实际经营活动造成负面影响。随着现代管理理念的不断出现,新的管理理念逐渐摆脱了硬性的管理特点,开始向着灵活、动态的方向发展。我国政府也曾多次在重要会议中指出,要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制度,促进农业合作社的多元化变革。因此,当前农业合作社应加大对社会经济、产业结构、世界经济环境等的考察,重新定位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明确与国际接轨的目标,进而在此基础上制订规章制度。不仅如此,在制订制度过程中,农业合作社成员还要考虑到当前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发展的速度,进而增强农业合作社制度应用的灵活性。首先,要强化对各类信息的搜集,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合理调整农业合作社制度。因此,信息系统的建设、信息技术的引入是农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完成的任务。其次,要在合作社内部进行管理人才的培养,使农业合作社有优秀的管理团队可以依靠,以便帮助农业合作社把握发展方向,并且促进农业合作社各项制度的落实。最后,农业合作社可以加强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合作[4],尤其与同类型的农业合作组织的合作,便于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条,使农业合作社的业务得以延伸,并且能够将优势力量集中在一起,切实改善农村经济环境。
3结语
从不同的角度对农业合作社制度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差异性的发现,其中经济学对农业合作社制度的创新与发展产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从经济学视阈对农业合作社制度创新动力机制进行分析更有利于加强对农业合作社的了解,同时更利于农业合作社制度的创新与完善,为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作者:刘显利 单位:贵州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洁,祁春节.我国农业合作社制度创新的动力机制及完善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2):192-195.
[2]伍开群.农业合作社的制度逻辑[J].学术界,2012(6):29-39,282.
篇3
1.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1.1内部运作机制不规范,随意性较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重创建、轻规范”的问题,虽有规范的《章程》,但是大多流于形式。一是大部分合作社管理水平不高,民主意识差,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虽健全,但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二是财务管理等内部制度不健全,利益关系不紧密。大部分合作社对成员不进行利润二次分配,缺乏合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致使可持续发展能力差。
1.2经营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不健全。存在为数不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是注重建立却轻视管理,内部经营管理和运行机制不规范。很多合作社有规章制度,有办公场所,但是只是一种形式,形同虚设;还存在一部分只是为了实现政府的组建指标而仓促建立的。很多地方政府不同部门针对同一个方面的制度存在明显差异,制度混乱,使得农民不知该听从哪个。
1.3专业人员的缺乏。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上存在着人才的"三少",即合作社中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优秀人才少之又少;政府相关指导部门中懂法律、懂政策、会监管的指导人员少;理论深厚、善于把国际先进经验和我国特殊国情融会贯通、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的科研人员少。
1.4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重要性的认识还不足。一些管理部门或领导干部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把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摆上应有的位置。目前,大部分还是停留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文件上重要,落实上跑调的状态。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和职能运作更是知之甚少;了解合作化运动的农民生怕穿新鞋走过去“归大堆”和“大帮哄”的老路,分不清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过去那种大而全的统一经营模式的根本区别。
2.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分析
2.1重视合作社人才培养。农民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化进程,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应开展对农民的培训普及市场经济基本知识,增强农民的市场观念和风险意识,逐步改善农村人力资源状况,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健康发展;建立业务培训制度,培养一批合作事业的积极分子和带头人,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内部教育和学习机制,引导社员加深对合作制度和组织章程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对合作社的认同感。
