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体系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09-06 17:44: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体系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程体系的概念

篇1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并在反思我国教师教育指导理念、理论基础和课程编制的基础上,构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教育的职前、入职和在职教育课程体系

与传统课程相比,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几个核心转变:第一,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第二,课程结构从整齐划一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第三,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内容关注儿童生活经验,反映社会科技发展最新成果;第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研究以及合作学习的机制;第五,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第六,走课程综合化的道路;第七,树立全新的课程资源观,学生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第八,调整现行的课程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一、教师教育的现状

1.教师教育的指导理念存在偏差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终身教育已成为指导教育发展、改革的一个指导思想。当然,终身教育理念也应成为教师教育必须遵循的理念,以适应社会迅速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但是,现在的教师教育鲜少体现终身教育的理念,教师教育还是以职前教育为主,人职教育和在职培训还处在边缘地带。

2.教师教育的理论基础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新课改背景下,基础教育的指导理念发生了根本胜的变革。新课改实施前基本上是以“结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新课改后,基础教育的理念发生了变化,新课改提出的研究性学习、综合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教学方式的转变、学习内容与学会生活相联系,都反映了建构主义的课程教学观,可以说建构主义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的指导思想之一,但是建构主义还没有成为教师教育的指导思想,致使教师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3.课程编制不合理

第一,课程目标定位不合理。现行的教师教育课程,过分注重专业学科的知识体系和课程的知识传承价值,偏重于按照学科专业教学的模式来培养教师,忽视综合能力的发挥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第二,课程结构不合理。拿教师教育中的学科专业课程来说,其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学科专业课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比重大,课程多。研究表明,在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课程计划中,普通教育课占总课时的21%,学科专业课占70%,教育专业课占9%,并且选修课也儿乎都是学科专业课程。

二、教师教育课程构建

1972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公布了著名的调查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该报告正式提出了终身教育理论,并迅速展开了确立和制订终身教育体系为目标的教育改革运动。因此,要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指导教师教育的课程建设,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人职教师教育课程和在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1.职前教育阶段

第一,公共基础课程部分:广泛开设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在原来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教师职业道德、高等数学、大学语文等必修课,并且广泛开设文史哲类、艺术类、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选修课;第二,专业基础课程部分:应提高专业基础课程在教育类课程的地位,专业基础课程包括:一是相关专业课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二是教育基本理论。它不再局限于教育学、心理学这两门课程,还应包括教育概论、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第三,专业课程部分:在学科专业教育方面,使学生在具有广泛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精深掌握1 —2门专业课;在教育类课程方面.开设针对这1—2门课程的学科教学法、学科教学心理学、学科教材研究方法及学科教育技能等课程,培养师范生“如何教”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第四,活动课程程部分:通过有计划的活动安排,使师范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教师职业自豪感和锻炼师范生的社交、文体艺术等方面的能力。

2.人职教育阶段

将师范生职前教育阶段的教育实习、教育见习等实践活动和教师入职教育结合起来,并增加师范生教育实习和人职教育的时间。这一阶段的课程应根据师范生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教师从理论上予以指导,分析问题的理论基础,探讨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在具体情境中实施可行性方案。同时结合学生情况优化教育技术,逐步锻炼学生进行校本课程研究开发的能力。在反复实践中,将师范生在学生阶段习得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专业情意有机结合起来.初步形成师范生的教育教学风格。

篇2

1. 劳动后不宜立刻洗澡 不管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均应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则容易造成心脏、脑部供血不足,甚至发生晕厥。

2. 发烧时不宜洗澡 当人的体温上升到38℃时,身体的热量消耗会增加20%,身体比较虚弱,此时洗澡容易发生意外。

3. 血压过低时不宜洗澡 因为洗澡时水温较高,可以使人的血管扩张,低血压的人容易发生虚脱。

4. 酒后不宜洗澡 酒后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时补充,会导致头晕、眼花、无力,严重时还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

5. 饱餐后和饥饿时不宜洗澡 饱餐后洗澡,皮表血管被热水刺激而扩张,较多的血液流向体表,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会影响消化吸收。饥饿时洗澡易造成低血糖,甚至虚脱、昏倒。

(刘小军)

女性性冷淡与缺铁有关

女性性冷淡指女性的性反应受到抑制,亦称性感麻痹。在正常女性的性反应中,的敏感性是极为重要的因素。

在不同的情况下女性的强度和时间有很大差异,但不管性刺激的位置和形式如何,其基本生理过程是一致的。

生活中的某些经历会损害女性达到的能力。如男女之间的强烈冲突,或者受到男人冷落,经历创伤事件,受到调戏,尤其是不愉快的首次体验等都可能让女性确信性是一种狂暴的攻击行为。

男性和夫妇间关系障碍是使女性达不到的常见原因。除此,一些身体瘦弱的育龄女性出现性冷淡,其中很大原因是因为患有常见的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之所以会引起性冷淡,是因为血液中的铁元素影响上皮细胞的营养状况,患缺铁性贫血的女性,阴道和外阴黏膜容易呈萎缩状,时会感到不适甚至疼痛。久而久之自然减退。

育龄女性出现贫血应及时治疗,血红蛋白在100克/升以下,就应该服铁剂和加强营养,尽快改善病情,以防止出现持续性性冷淡。(张大伟)

40℃温水洗澡最解乏

经过一天的辛劳,很多人回家倒头就睡。这样不但体力恢复不过来,反而更容易腰酸背痛。此时不妨好好洗个澡,解乏的效果最好。

早淋浴晚泡澡。早晨起来最适合淋浴,这样可以唤醒身心,让人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如果晚上感到疲劳,可在晚饭后1小时、睡前1~2小时泡个澡。这样能加速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让人精力充沛。

没有条件泡澡,可以调大淋浴水流,利用水柱的力量刺激身体,放松肌肉。如果是运动后的疲乏,应在半小时到一小时后洗,否则会使心率加快,血液大量流向皮肤,造成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严重时还会虚脱。

一般来说,人体内温度是40℃,因此用40℃的温水洗澡消除疲惫效果最好。假如水温过高,消耗的热量多,反而会让人更难受。水温过低,血管收缩,也不易消除疲劳。热天可以适当调低水温,不低于35℃即可。

每次洗15分钟最佳。洗得时间久了,会觉得浑身无力。疲劳与血液中的乳酸浓度有关。有研究显示,剧烈运动后,洗30~50分钟,乳酸浓度可恢复到疲劳前的水平。一般的上班族或轻微劳动者,洗澡15分钟,乳酸浓度就恢复正常水平了。(肖文华)

十种小病要警惕

1. 睡觉流口水 可能是因为神经调节障碍引起的。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除此,口腔卫生不好、牙周病等也会出现流口水。

2. 脚有些肿 脚肿往往是由静脉栓塞引起的,不及时看医生可能导致下肢浮肿,甚至引发肺栓塞。

3. 视力减退 视力明显下降,眼睛经常发花、眼角干涩、看不清东西,可能是肝脏功能衰弱的先兆。

4. 瘢痕变化 如烧伤或外伤后的瘢痕疙瘩,或慢性皮炎等,发生一些莫名其妙的变化,应该警惕有皮肤癌的可能。

5. 眼睑下垂 眼皮越来越厚重,忽然有些下垂。“重症肌无力”的先兆就是缓慢发生的眼睑下垂。先是一只眼,后是另一只眼,早晨轻,晚上重,一天之内有明显的变化。

6. 视觉彩圈 在看灯光时,灯光周围出现彩圈。它预示着你可能患上了闭角型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可以导致失明的眼病,早期症状是出现虹视。

7. “吃货”隐患 突然胃口大开,体重却减轻了,排尿量也随着喝水次数的增加而明显增多。应警惕“食欲大增”背后可能是糖尿病。

8. 突然胃疼 患过胃病,所以这次竟把心脏病的先兆当成了胃疼。心脏病引起的胃痛很少会出现绞痛和剧痛,压痛也不常有。

9. 美人痣变化 痣在变成恶性黑色素瘤时,有这样一些警报:痣在近时期内迅速增大;痣表面出现糜烂甚至发生破溃且有瘙痒感;痣周围原先平坦无异,新近出现小黑点、卫星结节状组织,或肿大且伴黑色。

10. 手心出汗 年轻人或女性的手心会发热,但还有可能是得了慢性肾盂肾炎。这种病的前期一般有持续性或间歇性手心发热、出汗,或伴有全身发热。

(陈晨)

近八成癌症是吃出来的

研究显示,湖南60%左右的口腔癌患者和吃槟榔有关。癌症在陕西省则呈现地域化特点,陕北高发的癌症是胃癌,研究表明这和当地居民习惯吃腌制酸菜和大量饮酒有关。陕南多发的则是食管癌,这跟当地居民多吃麻辣烫等习惯有关。

专家提示:77%的癌症跟生活习惯有关,所以提醒人们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腌制食品 在致癌食品中,腌制食品居首位,如腌制的酸菜、咸鱼、咸蛋等。

油炸食品 经过高温煎炸后的食物会产生致癌物质多环芳烃。如油煎饼、臭豆腐、油条等。重复使用的油也含致癌物。

烧烤类食品 如烤牛羊肉、烤乳猪等都含有致癌物质。尤其是轻微烤焦的部位。

霉变食品 黄曲霉素是当今发现的最强烈的致癌物,医学界认为,黄曲霉素可能是肝癌发生的重要原因。在一些肝癌高发区,人们常食豆腐乳、豆瓣酱等,这类食品会产生黄曲霉素。另外,受潮后发霉的米面、花生米等食品也会产生致癌物质。

