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文献综述范文

时间:2023-09-06 17:44: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地资源管理文献综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土地资源管理文献综述

篇1

【关键词】 土地资源管理研究方向方法

土地资源管理就是指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综合性活动。

在广义上来说,自1997年国家教育专业目录将原属于工学门类的土地利用与规划专业和属于经济学门类的土地管理专业合并调整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以来,土地资源管理涵盖了土地科学研究的几乎全部问题。本文以广义理解的土地资源管理含义为准,探讨其研究方向和内容。

土地资源管理研究体系包括基础理论研究、管理应用研究和管理方法研究三方面。

1 基础理论综述

1.1 土地利用与资源环境安全研究

土地利用与资源环境安全是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研究的热点,主要开展了以下五方面研究:(1)土地利用多样性与生态环境安全、食物安全;(2)城市发展对土地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3)区域土地资源利用与生态系统空间格局;(4)土地资源生态利用模式与高效安全生产模式;(5)土地资源质量变化时空规律、形成机理与调控对策。

1.2 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单位土地上适当增大投入,使得单位土地收益达到最大化的利用方式。主要开展的研究有:(1)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利用理论,包括土地资源合理配置问题的研究、城市化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等。(2)土地集约利用标准体系研究,包括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调查标准的设计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标准。(3)在研究尺度上,开展包括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业土地集约利用研究。(4)基于技术、系统动力学模型、模型和技术的融合和应用研究。

1.3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石。目前,主要开展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研究,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土地利用分区及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研究;(2)土地利用系统的指标体系及其阈值研究;(3)典型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研究。

1.4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是引起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它是土地资源研究的一个重大领域。目前,该领域的研究集中在四方面:(1)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数据库平台建设研究;(2)我国重点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驱动力机制与模拟研究;(3)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资源、生态安全研究;(4)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宏观土地利用决策研究。

2 管理应用研究

2.1 土地利用规划研究

中国的土地规划集中在土地的利用规划上,主要研究内容为:一是以政治经济为基础的土地利用规划理论研究,研究领域有三个:(1)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2)总体理论研究(人地协调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3)主体理论研究(耕地保护理论、城市空间形态理论等)。二是基于过程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的研究,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用地规模预测的规划模型、规划方案编制、规划方案评价三个方面。三是在系统总结第二轮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开展新一轮土地资源利用规划修编研究工作。

2.2 土地结构调整与优化配置研究

土地结构调整与优化配置研究内容包括:(1)土地结构调整与优化配置的理论研究;(2)农业结构调整与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模式研究;(3)城市空间结构重组与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模式研究。

2.3 土地整理研究

土地整理与土地规划密切相关,它既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土地规划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土地整理理论研究包括土地整理意义、土地整理分类、土地整理模式等内容。

2.4 土地复垦研究

土地复垦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目前在土地复垦方面主要开展的研究包括:(1)对土地复垦的内涵进行合理的扩展,将“生态重建”的理念引入到土地复垦中来;(2)引入更加全面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土地复垦工作,比如地理学、生物学、地质学等多个一级学科;(3)土地复垦研究的另一大进展体现在新技术的应用,包括空间技术、3S技术、数学分析和数学建模方法等。

2.5 房地产经济相关研究

房地产经济是与土地息息相关的课题,也是土地资源管理中一块比较重要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方向为:(1)对房地产市场现状的分析研究、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因素分析等;(2)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有关政策进行分析,寻找合理的政策指导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3)对房地产预警系统的相关理论研究和预警评价指标研究等。

3 管理方法研究

3.1 信息化的管理方法研究

目前,计算机、数学模型和“3S”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研究包括:(1)计算机技术辅助制图研究;(2)高光谱遥感在土地质量监测和土地调查中的应用研究;(3)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建立中的应用研究;(4)全球定位系统在地籍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3.2 法律化的管理方法研究

目前,土地立法研究方向包括:(1)借鉴国外土地法律制度和国内规范制度实践,完善土地法律体系,出台全面而有效的法律法规;(2)跟随时代的发展,分析政府调控经济的需要,对目前的土地法律进行修订,补充法规条例;(3)研究探讨制定合理的规范措施,使得土地资源的管理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

参考文献:

[1]叶艳妹,吴次芳.土地科学的基础理论[J].中国土地科学,2002,(4).

[2]戴尔阜,吴绍洪.土地持续利用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4,(1).

篇2

关键词:地籍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281-02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以下简称土管专业)是横跨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区域学等诸多学科的综合性公共管理专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为培养具有土地规划、测量、土地信息系统、地籍管理、土地规划、不动产投资与估价等基本技能,能够胜任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城建部门、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资产评估机构与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国土资源调查和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管理、房地产评估、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国土规划与管理等工作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土地经济学》、《土地管理学》、《地籍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学》、《土地资源学》和《土地信息系统》为专业的6大核心课程。其中,《地籍管理》作为为大学三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无论是在时机上还是在授课内容上,都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探讨《地籍管理》课程体系优化与授课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一、《地籍管理》与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

1.与《土地管理学》的关系。《土地管理学》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土地管理的原理、内容和方法。在学科体系中,《土地管理学》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基于管理学的土地管理原理与管理活动过程;第二部分为基于系统学的土地管理内容与方法;第三部分为基于应用学的土地管理案例分析与操作实务。在第二部分中,就主要包括地籍管理、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城市土地市场管理和土地信息管理等内容。其中,地籍管理常作为《土地管理学》教学的一个章节进行介绍。在设立土管专业的高校中,《地籍管理》课程普遍是开设在《土地管理学》课程之后开展教学工作的,因此,《地籍管理》与《土地管理学》教学关系应为细节与整体的关系。

2.与《土地经济学》课程的关系。《土地经济学》属于经济学的一个学科分支,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运用经济学方法来研究土地资源利用活动中人地关系(生产力)和与此相关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生产关系)的经济规律。课程研究领域涉及到土地资源经济、土地财产经济、土地资产经济等方面。从课程性质来看,《土地经济学》既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生产要素经济学,同时又是一门边缘叉学科,它与土地科学、资源科学、房地产经济密切相关。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土地经济学》、《地籍管理》中的“土地分等定级”以及《不动产投资分析》与《不动产投资估价》共同构成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土地估价师、房地产估价师方向的主要教学内容。因此,《地籍管理》中的“土地分等定级”教学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与《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的关系。《土地利用规划学》是强调土地利用分析与规划的课程,其主要教学内容包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的制定与修编,也包含了例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规划后评价、土地利用战略研究、土地资源质量评价、规划基础数据预测、土地利用滚动调整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内容。在土管专业课程设置中,《地籍管理》和《土地利用规划学》一般同期开设或《地籍管理》先于《土地利用规划学》开设,其中《地籍管理》课程中“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地籍调查”等教学内容可以同《土地利用规划学》相得益彰,互为补充。

二、《地籍管理》课程体系优化

为处理好《地籍管理》与上述课程教学整体效果之间的关系,《地籍管理》课程教学必须进行相应的课程体系优化。《地籍管理》课程应在充分优化的基础上,分为三个主要教学部分。

1.《地籍管理》的通识教育教学内容。《地籍管理》的通识教育教学内容,主要是指在课程体系教学中,授课教师必须对一些土管专业的通识概念进行一定基础的重复讲解。“温故而知新”,在《地籍管理》课程教学中,有的教师认为有些专业的基本概念就不必再强调了,有些以前课程讲授过的内容就不必要再重复了,其实此种观念是相对错误的。“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每位专业授课教师可能在讲授同一个概念或问题的时候所处的认知角度是不同的,这些与教师个人专业方向、知识构成等不无相关。在当今广泛采用的群体式教学模式中,我们认为有多个教师重复讲授某一个特别重要的专业问题也很有必要,因为不同的讲授方式可能会有效提升更多不同悟性的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

2.《地籍管理》的基础教育教学内容。《地籍管理》的基础教育教学内容主要是指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强调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地籍的概念、地籍管理的概念以及五大工作内容等。常有教师认为这些都是一些非常浅显易懂的内容,没有必要跟学生强调,但是殊不知教师对教授课程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感悟等做支撑,而学生可能只有有限的次数来接触相关内容。因此,强调这些基本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就过去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如果不强调《地籍管理》课程中的一些基础教学内容,学生则连地籍图、基本地籍图、宗地图和宗地草图四者的异同、土地管理部门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异同等涉及基本概念基础教学内容都分不清楚。