2.2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章制度和经营管理制度。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已出台,但这部法律的有关规定是原则性的,与现有的法律也有一些不一致的地方,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合作社法律法规,制定地方实施细则,因地制宜地推动合作社的发展。出了国家层面的立法,还要建立健全与合作社有关的组织章程、管理制度、风险调节机制相关的法律法规,将农民合作社的建立、发展和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促进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2.3加大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
各地要安排一定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技术、信息和项目服务,对已有一定基础、发展较好的专业合作社进行必要的资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开发农产品加工及相关项目时,发改委、财政部门要在立项、投资方面按照产业化经营项目对待。此外,合作社服务装备由当地地方政府买单,技术上的试验、示范、推广也由政府买单;吸收有能力、有技术、懂管理、善经营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能人到综合服务站中来。
2.4增强服务功能,实施品牌战略
篇4
关键词:农机专业合作社;九台;意义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2-1
九台市位于吉林省中部,是一个农业大市,国家重点粮食生产基地和粮食出口基地,也是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九台农机总动力达到43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2.49万台(套),配套农机具5.73万台(套),机耕水平达到95%,机播水平达到90%,机收水平达到16.2%,耕、作、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9.8%,农业总产值615891万元。九台市政府对农机化工作非常重视,并不断加大农机化配套资金的投入,从而激发农民购机、用机需求和积极性。
1 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意义
1.1 整合农机资源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使农机专业合作迎来发展的春天,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机具、资金、技术、人才等整合,合理调动,提高农机具的有偿使用,起到整合农机资源的作用,满足农户之间对农业机械的不同需求,提高农业机械使用率,带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兴起促进了农业规模化发展,通过土地承包,土地托管等方式集中土地资源,使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1.2 加快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
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有利于加快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能够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促进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提高农机作业质量和服务水平,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又都是农机大户和具有多年农机操作经验的农机手,对于农机化操作新技术,农业机械的应用与推广有着很大的兴趣和热情,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很强,在生产作业中农机专业合作社往往都是新机具、新技术的首选使用者,起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头作用,能够带动更多的农户来使用新的机具和新的技术。
1.3 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
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有利于加快农机机械化的进程,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1959年就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而农机专业合作社则是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1.4 实现增产增收,共建双赢局面
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最大受益者是农民。全程机械化作业,大大降低了作业成本,实现了农民的增产增收。农机专业合作社既可以解决农户分散经营,效率低下的问题,又可以实现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户之间的双赢局面。
2 加快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议
2.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扩大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实力和规模。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稳妥有序健康地发展,政府应在工商登记,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政策性保险,用电,用油,特别是在用土地等方面,能够给予大力支持,把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
2.2 建议完善的机制
农机主管部门在扶持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过程中,不要为了追求所谓的数量,盲目组建,而要做到组建起来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是个起“扶得起,立得住,跑得快”的合作社,要建立起一套完整、完善、规范的现代化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运行机制,机具使用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作业服务机制。