高温食品 如陕南地区,因为多吃火锅、麻辣烫等高温食品,所以食管癌多发。火锅底料中含有大量调料,多次煮烫也会产生黄曲霉素。

隔夜食品 首先是微生物繁殖,会导致食物变质;其次是亚硝酸盐增多,有致癌风险。如隔夜熟白菜和酸菜就会产生亚硝酸盐。

吃肉多吃菜少 肉类食物热量高,会破坏人体肠道的内环境,导致肿瘤多发。(杨洋)

小动作改善便秘

便秘是人们最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症状。据不完全统计,约有50%的人曾有过便秘,尤其是老年人、孕妇和小孩的发生率最高,许多人为此痛苦万分。

正常人摄入食物,经消化与吸收到形成粪便排出体外约需要24~48小时,若超过这个时间,即可视为便秘。

因食物和个人饮食及排便习惯不同,间隔时间也有很大差异。一般讲,每日排便一次为正常。也有人2~3天排便一次,还有4~5天甚至更长时间排便一次却不感觉排便困难的。

便秘是指排便不顺畅,包括粪便干燥排不出和粪便不干也难以排出两种情况。当排便间隔延长,伴有大便干燥硬结,排出困难,排便后有便意不尽,腹部胀满,头昏乏力等痛苦症状时,才称为便秘。

清晨小动作轻松改善便秘。

两足分立略比肩宽,两膝微屈,上身保持正直,两手叉腰,目视前方,肩膀放松,呼吸自然,然后开始“转腰”。做的时候注意以小腹部的转动为主,以肚脐为轴心,分别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平转。转腰时动作宜和缓、连贯。

由于腹部对应的是小肠、大肠等器官,因此转腰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吸收,进而起到改善便秘的作用。注意,初练时运动次数不要过多,每天早晨正反方向各转三五十圈即可。然后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慢慢增加转动圈数。圈数可增至200~300圈,时间为15分钟左右。

(周慧)

小事情让你减寿十年/刘小军等

1. 起床先叠被 人体本是个污染源,在一夜的睡眠中,人体会排出大量汗液,汗液中的水分及很多化学物质会被被子吸收,如不让其散发出去,立即叠被,易使被子受潮及受化学物质污染。

2. 如厕看报 坐在马桶上读书看报,会延长排便时间,造成充血,从而引起痔疮发作。

3. 饭后即睡 供氧量随之减少,易引起心口灼热及消化不良,还会发胖。

4. 空腹吃糖 会妨碍蛋白质的吸收,影响人体各种正常机能,使人体变得衰弱。

5. 留胡子 胡子能吸附有害物质,留有胡子的人吸入的空气,污染指数是普通空气的4.2倍。留胡子再抽烟污染指数将高达普通空气的50倍。

6. 跷二郎腿 会使腿部血流不畅,影响健康。如果是静脉瘤、关节炎、神经痛、静脉血栓患者,跷腿会使病情更加严重。

7. 眯眼看东西、揉擦眼睛

眯眼看东西,眼角易出现鱼尾状皱纹。习惯性眯眼还可使眼肌疲劳、眼花头疼。

8. 强忍小便 会造成急性膀胱炎,出现尿频、尿疼、小腹胀疼等症状。有憋尿习惯的人患膀胱炎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5倍。

篇3

在职业教育领域,不少学者提出了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定义。课程是为师生共同学习所设计的教育环境,以及在这个环境中所进行的范围广泛的活动。教育环境涵盖了教师、学生、情境、教学资源等方面,是一个教育系统。这一定义用教育环境取代教学计划、培养方案、教学科目等,拓展了课程的范畴,把课程与“教育环境”和“活动”相结合,进一步明确了“活动”的范围,预示了“活动”的内容。赵志群认为职业教育的课程是教育机构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为学生设计的学习计划或方案,是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所做的设计与规定。这一定义突出了课程学生本位和教学服务功能。高职课程是培养人的总体方案,是将宏观的教育理论与微观的教育实践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

1 高职课程

本研究认为高职课程是高职院校为有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职业岗位(群)和学生的需求,整合教师、学生、学习内容、学习资源等,提供给师生的学习活动或学习方案,是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及评价方式的规划与设计,它包括课程体系和单门课程。这一定义具有这样一些特征。高职课程来源具有多元特征。高职院校课程的“提供”可以分为“被动提供”、“主动提供”和“被动与主动相结合提供”。“被动提供”是指学校简单地执行国家制定的教学计划或方案,即按照国家规定设置课程,选择指定教材,按课程建设实训环境,组织教学。“主动提供”是指学校根据国家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的需要,设计教学计划、学习方案或培养方案,开发课程。“被动与主动相结合提供”指在部分执行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组织课程实施。总结起来,有这样几种模式:(1)国家课程模式。课程设置来自于国家的规定。一部分课程必须按国家的规定设置,如公共基础课,这是强制性的国家课程。部分学校的专业课程基本上按照教育部提供的课程设置。一部分课程还必须使用国家指定的教材,例如在第一轮高职高专办学水平评估中,评估指标规定必须选用教育部指定的优秀教材达 70%。(2)国家课程+学校课程模式:有些专业的课程体系,除公共基础课程外,高职院校根据实际对专业课程进行小部分调整。(3)学校课程模式:除少量强制的国家课程外,有的学校专业课程完全由自己开发。高职课程具有整体性特征。课程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将学生的需要、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学习方式整合为一个整体。学习内容、学习资源是整合学校与企业的资源、理论与实践、就业需求与长远发展需要,而不是孤立的,片面的课程内容。高职课程具有明确的目标性。高职具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人才培养规格,单门课程依据人才培养规格制定课程目标,培养目标将培养要求逐级传导给培养规格和课程目标,构成培养链,三者相互结合、支持。课程是由教育者规划好的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实践知识或默会知识、操作技能、职业道德知识、人文科学知识等。强调课程的预设,并不反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生成性。在实际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可以根据需要对课程进行调整、修改。

2 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形成课程目标体系,并据此选择学习内容、开发学习资源并按一定的规则组成的课程系列,使各种课程要素在课程系统中形成合力,有效地实现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构成比较复杂,横向看有学校内部,各系自己也构成课程体系,纵向看有学校、院、系、专业的课程体系。这样纵、横向的课程体系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本研究的课程体系主要指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体系相关联的另一个概念是学科体系。学科体系是指按照心理学和教学要求,兼顾科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组成的各门教学科目的系统。国外课程论经典作家虽没有系统研究课程体系,但他们对课程的定义中都含有课程体系的意义。

课程体系与课程类别交叉,课程体系包含课程类别,如公共基础课作为一类课程是专业课程体系的一部分。而类别中的课程也可以构成一个小系统,如公共基础课程可以形成公共基础课程体系,这时这个体系为类所包含。单门课程构成课程类别,也是组成课程类别的元素。

3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学校常用的一个术语,是指根据课程体系目标设置单门课程,并分配各单门课程的教学时数。课程设置是课程体系的具体化,课程设置形成课程体系结构。课程建设( curriculum building )是最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使用很频繁的一个术语。有学者认为课程建设与课程编制两者之间没有实质性差别。实际上,课程建设比课程编制的含意更为广泛,是指高职院校为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资源配置、教学手段的过程。

4 课程规划

课程规划在西方课程理论中已有比较久的历史,但在我国课程理论中,频繁使用是最近年份的事。课程规划似乎是不言自明,但又不能完全定义清楚的一个概念。崔允郭教授认为规划“是学校对本校的课程设计、实施、评价进行全面的规划”。课程规划有不同的层次,国家的课程规划、地方当局的课程规划与学校层面的课程规划。从学校层面看,课程规划是学校为完成其特定的任务或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依据一定课程理论和学校自身条件,对课程设置、开发、实施、评价所进行的全面、长远计划。课程规划涉及到课程体系规划和单门课程规划。

从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历程看,人才培养目标是国家对高职教育、更准确地说是对高职院校的要求,是高职院校的任务。有必要转换语系,使高职院校的任务转换成对高职学生的要求,从政策语系转换到操作语系。本研究认为高职毕业生应该养成爱国、守法、诚信、文明的道德品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及与之相应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生存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胜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工作;在较短时间内成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级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

篇4

关键词:有氧健身课程;有氧健身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2-0103-04

21世纪,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担当者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建设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点之一,它既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和任务的中心环节,也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如何在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建构与当代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及高等教育相适应的新的体育课程体系,是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环节,是我们高校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而有氧健身课程体系的建设即是符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的要求,又是满足大学生对体育课程改革要求的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

1 有氧健身课程体系的理论建构

1.1概念界定目前,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来看,可将以下运动课程列为有氧健身课程:如“游泳、自行车、定向越野、跳绳、快走、慢跑以及有氧健身操、轻器械健身操、体育舞蹈、瑜伽、普拉提、排舞、有氧搏击操、有氧踏板操、芭蕾形体和啦啦队等”。这也称为列举式概念,但各普通高校对概括式概念众说纷云,莫衷一是。

作者以山东省《有氧健身》精品课程建设为基础,通过综合大量国内专家学者的观点和对国内、外相关资讯的搜集,把“有氧健身课程”界定为“具有有氧运动特点的、以发展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体育与美育完美结合,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实现终身体育为目的的体育课程”。而“有氧健身课程体系”则界定为“依据体育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以实现有氧健身课程目标为出发点,对有氧健身课程的课堂教学、课外群体、学生社团、训练与竞赛这四个层面和对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评价七个模块进行建设的具有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课程体系”。