3.《地籍管理》的专业教育教学内容。《地籍管理》的专业教育教学内容主要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属于本课程的特定内容的重视和讲授。每一门功课的教学都必须分清楚主次,突出重点。《地籍管理》课程中也是一样,虽然类似于《地籍管理》这类的管理课程感觉内容涵盖包涵很多,但教学还是应该突出重点。对于那些属于多门课程包括《地籍管理》的通识知识点,必须让学生“学而时习之”;对于特属于《地籍管理》课程的专识知识点,则要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对于《地籍管理》和其他课程有交集或者前后逻辑关系的知识点,则要讲清楚各知识点的具体联系,让学生对这些专业问题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三、《地籍管理》授课技巧探讨

针对于《地籍管理》课程体系优化的剖析,结合本门课程的教学经验,特提出授课建议和技巧以求探讨。

1.适宜开展双语教学。鉴于《地籍管理》课程是管理学科类的综述性的课程,课程牵涉的专业术语、概念和理论知识较多,因此,适合进行双语教学来培养学生专业英语方面的综合能力。参照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的要求,可在课程中适度引入相关的专业英文文献,同时结合教师的英文讲授,来达到丰富学生专业英语见识、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的双重能力的目的。从笔者多年教学经验来看,现在国内还缺乏原版的英文《地籍管理》教材。同时,因为我国土地管理工作与国外的土地管理工作的差异,能够直接在课堂引用和借鉴的专业英文文献也较少。因此,在《地籍管理》课程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把握好一些教师起主导作用的教学环节,提升《地籍管理》课程的学习质量。

2.可适当增加实习内容。参照课程的综合教学内容,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等教学章节上适当增加室内实验环节;在校园内或者大型综合性实验室完成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等实习。此外,可结合《地籍测量》等课程增加地籍管理综合实习内容。综合实习可针对学校附近的一些乡镇进行分小组调查,以培养学生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技能,以及掌握土地调查、土地动态遥感监测的技术操作流程。

3.可有选择性地重点讲授。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本门课程的特定内容,其他课程虽有涉猎,但都是简短概括,因此必须重点讲解;土地条件调查属于本门课程的兴趣内容,由于包含土地自然条件调查和土地社会经济条件调查两部分内容,知识点几乎涵盖物理、化学、地理、经济学和管理学等五大学科,授课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此部分的教学内容来一个大串讲,则能更好地吸引学生兴趣,增强学生主动学习和研究的欲望。

4.可开展专题讲座,培养初步科学研究与实际工作能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学阶段虽然强调的教学重点是本科学生对专业所涉及的学科门类、专业术语等方面的认知能力,但从素质培养的角度考虑,知识不是简单地填鸭式灌输,因此,在完成课本所对应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最好能够结合自己的研究专长开展某一个专业方向的专题讲座,以达到提高本科学生专业能力成熟度和综合把握能力的目的。

5.开展网络教学。当代教学当然离不开网络教学手段,利用网络教学,可以将《地籍管理》课程中的特别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制成微课,提供给学生进行课外学习。如:课程中“宗地编号的方法”中,教师可采用纸笔现场绘制,同时加上口头讲解,制成微课后,学生只要观看2~3遍就可以很深刻地理解诸如正弓、反弓、仰弓以及我国现行宗地编号等4种编号方法的异同,非常值得尝试。

四、结束语

诚然,一门课程的体系优化与授课技巧并非一成不变的,我们应该把握时代的特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严谨的课程教学质量要求,多进行诸如授课技巧等内容的讨论和交流,才能有效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突显课程的特色,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陆红生.土地管理学总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篇3

关键词:土地利用;多功能;综述

1 相关概念

土地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空间,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物质来源基地,是人类生产、生活劳动的主要对象;人类与土地的关系,总是在利用、改造和反作用中不断前进,人地关系已然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1];土地包含土壤,土地是一个立体空间,有地下层、地表层、地上层;就整体而言,土地具有多功能性,主要包括生态(环境)功能、社会功能、经济(生产)功能;土地的性质和功能取决于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综合作用,各种组分的不同组合呈现出土地利用的多功能性,同样,土地利用的多功能性也反作用于人类、动物的活动之中。

资源就是指现在和可以预见的未来能够为人类利用、为人类服务的生产和生活资料[2];土地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在一定的期限内,土地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虽然现在还不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但未来可能会为人类所利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土地都是有价值的;同样,土地资源也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概念,比如,现在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由于人为原因、自然原因等造成的水土流失、水土污染等而使得土地资源成为不毛之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可以把土地与土地资源等同。

功能是任何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都具备的,如我们通常所讲的绿地功能、水域功能、方法论功能等,其在不同的系统环境中发挥不同的作用;通常人们所认为的功能,大多是看得见、感觉得到的,实际上还有许多功能未被人类所感知,功能的发挥受限于系统环境条件,一般来说,任何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或精神,即具有功能,其可以满足某方面的需求属性,可以是现实需求,也可以是潜在需求。多功能,任何物质或精神的功能性并不是唯一的,通常表现为既有这种功能,又有那种功能,即具有多功能性;多功能性的划分可以从其系统整体环境而言,王万茂等认为土地具有承载、养育、仓储、景观功能[3]。

2 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

土地资源利用多功能评价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依据土地自身特性、周边环境,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并评价该种土地利用结构对土地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影响;这里的环境是一个宏观范畴,包括自然、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4];评价的区域可以很大也可以较小,该区域土地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其本质特征是物尽其用;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在应用中要突出综合性的特点,在评价尺度上要包括空间尺度(宏观、中观、微观尺度)和时间尺度(现状评价、潜力评价尺度)。

土地资源利用多功能评价是一个综合的概念,考虑土地和环境系统整体中各个方面的统一布局,强调土地、环境系统的整体性、全面性;对于土地和环境的结合,人类不仅要考虑土地自身的形成、发展、毁灭的完整过程,还要关注环境在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差异,更要正确处理土地与环境系统整体中的局部与整体、重点与普通之间的关系。

3 相关功能评价辨析

生态功能指在一定的区域系统中、在生态系统正常的循环作用下,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生态方面的产品和服务[5],侧重生态系统自身存在的重要性、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自然状态,生态系统功能属于土地功能范畴,是土地功能的三大功能之一。

土壤也具有功能与多功能特性,从土地的定义中可知,土壤本身属于土地的一部分,国外学者认为土壤具有农业生产、过滤、缓冲调节、转换等多种功能[6],国内学者认为土壤具有生产、生态、承载、记录等功能[7],国内外学者关于土壤功能的研究都比较多,研究程度相差不大。

景观功能是指在一定的区域系统中,各个土地要素组分所形成的景观特性,各个组分在不同的地域范围下所具有的景观功能各异,因此景观功能具有区域特性,其属于土地功能的一部分;景观功能侧重于空间格局、尺度,而生态功能不仅包括有形的生态功能,也包括无形的生态功能[8]。

土地资源利用生态功能评价侧重于土地与环境中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其价值更多是生态效应,并把生态作为一个主要研究指标来对待,更多的是生态环境恶化后对应的决策机制。土地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是在土地资源利用生态评价的基础上而提出的长远发展战略,是发展了的生态评价,还有待于发展到土地资源利用多功能评价。

4 结论

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全的过程,其评价指标也由单一向全面度量演变,其评价方面也由以农业、耕地、概念框架为主逐渐转向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上。而随着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理念的不断完善,其必将更加有效地指导政府规划、开发、评判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布局,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 刘艳芳.经济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5,58-68.

[2] 刘卫东,彭俊.土地资源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8.