2.3 拓宽服务领域,全方位发展
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想要为全体社员谋福利,增加社员的收入,就必须拓宽服务领域,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在跨区作业方面的优势,大力推进订单作业和“一条龙”作业模式,鼓励发展多种经营。从传统的种植业向畜牧业、渔业、林果业、蔬菜业和农副业等领域扩展,从单一的农机作业向农机保养、维修服务等多方面发展,开展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增强发展空间。
2.4 建立必备的办公场所和库房
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就必须具有必备的办公场所和足够的机具库房。有的农机合作社虽说有库房,但面积小、设施差,远远不能满足大型机具的存放需求。很多农户对组建农机合作社充满积极性,但苦于土地限制难以解决机具存放问题,严重制约农机合作社的组建。希望农机主管部门和当地有关部门协调,给予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场、库、棚等设施的支持。
篇5
农业的发展靠科技,而科技发展的基础则是人才。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促进下,农业机械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新技术、新机具不断推出,而__县农机技术人才匮乏,严重制约了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全县1760名农机合作社社员,仅有技术人员120名。规模最大的成社农机合作社仅有技术人员6名,发展最快的__农机合作社、__农机合作社均仅有4名,有的合作社甚至没有1名技术人员。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合作社成立之初主要吸纳管理人才和有资金、有大型机械的农户,很少考虑技术因素。
二是合作社重效益轻技术,制定的规章制度、经营发展方略主要为效益服务,不重视技术培训,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培训设施和培训人员,只是偶尔邀请农机化学校、推广站的技术人员现场讲解注意事项,学的不深不透、一知半解。
三是合作社社员都是农民,普遍文化程度低,对农机常识接受慢。
四是合作社社员在农闲季节多数外出务工,月收入一般在4000元以上,他们只想着三夏、三秋回合作社多干几天活、挣一笔钱,主观上缺乏对新机具、新技术的关注、了解,不愿下功夫学习钻研。
小麦免耕播种机、深松机可以起到培肥地力、蓄水保墒、改善生态环境,减少作业环节,促进农业增产等作用;小麦秸秆打捆机、玉米青贮收获机可以将作物秸秆变成一项产业,增加农作物产值;植保用农用飞机可以极大地提高作业效率,解放劳动力。但是,这些机械推广难度很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由于价格问题,合作社购买积极性不高。小麦免耕播种机售价在1.5万元左右,而普通播种机售价在4000元左右,相差甚远,而两种机具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却相差不大;深松机价格1.2万元左右,而农民对深松作业缺乏了解,不愿投资;秸秆打捆机、青贮收获机、小型农用飞机价格均在10万元以上,一次性投入大。这一切严重影响了合作社购置先进农机的积极性。
二是种植模式与大型机械应用不适应。目前__县农村土地还是实行一家一户分散种植模式,与大型机械推广应用存在矛盾。麒麟镇是全县单一地块较大的乡镇,最大地块也不过5亩左右,而县城周边的大义、田庄、独山镇等镇区,人均耕地少,有的每户只有几分地,由于土地流转程度低、集中连片的地块少,导致大型机械作业效率大大降低,而合作社的作业成本却居高不下。
三是影响合作社社员的效益。由于农民对土地深松、小麦免耕播种技术的认识还不到位,因此作业面积少,合作社社员经济效益低,而且这些机械需要配套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作业速度慢,导致作业收入进一步走低。比如:一般旋耕作业7亩/小时,深松作业3—4亩/小时,而作业单价均为50元/亩,因此合作社社员不愿开展深松作业。今年,有些生产厂家在技术方面做了改进,研制了玉米深松播种机,将深松与播种两个环节合二而一,作业速度也达到6—7亩/小时,合作社社员的认可程度有所提升,美中不足的是在机具价格上比常规播种机高出1万元左右。许多合作社社员表示,只要深松播种效果好,得到农民认可了,以后每年都能增加作业面积,把多花的钱挣回来。
目前,购置大型农机具一次性投入资金较多,即使享受了农机补贴政策,大量的资金仍需合作社自筹。如今年热销的轮式小麦联合收获机、玉米联合收获机,价格一般在11万多元,享受补贴政策后还需交纳8万元左右,对合作社来说筹集资金难度很大。
一是建议推行社区(村)党支部牵头领办创办农机合作社模式。把新型合作社发展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村干部政治素质高、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优势,实行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与合作社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鼓励全部农民以土地入股,有条件的以资金、机械入股,对整个社区(村)土地实行规模流转经营,统一良种、统一采购农资、统一耕作,按股分红。
二是建议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大针对农机合作社的购机补贴力度。当前中央农机购置补贴标准一般掌握在机具单价的30%。各级政府可以对农机合作社设定一定的标准条件,符合条件的补贴额增加到50%左右。同时,省、市、县政府可以实行累加补贴,降低农机合作社的购机门槛。
此外,建议各级政府为农机合作社更新先进机械协调贷款。对于购买农机植保飞机、烘干机、大马力联合收割机、秸秆打捆机等先进机械的,由于一次性投入大,资金难以筹集,建议政府帮助协调贷款。
三是出台鼓励措施,引导合作社科学发展。首先是实行农机作业补贴。对合作社开展机械深松、免耕播种、秸秆收集、农用飞机植保等作业的给予补贴,提高合作社应用先进机械、先进技术的积极性。其次是实行土地集中流转补贴。土地流转不能靠政府,而要通过市场化来实现,鼓励农机合作社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对合作社集中连片流转面积可以分为200亩、500亩、1000亩、2000亩以上或更多几个等次,给予补贴,面积越大补贴率越高。同时,坚持扶引扶强。对基础设施完善、机具多、规章制度科学合理、作业收入高、社会效益好的合作社评选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先进农机合作社,并给予可观数额的奖励资金,或者直接奖励先进的大型机械。奖励资金必须用于基础设施、更新机械等方面,不断增强合作社的经营服务水平。