山东省有氧健身精品课程的建设着重把有氧健身课堂教学、课外群体和校外竞赛等体育活动与大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使学校与社会紧密结合,把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锻炼和校外竞赛活动纳入有氧健身课程体系建设中,形成课内外、校内外的有机联系体,为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团体精神,锻炼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培养过硬的心理素质创造环境;在注重对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培养与考察的同时,为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体育素养搭建平台。

1.2有氧健身课程体系建构的理论意义在实施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的21世纪,体育课程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点所在,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基础工程。体育课程体系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校体育能否适应社会的需要及发展趋势,决定着高校体育是否能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的创新型人才。有氧健身运动发展成为高校的有氧健身课程是一个客观的必然的进程。将各种有氧健身运动项目科学化、理论化、课程化使得高校的有氧健身课程适应时代的发展,同时也符合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因此,在现行体育课程体系的宏观指导下建构顺应时展的、科学的、具有创新理念的有氧健身课程体系,对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3有氧健身课程体系建设案例的经验与特点

1.3.1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有氧健身课程体系建设的经验为了进一步配合本科生教学改革,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的指导下,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健康第一”为宗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素质教育,探索开发有氧健身课程新的开课形式与内容,改革有氧健身课程现有考试制度和评教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构有氧健身课程体系。把原有以单一教学内容为主的健美操课程,经过教学实践的探索与改革,从2005年起历经了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健美操》精品课程、山东大学《健美操》精品课程和山东省的《有氧健身》精品课程,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改革创新之路。

1.3.2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有氧健身课程体系建设的特点开放的管理机制。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为指导,根据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三学期制”教学改革的总体方案,实行自主选择上课内容、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和自主选择任课教师的“三自主”教学选课制。

多样化的课程结构。有氧健身课程分为必修课、通识课和第三学期课。必修课为有氧健身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实行“阶梯式”教学,即基础入门课程、中级课程、提高课程与运动训练综合课程,通识课和第三学期课将面向全校的学生(包括研究生),采用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外群体、校外竞赛相结合的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丰富的课程资源。把原来单一的健美操课扩展到现在的有氧健身操、轻器械健身操、体育舞蹈、瑜伽、普拉提、排舞、有氧搏击操、有氧踏板操、芭蕾形体、啦啦队和定向越野等十几门有氧健身课,引进并开发了当代学生所喜爱的极具时尚、富有活力的系列有氧健身课程。

科学化的网络系统。《有氧健身》作为山东省级精品课程具备一套科学的、健全的、完善的网络系统,如申报网站、课程网站等。自2007年,山东省有氧健身精品课程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使学生不但把网络作为学习的第三课堂,进行查阅、观摩、咨询与沟通,同时还使学生在网上完成选课、教学评估、体质测试预约与信息反馈、多媒体教学和学生成绩录入与管理等工作。

山东省有氧健身精品课程网址:。

综合的学生评价体系。结合课堂教学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等指标对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等进行评价;结合课外群体、竞技训练等内容对学生的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进行评价;以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为评价方式,做到“以学生为本”,评价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r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

科学化的教学监控机制。学生可以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教学工作量等业务素养和课堂教学两个方面实施网上评价。这样既提高评价工作效率,又避免了抽样误差,还可以保证评价的公正性。

2 有氧健身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2.1有氧健身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当前,随着国家教育部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措施的颁布:“终身体育”、“以人为

本”、“健康第一”等理念便引领着高校体育改革在新的历史时期下逐渐走向深入并日趋完善。高校学生对体育的需要也皇现多元化态势,主要表现为健身需要、娱乐需要、健美需要、个性化需要、终身体育需要和多样化需要。在此背景下由“娱乐体育”、“大众健身”、“休闲体育”倡导下的一系列社会新兴的、流行的、代表当今时尚的有氧健身项目也迅速地走进高校体育课堂。

作者通过对国内大量资料和文献的查阅与对比,发现我国普通高校在体育课程设置中,健美操课程的教学内容显得繁乱而肤浅。如2-3个学期中,健美操的教学内容会包括有氧健身操、轻器械健身操、体育舞蹈、瑜伽、普拉提、排舞、有氧搏击操、有氧踏板操、芭蕾形体和啦啦队等有氧运动项中的2-3项,而且大多数属于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对单独开设以上个别有氧运动项目的学校,其课程资源匮乏,内容单一、师资薄弱、缺乏统一性。

作者在调研问卷中还发现,高校的教师与学生均出现对有氧运动的概念和健身效果混淆不清的现象,对有氧健身课程没有提出过具体的界定概念,有氧健身课程体系建设尚在摸索与整理中。

2.2有氧健身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2.1“有氧运动”的健身理念未得到重视随着体育教学改革在普通高校的不断深入,针对体育教学中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内容,全国的普通高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变革。但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何为“健康第一”?如何贯彻“终身体育”?它们的指导意义何在?什么样的运动能给人带来健康?什么样的运动属于终身体育范畴?这些字面下的隐性问题是否得到了我们所有体育改革者的重视?因此,“有氧运动”、“有氧运动与健康的关系”、“有氧运动与终身体育的关系”、“有氧运动与有氧健身课程的关系”等等的概念与理念,同样也没有得到我们部分高校的重视。

2.2.2有氧健身课程的教学资源匮乏、教学内容不全面、教学大纲不规范、评价体系不健全及相应教材;建设与更新滞后的现象存在于部分高校中在普通高校中健美操的课程建设比较规范,相应的教学文件也比较齐全。然而,在高校中主要以健美操来替换有氧运动却是偷换概念。首先,经网上和文献资料的查阅,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均以《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的1~4级内容为主体,而有氧健身操、体育舞蹈、啦啦队、排舞、瑜伽、普拉提、轻器械操、有氧搏击操、有氧踏板操、街舞健身操和形体训练等众多有氧健身运动项目,只出现在了健美操课程的介绍、热身和整理部分中。而在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等少数普通高校已经单独开设了体育舞蹈、啦啦队、普拉提、瑜伽、有氧搏击操、有氧踏板操、街舞健身操、轻器械操、形体训练、游泳、自行车、慢跑和定向越野等具有有氧健身运动特点的部分课程,其教学文件也相应齐全,但相应的教材建设与更新确略显不足。

2.2.3有氧健身系列课程的课堂教学与课外群体活动脱节现象严重根据不同特色的有氧健身系列课程,指导学生开展与参加相应形式的表演、联赛、团体操等多种课外群体活动。通过课外群体活动与校外竞赛的开展,同时又能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课堂教学与课外群体、校外竞赛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大部分普通高校的课外群体活动仍然开展的不规范、不系统,仍没有形成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的整体结构。

2.2.4由于我国有氧运动兴起的时间尚短,各类新兴有氧运动项目在师范院校和体育院校中还没有被列为独立的专修课程,如瑜伽、排舞、普拉提和街舞等因此,普通高校中承担教授有氧健身课的教师紧缺,开设的有氧健身系列课程有限。而在各高校的俱乐部中也只有少数的有氧健身项目得到了关注。所以在高校工作多年的体育教师和新毕业的体育教师对有氧健身项目的培训与再学习,急需得到各高校的重视与支持。具备雄厚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水平学生的前提,是贯彻“终身体育”与“健身第一”理念的基础。

3 有氧健身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有氧健身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为了建立一套适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体现当代大学生体能特点的、受大学生欢迎的课程体系;进一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形戒生机勃勃、生龙活虎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实现强身健体与终身体育锻炼相结合;全面提升大学的综合素质,构筑“课堂教学”、“课外群体”、“训练与竞赛”、“健美操协会”四大支撑保障体系,实现体育与美育的完美结合,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普通高校体育特色的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的有氧健身课程体系。

3.1课程目标有氧健身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是课程目标。从社会学科及学生的需要出发,根据有氧健身课程的理论基础,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课程目标应详细的划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3.1.1总体目标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和提高体育素质。总体目标将体质与健康分开叙述,阐明了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国想,增强体质依然是我国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之一。

3.1.2具体目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将有氧健身课程目标划分为两个层次、五个领域。

在层次上,高校有氧健身课程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面向全体、体现个性教育的原则,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目标的设置上体现出了科学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将有氧健身课程目标划分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两个层次。前者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反映了课程目标的强制性;后者则是针对部分学生有所长又有余力的学生确定的,体现了课程目标的自由度。

在领域目标上,将有氧健身课程目标从知识、技能、情感领域对体育课程的特点进行扩展,使有氧健身课程目标更加具体,操作性更强,即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等五个具体目标。

3.2课程设置

3.2.1以学生为中心探索开发有氧健身课程新的开课形式与内容,在各项制度健全的情况下,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既考虑了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考虑了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把有氧健身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完成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的总体设计。

3.2.2以学科为中心根据有氧健身运动项目知识内在的性质和逻辑结构,以有氧健身必修课程为核心课程,实行由低到高的“阶梯式”分级教学。课程内容主要以大众健美操、有氧搏击操、有氧踏板操、啦啦队、瑜伽、排舞和芭蕾形体等;而在通选课和任选课中,可设有基础的普拉提、体育舞蹈、有氧踏板操、有氧搏击操、街舞健身操、定向越野、游泳、自行车和慢跑等课程。普通高校可根据本校特点灵活多变地组织有氧健身课的教学内容。为实现有氧健身课程目标,有氧健身课程应注重课堂创编教学与学生社团合

作,使课外有氧健身项目的群体活动、校外的大众健身活动、竞技比赛和大型团体操等体育活动相结合,使学校融入社会,让社会走进课堂,形成具有课内外与校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有氧健身课程结构。