篇4

摘 要:本文首先综述了长三角区域房价差异的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其次从纵向、横向方面阐述了长三角各主要城市房价水平,通过数据分析确定出四个最重要的影响房价区域差异的因素,依次为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消费水平、土地价格、住房保障制度;再次分析了这些因素对于房价涨跌的作用机制;最后给出了因地制宜调控房价、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三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长三角 房价 区域差异

一、引言

21世纪,长三角城市房价持续高速上升,影响其经济发展,进而影响长三角城市的外商投资和人才引进,危及长三角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我国长三角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自然资源存量的不平衡性而产生了房价区域性。对于长三角房价区域差异的研究,国内有学者进行过相关探讨。位志宇,杨忠直运用协整检验得出了这三地可以依据其他地区房价的变动及对自己的贡献度来预估本地的房价走势[1]。这篇文章采用了一个新的视角:研究长三角地区不同行政区划的房地产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齐淑兰主要采用2000~2004年房地产市场的数据,揭示了需求差异是决定长三角地区城市间房屋价格差异的主要因素,供给因素起到的作用较弱[2]。胡荣才,刘晓岚通过实证分析分析了货币政策对区域房价差异的影响,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对房价具有一定宏观调控作用。[3]李岚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阐明我国货币供应量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并指明这种影响具有地区差异性。[4]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于长三角房价区域差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宏观层面上,而对于区域性分析较少。其次因素分析主要集中于货币政策和货币供应量的分析上,而对于其他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并未过多的分析研究。针对国内研究中出现的一些不足,在学习和借鉴不同学者有关观点和理论的基础上,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分析长三角房价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

二、房价区域差异因素分析

(一)人均消费水平。当前房价呈现供不应求的现状与长三角地区人均消费水平在全国居高有很大关系。2012年,上海市人均消费支出已达2.5万元;浙江7市平均数接近1.8万元,达到17484.56元;而江苏8市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为20238.88元,比长三角16城市平均水平少1356.43元,比浙江7市平均水平高出2754.32元,比上海市低了6015元。一个地区的人均居民消费水平越高,越会拉动内需,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进而吸引外地人口大量流入,本地人口也因此增多,对住房的需求也加大,房地产商借此加大对于房地产的投资,从而带动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造成房地产市场的供需情况发生变化,当供大于求时,房价趋于下跌趋势;当供不应求时,房价区域上升趋势。故不同区域人均消费水平不同,会导致区域间的房价产生差异。

(二)土地价格。土地价格是房价的最重要成本之一,土地价格和房价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一方面土地价格的上涨会带动房价上涨,地价上升会引起房地产开发商的生产成本增加,成本增加会直接导致房地产开发商的投资规模下降,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减少,最终影响房价。从另一方面来看,房价上涨也会带动地价的上涨,当房地产市场处于繁荣时,房价处于高价状态下,房地产投资商预计未来地价还会继续上涨,会积极报名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国有土地招拍挂活动,开发商参加越多竞争越激烈,政府出让地价随之升高,地价上涨本质是开发商对未来房价上涨预计。可见在动态状态下,同一区域的房价上涨会推动地价上涨。从这两方面可以看出,房价与地价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条件下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三)住房保障制度。保障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提供的一个“公共产品”。长三角各城市基本都有自己的一套保障房制度,但是具体实施的效果不尽相同。这也是导致各地房价差异性显著的一个重要原因。住房保障对于房价影响要从两个方面分析:首先是住房保障使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得到解决,从而稳定市场预期,促使那些持有空置住房的人将住房投入流通领域,进一步增加供给,平抑房价。与此同时,根据房地产市场的供求状况,政府确定保障房的投放量,直接调节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从而调整房价的涨跌。另一方面,住房保障的进一步完善,会使低收入群体有更多的钱投向住房以外的其他消费,从而拉动内需,带动宏观经济增长,间接影响房价的波动状况。

三、政策建议

(一)因地制宜地调控房价。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长三角房价区域差异存在多方面多层次的原因,所以在不同城市实施房价调控政策时要因地制宜,根据长三角三大城市群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土地价格、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状况等,有的放矢,而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做法。

(二)合理配置土地资源。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合理配置土地资源。首先根据经验,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是土地财产税和房地产税,因此必须着手房地产税制改革,从制度上改变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方式,才能从根本上平抑土地价格;其次是要明确土地产权制度,当前中国地价不稳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土地产权不明晰;最后是建立完善的土地资源管理体制,实现土地资源的垂直管理,及土地市场的管理由独立机构进行。

(三)完善住房保障制度。首先要明确几个问题,一是住房保障对象问题,保障房除了保障城市中低收入群体外,也必须把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保障房体系,这样能够确保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二是资金筹集问题,按照多渠道筹措的原则,从地价招拍收入和住房公积金中适当安排一部分用于保障房建设,确保保障房建设落到实处;三是分配机制问题,要确保保障房公平公正地分配到住房困难群体手中,必须根据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当前住房情况来判断其是否具有享受保障房的资格。只有做好这三点,才能确保住房保障制度的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位志宇,杨忠直.长三角房价走势的趋同性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43-48.

[2]齐淑兰.长三角16城市房地产价格波动差异研究[D].宁波大学,2009.

[3]胡荣才,刘晓岚.货币政策影响房价的区域差异性——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0,04:7-13.

[4]李岚.我国货币供应量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区域差异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2.

[5]各省市统计年鉴.

作者简介:

篇5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环境;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X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3-0081-04

Research Progress of Land Consolidation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hen Qianying1 et al.

(1 Key Laboratory of Subsurface Hydrology and Ecological Effects in Arid Region,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hang'an University,Xi'an 710054,China)

Abstract: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concerning resource environment,social economy and policy system.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sure food security,ease the collision between people and land,as well as promote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background of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its types,characteristics,development progress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resents the effects that the project exerts on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water,soil,vegetation,air and living beings. Therefore,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makes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scientific land consolidation activities.

Key words:Land consolidation;Ecological environment;Research progress

1 前言

近年来,受城市化、工业化、人口扩增因素的影响,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已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进程,土地整理成为了使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维持社会协调发展的主要方式。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等手段,依据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利用进行优化改良,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实践过程[1]。本文基于详细综述土地整理过程的发展历程与相关环境生态保护研究工作现状,辨析土地整理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焦点问题,分析影响因子及机理,提出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新理念,为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确保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良性循环。

2 土地整理工程的背景与意义

2.1 工程背景 随着城乡经济建设发展,保护耕地安全成为了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时期占用耕地搞建设,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是不可避免的。土地整理包括土地平整、道路、农田水利与防护林等工程。在对土地整理的理论(人地协调理论、可持续利用理论、土地供给理论、景观理论)、技术(农田工程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技术、农业治理技术、沉陷预计技术)、潜力分析方法、运行机制等的研究方面我国仍处于逐步完善的阶段。

2.2 工程目的 现阶段土地整理工作应实现以下3个方面的目标[2]:增加城乡建设用地、农用耕地的面积,促进土地资源总量的动态平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促使土地关系与土地生产力协调发展。提升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达到一定水平的经济效益,从而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2.3 工程意义 合理分析项目区域土地整理对植被、水资源、土壤、生物等环境要素产生的不利影响,其意义在于:将现有土地整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避免项目施工过程中环境要素受到更多的危害,从而形成更加合理、集约的土地利用结构,以满足社会资源高效利用发展的需求。

2.4 土地整理的特点 土地整理工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整理过程需要土地、水利、农业、林业、交通、气象、环保等多部门的协调配合。这一复杂的工作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呈现出以下4个显著的特点[3]:(1)空间尺度性。景观格局与生态功能的产生、演变均处于特定的时空尺度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尺度依赖性。(2)影响过程的动态性。不同时期土地整理的内容目的各不相同,目参考依据不一,建议综合实际因素,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的经验,丰富土地整理的内容。(3)影响因子的地域性。各地区区域跨度大,应依据不同自然资源条件,提出合理方案。(4)整理目标的多元性。土地整理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高效循环的生态效益,以及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3 国内外土地整理研究进展

3.1 国外土地整理历程与现状 在土地整理的立法、定义、实施计划方面,欧洲国家以已有的经验和成绩,使土地整理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事业。俄国于1779年在莫斯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土地管理学校。1953年,联邦德国制订颁布第一部《土地整理法》。荷兰于1985年颁布了《土地发展法》,规定了土地开发程序。国外的土地整理分为3个发展阶段: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有规划归并地块、改善农用条件简单的土地整理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土地整理项目缓解工程建设带来的影响,这一时期称之特定内容的土地整理;20世纪60年代后土地整理重点转为保护生态环境、缩小城乡差距、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项目[4]。国外把土地整理作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的重要途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例如韩国的新村运动。在土地整理与城乡一体化关系研究中,1996年在里斯本举行的乡村综合规划会议上通过增加参与的方法解决土地和农村的发展问题,2001年有葡萄牙学者主张将人类活动纳入到土地整理评估中[5]。同时国外在土地整理规模、功能、评价等土地资源节约利用方面研究较多。但国外对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研究以及对城市土地利用的规律研究[6]、相关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面研究相对较少。