四是加强机械研发水平,提高机具性能,增加作业收益。机具生产厂家应当兼顾技术与效益两方面,搞好机具的研制开发,既提高机具作业效率、作业质量和可靠性,又减少作业环节,增加农机手作业收入,减少农户的作业支出,充分调动合作社的购机积极性和农民群众的用机积极性。
篇6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对合作内容、合作层次、合作形式等方面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从而推动了农民合作社的多元化发展。农民合作社作为“互质”的经济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改革发展,农民合作社的功能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作为服务于农业、农村和农民、同农户有着紧密联系的特殊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越来越显示出除经济功能之外的其他社会功能。党的十以来,随着三农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合作社的社会功能更加丰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技推广功能
合作社对农民进行科技教育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农民合作社成立的初衷是将处于市场弱势地位的农民个体联合起来,扩大生产规模,节约交易成本。目前现实状况是农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科技文化水平不高。合作社具有载体的功能,建立一条农户通向市场的桥梁,它为成员提供市场信息,更新技术,帮助做出经济或非经济决策等服务,带动农户发展。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以服务成员为宗旨,就是要以实现成员的利益为目标。因此,为保证所生产经营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合作社不得不要求成员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生产,从而客观上要求在合作社内部对社员进行培训,为的是维护共同利益。
二、文化建设功能
文化与人类的发展和需求关系密切,合作社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功能。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合作社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其对文化的构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该种文化构建主要针对的是合作社内部,旨在增强竞争力。合作社的文化,不仅包括基础条件以及管理规章制度和体系,而且还包括广大人民群众的行为、意识规范等。对于合作社而言,若想做强、做大,文化建设至关重要。专业合作社自身的凝聚力,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还可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第二,品牌文化的树立。合作社对内构建文化,对外传播文化。在品牌化经营过程中,塑造高标准、高质量的农产品形象,将文化以特色产品的形式表现出来。第三,塑造社区文化。合作社建立与外部主体、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并且将合作社文化特性有效地注入其中,通过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合作意识,来提高他们的素质,并且将其文化功能逐渐延伸到整个社区,以此来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层次文化需求。
三、新型农民培养功能
人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组织是否能够成功发展,只有不断提高个人的能力,才能从整体上提高社会群体的人力资本,并且全面推动组织快速发展。农民合作社针对全体成员进行教育和培训,对提高凝聚力、合作意识以及团队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农民合作社对人们的培育功能,主要表现在现代化科技生产知识的学习方面。从组成来看,合作社成员来自农民,虽然对农业生产经验丰富,但是对现代化生产管理以及先进的机械设备应用,仍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合作社组织培训,使现代化农业技术、设备被农民熟悉、接受,进而内化成人力资本。同时,合作社的教育功能,还表现在农民合作、市场意识的培养方面,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不仅体现在农业专业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培育现代化新型农民的市场意识。
四、保障农民就业功能
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是农村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民合作社通过经济活动,提供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农村人口的总量,减少其流失。合作社带动就业,尤其是带动农村女性就业,对维护家庭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很多手工编织合作社就是强有力的证明,农村妇女在技术能人或者核心人物的带动下加入合作社,不但可以赚钱还可以免费接受培训和教育,这对于农村女性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做新时代女性有着现实意义。此外,这种保障还体现在互助上面。合作社社员互相帮助,给与困难社员以经济上和物质上的支持,这种情况不仅仅体现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成员同样可以接受其他社员的帮助,比如有社员因患病急需用钱或者家中出现重大变故需要用钱时,合作社也会给社员钱以帮助困难者渡过难关。
五、协助农村民主管理功能