3.2.3最后以社会为中心有氧健身课程整体设计是从四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示学生积极参与有氧健身活动的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效果体现在学生能自觉地通过有氧健身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环境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生活态度积极乐观,能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有氧健身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在课堂上的创编教学过程中能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能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主动关心、积极参加社区体育事务。通过有氧健身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担负对社会的适应或改造能力。有氧健身课程设计能够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在培养高素质、全方位的新型高校人才中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图1)。

3.3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构建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是有氧健身课程体系的重要任务之一。普通高校对有氧健身课程的评价应以课程的结构建设为主体,借鉴布卢姆的评价体系把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作为达成预定教学目标的序列手段,结合课内外的教学、群体、训练等指标在学生学习的不同时段实施以促进预定行为目标的达成。从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性评价(图2)。

有氧健身课程评价体系应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方面突显教育评价的发展,脱离以往教学考核评价的定位和定式,发挥考核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的功能。发挥培养体育爱好的积极作用。考核评价应做到课内、课外并重,注重健身过程的评价和健身能力的评价,把体育爱好的培养,作为考核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以促进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

4 有氧健身课程体系建构途径

4.1观念更新、勇于突破,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健美操的英文原名(Aerobics),意思为“有氧操”,从含意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健美操运动的基础和实质是有氧练习,是有氧运动的一种。那么,我们就要树立健美操与有氧运动的概念互融,形式互通的新理念。开发有氧运动项目在高校开课的潜力,使学生接触、接受和掌握更多的有氧健身运动项目,为他们提供“终身体育”的健身方法,以此实现“健康第一”的教学目的。

4.2注重案例分析,关注示范效应,培养优秀典型体育教学改革在普通高校中仍处于不断深入与探索的阶段,任何一个好的典型与案例,对新理念的树立与形成,对于改革者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这将使普通高校有氧健身课程体系建设有据可查、有章可依,在借鉴与总结示范者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加快改革进程,使普通高校有氧健身课程体系建设更加合理与完善。

4.3有氧健身课堂教学内容应与各普通高校的课外群体活动相结合以课堂教学为源泉,与学生社厨活动相结合,组织学校各级别的与有氧健身项目相关的各种类型的团体操表演、各类有氧健身项目的联赛,集中展示课堂教学成果;并通过比赛选拔优秀运动员进入学校的运动队,代表学校参加校外竞赛。

4.4搭建网络互动平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普通高校在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具有独天得厚的人力与物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网上科技资讯,使普通高校有氧健身课程体系建设达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促进交流、取长补短,不断完善。

5 结论

有氧健身课程建构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有益尝试和勇于实践的产物。一方面,它紧密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体现着时代的特征,是体育课程体系的创新;另一方面,它又是在继承传统体育教学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建构有氧健身课程体系并不意味着对传统体育课程的全盘否定,而是以丰富和完善现有教学及课程体系为突破口,以满足新形势对大学生成才需求为目的,以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抓手的。

5.1转变传统观念,更新体育理念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着新一轮改革热潮,无论是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还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甚或是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的创新,都对体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体育课程不被沦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短板”,就方须转变某些传统观念。比如转变以竞技体育为主干设置课程的观念,以传授技能为主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等。将体育真正作为育人大系统和全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体育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与再造。

同时,必须更新阶段性体育的理念,向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终身体育的现念转换。构建具有民族性、社会性、国际性、系统性和终身性的有氧健身课程体系,切实筑牢“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新的体育理念。

5.2尊重体育规律,规范课程评价体育课程体系的建构,必须充分尊重体育规律。包括体育运动规律,体育育人规律,体育教学规律,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特别应遵循“体育手段与增强体质的一致性规律”和“体育过程与增强体质目标一致性规律”

篇5

关键词:高职课程改革;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一、前言

分析当前形势,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现阶段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仍存在以下问题:

1.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不能反映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在课程组织方面强调其完整性,过分强调学科体系,重理论,轻实践,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学到了很多知识,但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做,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力为基础的课程模式停留在概念层次,以专业发展为课程标准的课程体系和形式仍未落实;从实际效果来看,学生动手能力较差,而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几乎没有达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这实际上就是简单的课程体系。

2.课程改革不能与时俱进

课程改革不能与时俱进,程改革只停留在表面,内容陈旧,学生在学校所学在职场上派不上用场,缺乏可持续发展,学生不受企业欢迎。这也与高职课程没有紧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有关,高职教育应根据职业资格标准,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使课程标准突出职业能力,必须与时俱进。

二、高职课程改革的思路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需要对课程概念进行认定,对课程综合规划,课程目标等因素进行设计。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思想,首先要对课程主体思路清晰,改变教师的角色定位和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结合紧密,改进在实际教学中却缺乏方法,没有固定的标准的弊端,要解决这种思想就必须转变观念,逐渐弱化教师传授知识的角色,与学生共同探讨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

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以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不仅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也包括对素质教育系统的能力和素质,知识的培养。只有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才能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课程改革要建构新的课程体系,课程应充分结合行业需求,岗位能力,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需要改革所有相关的方面,如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作业和考试,甚至包括管理。课程目标的实现需要科学的选择课程内容,职业活动融入整个教学活动的工作过程,在教学中体现从学习到实践工作过程。

高职课程改革的目标应是面向职业,课程目标的确定必须立足于社会,岗位需求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作为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在制定高职课程目标时就必须要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充分了解的社会需求和行业需求。通过研究确定课程目标及目标系统,而不能简单照搬本科模式,按照科学的方法和工作流程制定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的课程目标,形成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课程模式。另一方面,课程建设必须注重课程内容,课程内容须重视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和综合规划的目标。除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重构,还应注意改善内部和外部培训的实践条件,开展先进的课程目标培训,建立可以共享的教学资源库。

三、课程改革内容

1、教学内容的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包括:工作职责所需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因此,根据职业的需要,在三年的高职教育中,课程设置就显得非常重要,课程应将内容知识,学生的能力提升和素质教育都包含在内。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战场的作用。目前,课程改革的迫切任务是适应行业,职位需求,主要教学内容的改革需要对各种专业的深入研究,然后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按照标准的指导方针,注重能力培养,突出实践能力的知识,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符合该行业需求的课程内容的职业能力标准。职业能力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既包括技术要求,而且具备一般职业能力,高职毕业生不仅要有较高的职业技能,也有相应的职业岗位转换能力,对就业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

2、课程内容的改革

改革不仅要重视传统课程内容,而且重视新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课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最大空间,高职课程开发要不断根据情况和专业发展调整。新课程的设计、开发,一定要根据产业需要来定,其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满足社会的需求,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各个过程设计课程,选择课程情境,和用人单位共同开发的课程内容,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所需的能够完成特定任务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形成。在实践教学环节,也要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实际生产,生产和研究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方式,实现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灵活多样的,开放的实践教学模式。

3、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推进启发式,讨论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特别是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主导作用,积极采用模拟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以实践活动为出发点和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独立人格。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老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系统等各种单元都要转变观念。课程改革要有整体观,全局观,根据各专业不同的职业特点,规划课程改革。教师是教学活动组织者和实践者,是课程改革主体,教师队伍的合理结构,专业基础扎实将会使高职课程改革取得实质性效果。(作者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6.

[2]李晓红.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4,(.8).

[3]欧阳河,饶异伦.构建职业素质教学模式[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2):103.

篇6

关键词:通信技术;课程体系;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203-02

随着通信行业的蓬勃发展,通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很多高职院校组建了通信类专业。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尤其迅猛,从只有少数人拥有的模拟移动电话到今天几乎人人都使用的智能手机,移动通信的业务量逐年递增。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通信设备制造商、运营商、通信工程服务公司等相关企业迅速扩张,行业人才需求的缺口很大,很多高职院校的通信类专业都开设了移动通信方向的专业课程。然而,在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如果仍遵循传统的课程体系来教学,很难培养出现代通信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针对传统课程体系的弊端,本文在通信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通信行业对高职层次人才的岗位要求

通信行业既是技术密集型又是劳动密集型,相关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规模都越扩越大,分工也越来越细。其中,适合高职生从事的工作有很多,如通信设备的制造、装配、调试、测试及销售;通信系统的安装、运行、维护与管理;通信工程的组织与施工;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信号测试、网络优化等。据统计,这些岗位的人才缺口每年达数十万人,就业前景看好。为了胜任岗位需求,高职通信类专业的毕业生必须掌握基本的通信理论,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能看懂简单的科技英语文献。高职院校通信技术专业应围绕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培养适合行业需求的专门人才。

二、传统课程体系对人才培养的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在通信专业建设方面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少数老牌的以信息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跟上了通信技术发展的脚步,而很多以机电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则仍沿用传统的课程体系或正处于课程改革探索中。传统课程体系对培养现代通信人才的束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特色不鲜明。有些高职院校的通信技术专业是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大部分课程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相同,只是更换了几门专业课。如通信原理、程控交换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在理论教学方面,课程难度偏大,学生难学,教师难教。其中通信原理课程最具代表性,高职的通信原理教材虽然比本科的教材简化了很多,但仍然以讲原理为主,公式推导较多,以高职生的基础这些内容是很难掌握的。在实践教学方面,这些课程的配套实验与基础课实验没有太大区别,还是在实验室用教学仪器做实验,与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相距甚远。高职的专业课程不是本科的简化版,如果不跟企业接轨,不面向职业能力来设置课程就很难培养出符合行业要求的专门人才[1]。