3.2 我国土地整理历程与现状 20世纪90年代,国家先后提出了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和“占一补一”的基本方针,严格保护耕地。为实现“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新土地管理法在第41条中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土地整理”的条款[4]。1998年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成立,2001年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正式启动,这也标志着我国的土地整理逐渐发展成为多学科、跨领域、专业技术交融的综合性行业。近年来,我国在土地整理有以下几方面研究取得显著进展。(1)土地整理景观生态规划设计[4]:将土地整理分为景观生态型土地整理、生态保育型土地整理、环境伦理类土地整理、生态友好型土地整理。(2)土地整理潜力与效益评价[4]:我国对环境效益评价的分析研究较为丰富。但对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滞后、注重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3)村镇建设用地整治[7]:尊重农民意愿优先,加强对农民农业耕地技术的指导,保证耕地面积不减少,耕地质量平稳不下降的原则。(4)对于土地整理生态补偿研究方面,我国处于持续性研究探索阶段。在土地整理和城乡一体化关系研究中,2008年高明秀提出的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耦合关系及其模式创新研究,2010年刘立民、宋凤玲研究的土地整理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大作用等方面都有显著进展。

4 土地整理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

土地整理目施工包括土地平整工程、水利工程、道路工程以及防护林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等。土地项目施工会在较短的周期内对项目整理区域的土壤、水、植被、生物等环境要素及生态过程产生诸多有利或有害的影响。整合分析研究土地整理对环境要素产生的影响,结合土地整理的理论与实践活动,引导提升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正面的影响。

4.1 对水资源的影响 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是土地整理项目的重要内容,土地整理过程中对地下水高强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降低。项目实施过程会对沟渠实施水资源调配,坑塘河流进行填埋或清淤处理,会带来一定的生态风险。主要体现在水文结构和水资源质量2个方面[8]:

4.1.1 改变水文结构 随着对坑塘、河流、农田水利等实施用地的改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表水文网络结构。例如,在对河道截弯改向,会对周边的土壤环境,植被生长状况,生物栖息等造成影响。河流上游若修建拦水堤坝,会致使下游河道水干涸、游憩的水生生物生态中断等风险。城市建设用地和农田水利灌溉供水有限的区域,地表水供给不足,深入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不断降低,甚至会引起近海区域的海水浸入地下水,影响地下水质造成局部区域水资源调配不均匀。

4.1.2 影响水环境质量 项目工程实施过程中,施工废弃物会对周边水质量环境产生危害。种植耕作区使用的化肥农药流入地表水系或者渗入地下水,对水质危害严重。距离城市工业建设较近的项目实施区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会受到化学有机物和重金属的污染。灌排水渠系统不仅使大量灌溉水能够补给地下水,而且排水设施不断的排泄地下水,加速了地下水的循环,改善区域水质。

4.2 对土壤的影响 土地整理项目实施过程导致土壤损失和退化,土壤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土壤受到污染,土壤质量恶化,对土壤造成的影响具体包括地表形态改变和土壤性状改变两方面[8]:

4.2.1 改变地表形态 土地整理对项目区最直观的体现是土地利用类型的调整,项目区重要的目的之一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常见的调整类型是将滩涂、荒地、裸地调整为耕地,将旱地改水田需要修建梯田、沟渠改变耕地内部结构。或是坑塘填埋、沟渠修建等工程直接改变土地利用类型,从而产生影响原有生态环境、降低物种多样性、土地承载能力下降等风险。

4.2.2 改变土壤性状 根据土壤中砂粒、粉砂粒、黏粒所占的比重,将土壤分为砂粒多黏粒少的砂土类土壤、黏粒和粉砂粒较多的黏土类土壤、质地均匀的壤土类土壤,对比这3种性状不同的土壤,砂土类土壤在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方面较强,黏土类较弱。相反在土壤的保水性方面黏土类土壤较强,砂土类较弱。土地整理项目工程中机械压实、铲挖填埋影响土壤的性状机理,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外营力作用下的搬运、沉积、破坏,造成土壤侵蚀,土壤中有机质、矿物质、水分流失严重。松散土壤颗粒被地表径流带走,新开发土地土壤凝聚性弱,施工过程作用面积大、时间长,加上侵蚀速度造成土壤养分流失。(2)影响土壤通气性、透水性、粘结力、可塑性等理化性质,污染土壤。最显著的现象是:土地整理之后施肥增加了土壤的养分,农作物在这一过程所吸收的农药化肥量少,吸收效率低,大部分堆积在土壤里,杀死了大量的微生物。降低了土壤活性,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3)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影响原有土壤的质地,降低了土壤的肥力。成熟耕地土壤富含各种矿物质、有机质,土壤结构和活性适宜。在整理过程中对土壤填挖运输等,使养分发生变化,肥力降低。

为改善土地整理区域土壤的理化性状,施用蚯蚓和生物菌肥的生物改良措施;解决项目整理区土地的压实问题采用机械深松的物理改良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壤生物性性质,可以采取对项目整理区施撒化肥的化学改良措施。

4.3 对生物的影响 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无法避免对原有区域的生物资源造成不好的影响,直接作用于地表植物和动物,以及地下土壤里的微生物。若长时间堆积土壤,对土地不进行调理优化,则要对该区域的生态风险指数进行评估。项目实施后土地整理对生物资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绿色植被单一化和生物多样性降低两方面:

4.3.1 绿色植被单一化 土地整理能够增加未利用开发土地资源的耕地面积,在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同时也伴随着地表植被破环、植被数量在土地整理后期急剧减少。新种植作物环境适应力差,需要充足的养分供给和人工维护,区域自身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性弱,不利于维持。

4.3.2 生物多样性降低 土地整理项目实施过程,机械填挖破坏了原有土壤表土的熟化度,因而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放线菌大量削减,必然弱化生态系统的分解作用,影响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周边地表植物和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在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实施后期会减少。项目工程需要河流截弯取直的区域,沟渠道路的硬化会减少生物的栖息地。对水池坑塘,进行整修填埋和清淤处理虽然有效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水质质量,但同时也减少了该区域的生物种类,降低了周边水环境生物的稳定性。

4.4 对气候的影响 土地整理过程中对大量原有景观占用地进行翻新重建,影响地表反射率,致使气温和空气湿度在一定程度上变化幅度较大,工业、企业、商业用地的扩建推动城镇化发展,资源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量随之增加,城市高温值屡次刷新,气候变化异常。耕地大面积占用,建筑物高然耸立,热源集中且面积较大,城乡温差大,热岛效应明显。

4.5 对大气的影响 土地整理工程在对裸地、未利用地进行综合利用耕作时,翻新的农田会使用大量化肥、农药,一部分喷洒颗粒散逸到大气中造成大气农药污染。林地转换使用类型时,森林大量砍伐焚烧产生的碳含量增加,容易造成雾霾天气,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呼吸作用,伤害人体健康。

4.6 对植被的影响 对区域原有土地进行土地整理,使土地表面在外,土壤营养随之流失,随后所覆盖的林地、耕地生长的植被,生长发育不良。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期所衍生的植被数量减少,区域生物种类单一化,因而导致生态环境失衡,稳定性随之降低。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通过对指定区域进行土地整理,不但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的资源利用程度,而且对调节区域生态环境有以下4个方面良好的影响[9]:(1)对物质生产的影响。间接地体现在土壤植被及农作物生长受影响会增加食物能源和原材料供给。(2)对调节功能的影响。水利、水质、气候、土壤等调节生物生存环境。(3)对支持功能的影响。土地平整增加了土壤厚度,改善了土壤质量,减少了水土流失等能力,稳定了生态系统营养循环。(4)对生态系统文化功能的影响。土地整理以提高环境美观化为价值目标,对原有景观进行建设改造,进而熏陶人们对休闲、文化、艺术的素养追求。针对土地整理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以下3点应对措施:(1)土地整理后所实施的项目工程应避免与受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产生冲突,如水质受影响的耕地填挖整理后不能施建渔场、泳池、园林景观等。(2)针对整理后区域对环境因素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相关的实验和数据取证,如对林地焚烧产生的物质种类和含量,进行相关数据的测量。受污染土样应参照空白实验组,明确影响植物或动物生长的机理因子。(3)在工程实施前,施工单位应针对区域性的影响,运用科学技术、考虑长远利益减轻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土地整理对区域性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为主导,明确了土地整理对环境要素组成、能量信息、机理性能产生的连贯作用。在土地整理成为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将其优势最大发挥,为生产和生活带来便利,提高社会效益。

5.2 建议 在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基础上,为使两要素协同发展、相辅相成,强化完善研究的目的意义,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可行性的建议:(1)制订土地整理项目区域对填挖机械的深松设备、深松深度的标准[10]。(2)加强土地整理对该区域环境要素影响的研究,注重土地整理后期对土地改良技术的提升,提高土地整理的效益。(3)适度开发未利用土地,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和农用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4)加强土地管理部门对建设用地审批手续的监督,强化人地矛盾意识,倡导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依据区域总体发展,建设合理、高效的土地资源利用结构。

参考文献

[1]薛永森,郧文聚,张凤荣.四川震区土地整理安全性评价及措施[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5):288-294.