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在促进农村民主管理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发挥着一定的潜能。首先,可以增强农民的民主意识。合作社通过培训等教育功能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知识和技能,也使农民对法律法规、合作社的规章制度和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有所增长,增强了他们的民主意识。其次,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维护农村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合作社核心成员因其在日常管理决策中拥有突出的影响力而受到社员和农民的信任和拥戴。这些核心成员一般都是合作社的社长或者理事长,往往具有较强的感召力,而且一般与村委关系融洽。这样的合作社大多在协助治理上担当“剂”的作用。一些实力较强的农民合作社大多从事一些农村公益活动,资助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及社会保障等。
篇7
本文作者:占慧杰金晓霞工作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和济街69号工商局企业监管处
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法律相关条款不完善一是没有法定出资规定,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出资设置缺乏监管手段;二是没有法定年度检验规定,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日常经营缺乏监管手段;三是欠缺相关违法责任规定,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违法惩戒缺乏手段;四是缺少“空壳”合作社处理规定,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主体非正常退出缺乏手段。(2)政府监管机制不健全一是相关部门认识不到位。对政策法规宣传不到位,导致农民对优惠扶持政策不了解,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二是有关部门作为不到位。有些部门将行政不作为误解为是扶持发展的一种做法,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出现没人管的局面。三是部门间职能分工不明确。农业、工商、财政、供销、商贸等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监管事项及职能分工不是十分明确,部门之间存在职责交叉现象。四是部门间协作不到位。各职能部门具有独立性,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机制不健全,导致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监管形不成合力。(3)主体自身素质不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体是农民,他们文化水平较低,没有专业化的知识和技术,有迫切改变现状的愿望,但是缺乏改善现状的信息、手段和魄力。大部分成员“小农意识”强烈,缺乏合作理念,习惯于看重眼前利益,缺乏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做大做强现代农业的意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人才缺乏,存在着人才的“三少”状态,即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优秀带头人较少;行业指导部门中通法律、懂政策、会监管的指导人员较少;理论深厚、善于把国际先进经验和我国国情融会贯通、善于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科研人员较少。管理人员能力素质普遍较差,无法有力推动内部组织的正常运行及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致使有关法律法规形同虚设。
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监管模式的对策建议
(1)完善法律法规,建立依法监管模式健全完善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体系。一要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最低出资额,有效保障交易对方的交易安全;二要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年度检验制度,制定和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工商年检制度可以有效地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反馈,有效监督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设立规范运行,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其他市场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三要依法追究违规经营者的法律责任,参考《公司登记管理条例》适当规定主体违法及非正常营业的处罚条款,有效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程度。(2)健全联动机制,实行信用监管模式搭建政府信用监管平台,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完整的信用监管体系。一要建立组织领导协调工作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部门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职能分工,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形成监管合力;二要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主体数据库,以信息化为依托,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主体数据库,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建立部门间的数据交换系统,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用信息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三要搭建政府信用监管平台,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主体信用评级标准及信用监管制度,结合供销社出台的《供销社系统优秀专业合作社评选办法(试行)》,及各级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评选制度,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监管办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主体进行信用信息评级,并将该主体的信用情况与政府的扶持政策、融资优惠政策等进行直接挂钩。