2.实训内容与岗位要求不符。有些高职院校为节省办学成本,通信技术专业的实训内容与电子技术专业的毫无二致,如安排几周时间装配和焊接简单的电子产品。这与通信专业毕业生将来的职业定位是不相符的。现代通信设备几乎都是利用计算机来控制的,因而通信行业内的大多数岗位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而对具体的电路知识和焊接技能要求不高。即使是设备维护和故障检修人员也只要查找有问题的模块并将其更换就可以,并不涉及到具体的电路层面。整个通信行业中,只有设备制造企业的生产线才需要装配、焊接、包装工人,这类岗位更适合电子类专业的毕业生。通信专业的毕业生虽然也可以从事这类工作,但不是主流方向。

3.基础课开设没有专业针对性,对专业课的支撑不够。现有的课程体系中,电路方面的课程占学时太多,如电路基础、数模电等。这些课程与电子类专业的学时一样,难度也相同,而后续的专业课实际上与这些基础课关系不大。这就造成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脱节,学生感觉前半段在学电子技术,后半段才学的是通信,最后二者都没学好。由于高职的实践环节较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不强,上理论课的时间实际上是很短的。电路方面占用的学时过多,通信基础理论课的学时就会减少,专业课就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撑,学生只能机械地接受,陷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境地,这对将来的职业发展是很不利的。

4.外语教学与实际应用脱节。如前文所述,通信行业的岗位对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较高,这类岗位绝不仅仅是会使用常用的办公软件就能胜任的。很多通信设备的操作界面是英文的,如果不懂英语,就无法操控这些设备。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大学英语通常安排两个学期,每周4课时,此外,还有一个学期的专业英语课。从学时来看,英语课占用的时间并不少,但是很多学生还是无法看懂通信软件中的英文,其中包括英语成绩还不错的学生。这说明,学生在现有课堂上学到的英语离实际应用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事实上,通信技术领域中有很多专业词汇以及表述句型在公共英语课上是学不到的,而专业英语课学时较少,词汇量也不大,难以达到熟练操作英文界面的要求。

三、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高职通信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紧跟技术和市场的步伐,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来进行设置。针对传统课程体系的弊端,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整合电子类基础课,增加通信类基础课学时,降低教材难度。电子技术专业中的电路基础、数模电课程学时多、难度大,通信专业也采用这样的课程体系显然是不合适的。可以减少电路基础的学时,将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合成一门课程,降低难度,以概念介绍为主,不深入讨论电路设计方面的问题。高频电子线路可以作为通信专业的基础课,也应以介绍原理框图为主,尽量避免分析复杂的具体电路,强调高频电路与通信技术的关系。通信原理课程理论性太强,公式推导太多,不适合对高职生开设。可以将该课程改为通信概论,介绍通信领域中的基本概念。此外,还应开设移动通信概论、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介绍移动通信和计算机网络中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本科教材通常用数学工具来阐明通信理论问题,有些高职教材的编写也沿用了这一方法,只是删减了一些内容,但是高职生还是很难掌握。在教材选用方面应避免使用这些类似于本科简化版的教材,而应采用以概念介绍为主,理论与实践联系密切的教材。

2.着眼于应用,开设能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专业课。高职专业课的授课内容要让学生毕业后就能用得上,且具有可拓展性,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好基础。从目前的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来看,3G/4G技术在若干年内仍占据市场主流,而且移动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的联系日益紧密,专业课的开设必须考虑这些因素。可供选择的课程有:3G/4G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基站建设与维护、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光纤通信技术等。授课方式宜采用学做一体,边教边学,降低理论难度,强调技能的掌握。

3.实训内容必须紧扣岗位要求。通信行业的岗位一般不会接触具体电路,电子产品的装配、焊接这类实训内容对提升职业能力帮助不大,应该取消。可供选择的实训内容包括:基站设备数据配置、网络设备数据配置、网络布线施工等。实训课是集中一周或几周时间对某项技能进行强化训练的教学环节。实训环境应尽可能接近真实的工作场景,这样培养的毕业生才能做到毕业即可上岗[2]。

4.专业课采用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通信行业的岗位要求能看懂通信软件的英文界面,这仅靠学学英语是不够的,必须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加以强化[3]。现有的专业英语课起到的实际效果其实很有限,不如取消,将学时分配到专业课中。专业课采用双语教学是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要求学生记住专业词汇和常用句型,并且将这些内容纳入课程考核体系。

四、结束语

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而近年来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却呈下降趋势[4],如果仍沿用传统的课程体系来教学,难以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毕业生。采用传统课程体系教学的高职通信专业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专业界限不清晰,培养目标不明确,理论课难度偏大,实践课与岗位需求脱节等,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针对传统课程体系的缺点,本文提出了基于职业能力来构建高职通信专业课程体系的几点思路,在课程设置、实训内容、双语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通信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不可能一劳永逸,只有根据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不断调整,高职院校才能源源不断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寿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内容与方法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11).

[2]白洁.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3).

篇7

文章认为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是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学生难以较快胜任财务管理工作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建议,将满足财务管理工作岗位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根据工作岗位需要确定学生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并据以确定课程体系。文章分析了现有课程体系的不足,确定了课程体系建设应满足工作岗位需要、避免不必要重复,加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兼顾地区和行业特点等原则,并提出了具体课程建议。

【关键词】

应用型;财务管理;课程体系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经调查发现,大多数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动手能力差,难以满足工作岗位要求。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有不尽合理之处,大多数高校课程并没有根据具体的工作岗位需求进行设置。

1 根据工作岗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关于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有几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从市场需求角度进行论述,如葛文雷、吴丽贤、常珊珊认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最终取决于人才市场对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第二种观点从就业领域和工作类别的角度进行阐述,如崔莉认为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投资、评估、企业理财、金融投资、财产保险、建筑工程造价、财务分析方面、财务会计等方面的工作;吕立伟、张周等认为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是能在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管理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的专门人才。第三种观点则从能力角度进行阐述,如朱开悉认为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目标是具备“宽、厚、强、高、熟”,专业能力素质要求高的财务管理专业的执业人才。第四种观点从工作性质等角度进行论述,2012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提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培养能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财务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我国学者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认识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存在各自的不足。如第一种观点提出了符合市场需求的本质要求,但缺乏市场具体形态的描述,不便操作;第二种观点提出了具体工作类别,但提出的国际化等要求过高,难以实现;第三种观点抓住了能力这一要点,但“宽、厚、强、高”很难做到;第四种观点综合了市场要求,素质、知识和能力及工作性质等,较为全面,但提出的能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目标超越了应用型本科学生的能力,不切实际。

我们认为,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市场需求其实质就是来源于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求。这些可能的就业及发展岗位有出纳、核算会计、总账会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投资部经理、投资部助理、理财部经理、理财部助理、融资部经理、融资助理等工作岗位。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满足这些工作岗位需要的人才。

2 根据工作岗位要求确定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

2.1能力结构

关于财务管理工作岗位所需要具备的工作能力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杨克泉认为财务管理人才应具有娴熟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业务操作技能, 并且精通企业理财之道, 具有全面的谋划运筹能力[7]。葛文雷,吴丽贤,常珊珊认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具有掌握语言表达能力、财经写作能力、经济分析能力、会计核算能力、纳税筹划能力、财务分析能力、资本运作能力等专业技能。朱传华认为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应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分析能力、谋划能力、业务能力、决策能力等[8]。李文静则认为财务管理岗位应该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计算机操作、信息获取及分析、财务处理、金融管理等能力。刘其冰认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会计核算、税务筹划以及实践应用等业务技能。以上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财务管理工作岗位应该具备的工作能力要求。但是都是比较宽泛、抽象的概述,没有进行概括和总结,缺乏层次感,不便指导课程体系的设置。

综合以上各个学者的观点以及结合具体的工作岗位要求。可以将财务管理工作岗位所需具备的能力划分为三种能力: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技术技能是指使用信息化等技术按照企业财务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工作标准等完成财务工作的能力。人际技能是指与财务工作相关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与上下级及税务部门、银行、客户、证券等沟通和协调的能力。概念技能是指能洞察企业内外环境及经营状况,从而合理调整财务资源、制订财务管理制度,并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或作出决策的能力。

不同的工作岗位要求具备不同的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除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投资部经理、理财部经理、融资部经理等领导岗位外,其他工作岗位都是毕业生可能的选择,而从事领导工作也必须掌握其他岗位的技术技能。因此技术技能是所有工作岗位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也就成为应用型本科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人际技能对于所有的工作岗位都非常需要,也是做好每一个岗位具体工作的技能之一。概念技能是财务工作领导岗位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生毕业后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也成为本专业所需要掌握的能力。对于大学生而言,这三种能力都需要培养,但重点应注重技能的培养。

2.2 知识结构

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所要求的技术技能、概念技能和人际技能,决定了学生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结构。

技术技能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技术技能要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具备的知识机构包括账务处理方面的知识、财务分析方面的知识、融资方面的知识、投资方面的知识、全面预算等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成本计算等成本会计方面的知识、公司战略与风险方面的知识、税收筹划等税务方面的知识、财务软件等方面的知识等。

概念技能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概念技能要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所需要具备的知识是在掌握技术技能所需要的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熟悉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经济分析、企业管理理论、经济法、财经写作知识、风险管理等知识及其收集与分析方法。

人际技能所应具备的知识。人际技能要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至少包括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行为科学、激励等方面的知识。

3 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3.1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很多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是会计专业的简单复制。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目的只是为了招生人数,其开设的课程基本是会计专业的课程,再增加几门会计专业没有的课程。比如是针对财务管理课程用双语教学等等。有学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大多数珠三角地区独立院校的实践课程设置始终在会计学专业框架下;大多数财务管理专业只有一些会计专业的实验室,如专业会计综合实训室,会计信息化实务实验室等,并没有针对财务管理专业的投资、融资等建设实验室及实训课程。