[2]蔡琳亭.重庆市土地整理中水资源供需平衡优化模式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3]付光辉.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

[4]贾芳芳.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

[5]李波.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区域土地整治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1.

[6]陈颢.黄土高原南部土地集约利用变化及环境响应[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7]于漳佩.土地整理的生态损益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3.

[8]蔡晓强.进贤县罗溪镇土地整理项目生态风险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2015.

[9]刘世梁,安南南,王.土地整理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评价研究进展[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4.

篇6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措施与建议

作者简介:马松梅(1983-),女,河南商丘人,石河子大学理学院,副教授;王玲(1974-),女,江苏淮阴人,石河子大学理学院,副教授。(新疆 石河子 83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石河子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010-007)、石河子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012-02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6-0084-02

土地利用规划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及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全面重点掌握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工作方法和程序。[1]人类的土地利用活动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态等多方面,是人类以土地为载体所进行的物资、能量、价值的不断交流和转换过程,而土地利用规划学就是对这些过程活动所做的综合部署与统筹安排,[2]其目的是使人地活动处于动态平衡中,从而保持人口、资源、生态等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规划学在土地利用和管理科学中起着龙头作用。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的课程设计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和教学,培养学生认识、分析、研究复杂的土地利用问题的实际能力,使学生基本具备土地利用规划学工作阶段所需的调查分析能力、综合规划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并且最终培养学生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相关文本(例:土地的整理与复垦、土地评价)的编制方法。

但是,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以农业生产为主,发展为当前的以土地可持续利用为中心,这对土地利用规划学的理论和技术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现有/土地利用规划学滞后于社会需求,难以满足土地利用的技术保障。[3]因此,尤其是目前的课程设计环节,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石河子大学理学院地理系的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的课程设计的特点、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相应的改革措施,预期为培养土地领域的创新型人才提供基础。

一、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设计的教学要求

对于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设计的教学要求,本研究具体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四个方面阐述以下几点:

第一,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定合适的、难易程度适中的课程设计题目,做到教学的广度与深度适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充分调动、激发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和思考。

第二,要注意在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构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调动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环境。

第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学要能联系社会发展、经济、生态、环境等与土地利用问题密切相关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综合运用课程涵盖的多领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引导、演示与学生分组讨论等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教学中注意其他相关课程知识的巧妙引入,使学生了解规划各层次(如总体规划与上下层次的规划等)的衔接,了解土地利用规划相关规范与总体规划的关系与区别。

第五,以具体案例为例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土地利用规划实际调研的方法、步骤等,并能够在具体案例中充分展示、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第六,根据实际范例,要求每位学生能通过相关软件或图纸制作土地利用规划图、空间管制图等,并能够独立负责、完成一个土地利用规划学专题文本的编制。

二、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1.理论性和综合性较强,学生感觉困难较大

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完设计专题,通常只介绍设计过程、步骤和方法,而学生要在课后花大量的时间来完成一系列的工作,例如查阅、收集数据资料,进行用地结构的空间布局、设计、修改及确定布局方案,完成设计图及设计图纸等。这些过程在具体操作的时候,不仅要熟练掌握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的很多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很多如前所述的相关课程知识。此外,还需要了解许多相关的政策与依据等,所以说理论性和综合性都较强。当需要学生把土地利用当作一个整体进行总体规划设计时,学生通常缺少全面综合把握土地利用各相关要素、相关问题的能力,所以学生通常感觉很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

2.“真题真做”难以实现

“真题真做”通常缺少现实的支撑平台(如设计院、设计公司等)及规划方案评审程序,这样学生只能在实验室练习,不能参与调研及资料收集等重要环节,而且缺乏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学习的机会,最终造成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总体程序认识不全面。另外,土地利用规划的选题非常关键,选题的大小和内容决定了它是否适合学生有效完成。题目太大,在短时间内学生无法圆满完成任务,而题目太小又起不到锻炼的目的。而“真题真做”式的现实选题又很难实现,所以仅仅基于数据资料的课程设计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创新和协作,而且任务安排的不同,还会导致学生不能有效地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3.成绩评定不够合理

由于土地利用规划学的课程设计综合性较强,课程设计的工作量较大,学生通常无法独立完成,需要学生分组协作,共同完成课程设计的内容。但是,这种做法的弊端是教师很难客观地了解团队里每一位同学的工作量。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只有小组内的部分同学完成课程设计的任务,这一方面增加了教师客观评定成绩的难度,另一方面也可能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

1.加强实践环节,尽可能实现“真题真做”

理论联系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在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加强与相关实践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和平台,才能保证学生在圆满完成任务的同时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关问题,提高编制规划文本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了更容易实现,可以将土地利用规划分成若干个专题,使得每组学生的专题内容及侧重点各不相同。

2.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设计的教学应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方案构思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和成果表达能力等。通过方案构思能力的培养,可以加强学生的调查分析能力。通过综合协调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可以结合学习的专业知识,客观准确地制订出相关的规划成果图,并表达自己的规划意图。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能使得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规划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采用过程评价体系

在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设计中,引入过程评价体系,即注重整个教学过程和课程设计过程的评价,做到评分标准的细化与量化,打分有理有据,从而提高出勤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参考文献:

[1]王万茂,韩桐魁.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 土地利用 碳排放 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015-02

一、引言

纵观人类发展历程,在由原始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过程中,能源资源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然而,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人口的激增,能源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所造成的一系列环境问题越来越困扰着我们,甚至阻碍了我们的进一步发展,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反思。于是,近些年学术界有关“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碳足迹”、“低碳社会”等一系列新概念应运而生。为了适应低碳发展的新潮流,探索如何创建低碳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2008年就设立了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土地利用规划的碳减排效应与调控研究》,力图在揭示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应机理基础上,通过创新土地利用规划技术,形成低碳排放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在此背景之下,本文拟从低碳经济发展的视角出发,探讨我国土地的利用和管理。

二、低碳经济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近十年,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低碳经济给出过定义。2003年2月,英国政府在其发表的《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生活标准和更好生活质量的途径,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刘春玲(2011)在综述国内外学者对低碳经济的界定的基础上,认为低碳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尽管国内外对低碳经济的定义表述都不尽相同,但是所表达的基本思想是相同的。笔者在此基础上概括低碳经济的定义为:低碳经济是一种力求资源低开采高利用、废弃物低排放、环境治理全程控制的全新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下最终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的内涵

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就是兼顾“低碳”和“经济”,综合考虑土地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实现土地利用的“低排放、高效率、高效益”的土地利用(彭欢,2010)。也就是说,既要发展集约型土地利用与开发模式,又要采取各种方式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因此,这就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通过对土地利用类型、利用结构和方法的有效控制,更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以打造低资源和环境成本、高经济和社会利益的双赢局面。

三、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要研究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主要应考虑的便是碳排放问题。就目前而言,由土地利用导致的碳排放有两种: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直接碳排放是指由于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或保持导致的碳排放,如围湖造田、草场退化、种植制度的改变等。间接碳排放是指土地利用过程中的人为源碳排放,如交通用地尾气、矿产品开采工艺排放等。由此可见,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碳排放现象比比皆是,且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碳排放量也与日俱增。如何管理好土地利用以减少碳排放是目前全球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对我国这样碳排放总量居全球第二的国家(王铮和朱永彬,2008),尤其需要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土地类型变化不当往往不利于碳蓄积,会加剧碳排放。如森林砍伐会直接导致地上生物量排除,土壤呼吸加剧;农牧林地被建设用地所占有,生物量便会被清除、土壤被掩埋和收集;草地转变为农田会加剧土壤呼吸,从而减少了碳素向土壤的分配等等。这一切都是因为土地利用类型转换不当引起的碳排放。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在低碳经济理念倡导下,中国政府逐渐重视对土地利用的管理,力求土地利用朝着低碳和经济的方向发展,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力求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发展。但是中国六大区域(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仍然存在一些不利用陆地生态系统碳蓄积的问题,其中尤以东北、华北和华东三大区域的问题最为显著。