(3)建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指导模式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组织,实行行业自律,加强行业指导。一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协作与联合,团结组织农民互助互惠,将分散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主体联合起来,优势互补,抱团闯市场,规避单打独斗和恶性竞争,实现合作社之间的合作;二要培养造就合作社专门人才,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员培训及人才引进机制,充分发挥农协的作用,对主体进行法律、经济、财务、社会等方面的指导与服务,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才及成员素质的培养;三要建立市场信息网络平台,利用互联网络技术,收集市场信息,为行业成员及时提供市场信息,最大程度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损失;四要创建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行业协会要提高与政府部门及其他组织的沟通能力,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争取扶持优惠政策,并督促政府对政策的落实。促进政府加强流通设施建设,争取减免市场摊位及市场准入的高昂费用,降低成本,实现惠农又惠民的社会效应。
篇8
社员没有凝聚力社员大部分是农民,单纯朴实,他们的眼光往往都着重于眼前的利益,缺少长远的计划和宏观的观察力度,并且对于风险的承受力也很低,往往很容易就被眼前的利益驱动。另一方面,在这样的一个合作组织中,缺乏高素质的管理者,合作社就没有统一的观念,没有统一的价值理念,大家都各自为自己的利益奋斗,人人各有其利,自然无法团结到一起,一旦有利益冲突,很容易就翻脸了,很难能够冷静长远地思考,和谐解决。专业化程度低按照合作社的分类,我国的合作社多为基层的生产型合作社,但是这些合作社的专业化程度低,往往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生产,像国外的科技园或者农场区,专门生产一种产品,集约化规模生产,形成一种特色,形成一种文化。没有特色的生产就会混乱,各自生产自己的,也和以前的生产没有什么两样,时间和劳动以及运输成本都没法降低,如何取得更好的收益?产业链不完善一个完善的产业链对于一个合作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从供应到生产到销售,整个过程的产业链如果配备不完善,原料的供应商分散,销售市场不稳定不集中,这样必定会增加运输成本,生产不集中,生产的成本就会各自增加,成本减不下去,利益也寥寥无几。
设立标准的合作组织,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一个完整的合作社的组织机构,包括理事会和监事会,理事会设立理事长,由理事长协同理事会和监事会对合作社进行管理,相应的管理人员由整个社会人员民主投票,进行选举。所以,在合作社中首先就要建立这样的一个完善的合作组织机构,由这样的机构来进行管理,有相应的管理人和负责人,才会有统一的标准和程序,才能真正实现自治。其次,要通过这样的机构,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要明确规定机构管理人员是怎么选举出来的,其代表的是谁的利益,最终是为谁服务的,其相应的权利有哪些,义务有哪些,享受什么样的待遇;对于相应的理事会和监事会,就要明确规定,两会享有的权力和义务,以及它们与理事长之前的权利义务关系;相应的决策要以何种形式进行决策,决策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谁,谁又有监督的权力和义务;此外,也要规定社员每个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以及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受到的奖惩规则。按照标准扩大规模,引进来走出去,进行规模生产由组织机构通过全员决议,确定统一的标准,明确什么样的个人或者群里可以加入到合作组织中,加入的具体条件有什么,逐步扩大规模进行生产。首先,要引进来,按照标准引进来。但是,这需要一定的宣传的,一个新兴的合作社,没有谁会知道你,也没有谁会了解你,所以,你需要尽可能地加大宣传力度,可以通过网络,也可以通过户外广告,或者多参加一些展会活动。其次,走出去。走出去是要尽可能地与更多更加先进的合作社有联系,多学习多借鉴;也可以按照产业链进行扩展,尽可能地与产业上游的供应商和产业下游的销售商保持着良好的长久的合作关系。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合作社可以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建立内部交流平台,有问题可以及时交流及时分享及时解决,大家共同来解决,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外部进行交流。对于自己的产品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平台来进行管理,设定一个自动管理系统,能够从这个系统上方便快捷地知道产品的产量以及使用或者销售情况。也可以借用现在的互联网平台,将产品面向全世界进行销售。对于生产型的合作社,可以引进先进的生产方式,从作物播种的环境控制以及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施肥以及防虫防灾,到作物成熟如何快速收割和保存,这些都可以引进最新最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减少经济损失。通过培训教育,提高社员的综合素质统一对社员进行培训,包括作物生产,包装,宣传,销售以及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和利用都进行一些列的培训,对于相关行业的行情也要让大家都了解知晓渠道,教授大家如何去看市场,如何针对市场进行分析比较,也要大家了解新的产品品种,新的技术手段。