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理论色彩太浓。现有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高校虽然定位于应用型本科,但是开设的课程体系中没有针对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如融资是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重要就业岗位之一,但是经过网上对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150多所高校进行调研,发现还没有一所高校开设企业融资理论与实务课程;又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不需要掌握每一个理论的推导过程,而几乎所有开设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大学都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理论性色彩太浓;再如,很多高校在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开设管理学课程,传授管理历史、理论和规律,而对财务管理工作直接相关的企业管理内容很少涉猎。

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现有课程体系系统性、科学性、合理性不够,课程之间存在交叉重复。如《财务管理》课程中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投资的基本理论、项目投资、证券投资、现金管理、存货管理、利润分配、财务分析、财务预算、杠杆原理、资金需要量的预测等内容与《管理会计》、《证券投资学》、《财务会计》、《财务分析学》等课程重复。

课程设置操作性不强。首先没有针对“应用型”设置专门的实训课程,如没有针对基础会计学开设基础会计实训。其次每一门课程内容的设置主要侧重于对概念、作用、原理以及决策工具和分析工具等知识的介绍,对于实际工作的流程、方式方法则一笔带过,没有对实际工作过程中的重点、要点、难点及注意事项等知识进行介绍,更没有完整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的流程,也不能帮助学生掌握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要领,学生学完一门课程以后也就很难动手操作。

区域性、行业性没有妥善解决。现有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没有体现行业性和区域性特征,没有针对该高校所在地区的经济特色设置有特色的课程。

3.2课程体系设置原则

满足工作岗位需要。满足工作需要即将满足财务管理工作岗位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根据工作岗位需要确定学生的能力结构和知识,并据以确定课程体系。融资是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重要岗位之一,要求学生掌握融资的基本理论、方法、程序等,相应地需要开设企业融资理论与实务、投资学等课程。

课程内容有效衔接,避免不必要的交叉重复。如开设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之前,首先要开设基础会计学,让学生掌握会计的理论与方法、程序后,然后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学习如何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解决企业日常的财务问题,从而使课程之间有效的衔接。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必须避免课程之间不必要的交叉重复。如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放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所得税会计可以放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

课程设置要具有可操作性。可操作性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开设操作性的课程。对于一些课程而言,在课堂上无法有效的实现实践内容,就可以在该课程结束后,设置实践周,由实训指导老师提供真实的财务等资料按企业实际运行要求进行演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在基础会计学课程的结束后开设基础会计实训实践周,让学生模拟企业做一套简单的账。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专业课程内容要兼具理论性和操作性,在课程内容、结构安排上可以理论作为先导,将实际操作流程为主线,并以实际案例及评析为支撑,以能力拓展训练作为巩固与扩展。

兼顾地区特点和行业特点。由于应用型本科一般是为地区或行业经济服务,所以在开设课程的时候可以结合高校所在地区或行业经济的特点来开设一些选修课程。比如在以服务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城市,开设一些旅游会计和酒店会计之类的选修课以及所在地区的经济历史、人文等课程,供学生根据可能的就业岗位进行选修。

3.3课程体系具体内容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除公共课程外的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以及集中实践性教学课四个部分。

专业基础课就是指本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具体开设的课程有:EXCEL在财会中的应用、西方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财经应用文写作、企业管理学和基础会计学。

专业课程是根据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开设的核心课程,具体开设的课程有:中级财务会计Ⅰ、中级财务会计II、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会计信息化实务、投资银行学、管理会计、投资理论与实务、融资理论与实务、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网上银行与网上报税、资产评估学、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税法、行业会计、财政学、专业会计综合实训。

专业选修课程是为了扩展专业的知识面,满足服务地区或行业需要,开设的一些课程,包括企业会计准则专题、货币金融学、海南经济概览、企业设立与运行管理等。

集中实践性教学。具体开设的课程有:基础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实训、企业财务会计岗位实训、企业投资和融资实训;在第二学期以及第四学期开设暑假社会实践课程。

【参考文献】

[1]汤炎非、谢达理.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教材建设探索.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第17期;

[2]Xie da li,Tang yan fei. O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nverse and Dynamic Curriculum Take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ization,the excellent course in Hainan Province for example,载2013年6月Esuc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Science;

[3]葛文雷,吴丽贤,常珊珊财务管理人才建设的市场需求分析与培养设想.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4 期;

[4]崔莉,加强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思考.网络财富,2010年第10期;

[5]吕立伟、张周.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引领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财会通讯,2011年第21期;

[6]朱开悉.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思考.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1年04期;

[7]杨克泉.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现状及改革构想[ J ] . 财会通讯, 2006( 8) ;

[8]朱传华.财务管理本科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23期;

[9]李文静.财务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基于“3+1”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8月上;

篇8

(一)建构背景

数学教学论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在数学教育课程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但现实的数学教学论在整个高师数学课程体系中有被边缘化的趋势。主要原因:一是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这门课在数学教师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不重视数学教学论课程的学习;二是数学教学论课程体系有过分追求数学教学的普遍性和“科学化”的倾向,对现实的数学教学生活世界关注不够,造成了本课程的影响力日渐式微;三是部分教师过分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影响了本门课应有功能的发挥。结合我国新近颁发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3],很有必要从现实与理论两个层面对其课程体系进行重新审视,以彰显数学教学论课程体系重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对未来的数学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宽广的人文视野、坚定的理想信念、高超的教育技能,而且要洞察当今数学教育的变化趋势,清晰把握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变革态势,洞悉不同阶段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完全能够驾驭教学内容[4],才能应对中学数学教育内容、形式、结构、功能发生巨大变化的挑战。梳理数学教学论课程建设,我国出版和发行的关涉数学教学论课程体系的专著超过二十多部,探讨其体系构建的学术论文也不在少数。仔细分析,发现这些体系建构的逻辑起点、概念框架体系、表征系统各不相同,尽显特色,优势明显。但部分素材跟进社会需求、学生心理发展需求、中学数学教学发展需求不及时,缺乏相应的服务功能与衔接机制。部分课程建设的目标不是特别明确,与数学教育理论界线不清楚;部分课程教学理论与数学教学理论深度融合不够,不能突显数学教学的特色;部分课程建设中问题意识、交流意识、实践意识不浓,对师范生从业技能的指导与示范性不强等。这些问题就是数学教学论课程重建中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重建数学教学论课程体系,就是要让数学教学论探讨的领域、思考的话题回归到它应担当的范畴之内,让问题意识、反思意识、合作交流意识成为数学教学论建构的主要元素,从而真正让学生能够从该课程的学习中获取从事数学教师职业的一些基本理念、知识和方法,具有坚定的数学教学信念,过硬的数学教学分析能力,坚实的数学教学执行能力,执著的事业心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不屈的钻研意识。为此我们要在课程建设理念上、内容选取策略上、语言表征系统上下工夫,不断丰富数学教学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数学教学世界中有能力去进行有效教学。

(二)建构理念

数学教学论课程建构的目标理念是为学生奠基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素养。那么使学生认同做数学教师的意义,获得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的一些理论知识、教学行为与策略就十分必要。数学教学论课程内容选取与组织的理念是充分体现时代性与适切性。为此要把数学教学论定位在学生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提升上。从理论的视角探讨数学教学的本质,从实践的视角分析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探析数学课堂教学行为。数学教学论课程写作与表征的基本理念是秉持“我—你”模式[5],使教材用语、交流模式更加流畅、准确、简洁。为学生数学教学素养储备原料,为数学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基于此,笔者认为数学教学论课程体系的建构必须坚持以学生教学素养发展为本的理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注重参与讨论、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经验总结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在数学教学论的学习中,全面深刻地掌握数学教学的精髓。

(三)设计思路

数学教学论课程体系重建中要力求将现实背景与课程设计、内容确定及课程组织的有效性结合起来。用历史、现实、未来的观点建构数学教学论新体系,给准教师提供一个认识复杂数学教学世界的导游图、一个探索、分享、实践数学教学的平台。因此,设计其体系的基本视角从数学教学信念、数学教学理论、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教学行为四个维度编制一个多维对话式的语言表达系统。在教学实施中,以对话与沟通、交流与合作、分享与生成、参与与反思为基本的教学方式,让数学教学论成为师范生生发教学智慧的活水源头。建议在第六学期开设,周课时4。