(一)东北地区过快的农业发展扰乱了自然生态系统

根据国家统计局1999年和2010年统计的数据显示,1996年东北三省耕地总面积达到21526200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6.55%;到了2008年,东北三省耕地总面积减少到21450000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7.63%,但实际上2008年耕地总面积只比1996年减少了0.35%。但东北三省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耕地面积增加也主要来源于森林和草地。而该地区的森林和草地富含生物碳量和土壤碳蓄积量,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将对于该地区的地面生物量清除;耕作以及水土的流失将对土壤碳蓄积碳汇产生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草地转变为耕地将加剧土壤呼吸,不利于碳积蓄。近几年,国家政府在低碳经济理念下,面对严峻的生态问题和环境污染,投资积极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2010年该地区林业投资完成额达到224262万元,其中国家投资额占84%,当年造林总面积为507030公顷,其中人工造林为308643公顷,而退耕还林面积却为0。这样的发展并不能使该地区土地利用低碳化,要彻底改变目前现状,必须合理配置各类土地利用类型,而并非一味增加林地面积。

(二)华北地区的牧草地出现严重的退化和荒漠化现象

由于过去20年间华北地区大量的植树造林,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显示,到2005年,华北地区牧草地面积比1985年减少了6888000公顷,主要转化为林地(林地面积增加1175600公顷);还有部分转化为耕地(耕地面积增加774700公顷)。但是,就总体来看,牧草地面积下降速度依旧过快,同时过度的放牧也加速了土壤沙漠化速度,这些都不利于土壤中碳的蓄积。

(三)华东地区耕地面积急剧下降,建设用地扩张过快

华东地区是经济发达的平原地区,理应是耕地面积最大的地区,但是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数据显示,2008年耕地面积只占了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9.98%。与此同时,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8年增加耕地面积仅为95006公顷,但是减少耕地面积却达到了99695公顷,超过了增加的耕地面积达4689公顷,可见耕地面积减少的数量超过了增加的数量,年末耕地总面积呈下降趋势。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总量中,有85%用于建设用地,占全国耕地改造的建设用地总面积的44%,可见华东地区建设用地改造的面积之大,华东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迅速变化(耕地逐年递减、建设用地快速扩张)导致生物量清除、土壤被掩埋和收集,加速了碳排放,将不利于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的发展。

那么为什么华东地区会出现这样大量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现象呢?这一方面是华东地区地处平原,耕地面积大,矿产资源匮乏,因此自古以来该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耕地和进出口贸易。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及领海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该地区经济发展较内陆地区快,各地纷纷建居民楼、厂房、写字楼,加速了该地区建设用地的需求。另一方面,耕地种植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远远不及贸易所带来的利润,人们纷纷闲置耕地或者转卖土地成为城镇居民,进厂打工或者自己成立工厂进行加工、贸易。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这种势头更为猛烈。江浙一带很多原有的耕地都被低价转卖给政府用于建设用地。农民搬进了政府新建的农民安居房,农民成了没有土地的农民。这种现象已经违背了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初衷,同时也恶化了土地利用类型的合理调整,不利于低碳经济型土地的利用,值得政府部门深思。

四、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管理的对策

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需要协调好生态发展和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顺应自然发展规律,有节制地开发利用土地,有效地管理保护好土地的生态系统。因此,转变土地利用的方式,重视土地利用过程中的“减源”、“增汇”,这是降低土地利用的碳排放和提高土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必然手段(彭欢,2010)。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一个优质、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土地利用。

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加强土地利用的管理力度,通过法制化的方式进行土地利用类型的管理,通过增加耕地转化审批环节,严格控制耕地流向建设用地。对破坏耕地、任意改造为建设用地者进行严厉打击,应处于高额罚金,并要求其限期对土地进行复垦,恢复其原有生态系统。同时,提高林地面积规模,控制耕地、牧草地、沼泽和滩地面积减少速度,促进其他未利用地面积向林地、牧草地和耕地转换,设立提高土地的碳吸纳能力。

其次,我们应该利用经济杠杆,促使土地利用合理化。可以提高城市建设用地取得和保有的成本,提高土地价格,以此用经济杠杆自动调节土地利用类型,使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最后,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的碳交易市场。尽管低碳经济、碳汇等词汇已经耳熟能详,但是碳积蓄后到底用于哪里或者说能否带来经济效益,这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这主要是碳交易市场不健全导致的。碳交易其实质就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实际上就是碳排放权利的交易。碳交易把气候变化这一科学问题、减少碳排放这一技术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这个经济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市场机制来解决这个科学、技术、经济综合问题”(彭欢,2010)。我们应该应用市场化的手段,制定好合理的碳交易体系,并处理好各个相对量的指标,建立全国的统一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碳交易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碳排放才能从经济的角度得到实质性的遏制。

总之,目前低碳经济下我国土地利用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就需要利用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道德等各种手段进行管理。重要的一点是让低碳经济观念深入人心,政府部门应该从本质出发,倡导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同时,利用经济手段,让低碳和土地利用自动协调发展,这对于现今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而言,是最行之有效的手段,让经济成为土地利用管理的有力杠杆。当然,健全的法律也是必然的管理途径,法制的强制力手段将能使土地利用管理变得井然有序。

参考文献:

1.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Our energy future: 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R]. ENERGY WHITE PAPER, 2003.

2.刘春玲.低碳经济的定义、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J].商业时代,2011(21)

3.彭欢.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0

4.王铮,朱永彬.我国各省区碳排放量状况及减排对策研究[J].战略与决策研究,2008,23(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低碳排放:土地利用调控新课题[EB/OL].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12.25

篇8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方法

0引言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国家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开发和利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现,尤其是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最为明显。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强度大规模开发阶段。面对沉重的环境历史欠账和日趋严峻的生态环境发展态势,环境问题尤其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所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重视。因此,进行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现实。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主要是通过调查和评价,摸清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查明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危害,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整治矿山环境、恢复与重建矿山生态、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等提供基础科学资料和依据。

1影响矿山地质环境的原因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是根据我国《矿产资源法》规定的、为政府矿山行政管理服务的一项技术评价工作,其本意是保护矿山自然地理地质环境。但在实际操作中,我感到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之一是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是否应该纳入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之中并对此感到压力很大。具体原因如下:

1)矿山开拓、开采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矿山的开拓开采方案,一个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拓采方案非常容易造成矿山工业事故,对环境会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因此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应该建立在对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正确认识和合理的技术方案之上。

2)在我国以往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中,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和拓采技术方案分别由各级储量委员会和矿山设计单位分别把关或具体制定,但这套管理体制已完全破除了。储委演变为储量评审中心,日常工作重点是储量核实,基本不管矿山开采技术条件;绝大部分私营矿主不会花钱去请设计单位进行矿山规划设计的,即使有时作了,也许是充充门面,并不准备实施。这样一来,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分析和矿山拓采方案的 审查在许多情况下变成了介于储量核实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之间的空白区间。

3)在原理上来说,储量核实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两个环节,只要有一个适当扩展一下自己的管理范围,上述空白区间就能弥补了。在实际工作中,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是领取采矿证的最后一项技术评价工作,于是事实上是由矿山地质环境评价进行了补充。

4)现在的问题是出在《矿产资源法》既没有赋予储量核实承担这个职能,也没有让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承担。这样一来,不管那个来做,都是违法。

5)如果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工作者不愿犯法,它只好放任矿山经营者选用自己认为最高经济效益的拓采方法,为矿难埋下伏笔;如果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工作者坚持社会责任心,就会违法越权。

2 确定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的重点内容

2.1矿业活动引发的水资源、水环境变化,包括地表水漏失、地下水资源枯竭、区域水均衡破坏、水质污染等。

2.2矿业活动对土地资源、土石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包括改变土地利用现状、地面变形、土地荒漠化、土石污染等。

2.3矿业活动引发地面隆起、沉降变形、山体开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情况。

2.4矿业活动对重要工程设施、房屋、厂矿和自然景观的影响和破坏情况。

2.5矿山建设工程和设施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及其危害程度。

3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价

在充分查明评价前矿区存在的各类地质环境问题,包括地下水资源枯竭、地表水漏失、土地资源破坏、土石环境污染、崩塌、滑坡等,在规模、发育程度、危害对象和生产原因的基础上,对其影响和危害程度进行评价。

3.1充分掌握评价区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地下水、工程地质等基础条件,查明评价区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的种类、规模、特征、发育程度,查明与相邻矿山矿业活动的相互影响特征与程度。

3.2针对各种地质因素在不同局部区域的差异性和复杂性,要做到较为精确的评价,需将整个评价区域划分成若干个评价单元,统一评价单元在地质环境条件方面具有一致性,而不同的评价单元之间应具有可比性。

根据各个小区域的具体地质环境条件,分别赋予所选定的评价指标以不同的属性,然后在根据这些属性进行区域评价。可采用三角形剖分法、正方形网格划分法和不规则多边形网格划分法。