通过制定相应的计划,促使组织形成统一的文化要协调社员的关系,将大家团结统一起来,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大家有共同的目标,所以,作为管理者,要给合作社制定相应的计划目标,不管是短期、中期和长期的,都要一一制定,并要在社员内部广泛宣传,让大家都知晓。此外,也要为合作社统一价值理念,树立组织文化,让大家都得到认同,把合作社当成是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节日的时候大家一起过,在有人生日的时候大家也和他一起庆祝,多安排一些集体活动,让大家在活动中能够感觉到温馨,享受到家的氛围和快乐。加大专业化程度,建立特色化合作社将同种类的生产者或者服务者集中在一起,像生产苹果的都集中于一处,餐厅都集中在一起,这样的话,可以形成对应的苹果产业园,餐厅一条街。这样就可以迅速加大知名度。这样进行专业化的生产,并尽可能按照标准扩大。但是,专业化还不够,还要有自己的特色,在同行业中有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有自己的文化,才能深入人心。集约化生产,完善产业链从原料供应商到生产商到销售商,集约化布局,比如生产苹果的基地,可以布置一些专门培养苹果幼苗的科研机构,或者化肥原料的生产厂家,又或者防虫药剂的生产或者销售商等等,也可以布置一些苹果罐头加工厂和苹果运输商和苹果收购商等等,通过这样的集约化生产,带动了多种合作社的发展,也节约了自身合作社的成本,提高了收入。政府加大支持力度不管是何种方式,都需要政府的支持。合作社生产需要集中的土地,这就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优惠;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先进的科技人才,这就需要政府能够多注入资金,引进人才;购买原料的过程中需要纳税,这就需要政府给予税收优惠政策;销售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市场,这就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稳定市场环境。总之,政府的支持对于合作社的存在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集约化生产,还需要政府给予土地这些方面的优惠,吸引相应的厂商来此布局。合作社是一个盈利机构,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其组成人员具有不同的背景,有着不同的性格,在一起往往有冲突,所以,一个合作社是否能够长期发展,往往都取决于其上面的管理者。所以,管理人员一定要统筹全局,调动大家以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争取政府的支持,为合作社尽心尽力,为社会的发展全力以赴。
篇9
2013年11月18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上午好!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区**土地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开业典礼暨揭牌仪式。首先,我谨代表***镇党委、政府,向专程前来出席庆典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和各界朋友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和由衷的感谢!向***区**土地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的挂牌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
***区**土地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是在区委、区政府的热切关心,镇党委、镇政府和中国乡建院李昌平老师团队的大力协助与指导下,由本村陈前进、张才学等村民自发、自愿联合成立的,其目的旨在通过依法开展土地流转、房屋信托经营、资金互助服务、提供农业技术、购销、加工、健康教育、环保教育、乡村旅游等生产生活服务,盘活张远村土地、房屋、资金、资产,不断增加农户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满足本村村民因发展经济不断增长的资金需求,同时,大力增进本村老年人福利。
合作社的成立,既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一系列农村政策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鼓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的有力举措,也是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家庭发展能力,巩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途径。合作社的性质、宗旨、业务完全符合当前全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和本地区生态文明示范点建设的要求,其成立、开业是张远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必将对张远村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有力地推动作用。
本合作社的正式开业,标志着我镇探索农民互助合作、农村新集体经济、新双层经营体制实现形式的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合作社今后的发展、壮大过程中,我代表镇党委、镇政府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勇于探索创新;要不断拓宽发展思路,在盘活农村土地、资金、闲置房屋,增加土地收益、壮大集体经济规模上探索新路径,发展新机制,找准定位,大胆创新,真正把合作社办成功能齐全、业绩优良、运营安全、服务优质的新型农村合作互助组织。二要加强经营管理;要始终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权利平等”的基本原则,严格依照合作社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运行,加强土地流转、资金信贷、财务审核、业务拓展等日常运营管理,始终做到科学决策,规范运行。