二、重建数学教学论课程体系的基本纲要

(一)逻辑框架

重建数学教学论新体系,首要的问题是要确定数学教学论的逻辑起点,笔者认为数学教学论课程体系建构的逻辑起点是致力于丰富与发展学生的数学教学素养。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教学素养,主要体现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以“成功之树”模式为依据,认为应从如下4个维度建构数学教学论课程体系:数学教学信念的确立:数学教学论建构的灵魂性问题,如同树根;数学教学理论的掌握———数学教学论建构的根基性问题,如同树干;数学课堂教学的解析———数学教学论建构的关键性问题,如同树枝;数学教学行为的分析———数学教学论建构的实践性问题,如同树叶。这4个维度的核心点就是让教与学直面数学教学生活,让对话、交流、案例进课堂,让参与、反思、实践成常态。之所以把数学教学信念作为数学教学论课程体系的灵魂性议题,是因为师范生对数学教师所应担负的教学使命缺乏明晰的认识,其教学信念发展水平表现出不稳定的、杂乱而虚弱的递进顺序态势,都不具备反思的联结主义信念水平,仅在孤立主义水平和幼稚的理想主义水平间徘徊[6]。为此数学教学论要把数学教学信念的塑造放在首位,着力于师范生从事数学教师的信念、意志力、判断力、洞察力、观察力、欣赏力的养成,促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意识,具备做一名数学教师所需要的坚定信念和道德修养。数学教学理论是数学教学论的根基。有效的数学教学实践必须有理论的指导,不论是宏观方面的教学原理、教学原则、教学方法还是微观方面的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情景的创设、教学活动的营造、教学用语的使用及中观方面的教学权力、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教学开发等方面都需要理论阐述,以对数学教学起一个统领的作用。数学课堂教学是常谈常新的话题,其运作体系的解析理应成为数学教学论的核心。通过对数学课堂的解析将引导师范生穿越最初的教学迷雾,树立基本的数学课堂理念,从昔日中学数学教师、现今大学数学教学所示范的模式中走出来,形成正确的数学课堂教学图景。数学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就意味着需要以典型案例的方式引导师范生对数学课堂教学的结构、功能进行深度探析,使学生真正感受、体验怎样灵活地进行教学设计、怎样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富有智慧地进行教学决策、怎样客观公正地评析课堂教学,真正使理论落实到实践的层面上,为学生做一名数学教师在实践上做好储备。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其表现形态就是数学教学行为,是数学教学理论与方法具体化、可操作化的过程。针对具体的中学数学课堂实例,剖析教师的言行、解读学生的言行,从中审视教学行为的智慧性对师范生的成长显得极其重要。建构数学教学论体系的上述4个板块就是要显现基本的数学教学价值观、数学教学科学观、数学教学核心观、数学教学行为观,从而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成为一代名师做好基奠。

(二)课程目标

数学教学论课程的目标是为将来准备做数学教师的学生提供基本的数学教学素养,使其具备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的责任心、激情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具备一定的数学教学知识、智慧和行为,获取一定的数学教学经验,能够分析数学教学事件并能设计、实施、评价具体的数学教学案例。概括地讲,数学教学论课程就是为学生奠基基本的数学教师修养、形成基本的数学教学观念、掌握基本的数学教学理论、夯实基本的数学教学行为,为他们更好地从事中学数学教育提供发展的后劲和动力源。

(三)基本内容

数学教学论课程的内容体系主要由四大板块组成:数学教学信念、数学教学理论、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教学行为。每一板块都标志着数学教学的不同侧面,在其中的每一个单元及主题中,形成一个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连贯体。结合文献[7-15],给出数学教学论课程体系内容结构表。

三、重建数学教学论课程体系的具体建议

重建数学教学论课程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在内容体系上创新,而且要在写作风格和话语表征上创新,在试用、修订、反馈评价的基础上方可形成富有特色的课程新体系。

(一)组织结构

重建科学合理的数学教学论课程体系需要众多数学教学专家的智慧,组建一支既有理论修养,又有实践经验的编写队伍,在实验尝试的基础上开展建构工作。其中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要进行文献的梳理总结工作,提取以往编写《数学教学论》的精华,选取恰当的切入点进行建构活动。为此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集多方智慧把日常数学教学中积累的教学智慧通过巧妙的方式渗透到教材中,在一个真诚、开放、思想解放的交流平台上,把数学教学论中所涉及的核心问题,本着高效、务实、负责的态度整合进该课程体系结构中,使课程结构和谐、严谨、有力。

(二)编写建议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也是课程体系建构的外在表现形式。《数学教学论》教材的编写,要根据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的特点及当代数学教育发展的走向、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本着利教利学的原则,在素材选取、栏目设置、编排方式、呈现步骤等方面不断创新。如可在每一单元设置内容提要、关键词、学习目标作为导入语,主体用“理论解析、参与学习、案例点评、体会感想、阅读思考”等五个主要栏目来表征数学教学论课程的内容体系。力求做到结构合理、目标明确,给师范生提供一个平等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平台。

1.理论解析

围绕数学教学论中的核心问题从理论层面阐述其基本理论,力求通俗易懂,使师范生通过学习能够转变观念,提高数学教学的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如对数学教学信念的要素分析,可从信念理论出发,创设一定的问题域,师生围绕着信念形成的机制挖掘信念及数学教学信念的要素,从而让学生感悟信念的活化因素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2.参与学习

让师范生参与到创建的学习情景之中,通过讨论、交流以及经历数学教学实践研讨等活动,发现问题,积累经验,引起反思,提高认识,深化对理论和策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感受“参与”的快乐,在参与式活动中学习如何组织、分析、表达教材,学习如何组织语言、恰当应用语言;学习如何撰写教案、撰写说课稿;学习如何进行评课、如何撰写反思日记;学习如何设计核查表、如何检查教学效果、如何辨析、修正教学行为等基本的教学技能。

3.案例点评

精选具有数学教学指导意义、有参考价值、切合师范生认知特点的特色案例,使学生在参与案例的活动中,通过展示汇报和师生点评,综合性地提高师范生的教学素养。如在数学概念教学分析中,以函数的概念形成基点,给学生分发一些有关函数概念方面的教学设计案例,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讨论这个案例的优缺点,发言人将小组的认知在全班展示汇报,在师生点评中达成共识,相互提高概念教学设计的能力。

4.体会感想

让师范生学会梳理、总结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培养表达数学教育思想的习惯,发展数学教学能力和形成对数学教学的探究意识。通过创设的活动让学生在自我解剖、同学点评、教师指导的环节中提升对数学教学本真状态的理解。在每一单元学习完,学生完成一份体会感想,提倡用概念图的形式撰写,教师负责梳理,提炼要点,用课件的形式或张贴的形式展示给全班学生,分享各自的感悟。

5.阅读思考

对相关的数学教学理论、重要的数学教学事件、特色的数学教学案例以辅助材料的形式嵌入到本课程的教材体系之中,不断开拓学生数学教学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中国数学教学发展中的几次重大变革,以阅读材料的形式将“尝试指导、效果回援教学法(青浦试验)”“数学开放题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的初中数学(GX)教改实验”“情境、问题数学学习基本模式”“数学方法论的教育方式”等重大的教学变革附在文本后面,让学生阅读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探讨教改的精神实质。

(三)评价反馈

篇9

【关键词】课程体系 探索 仪表类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8-0063-02

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仪器仪表的内涵已发展为具有信息获取、存贮、传输、处理和控制等综合功能的测控系统。现代测控技术是建立在电子、通信、计算机、测量及控制等多学科基础上的一门高新技术,是信息科学的重要分支,它与多个信息学科技术紧密结合,正走向微型化、集成化、虚拟化、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

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压力、流量、流速、物位、热量等热工参数的检测、显示;热工仪器仪表的选型、校验、安装、使用;测量结果处理以及测量误差的分析;计算机在热工参数检测中的应用及全过程控制等内容。在理论上涉及测量技术、材料技术、电工技术、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控制理论和控制设备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多个学科。

一 研究的主要目的

仪表课程体系中课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但由于开课时间各异,时间跨度大,体系中的每门课程自成体系,使得体系中课程间的联系变得比较松散。比如说传感与测试技术可以学到将物理量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等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可以学到如何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再进行处理;检测技术及仪表可以学到不同参数的检测方法、误差分析及对策等知识。然而这些课程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该如何联系起来做到融会贯通则一直是困扰许多学生的问题。更新观念,重新构建仪表类课程体系,目标是使学生建立起整体的概念,集信号的测量、采集、处理、显示于一体,构成真正的仪表体系,让学生在“实战”中培养兴趣,将所学知识贯穿起来,在“实战”中得到锻炼。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特色及创新点

以突出实践能力为导向,以“一实两创”为特色,以检测技术及仪表实验室、科技创新实验室为依托,以现代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为手段,本着巩固理论、加强实践、服务应用的宗旨,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内容,使学生真正学会仪表类课程理论及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1.主要内容

第一,确定课程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通过调研,了解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解、困惑及需求。理顺课程间的关系,协调各课程的教学目标,重新规划总体目标,使学生真正建立起工程的概念,具有独立设计和开发智能化仪表的能力。立足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

第二,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和培育。仪表类课程体系建设,做到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具备过程检测技术领域的核心知识、主流技术与基本技能为培养重点,以辐射和连接检测技术系列实验为基本要求,逐步形成单独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既适度配合又相对独立。将课内实践教学活动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为目标,构建一个由基本要求、提高和开放性实验三部分组成的涵盖基础型、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等不同层次实验内容的课

――――――――――――――――――――――――

* 东北电力大学教改项目资助

程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性教学主要加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对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良好的知识应用能力、扩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设置科学系统的实验项目。在实践教学活动设计中,特别强调对学生能够熟练利用过程检测技术相关知识的综合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从信息类理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出发,完善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合理地调整实验项目设置,精选经典内容,增加先进新颖的内容,展示本领域现代科技发展的水平,增加系统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充分考虑实践实验环节的知识覆盖性、技术覆盖性、能力锻炼覆盖性。

2.特色及创新点

第一,本项目与“272”工程及学校“一实两创”建设紧密配合。

第二,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注重课程体系前后的相互衔接。将传感与测试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检测技术及仪表等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建立起完整的仪表概念。

第三,注重课程内容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更新课程内容,突出讲授内容的实用性、典型性,注重对学生的实际动手、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的培养体系,把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教学之中。

三 研究的主要思路、方法和实施步骤

1.研究的主要思路、方法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采取以教育理论作为指导、教学实践作为行动、反馈意见作为参照的研究方法;采取资料搜集、市场调研、数据整理分析、综合性实验项目的探索等技术路线。通过网络、调研等途径了解其他高校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内容和实验的设置情况。

2.实施步骤

第一,调研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课程的理解程度以及需求。

第二,调研国内其他高校相关课程的教学体系。

第三,调研国内相关用人单位对人才技能的需求。

第四,探讨整合传感与测试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过程检测技术及仪表等课程的教学内容,规划总体目标。