3.3依据具有针对性、简明性、普适性、数据易取性、指标可量化和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原则对评价区基础条件基本指标进行选取及数据标准化处理,确定地质环境评价指标权重。

3.4建立数学模型(指数模型、概率统计模型、模糊数学模型和灰色系统模型)选用评价区各种矿山地质环境要素的各种质量参数和定量化指标,定量评价环境质量的优劣以及预测人类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

3.5根据数学模型的评价结果对评价区进行现状评价影响程度分区。

3.6评价现状条件下评价区的地质环境质量情况、地质环境抗干扰的能力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难度。

4矿山地质环境预测评价

在现状评价的基础上,根据矿山类型和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确定的开采范围、深度、规模和采、选、冶方法,废弃物处置等,结合评价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变化特征,预测新一轮矿业活动可能产生、加剧的地质环境问题和矿山建设发生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并对其发展趋势、危害对象、影响程度和恢复治理难度进行评价。主要包括预测矿业活动可能引发和加剧的地质环境问题的种类、规模和原因以及其危害对象和危害程度,并对在本轮矿业活动结束时总体地质环境质量情况进行评价,对矿业活动引发的各种地质环境问题做出恢复治理难度分析。

5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根据现状评价、预测评价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分区,在此基础上对矿区地质环境总体影响程度做出综合评价结论,进行矿山建设适宜性评价。

参考文献:

[1] 王莲芬,层次分析法引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2] 辽阳市弓长岭区矿山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研究,弓长岭区矿产管理局,1992

[3] 《县(市)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实施细则[S],北京: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2001。

[4] 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5] 冯东梅,闭矿后矿区环境地质灾害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篇9

关键词:水资源价值 研究进展 模糊评价模型 山西

1前言

水资源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水资源价值是指水资源使用者为了获得水资源使用权需要支付给水资源所有者的货币额,它与水价是不同的概念,合理的水价应包括水资源价值。水资源价值的研究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它对水资源合理配置、改善水环境、促进节约用水、缓解水危机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水资源价值研究现状

水资源是一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一样,具有价值,水资源价值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即稀缺性、资源产权和劳动价值。

现行的水资源价值研究模型主要有影子价格模型、边际机会成本模型、收益现值模型、供求价格模型、CGE模型、模糊数学模型等。

2.1影子价格模型

影子价格是本世纪50年代Tinbergen和Kantorovitch提出的,它最早源于数学规划。

在国外常称之为“效率价格”或“最优计划价格”。根据微观经济学的均衡理论,如果市场供需均衡,均衡价格等于边际净收益,也等于边际成本,即边际劳动价值。为了和市场价格相区别,有时把均衡价格称为影子价格。这样,可以通过求出影子价格间接求出供需均衡时的边际成本(即边际劳动价值)。影子价格指的是在全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前提下,当其他生产要素、劳动投入和技术条件不变时,某一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能够增加的社会净效益。但运用影子价格理论测算水资源价值存在以下问题:(1)根据影子价格的定义,影子价格与生产价格、市场价格差别很大,它只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和水资源与总体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因此它不能代替水资源本身的价值。(2)由于水资源长途运输的不经济性,目前尚无国际竞争价格。在国内,只有近几年才赋予了自然水资源象征性价格(即水法中所称水资源费),因此,通过国际、国内水资源市场价格调整的方法来获得水资源影子价格是困难的。(3)理论上可以通过求解线性规划来获得水资源影子价格,但是实践上存在很大困难,“世界上还没有完全由理论计算得出的影子价格”。

2.2边际机会成本模型

边际机会成本(Marginal Opportunity Cost,简称MOC)是指从经济角度对资源利用的客观影响进行抽象和度量的一个有用的工具,是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从事某项经济活动而必须放弃的其他活动的价值.MOC理论认为,资源的消耗使用应包括以下3种成本:(1)边际生产成本(marginal production cost,简称MPC),它是指为了获得单位资源必须投入的直接费用。(2)边际使用成本(marginal use cost,简称MUC),它是指用某种方式利用一个单位的某一资源时所放弃的以其他方式利用同一资源可能获取的最大纯收益。(3)边际外部成本(marginal external cost,简称MEC),主要指所造成的损失,这种损失包括目前或者将来的损失,当然也包括各种外部环境成本,该理论认为:MOC表示由社会所承担的消耗一种自然资源的费用,在理论上应是使用者为资源消耗行为所付出的价格P,当P小于MOC时,会刺激资源过度使用;当P大于MOC时,会抑制资源的正常消费。

2.3收益现值模型

收益现值模型依据替代与预测原理,着眼于未来的预期收益,以适当的还原率折为现值。其基本公式为:

式中:V为水资源的价格;a为已建水利工程平均期望年净收益;r为年收益资本化过程中所采用的还原率。

收益现值模型仅以经济效益为依据,而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的生态效益则较少涉及.以此方法估价则必将造成价格偏低且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而且收益现值模型一般是应用在土地经济评价方面,适合于每年有着固定收入的土地资源的定价。

2.4供求价格模型

供求价格模型是美国詹姆斯(L.Dauglas Tanes)和李(Robert .R. Lee)提出的,他们认为,供水是商品,符合下列公式:

式中:Q2为调整价格后的用水量:Q1为调整价格前的用水量;P1为原水价;P2为调整后的水资源价格;E为水资源价格弹性系数,所谓的弹性是指因变量变化的百分比同自变量变化的百分比之间的比例关系,它可分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等。

供求价格法有其优点,首先,其公式比较简单,数据容易获得;其次,它适应市场经济大环境,人们也容易接受。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供求价格模型尚须进一步完善。

2.5 CGE模型

CGE模型(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在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于宏观政策分析和数量经济领域,随着经济理论的不断丰富和计算技巧的逐步完善,CGE模型的研究和应用日渐广泛,成为研究市场行为、政策干预和经济发展的有效工具。由于CGE模型能有效地模拟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故而它能用来研究和计算部门和商品的价格。运用CGE模型能输出某一地区的经济在均衡条件下的各部门生产和消费情况,能有效应用于商品价格的计算。

虽然CGE模型能输出某一区域经济均衡条件下的各部门商品的相对价格,但同时必须看到,CGE模型所要求的资料量是十分大的,模型一般要求区域部门投入产出系数、劳动力分配、总投资及部门投资分配、消费额及政府、居民间分配以及各种弹性系数,收集和处理资料的十分困难。

3 水资源价指模糊数学评价模型

水资源价值系统是一个复杂且模糊的系统,处理这样的复杂系统,由于“不相容原理”的存在,运用常规的数学方法是难以如意的,因此适宜于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处理。构成水资源价值的因素,可分为3类: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水资源价值模型可用函数表示为

V=f(X1,X2,X3,…,Xn)

式中:V为水资源价值(无量纲);X1,X2,X3,…,Xn分别表示影响水资源价值的因素如水质、水资源量、人口密度、经济结构、技术影响、水资源生产成本及正常利润等。

设U为水资源价值要素,U=( u1,u2,u3,u4),评价向量为W=(高,偏高,一般,偏低,低),水资源价值综合评价可表示如下:

式中:V―水资源价值综合评价值;A―u1,u2,u3,u4要素评价的权重值,利用专家评判法求得A=(0.4,0.15,0.15,0.3);“o”―模糊矩阵的复合运算符号, 包括取小取大法、相乘取大法、取小相加法等,本文取算子“∧”或“∨” ;R―u1,u2,u3,…, un的综合评价矩阵,可表示为:

式中:rij(i=1,2,…,n;j=1,2,3,4,5)表示i要素j级评价值。评价指标隶属函数的选用如下标准化公式:

效益型指标(越大越优):

成本型指标(越小越优):

V是一个无量纲的向量,可以通过WLJ=V•S这种方法将其转换为水资源价值(价格)。WLJ为水资源价格,S为水资源价格向量。水资源价格在(P,0)之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其按着不同的间隔划分为价格向量,如等差间隔或等比间隔,即S=(P,P1,P2,P3,0)。P为水资源价格上限,是指达到最大水费承受指数(水费支出/总收入)时水资源价格,可以用下式表达:

式中, 为水费承受指数,I为实际收入,W为用水量,C为单位供水成本及正常利润。根据亚太经济和社会委员会 (ESCAP)的建议,居民用水的水费占家庭收入的百分比最大不应超过3%[16]。

2005年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95.67元,城镇生活人均用水量99L/d,工程水价格为1.9元/m3,环境水价约1.1元,求得P=2.78元/m3,则S=(P,0.75P,0.5P,0.25P,0)T=( 2.78, 2.01 , 1.39 , 0.7 , 0)T。

4 结论

应用模糊数学对水资源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实用性,并且操作简单,应用方便,它既能综合考虑和分析影响水资源价值总体水平的各种因素,避免了单一因素决策和人们主观认识差异的片面性。得出山西水资源价格为1.58元人民币,山西省现行水价远低于水资源价格。为确保水系统总量平衡,节约水资源,必须对现行水价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1] 姜文来,武霞,林桐枫. 水资源价值模型评价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1998,13(2):178-183.