三要坚持服务“三农”;始终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群众收入、增强农户长久发展能力为目的,注重做好农民主体、农村特色、农业发展三篇文章,把服务“三农”作为合作社立足之本,在服务“三农”中实现合作社自身的发展、壮大。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希望合作社的全体同志们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克难攻坚,锐意进取,把合作社越办越红火,同时,镇党委、镇政府将从项目争取、政策扶持、技术指导、标准化生产、有机农业基地建设和产品认证、品牌经营等方面为合作社提供必要的支持与服务,充分地发挥好合作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合作社的互助、合作功能,带领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也更快、更好地助力张远村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示范点打造。
篇10
以信贷支持百合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该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1月8日,注册资本28万元,经营范围为蔬菜种植、贮藏、销售;农作物销售和化肥销售。到目前,合作社已吸纳蔬菜种植社员70多户,建成冷棚193个,享受每亩2000元的政府补贴。太空椒和小西瓜销路较好,供不应求。太空椒亩产纯收益达到了1万元以上。该农民专业合作社2011年计划再建冷棚400个,预计资金需求280多万元,采取种植户自筹部分和信用社贷款部分的方式解决资金难题。目前乃林信用社已发放贷款金额180万元。此贷款品种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种植户的高度认可。在此基础上,联社将贷款对象逐步放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支持。到目前,已对赤峰茂恒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四家发放了贷款2300万元,覆盖了玉米种植、蔬菜种植、山葡萄种植、肉猪养殖等行业,真正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四家合作社带动了农户近2600多户,使户均平均增收达到5000元以上。
农村专业合作社初具雏形,尚需规范和完善
1.经营规模偏小,综合实力不强。喀旗绝大多数合作社社员人数不到10人,成员出资总额低于50万元。部分合作社社员只看眼前利益,对自己有利的生产技术指导就积极参加,要开发市场搞筹资入股就不配合,造成合作社无资金而无法开展服务运营。由于规模普遍较小,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导致合作社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多数再生产和流动资金缺乏,尚未形成规模化经营实力。
2.管理机制落后,运作不规范。合作社多沿袭传统的经营模式,大多数入社社员的法律意识、合作意识、风险意识淡薄,往往只能“利益共享”,难以“风险共担”,一旦市场供求信息变化,部分社员违约现象频发;大多数合作社内部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资金运营往来多是流水账,没有正规的财务账目,经营利润分配很难体现,导致合作社积累较少,运转困难。
3.合作领域单一,品牌效应不高。个别专业合作社仍停留在原专业协会的水平上,合作领域单一。目前喀旗现有的合作社中,80%以上从事种植和养殖,仍停留在初级阶段,服务项目还只停留在种植流通、种苗培育、养殖饲养和信息服务、技术咨询及初级产品包装、销售的层面上,还没有上升到产品精包装和深加工层次;另外,缺乏品牌意识,现有的专业合作社中,只有喀旗龙头山专业合作社1家申领了绿色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和商标认证,由于缺乏信息沟通、科技交流和品牌方面的合作,导致其他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同质同类农畜产品价格较低,增产不增收现象比较突出。
地方政府重视不够,金融部门资金扶持力度不强
就目前的发展态势而言,喀旗各乡镇政府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办,但却陷入了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只求规模、不重效益的误区,后续技术支持和管理指导跟不上去,发展前景得不到足够的关注。由于很难提供相应足值的抵质押物品和相应担保,金融部门主动提供信贷支持的意愿不强。加之专业合作社一些合作项目缺乏政策扶持,生产和流通资金不足,仍是制约合作社健康发展的一个瓶颈。四、解决问题的建议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需要农村专业合作社大力加强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机制,强化管理,不断自我成熟。另一方面,需要动员方方面面的社会力量,从各方面给予大力的扶持和帮助。特别是金融部门要积极探寻切实可行的信贷服务模式,联手为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开辟“绿色通道”,尽快为其解决资金困扰问题。
(1)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将专业合作社纳入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扶持范围,每年在支农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重点扶持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运作活动规范的专业合作社。对专业合作社购置加工设备、农机具等提供政策性补贴,或对专业合作社贷款给予贴息。
(2)展开政策性农业保险。要考虑建立分散重大疫情、严重自然灾害的风险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分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风险,尽可能避免因出现疫情或其他严重自然灾害而导致大范围的农业损失和大量的贷款呆账。
(3)落实税费减免政策。进一步落实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税收扶持政策,对专业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流通等实体减免有关税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