第五,设立仪表技术的综合性试验项目,进行探讨和研究并给出可行性报告。

第六,给出建立仪表类课程体系的研究报告。

四 课程体系建设具备的条件

学院目前有一个省级示范中心、一个检测技术及仪表实验室、一个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室、一个电厂参数及化学参数检测实验室以及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为我们开展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五 结论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可以很好地建立课程整体的概念,使课程内容更加合理、联系更加紧密,使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前后课程相互间的关系。通过设计的多层次、多模块综合性实验项目的实施,建立起包括传感器、A/D、微处理器、数据处理算法、检测信号的显示、信号的输出等一系列过程的整体仪表的概念,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而且利于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建立自信心和成就感,对学生以后的就业、创业和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程道来、王清成.“自控与热工仪表”课程教学与实践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18):102~104

[2]郭锦涛.提高“检测技术与仪表”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下),2010(8):83~84

[3]李邓化、高晶敏.自动化专业智能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0(15):123~126

[4]陈立军、冯玉昌、韩晓菊等.测控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11):82~83

[5]张玉财、王建国、陈立军.深化《检测技术与仪表》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J].科教文汇,2007(11):127

[6]陈立军、王建国、沈继忱.《检测技术与仪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6(5):62~65

篇10

课程是为了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课程设置在教育学中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包括哲理的形成、概念框架的制定、培养目标的确立、教与学的方法、评价过程这5个连续的过程。护理课程的设置不仅仅是在字面上理解卫生部制定的护理教育目标而简单地贯彻执行,还应是现代护理观核心内容的具体体现。本文结合当今国内外护理课程设置现状以及趋势等方面内容,对高等护理教育课程设置提出建议和对策,供我系和其他院校参考。

1研究背景

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疾病谱的改变和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使人们也希望在没有生病时得到健康指导,寻求健康保健的群体扩大,这样大大增加了医疗服务体系的服务范围和任务。这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卫生资源的重新分配,使原本已经不足的卫生资源更加紧张,同样也使护理学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丰富和扩展,对护理人才的数量、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护理教育也出现新情况。面临新任务。因此,要求护理教育进行不断的改革,以顺应社会的需求,其中护理课程设置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2 护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2.1 国外现状 国际上护理教育的改革已经为我国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总的来看,国际上已经形成了护理独立的和具有明显特色的课程体系,公共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都明显少于我国,而有较大比例的社会和人文知识;临床专业知识基本是按照人的生命周期设置,并体现在综合课程体系中,这同医疗专业的分类结构有明显的不同;护理专业知识的内容都是按照护理程序组织的,在内容的确定方面,注重对服务对象(包括患者和尚未生病的人)的全面评估,评估侧重的是人对健康和疾病的反应(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各个方面),不仅包括对患者患病时的护理,还包括对尚未生病的、但有高危因素的人和家属的护理和教育;护理课程中均有较大比例的精神、心理卫生的内容,以及社区和家庭护理的内容。

2.2 国内现状 护理教育的模式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以整体的人的健康为中心的转变,但国内一些院校护理专业课程目标主要是掌握各科常见病的诊断及治疗,仍以疾病为中心,没有突出现代护理的观念。仍着眼于传统的纯生物医学模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健康服务的需求;课程体系陈旧,多数院校一直延用公共必修课、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技术的“老三段结构”;护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医疗加护理,较少涉及人的心理、环境、家庭等方面的内容,对人的关怀性学科涉及更少,未能体现完整的学科教学体系,也不能体现现代护理专业化特点;除此之外,中专到大专,大专到本科各层次的课程互不衔接,致使各层次毕业生的再提高教育重复,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3 国内外课程设置特点

3.1 国外课程设置特点 (1)课程设置理念:美国护理课程的哲学概念、职业观念和职业特征非常明确。强调人权、个性和隐私。美国护理协会联合会(从cN)对其护理学院的护理教育规定了标准,具体的课程教育计划由各护理学院根据自己的办学宗旨、专业行为能力和概念框架自行规定。同时成立许多护理团体、组织,经常召开工作研讨会,每个学院组成专门的课程设置委员会。进行两年一次的课程评价。(2)课程设置目标:在护理教育中,积极引导学生将掌握的专业知识、操作技术与蕴涵于专业基础教育中的思维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提高其解决问题和评价事物的能力。(3)课程设置依据:在课程设置上有较大的自主性,制定课程设置的依据主要有教育理念(实际是对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关系性质的认识和定位)、毕业生的特色(各校都力求使自己培养的学生与众不同)、理论模式(美国中、南部学校一般都选择一种护理理论模式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而东、西部往往是多种模式互补)和学校资源。(4)早在上世纪60年代,护理教育中就引入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上世纪80年代就更为加强,提出“缺乏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学生在医学生涯中往往会丧失智力挑战能力和应答这种挑战的能力”。尤其强调加强对学生经济学、伦理学、计算机和判断力、管理技能的培养,所以在课程设置中增设了有关这方面的课程。(5)发达国家课程设置也随不同层次学制而侧重点不同。大专:着重基本护理技能、责任制护士的职能,毕业后获得准学士学位。本科:着重专科护理、重症监护,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着重学习护理理论和护理科研,毕业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6)多数护理学沿用传统与综合的课程设置,以学科为中心。建立核心课程体系,采用学分制。但学科之间进行适当的综合。充分重视在护理课程设置中体现当前卫生保健的重点与护理实践的变化。(7)课程设置中除了体现各级护理教育课程的系统性,还根据专业需要、社会需求的改变及时开设特色的护理课程。如家庭护理课程、远程教育课程、跨文化课程、护理学发展史课程等,课程中反映时代的变化。(8)在课程设置上自成体系,体现护理学的特色。美国、韩国、泰国大多数护理院校的护理专业课程基本不按临床分科设置,而是按照人的生命周期或者根据人的生长发育阶段设置,与护理学的实践对象相吻合,例如,泰国的护理专业课程包括:精神护理、家庭护理与助产、意外事故与灾害护理、营养与健康、社区健康护理、护理职业发展趋势探讨等;韩国护理专业课程分为儿童护理学、青少年护理学、成人护理学等。(9)课程发展趋势:在未来的10年里,美国护理教育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卫生保健和教育改革、与医生和其他卫生保健人员的合作、学生毕业后所能取得的成就、人力财力资源的严重缺乏,护理教育者的年龄老化等,这就急需培养出一批稳定的、高层次的和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护理人员和护理学专家,也使得课程设置发生一定的变化,如下:从侧重临床转向社区,从侧重护理管理疾病转向预防疾病,更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加强对学生跨文化护理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对人类整体本质的认识,重视学生在高新技术条件下工作能力的培养。

3.2 国内课程设置特点 (1)课程设置目标:在我国护理教育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较为重视,但是,我们往往将总的目标定位于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至于如何将这种思维方式转化为护理专业中解决问题和判断问题的思维能力则缺乏具体目标和详细内容。我国的护理课程设置目标一般比较笼统,往往强调传统的“双基”,较少意识到当代社会的需求及必须发展的护理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2)课程设置依据:我国的课程设置的依据基本上是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育目的要求和基本一致的护理专业各层次的培养目标。当前有部分学校尝试用

国外护理理论模式构建课程。(3)课程理论体系、课程设置不完善:我国现有的高等护理教育自上世纪80年代恢复以来,理论体系不完善,教育目标不够明确,本科课程设置不合理(医学专业化),在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及护理实践涉及较多的人文学科、行为学科等内容方面显得较为贫乏。在职护理人员的继续学历教育(三年脱产大专、电大、夜大、自学考试等)设置的课程与中专教育重复内容较多,对帮助在职护士知识更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个人专业方面的课程教为缺乏。护理教育基本上没有形成独立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4)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目前大多是沿用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按照医疗学科设置课程,基础医学课在课程内容上沿用医学教育的内容体系而且比例较重(尤其是五年制本科教育),护理专业课程(如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的内容组织基本上采用疾病加护理的模式。突出地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重基础,轻护理;重学科,轻应用;重专业,轻人文;重形式,轻实质。(5)课程发展趋势:高等护理教育课程设置应按照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及护理学科发展的要求来设置,围绕以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摆脱医学专业教学模式的影响,根据护理专业的特殊性和使用性来设置课程,以适应护理模式转变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培养的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适当缩减某些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增加社会、人文学科;增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有护理专业特色的新课程;增加实践课时,早期接触临床。

4 建议

4.1 强化培养目标 根据对人、健康、环境、护理、教育、学习的概念来指导课程设置,突出护理,突出专业培养目标,淡化学科界限,增强课程间联系。教材应紧随临床实践的发展,不断更新护理知识体系,应用国外护理教材必须结合我国护理领域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家政治、经济、国民综合素质的整体水平,这样才能广泛推广应用,促进护理教育的发展。护理课程的选择和组织应从培养目标出发而不是过分考虑原有学科的完整性。应根据培养目标,根据“整体和综合”的原则,按照护理专业的特点将原有的课程进行有机的重组,使之融合为新的与护理专业相适应的学科体系。同时必须注重培养目标同社会需求、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安排等各个环节的一致性。

4.2 重视学生专业素质培养 护理课程安排应注重学生的临床实践,注意处理好学科理论教学与临床、社区实践教学的关系,适当增加专业课课间见习时数,使学生尽早接触实际,培养其探索意识,提高评判性思维的能力。建立和加强学生对社会和专业发展的责任感,在社区实践中与人和谐相处与合作,培养健康的心理及情绪。