[2] 彭晓明,王红瑞,董艳艳,等. 水资源稀缺条件下的水资源价值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 自然资源学报,2006,21(4):670-675.

[3] 中国21世纪议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4] 姜文来,王华东.我国水资源价值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6,12(1):1-15,16.

[5] 张健.论水资源价值与水资源管理[J].四川水利,2001,(2):57-60.

[6] 沈大军,梁瑞驹,王浩,等.水资源价值[J].水利学报,1998,(5):54 59.

[7] 辛长爽,金锐.水资源价值及其确定方法研究[J].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2002,13(4):15-17.

篇10

《经济研究方法论》作为经济研究者的启蒙课程,是一门针对研究生开设的课程,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也只是部分院校开设,课程的名称也不一而足,但其影响越来越大,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普遍趋势。

《经济研究方法论》是方法论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指经济学界在研究经济理论和经济问题时所采取的各种方法的应遵循的理论。它们以一定的经济学说为指导,彼此之间往往互相交叉并补充。一般而言,在大的理论框架下,《经济研究方法论》的理论主要分为演绎与归纳、宏微观分析、制度结构分析与总量分解以及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等。这些研究方法理论随着历史变化而变化,因研究范畴、前提假设、研究对象、研究手段等的千差万别而有所不同,有的甚至意见相左。但无论如何,一个共识是,作为探寻经济社会现象的重要手段,经济研究需要方法的介入,离开有效的方法,研究很难深入,研究结论也令人质疑。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在方法论内容的教学上也并不拘泥于研究方法的理论指导。经过努力,我国高校研究生的整体研究素质有了提高,我国高校教师对国外经济学核心课程的设置有了越来越多的理解,逐步认识到经济研究方法是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一起构成了经济管理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核心课程。

2014年,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落实《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要求,“加强方法论学习和训练,着力培养研究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学术鉴别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结合课程教学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教育。”

新疆农业大学作为省属的重点高校,1988年在经济管理学院开设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经济研究方法论的选修课程,之后又陆续在农业经济管理博士以及土地资源管理和产业经济学硕士中开展,现已成为经济管理类研究生的必修课。

2研究生教育发展对课程有效互动的新要求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递增。自1999年以来,研究生(含博士生)招生规模平均每年递增2.7%以上,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从1999年的8.5万增长到2015年的64.74万人,这意味着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精英人才的同时,也必须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目前我国研究生尤其是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分应用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研究生可就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志向报考不同类型。但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研究生,一定的研究方法还是需要掌握。在经济研究方法论课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类别,在互动内容上又不同的侧重。

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2010年以来,该校经济与贸易学院学科建设有了进一步发展,增加了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有国际贸易学、金融学等6个二级学科招生,同时还增加了农业推广硕士中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两个领域,偏重农业经济方面的应用研究,此外,会计学专业硕士和工程管理专业硕士也陆续开始招生。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研究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和指导教师数量较少的矛盾,尤其是在论文写作、课题研究等方面,许多老师认为学生的总体研究能力在下降,论文质量也受到质疑,但同时一些研究生也抱怨,研究方法没有系统学习,缺乏相应的科研训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经济研究方法课程中增强互动,调动研究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升课程在科研能力中的价值体现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3课程教学互动的必要性和适用性

经济学随着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相比几十年前,在经济学信息量呈现爆炸式增长,如何运用经济学新的原理、新的计量手段、新的视角从事经济社会问题的解决?研究方法的互相交流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设置课程《经济研究方法论》是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的一个重要措施,但是研究生往往喜欢通过新媒体新手段自主获得某种思想、工具和手段,却很难与周围的师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在课堂上也只是听听,也不愿轻易表达自己的见解,甚至有的导师也比较封闭,画地为牢,有时甚至很少与学生做一些学术交流。因此,看上去信息传递越来越便利,可是到了人这个应用终端后,信息在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终止了,使用效率陡然变得低下。

在西方国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包括课堂教学,相互有效沟通是一个重要的过程。通过《经济研究方法论》课程的互动学习,让学生更透彻地掌握基本的经济研究方法论体系,使之研究方法成为解决经济管理问题的钥匙,在解释或解决经济问题的时候有一套适用的方法。因此课程中的有效互动非常必要。

互动教学的适用性则要根据学生需求的不同以及方法论课程内容有所侧重,在哪些地方需要互动,在哪些内容上需要互动?以及如何提高互动的有效性,降低无效的互动?经济学管理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是提高科研能力,而仅仅通过灌输理论性较强的核心课程效果不会很好,在互动中大家对理论的掌握会更扎实。而对应用型研究生,大部分将从事应用型实际工作,对他们的方法论课程互动应有所不同,应比较偏重研究方法、理论运用方面等。总之,在研究生人数增长迅猛而教师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课堂教学就更要注意如何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标准和提高教学效果。

4研究生课堂教学有效互动重点环节

4.1课程内容的设计

《经济研究方法论》课程的理论到应用内容极其丰富。在新疆农业大学《经济研究方法论》课程中,我们按专题来设计内容体系,将《经济研究方法论》划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一般方法论基本理论的回顾;第二部分是数据处理专题研究,重点讲解经济计量模型的运用;第三部分是经济调研方法,重点讲授数据等资料的获得及处理方法;第四部分是文献综述,重点讲授如何搜集整理文献并归纳评述;第五部分是论文写作,重点讲授学位论文和一般研究论文的写作原则和方法等。有了课程内容的体系和专题,授课教师可以自主设置相应的课堂互动内容,根据不同专题不同内容以及学生的情况随时完善。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部分教师课堂互动设计清晰,学生参与相对积极主动,教学效果也比较好,形成了有效互动。

4.2互动内容的设计

互动并非是教师在课堂上随意发挥,而应该根据课程内容和授课对象精心设计,否则有效性将大打折扣。以经济研究方法论课程中的数据处理专题为例,目前已有很多计量经济学软件包,可以完成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参数估计、模型检验、预测等基本运算,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只是孤立地完成原理讲解或者软件使用,可以在原理课上运用提问的方法了解学生掌握理论的程度,同时在上机实验的环节了解学生处理相应数据的能力,这样综合的办法也提高了课程教学的有效互动性。

4.3课上演讲和讨论

对研究生而言,课堂互动对他们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回答问题或阐述观点时,往往要求他们更加发挥能动性、独立性,更深入、更系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研究生课堂教学更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性,要求学生努力丰富知识结构和内容参与教学。

在经济研究方法论课上,一些教师分别设计了学生自主演讲的教学内容。课上讨论的环节,还有一些教师采取随机提问的方式,并要求其他同学进行点评。这要求课堂中所有的主题高度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尤其是自主演讲的部分,老师讲授完理论性比较强的重点章节后,其余的章节给学生安排自主演讲,这样就要求学生大量地阅读文献,提升综合归纳能力,加以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追问,再讨论,使得互动有效性最大化。

4.4完善的考核机制

完善的考核机制是课程有效互动的助推器。在《经济研究方法论》课程中,考核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自然应体现部分课堂互动环节的内容以激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主动性。

4.4.1重视平时表现

方法论的学习内容繁多,很难通过一张试卷决定研究生的最终成绩,而平时的表现因为有了更多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一个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这应成为衡量成绩的重要因素。学生在课堂讲授、发表见解和发表点评意见时,要求他们在课下有更好的储备,必须花很多时间参看文献、做课后习题等工作。因此我们把平时的课堂表现成绩提高到40%,激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

4.4.2开题报告成绩

研究方法论原理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闭卷考试反映出来,但是对研究方法的运用还能够通过课程论文和开卷考试的部分信息考查。根据经验,在课堂上有效参与互动的学生,往往在原理应用中有优势。而开题报告往往是学生运用研究方法论做出的第一份应用成果。因此,可以把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成绩作为经济研究方法论课程的部分成绩考核依据,我们给定的是20%。一方面让学生重视课堂互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开题报告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